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56

目录

目錄
第1章 系統安裝 .......................................................................................................................... 6
1.1 儀器介紹 .................................................................................................................. 6
1.2 儀器使用注意事項 .................................................................................................. 8
1.3 儀器硬體連接與軟體安裝 ...................................................................................... 8
1.4 常見問題 ................................................................................................................ 15
第2章 常用操作 ........................................................................................................................ 19
2.1 首次使用軟體操作 ................................................................................................ 19
2.1.1 軟體啟動 ........................................................................................................ 19
2.1.2 軟體密碼和校準檔設置 ................................................................................ 19
2.2 軟體關閉 ................................................................................................................ 19
2.3 如何開始試驗 ........................................................................................................ 20
2.3.1 如何開始正弦試驗 ........................................................................................ 20
2.3.2 如何開始隨機試驗 ........................................................................................ 21
2.3.3 如何開始共振搜索與駐留試驗..................................................................... 22
2.3.4 如何開始經典衝擊隨機試驗 ........................................................................ 23
2.4 運行試驗 ................................................................................................................ 24
2.4.1 如何運行正弦試驗 ........................................................................................ 24
2.4.2 如何運行隨機試驗 ........................................................................................ 24
2.4.3 如何進行隨機試驗中的峭度控制試驗......................................................... 25
2.4.4 如何運行經典衝擊試驗 ................................................................................ 28
2.5 如何調整控制參數 ................................................................................................ 28
2.5.1 如何調整正弦試驗控制參數 ........................................................................ 28
2.5.2 如何調整隨機試驗控制參數 ........................................................................ 29
2.5.3 如何調整共振搜索與駐留試驗控制參數..................................................... 29
2.5.4 如何調整經典衝擊試驗控制參數................................................................. 29
2.6 如何選擇信號顯示 ................................................................................................ 29
2.7 右鍵菜單的應用 .................................................................................................... 31
2.8 如何進行座標設置 ................................................................................................ 32
2.9 如何進行工程單位設置 ........................................................................................ 33
2.10 如何設置輸入通道參數(設置感測器的靈敏度等)......................................... 34
2.11 如何設置振動臺參數 ............................................................................................ 41
2.12 數位輸入/輸出設置 ............................................................................................... 43 I
2.12.1 數位輸入設置 ................................................................................................ 43
2.12.2 數位輸出設置 ................................................................................................ 4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目录

2.13 如何生成測試報告 ................................................................................................ 45


2.14 如何進行凹槽控制 ................................................................................................ 47
2.15 如何進行多參考譜試驗 ........................................................................................ 49
2.16 如何設置並查看試驗專案資訊 ............................................................................ 52
2.17 如何在試驗進行的同時進行試驗記錄 ................................................................ 53
2.18 如何設置多台級聯 ................................................................................................ 54
2.18.1 硬體連接 ........................................................................................................ 54
2.18.2 軟體操作 ........................................................................................................ 55
2.19 如何修改信號名稱 ................................................................................................ 57
第3章 起始頁介紹 .................................................................................................................... 58
3.1 起始頁概述 ............................................................................................................ 58
3.2 “檔”菜單 ............................................................................................................ 58
3.3 “查看”菜單 ........................................................................................................ 60
3.4 “工具”功能表 .................................................................................................... 61
3.5 “説明”功能表 .................................................................................................... 70
3.6 功能模組選擇區 .................................................................................................... 71
3.7 最近運行試驗 ........................................................................................................ 72
第4章 試驗設置 ........................................................................................................................ 73
4.1 軟體介面 ................................................................................................................ 73
4.2 正弦試驗設置 ........................................................................................................ 73
4.2.1 系統組態 ........................................................................................................ 74
4.2.2 通道編輯 ........................................................................................................ 75
4.2.3 控制參數 ........................................................................................................ 75
4.2.4 試驗編輯 ........................................................................................................ 80
4.3 隨機試驗設置 ........................................................................................................ 94
4.3.1 系統組態 ........................................................................................................ 95
4.3.2 通道編輯 ........................................................................................................ 96
4.3.3 控制參數 ........................................................................................................ 96
4.3.4 試驗編輯 ...................................................................................................... 102
4.4 共振搜索與駐留試驗設置 .................................................................................. 107
4.4.1 系統組態 ...................................................................................................... 108
4.4.2 通道編輯 ...................................................................................................... 109
4.4.3 控制參數 ...................................................................................................... 109
II
4.4.4 試驗編輯 ...................................................................................................... 113
4.5 經典衝擊試驗設置 .............................................................................................. 129
4.5.1 系統組態 ...................................................................................................... 12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目录

4.5.2 通道編輯 ...................................................................................................... 130


4.5.3 控制參數 ...................................................................................................... 131
4.5.4 試驗編輯 ...................................................................................................... 135
4.6 瞬態捕捉試驗設置 .............................................................................................. 140
4.6.1 系統組態 ...................................................................................................... 142
4.6.2 通道編輯 ...................................................................................................... 143
4.6.3 試驗編輯 ...................................................................................................... 143
第5章 功能表命令 .................................................................................................................. 150
5.1 “檔”菜單 .......................................................................................................... 150
5.2 “查看”菜單 ...................................................................................................... 154
5.3 “設置”菜單 ...................................................................................................... 156
5.4 “資料存儲“功能表 ............................................................................................. 157
5.5 “分析”菜單 ...................................................................................................... 160
5.5.1 正弦試驗 “分析”菜單 ............................................................................ 160
5.5.2 隨機試驗“分析”功能表 .......................................................................... 167
5.5.3 經典衝擊試驗“分析”菜單 ...................................................................... 169
5.5.4 瞬態捕捉試驗“分析”菜單 ...................................................................... 171
5.6 “試驗”菜單 ...................................................................................................... 179
5.6.1 正弦功能中的“試驗”功能表................................................................... 179
5.6.2 隨機功能中的“試驗”功能表................................................................... 181
5.6.3 經典衝擊功能中的“試驗”功能表........................................................... 182
5.6.4 瞬態捕捉功能中的“試驗”功能表........................................................... 184
5.7 “圖形”功能表 .................................................................................................. 184
5.8 “游標”菜單 ...................................................................................................... 189
5.9 “視窗”功能表 .................................................................................................. 191
5.10 “説明”功能表 .................................................................................................. 197
5.11 工具列 .................................................................................................................. 198
第6章 控制台 .......................................................................................................................... 202
6.1 試驗命令 .............................................................................................................. 202
6.1.1 正弦功能中的試驗命令 .............................................................................. 202
6.1.2 隨機功能中的試驗命令 .............................................................................. 203
6.1.3 經典衝擊功能中的試驗命令 ...................................................................... 204
6.1.4 瞬態捕捉功能中的試驗命令 ...................................................................... 205
III
6.2 試驗狀態 .............................................................................................................. 205
6.2.1 正弦試驗狀態 .............................................................................................. 205
6.2.2 隨機試驗狀態 .............................................................................................. 20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目录

6.2.3 經典衝擊試驗狀態 ...................................................................................... 207


6.3 通道狀態 .............................................................................................................. 208
6.4 狀態列 .................................................................................................................. 209
第7章 信號編輯器 .................................................................................................................. 210
7.1 如何導入原始資料檔案 ...................................................................................... 210
7.2 信號編輯 .............................................................................................................. 212
7.3 編輯後的檔保存 .................................................................................................. 213
7.4 菜單介紹 .............................................................................................................. 213
7.4.1 文件 .............................................................................................................. 213
7.4.2 查看 .............................................................................................................. 214
7.4.3 設置 .............................................................................................................. 214
7.4.4 編輯 .............................................................................................................. 215
7.4.5 圖形 .............................................................................................................. 217
7.4.6 窗口 .............................................................................................................. 219
7.4.7 幫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 儀器校準 ...................................................................................................................... 222
8.1 校準概述 .............................................................................................................. 222
8.2 驅動通道的校準 .................................................................................................. 222
8.3 輸入通道的校準 .................................................................................................. 226
8.4 校準檔保存 .......................................................................................................... 226
第9章 試驗資料重播 .............................................................................................................. 228
9.1 數據重播概述 ...................................................................................................... 228
9.2 如何打開已經記錄的資料檔案 .......................................................................... 228
9.3 試驗資料重播與流覽 .......................................................................................... 230
第 10 章 資料記錄與離線分析功能 .......................................................................................... 232
10.1 概述 ...................................................................................................................... 232
10.2 資料記錄 .............................................................................................................. 232
10.3 離線分析 .............................................................................................................. 233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 238
11.1 正弦掃頻試驗案例 .............................................................................................. 238
11.2 隨機試驗案例 ...................................................................................................... 245
附錄 ...................................................................................................................................................... 251
常用術語 .............................................................................................................................. 251
快速鍵 .................................................................................................................................. 251
IV
資訊提示 .............................................................................................................................. 253
輸入通道開環-增益低 ................................................................................................. 253
驅動有效值超限 .......................................................................................................... 25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目录

