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历代经方方论

潜藏摄纳,能引热下行 。 二味结合,可上降浮阳而 也 。 此百合所以以一物治病,而即以一物名病也


生肺液以充肺阴,益其脾阴,解胃燥而达解渴目 乎?”
的。” 清·尤在泾( 1729 年),《金匮要略心典》:“病
现代·刘渡舟,苏宝刚,庞鹤( 1984 年),《金 变发热者,邪聚于里而见于外也 。 滑石甘寒,能除
匮要略诠解》:“瓜萎牡蜘散方,有生津止渴、收敛 六腑之热,得微利,则里热除而表热自退”
浮热的作用 。 方中瓜萎根气凉性润,启发脾阴,上 清·黄元御( 1753 年),《长沙药解》:“治百
承津液,而止口渴;牡蜘则敛摄在上之阳热,开散 合病,变发热者 。 湿动胃逆,肺郁生热 。 百合清金
凝滞水饮 。 以上二昧,一升一降,使其阴阳调和, 而泻热,滑石利水而除湿也 。 ”
口渴自解 。 ” 清·黄元御( 1754 年),《金匮悬解》:“百合
[方论评议] 病,变发热者,是湿动胃逆而肺气不降也 。 百合滑
综合历代各家对瓜萎牡蜘散的论述,应从用药 石散,百合清金而泻热,滑石利水而泻湿也。”
要点、方药配伍和用量比例 三 大方面进行研究,以 清·陈修园( 1811 年),《金匮方歌括》:“元
此更好地研究经方配伍,用于指导临床应用 。 犀按:百合病原无偏热之证,变发热者,内热充满,
诠释用药要点:方中瓜萎根养阴生津;牡蜘益 淫于肌肤,非如热之比,主以百合滑石取散者,百
阴敛阴 。 合清金泻火降逆气,从高源以导之,滑石退表里之
剖析方药配伍:瓜萎根与牡妨,属于相须配伍, 热利小便 。 二昧合为散者,取散以散之之义,散调
瓜萎根助牡蜘清热敛阴,牡蜘助瓜萎根益阴益生 络脉于周身,引内外之热气,悉从小便出矣 。 ”
津。 清·朱光被( 1830 年),《金匮要略正义》:“此
权衡用量比例:瓜萎根与牡蜘用量比例是 1 : 则变发热,是邪已向外,止郁蒸于皮肤揍理 。 故以
1 ,提示药效养阴与敛阴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以 滑石助百合,清泄上焦之表热,{卑郁邪即从清窍而
治阴虚 。 出,故曰微利止服也 。 其不用泉水者,以热已向外,
不必更清里也 。 ,,
七、吉合二劳右舷
清·王孟英( 1852 年),《温热经纬》:“邹润
[方药]百合(炙),一两( 3g) 滑石三两 安曰:玩百合知母汤,可以见汗则伤气,邪搏于气
( 9g) 分,为消渴热中也 。 玩百合鸡子黄汤,可以见吐则
[用法]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 三服 。 当微 伤上,邪扰于心,为烦懊不寐也 。 玩百合代精汤,
利者,止服,热则除 。 可以见下则伤血,邪搏于血分,为血脉中热也。玩
[功用]滋利心肺,导湿下行 。 百合地黄汤,可以见不经吐下发汗,则系百脉一宗,
[适应证]心肺虚热挟湿证:心烦,干咳,咽 悉致其病,元气血上下之偏矣 。 所谓百脉一宗者
燥,身沉重而困即欲行不得行,小便赤,头痛而沉 何?《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
痰少,或发寒热,舌红,少苔或黄而腻,脉虚数。 左乳下,其动应衣,为脉宗气,是最近于心,乃著
{应用指征]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 邪焉,是以见证行卧不安,如有神灵,皆心中辗转
主之 。 (第三 8) 不适之状,口苦小便数,身形如和,其脉微数,皆
{方论] 心中热郁气’院之征 。 以此例之,《本经》百合主邪
清·李文乏( 1682 年),《金匮要略广注》:“由 气腹满心痛 。 盖有若合符节者,而治法始终不外百
内热以致表热,用滑石利小便以泻去内热,则表热 合 。 则以心本不任受邪,心而竟为邪扰,则不责将
从此泄去,此釜底抽薪法也 。 又心合脉,与小肠为 之谋虑不审,即责相之治节不行。今邪阻于上而不
表里,利小便,即以泻心火也 。 ” 下行,为肺之不主肃降,元能遁矣 。 故欲征其愈期,
清·张志聪( 1683 年),《金匮要略集注》:“百 极宜验其小便 。 凡溺时必肺气下导,小便乃出。今
合主行皮毛之气,滑石能利水府之癫,故当小便微 气拄于头,即欲下行,上先有故,则肺形之轩举不
利,气化便行,而热自解矣 。 ” 随,气之支结不降,亦又何疑 。 乃头中之不适,复
清·魏荔彤( 1720 年),《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分三等,其最甚者,至气上拄而为痛,其次则不痛
“其变发热者,则非脉微数而不见发热矣,必有气 而为渐渐然,又其次则因小便通而快然,即此验其
郁内生之热,故热发于表矣 。 仍以百合理气,佐以 轩举支结之浅深微甚,既了如指掌矣 。 况合之以百
滑石利水,水泄而内热除内热除而表热退也 。 总 合地黄汤下云:大便当如漆 。 百合滑石散下云:微
为百合一物引伸于元尽,而殊不出顺气补气之神理 利者止服,热则除 。 则百合之利大小便,又与《本

