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0


 巧如 :
辛 叫 r




 叫 >卢
' '

U -

 私-
 儀



/

 :

麵 

W 


批 京 中 鲁 葉 大等


B E J N GU N V E R S T Y  O FC H N E S E M E D
I I I I

I C NE
I 

硕 ±研 究 生学位论 文


 、 f 



)




 TH ES

I SO F M A S T E R SD E G R E E








> 题 目 : 腰痛 患 者井 穴与 后 溪 穴 皮 肤鑑差 观 察




1 

>  专业 : 针 灸推拿 学

研 究方 向 : 殿痛 的 临 床研究

学 位类 型 : 专业型

硕 ± 生 ; 戴 佳 音  ? ; 二 

导师 : 刘 颖 主 任 医 师 常 ^



篇 Y 饼转


 化 V



产 巧 當苗



二〇
兒

六年五 月 5: % 省| 謂

 々
抑 沒




, 气 ;

 祐吁
巧 林 作 的

' .




产

v 吃^ 


—  '

 .


4 ^


乂 


独 创 性 声 明

本 人声 明 所呈 交 的 论文 是我个入 在 导 师 指 导 下 进行 的 研 究工 作

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 。 尽我所知 ,


除 了 文 中 特别加 W 标注和 致谢 的地方

夕h 论文 中 不包含 其 他 人 已 经 发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 究 成果 , 也 不包含 为

获 得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或 其 他 教 育 机 构 的 学 位 §£ 证 书 而 使 用 过 的 材 料 

与我

同工作的 同 志对本研究所 做 的 任何 贡献均 已 在论 文 中 作 了 明



确 的 说 明 并表 示 了 谢 意 

学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c化 焉 签 字
f 日 期 :
爲 扩。

学 位 论 文 版权使 用 授 权 书

本 人完 全 了 解 北京 中 医 药大 学有关保 留 、 使用 学位论文 的规定 



良P :
学校有权 保 留 送 交 论文 的 复 印 件和 磁盘 允 许论 文 被 查 阅 和 借 阅 , 

可 采用 影 印 、 缩 印 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本人授权北京 中 医药

大 学将 本人 学位论文 的 全部 或 部 分 内 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 索 并

 ,

允许提 交杂志 社 出 版 

□ 公 开 □ 保密 (

年 _ _
月 ) ( 保密 的 学位 论 文 在 解密 后 应遵 守 此 协 议 

与 培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勢巧 言  导 师签名 :



期 取化 刊 签 字
签 字 日 ;
5 .

日 期 



腰痛 患 者 井 :
A : 与 后 溪穴 皮 肤 温差 观察 

目录

巧 要   

ABSTRACT  3

第 分 文觀 述  

1 祖 国 医 学对腰痛 的 认识  

1 . 1 概述  

1 . 2 古 代 文 献 对 腰痛 病 名 的 相 关 论 述    

1 . 3 腰痛 的 病 因 病 机  

1 .  4 腰痛 的辨证分型  

2 西 医 对腰痛 的认 识  1 

2 . 1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  1 1

2 .  2 腰肌劳 损  1 

3 腰痛 的 治 疗  1 

3 . 1 针灸治疗  1 

3 . 2 中 药治疗  1 

4 穴 位 温度 的 临 床研 究 近况  1 

4 . 1 穴 位体表 的 正 常 值  1 

4 . 2 穴 位 和 非穴 位 的 温 度 比 较  1 

4 . 3 针 灸 对 穴 位体表 温 度 的 影 响  1 

4 .  4 穴 位 湿度 的 变化 与 疾 病 的 相 关 性   1 

5 总S  1 8

参考文 巧   1 

前胃  23

第 二部 分 瞄 床研 巧  25

1 临床资料  25

1 . 1 病 例 来源  25

1 . 2 腰 肌劳 损 的 诊 断 标 准及分 型  25





腰 痛 患 者 井 穴 与 后 溪 巧 皮 肤湿 差 观 察 

1 . 3 腰椎 间 盘突 出 症 的 诊 断标准  26

1 .  4 纳 入标准和 排 除标准  27

2 观 察方法  28

2 . 1
腰痛 患 者 井 穴温度 观察  28

2 . 2 统计方法    28

3 研究结果  29

3 . 1 患者 资料   29

3 .  2 腰痛 患 者 穴 位 温 度 测 试 结 果  . . 36

3 .  3 穴位温度差异与相 关 因 素 的 关系  40

3 .  4 发病 侧 与 温度变化规律  42

4 结  42

第 兰部 分 时论  44

1 腰 腿痛 患 者井 穴温差 的 规律  44

2 阳 性 井 穴及 腰痛 的 相 关 因 素分析  48

2 . 1 患 侧 与 双 侧 井 穴 温 差 高低 的 规律  50

3 骄仑   50

4 存在 问 题与 展望  50

参考文献  52

臟  53

致谢  55

个人简 历  56





腰痛 患 者 井 穴 与 后 溪 穴 皮 肤温 差 观察 

摘要


目 化 : 观 察 腰痛 患 者 的 穴 位 皮 肤 温 差 , 期 找 出 双 侧 穴 位 皮 肤温度 差 异 变 化 与 腰

痛之 间 的相 关性 , 从 中 研 究 双 侧 穴位 皮肤温差是 否 可 W 成为诊 断腰痛 的 观测 指标 并且



 ,

分析腰痛致病 的 相 关 因 素和 穴位 温差 的 相 关 因 素 

方法 : 招 募 符合 纳 入 观 察 标 准 的 腰痛 患 者 , 之 后 采 用 台 湾 衡 欣 科技 股 份有 限 公 司

生产的 AZ 8 8 5 2 热 电 偶 温 度 仪 器测 量 患 者 双侧 十 二 经井 穴 和 后 溪穴 的 皮 肤温 度 , 并计算

各组穴 位 温差 的 绝对值 

将 收集 到 的 资 稱 用 SP S S 1 7 0 .
进行 统计 分析 , 分 析十 二 经 双 侧 井 穴 和 后 溪 穴 的 温 度

差异 , 筛 选 出 腰痛 患 者 穴 位 温 度 失 衡 的 经 脉 , 收集 腰痛 相 关 的 因 素 和 影 响 穴 位 温 差 相

关 的 因 素进 行分析 

结黑


U ) 井穴温差 :
足经么井 穴 的 温度 差异均较大 , 按 照 由 大 到 小 次序 分 别 为 足 太 阳 膀

脫经 、 足少 阳 胆经 、 足少 阴 腎经 、 足阳 明 胃 经 、 足太 阴 脾经 、 足厥 阴 肝经 ; 而手经之

井 穴温差基本 正 常 。 温 差 值最 大 的 是 足太 阳 膀 脫经 的 至 阴 穴 , 而湿差值最 小 为手少 阴



也经 的少冲穴 。 足太 阴 隐 白 穴 的 温 度 差 值 在 无腿痛 患 者 当 中 显 著 高于 有 腿痛症状 的 患



者 。 在 下 肢 疼痛 伴 有 麻木 感 的 患 者 当 中 , 足六经井 ;
A: 温度 差 异 的 平均 值 由 大 到 小 则 依

次分 别 为 : 足资 阴 、 至阴 、 内 至阴 、 厉兑 、 隐 白 和 大敦 。
下 肢 疼痛 伴 有 麻 木 感 的 患 者

足 六 经 穴 位 湿 差 均 普 遍低 于 下 肢仅 有 疼 痛 感 的 患 者 

樹后溪温差 后溪穴通于 督脉 但其温度差异均值不满



: , 化5 ( : 

饼穴位温差相 关 因 素 :
将 足六经井穴 的温度差异 与 各种 因 素 比 较 ,
发现 患 者 的 性

别 、 年龄 、 B MI 值 、 VA S 评分和 J OA 评分均 与 井穴温度 的 阳 性值数有相 关性



( 4 )
腰痛 相 关 因 氣 研 究 中 对 腰 痛 患 者 的 年 龄 、 B MI 、 病程 、 VA S 评分与 J OA 评分

做 出 了 比较和 分析 发现 患 者 的 年龄与 病 程和 VA S 评分有 定 的 正相 关性 VA S 




, ,

OA 评分有着 定 的 负相关性 患 者 的 病程与 OA 评分有 明 显 的 负 相 关性 最后 




J , J 。 ,

发现 B MI 与 OA 评分之 间 拥有 定 的 相关性

J 

结论 


1 )
在 腰痛 患 者 中 , 足六经均有 失衡 的现象 , 其 中 膀脫 经 失衡 的 现 象 最为普遍 并且

最 为严重 , 胆经和 肾 经 亦存在 着 明 显 的经 脉失 衡现 象 , 说 明 这H条经 脉和 腰痛 的 关 系



尤 为 密切 





腰痛 患 者井穴 与 后 溪 巧 皮 肤温 差观 察 

( 2) 从 此 次 研 究 无 法 证 明 后 溪 穴 与 腰痛 的 发 生 有 明 确 关 联 

( 3) 患 者 的 牲别 、 年龄 、 B MI 值 、 VA S 评分和 J OA 评分对井穴 温度 差 异有影 响 , 



分 析 中 未得 出 某 因 素 明 显 影 响 穴 位 温度 的 结 论



( 4 ) 年 龄 越大 的 患 者 , 病 程也可 能越长 , 提示 VA S 值越高 , J OA 评分就越低 , 即患



者越 疼 , 功 能 障碍就越严重 ,
提示年龄越 大 的 患 者 , 所得 到 的 VA S 评分也越高 , 病情

可 能较严重 , 病程长 的 患 者所受 的 腰腿功 能 障碍是较 为 严重 



关键词 : 十二井穴 ; 后溪 ; 皮 肤温差 ; 腰痛



2  .




腰 痛 患 者井穴 与 后溪 穴 皮 肤温 差观察 

A B S T RA C T

O bj e c t i ve ;  T o o b s erv e   t he  r e l at i o n s h i
p  b e twe e n t em i r l at
p e r at u r e  d f e r e n c e s  o f t i
f e r a l 

ac up o i nt s  a n d  l o w e r b a c k p ai n 

.  T h e  s tudy a m s 
i  t o  f i n d o ut  i f t h e r e  a r e  t r e nd s  b e t w een
 

te m p e rat u r e  d i fe re n c e s o f t i
r at e r a l  a c u p o i nt s  fr o m  d i ffe r e nt m e r
i d i an s   l 

s o  a s  t o  s e rve  as  a

po 巧 化 l e
 g u i d e  fo r  t he  出 ag no s i so f  l o w e r b a c k p a i n  C o n t r i b u t i n g  fa c t o r s  t o  l o w e r  b a c k p a i n


. 
 

w e r e  al s o  a n al y s e d 

M e th o ds  L o wer ; 

i l  化 e  e l i g & U i t y  c r i t e r i a  we r e  r e c r u i t e d  fo r
b a c k p a i n p at i e nt s  wh o  f u l f 

化e s t ud y .  T e m p e rat u re s  o f b i l a t e ral  w e l l p o i nt s  f
 r om  -

化e t i d i an s  a nd  H o u
we l v e  m er -

X i

S I3 )

w e r e  r e c o rd e d u s n g a n  i

 AZ 8 8 5 2 t e m p e rat u r e  d e v i c e m a n u fa c t u r e d  b y   AZ I n s tr um e nt

C o rp .

T a w a n) i

an d  化e i r  a b s o l ut e  d i fe r e n c e s  c a l c u l a te d 

s t at i s t i c a l  a n a l y s i s  w a s  c a r r
i e d  o ut  u s i n g  S P S S  1 7 0s o f
t w are
. .  B i l at
e r a l  t e m p e r at u r e

d i f fe r e n c e s  o f t h e  t i d i a n s a nd  H o u
w e l v e  mer 

X i

S I  3 )  we r e  c o m p a r e d  t o  p i c k  ou t  t he

u nb a l a n c e d m e r
i d i an s  am o n g 

l ow e r b a c k p a i n p ati e n t s
 
.  Ana l
ys i s  w as  a l s o  c a r i e d o ut
r   on  t he

c o nt r
i b ut i n g fa c t o r s  
化 l o we r b ack p ain 



Res u l ts 

( 1 ) We ll

p o i nt  te m p e r at u re  d i fe r e n c e s  at  t h e  s i x  l ow e r  li mb m e r
i d i a n s  w e r e  g r e at e r
  t han

t ho s e  o f t h e  s x upp e r
 i  li mb  m er
i d an s i .  T e m p e r at u r e d  i fe r e n c e s  o f mer
i d i an s  i n  d e s c e n d i n g


o r d er :  B l a dd er  巧L ) ,
Ga ll b a dd er

(
GB ),
K i dn巧 (
KI) ,
S t o m ac h  巧T ) ,
S pl 说n 巧P ) ,
L i v er  (L R) 

Z hi Y n -


(
BL  6 7 )f
r o m  t h e  B l a d d e r m er i d i a n h a s    t h e  l a r ge s t  te m p e r at u r e  d i f fe r e n c e  wh i e

 l

S ha o -

C ho n g (
HT  9 )f
ro m  t he  H e ar t me r
i di an  has  t he  s m a l l e s t  te m p e r atu r e  d i fe r e n c e 

T e m p e r at u r e d  i fe r e n c e  of  Y i n -

Ba i
(
S P1 )
ro m
f t h e  S p l e en  M er i d an 
i i s
 g r e at e r  i 打 p at 
i e n t s  wh o

h av e  n o  l e g p a i n 
.  Am on g  p a t i e nt s  w h o  p K s e n t w i t h  l e g n u m bn e s s 
 , 
t h e  G aU b add e r  ( G B )


i d i an h a s
m er  t h e  g r e at e 巧 化 m p e r at u r e 出 ffe r e n c e  L o w e r  .  b a c k  p a i 打 p at i e n t s  w 
i t h l e
g p a i n an d


 

ac c o m p a n y i n g  打um bn e 巧  h av e  s m a l l e r  l o wer  H mb  te mp e r at u r e d i ffe r e n c e s  a s c o m p a re d


  t 

p at e 打t s wh o  h av e  l e g p a 打 w i t h n o  n um bn e 巧
i 

i   


( 2 ) T he  e m p e r at u r e
t  d i fe r e 打 c e  o f  Hou X -


(
W 3

i s l ess t han 0 . 5 C 

G e n d er B M I V A S  and OA o w e r b a c k  p a i 打 p at i e n t s  a r e  fac t o r s  w h i c h


( 3) a ge  J s c or eof  l 
, , , 


a fe c tt h e n u mb e r o f m e r
 i d i an s w    it h  t e m p e r at u r e  姐 ff
e r e n c e s  g r e at e r  t h an  G 5 C . 

( 4) Age  a n d  d u r at i o n  o f  l o w e r b a c k p a i n h av e  江 p o s i t i v e  c o rre l at i o n




;  a g e  a n d  VA S  h av e  过

p o s itive  c o rr e l at i o n ;  VA S a nd J O A  s c o r e  h av e  a n e g at i v e  c o r r e l at i o n
 
; 
J OA  s c o r e  a n d  d u r at i o n

of  l o w e r b a c k p a i n  h av e  a n e g at i v e  c o r r e l a t i on


 





腰痛患 者井 穴 与 后溪穴 皮肤温差观察 

Conc l us ion s 

( l ) Am o n g 
l o w e r b ac k p a i n p a t i e nt s

  , 
al l  th e  s i x  l o w e r  l i m b  m er
i d i an s  s h o w  si
gn s  o f

i m ba l a n c e .  Am o打 g 
t he s e , 
t he  B l ad d e r (
B L) 
meri d an i  i s  the m o s t u nba l a n c e d


fo U o w e d  b y  t h e

Ga ll b ad d e r

(
GB ) an d  K i dn e y  ( K I )  m e r
i d i an .  We  c a n  t h u s  i n fe r  t h a t  t he s e t hr e e  m e r W i an s


h av e  th e  c l o s e 巧  r e l at i o n  1 : o  l o w e r b a ck  p ai n  

C ) F ro m  t h e  d at a  c o U e c t e d i n  化 i s  s t ud
y ,
化 ere i s n ode f
i n i t e  a s s o c i at i on b e t we e n   Hou X -



a nd  l o w e r  b a c k

S I3 )  pa ni 

( 3) G en d e r ,  age ,  BM I
, 
VAS  a nd J  OA  s c o r e s  a r e  fa c t o r s  wh i c h  hav e  a n  i m
p ac t o n

 

te e  d i fe r e nc e s  o f t h e v a r
m p e r at u r i o u s w el l p o i nts   


b ut  t h e e x t e nt o f t he i r
    i m p a ct i s  st i l l

i nc o nc l us i v e 

( 4) O l d e r p at i e nt s  a r e  l i k e l y
 
t o  e xp e r i e n c e  泣  l o 打 g e r  d u r at i o 打 o f   l o w e r b ac k p ai n  a n d h av e



 

h i gh er  VA S s c o r e s ; p a t i e nt s  w ho  e x p 知 i e n c e  泣  l o 打 g e t d u r at i o 打 o f

   l o w e r bac k p ai n  a n d  p at i e nt s



wi 化  hi gh e r  VA S s c or e s  a r e  l i k e l y  t o  p r e s e n t w k h m o re  s e v e r e  f u n c t i on a
  l  abno r m a l i t i e s

K E Y WO RD S  W e  ; l l

p o nt


Ho u X -


 巧巧 ) ,
A c up o i nt  化 mp e r at u r e  d i ffer e n c e 

L o w e r b ack p a n

 





腰痛 患 者 井 :
A : 与 后 溪 穴 皮 肤温 差观察 

第 一

部 分 文 献 综述


1 巧 国 医 学 对艇 巧 的 认 识

1 . 1 

腰腿痛是 临 床 的 常见 、 多 发病 , 患 者 四 季均 可 发 病 , 其 发病 率 较 高 , 不 同 年龄和

性别 的 人均 可得病 。
统计数据 W表 示 8 0% 的 成年人有过腰痛 的 经历 , 青少 年人群 中 的



发病 率 也 逐 步增 高P 1
, 达 3 0% , 而 30 岁到 55 岁 阶 段 是 腰 痛 的 高 发年 龄 段 , 尤其是

岁之间 为腰痛 的 高峰期 腰痛 不 是 种独立 的病 而是 W 类病症 




4]
岁到
一 —



1 55 , 。 , ,

症 为 患 者 自 觉 的 腰 腿 疼痛 , 可表现为 单 纯 的 腰痛 , 腿 痛 或 腰 腿痛 并 存 W 。 腰是人体主

要 的 支撑 和 负 重 部 位 , 因 此腰 痛 常 给 患 者 带 来 生 活 上 的 不 便 和 困 扰 , 病 情严重甚至可

影 响 他 们 的 生 活水平 。
腰 腿 痛 可 见 于 多 系 统疾 病 的 过 程 中 , 如 骨 伤 科疾病 、 泌尿系

统疾 病 、 生 殖 系 统疾 病 等 ,
但 本 文 主 要 围 绕 着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和 腰 肌 劳 损 论述 腰 痛 。 

1 . 2 古 代 文 難 麵 病 名 的 相 关论 述

对于 各种痛症 内 经 》 里最早 的 论述在 素问 举痛论 提出 其言 寒气





, 《 《 》 。 :


入经而稽迟 , 泣而不行 , 客于脉外则 血少 , 客于 脉 中 则 气血不通 , 故卒然而痛 。 


" " " " " "

处提 出 了 疼痛 的病 机关键是 血少 和 气血不通 , 从而 引 出 了 不荣则痛 




" "

不通则痛 的 概念 ,
为 后 世 研 究 痛 症 奠 定 了 基础 

" "
腰痛 的病 名 早在 《 黄帝 内 经 》 中 有所记载 。
在 《 素问 ?
六元 正 纪 论 》 里 , 

篇 啡 其对 太 阳
" " " "

病 称为 腰腊 椎 痛 素 问 》 里也有 个 刺 腰痛 少阳

( ) 。 《 、 

阳明 、 太阴 、 厥阴 、 少 阴 六 条 经 脉 的 腰痛 作 出 了 描 述 , 当 中 也提 出 了 阳 维脉 、 飞扬


" " "
之脉 ( 阴 维脉 ) 、 昌 阳 之脉 ( 阳 焼脉 ) 腰痛 表现 的 不 同 症 状 。 之后 又有很 多 医

籍对 些描 述 做上 注 解 和 补 充 。
腰是很 多 经脉所循行之处 ,
当 邪客于经脉 , 就 能 引 起腰

痛 。
按 照 经 脉名 称分类 , 《 素问 ?
刺 腰痛 》 内 也提 出 解脉 ( 足太 阳 经散 行 的 部 分 ) 

痛 、 同 阴 之脉 ( 足少 阳 经 之 别 络 ) 、
会阴 之脉 ( 足太 阳 经循行会 阴 的 部 分 ) 、 散脉

( 足太 阴 之别 ) 腰痛 、 肉 里 之 脉腰 痛 。 在 《 素问 ?
骨 空论 》 也提 出 督脉腰痛 。
除了

《 黄帝 内 经 》 , 其它 古籍如 《 脉经》 、 《 诸病 源 候 论 》 也 对 腰痛 有 所 记 载 , 但名 称不


" " " " " " " " " " "

有 腰脊痛 腰尻痛 腰股痛 腰 輔痛 腰背痛 腰腹




, 、 、 、 、 、

" " " " " " "
痛 、 腰胁痛 、 腰脚痛 、 腎腰 等 不 同 之称 





腰痛 患 者 并 穴 与 后 溪 穴 皮 肤温差观 察 



历 代 古 籍 除 了 根据 患 部 和 经 络 给腰痛命 名 , 也按病 因 、 病 性和 证候分类而命名 。

根据 部 位划 分 的 命 名 包 括 :
腰痛 腰 、 腹痛腰 、 背痛腰 、 脊痛 腰 、 胁痛 脏痛 、 腰尻痛 

腰髓痛 、 腰 股痛 、 腰 脚 痛 和 经络 痛 。
根据 病 因 划 分 的 腰 痛 包 搞 腎 腰 痛 、 巧 血腰痛 

跌 并 巧 挫 腰痛 、 肾着 、 肾 ( 骨 ) 境 、 肾虚 、 寒 腰痛 、 湿 腰痛 、 风蒋 、 风湿腰痛 、 湿热

腰痛 、 脾腰痛 、 肝 肾虚腰痛 、 滚 积 腰痛 、 气 滞 腰痛 和 食积 腰痛 。 当 中 外伤劳损 引 起 的




腰痛 多 次在 古 籍里被提 出 。
华佗 《 中 藏经 ?
论 肾 脏虚 实 寒 热 生死逆顺 脉证之法 》 云 


阴 邪入 肾则 骨痛 , 腰上 引 项脊背疼 , 此 皆举重用 力 及遇房汗 出 , 当 风浴水 , 或久立


则伤肾也 。 《 内经》 认为 引 起腰痛 的病 因 包括风 、 湿 、 寒 、 热 、 挫闪 、 疲血 、 气滞 



疲积等 , 但 根 本在 于 肾 虚 。 由 外伤 引 起 的 腰痛称 霄 腰痛 , 这种 腰痛在 《 诸病 源候




" "
论 ?
腰背病诸侯 》 [
8】
有所描 述 , 其曰 :
四 曰 腎腰 , 坠堕伤腰 , 是 W痛 。 巧 血 腰痛



由 于 疲 血 阻络 气血不通而致 见于 证治准绳 杂病 诸痛 口 腰痛 》 疲血为


? ? [
9]
, , 《 :


