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8

SPM 中国文学:文选(2013 年开始)

论述题

1. 孟子《鱼我所欲也》 2
2.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5
3.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6
4. 司马迁《鸿门宴》 11
5. 李密《陈情表》 16

6. 唐诗五首:
骆宾王《咏蝉》
李白《把酒问月》 18
杜甫《望岳》 20
刘禹锡《竹枝词》 21
白居易《观刈麦》 22
23
7. 韩愈《答刘正夫书》 25

8. 柳宗元《三戒(并序)》:
临江之麋 25
黔之驴
永某氏之鼠

9. 宋词五首: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7
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 28
李清照《如梦令二阕》(常记溪亭日暮)、(昨夜雨疏风骤) 30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1
32
10.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3
11. 高明《琵琶记·五娘吃糠》 34
12. 罗贯中《三国演义·赵子龙长阪坡救幼主》 40
13. 沈复《闲情记趣》(节选) 42
14. 郁达夫《我的梦,我的青春》 43
15. 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44
16. 巴金《灯》 45
17. 新诗二首:臧克家《有的人》、余光中《乡愁》 46、48
18. 陆蠡《囚绿记》 49
19. 陈之藩《钓胜于鱼》 50
20. 毕淑敏《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52

第一课:《鱼我所欲也》孟子

1
1. 《鱼我所欲也》的中心思想
 阐述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
取的。

2. 《鱼我所欲也》的结构分析
原文 结构分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 比喻论证:用物质生活的实际情况作比喻,由熊掌比鱼珍贵,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得出“舍鱼取熊掌”的论断。
鱼而取熊掌者也。 用比喻说明人们对所喜爱的东西,在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取其最珍贵的。为给读者
理解和接受下文所要说明的道理提供感性的基础。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从生与义的比较中,提出“舍生取义”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的论点。
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 从正反两方面(两种对立的价值观)阐述“舍生取义”的重要
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 性:
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 1 正面论述“舍生取义”的原因与意义/道理:
患有所不避也。 运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说明上文的论点:“义”比“生”更值得珍爱,
在“生”妨害“义”的情况下,决不苟且求生:“不义”比“死”更令人
厌恶,为了“义”,决不躲避祸患,决不怕死。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 反面论述“求生恶死”的对社会的危害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 就生死两方面进行对比,说明如果把生看作最喜爱的,把死看作最厌恶
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的,那么为了求生避患,只计利害,便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用意在说明不
顾“义”的危害。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舍生取义的必要性。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 论述“舍生取义”是应该做、能够做到的。
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 列举两种实际存在的情况:有可以用来求生、避患的方法,却有人不肯用
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 它求生。不肯用它避患。说明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有的人认为义比生
命更珍贵,不义比死更可恶。
甚于死者。
说明一般人在一般情况下都有舍生取义的本性:羞恶之心。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孟子从他的性善论出发,认为羞恶之心是每个人先天具有的,但不是说事
之,贤者能勿丧耳。 实上每个人任何时候都有“是心”。因为有些人丧失了这些本性。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 举例说明“一般人都能做到舍生取义”,关键在本心。
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 先说明食和羹的得失决定人的生死,言外之意是:如果仅从获得生存考
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 虑,那是非得到不可的。行路之人与乞人急需得到的食物以保全生命,但
因给予食物的人轻蔑无礼,他们宁死也不愿接受。从而具体说明人皆有羞
与之,乞人不屑也。 恶之心的道理。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 对比有本心的“路人和乞人”,揭露、批判为“万钟”而忘礼
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 义的王侯贵族,已经失去本心。
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根据上文的论述,孟子的本意是,不合礼义得来的万钟俸禄是比死更可
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 恶,于我有损无益。
关于人们不辨礼义而受万钟的原因: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 我,孟子作出这个推测性的解释,是就当时一些人的实际表现说的,孟子
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 并不同意人们的这种做法,因此下面进行批驳。
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将宁死不肯接受箪食、豆羹与“为宫室之美,……”而接受万钟的情况两
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 相对比,指出后者不辨礼义,是应该停止不干的。
亦不可以已乎? 论述不辨礼义而受万钟的错误,指出为私利而受万钟的人是因为丧失了羞
恶的本心。目的在于教育人们保持羞恶之心等善良的天性。

此之谓失其本心。
结合全文,从而论述恢复、保持人的本心(羞恶之心、辞让之
心)的意义。

3. 概述《鱼我所欲也》的内容要点。

2
1. 用比喻说明人们做选择的原则:择最珍贵的、喜爱的——“所欲”。
2. 从正方两方面论述“舍生取义”的重要性。论述时以对比的方式说明做选择的原则:取最
“所欲”的,避最“所恶”的:
 正面:所欲,正义甚于生;所恶,不义甚于死——择义行,宁死不做不义。
 反面:所欲,生甚于正义;所恶,死甚于不义——苟且求生,行不义以避死。
3. 强调“舍生取义”是能够实践的行为,因一般人有本心——羞恶之心,后来丧失。
4. 举例说明“一般人保有本心”即能“舍生取义”:有人在面临生存的考验时,不愿出卖尊
严、丧失人格。
5. 批判“失本心”即会“行不合礼义”:有人为了身外之物(未威胁生存)而行不义。
6. 中心论点显现:保有善性、羞恶之心的人,必然“舍生取义”。

4. 《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论点?
 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 作者先用“鱼”和“熊掌”做比喻,说明鱼和熊掌这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熊掌比鱼珍
贵。当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人们就必然做抉择,从而得出“要舍弃鱼而选取较珍
贵的熊掌”这个结论。
 作者再用类比推理的手法来引出论点,说明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
要得多。当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人们应该以“正义”为重,为了维护正义,就必
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5. 孟子如何从正面去论证“舍生取义”?
 孟子从正面进一步分析文章的论点,他认为: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
爱的东西(就是“义”)比生命更重要,所以我不会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
所厌恶的,但是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就是“不义”)还有甚于死亡,所以即使有导致
死亡的祸患,我也不避开它。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也不做“不义”的
事。

6. 孟子如何从反面去论证“舍生取义”?
 孟子从反面申述他的观点。
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是
不可以采用的?
 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亡更甚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的办法,有什么是不可
以采用的?
 孟子的论点中隐含这样的意思,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
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
将丧失殆尽。孟子认为这是一件不能容忍的事,从而带出“舍生取义”这个论点。

7.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为什么孟子这样说?
 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他要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及羞耻心,这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
做出正确的选择。
 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诱惑,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
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品德比较高尚,只不过是他们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向善之心及羞
耻心罢了。

8. 孟子如何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来论证“舍生取义”?

3
 孟子从正面先以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为例,说明在关乎生死的时候,如果呼
喝着把这“一箪食,一豆羹”递给人家,或是把食物踢给人家,“行道之人”和乞丐都
不屑接受这些食物。这就表明这些人没有为了要活命而丧失本心。
 孟子再从反面以“万钟”为例,将它和“一箪食,一豆羹”做对比。“万钟”决定的是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
两者相比,它自然比“万钟”更重要,但是却有人“不辨礼义”的贪求“万钟”,这就
是丧失本心的表现。
 孟子再进一步对比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与“义”比较,它们都是次要
的。
 通过这样的对比,孟子深刻地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个论点,还让人们认识到为了维护
正义,生命和富贵是可以舍弃的。

9. 分析此文的写作特点。
(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对比、排比、反问。 
比喻 
 用物质生活中熊掌与鱼的取舍比喻人生价值观中的生命与正义的取舍;一箪食、一豆羹
比喻少量的食物。
对比 
 对比“所欲”“所恶”。例:“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如使人之所
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赞扬不受“嗟来之食”的有本心,斥责“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失本心。 
排比
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二)正反论述
 正面论述舍生取义的意义:因为义比生更可贵,不义比死更可恶,所以维护正义。接着
从反面论述,如果只求活命与避患,而不讲义,那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论述舍生取义是应该做到,而且是能够做得的。先举例正面说明一般人做得到的情况:

行路之人不受“呼尔而与之”的食物、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食物。再反面说
明有些人做不到的情况:有人为了名利接受“万钟”,是因为失去了他们的本心。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论述舍生取义的必要性,是从具体比喻(鱼与熊掌)到具体例证(不吃“呼尔与之”者、
受“万钟”者),两者都论证同一的中心。说理充分、透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 10. 试列出孟子“舍生取义”这种思想的要点?

 生命是他所珍爱的,正义也是他所爱的,若两者不能同时兼得,他宁愿牺牲生命而选
取正义。
 一碗饭或一碗汤(生存条件),得到它可以活命,得不到就可能死。如果粗声粗气或
用脚踢给别人,路人不会接受,连乞丐都不屑要。
 不为了使住宅漂亮而接受万钟粟米。
 不为了供养妻妾而接受不义之粟米。
 不为了使相识的贫苦人受他的恩惠而接受不分礼义的粟米。
 不做迷失本性的事。

第二课: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 烛之武如何说服秦穆公退兵?

4
 首先,烛之武承认郑国情势危急,但没有为郑国乞求,相反,却以“郑国灭亡对秦有好
处,就麻烦您了”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博取秦伯的好感,愿意聆听下文。
 接着,他说明亡郑将会利晋害秦。因为秦国越过晋国攻打远方的郑国,得不到实际的好
处(增加边境土地),只会增加晋国的土地。而晋国的势力雄厚了,即等于削弱了秦国
的势力。
 接下来,他分析保郑对秦国有利无害。秦若退兵,日后郑国可作为秦在东道上的主人,
在秦国使节来往时,为他们提供物资。
 最后,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他以历史说明晋国曾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犯秦。这番话成功激起秦伯对晋国的戒心,终于
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2. 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大意。
 晋国和秦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秦晋围郑的原因,即“无礼于晋,且贰于
楚”。)
 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服秦伯退兵。烛之武起先拒绝,在郑伯向他道歉并晓以大义后,
他才接下重任。
 烛之武见到秦伯,先承认郑国处境危急,但不乞怜,反而表明自己为秦着想的立场,消
除秦伯的戒心,博取好感。
 接着,他从“为秦着想”的角度分析“亡郑”对秦国的危害。因为秦国攻打郑国得不到
扩大国土的好处,反而助晋国增加土地,无形中削弱了秦国的势力。
 接下来,他分析“保郑”对秦国大有好处。因为日后郑国可作为秦国的东道主,为往来
的秦国使节提供物资便利。
 最后,他使离间计,以历史事件说明晋国曾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
灭郑之后必进而犯秦。这番话成功激起秦伯对晋国的戒心,终于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 晋文公失去秦国的合作,只好也撤军。

3. 烛之武如何利用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来说服秦国退兵?
 烛之武先提醒秦伯秦晋存在着历史矛盾:秦国曾经对晋惠公有恩,他曾答应把焦、瑕两
地割让给秦国。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
 晋国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这个历史事件成功挑拨了秦晋的关系,使秦穆公对晋
国起了戒心。
 接着,他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既然秦晋都有向外扩张的野心,贪得无厌的晋国自
然不会满足于东向灭郑,而也想扩张西部的疆界,灭郑后必将要侵犯秦国。
 这样合乎逻辑的推理让秦伯意识到攻郑有危秦国,终于下决心退兵。

4. 晋文公为什么不向秦军进攻?
 秦国背弃与晋围郑的盟约,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反对。他的理由是:
 要不是秦伯的支持,他就不会有今天;
 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 失掉自己的同盟国,是不明智的;
 用分裂来代替团结,是不勇武的。
 于是他下令撤军。

第三课:《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1. 概括《冯谖客孟尝君》的主旨。

5
 这篇文章描述了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作门客的经历。通过记叙冯谖为孟尝君凿就三窟,巩
固了孟尝君在齐国的政治地位,突出冯谖的深谋远虑,赞扬了冯谖重视民心的远见卓识
和政治上的机谋果断;反映了当时权贵重视养士和“士为知己者死”的社会风气。

2. 简述《冯谖客孟尝君》的内容大意。
 冯谖要做孟尝君门客,孟尝君听到介绍人说他“无好无能”,虽轻视他,还是接受了他。
 冯谖在孟尝君家受到下等门客的待遇,于是三次弹剑而歌表不满,以试探孟尝君对门客
的态度。孟尝君改善了冯谖的待遇,善待他的老母亲;冯谖决定忠心效力这位贤主。
 首先,冯谖要巩固主子的政治力量(营造第一窟)。他自荐替孟尝君到薛地收债,当众
假借孟尝君的命令烧债券,为孟尝君收买民心,为他在薛地保留一个政治据点。然而孟
尝君不理解他的用心,对他感到失望。
 一年后,孟尝君被罢免了宰相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地,受到百姓非同寻常的迎接。他才
知冯谖焚券买义收德的用意,认识到他的智谋远见。
 冯谖为了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决定为他再争取两个政治优势(营造“二窟”)。
 他先以策士的才智,成功游说魏王以厚礼高调地争聘孟尝君,提高了孟尝君的价值与地
位。借此引起了齐王的重视,迫使齐王向孟尝君道歉,恢复其相位。
 接着,他劝孟尝君趁机索取先王的祭器,在薛地建立了宗庙,以长久保护孟尝君的封地。
 冯谖为孟尝君政治地位的稳定出谋划策,使他在任齐国相国的几十年时间里,高枕无忧。

3. 冯谖初到孟尝君家做食客,如何吸引了孟尝君的注意?
 冯谖初到孟尝君家做食客,给孟尝君的印象是个极其平庸,无好无能之辈,被给予下等
门客的待遇。办事人员因此拿粗劣的饭菜给他吃。
 过了不久,冯谖倚柱弹剑而歌说吃饭没有鱼。孟尝君知道后就把冯谖提升到有鱼吃的中
等门客的地位。
 过了不久,冯谖又弹剑而歌说出门没有车。孟尝君知道后再把冯谖提升到出门有车坐的
上等门客的地位。冯谖还乘着车子,举起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说孟尝君把他当作客
人看待了。
 不久之后,冯谖又弹剑而歌说住在孟尝君家中没有办法养家。孟尝君知道后向旁人询问,
知道冯谖有个老母亲。他派人给冯谖的老母亲吃的用的,不让她缺少什么。于是冯谖就
不再唱歌了。
 经过三次的诉求后,孟尝君对他有了印象。当孟尝君物色收债人才时,就是因“弹铗而
歌”一事而记起他的。

4. 试简述冯谖为孟尝君到薛地收债的经过。
 孟尝君出告示征求熟悉会计工作的人替他到薛地去收债。
 冯谖在告示上签名说他能去收债,得到孟尝君的赏识和委任。
 出发前,冯谖问孟尝君,要用债款买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要他看看家中缺少什么,就
买回来。
 冯谖到了薛地,召见所有欠债的老百姓,一一核对借契后,当着老百姓的面假传孟尝君
的命令,把债款还给他们,并烧掉借契。人民喜出望外,欢呼万岁。
 冯谖回来后,告诉孟尝君,他用债款为他买回来了“仁义”。冯谖认为孟尝君有了小小
的薛邑,却不爱护人民,还趁机从他们身上谋私利,说明他缺少的是“仁义”。所以假
托他的命令注销了老百姓的债,烧掉债券,为他树立爱民的威信,以期获得人民的拥戴,
积累其政治力量。孟尝君听了很不高兴,但也没有追究这件事。

6
5. 冯谖替孟尝君“千金市义”的目的是什么?
冯谖如何替孟尝君“千金市义”?
 薛地是孟尝君的封地。孟尝君家里很富有,可是缺少爱护百姓的仁义之心,他对自己封
地的百姓放贷,以高利贷剥削人民,可想是得不到人民的真心拥护的。
 冯谖自荐为孟尝君到薛地收债,趁此良机召集所有欠债的百姓,当众假传孟尝君的命令,
焚烧债券,注销了百姓欠的“千金”债务,以此收买到民心,替孟尝君“买”得仁义之
名,树立了威信,为他以后的政治地位铺好第一块基石。
 随着孟尝君被罢免相位回自己的封地薛地,离薛邑还差一百里路,老百姓就扶老携幼,
在路上迎接他。他这才知道冯谖为他“市义”的目的是为他保留一个坚固的政治后盾。
 冯谖的政治远见,使孟尝君放胆把自己的政治命运交给他(重用他)。

6. 写出冯谖助孟尝君恢复相位的经过。
 冯谖带了五十辆车,五百斤金去魏国游说魏惠王,请他趁齐王罢相的良机,接孟尝君来
辅佐他,便能国富兵强。
 惠王久闻孟尝君的贤名,立即以千斤黄金、百乘马车(显使厚礼)聘孟尝君为相。
 冯谖先一步回薛地提醒孟尝君,如此显使厚礼的行动,齐国必已知此事,于是孟尝君坚
拒魏使的多次请求,突显魏惠王对他的重视,提高了他的地位、声望。
 齐王知道了后,害怕孟尝君受聘为魏相,将使魏国强大,对齐国不利,马上非常隆重地
向孟尝君谢罪,请孟尝君返国恢复相位。

7. 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了“三窟”。这里的“三窟”是什么意思?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了哪“三
窟”?
 “三窟”指可以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的多种办法。
(“三窟”指从各方面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的办法。)
 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的“三窟”是薛地民心,齐相之位和薛地宗庙。
第一窟:薛地民心
 孟尝君对封地——薛地百姓缺少仁义心,放高利贷剥削人民,得不到人民的真心拥护。
 冯谖自荐为孟尝君到薛地收债,趁机召集所有欠债的百姓,当众假传孟尝君的命令,焚
烧债券,注销了百姓的债务,收买民心,替孟尝君“买”得仁义之名,树立了威信。
 当孟尝君被罢免相位,回薛地时得到老百姓非同寻常的欢迎。这是冯谖为他铺好的第一
个坚固的政治后盾。
 冯谖的政治远见,使孟尝君放胆把自己的政治命运交给他(重用他)。
第二窟:齐相位
 孟尝君被罢免相位后,冯谖通过游说,成功让梁王以显使厚礼聘请孟尝君为魏国相,从
而提高了孟尝君的政治地位(地位、声望)。齐王恐怕孟尝君使魏“富而兵强”,对齐
国不利。被迫收回成命,恢复孟尝君的宰相职位。
 冯谖成功为孟尝君凿好第二窟,巩固了孟尝君在齐国的政治地位。
第三窟:薛地宗庙
 当齐王非常隆重地向孟尝君谢罪,请他重新担任宰相,冯谖劝孟尝君趁机向齐王索取宗
庙里祭祀先王的器皿,在薛地建立宗庙。
 薛地有了宗庙,使孟尝君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8. 为什么说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 因为冯谖在成为孟尝君的门客后,以过人的才智、见识和政治远见,为孟尝君营就了
“三窟”,从各方面巩固孟尝君在齐国的政治地位。
 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的“三窟”是薛地民心,齐相之位和薛地宗庙。
 首先,冯谖以其政治远见,不惜假冒孟尝君的命令,烧债券,收买民心,使百姓感念孟
尝君的爱护和仁义心。因此,当孟尝君被罢相失势,回到薛地时,百姓对他拥戴有加,