驅動峰值超限 .............................................................................................................. 253


開環 .............................................................................................................................. 253
輸入通道 1, 2, …開環 ................................................................................................ 254
有效值超過上限 .......................................................................................................... 254
有效值低於下限 .......................................................................................................... 254
超過上限線數超標 ...................................................................................................... 254
低於下限線數超標 ...................................................................................................... 254
超過上限點數超標 ...................................................................................................... 254
低於下限點數超標 ...................................................................................................... 255
控制高 .......................................................................................................................... 255
控制低 .......................................................................................................................... 255
Sigma 剪切.................................................................................................................... 255
輸入通道 1, 2, … 雜訊高 ............................................................................................. 255
輸入通道 1, 2, …高中斷 ............................................................................................ 255
輸入通道 1, 2, …低中斷 ............................................................................................ 255
輸入通道 1, 2, …凹槽控制 ........................................................................................ 256
輸入通道超出了限制譜 .............................................................................................. 256
輸入通道 1, 2, …有效值限制 .................................................................................... 256
正弦信號 1, 2, …控制超過上限................................................................................. 25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 章 系統安裝

第1章 系統安裝
1.1 儀器介紹
VENZO 820 振動控制儀外觀見圖 1‑1,後面板見圖 1‑2。振動控制儀前面板上有一個紅色
的急停按鈕(Abort)
、三個指標燈(Power, Ready 和 Control)和儀器型號等資訊。

圖 1‑1
儀器的後面板上有 BNC 輸入介面,每個輸入介面都支援 DC、AC、ICP、電荷及 TEDS 的
耦合方式。驅動埠(Drive)用於驅動功放或液壓伺服控制器。VENZO 振動控制儀通過網路介
面與電腦連接,網路連接可避免一些干擾信號進入振動控制系統。後面板上還有一個數位 I/O
介面,可用於資料獲取和驅動其它輔助設備,比如在振動、溫度、濕度控制系統中,當振動系
統因為某一原因停機後,可通過數位 I/O 介面控制溫度、濕度控制系統停止工作;同樣,溫度、
濕度控制系統也可通過數位 I/O 介面控制振動控制儀的啟停。

圖 1‑2
各部分名稱及用途描述見圖 1‑3 及表 1‑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 章 系統安裝

圖 1‑3
表 1‑1
序號 名稱 用途與說明
1 急停按鈕 如遇緊急情況,需要立即停止儀器工作,可使用急停按鈕。
2 型號標籤 儀器的型號。
3 運行指示燈 若儀器正常工作時,一直處於閃爍狀態。
4 網路指示燈 若網路連接正常,則常亮。
5 電源指示燈 儀器電源連接正常後,電源指示燈顯示為藍色。
6 電源開關 開啟/關閉儀器電源。
7 電源插孔 用於連接電源線。
信號的輸入。
輸入通道&ICP
8 當輸入模式設置為 ICP 時,輸入通道週邊的指示燈會點亮,指示
指示燈
燈有以下 3 個狀態:藍色—正常工作;粉色—短路;紅色—斷路
9 Drive 輸出 驅動信號輸出。
10 網路連介面 用於與 PC 機相連。
11 外部急停介面 可外接中斷信號,方便操作人員設置在一定條件下自動中斷試驗。
12 接地柱 接地柱。
(如需接地,則接地端子要用 18AWG 的接地線連到地。)
13 DIO 用於數位信號的輸入/輸出。
14 ID 標籤 記錄產品硬體編號。 7

當您收到儀器後,除了主機外,還應檢查附件是否齊全,附件主要包括:電源線,網路連
接線,安裝光碟、接地柱、說明書以及裝箱單。如有缺失或損壞,請與供應商聯繫。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 章 系統安裝

1.2 儀器使用注意事項
(1)所有檢查和維修都必須是在斷開電源 5 分鐘後進行。
(2)儀器採用單相交流電源直接供電,電壓範圍(90~280)VAC,頻率範圍(50~60)Hz,
請檢查您的電源應與儀器的要求相符。
(3)請將儀器置於空氣流通良好的環境中使用。
(4)試驗過程中,如需關閉控制系統,請先關閉軟體,再關閉硬體。
(5)儀器軟體運行環境為 Windows 作業系統,建議使用 Window XP 及以上版本。
(6)建議對硬體每年進行一次原廠標定,以便得到精確的試驗資料。
(7)每一台儀器對應一個唯一 ID,其對應的校準檔、密碼資訊檔均記錄在出廠時提供的
光碟中,請妥善保管光碟中的檔。
(8)請勿將儀器置於潮濕或雨水、易爆或煙霧等惡劣環境中使用。
(9)如遇緊急情況,比如:當振動臺或者被測試件出現不可控的情況時,請使用急停銨鈕
停止試驗。
(10)如遇儀器故障,操作人員請勿自行對儀器進行拆卸,請及時與供應商相關工作人員
聯繫。
(11) 保修期內,儀器不需要特殊的清理,只需用幹抹布擦拭保持儀器清潔即可。

1.3 儀器硬體連接與軟體安裝
在熟悉了各項操作注意事項後,即可按照如下步驟連接儀器並安裝軟體:
(1)將振動控制儀與功放、感測器連接好。振動控制儀的驅動輸出端(Drive)與功放的
輸入端相連接;感測器的輸出端與振動控制儀的輸入端相連接;如圖 1‑4 所示。

感測器




振動臺

Drive 通道
輸入通道

8
圖 1‑4
(2)連接好振動控制儀的電源線。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 章 系統安裝

(3)將振動控制儀與 PC 機用供應商提供的私人網路絡連接線連接好。
(4)開啟電源開關,見表 1‑1 中的 6 所示,電源指標燈(Power)即顯示為藍色,這時即
表明儀器電源線已經連接好。網路指示燈(Ready)點亮,則網路連接線已經連接妥當。
(5)將安裝光碟置於 PC 機的光碟機當中,即出現如圖 1‑5 所示對話方塊,選擇安裝軟體、
流覽光碟內容或退出。選擇安裝軟體開始軟體安裝。

圖 1‑5
(6)出現語言選擇介面,如圖 1‑6 所示。選擇使用者所需的語言,繼續安裝。

圖 1‑6
(7)出現歡迎介面,如圖 1‑7 所示。點擊“下一步”,繼續安裝。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 章 系統安裝

圖 1‑7
(8)用戶授權合約如圖 1‑8 所示,請仔細閱讀用戶授權合約,並選擇“我接受授權合約
中的條款”,點擊“下一步”。

圖 1‑8
(9)填寫用戶名和公司名稱,點擊“下一步”。

10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 章 系統安裝

圖 1‑9
(10)點擊“流覽”,選擇安裝路徑。選擇完成之後,點擊“下一步”。

圖 1‑10
(11)點擊“安裝”按鈕,開始進行程式安裝。

1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 章 系統安裝

圖 1‑11

(12)點擊“完成”銨鈕,完成軟體的安裝,這時桌面上顯示 圖示。按兩下桌面圖示
可打開軟體,進入起始頁。

圖 1‑12
(13)進入起始頁,如圖 1‑13 所示。若初次使用,無需導入密碼檔和校準檔,可直接進
入軟體起始頁面。儀器出廠,密碼與校準檔已經寫在下位機,首次運行儀器一般不需要導入密
碼和校準檔。
1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 章 系統安裝

