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應該/不應該鼓勵老人繼續工作

應該鼓勵老人繼續工作(正方)
參考資料
 正方
1. 老人人口(馬來西亞)

Malaysia Population (2021) - Worldometer

70_Spatial_Analysis_Ageing_Population_of_Multi-
ethnic_in_Rural_Area_Malaysia.pdf

2. 老人退休(2020)

RoleofCOVID-
19PandemiconRetirementPlansamongtheWorkingPopulationinMalaysia.pdf

3. 老人工作 (2010)

The_Future_of_the_Malaysian_Older_Employees_An_Exp.pdf

Aging_Workforce_A_Challenge_for_Malaysia.pdf

立論
 论点/推论/论据

開宗明義。鼓勵的意思是激發與勉勵。老人,在這裏僅代表過了馬來西亞法定
退休年齡,即,超過 60 歲的族群。繼續的意思是延續下去。而工作,則是用日
常性規律勞動換取合法收入的行爲。我方論點是應該鼓勵老人繼續工作。在馬
來西亞受到少子化和高齡化的雙重打擊爲背景,我方只要論證老人繼續工才作
能保障他們的生活,並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我方立場即成立。我方有兩個
論點。

其一,老人繼續工作能保障生活品質。馬來西亞正面臨兩大問題。一,馬來西
亞正人口逐漸步入老化。据馬來西亞統計局的報告,馬來西亞 60 歲以上的族群
從 1970 年總人口的 5.2%增長到 2020 年的 9.9%。然而,馬來西亞的生育率卻持
續下跌,從 1970 年的 5.4%下跌至 2020 的 2%。這也就間接影響了傳統家庭的
概念。据馬來西亞人口與家庭的問卷調查,2000 年平均每 1 個 60 歲以上的退休
人士都會有 15 個子女共同承擔生活支出,但該比例卻在 2004 年急速下降至 11
個。因此,舊時代養兒防老的概念也開始行不通了。以日本爲例,高齡的悲歌
層出不窮。爲了維持生計,他們不惜犯罪以求坐牢。日本立本厚生勞動省也鼓
勵當地業者幫助高齡者就業,以確保整體的家庭收入。唯有工作,才能保障生
活品質。

二,馬來西亞現有的養老計劃無法保證他們在退休后仍然能維持生活品質。若
他們計劃 60 歲退休,至少需準備 24 萬令吉以維持退休生活。不過,据馬來西
亞公積金局統計,3 分之 2,51 至 55 歲的會員仍沒有足夠的退休金.。不僅如此,
新冠病毒也一再衝擊了國人的退休計劃。一,2020 年至少有 400 萬的國人申請
提款總價 10 億令吉的退休金已應付經濟壓力。二,70%的國人下調了繳納公積
金的百分比,從 11%至 7%。我們不禁擔憂,這一大破口該如何被填補呢?若要
長期資助無業老人,我國政府將面臨更沉重的經濟負擔。而退休金也確實照成
各國的負擔。台灣也因爲年金制度造成潛在的 18 兆的潛藏財富,而進一步拖垮
台灣的財務。前台灣考試院院長關中曾大聲疾呼地表示「支持年金改革」,認
為「如果不改革,最多 5 年,臺灣就會變成希臘」。因此,鼓勵老人工作,提
高他們的就業權力,就能使國家的發展更平衡。

三,老年人能從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据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 2017 年的報告顯


示,退休將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6 至 9%的上班族在退休後有將會精神疾
病。而同份報告也指出退休是人生 10 大最壓力的選擇。這一影響是因爲老年人
在退休後將逐漸減少與他人交流的機會。由於沒有上班作爲推動力,老年人的
創造力和學習能力也會逐步下降。因此,退休往往照成他們的心理健康在晚年
生活被持續泯滅。而透過給予適當的工作調整,如降低工作難度,減少工作時
間等,他們反而更能透過工作在社會中持續感受自己的重要性,進而瞭解到自
己的價值。而在職場裏與他人多項交流,也能大大減緩對自身的焦慮,情緒也
更趨向穩定。

1. 包裝數據仍需加强
2. 數據鋪排需做結尾

不應該鼓勵老人繼續工作
立論
 论点/推论/论据(有結構地鋪排論點)

