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 34 卷 第 4 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Vol. 34 No.

4
2015 年 4 月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pr. 2015

《神雕侠侣 》中的情感之美
徐钰茹
(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摘 要: 武侠世界于热闹中见孤独,于侠义中见感情。金庸的小说无论在情节的安排上,还是在人物的塑造
上,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金庸先生的小说如此受欢迎,我认为最重要一点是,他的小说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情感理
想,并且其情感把握,具有深刻的儒家思想内涵。《神雕侠侣》塑造了一个的侠情世界,对侠的张扬,对情的赞美,让
人心驰神往。本文重点说说其中情感之美,对爱情理想的构想,对爱情追求的节制。
关键词: 神雕侠侣; 美的理想; 美在节制
中图分类号: I207.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612x( 2015) 04 - 0131 - 05
DOI:10.16276/j.cnki.cn51-1670/g.2015.04.030
“在民族的范围内,审美情感是全部社会情感 任性俏皮的少女,郭靖是一个憨头憨脑却侠义坦荡
中最精致、最纯粹、最深沉、最敏锐而且富于相当强 的人,他们走在一起,成为一对痴情小儿女,其中的
[1]
度和力度的情感表现之一。”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 打笑骂俏,深受读者的欢喜。 到了下篇《神雕侠侣 》
说,将“武侠”与“情感 ”结合起来,在民族大义与厮 中,黄蓉已为人母,这时的她,褪去了少女时的任性
杀打斗的背景下,展现各式各样的情爱纠葛。 在他 俏皮,而是多了几分母性的关怀备至与处事的稳重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十五部小说中 , 周全。这时的郭靖,在民族危难之际,坚守襄阳城,
把人的情感展现到一个新的境界,推向一个新的巅 他的大义凛然和人格魅力得到升华 。
峰,莫不数《神雕侠侣 》。 在《神雕侠侣 》中,它的爱 倪匡在《四看金庸小说》中写到: “黄蓉在《射雕
情理想便是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 英雄传》之中,已经不能算是十分可爱的人物,但总
许”,于传统中国人对爱情的理想,便是对爱情的忠 还不失是一个聪明伶俐、明艳照人的小姑娘。 但是
贞专一。不管是至情至性浪漫情怀如杨过和小龙 一到《神雕侠侣 》之中,黄蓉连这些优点都没有了,
[2] 132
女,还是平凡夫妻琴瑟和谐如郭靖和黄蓉 ,都叫人羡 变成了很不堪的人物。” 他之所以将黄蓉评为
慕不已。而最终没得到恋人垂怜如李莫愁 、郭襄等, 中下人物,其中一个原因是郭靖受到黄蓉的控制 。
她们或选择无情报复,或选择避世隐居,或选择浪迹 在《神雕侠侣》中,我们确实发现郭靖与黄蓉在为杨
天涯,但都没有移情于另一个人。 很多学者都注意 过学武之事、女儿婚姻之事上,意见有些冲突,思想
到了神雕中情感的复杂性,既然有了小龙女,为何生 有些矛盾,最终郭靖还是听从黄蓉的,但这并不意味
出陆无双、程英、公孙绿萼等动情可爱的女子。在我 着郭靖受黄蓉的控制。而我个人认为他的看法有些
看来,正是由于这些女子形象的塑造,更能体现出中 不妥,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黄蓉对小时候偏激孤傲
国儒家中和思想的情感内涵。正是有了这些灵动美 的杨过没什么好感,况且在桃花岛上,与武氏兄弟以
丽姑娘,或一个关切的眼神,风雨中一件衣服,患难 及郭芙不合,她建议把杨过送到全真教习武不无道
时的自我牺牲,于无言无怨的相思中,才有令人心悸 理,而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给她不信任的杨过 ,更是
的感动。 合情合理。郭靖的想法没能如愿以偿,并不意味着
他受人之制,而是事实也如黄蓉讲,女儿和武氏兄弟
一、情感美,美在理想
与杨过不合,在某种程度上黄蓉的考虑也是对的 。