圖 1‑13

如需更新軟體密碼或校準檔,則點擊起始頁上的 或起始頁的“工具”功能表下的“連
接設備”選項,在彈出來的“連接設備”對話方塊中,如圖 1‑14 所示。對話方塊中有“手動”
和“掃描”兩項。

圖 1‑14
若選擇“掃描”,軟體會自動掃描局域網中已開啟的設備並顯示儀器資訊。使用者可選擇

狀態“空閒”的儀器,在下方主機中輸入該儀器的 IP 位址,若未授權,可點擊 按
13
鈕導入密碼檔,然後點擊 即可,如圖 1‑15 所示。密碼檔案名為“Licence_儀器序

號.dat”。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 章 系統安裝

圖 1‑15
若使用者有多台儀器,不確定儀器位置,可點擊“閃燈”找到相應 Control 燈閃爍的儀器,
如圖 1‑16 所示。

圖 1‑16
掃描時允許設備重啟協定棧:振動控制器和電腦通過網線直接連接時,如果無法掃描到儀
器,可以勾選該選項,再次掃描。
若選擇“手動”,則需用戶手動輸入振動控制儀 IP 位址“192.168.1.166”,如圖 1‑17,
然後點擊對話方塊中的“導入”按鈕將密碼檔導入,密碼檔保存在供應商提供的光碟中的
Password 資料夾中,導入即可。

圖 1‑17
如果提示連接不成功,則需要檢查 PC 機的網路配置,將 PC 機的 IP 位址和閘道按照圖 1

14 ‑18 所示進行設置,即將 PC 機的 IP 位址設置成“192.168.1.XX”,“XX”表示可以設置為任


意的數字,但不能設置為“166”,即 PC 機的 IP 不能設置為“192.168.1.166”,不能設置成與
振動控制儀的 IP 相同。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 章 系統安裝

圖 1‑18
為了測試網路是否連接正常,可運行 windows 下的 DOS 命令“ping 192.168.1.166”以測試
振動控制儀的網路是否正常。
正確導入密碼檔後,點擊導入校準文件對話方塊如圖 1‑19 所示,提示用戶導入校準檔。
校準檔保存在供應商提供的安裝光碟中的 Calibration 資料夾中。在正確導入密碼檔和校準檔後,
再次啟動軟體不會出現提示對話方塊。

圖 1‑19
校準檔導入之後,即可啟動起始頁上的各軟體功能,使用者即可使用 VENZO 振動控制系
統。

1.4 常見問題
新手使用儀器,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經常會出現的一些問題及解決方法我們已經列出,
用戶可在使用過程中參考。如遇其它無法自行解決的難題,請及時與供應商相關技術人員聯繫。
15
(1)振動控制儀、功放及感測器如何連接?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 章 系統安裝

振動試驗系統主要由振動控制儀、功放、振動臺台體、感測器及 PC 機組成。將振動控制
儀的 Drive 通道與功放的輸入埠(IN)相連接,將安裝在振動臺檯面上或是夾具上的感測器連
接至振動控制儀的輸入端。振動臺與功放等資訊請查閱振動臺廠商提供的資料。
(2)振動控制儀默認的 IP 位址是多少?
振動控制儀默認的 IP 是“192.168.1.166”。
(3)如何連接振動控制儀與 PC 機?
有兩種方式將振動控制儀與 PC 機連接:
一種是將振動控制儀的網路介面與 PC 機的網路介面通過網路連接線直接連接,直接連接
好後,打開振動控制儀電源,當振動控制儀啟動完成並偵查到網路連接好後,振動控制儀前面

板上的“Ready”燈會亮起來。點擊 圖示,進入起始頁。在起始頁工具列上點擊 按鈕

或起始頁的“工具”功能表下的“連接設備”選項,在彈出來的“連接設備”對話方塊中,如
圖 1‑20 所示,輸入目標控制器 IP 位址“192.168.1.XX”,然後點擊對話方塊中的“授權”按
鈕,將密碼檔從供應商提供的光碟中的 Password 資料夾,導入即可,如圖 1‑21。密碼檔案名
為“Licence_儀器序號.dat”。

圖 1‑20

16

圖 1‑2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 章 系統安裝

如果提示連接不成功,則需要檢查 PC 機的網路配置。可將 PC 機的網路配置按照圖 1‑22


所示進行設置,將 PC 機的 IP 位址設置成“192.168.1.XX”,PC 機的 IP 不能設置成
“192.168.1.166”,即不能設置與振動控制儀的 IP 相同。

圖 1‑22
為了測試網路是否連接正常,可運行 windows 下的 DOS 命令“ping 192.168.1.166”以測試
振動控制儀的網路是否正常。
另一種連接方式,是將振動控制儀與 HUB(交換機)相連,使控制器成為局域網中的一個
節點,但要確保 PC 機與振動控制儀的網段一致,即“192.168.1.xx”。
當採用無線路由器(AP)組網時,將振動控制儀與路由器連接,則 PC 機可通過無線網卡
與振動控制儀建立通訊連接。
注:PC 網路配置對話方塊如何打開
Win7/win8/win10 系統
在“桌面”找到“網路”圖示,右鍵點擊“網路”,點擊“屬性”,打開“網路與共用中心”
對話方塊。
點擊左側“更改適配器設置”,打開“網路連接”對話方塊。按兩下“本地連接”,打開“本
地連接 屬性”對話方塊。
按兩下“Internet 協議版本 4(TCP/IPv4)”,打開“Internet 協議版本 4(TCP/IPv4)屬性”對
話方塊。勾選“使用下面的 IP 位址”,設置好 IP 位址和預設閘道器,點擊“確定”即可。
XP 系統
在桌面上找到“網上鄰居”圖示,右鍵點擊“網上鄰居”,點擊“屬性”,打開“網路連接”
對話方塊。
按兩下“本地連接”,打開“本地連接 狀態”對話方塊,點擊“屬性”,打開“本地連接 屬
性”對話方塊。 17
按兩下“Internet 協議(TCP/IP)”,打開“Internet 協定(TCP/IP)屬性”對話方塊。勾選“使
用下面的 IP 位址”,設置好 IP 位址和預設閘道器,點擊“確定”即可。
(4)如何修改振動控制儀的 IP 位址?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 章 系統安裝

如果用戶不想使用控制器的默認 IP 位址或者不確定 IP 位址是否與其他儀器重複,則可以


通過 PC 軟體對控制器的 IP 位址設置進行修改,點擊“連接設備”對話方塊中“網路配置”選
項,打開如圖 1‑23 所示的“網路配置”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的下方選擇“固定 IP”和“動
態 IP”修改振動控制儀的網路配置或由系統隨機分配 IP 位址。

