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翻译是一项技术活,英语好的人不见得翻译水平高,翻译的提高需要

的是大家真正拿题进行反复操练,只有练习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在

操练中也可以学习借鉴一些翻译技巧,能对一些长难句有更进一步的

理解。翻译水平会是循序渐进在不断练习过程中提高的。翻译要加强

练习,争取能在后期进行翻译时更加顺手。

翻译的原文和译文在语义上是不能有偏差的,但由于中英文的语言差

异、表达习惯不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要对译文进行一些处理,

以期更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由于英文表达习惯,常常用一些抽象名词作为主语,而中文的表达习

惯则需要把抽象变为具体;英文中常常会为了避免重复而多用介词,

中文则不怕重复,一个词会用上好几遍;英语中的复数名词译为汉语

时,常常加入这些、各种、种种等,要视具体语境情况而定。

.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他并没有给出我们满意的答复,这种态度使得我们非常生气。

针对这一公共问题,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

英语中出现两个或多个相同谓语时,常常会省略,以使句子不那么赘

余。而中文中则要译出来,使其表达更加地道;英文中的介词短语译
为中文时往往要增译动词;有些英语中的名词在译为中文时要加入相

应的动词,使其意义更加完整,表达更加明确。

我们这周去厦门,下周去深圳。

研究行为的科学技术;

追求统一的冲动。

参加完聚会后,他还要发表一个重要讲话。

1. 时间状语常常可以直接翻译,一般译到主句前。

我在吃饭的时候他进来了。

他们听到这个悲惨的消息之后突然大哭起来。

2.有的时间状语从句引导词除了表示时间以外,还会附带条件性,所

以在翻译的时候要译出条件关系。

只有我们的项目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才能采取行动。

1. 英语中的状语位置较为灵活,既可以放在主句前也可置于主句后,

而中文表达常常遵循“前因后果”的顺序,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也要注

意调整语序。

今天天气不好,所以我们得另选一天去远足了。
2.但上述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原因状语也可放在主句后,这样也对应

了汉语中的结构“之所以……是因为”。

实践之所以有价值,因为它是对理论的检验。

1. 总的来说,目的状语放在主句前翻译,把说明情况的主句放在后面。

为了不弄醒他,她悄悄关上房门,轻轻地溜了出去。

2. 目的状语也可译在主句后边,表示以免、以防、使得、生怕等等。

他下了班就早早回家了,免得他母亲担心。

1. 一般被动句的主语是无生命的主语,翻译时常常要将原文主语译为

汉语中的主语。

当锈形成的时候,就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主语宾语颠倒位置

一般英语中当动作主体的词前加上 by 时或由介词短语构成时,那么在

译文中 by 后边的动作主体词或该介词短语中的名词就要充当主语,宾

语则是原文中的主语。

这种化学反应能够释放出光和热。

3.增加主语
一些被动句在译为主动句时要增加一些主语,比如我们、人们、大家

等等。

人们还未解决这一问题。

汉语无主句较多,也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说话表达习惯等因素有关。

很多情况下,我们和处于同一背景生长环境下的人聊天,都不需要说

主语,但是对方大多数情况下,都能理解你的意思。

已经制定了政策来保护环境。

并不一定是所有英文中的被动句都译为中文的主动句。当一些被动句

着重在强调被动意义,这时突出的是被动的动作,那么这种情况下就

要仍然译为被动句。在汉语中,要用这些语言表示被动意义,比如:

被、受、遭、让、给、由、把、得到、受到、加以、得以、为……所、

由……来”等等。

对于包含技术性的翻译来说,就像学习自行车一样,总要经历跌跌撞

撞的时刻,最后是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翻译也一样,大家一定要多多

练习,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反复琢磨;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翻

译不可能会有一个多么固定完美的标准答案,以下是翻译步骤:

1.通读全句,确定主干,划分意群。

2.选择词义,调整语序,适当加工。
在这一步骤指导下,在掌握一些翻译技巧的基础上要亲自动手动嘴翻

译,切忌感觉翻译出来了就对答案,这样不会有长进的,只有把翻译

不好的地方多多琢磨,想想如何在下次能够翻译的更贴切一些。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翻译的结果也是如此,只要是意思通顺,

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即可,而且考研英语中的翻译相对来说不是那

么容易,所以不需要大家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效果,只要把意思弄明白,

进而能够顺成一句话就可以了。考研英语中的长难句翻译对于大家来

说不是很容易,所以大家在头脑中先有一些翻译技巧,从这些相对简

单的句子入手,进而达到对复杂句子的翻译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