You are on page 1of 3

书评“穆斯林的葬礼”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体育学院社体 10702 班的王峰。很高兴站在这里,今
晚我将与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很伤情、很凄美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但愿在
与大家分享的同时也能在这个炎热的夜晚里带给大家一片清凉。
《穆斯林的葬礼》描述的是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间的兴衰; 三代人的沉浮;
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也是作者霍达,
一个回民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法,对中国穆斯林艰
辛过去的回忆,揭示了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以及在宗教影响
与特殊历史环境下对人生真谛的困惑与追求。
那么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品味与思考。
奇特的构思、书中之人、诗意的语言。
一、 奇特的构思。
相信在坐的同学有很多都读过这部小说,我不知道各位在翻开这本书的目
录,读完前面两章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反正我是觉得很怪。觉得小说前后两章之
间相隔太远,没多少联系。读到后来才弄明白。作者在构思时非常奇特。通过
“玉”和“月”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事物暗示着不同时代的两个爱情故事,两
条主线,恰到好处。同时又给读者造成了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第一章看了玉魔
第二章却便成了月冷。使人有一种恨不得一下子跳到第三章的感觉。但又不忍心
我更情愿保持着这份急切的心情去品尝它。
本文用:玉魔、玉殇、玉缘、玉王、玉游、玉劫、玉归、玉别等等深动的描述了
上一代的爱情悲剧;用:月冷、月清、月明、月晦、月情、月恋、月落等等描述了另
一代的悲剧。两者之间又交错相联,使人读来回味无穷,意味深远。
二、 书中之人
这里我将主要的讲一下韩子奇、梁君壁、韩新月、楚雁潮。在此,由于时间关
系我将就上述人物的某些实例来剖解其性格。
*韩子奇,少年得志。
韩子奇经名叫易卜拉欣追随着哈罗耶定去朝觐圣地麦加的。在途中路过玉器
世家梁亦清家里,深受触动便决定放弃对离开扶养他的哈罗耶定,放弃对圣地
麦加的朝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少年的韩子奇是一个很有志气、有胆量、有自
我发展意识等等难得可贵的品质。
接要重点讲述的是韩子奇在他师傅去世后,亦然投入其仇家的那一段。刻苦
学习,终有所成,最后亦然重振师傅家业的事。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他当时的做
法是不可理解的,会认为是没骨气等等。的确在中国历来有一种观念,士可杀不
可辱。也正是因为这种观点于是有了“英雄气短”。于是有了“霸王别姬”的悲
剧。但是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男儿的表现。大丈夫自当能屈能伸,忍辱负重方可成
就霸业。越王勾践忍辱负重二十年,终成一代霸主。而相反,像项羽这些英雄则
很多时候为了一时的面子而葬送了自己的前程。这里我并不是提倡奴性,是要强
调我们做事是要从大局出发,在宏观和整体上把握问题。我想韩子奇的这代上做
法是值得肯定的。
青年执著,终成一代玉王,重振了家门,将他的事业推向了巅峰。同时也惜
玉如命博得“奇技惊天,一脉青蓝出圣手;珍藏冠世,千年璀璨聚名庐”的美
誉。
中年糊涂,我为什么说他糊涂呢?因为他在英国避难时千不该万不该是不

