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1.

哈洛(Harrow)將動作技能領域教學目標分為六大層次,當學生擁有「知
覺能力」者也應累積了哪一層次的能力?
(A)基本動作
(B)體能
(C)熟練動作
(D)有目的的溝通

運動技能領域到了 1972 年哈洛 (Harrow) 有更完整的分類,包括六個階
層:
一、反射動作 (ReflexMovements)。
二、基本動作 (Basic-fundamental Movements),有移位動作、非位移動作
和技巧動作。
三、知覺能力 (PerceptualAbilities),有動覺的識別力、視覺的識別力、聽
覺的識別力、觸覺的識別力和協調的識別力。
四、身體能力 (PhysicalAbilities),有耐力、肌力、柔軟度、和敏捷性。
五、技術動作(Skilled movements),有簡單技術、組合技術和複雜技術。
六、有體系的動作 (Nondiscursive movements):整體、完整性的表現,有
動作表達和動作詮釋。

2. 下列哪一項是「春天來了」單元活動的技能目標?
(A)認識春天的動物和植物
(B)學習觀察動植物的方法
(C)瞭解自然與生活的關係
(D)養成喜愛大自然的習性

(A)認識春天的動物和植物:Bloom 認知領域的「知識」
(B)學習觀察動植物的方法:Harrow 技能領域的「模仿」
(C)瞭解自然與生活的關係:Bloom 認知領域的「理解」
(D)養成喜愛大自然的習性:Krathwohl 情意領域的「品格形成」

3. 下列何者不是辛普森(E. Simpson)在技能領域教學目標的七個層次之一?
(A)心向作用
(B)知覺作用
(C)組織
(D)機械反應

認知領域中的行為目標 技能領域中的行為目標
情意領域中的行為目標
(Cognitive domain) Elizbeth Simpson(辛普森)提
Krathwohl(克拉斯霍)
Bloom 提出: 出:
1. 知覺作用(Perception)
1. 接受(Receive) 2. 心向作用(Set)
1. 知識(Knowledge)
2. 反應(Response) 3. 引導反應(Imitating)
2. 理解(Comprehension)
3. 評價(Valuing) 4. 機械反應(Mechanism)
3. 應用(Application)
4. 組織(Organizate) 5. 複雜反應(Complex-
4. 分析(Analysis)
5. 品格(Characterialization Response)
5. 綜合(Synthesis)
by a value or value 6. 技能調適(Skill
6. 評價(Evalution)
complex) Modification)
7. 創作表現(Creativ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