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1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社會主義建設 1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導論:革命時代與終結革命的新時代:新國家的歷史簡述(1949-1999)

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始,中國接觸到西方文明,並在不斷深入的接觸與碰撞中,逐漸走
向現代化的道路。現代化的過程是不斷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也是不斷批判中國自己古老
文明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發展出強烈的民族文化認同,希望能通過徹底的文
化改造從而保持中國自身的獨立性,而不至有亡國滅種(ethnocide)的危險。「革命」
(revolution)是種種文明自新運動中最激烈的一種,而「共產主義革命」(communism
revolution)又是「革命」風潮中最激進的一支。

從十九世紀後期到二十世紀中期,1840 至 1842 年中英鴉片戰爭、1856 至 1860 年中國與


英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83 至 1885 年中法戰爭、1894 至 1895 年中日甲午戰爭、1900
年中國與八國聯軍的戰爭均告失敗,每次戰爭的結果都導致中國社會的危機不斷加劇。
937 年全面爆發的中日戰爭更把這種危機推向極至,在不斷高漲的激進的社會風潮中 ,
1949 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最終取得了成功。

中國共產黨於 1949 年以前在根據地長期的革命實踐中,發展出一套比較成熟的社會動


員、資源獲取,以及文化融和的辦法。在政治方面,它強調黨的一元化絕對領導權,強
調在基層(工農)的廣泛的動員能力;在組織方面,它強調思想教育(或改造)與行
政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方法;在經濟領域,它推行以公營(或公有)經濟為主體的經濟
形式;在文化方面,它強調高度的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和個人的奉獻精神。中國共產黨在
1949 年取得政權之後,這一整套的理念與實踐遂推展至全國。

1950 至 1956 年,共產黨通過對舊政府人員的清理,在行政領域內建立起全面的黨委領


導系統;通過對私有制的改造,建立全面的國營經濟與國家計劃經濟體系,以及高度
統一的城市社會組織「單位」;通過土地改革及此後的農村合作化運動、人民公社運動,
最終建立起政治、經濟、教育、社會多功能一體化的農村社會組織-人民公社;通過多次
在知識界與思想界進行的改造運動,塑造出一種國家、集體至上的社會主義「新文化」。

凡此種種都使新國家具有了比前任何時期都無法比擬的社會動員能力與行動能力。這不
僅使新國家在剛剛成立之初就能在朝鮮戰場上與當時的頭號世界強國美國打成平手,
也使新國家在隨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能完成初步的國家工業化。但是這種能力的獲
得卻付出了犧牲個人自由、權利以及社會活力、社會自我調控能力的沉重代價。因此當國
家的目標與決策一旦出現偏差的時候,整個社會便會出現極為嚴重的後果。1958 的「大
躍進」和 1966 至 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均是最具說服力的例子。

看到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績之後,國家領導人提出「超英趕美」的工業與農業發展目標
並採用了全民參與的群眾動員方式,這就是「大躍進」。「大躍進」導致了 1960 年的農村
大飢荒和 1959 至 1962 年的經濟衰退。1966 年「文化大革命」則反映出最高領導人毛澤東
本人那具有「烏托邦」性質的社會理想的失敗以及政治集權、領袖崇拜的弊端。毛本人力
圖用自下而上的群眾鬥爭方式取代常態的官僚組織,並認為由此可以達致一個更單純、
更革命的理想社會。但事實上,「文革」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各個領域內派系鬥爭的激
化以及個人理想的幻滅。

1975 年鄧小平的復出標誌著國家總體目標的調整和中國共產黨「革命」色彩的淡化。此
後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在仍然強調國家擁有高度的行動能力和控制力的同時,
也開始注重國家從微觀經濟領域淡出,以及恢復民間社會生活常軌。從改革初期農村土
地產權(歸集體所有)與經營權(農戶家庭所有)的分離,到國有企業經營權的下放、
產權的拍賣、私營企業的興起,均反映出上述的變化。改革開放時期另一個顯著特點是
外資的重新進入國內,以及外貿和外向型經濟在整體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愈來愈大。雖然
2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國有資本數量逐步下降,但因尚存的國企仍集中在主要經濟領域,所以國企仍具有相
當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隨後的二十年,「革命」已漸漸遠離了人們的生活,人們在經濟和社會領域享受到愈來
愈多的自由和權利,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也節節攀升。隨著香港、澳門的回歸中國,以
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WTO),中國經濟也日趨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之
中。但是黨一元化的領導的政治格局並沒有改變,「改革開放」之前趨於平均的地區平衡
被快速變化的經濟完全打破,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遠超中西部,沿海大都市的生活與
內地小城鎮相差懸殊。原來依靠戶口制度和農村集體土地制度維繫的城鄉分割的體系,
也日漸衰微。自 1990 年代起,規模巨大的民工潮從中西部興起,往東部城市尋找更好
的機會,這種人流的規模到 1990 年代末已經可以以億計數。

經濟的發展與領導權的集中,為龐大的官僚體系提供了大量的貪污機會,二十年間,
官員腐敗的程度在不斷擴大。在追求艱苦奮鬥、平等與奉獻的革命理想日漸淡薄之後,
人們並沒有找到足夠有力的思想武器來對抗金錢與資本主義的擴張,以及解釋新的社
會不平等的現象,人們甚至無法用一種正常的心態來面對「財富」。

這是一個日趨繁榮的新時期,但仍然充滿了革命的印記與回響。

社會主義建設 3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學習重心:政治運動及經濟改革的發展脈絡及衍生的問題

建議分析內容:

 中國在建國後的政府行政管理架構。

 黨與政府之間的權力關係。

 中國在建國後如何進行農業、工業和商業改革。

 「文化大革命」發生前,中國的政治、社會與經濟狀況。

探討問題建議:

 新國家的行政架構與管治模式是怎樣的?

 建國後中共政府如何進行土地改革和實行對私有制的改造?

 建國後中共政府在思想文化領域內發動了哪些政治運動?

 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 至 1957 年)推行的背景和內容怎樣?它怎樣受蘇聯的影


響?

 1960 年代中國的政治、社會及經濟情況如何?

4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探討問題建議(1):新國家的行政架構與管治模式是怎樣的?