7
这样既给了他一个政治立足点,也对外显示了他有深厚的民众力量,这些力量就是他的
政治后盾。
 此外,冯谖善用计谋,在孟尝君被罢相后,很快地成功游说梁王,以显使厚礼聘请孟尝
君为相,提高孟尝君的地位、声望。迫使齐王恢复孟尝君的宰相职位。
 不但如此,当齐王向孟尝君谢罪并恢复其相位时,冯谖劝孟尝君趁机索取宗庙里祭祀先
王的器皿,在薛地建立起宗庙,以保障封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
 正是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造就这“三窟”,使孟尝君此后数十年,都有稳固和强大
的政治势力,不曾遭到任何灾祸。

9. 简述冯谖的形象。
 冯谖最初成为孟尝君家的门客时,先怀才不露,装愚守拙地试探孟尝君是否值得为他效
力。让身边的人以为冯谖是个平庸,无好无能之辈,实际上他是一个有心计、能够伺机
而动的人。
 他的三次“弹剑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说明了他有自信和高度的自我评价。
 当冯谖确定孟尝君是一个值得为他效力的人后,就积极为他营造了三窟。通过营造三窟
的过程表现出了他的远见卓识和过人的政治才华及知恩图报的忠诚。
 首先,他自荐到薛地收债,假传命令及为孟尝君市义,说明他是一个有胆识、处事果敢
迅速,有政治远见的人。
 他把人民的借契烧掉则显示出他有“以民为本”、“以仁义治国”的正确的政治观。
 他设计让孟尝君恢复相位,并趁情势有利于己的时候“劝立宗庙”,展现出足智多谋的
策士风度和深谋远虑的政治远见。

10. 试简述孟尝君的形象。
 孟尝君在初识冯谖,虽然获得了他是“平庸,无好无能之辈”的信息,还是收留了他。
过后,冯谖三次“弹剑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孟尝君都满足他所求,让他享有上
等门客食有鱼、出有车的待遇,还供养他的老母使她无所缺,显示出他的宽宏大度、慷
慨大方、轻财好施。
 当冯谖自荐到薛地收债,他为自己之前怠慢了冯谖而向他道歉,可见他能礼贤下士和勇
于认错。
 冯谖烧借契及假传命令,是一则严重的罪行,可是孟尝君知道了虽不高兴,却没有治冯
谖的罪,这说明他宽宏大量。
 他虽然善于养士,但还是会误信身边办事人员的话,对冯谖采取先轻视后尊重的态度,
显示出他在识别人才方面的才智是平庸的。
 但是,当他肯定了冯谖的政治远见和聪明才干后,就大胆地把自己未来的政治命运交给
冯谖,对冯谖的劝诫言听计从,展示了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优点。
 孟尝君的生活奢侈淫逸,可是却向自己封地的百姓放贷,进行剥削,说明他缺乏仁义;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他也缺乏以民为本的进步政治观。
 孟尝君不明白冯谖为他市义的深远意义,显示出他缺乏政治远见/政治见识平庸。

11. 本文在塑造冯谖这个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手法?
 本文应用了先抑后仰的手法成功突出冯谖恃才自信,智谋不凡的策士风度。
 写冯谖“无好”“无能”的介绍,和孟尝君轻蔑的“笑而受之”,是一抑;
 写他三次弹剑而歌的非分要求和左右对他“笑之”“恶之”,批评他贪得无厌,是再抑;
 写他为孟尝君买仁义的原由,孟尝君的一句“算了”所显现的失望和轻视,是三抑。
 三度贬抑,让人以为冯谖是个无用之人。
 接着,文章却以冯谖“市义”的效果实现,成功经营三窟,大大赞扬了冯谖所展现的过
人的才智、见识和才能。
 本文也通过对比映衬和烘托手法的应用,展示了冯谖的性格与才识。
 其他门客在初识冯谖时的势利,见他三次弹剑而歌时的蔑视和批评,衬托了冯谖其后
“焚券市义”“造三窟”的卓越不凡、深谋远虑和忠心。
 孟尝君对冯谖的“无好、无能”表轻蔑,对冯谖“焚券市义”的深刻意义的不理解(短
视),对比他在罢相回薛地后对冯谖的感激和信任,都有效地衬托出了冯谖的足智多谋
和深具政治远见的优点。

8
12. 简述《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如何以先抑后扬的手法塑造冯谖的形象。
 文章先写委托者介绍冯谖时说他没有什么擅长和本事,使孟尝君对他全无印象,虽
“笑”而收留他,但轻蔑之情毕现。这是一抑。

 成为门客之后,写他在全无表现的情况下,三次弹铗而歌,先后向孟尝君提出吃鱼、乘
车和养家的非分待遇,同时写左右的人对他的薄待、嘲笑、厌恶,并批评他贪得无厌,
这是对他的第二次贬抑。

 他为孟尝君到薛地收债,却假传孟尝君命令,烧借契注销百姓的债务,为孟尝君“市
义”(收买民心),令孟尝君十分不高兴,一句“算了吧”说明他对冯谖的失望和轻视,
这是三抑。

 贬抑之极,看来冯谖一无是处。可是,随着孟尝君被罢相,回薛地时受百姓爱戴,保留
了一个政治根基,终于证明了冯谖当初“市义”的远见,孟尝君对他的轻视一变而为赞
赏、感激和信任之情了。

 紧接着他成功游说魏王显使厚礼聘用孟尝君,逼使齐王向孟尝君谢罪,恢复其相位,还
趁机要求齐王在薛地立宗庙,成功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完全展示了他过人的才能、见识
和非凡的策士风度。

第四课:《鸿门宴》司马迁
1. 详述鸿门宴的起因。
 沛公先进入关中,驻军霸上。后来项羽进入关中,停驻在新丰鸿门。
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打算做关中王,任命子婴为国相,已占有了秦
国全部的珍宝。
 项羽听后大怒,准备第二天去攻打刘邦的军队。
 范增告诉项羽,刘邦是个贪图财货女色的人。但是他入关后,却不碰财物女色,看来他
的志气不小。
 而且范增发现刘邦所在,其上空出现龙虎形状的五彩云气,范增认为他有天子的运,要
项羽赶紧消灭他。
 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张良有深厚的交情,他私访张良报信,叫张良离开刘邦军营以保命。
 张良不愿背弃刘邦,和刘邦秘密商议。刘邦自知力量不足以抵挡项王,决定拉拢项伯,
以求消弭战争。
 刘邦以对待兄长的礼节见项伯,向他敬酒祝寿,又跟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 刘邦用一番谎言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他说登记官民,封闭府库,是要等项羽来接收;派
兵守关是要杜绝强盗或意外事故。他请项伯转告项王,自己绝对不敢忘恩负义。
 项伯要求刘邦第二天一早亲自向项王道歉,刘邦答应了。
 项伯回到项营,转告了刘邦的话,并提醒项羽,刘邦有大功,攻打他不符道义。
 他劝项羽好好款待刘邦,项羽同意了,于是产生了第二天的鸿门宴。

2. 简述鸿门宴的起因。
 刘邦先进入关中,驻军霸上。后来项羽进入关中,停驻在新丰鸿门。
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有意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大怒,决定次日一早
去攻打刘邦的军队。
 范增认为刘邦的志向不小,建议项羽立即向他进攻,不要失掉良机。
 项伯和张良友善。他当夜把事情告诉张良,张良告诉刘邦,刘邦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会见
项伯,与他约定结亲家。
 刘邦为自己入关称王一事辩解,希望项伯对项羽说明他不敢背德反叛。项伯答应并要求
刘邦次日一早亲自前去向项王认错。

9
 项伯回到军中后,把刘邦的话全报告了项羽。项伯认为刘邦有大功,打击他是不仁义的
举动,建议项羽善待他。项王同意了,于是产生了第二天的鸿门宴。

3. 试简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试简述鸿门宴进行的过程。
 刘邦带着百多随从赴会。他先给项王赔罪。辩称有小人恶意中伤他,才导致项王对他产
生误会。项羽怒气全消,向刘邦供出告密人,并设宴招待他。
 席间,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身上所佩饰的玉块示意他当机立断杀死刘邦,
项王默然不应。
 范增叫项庄进去敬酒祝寿,并请求舞剑,趁机击刺刘邦。项庄依计舞剑时,项伯也同时
拔剑起舞,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成事。
 宴席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张良出去招樊哙进来保护刘邦。
 樊哙带着宝剑盾牌闯入军帐,怒视项羽。项王见了不仅不怒,反称他壮士,赐给他一杯
酒、一只猪肘。樊哙当场吃了。接着樊哙责备项羽听信小人的谗言,想诛杀有功的人。
项王竟无话可答。
 刘邦为了保命,想借尿遁,把樊哙等人叫了出来。刘邦命张良留下辞谢及献礼给项王和
范增,他放弃了车骑,一人骑马逃离,樊哙等人徒步奔跑跟着。
 张良估计刘邦已回到军中,便入帐辞谢并献礼。项羽没有加以追究,接受了玉壁,范增
则拔剑击碎玉杯,叹说刘邦必夺项王天下,众人将被刘邦俘虏。
 刘邦到达军中,立刻杀了曹无伤。

4. “项庄舞剑”惊心动魄。试简述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 范增在鸿门宴中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块暗示项王把沛公杀了,但是
项王沉默没有反应。
 范增就起身出去召来项庄。
 范增认为项王为人心地不狠,他要项庄在宴席上敬酒,然后要求舞剑,并趁机会把沛公
杀了。
 项庄进入帐中敬酒,并提出在席上舞剑娱宾助兴,项王答应了。
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同时拔剑起舞。
 项庄屡次把剑尖指向沛公,项伯就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沛公。
 因此,项庄想在席上借舞剑刺杀沛公的计谋最终不能得逞。

5. 樊哙为何要闯帐?试描述樊哙闯帐的神情动作。
项庄想在席上借舞剑刺杀沛公。
张良见事态危急,便赶到军营门口见樊哙,告诉樊哙刘邦的安全受威胁。
樊哙觉得情况太紧逼了,决定闯进帐去和刘邦同生共死。
他带剑拿着盾牌闯进军营大门。
交叉举戟的卫兵想拦住不让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一撞,卫兵们跌倒在地。
樊哙进入军帐,揭开帷幕,面向西站定,瞪眼看着项王,头发竖起来,眼眶都裂开了。

6. 樊哙闯入帐中之后如何斥责项王?项王有何反应?
 樊哙指出,秦王虎狼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也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
人都背叛他。
 楚怀王曾和反秦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关中王。如今沛公先打败秦军
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霸上等待项王到来。
 樊哙进一步指出,沛公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
变故。
 他认为沛公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赏赐,项王反而听信小人谗言,想诛杀有功之
士,这无疑是重蹈秦朝覆辙。
 他认为项王不应该如此做法。
 项王听了无话可答,还给樊哙赐坐。

7. 为什么说“鸿门宴,虽名为宴会,实为一场变幻莫测的心智较量”?

10
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打算做关中王,项羽听后大怒,准备隔天攻打刘
邦的军队。
 范增也劝项羽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因为他观察到刘邦有天子的云气;加上刘邦本是贪财
好色的人。入关后却反常的不取财物不恋女色,看来他的志气不小。
 项羽的怒气来自尊严受损,范增的劝诫来自与对政治的远见和正确判断;两人的目标和
方向是不同的。
 另一方面,张良与刘邦合计拉拢了项伯帮刘邦说好话,项伯回去后劝项羽不要背义攻打
刘邦,并说服了项羽好好款待刘邦。
 刘邦集团的奋斗目标一致,刘邦信任张良,从善如流。
 在宴会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王当机立断杀了刘邦,但是项王沉默没有反应。
 范增叫项庄在宴席上舞剑趁机杀刘邦,但项伯也同时舞剑掩护刘邦。杀刘邦的计谋不成
功,良机稍纵即逝。
 项羽的不行动源于光明磊落的性格;项伯的行动源于私人情谊;范增纯粹出自己方政治
利益的考量,三人的目标依然分歧。
 反观刘邦集团,情势危急之时,张良向樊哙求助,后者马上持剑、盾闯帐,怒视项王并
厉言斥责项羽,把敌人的焦点从刘邦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而项羽称他为壮士,赐酒肉
并赐坐,使情势和缓下来。
 刘邦正是趁气氛和缓下来的短暂良机,借尿遁出帐,过后迅速脱身回本营,他们成功解
除了危机。
 这个宴会反映了项羽集团不团结,因此刺杀刘邦的计划失败;反之,刘邦集团则上下齐
心,共同面对危机。这个宴会的过程矛盾错综交杂,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所以说“鸿
门宴,虽名为宴会,实为一场变幻莫测的心智较量。”

8. 为什么说“鸿门宴是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
 鸿门宴的促成原本是要消除刘邦和项羽之间的误会,不应有杀气的,然而事实却是相反
的。
 项羽集团里头的范增,是个深具政治远见和深刻了解局势的军师谋士。他观察到刘邦有
争夺天下的大志,是项羽最大的敌人。而如果项羽不出兵攻打刘邦,那么鸿门宴将是最
佳和最后的机会。于是他决定把握良机,在席上出其不意地除掉刘邦。
 因此,在宴会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王当机立断杀了刘邦,可是项王沉默没有反应。范增知
道项羽无意杀刘邦后,决定自己行事。他出帐叫项庄进去祝寿,借口舞剑助兴,趁机杀
刘邦。项庄依计行事,但项伯也同时舞剑掩护刘邦,杀刘邦的计谋功败垂成,然而当时
的情势已经十分危急。
 情势危急之时,张良立即出帐求助,樊哙马上持剑盾闯帐,怒视项王并厉言斥责项羽,
把敌人的焦点从刘邦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而项羽对他的行举不仅不怒,反称他为壮士
赐酒肉并赐坐,这一打岔,使宴席上的气氛和缓下来。这段“缓冲”的时间让范增无法
进一步行动,也给了刘邦短暂的良机。他马上借尿遁出帐,过后迅速脱身回本营。留张
良代他善后,成功解除了危机。

9. “鸿门宴上的斗争”这段情节的描写,紧张气氛的张弛可概括为“三起三落”。试分析之。
 宴会开始很平和,刘邦卑辞“谢罪”,项羽则说出告密者的身份,可见项羽怒气全消,
有跟刘邦和解的意思,还设宴招待刘邦。
 但范增蓄意杀刘邦,在宴中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块暗示项王杀刘邦
了,气氛紧张起来,这是一起。
 范增见项王没反应,怕失去时机,叫项庄舞剑,趁机刺杀刘邦,宴席间充满杀机。形势
严峻,这是二起。
 过后樊哙持剑、盾闯帐,怒视并斥责项羽,情节到此发展到高潮,气氛紧张到极点,这
是三起。
 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称他为壮士,这是一落。
 请樊哙喝酒,送他生猪腿肉和赐坐,这是二落。
 刘邦借尿遁,脱身回本营,项羽并没有追究,这是三落。

10. 刘邦利用谎言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尽显虚伪狡猾性格。试举例说明。
拉拢  刘邦要张良把项伯请过来,他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11
项伯  项伯到来时,刘邦祝项伯长寿,并和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 他对项伯的祝寿,约为儿女亲家只是一种拉拢手段,为的是保命,解决眼前的
危机,而不是真心的祝寿,由此可见刘邦的虚伪。
 刘邦谎称自己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占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
闭了仓库,就是等待项王的到来。
 他甚至骗说他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得出入和意外变
故的发生。
∷ 为了让项伯相信自己的“用心良苦”,好让他替自己在项羽明确说情。狡猾的
性格完全暴露出来。
 刘邦还虚伪地说自己日盼夜盼项王到来,一点都不敢反叛。
 他希望项伯把他不敢忘恩负义的情况全盘向项王报告。
 项伯最终信以为真,被刘邦拉拢了,就劝项王不要攻打刘邦。
∷ 再一次证明刘邦为了保命,做的都是虚情假意的事。
假装  刘邦带着百多人兵马去给项王“谢罪”。
谢罪 ∷ 这是迫于无奈,不是真心。
 他告诉项王当年他俩并力攻打秦国,两人南北各据一方,从没想到自己会
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又和项王重逢。
 刘邦谎称有小人恶意中伤他,才导致项王对他产生误会。
∷ 推卸责任,尽显虚伪狡猾的性格。
 刘邦趁机借尿遁,脱身回本营,则托张良代他向项王谢罪并送上白璧一
双,一对玉杯给范增。
∷ 逃命重要,送礼“谢罪”只是做给人看,尽显虚伪狡猾的性格。

