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卷 ! 第"期 湖 南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9'
,:!!#
6':
"
# $%" 年 " 月 &
'()*
+,'
-.(*
+*/*
012
)30
45!
6+4
()+
,78
02*
823" &(
,;#$%"

文章编号!
%<"!
=#>"!!
#$%""
$"=
$$>"
=$" ?@A# %<BB>$
%$: C:8
*D0:
EFGH
IDH:
#$%":
$":
$%#

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及框架受力性能分析 "

高向玲%!%徐龙标%%李杰%%曹杨#
!
%"同济大学 建筑工程系#上海!#$$$>#$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摘!要!提出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采用A字型钢连接的节点方式%并进行
了该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针对型钢连接的特征%提出了一种简化的等效十字
连接方式用以模拟该节点:
结合试验结果以及二维空间撒点%进行了简化节点的等效混凝土
弹性模量以及钢筋屈服强度等关键参数的识别%从而可通过数值分析获得预制装配式节点
的滞回曲线:
根据预制装配式节点的连接方式形成框架结构%同时根据梁柱的配筋形成了现
浇框架结构%采用 R(
3E'1
2)分析了# 种框架的承载力和刚度:
利用简化的节点数值模拟滞
回曲线进行了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整体的受力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验结果表明%该连接方式滞回环较饱满%节点抗震性能良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型钢连
接节点的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与同样梁柱配筋的现浇结构相比承载力和刚度有所提高%此
装配式框架结构可满足我国抗震规范对于框架结构在弹性以及弹塑性阶段侧移限值的
要求:
关键词!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L/B"K: M

L2
343'-R)28+
34Q'*8
)24
2^2+P= 8'
,(P*&'
0*4
3+*FM*+,
5303'*
S28E+*
08+
,^2E+1
0'()'-R)
2-+H)0
8+4
2FNQ_)+P274
)(84()
23

XM@Z
0+*O
,0*O%V"
Z/b'*OH
0+'%"
bA&
02%"
QM@ U+*O#
#
%:?2
\+)
4P2
* 4'-74
)(8
4()
+,T*O
0*22
)0*O"L'*O
C0/*01
2)30
45"
7E+*OE0!#$$$>#"
+ QE0
*+$
#:QE
0*+SQQ#$X)'(\Q' )
\:bL?"7E+
*OE+0!#$%>$$"
QE0+%
*

!!#$ %&
'()&%M*2]\)28+3
48 '*
8)2
42H2+P=8
',(P*C'0*
48 '**2
842FH5A=3E+\2
F3 28
40'*342
2,]+ 3\)2
32*
42F:
LE2\)28
+348'*8
)24
2H 2+P=8
',(P*C'0
*4]+34 23
42F(*F2))212)
32F858,
08,'+F0*O:
M8 8
')F0
*O4 '4E28E+
)+8
=
4
2)0
340
83'-4E2A=
3E+\2
F3 284
0'*342
2,8'**2
840 #
'* +3
0P\,0-
02F2[(01
+,2
*48 )'3
38 '**284
0'* P'F2,]+3\)'
=
\'3
2F4 '30P(,
+ 4
24 E2C
'0*4:
^+32F'*4E22 G\2
)0P2*4+
,)23(
,43'-4E2C'
0*4+*F4E234'8
E+34
08\'0*438
+44
2)2
F
0
*4]' =F
0P2*30'*+,3\+8
24#E22[(01
+,2*
42 ,+3
408P'F(,(3'-8'*8)2
42+*F5 0
2,F34)
2*O4E'-3422
,H+ )]2)2
0
F2*40
-0
2F0 *4
E23 0P\,0
-0
2F8 )
'338'**2
840'*P'F 2
,:LE2)
2-'2#
) 4E2E534
2)24
088()1
2' -4E2\)
2-+H
)08+
42F8'*=
8
)24
2H2
+P=
8',
(P*C
'0*
48'(
,FH23
0P(
,+4
2F2
+30
,5H5-
0*0
422
,2P2*
4+*+
,53
03:
M\)
28+
34NQ-
)+P23
4)(
84(
)2
]0
4E3
0G-
,''
)3+*F4
E)2
23\+*
38'*
34)
(84
2FH54
E2\
)28
+348
'*8
)24
2H2
+P=
8',
(P*C
'0*
4+*F+8
+34
=0*
=30
4(NQ
-
)+P234)
(84
()2]0
4E4E23+P2328
40'*+*F4E23
+P2)2
0*-
')82P2*
4)+
40']04E4
E2\)28
+34H2+P+*F8'
,(P*
]2)
2 +*+
,5I
2F H5 R(3
E'12) P24E'F:S2
+*]E02#+
, 88')F
0*O 4'4E2 \
+)+P24
2)30F2*4
0-
02F-)'P 4
E2

