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Ch11 勞動貧民

11-1
對那些已無法被傳統社會保護的,或是正處在資產社會的路上的貧民來說,他
們只有三條路, 一是擠身為資產階級;二是忍受折磨;三是起而造反。

第一條路對那些身無分文或難以接受教育的人來說,實行起來有困難且令人討
厭。純功利主義的社會制度—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在成長於傳統社會的人眼中
頗為邪惡。在這個時代,有些人再也不遵從宗教的戒律,並使用各種技巧來削
弱和破壞別人的生計。

(資本主義尚未流行—傳統社會—宗教)

他們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抵制,有合理的計畫也少不了野蠻的作為。
斯品漢姆蘭制度:鄉紳主導,以濟貧稅救助低薪勞工,作為緩和貧困的基督教
式施捨。
西利西亞 1844 亞麻布工的失敗起義。

甚至資產階級認為純粹自由競爭也未必帶來絕對的好處,誰也比不過美國農場
主人和工廠主人更忠於個人奮鬥,美國憲法也反對類似聯邦童工立法(對自由的
干預),但致力於保護實業發展(新式機械不受勞工破壞)。

有的勞工成為中產階級,有的至少遵循節儉和自我改善的信念(第二條路)。中產
階級激進主義的道德讀物、戒酒運動、新教傳教鼓勵了許多有雄心壯志的年輕
人,進入到另一個階級。但這樣的道路即使在英國也相當狹窄。

另一方面,有些人面臨無法解決的社會災難、遭受貧困和剝削、住在貧民窟而
陷於道德淪喪。失去了傳統社會的行為指南後怎不淪入以權宜之計餬口的窘境
呢!酒癮已成為輕率失控的工業化和都市化的共生現象。(戒酒計畫於同一時間
興起也象徵不管是雇主還是勞工運動對烈酒是同樣厭惡的)

都市和工業區在毫無管控的情況下快速發展,勞動貧民居住地的都市建設和衛
生服務都跟不上都市發展的步伐,造成的就是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霍亂(1830-
1850)、斑疹傷寒、回歸熱,而因為中產階級和統治階層未親身感受到,忽視城
市衛生的情況更為嚴重。城市居住空間的階級隔離正是此時都市地理的寫照,
例如:巴黎豪華的西區和貧窮的東區。1848 之後,流行病蔓延至富人居住地,
以及貧民以社會革命反撲當權者,有計劃的都市改善才開始進行。

除了酗酒,社會醫學專家發現某些犯罪和經濟災難有關,漫無目的的暴力犯罪
也是。暴力犯罪是個人對於威脅者要吞噬馴服者的盲目宣洩,盛行於此時的天
啟教派和神秘宗教表明人類對於社會大震盪的無能為力。

此時期的各種社會扭曲行為的共同點即與自助行動有關—逃脫貧民或至少脫離
羞辱的意圖,而且都對集體行動漠不關心,群眾冷漠趨勢表現於對政治態度的
不關心。

11-2
逃避和失敗之外的選擇即是暴動。(第三條路)
19 世紀上半葉的群眾性的勞工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1848 革命即是此結果。

1815-1848 眾人普遍認定勞工的處境正在惡化,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人口成長必
然超過生活所需的增長)得到李嘉圖的支持,工人階級的前景悲觀大於樂觀...從
學術界的關心便可看出勞工貧民普遍陷於絕望的苦難之中。

鄉村內的家庭作坊工人和農民在面對饑荒的抵抗則是最無能為力的。

但事實上,吸引多數人關心的是都市和工業區內的苦難,他們的工資是否下降
是有爭議的,但無疑的是貧富差距擴大。
另外,城市建設和社會服務無法與都市發展同調,在 1815 鐵路時代來臨前實際
工資的下降、食品生產和運輸價格的下降,工人階級普遍惡化;飲食由傳統社
會的三餐,轉變為工業化時期的不重視或沒錢買,就足以導致營養不良,甚至
引發疾病。

在革命初期,在少數已機械化和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區周圍,聚集了許多前工業
革命時代的手工業者和家庭作坊的技工,工業革命改善了他們的處境,特別是
在勞動力短缺的戰爭時期,但在 1830 之後機器和市場的無情發展,把他們狠狠
的甩到旁邊去。之前體面和受人尊敬的技術勞工,在飽受工資下降和時代之難
的折磨下,他們成為貧困的依附者。

工廠內老闆的蠻橫,勞工被迫領取實物工資等「奴隸」情況,他們強烈抵制,
也讓他們的物質狀況趨於惡化(取而代之是女工和童工)