建國後政府與黨的關係是怎樣的?

下文節錄自董必武註一在 1940 年 8 月 20 日發表的〈更好地領導政府工作〉。

「黨對政府的領導,在形式上不是直接的管轄。黨和政府是兩種不同的組織系統,黨不
能對政府下命令。黨的構成分子 ─ 黨員,在政府機關中工作,同時就是政府工作人員
中的一員。黨和政府這樣就發生了有機的聯繫。黨在政府中來實現它的政策,是經過和
依靠著在政府內工作的黨員和黨團註二。黨只能直接命令它的黨員和黨團在政府中做某
種活動,起某種作用,決不能駕乎政府之上來直接指揮命令政府。」

註一:董必武(1886–1975)是同盟會的成員,曾參加辛亥革命及反袁世凱的抗爭。1921 年董
參加中共全國第一次代表大會,抗日戰爭勝利後,任中共代表團成員,與國民黨談判。中華人
民共和國成立後,董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即今日的國務院)副總理兼政法委員會主
任。1954 年參與起草和修改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最高人民
法院院長,同年又當選為全國政協(即政治協商委員會)副主席。有關董必武的資料可瀏覽國
共談判史 ─ 人物(在線),http://myxc.longhoo.net/myGGTPS/myGGTPS02_05.htm。

註二:黨團即建國後的黨組與黨委。

引自徐爭遊等編:《中央政府的職能與組織結構》(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 年),頁 256-257。

下文節錄自 1962 年 1 月 30 日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的講話。

「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黨要領導工業、農業、商業、
文化、教育、軍隊和政府。」

轉引自(中國)國家行政學院等編:《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論政府管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
出版社,1997 年),頁 14。

社會主義建設 5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文節錄自周恩來在 1962 年 3 月 20 日發表的〈論知識分子問題〉。

「我們說黨領導一切,是說黨要管大政方針、政策、計劃,是說黨對各部門都可以領
導,不是說一切事情都要黨去管。至於具體業務,黨不要干涉。」

引自(中國)國家行政學院等編:《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論政府管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
版社,1997 年),頁 17。

1949 年建國以後,中共採取了兩個策略以有效地、全面地控制全國,擴展力量:一是
限制黨對一些關鍵領域的干預,讓社會各界照常工作;二是發掘人才,不斷吸納新黨
員。

撮自雷德里克•C. 泰偉斯著:〈新政權的建立和鞏固〉,見(美)麥克法誇爾、費正清編,謝亮生等譯: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革命的中國的興起 1949-1965 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年),
頁 75。

6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面是建國後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結構。

參考浦興祖等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5 年),頁 404-411。

社會主義建設 7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表展示第一至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註(簡稱人大)的代表人數與黨員的比例。

人大成員數目 第一屆 第二屆 第三屆 第四屆 第五屆


(1954 年) (1959 年) (1964 年) (1975 年) (1978 年)
代表人數總數 1,226 1,226 3,040 2,885 3,497
黨員人數 668 798 1,667 2,217 2,545

黨員所佔比例 54.5 57.8 54.8 76.8 72.8


(%)

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國
的政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軍隊
選出的代表組成。它行使國家立法權,決定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
任期五年,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它的常設機關常務委員會行
使國家最高權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和委員組成。

詳 細 資 料 可 瀏 覽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 【 在 線 】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8/content_695167.htm。

參考李鐵映著:《論民主》(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年),頁 214。

8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建議討論問題:

1.
根據資料一至三,董必武、毛澤東及周恩來三人認為黨和政府的關係是怎樣的?上
述三人對黨與政府關係的看法有沒有任何異同?試分析。

2.
1949 年建國初期,新中國政權中,黨與政府的關係是怎樣的?這種關係有什麼特
色呢?試參考資料四、五,加以說明。

3. 資料四提到中共在建國初期旨在吸納人才,擴張力量。試根據資料五的圖表說明中
共透過什麼途徑達到目的,並就你所知分析其成效。

4.
參考資料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它有什麼權力?自建國以來,
人大這個機構的發展趨勢怎樣?

5.
綜合以上資料,自建國至 1970 年代,黨與政府的關係有何變化?為什麼有這種變
化?

社會主義建設 9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單位、戶口制度與城鄉存在什麼關係?

建國後「單位」是城市居民經濟和政治生活的基本組織形式,真正是人們的安身立命之
所。「單位」總是和工作、戶連在一起使用的,首先是城市居民職業活動的場所,沒有
「單位」,等於說沒有工作。不僅如此,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市場活動逐漸萎縮,居民
所需要必需品,如工資、住房、醫療、保險,以及生育喪葬費用,幾乎全部都只能從「單
位」直接或間接獲得。一個人的生活水平乃至社會地位都與單位密切相關,單位工作人
員對單位有強烈的依附感。

參考李立志著:《變遷與重建:1949-1956 年的中國社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年),頁 69。

戶口制度將中國人口分為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使戶口不僅成為人民居住地的證明,
而且成為職業的標誌和社會地位以及身分的象徵。戶口制度與糧食供應政策等十幾種
制度相結合,限制了農民在地理空間和產業上的自由流動,農民只有通過徵地安排、
參軍、入讀大學等有限的幾種方式才能進城,變為非農業人口。

參考許學強著:〈導言:中國鄉村-城市轉型的動力和類型〉,見許學強等主編:《中國鄉村-城市轉型
與協調發展》(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年),頁 iv。

建國初期,鄉政權在進一步向基層下沈。1954 年全國鄉村人口 52,017 萬人,平均一鄉


人口爲 2,359 人,鄉的規模比民國時期要小得多。國家政權深入到最基層的鄉村社會,
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曾有過的。鄉政權組織向基層社區的深入,使宗族組織及其他介於
國家與家庭之間的中間組織徹底喪失了生存繁衍的前提條件。

參考李立志著:《變遷與重建:1949-1956 年的中國社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年),頁 44。

10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1949 年後……在經濟上推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在政治上實行以黨的一元
化領導為核心內容的高度中央集權體制,1949 年以前產生的所有民間組織幾乎完全消
失。」

引自俞可平著:〈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及其對治理的意義〉,見《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北
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年),頁 189-223。

社會主義建設 11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建議討論問題:

1.
據資料七至九,什麼是「單位」?它有什麼功能?政府如何透過單位來管理全國?

