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節能減碳技術

Energy-Hydrogen Economy
Case-生質氫能
能源問題
 隨著工業發展與人口遽增,人類加速地消耗地
球的資源,尤其是化石燃料與森林資源。已有
學者指出,目前地球蘊含的能源中,石油大約
可再使用40 年,天然氣60年,煤炭200 年。

 此外,因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空氣中二氧化碳
濃度增加,已創下歷史新高,導致溫室效應惡
化、北極冰帽急速溶解,以及全球氣候變遷,
這些現象對於人類文明的永續發展十分不利。
因此,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進行新能源的研究開
發,希望能發現以替代石油為主軸的能源結構。
氫氣-潔淨的能源
 氫氣的熱值很高,每公斤可產生142 百萬焦耳,
是汽油的3 倍,天然氣的3.5 倍,燃燒時可產生
較高密度的能量及水,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溫
室氣體,是一種潔淨的能源。
 如果能永續地生產氫氣,再配合安全有效率的
儲存、輸送及利用,就可建立一個氫能永續運
用的平台,把目前的「石油經濟」社會轉換為
清潔且零碳排放的「氫經濟」社會。
 由於目前氫氣的生產大多來自天然氣等化石燃
料,如何從更環保的資源去取得氫氣,是氫經
濟社會能否真正來臨前須先突破的重點。
氫生產方法比較
 氫氣的生產方法有3 種,分別是熱化學法、電化學
法及生物法。熱化學法包括蒸氣重組法、煤炭氣化
法及部分氧化法;電化學法包括電解法及光電解法。
目前世界上氫氣的年產量超過3,600 萬噸,其中4
%是由電解水法得到,其餘是用熱化學法從石油、
煤、天然氣等轉化製得。
 熱化學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礦物資源及能源,同時會
產生破壞地球的污染物,不利於未來的發展。
 電化學法產氫雖沒有污染的顧慮,但效率低、耗能
高,且電極穩定性欠佳,並不符合經濟效益。
 生物法產氫可在常溫常壓下進行,也可應用於廢水
與廢棄物處理,有乾淨、節能、不消耗資源等優點,
是一種符合永續發展的方法。
生質氫氣整合系統
 微生物生產氫氣,分光合作用和非光合作用兩種。
 光合作用微生物中,有許多可在厭氧情況下
產氫,以紫色不含硫細菌效率最佳,它以光
為能量來源,把有機物質如有機酸、醣類等
完全分解,並產生氫氣,稱作光發酵反應。
 非光合微生物則藉由有機質厭氧發酵生產氫
氣,因不需光源,所以稱作暗發酵反應。產
氫發酵過程中,通常會伴隨乙酸、丁酸、乳
酸、乙醇等產物。
 暗發酵產氫與光發酵產氫的作用對象不同,
若能先利用暗發酵把巨大分子的多醣類分解
而快速產氫,在過程中生成有機酸及醇類,
再經由光發酵繼續分解,進行第二階段產氫,
應是最佳生物產氫策略。
 電解水是一種較為簡易方法,氫離子在陰極被還
原產生氫氣,氫氧離子在陽極被氧化產生氧氣。
這是一種簡易乾淨方法,但耗電量太大。
 電解水的電極電壓是1.23V,因此生產1 公斤氫
消耗的電量約32.9度,1 度電等於3.6 百萬焦耳
 因此電解水生產氫,只適合在電力便宜如水力
發電區和離峰時段,或在實驗室中進行

 氫的價格如何呢?利用水蒸氣裂解天然氣生產氫
的成本約每公斤1 美元,但運費高達2∼4美元,視
路途的遠近而定,因此氫的價格約每公斤3∼5 美
元。1 公斤的氫能大約相當於1加侖的汽油,目前
的汽油每加侖約2美元,因此氫引擎汽車的燃料費
用是難以和汽油競爭的
氫氣的儲存與運輸
 氫氣產生後,如何有效率且安全地儲存及運輸
需要慎重考慮,因為儲存及運輸方式攸關氫能
的後續應用,譬如如何把已儲存的氫氣供應給
移動的車輛,或如何運輸至消費地點,如加氫
站等。氫氣的儲存方式有4 種:壓縮儲氫、液
化儲氫、金屬氫化物儲氫及奈米碳管吸附儲氫。