(整理:勞動貧民的身體狀況不佳、失業、老闆的無理要求)

他們認定的是勞工受到富人的剝削才變得窮困,富人越來越富有,窮人越來越
貧困,窮人受苦即是因為富人受益!
11-3
勞工運動呼應窮人的聲音。勞工運動不等於歷史上的集體反抗,因為 19 世紀的
勞工運動代表著階級覺悟和階級抱負。窮人階級面對富人階級的徹底對抗,法
國大革命賦予了這個階級的信心,工業革命則使其銘記經常動員的必要性。永
遠保持警惕和加強組織活動的運動—工會、互助會、工人階級學校、報刊宣傳
鼓動。作者認為,不斷快速更動的社會變革促使勞工們以自身經驗與壓迫者對
抗為基礎,全面改造社會,合理的社會是群眾合作的,集體主義的,社會主義
的,而非個人主義的,它代表著是一種長久實行的現存社會替代物,而非自由
社會。

這種工人階級意識在經歷雙元革命的英法兩國已於 1830 年代形成。英國於


1830 年代開始出現籌組總工會的情況,目的是打破特定工人群體部門或地域隔
閡,將所有工人聚集到全國性的團結組織,與其相配的是總罷工,它被視為是
一種工人階級的觀念,儘管成效不彰,但工人階級意識已出現了。
無產階級意識和雅各賓互相增強,雅各賓意識來自法國(和美國)對有思想及信心
之窮人的報負、經驗、方法、思想等—方式為勞工運動、思想為平民合作…他
們需要尊重和平等地位而且他們知道可以實現。另外,工人階級經驗賦予勞動
貧民日常自衛的機構—工會和互助會,以及集體鬥爭的武器—團結和罷工。
不過在歐陸的其他地方還很微弱,英國憲章運動又嘗試過但失敗了,總工會被
證明難以運作,因為缺乏紀律和領導經驗。
另一方面,屬於雅各賓和激進主義但不屬於工人階級的政治鼓動方法被認為是
有效且積極的—透過報紙手冊宣傳進行的政治運動、集會和遊行示威。的確,
太過躁進或把統治階層嚇得太超過時就會流於失敗,在 1820 年代的統治階級時
常以武裝部隊鎮壓遊行,爾後 1838-1848 的憲章運動,幾百萬份的連署書也沒
用,不過「正面較窄」的戰線使得政治運動逐步有效:國會改革法、針對工廠
條件和工時的立法…

作者發現組織軟弱的工人階級利用政治激進主義彌補自身弱點,雅各賓在工人
團體內早就持續性和集體性,無產階級的團結不僅是因為他們同樣貧困,還有
他們一起工作彼此依存,他們唯一的資本即時無與倫比的集體性,不准破壞(群
體)罷工是他們主要戒律。他們遊行示威已經不容易平息。
在工人階級和雅各賓內有一古老傳統基礎使兩者增強,即是暴動者偶發的公開
抗議—破壞機器、搗毀富人資產等等。騷亂成了工人施加集體壓力的一種公認
形式,不照做即對抗。而且這甚至起偶發革命的發起者可能單純是尚未具有政
治意識的匹夫匹婦的情緒宣洩,但它能凝聚集體的不滿意識,特別是在政治敏
感和不穩定地區,抗議轉變為起義。
11-4
此一時期的運動已成為了勞動貧民的共同戰線 1815 之後不只針對王公貴族,也
越來越針對中產階級。對社會內部上下階層矛盾而感到憂鬱的人通常會傾向社
會主義(作者觀點)

最積極和最富戰鬥力和最覺醒的勞動貧民並非新興工廠無產階級,而是手工業
者,他們遭受到工業革命後的最大壓力,相比於工業革命前的生活落差最大,
例如憲章運動的城市里茲的領導核心即是手工業者和工匠。

勞工運動象徵改變社會,即勞工為自己鑄造生活方式,具有集體性、公共性、
戰鬥性、理想性和孤立性的生活方式,鬥爭就是其本質。

家庭代工者創造的勞工世界為最佳典範,他們的生活中擁有的一切,包含設
施、思想都來自他們的集體創造,不依靠其他階級。

11-5
勞動貧民的群眾運動其實力量有限,領導和合作的情況相當少見,失敗的因素
為組織的缺乏和尚未成熟,英國的憲章運動如此,歐陸的 1848 革命亦然,在
1848 年之前,勞動貧民尚未發展出另一個相當於 1789-94 革命中產階級雅各賓
主義那樣的東西。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