" 收稿日期!
#$%<
=$K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K%#<%%#$B"!"#6+
40'*
+,6+
4()
+,7
802
*82_'(*F
+40
'*'
-QE
0*+!
K%#<%%#$B"!"
作者简介!高向玲!%><J("#女#山西临汾人#同济大学副教授#博士
V通讯联系人#T
=P+,%O
0 +'G
,!4
'*O
C0:
2F(:
8*
>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

2G\2
)0P2*
4+,)
23(
,43#
4E2*'*
,0*
2+)*(P2
)08
+,3
0P(
,+4
0'*'
-4E2\
)28
+34NQ-
)+P23
4)(
84(
)2(*F
2)3
203P0
8
2G
804
+40
'*]+
3F2
12,
'\2
F:LE22G\2
)0P2*
4+,)
23(
,433
E']4
E2E5
342
)088
()1
2'-4
E2\
)28
+348
'*8
)24
2H2
+P=
8
',(P*C'0
*4]+ 3\,(P\:LE2*(P2)0
8+,3
0P(,+
40'*)23
(,43\)23
2*44
E+44E2\)2
8+34NQ-)+P23
4)(8
4()
22G=
E
0H0
434E23+4
03-
+84
')5,'+F=8
+))
50*O+*FF2-
')P+ 4
0'*8+\+8
045:
LE( #
34E2\)2
32*42
F\ )
28+
348'*8
)24
2H 2
+P=
8
',(P*C'
0*48+*H2(32F+3+8 '**2
842F45\2-
')4E2-+H)
08+
42F8'*
8)2
42-)+P234
)(84(
)2:
*+,-.'/
%\%)2
8+3
48 '*
8)2
4 $
2 H2 +P=8
',(P*C'
0*4 $
3-)+P234)
(84
()2
33$20
3P08H2E+
10')$
*(P2
)08
+,3
0P(
=
,
+40
'*