2.
參考資料八,實施戶口制度如何影響城鄉人口與產業的流動?

3.
採用單位與戶口制度,是一種什麼管理方式?試利用資料十加以說明。你想為什麼
共產黨要用這種方式管理全國?

12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探討問題建議(2):建國後中國政府如何進行土地改革和實行對私有制
的改造?

「從 1950 年秋冬到 1951 年春季,在短短幾個月中,地主的社會權力被剝奪殆盡,地


主的土地財產被瓜分一空,昔日的上層階級一下子跌落到社會的底層。貧苦農民分到
了土地和其他財產,雖然從絕對量來說,每戶的所得微不足道,但如果以他們的所得
與他們的所有相比較,前者所佔的分額是相當大的……鄉村政府是土地改革的推動
者,也是土地改革的受益者。在土地改革以後,鄉村政府因得到大多數農民的支援而
建立了穩固的社會基礎,鄉村政權更替也因此而真正完成。」

張樂天著:《告別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 年),頁 56。

社會主義建設 13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面是 1950 年衡山縣土地改革的時間表。

時間 土改工作進程

1950 年 7 月 7 日 中共衡山縣 註 委主持召開了縣第一屆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會


議,通過《關於在衡山縣實行土地改革的決議》。
1950 年 8 月 縣成立土地改革委員會。

1950 年 9 月 縣委派出工作隊,在部分鄉進行試點。

1950 年 11 月至 1952 分五批在全縣深入農家,召開鬥爭會。


年2月

1952 年 4 月 衡山縣農會完成對 3,483 名地主分子的鬥爭。

註:衡山縣位於湖南省中部,湘江中游,因南嶽衡山而得名。其面積為 934 平方公里。全縣有 8


個鎮,10 個鄉,324 個村,18 個居民委員會,3256 個村民小組和 66 個居民小組,總人口 38.81
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 34.4026 萬人,佔總人口的 88.64%。將衡山縣作為研究對象,主要有兩
個方面的原因:從歷史上講,衡山縣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農民運動的一面旗幟,同
時又是國民政府的「鄉村建設」實驗縣,對分析近現代中國鄉村社會變遷有著特別的意義;從現
實方面來講,衡山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對於研究當今的中國鄉村社會具有代表性。( 引自
于建嶸著:《岳村政治:轉型期中國鄉村政治結構的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年),
頁 10。

參考于建嶸著:《岳村政治:轉型期中國鄉村政治結構的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1 年),頁


226。

14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圖展示 1952 年參與衡山縣土地改革人士的社會階層背景。

不同社會階層 人數
地主 6,800
半地主式富農 314
富農 2,292
小土地出租者 4,756
中農 31,403
貧農 59,720
僱農 10,623
商販 1,226
手工業者 740
其他 5,230
總數 115,990

參考于建嶸著:《岳村政治:轉型期中國鄉村政治結構的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1 年),頁


227。

社會主義建設 15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圖展示 1945 至 1952 年衡山縣在土地改革前後各階層人民平均每人佔地情況。

7 6.57

5
3.98
4

2.9
3
2.3 2.17
1.93
2 1.64
1.36 1.4
1.17 1.02
1
0.25 0.029 0.24

0
主 農 者 農 農 農 他
地 富 租 中 貧 雇 其



土地改革前人均佔有土地 土地改革後人均佔有土地

參考于建嶸著:《岳村政治:轉型期中國鄉村政治結構的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1 年),頁


227。

16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文引自前福建省廈門林村村黨支部書記葉文德對土地改革的回憶。

「當時(指土地改革時)我家有 10 畝田,但是有六張嘴靠這些田地吃飯:我祖母、父
親、母親、兩個弟弟,還有我,田裡的收成只能勉強過日子。因為我家有田,所以在土
地改革時,我們被劃作中農……沒有多大改變……但是村子裡大部分家庭的社會地位
都顛倒過來,地主和富農變得一無所有,再也抬不起頭來。而以前做佃農、做長工的
人,現在變成榮譽國民。」

引自黃樹民著,素蘭譯:《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後的中國農村變革》(譯自 The spiral road: 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through the eyes of a Communist party leader)(台北:張老師出版社,1994 年),頁 63。

社會主義建設 17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建議討論問題:
1.
根據資料一及資料二至三的衡山縣個案,參與土地改革的人主要來自哪個階層?
他們為什麼會參與土地改革呢?土地改革主要是從什麼人手中取回土地?

2.
承上題,地方或土改領導人採取了什麼手段進行工作,收回土地?(使用群眾力
量,進行批鬥。)採用這些方式和手段如何影響農村的社會結構?

3.
農村土地在改革後的分配情況如何?與改革前有何分別?透過土地重新分配,你
認為共產黨取得不同階層的支持採取的是什麼策略?試利用資料四、五加以說明。

18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建國後中共政府對外資企業和國民黨時期的官營企業進行了哪些改革?

下表所示為 1949 至 1952 年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情況。

年份 外資企業數目(家) 員工數目(萬)
1949 1,000 註 12
1952 前 1,192 12.6
1952 563 2.3

註:為約數。

參考陳永發著:《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年),頁 515。

「韓戰爆發之後,中共管制、徵購、代管的外資企業約有 1,000 餘家。此一趨勢一直持


續到 1954 年為止,是年中國大陸的外資企業幾乎全部納入……國營工商業體系之
內。」

引自陳永發著:《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年),頁 515。

社會主義建設 19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圖展示 1949 年初由國民政府營辦的企業在國家經濟中所佔的百分比。

參考李踐為主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年),冊 3,頁 27。

建國初的所謂「官僚資本」是指,主要是由國民黨中央、省、縣各級政府經營的企業和
國民黨大官僚分子經營的企業,包括工廠、礦山、銀行、商店、倉庫、船舶、碼頭、鐵路、
郵政、電廠、農牧場等。中共建國後不久,即不斷沒收這些官僚資本主義企業。從 1948
年到 1949 年初,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後,基本沒收了長江以北的官僚資本
主義企業。1949 年 4 月渡江作戰以後,到 1949 年底,基本沒收了長江以南的官僚資
本主義企業。

