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3.

澳大利亞原住民
薩拉·卡曾斯
選自莫納什大學全國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和“澳大利亞開放教育項目”
共同開設的系列課程筆記

薩拉·卡曾斯在第三周的課上討論了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的問題。原住民和托雷
斯海峽島民在澳洲大陸已經生活了大約五萬年。他們歷經苦難,頑強地生存著,終
於爲爭取自身權利發出了強有力的呐喊。

薩拉·卡曾斯是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全國澳大利亞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3.1 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
3.2 生命力頑強的文化和生存
3.3 民族和解
3.4 爲社會公正而抗爭
3.5《馬博裁決》、《威克裁決》和原住民土地所有權
3.6“被擄走的一代”
3.7 簽署條約
3.8 未來方向
3.9 補充參考資料

3.1 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
阿蘭恩特語(Arrernte)
、古林德基語(Gurindji)
、德哈古語(Dhangu)
、提維語(Tiwi)

品突皮語(Pintupi)以及維克-曼堪語(Wik-Munkan)只是澳大利亞原住民語言中
的幾種,其中許多種語言在今天仍然是一些原住民的母語。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
民一直生活在千姿百態的部落和群體之中,但是,他們都共享底蘊深厚的文化傳統,
保持著一種核心是與土地和祖先密不可分的內在精神聯繫。

作爲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居民,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已經在澳洲大陸上生活了大
約五萬年。最初,他們很可能是從東南亞遷徙過來的。兩百年多前隨著歐洲殖民者
來到澳大利亞,原住民的人口數量便驟然下降。隨之而來爭奪土地和資源的血戰以
及一些歐洲疾病的侵入給原住民人口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原住民死亡率是歐洲人
的好幾倍,許多人因感染疾病而導致不育。今天,所有澳大利亞人要面對的一個悲
劇是: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的健康狀況一直非常糟糕。

跨入二十一世紀,澳大利亞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的預期壽命比全國平均值低將
近二十年。

3.2 生命力頑強的文化和生存
通過堅持不懈反抗壓迫的鬥爭,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歷經苦難,頑強地生存著,
終於爲爭取自身權利發出了強有力的呐喊。
每年一月二十六日的“澳大利亞國慶日”成爲原住民和非原住民熱烈慶祝的“生存
之日”。大型戶外音樂會展現了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無以倫比的藝術和音樂天
賦。而最近的二零零零年悉尼奧運會的開幕式和閉幕式更是對原住民文化的讚美。
爲歡迎全世界觀衆的到來,來自全澳的九百名原住民部族成員表演了“走出混沌”
儀式和原住民煙火儀式。由享譽國際的 “火之澳舞蹈團”藝術指導斯蒂芬·佩奇編
舞,這些儀式以及澳大利亞原住民所扮演的象徵性角色和出色的表演受到了廣泛的
認可和讚揚。另外,還有人認爲,選擇女運動員凱茜·弗裏曼點燃奧林匹克聖火正好
表明了澳大利亞白人和黑人已經在真正的民族和解精神之下,最終攜手並肩團結在
一起。

3.3 民族和解
儘管原住民和解理事會付出了十年的努力,許多人仍認爲,這種試圖將原住民和非
原住民團結起來的努力是一場“未完成的事業”。在一九六七全民公決中,百分之
九十以上的澳大利亞人投票贊成授權聯邦政府爲原住民立法。在二零零零年五月爲
這次全民公決舉行的紀念活動中,大約有二十五萬人參加遊行,步行走過悉尼港灣
大橋,以支持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爭取社會公正的鬥爭。參閱詳情……

3.4 爲社會公正而抗爭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原住民贏得了衆多意義深遠的鬥爭,比如在維護土地所有權,
文化和遺産的保護,在習慣法中確立原住民的法律地位,自治權以及在聯邦議會中
的代表性等方面。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原住民活動家掀起了一場爭取政治權利的運
動。通過在新南威爾士州內陸地區的“自由之行”運動以及在堪培拉搭建“原住民
帳篷大使館”,引起了澳大利亞社會對原住民部族人權和社會公正問題的關注。一
九七五年頒佈的《種族歧視法》旨在保護公民不因種族的不同而遭受各種形式的歧
視,並且根據該立法,建立一個專門的種族歧視委員會。經過文森特·林吉利和古林
德基部族原住民幾十年的努力,一九七六年北部地區終於通過了土地所有權的立
法。參閱關於林吉利的詳細資料……