11. 刘邦能够在鸿门宴中全身而退,你认为主要因素是什么?试举例分析其中三项。
12. 试分析刘邦的性格特征。
能言善辩  刘邦利用谎言掩饰自己的行为,成功拉拢项伯,让他为自己说项。
狡猾虚伪  假意谢罪,显尽忠诚,让项王放松了对他的防备。
 入关前,他贪图财色;入关后,戒财戒色,给人好印象。
忍辱负重  入关前,他贪图财色;入关后,戒财戒色,给人好印象。
有政治决心  虽然是项羽自己提出先入关中可为王的承诺,但是知道敌我力量悬殊,
见项王时不提此事,反而低声下气赔罪认错。具有做大事谋长远之计的
决心。
随机应变  项庄舞剑,险象环生。刘邦机智,趁樊哙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缓和下
气氛时,借机会上厕所,然后脱身。
考虑周全  刘邦借尿遁,剖析了敌我情势,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操小
路脱身。他还指示张良估计他安全脱身的时间,才带着白璧玉斗去献给
项王范增。
果断利落  逃离鸿门宴回到军营后,马上杀掉告密者曹无伤。
能屈能伸  为了得到项伯的帮助,称弟祝寿,约结亲家,态度谦卑,诚意尽显。
 还“冒险”去向项羽“谢罪”。
 知道范增有意杀他,不顾面子礼节,借尿遁。
知人善用  任用张良,虚心认错,完全听取他的意见。
有组织能力  信任樊哙,把护卫的重任交托给他,也获得他的生死与共的效忠。
 刘邦的集团上下一心,张良出策,樊哙闯入帐中护驾,共同面对危机。
知己知彼  了解刘项双方的实力,不盲目迎战项羽。
 善于利用项羽性格上的弱点(妇人之仁,自矜功伐)。

13. 试分析项羽的形象。
形象 例子
遇事浮躁  他听说沛公打算做关中王,触犯了他的尊严,就大怒下令,隔天一举打垮
心高气傲 沛公军队。

12
光明磊落  项羽本来对刘邦欲“王关中”一事震怒不已,后来项伯转告他刘邦已经表
戆直坦率 示忠诚,不会背叛他;项伯指责他在刘邦立大功后却攻打他,不合道义。
项伯还建议项羽好好款待刘邦,他马上答应了。
 刘邦到鸿门向项羽谢罪时,项羽毫无遮拦地爆出了告密人曹无伤的身份。
 范增在宴席上多次对项羽使眼色,又三举其所佩戴的玉块示意项羽当机立
断杀死刘邦,项羽却没有反应。
 樊哙闯帐怒视项羽,项羽视为壮士气概,樊哙斥责他背信、要杀有功者,
他没有恼羞成怒,还赐坐。
优柔寡断 上面的例子放在政治斗争中分析,都显示了项羽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
政治上无知  项羽本来对刘邦欲“王关中”一事震怒不已,范增也清楚地对他分析了刘
警觉性低 邦有大志,必当除之。可是当项伯转告他刘邦已经表示忠诚,不会背叛
他,并指责他攻打立大功者,不合道义。他马上答应项伯好好款待刘邦。
 刘邦先入关中,而且有根据显示他想任关中王。可是当刘邦向项羽谢罪,
还把罪名推在小人之言上,否认自己想称王关中,项羽不但马上相信了
他,还请他喝酒。
 刘邦逃离后,项羽没有生气和追究他的失礼,反而收了白壁。
可见他没有政治“常识”,不明白放虎归山对自己的政治是极大的威胁。

自高自大/ 
刘邦先入关中,而且有根据显示他想任关中王。可是当刘邦向项羽谢
自矜功伐 罪,还把罪名推在小人之言上,又否认自己想称王关中,项羽不但马上
无知轻敌 相信了他,还请他喝酒。
 范增清楚地对项羽分析了刘邦有大志,建议必当除之。在宴席上多次对
项羽使眼色,又三举其所佩戴的玉块示意项羽当机立断杀死刘邦,项羽
却没有反应。
 刘邦在席上借尿遁,项羽并没有加以追究。
可见他不把刘邦的野心和实力视为威胁。认为刘邦没有可能胜过他。
刚愎自用 范增清楚地对项羽分析了刘邦有大志,建议必当除之。在宴席上多次对项羽
不会知人善 使眼色,又三举其所佩戴的玉块示意项羽当机立断杀死刘邦,项羽却没有
用 反应,不听军师的劝诫,反让刘邦借尿遁,放虎归山。

14. 项羽的性格导致他在鸿门宴中错失杀刘邦的机会。你同意上述说法吗?说明你的理由。

15. 项羽的妇人之仁性格导致他在鸿门宴这一件事中错失杀死刘邦的机会。试述之。
 项羽优柔寡断,心肠软的这种妇人之仁,可从以下的事例看出来。
 项羽本来对刘邦欲“王关中”要灭了刘邦的势力。后来项伯告知刘邦不会背叛他,且刘
邦立了大功反要被清算,不合道义。项伯还建议项羽好好款待刘邦,他马上答应了。
 刘邦带兵来到鸿门向项羽谢罪时,率直项羽在他面前毫无保留地爆出了告密人曹无伤的
身份,对刘邦表现出完全的信任。
 刘邦向项羽谢罪,把罪名推在小人之言上,否认自己想称王关中。项羽不但没追究,反
而还请他喝酒。
 在宴会上,范增多次对项羽使眼色,又接二连三举其所佩戴的玉块示意项羽杀死刘邦,
项羽却没有反应,显然不忍心做出“杀有功之人”的事,或认为双方实力悬殊,刘邦不
足为患。
 项庄舞剑欲刺刘邦,可是项伯护卫刘邦,项羽也视若无睹,没有加以阻止。
 项庄舞剑后,樊哙为了护卫刘邦闯入帐中,对项羽怒目而视,项羽没有发现刘邦集团对
他的敌意/有反叛之意,立即对刘邦加以治罪,反而称赞樊哙是壮士,还赏赐他一杯酒
和一只生猪腿,被樊哙斥责一番后还赐坐,认为樊哙的斥责都是对的。
 刘邦在席上借尿遁,项羽并没有加以追究。
 刘邦逃离后,张良带着一双白璧敬献给项羽。项羽没有责备刘邦不辞而别,反而收下了
白壁。
 总结:项羽的妇人之仁性格导致他在鸿门宴中错失杀死刘邦的机会。

13
第五课 :《陈情表》李密
1. 李密透过《陈情表》申述了怎样的人生经历?
 他说自己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不幸。
 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四年后,母亲改嫁。他体弱多病,到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 全靠祖母的怜悯与亲自抚养,他才能活下来。
 他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儿子。
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童仆,孤单地自己过活。
 祖母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只能依赖他的照顾才能活下来。

2. 李密为什么在《陈情表》里陈述他的不幸遭遇?
 在当时的处境,如果李密一开始就向晋武帝提出辞官的请求,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
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朝廷合作,以致性命不保。
 因此,李密先不谈上表辞官的事,反而从自己幼年的遭遇和家庭困境谈起,回忆自己不
幸的遭遇与祖孙俩相依为命的经历,营造一种悲戚的情感氛围,达到动之以情的目的,
让晋武帝同情自己,最后才能顺理成章地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委婉地说明自己不能奉
诏为官。

3. 李密在《陈情表》中如何对晋武帝动之以情?
 李密先从自己幼年的遭遇和家庭困境谈起:他说自己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不幸。
 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 四年后,舅舅逼母亲改嫁。
 奶奶刘氏怜悯他自小孤独无靠及体弱多病,便亲自抚养他。
 他小时候因多病,到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儿子。
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童仆,孤单地自己过活。
 刘氏很早则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李密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 这种摆事实、诉真情的写法,营造出一种悲戚的情感氛围,可以达到动之以情的目的,
让晋武帝同情自己,委婉地说明自己上表的目的:不能奉诏为官。

4. 李密在《陈情表》中如何对晋武帝晓之以理?
 李密先从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说起,提出了孝养祖母的理论根据;接着再把祖母病危
的情形大加渲染,使报养祖母的要求既合于人情良心,更符合朝廷所推崇的孝道纲领,
让人难以拒绝。
 再写“祖母病日笃,供养无主”,自己忠孝难以两全的狼狈处境。“臣无祖母,无以至
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那么,忠孝只能择其一,势在必然;故自己的要求不
是推脱而是情理所在。写来感人之余,也很有说服力。
 最后他陈述“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这个一“长”一“短”的对比,
说明奉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朝廷,表明先孝后忠的要求的合理性。
 他处处围绕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欲先尽孝而后尽忠这个主旨,说明自己选择尽孝
既合情也不悖理,终于说服了晋武帝。

5. 李密如何说服晋武帝接受他的“辞不赴命”?
李密在《陈情表》中如何对晋武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接受他的“辞不赴命”?
• 李密先不谈上表辞官的事,反而用委婉地方法,先向晋武帝陈述自己不幸的遭遇[a]*与祖孙
俩相依为命的经历[b]*,
• 用摆事实、诉真情的方法营造一种悲戚的情感氛围,达到动之以情的目的/让晋武帝同情自
己,委婉地说明自己上表的目的:不能奉诏为官。
*[a]他幼年时期失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如果没有祖母,自己无法活到今日。

14
*[b]自己孤独无靠,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如果没有自己的照料,无法度过余生。
祖孙二人,互相依靠为生,因此从人情良心上不能废养祖母而远离。

• 再而描绘从朝廷到州、郡县都催促他受命上任,然而“祖母病日笃”,“供养无主”;
• 既渲染对祖母的孝,制造一种感人至深的情境,又表现出自己在奉诏当官或奉养祖母之间,
进退两难,处境狼狈。
• 因此忠与孝之间必择其一,是合情理的决定。写来感人之余,也很有说服力。

• 跟着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论据,
• 再通过叙述祖孙相依为命的关系,说明祖母病笃,自己不能远离出仕,非为了顾全名节拒当
官,而是基于“尽孝”。
• 这个原因合于人情良心,更符合“以孝治天下” 的纲领。

• 过后,他从另一个角度陈述“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 这个一“长”一“短”的对比,说明奉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朝廷。
• 因此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不是推脱之辞,而是“忠孝两顾”的最佳方法。

• 他处处围绕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欲先尽孝而后尽忠这个主旨,说明自己选择尽孝,既
摆事实,论道理,又诉真情。终于让晋武帝恩准他的请求。

6. 李密写《陈情表》是要拒绝朝廷的任命,可是他不直接表明此意图。试说明他如何婉转地
达到目的。
• 李密先不谈上表辞官的事,反而先向晋武帝陈述自己不幸的遭遇。他从小失父母,孤苦多病
全赖祖母抚养;没有祖母,自己无法活到今日。
• 接着陈述他孤独无靠,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没有他的照料,无法生存。祖孙二人
相依为命,因此从人情良心上不能废养祖母而远离。
• 他以此营造一种悲戚的氛围,对晋武帝动之以情,委婉地说明自己不能奉诏为官。

• 再而描绘从朝廷到州、郡县都催促他受命上任,然而“祖母病日笃”,“供养无主”。这样
写既渲染对祖母的孝,制造一种感人的情境,又表现出自己在奉诏当官或奉养祖母之间,进
退两难,处境狼狈。

• 跟着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论据,再通过叙述祖孙相依为命的关系,说明祖母病笃,自
己不能远离出仕,非为了顾全名节拒当官,而是基于“尽孝”的治国纲领。

• 过后,他陈述“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说明奉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朝廷
因此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不是推脱之辞,而是“忠孝两顾”的最佳方法。

• 他处处围绕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欲先尽孝而后尽忠这个主旨,说明自己选择尽孝,既
摆事实,论道理,又诉真情。终于让晋武帝恩准他的请求。

7. 李密写《陈情表》的目的是“愿乞终养”。他的理由有哪些?
第一个理由:
 他幼年时期失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如果没有祖母,自己无法活到今日。
 自己孤独无靠,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如果没有自己的照料,无法度过余生。
 祖孙二人,互相依靠为生,因此从人情良心上不能废养祖母而远离。

第二个理由:

以孝治天下是晋国的治国纲领。孝养祖母合情合理合法,祖母病笃,自己确实不能远离
出仕。
第三个理由:

15

他因为须供奉赡养祖母,辞不就职。结果朝廷责备他怠慢不敬;郡县至州县长官都急迫
地督促他。祖母的病日日加重,但奉养祖母的要求被拒,使他进退两难,陷入“忠孝不
能两全” 的狼狈处境。因此他乞求朝廷开恩让他尽孝,脱离困境。
第四个理由:
 比较自己和祖母年岁,自己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故在孝顺祖母和回报国恩的两难
选择中,先尽孝后尽忠才能够“忠孝两全”。

8. 李密在《陈情表》中抒写了多少种情?试简述之。
李密在《陈情表》中书写了三种情:
因承受清明的政治教化而对朝廷的感恩之情
 文中表达了作者深受晋武帝及朝廷厚恩的感激之情。
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诚恳、委婉、谦恭地表达了内心感恩戴德的情怀。
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诚挚地表达了他对晋武帝生死相报的无限忠诚和万分感激
之情。
因“忠孝难两全”而产生忧惧之情
 作者描绘了从朝廷到州、郡县都催促他受命上任,使作者在奉诏当官或奉养祖母之间,
进退两难,处境狼狈。
 作者“忠孝不能两全”的那种内心忧惧,描述得入情入理,含蓄精警。
因“祖母病笃”而割舍不下的尽孝之情
 文章开头叙述作者不幸的遭遇,让人体会到他的成长包含祖母的关顾之爱,怜悯之情和
操劳之力。这是作者尽孝的根源。
 现在祖母病重,如果没有自己的照料,无法度过余生。祖孙二人相依为生,因此从人情
良心上不能废养祖母而远离。作者大事渲染对祖母的孝,营造感人至深的情境,让人觉
得“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9. 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 
   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
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10. 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试申述之。
 李密反复强调孝亲,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只是忠孝不能两全,欲先尽
孝而后尽忠。
 他是真心奉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他的孝心显示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 李密是蜀汉旧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
 晋武帝为人多疑,李密担心这种想法会使晋武帝起疑而招来杀生之祸。
 所以诏书急切严峻,责备他逃避命令,有意怠慢,这就使李密在阐明心意的时候,处于
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
 为了避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
“不从皇命”的难题。

11.作者反复陈述朝廷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表达了感恩之情。试说说哪些是朝廷对作者的恩遇 ,
哪些是表达作者的感恩之情的?
 朝廷颁下诏书,任命作者为郎中。不久作者又受国家恩命,任命他为洗马。作者认为以
他这样卑微低贱的人去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他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第六课 :唐诗五首
《咏蝉》 骆宾王
1. 《咏蝉》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诗人通过描写蝉比喻自身的困境,抒发内心的郁愤,表明高洁的爱国心,盼得到世人的
理解与同情。

2. 骆宾王如何通过咏蝉来抒发自己内心的郁愤?

16
试赏析骆宾王的《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见景生情,托物起兴)
 作者在诗的开头两句(首联)用见景生情,托物起兴的手法,写深秋时听到寒蝉鸣唱,
自己身为囚犯,在牢中听了,勾起深深的思虑。
 “坐牢”却自认为是“客”,可见内心有极深的冤愤。
 “思深”一词,顺理成章地借蝉抒情,引出“玄鬓”“白头”“露重”“风多”等种种
联想。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物我合一,叙中生议;物我对比,无限感触;借用典故,委婉
含蓄)
 第三句写蝉,第四句写自己(颔联),用叙中生议的手法,写蝉的鸣声凄清和自己不堪
忍受的凄恻之情,将蝉与自己联系在一起。
 “玄鬓”指蝉的黑色双翼。作者将“玄鬓”与自己的“白头”对比,轻易触动了内心对
时光流逝、老大无成的悲叹。
 想自己奔波多年,却被诬陷坐牢,报国之想成泡影,作者对此无法忍受,更觉得愤怒!
 借“白头吟”的典故(写一女子被负心汉始爱终弃的悲郁心情,表达了她对专一爱情的
追求)。语带双关,委婉含蓄地(香草美人的传统文学手法)抒发自己对朝廷一片忠心
却被捕入狱的怨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比喻)
 第五、第六句(颈联)虽字字写蝉,目的却是以比喻手法抒发作者的感慨议论。
 作者写蝉因露重打湿了翅膀,难以前飞,由于秋风大而鸣声不能远传。实际上是抒发自
己有冤难伸、遭谗言入狱的悲愤愁苦的心情。
 “露重”“风多”比喻政治环境的险恶,“飞难进”比喻自己行动受到限制或有志难伸
“响易沉”比喻自己的言论受压制或有治国的见解无法发表。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表白)
 最后两句(尾联)以蝉的高洁无人相信自喻,表明自己不被人们所了解,无人替自己伸
诉冤屈的抑郁不平。此句也表明了作者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求得世人的同情。

3.骆宾王的《咏蝉》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
试赏析《咏蝉》的内容。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思虑,冤愤,联想)
 诗的首联,写深秋时听到寒蝉鸣唱,诗人身为囚犯,在牢中听了,勾起深深的思虑。
 “坐牢”却自认为是“客”,流露出他内心极深的冤愤。
 “思深”什么?引出以下“玄鬓”“白头”“露重”“风多”等种种联想。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凄恻,悲叹,怨愤)
 颔联写蝉的鸣声凄清和自己不堪忍受的凄恻之情,将蝉与自己联系在一起。
 作者将蝉的黑色双翼与自己的白头对比,触动了内心对时光流逝、老大无成的悲叹。
 想自己奔波多年,却被诬陷坐牢,报国之想成泡影,作者对此无法忍受,更觉得愤怒!
 “白头吟”的典故,带出诗人对朝廷一片忠心却被捕入狱的怨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有冤难伸,言论受制)
 颈联借蝉的处境比喻自己,抒发感慨议论。
 蝉因露重打湿了翅膀,难以前飞,由于秋风大而鸣声不能远传。自己则是有冤难伸、遭
谗言入狱的悲愤愁苦的心情。
 “露重”“风多”比喻政治环境的险恶,“飞难进”比喻自己行动受到限制或有志难伸
“响易沉”比喻自己的言论受压制或有治国的见解无法发表。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高洁,求理解同情)
 尾联以蝉的高洁无人相信自喻,表明自己不被人们所了解,无人替自己伸诉冤屈的抑郁
不平。也表明了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求得到世人的同情。