參考李踐為主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年),冊 3,頁 27。

20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建議討論問題:

根據資料六至九,分析 1949 年前和建國初期,外資和國民政府資本的變化。

社會主義建設 21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文是前福建省廈門林村村黨支部書記葉文德自述。

「黨在 1953 年毫不費力地推動互助組的成立。互助組的概念是要將少數農家,大概十


家左右,其田地和農具集合起來共同管理,不過名義上土地仍屬農民所有。這個合作
組織會根據田地面積、農具多寡、以及每家在生產時所付出之勞動力給予報酬。在某一
層意義上而言,農家加入了互助組,就像是成了公司的股東一樣。這個計畫好像一切
都進行得很順利……一年以後,即 1953 年,中央又策劃了一項新的活動,要將農民
組成「基本合作社」(又稱初級合作社),它和互助組的不同之處是它的規模大得
多,大概要集中兩三個互助組才能組成基本合作社。合作社會選出委員會來管理農耕
工作。委員會的成員多半是貧農。這種農耕合作社的好處是,它可以集中小型農家的
資源,做最好的安排。他們的田地委託給合作社,合作社依其田地和勞力的付出給予
報酬。」

引自黃樹民著,素蘭譯:《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後的中國農村變革》(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1994
年),頁 80-81。

「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最主要的一個特點是它開始對土地實行統一經營。農民雖然還
擁有土地的所有權,但是使用權歸農業生產合作社,在年終的分配時,農民可憑土
地參加分紅。」

參考陳吉元等主編:《中國農村社會經濟變遷 1949-1989》(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3 年),頁 124。

22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文是前福建省廈門林村村黨支部書記葉文德自述。

「1956 年,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之下,農民就糊裏糊塗地,從基本合作社被編為「高級
農業生產合作社」 。高級合作社和基本合作社可說是大大的不同。第一,它的規模大得
多,每一社有三百戶農家。我們這區鄰近的村子,包括林村、山頂村、泥窟村,通通合
在一起,才形成一個高級合作社……第二個重大的差異,在於農民的土地被收爲公
家所有,農民必須依上級指示加入高級合作社並將土地捐出來。合作社不管他們在土
地改革以後擁有多少土地,只依勞力付出之不同給予報酬。一夕之間,農民變得簡直
和長工沒什麼兩樣。在政府一聲號令之下,農民失去了所有私有的土地。」

引自黃樹民著,素蘭譯:《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後的中國農村變革》(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1994
年),頁 81。

「到 1957 年底,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在我國佔據了統治地位。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
戶佔到全國農戶總數的百分之九十八;參加手工業合作組織的人數佔手工業者總人
數的百分之九十左右。」

引自商業部商業經濟研究所編著:《新中國商業史稿:1949-1982》(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4
年),頁 23。

社會主義建設 23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表展示 1955 至 1956 年全國私營商業改造註情況。

(單位:萬戶)
完成改造的私營商戶
私營商戶
年份 轉為國營合作 轉為公私 組織合作商店 總計 總計
(戶數)
社經營 合營 /小組 (戶數) (佔比重)
1955 295.4 —— 1.3 16.9 18.2 6.2%
1956 242.3 14.6 40.1 144.4 199.1 82.2%

註:從一九五二年底提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以後,中共中央開始了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改
造。中共中央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科學地分析了全國各種經濟成分,制定了進行私有
制改造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步驟,並在一九五六年底基本上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將大
部分的私營商戶改造成國營、合作社經營或組成合作商店及小組。國營指國家經營的商業,亦即
全民所有制商業。它的財產和經營成果為全民所有;職工之間是同志般互助合作關係。合作社是
勞動群眾或居民自願聯合組織的一種經濟實體,是分散的個體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
有效形式。公私合營可分為個別企業公私合營和全行業公私合營。前者產生於國民經濟恢復時期,
主要是通過沒收私營企業中的官僚資本或敵偽財產作為公股,改組成為公私合營企業;後者則
於 1956 年,在農業合作化高潮推動下得到實現。合營後,企業生產資料的支配權屬於國家,生
產經營直接納入國家計劃。國家能夠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有計劃地實行企業改革和經濟
改組。合作商店則指個體小商小販通過合作化道路自願聯合組成的零售商店。根據自願互利原則,
把大部分小商小販組成合作小組,統一向國營商業或供銷社組織貨源,實行分散經營,各負盈
虧。合作商店是在合作小組的基礎上自願組成的,其經營逐步納入國家的商業計劃軌道,轉變
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商業企業。(引自商業部商業經濟研究所編著:《新中國商業史稿:1949-
1982》(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4 年),頁 77;于光遠主編:《經濟大辭典》(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 年),頁 330、791、794、1353。

引自商業部商業經濟研究所編著:《新中國商業史稿:1949-1982》(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4
年),頁 89,表四。

24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從 1950 年 3 月到 1951 年,中央貿易部相繼建立了 15 個專業總公司。其中屬於國內


商業的有:糧食、花紗布、百貨、鹽業、土產、石油、煤建、工業器材等八個公司。各總公
司根據業務發展的需要,在大區、省、專(指專區)、市、縣設立了大區、省、分、支公
司,由總公司與當地商業行政部門雙重領導,以總公司領導為主,即對所屬公司的
全部業務施行統一管理、統一經營。」

引自商業部商業經濟研究所編著:《新中國商業史稿:1949-1982》(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4
年),頁 5-6。

下面的圖表展示 1952 和 1957 年國民經濟構成之比較。

80

71.8

70

60
56.4

50

40
%

33.2

30

19.1
20

10 7.6 6.9
2.8
1.5 0.7 0.1
0
國營 合作社 公私合營 個體營運 資本主義經濟模式

參考商業部商業經濟研究所編著:《新中國商業史稿:1949-1982》(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4
年),頁 23。

社會主義建設 25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建議討論問題:

1. 據資料十至十三,你認為政府進行的改革對農村的生產力及社會結構有什麼影響?
2. 綜合資料十至十六,中國政府於建國後對農、工、商三方面的改革趨向是怎樣的?
你認為這些改革顯示的社會主義改造的目標是什麼?
3. 承上題,你認為中共政府在建國後對農、工、商三方面推行的改革有何好處和危機
試舉例支持你的看法。
4. 總括來說,政府對農、工、商三方面的改革如何影響全國經濟構成呢?試提出你的
看法。

26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探討問題建議(3):建國後中共政府在思想文化領域內發動了哪些政治
運動?