病 , 其脉必涩 ,
转侧 若 锥 刀 之刺 ,

名 渐血腰痛 。 寒 湿邪 气 引 起 的 腰 痛 , 在 《 金匿


" "
要 略 》 里 被命 名 为 肾着 金匿要略 五藏风寒积 聚病脉证并治 》 对 腎着病做


? [
1 0]
, 《

出 描述 , 曰 :
肾着 之病 , 其人身体重 , 腰中冷 ,
如坐水 中 , 形 如 水状 , 反不 渴 , 


便自利 ,
饮食如 故 , 病属下焦 。 同 时 根据 疼痛 的 新 久 可 分 卒 腰 痛 和 久 腰 痛 ,
根据 疼

痛 的 性质 分腰酸 、
腰软 

1 . 3 臟 的 病 因 病机

在中 医学 ,
腰 痛 可 由 外 感六 淫 病 邪 侵 袭 、 内 伤 如 疲 浊疲 血滞 留 体 内 , 或外伤如跌

扑 挫 闪 导 致腰 部 的 气 血运 行 不 畅 脉 络 失 于 濡养 而 拘 急 主 要症状表现为 腰部 的 侧

, , 

两侧或正 中 发生疼痛 它 属 于瘍症 的 范畴 主要病机在于经脉 经筋 络脉 的 瘍 阻





5]
。 , 、 、

不通 , 筋 脉 失于濡养而 不 荣 , 表现为本虚标实 。 总 体来 说 ,
腰痛和 肾脏 , 足太 阳 膀 脫

经 、 足少 阳 胆 、 足阳 明 胃 经 的 关系 比较密切 。 送在 《 黄帝 内 经 》 中 有所体现 , 尤其是





脉要精微论


肾和腰 的关系 。 《 素问 ?
》 曰 :
腰者 , 肾之府 , 转摇不能 , 肾将急矣 。

腰是 肾 的 外候 ,
诸 经 贯 于 肾 而络 于 腰 ,
而且腰 受 肾精 的 濡养 , 所 W 当 肾有病就可 W 引


起腰痛 。 《 灵枢 ?
经 脉篇 》 曰 ;
膀脫 是太 阳 之 脉 , 挟脊抵腹 , 是动 则 病脊痛 , 腰似



折 。
从这 两个论 述 中 , 可 知 腰在 经 属 太 阳 , 在 脏属 肾 。
肾 与 膀腕是相表 里 的 脏腑 

诸经贯 肾 , 而络腰脊 , 因 此腰痛巧 肾 的 关 系 最 密 切 , 肾气虚为根本 。 此外 , 《 




" "
问 ?
骨孔论 》 也提 出 督 脉为病 , 脊强反折 , 提示腰痛也 能是督脉 的 病症 





腰痛 患 者 井 巧 与 后 溪 穴 皮 肤 温 差 观 察 

1 . 3 . 1 在 { 黄 帝 巧 经 》 中 提 出 的 病 因 病机

《 黄帝 内 经 》 把腰痛 的 病 因 分 归 类 为H种 :
外邪 、 外伤劳损 W 及情志 因 素 。 《 


枢 ?
百病始生》 曰 : 是 故虚邪 之 中 人 也 , 始 于 皮肤 ,
皮肤缓 则 膜理开 , 开则邪从毛

发入 , 入 则 抵探 , 深 则 毛 发立 , 毛发立则浙然 , 故 皮 肤痛 。
留 而不去 , 则 传舍于输 

在输之时 , 病于肌 肉 , 其痛时 时 息 , 大经乃 代 。


留 而不 去 , 传舍于经 , 在经之时 , 





浙喜惊 。
留 而不 去 , 传舍于输 , 在输 之 时 , 六经不通 , 四 肢 则 肢 节病 , 腰脊乃 强 。

描 述 的 是 外 邪 侵 入 人体 之 后 的 传 变 途 径 , 从最表浅 的 皮毛传 到经络 , 引 起经络气 血塞





滞 , 不通则 痛 。 《 素问 ?
刺 腰痛 》 篇 里 也 提 出 外 伤 劳损 可 引 起腰痛 , 其曰 :
衡络 之


脉令人腰痛 ,
不可 W 俯仰 , 仰则恐仆 ,
得之举重 伤 腰 , 衡络 绝 , 恶血归之 。
历代医

家之后提 出 了 对 衡络之 脉 的 H种 不 同 观 点 , 包括 , 太 阳 腰痛 、 冲 脉腰痛和 带脉腰痛 




这类 腰 痛 起于 外 伤 劳 损 。 《 素问 ?
生气 通天论 篇 》 云 : 因而强为 , 肾气乃伤 , 高骨 乃



坏 。 王冰将 高骨注释为 腰 离之骨 , 即 腰 椎骨 。
所 W 当 人用 力过度 , 肾 气 就会被伤 


而 腰 椎 骨 会 受损 。 《 灵枢 *
本神 》 曰 :
肾 盛怒而不止则 伤 志 , 志 伤 则 喜 忘 其前 言 , 


" " "

脊不可 W 俯仰屈 伸 。 提出 肾盛怒 可 引 起 腰痛 , 提 出 情志与腰痛 的 关系 



1 . 3 2 .
在其他 古籍 中 中 提 出 的 病 因 病 机

巢元方在 《 诸病 源 候论 》
U U
里 提 出 五 种 病 因 可 导 致 各种 腰 痛 , 它们是 :
肾虚 、 


疫 劳伤 闪 挫和 卧 湿 诸病 源候论 ?
卷五 》 曰 凡 腰 痛有 五 曰少阴 少阴肾


、 、 。 《 : : ,



也 。 十月 万物 阳 气伤 , 是 W 腰痛 。 二 日 风蒋 , 风寒着腰 , 是 W痛 。 H 曰 肾虚 ,
役用 伤


肾 , 是W痛 。
四 曰 腎腰 , 坠堕伤腰 , 是 W痛 。 五 曰 寝 卧 湿地 , 是W痛 。
提出 了 生活

环境 的 潮 湿可 W 造成腰痛 的 新 观 点 


在 《 脉经 》 里 , 王叔和将腰痛归 类成风 、 寒 、 湿 、 闪挫四种病 因 。 腰痛之脉 皆





沉弦 ,
沉弦而紧者为 寒 ,
沉弦而浮者 为 风 , 沉弦而濡细 者 为湿 , 沉弦而 实者 为挫 闪 。

陈无择在 H因极 病 证方论 》 里将腰痛 病 因 分 为 内 因 走情 外因 六淫




1 2]
《 ( ) 、 ( 

和不 内 外因 ( 比如 : 饥饱失 宜 , 叫 呼伤气 , 虫咬兽伤 ,


中毒 , 金疮 , 跌 损 压溺 ) 

u "
朱丹溪在 《 丹溪 也法 》 [ ]

将腰痛 分 成 湿热型 、 肾虚型 、 癒血型 、 挫闪型 、 疲积




" "
型 五大类 ^肾 虚 为 最 重 要 的 病 因 丹溪 也 法 -
腰痛 附录 》 中 说 肾气 虚 


, 1^ 。 《 : ,

冲寒 、 受湿 、 伤冷 、 蓄热 、 血涩 、 气滞 、 水积 、 堕伤 、 失志 、 作劳 , 种 种 腰痛 , 叠见





层出矣 。





腹 痛 患 者 井 巧 与 后 溪 穴 皮 肤 温 差 观察 

明 代秦景 明 撰 《 症因 脉治》 将 腰痛 分 为 外 感和 内 伤 两大类 , 外 感 腰痛 的 病 机包



括风泄 、 寒湿和 湿 热 , 书 中 又将 这H 种 类 型 的 腰 痛 W 六 经 进 行 辨 证 。
内 伤腰痛 的 病 机

包括 肾 阴 的 不 足或 阴 虚火 拓 、 療血 、 情志 郁 结和 攘 积 

杂 病 源流 犀 烛 腰骄病源流 》 也在 内 经 》 的 基础 上 将腰痛 的 病 因 病机更 明




[ i s]

《 《

" "
确归类 , 其曰 : 腰痛 , 精 气 虚 而邪 客病 也 ,

肾 虚 其本 也 , 提示 腰痛 W 肾 虚 为 本 

而风寒 、 湿热 、 攘饮 、 气滞 、 療 血 等邪 阻经 络为 其 标 


《 类证治裁 ?
腰 脊 腿足 痛 论 治 》 曰 : 经言太 阳 腰痛者 , 外 感六 气 也 , 经 言 肾经

腰痛者 , 内 伤房 劳 也 。 而 又 为 冲任 督 带 之 要 会 , 其 所 由 致痛 者 , W 肾 气 本虚 , 而风 寒

湿热之邪 , 皆 可乘虚 而入 ,

凡腰脊酸擾 , 绵绵作痛 , 并 腰足酸软者 , 肾虚也 。 遇阴



雨则 隐痛 , 或久坐觉重者 , 湿也 。 得寒则痛 , 喜近温暖者 , 寒也 。


得热 则 痛 , 喜近清

凉者 , 热也 。
闪 挫痛 , 或跌 扑损伤者 , 血療 也 。
肝赃伤 , 由 忧 思郁 怒者 , 气滞 也 。




重致痛者 , 劳力也 。
凡此 皆属 表 , 而 肾 虚为本 。 主 要 体 现 腰 痛 的 各种 病 因 , 也 强调

肾 气 虚 为 腰痛 之本 

综合上 述 ,
腰痛 的 病 机 表 现 为 本 虚 标 实 , W 肾 虚 为 根本 , 外邪 、 疾湿和 气 滞 血燦

为标 。
皆藏精 、 主 骨 生髓 , 是生 育 发育 之源 , 为 先 天之本 。
先天不足 、 后 天失养 、 

病 及 肾或劳倦 内 伤都 能 导致 肾 虚 。 标实方面 , 风 、 寒 、 湿 外邪 侵袭 人体 , 瘍 阻经 脉 

气 血运行不 畅 , 肾精失于濡养 , 就导 致肌 肉 筋骨 的 酸痛 、 麻 木或活动不利 。 跌扑 损 伤 



损 伤 筋 脉气 血 ,
或体位不妥 ,
腰部 用 力 不 当 , 也 会 造 成 经 脉气 血 阻 滞 ,
瘍 阻不通 。


滞血疲 。
肾精和 骨髓失于 濡养 

1 . 4 腰痛 的 辨证 分 型

腰痛 的 辨 证 方 式 可 分 为 几 种 , 包 括 六 淫 辨证 、 经脉辨证 、 经筋辨证 、 气 血辨证 



脏 腑辨 证 和 局 部 辨 证 , 其中 经 脉辨 证 最 为 常 用 

1 . 4 . 1 经 脉辨 证

" "
《 素问 ?
六元气 正 纪论 》 里指 出 : 太 阳 所至为腰痛 , 《 素问 ?
刺腰痛》 中 描


" " "
述 了 腰痛 的 不 同 症状 , 足太 阳 脉令 人腰痛 , 引 项脊尻背为重状 ; 少 阳 令人 腰痛 

" "
为 W针刺 其 皮 中 , 循循然 ,
不可 W 倪仰 , 不可 W 顾 ; 足少 阴 令人腰痛 , 痛引脊内

" " "
廉 ; 阳 维之 脉令人腰痛 ,
痛上佛然肿 。 此处 W 经络辨证为 基础 论述 了 十二 经 脉 

奇经 八 脉 引 起 的 腰痛症状 , 也记载 了 不 同 经脉 受病 引 起腰腿痛 的 点 刺 出 血疗法 , 







腰痛患 者井 穴 与 后 溪 穴 皮 肤 温 差观 察 

" "
阳 明 令人腰痛 ,
… …

刺 阳 明 骼 前H清 上 下和 之 出 血 ,
。 对于腰痛 的 经络辨 证 , 

有 医 家在将 它 再细 分为实证和虚证 

1 . 4 2 . 经歷 证


《 灵枢 ?
经筋 》 云 : 经 筋 之病 , 寒 则 反折筋 急 , 热则 筋驰纵不放 , 阴 瘦不用 


阳 急 则 反折 , 阴 急 则 俯不伸 。 此 处对 经 筋 病 的 病 机 作 出 了 描 述 。 十 二 经 筋 起始 于 四

肢末端 , 上行于头面胸腹 , 其 中 足经 筋 与 腰腿痛 的 关系 密切 。


足太 阳 经筋 分布 于 小 趾 

外踩 、 膝順 , 也 夹脊行于臀部 , 因 此此经 筋病 症表现为足小 化 擊 引 起足跟痛 , 膝脑 拘



擎 ,
脊 强 反折 。 足少 阳 经 筋 分 布 于 第 四 趾 、 外踩 、 膝外侧 、 外辅骨 、 碑 , 在躯干循行

于尻 , 季胁 。 此经 筋病症表 现 为 足 四 趾抽痛 , 牵涉膝关节外侧 , 引 起膝关 节 不 能屈 伸 



脑 窝 筋拘 急 。
足 阳 明 经 筋 分布 于 足 中 化 , 前上 , 膝外侧 , 腔骨 , 膝 外 辅骨 , 到 躯干循

行于碑枢 , 胁和 脊和 腹 。 此经 筋 病症 表 现为 足 中 趾 活 动 障碍 , 小 腿转 筋 ,
足部 僵 硬 

棘前有肿 胀感 。 足太 阴 经筋 分布于 足 大趾 内 侧 , 内躁 , 膝内侧 , 阴股 ,


靜 , 在躯干 分

布于腹 , 胁 ,
脊 。 其 病 理 表 现 包 括 足 大 趾 活动 障 碍 ,
内 踩痛 , 膝 内 侧 疼痛 , ,
大腿 内

侧 牵 引 碑部疼痛 ,
脊 内 疼痛 。 足少 阴 经 筋 分布 于 小 趾 下 , 内 踩下 , 行于脊 内 和夹脊处 

病 理表现有 足 底 部 转 筋 , 经 过 的 部 位 疼痛 抽 筋 。 足 厥 阴 经筋 分布于大趾 ,
内 踩 , 腔和

内辅 。 腰 腿部 的 证候表现 为足大趾牵 引 内 踩疼痛 , 膝 内侧 、 大 腿 内 侧疼痛转筋 



1 .4 . 3 六 淫辨证

六淫辨证根据 风 、 寒 、 湿邪气 的 偏胜而 分为 行蒋 、 痛搏 、 着婷 。 《 素问 ?


撰论 


云 :
风寒湿H气 杂 至 , 合而为撰 也 。 其风 气 胜者为 行瘍 , 寒 气 胜者为痛蒋 , 湿气胜


" " "
者 为着 蒋 也 。
素体 阳 盛或郁久化热 则发为热窝 。 行瘍 W 往来 行无常 处 ( 《 

问 ?
缪次论 》 ) 为主要特征 , 临 症 见疼痛走 窜 , 此起彼伏 , 痛无定处 。 痛蒋者 W 寒邪


" "

偏胜 , 如 《 素问 ?
蒋论 》 所描述 :
痛者 寒 ,
气多 也有 , 寒 故痛也 。 痛痴 ^^ 1

疼痛 剧


" "

烈 , 遇寒 则 疼痛 加 重 为 特 点 。 寒癖 之为 病 , 也 留 而不去 时 , 痛而皮不仁 ( 《 


" " " "

枢 ?
寿夭刚柔》 ) ,
脉 紧 ( 《 灵枢 ?
禁服 》 ) 或脉 大 W涩 ( 《 灵枢 ?
邪客》 

为 临 床特征 。 着蒋 肢体或骨 关节重着 、


麻木 、 酸沉疼痛 , 病情反复 , 缠 绵 持 久难 愈

为 临 床 特征 。 热蒋 疼 痛剧 烈 , 痛处 红肿 灼痛 , 痛不可触 , 关节 屈 伸 不利 , 遇热痛増

为 临 床特征 





腰痛 患 者 井 穴 与 后 溪 穴 皮 肤 温差 观 察 

1 A4 气 血辨证

腰痛 的 气 血辨证 可 分为气血 两 虚和 气血疲滞 。


气 虚 则 血生化不 足 , 气滞 则 血运行

不畅 。
气 血 两虚 的 临 症 表 现 有 面 色 少 华 , 唇色淡 白 , 头 晕 眼花 , 疲倦 乏力 ,
自 汗 , 

少 , 舌淡 苔 白 , 脉细 无 力 。 气 血疲滞者 多 有腰部外 伤病 史 , 或 腰腿痛经久 不 愈 , 疼痛



如针刺 、 刀割 , 连及 稱枢 或 腿股 , 转侧 不利 , 不 能俯仰 ,
夜 间 疼痛加 重 , 舌暗或有疲

斑 , 脉涩 

1 . 4 5 .
脏難 证

" " "
《 景岳全书 》 曰 ; 腰痛之 肾虚十居八九 。 《 医学也悟》 曰 :
大抵 腰痛 悉 属


肾虛 。 可见腰痛 多 为 肾 虚 、 肝 肾 亏 虚 腰痛 。
肾 虚 腰痛 的 表 现 为 腰 酸痛 , 腿膝 乏力 

喜揉喜 按 , 劳累加重 , 巧 则 减轻 , 常反复发作 。 根据 不 同 的 症 状表 现 可 分 为 肾 阳 虚 



肾阴虚 、 肝 肾亏虚 、
气虚下 陷 

1 . 4 6 .
局 部辨证

局 部辨证是通过 望诊和 触 诊 , 结合患者 的主诉 ,


找 出 局 部触诊时压痛 的 部位 , 

解 疼痛 的 性 质 、 疼痛 时 间 、 局部有无红肿 、 放 射痛 等 

1 . 4 7 .
现 代 的 辨证 分 型

中 医 内 科学 将腰痛 分为 四 个 证 型 [
1 6]
: 寒 湿腰痛 , 湿热腰痛 , 疯血腰痛和 肾虚腰痛 

肾 虚腰痛可再分 腎 阴 虚和 腎 阳 虚 崔氏 常氏 邓氏 亦 如 此划 分 张氏 按照



1 ^] 1
1 81 [
1 91 1
201
。 、 、 。

腰部 的 症状 , 将 腰痛 分 为 十 个 症 状 单 元 , 如腰酸 , 腰胀 ,
腰冷 ,
腰热 , 腰麻 ,
腰痛等 

朱 氏P U将 腰痛 分成寒 湿 、 疾湿 、 疲血 、 湿热 、 腎气亏 、 肾阴亏 、 肾 阳 亏屯个证 型 。




将 腰 痛 分经络 受邪 气 滞 血據 和 肾 精亏 虚
22]
氏 [
, 

2 西 医 对 臟 的 认识

从现代 医 学 的 角 度 , 引 起 腰痛 的 原 因 多 而 复 杂 。
当腰部 的肌肉 、 初 带和 关节 发 生

损伤或病 变 , 或 当 姿 势 失 衡 或 内 脏疾 病 都 可 引 起 腰 痛 。
临 床 很 多 系 统 的 疾病 均 可 引 起

腰痛 , 如 泌 尿 系 统 的 各种 炎 症 和 结 石 、 腰部 骨 折或肌 肉 扭伤 、 脊 椎骨 质 增 生 、 椎管狭

窄 椎间 盘突 出 风 湿和 类风湿 病 等 等 腰 痛 的 发 病 无 季 节 规律 年 四 季都 可 能 发


、 、 。 ,

生 , 其 发 病 率有 逐渐 上 升 的 趋 势 , 国 内 外 的 医 学 杂 志报 道 , 大约有 80 %的世界人 曰 患

过腰痛P si
所 腰痛可 说是 临 床 的 常 见病症 之 腰痛 可表现 为 侧 或两侧 腰 部 疼


一 一

, 。

痛 。 但是 , 单纯 根据 这 个症 状去 鉴 别 的 疾病 种 类繁 多 , 除 了 骨伤科 的 病 也得 除外 内 脏

1 



腰痛 患 者 井穴 与 后 溪 巧皮 肤温差观 察 

疾病 临 床上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和 腰肌劳损 为 多 本文将 围 绕着腰椎 间 盘突 出 症和





241
。 。

腰肌劳损讨论西 医对腰痛 的 认识 。
腰部解剖 结构 复杂 , 包括椎骨 、 椎间 盘 、 椎 间 关节 

椎 旁初 带 、 肌肉 、 脊神 经 

2 . 1 腹椎 间 盘 突 出 症

在 腰痛机 制 的 研 究 当 中 , 被研 究最广泛 的 无可畳疑 是 腰椎 间 盘突 出 症 。 1 9 90 年的



项 美 国 研 究 发 现 这 个病 带 来 的 经 济 损 失 超 过 亿 美 元 Py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多 发于


270 。

腰 至腰 或腰 至祗 椎间盘 可 表 现为 单 间 盘 病 损 或 多 个 间 盘病 损 P W 当椎间


4 5 5 I , 。

盘变性 , 纤 维环 失 去 弹性 , 产 生裂缝 , 在外力作用 下 , 纤维环破裂髓核 突 出 或脱 出 



或 纤 维 环 未 完 全 破 裂 而 导 致 椎 间 盘 膨 出 压 迫 神 经 根 就会 出 现 腰 腿 部 症 状 。 根据 髓 核 脱

出 的 形态 , 美 国 矫形外科学会 、 M ac mb 和 Mc C u ll o ch 将 椎 间 盘 突 出 分 为 四 种基 本 类 型 

突 出 的 髓核 、 初 带下 脱 出 、
椎 间 盘游离 、 穿 初 带脱 出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 的 病 因 包括椎 间 盘 的 退行 性 改变或外 伤 、 寒 冷刺 激和 其他特殊 原



