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人生不難 Life Lab 筆記 Podcaster:老人

前言: 以下以個人角度,整理這十六集的重點,難免因主觀意識而有疏漏或偏離老人原意之處,
敬請見諒。強烈建議搭配服用 podcast 原汁原味的內容,效果更佳。 By 紀錄者: Andrew

EP1 聖人傑克
 吹捧 John Bogle 大神 偉哉!
補充: https://bogleheads.org/forum/index.php 柏格頭論壇

EP2 不多不少的風險
 了解風險是投資的第一步,永遠 先思考風險,再思考賺錢
 2020 中國信託台灣高資產客群(>3000 萬的流動資產)財富報告 p17
 台灣有錢人多數對未來三年預期報酬,落在 5~8%。一般散戶對自己的預
期報酬,能贏這些有錢人嗎?


 需先考慮虧損,再考慮獲利 (專業和非專業投資人的差別)
Ex.下跌 50%股票,需要上漲 100%才能回到原價:大幅下跌的虧損不容易補回
 定存風險最低,就是好標的? 過於保守則落後市場報酬。因此適當的風險才
有合理的報酬
 投資組合年化報酬率,建議合理預期設定為 8% +/-3%左右

老人的 Summary: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了解風險是投資成功的第一步。


把投資組合控制在不多不少的風險,是我們在理財上一輩子的功課。
永遠先思考虧損,再考慮賺錢。
EP3 叫時間的殺豬刀
 投資時需考慮時間和風險間的相對關係:待在市場時間越久,則暴露風險就
越久。
 投資時間拉長,有些高風險標的會變相對低風險
 投資須建立對時間的認知:須了解短期和長期的風險
Ex. 台積電短期風險可能偏高(高機率虧損),但三到五年則相對風險較低

風險 現金 定存 債卷 股票(全 房地產 加密貨


市場) 幣
短期 中 低 低 高 中 高
(<1 年)
中期 高 高 中 中 中 中
(約 5 年)
長期 高 高 高 低 中 中
(>10 年)
現金:無產生收益能力,注定落後市場,持有滿手現金為最差投資。另外現金為
貨幣,會受到匯率影響,因此弱勢貨幣建議及早換成強勢貨幣(新台幣 or 美金)。
ps:如何判斷強弱貨幣?銀行公告匯率買賣差價越高,則為越弱勢貨幣
定存:只有短期停泊資金能力,存錢在銀行,銀行也會借錢給其他有生產力的公
司。因此不如自己借錢給好公司,等於買入好公司股票。
債卷:利率比定存好一些,但風險較高(帳面會波動),長期來看收益能力不佳,因
此不建議做資產主力配置。另外低率環境下債卷波動會加大,而增加風險。
股票:在此只限於股票全市場,非個股。
房地產:在此只討論買蛋黃區。困難在於鑑價及估值。帶有大槓桿特性,須確定
現金流健康,否則流動性陷阱(變現太慢+不易評估供需+無證卷化特性買賣較
不方便)可能導致斷頭。
加密貨幣:中心思想為去中心化,有未來性?

 資產分配比例
1. 現金部位不建議太高:<10%
2. 債卷:年輕人不建議買債卷,風險承受度大,買了可能拖累績效。中年以上
可配置一部分債卷減低波動,但不超過總資產 40%
3. 股票:為投資主力,建議至少>60%。建議傳統市值型 ETF 為主(如被動:主
動 80%:20%)
4. 房地產及加密貨幣:<10%。但房地產多鉅額投資很難<10%,需評估現金流能力。加密
貨幣不一定要投資(賣夢?),買市值型 ETF 裡面有許多大型公司,加密貨幣有投資價值時這
些公司也會投資,等於間接持有(如 Tesla 有投資 BitCoin)
老人的 Summary:
在投資上,培養時間的感覺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待在市場越久,我們暴露在風險的時間就越久,有的標的隨著我們暴露的時間越久,風險反而越
來越高,有的標反而越來越低。投資標的風險是會隨著時間變化。
因此建立時間的認知,是投資理財的一個重要課題。