圖 1‑23
在圖 1‑23 中修改完成後,點擊確定。在“連接設備”對話方塊中輸入修改後的 IP 位址,
再點擊確定,IP 位址的修改即生效。
(5)如果忘記了振動控制儀的 IP 地址,怎麼辦?
如果忘記了振動控制儀的 IP 位址,振動控制儀與 PC 機提示連接不成功,可將振動控制儀
的 IP 位址等網路資訊恢復至出廠配置。如果儀器已經打開,則先關閉電源開關,再重新開啟電
源開關,等 Ready 燈亮後,長按 Abort 鍵 4 秒以上,直到 Control 燈開始閃爍,則振動控制儀的
IP 位址和閘道資訊都已被恢復至出廠設置,即 IP 為 192.168.1.166,閘道為 192.168.1.1。關閉
振動控制儀電源,再重新開啟電源開關,恢復即生效。
(6)校準文件如何導入?
建議每年對振動控制儀送原廠進行一次校準,校準過後生成的校準檔需導入到所使用的 PC
機中,按兩下桌面上 VibExpert 圖示後,點擊“工具”下拉式功能表,再選擇“設置校準檔”
選項,在打開的對話方塊中點擊“導入”按鈕,出廠時的校準檔保存在供應商提供的光碟中
Calibration 檔中,導入後點擊“確定”即可完成校準檔的導入。
(7)新手運行振動控制儀軟體,如何進行各項設置?
首先開啟軟體,進入起始頁;在起始頁,選擇所需的功能模組,如進行正弦試驗即選擇“正
弦試驗”模組,進行隨機試驗控制即選擇“隨機試驗”模組;在打開功能模組後,通常需要按
照以下順序進行參數設置:系統設置、試驗編輯、通道編輯、控制參數設置。各參數設置詳細
介紹見各後續章節中的內容。設置好以後可以存為默認參數,後續再進行相同的試驗時無需再
進行參數設置。設置好參數並檢查無誤後,即可點擊“開始”試驗按鈕進行試驗。這是進行試
驗時通常的操作步驟和順序,如有一些特殊操作或是疑問的地方,請諮詢供應商相關技術人員。
18
(8)振動控制儀與 PC 機採用網路連接,那能用無線網路連接嗎?
可以使用無線網路連接。需要先將振動控制儀與 HUB 採用網路連接線連接好,PC 機可以
通過無線網路與振動控制儀相連接,需要保證振動控制儀與 PC 機在同一局域網內。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第2章 常用操作
2.1 首次使用軟體操作

2.1.1 軟體啟動

有兩種方式啟動軟體:

按兩下桌面上 圖示;
點擊“開始”功能表-“所有程式”-“DynaTronic Corporation”資料夾-VibExpert.exe;
即可啟動軟體。

2.1.2 軟體密碼和校準檔設置

使用者首次啟動軟體,密碼與校準檔已經寫在下位機,一般無需再導入密碼與校準檔,直
接進入軟體起始頁介面,如圖 2‑1 所示。若需導入新密碼或校準檔,詳見 1.3 節介紹。

圖 2‑1

2.2 軟體關閉
19
有兩種方式關閉軟體:
在沒有進行試驗時,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在沒有進行試驗時,選擇“檔”-“退出”即可關閉軟體。

2.3 如何開始試驗

2.3.1 如何開始正弦試驗

在起始頁中,選擇“正弦試驗”,即可進入正弦試驗功能模組,圖 2‑2 所示。進入正弦試


驗軟體後,需要設置下列試驗參數,然後才能開始運行試驗。所有參數都有默認設置。

圖 2‑2
(1)系統組態:主要用於設置振動試驗系統相關參數,詳見 4.2.1 介紹。在系統組態中設
置試驗參數所使用的單位,詳見 2.9 介紹;以及設置振動臺相關參數,包括振動臺推力、最大
加速度、最大速度和最大位移等參數,詳見 2.11 介紹。
(2)通道編輯:設置輸入通道資訊,包括控制通道的選擇、各控制通道的權重、測量通道
的凹槽控制和輸入通道的感測器靈敏度等資訊。詳見 4.2.2 介紹。對於凹槽控制通道,如果一個
輸入通道設置成凹槽控制通道,那麼該輸入通道的信號在試驗中超出所設定的限制值,則在相
應頻率段內的驅動信號會減少,直到輸入通道不再超出限制。如果限制通道的輸入低於限制,
就不會調整驅動信號。詳見 2.14 介紹。
(3)控制參數:設置有關控制參數,包括控制策略、掃頻方式、系統增益和驅動電壓等。
詳見 4.2.3 介紹。
(4)試驗編輯:設置試驗參考譜、壓縮因數、掃頻率以及試驗計畫表等。計畫表允許使用
20 者根據要求,設置試驗運行計畫,控制試驗運行的順序。同時,試驗編輯允許用戶設置多個參
考譜的試驗運行計畫。詳見 4.2.4 介紹。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2.3.2 如何開始隨機試驗

在起始頁中,選擇“隨機試驗”,圖 2‑3 所示,即可進入隨機試驗功能模組。進入隨機試


驗軟體後,需要設置下列試驗參數,然後才能開始運行試驗。所有參數都有默認設置。

圖 2‑3
(1)系統組態:主要用於設置振動試驗系統相關參數,詳見 4.3.1 介紹。在系統組態中設
置試驗參數所使用的單位,詳見 2.9 介紹;以及設置振動臺相關參數,包括振動臺推力、最大
加速度、最大速度和最大位移等參數,詳見 2.11 介紹。
(2)通道編輯:設置輸入通道資訊,包括控制通道的選擇、各控制通道的權重、測量通道
的凹槽控制和輸入通道的感測器靈敏度等資訊。詳見 4.3.2 介紹。對於凹槽控制通道,如果一個
輸入通道設置成凹槽控制通道,那麼該輸入通道的信號在試驗中超出所設定的限制值,則在相
應頻率段內的驅動信號會減少,直到輸入通道不再超出限制。如果限制通道的輸入低於限制,
就不會調整驅動信號。詳見 2.14 介紹。
(3)控制參數:設置有關控制參數,包括控制策略、系統增益和驅動電壓等。詳見 4.3.3
介紹。
(4)試驗編輯:設置試驗參考譜和試驗計畫表等。計畫表允許使用者根據要求,設置試驗
運行計畫,控制試驗運行的順序。同時,試驗編輯允許用戶設置多個參考譜的試驗運行計畫。
詳見 4.3.4 介紹。

2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2.3.3 如何開始共振搜索與駐留試驗

在起始頁中,選擇“共振搜索與駐留試驗”,圖 2‑4 所示,即可進入共振搜索與駐留試驗


功能模組。進入共振搜索與駐留試驗軟體後,需要設置下列試驗參數,然後才能開始運行試驗。
所有參數都有默認設置。

圖 2‑4
(1)系統組態:主要用於設置振動試驗系統相關參數,詳見 4.4.1 介紹。在系統組態中設
置試驗參數所使用的單位,詳見 2.9 介紹;以及設置振動臺相關參數,包括振動臺推力、最大
加速度、最大速度和最大位移等參數,詳見 2.11 介紹。
(2)通道編輯:設置輸入通道資訊,包括控制通道的選擇、各控制通道的權重、測量通道
的凹槽控制和輸入通道的感測器靈敏度等資訊。詳見 4.4.2 介紹。對於凹槽控制通道,如果一個
輸入通道設置成凹槽控制通道,那麼該輸入通道的信號在試驗中超出所設定的限制值,則在相
應頻率段內的驅動信號會減少,直到輸入通道不再超出限制。如果限制通道的輸入低於限制,
就不會調整驅動信號。詳見 2.14 介紹。
(3)控制參數:設置有關控制參數,包括控制策略、掃頻方式、系統增益和驅動電壓等。
詳見 4.4.3 介紹。
(4)試驗編輯:設置試驗參考譜、壓縮因數、掃頻率以及試驗計畫表等。計畫表允許使用
者根據要求,設置試驗運行計畫,控制試驗運行的順序。同時,試驗編輯允許用戶設置多個參
考譜的試驗運行計畫。詳見 4.4.4 介紹。
2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2.3.4 如何開始經典衝擊隨機試驗

在起始頁中,選擇“經典衝擊試驗”,圖 2‑5 所示,即可進入經典衝擊試驗功能模組。進


入經典衝擊試驗軟體後,需要設置下列試驗參數,然後才能開始運行試驗。所有參數都有默認
設置。

圖 2‑5
(1)系統組態:主要用於設置振動試驗系統相關參數,詳見 4.5.1 介紹。在系統組態中設
置試驗參數所使用的單位,詳見 2.9 介紹;以及設置振動臺相關參數,包括振動臺推力、最大
加速度、最大速度和最大位移等參數,詳見 2.11 介紹。
(2)通道編輯:設置輸入通道資訊,包括控制通道的選擇、各控制通道的權重和輸入通道
的感測器靈敏度等資訊。詳見 4.5.2 介紹。
(3)控制參數:設置有關控制參數,包括控制策略、系統增益和驅動電壓等。詳見 4.5.3
介紹。
(4)試驗編輯:設置試驗參考譜、補償以及試驗計畫表等。計畫表允許使用者根據要求,
設置試驗運行計畫,控制試驗運行的順序。詳見 4.5.4 介紹。