因 。 椎 间 盘 的 结 构 包括大量 的 细 胞 外基质 、 稀疏 的 细胞 , 和 少量 的 血管 、 淋 己管和神



经纤维 。 但 由 于细 胞 的 周 围 有大量 的 基质 保护 , 缺 乏 伤 害 感 受器 对损 伤 的 反 馈和 抑 制 

也 不 能通过血 管 系 统 的 营养 供应及 时 修复损 伤 , 所 ( ^^ 这个结构特 点 让椎 间盘更容 易 发



生 退 行 性病 变 王 氏指 出 椎 间 盘 内 压 力 与 体 重 直 接有 关 并 随 体位 改变 而 不 同 [
28]
。 , , 

比如 个体重 的人 直坐位 时 腰椎 曲 度变平 纤 维环 前 部 高 度 下 降 椎间盘 肉


7 0kg , , , ,

压力 增加 , 第 S腰椎 间 盘 所受 的 压 力 为 1 4 0kg , 直立 时 则 为 1 0 0k g , 坐位时为 1 9 0kg 



弯 腰从地上举起 5 0 kg 重物时 ,
内 压可増 至 7 5 0 kg , 即 1 5 倍于重物 

腰 酣椎 先 天性变异 , 腰椎 管 穿 刺 或妊娠 也 可诱 发腰椎 间 盘 突 出 。


腰椎 间 盘突 出 症

的 患 者 的 典型表现有 :
腰痛 伴 下 肢放射痛 ,
脊柱侧 弯 , 腰部活动受 限 , 病变间 隙相平

的 脊柱棘 间 压痛 伴 下 肢 的 放射痛 , 下 肢肌 肉 萎缩 , 患 肢温度 下 降 , 皮肤感觉减退和 罐



反射减 退或 消 失 。 直 腿 抬 高 试 验 及加 强试 验 阳 性 ,
蹲趾背 伸 或既 屈 力 弱 。 X 线 检查腰

椎 正 位片 可 见脊柱侧 弯 , 病 变椎 间 隙 两 侧 不 等 宽 ,
间 隙变窄 ; 腰椎侧 位片 见生理 曲 度

减小 、 消 失 甚至反张 , 椎 体后 缘后 翅 , 椎体 前缘唇样变 , 椎 间 隙变 窄 , 前后等宽 或前



窄盾宽 , 突 出 部 位 椎体 不 稳 定 , 上位椎体 向 后 滑 脱 , 可 见许莫 氏结节 [


2 9]


1 



腰痛 患 者 井 义 与 后 溪 穴 皮 肤 温 差 观 察 

2 2 .
腹朋巧 损

腰 肌 劳 损 是 指 腰 部 软 组 织 长 期 受 到 损 害 性 的 刺 激而 造成 肌 肉 、 初带 、 筋 膜等组织

慢性损 伤 , 出 现缺血 、 变性 、
渗 出 巧粘连 。 它 的 发病 原 因 很 多 , 主 要 包括 ; 慢性 积 累

性损 伤 、 急 性 损 伤 后 失 治 或 误 治 和 腰 椎先 天 性 崎 形 。 最 常 见 的 病 因 是 当 腰部肌 肉 急 性

损伤后 P 未及 时 治 巧 卧床休 息 或 治 疗 不 彻底 影 响 修复 肌 肉 初 带筋膜撕裂 出 血


01
, , , , 

血肿 吸 收 不好 , 渗 出 物纤 维化 , 形 成 薇痕 , 化 肉 和 软组织粘连 , 导 致 局 部活动 疼痛受



限 , 久而遗 留 慢 性腰痛 。 在这 中 情况 下 , 当 腰 部 剧 烈 活 动 时 就 更 加 容 易 造 成 腰 部肌 肉

和 软组织 再 次损 伤 最 终造成 种 恶 性循环


, 

腰肌劳损也可 因 为长期弯腰 , 超过 90
°
, 使竖脊 肌 、 骼 肋 肌等 脊 旁 长 群 失 去 作 用 

而腰 部 初 带 、
关 节 囊 和 短 朋 群 维持 * , 长 时 间 处 于 紧 张状 态 , 导 致 局 部 姐织 出 现病 理性

改变如水肿 缺血 绅 维变性 增 厚 或 事缩 久 成 慢 性 劳损 口



, , , , 

腰紙部 结 构 缺损 的 人 , 如 先 天性紙椎腰化 、 紙 骨 脊 柱裂 也 容 易 在 运 动 或 负 重 时 牵

拉肌 肉 和 软组织 , 导致反复损 伤 , 形 成 慢 性 腰 祇 部 劳损 

腰肌 劳 损 的 临 床 表 现 为 腰 部 持续 酸 痛 , 有下坠感 , 纯痛为主 , 疼痛

般不往 下

肢放射 。 久坐久站或劳 累 后 症 状加 重 , 休 息后缓解 。 腰膝酸痛 无 力 , 上 下 楼梯 时 明 显 



脊 柱 两 侧 腰 肌 或 節 膜初 带 处 有 圧 痛 点 , 腰椎活动 度基本 正 常 , 但 弯 腰拾物试验 阳 性 



X 线 检 查 腰椎 正 位 片 可见腰椎生理 曲 度 消 失 、 变 直或前 凸 , 可 伴有椎 间 隙狭 窄 , 或见



脊柱侧 弯 ( 若为单侧 腰肌劳损 ) ; 侧 位 片 可见脊柱 曲 度 变小 [


3 21


3 臟 的治巧

3 . 1 针灸 治 疗

从文献检索 治 疗腰痛最 常用 的 组穴 位包括委 中 肾俞 环跳 昆仑 足兰里


, 、 、 、 、 

阳 陵泉 常 用 的 经络 33 ]
是 足太 阳 膀脫 经 足少 阳 胆 经 巧 督 脉 般针刺 的 部 位选用 腰




。 、 。

紙部 、
臀及大腿和 小 腿 >
^^ 1 下 。 1 ^ 针 法最 为 常 用 , 但 也 有 灸法和 刺 络放血治法方面 的 记

载 

3 . 1 . 1 针灸选 穴



) 古代文献

腰 痛 针 刺 的 选 穴规 律 有 几 方 面 : 循 经取穴 、 异经取 穴 、 近 部取穴 、 辨证取穴 。 





东垣在 《 东 垣试效方 》 中 提 出 ; 治之 ( 腰痛 ) 者 , 当 审 其倚经所过分野 , 循其 空 穴

1 



腰痛 患 者井 穴 与 后 溪 穴 皮 肤 温差 观察 


而刺 之 。 腰部主要有兰条经脉经过 :
足太 阳 膀脫经 、 足少 阳 胆经和 督 脉 。 《 


" "
枢 ?
经脉》 云 :
膀脫足太 阳 之 脉 , 挟脊 抵腰 中 , 入循普 , 络肾 , 属 膀脫 。
足太 阳

膀脫经循行过腰 并主腰脊疼痛 所 W 此经作 为 首选 足少 阳 胆经 行 于 腰侧 般腰




, , 。 ,

痛 连 腿 者选 用 足 少 阳 经 穴 较 多 。 在 《 针灸大成 》 , 治 腰 痛连 腿 选 用 了 环 跳 、 风市 、 


" "

市 阳 陵泉 脉经 》 云 督 之为病 脊 强而 厥 可 见 腰痛 是 督 脉 之病 的 种反


、 。 《 : , 。

" "

映 。 在 《 丹 台 玉案》 中 提 出 腰痛 不 能 转 者 , 针人 中 立愈 。 《 针灸 甲 艺 经 》 记载



少 腹控 睾 引 腰脊 , 上冲 也肺 , 邪在小肠也 ,

气 盛 则 厥逆 , 上冲肠 胃 , 动肝肺 , 

于育 , 结于厮 , 故取 育 原 W 散之 , 刺太阴 予之 , 取厥阴 W 下之 , 取 巨虚下廉 W 去之 



按其 所过 之经 W 调 之 。 此 处病 在 小 肠 , 又取 与 病 相 关 的 脏 腑经络如 育 原 、 太阴 、


阴 、 下 巨虚穴 , 体现 了 异 经取 穴 的 应用 

近部取穴 , 即 在 病 变 脏 腑 或肢 体 部 位 的 附 近 选 穴 , 如单纯腥部 疼痛取 肾 俞 、 大肠



俞 、 命口 , 臀部 疼痛取环跳 、 尻 股 部 位 疼痛 取 承 扶 , 腰痛 并 有 小 腹 疾 , 取下腹穴 , 


" "
奔气上 下 引 腰脊痛

《 针灸 甲 己经》 曰 :
月 水不通 , , 气穴主之 、 小 腹胀满 痛 



月 水 至 则 腰 脊痛 , 胞中痕 ,
水道主 之 。

辨 证 取 穴 是 根据 病 情 的 寒 、 热 、 虚 、
实 、 阴 、 阳 、 表 、 里之不 同 而选用 相 应 的经

络 、 输穴 。
如 肾 虚腰痛选 用 肾 俞穴 , 阴 虚 腰痛选用 太溪穴 , 血疲 型 腰痛选 用 委 中 穴 等 

此外 根据 腰痛 的 不 同 表现和 伴 随症 可用 坚 穴 位 给 予 针 对性 治 巧 如在宋代


, , ,


医著 《 圣济 总 录 ?
针灸 口 》 记载 :
肾 腰痛 , 不可俯仰 ,
阴 陵泉 主之 。
腰痛 少 腹 痛 縣

包主之 。 腰痛大便难 , 涌 泉主之 。


腰 痛 不 得 反侧 ,
章 口 主之 。
腰 痛控 翠 少 腹 及 股 ,


俯不得仰 ,
刺气街 。
腰痛不 己 , 灸腰 目 穿 毛壮 , 在 民上约 , 左右是 。
腰卒痛 , 灸穷骨

上 寸 屯社 左右 寸 各 屯壮 腰痛 灸脚 根 上横 纹 中 白肉际 十壮 又灸 足 巨


一 一

, 。 , 。 , , 。


阳 毛壮 。 书 中 也 提倡 用 艾灸 温经散 寒 , 巧 除 寒 湿 蒋痛 

" " " " "
在 《 扁 鹤 也 书 》 书 中 专有 治 巧腰痛 的 扁 譜灸法 和 窦材灸法 。
扁 鹤 灸法 

涌 泉 二穴 , 在足也宛 中 。 治 远 年脚 气 脾 痛 或 脚 也 连 胚 骨痛 。 或 下 粗腿 肿 , 沉重无 为 

" "

可灸此穴 五 十壮 腰命二 次 在脊骨二十 椎下 治 久 患 风 腰痛 灸五十壮 




。 , , , 。

" 


材 灸法 :
腰 足不 仁 , 行走少 力 , 乃房劳损 腎 ,
致骨 痊 。 急 灸 关元五百 壮 。

明 代医家杨继洲在 《 针灸 大 成 》 记载 :
癸酉秋 ,
大理李义河 翁 , 患两腿痛 , 十余

载 , 诸药不能奏效 , 相 公推予治 之 , 诊其 脉 滑浮 , 风 湿 入 于 筋骨 , 岂 药 力 能 愈 须 针可




疫 。
即 取风市 、 阴 市等穴针之 。 官至工部 尚 书 , 病不复发 。

1 



腰痛 患 者井穴 与 后 溪 穴 皮肤温差观 察 

古 籍 文献 中 也 有 关 于 尺 泽 穴 治 疗 腰 痛 的 记 载 。 王 国 瑞在 《 扁 譜神 应针灸 玉龙


" "
经 磐石金直刺 秘传 》 中 写道 五 种 腰痛 尺泽 针灸 大成 考正 穴法》 也


? [
34] ?
; , 。 《

应 用 尺泽 穴 治 疗腰脊 强痛 

口 现代文 献
) 

现代文 献方面 , 目 前 针灸 治 疗 腰 痛 经 常 选 用 局 部 阿 是 穴 、 肾命 、 大肠命 、 委中 



时有选用 足H里 、 巨虚 、 阳 陵泉 。 《 腰痛针灸 临 床 实 践指 南 》 治 疗腰痛 的 治疗 原 则 是



根据 腰 痛 的 分 期 而 选 穴 P 急 性 发 作 的 腰痛 取 远 端 穴 位 为 主 慢 性腰痛 W 局 部 取 穴 为


S1
。 ,

主 配合远端取 穴 P 同 时 也根据疼 痛 部位 和 压痛 点 所属 的 经络选取 相 应踰 穴 




6 3 7l

, , 。

据 疼痛 部 位 辨经络P 疼痛 脊柱 正 中 者 属 督 脉病 变 选取 后 溪 人 中 穴P 疼痛 W
8] 9
, , , L 

腰部两侧 , 脊柱 3 寸 W 内 者 属 太 阳 经病 变 , 选 取委 中 穴 。 疼痛在 脊柱 两 侧 3 寸 W外者



属 于 少 阳 经病变 选取外关穴P
s i

, 

腰痛 点 也 作 为 治 疗腰痛 的 常用 穴 。 李 氏 采 用 单 次 腰痛 穴 配 合 运 动 疗 法 , 随机治巧

例 急性腰扭伤 的 患 者 发现 次治 愈 率达 % 高于对照组 的 %W 在 


63 3

30 , 86 7 . , . 。 《

" "

枢 ?
动输 》 记载 :
夫 四 末 阴 阳 之会者 , 此气之大络也 , 说 明 手和 足 是 阴 阳 经脉 气

血会合积 聚 的部位 。
腰痛 点 是经外奇灰 , 位于W 手背 ]

, 第 2 、 3 掌骨 间及第 4 、 5 掌骨

间 腕背 侧 远端横 纹 与 掌 指 关节 的 中 点 处 手 穴 是腰背部 阳 邪外 出 的 口 户 


, ,
2 , 。

" "
《 标 幽赋》 中 也提 出 拘 李 闭 塞遣八 邪 而去 矣 , 寒 热 痛蒋 开 四 关 而 已 之 。
现代 医 学

也 证 明 手部 穴 位 的 神 经末梢 刺 激可使大 脑皮层抑 制 , 降低 大 脑 皮层对 疼痛 的 感觉 , 



高痛 阔 而镇 痛 。 这 个 具 体 机制 是 通 过 促 进 烦 内 吗 啡 样 物 质 脑 啡 肤 的 分 泌 ,
从而 阻止或

抑 制 疼痛 的 传送 发放和 感受 t
43
、 

冯 氏 W W 针刺 尺 泽 穴 治 疗 腰 痛
S I
47 例 , 在肘横纹化二头肌烧侧缘按压找敏感点 ,


用 毫针 直刺 化8 寸 得气后 留 针 分钟 腰部痛处拔火罐 留罐 分钟 每天 次

1 , 20 , , 1 5 , 

治疗 次后 疼痛消 失 为 治 愈 治疗 次仍 有 隐 痛为 有 效 治疗 次疼痛未减轻 为无


, , 5 , 5

效 。 在治疗的 47 例中 , 治愈 44 例 ,
有效 2 例 ,
无效 1 例 , 总有 效率 97 9 . % 。 另外 

叶氏 在腰痛 患 者 的 尺泽穴 附近按压 , 寻找敏感 点 , W 1 . 5 寸 毫针 针 刺 , 针感上行至



胸 部时将针上提 化2 -

0 3 .
寸 , 同 时 让 患 者 活动 腰部 , 取得满 意 效 果 , 患 者腰部疼痛 减轻 

活动 范 围増 大 

罗氏 [
45]
I U 复 溜 穴 治 疗 肾 虚 腰痛 22 例 , 对照 沮取 肾俞 , 委中 , 夹脊 , 命 I ] , 志室 

太溪 , 发现 单用 复溜 穴 治 疗 的 治 愈 率为 % . 1 % , 治 疗组和 对 照 姐两 组治 愈 率 比 较有 显

著差异 ( PO 0 5 . ) 

1 



腰痛 患 者 井 巧 与 后 溪 巧 皮 肤 温 差观 察 

李氏 将 其在 临 床 治 疗 腰 痛 的 常 用 穴 做 了 总 结 归 纳 ^ 辨 证 取 穴和 经验 取 穴 相 结



46]
, (

合 。 风 寒 腰 痛 和 扭 伤 腰 痛 取 督 脉 和 手 太 阳 小 肠 经 上 的 穴 位为 主 : 人中 , 哑口 , 养老 

百劳 , 跟上穴 , 飯交异 点 。
寒湿腰痛 , 肾 虚腰痛及骨 质 增 生性腰痛 , 取局 部穴 、 足太

阳 膀脫经 、 足少 阴 肾 经 为 主 : 肾俞 , 关元俞 , 次稷 , 殷口 , 委中 , 太溪 , H阴 交 ; 

痛加 环跳或秩边 , 阳 陵泉 , 昆仑 ; 翻 身 困 难加 悬钟 透H 阴 交 。
从 中 体会 到 人 中 穴 和 跟

上穴对风寒性 、 扭伤腰痛效果好 , 符合 《 内 经 》 记载 的 上病取 下 , 下病取上 的 原 则 



舒氏 研 究 针刺 人 中 穴 治 疗 急 性腰扭 伤 , 发现 人 中 穴对 急 性腰扭伤 的 患 者 的 症 状

体 征 改善 的 总 有 效 率 为 1 00% , 从而 分析 急性腰扭伤 的 病 位在 督 脉 , 督 脉为 阳 脉之海 



行 于脊背 , 人 中 为手 、 足 阳 明 经 之会 , 餐 人 中 可疏 通脊背气 血 , 巧 除痕滞 , 达到 行气



活血 、 散疲止痛 、 舒筋 活络 的 效果 。 文献 中 也提 出 , 对于慢性腰肌劳损 急 性扭伤 患 者 



可先 针刺 人 中 穴 ,
再配 合腰 部 针刺 

金 氏w 运用 针刺 水沟 后溪 肾命 大肠俞和 委 中 穴治 疗急 性 腰扭伤 并设 


si 一

、 、 、 ,

药物 治疗组进行对 照 观 察 , 发 现针 刺 治 疗组 的 总 有 效 率 为 97 5% .
, 药 物対 照 组 的 总 有

效率 则 为 90% 

3 . 1 . 2 针灸剌 法

从 现 代 文 献搜 索 , 也 发 现刺 络放血 治疗 腰痛 者 , 取穴 W 腰部 局 部或委 中 为 多 , 

有少 部 分 用 地机穴放血法 。
现代 研 究 也 证 实 , 对 于 腰痛 的 急 性 发 作 , 针刺 远端 穴 位 再


" "

加 上 强刺 激 的 泻 法 ,
有 较 好 的 镇痛 效 果 。 此外 , 于氏 用 弹经拔络法 弹拨 昆仑穴

治 疗太 阳 经 腰痛 , 发 现对 功 能 性 腰痛巧 效 明 显 

杨 氏 P 噪 用 脊 旁 排针 治 疗 慢 性 下 腰 痛 发 现治 疗 组 的 腰 椎 功 能 评 价 优于



, ( 0 82. )

对照组 ( 0 67. ) 。
脊 旁 排 针法 是 按 足 太 阳 膀 脫 经 进 针 , 在解剖 上这些 部 位有胸 、 腰椎

神 经 的 后 外侧支分布 , 针刺 可 刺 激脊旁 的 感 受器 , 通过 阐 口 控制 学 说而止痛 。 也有



研 究 发现 , 针 刺 脊旁 能够 促进前 角 细 胞 病 理 改变减轻 和 部 分 功 能 的 恢 复 , 提髙肌肉 的



力量 [
5 1



李氏 采 用 热 补 手 法 或 平 补 平 泻 手 法 治 疗 各 种 腰痛 患 者 , 若 用 平 补 平 泻 手法 , 

选 1

2 穴在 针柄上插艾条 , 点 燃 施灸 。
肾 虚 腰 痛 和 风 寒 腰痛 灸 肾 俞 或 太 溪 和 H 阴 交 

3 . 1 . 3 

其他针灸疗法
" "
《 黄帝 内 经 》 中 记载 浴之 为 熏 浴 治 疗 腰 痛 的 方法 。 其方 法 用 湿 热 药 姜 、 桂和

酒煮 熏浴 , 或用 W 药質 , 是 后 世治疗 腰痛之 常用 药 。 西 汉名 医 淳 于 意 在 他 的 25 个 医案

1 



腰痛 患 者井穴 与 后 溪 巧 皮肤温差观 察 

中 其中有 个 是 运 用 熏 疗法 治 愈 侍 女 月 经不 调 引 起腰背 病 证 素 问 侄真要大论




一 一

, 。 《

" " " 


篇 》 中 记 载 导 引 按 摩 治 疗腰痛 , 如 上之 、 下之 、 摩之 、 浴之 、
薄之 。 当中 摩之
" "
就是指 按摩 。
巢元方 ?
《 诸 病 源 候 论 》 也 特 别 论 述 了 疾病 的 按 摩 导 引 疗 法 , 在书



中对 余种 证候均 载 有 导 引 吐纳法 如 诸病 源候 论 卷 风病 诸 候上 》 云 



? ?
29 。 《 :




两足指 , 五息止 , 引 腰背痴 ,
偏枯 ,
令人耳 闻 声 。
久行 , 眼 耳 诸根 ,
无有挂 碍

宋 ?
王怀隐 《 太平圣惠 方 》 记 载食疗 治 疗腰痛 的 方法 。 清 ?
叶 天± 曾 用 血 肉 有情之 品

治疗腰痛 

滕氏 巧 电针 、 刺 血 拔罐 治 疗 腰 肌 劳 损 , 针刺 肾命 , 大肠俞 ,
委中 , 阿是穴加 电

针 ( 疏密波 ) , 拔针 后 用 梅花 针 叩 測 阿 是 穴至 出 血 再拔火 罐 , 再给予对照 组 口 服 西 药



布洛芬 片 加 维生素 B 1 进行观察 , 发 现 治 疗 组疗 效优 于 西 药 组 。


久病入络 , 气滞血癖 

因 此 治 疗 可 W 从 血 分入手 

》 !
] 氏 巧 小 针 刀 综 合 治 疗慢 性 非 特 异 性 下 背 痛 患 者 , 发 现这 个 治 疗 方 法 可 W 明 思

改善 患 者 疼痛及 腰 屈 曲 活动 度 , 远期疗效稳 定

义2 中 药治 巧

在 小 品 方镇校 》 著作 中 共记载 首 治 疗腰 痛 的 方 剂

《 8 

晋 ?
王叔和 在 《 脉经 》 里提 出 了 肾 虚腰痛 可服用 的 方剂 。 《 脉经 ?
肾足少 阴 经病



证第 九 》 云 :
肾病 , 其色黑 , 其气虚弱 ,
吸 吸少 气 ,
两 耳 苦聋 , 腰痛 , 时 时失精 , 

食 减少 , 膝 ^ ^i < 下清 。 其 脉 沉淆 而 迟 , 此为可治 。 宜 服 内 补散 , 建中 汤 , 肾气九 , 地黄





煎 。

东汉 名 医张仲 景 ,
在 《 金 医要略》 中 指 出 :
劳 腰痛 , 少 腹拘 急 , 小 便不利 者 ,




味 肾气 丸主 之 ,
为 后 世对 肾 虚 腰痛 的 诊治 奠 定 了 基 础 


《 时后备 急方 ?
卷 四 》 也 提 出 治 疗 不 同 腰痛 证 型 的 方子 , 云 : 治腰 中 常冷 ,
如带





钱方 。
甘草 、 干姜各二两 、 获《 、 白 术各 四 两 。 水五升 ,
煮取H升 , 分为云服 。 。


又载有 : 治 反腰有血痛方 :
捣杜 仲 H升许 , 苦酒和 涂痛上 , 干复徐 , 并灸 足疆 白 肉


" " " "

