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參考文獻

(按筆劃排列)
一、中文部份
(一)書籍
1. 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三民書局經銷,1999年。
2. 王澤鑑,債法原理(一),三民書局經銷,1999年10月。
3. 王澤鑑,民法總則,2004年3月。
4. 王伯儉,工程人員契約法律實務,永然文化出版,1996年12月。
5. 王伯儉,工程糾紛與索賠實務,元照出版,2003年8月。
6. 史尚寬,債法總論,1972年3月。
7. 古嘉諄、劉志鵬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一),寰瀛法律事務所出
版,2005年9月。
8. 古嘉諄、陳希佳、顏玉明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寰瀛法律
事務所出版,2006年2月。
9.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經銷,1979年9月。
10. 梁鑑,國際工程施工索賠,淑馨出版社,1999年。
11. 曾世雄,民法總則之現在與未來,元照出版,2005年10月。
12. 黃立,民法總則,作者自版,2005年9月。
13.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作者自版,2002年9月。
14.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作者自版,2006年11月。
15. 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上),元照出版,2004年10月。
16. 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下),元照出版,2004年9月。
17. 黃鈺華、蔡佩芳、李世祺,政府採購法解讀—逐條釋義,元照出版,
2003年7月。
18. 彭鳳至,情事變更原則之研究-中德立法、裁判、學說之比較,五
南圖書,1986年1月。

- 247 -
19. 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作者自版,2001年8月。
20. 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三),作者自版,2003年8月。
21. 楊仁壽,法學方法論,基礎法學叢書,1986年11月。
22. 楊淑文,新型契約與消費者保護法,作者自版,2002年7月。
23. 趙文伋、徐立、朱曦合譯,德國民法,五南圖書出版,1992年2月。
24. 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1996年11月。
25. 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三民書局,1995年4月。
26. 鄭玉波主編,民法債編論文選輯(上),五南圖書,1984年7月。
27. 鄭玉波主編,民法債編論文選輯(中),五南圖書,1984年7月。
28. 鄭玉波主編,民法債編論文選輯(下),五南圖書,1984年7月。
29. 劉宗榮,定型化契約論文專輯,三民書局出版,1988年1月。
30. 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學林文化,2002年。
31. 陳自強,契約之內容與消滅,學林文化,2004年1月。
32. 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求償實務,2005年11月。
33. 羅昌發,政府採購法與政府採購協定論析,元照出版,2004年10月。
(二)期刊論文
1. 史尚寬,論概括的債務承擔,收錄於鄭玉波主編,民法債編論文選輯
(中),五南圖書,1984年7月。
2. 朱柏松,民法定型化契約規範之適用與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54
期,1999年11月。
3. 江如蓉,論定型化契約條款之發展方向-以歐洲契約法統合之角度觀
察,寰瀛法訊,第10期,2002年9月。
4. 江宛臻、張宏節,公共工程契約數量差異之問題研究,收於2002年全
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11月。
5. 池泰毅,監督付款制度,收錄於古嘉諄、劉志鵬主編,工程法律實務
研析(一),寰瀛法律事務所出版,2005年9月。
6. 余文恭,論工程契約定作人之指示—兼論FIDIC 紅皮書之相關規定,

- 248 -
法令月刊,第55卷第11期,2004年11月。
7. 余文恭,從工程契約之動態發展論工程契約之變更—兼論FIDIC紅皮
書之相關規定,法令月刊,第55卷第12期,2004年12月。
8. 余文恭,從工程契約關係的動態發展論工程契約之解釋,營造天下,
第107/108期,2004年12月。
9. 吳英亮;李建中,論債權讓與與監督付款,臺灣公路工程,第32卷第
10期,2006年4月。
10. 李家慶,乙式計價之爭議,營建知訊,第177期,1997年10月。
11. 李家慶,工程計價漏項之爭議,營建知訊,第181期,1998年2月。
12. 李家慶,如何處理工程現場差異情況,營建知訊,第211期,2000
年8月。
13. 李家慶,論工程之監督付款,營建知訊,第206期,2000年8月。
14. 李家慶,析論工程合約新增工作項目,營建知訊,第216期,2001
年1月。
15. 李家慶,論合約工作項目之刪除,營建知訊,第218期,2001年3月。
16. 李家慶,論工程契約之終止與解除,營建知訊,第229期2002年2月。
17. 李家慶,論工程合約數量增減之問題,營建知訊,第237期,2002
年10月。
18. 李家慶,論工程契約變更,收錄於劉尚志主編,2002全國科技法律
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11月。
19. 李宗德,白梅芳,我國公共工程合約中「衍生性損害賠償」之適用
及其應有之限制,收錄於劉尚志主編,2002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
文集,2002年11月。
20. 李金松,營建工程契約變更的限制,營造天下,第116期,2005年8
月。
21. 杜怡靜,保證,收錄於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下),元照出版,
2004年9月。
22. 呂世通,公共工程變更設計原因之統計分析-以臺北市公共工程為
例,審計季刊,第21卷第1期,2000年10月。