• 298.
第 4 幸 ’也病证用方

经》吻合矣 。 ” 原元热证,因病经一月未解,阴虚生内热而引起变
清·高学山( 1872 年),《高注金匮要略 》 :“滑 证 。 仲景处方百合滑石散,滑石分理阴阳,为中下
石分理阴阳,为中下二焦清利之品 。 配百合以收摄 焦清利之品,配百合以收摄其气,则水道分利,阳
其气,则水道下泄,而阳热自除矣 。 微利 , 即止服 。 热随小便而出 。 ”
阴虚,不得过以分消伤津液也 。 ” 现代·刘渡舟,苏 宝 刚,庞鹤( 1984 年), 《 金
清·莫枚士( 1884 年),《经方例释》:“此百 匮要略诠解 》 :“治以百合滑石散,滋阴清热,利湿
合散加滑石也 。 《本经 》 滑石利小便,荡胃中积聚 通郁 。 方中百合滋阴济阳,清润心肺;滑石利水,
寒热 。 《赵氏衍义》云:若变热者,乃因脉塞,郁 渗湿以解热 。 以上二昧,一为滋阴润燥,而去在上
而成热,以消石通利佐之 。 消石性凉,又可治热血 之虚热,一为滑利水道,而通在下之湿郁,津液通
之积塞者,自微利而出,放热除矣 。 据此似 《 赵本》 济,其热可清 。 ”
有消石一昧,义较胜 。 ” [方论评议]
清·戈颂平( 1907 年),《金匮指归》:“主百 综合历代各家对百合滑石散的论述,应从用药
合甘平,微苦气味,固半表上阳气|蜀午,阳浮半表 要点 、 方药配伍和用量比例 三 大方面进行研究,以
上,阴土气滞,以滑石甘寒体重,人阴土滑利土气 。 此更好地研究经方配伍,用于指导临床应用 。
右二昧为散,二,阴数也,散布也 。 象二阴偶阳, 诠释用药要点:方中百合滋补阴津;滑石清热
布半里阴也 。 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 利湿 。
服,热则除 。 三,三阳也 。 服,行也 。 微,幽,微 剖析方药配伍:百合与滑石,属于相反相畏配
处也 。 三阳阳气行于半里,当幽微处之阴,利于半 伍,相反者,百合滋阴,滑石利湿,相畏者,滑石
表不发热者,止服 。 ” 制约百合滋阴生津助湿,百合制约滑石清热利湿伤
近代·曹颖甫( 1931 年), 《 金匮发微》:“仲 阴,达到滋阴之中兼以利湿,利湿之中兼以滋阴 。
师立方,用百合滑石散,滑石剂量三倍于百合,百 权衡用 量 比例:百合与滑石用量比例是 1 : 3'
合以润燥,滑石以清热 。 石质重滞,取其引热下行, 提示药效滋阴与利湿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以治阴
但使服后微利,其热当除 。 所以用散者,亦因病久 虚湿浊 。
正虚,不宜汤剂也 。 ” 权衡百合滑石散用量病变证机是以湿为主,
近代·彭子益( 1947 年),《圆运动的古中医 阴虚为次,治疗重在利湿,次在滋阴;若阴虚与湿
学·金匮方解篇》:“治百合病变发热者 。 湿热痕住 浊都比较重者,百合与滑石用量为相等;若阴虚重
肺气,故病变热,滑石清利湿热,百合清肺也 。 ” 于湿者,百合用量应大于滑石 。 再则,若病变证机
现代·王渭 Jll ( 1982 ),《金匮心释》:“百合病 仅有湿热而无阴虚,百合可制约滑石利湿伤阴 。

第八节 心热证用方

枝、防己 、 防风、甘草,酒浸其汁,用是轻清归之
、陈己士也赘汤
于阳,以散其邪,用生地黄之凉血补阴,熟蒸以归
[方药]防己一钱( 1.5g) 桂枝三钱( 4.5g) 五脏,益精养神也 。 盖药生则散表,熟则补衰,此
防风三钱( 4.5g) 甘草二钱( 3g) 煎煮法也;又降阴法也 。 阴之不降者,必少升举以
[用法]上四昧,以酒一杯,浸之一宿,绞取 提其阳,然后降之,方可下 , 不然,则气之相并,
汁,生地黄二斤,口父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 不得分解矣 。 ,,

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 清·张璐( 1698 年), 《 千金方衍义 》 :“故


[功用]养心清热,散邪定狂 。 以防己逐其痰气,防风泻其本邪,桂心通其关窍,
[适应证}心虚热发狂证:发狂而精神萎靡, 地黄安其本神,甘草专和桂心 、 地黄寒热之性 。 ”
善动妄行而困乏,视物模糊如见鬼状,无人则独语 清·魏荔彤( 1720 年),《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 :
不休,而见人则止,无寒热,舌淡红,脉虚 。 “似为风寒兼中于表,而积热内狂于心者主治也 。
[应用指征]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 然其中药品,亦不外治风而兼除湿 。 绞以生地黄汁,
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 (第五 13) 引除风湿之味于血分中,亦分从火治 、 风治 、 湿治,
[方论} 两解其在表之风湿中于卫而且中于营者也 。 此亦虚
元·赵以德( 1368 年),《金匮方论衍义》:“桂 不甚虚,有风湿邪在则实者,方可与也 。 ”

• 29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