《把酒问月》 李白

17
1. 诗人如何在《把酒问月》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
 诗人通过“青天有月来几时” 这一问句,表现了对青天明月这些无限时空的神驰与向
往。
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
 接着诗人指出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难寻,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他从而联想到与
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中的白兔和嫦娥,对白兔年复一年的捣药和嫦娥的寂寞寄予同情,
也流露出诗人孤苦的情怀。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明今月古月实为一个,亘古如斯;而今人古人
则不断更迭。
 人生有限,宇宙无穷,日月运行不息,人类实在渺小之至。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总括上面两句,把明月常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
得酣畅淋漓。
 这四句写得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
 最后两句则归结到及时行乐的主题。
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其中将人与月反复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
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刻画出一个孤高出尘、逸兴
横飞的诗人自我。
 诗人也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

2. 试说明如何理解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
皆如此”。
 前两句说明对宇宙的遐想,后两句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 人生有限,宇宙无穷,日月运行不息,人类在亘古自然面前,实在渺小之至。
 在永无止境的时间洪流里,更是不足一道。
 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如流水一般逝去,但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
古常新。
 后两句把人生有限,明月常新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牵动着一代代人的沉思,徒惹愁绪。

《望岳》 杜甫
1. 试说明《望岳》的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想象中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象,抒发向往登上绝顶的
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俯视天下、功成名就的雄心和远大
的抱负。

2. 《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都写向岳而望。试说明之。
 开头两句写远望之景。首句写乍一望见泰山时的高兴无比的心情和惊叹仰慕之情。次句
生动形象地描写泰山青翠的山色,绵延高大的山势,在齐鲁广大的地区一望无际。
 第三、第四句写近望之势。所见的泰山秀美和巍峨的形象,仿佛聚集了大自然的一切神
奇秀丽。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和山北分成光明和昏暗两个天地。
 第五、第六句是近看(细望)之景。山腰云雾缭绕,使诗人胸怀涤荡。他瞪大眼睛望着
飞回山林的小鸟,看到的是泰山山腹之深。
 最后两句写想象中的登山后远望之情。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上泰山的愿望,写他想象
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
 全篇通过“望”字写景,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读来如亲历其
境。

3. 试赏析王维的《望岳》。

18
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
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 开头两句以自问自答的手法写远望之景。首句写乍一望见泰山时的高兴无比的心情和惊
叹仰慕之情。次句生动形象地描写泰山青翠的山色,绵延高大的山势,在齐鲁广大的地
区一望无际。
 第三、第四句写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写所见的泰山秀美和巍峨的形象,它仿佛聚
集了大自然的一切神奇秀丽。“阴阳割昏晓”则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和山
北分成光明和昏暗两个天地。
 第五、第六句是近看(细望)之景。由静转动,描写山腰云雾缭绕,使诗人胸怀涤荡。
他瞪大眼睛望着飞回山林的小鸟,表现出了泰山山腹之深。“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
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泰山的热爱。
 最后两句写想象中的登山后远望之情。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上泰山的愿望,写他想象
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这两句象征着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 全篇通过“望”字写景,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读来如亲历其
境。

4. 杜甫《望岳》一诗如何描写泰山?他做此诗的目的为何?
 首联(开头二句),以一个问句带出远望所见:青翠之色一望无际。突出泰山的青翠、
绵延、高大。
 颔联(三、四句),写近观之势。以夸张带出泰山的秀美]——大自然偏爱,把一切神
奇秀丽都聚集此处了;以夸张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它把山南山北“切割”成光暗相
反的两个天地。
 颈联(五、六句),写近看之景。以“层云”和人的感受衬托山的高:山腰有一层层的
云雾缭绕,观者会感觉胸怀涤荡,像要腾云而起。以“归鸟”和人的举动衬托山腹之深:
瞪大眼睛望着小鸟一只只飞回山林深处。
 尾联(末尾两句),写想象中的登山之情。诗人望山景而产生了登临的的决心和豪迈的
壮志,以自己的壮志衬托出泰山的雄伟高大和气势;诗人想象登顶四望,其他山在泰山
面前必然显得低小,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 诗人写此诗是为了抒发自己的豪情和远大抱负,它比泰山雄伟、深沉、壮阔。

《竹枝词》 刘禹锡
1.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得非常巧妙。试说明之。
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描写一个初恋少女在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
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
“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 “无
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 “无情”的比喻。
 这使少女听了之后,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
 但她是个聪明的女孩子,她从最后一句话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道是无晴还
有晴”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因此她内心喜悦起来。
 这种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江上阵雨天气,又把少女迷惑、眷恋和希望等一系列的心理
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
的内在感情,十兮贴切自然。

2. 《竹枝词》一诗如何表现初恋少女的内心活动?
 首句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春江杨柳带出春的清新气息,触物起情,
既引起少女的情思,也衬托出少女的初恋情怀是那么纯洁自然。她的内心此刻应是充满
美好的憧憬、盼望。

19
 第二句写怀春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有着将见到心上人的喜悦、
羞怯或紧张。
 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 “晴”是“情”的谐音。“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
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
 这样的双关语使少女听了后,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变得忐忑不安。
 但她是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
“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
 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少女内心的迷惑、眷恋和希望描绘
出来,具有含蓄的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

《观刈麦》 白居易
1. 《观刈麦》一诗表达了什么主旨?
 《观刈麦》通过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和贫困妇女的悲诉,反映了租税剥削
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自己没有功德,却过
着富足生活的愧疚之情。

2. 为什么说“拾麦穗”是“苛政猛于虎”的真实写照?
 一个拾麦的贫妇人,抱着孩子,为了“充饥”,拿着破竹篮捡拾遗漏在地上的零星麦穗。
 因为她家的土地已经为缴纳官府的赋税而卖光了,没有土地可耕种,自然家中无米储。
 由此带出拾麦人的生活比收麦人更穷苦。
 今天的拾麦人本来就是昨天的收麦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就暗示了今天的收麦人可能会
成为明天的拾麦人,辛苦劳作还是一场空。
 从而揭露了繁重赋税这种封建剥削制度。这正是“苛政猛于虎”的真实写照。

3. 白居易的《观刈麦》如何反映出社会现实和他对农民的同情?
 诗人首先写农民终年辛劳,五月收麦子的季节更是加倍繁忙。
 接下来写农民一家人辛苦劳碌的情景。妇孺给在田里割麦的人送饮食;田中收麦者正艰
苦劳动,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笼蒸,上面如火烤,但他们必须忽略炎热,
抓紧时间尽力收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
 由农民的艰辛劳动和对麦子的珍惜程度,间接反映出农民生活贫困的现实,表现了作者
对他们的深刻同情。
 紧接着诗人描写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怀抱孩子,手提破篮,拾麦穗充饥。
 贫妇人告诉大家,为了纳税,她卖光了田产,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 诗人揭示了赋税繁重个农民带来的悲惨痛苦,对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批评,对农民的苦
难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 最后,诗人触景生情,将自己和农民对比,因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
感愧疚,乃至终日都不能把它遗忘。流露出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4. 说明作者如何运用了两次比较来突出诗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是割麦人和拾麦人对比。
 割麦人家因为有自家的田产,还能收割,而且有妇女小孩送来稀饭,而拾麦人家由于赋
税繁重,被迫卖光田产,只能靠拾了别人的遗穗回去碾米充饥。
 这样一比,不仅突出了农民的辛苦和悲惨遭遇,而且暗示了割麦人将要面临同样的悲惨
遭遇,揭示了赋税繁重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第二层是诗人自己和农民比较。

20
 他想到自己作为朝廷官员却无功劳和德望,既不务农,也不采桑,可一年的俸禄竟有三
百石,到年末,仓库里还存有余粮,而农民一年到头很少有闲暇的时候,却食不裹腹,
于是深感惭愧。
 这一比较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而且揭露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状况及其不合理
性,委婉地警醒当政者。

5. 在《观刈麦》中,诗人通过遣词用字和对比手法,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试阐述之。
 诗的开头两句用“闲月”和“倍忙”相对,既暗示农民一年到头都在忙,又突出强调五
月是最忙的时节。
 “蒸”和“灼”,把炎热的天气和农民劳动的辛苦真切地表现出来。但是农民的反应是
“不知”和“但惜”,这两个词充分地表现了农民顾不上炎热和疲劳,而是忙于收割的
迫切心情。由此可见农民劳动的艰辛及生活的困苦。
 “家田输税尽”中“输税尽”三字,是对沉重赋税提出血泪的控诉,也揭露了统治阶级
对人民横征暴敛、搜括民财、兼并土地的剥削。
 诗人在诗中用了两个对比:
 割麦人还有妇女小孩送饭送菜,而拾卖人却只能靠拾别人遗漏的麦穗充饥。反映出一部
分农民的悲惨遭遇,也暗示了今天的收麦人可能会成为明天的拾麦人,辛苦劳作还是一
场空。
 割麦人的生活原本不宽裕,漏掉的麦子,自己还是要拾的,但他竟允许贫妇人拾麦,反
映劳动人民之间互相帮助的可贵精神,对比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形成鲜明的对
比。
 诗人说自己无“功德”,不事农桑却年俸“三百石”,对比农民的一年少闲月,食不果
腹而深感惭愧;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也揭露了社会贫富悬殊的状况。

6. 试赏析《观刈麦》这首诗。
 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
 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麦田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
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 写到此处,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 接下来又描写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因为她
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
拾麦充饥,反映了农民承担繁重的赋税。
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 全诗虽没有一句批评统治者的话语,但是统治阶级的不合理剥削通过诗人的手揭露出来,
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 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
深切同情。

第七课 :《答刘正夫书》韩愈
1. 简述韩愈在《答刘正夫书》中提出的写文章的方法。
(一)写文章要学习以儒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学经典。(师古圣贤人)

21
(二)学古圣贤人就是学习继承儒家的“道统”,学习古圣贤文章中表现的儒家思想的真谛。
而不是简单刻板地模仿他们的文辞。(师其意,不师其辞)

(三)文章的难易程度,要从表现对象出发,艰深还是浅易,都要恰到好处、合理,不能机械
规定只能艰深、不能浅易,或者相反。(无难易,惟其是尔)

(四)写文章要能够推陈出新,有自己的独创、风格,而不是墨守成规,随顺流俗。(能自树
立、不因循)

2. 韩愈在《答刘正夫书》中,对于学习写作文章,曾提出“师其意,不师其词”,又提出
“能自树立,不因循”的看法。两者间是否有相同之处?试分析之。
 “师其意,不师其词”和“能自树立,不因循”这两者间是有相同之处。
 古代的圣贤所写的文章,文辞都各不相同,风格各异,所谓“师其意,不师其词”说的
是要学习古圣贤文章中的立意和思想真谛,而不是只照抄他们的文辞,模仿他们的写作
风格。
 “能自树立,不因循”指的是写文章要创新及有独创性。
 在学习古典文学经典的基础上,不要泥古不化,人云亦云,而是要结合古人的经验,提
出自己的看法和思想。
 两者的相同之处就是作者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他本人在创作实践中得出的真知灼见,而
不是一味抄袭模仿古人。

第八课 :《三戒》柳宗元
1. 试说明《三戒》的主题思想。
 文章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讽刺社会上那些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倚仗
人势、色厉内荏、擅威作福的人,表达对他们的鄙视和憎恨,并警戒世人:毫无自知之
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祸患。
2. 作者在篇首说憎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究竟他憎恶那些人的什么行为?
 作者憎恶那些人不弄清楚自己的本来面目(无自知之明),却依靠外力来逞强;他们或
是倚仗势力而冒犯与自己不同类的人,或是使出自己的一点点本领来惹怒强敌,或是趁
机会任意横行。

3. 《三戒》的序有什么作用?文中的三则寓言与篇首的序怎样互相呼应?
 有三个作用:作为整篇文章的纲领、点出三则寓言故事的主题、说明写作动机。
 序中列举出三种“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无自知之明而倚仗外来势力逞志)”的
情况,文中的三则寓言正是呼应这三种情况:
o 《临江之麋》写了“依势以干非其类(依仗外来势力冒犯不同类的人)”。麋麑无
自知之明,恃着有主人保护而与家中的狗友好,忘记自己是麋麑,结果被野狗吃掉。
o 《黔之驴》写了“出技以怒强(使出伎俩来激怒强者)”。驴子无自知之明,以自
己的一点点本领而惹怒强敌,结果被老虎吃掉。
o 《永某氏之鼠》写了“窃时以肆暴(趁机胡作非为)”。老鼠无自知之明,趁着屋
主的纵容而胡作非为,结果被新屋主消灭。

4. 简述《临江之麋》的内容大意。
 麋麑初入门时,群狗流着口水,摇着尾巴走过来,想把它吃掉。猎人看到这情形,十分
愤怒,将群狗吓退。
 之后,猎人每天抱着麋麑接近群狗,经常让群狗习惯麋麑,不准群狗乱动,又逐渐让群
狗和麋麑一起游戏。

22
 群狗因害怕主人,唯有按主人的意思,友善地和麋相处,不过却时常舔着舌头,露出馋
相。
 麋麑经常和群狗一起玩,忘了自己是一只麋,并以为家中的狗真的是它的朋友。它也忘
记了街上的野狗并不是家中的狗,不会害怕自己的主人,竟然跑过去和野狗玩,结果被
野狗吃掉了。

5. 简介《黔之驴》的内容。
 黔地山下有一头驴。老虎没见过驴,看它高大强壮,把它当做神,在远处偷偷看它,渐
渐出来靠近它,小心谨慎。
 有一天,驴大声啼叫,老虎怕得逃跑。
 后来,老虎多次观察它,觉得它没有什么本领。
 逐渐熟悉驴的叫声,又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慢慢地敢戏弄它、碰撞它、冒犯它。
 驴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 老虎发现驴的本事仅此而已,就吃掉它。

6. 《黔之驴》中,老虎对驴子的认识可分为几个阶段?在各阶段里,老虎有怎样的行动和态
度?
 老虎对驴子的认识可分为三个阶段。
 最初,老虎以为驴子是神怪,只敢躲藏在树林间偷看她;又被驴子的叫声吓怕,逃得老
远。
 后来,老虎来回多次观察驴子,觉得它没什么特殊本领;又渐渐听惯驴子的叫声,便靠
近它,在它前后走动,但仍不敢扑过去。
 最后,老虎放肆起来,冒犯驴子。
 结果,它发现驴子的本领只限于用腿来踢,便放胆扑过去,吃掉它。

7. 简述《永某氏之鼠》的内容大意。

8. 《永某氏之鼠》中,旧屋主和新屋主对老鼠的态度是怎样的?结果如何?
 旧屋主是子年出生的,而老鼠是子年的生肖神,所以他喜爱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
准仆人伤害老鼠。
 粮仓和厨房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 他纵容老鼠,最后导致家中所有器物和衣服都被老鼠咬破,食物大都被老鼠吃过。
 老鼠白天连续不断地与人一起行走,夜里则偷咬东西和打斗,吵得人无法睡觉,但旧屋
主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 新屋主十分厌恶老鼠,认为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
 他找来五六只猫,关上房门,揭起屋上的瓦片,令老鼠无从躲藏,然后用水灌进鼠洞,
淹死他们。
 又奖赏仆人用网来围捕老鼠。
 捕杀到的老鼠堆得像座小山,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几个月才停止。

9. 《三戒》中的三则寓言讽刺了哪种人?作者用什么方法对这三种人进行辛辣的讽刺?
 讽刺那些不懂得弄清自己本来面目,依靠外力来逞强的人。这三种人又有不同的表现:
o 依仗势力,冒犯和他不同类的人。
o 使出笨拙的技巧,惹怒强敌。
o 趁机会任意横行。
 作者借寓言故事中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对这三种人进行辛辣的讽刺。
 临江之麋依仗权势,在家中恃着主人的呵护而和家犬为友,家犬并非不想吃它,只是畏
惧主人而已。它一旦离开主人的势力范围,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结果它在外遭野狗咬死。
作者感叹麋至死仍不明白原因。
 黔之驴的本领不高,只懂用蹄来踢,结果被老虎识破,吃掉它。作者感叹驴子虚有其表,
外强中干,却要自曝其短。

23
 永某氏之鼠恃着屋主的纵容而作恶多端,终被新屋主赶尽杀绝。作者感叹老鼠以为可以
长久饱食终日而无灾祸,一旦时过境迁,换了主人,会招致毁灭之灾。

10. 《三戒》里的三则寓言各有什么寓意呢?
《三戒》里的三则寓言分别寄寓了什么教训?
 《临江之麋》:写麋因有主子的势力作仗恃,冒犯与自己不同类的人,但一旦失去主子
之势,便会招来祸害。
 这个形象讽刺了那些倚仗权贵而得意忘形的小人物,指出他们必败的命运。
 《黔之驴》:写驴子虚有其表,外强中干,却要自曝其短,惹怒强敌,招来杀身之祸。
 这个形象讽刺了那些虚有其表而外强中干的人(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他们只能利
用表面的强大一时吓唬别人,其结局是可悲的。
 《永某氏之鼠》:写恶鼠趁一时的机会胡作非为、有恃无恐,一旦失去仗恃,就被彻底
消灭。
 这个形象讽刺那些在当政者庇护纵容下为非作歹、危害社会的小人(纵恶逞凶的官僚和
猖獗一时的丑类),他们自以为“饱食而无祸”,但只能逞恶一时,结果还是被彻底消
灭。

11. 三则寓言在艺术表现上有一些共同点。试说明之。
 将事物的形状和事情尽量形象化(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使人如见其景。
如《临江之麋》写猎人抱麋回家,一进门,“群狗垂涎,扬尾而来”八个字把群狗一拥
而上及贪吃的样子生动地描绘出来;“外犬见而喜且怒”,用拟人的笔触刻画犬的心理
活动。《永某氏之鼠》也把老鼠在主人纵容下胡作非为的种种罪行展现在读者面前。
 虽然说是寓言故事,但是却写得入情入理。如《临江之麋》写麋和狗熟悉的发展过程,
《黔之驴》写老虎认识驴的能耐的过程,是合乎情理的。使人读来觉得真有其事而不是
在讲故事。
 寓意深长,主要通过故事和形象本身体现出来,有教育意义。如《临江之麋》用“麋至
死不悟”;《永某氏之鼠》结尾说:“老鼠以为可以长久饱食终日而无灾祸”