- 249 -
23. 林榮耀,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與實際,收錄於鄭玉波主編,民法債
編論文選輯(中),五南圖書,1984年7月。
24. 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2期,2000
年7月。
25. 林美惠譯,Claus-Wilhelm Canaris著,民事法的發展及立法—德國
契約法的基本理念及發展,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8卷第3期,
1999年4月。
26. 林欣蓉、楊正綺,工期展延與情事變更原則適用關係之探討,收錄
於劉尚志主編,2002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11月。
27. 林發立,工程合約實務問題泛論(一)-工期之延長及逾期罰款,
萬國法律,第76卷,1994年8月。
28. 張志朋,工程定型化契約條款之適用問題,收錄於古嘉諄、陳希佳、
顏玉明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寰瀛法律事務所出版,2006
年2月。
29. 張南薰,公共工程契約中監督付款之法律問題,萬國法律,第127
期,2003年2月。
30. 黃立,工程契約物價指數條款、契約的反面解釋與加班費、誤餐費
問題-最高法院89年度臺上字第484號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
誌,第14期,2000年9月。
31. 黃立,重新檢討民法的因果關係理論-臺北地院88年度重訴字第
1122號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8期,2001年11月。
32. 黃立,消費者保護法:第四講-消保法的定型化契約條款(一),
月旦法學教室,第15期,2004年1月。
33. 黃立,消費者保護法:第五講-消保法的定型化契約條款(二),
月旦法學教室,第16期,2004年2月。
34. 黃立,契約當事人約定漏開發票行為之效果,月旦法學教室,第20
期,2004年6月。
35. 黃立,契約自由的限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2005年10月。
36. 黃立,政府作為消費者-台灣與德國採購法制之比較,政大法學評
論,第92期,2006年8月。

- 250 -
37. 黃馨慧,施工現場條件變化索賠,收錄於古嘉諄、劉志鵬主編,工
程法律實務研析(一),寰瀛法律事務所出版,2005年9月。
38. 黃柏夫,「誠實信用原則」與「情事變更原則」如何適用於工程展
期糾紛,萬國法律,第108期,1999年12月。
39. 黃國立,採購契約變更之探討,中國工程師學會會刊,第74期,2001
年12月。
40. 詹森林,定型化契約條款效力之規範-最高法院90年臺上2011號、
91年臺上2220號、92年臺上39號判決之商榷,律師雜誌,第293期,
2004年2月。
41. 詹森林,私法自治原理之理論與實務-臺灣法治發展之情形,收錄
於氏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作者自版,2001年8月。
42. 詹森林,定型化契約之基本概念及其效力之規範-消費者保護法第
12條之分析,收錄於氏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三),作者自版,
2003年8月。
43. 楊淑文,論連帶保證與連帶債務-最高法院88年度臺上字第1815號
民事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5期,2001年8月。
44. 楊淑文,消費者保護法關於定型化契約規定在實務上之適用與評
析,收錄於氏著,新型契約與消費者保護法,作者自版,2002年7
月。
45. 楊淑文,工期展延之爭議與履約調解,臺北市政府2006年政府採購
爭議實務研討會,2006年10月。
46. 楊芳賢,承攬,收錄於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上),元照出版,
2004年10月。
47. 劉志鵬,工程契約連帶保證人之責任,收錄於古嘉諄、劉志鵬主編,
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一),寰瀛法律事務所出版,2005年9月。
48. 劉志鵬,銀行履約保證書,收錄於古嘉諄、劉志鵬主編,工程法律
實務研析(一),寰瀛法律事務所出版,2005年9月。
49. 陳洸岳,契約解除時之連帶保證人的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41期,
2006年3月。
50. 陳聰富,政府採購「共同投標」之撤銷決標與損害賠償,月旦法學