际 兰化 又方 治 腰 重 病 用 模柳 为 末 酒下 钱 经 验方 治腰脚痛 


, 。 ; , 。 , 。




灵仙 斤 洗干 好 酒浸韦 为末 面糊 丸 桐子大 W浸药酒 下 二十 丸

, , 日 , , , , , 。

王泰在 《 外 台 秘 要 》 中 根据 《 诸 病 源 候 论 》 的 五 种 腰痛 分 类 而 汇 编 了 腰 痛 方 6 首 

风湿 腰痛方 4 首 , 肾 着腰痛 方 2 首 , 肾 虚 腰 痛方 7 首 , 臀 腰痛 方 3 首 , 卒 腰痛 方 7 首 

久腰痛方 2 首 , 另 外 还 专 列 了 治 疗 腰膀 痛 、
腰脚疼痛 、 腰膀疼 冷和 腰 肾 胺水 的 方子 

1 


腰痛 患 者 井 穴 与 后 溪 穴 皮 肤 温 差 观 察 

 ̄  ̄


危 亦 林在 《 世 医得效方》 中 提 出 了 五积散 、 肾着汤 、


姜 附 汤 和 八 味 丸 治 疗 腰痛 。


《 世医得效方 ?
腰痛 》 云 : 五 积 散 治 寒 伤 肾 经 腰痛 , 不可俯仰 , 每服可加 桃 仁屯粒 去


" "

皮尖放 , 疼甚或加 黑 牵 牛 少 许 , 熟炒 研 损 效 肾着汤 治久处卑湿 。 湿伤 肾经 , 腰重



冷病 ,
如 带五千钱 , 冷如水洗 , W 热 物着病 处方少 宽 , 小便 自 利 , 食饮如故 ,
虚弱 人


" "
加 附子 , 或用 白 术 巧 药 官 挂 附 子 各 等 分为 未 , 每服二钱 , 酒调服 。
姜 附汤 治 体虚


" "

伤 冷腰痛 , 加 官桂制杜仲 各五 钱 , 食前服 。 八味九加鹿 茸 、 当归 、 木瓜 、


续断 


治 房 劳伤 肾 腰痛 , 盐汤 下 

4 穴 位 酿 的 晦 床 研巧 近 况


穴 位 体 表 温 度 的 研 究 经 历 了5 0 年 。 穴 位 是 人 体 脏 腑 经 络 之 精 气 输注 于 体 表 的 部 位 

穴位 分别 属 于 不 同 的 经络 形成 了 命穴 经络 脏 腑 间 相 互 关 联 的 体 系 口3 Wa i 口

6]
一 一

, 。 ta

报道穴 位 有较高 的 血 管 密 度 和 神 经纤 维 量 等 指 出 皮肤上 的 生物 电 活动 点 与




57
。 G yo ng [ 】

针灸 穴 位 的 生 理 特 性 的 密 切 关 系 直 接反应 于 经 络 点 上 。 张重华 等 报道 颜面 、 手背 

指端 穴 位 针刺 前 后 温度 是有变化 的 

4 . 1 穴 位体表 的 正 常 值


" " "

在 年 曾 氏P 等 测 量 了7 名 健 康 人 的 个穴位 其 中 包括 原穴 


S1
1 958 , 224 , 、

" " " " "

穴 、
俞穴 、 募穴 , 从 中 发现 穴位温度 最 高 的 是神 阔 穴 ( 3 4 8
. ) , 温度 最低

的 穴 位为 隐 白 ( 巧 . 1 ) , 也 观 察到 若穴 位 皮 下 有大动 脉 则 溫度 较 高 ,
如人迎穴 , 急脉

穴 。 1 9 巧 年王 氏 [
5 9]
等在 5 名 健康 男 性和 5 名 健康 女性的 胃 经 、 脾经 、 大 肠经 、 肺经上

测 量 了 % 个穴 位 的 温度 发现穴 位温度 具 有 向 头逐渐増 高 的 趋 势 而且 同 个穴位




1 , ,

皮 肤 湿 度 的 个 体 差 异 相 差 值 不 超过 2
°
C 。 上 述两 个 研 究 在 不 同 环 境 , 测 同 样 的穴位 

但 所获得 的 温度 值 不 样 表示兴位温度值 只 是 个范 围 而不是 个 固 定值 之后




一 一 一

, , 。


陈 氏等 [ ]

研 究 出 环境 的温度 , 气 流和 湿度 对穴 位温 度 又影响 ,
尤其 是 环 境 的 温度 和 气

流 

4 2 .
穴 位紳 穴 位 的 臟 化 较

喻氏 在 44 个对 象测 定 了 穴位和 非穴 位位置 的 湿度 , 发现 穴位 的 温度 高于 非 穴 位

温度 的 次数为 芹泽胜助 的 研 究 发 现穴 位 周 围 皮 肤 的 温 度 比 非 穴 位 的 高


62 ]
8 1 . 6 % 。

°

°
C 大村 惠 昭报道 在 背部 的温度 图 上 与 膀 脫经 致 的 位置可 见小 白 点


0 5 .

1 . 0 。 ,

区 。 西条

止 的 研 究 脚 则 发 现 经络 上 的 温差 点 的 出 现率 高 于 非 经络 的 5 2 .
倍 

1 



腰痛 患 者井 穴 与 后 溪 穴 皮肤温差 观察 

4 3 .
价 》 穴 位体表雖 的 影 巧  

于氏 在 例 H 叉神 经及牙 神 经痛 的 病 人 的 身 上 针刺 合谷 穴 针下得气 气至



63]
5 ,
! ^ >
1 ,

病 所为 度 , 用 温度 仪 器测 量 合谷 穴 及 患 处 周 围 皮 肤 的 温度 , 进 行 针刺 前 后 比 较 ,
发现

合谷 穴 位 皮 肤 温度 升 高 而 患 处 的 温度 则 降低
° ° ° °
化5 C -

1 . 5 C , 化5 C -

1 . 5 C 

张氏 等 观 察 针刺 合 谷 治 疗 面 肌 疫 率 ,
发现面部迎香 穴 的 湿度 显 著 升 高 

4 4

穴位温度 的 变 化 与 疾病 的 相 关性

年 本 的 学 者获原 巧 章 发现经穴 部位温度 的 对称 性 可 W 反应机体 的 内 部状




651


1 977

态 当 人体左 右 相 应经穴 的 温度 差超过 化 5 时 就会 出 现 患 病 的 不 适 感


°
。 C 

80 年代 , 赵氏 礙测 与 胃 病相关的 4 个穴位 :
承满 , 梁口 ,
胃 俞 , 溃療 点 , 发现

慢性 胃 炎 ,
胃 溃瘍 ,
胃 癌 患 者 的 承满和 梁 口 穴 的平均温差 比 正常人高 , 溃瘍 患 者 的 溃

瘍 点平均温差 比正 常 人高 

林氏 对 60 例 肝病 患 者和 20 例 健 康人 的 太冲 穴 和 肝俞 穴 进行 测 量 , 发 现重症 肝

病患 者的太冲 、 肝俞穴温度较 正 常 人 商 

5 总结


" "
通过 W 上 的 文献搜索 , 发现 腰痛 之病 被论 述 在 不 少 古 籍 里 , 对于 它 的病 因 病

机 、 辨 证 分 型 和 治 疗 方 法 也 有 很 详细 的 记 载 。
但是 , 在人体穴位体表温度研 究 的 5 0 

年中 , 并 未发现类似文 献对腰痛 患 者 的 穴位 皮肤温度进 行观察和 分析 , 因 此将 开展 了



下 的研究 

1 



腰痛 患 者井 穴与 后溪义 皮肤温 差观察 

参考 文 献

D ]
潘明 荣 , 陈規規 , 韩 晓 鸣 基 于 腰椎 稳 定 性 理 论 的 慢 性 腰 痛 运 动 疗 法 研 究 进 展 阴 健


 .

康研 究 ,
2009 29(0 ,


: 75 -

79 

闻孙 国 山 青少 年腰背痛 的 流斤病 学 阴 国 外 医 学 . . ( 社会 医 学分册 ) ,


1 9 94 (0 1

: 34 -

35 

口 D ug g]
l eb
yT ,
Kum ar  1
S .  E p d e m o o gy
i i l

o f j uv e n i l e  l o w  b ac k p a i n

:  a  rev i e w
[


. D i s ab i l

R e h ab i l

1 997 ,
1 9( 1 2) 5 0 5 5

1 2 


4] 下 腰 痛 的 流 行 病 学 最新 研 究 进 展 [
C ]

中 国 舌南 昆 明 ,
2 00 8 



调 仲蘇 中 医 内 科学 [
M ]

北京 :
中 国 中 医药 出 版社 ,
200 8 496 5 0 0 :



网 谢华 黄帝 内 经释 义 .


M ]

中 医 古籍 出 版社 ,
2000 : 1 66 


7] 李 聪 甫 中 藏 经 校注 [
M ]

人 民卫生 出 版巧 ,
1 990 : 1 8 

阿隋 ?
巢元方诺 病源候论 [
M ]

北京 : 人 民 卫生 出 版社 ,
1 95 5 : 24 7 

例明

王肯 堂 证 治 准绳 M 北 京 .
[ ]
. : 人 民 卫生 出 版社 ,
1 99 1 : 89 


1 0] 没 ?
张仲景 金 匿要略 .


M ]
測北 :
贵州 教 育 出 版社 ,
20 1 0 : 1 25 


U ]
鲁兆 麟点 校 诸病源候论 .

M ]

迂 宁科学技术 出 版社 ,
1 99 7 2 5 : 

[ 巧 陈言 兰因 极 .


M ] 
乂 民卫生 出 版社 ,
1 %7


1 3
惶 兆麟 点校巧 溪也法 [
M 迂 宁 科 学 技 术 出 版社



1 99 7


M ]
秦景 明 湿 因 脉治 [
M ]

中 国 中 医 药 出 版化 1 99 8

[ 巧李 占永 , 李 晓林 校 注 冻 病 源流 犀 烛 [
M ]

中 国 中 医 药 出 版社 ,
1 9 94 44 5 : 



巧 田 德禄 冲 医 内 科学 [
M ]

北京 :
人 民 卫生 出 版狂 ,
2 0 02 3 3 : 1

333 


1 7] 崔 永梅 ,
马 晓 芬 腰 痛 的 中 医 辨 证 施护 .




光明 中医 ,
20 1 1

26( 1 2) 2 547 : 



糾颜华 .
辨 证 施 护 配 合 治 疗腰痛 经 验 谈 [



中 国 医 药指 南 ,
20 1 1

9 (3 0) :  1 58 



却 邓 颖平 .
腰 痛 的 辨证施护 町 全科护理 ,
20 1 2 ,
1 0 (06) 5 70 : 


20

张明蠢 ,
张启 明 , 王义 国 腰部症状 单元 的 提取 .



. 山 东 中 医 药大 学 学

报 式 009 ,
33

02 八8 -

99 


2 1

朱文锋 , 朱正华 中 医 常见症状鉴别 诊 断 腰痛 .





圧宁 中 医杂志 ,
1 9 9 9 2 6(0 7) 4

: 



句刘世峰 .
腰 痛 诊 治 也法 [


. 亚太传统医 药 ,
2 0 0 6 ( 04 ) 4 8 5 0 :



口3 ]
B o re n s t e i n D  G  .  E p de m i o i l o gy , 
e t i o l o g y ,  d i a g n o s t i c  e v a l u at i o n  a nd  t r e at m e nt  o f l o w b ack
 

p ai n [ J ] C urr .  Op i n  R h e um at o l

1 997 ^ (2 ) : 1 44 -

1 50 

1 



腰 痛 患 者 井 巧 与 后 溪 穴 皮 肤湿 差 观 察 

口 4 N ac h e m s o n A L 阴 C n  O r t h o p  R e l at Re s %5 20 0 。 66 2 78 -

 . li  .  1 


] 

P ^ F rym o ye r J W C at s B ar WL J Or
tho p C n No r
t h Am 99 32 %3 27
- -

 i l . li   .  1 1 : 1 


, [ ] 


2巧 张卫华 ,
安 军 明 腰腿痛 的 诊 断 与 非手术 治 疗 .

M ]

北京 ; 人 民军 医 出 版社 ,
2008 : 1 66 

口7 ] 清 水克 时 腰痛 诊 断 与 治 疗 .

M ]
拥 南科学 技术 出 版 社 . 20 1 4 : 74 

口8 王平 ]
, 杨 金利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治 疗 图 谱 .


M ]
乂 民 军 医 出 版化 200 8 : 7 

P ^ Ro ber
t G un z b u r g M a r e k 

 S zp a l s k i L um b a r .  D i s c H em i at i on [ M ] . L i pp nc o t i  W ill i am s  a nd

W il ki n s 2 0 0 2 6 3 6 9
. :




30

方尚志 , 方 欣 腰腿痛 的 中 西 医 结合治 疗 .


M ]

浙 江科学 技术 出 版社 . 20 1 4 46 : 


3 1

滕春光 电 针 . 、
刺 血拔 罐治 疗腰m劳 损 机 中 国 临 床康复 . . 2003 , 
7 (2 6 ) 



马 朴联友 , 陈 红 针灸 治 疗腰 M痛 M 人 民 卫生 出 版社

[ ]
. . 2 0 09 46 : 

口3 

石学敏 针灸学 .


M ]

中 国 中 医药 出 版社 . 2 0 02 2 : 1 2 

口4 ]
李 宁 扁 龍神 应针灸玉龙经


M ]

北京 中 国 古籍 出 版 : .

( 无日期 )



3 5] 赵宏 ,
刘 志顺 , 谢利 民 . 《 腰痛 针 灸 临 床 实 践 指 南 》 解读 m 中 国 针

 .

灸 . 20 1 5 35 , (
1 0) : 1 065 

口6 呂  ]
俊 玲 委 中 穴 不 同 放 血 量 治 疗 下 腰 痛 即 刻 巧 效 和 表 面肌 电 图 肌 电 影 响 的 临 床 研 究


网 福州 福 建 中 医 学 院
. :

2008 

口 7 迟旭 ]
, 鞠 谈莉 , 孙申 田 .
针 刺 后 溪 穴 脑 功 能 性磁 共 振 成 像 研 巧 阴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 .

刊 ,
2 007 2 5 , (
4) 8 4 3:

8 44 

口8 ]
黄泰康 针灸辨证 治 疗 学 .


M ]

北京 ;
中 国 医 药科技 出 版社 , 20 00 : 2 8 8 -

2 89 

" "


3 9

张 水生 针刺 .
后溪穴 引 起 经 络 感 传 现 象 腰髓 部 皮 肤变 异 -





中 国针

灸 ,
1 99 1

1 1



: 32

33 


40] 李 树雄 、 白 正发 .
单刺 腰 痛 奇 穴 配 合 运 动 疗 法 治 疗 急 性 腰 扭 伤 的 临 床 随 机 对 照 观 察

化 实 用 医 技杂 志 三007 ,
1 4(2 7 ) 


4 1

梁繁荣 、 赵 吉平 针灸 学 .


M ]

人 民卫生 出 版社 ,
20 1 2 ,
1 66 


42] 冯 斌 针刺 临 床 作 用 及机制 浅 析





中 医药学刊 ,
2003 2 ,

巧 )



43 ] 冯禾 昌 针刺尺泽 . 47 例 治 巧腰痛 [
J] .
针灸 临 床 杂 志 , 1 997 ,
1 5



: 44 


4刊 叶 明 柱 对尺 泽 穴 治 疗腰痛 的 认 识 .





中 国 中 医 急症 ,
1 99 6 ,
1 2

1 1

: 42 


45 ] 罗 鸿 宇 针刺 复溜治疗 肾 虚腰痛 . 22 例 疗 效观察 [



河北 中 医 ,
200 1

23 (7) 


46] 李志 明 , 南 秀 英 针灸 治 疗 腰痛 . 1 1 6 例 小 结 阴 黑 龙江 中 医 药 . , 1 93 1



: 33 -

34 

20



腰痛 患 者井 穴 与 后 溪 穴 皮 肤温 差 观 察 


47

舒 洪 文 针 刺 人 中 穴 结 合 腰 部 活动 治 疗 急 性 腰扭 伤
. 78 例 [
J] .
中 国 中 医 急症 

2003 ,
1 2 (4 ) 


48

金孟梓 , 陈加 强 针刺 治 疗 急 性腰扭伤 . 40 例 饥 江西 中 医药 .

2 0 0 8 3 9 (6 )




4 刮于书庄 .
弹拨 屋仑穴 治 疗腰痛 [



北京中 医医院 ,
1 9 8 7( 巧 


5 0] 杨 梳 林 长 数 古 剑 雄 脊 旁 排 针 治 疗 慢 性 下 腰 痛 的 临 床 研 究 町 迁 宁 中 医 药大 学 学

 .

报 ,
2 0 0 入 9 (3 ) 


5 1
] 周 逸平 , 侯正 明 , 顾 化 电 排针 治 疗脊髓 灰 质 炎 后 遗症 的 肌 电 图 观 察 机 安徽 中 医 学

 .

院学报 , 1 9 8 8 7( ,





52
] 李 灿 新 腰 痛 的 针灸辨 治 探 讨 .





福建 中 医药 , 20 1 4 , 45 (3 ) 

扔 滕春 化 电 针 ]
、 刺 血拔 罐治 疗腰肌劳 损 [



中 国 临床康复 , 2 0 03 , 7 (2 6 ) 


54

刘敏 , 黄 兆 民 小 针 刀 综 合 治 疗对 慢 性 非 持 异 性 下 背 痛 患 者 疼 痛及 腰 屈 曲 活 动 度 的


影响 [



中 国 针灸 , 2 0 0 8 2 8 ( 1 0) ,



55
] 邱茂 良 针灸学 .


M ]
. 上 海科 技 出 版 社 ,
1 983 


56

余延 芬 , 宋佳杉 , 朱 江 义 位 体 表 温 度 研 究 进 展 评述





针灸 临床杂

志 ,
20 1 0 ,
: 26

1 0) 73 :

76 

中 谷 义 雄 皮 肤通 电抵抗之 良 导 络 自 律神 经杂 志 日 本 的

57 . ( ) .
( ) . 1 977 6 3 3 : 

[ ] ( ) ,


58

曾 兆麟 , 张令锋 ,
郁 望 耀 皮 肤 穴 位 导 电 量 与 温 度 正 常 值 的 测 定 及 其 在 周 身 分布 情


 ,

况 的研究机 上海 中 医药 杂 志 ,
1 %8 , (
1 2) 3 3 :

37 


59

王刚 , 李 宗 ± 穴位 皮 肤 电 位 电 阻与 温度 正 常值 的 测 定及 其周 身 分布情 况 的 研 究






黑巧江 医 学 ,
1 %9 , (
07) : 1 9 23-




60
] 陈振 良 , 蒋致诚 , 郝健 气 温 . 、 气流 、 气 湿对 皮肤温度影 响 的 研 究 阴 首 都 医 科大 学

 .

学报 ,
1 99 5 ,
1 6(3 ) : 1 94

1 97 



U 喻风兰 , 赵荣征 , 孙 学 东 用 精 密 测 温 仪 测 定 穴 位 与 非 穴 位 温 度 的 探讨





同济 医科

大 学 学报 ,
1 9 90 ,
1 9(3 ) : 1 80

1 83 



巧王本 显 国 外 对经络 问 题 的 研 究 M 北 京 .
[ ]
. :
人 民 卫生 出 版社 ,
1 9 84 2 8 4化
: 
 -


63

于潮泉 , 刘 庆敏 , 金锦 福 针 刺 气 至 病 所 与 疗 效 关 系 的 巧 步 探 讨 机 牡 丹 江 医 学 院 学


 .

报 ,
W8 0 , (
2) 7 9 :



" "


64 ] 张如也 , 于书庄 ,
夏令 严 .
气 至病 所 与 穴 位 温 度变 化 的 观 察 机 上 海 针 灸 杂

 .

志 ,
1 %2 , (
2) 4 5 46 :



2 



腰痛 患 者 井巧 与 后 溪穴 皮 肤温差观 察 


65] 日 本针灸治 疗 学 杂 志 机 . 1 9 77 29( 1
, )
: 22


66] 赵荣莱 , 舒琪 , 曹秀 云 承满 . 、 梁 口 穴 位 温 度 失 衡 对 慢性 胃 病 的 诊 断 意 义 饥 贵 州 医

 .