第九课《宋词五首》
柳永《望海潮》
1. 《望海潮》这阕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词人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表达了对太平盛世安乐生活的热情赞美。

2. 在《望海潮》一词中,柳永如何描绘 杭州的繁华、钱塘江的壮美及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
 作者在开头三句,从大处下笔,指出钱塘(杭州)地理形势优胜,是东南地区最美的地
方,自古以来是江浙地区的大都会,气势博大。
 接着用如烟的杨柳,雕饰着图画的小桥,装点了水巷河桥的美丽(烟柳画桥),写出了
水乡居住环境的柔美。
 “风帘翠幕”昭示着家居生活的雅致,“十万人家”便生活在这如梦如画的环境中,也
间接展示了杭州人口众多,印证了它的繁华。
 “云树绕堤沙”的“绕”字,不仅展现钱塘江堤上树木的郁郁苍苍,也写尽了长堤的迤
逦曲折;
 “怒涛卷霜雪”直写奔涌的大潮那巨大的轰鸣以及雪白的浪花,更是钱塘江潮吞吐天地
壮美景象的生动写照。
 店铺里陈列着珍贵的珠宝玉器,家家户户摆满了绫罗绸缎,一家比一家富贵豪华;展现
了杭州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庶奢华。

3. 柳永如何描绘西湖的秀美?
 西湖,湖外有湖,山外有山,景色清丽。
 三秋时节的桂花飘香,荷花绵延十里,花叶飘散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 人们在西湖上划船,白天湖面上荡漾着优雅的笛声;晚上在明月照耀下,湖面传来采菱
的歌声。

24
4. 柳永如何描写太守率众游乐的场景?
 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位威武的地方长官,乘着微微的醉意,和
手下一起欣赏着百姓迎接社神的萧鼓。
 对着杭州的美景吟咏赞叹。
 与民同乐,其乐融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 写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主题思想。
 作者通过写出猎之行,表达了要强国抗敌,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2. 试描述苏轼出猎的场面和感受
 苏轼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戴着锦帽穿着貂皮袄,成千的骑手跟随着他,浩浩
荡荡地像疾风一般卷向平坦的山岗。
 百姓几乎全城出动,都想追随苏轼看他打猎。
 苏轼被百姓的热情感动,暗下决心,为了答谢人们的情意,他要学习三国时代的孙权,
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3.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了多少个典故?试解释其含义。
 “亲射虎,看孙郎”:他要学习三国时单枪匹马搏斗猛虎的孙权,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
看看。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汉文帝曾派冯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
处分,恢复他的官职。魏尚原来抗击匈奴侵扰有功,后来因小过失受到不公平的处罚。
苏轼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他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
 “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指天狼星,古时星象学的说法认为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
天狼喻辽和西夏。作者把它当作敌人的象征。作者表示他要紧握雕花的强弓,把他对敌
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弦上,对准西北方的敌人狠狠射去。

4. 赏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内容。
 上片描写出猎的壮阔场面,以及词人举止神态之“狂”,表现出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 开篇第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意思是词人到中年,依然迸发出少年人的昂扬激情。
“狂”字见出他的气概的豪迈,也奠定了全篇的基调。
 次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架苍鹰,
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个个武士装束,雄姿英发;原野上,千骑奔驰,如一阵狂飙席卷
山冈,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
 后三句转写自己的感想: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词人要像当年孙权射 虎一样
一显身手。词人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显出“狂”劲和豪兴。
 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表
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 首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
 接下来四句,倾诉自己的雄心壮志:年纪不小,鬓发虽白,又有什么关系!仍希望朝廷
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 ,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殷切期待之情
在追问的语气中一露无遗。
 这几句也是自我安慰之语,作者联想到自己壮志未酬,内心的悲哀可想而知。但诗人有
超越悲情的胸怀,仍表现出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 结尾三句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我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
掉西北方那贪残成性的敌人,将他们一扫而光。

25
5.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试举例说明之。
 上片叙事,写词人出猎的装束和盛况:首三句写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架苍鹰;随从个
个武士装束;原野上,千骑奔驰,如一阵狂飙席卷山冈。首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同时
言志:抒发词人要学少年的壮志。
 后三句先叙事:词人要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接着用典故“亲射虎,看孙郎”表示
自己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词人有意通过写事和用典的三句来言志,以狂
劲和豪兴表示自己志气冲天,欲有所作为。
 下片记叙猎后开怀畅饮,同时倾诉自己的雄心壮志:年纪不小,鬓发虽白,又有什么关
系!接着“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
免魏尚一样 ,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 结尾三句借用“西北望,射天狼”典故抒发杀敌报国的壮志:总有一天,我要把弓弦拉
得像满月一样,射掉辽国和西夏那贪残成性的敌人,将他们一扫而光。

周邦彦《兰陵王》
1. 试说明周邦彦《兰陵王》的主题。
 这首词以柳为主题,托柳起兴,抒写了伤离别恨之情和身世飘零的喟叹。

2. 《兰陵王》中的“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叹?
 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
 词人设想,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
 这几句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深层的含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

3. 试简析《兰陵王》中的“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 这是词人从船上回望岸边的所见所感。
 风顺船快,行人本来应该高兴才是,词里却出现一个“愁”字,这是因为有人让他留恋
着。
 回头望去,那人已远在天边,只见一个模糊难辨的身影。“望人在天北”则包含着无限
的惆怅与凄婉。

4. 试赏析周邦彦的词《兰陵王》。
 词的第一阕写景:“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写的是词人离开京城时在隋堤上所见到的
柳色。堤上柳树成行,柳阴沿着长堤伸展开来,成一直线。青色的柳丝轻轻飘荡。
 这样的柳色,在为别人送行时不止一次看过。别人的回归触动了词人的乡情,他登上高
堤眺望故乡,有谁能了解游子厌倦了京城生活的凄惘和忧愁呢?
 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词人感叹人间离别的频
繁。
 词的第二阕写临别时的感想:词人忙着和友人告别。船开了之后,周围静下来了,他的
心也闲下来,自然地回忆起京华的往事:当初在寒食节前的一个晚上,情人为他送别。
在烛光闪烁的宴席上,伴着哀伤的乐曲喝酒。
 词人从船上回望岸边,风顺船快,行人本来应该高兴才是,词里却出现一个“愁”字,
这是因为有人让他留恋着。
 回头望去,那人已远在天边,只见一个模糊难辨的身影,心中有无限的惆怅与凄婉。
 词的第三阕写别后的愁怀:船越走越远,遗憾也一层层堆积在心上难以派遣,也不想

26
 排遣。
 只见水波回旋,渡口冷冷清清。夕阳西下,春色一望无边,空阔的背景衬出词人的孤单。
 以前和情人度过的那些夜晚,让人难忘,如今却浮现在词人眼前,他不知不觉地流下眼
泪。

李清照《如梦令》
1.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如何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 李清照以小令的方式,用三十多字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 词中写出在一个日暮时分,一群无忧无虑、童心未泯的少女在溪亭喝酒行令,嬉笑玩闹。
 这群少女在夕阳西斜的傍晚,相约在湖边一座亭子里,畅所欲言,或吟诗作赋,或打闹
嬉玩,或行酒令,不知不觉中一个个都满脸红霞飞舞。
 她们喝醉了之后还要比拼,要“争渡”,这里显示了她们活泼好玩的一面。
 醉眼朦胧中不知归路,却还游兴未尽,驾小船互相追逐,将一叶叶小舟驶进晚风中飘摇
着的藕花中,却一不小心惊起一滩鸥鹭,展翅飞向渐黑的夜幕。
 读来让人浮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面。

2. 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何看出词人寻找大自然中的乐趣的冲动?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词人玩得很开心,以至忘了归路。
 但玩兴没了之后,她想起了回家,再者天色也已晚了。
 于是她驾舟,在湖面飘荡,可惜由于“沉醉”而“不知归路”,于是便顺其自然地误入
“藕花深处”。
 词人的情感是很细腻的,而藕花作为水乡特有的女子般温柔的花,是绝对能引起她心头
的火花的,所以她明知“藕花深处”非“归路”而“深入”其中,从情感的角度分析,
正好体现了词人寻找大自然中的乐趣的冲动。

3. 根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在酒醒之后最关心的是什么?她为何把关心的事物
交托给卷帘人?
 李清照酒醒之后,最关心的是院中的海棠花,经过一夜的狂风骤雨后会变得怎样。
 其实她昨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今朝的海棠花一定是花落满径。
 她不亲自去看,反而问身边的卷帘人,并不是她真的有疑问,而是不忍亲眼目睹落花的
悲惨情况。句中“试问卷帘人”的“试”字,就将她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地传达出来。

4. 李清照如何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充分体现出她对大自然和春天的热爱。试说明之。
 李清照这阕词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她预感到庭院中的花木必然是
绿叶繁茂,花事(花卉开花的情况)凋零了。
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风雨的到来使她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好借酒消愁。
 酒喝多了,睡得浓了,醒来时天已亮了。她急切地向侍女询问室外的变化。
 侍女“却道海棠依旧”。“却”字表明侍女毫无察觉女主人委屈的心事,对窗外发生的
变化也无动于衷。

27
 李清照听到答话后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和一个“应是”来纠正侍女观察的粗疏及回
答的错误。这几句对白写出了她伤春惜春的复杂神情口吻。
 她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其实是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 “绿肥红瘦”中的“肥”“瘦”对比,带出绿叶茂盛,红花凋零,形象地反映出她对春
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 她伤春惜春及“绿肥红瘦”的回答,体现了她对大自然和春天的热爱。(14b 须加此句
作为结尾)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 写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主题思想。
 这阕词反映了金兵南侵,祖国南北分裂,人民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的痛苦生活及作者坚
持抗金立场,为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愿望而感到无限痛苦的心情。

2.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和“江晚正愁余,山深
闻鹧鸪”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比喻句,意思是说:滚滚的江水,冲破了山峦叠嶂,再
奔腾向前。
 它象征着抗金的正义事业,必然会克服一切阻力,取得最后的胜利。
 这里表明作者对恢复中原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及百折不回的意志。但作者并没有脱离现实,
沉醉于未来理想的幻想之中。
 十几年来,他目睹了抗金事业受到的重重阻力,不禁又愁绪满怀。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两句说:傍晚,我在江边徘徊,正在为了不能实现恢复大
计愁苦着。可是恰巧,又从山的深处,传来鹧鸪鸟的哀鸣。这叫声听起来,仿佛是“行
不得也哥哥”。
 鹧鸪的悲鸣声,使他愁上加愁,透露出他想收复失地,但又身不由己的矛盾心情。

3. 赏析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这首词写得质朴、自然、流畅。
 上阙四句在写法上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把眼前清江的流水,和四十年前金兵南侵,
人民在兵荒马乱中流下的眼泪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当时人民受到的极大痛苦。
 人民希望能恢复故土,祖国统一,然而朝廷不想收复失地,只想苟延残喘,偷安一时。
 作者抚今追昔,悲愤交集地写出“西北望长安”,抒发对中原沦陷区的深切怀念,也反
映了他的爱国之情。
 “可怜无数山”则含有收复中原的壮志受到种种阻碍、无法实现的感叹。
 下阙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象征着抗金的正义事业,必然会克服一切阻力,取
得最后的胜利。这表明他对恢复中原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 虽然如此,作者并没有脱离现实,沉醉于未来理想的幻想之中。
 因为十几年来,他目睹了抗金事业受到的重重阻力,不禁又愁绪满怀。
 最后两句,鹧鸪鸟的叫声显示了作者愁上加愁,想收复失地但又身不由己的心情。

第十课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28
1. 试概述作者游褒禅山的前洞和后洞的情形以及作者出洞后的心情 。
前洞  华山洞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
 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
 经由山路向上走五六里,有个幽暗深邃的洞穴,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
 打探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
后洞  此洞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特。
 由于洞深 ,看看左右石壁,来此题记的人和游客已经很少。
出 洞 后 作者后悔跟别人一起出来,慨叹他所到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
的心情 分之一,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

2. 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认为要看到奇景异观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认为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
 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
 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有了大志,不畏于艰险。如果气力不足,也是不能
到达理想境地的。
 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
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
 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奇景异观。

3. 写出王安石游褒禅山后获得的领悟和体会。
 道路平坦距离又近的地方,游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游人便少。但是世上
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在险阻、僻远,少人到的地方。(作者领悟
到:最高成就的境界是最少人能达到的境界)。
 要达到险阻僻远的地方(最高成就的境界/一种理想的追求),首先要有坚定的意志,
不盲从别人;其次要有体力、不懈怠(要艰苦努力);此外,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乱
的地方,也要有必要的物件(一定的物质条件)辅助,才能成功。
 若力量足以达到目的,却因意志不坚定而未达到,不但会让别人讥笑,自己也会感到后
悔遗憾;若尽了心志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别人也不能讥笑我们了。
 山上有一座石碑,碑文近乎磨灭,勉强看出“花山”字样。后世讹传,误读为“华 huá
实”的“华”,无人弄清其真相。作者因此领悟出学者(求学问)要深入思考而谨慎取
舍(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

4. 试说明《游褒禅山记》的主旨并分析其写作手法。
 《游褒禅山记》主旨说明学人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慎取”辨伪存真
的严谨态度。
 无论求学或做事,应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坚持,最后才会取得成功。
 文章虽名为“游记”,但叙述游山的事不多,但以议论为主,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因事
说理。
 记叙简明,议论深刻,不枝不蔓,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的揭示主旨。
 前半部叙述,先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再以慧空禅院为基点,重点突出褒禅山的名胜
——华山洞,接着写路旁仆碑及碑文情况,为下文的议论埋伏笔。跟着以对比手法写前
后二洞的不同点以及游后洞的情形。
 后半部说理。写未能深入后洞所产生的感想体会。开头的“于是予有叹焉”奠定全段基
调,为展开议论做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
 先从古人的事迹谈起,而后又回到游览景观上,加以发挥议论。

29
 作者从正(看奇景异观的三个必要条件)反(竭尽全力,问心无愧,失败也无妨)两面
把道理说清楚。
 最后一段和第一段前后呼应,带出文章主旨。

5. 作者对于“仆碑”有何慨叹?
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等有所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入广泛。
 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
想到古籍,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
 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情,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
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 “学者”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才能鉴别其真的。

第十一课《琵琶记·五娘吃糠》
原文 注释 赏析
(旦上唱)[山坡羊] 乱荒荒不丰 荒年的紧张心情、慌乱 (一)赵五娘背着公婆吃糠、
n
行动/丰收 自叹
稔的年岁,远迢迢不回来的夫婿。急 心情煎熬急迫不能忍受 描写赵五娘的困境及其心态:——
煎煎不耐烦的二亲,软怯怯不济事的
困境:连年灾荒,家境贫穷;丈夫
孤身己。衣尽典,寸丝不挂体。几番 身体
出走;姑舅埋怨;
要卖了奴身己,争奈没主公婆教谁看 看顾
取?(合)思之,虚飘飘命怎期?难 期望久活
心境:三方面困苦重压在单弱的身
捱,实丕丕灾共危。 体上,她感到痛苦难耐,“灾共
实实在在 危”交织。
[前腔] 滴溜溜难穷尽的珠泪,乱纷纷
泪珠、愁绪、病体和饥饿,组成她
难宽解的愁绪。骨崖崖难扶持的病 瘦骨嶙峋
辛酸的命运。
体,战钦钦难捱过的时和岁。这糠 战兢兢、忧虑重重,时
呵,我待不吃你,教奴怎忍饥?我待 提警戒之心
吃呵,怎吃得?(介)苦!思量起来,
不如奴先死,图得不知他亲死时。 在他父母死时我已没知 走投无路,饱受委屈,产生死的念
(合前) 觉 头。

(白)奴家早上安排些饭与公婆,非 即使困难重重,身临绝境,赵五娘
ī 仍没忘记丈夫的嘱托,悉心地尽到
不欲买些鲑菜,争奈无钱可买。不想婆婆 鱼类菜肴 赡养二老的责任:
抵死埋冤,只道奴家背地自吃了什么。不 非常
“衣典尽,寸丝不挂体”;
知奴家吃的是细米皮糠,吃时不敢叫他知
道,只得回避。便埋冤杀了,也不敢分 死无妨,“争奈没主公婆,教谁看
ǐ 取” 。
说。苦!这糠秕怎的吃得。(吃吐介) 谷皮 结论:赵五娘的可贵处:贫病交
(唱) 困,却又不忘晚辈之责:贤惠孝顺
的妇女。
[孝顺歌] 呕得我肝肠痛,珠泪
ng
还是 / 紧紧塞住/去稻壳 正面描写糟糠自厌:——艰难身世
垂,喉咙尚兀自 牢嗄住。糠!遭砻被
ǔ 的磨碾。这里作磨 的抒怀
舂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悄似 磨难,折磨/直似 托物寓意、对比联想:
赋糠以人格化,痛陈糟所遭受
奴家身狼狈,千辛万苦皆经历。苦人 “砻、舂、筛、簸”的层层不幸;
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 难怪
去。(吃吐介)(外、净潜上探觑介) 由糠之苦,联想自身的悲苦:千辛
外:老男子,蔡员外 万苦皆经历。
净:老女子,蔡婆婆

