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中學生通訊解題第 125-126 期題目參考解答及評註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數學科

問題編號 問題編號
12501 12502

欲 從 1! , 2! , 3! , …, 2016! 中 取 出 1 個 數, 已 知 f ( x) 是 整 係 數 多 項 式 , 且 其 各 項

使 得 其 他 所 有 數 的 乘 積 為 完 全 平 方 數,則 係 數 均 大 於 或 等 於 0 , 若 f (1)  10 ,
f (5)  206 ,則 f (3) 可 能 的 值 有 哪 些 ?
取 出 的 數 為 何 ? ( n !  1 2  3    n )

簡答:60, 64, 76
簡 答 : 1008!

【詳解】
【詳解】 n 1
設 f ( x )  an x  an 1 x    a1 x  a0 ,
n

由 1!  2!  3!  4!  5!  6!    2015!  2016!
其中 an  0 , ak  0 ( 0  k  n  1 )。
 (1!) 2  2  (3!) 2  4  (5!) 2  6    (2015!) 2  2016 考 慮 f (5)  206 , 即
 [(1!)  (3!)  (5!)  (2015!)]2  21008 1008! 5n an  5n 1 an 1    5a1  a0  206 ,
可 知 須 刪 去 1008! 因 54  625  206 且 ak  0
( 0  k  n  1 ), 所 以 n  3 。
【解題評析】 ( 1 ) 若 n  3 , 則 a3  a2  a1  a0  10  
這樣的題目可以有幾個不同的想法入 且 125a3  25a2  5a1  a0  206 ,  
手,不過主要的精神就是配對,可以針對 所以 31a3  6a2  a1  49 ,  
所有的質因數分解再配對,也可以直接拿 (a3 , a2 , a1 , a0 )  (1,3, 0, 6) ,
階乘配對,最後把乘下的再略做調整,即 (1, 2, 6,1) ,  
可得到答案。大部分的同學都能找到切入 因 此 f (3)  60, 64 。  
的 重 點,表 達 也 都 非 常 詳 盡,頗 令 人 驚 豔, (2) 若 n  2 , 則 a2  a1  a0  10    
希望各位同學能繼續努力,在數學中找到 且 25a2  5a1  a0  206 ,  
樂趣。 所以 6a2  a1  49 ,  
(a2 , a1 , a0 )  (8,1,1) ,  
因 此 f (3)  76 。  
 

- 57 -
科學教育月刊 第 429 期 中華民國 109 年 6 月

【解題評析】 一、二 年 級 對 戰 的 比 賽 中,一 年 級 勝 y 場,


本題的重點是要推論出  是一個最高 二年級勝 z 場,平手 a 場。
三次的多項式,這次作答的 9 位同學皆能 由 (3)得 ( y  z ) : a  2 :1 ,
掌握這個要點。  且 y  z  a  x ( x  1)
  1 2
故a x ( x  1) , z  x ( x  1)  y
3 3

問題編號
二年級對戰比賽中分出勝敗的場數為
12503
2 1
 x ( x  1) ,
3 2
學校舉辦籃球比賽,開放給一年級及二年 1 1
平手的場數為  x ( x  1) 。
級的同學自由報名。已知報名的隊伍數不 3 2
超 過 30 隊,且 一 年 級 比 二 年 級 多 一 隊。所 一年級對戰比賽中分出勝敗的場數為

有 隊 伍 進 行 循 環 賽 (即 任 兩 隊 均 進 行 一 場 2 1
 x ( x  1) ,
比 賽 ),每 場 比 賽 勝 隊 得 積 分 3 分,敗 隊 得 3 2
積分 0 分,若兩隊平手則各得積分 1 分。 1 1
平手的場數為  x ( x  1) 。
所有比賽結束後,統計積分發現:  3 2
(1) 一 年 級 彼 此 對 戰 的 比 賽 中,分 出 勝 敗 因一年級的總積分比二年級的總積分多