药 ,
1 S >
89 ,
1 3

3 )
: 1 33

1 35 


6 7] 林薰兰 , 马 杜古 , 吴 秀 锦 从 穴 温 探 索 内 脏 与 体表 的 联 系 对

60 例 肝病 患 者太冲 

肝俞穴温 的观 察 [
C] .
第 二 届 全 国 针 灸 针麻 学 术 讨 论 会 论 文 摘 要 , 北京 : 1 9 84 22
: 1

22 2 

22



腰 痛 患 者井 巧 与 后 溪 穴 皮 肤 温 差 观 察 

前言


腰痛 ( L o we r b ac k p a n ) i 是 目 前全 球 文 明 社 会 的 常 见 疾 病 , 随着世 界各人 口 老 化 的

趋势 的 不 可逆转 , 它 的 发 病 率 在 未来 也 肯 定 会 日 益增 加 。 瑞 典 的 腰 背 痛权 威 研 究 机 构

纽甘 臣 研 究发现 % W 上 的 人在 生 当 中 有过腰背 痛 的 经 历 而 腰 痛 的 商发 人群 与 职


50 ,

业有 关 系 , 经 常 弯 腰 的 重体 力 劳动 者 , 久 坐 不 动 或 长 期 处 于 颠 潑状 态 的 人 得 腰 痛 的 机

率 比较高 。
腰腿痛 的 病 种 很 多 , 病 因 复杂 , 但 多 个 临 床 研 究 总 结 了 这 类疾 病 最 常 见 的

是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 和 腰 肌 劳 损 。 当 前 研 巧 认 为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主 要 腰椎 间 盘各 部 分 不

同 程 度 的 退 行 性 病 变 所致 , 在外力作用 下 ,
椎 间 盘 的 纤 维 环 破裂 , 髓核组 织 从破裂之

处突 出 或脱 出 , 造成相 邻 的 脊 神 经根受 累 , 从 而 产 生 腰部 和 下 肢 的 疼 痛 , 或伴有 下 肢



麻木 。 而腰肌劳损 则 由 于 急性腰扭 伤 治 疗不 及 时或 不 当 , 长期姿 势 不 良 , 或有腰紙部



解剖 结构缺 陷 , 腰號 角 变 小 , 腰祇椎 小关 节 互相 卡压 , 应力增 大 , 棘 突 间 撞击 , 棘间



初带被挤压 , 可 导 致腰 紙 部 长 期 持 续 性 疼 痛 

" "
在 中 医学 中 ,
腰痛 之病早 在 《 黄帝 内 经 》 中 有记载 , 在 《 素 问 》 里有

个专


" "
口 通 过 经 络 辨 证 论述 腰 痛 的 刺腰痛 篇 。 《 内经》 认为 引 起腰痛 的 病 因 有风 、 湿 

寒 、 热 、 經闪 、 疲血 、 气滞 、 疲积 , 然 而 W 肾 虚 为本 。 当 外邪 侵袭人体 , 疫 阻经脉 

气血运行 不畅 , 肾 精 失于濡养 , 导 致 化 肉 筋 骨 的 酸痛 、 麻 木 或 活动 不利 。 而腰痛可分



各种 辨证 方 式 , 其 中 W 经络辨证最为 常 用 

在 文 献 检 索 的 过程 中 ,
发现 穴 位 体 表 温 度 的 研 究 仅 经 历 了  5 0 余 年 。 在 1 958 年和

1 9 巧 年 , 曾 氏和 王 氏各进行 了 两个研究 , 观 察 穴 位 在 体表 的 正 常 值 。 当 中 发现在 不 同



环境 测 同祥的穴位 所获 得 的 温度 值不 样 提示穴 位温度 只 是 个范 围 而不是




一 一

, , , ,

个固 定值 之 后 有 研 究 对 比 T 穴 位 和 非穴 位 的 温 度 发现穴位 的 温度 裔于非穴位温


。 ,

度 也 发 现 在 正 常情 况 下 人 体两 侧 对 称 部 位 的 皮 肤湿度 会 有 微 差 异 般相 差


, , ,

这 为 研 究 中 获 得 的 穴 位 皮 肤 温 差 值 提供 了 参 考 依 据 年 曰 本学者获


〇 〇
0 . 1 C -

0 5
. C 。 。 1 977

氏 的 研 巧 发 现 经 穴 部 位 温 度 的 对 称性 可 反 应 机体 的 内 部 状 态 。 当 人体 左 右 相 应 经穴 的

湿度 差 超过 时 就会 出 现患 病 的 不适感 赵 氏 发 现 慢性 胃 炎 溃瘍 癌患 者


°
化5 C 。 、 胃 、 胃

的 承满和 梁 口 穴 的 平 均 温差 比 正 常 人 高 , 林 巧 发 现 重 症 肝 病 患 者 的 太冲 、 肝俞穴温度

比 正 常 人高 。 然而 , 并 未 发 现 类似 文献 对 腰 痛 患 者 的 穴位皮肤 湿 度 进 行 观 察 和 分 析 

从腰痛 的 病 因 病机来看 , 腰部骨骼肌 肉 初 带等组织会 出 现退 行性病变或慢性 损 伤性病



变 , 据 此推 测 经 络 气 血 必 然 会 受 到 影 响 , 这 在 穴 位 温 差 值 上 会有 所 反 映 

23



腰 痛 患 者 井 穴 与 后 溪 穴 皮 肤 湿差 观 察 

 腰 为诸 多 经脉所过之 处 ,
1 4 条经脉 当 中 ,
足太 阳 膀脫经和 督脉在背部循行 的 范 围

最广 , 其他 足经经过躯干循 行 于 下 肢 。 因 此 腰部 发 生 病 变 , 必 然会影 响 通 过 的 经 脉 

" "
引 起 相 应 的 踰 穴 的 理 化特性 发 生 变 化 。
井穴为十二经始发之处 ,
所 出 为井 , 犹水

之所 出 , 为经脉原 气所 出 的 根本 , 可反映该经脉 的 气血盛衰 。 当 人体 脏腑 机 能 衰 弱 



经脉气 血运行不通畅 , 身体 处 于 阴 阳 失衡状态 , 人 体 对 称 部 位经 脉 流 行 的 气 血 也 会 不



平衡 , 使双 侧 的 皮肤温度差 异 较大 。 通 过对双 侧 相 应 穴位温度 的 测 定 可 判 断 哪 条经



脉 属 于 失 衡状 态 

井穴是 五输穴之首 , 是十 二 经 脉气 血循 巧最巧 之 处 。 人体之经气全 由 井穴 所发 



从之发 出 的 经气 到 人身 的 十 二经 脉 , 源源不绝 , 循环 流注 , 荣 养周 身 。
四 肢末端也 是

相 为表 里 的 经脉交接之处 , 也 是经气 在 人体循行较表 浅 处 。 因此 , 井义 的 重要性 使其



足 W 成 为 测 量 各 个 经 脉气 血 盛 衰 的 代表 穴 位 

后溪为手太阳 小肠经穴 是 八 脉交 会 灰 么 通于 督 脉 因 此将 W 后 溪穴 为 测 量


, , ,

督 脉气 血盛衰 的 代表穴位 

本 研 究 W 腰痛 当 中 的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 和 腰肌劳 损 为 为切 入 点 , 通 过 衡 欣 AZ 8 8 5 2 热

电偶温度计 ( K 型探头 ) 测 量双侧 十 二 经 脉井穴 与 后 溪穴 的 温度 , 并将它进行对 比和



分析 , 总 结 各个 经 脉气 血 失 衡 的 程 度 , 判 断各条经 脉 与 腰痛 的 关系 。 同 时 也 对 腰痛 的

相 关 因 素如 患 者的性别 、 年龄 、 B MI 值 、 VA S 评分和 J OA 评分做 出 巧纳与 分析 。 通过



本研 究 去 观察腰痛人群经 脉 的 平衡 失调 程度 , 希望 能 W 此为基础去指导 临 床 的经脉辨



证及治疗 。 这些观察 结 果 对判 断腰腿痛 患 者 的 发病 和 预后 , 在未来或许也 会有实 际 的



运用 价值 

本研 究拟招 募腰痛 患 者 ,
涯 过 测 量 和 分 析其 井 穴 温 度 变 化 情 况 , 探索 腰痛人群 中

经 脉 失衡 的 规律性 , 及 与 各种 相 关 因 素 的 关 系 ,
为腰痛 的 临 床诊 断 和 治 疗提供依据 

24



腰痛 患 者 井 巧 与 后 溪 穴 皮 肤 温 差 观 察 

第 二 部分 略 床 研巧


1 临床 资稱

1 . 1 病 例 来源

本研究收录 了 自 20 1 5 年 8 月至 20 1 6 年 2 月 期 间 在北 京 中 医 药大 学 东 直 口 医 院针

灸科 口 诊纳入 的 腰痛患 者共 1 76 例 。 患 者最小年龄 20 岁 , 最 大 年龄 84 岁 , 男性 46 例 



女性 1 3 0 例 。
腰椎 间 盘突 出 症者 1 1 8 例 ,
腰肌劳损 者 58 例 

1 . 2 腹抓 娜 的 诊 巧杨准 及 分 型

1 . 2 1 .
诊巧标准

参照 1 9 94 年 由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发布 的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中 医 行业 标 准 《 中 医病症

诊 断疗效巧准 》 , 腰肌劳损 的 诊 断标 准有 

( 1 ) 好发于 有重体 力侧 劳动 史 的 中 老年者 、 急 性腰部扭伤后 未 能及 时合理 治 疗者 



及 久 居潮 湿 阴 冷 之地 者 。 有长期腰痛史 

侧或 两侧腰號臀部酸痛不适 疼痛 可 牵 及 股 内 外 侧 及 膝 部 腰腿痛 可 因 久


( 2 )  , 。

站 、 久坐 、 久 卧后加重 , 适 度 活动 后 缓解 ; 过度 劳 累 后 加 重 , 适 当 休 息 后 减轻 ; 或阴

雨 寒湿天气加重 。 急性发作者 , 可有剧 痛或腰 部 活动 障碍 



( 3 ) 

侧 或两侧 竖 脊肌 、
臀中肌 、 臀大肌紧 张 ,
棘间初带 、 喔脊肌 、 第 王 腰 椎横

突 、 體 腰初 带 、 臀 中 肌 与 臀大肌前缘交界处 等部位有压痛 点 、 或 局 部可触及 条 竖 样 压



痛 点 或 疼痛 激 发 点 

( 4 ) 腰 部 活 动 不 同 程度 受 限 , 可 出 现脊柱侧 凸 

( 5 ) 腰椎 X 线 片 可 无 异 常 发 现 或 呈 不 同 程度 退 变 

。 . 2 疾 病 分巧

( 1 ) 急性发作期 :
腰痛 急 性 发 作 者 ,
伴有 剧 痛或 腰部 活动 障 碍 

( 2 ) 慢 性 缓解 期 :
自 觉 腰部酸痛不适 , 反复发作 ,
腰部 活动 不 同 程度 受 限 

证 候诊 断

( 1 ) 寒湿证 :
腰部冷痛重着 , 转侧 不 利 ,
静 卧 不减 , 阴 雨 天加重 , 舌苔 白 腻 , 

沉 

25



腰痛 患 者井 欠 与 后 溪 穴 皮 肤温差 观 察 

( 2 ) 湿热证 :
痛而有 热感 , 炎 热或 阴 雨 天疼痛加重 , 活动 后 减 轻 , 尿赤 , 舌苔黄

腻 , 脉濡数 

( 3 ) 疲 血证 :
腰痛 如 刺 , 痛有定 处 , 轻则俯仰不便 , 重则 因 痛剧 不 能转侧 , 拒按 

舌质 紫 暗 , 脉弦 

( 4 ) 肾虚证 :
腰部酸痛 乏力 ,
喜按喜揉 ,
足膝无 力 , 遇劳更甚 , 卧 则 减轻 ,
反复

发作 。
偏 阳 虚者面色晃 白 , 手足不温 , 少 气懒 言 , 腰腿发 凉 , 舌质 淡 , 脉 沉细 。 偏阴

虛者也烦 失眠 , 咽干 口 渴 , 面色潮 红 , 倦怠 乏力 , 舌红少 苔 , 脉弦细数 



。 腹椎 间 盘突 出 症 的 诊 断掠准

1 . 义1 诊 断掠 准

参照 1 9 94 年 由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发 布 的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中 医 行 业 标准 《 中 医病症

诊 断 疗 效 标准 》 ,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 的 诊 断标准有 

( 1 ) 多有腰部外伤 、 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 发病 前 多 有慢性 腰 痛 史 



( 2 ) 常 发于青狂年 

( 3 ) 腰 痛 向 臀 部 及 下 肢放 射 ,
腹压增 加 时 ( 如咳嗽 、 打喷嚷 ) 疼痛 加 重 

( 4 ) 脊柱 侧 弯 , 腰 椎 生 理 弧度 消 失 , 病 变 部位椎旁有压痛 , 并 向 下 肢放射 , 腰部

活动 受 限 

( 5 ) 下肢 受 累 神 经支配 区有感觉过敏或迟纯 ,
病程长者可 出 现m 肉 萎缩 。 直腿抬

高或加 强 试验 阳 性 , 膝 、 跟 腫 反射 减 弱 或 消 失 , 酶趾背 伸 力 可减 弱 

( 6 ) 腰椎 X 线 片 示 脊柱 侧 弯 、 腰椎生理前 凸 变浅 ,
病 变 椎 间 盘 可有 狭 窄 , 相应进

缘 有 骨费增 生 。 腰部 CT 或 MRI 可 显 示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的 部位和 程度 



1 . 义2 疾病 分 期

( 1 ) 急性期 ;
腰腿痛 剧 烈 , 活动 明 显 受 限 , 不 能站立 、 行走 , 肌 肉 疫李 

( 2 ) 缓解期 :
腰腿疼痛缓解 ,
活动好转 , 但 仍有瘍痛 ,
不耐劳 

( 3 ) 康复期 ;
腰 腿 痛 症 状基本 消 失 , 但腰腿 乏 力 ,
不能长时 间 站立 、 行走 

1 ? 义3 证勝 巧

( 1 ) 气滞血疲证 有腰部 外 伤史 : , 腰 腿痛 剧 烈 , 痛有 定 处 ,
刺痛 , 腰部僵硬 , 

仰 活动 艰 难 , 痛处拒按 , 舌质 暗 紫 , 或 有 淚斑 , 脉沉涩 或 弦 

26



腰痛 患 者井 巧 与 后溪巧 皮肤温差 观 察 

( 2 ) 寒湿蒋 阻 证 :
腰腿 部冷痛重着 , 转侧 不利 , 痛有定 处 , 静 邸 不减或反而加 重 

日 轻夜重 , 遇寒痛增 , 得热则减 , 舌质 淡胖 , 苔白腻 , 脉弦紧 、 弦 缓 或沉 紧 



( 3 ) 湿 热蒋 阻证 :
腰 腿痛 , 痛处伴有热感 , 或 见肢节红肿 , 口 渴不欲饮 , 苔 黄腻 

脉濡数或滑 数 

( 4 ) 肝 肾亏虚 证 :
腰痛缠绵 日 久 , 反复发作 , 乏为 ,
劳则加重 , 卧 则 减轻 。
阴虚

证见也烦失眠 , 曰 苦咽干 , 舌紅少 津 , 脉 弦细 而数 。


阳 虚证见 四 肢不温 , 形寒畏冷 

筋 脉拘 李 , 舌质 淡 胖 , 脉沉细 无力 

1 . 4 纳 入标准巧排 除 掠准

1 . 4 . 1 纳 入掠准

( 1 ) 符 合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和 腰肌 劳 损 诊 断 巧 准 的 患 者

( 2 ) 年 龄在 1 8 岁 W上 , 性别不 限

在病例 纳入前 周 内 未接 受 过 任 何 与 腰 腿 疼 痛 相 关 的 治 疗



( 3 )

( 4 ) 患 者 意 识清晰 , 思维 正 常 , 能够与 研究人员 正 常沟通 , 知情 同意 , 能够配合



完成研 究

( 5 ) 指 趾端 皮 肤完整 , 能 够进斤温度测 量

( 6 ) 患 者无肢 体温度 感觉 障碍者



1 . 4 2 .
排 除 标准

( 1 ) 腰 椎骨 折 、 肿 瘤及其他脊柱疾病 的 患 者

( 2 ) 下 肢 动 静 脉病 症 的 患 者

( 3 ) 指 趾端 皮 肤破损 ,
无法进行 正 常 温度测 量 的 患 者

( 4 ) 肢 体温度 障 碍患 者

( 5 ) 精神异常 , 无法配合 完成试验 者



( 6 ) 半年之 内 动 过 与 腰椎有关 的 手 术者

1 . 4 3 .
剔 除 标准

( 1 ) 己纳入并分组 , 但左 右侧肢体端温度相差 过大者



( 2 ) 同 时 间 参 加 其他 与 腰 腿 痛 相 关 的 研 究 课 题 者

( 3 ) 己经纳入研究后 , 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7



腰痛 患 者 井 义 与 后溪 穴 皮 肤温差 观察 

2 1 .
腹 痛 患 者井 穴 温度观 察

2 丄1 測 温点 定位

符合 纳 入 条 件 的 患 者 , 由 专 人 用 温度 测 定 仪器 测 患 者 左 右 两 侧 24 井 义和 左 右侧 后

溪穴 的温度 

井穴 位置 ( 根 据 国 家 针 灸 标 准 化 技术 委 员 会 制 定 的 踰 穴 定 位 标 准 ) : 大部分 的井

穴位 于指趾 甲 根角 侧上方 化 1 寸 。
井 穴 的 测 温 位 置 也 根据 此 定 位 而 定 , 但 由 于涌 泉穴位

的 面积较大 , 因 此对 肾 经 的 井 穴 测 量位置进 行 了 调 整 , 取了 内至阴穴 



内 至巧 : 《 灵枢 ?
经 脉 》 曰 肾 足少 阴 之 脉 , 起于小指之下 ,
邪走足也 。
根据 足少

阴 肾经 的 经脉走行 , 其起始于 足 小趾 , 由 此而推 ,


将 涌 泉 穴 的 位 置 调 整 到 足趾 , 小趾

末节 内 侧 , 趾 甲 根角 侧后方 化 1 寸 ( 指寸 ) 。 此穴 与 足太 阳 膀脫经 的 至 阴 灰对应 , 故称



内 至阴 。 《 中 医 大辞典 》 中 也记 载 内 至 阴 穴 用 W 代 替 足少 阴 肾经 涌 泉穴 测 定温热 值 

后溪 : 在手 内 侧 , 第 5 掌 指 关 节 尺 侧 近端 赤 白 肉 际 凹 陷 中 

2 1 2
. .
測 湿工 具

测 量温度 仪器使用 台 湾衡欣 科技股份有 限 公 司 生产 的 AZ 8 8 5 2 热 电偶 温度仪器 ( 



型探头 ) 

2 1 3
. .
測 温诚

先 让 受 试 者进 入 室 温 的针灸诊室 静息 分钟 诊室 的 窗 口 都确保紧


° °
25 C -

29 C , 1 5 。

闭 , 减少 空 气 的 流 动 量 。 嘱 受试 者仰 卧 于 床上 , 暴露 双 手 的 手 指和 双脚 的 足趾 。
接着

由 专人持着测 量仪 的探针 将 探 针轻 触 于 受 试 者 十 二 条 经 脉 的 井 A 上 共测 试 


, : : , 24

穴位 。 顺序 先 左 后 右 。 首 先测 试 拇指 逐个测 向 小 指 , 双 足类 同 。 测 完 井 穴 再测 两 侧 的

后溪穴温度 。 测 量 温度 时 ,
当 温 度 仪器显示屏 上 的 温度稳定 五秒 W 上 而不 变化 , 即 yA

此温度作 为 该 穴 位 的 皮 肤温度 。 探针 接 触 皮 肤 的 力 度 均 匀 ,
[^
^>
皮肤垣度 凹 陷 为度 的 数

据记录方法 

2 2 .
统 升诚

统 计 分 析采 用 SP S S 1 7 0 .
软 件 编 程计 算 , 统计方 法包括卡 方检验 , 皮 尔 逊 积 矩相 关

系 数分析 , 曼 惠 特 尼 秩和 检 验 及 克 鲁 斯 凯 沃 利 斯 检 验
- -



28


腰痛患 者井 与 后溪穴 皮 肤温差观察 


3 

研 巧 结果

3 . 1 患 者资 料

本研 究共招 募 口 诊腰 腿痛 患 者 1 76 例 , 女性患 者 1 3 0 例 , 男 性患 者 46 例 ( 见图

1 ) 。
年龄 范 围 20 -

8 4 岁 , 其中 40 岁 W 下 的 患 者有 3 8 例 , 4 1

60 岁 的 患者有 60 例 , 6 

岁 上 的 患 者有 78 例 , 平均 年龄 5 4 35. ±1 5 . 3 1 岁 ( 见图 2 ) 。 患病 的病程范 围 1 月 -

40

年 , 平均病程 77 . 1 1 ± 6 89.
月 。 单纯腰痛 64 例 ,
腰痛伴腿痛 患 者 1 1 2 例 ,
其 中 左侧腿

痛 49 例 , 右侧 腿痛 5 1 例 , 双 侧 腿痛 1 2 例 

具 体详情 见 W 下 图 表 

表 1 ;
患 者 性 别 统 计

i 专

H 46

比例 ( % )  2 6 1 4.  7 3 8 6

.

图 1 :
患 者 性别 分布

在 1 76 受试者 当 中 , 女性 患 者共 1 30 例 ,
占 7 3 . 8 6% ,
男 性 患 者共 46 例 ,
占为

2 6 1 4% .
, 女 性 患 者 为 多 数 




歴痛 患 者井 穴 与 后 溪 穴 皮肤 温差 观 察
 

表 2 ; 患 者 年 龄 统 计

40 岁 W 下 4 1 60 岁 6 1 岁 社

H ^  78

比例 (

/ 0 2 1 . 5 9 34 . 09  44 . 32




80

I m








40  义 W 下 4 1



年齡群


6 0  去 6

JU

 1 巧 W  I



图 2 : 患 者 年 龄 分 布 图

个年龄段将 受 试者 归 类 岁 W 下 的 中 青年患 者有 % 例 占 9%

, 40 , 2 1 . 5 , 4 1 60

岁 的中 老年患 者有 60 例 ,
占 34 . 0 9% , 6 1 岁 W 上 的 老年 患 者有 7 8 例 ,
占 44 . 3 2% , 患者

人数沿着年龄而增 加 , 1 ^ 6 1 岁 W 上 的 患 者为 多 数 

表 3 : 患 者 年 龄 与 性 别 统 计

40 岁 W 下 4 60 岁 6 岁 切上


1 1


' '

 男 性 患 者 8  1 4 亩

女 性 患 者  2 9  4 6  5 2

财列 (

/〇 ) 2 1 . 5 9  3 4 . 0 9  44 . 3 

3 0


腰痛患 者井 巧 与 后溪 穴 皮肤温差 观察
 

  

—  ̄

 ,   化 别


m '

j]

■ 




60



50

40


n ,
 -







人  m 



— … … … 


30

- -




2。

40 岁 W 4 1 60 岁6 0 岁 W 


  K  

 
年齡群 

图 3 ; 患 者 年 龄 与 性 别 分 布 图

将 患者 W年龄和 性别 结 合 归类 ,
发现两性别 之 间 的腰腿痛 患 者 都 随 着年龄而增 加 

W6 0 岁 W 上 为 最 普 遍 的 发 病 年 龄 段 

表 4 ;
患 者 BM I 分布


 ̄ 

i i i  il  M  ie l H

M  8 5 0  1 0 

比例 ( % ) 4 . 5 5  60 . 80 28 . 4 1  5 郎 0 . . 日 7

3 


腰痛患 者井穴 与 后溪巧皮肤温差观察



■ < 8 5 1 . 

■ 8 5 24 1 . 

. 9

圓 巧 0 29 .

. 9

酷識




图 4 ; 患 者 咖I 分布 图

根据 患 者 的 身 高 和 体重测 算 值 测 算公式为 体重 公斤 身高

BMI , BMI [
( ) /
( 公尺 )]


患者 B MI 值低 于 1 8 . 5 属 于偏瘦 、 B MI 值在 1 8 . 5

24 9 .
之间属于正常 、 B MI 值在 25 0 .


29 9 .
之 间 属 于偏胖 , B MI 值在 3 0 0 .

3 4 9 .
之间 属 于肥胖 , BM I
值大于 3 5 . 0 属 于超胖 

B M I值1 8 . 5

2 4 9

的患者 占 6 0 80
. % , B M I值2 5 . 0

2 9 9 .
的 患 者有  28 4
. 1 % B M , I
 值 3 0 0 .


34 . 9 的患者有 5 68 . % , B MI 值小于 1 8 . 5 的患者 占 4 55. % , B MI 值 3 5 . 0


3 9 . 9 的患者 占

0 57
. 

