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廉頗藺相如列傳》

詞解:
1. 竊:私自
2. 境:邊境
3. 奏:進獻
4. 卻:後退
5. 負:倚仗
6. 逆:違背
7. 倨:傲慢
8. 急:催逼
9. 睨:斜著眼睛看
10. 辭謝:道歉
11. 曲:理虧
12. 衣:穿著
13. 卒:終於
14. 詳:假裝
15. 引:接引
16. 閒:偏僻的小路
17. 一介之使:有微不足道的意思
18. 唯:希望
19. 訣:訣別
20. 望:念頭
21. 靡:倒下
22. 不懌:不高興
23. 竟:完畢
24. 設:部署
25. 待:防備
26. 賤人:地位卑微的人
27. 庸人:普通人
28. 爭列:爭位次的高人
29. 不肖:不賢,沒有才能
30. 駑:劣馬
31. 顧:只是
32. 因:依靠
33. 刎頸之交:指可以同生共死的朋友

主旨
記敍藺相如和廉頗應對秦國欺壓的史事,表彰二人盡心為國的精神,其中尤要
突顯藺相如對外智勇雙全,對內謙遜忍讓、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忠臣特質。

Q1: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繆賢向趙王推薦藺相如。試從他的話中摘錄一個概括
藺相如特點的句子,並說明作者記述這件事的作用。
句子:「其人勇士,有智謀」
作用: 作者透過繆賢憶述自己得藺相如獻策,間接描寫了藺相如有勇謀的性格
特 質,並可以吸引讀者。另一方面,並為「完壁歸趙」和「澠池之會」作鋪墊。

Q2: 藺相如怎樣從秦王手中取回和氏璧,並把它送回趙國?
蘭相如假稱和氏璧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把玉壁從秦王手中取回。他繼而怒
斥秦王傲慢無禮,要脅要擊碎玉,隨後要求秦王齋戒五日,在朝廷上設九賓之禮,才
會獻上玉壁。藺相如藉此拖延時間,暗中吩咐隨從穿上平民服裝,循小路把和氏璧送
回趙國。

Q3: 藺相如在「澠池之會」一事中,表現出甚麼特點?試加以說明。
表現了藺相如有勇有謀的特點。秦王要求趙王鼓瑟來羞辱他,藺相如馬上要求
秦王擊缻,並要脅與秦王同歸與盡,嚇退秦王左右的人,可見他的急智和勇敢。當秦
臣要求趙國送十五座城給秦王,藺相如立即要求秦國把首都咸陽送給趙王,突顯秦國
的要求不合情理,也可見他有智謀。

Q4: 《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廉頗說:「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這句話
反映了他哪兩種心態?
-- 慚愧。廉頗身為一位大將,卻說自己是「鄙賤之人」,而說藺相如是「將
軍」,對比以往他驕傲自大。反映了他為之前所說的感到慚愧不如。
-- 欣賞藺相如。廉頗在句中說藺相如「寬之至此」。表達他對藺相如的寬宏大
量,而對他的佩服。

Q5: 《廉頗藺相如列傳》善用襯托手法刻畫人物,試根據有關內容完成下表。
「完壁歸趙」:以趙王及大臣面對秦國脅迫時的猶豫不決襯托藺相如的勇敢果
然。
「澠池之會」:以廉頗的心胸狹隘襯托藺相如的個人恩怨。
以廉頗只顧全大局襯托藺相如能寬宏大量。

Q6: 《廉頗藺相如列傳》的第一段在文章結構方面有甚麼作用?試加以說明。
作用: 伏筆
說明:文章交代了廉頗和藺相如的地位懸殊,之後的段落記述藺相如的地位經
過「完壁歸趙」和「澠池之會」兩件事大大提升,甚至高於廉頗,廉頗認為藺相如
「素賤人」,不甘居於其下。首段對藺相如的介紹,為廉頗後來忌恨藺相如的事情埋
下伏筆。
Q7a: 在「澠池之會」中,廉頗訂下了甚麼對策?
廉頗訂下了兩個對策,一是若趙王計日不歸,便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的欲望,
免秦王用趙王要脅趙國;二是安排了大隊兵馬防備秦國。

Q7b: 「澠池之會」如何見出藺相如的膽識和機智?
「澠池之會」中,藺相如以死脅迫秦王擊缻;毫無畏懼,足見其膽識。秦臣請
趙國以十五座城為秦王祝壽;藺相如反應敏捷,即請秦王以咸陽為趙王祝壽,不讓秦
國佔上風,足見其機智。

Q8:根據文章第一段,廉頗和藺相如的身份地位有何不同?這為下文的哪一件事埋下伏
線?試加以說明。
廉頗是趙國的大將,藺相如只是宦者令繆賢的舍人,兩人身份相距甚遠。這為
下艾負荊請罪一事埋下伏線,廉頗覺得藺相如出身寒微,只憑口舌的本領立下功勞,
卻位居自己之上,對此耿耿於懷,誓言要羞辱藺相如。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