EP4 台積電和她快樂的 49 個夥伴


 前言,老人:“對於錯誤財務決策 0 容忍”
 10 年前 Nokia 如日中天(此時 Apple 快倒了),投資手機市場只有 Nokia 和
Motorola。現在智慧型手機的市場已看不到這兩家的身影
 主動選股有一定難度
 掌握資本=掌握創新,資本的集結才能產生新的機會(所以人往大都市擠)。資本
主義最終變為大者恆大的局面,靠資源不斷創造新的價值。
這個循環會持續到小者取得破壞式創新為止,而小者則取代大者。(如 Apple
創造智慧型手機及其相關價值鏈,Nokia 被取代。Tesla 同理)
破壞式創新需天時+地利+人和,但剛開始鮮少有人得知。
 因無法知道破壞式創新及大者恆大的交替,故需要指數化投資:自動汰弱留
強。
 短期市場不理性,但長期市場比我們更深思熟慮。指數投資會錯過初期最好
的報酬,但可得到其中一部分成長過程(吃不到魚至少喝的到湯)。
 台積電能大者恆大到何時? 無人知道,因此指數化投資者選擇 0050 而非
2330
 老人:“我不做選擇,是我的選擇”(選擇市場不選擇個股)

EP5 人生重要的財務決定
 “兩個人的拳頭(資本)比較大”,婚姻是財務成功的基礎
 在資本主義社會架構下,籌措資本的能力,會決定我們財務成功的機率。原
生家庭財務狀況無法決定,但可透過婚姻大幅提升籌措資本的能力
Ex.居住需求: A 須給房東 1W 租金,B 也須給房東 1W 租金。若 AB 結婚後兩
人一年租金 24W,以房貸 1.5%試算,可跟銀行貸款 1600W(24W/1.5%)買房。
租房是使用租金成本(房租),買房是使用資產成本(本金+利息)。
同理,若只有 A 一人未婚,則只能買 800W 房,差別在於:
1. 無法買到比較好得物件。(如苗栗跟新北蛋黃區)
2. 不同物件有很大機會成本差異: 房價漲幅差別。
3. 之後重新鑑價再用房子增貸,因新北房子漲的較多,可貸出更多金額籌
措資本

 經濟能力的加成可以產生綜效: 1+1>2,兩個人籌措資本及風險承受能力較
好 (比較能度過熊市:兩人同時失業比一人失業機率低)
 夫妻報稅也較有優勢
 風險: 離婚財產分配會產生巨大財務衝擊,產生昂貴金錢+時間成本,難以
回到婚前財務狀況

EP6 完全執政 完全負責


 家庭財務分配: 雙薪家庭支出如何分配? 重要決策權?
 AA 制,加權 AA 制…etc
 老人自身分享:男方出錢,沒錢再女方出。但男方有所有家庭財政支出權力。

EP7 客家人的除濕機
 開源因每人工作不同而大不同,但節流則每人皆可身體力行
 舉例: 每年拿 100W 來投資,投報率 8%,18 年後投資賺到的錢可超過本金。
但其他的投資金額在投樣投報率下,也是花費相同的時間。每人在時間的尺
度上投資效率是相同的,不分有錢人還是普羅大眾。
 所得替代率: 退休時,資產淨值產生的現金流/退休前的收入
Eg: 退休前薪水 6W,退休金每個月 3W => 3/6=50%
費用替代率: 退休時,資產淨值產生的現金流/退休後每個月花費
Eg: 退休前薪水 6W,退休金每個月 3W,每個月花 3W => 3/3=100%
 兩個收入相同的人,退休後面臨的財務風險,因消費及生活習慣的不同而不
同。 越節省的人費用替代率越高,而風險越低。 兩者皆是越高越好。
 以 25 年期退休計畫為例(無關收入): 薪資成長及通膨都假設 2%(互相抵消),
假設資產年投報率 8%(股利+資本利得),假設資產淨值產生的收益為 8%的一
半(4%)做安全邊際(有時遇到壞年)。
以三個案例說明:
25 年後退休 低儲蓄率(5%) 中儲蓄率(30%) 高儲蓄率(50%)
(客家人)
所得替代率 4% 24% 40%
費用替代率 4.2% 34% 80%