2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2.4 運行試驗

2.4.1 如何運行正弦試驗

有幾種方式可以運行正弦試驗:
(1)如果希望運行最近運行的正弦試驗,則在起始頁的“最近運行記錄”欄中,選擇所需
的正弦試驗名稱,按一下即進入該正弦試驗。
(2)在起始頁中,選擇並按一下“正弦試驗”,即可開始一個新的正弦試驗專案。
(3)如果希望打開一個之前存儲的正弦試驗,則在起始頁點擊“檔”-“打開”選項,通
過對話方塊即可打開之前存儲的正弦試驗。
要開始運行正弦試驗,則點擊控制台上的“開始”按鈕或點擊功能表“試驗”-“開始”
選項,即可開始運行這一正弦試驗。在初始化結束之後,即試驗正常運行後,控制台上的“停
止”按鈕和功能表“試驗”-“停止”選項為可用狀態,點擊控制台上的“停止”按鈕或功能表
“試驗”-“停止”選項會停止當前的正弦試驗。
試驗正常進行後,控制台上的“暫停”按鈕和功能表“試驗”-“暫停”選項為可用狀態,
點擊控制台上的“暫停”按鈕或功能表“試驗”-“暫停”選項會暫停當前的正弦試驗。試驗暫
停後,若希望繼續進行試驗,則點擊控制台上的“繼續”按鈕或功能表“試驗”-“繼續”選
項。
注意可定制顯示在這一控制台上的其它的按鈕:
量級上升:增加試驗量級。
量級下降:降低試驗量級。
設置量級:重新設置試驗量級。
“向上掃頻”和“向下掃頻”用於控制正弦試驗掃頻的方向。
保持掃頻:正弦試驗頻率保持在當前數值不變。
釋放掃頻:與“保持掃頻”成對使用,點擊則“保持掃頻”被取消。
設置頻率:打開“設置頻率”對話方塊,輸入頻率數值,可用於停止正在進行的試驗,
從設置的頻率點重新開始試驗。
計畫表下一項:運行計畫表中的下一事件。
下一計畫表:運行下一計畫表。
這些按鈕可以讓使用者手動控制試驗的進行。

2.4.2 如何運行隨機試驗
24
有幾種方式可以運行隨機試驗:
(1)如果希望運行最近運行的隨機試驗,則在起始頁的“最近運行記錄”欄中,選擇所需
的隨機試驗名稱,按一下即進入該隨機試驗。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2)在起始頁中,選擇並按一下“隨機試驗”,即可開始一個新的隨機試驗專案。
(3)如果希望打開一個之前存儲的隨機試驗,則在起始頁中點擊“檔”-“打開”選項,
通過對話方塊即可打開之前存儲的隨機試驗。
要開始運行隨機試驗,則點擊控制台上的“開始”按鈕或點擊功能表“試驗”-“開始”選
項,即可開始運行這一隨機試驗。在初始化結束之後,即試驗正常運行後,控制台上的“停止”
按鈕和功能表“試驗”-“停止”選項為可用狀態,點擊控制台上的“停止”按鈕或功能表“試
驗”-“停止”選項會停止當前的隨機試驗。
試驗正常進行後,控制台上的“暫停”按鈕和功能表“試驗”-“暫停”選項為可用狀態,
點擊控制台上的“暫停”按鈕或功能表“試驗”-“暫停”選項會暫停當前的隨機試驗。試驗暫
停後,若希望繼續進行試驗,則點擊控制台上的“繼續”按鈕或功能表“試驗”-“繼續”選
項。
注意可定制顯示在這一控制台上的其它的按鈕:
量級上升:增加試驗量級。
量級下降:降低試驗量級。
設置量級:重新設置試驗量級。
重置平均:重新進行平均。
計畫表下一項:運行計畫表中的下一項。
下一計畫表:運行下一計畫表。
這些按鈕可以讓使用者手動控制試驗的進行。

2.4.3 如何進行隨機試驗中的峭度控制試驗

傳統的隨機振動只要求進行功率譜模擬,只要求振動控制系統產生的隨機信號服從高斯分
佈。某些情況下,一些產品雖然通過了傳統的隨機振動試驗,但其潛在缺陷仍然較多,當其經
受非高斯隨機激勵環境時容易發生失效。因此,採用非高斯分佈的隨機信號進行激勵試驗,能
有效加快產品的失效進程,縮短試驗週期,同時,產品在實際使用和運輸過程中經受的隨機振
動也不完全是服從高斯分佈,呈現一定的非高斯特徵,類比非高斯的試驗環境與實際環境會更
加接近。
VENZO 振動控制儀能夠通過峭度控制實現非高斯試驗環境的模擬-。
選擇“設置”功能表下的“控制參數”選項,打開“控制參數”對話方塊,選擇“控制參
數”對話方塊中的“高級參數”選項卡。如圖 2‑6 所示。這一選項卡用於設置是否使用峭度控
制。常規的隨機控制試驗中,輸出的是滿足正態分佈的隨機信號,信號的峭度值均為 3。由於
滿足正態分佈的原因,大於 3 SIGMA 的信號峰值在信號中佔有時間很少。峭度控制的目的就是
25
調整隨機信號的幅值量級分佈,增加信號高峰值在隨機信號中的出現概率,但是不改變試驗功
率譜密度量級。峭度試驗提高了控制信號中高峰值的出現概率,使試驗更加接近真實環境。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圖 2‑6
“Sigma”剪切包含四個選擇:“禁用”、“常規”、“峭度”和“反覆運算”。
選擇“禁用”則不使用“Sigma”剪切,也不進行峭度控制。
選擇“常規”則使用“Sigma”剪切。Sigma 剪切用於削平驅動信號的峰值,以滿足功率放
大器的需求,防止極端尖峰的信號進入振動臺系統。選擇“常規”,則還需設置如圖 2‑7 所示
的參數。

圖 2‑7
26 若設置“大於 6 剪切”則表示,如果驅動信號峰值大於 6 倍的驅動信號的有效值,則被視
為極端尖峰信號被削平,被削平後,這一極端尖峰信號的峰值即為有效值的 6 倍。
如果“Sigma 剪切”中選擇“峭度”,則“峭度控制”欄中的參數需要設置。如圖 2‑8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圖 2‑8
峭度值:是指隨機信號的四階統計量,峭度值越大,大量級信號在信號中所占的時間越多,
試驗強度越大。使用者可根據自己的試驗要求設置該值。
瞬態頻率:設置峭度控制中的低通截止頻率,從而可以控制高峰值衝擊波的持續時間。
修正因數:設置峭度控制過程中的回饋修正係數。
如果“Sigma 剪切”中選擇“反覆運算”,其演算法力求輸出信號的失真度很低,其運算的次
數比常規的“Sigma 剪切”多,對驅動信號剪切的效果更好。選擇“反覆運算”,也需要設置剪切
的係數,如圖 2‑9 所示。

27
圖 2‑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若設置“大於 3 剪切”則表示峰值因數為不大於 3,如果驅動信號峰值大於 3 倍的驅動信