 國內外現行的輸送與儲存技術大多採用高壓氣
體和低溫液體儲氫方式,但是近年來固態儲氫
的技術-以金屬氫化物儲存氫氣,原理是利用
金屬吸收大量的氫氣,並且以金屬氫化物的形
式儲存。
美國加州沙加緬度市2008的太陽能電池加氫站的營業。氫站由
太陽能電池、電解裝置、壓縮機、貯氫罐及加注機所構成,氫
提煉量每天12 公斤,提煉氫利用貯氫罐最多可儲存52公斤,供
氫的壓力是35MPa 。
固態儲氫
 固態儲氫的金屬大多是合金,用它們來儲存與輸
送氫氣具有下列優點:體積氫密度高;不需要高
壓容器和隔熱容器;安全性好,沒有爆炸的危險;
可得到高純度的氫

 目前研發成功的儲氫合金分成4 類:稀土鑭鎳,
鐵鈦合金,鎂系合金,及釩、鈮、鉛等稀貴金屬

 由於氫和金屬氫化物之間的轉換是可逆反應,當
外界有熱量施加於金屬氫化物時,它就會分解並
釋放出氫氣
如何利用氫氣產生能量
 氫能產生主要是直接燃燒氫氣及利用氫燃料電池
發電,其中最被看好的是氫氣燃料電池的應用。

 一般燃料電池可分成3種:應用於運輸工具、小
型發電機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應
用於小型3 C 電子產品的直接甲醇燃料電池
(DMFC);應用於大型發電廠的固態氧化物燃
料電池(SOFC)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又稱作高分子電解質燃料
電池或固態高分子電解質燃料電池
PEMFC 應用
 以PEMFC商業應用最為廣泛,且由於在發電時會
同時產生熱與水,很適合應用於需要電及熱水的
場所,如家庭、餐廳、旅館等。
 另一方面,由於PEMFC 電功率面積密度高,很
適合做為車輛動力,是目前電動車輛技術發展的
主軸方向。
 近年來PEMFC也朝微小型燃料電池發展,但需要
克服的關鍵技術是氫氣的攜帶量是否足夠。顯然,
未來氫能源能否被大眾普遍運用,氫燃料電池的
開發與進步是一個重要的關鍵。
日本日產汽車公司於2005年推出 X-TRAIL FCV 氫
氣燃料電池車,可乘坐 5人,最高速度達 150km/h ,
引擎輸出最大動力 90 kW
荷 蘭 零 級 方 程 式 於 2006 年 推 出 一 款 賽 車 , 採 用
Hydrogenics HyPM7 燃料電池模組,可在8 秒內輸
出48 kW 的動力,車上裝備一個5 升儲氫槽,可提供8
分鐘的馬力輸出,車子在8秒內由0加速至100km/h。
德國 Hydrogenics 公司2006 年展示的氫燃料電池公
車,可同時搭乘22人(8 座,14 站),單次不用再添
加燃料最多可行駛200 公里
未來挑戰
 利用氫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是一個可行的方案,但需
要時間建立以氫氣為主要能源的技術平台與基礎架
構。氫經濟社會的基礎可由再生資源,而不需再依
賴高污染的化石燃料。但須能產生足夠氫氣,並降
低生產成本至每公斤2美元以下,才具備經濟效益。
 兩個關鍵問題必須克服:
 建立高密度、低重量的儲氫設備,以及能安全運
輸的氫氣配送網絡架構,且氫氣汽車的儲氫量須
能夠行駛300 英里(約483 公里)以上。
 第二、必須開發效率高且價格合理的氫氣燃料電
池,它的電廠造價要低於每仟瓦30 美元。
 雖然目前氫氣能源的成本尚屬偏高,也未建立成熟
的氫能平台技術與基礎建設,但由於氫氣是最乾淨
與理想的能源載體,仍是各界看好的未來能源主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