ps:兩種替代率,在儲蓄率越高(生活越節儉,省下的錢做儲蓄)時則相差越多
ps:通常在或大幅調薪、孩子獨立後(如大學畢業)及房貸繳完時(一般建議房貸不
要超過家庭每月開銷的 1/3),儲蓄率會有顯著提升

 客家人的硬頸精神: 節流也能提升儲蓄率 (老人舉例:一天一包菸=一天抽掉一股


006208,以此類推…),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未來喜歡的形狀

老人的 Summary:高儲蓄率是財務成功的必要條件。
EP8 財務成功的第一步
 制定具有“戴明循環”的財務計畫: Plan-Do-Check-Act (PDCA) (一開始用
於管理企業品質),用管理企業的方式管理家庭財務(要非常嚴格)
 好的財務計畫需有 KISS 原則: 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人的注意力有
限,當計劃超過注意力負荷時,會造成短期(執行失敗)及長期(過多細節侵蝕資
源)失敗。需簡單+有效+可執行。

 計畫三元素:
- 目標: ex:增重 1 公斤/月
- 預測: 做假設 ex: 每天多吃兩碗白飯
- 量測: 量化方式去觀測,最容易被忽略 (PDCA 的 Check)
ex: 量體重 => 量起來不足過或多才能調整 (PDCA 的 Act)

 財務計畫包含三大表: 收支平衡表 資產負債表 長期財務計畫表


1. 收支平衡表(預測)
- 了解收支狀況,藉此調整“儲蓄率”
- 整個年度的收入-支出 = 整年的現金流(儲蓄率)
- 收入: 薪水+額外收入(加班費,股票配息,儲蓄險…etc 等正現金流)
- 支出: 食衣住行育樂+保險
I. 經常性支出:日常生活需求消費,吃喝、孝親費、學費、紅白包…etc
(目標<30%)
Ps: 大筆消費可用攤平概念 (如買 Iphone 預計用兩年,費用平均分到每個月)
Ps: 所得稅常被忽略

II. 房屋/居住需求: 房貸、水電、稅、家電保養…etc (目標<30%)


III.交通費: 油錢、保養費、燃料稅…etc (目標<15%)
IV. 保險 (目標<10%)
Ps: 儲蓄險 or 勞保…etc,可視為收入
V. 娛樂+學習(目標<5%)
- 儲蓄率 = 年盈餘/總收入,以>20%為目標。若沒達標盡量刪減可調整項

2. 資產負債表(量測)
- 反映資產淨值(所有資產-負債),為財務狀況的體重計
- 資產淨值成長率比投資報酬率重要! (早期多數靠收入而非成功投資)
- 資產淨值具備時間要素
資產 a.現金
b.不動產(房屋交易價 or 目前估計實價(建議一年估值一次即可))
c.動產(ex:車子目前二手價,通常快速貶值)
d.無波動資產:定存 or 儲蓄險(每年浮動); 緊急預備金(每月最小支出 x6)
e.投資型資產(波動型資產):能產生正現金流的資產,退休時需要,
如個股,ETF,債卷..etc (*包含投資帳戶之現金,因此投報率須包含沒使用的現
金!),可每個月重新估值一次
負債 不動產(貸款餘額,隨每月支出而變少)
動產(ex:車貸)
其他貸款/債務 (ex:卡債、信貸…etc)

3. 長期財務計畫表(目標+預測+量測),見 EP9

 收支平衡表+資產負債表=>可訂立簡單 PDCA 計畫。資產負債表可用來檢討每


個月收支平衡表所制定的儲蓄率計畫,若預測失準須找出原因看是否可解釋
(例如有時大小月收入不同,則失準可允許)。若不可解釋為何失準,須檢討找出原
因。須養成習慣定期檢查。