!!在我国推行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筑的背景下#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经济效益高)施工受气候条 0!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件影响小)产品质量易保证)建造时间短和对环境
污染小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
框架 0!试件概况
0"
结构作为多层和小高层建筑的典型结构体系在我 为了掌握提出的采用型钢连接预制混凝土梁
国应用范围广阔:
对于框架结构而言#预制构件梁柱 柱节点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型钢连接梁柱节点在低
的连接方式以及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在很大程度 型钢连接梁柱
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试验:
上决定了 框 架 整 体 的 力 学 性 能:
鉴 于 此#
R)0
234
,25 节点尺寸 如 图 %!
+"所 示#预 制 梁 截 面 尺 寸 为 #K$
&
#aB'
等 研究了预制构件 ! 种连接方式的抗震性能: PPc!$$ PP#预制柱截面尺寸为 !$$ PPc!$$
&
!'
7(
8('O
,( 研究了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刚度对预制混 PP#预 制 构 件 及 后 浇 节 点 的 混 凝 土 等 级 为 QK$#
& '
凝土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62
O)' 等 Ka< 进行了一 %$$PP 边长的混凝土立方体实测抗压强度为 !": B
系列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预制混 SR+:纵筋采用 .N^!$$ 级钢筋#采用对称配筋#梁
凝土框架 与 现 浇 框 架 的 抗 震 能 力 相 当#但 延 性 较 中配筋上下均为#根#$PP 直径的钢筋#柱中截面
&
"'
小#变形大:
@I4
()+* 等 的研究表明%预制混凝土 为!根##PP 直径的钢筋:
预制柱在连接部位预埋
梁柱节点与现浇节点相比表现出很好的抗震性能# 工字型钢#梁)柱中预埋工字型钢的截面尺寸均为
其中螺栓连接节点在强度)延性和耗能方面都具有 B!$PPc%K$PPcJPPc%$PP#工字钢的长度
更大的优势: 分别为!<$PP 和%$#$PP#型钢连接螺栓预留孔
吕西林等&J'和范力&>'进行了预制混凝土框架结 位置见图%!
H"和图 %! 预制梁内钢筋与工字型钢
8":
&
%$'
构的拟动力试验研究:
陈适才等 针对多高层预制 采用搭接焊的方式连接#且预制梁内腹板处布置有
混凝土结构装配节点的特性#进行了不同连接方式 栓钉#钢材均为 i#BK^:
梁柱型钢连接处上下翼缘内
的高轴压)大尺寸预制梁 a 柱 a 叠合板装配中节点 侧采用J 块尺寸为 B>$PPc<$PPc<PP 的钢
&
%%'
于建兵等
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通过采用预应力 板连接#上下翼缘外侧采用 ! 块尺寸为 B>$ PPc
筋及附加箍筋调整梁端塑性铰出现的位置#改善装 %K$PPc<PP 的钢板连接#腹板部位采用 ! 块尺
&
%#'
配式梁柱节点的耗能能力:
邹昀等 运用有限元软 寸为#K$PPc#!$PPc<PP 的钢板连接#螺栓
件 M^Mi/7进行了单调加载和低周往复荷载下具 为 S%<高强螺栓:
预制构件连接部位的型钢和钢板
有自复位功能框架节点抗震性能主要影响因素的 的尺寸)数量列于表 %:
梁柱型钢连接部位在连接施
分析研究: 工完毕后#采用 QK$等级混凝土进行连接的二次浇
通常在 混 凝 土 结 构 建 模 分 析 时 假 定 非 弹 性 筑#从而形成框架节点:
反应集中 在 梁 )柱 )楼 板 和 剪 力 墙 的 非 弹 性 变 形 表0!工字钢和钢板表
区 #但是框架梁柱节 点 的 非 弹 性 反 应 对 结 构 的 数 4(
$"0!P%
+)&
8.9%
&++
=(9/%
&++
=7=
(&+
值分析结果有 很 大 的 影 响 :
本文进行了预制装配 型号 长度*PP 数量 位置
B!$c%K$cJc%$ !<$ # 梁中预埋型钢
式框架节点的试验 研 究 以 及 理 论 分 析 #并 实 现 了 柱中预埋型钢
B!$c%K$cJc%$ %$#$ %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整体的非线性受力全过程 #K$c#!$c< a ! 型钢间腹板连接钢板
分析 : B>$c<$c< a J 型钢间翼缘内侧连接钢板
B>$c%K$c< a ! 型钢间翼缘外侧连接钢板
第 "期 高向玲等%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及框架受力性能分析 >>

服对应的位移时认为节点破坏:

!
+"预制节点示意图

图#!试件加载图
_
0O:
#!b'
+F0
*O3
534
2P'
-4E
242
34

!
H"梁中预埋工字型钢

图B!加载制度
_
0O:
B!b'
+F0
*O\
)'8
233

2!试验结果
0"
预制装配式型钢连接节点在梁端反复荷载作
!
8"柱中预埋工字型钢 用下当荷载达到%!D6 时#梁靠近柱端的底部有竖
图%!预制梁柱节点 向受拉裂缝出现$当荷载达到 BKD6 时 !对应的位
_
0O:
%!R)
28+
348
'*8
)24
2H2
+P=
8',
(P*C
'0*
43 移为B$PP"#核心区有对角方向的斜裂缝出现$当
1!加载制度
0" 位移加载到<$PP 时#核心区斜裂缝变宽)数量增
本试验为拟静力反复加载试验#所采用加载装 多#梁)柱受弯裂缝分别向加载点和柱脚扩散发展#
置如图# 所示:
作动器采用铰接方式连接于梁端#采 当卸载后#预制部分和节点型钢连接现浇部分拼装
用同步加载模式!一拉一推 "#并通过位移和力传感 处受弯裂缝无法闭合#而核心区斜裂缝基本闭合$
器分别采集梁端位移和所施加荷载:
柱头和柱脚均 当位移加载到>$PP 时#梁根部及拼装截面的裂缝
采用平面铰连接方式模拟反弯点边界条件#并采用 较宽#且梁根部受弯裂缝延伸为核心区的斜裂缝#
钢系杆将柱顶耳板固定于剪力墙#同时借助反力架: 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和型钢间逐步发生粘结
整个加 载 过 程 由 预 加 载 及 位 移 控 制 阶 段 组 成 !图 滑移破坏!发出明显的摩擦声 "#最终核心区混凝土
B":
预加载阶段首先通过千斤顶施加柱轴力 !轴压比 !靠近梁端"因缺少有效约束而发生剪切破坏 !挤压
控制为$:#"":
然后加载一次 %$D6 循环#以检查设 脱落"#最终荷载达到 %%$D6:
试件破坏形式如图 !
备和加载装置工作情况:
此后进行一次 $:
K.5!约 BK !
+"所示 #节点的梁端加载滞回曲线见图 !!
H":
D6"的循环:
位移控制阶段#按照梁端加载点位移分
别为B$PP#<$PP 和>$PP 进行加载#每级加载 1!梁柱节点数值模拟
进行B次反复循环: 根据现浇节点的试验结果当梁
端的位移为B$PP 时#梁中纵筋屈服&%B'#因节点区 0!简化的梁柱节点数值模拟方法
1"
为型钢连接#当加载点的位移约为 B 倍梁中纵筋屈 对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区由于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

行多点约束:

!
+"破坏图

图K!梁柱节点简化模拟方法示意图
_
0O:
K!LE
230P\
,0
-0
2F8
'P\(
4+4
0'*
+,P'F
2,'
-4E
2C'
0*4
采用图K所示简化的节点模型#根据试验得到
的预制装配式节点的滞回曲线#通过采用二维空间
撒点的方式随机给出节点区的混凝土弹模以及钢
筋屈服强度#通过 @\2*72
23建模分析#将计算结果
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二
范数误差最小的点即为节点区等效的混凝土弹性
!
H"滞回曲线
模量和钢筋的屈服强度等材料参数:
节点区等效材
图!!型钢连接节点 料参数识别流程如图<所示:
_
0O:
!!L2 3
40*O)2
3(,4
3'-4
E2H 2
+P=
8',(P*
C'0
*438'**2
842FH5A32
840
'*34
22,
采用型钢连接!包括螺栓连接以及钢板与型钢的焊
接连接"#若在数值模拟时按实际构件的连接方式
建模#则存在钢板与混凝土的连接)节点后浇混凝
土与预制构件的连接)钢板间的连接等问题#建模
且在非线性阶段#存在钢筋与混凝土界面)型
复杂:
钢间的连 接)以 及 型 钢 与 混 凝 土 界 面 的 滑 移 等 现
象#但是这些连接部位的相关力学参数难以准确获
本文采用简化的模型#通过参数识别获取表征节
取:
点区整体力学性能的等效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钢
筋的屈服强度#从而获得预制装配式框架节点数值 图<!节点区参数识别流程图
模拟的滞回曲线#为采用此种型钢连接的预制装配 _
0O:
<!_
,']8
E+)
4'-\+)
+P242
)30
F2*
40-
08+
40'*
式框架结构的整体分析提供节点的滞回曲线: 0*4E
2C'0*
4
预制混 凝 土 梁 柱 节 点 的 简 化 模 拟 采 用 @\2* 1!简化的梁柱节点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1"
72
23有限元程序中的 6' ,0*2
+)^2 +P Q'
,(P* 单元 通过节点区等效的参数识别#可以获得简化模
建立的十字形节点区模拟#在梁柱节点区域取一段 型的等效混凝土弹性模量和钢筋的屈服强度#根据
梁柱的长度作为节点区#节点区柱的长度从梁柱节 等效参数以及简化模型进行预制装配式节点的有
点中心取上下分别为 !$$ PP#梁的长度从节点中 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见图 ":
由图 " 可
心取其型钢连接的长度 "B$ PP#见图 K 节点核心 知#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滞回曲线具有一定的一
区示意图:
节点核心区的梁柱截面采用纤维截面#混 致性#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承载力几乎一致#数
凝土的本构关系采用 Q'*
8)2
42$% 本构模型#钢筋采 值分析结果的耗能能力稍大:
表明通过此简化模拟
用7
422
,$# 本构关系#采用 L)
+*3
-')P+
40'* 方法进 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该型钢连接预制装配式梁柱
第 "期 高向玲等%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及框架受力性能分析 %$%

