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孔乙己:問題參考答案

(一)作者以小夥計作為敘事者,這樣的安排,對敘述孔乙己的事蹟有哪兩種好處?(10%)
1.串聯作用:利用小夥計這個角色的所見所聞,將孔乙己零散的生活片段串聯起來。
2.客觀中肯:透過小夥計這旁觀者(第三者)去描述孔乙己的一舉一動,令內容更客觀中肯。
3.真實可信:小夥計長駐咸亨酒店,能夠耳聞目睹孔乙己事情,予人真實性,有一定的說服力。

(二)據小說開端所述,短衣幫和長衫主顧光顧咸亨酒店時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4%)
這反映了當時甚麼社會現象?(6%)
1.表現分別:
a.短衣幫:通常只買酒,很少買下酒菜/靠櫃外站著喝/說話嘮叨/要親眼看著夥計舀酒。
b.長衫主顧:要酒要菜,踱進店裏慢慢坐喝。
2.反映的社會現象:
當時的社會階級分明/短衣幫不及長衫主顧闊綽,生活匆促,故要站著喝酒;長衫主顧則較闊綽,有較
多時間及閒情坐著喝酒。

(三)「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這句話曾出現兩次,這和孔乙己做了哪些事情有關係呢?(6%)
又這些事情,反映了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是怎樣的?試舉一例說明。(4%)
1.孔乙己做過的事情:
a.孔乙己偷了書給人吊著打,還死要臉的爭辯和反駁,說些「君子固窮」之類叫人難懂的話。
b.孔乙己給人嘲笑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顯得頹唐和難堪,說了些「之乎者也」叫人全不懂的話。
2.孔乙己的社會地位:孔乙己社會地位低。
3.例證:孔乙己是讀書人,但考不上秀才,不能當官,被人嘲笑,不受尊重。

(四)作者說:「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顯示了孔乙己的心態是怎樣的?(6%)
篇中掌櫃先後四次說過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這反映了掌櫃的為人怎樣?(4%)
1.孔乙己的心態:
a.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顯示他仍然是讀書人,而不是幹粗活的人;
b.站著喝酒:他沒有營生本領,不能像其他上層人坐著喝酒。
2.掌櫃的為人:
重視錢,他視錢財更重於人,足表現他的冷漠和無情。

(五)孔乙己最後一次在咸亨酒店出現的時候,他的外貌和打扮怎麼樣?(8%)
為甚麼作者刻意安排他在「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的環境下出現?(2%)
1.他的外貌和打扮:
a.他臉上黑而且瘦,已不成樣子;
b.穿一件破夾襖;
c.腿斷了;
d.盤著雙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纏在肩上掛。
2.刻意安排孔乙己出現:
運用襯托手法/借景抒情/令人更同情孔乙己悲慘的遭遇。
(六)本篇具備了小說哪些寫作特點?試指出其中四項。(10%)
1.情節發展:開端、發展、高潮及結局
2.結構嚴謹
3.人物對話
4.以人物開展故事情節
5.有主線,有伏筆

(七)綜合全文,分析孔乙己的為人。試列出其中五項,並從文中舉例說明。(10%)
1.思想迂腐:他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喜歡賣弄自己讀過書,說話時,總是滿口之乎者也。他又關注
不合時宜的學問,「回」字的四種寫法,就是小孩子也知道沒用,但他仍津津樂道,以為知道便是
有本事。
2.好喝懶做:他喜歡喝酒,不事積蓄;又不會謀生,做事不負責任。他寫得一手好字,本可替人家鈔
書維持生活,但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筆墨硯一齊失蹤,所以再沒有人叫他鈔書了。
3.講究面子:他雖然讀書不成,連半個秀才也考不到,但仍不肯脫下那件又髒又破的長衫,以保持
讀書人的面子。他偷了何家的書,硬說竊書不能算偷,極力為自己辯護。他偷了丁舉人的東西,被
打折了腿,還故意說是跌斷的。
4.不思進取:他考不到功名,寧願行乞、偷竊,做社會的寄生蟲,也不思振作,不肯腳踏實地做人,
甘心接受命運的安排。
5.軟弱怯懦:他經常因為偷東西而屢次捱打,卻始終沒有絲毫自衛能力。任何人都可以挖苦、奚落、取
笑他,甚至小孩子也把他的言行當作笑柄,由此可見他的軟弱無能。
6.忠厚善良:他喜歡小孩子,和他們很合得來,願意把有限的茴香豆分給他們吃,一人一顆。當他知
道小夥計讀過書,便熱心地教他認字。
7.講究信用:他喝酒從不拖欠,雖然間或沒有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必定還清。
8.待人和藹:他雖然經常遭別人的挖苦、取笑,但他從不發脾氣,對他們也沒有絲毫的怨恨。
9.尚知羞恥:當別人問他為什麼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時,他立刻露出頹唐不安的模樣。當別人取笑他
偷東西時,他便用眼神要求對方不要再提。可見他仍有羞恥之心。

(八)試舉例說明本篇刻畫人物的手法:運用對比(5%);運用間接描寫(5%)。
1.運用對比:
a.孔乙己與長衫客同是穿長衫,但後者衣著光鮮,有能力踱進酒店坐下慢慢喝酒,孔乙己的長衫則又髒
又破,他雖穿長衫,卻和短衣幫一樣,站著喝酒。------通過對比反映孔乙己貧窮卻又死要面子。
b.同是讀書人,得到功名的丁舉人受人敬畏,作威作福,恃勢凌人;屢試不第的孔乙己則受盡奚
落。------通過對比反映人情的涼薄。
c.孔乙己身材高大,但被打折腿後,要靠一雙手爬行;孔乙己從前被人取笑,總是爭辯一番,被打折腿
後已不再十分分辯,但仍不肯承認被人打折腿。-------通過前後對比,反映孔乙己境況淒涼,同時反
映他不肯面對現實,仍死要面子的可悲。
2.運用間接描寫:
a.人們背地裏說孔乙己讀過書,但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靠替人抄寫為生,但因好喝懶做,沒人找他
抄書,所以免不了做些偷竊的事,道出孔乙己的背景。
b.有酒客說親眼看見孔乙己因偷何家的書而被吊著打。------道出孔乙己窮困潦倒,常因偷竊而挨打。
c.人們嘲笑孔乙己半個秀才也撈不到。------道出孔乙己仕途不順。
d.喝酒的人說孔乙己因為偷了丁舉人的東西,被打折了腿。------道出孔乙己的悲慘遭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