( 一) 平凡夫妻的琴瑟和谐 其二,无可置疑的是,金庸笔下的郭靖是侠之大者的
在上篇《射雕英雄传 》中,黄蓉是一位聪明绝顶 体现,在他的下半生,坚守襄阳城,抵抗外族入侵,关

收稿日期: 2012 - 12 - 12
作者简介: 徐钰茹( 1990 - ) ,女,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国文化与文论。

· 131·
心百姓苍生,救民族于危难。而家里的大小事宜,没 孤独行走江湖,最后在第三次华山论剑中力敌众人 ,
有精力去顾及,不得不交给黄蓉来打理。郭靖主外, 博得“西狂”的称号。
心存天下苍生,黄蓉主内,维护一家老小,很符合中 杨过从小与母亲穆念慈相依为命 ,母亲去世后,
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 。从这里我们可 无依无靠,沦为小叫花,靠“偷鸡摸狗 ”过活。 从小
以看出,为国的鞠躬尽瘁,没有受到妻子的诸多埋 受尽冷眼与欺凌,饱尝生活的心酸,使得他学会了油
怨; 为家的精心经营,也没有受到丈夫的强权压制, 腔滑调,玩世不恭。流落江湖的他遇上了郭靖,被郭
他们的步调很和谐,是一对很恩爱的夫妻。 靖带上桃花岛。在那里,他过得并不快乐,骄横的大
人到中年,婚后的黄蓉失去了少女时代的光辉 , 小姐郭芙和野蛮的武氏兄弟欺负他,更使他觉得自
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扮演妻子和人母的角色 ,她形 卑与自怜。后来遇上欧阳锋,认他做义父,学会了蛤
象的转变,曾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黄志刚、黄凌云 蟆功,而被送到终南山学艺。在全真教,那些道士也
在《烈日下的芙蓉———从金庸小说看男权意识影响 没有真心教他学功夫,反是毒打欺侮,致使他逃出重
下的女性命运》中认为: “在金庸小说所营造的爱情 阳宫,误入古墓。 从此,杨过拜古墓派小龙女为师,
社会中,男子才是真正的中心,女性再美丽、再突出 与同样孤苦伶仃的小龙女相依为命 。她师徒俩在古
也只是男子的陪衬,只是作为客体的存在,她们的命 墓十年,朝夕相处,相互关心,却不想二人早已心生
[3]
运总是被男权意识所左右。” 他们认为黄蓉形象 情愫,生死相许。后来因李莫愁师徒的闯入,在生死
之所以受到冷遇,是因为她的形象角色多了,复杂 关头,互诉心肠,最终走出了古墓。
了。也有些学者认为,黄蓉性格在《射雕英雄传 》中 外面的世界没有古墓那般安宁与单纯,从小生
是受父权的影响,在《神雕侠侣 》中是受夫权的 影 活在古墓的小龙女心地善良,不谙世事。 她的至情
响。我比较赞同他们的看法,在浓厚的古典文学中, 主要体现在四次生死离别上。第一次误以为是杨过
这种夫唱妇随的传统爱情,是她们生活的理想,也是 对不起她,辜负了她一片深情,她绝望地离去。第二
她们最大的追求。不管这种转变背后的文化底蕴是 次在“英雄大宴 ”上,她为了杨过免受“忤逆 ”之名,
什么,黄蓉作为郭靖的妻子,作为“侠之大者 ”的妻 而怅然离去。第三次她得知自己失身的真相,觉得
子,无论前方是否艰险,无论心中是否乐意,她都和 自己不再是清白之身而对不起杨过,况且误信了杨
郭靖一起抵抗顽敌,同甘共苦。这种为了丈夫,不惜 过为化解武氏兄弟的矛盾而谎称郭芙许配给自己 ,
委屈自己,心甘情愿帮助夫君完成救国大计 ,她的爱 为了他幸福,她再一次不辞而别。最后一次,她知道
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作为大侠的郭靖,深受儒家 自己不久于人世,为了杨过能好好活下去,假意留下
思想的熏陶,对父母孝,对国家忠,对爱情贞,对朋友 十六年之约,而悄然跳下绝情谷。她的每一次转身,
义,对子女爱,对苍生仁,可谓完美。 黄蓉对他如此 心情是复杂的,也是痛苦的,但是为了对方更轻松、
用心,他对黄蓉也一样,待之以极度尊重与信任,给 更幸福、更长久的活着,她宁愿放弃自己的幸福。难
予无限宽容与自由。 一个要于国家危难中“死而后 怪陈夫龙在《金庸小说的情感系统及其深层意蕴 》
已”,一个为了丈夫,愿意和他并肩作战,这不是传 里说: “《神雕侠侣 》中的小龙女堪称情圣的代表 ”,
统伟大的爱情么? “至情至性,为爱历经磨难,甚至牺牲自己。”① 须不
“《神雕侠侣》中的黄蓉已不像《射雕英雄传 》中 知,小龙女的每一次离开,杨过对她的思念就更深一
少女黄蓉那样单纯而略带夸张,虽聪明,却猜不透杨 层,对她的爱就更浓一些。 陈尚荣在《至真、至情、