节点的滞回曲线#该简化模型可为采用这种梁柱连 场地类别为 3 类进行框架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分


接方式的框架结构整体受力分析奠定基础: 混凝 土 楼 板 厚 %$$ PP#恒 载)活 载 均 取 为 B
析:
由于试验加载装置所限#本试验采用的是梁端 D6*P#:
加载机制#而在实际的结构中#水平荷载是施加在
柱端#因此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根据梁端所施加
力的大小根据节点平衡计算柱端的水平力#从而获
得该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柱端水平加载的滞回曲
线如图J所示:

!
+"框架模型平面图

图"!简化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_0
O:"!Q'P\+)
03'*'-4
234+
*F8+,
8(,+
42F
E5
342
)24
088()
123'
-4E2C'0
*4H54E23
0P\,0
-0
2FP'F
2,

!
H"框架模型立面图
图>!框架模型
_
0O:
>!R
,+*+
*F2
,21
+40
'*'
-4E
2-)
+P23
4)(
84(
)2
框架结构整体分析采用 @\
2*72
23有限元软件:
混凝 土 采 用 Q'*
8)2
42$% 本 构 模 型#钢 筋 采 用
7
422
,$#模型:对于采用型钢连接的梁柱节点区采用
提出的简化模型模拟#一榀框架整体分析计算简图
如图%$所示:
计算得到的框架前 B 阶周期分别为
;K#B3#
$ $:##<3和$:
%!$3:

图J!柱端加载节点的滞回曲线
_
0O:
J!Q+ ,
8(,
+42
FE53
42)
240
88()1
23'-4
E2
C'
0*4,'+
F2F'*4
E28',(P*2*F

2!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0!框架结构概况
2"
根据试验采用的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连接
方式形成一个<层 B 跨的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
框架的平面和立面分别见图 >:
预制混凝土梁柱的
配筋与试验节点相同#混凝土等级为 QK$#纵筋及箍
筋分别为 .N^!$$ 和 .R^B$$#材料强度的标准值
图%$!框架简化模型示意图
是根据材料的等级按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_
0O:
%$!Q'P\(
4+4
0'*
+,P'F
2,'
-4E
2-)
+P23
4)(
84(
)2
进行取值:
按照框架结构所在地的设防烈度为 J 度#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