號的有效值,則被視為極端尖峰信號被削平,被削平後,這一極端尖峰信號的峰值即為有效值
的 3 倍。

2.4.4 如何運行經典衝擊試驗

有幾種方式可以運行經典衝擊試驗:
(1) 如果希望運行最近運行的經典衝擊試驗,則在起始頁的“最近運行記錄”欄中,選擇
所需的經典衝擊試驗名稱,按一下即進入該經典衝擊試驗。
(2) 在起始頁中,選擇並按一下“經典衝擊試驗”,即可開始一個新的經典衝擊試驗專案。
(3) 如果希望打開一個之前存儲的經典衝擊試驗,則在起始頁點擊“檔”-“打開”選項,
通過對話方塊即可打開之前存儲的經典衝擊試驗。
要開始運行經典衝擊試驗,則點擊控制台上的“開始”按鈕或點擊功能表“試驗”-“開始”
選項,即可開始運行這一經典衝擊試驗。在初始化結束之後,即試驗正常運行後,控制台上的
“停止”按鈕和功能表“試驗”-“停止”選項為可用狀態,點擊控制台上的“停止”按鈕或功
能表“試驗”-“停止”選項會停止當前的經典衝擊試驗。
試驗正常進行後,控制台上的“暫停”按鈕和功能表“試驗”-“暫停”選項為可用狀態,
點擊控制台上的“暫停”按鈕或功能表“試驗”-“暫停”選項會暫停當前的經典衝擊試驗。試
驗暫停後,若希望繼續進行試驗,則點擊控制台上的“繼續”按鈕或功能表“試驗”-“繼續”
選項。
注意可定制顯示在這一控制台上的其它的按鈕:
量級上升:增加試驗量級。
量級下降:降低試驗量級。
設置量級:重新設置試驗量級。
脈衝反向:輸出與當前脈衝極性(相位)相反的脈衝。
手動輸出:在“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的“計畫表”頁,選擇“手動模式”事件時,該按
鈕才有會顯示為可用狀態。表示在手動模式下輸出脈衝,點擊該按鈕一次輸出一個脈衝。
計畫表下一項:運行計畫表中的下一項。
這些按鈕可以讓使用者手動控制試驗的進行。

2.5 如何調整控制參數

2.5.1 如何調整正弦試驗控制參數
28
選擇“設置”功能表下的“控制參數”選項,可打開“控制參數”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
中,可調整試驗控制參數。詳見 4.2.3 章節中介紹。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2.5.2 如何調整隨機試驗控制參數

選擇“設置”功能表下的“控制參數”選項,可打開“控制參數”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
中,可調整試驗控制參數。詳見 4.3.3 章節中介紹。

2.5.3 如何調整共振搜索與駐留試驗控制參數

選擇“設置”功能表下的“控制參數”選項,可打開“控制參數”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
中,可調整試驗控制參數。詳見 4.4.3 章節中介紹。

2.5.4 如何調整經典衝擊試驗控制參數

選擇“設置”功能表下的“控制參數”選項,可打開“控制參數”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
中,可調整試驗控制參數。詳見 4.5.3 章節中介紹。

2.6 如何選擇信號顯示
有多種方法允許使用者選擇信號顯示:
1.選擇下拉式功能表“圖形”-“窗格”-“添加行”/“添加列”,或視窗的右鍵功能
表“窗格”-“添加行”/“添加列”可增加顯示窗格,如圖 2‑10 所示:

圖 2‑10
若需在窗格中顯示所需的信號,則在窗格顯示區域,點擊滑鼠右鍵,在右鍵打開功能表中
選擇“選擇信號”,即打開“選擇顯示信號”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中勾選所需顯示的信號即 29
可。
2. 選擇下拉式功能表“視窗”-“信號視窗”,可增加一信號視窗,如圖 2‑11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圖 2‑11
系統自動彈出“選擇顯示信號”對話方塊,如圖 2‑12 所示。即打開“選擇顯示信號”對
話方塊,在對話方塊中勾選所需顯示的信號即可。在“選擇信號顯示”對話方塊的左邊,列出
了所有可顯示的信號,如果需要選擇某一信號顯示在介面中,則勾選該信號即可。
在“選擇信號顯示”對話方塊的右邊,為“已選信號”欄,這一欄中,“信號名稱”列顯
示所有已選擇顯示的信號,同時可以改變已選顯示信號的信號線的“線類型”、“線寬度”和
“線顏色”。“線類型”列可選擇信號線的類型,對話方塊中為系統預設設置。例如:改變第
一行“目標”信號的線類型,則滑鼠左鍵按一下預設的設置“實線”,即可顯示可更改的線類
型“虛線”、“點”、點劃線”、“雙點劃線”,則選擇使用者所需要的線類型即可。

30
圖 2‑1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2.7 右鍵菜單的應用
信號顯示區如圖 2‑13 所示。在顯示區域,注意滑鼠左鍵和右鍵的操作。

圖 2‑13
在顯示區域,點擊右鍵,打開功能表,如圖 2‑14 所示。右鍵功能表包括窗格、選擇信號、
信號計算、導入、顯示預設信號、緩存並添加信號、當前信號存儲、所有信號存儲、圖形、資
料格式、AVD、視圖風格、游標設置這些功能選項。主要為方便操作所用。

圖 2‑14
窗格:可增加/刪除窗格;用於信號的顯示。
選擇信號:打開“選擇信號”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中,可以選擇所需要顯示的信號。
31
信號計算:打開“信號計算”對話方塊。
導入信號:打開“導入信號”對話方塊。
顯示預設信號:點擊顯示系統預設顯示的信號。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緩存並添加信號:包括“當前信號”和“所有信號”兩個選項,點擊即將當前信號或所有
信號的當前資料幀保存在記憶體中。信號緩存後,在“選擇顯示信號”對話方塊中,可以選擇
顯示已經緩存的信號。
當前信號存儲:將當前選中信號存儲,可選擇存儲的格式。
所有信號存儲:將所有信號存儲,可選擇存儲的格式。
圖形:將圖形檔存儲,可選擇存儲的格式。
資料格式:可選擇顯示信號的資料格式。
AVD:選擇信號以加速度、速度或位移方式顯示。
視圖風格:打開“視圖風格”對話方塊,如圖 2‑15 所示。在對話方塊中,可調整當前視
圖的顯示風格。

圖 2‑15
游標設置:打開“游標設置”對話方塊。詳見 5.8 節的描述。

2.8 如何進行座標設置
在坐標軸(X 軸、Y 軸)區域點擊滑鼠左鍵,或者在“圖形”功能表下選擇“設置 X 軸”
/“設置 Y 軸”,分別可以進入“X 軸顯示”、“Y 軸顯示”對話方塊,如圖 2‑16 和圖 2‑17
所示。

32

圖 2‑1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圖 2‑17
在“X 軸顯示”對話方塊中,可調節 X 軸的顯示範圍,可自動調節、手動調節;可調整座
標是以對數/線性形式顯示。
在“Y 軸顯示”對話方塊中,可調節 Y 軸的顯示範圍,可自動調節、手動調節;可調整座
標是以對數/線性/dB 形式顯示。

2.9 如何進行工程單位設置

在起始頁面中,選擇“工具”功能表下的“配置”選項,或在工具條中點擊 按鈕,

打開“配置”對話方塊,使用者可在對話方塊中選擇“工程單位”頁,如圖 2‑18 所示對話方


塊。在這裡可設置需使用的工程單位,也可自訂特殊的工程單位。同時顯示使用者選擇的工程
單位與對應的物理量的標準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如果所有的試驗專案都是使用相同的配置,
則在此處進行一次設置即可。

圖 2‑18 33

如果不同的試驗專案,需要使用不同的工程單位設置,則在選擇進入相對應的軟體功能模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組後,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系統組態”選項,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 按

鈕,會打開“系統組態”對話方塊,用戶可在對話方塊中選擇“工程單位”頁,如圖 2‑19 所
示對話方塊,在這裡可設置這一試驗專案需使用的工程單位,也可自訂特殊的工程單位。對話
方塊中列出了振動試驗過程中常用的物理量可選擇的工程單位以及這些物理量的標準工程單位,
同時顯示使用者選擇的工程單位與對應的物理量的標準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

圖 2‑19

2.10 如何設置輸入通道參數(設置感測器的靈敏度等)

在起始頁面中,選擇“工具”功能表下的“配置”選項,或在工具條中點擊 按鈕,打
開“配置”對話方塊,使用者可在對話方塊中選擇“輸入通道”頁,如圖 2‑20 所示對話方塊。
在這裡可設置輸入通道通用的相關參數。如果所有的試驗專案都是使用相同的配置,則在此處
可進行統一設置。

3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圖 2‑20
對話方塊表格中 1~8 行分別用於輸入振動控制儀第 1~8 輸入通道的通用參數。
不同的試驗專案,除了通用參數設置外,都需要更詳細地設置輸入通道參數。在選擇進入
相對應的軟體功能模組後,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通道編輯”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