过的心思; 虽成熟,却教不好自己的女儿。少女式的 至性———金庸小说 < 神雕侠侣 > 中杨过形象之分
刁钻古怪不见了,代之的是母性的温柔和奉献; 而在 析》中认为: “金庸为了表现这一点设计了几个少女
[5]
自己丈夫面前,仍保留了一丝调皮可爱,这更凸显出 来‘考验’杨过的感情。” 确实,在小龙女离开后,
[4]
人物的真实和亲切。” 黄蓉形象的转变,是为传统 杨过在找寻她的过程中,先后认识了陆无双,完颜
美德的转变,是为伟大爱情的转变。为人妻为人母, 萍、程英、公孙绿萼、郭襄几个动人温柔的女子。 陆
勇于承担起保护丈夫和教育孩子的义务 ,这是她从 无双是一个直率和他一样有些偏激的姑娘 ; 程英在
天真理想浪漫的少女走向成熟平凡世俗的妇女 。尽 和他相处过程中,更多的是默默地关心; 公孙绿萼,
管少了少女多重美丽的光环,却多了几分母性真切 那位深情的姑娘为他而牺牲了自己性命 ; 郭襄这个
的柔情。这是普通百姓家爱情的体现,是平凡夫妻 直爽活泼的孩子,她出现在杨过不知小龙女是否还
的生活反映,更是夫妇琴瑟和谐的理想。 活着的时候。她们各有性格,各有可爱之处,在患难
( 二) 至情至性的浪漫情怀 与共的时候,她们流露真情,杨过深受感动,有时也
《神雕侠侣 》中的杨过,在成为大侠之前,经过 会动心,但每一次的动心之时,想起的都是他的龙姑
了多年的磨练。少年时他也曾年少轻狂过,成年后 娘,不能不说这是他至情之处。
· 132·
杨过和小龙女都是至性之人,他们有自己的道 有人分析金庸小说虚构的江湖中“一男多女 ”
德评判标准。其一,从杨过逃出重阳宫拜师古墓派 模式,是中国传统的“一夫多妻 ”制度的体现,以致
门下,这是背叛师门,为武林同道不齿。而小龙女曾 带来众多女性尴尬的命运。 也许有那么点味道,但
向祖师婆婆起誓,不收男性弟子,她却收了杨过。这 是金庸先生能在如此复杂的感情中,把情节安排得
时的她们,不是为了爱情,而是出于本心,都背叛了 和谐有致,情感松弛有度,可谓大师。 陈尚荣认为:
师门之 规。 其 二,“宋 人 最 重 礼 法,师 徒 间 尊 卑 伦 “杨过对小龙女的至情除了外部这些因素的推动更
[6] 38 [5]
常,看得与君臣、父子一般,万万逆乱不得 ” 。 而 重要的还是他自己本身内在的坚定执着。” 而依
在“武林大宴 ”上,杨过为中原人赢回尊严,郭靖高 我看,杨过之所以做到至情,与身边的几位红颜知己
兴地要将爱女嫁给杨过,小龙女淡然地摇头说: “我 是分不开的。首先,她们用她们的态度,让杨过体会
自己要做过儿的妻子,他不会娶你的女儿的。”杨过 到一往情深的美丽; 最重要的是,她们的感情是光明
在众人的劝说和阻扰后,依旧坚定地说: “你们斩我 美好、节制有礼的。
一千刀、一万刀,我还是要她做妻子。”他们的话,在 金庸出生于世家望族,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
当时可谓石破天惊,令在座武林人士唏嘘不已。 其 的熏陶,深谙中国古代文学“节制之美 ”的美学 风
三,郭芙断了杨过的手臂,那时他痛不欲生,心想只 格。先秦孔子《论语》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
有姑姑不会嫌弃我,事实也如此。 而小龙女得知自 乎情,止乎礼”的诗教观念,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主
己失身的事实,告之杨过,杨过同样不在乎这她是否 张“人禀七情 ”,又提出“诏怅切情 ”的情感观念,是
是清白之身。世俗的观念没有左右他们的想法,他 谓中庸与节制的代表。“梁启超曾经将这种温柔敦
们只在乎他们圣洁的感情,在乎他们灵魂的相通。 厚的 诗 教 比 作 ‘冬 天 里 的 炉 炭 ’———它 恰 到 好
[8]
其四,他俩在重阳宫拜堂成亲,更是对礼法的蔑视。 处” ,冯友兰也曾在说: “《中庸》的中,真正含义是
[9]152
重阳宫是出家之人清修之地,这礼教的圣地,却成了 ‘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 儒家文化、文学思
杨过和小龙女这对情侣的洞房,真是前无古人后无 想都讲求以礼仪制约文学个性的整体风貌 ,重中庸,
来者的蔑视之举。 重节制。那么且看金庸笔下几位女子如何敦厚有礼
如果说他们的至情与世俗的至情夫妻没有多大 的。
的区别,但是他们的至性,则是普通人所达不到的。 ( 一) 浮云薄,幽愁漫,芳草梧桐碧落天———谦
他们的爱情只停留在追求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谦君子程英
上,他们的爱情不为礼教规范、不为世俗观念而摇 梁曾的《木兰花慢· 西湖送春 》,是她浅吟低唱