- 251 -
雜誌,第140期,2007年1月。
51. 陳建宇,工程監督付款-形式上的轉包,營造天下,第40期,1999
年4月。
52. 陳德純,工程範圍變更,收錄於古嘉諄、劉志鵬主編,工程法律實
務研析(一),寰瀛法律事務所出版,2005年9月。
53. 陳秋華,漏項,收錄於古嘉諄、劉志鵬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一)

寰瀛法律事務所出版,2005年9月。
54. 賴良杰,工程合約變更設計約定條款之法律性質與效果,營造天下,
第105期,2004年9月。
55. 錢國成,保證人與主債務人之關係,收錄於鄭玉波主編,民法債編
論文選輯(下),五南圖書,1984年7月。
56. 顏玉明,工程變更(Variations)之探討 — 以異常地質(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為對象,律師雜誌,第282期,2003年3月。
57. 顏玉明,從FIDIC國際工程標準契約條款談工程索賠管理,營造天
下,第109/110期,2005年2月。
58. 顏玉明,從工程契約文件談契約價金之給付與調整,營造天下,第
112期,2005年4月。
59. 顏玉明,營建工程契約進度及工期問題之探討,月旦法學,第129
期,2006年2月。
60. 羅明通,採購法規範之範圍及公平合理原則適用於採購行為之界
線,律師雜誌,第249期,2000年6月。
61. 羅明通,談政府採購之公平合理性,營建知訊,第228期,2002年1
月。
62. 安信商務法律事務所,公共建設永續發展人才教育—各機關辦理公
共工程常見司法爭議類型化之研究,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研
究,2002年12月。
63. 公共工程爭議處理案例彙編(Ⅰ),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
1997年11月。
64. 各機關辦理公有建築物作業手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0年
12月。

- 252 -
(三)學位論文
1. 李金松,營建工程契約風險分配之研究-以公共工程為中心,國立中
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 許世明,營建工程契約中變更設計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
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1月。
3. 郭美伶,公共工程契約要項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0年。
4. 張南薰,情事變更原則在公共工程上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5. 黃俊通,政府採購法下工程統包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2年。
6. 阮亞詳,政府公共工程與審計稽查程序的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
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7. 陶德斌,定型化契約條款與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在定型化契
約條款內容控制上的功能與效力,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1年。
8. 陳玉潔,工程契約變更之爭議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5年7月。
9. 謝定亞,施工承攬契約不可抗力風險分配之法律經濟分析,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7月。
10. 蔡麗宜,工程保證金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0
年。
11. 蕭偉松,論營建工程遲延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東吳大學法律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8月。
12. 顧美春,工程契約風險分配與常見爭議問題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二、外文參考文獻

1. Barry B. Bramble & Michael T. Callahan, Construction Delay


Claims, 2000.

- 253 -
2. Bruce M. Jervis & Paul Levin, Construction Law,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1988.
3. Brian Eggleston, The ICE Conditions of Contract, Sixth Edition:
A User's Guide, 1993.
4. David C. Moore, Government Contracting: How to Bid, Administer,
and Get Paid, 1938.
5. David Yates, Exclusion Clauses in Contracts, 1978.
6. Glenn M. Hardie, Construction Contracts and Specifications,
1981.
7. I.N. Duncan Wallace, Construction Contracts: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in Tort and Contract, 1986.
8. James J. O'Brien, Construction Change Orders: Impact,
Avoidance, Documentation, 1998.
9. John Cibinic, Jr. & Ralph C. Nash, Jr., Administration of
Government Contracts, 1995.
10. John J. P. Krol, Construction contract law, 1993.
11. John Uff, Construction Law: An Outline of Law and Practice
Relating to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1981.
12. Michael S. Simon, Construction Contracts and Claims, 1979.
13. McNeill Stokes, Construction Law in Contractor's Language,
1990.
14. Mcneill Stokes & Judith L. Finuf, Construction Law for Owners
and Builders, 1986.
15. Richard H. Clough & Glenn A. Sears, Construction Contracting,
1994.
16. Robert F. Cushman & William J. Doyle, Construction Bidding Law,
1990.
17. Robert F. Cushman, Craig M. Jacobsen, P.J. Trimble., Proving
and Pricing Construction Claims, 1996.