30
(唱) 借糠之苦、糠之难咽,写她历经磨
难、身世凄惨的形象。
[前腔] 糠和米,本是相倚依,谁
从吃糠想到米,由米与糠的“两处
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
飞”联想到自己与丈夫的分离,再
似奴家与夫婿,终无见期。丈夫,你 由米贵糠贱,联想到自己与丈夫地
便是米么,米在他方没寻处。奴便是 位悬殊不同,引出“终无见期”的
i
感叹。刻画赵五娘内心的酸苦与哀
糠么,怎的把糠来救得人饥馁?好似 称自己丈夫 / 美食、指 怨。
儿夫出去,怎的教奴,供给得公婆甘 供养父母之食品
旨?(不吃放碗介)(唱)
结论:以托物寓意、对比联想的手
[前腔] 思量我生无益,死又值甚 饿死作怨鬼
法写她历经磨难、身世凄惨、内心
的!不如忍饥为怨鬼。公婆年纪老, 酸苦哀怨。
靠着奴家相依倚,只得苟活片时。片 心理 2 次波折:——
时苟活虽容易,到底日久也难相聚。 莫 1 糟糠难解饥饿,丈夫归期无着,想
谩把糠来相比。这糠呵,尚兀自有人 死又放不下照顾公婆的重任——凄
吃,奴家骨头,知他埋在何处? 苦;
2 “日久也难聚”,道出不满丈夫赴
京投考,怨恨丈夫迟迟不归的沉痛
心情:怨恨。
结论:悲叹自己不如糟糠的凄苦身
世。

(外净上探,白)媳妇,你在这里吃 (二)公婆发现真相(责问、
什么?(旦遮糠介)(净搜出打旦介) 痛悔、晕厥)
(白)公公,你看么?真个背后自逼逻东 安排 赵五娘被公婆怀疑偷吃好东西,一
西吃,这贱人好打!(外白)你把他吃 再责问。她不愿让二老知自己吃
了,看是什么物事?(净慌吃介)(吐 糠,以免他们伤心;受到猜疑后仍
介)(外白)媳妇,你逼逻的是什么东 然忍让着不予计较——善良孝顺。
西?(旦介)(唱)

[前腔] 这是谷中膜,米上皮,将 拿
来逼逻堪疗饥。(外净白)这是糠,你
却怎的吃得?(旦唱)尝闻古贤书,狗
ì
彘食人食,公公,婆婆,须强如草根 猪 / 一定、到底 二老问她糠“怎的吃得”,她一再
宽慰老人。
树皮。(外净白)这的不嘎杀了你?(旦 卡
唱)啮雪飡毡,苏卿犹健,飡松食 1 曲解古书,说糠“强如草根树
吃 / 苏武
柏,到做得神仙侣,纵然吃些何虑? 皮”;
(白)公公,婆婆,别人吃不得,奴家须
是吃得。(外净白)胡说!偏你如何吃 2 以啮雪吞毡的苏武等作比;
得?(旦唱)爹妈休疑,奴须是你孩儿 3 直接以糠自喻。
的糟糠妻室?
贫贱时的妻子 赵五娘甘以糟糠之妻自谓,表明了
(外、净哭介,白)原来错埋冤了 她的贤孝、坚贞:
人,兀的不痛杀了我!(倒介)(旦叫
介,唱) 1 决意伺奉二老至终;

[雁过沙] 他沉沉向冥途,空教我 2 甘愿忍饥受苦、决不背离丈夫。


耳边呼。公公,婆婆,我不能尽心相奉 阴间 / 徒然
事,番教你为我归黄土。公公,婆婆,
反而
人道你死缘何故?公公,婆婆,你怎生 二老痛愧怪错人,暈厥。
割舍抛弃了奴?

31
(旦)公公,婆婆。(外醒介,
唱)
赵五娘自责,哀叹:沒尽心奉事。
[前腔] 媳妇,你耽饥事公姑。媳
承受饥饿 婆婆死时,她后悔对不起丈夫,没
妇,你耽饥怎生度?错埋冤你也不肯 有尽到看护老人的责职。
怎么
辞,我如今始信有糟糠妇。媳妇,我料
应不久归阴府。媳妇,你休便为我死的 辩白/ 估计
把生的受苦。(旦叫婆婆介,唱)

结论:刻画了贤德善良、孝顺坚
贞,宁可牺牲自我,不愿公婆受苦
的妇女的形象。

[前腔] 婆婆,你还死教奴家怎支 怎么办 (三)婆婆死,无钱埋葬


吾?你若死叫我怎生度?我千辛万苦
回护丈夫,如今到此难回护。我只愁 维护丈夫的体面
è
母死难留父,况衣衫尽解,囊箧又 口袋和小箱子,代指家
无。(外叫净介,唱) 中的资财。

[前腔] 婆婆,我当初不寻思,教
孩儿往皇都。把媳妇闪得苦又孤,把 弄
婆婆送入黄泉路,只怨是我相耽误。
我骨头未知埋在何处所?

(旦白)婆婆都不省人事了,且扶
入里面去。正是:青龙共白虎同行,吉凶
事全然未保。(并下)

(末上介)福无双降犹难信,祸不单 末:男配角,蔡家邻 (四)邻翁张太公仗义殡殓


行却是真。自家为甚说这两句?为邻家蔡 居,张广才太公
ē 他是“义”的化身。蔡婆死后,他
伯喈妻房,名唤作赵氏五娘子,嫁得伯喈 赠送棺材,帮助这个弱女子葬送
秀才,方才两月,丈夫便出去赴选。自去 婆。他救人于危难之中,有同情苦
之后,连年饥荒,家里只有公婆两口,年 难之心,救人危难之心,助人为乐
纪八十之上,甘旨之奉,亏杀这赵五娘 之心。
í

子,把些衣服首饰之类尽皆典卖,籴些粮 买进粮食
米做饭与公婆吃,他却背地里把些细米皮
糠逼逻充饥。唧唧,这般荒年饥岁,少什 啧啧赞叹声/ 尽多着
么有三五个孩儿的人家,供膳不得爹娘。
这个小娘子,真个今人中少有,古人中难
得。那公婆不知道,颠倒把他埋冤。今来
现在
听得他公婆知道,却又痛心都害了病。俺
如今到他家里探取消息则个。(看介)这
便了
个来的却是蔡小娘子,怎生恁地走得慌?
如此
(旦慌走上介,白)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见末介)公公,我的婆
婆死了。(末介)我却要来。(旦白)公

32
公我衣衫首饰尽行典卖,今日婆婆又死, 正
叫我如何区处?公公可怜见,相济则个。
处理
(末白)不妨,婆婆衣衾棺椁之费,皆出
于我,你但尽心承值公公便了。(旦哭
照应
介,唱)

[玉胞肚] 千般生受,教奴家如何
有劳、麻烦
措手?终不然把他骸骨,没棺椁送在 应付 / 难道
荒丘?(合)相看到此,不由人不泪珠
流,正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末唱)
今世成为一家骨肉,是
前世因果,命中注定的
[前腔] 不须多忧,送婆婆是我身
上有。你但小心承直公公,莫教又成 送葬资用我承担
不救。(合前)

(旦白)如此,谢得公公!只为无
钱送老娘。(末白)娘子放心,须知此
事有商量。(合)正是:归家不敢高声
哭,惟恐猿闻也断肠。(并下)

1. 《琵琶记·五娘吃糠》的主题思想。
 描写赵五娘忍苦受饥吃糟糠,仍尽心照顾公婆免于饥寒;借物抒怀,道出其身世的艰难、
内心的痛苦和始终不渝地侍奉二老的意愿;刻画了她坚贞善良、勇于自我牺牲、孝顺公
婆的“贤孝”形象。
2. 何以见得赵五娘在侍奉公婆方面做出了最大的牺牲?
 赵五娘在夫婿上京应考之后,毅然挑起了代夫赡养年迈二老的重担子。
 连年灾荒,家境贫穷,姑舅埋怨,赵五娘艰苦备尝。
 贫病交困中,她也没有去自寻解脱或自谋生路,抛弃风烛残年二位老人。
 她“衣典尽,寸丝不挂体”,支撑着一家口食身衣,同时勉力劝解二老,既以物质上又
从精神上多方照顾慰藉老人。
 她安排一口淡饭给二老充饥,自己只拿猪狗吃的谷膜米皮暗处吞咽,不料被公婆怀疑偷
吃好东西,一再辱骂她。
 赵五娘不愿让二老知自己吃糠,以免他们伤心;受到猜疑后仍然忍让着不予计较,没有
声辩。
 赵五娘为了公公婆婆而牺牲自己的食物、尊严甚至死的权利,在侍奉公婆方面做出了最
大的牺牲。

3.赵五娘面对什么艰难处境?她如何渡过这些难关?
试从四个方面概括赵五娘的艰难处境。为渡难关,赵五娘做了哪些努力?
 丈夫上京应考迟迟未归,她和公婆失去依靠。
难关  面对荒年,受到饥饿威胁。
 公婆年老,难度荒年。
 自己势单力薄,饥瘦病弱,难撑门户。
方法  典当了首饰和值钱的衣裳,用来买米給姑舅充饥,自己则全身衣衫破
旧,吃糟糠抵挡饥饿。

4. 赵五娘为了安慰公婆,如何引经据典为自己吃糠辩护?
 对古圣贤书采用断章取义、乱打标点的手法,说明可以吃糠:

33
 引用《孟子》的“狗彘食人食”,原意“让狗吃人吃的东西”,改为“狗彘食,人食”,
意思为“狗吃的东西,拿来给人吃”。
 引用历史典故和神话说明吃糠无妨:
 引用苏武“啮雪吃毡,数日不死”。
 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不食烟火食,以松柏为粮食。
 通过对“糟糠妻”作望文生义的解释,来说明自己命中注定该吃糠皮。

5. 在《五娘吃糠》里作者如何以糠和米设喻,表现夫贵妻贱,两处分离之苦?
 在谷被舂碾成糠和米之前,紧紧倚依,如同赵五娘夫妇婚后一样亲密;
 谷被分成糠和米是因遭受外力压挤的结果,而五娘夫妇的分离则是外力压迫所致。
 糠和米分离之后,米贵糠贱再也不能会合一处,有如蔡伯喈的荣华富贵和赵五娘的饥寒
劳碌,地位悬殊,引出“终无见期”的感叹。
 封建社会中,妇女生活在最底层,支撑门户的是男子,而饥寒荒年间,蔡伯喈不能赡养
父母,只有赵五娘一个人支撑全家,这又如同是以糠救饥。
 通过这种比喻寄托了赵五娘内心的酸苦与哀怨,实际上是对造成夫妇分离的血泪控诉。

6. 简述下面的剧情,并说明它如何突出了赵五娘的优点。
五娘陷入绝境
• 连年灾荒,家境贫穷;丈夫出走;姑舅埋怨;她忍受愁绪、病体和饥饿。[½]
• 她感到痛苦难耐,走投无路,饱受委屈,产生死的念头。[½]
• 即使困难重重,身临绝境,赵五娘仍没忘记丈夫的嘱托,悉心地尽到赡养二老的责任:典
衣换粮给公婆吃,自己吞糟糠。
• 优点:贤惠、孝顺。

五娘背公婆吃糠
• 典衣换粮给公婆吃,自己吞糟糠。被公婆怀疑偷吃好东西,一再责问。
• 她不愿让二老知自己吃糠后伤心,因此受到猜疑仍然忍让、不计较。
• 优点:牺牲精神、孝顺善良。

五娘糟糠自厌
• 她借糠之苦、糠之难咽,写她历经磨难、身世凄惨。[½]
• 由米与糠联想到自己与丈夫的分离、地位悬殊,刻画内心的酸苦哀怨。[½]
• 不管多辛苦,都放不下照顾公婆的重任;不论多怨恨丈夫的不归,都不违背当初的承诺,
好好照顾公婆。
• 优点:坚贞/贤惠

公婆发现真相
• 二老知道五娘吃糠后,为她痛心,她一再曲解古书典故,宽慰老人;她还以“糟糠之妻”
自喻。
• 二老痛愧怪错人,暈厥,后来婆婆死了,她自责沒尽心奉事老人,认为对不起丈夫。
• 优点:贤孝(决意伺奉二老至终)、坚贞(甘愿忍饥受苦、决不背离丈夫)。

7. 根据《五娘吃糠》这一折戏曲,赵五娘有哪些优良品德?
 赵五娘在灾荒、贫病、丈夫归期无着、姑舅埋怨的重重压力下,虽然痛苦、委屈得想死,
却仍不忘丈夫的嘱托,尽责赡养二老。当婆婆因发现她吃糠的真相,痛愧而死时,赵五
娘始终自责沒尽心奉事、后悔对不起丈夫,显示出她具备贤惠孝顺的品德。

34
 赵五娘为了遵守丈夫的嘱托,忽略自己的痛苦哀怨和委屈,尽责赡养二老;为此她典卖
首饰和值钱的衣裳,用来买米给公婆充饥,而自己则衣衫破旧,背着公婆吃糟糠;为免
公婆伤心,她宁受猜疑偷吃好东西,忍让着不予计较,表现出自我牺牲的精神。
 当公婆怀疑赵五娘偷吃好东西,一再责问时,为免二老伤心,她宁受猜疑,忍让着不予
计较;真相被发现时,她反而一再找借口宽慰老人。表现出善良孝顺的本性。
根据剧情,可以分析的内容包括:
贤惠、坚贞——对丈夫;
孝顺、自我牺牲——对姑舅;
善良——自己受了委屈,却还担心着别人的感受;
坚强——面对重重困难:病、天灾和饥饿、姑舅的不谅解、夫妻的离散……。

8. 试简述《《琵琶记·五娘吃糠》的艺术特色。
人物心理刻画细致入微
 作者通过吃糠这个情节从多层次、多角度刻画赵五娘的痛苦心情:
他写五娘吃糠前的矛盾和吃糠时的难受 五娘复杂的心理活动
写五娘由糠米及人的联想和比喻 孝贤的品质
写她对公婆为自己吃糠的辩解 自我牺牲精神

语文富有文采,通俗朴实
 大量运用口语、俗语:通俗易懂
 比喻修辞:不游离情节之外,而是见景生情,即事设喻,不见斧凿痕迹。
以糠自喻 表现五娘的千辛万苦
以糠和米设喻 表现五娘夫贵妻贱,两处分离之苦
寄托她对身世遭遇的感慨

9. 五娘和公婆有何误会?她为何不解释此误会?公婆知道她吃糠后有何反应?
 赵五娘的公婆誤會她是个背地裏偷吃佳餚的自私媳婦。
 赵五娘出于对公婆的关心不便作出解释,只得受着冤枉,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 公婆知道她吃糠后,误会得以消除,双方的矛盾得以解决。
 她一片真诚的孝心感动了公婆,二老由于过度伤心而昏了过去。

第十二课:《三国演义·赵子龙长阪坡救幼主》
1. 概述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的经过。
试简述赵云如何寻回甘、糜二位夫人和幼主。
 曹操南下攻打刘备,刘备只有三千余军马,自知不敌,撤离新野,携带百姓逃亡。
 一日深夜,曹兵攻来,刘备溃败,只剩下张飞等百余骑,赵子龙等都不知下落,妻儿也
陷在乱军中。
 赵云负责保卫刘备一家老小,大家在乱军中走散了。他杀回乱军中寻找。
 赵云一路上打听,好不容易在百姓群中找到甘夫人。他把甘夫人送回长坂坡,自己再回
头去找糜夫人和阿斗。
 半路上他刺倒曹将并夺得了曹操的青釭剑。
 终于在一处残墙枯井边找到受伤的糜夫人和阿斗。
 赵云请她上马,她却把阿斗放在地上,自己投井自杀。
 这时曹军逼近,赵云只好推倒土墙,掩了枯井,把阿斗缚在胸前,上马突围。
 他杀了不少曹将夺路而走,不料又连人带马落入陷阱,曹将张郃挺枪来刺,这时赵云的
马却平空一跳,跳出陷阱,把张郃吓退。
 曹操在山坡上见到赵云的威武勇猛,下令不许放冷箭,要活捉他。
 赵子龙借机得以逃脱,连杀了五十多名曹将,终于将阿斗交回给刘备。

35
2. 简述赵云救出甘夫人后,重回敌军中救出阿斗的经过。
 赵云救出甘夫人后,引数骑回旧路去寻糜夫人和小主人。路上遇到夏侯恩引兵杀来。他
杀了夏侯恩,夺走“青釭”剑。
 这时,追兵包围百姓进行杀掳。赵云杀透重围后,一人在奔逃的百姓中往来寻觅,探问
糜夫人消息。
 根据消息找到二人后,赵云要糜夫人骑马,自己步行。糜夫人不想连累大家,她把阿斗
交给赵云,投枯井自杀。
 赵云只好推土墙掩盖井口,抱着阿斗提枪上马,杀出土墙外。
 他在步军重围中刺死将领,杀开一条路。
 遇张郃领军来拦路,赵云战不能胜,便逃走。张郃追来,赵云连马和人颠下土坑,又一
踊而起,把张郃惊退。
 紧接着力战四将,杀透重围。马步军前后齐刺赵云,情况危急。
 曹操在景山顶上看到他威不可当,命令部下要活捉他,子龙因此得到机会逃过死难。
 赵云抱着后主直透重围,砍旗夺矛,杀死曹将五十余员。
 到了山坡下,两路军出,截断去路,背后追兵赶来,赵云杀了二将,向长阪坡逃去。
 他见张飞立马桥上,马上大喊求救。终于成功脱困救出阿斗。

3. 赵云有哪些性格特征?
胆大心细,不怕麻烦
 刘备带领十多万百姓逃难时,赵云负起保护老小的重任。这是一桩不大好办的差事,张
飞就担任不了这个任务。
有责任感/忠心
 曹军把刘备的人马打得七零八落,在这种情况下,赵云如果单枪匹马去见刘备,刘备也
不会责怪他失职。但是他坚持完成刘备的托付,保护其妻儿。于是他二次杀入曹军阵营,
直透重围,匹身入险救出甘夫人、幼主。
沉稳/不意气用事
 他在此次突围战中不意气用事,遇上次一等的对手,他几个回合就取了对方的命;遇上
强将如张郃,他却不与对方纠缠,夺路而去。因为他清楚此行的目的是突围,不是斗气。
勇猛善战,武艺了得
 赵云在寻回甘、糜二夫人以及幼主途中,一连击败了淳于导、晏明、钟氏兄弟,半途还
和张郃纠缠十余合,最终还杀死了曹营五十多名大将;连阅人无数的曹璪也赞赏不已,
说他:真虎将。对他起了爱才之心。
谦逊踏实
 当赵云带着幼主奔杀了一整天,来到长坂桥,见到张飞马上大声呼救求援,一点也不觉
得没面子,这是他性格中踏实的一面的显现。
 赵云把幼主交到刘备手上,并不认为自己立了大功,反而觉得自己没把事情做好,没能
拯救身受重伤的糜夫人,十分惶恐惭愧。这是他谦虚的表现。