 資產淨值的成長足以衡量計畫有效性,因此不一定須記帳(花費過多精力)
 嚴格的執行及檢討才有可能提升儲蓄率

EP9 長期財務計畫
 具高度不確定性,帶許多假設。但 A bad plan better then no plan,有
計畫才能找出方向做修正
 管理不確定性的方法: 增加安全邊際 (因有醫療,旅遊,娛樂…等需求)
 設定目標:
1. 財務獨立(financial independence):
- 資產淨值產生的現金流可支付日常生活,獲得了可支配時間的權力
且可選擇工作。
- 財務獨立目標設定,需先設定好生活品質要求: 須好好檢視收支平
衡表
- 多數退休生活需要不多,常為目前收入的 40~50%左右。
Ex:四口之家,儲蓄率假設 10%時,收入的 90%運用如下:小孩(15%)+
養車(15%)+房貸(30%)。剩下 30%作為退休日常需求。30% x 1.5(增
加安全邊際)= 45% 左右,45%可作多數人達到財務獨立時的所得替
代率
Ps: 高收入家庭的優勢,可隨時調整自己物質需求來達成財務目標,因此所得替
代率範圍較廣(ex:25~75%)
- 假設多數家庭年收入 100W,所得替代率 45%則為 45W。通膨假設(1%
+安全邊際 1%)=2%,長期投資年化報酬 8% (8~12%,安全邊際抓 8%),
但市場壞年時可用 8%一半的 4%作為安全提領率(4% rule)。
- 可算出第一年退休時最小花費:45W,第二年:45Wx(1.02),第三年:
45Wx(1.02)2…。 每年假設 10%儲蓄率=100Wx10%=10W 做投資。
目前有 50W 資產。
投資型資產產生現金流 退休最小生活花費
第1年 50Wx4% = 2W 45W
第2年 50Wx1.08+10W=64W(資產) 45x1.02=45.9W
64Wx4% = 2.6W(現金流)
…以此類推…
第 35 年 2260W(資產) 45x(1.02)34= 88.2W
2260x4% = 90W(現金流)
第 35 年產生黃金交叉可達預計退休時間
- 我們只能掌握: 最小生活花費 + 儲蓄率 兩個參數,藉此隨時調整
(不同人生階段會不停調整),想提早實現財務獨立則減少最小生活花費+
提高儲蓄率
- 盲點: 放了許多安全邊際,以不減損資產。實際退休時可變賣部分
資產作生活花費。除非想很年輕退休(可能活太久,曝險時間太長需要較
多安全邊際),否則多數人不需要完全達到此計畫。因此當達到此黃金
交叉時多可放心退休
Ps: https://blog.roboadvisor.com.tw/?p=5308 蒙地卡羅計算法
- 制定完成後,仍需用 PDCA 常常檢視,但不要太常更動參數。

2. 終極財務目標: 離世時會留下多少財富,偏向精神上的獎勵 (如企業家


對社會價值實現)

 長期財務計畫主要用來給自己做比較: 比較實際狀況和預測的差別,是領先
還是落後。若有差別可 3~5 年修正一次。(ex:這兩年股市報酬 20%,但也不能把 4%
修改成 20%,要看長期均值回歸)