的 場 數 與 平 手 的 場 數 之 比 為 2:1,   34 分 , 所 以

(2) 二 年 級 彼 此 對 戰 的 比 賽 中,分 出 勝 敗 1 1
3  x ( x  1)  2  x ( x  1)  3 y  a
的 場 數 與 平 手 的 場 數 之 比 亦 為 2:1,   3 6
(3) 一 年 級 對 戰 二 年 級 的 所 有 比 賽 中,分 1 1
 3  x ( x  1)  2  x ( x  1)  3 z  a  34
出勝敗的場數與平手的場數之比為 3 6
2:1。   得 9y  3x 2  x  51 ,
此外,一年級所有隊伍的總積分比二年級 因 x, y 均 為 整 數 , 故 x 可 被 3 整 除 ,

所 有 隊 伍 的 總 積 分 多 了 34 分 。 令 x = 3k,

請問:一年級和二年級各有多少隊伍參加 9 y  27k 2  3k  51
比賽?  k 1
 y  3k 2  6 
簡答:一年級 7 隊,二年級 6 隊 3
k 1
為 正 整 數 , 所 以 k = 3t – 1,
【詳解】 3
假 設 二 年 級 隊 伍 數 為 x, 故 x  9t  3

- 58 -
中學生通訊解題第 125-126 期題目參考解答及評註

又 x  ( x  1)  30 故 PM  BC 。  
29 35 因 為  PMC  PEC  90 ,  

 x  t  t 1,
2 18
所以 MCEP 四 點 共 圓 且
所 以 x = 6,
MEP  MCP 。  
故一年級有 7 隊,二年級有 6 隊。
又 CP 為 圓 O 之 切 線 ,  
可 得 MCP  BAC ,
【解題評析】
MEP  BAC 。  
本題需要視題目給的條件設定適當之變數,
因此, 
列出關係式以求解。 
  MEA  BAC  (90  MEP )  BAC  90
MEA  BAC  
 (90  MEp )  BAC  90  
問題編號 
從 而 ME  AB   。  
12504 
(2) 與 (1)同 理 可 得 MD  AC 。  
因 此 , M 為 三 角 形 ADE 的 垂 心 。  
如圖,設銳角三角形 ABC 的 外 接 圓 O 在
點 B 與 C 處的切線相交於 P 點。

證 明 : 若 D 和 E 分 別 是 P 向 直 線 AB 和

AC 的 投 影 , 則 三 角 形 ADE 的 垂 心 是 線
段 BC 的 中 點 M 。

問題編號
【證明】 12505

(1) 證 明 : ME  AB  

設M為 BC 的 中 點 。   符 號  代 表 〝 連 乘 積 〞, 對 於 任 意 二 整 數
由於三角形 BPC 為 等 腰 三 角 形 ,   n, m ( 不 妨 假 設 m  n ) 以 及 k 的 函 數

- 59 -
科學教育月刊 第 429 期 中華民國 109 年 6 月

f ( k ) ,當 k 依 序 代 入 n 至 m 間 的 所 有 整 數
問題編號
時,定義
m
12601
 f (k )  f (n)  f (n  1)  f (n  2)   f (m)
k n

數列 an 定 義 如 下 :
n3  2n 2  2n  1
26
試求  3 的值。 a1  3 , a2  5757 ,
n  2 n  2n  2n  1
2

7( a1  a2    an )
an 1  ( n  2)
簡 答 : 82251 n
證 明 數 列 an 中 的 各 項 均 為 整 數 。
【詳解】 7( a1  a2    an )
【 證 明 】 an 1 
n3  2n 2  2n  1 (n  1)3  n(n  1) n
 7 Sn
n3  2n 2  2n  1 (n  1)3  n(n  1)  S n 1  S n  , n2
n
(n  1)(n 2  n  1) n7
  S n 1  Sn
(n  1)(n 2  n  1) n
(n  2)  1 (n  1) 2  (n  1)  1
(n  7)(n  6)   9
   S2
n 1 n(n  1)   2
n2  n  1
26 ( n  7)( n  6)    ( n  1)
n 3  2n 2  2n  1   5760
 n
n2
3
 2n 2  2n  1
8  7   2

( n  7)( n  6)    ( n  1)

 26
(n  2)  1  
26
( n  1) 2  ( n  1)  1  7



  
n  1   n  2 n2  n  1 

由於連續 7 個整數中一定有一個
n2 數可以被 7 整數,因此當 n  2
時, Sn 1 均 為 整 數 , 故 數 列 an
3 4 5 25 26 27 7 13 21 703
 (       )  (     ) 中的各項均為整數,得證。
1 2 3 23 24 25 3 7 13 651

