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聲聲慢》

詞解:
1. 將息:調養,休息
2. 堪:能夠
3. 怎生:怎麼
4. 次第:情形
5. 憔悴損:指菊花凋謝枯萎
6. 誰:何

主旨:
借寫眼前秋景,北雁南飛,黃花堆積,梧桐細雨,抒發國破家亡及喪夫後孤獨
悽慘的心情。

Q1: 甲: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乙: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以上兩句借景抒情,你認為當中情與景的關係是怎樣的?試加以說明。
情景關係:甲句運用觸景生情的手法,乙句運用緣情寫景的手法。
說明:甲句:作者本居北方,因中原淪陷,避走南方,當看見從北方南下的大
雁飛過,便勾起她對故國家鄉的想念,傷心不已,屬於觸景生情。
乙句:寫庭院中菊花枯萎凋謝,作者惋惜菊花憔悴,其實出於自己年華
老去,飄零異鄉,孤苦無依的感情,屬於緣情寫景。

Q2a: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敵」字強調了晚風的凜冽程度,難以抵受。

Q2b: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守」字強調了作者獨自呆在窗邊時間太長,心境之孤寂無聊。

Q3: 詞中「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這一組句子,運用了哪一種借景抒情的
手法?試加以說明。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運用了觸景生情的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
抬頭望上天空,看見一隻北方南飛的雁,作者自己也是從北方來到江南的,所以看到
雁便說是舊時相識,如今卻流落南方,無法重返家鄉,作者借用雁子抒發了自己對家
鄉的懷念之情。

Q4: 作者在上片開首運用了十四個疊字,這種手法對抒發情感有何作用?試從文意和
聲律角度略加說明。
追憶往事開始「尋尋覓覓」,再以「冷冷清清」寫外在環境,後轉而刻劃內心
所感「悽悽慘慘戚戚」,使情感表達層層遞進。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 緣情寫景
--- 借花喻人:自傷年華老去,猶如眼前黃花憔悴
--- 感歎身世飄零,孤苦無依,猶如黃花凋落遍地
--- 花枯萎凋謝,出於對自己年華老去的感慨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 黃昏時響起雨打梧桐的聲音,在夜長人靜之時,更添凄涼感受
--- 秋雨梧桐,有孤伶凄涼之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