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大家好,我是何樂臻,今天與大家分享關於龍應台的《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

首先1.介紹書籍背景
● 作者的背景
龍應台是臺北市政府首任文化局局長和文化部首任部長,曾在美國、德國、臺灣、香港的多所大
學任職教授。她認識多國語言,經常不在故鄉,家人各自在一個國家。她育有二子,長男名安德烈
,次男名飛力普。

● 作者寫作此書的背景 書名的含意
她母親的名字是應美君。美君患上失智症,記憶逐漸失去,龍應台決定放下一切,回鄉陪伴93歲
失智的母親,開始寫信給她。母親失去說話功能,父親已離世,她既慨嘆沒珍惜與上一代共享時
光,抒發對他們的感恩之心,又溫柔提醒下一代要上「死亡」的一課。本書包含19封信,源於是自
己對母親的內疚,太遲太遲才覺悟,已經錯過了很多很多重要的時刻。

然後2.分析書籍內容
主題:親情,與母親分享生活點滴,與朋友和兒子探討死亡的問題,了解在兒子心目中的自己
與母親分享生活點滴
● 正如與母親談話般,有親切感
● 無所不談,朋友的母親的身體狀況
● 回顧母親的過去
兒子心目中的自己
● 做事有原則,有時有點吹毛求疵:對事情有一定的期待,如果達不到那個期待,就超乎尋
常的不開心。
● 嚴厲
● 超級好奇的

發心深省之處
龍應台的兒子安德烈説過每個只有一個父親、一個母親。父親母親也只會死一次,所以父親母親
的死,是獨一無二的經驗。(我的感受:我和父母對死亡的話題都沒有什麼抗拒,我的爸爸甚至表
示自己願意「綠色殯葬」。媽媽經常說天有不測之風雲,我們可能隨時離開,所以一定要珍惜共處
的時光。

分析書本怎樣帶出作者待人處事的態度、生活態度、對人對物的情感、對文化的省思、呈現人物
形象。
- 《漁村》,龍應台母親說了一句既令女兒深刻,又令我震驚。
「她如果不讀大學,以后就會跟我一樣。」-> 知識改變命運概念,向上流發展,但是在漁村的人,尤
其是女子,長大後只會去工廠工作。父母如此辛苦耕種和賺錢,為了都是供兒女到大學讀書。
他人VS美君的想法->更顯出母親的犧牲和偉大
令我震驚的原因:讓我回想起剛剛統測的理解,楚楚《用眼睛捕捉聲音的人》,作者母親沒有及早
發現作者漸漸失去聽覺,又不願意接受老師的說話,錯過了最好治療的時機,間接耽誤了作者的
一生。
相比之下,我覺得龍應台的母親為孩子的未來着想,力爭上游,不要重蹈自己覆轍
呈現作家的關注
對死亡的體會
「那麼死亡,不就是人生最重大的遠行、最極端的探險? 奇怪的是,人們卻噤聲不言了。 不跟孩
子談,不跟長輩談,不跟朋友談,不跟自己談。 我們假裝沒這件事。」
->應該未雨綢繆,與家人討論身後事的安排
「人生的聚,有定額,人生的散,有期程,你無法索求,更無法延期。」
->死亡是自然的定律,人類無法控制
〈獨立〉寫女權主義,發現外省女人較為獨立,因為經過了「流離」,經歷磨練,「面對生存的艱難,
女 人必須強悍自主」->值得欣賞

3.分析表達手法
以短篇散文集成一封封信,十九封信集成一本書,記錄了生活中的瑣事
感情率直坦白,描寫自然,敘事流暢,沒有刻意使用華麗的字詞。
包含日常中的對話、片段

每個人心裏都有愛,但很少人意識到,愛要及時,一旦錯過,就是永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