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保護司法權法益

<< 脫 逃 系 列 >>
縱放便利脫逃罪
法益-國家司法權之運作
客 TB-縱放依法逮捕拘禁之人或便利其脫逃-Q:甲唆使受刑人乙脫逃,可否該當本罪
競合-Q:行為人一次縱放數人,何解

公務員便利脫逃罪

自行脫逃罪
客 TB-依法逮捕、拘禁-Q:傳喚訊問是否為本條之逮捕
而身處公力拘束下之人-Q:甲依刑訴 88 逮捕現行犯乙,送交檢警機關中乙乘機脫逃,
是否該當本罪
參與-Q:受刑人三人共同謀議脫逃,僅甲脫逃成功,乙、丙應成立既遂或未遂

<< 證 據 系 列 >>
藏匿犯人罪
S-Q:犯人甲教唆乙藏匿甲
Q:甲教唆犯人乙藏匿乙

頂替罪
主 TB-意圖犯藏匿犯人罪-Q:甲乙被拘捕,甲自知罪較乙重,遂商得乙同意,互相冒名頂替,
甲乙是否成立藏匿人犯罪

湮滅證據罪
客 TB-刑事被告案件之證據-Q:是否以司法程序業已開始進行之案件為限
S-關係他人之證據-Q:如該證據係多數人間之證據,則是否為關係自己之證據
參與-Q:甲教唆乙湮滅「關係甲的」刑事被告案件證據
Q:甲教唆乙湮滅「關係乙的」刑事被告案件證據

偽證罪
客 TB-為虛偽陳述-Q:判斷標準
參與-Q:被告甲教唆乙於甲之刑事案件審判中作偽證

<< 誣 告 系 列 >>
誣告罪
法益-國家司法權之運作+保護個人免於因誤導而受處分之侵害 → 擇一理論
客 TB-向該管公務員誣告-Q:是否限於本國公務員
Q:監察院是否為「該管公務員」
主 TB-Q:是否限於直接故意
意圖使他人受刑事或懲戒處分-Q:懲戒處分是否以公務員懲戒為限
Q:如行為人基於「掩飾自己罪行意圖」而誣指他人犯
罪,則是否該當本罪
競合-Q:一狀誣告三人,何解

加重誣告罪
法益-國家司法權之運作+保護個人免於因誤導而受處分之侵害

未指定犯人誣告罪、未指定犯人準誣告罪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