摆,那是超越物质束缚的纯情自然的爱情 。 的词,“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恰如她的宿
为什么他们的爱情那么令人沉醉 ,令人向往,或 命。她是最令人心生敬佩的,因为她的文质彬彬,因
许正如学者巨虹分析的: “对爱情的忠诚是中国人 为她的谦谦君子。 她对杨过的真诚是发乎情,而止
的理想,只有忠诚的爱情才是美的爱情。 郭靖与黄 乎礼的,有君子以成人之美的情怀。 在与杨过共处
蓉、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完全超越世俗功利,在视 的日子里,不管是家常缝衣做饭,还是遇强敌时的临
觉、听觉、想 象 力、情 感 满 足 上 给 我 们 以 美 的 享 危不乱,她的关心绵密体贴,她的爱恋淡如空气。那
[7]
受。” 次写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那夜的箫声,“瞻彼
淇澳,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二、情感美,美在节制
那写不完的情思,那吹不尽的心曲,满腔的爱意忍声
在《神雕侠侣 》中,有这样一群女子,她们光彩 吞下,从不言表。小龙女跳下绝情谷后,杨过还需治
明丽,美丽动人,尽管她们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 伤疗毒,杨过、程英和陆无双三人在绝情谷徘徊月
各异,但她们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金庸先生 余,杨过提出与她俩结为兄妹,当时她纵有不情愿,
在这个江湖世界里,塑造重情、有人格魅力的男性不 还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而后来杨过不辞而别,陆
多,而多情并忠贞的女子却不少,以致“一见杨过误 无双大恸,她心里哪又好受,强忍自己的心痛却来安
终身”。她们对杨过也是如此深情,也曾用她们的 慰三妹,终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感情,忍不住流下了眼
温柔感动他,用她们的韧性包容他,用她们的意志追 泪。
逐他。可是当她们知道,他的心中只有龙姑娘时,她 从她第一次听到病中的杨过喊“姑姑 ”的名字,
们用最真诚的心,祝福他们,而自己却独自流泪,孤 她就大概知道了几分,她时刻提醒自己不夺人所爱,
苦终身。她们对杨过执着追求,对他矢志不渝,但是 最终自动退出了爱情的角逐。 强作洒脱,故作不在
她们没有无理取闹、寻死觅活。她们的情感表达,绵 乎,对情感的把握有分有寸,这是金庸先生赋予她女
密细微,节制和谐。 子中君子的魅力,也是女子矜持坚强的明媚。
· 133·
[2]132
( 二) 凝咽呜,意罢难,春花秋月皆此时———款 此所以郭襄再暗恋杨过,也无法表达。” 也许有
款深情公孙绿萼 这方面的因素,但我认为,主要还是小郭襄爽朗豪侠
她从跟父亲和师兄弟们生活在绝情谷里,这儿 的性格,她终然芳心暗许,也不会表露心意的。试看
火红的情花灿烂开着,一切仿佛那么美好安宁,一切 当她听到“大哥哥”诉说他对“龙姊姊 ”的思念时,她
仿佛又那么平淡无味。 她的情怀也曾像小龙女一 激动地柔声祈祷,愿老天爷保佑,再能让他俩相见。
样,单纯得像一张白纸,直到杨过的闯入。在父亲的 全书最后,写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她
婚礼上,杨过和小龙女情意绵绵,她知道他的心中只 抒发的情只到这里,无奈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
有那个白衣胜雪的“柳姐姐 ”。 但当知道父亲对他 老,我恨我生迟,君已与她好。
二人欺骗时,知道心中的他身中情花剧毒,她也心痛 ( 四) 杨柳意,笑靥迷,昔人何处,云深无迹———
万分。为了不让杨过受情花毒之苦,她冒死偷父亲 娇娇泼辣陆无双
情花丹,还被父亲羞辱。结果解药未得到,还遭父亲 十年过去,李莫愁与武三通的保他们平安的约
毒手,同杨过一起掉进暗无天日的鳄鱼潭。 那短暂 言已过,九岁的她被“赤练仙子 ”带走。 而后,她的
的共苦,也是她的春花秋月,因为她为了他可以粉身 生活目标便是为她的父母亲报仇,而这个仇人正是
碎骨,杨过也回报以挺身赴难,这是对她最大的安 她的师父李莫愁。 在逃脱师父的追杀过程中,她遇
