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國際籃球規則[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前往: 導覽、 搜尋
本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本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這篇條目。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條目討論頁。您可以關
注您所擅長領域的專家關注分類。

國際籃球規則,是指正式籃球比賽所用的國際公認規例。

目錄
 [隱藏] 
 1 沿革
 2 基本規則
o 2.1 國際籃聯規則
 3 參考來源
 4 外部連結

沿革[編輯]
1892 年,籃球發明者詹姆斯·奈史密斯制定了《青年會籃球規則》,原始規則只 13
條。1893 年規則條文增加到 23 條,1897 年增加對犯規罰球之規定。1904 年,美
國青年會男子籃球聯合會正式出版了第一本籃球規則。最遲在 1915 年,美國已
制定統一的籃球競賽規則,並供應多種語文版本。1932 年,國際業餘籃球聯合
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Basketball Amateur)成立,並編訂第一份世界統一
的《國際籃球規則》 。隨籃球運動的發展,其規則亦同步修改。近年來,國際籃球
規則變動依然頻繁。

基本規則[編輯]
主條目:籃球

在開始球賽時,球員會在籃球場中圈裡進行跳球。球員就要用一切合法的方法,
目的要把球投進籃中。籃球規則中訂明,球員只可以用手玩籃球,但不可以用拳
打,而蓄意用下肢接觸球的更是違例。持球的球員必須運動籃球才可以帶著球走
只可以用單手拍球、傳球或投籃。
正規的球賽共分作四節,每一節 10 分鐘,若未能在正規比賽時間中取得勝利,
就會進行加時賽,每節加時賽有 5 分鐘,如仍未能分出勝負,則會再進行,直
至分出勝負為止。比賽中,每隊要在 24 秒內進攻,如果未能在 24 秒內把球投進
或碰到對方球籃,就算違例,對方可得到控球權。球員投籃,成功的話一般是 2
分,如果是在三分區(三分線以外)投籃的話,就會得到 3 分,而在罰球情況下成
功的會有 1 分。

國際籃聯規則[編輯]

1. 國際籃球規則下的比賽為 40 分鐘,分四節,每節時為 10 分鐘。


2. 國際籃球球場的 3 分線距離籃框距離為 6.75 米。
3. 國際籃球球場面積為 28 米*15 米。
4. 國際籃球三秒區是面積為 5.8 米*4.9 米的長方形。
5. 國際籃球比賽中暫停為 5 次,每隊上半時允許請求兩次暫停;下半時允
許請求三次暫停,加時賽暫停 1 次。
6. 國際籃球的暫停時長為 1 分鐘。
7. 國際籃球每次進攻限制用時為 24 秒(必須在 24 秒內進攻)。
8. 國際籃球每場比賽個人限犯規限制次數為 5 次。
9. 國際籃球的罰球時間限制是 5 秒。
10. 國際籃球臨場裁判人數為 2-3 人。
11. 每場比賽超過犯規次數的罰球,國際籃球規則為每節球隊第 5 次犯規。

攻擊方不得在禁區待超過 3 秒 發球不得超過 5 秒

參考來源[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 FIBA's Latest Official Rules
 籃球規則
 台灣籃球維基館:國際籃球規則變遷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