表 5 :
患 者 病 程 分 布


^ <0 . 5 < 1 . 0 < 3 . 0 < 5 . 0   < 2 0

 ̄ 

^ ^ ^ 1 4  ^ 1 8

比例 ( % )  1 9 . 8 9  1 3 . 64  1 7 . 05 7 . 9 5 3 1 . 25  1 0 . 2 3

3 


腰痛患 者井穴与 后溪穴皮肤温差观察
 

-  -      

60 ! ! 4 f 1

i  呈

若 5

A
i 

 i

 i i




禽T


_ —
_
- — — — — 

50

T T T 

蓋 3。
_
R   J  /  \  I
30

I 

- … … … …






1 t
I  S i



— — …
  -   

1 0 1 i
i i

j 十

I  I






*       

〇 i i i i i i

0 . 5   3 5 1 0 2 0
1

发病病程 ( 年 

图 5 ;
患 者 病 程 分 布 图

患 者 的 病 程普遍 在 5

1 0 年之间 , 这组 的 人数共 占 3 1 . 25 % 。 其 次少 于 1 / 2 年 的病程



有 1 9 89
. % 
, 1

3 年 的 病 程有 1 7 05 . % 

表 6 ; 患 者 诊 断 分 布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腰 肌 劳 损

比例 ( % )  6 1 . 93  3 8 . 07

■ 脾祁 H 化災 出 沾

 ;

■ 岐肌巧化 
)

图 6 :
患 者 诊 断 分 布 图


3 3



腰痛 患 者 井 :
A : 与 后溪 穴 皮肤温差观察


在患 者 当 中 ,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有 1 09 例 ,
占 6 1 . 93 % , 而腰肌劳损 有 67 例 ,


3 07 〇
/〇 

表 7 ;
患 者 发 病 症 状 统 计

单 纯 腰 痛 腰 痛 伴 腿 痛

SS  ^  

比例 ( % )  3 6 
. : 3 6  63 . 64

圓 单纯腰痛


圓腰痛 伴腿 搞

在腰腿痛 患 者 当 中
? 图



; 患 者 发 病 症 状 分 布 图

有单纯腰痛表现 的 人

占 % %% .
, 而腰痛 伴腿痛 的 患 者 则 为



63 . 6 4 /〇 

表 8 :
腰 痛 伴 腿 痛 患 者 的 下 肢 发 病 部 位

下 肢 发 病 侧  ^ M

M  4  ^ 9 1 2

比例 ( % ) 43 . 7 5  45 . 54  1 0 . 7 

3 4



腰痛 患 者井 穴 与 后 溪 穴 皮肤温差观 察 

A  I
I 
 - L


—  J



  



60 j I


!   I 

I   

 .  


 ^W
lH
f 

50



^ l





  

 F




40

金 30 -



J '


 | |

± h巧
… … - … … … … 


 
I  

■ Q



f j


双 倘  榻 乂 侧

 :


下肢发病側 

图 8 :
腰 痛 伴 腿 痛 患 者 的 下 肢 发 病 部 位

在 1 1 2 腰痛伴腿痛 患 者 当 中 ,
再分析他 们 的 下 肢 发病 侧 ,
发现左 侧和 右侧 的 发病

频率基本相 似 ( 43 75 %.
和 4 5 5 4%
. ) ,
而 1 0 7
. 1 % 的 腰腿痛 患 者有 双侧 腿 疼 的 临 床 症状 

表 9 ;
患 者 VAS 评分分布




VAS 评 分 i  2  3 4 5 6 7 8 9 1 0

MM  1   9 而 4 4 1 ^ 1 3  9 8

比例 ( % ) 0 .
5 68 0 .
5 68 5 . 1 1  1 2 . 5 2 5 . 0 2 1 . 0  1 8 . 2 7 . 39 5 . 1 1 4 巧

.

3 5



腰痛 患 者 井穴 与 后撰 穴 皮 肤温差 观 察


 
1 ■


j i ! 1 I 


: =
嚇 1


1 2 3 4 5 6 7 8 9 1 0

VA S 拌分

图 9 ; 患 者 V化 评分分布 图

患 者 VAS 评 分 最 高 为 1 0 分 , 最低 为 1 分 , 大部分 VAS 评分都集中 在 5


7 分之 间 

少于 5 % 的 患 者 的 VAS 评 分达 到 极端 的 1 分和 1 0 分 

3 2

腰 痛 患 者穴位 温 度 测 试 结 果

各经穴位温度 差 异 的平均值 由 大到 小依 次分别 为 : 至阴 、 足资 阴 、 内 至阴 、 厉兑 



隐 白 、 大敦 、
中冲 、
关冲 、 后溪 、 商阳 、 少商 、 少泽 、 少冲 ( 见表 1 0 ) 。
数值小于

属 于 生理误差范 围 内 手经之井穴温差值都 小 于 而 足经 之井穴 的 温度 差




° °
0 5
. C 。 0 5
. C ,

异均 值都大于 温差值最大 的 是 足太 阳 膀腕经 的 至 阴 穴 而 温差值最 小 为手少 阴


°
〇 5 . C 。 ,

屯 经 的少冲穴



表 1 0 :
穴 位 温 度 差 异 均 值 rc 

1 1  内 至 阴  M 大 敦

0 . 969 0 . 933 0 . 82 2 0 . 7 67 0 . 662 0 . 6 1 



中冲  ^ 福  Wm  少冲

0 . 498 0 .
489 0 . 486 0 . 480 0 . 479 0 . 43 1 0 . 3 7 8

36



腰痛患 者井穴与 后溪穴 皮肤温差观察


  '

… … .
 

r : r 1 ! i I  i  

: I  ! I






  I I

 I  

0 0 0
— … - - - - * * - * ?


* ? ? ? 

1 T
拓 醉民

 ̄ ̄

4
〇 . *


  舌




;   V 0 \

\ !
 M

 - 8 0


1   !


   p\ |


  〇 . 巧由

I 

温    
I !

I i I

差    V " 

I I 

 

I I !

M 

I I

?


 6
紛


1 1 !

值 M M \ l 4 , 7  I 

A  44   5
^ ?

o     
! i i _






u t o i y

o      



i i


I I

4 



f i 1 I

. 

一 0 40 0 + 扯&
  
— 

  -
— -
—  —



— 

■ ^ I


1 1 i
1 j


  ! !
i i

 
j I


i i
I i 

I i I

  



i 



  

j I I I

i 

卡 h

—  , - — — —
,  

00
— 




,  

0 2
  -


■ -
- 一 -
, , 

- i r j 1

!  S 軍 1
!  I


  
I f I i
I i 


M M   I
I 


  - 

〇〇〇
-     

  ̄  



i 1 i 1

i i

令阳 资阴 内 宁 阴 ; w兑 投n 大史 中冲 巧* 少巧 关冲 巧扣 少巧 少冲

穴位

闯 1 0 :
穴 位 温 度 差 异 均 值

十二井穴与后溪 :
A : 的 温差 分布呈非 正 态 性 分布 ,
因此按每组穴位 的 阳 性值

数量进行卡方检验
°
结果显示 值

( >0 . 5 C ) ,
X 1 320 . 74 , P 值 <0 . 00 1 ,
说 明 该组数据具

有统计学意 义 

将 所有腰痛 患 者 按 照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或腰肌劳损 的 诊 断对 穴 位温差均 值进 行 统计



分析 ,
结果如表 1 1 

3 7



腰痛 患 者 井 穴 与 后 溪穴 皮 肤温差 观 察 

表 1 1 ;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 与 腰肌劳 损 患 者 的 穴 位 温度 差异 均 值

穴 位 诊 断  温差均 值  所有 患 者 的 温 差均 值 Z 值 P 值
 ̄ ̄  ̄

  ̄  ̄

至 阴  ii 0 . 953 
+0  . 8 1 7  7117^ =

〇
0 04


腰 肌 劳 损 0 . 994 + 0 . 934 
?  —  ?

0 . 06 7  9 4 6
. 

足資 阴
 严 
〇 945 94


±

腰 肌劳 损 0 . 9 1 3 
+  0 . 7 1 7  0。 〇 . 933 0 . 764

。,:
024


〇 . 98 

内 至 阴 腰 突 0 ±
8 8 0 79

1 1

  0  8 2 0
. .

08 2 2
? 





0 7 7 0
? 

腰 肌 劳 损 0 . 827 + 0 . 74 1  0 . 228 

厉 兑 腰 突 0 . 786 ± 0 . 764  .
_  , ? _ 

 r waa


?  —  .

腰 肌 劳 损 0 . 7 %± 0 . 778  0 . 67 7

隐 白 腰 突 0 . 645 ± 0 . 72 5  .
_  , ?

?  —  . 

腰 肌 劳 损 0 . 690 + 0 . 653   1 . 46 6 

大 敦  腰 突 0 . 642 ± 0 . 577  


 —  ? 

腰 肌 劳 损 0 . 557 + 0 . 584   1 . 2 09 

中 冲 腰 突 0 ±0

485 500

 
. .

04 9 8 
+  06 0 9 04 7 5

 ’

腰 肌 劳 损 0 . 5 1 8 ± 0 . 757  0 . 7 1 4

关 冲 腰 突 0 . 5 1 6 + 0 . 48 0
 。 , 。 。 , " , 


腰 肌 劳 损 0 . 504 + 0 . 5 4 2
■  —  〇 ?

0 . 1 99  〇 ?  8 42

后 溪 腰 突 0 . 460 ± 0 . 3 49
  n

o w e





腰 肌 劳 损 0 . 530 + 0 . 3 7 9  238
■  —  ■

1 .  〇 . 2

商 阳 腰 突 0 . 5 1 6 ± 0 . 620
 。 誦 本 n  〇

e 。,
 

腰肌 劳 损 0 . 422  ± 0 . 3 48 
0 . 4 0 _  5 34

 〇 . 側  ? 6 24

少 商 腰 突 0 ±

558 0 69 3

 
. .

〇4 7 9
? 

— 04 4 1 04 1 8


腰 肌 劳 损 0 . 4化  ± 0 . 377  0 . 809

少泽
 
〇 43 5 397

f 

5 +
腰肌巧 S

柄 0

. 425 + 0 . 3 32  。0 0 . 43 1  0 . 372

1 7;
1 7 5


〇 . 86 

少 冲 腰 突0 . 3 54 + 0 . 380  , 






腰肌 劳 损 0 . 4 1 6 + 0 . 386

0 . 378 - 0 . 38 3
 ^ 44 0  〇 .

将 两 组温 差 均 值 进 行 非 参 数 检 验 ,
发现两组之 间 的 温度差值均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

值>0 . 05 ) , 因 此 无 法 证 实 两 组 么 间 的 温 度 差 差 异 与 某 个诊 断 有 确 切 的 关 系 

根据 患 者 伴 与 不 伴 下 肢症 状 归 类 ,
在 1 76 个腰痛 患 者 当 中 , 有 1 1 2 个 患 者有腿痛

的 症状 , 64 个 患 者无腿痛 的症状 。
W 有 无 腿 痛症状 的 分 类 分 析 各 个 穴 位 的 温 差 均 值 

发 现 在 腰 痛 伴 有 腿 痛 症状 的 患 者 当 中 , 隐 白 穴 和 后 溪 穴 的 温 度 差 异 均 值低 于 无腰 痛 的

患者 , 差 值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值<0 . 05 ) 。 结果 如 下 

3 8



腰痛 患 者井 穴 与 后 溪 穴 皮 肤温差 观 察 

表 1 2 : 患 者 伴与 不 伴 下 肢症状的义位温度差异均 值


穴位  症状 温 差均 值  所有 患 者 的 温差均 值 Z 值 P 值

 

^ 有 腿 痛 0 . 947 
+  0 . 866 

: 0 969  0 74 6

. 0 . 863 0 . 32 3 . 

无 腿 痛
。 。 。 。 。 。

1 , 。

I . 0 0 6 0 . 8 63

足资 阴 有腿痛 0 . 89 7 + 0 . 巧 4
+  4 9 0 0
0


624


: 三 933 764 0

.   0 . . . 
。 。

无 腿 痛 0
。 。。 广 … 。


, 。

. 995 0 . 830

内至阴 有腿痛 0 . 8 08 
+  0 . 巧 4
+  0


: 0

. 822   0 .  770 0 . 2 1 9 . 82 7

无 腿 痛 0
。 。 广 。 。 。 。

, 1

. 845   0 . 803

厉 兑 有 腿 痛 0 . 699 + 0 . 703


± ^ ^ 3 3 1 0
 ? ’ 767 0 ’ 7 ’ 1 83


I m m 〇 . 886 ;0 . 863

隐白*

5 ; 證 式 6 62 ± 6 9 7 0

7 78 005


无腿禮?
痛 ± 記 0 . 8 34 
0 . 798



〇 - 〇 . 2 . .

大 敦 有 腿 痛 0 . 532 
+  0 . 44 9


+  0 


三 0

6 0 0 5 79 578
T . 1 . 1 . . 1 

无 腿 痛 0
。 r 。 。 …

. 7 45 0 . 740

中 冲 有 腿 痛 0 . 537 
+  0 . 688
+
 巧 0



0 . 49 8 . 609 1 . 3 . 1 70


无 腿 痛 0

. 430 + 0 . 43 2

关 冲 有 腿 痛 0 .  48 6 + 0 .  448


+ 4 3 4 0
三^ 三 0

0 48 9 0 27 787


7 . . . 1 .

无 腿 痛 〇
。 , … 。
. 494 ± 0 . 4 1 

后 溪 * 有 腿 痛 0 . 432 
+  0 . 328
+
 0


三 0 48 6 0 2

.  .  . 522 . 0 1 


无 腿 痛 0
。 。 。 。 。 。

1 ,

. 58 1  0 . 398

商 阳 有 腿 痛 0 . 470 + 0 . 43 1

 0


 0 48 0 ± 0 4

.  
. 5 34 0 . 1 9 . 675

无 腿 痛


0 . 498   0 . 68 

少 商 有 腿 痛 0 . 456 + 0 . 444

±  0


 479 G 44

D ‘ ’ 1 1 ’ 330 - 1 83

无 麵 0 . 5 1 9 ± 0 . 435

少泽
飄 就 
- .

43 ±  0 2 42 0

〇 0 372

无 腿?
809



. 1 . . .

痛 三
0 . 
!主
458 + 0 . 

42 6

少 冲 有 腿 痛 0 . 3 巧± 0 . 384
+
  0


378 0 0 5 69

0 .    . 3 83 . . 569



无 腿 痛 0
。 。 。 。 。 …

. 3 87   0 .  384

注 :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5 )

再进 步 根据 患 者 的 下 肢 症 状 疼痛 麻木 统计足六经 的井穴湿差 在 


( 、 ) , 1 1 2

腰痛伴 腿痛 的 患 者 当 中 , 38 例 仅 有 腿痛 症 状 , 74 例 有腿痛 伴麻木 感 。


发现 下 肢 仅有疼

痛感和 下 肢疼痛 伴 有麻 木感 患 者 当 中 ,
井 穴 温 差 均 值 由 大 到 小 的 排 序 略有 不 同 。 在下

肢仅有疼痛感 的 患 者 中 , 足六 经井 穴 温度 差 异 的 平 均 值 由 大 到 小 依 次 分别 为 : 至阴 

内至阴 、 足窝 阴 、 厉兑 、 隐 白 和 大敦 。 在 下 肢 疼痛伴有 麻木 感 的 患 者 当 中 , 足六经井



穴 温 度 差 异 的 平 均 值 由 大 到 小 则 依 次 分别 为 : 足資阴 、 至阴 、 内至阴 、
厉兑 、 隐白和

大敦 

39



腰痛 患 者 井 穴 与 后 溪 穴 皮 肤湿差 观 察 

表 1 3 : 患 者 下 肢 症状 的 足 六 经 穴 位 温度 差 异 均 值


 ̄  ̄

雨 下臟 状 艦 均 值  所有 患 者 的 温差均 值 縣 '
P 


至 阴 *  仅 有 疼 痛 1 . 0 74 
+  1 . 1 3 1  

+ 0 8 6 3

^ 0 . 969 . 0 . 002

疼 痛 伴 麻 木 0 + 6 9 3 2

. 882 0 . 

足 资 阴 * 仅 有 疼 痛 0 . 897 
+  0 . 824  



L 。  0 0 . 933 0 . 76 4 . 005

疼痛 伴 麻 木 0
。 。 …
+ 

. 897 0 . 673 

内 至 阴 * 仅 有 疼 痛 0 . 997 + 0 . 947
 ,


 
0 - 8 22 _ 0 . 7 70

疼 痛 伴 麻 木 0 . 7 1 1
+  0 . 6 1 8 

厉 兑* 仅有疼痛
就 责 

〇 紐。 768 00
疼 痛 件 麻 木 0 责
. . 0 . 


化广化 总 女 !
6巧 + 0
三 :
.  . 6 70  4

隐 白 *  仅 有 疼 痛 0 . 62 1 +0 . 5 98  5 

二 , 中 丄 0 6 6 2 + 0 的 7 . . 0 . 00 

疼 痛 伴 麻 木 0 +

6 2 4 5

. 534 0 . 

大 敦 *  仅 有 疼 痛 0 . 6 1 8 + 0 . 4 9 0 6

击 0 . 6 1 0 
+  0 . 5 79

疼 痛 伴 麻 木 0 + 4 2 3 6 0

. 48 8   0 . . 0 03

注 :
表 示有 统计学 意 义 ( P<0 . 05)

将 两组温差 值进行 非 参数检验 , 由表 1 3 可见两组 的 足六经井穴 温差 差 异 均 有 统计



学意义 ( P 值 <0 . 05 ) 。 下 肢 疼 痛 伴 有 麻 木 感 的 患 者 足 六 经 穴 位 温 差 均 普遍 低 于 下 肢 仅

有 疼痛 感 的 患 者 

义3 穴位 温度 差 异 与 相 关 因 素 的 关系

通 过 皮 尔 逊 积矩 相 关 系 数 分析 患 者 的 巧别 与 病 程之 间 的


( P e a r s on s C o rr e l at i o n ) ,

P 值>0 两 因 素之 间 无相 关性 患 者 就 诊 年龄 与 病 程 之 间 的 R 值为 二者有


. 05 , 。 0 405
. ,

定 的 正相关性 患 者 年龄 与 VA S 评 分 之 间 的 民 值 为 化 23 3 二 者有 定 的 正相 关巧

。 , 

患者 BMI 与 VAS 评 分 之 间 的 R 值为 二者有 定 的 正相 关性 患者的 VA S 




0 22 8
. , 。

OA 评分之 间 的 R 值为 二者有 定 的 负 相 关性 患 者病程与 VA S 评分则 无统





0 49
. 1 ,

计学意义 

表 1 4 ; 患 者年 龄 、 病程 、 BM I 及 VA S 和 J 0A 评 分 的相 关性结果

相 銭 标  Wm  F 


 ̄  ̄

患 者 性 别 与 病 程 m 0 . 022 0 . 7 70

患 者 年 龄 与 病 程 * 1 7 6 0


.  405 2 . 5 50x 1 0

患 者年龄与 VA S 评 分 * 1 76  0 . 233 0 . 002



病程与  VA S  评 分 1 76  0 . 05 7  0 . 454

患者  BM I  与  V AS 评 分 * 1 7 6 0 . 228  0 . 002






VA S 与  J 0A  评 分 * 1 76 

0 .  49 1 4 . 6 63 x 1 0



注 :
表示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〇 . 〇5 ) 
40



腰痛 患 者井 :
A : 与 后 溪 K 皮 肤湿差观察 

表 1 5 :
足 六 经 井 穴 温 差 的 阳 性 值 数 与 患 者 性 别 分 析

相 纖綜 # i i  TE  p 1


"'

患 者 性 别 与 足 六 经 m 
* 

97 

24 . 5 1 . 3 69x 1 0

井 穴 温 差 的 阳 性 值 数*

注 : 表示有统 计学 意 义 ( p<0 . 05)



采 巧 曼 惠 特 尼秩和 检验 -

( M a nn W h -
it ne y  T e st ) ,
发现 P 值 <0 . 00 1 , 两组之间 的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患 者 的 性 别 与 井 穴 温 度 的 阳 性 值 数有 相 关 性 

表 1 6 :
足 六 经 井 巧 温 差 的 阳 性 值 数 与 其 他 相 关 因 素 分 析

 :

相 離 巧  PW  p 1


 ^ 4 32


患 者 年 龄 与 足 六 经 井

1 7 6 . 2 2 6x l O

兴 温 差 的 阳 性 值数*


患 者 剛 I 值 与 足六 经

1 76  60 5 1 . 2 80x l 〇  

井 穴 温 差 的 阳 性 值 数 *



患者 评 分 与 足 六  巧 1

JOA : L 76 5 . 38 1 x 1 0

经 井 穴 温 差 的 阳 性 值数*




患者 V化 评 分 与 足 六  巧

1 76 5 1 . 777x 1 0

经井 穴 温差 的 阳 性值数*

注 :
将 患 者 足 六 经 井 穴 温差 大 于 化 5 C 的 数 值 归 为 阳 性值 ,
表示有统计学 意 义 ( p<0 . 05


此数据呈 非正 态分布 , 通过克 鲁斯凯 沃利 斯检验 -

( K ru s k a Wa l ll i s Te st ) 分析与 足

六经井穴温差 阳 性值数相 关 的 因 素 发 现 患 者年 龄 与 足六经井 穴湿差 的 阳 性值 数 的






值为 60 5 P ,
值<0 . 00 1
, 两组之 间 的 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 义 患 者 的 年龄与 井穴温度 的 阳 性值

数有相 关性 患者 值 与 足六 经 井 穴 温 差 的 阳 性 值 数 的 值为 值 <0 两组



。 BMI X 605 P ,
. 00 1

之 间 的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 患者的 B MI 值与 井穴温度 的 阳 性值数有相 关性 。 患 者 JOA



评 分 与 足 六 经 并 穴 温 差 的 阳 性 值数 的 值为 值 <0 两组之 间 的 差异有统



X 5 75 , P . 00 1 ,

计学意义 , 患者的 J OA 评 分 与 井 穴 温度 的 阳 性值数有 相 关性 。 患 者 VA S 评 分 与 足 六 经



井 穴 温 差 的 阳 性值 数 的 值为 值 <0 两 沮之 间 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患者



X 5 72 , P . 00 1 , ,

的 VA S 评 分 与 井 穴 温 度 的 阳 性 值数 有 相 关性 

4 



腰 痛 患 者 井 穴 与 后 溪穴 皮 肤溫 差 观 察 

义4 发病侧 与 雖变化规 律

在有 腿 痛 伴 随 症状 的 人群 当 中 进 步观察 分 析 患 侧 与 健 侧 的 温 度 高化 有 没 有 规


律 

表 1 7 :
发病侧 与 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1 1  化 于隹衡 餘 髓商于 健俯 鎌  Jm