大家好。開宗明義,鼓勵,是用言語或行動為媒介,達到影響他人的選擇。今
天所談論的老人,是原本有工作,因爲年齡或其他因素,選擇結束職業勞動。
而該老人需具有工作的行爲能力,因爲身體因素而不能工作的老人則不在辯論
範圍内。此外,老人須具有權力能力,選擇要,或不要工作。工作則是用日常
性的規律勞動換取合法收入的行爲。若我方能論證老人工作將遭受歧視,鼓勵
老人工作更是不尊重老人自主權,我方立場即成立。我方立場是,不應該鼓勵
老人繼續工作,理由有二,
一,鼓勵老人繼續工作,會加劇老人在職場上面對的年齡歧視。据馬來西亞統
計局的報告,馬來西亞老人人口逐年增加,佔總人口的 9.1%。而根據 SRCC 的
問卷指出,縱然 55%的退休人士願意繼續工作,但這一群老人僅佔馬來西亞總
勞動力的 2.8%。是老人不願意工作嗎?并不是,而是企業和年輕人的年齡歧視,
淘汰了他們。年齡歧視廣汎存在于所有社會,并有研究顯示年齡歧視甚至比性
別歧視和種族歧視更為普遍。老人往往會被標簽成產能低,身體質量低,學習
力低的族群。舉個例子,普遍社會錯誤地把癡呆症,一種慢性綜合疾病,認爲
是正常老齡化現象,而這類根生蒂固的的年齡歧視觀點會使企業對老人的接納
度大大降低,並拒絕招聘老人。据商业保险公司 Hiscox 調查,在 40 岁以上的
人群中,21%的人曾是职场年龄歧视的受害者,其中 80%的人表示,年龄歧视
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轨迹。而職場上的年齡歧視,也將對老人的健康照成實
質的損害。WHO 的研究指出年齡歧視會導致心血管應激反應,更會使老人的壽
命減少 7.5 歲。鼓勵老人工作,就是讓老人在職場上感受到更强烈的年齡歧視。

二,尊重老人的選擇權。我相信大家都達到共識,那就是老人具有工作的能力,
且有權利工作。而這一權力也應該保障老人能自主選擇不工作。舉個例子,德
國自願退休的老人占了總退休者的 23.9%,馬來西亞則有 45%的人退休後不想
工作。既然老人享有選擇工作的權力,第三方的鼓勵無疑會在老人的選擇上形
成壓迫。我想為反方提兩個可能性。一,溫柔的鼓勵政策。老人選擇不接受鼓
勵,政府也因此被迫增加行政開銷來推動一個收益極低的政策。二,提高鼓勵
的强度。若社會上老人們都相應政府的鼓勵政策,那不做工的老人就要承擔大
衆的輿論壓力。説白了,這份鼓勵得益者往往都只會是不負責的子女,欠缺保
障高齡人士的政府,而老人就將背負剩下的壓力。對於老人,我們是否應該以
更開放的角度,去讓他們按著自己的意願來過完呢?

綜上所述,我方立場為不應該鼓勵老人繼續工作。

參考資料
 反方

张永隆.提高退休年龄和公共议题的讨论

华语|【网辩辩词】不应该鼓励银发族继续工作 | 自由微信 | FreeWeChat

联合国老龄化议题-老龄化社会的就业和社会保护

上海加快推进智能化数字化同时 充分尊重老人不会权力

佳句赏析"我讨厌鼓励别人,也讨厌被人鼓励,虽然我几乎没被被人鼓励过...请
和我一起暂时沉浸于幻想之中吧。""出处_名言通

讨厌被别人鼓励是什么原因?

关于年龄歧视的常见问答

工作场所的年龄歧视

Ageism
女性 49 歲後別再過生日、戴上老花眼鏡輸了...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年齡歧視,比
你想得更嚴重!-風傳媒

誰在排擠你的父母重返職場?竟然是你自己!知名作家道出台灣中老年員工的
求職慘況-風傳媒

Silver Collar: Retaining and employing the older workforce

Silver Collar: Retaining and employing the older workforce

More Malaysians opt to stay in active employment after retirement - study | New
Straits Times

Chap2.pdf

Retirement_Planning_Behaviour_of_Working_Individua.pdf

815438575.pdf

communitycostelderly.pdf

1. 需注重論據使用的關聯性
2. 三段論

反駁:反方 x 正方
正方立論
 正方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的立场是,应该鼓励老人继续工作,理由有二:一,
鼓励老人继续工作,可以让老人赚取更多的收入,来负担自己的生活开销,避
免他们遇上经济问题。现在很多老人在退休之后的几年里,就把退休金花光了,
导致他们活得很辛苦,只能祈求孩子的援助。而出去工作,可以至少赚到一笔
钱来维持生活开销,不用过得那么拮据,应该鼓励老人继续工作。

二,鼓励老人继续工作,可以让老人保持身心活跃,延缓衰老。在中国,有上
亿的空巢老人每天在家无所事事。在英国,有 60 多万的孤独老人一周才出门一
次。这种不健康的现象,加速了他们的衰老。而英国皇家心理学会的研究表明:
工作使人身心处于活跃状态,身体状况衰老的可能性降低 60%。因此,为了延
缓衰老,应该鼓励老人继续工作。

综上,应该鼓励老人继续工作,谢谢大家!”