一九八四年,《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遺産保護法》生效,爲原住民保護有巨大
文化價值的遺址提供了法律依據。一九八九年設立了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委員
會,其主要職責是制定和實施與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相關的項目。一九九一年,
羈押中原住民死亡案調查皇家委員會迫使政府對監禁下原住民死亡率極高的現象作
出反應。

3.5《馬博裁決》、《威克裁決》和原住民土地所有權
然而,最近幾年中,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在立法上取得的最有意義的成果就是
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九九二年高級法院通過的《馬博裁決》。

“馬博案”承認了原住民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認定“無人居住論”不過是一個
法律謊言。來自墨累島的托雷斯海峽島民埃迪·馬博堅持不懈地鬥爭,最終爲自己的
民族贏得了歐洲法律體系對原住民土地所有權和繼承權法律的認可。應運而生的一
九九三年《土地所有權法》爲土地所有權的認定程序作出了具體規定,但同時也維
持了過去聯邦政府無視原住民私有財産權而隨意授予他人土地行爲的合法性。生活
在昆士蘭州約克角西部的威克人是最早與歐洲人接觸的原住民部族之一。一九九六
年,在高等法院的“威克人訴昆士蘭州”一案中,絕大多數法官認爲將牧場租賃與
他人並不一定意味著廢除原住民的土地所有權,這一判決引發了很大爭議。參閱詳
情資料……

自從“威克案”之後,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在政界和法律界的活動受到重重阻
撓。霍華德政府對“威克案”的態度則是頒佈了《十點計劃》,以作爲《土地所有權
法》的修正案。副總理蒂姆·費希爾認爲,這些修正條款可以平息人們心中的火氣。
但許多人也認爲,這個修正案是對原住民私有財産權的不公正歧視。霍華德政府辯
解說,修正案權衡了各方利益,有必要給牧場主吃一顆定心丸。參閱詳情資料……

3.6“被擄走的一代”
一九九七年,由工黨政府委託撰寫的報告《送他們回家》提交到了聯邦國會。在人
權和機會平等委員會的贊助下,這份由羅納德·威爾遜爵士負責的調查報告彙集了七
百多份來自原住民部族、教會團體和當地政府遞交的資料。報告詳細陳述了由於當
時的政府政策,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在幼年時被強行擄走、別離家人的悲慘遭
遇。這些人也就是“被擄走的一代”。該報告最核心的建議就是,聯邦政府應該爲
以前的政府行爲向這些身遭不幸的原住民道歉。雖然各州議會通過了兩黨的聯合道
歉決議,聯邦政府卻堅持認爲道歉必然導致原住民提出賠償要求。參閱有關這一辯
論的詳情資料。在“全國道歉日”委員會和澳大利亞民族和解組織等社團組織的努
力下,這一事件引起了公衆廣泛持久的關注。故事片《防兔籬笆》講述了發生在二
十世紀三十年代西澳州的三個原住民小女孩被強行擄走的真實故事。這部影片贏得
了二零零二年澳大利亞電影委員會的最佳影片獎。

3.7 簽署條約
目前,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委員會及其它社團組織仍在呼籲要在非原住民和原
住民之間簽署一項條約。隨著埃頓·裏奇韋當選參議院議員,在聯邦議會中原住民再
次有了自己的代表。而在許多人看來,達成條約是爭取法律和憲法對原住民和托雷
斯海峽島民固有權利認可的唯一途徑。參閱詳細資料……

3.8 未來方向
在當前形勢下, 《約塔-約塔裁決》對證實原住民在南澳州爭取土地所有權的可能性
提出了質疑。一些原住民領袖不再寄希望於政府贊助下的方案和法律努力,而是發
展和私人企業間的夥伴關係,建立企業以擺脫政府獲得經濟上的獨立。