S 0  6  

1  5 1 

2 4 6

3  3 

4 2 4

5 1  

6 0 

右 侧 0 6 1 

1 5  

2 4 1 

3  3 

4 2 

5 1  

6 0 

通过 SP % 1 7 0

软件 ,
采用 曼 惠 特尼 秩和 检验

( M a nn W h-

it ney T es t ) , 发现 

值>0 . 05 ,
提示 结果 无 明 显差异 , 发病 侧 与 温度 变化 的 规律无 明 显 相 关性 

4 结论

从此次研 巧发现 ,
足经 之井 穴 的 温度差 异 均 巧 大 , 按 照 有 大 到 小 次 序 分 别 为 足太

阳 膀 脫经 、 足少 阳 胆经 、 足少 阴 肾 经 、 足阳 明 胃 经 、 足太 阴 脾 经 、 足厥 阴 肝经 ; 而手

经 之 井穴温差基本 正 常 。 温差 值最 大 的 是足太 阳 膀脫经 的 至 阴 穴 , 而 温差 值 最 小 为 手



少 阴 也经 的少冲穴 后 溪 穴 的 湿度 差 异均值不 满 足太 阴 隐 白 穴 的温度差值在无




°
。 0 5
. C 。

腿 痛 患 者 当 中 显 著 高 于 有腿痛症 状 的 患 者 。 在 下肢疼痛伴有麻木感 的 患 者 当 中 , 足六

经井穴温度 差异 的 平均 值 由 大 到 小 则 依 次分别 为 :
足资 阴 、 至阴 、 内至阴 、 厉兑 、 

白 和 大敦 。 下肢 疼痛 伴 有麻木感 的 患 者 足六经 穴 位湿差均普遍低 于 下 肢仅 有 疼 痛感 的



患者 

42



腰痛患 者井 巧 与 后 溪穴 皮肤温差 观察 

将足六经井穴 的 温度差异 与 各种 因 素 比较 , 发现 患 者 的 性 别 、 年龄 、 B MI 值 

VA S 评分和 J OA 评 分 均 与 井 巧 温 度 的 阳 性 值数 有 相 关 性 。 研究 中 对腰痛 患 者 的 性别 

年龄 BMI 、 病程 VAS 评分与 OA 评分做 出 了 比较和 分化 发现年龄与病 程有 




、 、 J

的 正 相 关性 ,
提 示 年 龄 越大 的 患 者 , 病程也可 能越长 。
研 究 中 也发现 VA S 和 J OA 评分

有着 定 的 负 相 关性 患 者的年龄与 VAS 评分有 定 的正相 关性 患 者的病程与 OA




一 一

、 、 J

评分有 明 显 的 负 相关性 最后 也发现 BMI 与 OA 评分之 间 拥有 定 的 相 关性


, , J 

43



腰痛 患 者井穴 与 后溪穴 皮肤温差观 察 

第 兰部 分 讨 论


腰腿痛是 种 临床常见 的疾病 在 年 项 国 际 研 巧 项 目 中 将腰痛 归 纳 为 四


一 一

, 20 1 0 ,

种 严重 影响 人 们 生 活质 量 的 疾病 之 由 于 随着世界各 国 经济 的 不 断发展 W及再




加 上人 口 迅速老年 化趋势 , 因此 , 人 们 对 导 致残性 慢 性 疾 病 的 因 素 也 比 过 去 来 得 更 加



重视 。 从 收集 的 资料 中 , 大 多 数腰腿痛 的 病 患 者为 女性 , 在这当 中 , 最 常 见 的 发病 年

龄段在 6 1 岁 W上 , 其次是年龄介于 4 1

60 岁 的 女性 , 再其次则 是年龄在 40 岁 W下的女



性 。 患 者 的 平均 年 齡为 54 3 5.
岁 

在 受试者 当 中 , 年纪最大 的 患 者则 为 84 岁 。 正如 《 黄帝 内 经 ?
素 问 》 中 所述 ,



 子 年龄 到 了 毛 韦 W 后 和 男 子 年龄 到 了 八 八 W 后 , 就 会呈 现 :

五脏 皆衰 , 筋 骨解堕 



天癸尽 矣 故 发鬟 白 身体重 行步不正 在现实 中 人们 的 自 然衰老规律 般上


, , , 。 ,

到了 定年龄 之后 天癸 就开始衰竭 了 而 腎 精 则 无 源 所化 生 从 生 理 作 用 方面 看

, , 。 

肾主骨生髓 , 腰为 肾 之外府 , 当 肾 的 精气 无法灌输于腰部时 , 腰部经脉则 会失 去濡养 



因 而 会 出 现 腰 部 酸痛 等 不 适症状 。 现 代 研 究 也 证 实 了 中 老 年 人 出 现 的 腰痛 多 为 腰 椎 退

行 性病 变 所 致 W 。
不过 , 在研 巧 的 样本人群 中 , 也发现有 2 1 . 5 9% 的 患 者 的 年龄 是在 40

岁 W下的 。 这姐患 者 的特点 是他们 的 病 程相对较短 , 而且大 部分 的 诊 断是腰肌劳损 



现代 研 究证 实 中 青年人 的 腰痛 W 腰肌 劳损 为 多 见 W , 这和 W 上 的 论述是相 符 的 

在 《 黄帝 内 经 》 古籍中 ,
腰痛 的 病 因 常 被分为H大类 ,
如 : 外邪 、
外伤劳损与 情

志因素 。 而在 《 杂 病 源流犀 烛 》 中 , 认为 肾 虚是腰痛 的 根本 。 《 内 经 》 中 也 W 经络辨





证 的 方 式 来 描 述 多 条 经 脉所 引 起 的 各 种 不 同 的 症 状 , 如 足 太 阳 脉 腰痛 的 现 象 为 引 


" "

脊尻背为重状 、 足少 阳 脉 腰 痛 有 如 针刺 其 皮 中 ,
循循然 , 不可 俯仰 ,
不可 W

等W
" " "
顾 、 足少 阴 腰 痛 则 会 出 现 痛引 脊内廉 。 然而 ,
在 现如 今 临 床 治 疗 腰痛 多 取 督

脉及膀賊经穴 , 较少 涉 及 其 他 经 脉 W 。
那 么 腰痛 与 十 二 经 脉 及 督 脉 之 间 究 竟 存 在 着 怎 样

的关系 , 尤其是 除督脉 、 足太 阳 膀 脫 经 、 足少 阳 胆 经 之 外 的 经 脉 与 腰 痛 是 否 相 关 , 



现代研 究 中 很少 涉及 , 因 此 我 们 确 定 本 研 究 通 过 测 量 腰 痛 人群 十 二 条 经 脉 的 井 穴 温 差

值 能 够反 映 十 二 经 脉气 血 运 行 的 盛 衰及 是 否 通 畅 , 当 温 差 过 大 则 说 明 经 脉 存在 失 衡状

况 ,
据此我们 可 分 析 这种 失 衡 与 腰 腿痛 患 者 是 否 存 在 规律 性 , 并指 导 临床经脉辨证 

1 胺腿 痛 患 者 井 穴 温 差 的 规律


研 究结 果 中 发现 , 在 腰腿痛 患 者群 中 , 足六 经 的 井 穴 左 右 温 差 值 都 明 显 高 于 手 六

经井穴 的 左 右温差值 , 温差 最大 的 依 次为 足太 阳 膀脫经 的 至 阴 穴 ( 化%沪〇 、 足少 阳




44



腰 痛 患 者井 :
A : 与 后 溪穴 皮肤温差观 察 

胆 经 的 足寅 阴 穴 足少 阴 肾 经 的 内 至 阴 穴 足阳 明 经的厉兑


° °
( 〇 . %3 C ) 、 ( 0 8 22
. C ) 、 胃

穴 足太 阴 脾经 的 隐 白 穴 和 足厥 阴 肝经 的 大敦穴
° °
( 0 767
. 吧 ) 、 ( 0 6 62 . C ) ( 0 6 . 1 0 C ) 

手 六经 井 穴 的 温 差 值均 小 于 之后 在对每条经 脉 大 于 的 阳 性值总 结 作对


° °
〇 5 . C 。 , 0 5
. C

比时 ,
发现在 十二 条经 脉之 间 的 井 穴 温差是 具有 可 比 性 ( P 值 <0 . 00 1 ) 。 根据 《 灵 枢 》

的 记载 , 足 六经通过经脉 、 经筋 等均 与 腰部发生 联系 。
十 二 经 脉 的 大 致循 行 走 向 , 



阳 经从头 走 向 足 , 足H 阴 经从足走 向 胸腹 , 手 H 阳 经 从手走 向 头 而手H 阴 经 从胸 走

向手 。
足六经 都 穿 过腰背 部 , 但在它 们 当 中 , 足太 阳 膀脫 经循行 于腰 背 部 的 范 围 则 比

较广 

足太 阳 膀化 经



《 灵枢 ?
经 脉 》 对 足太 阳 膀 脫 经 循 行 的 描 述 为 膀 腕 足太 阳 之 脉 , 起于 目 内 触 

上额 , 交颠 。
其支 者 :
从敲至耳上角 。
其直者 , 从颠入络脑 , 还出别下项 , 循肩 鶴 内 

夹脊 抵腰 中 入循臀 络肾 属膀脫 其支 者 从腰 中 下挟脊 足太 阳 膀腕经




’>

, , , ,
。 , , 。

的第 侧 线 从头 枕部往 下 循 行 于 脊柱 旁 开 寸 的两侧 第 二侧 线 则 从 附 分穴 至 秩边 穴


1 . 5 ,

循行于脊柱旁开 3 寸 的 两侧 。 在 足六 经 当 中 足太 阳 膀脫经经过 整个腰背臀 部所达 的 腰




背部范 围 最大 。 同 时在 《 灵枢 ?
经脉 》 中 也提 出 足太 阳 膀 脫经 是动则病 …

脊痛 , 


" " "

似折 , 稱不可 W 曲 和 是主 筋所生病 者 …

背 、 腰 …

皆痛 , 提 示 腰痛 是 这 条 经 化 的

病 理现 象和 主 治病 症 。
从解剖 学上 的 角 度 看 , 足 太 阳 膀 脫 经 在 背 上 分 两 条 线循 行 。 


" 


氏 U惭 研 究 采 集 了  3 % 人 的 同 身 寸 和 骨 度 分 寸 的 数 据 总 结 出 各种 同 身寸法 中 寸

的 长度均 数 另 个 研 巧 借 此结 果推 断 出 足太 阳 膀 脫经 的 第 侧 线距后 正 中 线
一 8] 一

3 cm

, 

而第二侧 线 距后 正 中 线 第 侧 线 下 的 神经分布包括 腰神 经后支 后 内 侧支


6 cm 。 : 、 

紙神 经后 支 外 侧 支 、 股后 皮神 经 、 坐骨神 经 、
排总神经 、 腔神 经 和 交感神 经 ,
第 二侧

线 下 则 与 腰神 经 后 支 的 皮 神 经 走 行 相 似 W 。 因 此 从解 剖 结 构 来 看 , 经络 的 循行路线 与 外

周 神经分布关系 密切 

太 阳 经 属 于 多 血少 气 , 少 气 易 导致卫 外 不 固 , 气病及血 , 血病及气 ,


二者相 互影

响 , 气滞血疲 , 血痕 碍气 ,
所 W 膀脫经 的病变 多 经脉所过之处表现疼痛 ,
腰 腿痛是

其中之 文献 中 也经过梳理膀脫经 个穴位 的 主治 作 用 后 发现 当 中 个穴位




一 1 03
67 4

。 , 3

( 5 0 /7 5 % ) 的主治作用 与 腰腿痛相关 。 由 此可知 , 腰 腿痛 患 者最 有 可 能 出 现 温差 变 化



的 经脉 就应 该 是 膀 脫经 而 我们 的 研 究 结 果 也 证 实 了 这 点 十 二经 中 井 穴温差最大


, :

的 正 是 足太 阳 膀脫经 的 至 阴 。
说 明 在 腰腿痛 患 者 中 , 膀 脫 经 失 衡 的 现 象 最 为普 遍 并 且

最 为 严重 

45



腰痛患 者井巧 与 后溪 义 皮肤湿差观察  

足 少 巧 胆经



《 灵枢 ?
经脉》 曰 :
胆 足少 阳 之脉 , 起于 目 锐腑 …

, 循胁里 , 出 气街 , 绕毛 际 

横入稱厌 中 …

W 下 循碑 阳 , 出 膝外 廉 , 下 外辅骨之前 , 直 下 抵绝骨 之端 ,
下 出 外踩之

前 , 循足附上 , 出 小 指 次指 之端 。 其支者 , 别酣上 , 入大指之 间 , 循 大 指 歧骨 内 , 





上循胚 外廉

其端 , 还贯爪 甲 , 出 H毛 。 其经筋 起 于 小 指 次指 , 上结外踩 , , 结于

上 走郁 前者结 于伏兔之上

膝外廉 ; 其支者 , 别 起外 辅骨 , , ,
后 者结 于巧 。
足少 阳

经有支别 到 达腰涨 中 和 下 膠 部位 。 从解剖 学 角 度 分 析 , 当 L4 -

5 椎 间盘突 出 时 , L5 神经

根 1 被受压迫 , 患 者沿着大 腿 的 后侧 、 外侧 和 小 腿外 侧 会 出 现疼痛 , 放射到 足 内 侧 



此处为 神 经支配 的 位畳 也 与 足少 阳 胆 经循行 的 路线 致 若足少 阳 经无法正 常循




L5 , 。

行 , 可造成 腰涨部 与 腿部 失 于濡养 因 而会 出 现不适 的 症状 , 与此 同时 , 这也影响 到两



侧 足少 阳 经 的井穴温度 出 现 比较大 的 差异 

足少 阴 肾 经



《 灵枢 ?
经脉》 曰 : 肾 足少 阴 之脉 , 起 于小 指之 下 , 邪 走足 也 , 出 于 然谷之 下 

W上端 内 上股 内 后廉



循 内 踩之后 , 别 入跟 中 , , 出脑内廉 , , 贯脊属 肾 , 络膀脱 。

肾经循脊柱两侧而过腰 。 在 《 内 经 》 多 处 也 提 出 腰痛 为 肾 之病 症 , 如在 《 灵枢 ?
经 脉 》
" " "
中有 足少 阴 之别 ,

虚则 腰痛 、 《 素问 ?
病 能论 》 云 :
肾 为 之病 ,


故 肾 为 腰痛

么病 也 。
腰为 肾 之外府 , 是 肾 精气 的 灌输处 , 当 肾 精 亏 虚 无 法濡 养 腰部 , 就会 出 现


腰部 活动 不利 、 疼痛 的 症 状 , 正如 《 素问 ?
脉要 精 微 论 》 云 ; 腰者 肾之府 ,
转摇不



能 肾将急矣 皆 又是 主 骨 生 髓 而 腰 腿 痛 的 发病 原 因 之 是腰椎 的退行性改变

, 。 , 

因 此在 腰 痛 患 者双 侧 肾 经 的 井穴 观 察 是否 有 明 显 的 温度 差值 , 这 也 可 W 通过 中 医 理论

来说 明 之 。
肾 的 生 理 功 能 是 藏精 , 主骨 , 生髓 , 为生 育和发 育之源 , 是先天 之本 。


精充足 , 肾气 巧盛 , 而 肾精不足 ,
肾气虚衰 。
而 随 着 人 体年龄 的 増 长 , 天 癸竭 , 肾精

也耗损 , 骨髓生化不 足 ,
肾精失于濡养 ,
则 出 现腰痛 

足阳 明 胃 经



《 灵枢 ?
经筋 》 提 出 :
足 阳 明 之筋 , 起于 中 H指 , 结 于附上 ,
邪 外 上加 于辅骨 


上结于膝外廉 , 直 上 结 于 牌枢 , 上循胁 , 属脊 。 送 说 明 通 过经 筋 , 足 阳 明 与 腰脊及

下 肢均 有联 系 并且 足 阳 明 胃 经 的 两条支别 当 中 有 条循 行 与 胸 腹 部第 侧线 


, , 2 ,

达 腹 股沟 处 , 再到 下 肢外侧前缘 。 和 其余足 阳 经 比较 , 足阳 明 胃 经循行于 腰腿痛 的 范



围 相 对较 小 。
但 由 于 阳 明 经 为 多 气 多 血之经 ,
所 W 在 腰痛 伴 腿 痛 的 患 者 当 中 , 循 行上

受到影响 , 体 现 在 井 穴 的 温差 则 会 有 比 较 大 的 差 异 。
从解剖 学 的 观 点 分析 , 脊神 经 的


46



腰痛 患 者井穴与 后 溪 穴 皮肤温差 观察 

前支分配于躯干前外侧 与 四 肢 , 当 中 腰丛 的 股 外侧 皮神 经 ( L2 -

3 ) 分布至大腿外侧 皮

肤 , 而 股 神 经 沿 着 腰 大 肌和 骼 肌 之 间 下 行 至 膝 关 节 内 侧 浅 出 皮 下 再 下 斤 至 足 内 侧 缘 

此处可见 L2 -

3 脊神 经对 下肢 前侧 的 影 响 , 而 下肢前侧 也正好是足 阳 明 胃 经 循行之处 



送 也 可 W 解释 腰痛 患 者 当 中 的 足 阳 明 胃 经受 累 现 象 

足太 阴 脾经



《 灵枢 ?
经筋 》 中 描述 : 足太 阴 之筋 , 起 于 大指 么端 内 侧 ,
… …

, 其直 者 , 

上循 阴 股结于碑

于膝 内 辅骨 聚于阴器 其内者 着 于脊 促太 阴 脾经 的 经


… … [
1 2
, , , 。

筋循行 穿 过腰背部 , 其主干循行于 小腿 内 侧 中 间 ,


到了 巧 躁上 8 寸后 则 于足 厥 阴 肝经

交叉 , 循行于小 腿 内 侧 的 前缘 , 经过膝股部 内 侧 前缘到腹部 。 经 脉 所过 , 主 治 所及 



因 此可见 左 右两侧 脾经 井 穴温 度 差 异 増 大 的 现 象 

足 肤 巧 肝经



《 素问 ?
刺 腰痛篇 》 中 曾 提出 厥 阴 之脉 令人 腰痛 , 腰如 张 弓 夸 弦 , 刺 厥 阴 之脉 

在 腮種鱼腹之外 循之 累 累 然 乃刺之 其病 令人善 言默默然不慧



, , , , 刺 之H清 。
口 ]


厥 阴 经 的 分支 与 足太 阴 、 少 阳 之脉 同 行 , 到 腰紙部 与 下膠之 间 。
肝 在 体合 筋 , 当 斤病

而 筋 失 所养 , 就 出 现腰痛 筋 急 , 张 弓 彎 弦 的 症状 。 在 L3 4-

椎间盘突 出 的患者 , 有下肢



内 侧 放射痛 伴 伸 膝 无 力 , 膝反 射减弱 的 现 象 。
膝 为 筋 之汇 , 肝在体合筋 , 而足厥阴 肝

经循行于 下 肢 內 侧 。 因 此 足 厥 阴 肝 经 与 腰 腿 痛 患 者 的 关 系 虽 然 不 是 足 六 经遵 中 最 明 湿

的 , 但还 是值得我们 去 探索 

此 次 研 巧 收 集 的 腰痛 患 者 均 属 于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或 腰 肌 劳 损 的 诊 断 。 在 1 76 例 腰痛

患者当 中 , 1 09 例 是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 , 而 67例 是腰肌 劳损 。 将腰椎 间 盘突 出 症患 者与 腰



肌 劳损 患 者 的 湿差 均 值 进行 分析后 ,
发现两组之 间 的 温度 差 值均 无 统计学 意义 ( 

值 >0 . 05 ) , 因 此无法证实 两组之 间 的 温度 差 差 异 与 疾病 的 诊 断 有确 切 的 关 系 。 对于此



结果 还 需要进 步 进 行 大样本 研 究 证 实

, 

根据 患 者 伴 与 不 伴 下 肢 症 状 归 类 , 在 1 76 个腰痛 患 者 当 中 , 有 1 1 2 个 患 者 有腿痛 的

症状 , 64 个 患 者 无腿痛 的 症状 。 有 无 腿 痛 症 状 的 分类 分 析 各 个穴 位 的 温 差 均 值 , 

现在腰痛伴有腿痛症状 的 患 者 当 中 , 隐 白 穴 和 后 溪 穴 的 温 度 差 异 均 值 低 于 无 腿痛 的 患

者 , 差值有统计学 意 义 ( P 值〈0 . 05 ) 。
其 中 后 溪 穴 的 温度差 异平均 值 小 于 0 . 5 T , 不当

病 理 范畴讨论 。 足 太 阴 隐 白 穴 的 温 度 差 值 在 无 腿 痛 患 者 当 中 显 著 高 于 有 腿 痛症 状 的 患

者 ( P 值 <0 . 05 ) 。
在 观 察 腰痛 人 群 中 ,
无 腿 痛 症状 的 患 者 大 部 分 属 于 腰 肌 劳 损 , 而出现

腿 痛 症 状 的 患 者 必 然 是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 。
脾 经 在 有 腿 痛 与 无 腿 痛症 状 两 组 之 间 的 差 异


47



腰痛患者井穴与 后漢 穴 皮肤温差观察 

可 yA 通过两 个疾病 的 病 位解释 。 腰肌劳 损 的 病 位 在 脊柱 椎 管 外 , 由 腰部肌 肉 持续呈紧



张状 态 ,
腰 部肌 肉 的 反复损 伤 所致 的 炎 症 使 肌 肉 癒痕 组织 增 生 , 或者造成肌纤维 间 粘

连 遗 留 有应激性疼痛灶 般影像 学 不会 见 到 器质 性 改变 腰椎间盘突 出 症 的病位





。 。

则在椎管 内 , 由 椎 间 盘 的 退行性病 变 , 绅 维 环 破裂 , 髓核脱 出 , 皮迫神 经而导 致腰痛



和 下 肢放射疼痛 , 属 于脊柱 的器质 性 改变 。


因 此腰肌劳损病在肌 肉 ,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

病在骨骼 , 在 中 医 学理论 中 , 脾主肌 肉 , 所 W 脾经在腰肌劳损 患 者 的 受 累 程度 就会 高



于腰椎 间 盘突 出 症 的 患 者 

再进 步根据 患 者 的 下肢症状 疼痛 及麻木感 统计足六经 的井穴温差 在


( ) , 1 1 

例 腰痛 伴 腿痛 的 患 者 当 中 , 38 例 仅有 腿痛症 状 ,
74 例 有腿痛伴 麻木感 。
发现下 肢仅有

疼痛 感和 下 肢 疼痛 伴 有 麻 木 感 患 者 当 中 , 井灰温差均值 由 大到 小 的排序 略有 不 同 。


下 肢 仅 有 疼痛 感 的 患 者 中 , 足六经井穴温度 差 异 的 平均值 由 大到小 依 次分别 为 : 至阴 



内至阴 、 足賣 阴 、 厉兑 、 隐 白 和 大敦 。
在 下 肢疼痛伴 有麻木感 的 患 者 当 中 , 足六经井

穴 温度 差异 的平均值 由 大 到 小 则 依 次 分别 为 : 足黄 阴 、 至阴 、 内至阴 、
厉兑 、 隐 白 

大敦 。
两 组之 间 的 差 异 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值<0 . 0 巧 。 也 发现下 肢 疼痛 伴有 麻木 感 患 者