2"
1!Q<%;.
E+'分析 方式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设防烈
R(
3E'12)分析方法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结构响 度为J度的地区可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要求#
应可以等效为一个单自由度体系响应#结构响应由 是一种可行的连接方式:
第一阶振型控制#并且在整个地震反应中结构第一
振型 保 持 不 变&%K':
对 于 由 第 一 振 型 控 制 的 结 构#
R(
3 E'12)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抗震性
&
%<'
能 : 采用此方法对于预制装配式型钢连接框架以
及梁柱采用与预制框架相同配筋的现浇框架进行
分析对比#计算得到的两种框架底层剪力与顶层位
从图 %% 可以看出#预制型钢
移的关系曲线见图 %%:
!
+"弹性
连接装配式框架的极限水平承载力可达 <$$D6#而
现浇框架的最大承载力为 !"$D6:
预制装配式框架
最大荷载对应的顶点侧移约为 %%$ PP#现浇框架
最大荷载时框架顶点侧移为 #$$ PP#充分说明了
预制装配式型钢连接框架具有良好的抗侧刚度和
承载能力:

!
H"弹塑性
图%#!框架底层弹性及弹塑性相对层间位移
时程曲线
_
0O:
%#!?
03,
\+8
2P2
*44
0P2E
034
') (
58)1
2'-4
E2
)
\2-
+H)
08+
42F-
)+P2
3(*F
2)3
203P0
82G
804
+40
'*

图%%!型钢连接框架 R(
3E'
12)曲线
_
0O:
%%!R(
3E'
12)+
*+,
530
3'-4
E2-
+H)
08+
42F
-
)+P23
4)(
84(
)2

2!预制装配式框架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2"
预制装配式框架整体建模时在节点区同样采
用简化的模型以及根据简化模型获得的节点的滞
选用 T
回曲线: ,Q2*
4)'波进行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
的动力时程分析#弹性与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时地 !!!!!
+"弹性!!!!!!!!!H"弹塑性
震动的峰值加速度分别取为 $:
" P*3 和 !P*3 :
根# # 图%B!框架最大相对层间位移

据数值模拟结果#框架底层弹性以及弹塑性相对层 _
0O:
%B!S+
G0P(P3
4')
25=
F03
\,+
82P2
*4'
-4E
2

间位移时程曲线分别见图 %##预制框架最大弹性和 )
\2-
+H)
08+
42F-
)+P2
3(*F
2)3
203P0
82G
804
+40
'*

弹塑性层间位移随层高的变化分别见图 %B:
由图 %B
+"可知#在弹性阶段#结构第 # 层的层间相对位移
! 3!结!论
出现最大值为 !PP#层间相对位移角约为 %*J#K#
小于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的限 %"提出了一种采用型钢及节点域后浇混凝土
由图%B!
值%*K$$: H"可知#在弹塑性阶段#结构第 % 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梁柱的连接方式:通过节点在反
层的层间相对位移出现最大值为 #JPP#层间相对 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可知#新型连接方式的滞回环
位移角约为%*%%"#同样小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较饱满#且峰值荷载较大:
当延性系数约为 B:
$ 时#
&
%"'
技术规程 / 的限值 %*K$:
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此种 节点区保护层局部脱落:
型钢连接节点具有较好的
第 "期 高向玲等%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及框架受力性能分析 %$B

抗震性能#可作为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连接方式: #$%$#
!B!
7#"% !
%B%a%B<:A
*QE
0*2
32"
&
%$'陈适才#闫维明#李振宝#等:
大型预制混凝土梁柱叠合板中节
#"采用 @\2
*72
23分析软件中的 &
'0*
4#? 单元
点整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工 程 力 学#
#$%##
#>!
#"%
%BK
进行了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
a%!%:
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Q.T67E
080#
+ UM6 W2 *O#
0P0 bAYE2
*H'#
+ '
()*+
TG\
2)0P2
*4+
,
B"提出了一种简化方法模拟型钢连接梁柱节 3
4(F5'*3
203P0
8H2E
+10
')'
-,+
52)
2F3
,+H+
*FH
2+P4
'8'
,(P*
点的滞回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准确 0
*42
)0'
)C'
0*4
30*\
)28
+348
'*8
)24
234
)(8
4()
23&
&':
T*0
*22
)0*OS2
=