有收支平衡表+資產負債表+長期財務計畫表時,可制定初步財務計畫

EP10+11 (老人的)指數化投資概論 上+下


 指數化投資是一種方法,但真正改善財務狀況的是財務的觀念及行為
 指數化的困難在於持續同樣的無聊行為
 依老人的理解 分五個部份:
控制費用 1. 買入金融商品會有摩擦力(手續費+稅+管理費),而影響實質報
酬率。費用高的商品一定不佳(但費用低也不一定好)。
2. 金融商品費用分兩種: 交易必定產生的費用
- 一次性費用:如股票交易當下手續費(千分之 1.425)+交易稅
(個股千分之 3,ETF 千分之 1)
- 持續性費用: ETF 有管理費用(ex:0050 每年千分之 4~5)
3. 非金融商品費用=稅務費用:因投資所得或虧損,產生的稅務優
劣勢
- 如股利須併入所得稅扣稅
- 資本利得則因國家不同可能被扣稅(台灣無)
4. 舉例
一次性 持續性 稅務 All
0050 手續+交易稅 4.5/1000 股利 3%/yr (已 加總後
2.5/1000 多數人舉例,10% 小資族
所得稅 3/1000) 差異可
VTI 換匯:1.5/1000 0.3/1000 股利稅 30%/yr 能並不
(海外卷 匯款:3.5/1000 (VTI 配息率 大,長
商) 交易(手續費 0,稅 1.3%:4/1000) 期應仍
幾乎為 0) 外國人無資本 為 VTI?
共 5/1000 利得稅
Ps: 一次大筆資金(>30W NTD)投資海外較划算,匯款的摩擦成本較小
5. 因此高股息標不佳: 配發股利是一種傷害股東的行為,因增加
了所得稅務的費用 (自行變賣資產=資產利得,有彈性又不需課稅,只須
交易費+手續費)
持續投入 1. 持續投入可使買入價格買在山腰
2. 投報率標準差(波動率): 越低越好,平均報酬率相同但標準差
大的資產配置,對心理負擔大且複合報酬率較差。標準差常跟
選擇的資產類別有關。
3. 持續投入對報酬率有顯著提升 (即使本金很大、分批投入金額小,持
續投入仍能增加報酬率) 因此即使工作能持續投入的金額小,長期
仍能顯著提升報酬
4. 持續投入不同於分批投入,統計上一次投入勝率比分批投入高
5. 重點為專注本業,認真工作,產生穩定現金流
資產配置 1. 無標準答案,因個人風險承受度、家庭收入、資產、個性…等
不同而有所不同
2. 足夠分散的標的下,風險和報酬有一定的對價關係
3. Portfolio 舉例
One Fund VT(全球股市)
Two Fund VT(全球股市)+BNDW(全球債市)
Three Fund VTI(美國股市)+VXUS(非美股市)
+BNDW(全球債市)
- 應選擇分散到全球市場(因此較不推薦 0050)
- 愛爾蘭註冊的 ETF 的內扣更低, 如 VWRA 等也可參考
- 混合債卷資產降低投報率,但也降低波動率,較容易長期留在
市場,並可用再平衡增加報酬率
- 股票比例不宜太低,建議>60%
定期平衡 1. 再平衡: 利用資產配置,做到機械化的低買高賣。用超漲資產
去購買超跌資產
2. 至少 Two Fund Portfolio 才可再平衡
3. 分兩種:
定期 如每年一次可能即足狗
動態 設定好條件,達到及作再平衡
(例如資產偏移 5%時)
基本上有作即可,不用太頻繁
4. 頻繁再平衡可能造成摩擦成本則得不償失
5. 資產相關性:負相關(或無相關),如股債配,再平衡才有效果。
堅持到底 1. 不要因市場漲跌而離開市場
2. Bogle Head:持有資產直到永遠(無停利點)。留在市場越長時間
而風險越低
3. 關鍵: 用不需要的錢投資+資產配置
4. 當作了資產配置,則報酬率注定落後 One Fund Portfolio。但
波動較小,使情緒上較可接受較能長期留在市場
5. 老人: 買下優秀公司及菁英的時間,資產跟著他們一起成長
6. 降落傘理論: 接近退休狀態時,應減低波動率
- 隨年紀增加而增加債卷比例
- 例如:25 歲時股票 100%,之後每增一歲增加 1%債卷比例,65
歲退休時剛好股債比 60:40%
7. 虛胖的資產淨值: 不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例如自住的房子),
故退休時把可把較貴的房子賣掉變現,改住比較便宜的房子解
決,以活化資產