中國在「反右」運動之前出現了哪些政治運動?

下文引自 1951 年 10 月 23 日毛澤東的講話。

「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種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國各方面徹底實現民主改革和逐
步實行工業化的重要條件之一。」

引自毛澤東著:〈三大運動的偉大勝利〉(1951 年 10 月 23 日),見《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 年),卷 5,頁 49。

下文是由中共中央於 1951 年 11 月 30 日發出有關在學校進行思想改造及組織清理的指


示。

「各地黨組織,要有計劃、有領導、有步驟的於一年至兩年內,在所有的大中小學的教
職員中和高中學校以上的學生中,普遍地進行初步的思想改造工作……分清革命和
反革命的界線,建立為人民服務的觀點,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式,進行自我教育
和自我改造……在初步思想改造的基礎上,在大中小學的教職員中和專科學校以上
的學生中,組織忠誠老實交清歷史的運動,清理其中的反革命分子。」

轉引自李踐為著:《中國共產黨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年),冊 3,頁 116-117。

社會主義建設 27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1951 年 9 月下旬,北京、天津 20 所高等學校的 3,000 多名教師,在中央人民政府教


育部的領導下,開展了以改造教師思想、改革高等教育為目的的學習運動……(到年
底)逐步擴展為全國性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學習運動……在經歷學習、參加「三反」

鬥爭、思想批判和組織清理等階段後,於 1952 年秋基本結束。」

註:「三反」鬥爭即 1952 年在城市經濟領域開展的「反對貪污」


、「反對浪費」及「反對官僚主義」
的政治運動。

引自李踐為主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年),第三冊,頁 115-117。

「我(巫寧坤)註回國不到六個星期,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懷仁堂,給北京和天津各
高等院校的三千名教師做報告。風度翩翩的總理滔滔不絕講了七個小時,號召全國知
識份子特別是高級知識份子,帶頭進行思想改造……『十一』一過,思想改造就開始
成為教師的中心任務。我們先分成小組學習周總理的報告,又聽其他領導人做報告,
然後開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法寶』檢討各自過去的所作所為和資產階級思想…
…十二月,中共北京市委派一個『工作組』進駐燕園,領導運動。校長靠邊站,全校停
課搞運動……陸志韋校長在一次又一次的小型、中型、大型會議上檢討交待,接受全
校師生的揭發批判。」

註:1951 年 8 月巫寧坤從美國芝加哥大學回到北京燕京大學英語系任教。

引自巫寧坤著:《一滴淚》(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2 年),頁 16-18。

28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建議討論問題:
1.
根據資料一和二,思想改造有何目的?

2.
根據資料一至四,思想改造的對象是什麼人?為什麼這些人成為被改造的對象呢?
(當時中共把這些人與何種思想等同?這種思想與中共的指導思想有何不同呢?
當時部分人認為這種思想對中共統治可能會造成什麼威脅?)

3.
據資料二、四,當時進行的思想改造運動在手法上有什麼特色?

社會主義建設 29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什麼是反右運動?它是怎樣出現?

1957 年 5 月,經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的反複闡明提倡,「知無不言,言無不
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這樣一些名言,日益深入人心。每天翻開各種報紙,幾
乎整版整版,都是各界人士向黨提出批評建議的報導。儘管有些批評十分尖銳且不盡
妥善,但很多意見是中肯可行的。同年 6 月 8 日,《人民日報》突然發表了《這是為什
麼》的社論,轟轟烈烈的整風運動立刻變成聲威赫赫的「反右鬥爭」,頃刻之間,那些
被報紙以歡迎的姿態發表過言論的黨內外人士或青年學生,都變成了「反黨反社會主
義的資產階級右派分子」。

參考資料戴煌著:《九死一生:我的「右派」生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年),頁 54-58。

黨曾經提出和確定了一個知識分子可以表達自己意見的框框,至少在最初時期是如
此。但是,儘管黨限制了範圍和規定了批評的條件,它也不能充分控制所引起的反
響。對官僚主義的批評超過了對個別官員的批評,而變成了對制度本身的批評。它釋
放了比黨所預計的更多的被壓抑的不滿和牢騷。批評的不斷擴展、獨立小集團的組合
以及特別是學生們反對黨當局的示威遊行,使黨決定停止運動。因而在(1957 年)6
月 8 日發起了對它的參與者的反擊,把這些人稱做「右派」……反右運動比從前的歷
次運動清洗了更多的人。估計有 40 至 70 萬知識分子失去職位,並下放到農村或工廠
中勞動改造……黨的幹部接替了他們的文化教育工作崗位,使黨比從前更加穩固地
控制了知識界。

引自(美)默爾•戈德曼著:〈黨與知識分子〉,見(美)麥克法誇爾、費正清編,謝亮生等譯:《劍橋中
華人民共和國史:革命的中國的興起 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年),頁 267-268
及 271-273。

30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對『右派分子』的處分,除黨團員一律開除黨籍、團籍外,其行政處理共分六類:
一、勞動教養;二、監督勞動;三、留用查看;四、撤職;五、降職降級、六、免於行政
處分。」

引自戴煌著:《九死一生:我的「右派」生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年),頁 77。

「(在黑龍江省北大荒農〔林〕場)我們每天早晨四點多鐘就起來,直到晚上七八點鐘
才休息,是地地道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這十五六個小時內,除了吃三頓飯
和洗臉洗腳的時間外,基本上都是在不停頓地勞動,要抽空寫封信或洗件衣服,簡
直就成了一件十分困難的『任務』。」

引自戴煌著:《九死一生:我的「右派」生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年),頁 120。

「一般地說,人民看來是全身心地贊同對知識分子的迫害……指責知識分子不忠於黨
和傷害了黨,這種說法打動了大多數人民,因為他們仍然投身於黨和毛澤東改造中
國的事業。知識分子從整個人民中被孤立了起來,而國家因為有權力用就業問題、開
展運動和勞動改造來進行恫嚇,所以能很輕易地壓制這些知識分子可能取得的任何
支持。」