的 足六经 穴位 温差普遍低于 下肢疼痛 伴有 麻木感 的 患 者 麻木属 于 种 感觉 障碍





。 ,

般病 情较重 的 腰椎 间 盘突 出 症 患 者会 出 现 下 肢麻木 的 症状 。 从 上结 果来看 , 下肢疼



痛伴有麻木感患 者井穴温差较大 的 首呈位经脉是 足少 阳 胆经 、 足太 阳 膀脫经 与 足少 阴



肾经 。 这和 所有 腰痛 患 者 足六经井穴 温差均 值 的 排序 略有 不 同 。 下 肢 麻 木 多 为 腰椎 间

盘 突 出 后 压迫 相 应 的 神 经根所致 。
如腰 4 5 椎间 盘突 出 可压迫腰 5 神经 ,
出 现大腿后

侧 小腿外侧 足背外侧 及趾背侧 的 麻木感 腰 4 椎 间 盘突 出 在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 中




、 、 。 5

较常见 , 而腰 5 神 经根 所支配 的 区 域正 好 与 足少 阳 胆经和 足太 阳 膀脫经 的 循 行 有所相



连 , 因 此可 W认为有 下 肢麻 木 的 患 者胆经最不平衡 的 原 因 在于 此 。 此外 ,
可推测 下 肢

疼痛伴麻木感 的 患 者病 程较久 , 当 时 间 长 了 人 体将 有 个 自 身 调 节 阴 阳 平衡 的 功 能 ,


W 足六经 井 穴 的 温差 都普遍 低 于 下 肢 仅 有 疼痛 感 的 患 者 

2 足 六 经 旧 性井 穴 及 腰痛 的 相 关 因 素 分析


本研究 也 对所有患 者 的 年龄 、 B MI 、 病程 、 VAS 评分与 J OA 评分做 出 了 比较和分

析 研究资 料显示 般 的 观察 患 者的 年龄与 其病 程都有 定 的 正 相 关性 R 值 化405



。 , , 

( P 值 <0 . 00 1 ) , 提示年龄越大 的 患 者 , 其病程也可能越长 。 在研究 中 , 也 运用 了 两个



评 分表 个 是视觉模 似评 分表 V Ana VAS 另 个则是 本骨





, , i s ua l  l o g u eS c a e ( l ) ,

科协会 UOA ) 下 腰痛评价表 。 VAS 评 分表 主要评估 患 者 疼痛 的 轻 重 , 分数越高 表示




48



腰痛 患 者 井穴 与 后 溪 穴 皮肤 温差观 察 

疼痛厉 害 。 J OA 主 要 是在评 估腰痛 患 者 的 日 常 生 功 能 障碍 。 其 分 数 越低 表 示 功 能 障 碍



越明显 。 这两 者结合后 能 达 到 有 效判 定腰痛 患 者 的 病 情功 效 。 从本 研 究 所采集 的 数据



统计中 发现 VA S 和 OA 评分有着 定 的 负 相 关化 R 值 ( P 值 <0 表示


, J

0 49. 1 . 00 1) ,

VA S 值越商 , J OA 评 分就 越 低 , 即 患 者 越疼 , 功 能 障 碍 就越 严 重 

研巧结果也 同 时发现 那 些 患 者 年 龄 与 VA S 评 分 有 定 的 正 相 关性 的 如 艮 


, ,

化 2 3 3 ( P 值 <0 . 05 ) , 其提示年龄越 大 的 患 者 , 所得 到 的 VA S 评分也越 高 , 病情可能较



严重 。
那 些病 程与 VA S 评分并无 明 显 的相关性 的 , 但病 程与 J OA 评分则有 明 显 的 负 相

关性 的 患 者 。 则 提示病 程 的 长短 与 VA S 评分 并没有 直接 的 关 系 , 但是 , 病 程长 的 患 者 

则 有低 J OA 评分 , 这说 明 他们 所受 的 腰腿功 能 障碍是较为 严重 。 最后 , 也发现患 者在



其 B MI 与 OA 评分之 间 拥 有 定 的相关性 而其 R 值为 化 2 2 8 ( P 值 <0

J , . 05 ) 

通 过 分 析 与 足六 经 井 穴 温 差 阳 性 值 数 相 关 的 因 素 , 发 现 患 者 的 年龄 、 BM I 值 、 J0 A

评分与 VA S 评 分 均 和 足六 经 井 穴 温 差 的 阳 性 值 数有 相 关 性 。 送个 结果与 腰痛 患 者 的 相

关因素是 致的 在 此 将 阳 性 井 穴 及 腰痛 的 相 关 因 素 分 析 结 合 分 析

。 

不 同年齡 腰 痛 的 好 发 部 位和 发病 率 也 不 样 如 青 壮 年 较容 易 得 脊 柱 周 围 化 肉


, ,

的 劳损 疾病 及 各种 类 型 的 损 伤 性疾病 , 而 老 年 人 退 行 性 骨 关节 疾 病 较 常 见 。 通过本 次

研究 , 发现年龄越 高 的 患 者 , 病程就 比较长 , 病情也 比较严重 , 而 年龄对 足六经井 穴





的 温度 也 有影 响 化 s uma 等 研究发现 只 有 当 种 非常 强大 的 不对称力 量作 用 在 健康



[ 1

的 年轻 椎 间 盘 上 , 它才会发生 突 出 。 在 非 急性损 伤时 ,
椎 间 盘 突 出 的 先 决 条件 是 已 经

发 生 了 退变性 改变 。 研 巧 中 也 发现 BM I 值 和 足 六 经 井 穴 的 阳 性 值数 及 腰 痛 患 者 人群 有

定 的关系 根据近代 的 回 顾 值 对腰 痛 的 影 响 并 不 是 如 此 清 楚 但有文献报道




。 , BM I ,

椎 间 盘 的 退变 机械 负 载和 下 腰痛 之 间 存 在 定 的关系 项体外研 究 表明 椎间


一 一

、 。 ,

盘细胞对压 为 、 压缩 、 牵张非 常敏感 , 这 些 信 号 可使 蛋 白 多 糖 和 蛋 白 酶 合成増 加 , 



此机械 的 变化如 体重 、 外 来 负 荷 能潜在地影 响 椎 间 盘 的 组成 和 结 构 。 但是 , 目 前要将



这 些 体 外 实 验 结 果 与 椎 间 盘对 负 荷 的 体 内 反 应 联 系 起 来 还 很 困 难 。
J 0A 评分与 VAS 评分

是 普 遍 用 于 判 断 腰痛 患 者 病 情 轻 重 的 量 表 , 研 究 结 果 也 印 证 了 送两个 量表 与 足六经 井

穴 的 阳 性 数 值 巧 腰 痛 人群均 有 相 关性 

49



腰痛 患 者井 穴 与 后 溪 穴 皮肤温差 观察 

2 . 1 患 側 与 双 债 井 穴 湿 差 高化 的 规律

根据 本 研 究 结 果 , 在 腰 痛 伴 腿 痛 病 人 的 下 肢 患 侧 没有 发 现 明 思 的 温 差 高 低 规 律 

这说 明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 伴 发 下 肢症状可 W 造成经脉 的 失衡 , 患 病 与 左 右温差 高低无关 



但这 需 要 再进 步进行 大量本 的 观察验证




3 结论


( 1 ) 井穴 温差 结果 : 足 经 之 井 穴 的 温 度 差 异 均狡 大 , 按照 有大 到 小 次序 分别 为 足

太 阳 膀腕经 、 足少 阳 胆经 、 足少 阴 肾经 、 足阳 明 胃 经 、 足太 阴 脾经 、 足厥 阴 肝经 ; 

手经之井 穴湿差基本正常 。 温差 值最 大 的 是足太 阳 膀脫经 的 至 阴 穴 , 而温差值最 小 为



手少 阴 也经的 少冲穴 。
手六经温差均 在 正 常 范 围 。 提示在 腰痛 患 者 中 , 膀腕经失衡 的

现 象 最 为 普遍 并 且 最 为 严 重 , 而其他足经也存在着 明 显 的 经脉失衡现象 , 说 明 送H条



经脉和 腰痛 的关 系 非 常密切 。 足 太 阴 隐 白 穴 的 温度 差 值在 无腿痛 患 者 当 中 显 著 高 于有



腿 痛 症状 的 患 者 。 在 下 肢疼痛 伴有麻 木感 的 患 者 当 中 , 足六经井 穴温度 差 异 的 平 均 值



由 大 到 小 则 依次分别 为 : 足窝 阴 、 至阴 、 内 至阴 、 厉兑 、 隐 白 和大敦 。 下肢疼痛伴有



麻 木 感 的 患 者 足 六 经 穴 位 温 差 均 普 遍 低 于 下 肢 仅 有 疼痛 感 的 患 者 

后 溪 温差 结果 后溪穴通于督脉 但其 温 度 差 异 均 值 不 满 因 此从此


°
( 2 ) : , 0 5 . C 。

次 研 究 无 法 证 明 后 溪 穴 与 腰痛 的 发 生 有 明 确 关 联 

( 3 ) 穴位温差相 关 因 素 : 将 足六 经 井 穴 的 温 度 差 异 与 各 种 因 素 比 巧 , 发现患 者 的

性别 、 年龄 、 BMI 值 、 VAS 评分和 J OA 评 分 均 与 井穴 温 度 的 阳 性值数 有 相 关 化 提 示



这些 因 素对井穴温度 差 异有影 响 但分析 中 未得 出 某 因 素 明 盈 影 响 穴 位温度 的 结 论


, 

( 4 ) 腹 痛相 关 因 素 :
研 究 中 对腰痛 患 者 的 性别 、 年龄 、 BMI 、 病程 、 VA S 评分与

OA 评分做 出 T 比较和分析 发现年 龄与 病 程有 定 的 正相关性 提示年 龄越大 的 患




J , ,

者 病 程也 可 能越长 研 巧 中 也 发现 VA S 和 OA 评 分有 着 定 的 负 相 关性 提示


, 。 J ,

YA S 值越 高 , J OA 评分就越低 ,
良P 患 者越疼 , 功 能 障 碍 就越 严 重 。 患 者 的 年龄 与 Y A S

评分有 定 的 正 相 关性 提 示 年龄 越 大 的 患 者 所得 到 的 VA S 评分也越 高 病情可能




, , ,

较严重 。 患 者 的 病程与 J OA 评分有 明 显 的 负 相 关性 , 病 程长 的 患 者所受 的 腰腿 功 能 障



碍是较为严重 最后 也发现 B MI 与 OA 评分之 间 拥有 定 的相关性


。 , J 

4 楠 问 題与 展望

本研 究观察 时 间 为 个月 年 月至 年 月 涵 盖 了 秋 冬 季节 


6 ( 20 1 5 8 20 1 6 2 ) , ,

观 察 了 例 腰痛 病 人 此研 究观察 时 间 较短 无法覆盖 年四季 因 此观察人群 中




1 76 。 , ,

50


腰痛 患 者 井 ; ^ 与 后溪 穴 皮肤温 差观 察
 

若 有 受 到 季 节 影 响 就无 法 在 数 据 里 完 整 的 体 现 出 。
在 1 76 例患者当 中 ,
有 1 1 8 例腰椎

间盘突 出 症患者与 5 8 例 腰 肌劳 损 患 者 , 数 据 当 中 可 能 向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的 患 者 有 所偏

差 。 而且 , 此 次观 察仅 限 于 腰痛 最 常见 的 两种 疾病 :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及 腰 肌 劳损 , 

难 W 确 保 统 计 数 据 对 所有 腰 痛 患 者 的 普 遍 通 用 性 

测 量 患 者 的 井 穴 温 度 是 个 安 全 简 单 的 方法 , 若 能 通过此 方 法来获取 与 疾病 有 关 的

信息 , 从而 去 协助辨经诊 断 , 借此提 商 经络 辨证 的 准 确 性 , 进而指 导 临床治疗 。


若将

来能在本研 究 的基础上去进 步观察不 同 地 区 患 者 的 井 A 皮温变化 扩大样本量 




; : , ,

能使研究结果 更完善与全面 , 也 能 由 此 确 保这方法 能 更加 的 普遍适用 在 各地 的 腰 腿痛



患者 

5 



腰痛 患 者 井 穴 与 后 溪 巧 皮 肤湿差 观 察 

参考 文 献


山 。 地3 F  , 
Z ha n g 
J , S he n  X T o wa r d s
.   e v i d e n c e b a s e d  p ub l i c  h e a l

也  p o l i c y  i n  C h i na




. L an c e t 2 0 1 ,
3 ,
3 8
 1 : 1 9 62 64 -



巧 Y an g 
G W an g Y Z e n g Y R ap
,  ,  
.  i d h e al t h
  tr a ns iti on  i n  C hi n a , 1 990 20 -

1 0 : i nd n g sf
f ro m
i  t he

G l o b al  B urd en  o f  D i s e a s e  S t ud
y 2 0 1 0  [J]

.  L a nc e t 2 0  1 3 38 ,
1 : 1 987 20 -

1 5 




田 代华整理 .
黄帝 内 经素 问 [
M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 版社 ,
2005 2 : 


4] 方尚志 , 方 欣 腰腿痛 的 中 西 医 结合治 疗 .

M ]

北京 ; 浙江科学技术 出 版狂 ,
20 1 4 : 1 4 

问 田 代华整理黄 帝 内 经素 问 [
M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 版社 ,
2005 8 : 1

82 

阀 陈 贵 珍 许 云 祥 腰痛 经 络 辨 证 的 理 论 探 析 及 临 床 运 用 m 然医学杂志
" "


. .
中 国 自 ,
2002 

2 (4) 4 : 1

42 


7] 陈俊埼 ,
何文 卓 , 林伟 容 . H种 同 身寸和骨度 分寸法定位取穴 的 比较 [ 化 国 医论坛 

2 00 7 之 2 (5 ) 2 3

: 1 1 

巧 ] 陈华 , 肖 鲁伟 试从经脉循 行探讨 足太 阳 膀腕经 与 腰腿痛 的 相 关性 机 中 华 中 医 药杂 志


. ?


20 1 4 ,
: 29

1 1

: 3 53 7

35 % 

例 董福 慧 临 床 脊柱 相 关疾病 .


M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 版化 2009 : 1

2 


1 0] 沈 雪 勇 经络 踰 穴 学 ?


M ]

北京 ;
中 国 中 医药 出 版社 , 2007 : 1 1 3

1 4 1 



 " Y a s um a 了 M a k 

i no  E ,
S ai t o  S . C I i

e b r al  出 S C
n i c o p at h o l o g i c a l  s t u d y  o n  l u m b a r  i n t e r v e r t 


h e r n i at on i 

 C h a n g e s  n t he  nt e r v e r
t e b ra  d i  i l i s c  re l at i o n  wi  ag e  i n c l u d i n g  S c h m o r l 

n o de [J] S e ke . i i S ai g ai ge k a, 1 986 29 ,
: 1 565

1 578 

l : 2

V i d em a n  T N urm ,
i nen  M Tr o up 瓜 ,
. S p i ne [ M ] . 1 9 9 0 7 2 8 74 0 :



[ 


1 3 ]
O h sh i m过  H U rb a n
, 
 JP G B e r g e D H Th e

l .  e fe c t of  s t at i c  l o a d  on  m a t ix
r  s
y nt h e s i s  r at e s  i n

t h e  i nt e r v e r
t eb ral  d i s c m e as ure d  i n v  i tr o  by  a n e w p e r f li s i o n


 te c hn i qu e  J ] [
tho p R e s
J Or  

1 9 95 ,
1 3 : 22 29 -



5 



腰痛 患 者井 巧 与 后 溪穴 皮 肤 湿差 观 察 




附表 

日 本骨科协会制 定 , 国 际 权威 杂 志 推 荐 , 下 腰痛 J OA 评分量表

  ̄  ̄

H ^ W 1 W ] w

分 前 I




1 .
主观症状 ( 9 分 

I  无任 何 疼痛    I



下 腰 背 痛  偶 尔 轻微 疼痛  ̄  ̄  ̄

 

频 发 的 轻 微疼痛 或 偶 发 严 重 疼 磊  


频 发 或 持 续 的 严 重 疼 痛 0
无 






下 肢 痛 和 / 偶 尔 的 轻 微 疼 痛 和 / 或 麻 木 、 刺 痛 2

或麻木 、 刺 痛  频 发 的 轻 微 疼 痛 或 偶 发 严 重 疼 痛 

和 /或麻木 刺痛 、
 

频 发 或 持 续 的 严 重 疼 痛 和 / 或 麻  0

木 、 刺痛 



正 常 r
即使感肌肉 无力 , 也 可 步 行 超 过 2

步 行 能 为 5 0 0 米 

步行小 于 500 米 , 即 出 现疼痛 、  



刺痛 麻木 无 力 , ,


步 行 小 于 0 0 米 即 出 现 疼 痛  0 1 , 、



刺 痛 麻 木 无 力, ,

  



2 .
临 床体征 ( 6 分 )
   

I  正常
   I

I 

直 腿 抬 高 3 0 度 _

70 度 —





试验  < 30 度  0
正常 



感 觉 轻 度 障 碍 ( 区域模糊 , 鉴 别 不 

清 )


明 显 障碍 ( 区域清晰 , 感 觉 消  0



 

正常 ( 肌力 5 级 ) r
肌 力 轻 度 肌 力 减 弱 ( 肌力 4 级  ) 

明 显肌力 减弱 肌力 级  0

( 0 3 )

3 .
日 常 生 活 活动 受 限 度 ( ALD )  ( 1 4 分 )
   

I  正 常/容 易
  I





平 卧 翻 身  轻度 受 限 / 困 难 1

  明 显 受 限 非 常 困 难 / 

正 常 / 容 易 




站 立  轻度 受 限 / 困 难 1


I 明 显 受 限 / 非 常 困 难 I  0 

53



腰痛 患 者井巧 与 后 溪 穴 皮 肤温差观察 

I 正 常 / 容易
  I



洗 漱  轻 度 受 限 / 困 难 




  明 显 受 限 / 非 常 困 难 0  

正 常 / 容 易 2


前 屈  轻 度 受 限 / 困 难 1 

 明 显 受 限 非 常 困 难 / 

坐位 ( 约  正 常 / 容 易
1 

小时 )




_

轻 度 受 限 / 困 难  1


明 显 受限 /非常 困 难 0
 

正 常 / 容 易 2 

举 重 物  轻 度 受 限 / 困 难 





 明 显 受 限 非 常 困 难  / 0


正 常 / 容 易 2


行 走 捏 度 受 限 / 困 难 1


I 明 显 受 限 / 非常 困 难   I



4膀脫功 能 分
- -


( 6 0 

膀脫功 能
I  正常
   I

I 

轻度受 限 ( 尿频 、 排尿延迟 、 尿 -



残留感 )


明 显 受 限 ( 尿失留 、 尿失禁 ) = 

( 由 于 尿路疾病 而 产 生 的 排 尿 障 碍 除




m  

I 

总分 

附表 

VA S 视觉模拟评分表


视 觉 横巧 评 分 法 《
V i s ua l  Ana l og u e S c a t
e / S c o r e )  (  VA S 

癌浸 运曾@@



马 f
c 。 7
^ 占 :


1 "

S ir 克 ^ 立 3 这 泣



       J J






0 不 終  鞍撫 慨 疼  中 避 衍 禪  濡 渡 校 綠 鹏 巧 齡 姥  1 0 找 彼 擲 规 的 革警

54



腰痛 患 者井穴 与 后溪 巧 皮肤温差观 察 

致谢

这篇 论文得 W 顺利 完 成 , 我 要 感 谢我 身 边 的 许 多 人 ± 对 我 的 协助 与 鼓 励 。 在这当

中 我要特别 感谢我 的 导 师刘 颖老 师对我 的 耐 也 指 导 , 老师在我 的 学 习 和 生活上 的 关也 



并经 常给 予 我 的 宝 贵 的 意 见 , 都让我 受益 匪 浅 

我 也 要 感 谢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和 东 直 口 医 院 赋 予 我 运 个 难 得 的 学 习 机会 , 使 我有 能

力 更深 层 的 去 了 解 中 医 的 许 多 精髓 东 直 口 医 院 善 良 的 老 师 们 也 不 吝 让 我在 各个 科


室里学会 了 很 多 

我 也 借此 机 会 向 我 的 同 口 张 丽 军 和 冯 聪 道 谢 , 感 谢她 们 在 这 三 年 中 对 我 无微 不 至

的照顾 。 还有 , 我也感谢所有 学姐学妹们在 送段 时 期对我 的协助 。 因 为有你们 的 帮助 



我 才 能 顺 利 完 成 课题 

最后 我也 感谢我在远方 的 家人和朋 友 他们这三年来 直 不 断 的 在精神上支持




, ,

与 鼓励着我 , 止 我 顺利 完 成 我 在 北 京 漫 长 的 学 习 生 活 。
你 们 所给 予 我 的

切 , 我会永

远感恩并惦记在 也头 

55


腰痛患 者井穴与 后溪 穴 皮肤温差观察 


个人 倚 历

个 人信 息

英文 名 字 ; T a yJ i a Y i n  国籍 :
新加坡

中文名 字 ;
戴 佳 音 出 生 年 月 ; 1 989 年 1 0 

性别 :
女 导 师 : 刘颖 主任 医 师

学 习 经历


新 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物 医学理学± 荣誉学位与 中 医双学位


20 08 20 1 3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医 学 中 医 专业学 ± 学位 

20 1 3

至今 北京 中 医药大学 硕±研究生 ( 临床方 向 



针灸推拿专业

获 奖情 况


20 1 1 新 加 坡 南 详理工 大 学 生物 医 学 系 毕业课 题 最 佳 奖

中 国政府奖学金


20 1 3 20 1 6

参 与 的 课题


20 1 0 参 与 第 6 届 港澳研 究生 中 医 药论坛 , 对 中 药 的抗菌 作 用 进行研 究

20 1 1
参 与 新加 坡 国 立 大 学 杨 游龄 医 学 院 妇 产 科 的 课题 , 研 究 中 药抗癌 作 用

行 區执 照

20 1 3 新 加 坡 中 医 师 执业 医 师 执 照

20 1 5 中 国 医 师 资 格 证

狂 会 活动

20 1 5 20 1 6 新加 坡 学生联合 会 ( 北京 ) 会长

20 1 5

20 1 6 北 京 东 盟 留 学 生 联合会 国 家 代表


20 1 6 第H 届 北 京 东 盟 留 学生 运 动 会组织委员 会

5 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