慰。后来古怪不讲理的母亲要让杨过娶她,杨过还 上了杨过。 他 打 趣 的 喊 她“小 媳 妇 ”,她 喊 他“傻
是决然拒绝了,尽管她心里爱着他,但是为了杨过的 蛋”,他们在生活经历和性格上都有某种相似。 在
幸福,她也不愿意横刀夺爱。最后为了杨大哥,勇敢 三番五次的危难中,他们共同御敌,在杨过受郭芙的
地将自己的额头撞向父亲的黑剑 ,剑不伤人情伤人, 轻视时,她泼辣地维护着杨过,看到杨过断了手臂,
让我的生命为你做点什么,付出我爱的代价。 哭着要为他报仇。 其实她早已喜欢上那个喊她“小
她的爱不躲不藏,她的爱坦然无悔,她不像程英 媳妇”的傻蛋,只不过那个傻蛋只把她当妹妹看待。
那般谦谦君子,她给人的是柔情似水又崇高伟大 。 她喜欢的傻蛋不会回来了,但是她也不能爱上其他
用含苞的生命换取爱的人的回忆 ,也许她不明智,但 人,那就远离江湖,云深无迹吧。
她不后悔。她的爱不言说,只有那柔情的眼神和不 还有一个并不讨好的女子,她也泼辣率真,但她
虚假的行动,为了她爱的人,可以无怨无悔,可以忘 更多的是骄横任性。 正如她在最后所说,“我为什
记自己,把所有的苦一个人扛下,所有的甜留给爱的 么老是这般没来由的恨他? 只因为我暗暗想着他,
[10]1526
人。 念着他竟没半点将我放在心上?” 原来她的爱
( 三) 花落去,明月残,人至天涯空泪眼———真 早已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对杨过的轻视或苛刻,不
真爽朗郭襄 是因为她真的讨厌他,而是因为你曾不将我放在眼
郭襄是郭家二小姐,江湖人称“小东邪 ”,她一 里。
出场,便气势不凡。 在风陵渡口那个朔风卷雪的晚 这几位女子,没有得到心中恋人的垂顾,但是她
上,她拔下金钗,请江湖上粗豪的汉子喝酒,话说神 们的爱一往情深,一如往昔。退出爱情的角逐,也许
雕侠的英雄事迹,听得悠然神往时,还大口喝酒。因 心有不甘,但是她们还是承载满是伤痕的爱 ,走上孤
钦慕神雕侠,可以跟素不相识的山西一窟鬼去寻神 老终生之路。
雕大侠。和神雕侠相见之后,由之前的崇拜之情彻 儒家文化的“节制观”、“中庸思想 ”已经内化为
底转化为少女爱意。 杨过给她三枚金针,为她实现 中华民族的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所谓‘发乎情,
三个愿望。第一枚她要看杨过的真面目,许第二个 止乎礼 ’,只有发乎情,才是一个懂感情的人,能得
愿望时,杨过提醒她,要她仔细考虑了再说。在杨过 到人 的 同 情。 只 有 止 乎 礼,才 能 获 得 更 大 的 同
[1]
看来,这是把金针用在不值得的事情上 ,而在小郭襄 情。” 她们的真情是日月可照,天人共睹的,而她
看来,这便是她想要的,她还是很直爽地说要他在她 们止乎礼,在于舍去自己的幸福,去成全他人的幸
生日那天去看她。 而第三枚金针,便是她为杨过深 福。她们内敛式的气质,决定了她们不言说、不张
情一跃,在绝情谷下,求杨过好好活着。在她生日那 扬,仅仅一件手缝青衫、一个牺牲自我的壮举、一声
天,杨过的三件大礼,令天下英雄瞠目,也让她激动 声大哥哥、一声声傻蛋,就承载了无限的浓情爱意。
地说不出话来。可是杨过只跟她说了两句便飘然离 请原谅她们的温柔敦厚,委曲求全,空守一生是她们
去,徒留她在原地忧伤。 爱的延续。
她自然是爱杨过的,但她从来没有表达过。 倪
结语
匡认为: “郭襄的心意,他自然看得出来,可是杨过
始终装作全然不知,绝不给郭襄以任何表达的机会, 《神雕侠侣 》中的人物塑造,情感体系,灌注的
· 134·
是金庸先生个人的审美理想。它深受中外读者的喜 太多的磨难,因为他们的至情至性,因为他们惺惺相
爱,也体现了民族的审美要求与情趣。 黄蓉由不关 惜,走到最后。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做任何事情都有
心国家大事的任性聪明的少女,转变为为夫分忧、为 度,不过激,不走极端,否则就过犹不及。 文学的节
家操劳的家庭妇女,她的形象不再那么受人喜欢,但 制思想,提倡有限度的抒情,含蓄的达意。小说中的
她转变背后的文化却意味深长。 平凡夫妻,她愿意 那几位少女是典型的传统女性形象,她们身上传达
为他牺牲自己的个性,来维护整个家,遵守社会规 的是作者对传统女性的美好形象和美好情怀的赞
范; 他以国事为大,但不忘关怀妻子与儿女,幸福仅 美。她们光明又美丽,温柔而坚强,执着且谦让。面
此而已。从郭靖到杨过,侠的形象发生了巨变,一个 对心仪的男子,知道他心有所属,故不夺人所爱,将
是儒家礼法的维护者,一个是世俗礼教的叛逆者。 情愫暗藏。传统女子的矜持,性格的内敛、理性的节