引自默爾•戈德曼著:〈黨與知識分子〉,見(美)麥克法誇爾、費正清編,謝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
共和國史:革命的中國的興起 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年),頁 271-272。

社會主義建設 31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面的圖畫題為《千秋功罪,我們評說》註,反映了 1950 年代連串運動後的社會風氣與


人民思想。

註:圖畫屬於 1970 年代的作品,但中國內地自 1950 年代進行連串政治運動後,社會文化與思


想模式大致維持不變。這種統一的思想文化模或大抵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和經濟改革開始後才
漸有變化。

圖片來源:蕭悟了著:《激情時尚:七十年代中國人的藝術與生活》(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2
年),頁 24。

32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自 1950 年代開始,內地出現了大院。這種大院一直存在,至 1990 年代才開始消失。

「大院不僅是新北京人主要的居住環境,也成為承載蘊育新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價值
觀念、思想文化的特定文化空間……在單位內部的大院日常生活,脫胎於軍事化或半
軍事化的生活傳統……早、中、晚單位內的廣播,成為大院居民作息、定時的依據。很
多職工雖然組成了家庭,仍習慣於到食堂買現成的飯菜;去水房打開水。他們在單位
組織的文體活動中娛樂:內部的舞會和演出,部門之間的體育競賽,集體組織的郊
遊……單位向職工提供統一樣式的簡單傢俱成為一種福利制度和待遇……大院承擔
了個人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

引自楊東平著:《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 年),頁 256。

社會主義建設 33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建議討論問題:

1. 據資料五、六,什麼是右派?為何會有右派的出現?

2.
參考資料六至九,反右運動中右派為什麼要接受思想改造?(在中共中央下達的
指示中和報章上,這些人被列為是人民敵人?為什麼?)他們要接受什麼形式的
改造?政府如何對待被劃為右派的黨員?

3. 反右運動會對社會造成什麼衝擊呢?試提出你的看法。

4.
據資料十,1950 年代政治運動後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文化。這種是什麼文化?哪些人
被宣傳為這個新文化的動力呢?(資料十圖畫中的人物是什麼人?他們有何任
務?)

5.
上題提到的人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他們生活的環境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何種面
貌與形態呢?試參考資料十一加以說明。

34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探討問題建議(4):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 至 1957 年)推行的背景和內


容是怎樣?它怎樣受蘇聯的影響?

下面是建國初年毛澤東常說的語句。

「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
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轉引自張靜如主編:《中國共產黨通史》(插圖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年),卷 2 上,頁


176。

1949 年當中國共產黨從國民黨手中奪取中國的控制權時,當時的經濟幾近崩潰。存
在著前現代經濟所特有的長期結構問題,如人均收入低下、短壽、低儲蓄率和低投資
率,以及居統治地位的傳統生產方式。而與此前二十餘年的連綿戰爭相隨而來的物資
和人力資源的短缺、極度的通貨膨脹更使這種情況雪上加霜。但是到 1950 年代中期,
短期問題大部分得到解決,中國共產黨正在進行一個旨在解決長期結構問題的五年
發展計劃。

譯自 Nicholas R. Lardy, ‘Economic recovery and the 1st Five-Year Plan,’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John K.
Fairbank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4: The People’s Republic, Part I The Emergence of
Revolutionary China 1949-196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p.144.

「1949 年以後經濟發展政策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把 1949 年繼承的三種獨立的經濟一體


化,他們是:有重工業基礎的東北;主要面向紡織業和輕工業的沿海商埠;幾乎未
被現代工業觸動的廣大的內地。」

引自(美)尼古拉斯•R. 拉迪著:〈恢復經濟和第一個五年計劃〉,見(美)麥克法誇爾、費正清編,謝
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革命中國的興起 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年),頁 154。

社會主義建設 35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建議討論問題:

1. 根據資料一至三,第一個五年計劃制定時,中國經濟的基本狀況怎樣?
2. 根據這種狀況,你會為第一個五年計劃訂立什麼目標?你同意資料三所提及的政
策嗎?為什麼?

36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力量進行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工業建設。首先進行
156 項骨幹工程和 694 個大中型建設項目。新建和擴建電力工業、煤礦工業和石油工
業;建立和擴建現代化的、技術先進的鋼鐵工業、有色金屬工業和基本化學工業;建
立製造大型發電設備、冶金設備、採礦設備以及汽車、拖拉機、飛機的機器製造工業。
規 劃 五 年 中 工 農 業 總 產 值 增 長 51.1% , 平 均 每 年 增 長 8.6% ; 工 業 總 產 值 增 長
98.3%,平均每年增長 14.7%。到 1957 年主要工業產品的指標應達到:鋼 412 萬噸,
煤 11,300 萬噸,發電量 22.7 億千瓦。五年內農業及副業總產值增長 23.3%,平均每年
增長 4.3%。到 1957 年糧食產量應達到 3,856 億斤,棉花達到 3279 萬擔。規劃五年內
新建鐵路 4,000 公里,加上原有鐵路的恢復和改建共增加鐵路總長度 1 萬公里。商業
方面,規劃 1957 年社會商品零售額比 1952 年增長 80%左右。教育方面,規劃五年內
全國高等院校將達到 208 所,五年招生 543,000 人。人民生活方面規定五年內職工的
平均工資增長 33%;農民的購買力將比 1952 年提高一倍。」

參考李踐爲著:《中國共產黨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年),冊 3,頁 151-153。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大部分時期,中央的領導深思熟慮地想把人力和投資資源從先
進的地區重新分配到較貧困的地區。對這些地區的投資專案包括重要的基礎實業投
資,特別是鐵路和公路……在 1950 年,中國的鐵路系統位於京廣鐵路以西的不到五
分之一,新疆、青海、寧夏和四川等內陸省份根本沒有鐵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
總計鐵路路線翻了一番以上,幾乎所有的新線都建於內地…… 50 年代初期採用的統
一財政制度使預算資源以社會主義國家或發展中國家不多見的方式進行地區間的調
撥成為可能……人均產值的省際差別大為縮小,這是因為幾個最先進的地區 - 特別
是上海和天津 — 的增長率明顯地低於平均水平,而有些較貧困的省份 — 特別是那
些有工業項目的省區 — 的增長則大為加快。」