巴爾卡努約克角開發公司總裁諾埃爾·皮爾遜創立了“原住民企業夥伴關係”計
劃,旨在聯合所有的公司領導人和慈善家打破福利政策的惡性循環。最近,這一企
業得到了“社區商務夥伴關係總理獎”的認可。
3.9 補充參考資料
原住民組織
澳大利亞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研究院
http://www.aiatsis.gov.au/
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委員會
http://www.atsic.gov.au/
托雷斯海峽地區權力機構
http://www.tsra.gov.au/
全國原住民藝術推廣協會
http://www.niaaa.com.au/
國家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教育網
http://www.natsiew.nexus.edu.au/lens/index.html
原住民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學院
http://www.batchelor.edu.au/
原住民在線網絡
http://www.ion.unisa.edu.au/

原住民文化
“天籟之音”原住民音樂國家獎
http://www.vibe.com.au/deadlys_vault.asp
澳大利亞內陸原住民媒體協會
http://www.caama.com.au/
澳大利亞全國廣播電臺——原住民藝術和文化
http://www.abc.net.au/message/radio/awaye/
電視連續劇《說說我們的故事》——今日澳大利亞原住民
http://www.abc.net.au/ipu/kamdefau.htm
原住民藝術在線
http://www.aboriginalartonline.com/

土地的故事
http://www.loreoftheland.com.au/
邂逅東方古林族
http://www.arts.monash.edu.au/cais/ekulin/kulin.htm
嘉瑪藝術節——北部地區
http://www.garma.telstra.com/
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最早的澳大利亞人展廳
http://www.nma.gov.au/exhibitions/museum_themes/first_australians_gallery
尤荼·印迪樂隊
http://www.yothuyindi.com/
澳大利亞國家藝術館——阿納姆地中部地區原住民紀念碑
http://www.nga.gov.au/memorial
夢創時期的故事
http://www.dreamtime.net.au/main.cfm
土地所有權和原住民土地所有權
馬博:原住民土地所有權的革命
http://www.mabonativetitle.com/
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委員會土地所有權組織
http://www.atsic.gov.au/issues/land/native_title/Default.asp
澳大利亞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研究院原住民土地所有權組織
http://www.aiatsis.gov.au/rsrch/ntru/news_and_notes/genwebres.htm
爭取原住民土地所有權和民族和解的澳大利亞人
http://www.antar.org.au/
全國原住民土地所有權裁決機構
http://www.nntt.gov.au/
原住民土地經營公司
http://www.ilc.gov.au/
澳大利亞國會圖書館——《馬博裁決》後的十年
http://www.aph.gov.au/library/intguide/SP/mabo.htm
林吉利人基金會
http://www.lingiari.startyourweb.com/pages/

“被擄走的一代”
人權機會平等——“被擄走的一代”
http://www.hreoc.gov.au/social_justice/stolen_children/index.html
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委員會《送他們回家》臨時工作小組
http://www.atsic.gov.au/issues/law_and_justice/bringing_them_home_report/Task_force/
default.asp
社會公正問題
艾爾弗雷德·迪金系列講座——瑪希婭·蘭頓教授的演講《澳大利亞的各個民族》
http://www.abc.net.au/rn/deakin/content/session_13.html
原住民事務指南
http://www.australianpolitics.com/issues/aborigines/
澳大利亞民族和解基金會
http://www.reconciliation.org.au/
萬維網虛擬圖書館——原住民研究資料
http://www.ciolek.com/WWWVL-Aboriginal.html
澳大利亞國會圖書館——原住民法律的資料
http://www.aph.gov.au/library/intguide/law/indiglaw.htm
諾埃爾·皮爾遜——肩負重任的權利
http://www.abc.net.au/rn/talks/bbing/stories/s203074.htm
原住民企業夥伴關係
http://www.balkanu.com.au/projects/employment/ibi.htm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在線——原住民事務公共記錄
http://www.abc.net.au/public/indexes/indigenous-meta-index.htm
國會圖書館——對黑色臂章歷史的不同見解
http://www.aph.gov.au/library/pubs/rp/1997-98/98rp05.htm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最新消息——原住民
http://www.abc.net.au/news/indigenous/default.htm
澳大利亞法律資料研究所——原住民相關法律資料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IndigLRes/

簽署條約
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研究行動基金會——原住民臨時政府發文
http://www.faira.org.au/issues/apg05.html

二零零二年八月堪培拉——全國條約會議
http://www.treatynow.org/
澳大利亞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研究學會——簽署條約
http://www.aiatsis.gov.au/lbry/dig_prgm/treaty/hm.ht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