1
该与其小姨子梁冰玉的结合,此时他明知结方是他妻子的妹妹,是他亲眼看着
长大的小姨子,却被一时的“爱情”所迷惑,做出悔恨终身的事情,这也是其
后来荒唐的活的开始。当然这并不是我个人的封建思想,我也不否认他们之间在
那个特定的时候产生了“爱情”。保龄球我以为这些都不能当作借口,选择无所
谓对错,关键是要对选择负责。就算是韩子奇和他的前妻梁君壁之间没有爱情而
使他选择了后者的话,那他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至少是对梁君壁没负责任。我
以为这一些点是无法原谅的。而且他选择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他的小姨子,这就
更不应该了。也许我的想法是封建了一些,但我以为必要的伦理道德是不可丢失
的,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华部分是应该传承的,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物
欲横流的时代。
老年荒唐,这里的老年指的是他从英国回来之后,刚才说过了,正是因为
他一时的糊涂,与梁冰玉的结合酿成他荒唐老年的开始。这正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这一点,我认为对现在人是有着重要教育作用的,那那些在感情上不专一的人
永远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因为选择无所谓对错关键是对选择负责。
韩子奇我就和大家分享这些,下面讲一下梁君壁。
一个坚强勇敢的女人。首先是表现在她的父亲过世后,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
与阴阳相隔的悲痛,她选择了坚强。在母亲失去理智时,她勇敢果断的做出了决
策处理好后事。其次是表现在韩子奇投入敌家后她坚强的担起了家庭和重任。
一个大度的女人。在面对妹妹夺夫,丈夫出轨的情况下她果断的选择了大度
与宽容。体面、理智的处理下了这段“乱伦的恋情”。
一个有着封建余孽的女人。面对儿子的婚姻,她仍有着“门当户对”“父母
之言”的思想,拆散了儿子与容桂芳。面对着女儿与楚雁潮的爱情,她先是以师
生之别这借,后又无奈民族和宗教为鸿沟。同时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一度反对女
儿止大家,当然这点与韩新月不是她亲生的可能有一定关系。
韩新月一个生活在幸福中的可怜女孩。这句话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合理,但韩
新月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一半是命运的残酷与不幸,一半是生活中的幸
福与甜美。首先,她的出生是不幸的,用现在的话说她就是韩子奇的私生女。但
她却是在幸福中长大的,她有痛她的爸爸、“妈妈”(她当然不知道自己的情
况)、姑妈和哥哥。而且如愿以偿的考取了她心目中的大学。同时她也是一个不
幸的女孩,因为老天和她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这一切她所拥有的却又在瞬间
消失,潜在的心脏病发作夺走了她的一切,那曾经的美好不再属于她,她所努
力追求的东西一下子化为乌有,她是可怜的。但也是幸福的。这一点也不矛盾。
因为,她病了却生活在亲人、友人和恋人的关怀之下,在病魔的面前有着亲情、
友情和爱情支持着她前进。然而苍天到底是无情的,亲人、友人和恋人终究留不
住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究敌不过死神的无情!这样她去了,是带着微笑去的
她的结局是令人同情与伤感的。但是她留下的风景是优美的,所以即便是离去也
是潇洒的。
再说一下楚雁潮,严谨治学大丈夫,情有独钟好男儿!
关于他在治学的这一方面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做过多的解释,说说他在感
情这方面。首先是真诚,没有任何邪念,正是因为真诚所以他打破了封建礼教的
束缚恋上了他的学生。第二,他信守承诺,因为答应了韩新月要去看她,所以她
忍痛别开了刚刚去世的恩师。第三痴情,惊天动地,书中提到最后梁冰玉去坟地
看女儿时有一年中年男子在旁边不远处拉小提琴,我敢肯定那就是楚雁潮一个
情痴在那里继续着他的爱情。

2
三、 诗意的语言
总的来说《穆斯林的葬礼》一部不多的有着如诗般语言的杰作。这里我不想
刻意的去抽出一些经典的语言来口味,困为我以为至美的境界不仅仅只是表现
在一本书当中的某一部分的,最高境界的优美应该是从一本书的精髓内部散发
出来表现在其第一个文字身上的。而《穆斯林的葬礼》就是这样一部小说。
同时也由于时间和关系在这里我只简单的举小说结尾谈谈。
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天地之间久久地回荡着这琴声,如清
泉淙淙,如絮语呢喃,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
这里首先天与地的对应着阴与阳,现实中的新月与琴声分别暗喻着韩新月
与楚雁潮恰到好处却又不失诗意,韩新月来到了那个朦胧的世界里,楚雁潮继
续弹奏着他那虚无缥缈的爱情。天地间久久回荡的琴声,是回荡的琴声,又似回
荡着楚雁潮对韩新月的思念。如清泉淙淙是他们如清泉流水般的爱情,如絮语呢
喃是他们亲昵的话语,也是对这个穆斯林家族现代人爱情悲剧的讲述,如春蚕
吐丝是比喻着未来是希望,同时“蚕”又有“残”这个伤感的意境,“丝”不
正也是“思”,是楚雁潮对韩新月的思念?还是韩子奇对梁冰玉的思念?最后
那“如孤雁盘旋”是楚雁潮的失落、留恋,还是新的开始?
亲爱的朋友,再感谢您的聆听,今晚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理对《穆斯林的葬
礼》做了个粗俗、肤浅与卑贱的认识,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