引自(美)尼古拉斯•R. 拉迪著:〈恢復經濟和第一個五年計劃〉,見(美)麥克法誇爾、費正清編,謝
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革命的中國的興起 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年),頁 183-184。

社會主義建設 37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中共總共投下了 588.47 億人民幣的資金,相當於 1953 年中


共全年財政收入的 2.6 倍。這樣大規模的國家投資,在中國是史無前例的。」

引自陳永發著:《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 年),頁 568。

「蘇聯為第一個五年計劃中核心的 156 個項目提供了設計和技術援助、建設和安裝方


面的建議以及機器設備。這些項目幾乎吸收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全部工業投資的一半。
就整個計劃而言,指從蘇聯進口的產品相當於總投資的 30%。幾乎所有蘇聯援助的工
廠都是用來生產原料。它們包括 7 個鋼鐵廠、24 座發電站和 63 個機器製造廠。」

參考(美)尼古拉斯•R. 拉迪著:〈恢復經濟和第一個五年計劃〉,見(美)麥克法誇爾、費正清編,謝
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革命的中國的興起 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年),頁 184-185。

「在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派來技術專家 3,000 多人。我國派往蘇聯的留學


生達 7,000 多人,實習生 5,000 人。」

參考張靜如主編:《中國共產黨通史》(插圖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年),卷 2 上,頁


183。

38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到 1957 年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時,中共便已全部或部分完成了 68 項蘇聯援助的重


點工程,並開始生產。一個『五臟齊全』的重工業和國防工業體系就此初步建立……可
以生產各種高級鋼料,也可以生產汽車、工作母機和噴射飛機…… 1952 年工業總產
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佔 41.1%,而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佔 35.5%。到 1957 年底,工
業總產值增加為 56.7%,而重工業增加為 45%。在這五年期間,工業成長的速度比農
業快四倍。其中輕工業的速度是平均每年 12.9%,重工業的速度則快上一倍,每年高
達 25.4%。」

引自陳永發著:《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 年),頁 566。

下表展示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後各項經濟指標的增長情況。

全國農民收入

全國職工平均工資

糧食產量
經濟指標

農業總產值

鋼產量

工業總產值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百分比

參考國家統計局編:〈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執行結果的公報〉,見 1959 年 4 月 14 日《人


民日報》。

社會主義建設 39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建議討論問題:

1. 參考資料四至六,政府如何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規劃工業與農業,重工業與輕工
業,以及沿海與內地等方面的發展方向?政府重點發展什麼項目?
2. 據資料七、八,蘇聯在中國推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扮演什麼角色?
3. 據資料九、十,中國在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後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怎樣?你會如何
評估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效?(工業與農業發展的步伐是否達到第一個五年計劃
中所定的增長百分比?)
4. 你是否贊同政府在建國初期對重工業作較大的投資?為什麼?

40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探討問題建議(5):1960 年代中國的政治、社會及經濟情況如何?

什麼是人民公社和大躍進?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雖然建立了基本的重工業和國防工業體系,加速工業化。可
是農村的進步相當緩慢,不能配合工業和重工業的需求,成為工業進一步發展的阻
礙。面對這樣一個困境,毛澤東希望能有所突破。既然不可能對農業進行龐大的投
資,他就提倡把群眾組織起來,走集體化和合作化道路;想藉著改變生產關係,達
到規模經濟所需要的規模,以便大幅提升生產力。

參考陳永發著:《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9 年),頁 570。

「我們的方向,應該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業)、農(農業)、商(交換)、學
(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裝)』組成一個大公社,從而構成為我國社會的
基本單位……在這樣的公社裡面,工業、農業和交換是人們的物質生活;文化教育是
反映這種物質生活的精神生活,在全世界上人剝削人的制度還沒有徹底消滅之前,
這種全民武裝是完全必要的。毛澤東同志關於這種公社的思想,是從現實生活的經驗
所得的結論。」

引自陳伯達著:〈在毛澤東同志的旗幟下〉,《紅旗》雜誌,1958 年第 4 期。

社會主義建設 41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面引自毛澤東於 1958 年 6 月 22 日的講話。

「只要 1962 年達到 6,000 萬噸鋼,超過美國就不難了。必須力爭在鋼的產量上在 1959


年達到 2,500 萬噸,首先超過英國。」

轉引自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年),冊 7,頁


279。

「1958 年 7 月 7 日,河北省徐水縣縣委發出〈關於改革勞動組織和家務勞動普遍實行
勞動大協作的指示〉,要求鄉、社、隊都要實行軍事化的編制。幾天之間,全縣就打破
地界,建立了 93 個團、299 個營、1,099 個連、3,365 個排。農民甚至被要求在上下工時
要列隊,並按口令行進,開工前有戰前動員,收工有總結評比。同時,普遍建立了公
共食堂、托兒所、幼兒園、幸福院、縫紉廠,促成了家務勞動的集體化和社會化。一時
間,徐水縣成了一個大兵營。」

參考李銳著:《李銳文集:「大躍進」親歷記》(廣州:南方出版社,1999 年),下卷,頁 25。

「根據湖北省、黃岡專區和麻城縣三級早稻高產驗收團聯合查驗證實,這個縣的麻溪
河鄉建國第一農業社,在一點零一六畝播種『江西早』種子的早稻田裏,創造了平均
畝產乾穀 36,956 斤的驚人紀錄。截至目前,這是我國早稻大豐收中放射出的大批高產
『衛星』裏的冠軍。」

引自《人民日報》,〈麻城建國一社出現天下第一田:早稻畝產三萬六千九百〉,1958 年 8 月 13 日。

42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建議討論問題:
1.
據資料一,人民公社是一種怎樣的組織?毛澤東為什麼要把農村人口組成人民公
社呢?

2.
參考資料一至五,毛澤東希望藉著大躍進達到什麼目的?

3.
根據毛澤東的理念,人民公社透過什麼方法促成生產的大躍進呢?

