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这场著名的兄弟残杀是个谣传

你可能读到了一首假的《七步诗》。
只要你的语文课不是体育老师教的,一定知道曹植七步成
诗的故事。
曹操去世后,长子曹丕继位。曹丕有个弟弟曹植,魏国第一
大才子,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肤白貌美气质佳,身强
体壮耐力好,男人看了他沉默女人见了他流泪。
曹植的优秀让捂着皇位的曹丕感到岌岌可危。于是在一个月
黑风高乌云密布的日子,曹丕紧急召曹植进宫,对弟弟说:
“听闻你又双叒叕在朋友圈写诗了,这次多少姑娘给你点赞啊?

曹植露出邪魅狂狷一笑:“还好还好,正好一千零二十四
个。”
曹丕板着脸逼问:“你这些小黄诗,是百度来的还是谷歌
来的? ”
曹植激动回答:“抄袭狗去死,我完全 24K 手动纯原创。”
曹丕顺势发难:“那好,你现在就作诗一首,以‘兄弟’
为主题,但文中不能提及‘兄弟’二字。你在殿内走七步,七步
走完就必须把诗写出来。如果走完七步,诗还没有作成,你就去
陪父亲大人吧。”
曹植明白被曹丕下了套,他双颊通红似公主,汗滴禾下土 ,
眉头紧锁住,他小心翼翼地抬起颤颤巍巍的双腿,迈出一步两
步,一步两步,一步一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就写成了著
名的《七步诗》。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脍炙人口的山歌就是来
源于此。
听完这个故事,是不是为曹植的逆天才华所折服?是不是对
残杀兄弟的曹丕咬牙切齿嘴溃疡?心细的我发现,《七步诗》的故
事很可能是假的。
七步成诗的故事最早不是出现在《三国志》,而是记录在
《世说新语》上的。
原文是这么写的:“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
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酒持作羹,漉菽以为汁。其在釜下
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嬉皮笑脸
的历史书有很多杜撰夸张的成分。比如书里记载了曹丕毒杀兄弟
曹彰的一段黑历史。
曹彰骁勇善战,引起了曹丕的戒心。曹彰虽是武将,但喜爱
下棋,因此在黄初四年(公元 223 年)农历五月月黑风高乌云密
布的一天,曹丕单独邀请曹彰到宫中下棋。
曹丕事先准备好一盘枣子,其中有的有毒,有的没毒,做
好标记。两人一边下棋一边吃枣,曹丕专挑没毒的吃,曹彰被蒙
鼓里,正当棋盘上杀得昏天暗地时,曹彰毒性发作,吐血身亡。
黑白分明的棋盘上治满了鲜红的血迹,曹丕在一旁流着口水的
哈哈大笑.……
这段情节比《权力的游戏》还残暴。但是稍有点人生经验的
长者们都知道,农历五月枣子还没熟,那时又没有催熟剂,用
枣子毒杀曹彰根本不可能。
而且书里还有这么一段,说曹彰死后,“太后曰:‘汝已
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
这里的任城王指的是曹彰,东阿王就是曹植。这里有一个让
人看了想哈哈大笑的大 bug 是,曹植封东阿王是曹丕病逝之后
的事,当时还没有这个称谓,说得好像卞太后能穿越似的。
所以,《世说新语》里关于曹丕的故事根本是不可信的,作
者自行给魏国加了许多宫斗戏,把曹丕描述成“三国醋王”,
一会儿吃醋曹植,一会儿嫉妒曹彰。作为网文自然是很好看,但
是当历史书明显不合格。
《世说新语》有意抹黑魏国和曹丕,源于当时南北朝时期形成
的“尊刘贬曹”的风气。事实上,曹丕和曹植的关系不仅不像世
人所想的剑拔弩张,反而是基情洋溢。
黄初二年,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日子,曹植二锅头喝
多了,醉酒之下把监国使者打伤了,监国使者是皇帝的特使,
曹植这是藐视皇权,一不小心就要砍头的。
一群官员上奏曹丕表示要严惩曹植,曹丕也拉着脸很威严
地说:“对对对,皇权神圣而不可侵犯,一定严肃处理。”
结果,曹植既没有判刑,也没有罚钱,更没有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只是被贬为“安乡侯”,根本没有实质上的惩罚。
这就好比你哥说要狠狠教训你,抽出一根鸡毛掉子,结果
你把裤子脱下后,只在你屁股上用鸡毛挠了下痒痒。
曹丕明显顾及兄弟之情在包庇曹植。如果想加害曹植,这事
是绝佳的借口,根本不需要搞什么七步诗。
曹植呢,则总是对哥哥曹丕流露出崇拜的小眼神,把曹丕
写进自己的诗中。
比如《待太子坐》:“翩翩找公子,机巧忽若神。”曹植称
曹丕为翩翩公子,又帅又聪明,这两句夸死人不偿命的诗,不
知道的还以为是曹丕的女粉丝写的。
又如《公宴》:“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
飞盖相追随。”说的是大哥曹丕开 party,小弟曹植跟着蹭吃蹭
喝一起 happy。
曹丕去世后,曹植甚至一度伤心欲绝哭晕过去,还写祭文
回忆和曹丕在一起的青葱岁月。曹植为悼念曹丕写的《文帝诛》
是他写过的诔文中最长的一篇,其他的诔文只有几百字,唯独
这篇有 1228 字,文中对曹丕的深情都快从纸上溢出来了。
比如“袖锋抽刃,叹自僵毙。追墓三良,甘心同穴。”所以
历史上,曹丕和曹植兄弟二人根本并不存在皇位之争。而且曹丕
的龙椅从一开始就是钦定的,曹操是大力支持的。
曹操给很多儿子封了候,唯独曹丕是五官中郎将,在一门
多侯的情况下,不封候的那个就是要继承老爹位子的。
曹操在《立太子今》写道:“汝等悉为候,而子桓独不封,
而为五官中郎将,此是太子可知矣。”曹操的意思很明白,继位
的肯定是曹丕,其他人就别瞎搞了。所以当杨修松怂恿曹植争夺
帝位时,曹操二话不说就把他砍了。
曹丕能当皇帝是个人奋斗,也是历史进程。所以在曹操死后
曹丕继位是魏国举国上下的民心所向,曹丕不用担心皇权旁落,
曹植也不会想要篡位。也就是说,曹丕逼迫曹植七步成诗候机残
杀的动机根本不存在。
《七步诗》只是作者开的脑洞,臆想出来兄弟之间争王位的
场景。
而且一看这位无名作者就是个穷酸文人,不读历史也不看
新闻。兄弟残杀哪有通过写诗这样文艺的方式,如果曹丕真要杀
曹植,早就派兵在宫门外当场截杀,或者把他关入大牢囚禁一
辈子,又或者,派个刺客把他杀了。
这,才是真正的权力斗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