EP12 給我一根槓桿,我將舉起地球
 槓桿: 借錢投資,擴大本金而放大獲利
 適合根基穩固,有正確投資觀念基礎者使用
 最常見槓桿:買房(槓桿倍數= 購買物件現值/付出金額)
 使用槓桿的代價: 費用= 申請貸款的費用(常可忽略) + 利息
(類似投資的一次性費用+持續性費用,借貸和投資觀念相似)
- Ex: 用 200W 去買 1000W 的房子(5 倍槓桿),利息 1.5%。第一年利息費用
=800Wx1.5%=12W。而 12W/200W(原始資金)= 6% (1.5%x4(5 減去自有的 1 倍))
 槓桿越大,利息就越大。若槓桿太大(代表原始本金不足+利息太高)則容
易陷入斷頭風險
 獲利會放大,損失也會放大。因此若使用高倍率槓桿+看錯市場趨勢,會立
刻陷入財務危機,使用上須戒慎恐懼
 可解釋台灣房價居高不下
- 一般民眾少數可使用的高金額槓桿 (且目前處於低利環境)
- 房市長期多頭,讓房地產投資人信心穩定
- 大量資金互相牽引,形成連鎖反應。政府若要控制房價可能產生大量債務違
約而使金融崩潰

 資本主義裡的舉債概念:
- 資本主義的本質(老人版):資本的匯集會產生資本的流動,資本流動到某個
有想法的人,則可利用資本去創造發明,成功的發明能改善人類的生產力,
使社會高度分工,每個人的個體就能藉天分上的差異藉由資本的流動,去發
明和創造
- 資本主義本身,即為舉債去創造
- 好的債務實質上可提高生產力
- 好的債務原則: 讓現金流負擔越低越好
1. 過程產生的費用越低越好:
 如有些低率信貸,但在申辦費用上很高,一樣不建議
 借貸循環: 普羅大眾存錢到銀行,銀行把錢借給資本家,資本家創
造價值還給銀行,銀行再付錢給普羅大眾。
 普羅大眾和富人對財務理解差別:
衡量存款有效度的方 舉例: 銀行降息
式 A.10%->9% B:2%->1%
普羅大 存款產生的利息 存 100W,兩種情況都是都是損失 1W 利
眾 息
資本家 相同風險程度所能借 風險承受度差異: 假如每年有
貸的資金 10W 現金流可作為借貸利息用
A.10W/10%=100W10W/9%=110W
願意借貸金額相差 10W
B.10W/2%=500W 10W/1%=1000W
願意借貸金額相差 500W
老人: 降息為剝削不具有借貸能力的普羅大眾。但為了企業紓困和
創新,仍需靠降息來維持社會和總經穩定。

2. 還款期限越長越好: 當每期需繳納本金+利息總額減少,則每個月可運用
的現金流越多,使風險較低且可做投資增加報酬率。並且可穩固購買力
 通膨,導致現在的錢比較大 (長期溫和通膨可促進經濟發展)
 借貸則能間接保持這筆貸款金額的購買力
 借款人承受利息風險,銀行承受通膨風險

3. 最好不要還本金: 寬限期越長越好
 貸款初期能保有較多現金流,而現在的錢比較大
 先甘後苦? 例如 3 年寬限期+27 年本息攤還 or 30 年本息攤還何者比較划算?
Excel 試算後: A.資產報酬率>貸款利率時,有寬限期總報酬率較佳; 資產報酬率
<貸款利率時,有無寬限期總報酬率相同。B.通膨率>利率,則寬限期對購買力有
幫忙; 通膨率<利率,則寬限期對購買力有損害。(台灣為低利率低通膨環境..影
響相對小)
 還款方式通常分兩種:
本金攤還 本金平均攤還,一開始繳的錢多,然後月還越少
(貸款餘額下降而繳的利息變少)
本息攤還 繳款總額不變(一開始利息比例高,之後本金比例
慢慢增加)  較佳:對現金流影響較少