26  27 703 【解題評析】
   82251
1 2 3 本題得到滿分的有 2 人,解題過程闡明詳
盡,敘事條理分明,值得讚許;此題關鍵
在於如何找出一般項,由一般項去說明每
一項都是整數,主要的方法有利用級數和
與遞迴關係式,而不是用前幾項的值所產
生的規則去推測一般項的式子,這樣的作
法不夠嚴謹。

- 60 -
中學生通訊解題第 125-126 期題目參考解答及評註

【 解 二 】( 台 北 市 石 牌 國 中 O 奕 同 學 的 解
問題編號
法改編)
12602
設 有 3x 枚 紅 代 幣 換 成 x 枚 黃 代 幣 , 3y 枚
黃 代 幣 換 成 y 枚 綠 代 幣,3z 枚 綠 代 幣 換 成
某遊戲有紅、黃、綠三種代幣,已知 3 枚 z 枚紅代幣;
紅代幣可換 1 枚黃代幣,3 枚黃代幣可換 設最後紅代幣、黃代幣、綠代幣分別剩下
1 枚 綠 代 幣,3 枚 綠 代 幣 可 換 1 枚 紅 代 幣。 m, n, k 枚 , 其 中 m, n, k  {0,1,2}, m, n, k
小 偉 有 紅、黃、綠 三 種 代 幣 各 2016 枚,並 不 全 為 0,
將其兌換至每色代幣至多剩下 2 枚,求兌  2016  3 x  z  m (1)

換結束後所有可能的結果。   2016  3 y  x  n  (2)
 2016  3 z  y  k  (3)

簡答:紅、黃、綠三種代幣各剩 2 枚。 9(1) + (2) + 3(3) , 可 得
13  2016  26 x  9m  n  3k ,
9m  n  3k
【詳解】  x  1008 
26
設有 a 枚紅代幣、b 枚黃代幣、c 枚綠代 9m  n  3k
因 為 x 為 正 整 數,所 以 為 整數,
幣,令 f ( a , b, c )  a  3b  9c,則 在 每 次 兌 26
換的過程中,無論是將 3 枚紅代幣換成 1 因 為 m, n, k  {0,1,2}, m, n, k 不 全 為 0,

枚黃代幣,或是將 3 枚黃代幣換成 1 枚綠 所以 0  9 m  n  3k  2(1  3  9)  26 ,


代幣,f 的值均不變; 故 9m  n  3k  26 ,因 此 m  n  k  2 ,
但若將 3 枚綠代幣換成 1 枚紅代幣,則 f 即紅、黃、綠三種代幣各剩 2 枚。

的 值 減 少 26; 因 此 f 模 26 不 變 。
最 初 f  2016 (1  3  9)  0 (mod 26), 【解題評析】
若 最 後 剩 下 x 枚 紅 代 幣、y 枚 黃 代 幣、z 枚 1. 這 一 題 換 代 幣 的 操 作 問 題 , 按 照 題 意
綠代幣, 操作幾次,找出紅代幣、黃代幣、綠
代 幣 個 數 的 "規 律 性 "或 是 "不 變 性 ",
其中 x, y, z  0,1, 2 且 x, y, z 不 全 為 0,
可以得到解決此題策略。
則 x  3 y  9 z  0 (mod 26)。 2. 同 餘 是 解 決 問 題 的 有 力 方 法 , 對 數 學
又 0  x  3 y  9 z  2(1  3  9)  26 , 故 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多學習同餘的性質。
x  3 y  9 z  26 , 3. 部 分 同 學 的 作 答 是 藉 由 按 照 某 個 特 定
可 推 得 x  y  z  2 ,即 紅、黃、綠 三 種 代 的順序換代幣,而得到兌換結束後的
幣各剩 2 枚。 一種結果,尚需說明不論換代幣的順
序如何,都是同樣的結果。

