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曹彬稱病》

曹彬攻金陵,將[克],忽稱疾,諸將驚,皆來問疾,[冀]其早愈,彬曰:
「余之病非藥石所能愈,唯需諸公共發誠心,自誓於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
則自愈。」諸將許諾,當即焚香為誓,明日稱愈。及克金陵,城中[安堵]如故,
百姓如常。又,曹翰伐江州,[忿]其久不下,城克,屠[戮]無餘。

[字譯題]
1. 克:
2. 冀:
3. 妄:
4. 安堵:
5. 忿:
6. 戮:

[句譯題]
唯需諸公共發誠心。
《曹彬稱病》答案:
[字譯題]
1. 克:攻下 / 攻克
簡單的增字題。文中指曹彬正攻打金陵,那不是即將贏就是即將輸了。按照
文意,可得知是前者,即快將「攻下」金陵。當然,若果能聯想到「攻克」一
次並推敲出答案亦可。

2. 冀:希望 / 冀盼
首先判詞性為動詞,指眾將士對曹彬病的反應。曹彬是領軍大將,沒有了他
只會潰不成軍,所以是「希望」他痊癒。

3. 妄:胡亂
首先判斷詞性為副詞,用以修飾「殺」這個動詞。文中曹彬不準將士濫殺無
辜,所以不許他們「胡亂」殺人。

4. 安堵:安定
文中指民眾「安堵如故」,首先已能得知此字描述民眾的某樣東西和之前一
樣。從「安」字應能推敲為「安定」。

5. 忿:惱怒
「忿」是動詞,指曹翰對「久攻不下」這狀況的反應,那即是「惱怒」。

6. 戮:殺戮 / 殺害
「戮」是文言常見字詞,與「殺」這行為相關。

[句譯題]
只需你們共同發自誠心表態。

[譯文]
宋朝將領曹彬攻打金陵,即將攻克的時候,突然說生病了,所有的將領們
非常驚訝,全部都來詢問病情,希望能早日康復。曹彬說: 「我的病不是打針吃
藥能治好的,只需你們共同發自誠心表態,自己發誓在城攻下的時候,不胡亂
殺害一人,那麼病就好了。」將領們答應了,立即燒香發誓,第二天曹彬就說
他的病好了。到了攻克金陵的時候,城中就如之前般安定,百姓如同平常一樣。
另一個將領曹翰攻克江州的時候,惱怒久攻不下,城攻下後,便把全城的人都
殺了。
《公叔痤薦公孫鞅》
魏公叔痤病,惠王往問之。曰:「共叔病,[即]不可諱(1),將奈社稷
何?」公叔痤對曰:「痤有御庶子公孫鞅,[願]王以國事聽之也。[為]弗能聽,
勿使出[竟]。」王弗應,出而謂[左右]曰:「豈不悲哉!以公叔之賢,而謂寡人
必以國事聽鞅,不亦[悖]乎!」
公孫痤死,公孫鞅聞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強,魏
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為悖。

[注釋]
(1) 不可諱:死的婉稱

[字譯題]
1. 即:
2. 願:
3. 為:
4. 竟:
5. 左右:
6. 悖:

[句譯題]
將奈社稷何?
《公叔痤薦公孫鞅》答案:
即:如果
惠王尊敬公叔痤,不會說他「即將」死。因此,惠王是想問公叔痤「如
果」他死了,國家該怎麼辦。

願:希望
「願」可聯想到「願望」,但「願望」是名詞,因此引伸成「希望」(動詞)

為:如果
竟:境/國外
Q3 和 Q4 應一併分析。首先,公叔痤建議惠王「以國事聽之」,把國家大
事都交給公孫鞅,但「勿使出竟」即是說不能讓公孫鞅出境,如果重用公孫鞅,
又怎會限制他的行動?明顯「勿使出竟」是指若果未能重用公孫鞅的行動。因
此,推論出前句是指「如果不能交給公孫鞅」,由於「弗」是「不」的意思,
那「為」便是「如果」。

左右:隨從/手下
在文言文很常見,左右是指身邊的人,多指隨從/手下。但不能死記,要從
文意/角色身份推斷「左右」是指哪些人。

悖:糊塗
從文意推論,惠王不認同公叔痤的建議,自然會認為公叔痤「糊塗」了。

[句譯題]
國家該怎麼辦?

[譯文]
魏國的公叔痤病重,魏惠王前去問侯他。說:「您病重,如果死了,國家
該怎麼辦?」公叔痤回答說:「我有一個兒子叫公孫鞅,希望大王在國事上聽
從他,假如不能聽從,一定不要讓他離開魏國。」魏惠王沒有答應,出來後對
隨從說,「難道不可悲嗎!憑公叔痤的賢能,卻對我說在國事上一定要聽從公
孫鞅的,不是很糊塗嗎?」
公叔痤死了,公孫鞅聽到後,埋葬完公叔痤,就向西去到了秦國。秦孝公
接納並重用了他。秦國果然一天比一天強盛,魏國一天比一天削弱。這不是公
叔痊的糊塗,而是魏惠王的糊塗。糊塗者的禍患,本來就是把不糊塗的看成是
糊塗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