地进行节点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且 8
E+*
083#
#$%##
#>!
#"% !
%BKa%!%:A
*QE
0*2
32"
%%'于建兵#郭正兴#管东芝#等:
& 新型预制装配框架混凝土梁柱节
可提高计算效率:
点抗震性能研究&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K#
!#!
""%
!"采用提出的简化方法实现了型钢连接装配 !#a!":
式框架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整体受力性能分析: U/&
0+*H
0*#
X/@YE
2*OG
0*O#
X/M6?'*O
IE0#
'()
*+N2
32+
)8E
'*3
203P0
8H2
E+1
0')'
-+*2]3
45,
2\)
28+
348
'*8
)24
2H2
+P=
8',
=
参考文献 (P*8
'**2
84'*&
0 &':
&'(
)*+
,'-.(*+
*/*
012
)30
45%
6+4
()+
,78
0=

&
%'!黄小坤#田春雨: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 &
&':
住 宅产 业# 2
*83#
2 #$%K#
!#!
""% !
!#a!":A
*QE
0*2
32"
%#'邹昀#林晖#马卫强:
& 具有自复位功能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
#$%$!
>"%
#"aB#:
的影响因素分析&
&':
工程力学#
#$%K#
B#!
7#"%
"#a"":
./M6X Z
0+'D(*#LAM6 QE(*5(#N2
32+
)8E'*\
)2-
+H)
08+
42F
3&
&': Y@/ U(*#
b 0#SM W2
A6 .( 0[0
+*O:
A*-
,(2
*82-
+84
')3+*+
,53
03
8
'*8
)24
2-)
+P23
4)(
84(
)2 .'(
30*OA
*F(
345#
) #$%$!
>"%
#"a
! 2" '*+
320
3P0
8H2
E+1
0')'
-\)
2-+H
)08
+42
F-)
+P2C
'0*
43]0
4E8
+\+
804
5
B#:A
*QE
0*2
3
&
#'!RNAT7LbTU S &6:
@12
)10
2]'
-RNT777)
232
+)8
E\)
'O)
+P '
-32
,-
=82
*42
)0*O&
&':
T*0
*22
)0*OS2
8E+
*03#
8 #$%K#
B#!
7#"%
"#a

& !
"":A
*QE
0*2
32"
&':
RQA&
'()
*+,#
%>>%#
B<!
!"%
K$aK":
& &
%B'徐龙标: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及可靠度分析
B'!RNAT7LbTU S&6:
LE2RNT777\
)')
O+P%
8()
)2*
434
+4(
3+*F
&
?':
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K%
"$a"B:
)
\'\'
32F\
,+*
3-'
)\E+
32A
AA&
&':
RQA&
'()
*+,#
%>><#
!%!
#"%
##
a!$: Z/ b'*OH
0+':
S28
E+*
08+
,H2E
+10
')+*F)
2,0
+H0
,0
4 *+
5+ ,
530
3'*