正是因为他对传统正统的藐视,小龙女不通世物,她 制,爱到绝望时,将满是赤忱的爱归于平静归于自
们的结合才骇世惊俗。她们的爱情,有太多的阻挠、 然。

注释:
①陈夫龙的《金庸小说的情感系统及其深层意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 史风华. 从金庸热看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J].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学报, 2000( 11) : 13 - 15.
[2] 倪匡. 四看金庸小说[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3] 黄志刚,黄凌云. 烈日下的芙蓉———从金庸小说看男权意识影响下的女性命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5( 9) : 69 -
73.
[4] 唐杰. 黄蓉形象变化背后的文化意义[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5( 9) : 79 - 81.
[6] 陈尚荣. 至真、至情、至性———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杨过形象之分析[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6( 4) : 19 - 22.
[7] 毛正天,谢德敏. 金庸的小说艺术世界[M]. 武汉: 武汉出版社, 2009.
[8] 巨虹. 红脸可知珠泪频———《神雕侠侣》中的女性形象节度[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4) : 12 - 14.
[9] 陈天祥. 妙在“隔”与“不隔”之间———试析中国古典诗词的朦胧美[J]. 浙江大学学报, 2003( 8) : 159 - 160.
[10]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11] 金庸. 神雕侠侣( 卷四) [M]. 北京: 生活·读书书店,2002.

Emotional Beauty in The Legend of Condor Hero


XU Yu - ru
(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Enshi,Hubei 445000 )

Abstract: We can observe the loneliness from the enjoyment as well as emotions from the justice in the martial
arts world. Jin Yong's novels bring people great visual entertainment in both the arrangement of the plots and the
shaping of the characters. The most significant reason for why the novels are so popular is that they reflect the Chi-
nese traditional emotional ideal. What's more,his control for emotions has a deep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the
Confucianism. The Legend of Condor Hero portrays a chivalrous world,which highly praises chivalry and emotions.
This paper mainly emphasizes the beauty of emotions,the concept of the ideal love and the control of the pursuit of
love.
Key words: The Legend of Condor Hero; ideal of beauty; control of beauty
( 责任编辑: 孔明玉)

· 13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