條中的 按鈕,打開“通道編輯”對話方塊。如圖 2‑21 所示,在這裡可以設置通入通道的


詳細參數。

圖 2‑21
在這裡設置輸入通道的詳細參數。表格中 1~8 行分別用於輸入振動控制儀第 1~8 通道的參
數。
表格中“名稱”列用於設置通道的名稱,用戶可自訂輸入通道 1~8 的名稱。 35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表格中“類型”列用於設置通道的使用類型,可以選擇為“控制”、“測量”或“禁用”。
“控制”即表示選擇該通道作為控制通道;“測量”即表示選擇該通道為監測通道;“禁用”
則表示不使用該通道。
量程:根據輸入通道信號值的大小設置,有 10V,1V,0.1V 三檔可選擇。為了較好的觀察
信號資料,需要選擇合適的量程。如果被測信號為 20g 左右,感測器的靈敏度為 100mV/g,則
所測的電壓值為 20×100=2000mV,量程就需設置為 10V。
加權係數:用於設置各控制通道的權重,如果選擇多個通道作為控制通道時需要設置這一
參數。例如,選擇兩個通道為控制,兩控制通道各占一半的權重,則兩個通道的“加權係數”
都設置為“1”即可。
其中“分段加權”是指在可以進行頻域控制的試驗中,採用多個通道作為控制通道時,針
對不同的頻率段可以設置不同的加權係數,使用者設置的頻率範圍內的加權係數曲線即時顯示
在分段加權對話方塊的上方顯示區域。分段加權控制的主要用途是允許使用者在不同的頻率段
採用不同的感測器(輸入通道)進行控制,或者按照設置的加權係數進行加權控制。比如,在
某些控制頻率範圍寬的試驗場合,用戶可以設置多個控制通道,在低頻時選擇高靈敏度的感測
器進行控制,而高頻時選擇低靈敏度的感測器進行控制,高、低兩個頻率之間可以以設定的加
權係數進行加權控制。例如在隨機試驗中,選擇通道 1 和通道 2 為控制通道,我們勾選“分段
加權”,如圖 2‑22 所示。

圖 2‑22
點擊如圖 2‑12 中所示的按鈕,可打開“分段加權”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2‑23 所示。

3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圖 2‑23
在“分段加權”對話方塊中,允許使用者設置不同頻率點上,輸入通道 1 和輸入通道 2(輸
入通道 1 和輸入通道 2 為控制通道)的加權係數。點擊“刷新”按鈕,加權係數曲線即時顯示
在對話方塊的上部顯示區域。
若不勾選“分段加權”,則說明每個頻率點上的加權係數是一樣的。
輸入模式:有電荷、ICP、AC 差分、AC 單端、DC 差分、DC 單端六種模式可選。選擇
AC 模式即濾除了信號中的直流成分。選擇 DC 模式則保留了信號中的直流成分。如果用戶是
選用 ICP 型感測器,請選擇輸入模式為“ICP”,可為 ICP 感測器提供恒流源。如果用戶是選
用電荷型感測器,則需選擇輸入模式為“電荷”。
感測器:這一列中用於設置連接與各通道上的感測器類型及靈敏度等。如果某一通道連接
的是 TEDS 感測器,則需要在相應的通道上先勾選“ TEDS”,再點擊對話方塊底部的

按鈕,系統將自動獲取這一通道上 TEDS 感測器的靈敏度等參數。

最小增益:設置系統在正常運行階段輸出每單位電壓至少應得到的物理量大小。若實際通
道增益小於這個設定值,如果該通道是控制通道則報“輸入通道開環-增益低”中斷;如果該通
道是測量通道,則警告“輸入通道開環-增益低”。
凹槽控制:如果某一輸入通道需要進行凹槽控制,則需要勾選這一通道的凹槽控制,再在

對話方塊中點擊 按鈕,可對凹槽控制譜進行編輯,如圖 2‑24 所示。關於凹槽控制譜的設

置,詳見 2.14 章節中的介紹。

37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圖 2‑24
有效值限制:如果某一測量通道需要進行限值控制,則需要勾選這一通道的限值控制標示,
再在對話方塊中輸入限制值,如圖 2‑25 所示。

圖 2‑25
有效值中斷:隨機、正弦加隨機、隨機加隨機、正弦加隨機加隨機、正弦加正弦控制有這
一項。允許使用者設置通道最大允許的信號有效值,如果超過了此處設置的值,則試驗中斷。
幅值估計:正弦試驗、共振搜索與駐留控制有這一項。這一列中給出正弦試驗中信號幅值
的估計方法。正弦試驗可選為“有效值”或“跟蹤濾波”,共振搜索與駐留控制只能為“跟蹤
濾波”。選擇“有效值”,在計算正弦信號幅值時會計入各階諧波信號,這樣求得的幅值偏大,
38
且沒有相位資訊。選擇“跟蹤濾波”,這種方式引入了時域諧頻濾波的最小二乘演算法,對有
雜訊或控制系統存在諧頻的系統,有好的幅值估計效果,且能同時提取出正弦信號的幅值和相
位。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幅值中斷:正弦試驗、共振搜索與駐留控制有這一項。如果此處設置了中斷值,則在試驗
過程中,輸入通道信號幅值超過此處設置的值時,試驗將被中斷。
峰值中斷:經典衝擊、衝擊回應譜、瞬態衝擊試驗有這一項。如果此處設置了中斷值,則
在試驗過程中,輸入通道信號峰值超過此處設置的值時,試驗將被中斷。
統計信號:可選擇有效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峰值、峰值絕對值、峰峰值(正弦、
共振搜索與駐留控制只能為“幅值”)
,如果選擇為“有效值”,則計算信號的有效值,每一幀
計算一次有效值。如果需查看統計信號,則在信號顯示區域點擊滑鼠右鍵,在右鍵功能表中選
擇“選擇信號”選項,在“選擇顯示信號”對話方塊中勾選“統計信號”即可。

圖 2‑26
力矩限幅:正弦和共振搜索與駐留功能有“力矩限幅”選項,如圖 2‑27 所示。輸入通道
的“物理量”設定為“力”的通道,可以設置力矩限幅。

39

圖 2‑27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點擊“力矩限幅”按鈕打開圖 2‑28 所示的“力矩限幅”對話方塊,點擊“添加”按鈕,


添加力矩限幅的譜圖,如所示圖 2‑29 所示。

圖 2‑28
力矩限幅對話方塊左側列表列出了力矩限幅譜的個數,通過下方的“添加”和“刪除”按
鈕,增加或減少力矩限幅譜。對話方塊右側表格可以設置對應輸入通道的是否使能力矩限幅,
以及力臂參數。對話方塊中間的表格設置力矩限幅參考譜及中斷線,通過下方的“插入行”、
“添加行”、“刪除行”對表格進行編輯。“刷新”按鈕用於設置好力矩限幅參考譜後,更新
顯示上面的譜圖。

圖 2‑29
40
多變數控制:多變數控制是採用高頻加速度控制和低頻位移控制的複合控制策略。當設定
多個控制通道,控制通道的物理量包括加速度和位移時,可以設置多變數控制。勾選“多變數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控制”,點擊“多變數加權”打開“多變數控制”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2‑30 所示。可以位移


控制和加速度控制的頻率範圍進行規定。

圖 2‑30
“通道編輯”對話方塊設置完成後,可點擊對話方塊底部的“匯出”按鈕,將設置好的參
數存儲成為檔,在下次試驗時可以點擊“導入”按鈕,將所存儲的檔導入直接使用, 或者勾選
“保存為預設”,軟體會自動保存輸入通道的參數,以便於下次試驗時使用。

2.11 如何設置振動臺參數

在起始頁面中,選擇“工具”功能表下的“配置”選項,或在工具條中點擊 按鈕,打
開“配置”對話方塊,使用者可在對話方塊中選擇“振動臺參數”頁,如圖 2‑31 所示對話方
塊。在這裡可設置振動臺的相關參數。如果所有的試驗專案都是使用相同的配置,則在此處可
進行統一設置。