4. 能隨時還款: 掌握主動權,可利用此方式做債務配置(類似再平衡)。
 當高點時變賣過熱資產降低槓桿,提升安全邊際,等崩盤時可再開
槓桿投入市場。
 舉例: 年輕時使用最長期還款年限房貸槓桿,累積現金流,等數十
年後累積一定程度的資產,甚至可用這些資產產生的正向現金流去
cover 貸款產生的負向現金流。而在剩下的時間找尋好的時機,在
市場大多頭(過熱)時一次清償貸款,進入財務獨立。

EP13+14 金庸投資哲學之劍魔獨孤求敗 上+下


 劍魔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過程,類似老人投資經歷
劍魔 老人
利劍 第一筆投資買了投資型保單:表現差+費用高,虧損 10%後賣出
然後進入投資的江湖,研究後選擇價值型投資,但因小額資本+
心理因素無法持續而被封印
紫薇軟劍 改為投機型操作短線進出(技術分析),頻繁交易但仍輸給大盤
領悟: 短期交易市場是種掠奪行為,零和市場有人賺錢就有人賠
錢(同軟劍誤傷義士),之後放棄
玄鐵重劍 經網路認識 Bolge 大神(如同楊過於劍塚得到重劍)得到指數化
投資,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簡單+粗暴+有效,分散投資把非系統
性風險(Alpha)降到低,資產配置把系統係風險(Beta)降低。
指數投資如重劍,重又穩,以不變應萬變,但也失去超額報酬表
現(重劍使劍不快,無爆發力) 楊過初期也是因劍過重使劍過
慢,但增加內力後足以駕馭重劍後解決。
指數化投資也需要打通任督二脈,類似於增加現金流的產量(真
氣)並投入指數化投資的工具之中。因此專注本業+認真儲蓄,則
可更佳駕馭指數化投資這把重劍(本多終勝)。
指數化投資可讓人專注本業(內力),不須煩惱投資方式(招式)。
木劍 無招勝有招。

 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
令狐沖 老人投資哲學
劍招不受內力所限 投資上目標做到無欲則剛(情緒控管),若能控制物質欲
望,則情緒不被風險及自身現金流所左右,則能獲得管
理大筆資產的能力。
拿去投資的錢,理論上應是用不到的錢。
當人的食衣住行育樂被滿足後,則資產波動帶來的情緒
通常是來自物質慾望的比較。
尋找或製造對手破 需洞察力伺機而動,再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綻 短期市場有許多不理性行為(破綻),而等待破綻是個需
要磨練的功夫。
要點在劍意 市場出現不理性行為,需選擇有效的方式去應對。

老人自身經驗分享: COVID-19 導致的市場熔斷,使五年投資報酬幾乎歸零。


1. 情緒控管,沒有賣出任何一股反而大量買進 VTI。
2. 觀察到市場破綻(超跌: S&P500 跌破 5 年線再-1SD,並美國長債漲破 5 年線+2SD)為甜蜜
買點。
3. 打擊破綻:賣出債卷+開滿槓桿(柏格頭更有本錢:相對可量化風險+平時較小槓桿而可
加大槓桿+現金流及儲蓄率相對健康)(老人使用的是房屋增貸)+分批買入 VTI(市場劇烈波動
時,分批購入可確認成本買在山腰) =>至錄音時報酬率約 70%
PS:筆者認為由此可看出,老人的確是他所說的叛逆型的伯格頭: 優雅的伯格頭應該不做 market
timing。不過因老人有穩健的財務觀念及對槓桿風險充分的了解,才使這次操作合理並且成功獲
得豐厚的報酬 (槓桿部分類似 life cycle investing 的觀念?)