& )
\238+
348'*8
)242-)+P234
)(8
4()
23& ?':7E
+ *OE
+0%Q'
,,2
O2'-
!'!7/Q/@Xb/ .:
T--
284'
-8'**2
840
'*)
0O0
F04
5'*3
203P0
8)2
=
Q0
10,T*O
0*2
2)0*O#L'*O
C0/*0
12)
305#
4 #$%K%"$a"B: !A
* QE
0=
3
\'*32'
-\ )2
8+3
48'*
8)2
42-
) 3&
+P2 &':
RQA&
'()
*+,#
%>>K#
!$
! *
232"
%"%
>!a%$B:
& %!'X^K$$%$a#$%$!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7':
北京%中国建筑工
K'!6TXN@R#
^@/N6M7? M#S@bA6M_&:
72
03P0
842
340
*O'
-
业出版社#
#$%$%
%>:
4
E27M_TQM7L4
E)2
2=3
4')
2 )
5\28
+34H(
0,F
0*O&
Q'**%K
4EW'
),F
Q'*
-2)
2*8
2'*T+
)4E[(+D2T*O
0*2
2)0
*O:
b0H'*%
3 7'8
02F
+F2R'
)= X^K$$%$a#$%$!Q'F
2-'
)F2
30O*'
-8'*
8)2
423
4)(
84(
)23&
7':
^2
00
C*O%
QE0
*+ M)
8E0
428
4()
2 j ^(
0,F
0*O R)
233#
#$%$%%>:!
A*
4
(O(2
3+F
2T*O
2*E+
)0+7
03P0+#
8 #$%#:
& ' #
< !?AS@9M7b 6TXN@R: 720
3P08+3
323
3P2
*4'
-+*0
*F(
34)
0+, QE
0*2
32"
&
%K' `NMWA6`bTN .#
7T6T9ANML6M X:
R)'
3+*F8
'*3'
-+
-
)+P2 3
4)(
84(
)2F
230
O*2
F+8
8')
F0*O 4
' T(
)'8
'F3#\
2 +)4 #%
\(
3E'12
)+*+,
5303'
-320
3P08\2)-'
)P+
*822
1+,
(+4
0'*&
&':
T*O
0=
8
+\+8
045+*F1(
,*2
)+H
0,
045&
&':
T*O
0*2
2)0
*O7
4)(
84(
)23#
#$$K#
#"
*2
2)0
*O74)
(84()
2 # # ! "%
3%>>J#$! !K#a!<!:
! "%
K "#!a"BK:
&
%<'易伟建#尹犟:
基于位移及滞回耗能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新方
&
"'!@YL/NM6 L#@Y?T6 7#
TNLM7 @:
?(8
40
,28
'**
284
0'*
30*
法&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B<!
J"%
%a<:
\)28
+348'*8
)242 P'P2
*4)
230
340
*O-
) 3&
+P2 &':
RQA&
'()
*+,#
#$$<#K%!
B"%<<a"<: UAW2
00
C+*#UA6&
0+*O:
M*2] P2
4E'
F-'
)21
+,(+
40*O3
203P0
8

&
J'!吕西林#范力#赵斌: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缩尺模型拟动 \2
)-'
)P+*82H+
32F'*F03
\,+8
2P2*4+*FE53
42)2
4082*
2 O5&
) &':

力试验研究&
&':
建筑结构学报#
#$$J#
#> !!"%
KJa<K: &
'()*+,'
-.(*+*/*01
2)30
45%6+
4()+
,780
2*83#
2 #$$>#B<!J"%
%
!
a<:A
*QE
0*2
32"
b9 Z
0,*#_M6 b
0 0#Y.M@ ^
0*:
R32
(F'F5*+P0
842
34 '* +
&
%"'&X&Ba#$%$!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7':
北京%中国
)
2F(
82F3
8+,
2C'
0*4
2F\
)28
+348
'*8
)24
2-)
+P23
4)(
84(
)2&
&':
&'(
)=
建筑工业出版社#
#$%%%
%"a%J:
*+
,'-^(
0,F
0*O7
4)(
84(
)23#
#$$J#
#> !
!"% !
KJa<K:A
*QE
0*2
32"
& &X&Ba#$%$!L2
8E*
08+
,32
\80
-0
8+4
0'*-
')8
'*8
)24
234
)(8
4()
23
>'!范力: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系数研究&
&':
土木工程
学报# '
-4+
,,H(
0,F
0*O&
7':
^20
C*O%QE
0 0*+ M)
8E0
428
4()
2 j ^(
0,F
0*O
#$%$#
!B!
7#"%
%B%a%B<:
_M6b
0:A
*12
340+4
0'*'*H
2E+
10'
)-+
84'
)'-C
'0*
42F\
)28
+348
'*= R)
233#
#$%%% !
%"a%J:A
*QE
0*2
32"
O
8
)24
2-)
+P23
4)(
84(
)23&
&':
QE0
*+ Q
010
,T*O
0*2
2)0
*O&
'()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