- 254 -
18. Robert F. Cushman & Stephen D. Butler, Construction Change
Order Claims, 1994.
19. Robert Rubin et al., Construction Claims: Prevention and
Resolution, 1992.
20. Stuart H. Bartholomew, Construction Contracting: Business and
Legal Principles, 2002.
21. W. Noel Keyes, Government Contracts Under the Federal
Acquisition Regulation, 1986.
22. Hazel Glenn Beh, Allocating the Risk of The Unforeseen,
Subsurface and Latent Conditions In Construction Contracts:
Is There Room For The Common Law?, University of Kansas Law
Review, November, 1997.
23. ALLIED MATERIALS & EQUIPMENT CO., INC. v. THE UNITED STATES,
215 Ct. Cl. 406; 569 F.2d 562; 1978 U.S. Ct. Cl. LEXIS 3; 24
Cont. Cas. Fed. (CCH) P82,045.
( http://web.lexis-nexis.com/universe/document?_m=b2845b2b
df4b1925367a6b1a50ee15d3&_docnum=3&wchp=dGLbVlz-zSkVb&_md5
=7dde7c5ee9bd9862a5ba1981cd350440,上網日期:2007年5月14日).
24. P. L. SADDLER v. THE UNITED STATES,152 Ct. Cl. 557; 287 F.2d
411; 1961 U.S. Ct. Cl. LEXIS 54.
( http://web.lexis-nexis.com/universe/document?_m=86a970ee
f00b87c010ac5b87eef0129b&_docnum=9&wchp=dGLbVtb-zSkVb&_md5
=cd870662539d27bd2d89e699ad96ba79,上網日期:2007年5月14日).
25. AIR-A-PLANE CORPORATION v THE UNITED STATES,187 Ct. Cl. 269;
408 F.2d 1030; 1969 U.S. Ct. Cl. LEXIS 133
( http://web.lexis-nexis.com/universe/document?_m=92eaad3a
33052e1952b2c7674abd8821&_docnum=2&wchp=dGLbVlz-zSkVb&_md5
=9262e2243973b3cce62cbae78852bbb7,上網日期:2007年5月14日).
26. THE GENERAL CONTRACTING AND CONSTRUCTION CO., INC. V. THE
UNITED STATES, 84 Ct.Cl. 570, 1937 WL 3292 (Ct.Cl.)
( http://international.westlaw.com/find/default.wl?rs=WLIN
7.04&fn=_top&sv=Split&mt=LawSchool&cite=84+Ct.+Cl.+570%2c+

- 255 -
579+&utid=%7b72A5496A-1013-4CC2-86FF-C024070A00C1%7d&vr=2.
0&rp=%2ffind%2fdefault.wl&sp=NTLCHENGUV,上網日期:2007年5
月21日).
27. WUNDERLICH CONTRACTING CO., V. THE UNITED STATES, 173 Ct.Cl.
180, 351 F.2d 956 (Ct.Cl., Oct 15, 1965) (NO. 286-58)
( http://international.westlaw.com/Welcome/LawSchool/defau
lt.wl?RS=imp1.0&VR=2.0&SP=NTLCHENGUV&FN=_top&MT=LawSchool&
UTid={72A5496A-1013-4CC2-86FF-C024070A00C1}&SV=Split,上網
日期:2007年5月21日).
28. THERMOCOR INC. V. THE UNITED STATES, 35 Fed.Cl. 480, 40
Cont.Cas.Fed. (CCH) P 76,955.
( http://international.westlaw.com/find/default.wl?spa=NTL
CHENGUV&rs=WLIN7.04&fn=_top&sv=Split&cite=35+Fed.Cl.+480&u
tid=%7b72A5496A-1013-4CC2-86FF-C024070A00C1%7d&vr=2.0&rp=%
2ffind%2fdefault.wl&mt=LawSchool,上網日期:2007年5月28日).

- 256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