EP15 投資的反智慧
 老人: 人類是極度仰賴因果關係,但對時間敏感度極低的動物
 投資時間的尺度太大(開始工作到退休可能要半個世紀),導致人類理性的因果關
係無法統御我們的財務
- 例如開車看到剎車燈亮就踩剎車,讓自己平安回家。此等短暫的因果關係容
易做好,因時間尺度較短
- 投資的時間尺度很長(到最後才蓋棺論定結果好壞),中間會有許多次的交易
決定,但很難用因果關係知道,哪些是成功或失敗的決定
- 時間鈍化了我們的邏輯思考,但大腦慣於簡化所做決定和事件的因果關係
(例如因此忽略相關事件,或納入無關事件),而推斷出一些自以為正確的律法。陷
入邏輯錯誤的毛病作出反理性的決定,最終導致投資可能失敗

 “少年股神的煩惱”
- 少年股神的特性: 過去曾成功預測過市場 + 相信之後也能預測市場 (每個
投資人可能都多少有類似的經驗,懷疑自己是否是少年股神)
- 成功的經驗會鈍化大腦,失敗的操作才會讓大腦分析失敗的原因。而失敗時
少年股神可能會認真研究失敗原因,修正自己的心法(例如自組 ETF,相信可以
挑中飆股)
- 少年股神的兩大煩惱
內在煩惱 大腦容易因少數成功經驗,而開始相信自己少年股神(放大成功)
外顯煩惱 投報率勝過大盤時,但不確定原因(自己是少年股神? 還是只是母體平
均的標準差?)
Ex: 北方人常吃饅頭,他長的高是因為是北方人?還是因為吃饅頭? 答案很明
顯。但套在投資上我們不易正確歸因自己的成功,是否只是運氣好

 投資因時間尺度過長,而違反人類的智慧(不易定義因果關係+量測和分析困難)
 查理蒙格:“解決困難的問題,要逆向思考”(ex:若知道將來死在哪處,那就永遠
不要去那邊)。既然知道人類思考上的缺陷,導致投資上反智慧的行為,則可
用逆向思考,做出以下三個不要的建議:
不要用獲得的資訊量, 現在網路發達資訊容易獲取,但資訊不對稱的陷阱仍
去對等做的投資決定 持續存在。容易獲得且理解的資訊,從來都不是好的
資訊(質比量重要)。
應花時間去了解品質好的資訊,而非花許多時間蒐集
只能做感官刺激的內容(例如網路上許多神人的對帳單)
(建議可了解以下內容,可增加我們選擇資訊的能力: 效率市場
假說、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投資的 Alpha
與 Belta、均值回歸、蒙地卡羅測試)
不要把努力的多寡,跟 人類長期對勞力量化有跟收穫成正比的概念(例如工
投資報酬率畫上等號 作)。但在投資市場時可能適得其反,例如頻繁交易
的摩擦成本+投資失敗的心理壓力反而壓垮自己。
不要在投資上做極端的 因人類的愚昧無知,且須時常對市場保持謙卑,避免
決定 極端才能避免無法處理的財務危機。
(舉例: 1.適度槓桿可增加投報率,但不會用全部身家去開高利
率槓桿。2.高波動的比特幣,可做少量資產配置,但不會用全
部資產持有比特幣。3.100%的股票配置投報率會比股債配置
高,那則使用指數化投資工具而非個股,以降低波動。)

EP16 十分之一的成功率
 老人分享自身經驗,為何無償製作這些含金量破表的內容,及勉勵大家一起
推廣指數化投資

後記: 筆者從 2018 年因接觸綠角,而認識了 Bogle 大神並開始了指數化投資的道路,但一直仍


有部分資金在主動選股的市場裡殺進殺出。3 年多來回頭檢視,花費了許多心力的主動部位,整
體並未得到較好的報酬,反而讓資產跟珍貴的時間一同減損。(由此可見我跟少年股神的稱號應
該沒有緣分)
因緣際會聽到了人生不難,再次點醒我還有指數化投資這把重劍可用,並對許多財務想法有更全
面的理解。對於老人無私的觀念及經驗分享,我只有無上的敬意,因此用我的方式整理以上內容,
一同推廣這十分之一的成功率。
Andrew 於 2022/03/0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