4. 试简述张飞在长板桥上独退曹军英勇的一幕。
 赵云来到长坂桥边,人困马乏,见张飞挺矛立马在桥上,忙大呼求救。
 张飞令他速行,他将抵挡追兵。
 当文聘引军追到长板桥,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横枪立马在桥上,又见桥东树林
之后,烟尘大起,树影中有精兵来往,于是勒住马头,不敢前进。
 曹军诸将一起赶到,见到这种情况,又恐怕是诸葛亮的计谋,都不敢前进,只是扎住阵
脚,一字儿摆在桥西,命人飞报曹操。
 张飞隐约见曹军阵中有后军擁着青罗伞,白旗黄钺,料想是曹操心生疑虑,亲来查看动
静。张飞挑战曹军和他一决死战。
 张飞声如巨雷,曹军听了,个个吓得发抖。曹操急忙命令拿开伞盖,并告诉手下曾听关
云长讲过张飞在百万军中取上将的头仿如探囊取物。
 张飞见曹操取去伞盖,又睁大眼睛再次挑战曹军。曹操听到了,有退兵之意。

36
 张飞见曹军阵脚挪动,又猛喝一声,曹操身边的夏侯霸吓得肝胆破裂,跌下马来。
 曹操回马便逃,众军将一起向西奔逃,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5. 何以见得刘备是个爱民爱臣子的仁君?
 曹操南下攻打刘备,刘备带领着新野十多万百姓,往荆州逃难去。简雍劝刘备弃百姓而
逃,但刘备不肯,说明百姓和他一起逃亡至此,不忍心抛下他们。
 刘备得知百姓和赵云、简雍、糜竺、麋芳等人都不知下落时,不禁悲痛得大哭起来。
 当糜芳面上带着箭伤,告诉刘备赵云投降曹操时,张飞信以为真,怒斥赵云见他们势穷
力尽,投奔曹操求取荣华富贵;刘备仍坚信赵云在患难中跟随自己,心如铁石,绝不会
为富贵而动摇。
 赵云负伤,冲出重围,千辛万苦救出幼主刘禅。当浑身浴血的赵云把刘禅交给刘备时,
刘备接过,却把刘禅丢在地上,指着刘禅说:“你这个小孩子,害我差点损失了一名大
将。”
 以上例子凸显刘备爱民爱臣子的仁君形象。

第十三课 《 闲情记趣(节选)》沈复
1. 试简述作者描写的三件童年趣事。
作者童年时有哪些趣事?
试具体写出作者童年观察景物的乐趣。
 第一件趣事是:把蚊子想像成是一群鹤在空中飞舞,看得脖子都硬了。还把蚊子留在蚊
帐内,慢慢向它们喷烟,让它们在烟雾中飞鸣冲撞,构成一幅鹤腾驾于青云的景观,作
者就感到极其快乐。
 作者的乐趣来自他有孩子幼稚的心灵、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以及自发的审美意识。
 第二件是神游山林的乐趣。在土墙凹凸处或花台杂草丛中,作者常蹲下,使身体与台阶
齐高,定神仔细观察,把小草丛当作树林,把小虫和蚂蚁当作野兽,碎石突凸处为丘陵,
凹陷处做沟壑,想象在微观景象中游历的情景,作者心情愉快,怡然自得。
 作者善于观察细小的事物,能看到细微事物中别人看不到的妙处,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
 第三件是:看两只小虫打斗,兴趣正浓的时候,小虫被一只大癞蛤蟆吃掉了。作者正看
得出神,不禁吓得惊叫起来。心神镇定下来后,便捉住这只癞虾蟆,鞭打了几十下,再
把它赶走。这件事反映了作者严惩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童心。

2. 叙述作者夫妇和友人到南园赏花野餐的准备功夫和当天的情形。
 去南园之前,作者夫妇雇卖馄饨的挑着他的锅碗、炉火一起去。作者的妻子准备好要烹
调的菜肴,带一个砂罐,以便到南园备热酒菜、煎茶。解决对花冷饮的问题。
 第二天,大家带着席垫去了南园,选择柳树荫下团坐。
 他们先烹茶,饮完后才热酒煮菜。
 当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色的花,蜂蝶纷飞。大家走在田间小路上赏花,陶醉其中。
 等到酒菜都烧好,大家坐在地上吃喝。
 吃完后,大家都有点醉,随意地或坐或睡,或唱或叫。
 近黄昏时刻,作者请卖馄饨的去买米煮粥,吃饱了大家才尽兴而归。

3. 作者如何记叙和妻子装饰瓶花之事?这件事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 作者记叙自己的居室休闲,案头有许多瓶花。
 他的妻子芸认为作者这样插花,精妙入神地表现花在风晴雨露中的各种姿态风韵。
 她建议作者仿效画卷中草木和昆虫共同相处的方法。

37
 她认为小昆虫死了不会变色,可以寻找螳螂、蝉、蝴蝶之类,用针刺死,拿细丝线捆着
它的脖子系在花草间,再整理它的脚足,让它抱在花梗上或踏在叶上。
 作者担心小昆虫不停地跳动,认为不容易仿效,最后照妻子的方法去做。
 结果来看的人称绝赞美。
 这件事表现了夫妻的伉俪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
 作者甘愿过一种从事艺术的自由自在的平淡生活,而无意做官。

4. 何以见得陈芸是个既细心又节俭持家的好妻子?
 作者平时喜欢喝酒,但不喜欢弄太多的菜。陈芸就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个梅花形的食盒,
里面有六只白瓷碟子,摆放六种菜肴,叫来两三个好友,边吃边聊。碟中菜肴吃完还可
以再添。
 她再做一个矮圆盘,里边可摆放杯、筷、酒壶之类,移动收拾极为方便。
 作者的帽子、衣服、鞋袜都是陈芸亲手做的。衣服破了,虽然拆东补西,但一定干净整
齐。衣服的颜色多选暗淡的,耐脏;既能作为会客正装,又能作为家居便装。
 夏天时,楼下的窗子都被摘去,也没有栏杆,觉得房前没有遮拦,很是不便。陈芸建议
用竹帘当做栏杆。这样,既可以作为遮拦装饰,又不用多费钱。
 夏天,荷花刚开放时。陈芸在前一天晚上用细纱包一些茶叶放在花心里,第二天早上再
取出,用天泉水冲泡,轻易获得了香沁心扉的品味。
 由此可见,陈芸是个细心又节俭持家的好妻子。

第十四课 :《我的梦,我的青春》郁达夫
1. 试描述阿千的形象特点。
 阿千是住在作者家左边的一个穷孩子。
 他比作者大一岁,跟家人住在一间比牛栏马槽大一点的屋里。
 他冬天穿一件像破伞一般的破絮,夏天则光着上身,皮肤黝黑,臂膀粗大,脸上很脏。
 家里穷,他经常跟他家里的大人到茶店、酒馆去或替婚丧人家办事。
 每当跟别的孩子打起架来,他表现得特别勇猛。
 阿千熟悉大自然。他带作者到盘龙山脚去的一段路,他像是一部小小的自然界的百科大
辞典,成了作者最初学自然科学的模范小课本。

2. 阿千如何给作者带来了欢乐和对生活的憧憬?
 阿千虽只比作者大一岁,但是和大人一起天天上茶店酒馆,也在婚丧的人家进出;打架
吵嘴都勇猛,这些“大人”的行为都让作者羡慕,希望自己一天也能这样。
 有一天春天的早晨,阿千到盘龙山上斫柴,带作者上山玩。出了县城,天地宽广起来了
上山这一路上的见闻,使作者见识到大自然的威力,获得冒险的刺激与快乐;大自然的
美景让他着迷;阿千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带给作者认识自然科学的乐趣。
 到了山上,作者看向大江,因为世界之广大而有了新的惊异。他心里对长大后的人生产
生了渴望、憧憬,希望走出家乡,探索远方的世界。
 因为阿千的缘故,作者还决定长大后要做个斫柴人。

3. 当郁达夫跟着阿千上山后,他有何惊异、渴望与愁思?
当郁达夫跟着阿千上山后,他的感觉如何?
 郁达夫一个人站在一块大石上,向大江一望,立即为眼前广阔的天地所惊异。
 他心里想:“这世界真大呀!那宽广的水面,那澄碧的天空,那些上下的船只,究竟从
哪里来,上哪里去的呢?”
 他近看绿野桑田,远看天和水以及淡淡的青山,耳边阿千唱戏的声音渐渐远去,消失了。
 他的心里莫名其妙地起了渴望:他渴望长大,不禁发出“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大起来呢
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到这像在天边似的远处去呢?”
 这时他也感到了对远处的遥念和对乡井的离愁:“到了天边,那么我的家呢?我家里的
人呢?”眼角里涌出热泪。

第十五课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朱光潜

38
课文分析
(A)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
• 比如看同样一棵古松,就有不同的看法。
• 这因为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相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B)三种态度(在观看古松时,态度随个人的情趣性格而变化)
1、木商
• (知觉)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
• (反应态度)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2、植物学家
• (知觉)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 (反应态度)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3、画家
• (知觉)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 (反应态度)聚精会神的观赏它的苍翠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一股昂然
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总结:
i. 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ii. 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iii. 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iv. 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C)有审美的眼晴才能见到美。
(D)三种态度的分别:
1、实用的态度=木商看古松的态度。
何以产生?
为了维持生活,人们讲究如何利用环境,于是对于“环境/人与物“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
逃避的意志和活动。
如何产生?
经验——实用的知觉——根据经验把四围事物分类立名——人与事物有了“意义=爱憎”。
(举例:小孩子捉火。)

2、科学的态度=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
何种态度?
客观的态度——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
把自己的成见、情感和意志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举例:科学
家见到美人、一堆粪)
怎样的心理活动?
抽象的思考。
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
者为因,某者为果,某者为特征,某者为偶然性。便是如此。

前二者的共同点:
它们的意识都不停止在古松本身上面(注意力都不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只是把古松当
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关系的种种事物上面去。因此它们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
独立的、绝缘的。

3、美感的态度=画家看古松的态度
两大特点: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
• (举例:画家看古松。)
• 注意力、意识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

39
• 以直觉从事物的形相获得美观经验(事物呈形相于直觉时的特质),得到事物的独立绝缘的
意象。
心理活动:
• 直觉。(没有意志和欲念;不用抽象的思考)

(E)三种态度的总结
1、目的
•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
• 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
• 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2、注意力、心理活动
• 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
• 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
• 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F)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

论述题
1. 试说明《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题旨。
 以人对古松的不同反应为例,说明事物对人之“科学的” “实用的”“美感的”三种
不同意义,厘定“真”“善”“美”这三种人生价值的区别,从而突出美感的特质。

2. 简介《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一文中的“对事物的三种不同的看法”。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一文中提到哪三种态度,各有什么特点?试说明之。
实用的态度——
 以维持生活为目的,讲究利用环境的方法。根据经验把四围事物分类立名,根据事物的
实用价值对它产生爱恶的情感,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
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
 木商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科学的态度——
 纯粹客观的、理论的态度。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科学家要在这个混
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者为因,某
者为果,某者为特征,某者为偶然性。
 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
 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美感的态度——
 注意力、意识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得到事物的独立绝缘的意象。以直觉从事物的
形相获得美观经验。
 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 画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3. 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看到一棵古松,它们有何想法?他们对于这棵古松的态度反映了
人们对待现实事物的哪些态度?
 木材商想到的是这棵古松值多少钱,适合做什么家具。
 植物学家想到的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 画家想到的是这棵古松的形象美不美,从哪个角度看最美。
 人们对待现实事物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40
o 实用态度 ——关注的是用途、价值和利益;
o 科学态度——关注的是事物的名称、类别、构造、规律等;
o 审美态度——关注的是形象、气韵和美丑。
 因此每个人都有实用之眼、科学之眼以及审美之眼,分别拥有鉴别万物利害、真假以及
美丑的能力。

4. 在观看古松时,态度怎么随个人的情趣性格而变化?
 由于职业不同,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不同。
 木商看到的是木料,心中盘算它的用途,思量如何去买它、砍它、运它。
 植物学家会替这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归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
的异点,思量它活得这样老的原因。
 画家只管审美,他感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聚精会神地观赏它苍翠的颜色、
盘曲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 因此,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一半是天生,一半是人为的。
 每个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的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5. 作者如何说明“在观看事物时,主观的成分居多”?
 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
 就以古松为例,任何人看到它,都会说它是古松,而不会说成是其他的树。
 但是每个人所处的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会影响到他们心中的古松的形象。例如从正面看、
从侧面看、以幼年人的心境看和以老年人的心境看,得到的结论是四棵不同的古松。
 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他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一样,得出的结果就不同。
 因此,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但你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把你和我所得
的古松印象画出一幅画或写成一首诗,就算两人的艺术手腕相等,你我的诗或画相比,
还是会有许多不同点。
 因为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个人所见的事物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6. 朱光潜在文中如何阐述“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
质”?(课文第 176 页)
 画家看古松时,把全副精神都放在松的身上,古松对于他变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
 他忘记一切,古松完全占领住他的意识,古松以外的世界,他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他只把古松摆在心眼面前当作一幅画去玩味。
 他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
 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所以不用抽象的思考。
 这种摆脱意志、欲念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直觉,而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
形象。
 因为画家抱着美感的态度去看古松,而美感来自于他的直觉,所以他会觉得古松美。
 因此,画家的美感经验就是来自他对松树(形象)的直觉。美就是用感觉器官直接接受
松树的一切(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第十六课 《灯》巴金
1. 试阐述《灯》的主题思想。
 作者用象征手法,赞美各种意义上的灯,带给人们光热、希望、温暖和力量。表达光明
终将驱散黑暗,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心。

2. 灯在文章中有什么象征意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41
 平房的灯——扫淡眼前的黑暗,给作者、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及行路人光明和温暖,赞
美灯使人感到安慰,得到鼓舞和勇气。
 风雪之路的灯——给异乡人(作者)指路,鼓舞作者前行。
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给所有经过的船指路。
 哈里希岛的姐姐给弟弟点的长夜孤灯——体现可贵的亲情,也能惠及捕鱼归来的邻人。
 女教士希洛为恋人点的火炬——象征爱情,抒写对爱的渴求和讴歌。
 救人的灯光、陌生人家桌上的油灯——鼓舞一个求死的人活下来,扩展到人与人之间的
爱。
 这些灯的共同特点就是象征光明、温暖、力量和爱,灯光虽然微小,但却在他人最需要
时有意无意地予人恩惠。

3. 眼前的灯光引起作者的回忆。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有哪些人受益呢?
 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使三种人受益。
 平房里射出来的灯光,扫淡了黑暗的颜色,给了作者光和热,让他看到寒夜中的景色,
也让他感到安慰,得到鼓舞。
 这几点灯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但能为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带来勇气和温暖。
 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和在风雪之夜赶路的作者更需要这些灯光。
 在漆黑的夜晚,灯光引领作者走出“迷阵”,鼓舞作者挺起身子向前迈步,也让孤独的
行路人在“眼里,心上”都感到明亮和温暖,继续前行。
 这些灯光,给他们带来光明,指引路途,安慰和鼓舞人心。

4. 在《灯》这篇文章中,作者还通过灯光,抒写了他对爱的渴求和讴歌。试举例加以说明。
 哈里希岛上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
却帮助了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
 这里的灯光象征了姐弟之爱,表现了人间的亲情。
 古希腊女教士希洛为每夜泅过海峡来的情人燃起火炬,某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
情人溺死在海里,女教士也跟着跳海殉情。
 火炬的光芒象征男女之爱,表现了人间的爱情。
 作者有一个朋友投水自杀被陌生人救起,醒来时看到了“一盏油灯,几张诚恳、亲切的
脸”,这使他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从而改变了生活态度,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积极的人。
 这里的灯光象征普通人之间的爱,表现了人间真情。
 这三处对灯光的描写含义十分深刻,灯光象征着亲情、爱情、友情,这三种情感代表和
概括了人间的所有情感。

第十七课:《新诗二首》
臧克家《有的人》
1. 试写出《有的人》这首诗所含的深刻哲理。
试写出诗的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纪念鲁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 它赞颂了甘愿为了人民的福祉、社会的改革而牺牲一切(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
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伟大精神。
 同时有力地鞭笞了剥削人民(骑在人民头上)、沽名钓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卑
鄙的人;
 深刻地揭示为人民、有益人民的人,会得到人民永久的崇敬和怀念;与人民为敌、危害
人民的人将被人民唾弃、必然灭亡。

2.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两句诗说明什么?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他们徒具
形骸,虽然活着,但和死了没有分别,生命毫无价值。
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而甘愿做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然生命不复存
在了,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永留在人民心中。

42
3. 为什么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
的野草”?
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指那些沽名钓誉的人或残暴的统治者,他们不会真心改革社会,
或只会欺压老百姓,然而妄想流芳百世。他们认为“把名字刻入石头”是万全之法。实
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他早已臭名昭著,名声比他的尸首“烂”得更早。
 鲁迅以无名的野草自比,也比喻世上默默耕耘的、渴望新生活的人们。他们为了荡涤旧
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一旦改革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社
会将是一片青绿。青青的野草给人无限生机、无限活力、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

4. 分析“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
两句诗的含义。
 一个“骑”字就深刻地揭露了残暴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
 ‘呵,我多伟大’则刻画了残暴统治者的外强中干、自我吹嘘、以践踏人民来抬高自己
的丑态。
 第一句诗有力地讽刺了残暴的统治者。
 对于像鲁迅先生那样的人,诗人则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来形容他。
 这行诗是从鲁迅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生发出来的。诗人发展了鲁
迅的思想和诗意,更加突出为人民的进步与改革,不畏牺牲、甘于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和残暴统治者对比,他们的形象是崇高和感人的。