參考資料
 盧卡斯
锤爆对面!如何反驳才能有力量?【辩论 101】

1. A 未必帶來 B
2. 沒有 A 更有 B
3. B 不重要

千萬不要擧反例,舉機理

反例只能削弱對方的論點,不能對抗對方論點

 林凱旋
1. 引述>反駁>總結

a. 引述

i. 使用對方原話(透過概述,精簡句子

b. 反駁

i. 真的是這樣嗎?(挑戰真實性)

ii. 就算是這樣,那又怎麽樣 (挑戰重要性、價值)

c. 總結

i. 這論點不能成立

ii. 這論點不能論證對方的立場

 其他資料

别把正常的衰老当成病-新华网

《鬼灭之刃》经典台词,15 句爆燃你的心!

退休後生活費夠用?65 歲老人以上平均月花近 1.3 萬

holiday how many malaysia - Google Search

Salary Calculator

稿件
 反方
1. 老人能賺取收入,負擔他們開銷(A 未必帶來 B)
2. 老人能能保持身心活躍,延緩衰老(B 不重要)

謝主席,對方說鼓勵老人工作可以讓老人賺取收入,讓他們能負擔自己
的開銷。真的是這樣嗎?我方想提出兩層駁論,一,老人的工作薪資低。
各國政府近年來鼓勵私人企業吸納老年人,而企業願意配合政策釋出的
工作,多半有 3 個共同點,1,非專業性,2,時薪制,3,大多是服務業。
而這樣的工作,能幫助老人維持日常開銷嗎?我們就以本地餐廳爲例。
據統計,馬來西亞餐廳平均時薪是 6 令吉。即便老人僅周休一日,一個
月只能拿到約莫 700 令吉的收入。對方辯友,這 700 令吉,就能解決您
方的“老人開銷”了嗎?二,老人的開銷大。据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的學
術論文指出,老人平均一年需支出 3051 令吉來支付自身高昂的醫療費,
不僅如此,老人的生活費,房貸,保險等高昂開銷,無法通過老人微薄
的薪資來解決。老人薪資低,開銷大,工作也無法負擔老人的開銷。由
此可見,對方論點不成立。

其次,工作能讓老人延緩衰老。就算是這樣,那又怎麽樣?對方辯友試
圖把衰老詮釋為不健康,並錯誤地把無所事事,孤獨等形容詞與老人做
捆綁。但伴隨生命發生,發展的過程,衰老本就是一個正常生命落幕前
的一段周期。衰老就是一種自然規律,就如同花開花落,日出日落一般,
不可避免。我們不可避免老人會老,但鼓勵老人返回職場無疑是把老人
推向殘酷社會,迫使他們回到高壓狀態。而老人在職場上無可避免與年
輕人共事,這就會加重自身對身體技能退化的焦慮。試問對方,就連年
輕人都會在職場上心力交瘁,那職場又是如何保持老人的身心活躍呢?
我方認爲,這論點不能論證對方立場。

修改
 反方

謝主席,對方說鼓勵老人工作可以讓老人賺取收入,讓他們能負擔自己的開銷。
真的是這樣嗎?我方想提出兩層駁論,一,老人的工作薪資低。據調查,市場
上給予老人的就業崗位有大多是非專業性,而以服務業爲主。我們就以本地餐
廳爲例。據統計,老人在餐廳上班一個月只能拿到約莫 700 令吉的收入。對方
辯友,這 700 令吉,就能解決您方的“老人開銷”了嗎?(荒謬)二,老人的開
銷大。据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的學術論文指出,老人平均一年需支出 3051 令吉
來支付自身高昂的醫療費,不僅如此,老人的生活費,房貸,保險等高昂開銷,
無法通過老人微薄的薪資來解決。由此可見,您方論點不成立。(異想天開)
(杯水車薪)

其次,工作能讓老人延緩衰老。真的是這樣嗎?您方並沒有舉出實例,論證工
作對老人的好處。鼓勵老人繼續工作無疑是把老人推向殘酷社會,迫使他們繼
續停留在高壓的狀態。老人在職場上無可避免與年輕人共事,這就會加重自身
對身體技能退化的焦慮。試問對方,就連年輕人都會在職場上心力交瘁,那職
場又是如何保持老人的身心活躍呢?由此可見,您方論點不成立。(罪名)

1. 學會扣對罪名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664042
2. 計算方法不需要給,如果對方問才講

3.後面辯位不只是反駁,也可以比較價值

反駁 2
正方
 立論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的立场是,应该鼓励老人继续工作,因为老人工作可
以减轻孩子的养老负担,这样孩子就不用为了照顾老人而熬夜加班,累坏身子。
而孩子也可以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老人工作的工资不一定比会
像以前那样高,但总比完全没收入好。而且,老人长期在家闲着,不知道要干
嘛,可能会加速老人的衰老。而工作可以让他们保持活跃状态,还可以赚钱给
自己过得更好一些。英国皇家心理学会的研究表明:工作使人身心处于活跃状
态,身体状况衰老的可能性降低 60%。可见工作对中国上亿的空巢老人都好。
另外,国家也需要老人继续工作,因为很多国家因为老龄化问题,面对劳动力
短缺,影响国家经济,谢谢。