- 61 -
科學教育月刊 第 429 期 中華民國 109 年 6 月

問題編號 得 HE:HD  OM:ON 。  


12603
由 (1) (2) 可 知

AE:BD  OM:ON ,  
如圖,O 點是  ABC 的 外 心 , M , N 分
別是 BC 與 AC 的 中 點 , AD 與 BE 分 別 故 OAE 與 OBD 的 面 積 相 等 。
是 BC 與 AC 邊 上 的 高 , 證 明 : OAE A
與 OBD 的 面 積 相 等 。
E
A H N
E O
N
B M D C
O
B M D C

問題編號
【證 明 】
12604
(1) 因  AEH  BDH (AA) , 得
AE:BD  HE:HD 。
任給一凸八邊形,試問其各邊及對角
(2) 因 AD / / OM , BE / / ON , 所 以 線最多可交出多少個三角形?

MON  EHD 。
簡 答 : 644
因 A, B, D, E 四 點 共 圓 , 得
HED  BAD  90  ABD ;  
【詳解】
另 因 MN / / BA , 所 以 如圖,將八邊形的頂點以「●」表示、任
二 條 對 角 線 的 交 點( 內 點 )以「 ○ 」表 示。
ABD  NMD  90  OMN ,  
則可將各邊及對角線交出的三角形分類如
得 HED  OMN 。  
下:
因 此  MON  EHD (AA) ,  

- 62 -
中學生通訊解題第 125-126 期題目參考解答及評註

4 3

類別 說明 圖例 形成條件 組合數

(1) 3 頂點 C38  56

(2) 2 頂點 1 內點 C48  4  280

(3) 1 頂點 2 內點 C58  5  280

(4) 3 內點 C68  28

【解題評析】
由以上討論知一凸八邊形之各邊及對角
線 最 多 可 交 出 644 個 三 角 形 。 本題僅有一位同學抓到正確的分類要點,
值得讚許!惟最後在加總時計算錯誤。

- 63 -
科學教育月刊 第 429 期 中華民國 109 年 6 月

則 a , b, c , d 可 能 為 4 奇 、 3 奇 1 偶 、 2
問題編號
奇 2 偶、1 奇 3 偶、4 偶。
12605
(1) 4 奇 、 4 偶 : ( a  b ) 與 (c  d )
為偶數,得 p 是 4 的倍數;
設 a , b, c , d 是 四 個 任 意 給 定 的 整 數 , 令 (2) 2 奇 2 偶 : 不 失 一 般 性 , 設 a, b
p  ( a  b )( a  c )( a  d )(b  c )(b  d )(c  d ) 是 奇 數 , c, d 是 偶 數 , 則
, 求 證 : p 是 12 的 倍 數 。 ( a  b ) 與 (c  d ) 為 偶 數 , 得 p
是 4 的倍數;
【證明】 (3) 3 奇 1 偶、1 奇 3 偶:不失一般
因 為 12  3  4 ,分 別 依 p 是 3 的 倍 數 與 4 性,設 d 是與其他三 3 個不同
的倍數討論。 的 , 則 (a  b) 與 (a  c) 為 偶
1. a , b, c , d 是 任 意 給 定 的 數 , 則 至 少 有 數,得 p 是 4 的倍數。
兩個除以 3 的餘數相同,所以 p 是 3
的倍數。 【解題評析】
2. 考 慮 a , b, c , d 除 以 4 的 餘 數 : 本題目主要解題的方法是以 3 和 4 的倍數
(1) 若其中有兩個同餘,則 p 是 4 來討論,所有的同學解題的方向都掌握的
的倍數。 很清楚。第一部分,利用 3 的同餘,由鴿
(2) 若其中任兩個都不同餘,則 籠原理得到的 6 個因數中,必有 1 個是 3
a , b, c , d 中 有 兩 個 偶 數 及 兩 個 奇 的倍數。第二部分,許多同學使用奇偶性
數 , 不 妨 令 a , b 是 偶 數 , c, d 來討論 6 個因數中至少會出現 2 個是偶數
為奇數,則 a  b , c  d 都是偶 而得到 4 的倍數,因為需要分類討論,這
數,所以 p 是 4 的倍數。 部份比較容易出現說明不清楚的問題,比
另外的方式,4 的倍數也可由奇偶性 如未說明的選取。
討論得知。
設 a , b, c, d 四 數 不 相 等,考 慮 奇 偶 性,

- 64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