5. 《有的人》一诗中有哪三种对比的写法?  
《有的人》一诗如何通过对比的手法,赞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人?
第一种对比是对比两种拥有绝对相对立品质的人。
 一种人:人还活着,但已经死了,这是指坏人;另一种人,人已死了,但他好像还活着
比如鲁迅,他们的精神是永恒影响着人们的。
第二种对比主要是比形象。
 诗人从三方面作了对比:比形象、比思想、比情操,借以赞美为人民服务的伟人。
 从形象看,前者欺压人民,自诩“伟大”,实际上是渺小的;后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人,尽管俯下身子,毫不显眼,却是伟大的。
 从思想看,前者想为自己树碑立传,沽名钓誉。后者情愿充当无名野草,等待地下的火
烧尽,他们默默耕耘,为了人民的美好未来,准备彻底牺牲。
 从情操看,前者为了“活着”而不让人活,带给人们无尽的灾难,十分卑鄙、丑恶。后
者为了人民的美好未来而活,情操非常崇高、美好。
第三种对比主要是比下场。
 诗人对比他们不同的命运、不同的影响和不同的下场。
 欺压人民的终归被人民推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永远缅怀他们的光辉形象。
 想为自己树碑传的人,活着的时候已臭名昭著,死后被人们唾弃;“情愿作野草”的人
永远为人民所怀念,一代代的人追随其理想的脚步。
 带给人们无尽的灾难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恶有恶报;为了人民的美好未
来而活的人,人民群众会把他抬举得很高/善有善报。

余光中《乡愁》
1. 主题思想
 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
一的强烈愿望。

43
2. 试简析余光中《乡愁》诗的四个意象并写出诗歌的主题思想。
意象 象征
小小的邮票 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母亲牵挂儿子,儿子想念母亲。
一张窄窄的船票 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这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思恋和向往。
一方矮矮的坟墓 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这是一种只能埋于心底、无法在两者
之间传递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墓里墓外虽然只有咫尺,然而却又是那
么遥远。
一湾浅浅的海峡 作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海峡虽然“浅浅”,但是故国之情却
是深不可测。

3. 余光中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
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的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邮票上;
 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合合离离,乡愁寄托在船票上;
 到后来,母亲的一方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
 而现在浅浅的海峡又把自己与祖国大陆分开了。
 余光中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绵绵深长,回味不尽。
 随着自己成熟和时代的发展,“乡愁”从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庭的亲情,再扩展到
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

4. 《乡愁》一诗用了哪些意象?诗人如何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层层深入的感情?
• 《乡愁》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
• 这四个意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
——后来——现在。
• 作者借着这四个意象,表达了他的乡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
• “邮票”象征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母亲牵挂儿子,儿子想念母亲。乡愁寄托在邮
票上;“一张窄窄的船票”象征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这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思恋和
向往。与爱人合合离离,乡愁寄托在船票上。
• “一方矮矮的坟墓”象征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一方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
这是一种只能埋于心底、无法在两者之间传递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墓里墓外虽然只有咫尺,
然而却又是那么遥远。
• “一湾浅浅的海峡”象征作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海峡虽然“浅浅”,但把自己与祖
国大陆分开了,这份故国之情是深不可测的。
• 余光中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绵绵深长,回味不尽。
• 随着自己成熟和时代的发展,“乡愁”从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庭的亲情,再扩展到海峡
两岸的爱国之情。

第十八课 《囚绿记》陆蠡
1. 概括《囚绿记》的主旨/主题思想。
 本文通过写作者在孤旅生涯中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过程,借窗前一株永向光明的
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2. 试简述作者“囚绿”的经过。
 由于作者“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所以他对绿有着至深至爱的感情,
为了摆脱孤独,他选择亲近绿。
 在北平时,他就为了窗外的常春藤而选定住在一间设备简陋、条件差的房间。
 作者自以为和绿心灵相通,自己是绿的知音,绿也是自己的知音。
 他天天望着窗口的常春藤在自然的状态下蓬勃地生长,竟然起了“自私念头”占有绿。
 他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房里来,让它们伸长到他的书案上,让绿色和他更接近,
更亲密,还为长春藤的旺盛生命力沾沾自喜。

44
 过后他却为了常春藤“不甘被囚的固执”而生气(常春藤向着窗外有阳光处生长),依
然“强势”地囚住它。
 在“囚禁”期间,常春藤的颜色和枝条衰败了。但作者仍然不“释放”它。
 最后,卢沟桥事件发生使作者改变他的计划,提早“释放”常春藤。

3. 作者为何“囚绿”,后来为何又“放绿”?
 窗外绿枝条蓬勃旺盛的生机,象征着生命、希望、慰安、快乐;它给生活在阴暗潮湿的
房间,处于孤独、抑郁、苦闷中的作者带来快活和兴奋,使他获得了精神上的激励,所
以,他深深地爱着绿。他因此产生了私念,要更接近绿色,要拿绿来装饰陋室、改善心
情,所以“囚绿”。
 “绿”被作者囚禁住后,为了摆脱幽囚而进行的奋力抗争。它的尖端总向着窗外的阳光
生长,固执地追求光明、追求自由。作者慢慢发现,室内的绿条日渐瘦弱、衰败。颜色
从青苍,变成柔绿、嫩黄,枝条变得细瘦、娇弱,却永不屈服于黑暗。这使作者的心灵
受到触动。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专横固执,对绿产生了恻隐之心。
 后来卢沟桥事变,作者决定南归。临行时便“释放”了绿,把它放回原位。

4. 作者在《囚绿》一文中怎样表现他对绿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 作者住的小房间,潮湿炎热,墙壁和天花板是纸糊的,作者却因为窗外的一树常春藤,
而满怀喜悦、满足地住了下来。
 作者认为绿色是宝贵的,它是生命、希望、慰安和快乐;他从绿上面发现了“生的欢
喜”。
 他认为绿是自然的颜色,也是人生活环境的颜色,而且自己和绿叶是互相了解的;
 绿是他的知心友,见到绿使他不感到孤独,忘记困倦的旅程、不快的记忆。
 他把小台子移到窗下,让自己面朝小窗,每天看见这片绿色。
 他形容看见绿的心情,就如探险家在沙漠见绿洲、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
叶那般的欢喜。
 他天天观察常春藤的生长。看它伸开卷须, 攀缘,舒放嫩叶,渐渐变青变老。
 他仔细观赏它的脉络,嫩芽,希望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 当太阳把窗外的绿枝条的绿影照进房里来时,作者见了感到喜悦;下雨的时候,他听叶
上的淅沥声,看绿叶的摇动,也觉得它万般可爱。
 作者因为喜欢绿而囚绿,以便更接近它。他拿绿色来装饰抑郁的心情,把绿色比作葱茏
的爱和幸福,猗郁的年华。
 作者还引述往事,说明他曾经因为喜欢绿而放任床下茁出嫩草,不忍剪除。
 当绿失去苍翠时,他自责,怜惜它,终于放了它,希望它繁茂苍绿。
 离开绿后,他时时怀念,盼望重见绿。

5. 文中出现的“绿影”“绿友”“绿囚”,用词不同,含义有何不同?
 “绿影”指太阳照过常春藤枝叶形成的影子;“绿友”指“我”囚禁的常春藤的柔条;
“绿囚”指不屈服于黑暗的顽强抗争的人。

第十九课 《钓胜于鱼》 陈之藩


1. 老教授钓鱼的心态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要介绍这位老教授钓鱼的事?
 老教授钓鱼往往一钓就是一整天,他不计较整天只能钓上一两条小鱼。
 一般人钓鱼,目的在于收获,而老教授享受的是“钓”的过程。
 作者要介绍这位老教授钓鱼的事,是要借老教授钓鱼的态度带出文章的主旨,那就是追
求学问,乐趣在于求学问的过程,而不在于所得到的名利。

2. 作者说:“能够欣赏钓,而不计较鱼,是会使一个人快乐,使一个团体健康,使一个社会
成功。”试说明这个道理。
 “钓”是指做学问、做研究的过程,而“鱼”则指不同形式的收获和报酬。
 工作时,只问自己的研究有没有意义,不问名利,没有得失之心,人便容易快乐。

45
 就如老教授的例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赫德和魏刚的例子,努力工作,执着追求;
爱因斯坦和劳伦斯不求回报,不图名利。
 知识的追求本身即是过程,也是目的,更是乐趣所在。
 求知识是自我充实,是最大的乐趣和报酬。
 在团体中,如能像沙克那样醉心追求知识,就没有了“向上爬”的欲望,斗争自然减少
团体就更健康了。
 大家不会“学而优则仕”,学者仍然留在学术岗位上做研究,各守其职,社会就更成功。

作者说:“能够欣赏钓,而不计较鱼 A,是会使一个人快乐 B,使一个团体健康 C,使一个社


会成功 D。”试以文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答案应该针对上面四个划线的部分进行说明。)

 “钓”是指做学问、做研究的过程,而“鱼”则指不同形式的收获和报酬。(A)
 工作时,只问自己的研究有没有意义,不问名利,没有得失之心,人便容易快乐。 (A-
B)

(举例说明 A-B)
 就如(美国宾大有许多退休老教授,一生在学校工作,有者服务了四十年。他们在工作
本身发现了无限的趣味,感觉自己沉醉于美丽的生活境界中,因此乐此不疲,忘了是否
得到名利地位。)
 (宾大自动机械专家魏刚教授,工作时拼命努力,读书入迷到了忘记、无法休息的地步。
他乐于追求知识,到了无法再生名利观念的地步。)(举例说明 A-B)
 (爱因斯坦刚到普林斯顿时,主事人问他需要多少年薪,他只要求区区的五千,完全不
在意名利。)
 (劳伦斯刚发明原子冲击器时,有人告诉他,如果他请求专利必定发大财。但劳伦斯只
是笑笑,认为不如多冲击几种原子。)
 (发明小儿麻痹症预防针的沙克,认为科学家不是政治家或明星;他只想回到实验室去,
投入到兴趣的追求中。他没有想过向上爬,也不想借有学问做官(学而优则仕)。)

(说明 C、D)
 由此可见,醉心追求知识的人,他的心志都放在研究上,无法再生名利观念,即使面对
厚禄巨利,也看得淡如云烟。
 对这些人而言,知识的追求本身即是过程,也是目的,更是乐趣所在。
 求知识是自我充实,是最大的乐趣和报酬。
 他们既然醉心追求知识,在团体中也就没有“向上爬”的欲望,斗争自然减少,团体就
更健康了。
 大家不会“学而优则仕”,学者仍然留在学术岗位上做研究,各守其职,社会就更成功。

3. 为什么作者在文中用了“山穷水尽的泥穴”和“花繁叶满的桃源”这两个句子做对比?
 “山穷水尽的泥穴”和“花繁叶满的桃源”其实都是比喻人们对追求学问的看法。
 作者用这两个句子做对比,目的是要强调一般人和知识的先驱者对追求学问的态度不同
结果两者之间的成就也大不相同,来论证“钓胜于鱼”这个观点。
 一般人把追求知识看成是一条可怕难走的路,觉得这条路荆棘满布,过程辛苦,难有收
获,就像“山穷水尽的泥穴”。
 反之,知识的先驱者对知识的追求锲而不舍,愈深入钻研,愈觉有趣,这种乐趣实在妙
不可言,就好像身处“花繁叶满的桃源”,令人欣喜。

4. “醉心追求知识的人,无法再生名利观念,面对厚禄巨利,也看得淡如云烟”。试举例说
明。
 爱因斯坦刚到普林斯顿时,主事人问他需要多少年薪,他说五千差不多了。一年五千元
是物理系刚毕业的学生的薪水,爱因斯坦是知名学者,如果他贪求名利,他可以要求高
过五千元的年薪。

46
 劳伦斯刚发明原子冲击器时,有人告诉他,如果他请求专利,要比瓦特发的财大。但劳
伦斯只是笑笑,好像是说有那个申请专利的工夫,还不如多冲击几种原子。
 由此可见,醉心追求知识的人,他的心志都放在研究上,无法再生名利观念,即使面对
厚禄巨利,也看得淡如云烟。

5. “其实,人生不过是在并不幽静的水边空钓一场的玩笑,又哪儿来的鱼!”这段话是什么
意思?
 这段话其实带出了一些人生哲理。
 物欲的满足是暂时的,而事业的追求是永恒的。
 “并不幽静的水边”指的是人生在世,生命常处于变幻中。
 “空钓一场的玩笑”说的是人生辛苦劳碌所得。
 “又哪儿来的鱼”指出名利是虚幻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 换句话说,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鱼”而不择手段,尔虞我诈,“水边”自然不“幽
静”,要是一不小心,就会跌落水中,身败名裂,这岂不是“空钓一场的玩笑”吗?结
果倾家荡产,一无所有,“又哪儿来的鱼!”

6. 试解释“钓胜于鱼”的两层含义。从文章举出 3 个具体的例子,说明科学家们如何具备
“钓胜于鱼”的精神。
 “钓胜于鱼”的表面意思是“垂钓的乐趣在于享受钓鱼的过程,犹胜过鱼获”。它也是
一种“能够欣赏钓,而不计较鱼”的人生观,指一个人沉醉于兴趣或工作本身所带来的
快乐中,不计较是否从中获得了名利权势等收获,也不会想向上爬,或想学而优则仕。
举例(选三项)
 美国宾大有许多退休老教授,一生在学校工作,有者服务了四十年。他们在工作本身发
现了无限的趣味,感觉自己沉醉于美丽的生活境界中,因此乐此不疲,忘了是否得到名
利地位。
 宾大自动机械专家魏刚教授,工作时拼命努力,读书入迷到了忘记、无法休息的地步,
甚至因为太疲倦,想出锯木头以休养脑筋的方法。他乐于追求知识,到了无法再生名利
观念的地步。
 爱因斯坦刚到普林斯敦物理系时,只要求五千元年薪,还常忘了兑取支票,正如钓鱼者
钓上鱼来,又抛入水中一样。他们从来就未考虑到薪俸多寡这些琐事。
 劳伦斯刚发明原子冲击器时,有人劝他申请专利谋财富,他只笑了笑。他宁可用申请专
利的工夫,多冲击几种原子。他沉迷于研究科学,视厚禄巨利为云烟。
 发明小儿麻痹症预防针的沙克,认为科学家不是政治家或明星;他只想回到实验室去,
投入到兴趣的追求中。他没有想过向上爬,也不想借有学问做官(学而优则仕)。

7. 试简述本文的写作手法。
 这是一篇寓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优美散文。通过作者与老教授的交谈,引出“为钓,并非
为鱼”的论点。然后用美国学者、宾大教授的服务精神具体阐明“钓”和“鱼”的暗含
意义。
 本篇的写作方法是写景、议论和说理融为一体。在论说中结合记叙与抒情,使论说更为
有据,显得较有情味而不觉枯燥。此外,作者大量运用外来语、成语和四字词语,使文
章显得简练生动,流畅自然,具有节奏感。另外大量引用对话,予人以亲切具体、明白
易懂的印象。
 作者运用打比方/比喻的方法,以具体的“钓”与“鱼”来比喻抽象事理。另外,作者
也用借事喻理的方法,引用事例,来论证“钓胜于鱼”的论点,让全文更具说服力,更
浅白易懂。

8. 本篇的写作方法是写景、议论和说理融为一体。试举说明。

9. 文中不少地方重笔描写景物,这和“钓胜于鱼”有什么联系?

47
 钓本意在于鱼,作者却超乎寻常地引用老者的话来概括“钓胜于鱼”,它文中不少地方
重笔描写景物,目的在于带出所要铺叙的情节:老者为自然之美所吸引而去钓鱼,在美
丽迷人的景色之下垂钓,他享受到钓鱼的乐趣,而忘乎得鱼,即是说“钓鱼的过程”比
“得鱼”重要。
 此外,重笔写景对情节的深化也能起到衬托的作用。

10.作者为什么选“钓胜于鱼”为题?
作者目的在于引申出一个人生哲理。钓不在鱼原就充满着引人深思 的情趣,加上作者的精心
构思,恰当地引例,让人折服,以其为题,更加显得生动,更加富有哲理性。

第 20 课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毕淑敏
1. 简述作者 40 年来几次读《海的女儿》的感受和思索。
年龄 感受与思索
8岁  第一次读,被故事情节、人物感动得泪流满面,抽噎;浮想联翩。
 对人鱼公主极为同情。
 突发奇想,要改写人鱼公主的结局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
18 岁  情窦初开,读出了爱情。
 为人鱼公主无私、高尚(不求回报)的爱情打抱不平。
 思索自己对待爱情的方法。
 赞同人鱼公主对待爱情的方法,宁可自己痛苦,也要把幸福留给所爱的人。
28 岁  做了妈妈,读出了亲情。
 认为人鱼公主的勇气、智慧和善良来自亲情,得益于她的祖母。
38 岁  开始写小说,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
 读出了安徒生写作时的“随心所欲”“信马由缰”。
 认为故事结尾有点画蛇添足,而且在童话里跟小孩子谈救赎的话题太沉重了。
48 岁  读懂了人生。
 读出了安徒生在写寻找不朽灵魂的故事。
 人鱼公主放弃物质与亲情的护卫,勇敢地经历肉体和精神上的磨砺和煎熬。当
发现爱情无法带来不朽的灵魂后,她顽强、坚定地踏上漫漫的追寻旅途。
 认为故事悲壮而凄美,动人心弦。

2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句子中的灵魂体
现一种怎样的精神?
 这里的“灵魂”指的是一种精神。作者读出安徒生是借鱼写人。为了寻找灵魂,人鱼
公主抛弃了海底“瑰丽丰饶”的物质生活,依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期间尽管旅途慢
慢,肉体和精神受了磨砺和煎熬,但她坚强、坚定、永不放弃。这正是一种精神的体
现。

3“常读常新”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常读常新”让我们领悟到,对一本书的理解,往往不能只是一次性的,好书或有较高
价值的书更需要反复地读。

4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