社會主義建設 43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毛(澤東)特別強調政治掛帥……總路線就完全將客觀經濟規律擱在一邊。上有好
者,下必甚焉。在很短時間裏,大躍進運動進入高潮,狂飄聚起,雲海翻騰,浮誇
風、瞎指揮、高指標迅速氾濫。各地農村爭相出現高產『衛星』……」

引自李銳著:《毛澤東的早年和晚年》(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年),頁 242-243。

大躍進運動追求高速度、強調生產成果。這樣便形成當時人民公社的幹部誇大生產數
字的風氣,農業總值下降。到了 1960 年,全國農業總值較 1959 年時下降了 12.6%。

參考劉國新、賀耀敏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長編》(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頁 53;金春


明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香港:開明書店,1992 年),頁 103。

邊紹芬是安徽省劉集公社小廟大隊成員,她所屬的公社在 1958 年 8 月成立,隨著公


社成立,大眾食堂也就馬上開始。她說:「糧食短缺開始出現,食堂開始定糧,而且
口糧定得愈來愈少,吃到嘴邊的飯愈來愈稀。我不懂為什麼會缺糧,那年是個大豐
年。後來才知道是由於浮誇風氣,各級領導虛報產量,把我們生產的糧食拿去交公
了。」邊紹芬稱,因所派的糧根本不夠,所以若家中有人死了,也不會向領導報告,
否則所得的糧食便會減少。

節引自張麗佳、馬龍著:《說吧,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 年),頁 75-87。

44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1957 至 1960 年中國的糧食出口量與進口量之比較。

年份 出口量 進口量 淨出口量


1957 2,092.6 166.8 1,925.8
1958 2,883.4 223.5 2,659.9
1959 4,157.5 2.0 4,155.5
1960 2,720.4 66.3 2,654.1

(單位:1,000 公噸)

參考(美)尼古拉斯•R. 拉迪著:〈重壓下的中國經濟 1958-65〉,見(美)麥克法誇爾、費正清編,謝


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革命的中國的興起 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年),頁 402。

社會主義建設 45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面的圖表展示了 1959 至 1961 年中國內地人口死亡數字比較。

35

30 28.58

25.43
25

20
1959年
% 1960年
14.61 14.58 14.59 1961年
13.77 14.24
15

10.92 11.39

10

0
市(以城市為主) 縣(以鄉村為主) 全國平均

參考張靜如著:《中國共產黨通史》(插圖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年),卷 2 上,頁 562-


564。

「糧食產量的下降和分配制度方面的失誤導致了面積空前的饑荒。1960 年死亡人數大
量增加,以致在這一年中中國人口減少了 1,000 萬。累計增加的死亡人數 — 除開預期
的正常死亡數 — 估計有 1,600 萬到 2,700 萬。」

參考(美)尼古拉斯•R. 拉迪著:〈重壓下的中國經濟 1958-65〉,見(美)麥克法誇爾、費正清編,謝


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革命的中國的興起 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年),頁 390。

46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據河北省委書記處書記解學恭於 1959 年 1 月調查,當時徐水有浮腫 註 病人 2,447


人,死亡 262 人。高林公社高林村對 20 名浮腫病人統計,1 至 9 歲兒童佔 45%,老人
佔 50%,壯年人佔 5%。容城公社 316 名浮腫病人中,有 74 人因飢餓引發心臟病、腎
衰竭而亡,病死率 23.4%。另據徐水有關部門統計,1959 年春,徐水有 11,352 人被迫
外逃,縣委不得不在車站設站攔阻。」

註:對於各地浮腫病蔓延的現象,各省及中央經過一段時間,方弄清發病原因。起先認為,是
食用了不潔食物引起消化吸收障礙而導致,後認為是食鹽過多而引起浮腫,最後才判定是營養
不良導致浮腫。詳細資料請瀏覽高華:〈大饑荒中的“糧食食用增量法”與代食品〉,香港中文
大學網站, 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4738 [下載日期: 2005 年 12 月 14
日]。

引自李銳著:《李銳文集:「大躍進」親歷記》(廣州:南方出版社,1999 年),下卷,頁 39。

1959 年 7 月至 8 月在廬山召開的中共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彭德懷對「大躍進」進行了批
評,並在 7 月 14 日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概括了他對大躍進問題的看法。7 月 23 日
毛澤東對這封信作出了猛烈的反應,他斷言,彭德懷是圖謀攻擊主席,而不只是對
怎樣更好地進行大躍進提出建議。隨後,毛發動反右傾機會主義運動,彭德懷正式失
去了國防部長職位。那些對大躍進政策的功效表示過懷疑的人都被免職。到了 1960 年
初期,新一輪的躍進又再開始。

參考(美)肯尼士•利伯塔爾著:〈大躍進和延安領導的分裂〉,見(美)麥克法誇爾、費正清編,謝亮
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革命的中國的興起 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年),頁 329-335。

社會主義建設 47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建議討論問題:

1.
根據資料六至十二,1950 年代末至 1960 年代初中國內地出現了什麼問題?

2. 據資料十三,面對大躍進無法達到指標,黨內有什麼意見?毛澤東對此有什麼反
應?他領導下的中共中央採取了什麼對策?

3.
試綜合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分析大躍進如何破壞當時社會民生和國家經濟。

48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大躍進後政府如何重整國家經濟?

下圖展示 1960 至 1962 年國內各項經濟計劃指標的調整。

820

1960年
1961年
388.69
350 1962年

250
169
127.42 120 107.5
71.26

全國基本建設投資(億元) 全國基本建設項目(百個) 農業稅徵收額(十萬噸)

參考張靜如著:《中國共產黨通史》(插圖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年),卷 2 下,頁 562-


564。

社會主義建設 49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下圖展示了 1956、1958 以及 1962 年間,國內農業、輕工業及重工業產值在經濟中所佔


百分比的變化。

1962 農業
輕工業
1958
重工業

1956

0% 50% 100%

參考張靜如著:《中國共產黨通史》(插圖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年),卷 2 上,頁 568;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編:《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滙編》(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1999
年),頁 30、38。

50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必修部分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

建議討論問題:
1.
根據資料十四至十五,大躍進後中國的經濟政策有了什麼變化?這種變化與大躍
進時期的經濟政策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試舉例說明。

2.
面對大躍進的挫敗,若你是中國的領導人,你會如何調整你的經濟政策?

社會主義建設 5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