 論點(提煉)
1. 減輕孩子的養老負擔
2. 工資(待定)
3. 保持活躍狀態,減緩身體狀況衰老/甚至加速衰老
4. 勞動力短缺

稿件
 反方

先細化受衆,社會中產階級老人,再引入論點

1. 老人工作,加重孩子的負擔
2. 老人工作,思想更不活躍
3. 老人工作,不能解決勞動力短缺

謝主席。(斷言,沒有證明)

對方辯友犯下三個錯誤。其一,對方辯友低估工作對老人的負擔。

對方辯友說,鼓勵老人工作能減輕孩子的養老負擔。但老人身體日漸退化,隨
之而來的是老人的行動力,反應力,與記憶力也都大不如前。因此,老人工作
本就更容易受傷了。据研究,65 歲數的老人在職場上受傷的機率比起同一職場
的年輕人高了 1.6%。與此同時,老人一旦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就不再隸屬于勞
動合同,也就等同於不再被勞保制度所保護。這時,老人一旦工作受傷,將更
加重孩子的醫療負擔,讓老人和孩子都陷入更巨大的經濟壓力。
其二,對方辯友不瞭解工作。

對方辯友說老人工作能讓他們保持活躍狀態,減緩老化的速度。這論點有個前
提,就是工作一定是有趣,且給老人快樂的。而這在本質上,就與現實的職場
大不相同。據調查,市場上給予老人的就業崗位大多是非專業性,而以服務業
爲主。而這類工作機械化,并且需重複性地服從指令不僅僵化老人思想,也使
老人的想象力和思考力逐漸退化,消耗老人對生活的熱情。另外,老人也在職
場上面對同儕的比較,上司的施壓。種種壓力更會使老人心情沮喪,加速老人
的老化速度。而對方辯友的論點并沒有論證工作是如何讓老人保持活躍,因此
對方論點不成立。

其三,對方辯友不瞭解國家生產力停滯的原因。

請問各國的老齡化問題多嚴重?勞動力短缺又具體影響了國家經濟多少?對方
并沒有論據,只給予單純的斷言,因此我方並不敢苟同。

今天國家所面對的社會老齡化問題是源自于國人的生育率下降,而年輕人也越
來越少。也正因爲如此,投入市場的新血也隨之減少,這才導致國家生產力下
降。因此,老人退休並不影響國家生產力,請對方辯友不要强加因果。若鼓勵
老年人繼續工作,豈不是變相壓榨的年輕人僅有的就業機會,進而導致國家發
展停滯不前。請對方隊友待會論證。謝謝。(斷言,沒有證明)(杯水車薪)

判准

保障老人的生活品质

论点 1

增加老人的主动收入,提升抗风险能力

结实多元新扩展老人的社交圈,

今天的辩题所涵盖的老人是指 55 岁以上的健康的老年群体,并鼓励他们延缓退休,在
身体力行时继续工作。要衡量老人继续工作,就应该以工作是否能维持老人的生活品
质为标准。我方有 2 大论点。

一,工作可以给予固定收入,维持日常开销。据大马消费人协会联合会统计,每 3 个
国人内就有 2 个无法达到最低退休金目标。即便达标了,也仅足以维持老人退休 12 年
后的生活开销。况且,该计算还不排除剧烈的全球降息和通货膨胀对老人退休金所带
来的影响。举个例子,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就分析出马来西亚的蔬菜价格年增长
4.7%。因此,唯有鼓励老人持续工作,他们才能保持生活水平。

二,工作可以增加老人的主动收入,提升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按照公积金局的规定,
老人每月仅能以 800 块(24 万/80 岁/55 退休)的退休金来应对日常开销。但 2021 年的
今天,单靠 800 令吉早已难以负担老人的生活开销,何况他们还得应付生活中可能会
发生的黑天鹅事件。举个例子,全球知名的科学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60 岁以上的老人患癌机率时其他年龄的 10 倍。单靠退休金的单一被动收入,他们将难
以符合高昂的医疗成本。而疫情,自然灾害,战争都都足以让压垮老人的经济能力,
让他们陷入弹尽粮绝的窘境。唯有通过持续工作所创造的主动薪水,才能保障老人在
危机时刻仍可用退休金来维持日常生活品质。

1. 今天要鼓励的老人是健康的老人,而不是不健康的老人

对辩/自由辩论
1. 问的问题变成逼问句
2. 让他们难堪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