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比赛对个人艺术发展的影响

1. 作为百川奖的获得者受学校的邀请来讲一下关于参加比赛比赛的一些心得,我对比赛没有什么
独特见解,但是我承认我通过比赛收益了,也不只是我,很多现在青年的作曲家都是,当然这
和平时的努力分不开,但很大时候也靠运气对吧。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和你们有相同音乐
学院学习的经历,一路走来,最后留在了上音,我是过来人?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比赛的
一些看法或经历,虽然我在上学期间参加的比赛并不多,可能最近因为疫情投了几个!关于比
赛嘛,必定就会有它的得与失。
2. 首先从百川奖,跟前的奖说起,特别是听周老师说可以报送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所以说怎么
能是不正面的呢
3. 作曲比赛首先对我们的影响应该说是非常正面的:这和心态太重要了,只要是心态放正,很多
事都能迎刃而解,我记得秦老师说朱践耳先生有时候也会参加比赛,之后得个第三名什么的,
回来高兴的跟孩子一样。就说这个心态很重要。我自己也想了一些关于比赛给我们带来正面的
经历:
1)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要充分的做好埋头码音符的准备工作,督促
你写作品,在交稿的时间段内逼迫自己完成出高质量的作品等等,如果是参加比赛你肯定
在动笔之前就有着很高的水准,所以说在学习的层面上这是一个好的推动。
2) 为我们提供演出机会!比如管弦乐作品,不通过投比赛真的很难会被演奏。当然现在的学
生比我们那时候好的多,有未来的作曲家,工作坊等等,这个过程中的实践学习太重要了,
你的每一个内心对声音的小尝试能够变为现实时的那种兴奋的心情,或是大多数都不像你
想象的那么美好的音响的时候,都是作曲家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
3) 通过比赛可以参加国际当代音乐节,有很多比赛都是在音乐节中举办的。往往音乐节给你
带来的信息量往往大于一场比赛的收获!以及你会在音乐节或比赛过程中遇见很多演奏家
与同行的知己,或是让国际上的人能够认识你?
4) 对自己音乐的肯定,增强自信心!对以后的创作的动力。因为也确实有些奖真的在国际上
很难拿到,有时他还是能在某种意义上证明一个作曲家的实力。
5) 丰富简历,当然也不是只有比赛,还有很多除了比赛的经历。通过比赛个人所获得的利益,
比如保研。。。
如果你真的就是低头码音符,抬头看比赛的话,就会很累。不是劳累,可能你很多时间写不了
你自己想要写的音乐,大家都知道比赛还是需要很多技术层面的含量,光是要表现自己语言音
乐的话可能还是差点,所以你会被比赛紧紧套在其中,所以还是有一些弊端:(心态问题)

1) 把比赛看的太重要,对自己音乐的影响。刚才所说,不是所有的艺术都是为了比赛而生,
比如一个钢琴比赛,一看就是很注重技巧的比赛,但是我就不想写技巧,那终究会得不到
青睐,对吧,没必要。投可以,但不要去扩大它。
2) 如果当你一直都不入围的时候,对自己产生怀疑。艺术是不可能有形状的,我们更不能用
比赛去衡量我们的艺术作品。评委很重要,评委的构成多种多样,
可能你的这个作品不太符合这个评委的审美,和比赛设定的评委太重要了。比如这个作曲
家比较喜欢东方文化,他很可能就会对你作品中有一点有偏爱,带你入围。还有的可能会
偏重技术,有的会偏重创新,所以有的时候专门打比赛的作曲家还会研究评委的审美来专
门去创作。这就没意思了对吧,为了比赛而比赛,这样的话你自己的艺术就成为了特定与
角色的艺术了。
4. 我觉得初心很重要,你想要什么?先寻找自己,自己是谁先认清!年轻人不需要着急比赛,本
科实践机会很多也不需要,比如说工作坊,学期音乐会,音乐节等等,这些都可以演我们想表
达自己的声音,不是那么带有功利性的。当然不是说不允许参加,如果正好看到,手里也正好
有比赛符合的编制就投嘛,一点不影响你的创作和生活。投完你就把它忘掉,不想了。入围就
想我这还不错,如果没有入围,你可以自我安慰。。。或是找些自己的不足。
5. 写音乐要真,没有感同身受,没有经历过,怎么能写出来?所以执着、坚持、那种永不放弃、
绝不重复和妥协的执拗还是要有的,那种对表达自己个性的声音要永恒向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