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Ch9 邁向工業世界

9-1
在 1848 年之前 英國 實際上完成了工業化
1840 年代 美國、西歐和中歐 開始或正在進行工業革命
1788-1840 其餘地方 沒變
以鐵路長.城市居民為判斷標準

區域 判斷經濟情況 蕭條 引發
英國 工業景氣 1839-1842「現代原因」低 憲章大罷工
廉穀價、週期性蕭條
歐陸 豐收與否 1846-1848 造成舊秩序崩 罷工失敗
潰 各自發展

1789-1848 的明顯變化
人口 歐美國家翻倍上升/人口與經濟相互維持及成長(勞動力)
交通(通訊) 公路、郵車、航運噸位、郵政系統(郵政標準化收費、郵票)
交通革新(糧食運送)+政府行政教率提升>解決飢荒>人口成長
商業及移民 人口和貨物流動量增加、國際貿易倍增、wildest dream
郵車為郵差驛馬車

9-2
西元 1830 年為關鍵轉捩點

年份 歐陸 美 小結
1789-1815 戰爭動盪 (美)獨立戰爭後經濟成長 1830 之前
耕地面積增加 英美有工業化
輸送帶麵粉廠出現 其餘尚未開始
1815-1830 恢復+挫折期 工業部門(紡織廠)受歐陸影 -------------------------
整頓財政 響經濟下滑 只有英、美、法
通貨緊縮 有發動機
--------------------
都市化慢
農業停滯
無工業化
1830 之後 經濟復甦 工業化持續
1830 後出現種種情況象徵工業化的開始
>>>工業體系的社會議題:新興無產階級、快速都市化的風險
>>>發動機數量增加
>>>股份公司的煤輸出量增加
>>>煤田、焦炭煉鐵爐
>英、美、比、法工業化略快;其餘國家都在 1848 之後才開始大規模工業化
>美國中西部開發、收割機
>歐洲鐵路和重工業、投資技巧革命

1846-1850 英國(比利時)工業化
>資本財(鐵、鋼、煤)開始比紡織和食物來的重要(重工業>輕工業開始?!)

1848 的工業地景
島嶼 工業城市及地區 工廠
鄉村複合體 鑄造廠
礦廠
湖泊 國家 工匠、農民(冬季生產工業)、原料加工、
家庭代工(小規模、依附性生產而快速衰落)
除了英、美的大城市皆無工業化,大量人口只滿足消費和交通;小城市和鄉村
複合體才是真正典型的工業中心。

英國與歐陸工業化前的背景比較
英國 200 年準備
沒有缺少任何要素
私營企業推動工業化自動發展(前提)
歐陸(法國除外) 資本短缺 例如:日耳曼的比得邁風格
傳統行會制阻礙勞工流動,阻止經濟變革
普魯士+各邦國的關稅同盟 1818-34
為了社會穩定法律規定須經政府許可,造成私營企業減少
政府插手干預
荷蘭-捐土地、買股票
普魯士-經營(控制)礦場
註:比得邁風格—日耳曼中產階級那種非常樸素的生活方式,便顯示了這種短
缺。雖然如此,這種樸素的生活方式卻完美地化身為比德邁(Biedermayer)風
格,一種迷人而又穩重的室內設計。在一八二○年代的柏林,宮廷貴婦,甚至
公主,終年都穿著簡樸的密織綿布衣裙。如果她們擁有一套絲綢服裝,通常都
留到特殊場合才穿上。
各國鐵路情況比較
英 100%私人無政府保障
法 大資產階級不願投資(政治困難)
比 品質最好,為獨立於荷蘭水路交通做準備
普、奧 資源匱乏

歐陸企業比英國更依賴商業相關立法和金融機構,法國大革命產生拿破崙法
典、契約自由、商業票據之承認等等把國內資本動員>>這些資本原本是不會自
發地透過銀行或投資信公司,而流向工業發展,就算資本擁有者想要投資,也
不會知道該投向何處。一八五○年後,歐陸產生了大銀行既是銀行家又是投資
者的獨特現象(日耳曼尤為如此),因而大銀行也支配了工業,並且促進了工業早
期集中。

9-3
法國有大量儲備資本、適合資本主義發展的體制、企業家的天賦和創造性,法
國人發明了或首次發展了百貨公司、廣告,以及在遙遙領先的法國科學指導下
的技術革新和技術成就,紛紛輸出至英國和歐陸。

上述原因:1789 年後資本為農民和小資產階級所有(但沒有土地),無法大規模生
產工業和降低貨物價格,於是聰明的法國企業家開始發展奢侈品,法國金融家
則開始投資外國。
---
雖然美國經濟真正昂首奮進,要等到一八六○年之後,但是即使在這個時期,
也沒有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比美國來得更快。

美國當時情況
缺資本 英國補足(投資、借貸)
缺勞力 1840 英、德飢荒人口外流
美國特長 發明節省勞力機械

美國成為世紀經濟強國指日可待,然而,在這項轉變中有一個重大阻礙;即是
工業發達的北方與半殖民式的南方之間的衝突。南方的成功之處,在於用它出
產的、幾乎全數的棉花去供應英國蘭開夏繁榮異常的棉織工廠,但正是這種使
它的依附性無可扭轉。南方主張自由貿易,因為自由貿易使它能向英國出售產
品,並以所得購回廉價的英國貨;而北方,幾乎從一開始(1816)就極力保護本
國工業資本家,抵制所有會與自己廉價競爭的外國人,即英國人。北方和南方
相互爭奪西部領土,一個是為了發展奴隸制度的莊園經濟和落後且自給自足的
墾居方式,另一個則是為了發展機械收割機和大規模屠宰場。直到橫貫北美大
陸的鐵路時代到來之前,控制著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中西部的主要出海口)的南
方,手中握有較強有力的經濟牌。一八六一至六五年的南北內戰,實際上是由
北方資本主義所進行和主導的美國統一戰爭。

美國南北差異

地區 產業 經濟體 主張 爭奪西部之
原因
北 重工業 獨立 得力於歐洲資 保護主義 發展機械收
本、勞動和技術 割和大規模
屠宰場
南 半殖民農業 依附 棉花 自由貿易 發展奴隸制
英國 (出口棉花) 的莊園經濟

在工業化不發達的其他歐陸地區則生產糧食和礦物以交換廉價的工業製成品
例如:義大利大地主、古巴蔗農

日耳曼和美國欲實行保護主義以防止英國成為首要且唯一的工業強國

十九世紀,西方的砲艦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迫使一個國家向外國貿易
「開放」(開港通商),例如:埃及

西元 1848 年的結果
進步國家 西歐、北歐、德國、北義大利、美國
未開發國家 其他地區淪為西方經濟的附庸
這條鴻溝會持續制 20 世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