圖 2‑31 41

“振動臺參數”對話方塊中的參數輸入一般根據振動臺廠商提供的振動臺及功放相關技術
資料輸入。包括振動臺的型號,軟體給出了市場常用的廠家振動臺的型號,用戶可直接選擇,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另外用戶也可在自訂的型號中設置振動臺參數;“隨機”欄中輸入振動臺隨機試驗相關參數,
包括“推力有效值”、“加速度有效值”、“速度峰值”、“位移峰峰值”和“可測最大加速
度有效值”;“正弦”欄中輸入振動臺正弦試驗相關參數,包括“推力峰值”、“加速度峰值”、
“速度峰值”、“位移峰峰值”和“可測最大加速度峰值”;“衝擊”欄中輸入振動臺衝擊試
驗相關參數,包括“推力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峰峰值”和“可測
最大加速度峰值”。其中可測最大加速度為最大推力除以總負載,即振動臺實際可以支持的最
大加速度。
在“頻率範圍”處輸入振動臺工作頻率範圍。
“品質”欄中輸入運動部件品質、檯面及夾具品質、試件品質、其他品質,系統自動計算
並顯示總負載。
在“功放最大輸入電壓”處輸入功放能夠允許的最大輸入電壓值。
可測最大加速度峰值:最大推力除以總負載,振動臺實際可以支援的最大加速度。
此外,進入試驗功能軟體後,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系統組態”選項,或點擊

參數設置工具條中 按鈕,會打開“系統組態”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中,選擇“振動臺參
數”頁,如圖 2‑32 所示,用戶也可在對話方塊中設置振動試驗系統中振動臺有關參數。

圖 2‑32
“振動臺參數”對話方塊中的參數輸入一般根據振動臺廠商提供的振動臺及功放相關技
術資料輸入。包括振動臺的型號,軟體給出了市場常用的廠家振動臺的型號,用戶可直接選擇,
另外用戶也可在自訂的型號中設置振動臺參數;“額定”欄中輸入額定推力、額定加速度、額
42 定速度、額定位移、振動臺工作頻率範圍;“品質”欄中輸入運動部件品質、檯面及夾具品質、
試件品質、其他品質,系統自動計算並顯示總負載。
在“功放最大輸入電壓”處輸入功放能夠允許的最大輸入電壓值。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可測最大加速度峰值:最大推力除以總負載,振動臺實際可以支援的最大加速度。
用戶對於振動臺相關參數若有疑問,可與振動臺供應商聯繫確認。

2.12 數位輸入/輸出設置
VENZO 820 振動控制儀後面板數位 I/O 介面如圖 2‑33 所示。

圖 2‑33

2.12.1 數位輸入設置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通道編輯”選項,打開 “通道編輯”對話方塊,選擇
“數位輸入”頁,如圖 2‑34 所示。利用數位輸入,可以將控制命令通過數位輸入的管腳發送
到振動控制系統。

圖 2‑34 43
勾選“啟用數位輸入功能”則啟用數位輸入功能。如圖中所示,在管腳 8~1 填入數位“1”
或“0”,可以設置不同的控制命令。其中“1”代表高電平,“0”代表低電平。管腳 8 至 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的輸入位默認“00000000”表示無效。
例如:設置管腳 8 至 1 的電平情況為“10000000”時,為開始試驗;管腳 8 至 1 的電平情
況為“01000000”時,為停止試驗;管腳 8 至 1 的電平情況為“00100000”時,為暫停試驗;
管腳 8 至 1 的電平情況為“00010000”時,為繼續試驗;輸入位按照如圖 2‑35 所示設置即可。

圖 2‑35

2.12.2 數位輸出設置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通道編輯”選項,打開“通道編輯”對話方塊,選擇“數
位輸出”頁,如圖 2‑36 所示。利用數位輸出,振動控制器可以通過數位輸出的管腳發送控制
命令到外部系統。
如圖中所示,在數位輸出管腳 8~1 填入數位“1”或“0”,可以設置不同的數位輸出信號。
其中“1”代表高電平,“0”代表低電平。管腳 8 至 1 的輸入位默認“00000000”表示無效。
勾選“使能開始試驗時輸出”,則振動控制器開始試驗時,輸出設定的數位信號。
勾選“開始試驗時輸出延遲”,如默認設定 5 s,則振動控制器開始試驗 5 s 後,輸出設定
的數位信號。
勾選“使能中斷或停止時輸出”,則振動控制器試驗中斷或停止運行時,輸出設定的數位
信號。
勾選“使能計畫表正常結束時輸出”,則在計畫表所有試驗完成後,輸出設定的數位信號。

4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圖 2‑36
在“試驗編輯”-“計畫表”中選擇試驗事件為“DIO 輸出”,也可對數位 I/O 的輸出進
行設置,詳見第 4 章各項試驗功能的試驗編輯中的介紹。

2.13 如何生成測試報告

VENZO 系列振動控制系統可非常方便定制測試報告內容,點擊工具條上的 按鈕,


可按照所定制的報告內容自動生成 Word 或是 PDF 版報告。若需定制試驗報告中的內容,則選
擇“檔”功能表中的“報告設置”選項,打開“試驗報告”對話方塊,如圖 2‑37 所示。

45

圖 2‑37
在“試驗報告設置”對話方塊中: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報告路徑:可選為“試驗路徑”或“自訂”,顯示報告存儲的路徑。

Word 模版:顯示生成報告的模版檔的路徑及名稱,點擊 按鈕可選擇模版檔。

頁面方向:可選為“橫向”或“縱向”,定義生成報告的頁面配置。
報告內容:定義報告中的內容。表格中每一行代表一個內容專案,系統預設包含 6 個專案
內容,即當前窗格、輸入通道參數、參考譜參數、計畫表參數、振動臺參數和保存試驗。點擊
“插入行”或“添加行”可增加報告內容專案;點擊“刪除行”減少報告的內容專案。點擊內

容項中的 按鈕,可以選擇所需要的內容,如圖 2‑38 所示。每一項中的內容都可更改。

圖 2‑38
內容專案中選擇“試驗結果檔”,可允許用戶選擇現有檔作為本次測試報告的內容。點擊

按鈕可選擇所需的文件以添加到測試報告中。

勾選“生成報告前提示設置報告內容”會在使用者選擇生成報告時,提示使用者進行報告
內容設置。
點擊“檔”功能表中的“Word 報告”或“PDF 報告”,或點擊如圖 2‑39 所示的按鈕,可
自動生成 Word 報告或 PDF 報告。

46
圖 2‑3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2.14 如何進行凹槽控制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通道編輯”選項。打開如圖 2‑40 所示“通道編輯”對
話方塊。

圖 2‑40
在對話方塊中選擇需要進行凹槽控制的輸入通道。在“凹槽控制”列下方勾選需要進行凹
槽控制的通道號,可以同時勾選多個輸入通道。選擇完輸入通道後,需要對輸入通道的凹槽控
制譜進行編輯。如果某一輸入通道需要進行凹槽控制,則需要勾選這一通道的凹槽控制標示,

再在對話方塊中點擊 按鈕,可對凹槽控制譜進行編輯,如圖 2‑41 所示。

47
圖 2‑4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例如:通道 1 通道需要凹槽控制。輸入通道 1 的凹槽控制譜為 100~200Hz,加速度值為 1.5g;


輸入通道 2 的凹槽控制譜為 1000~1500Hz,加速度為 3g。
第一步: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通道編輯”選項,打開通道編輯對話方塊,在
“凹槽控制”列勾選 1,2 通道的凹槽控制標示,如圖 2‑41 所示。
第二步:編輯 1 通道凹槽控制譜。在圖 2‑41 所示對話方塊中,點擊 1 通道的“凹槽控制”

列中的 按鈕,打開編輯凹槽控制譜的對話方塊,編輯 1 通道的凹槽控制譜,如圖 2‑42 所

示。

圖 2‑42
第三步:編輯 2 通道凹槽控制譜。在圖 2‑41 所示對話方塊中,點擊 2 通道的“凹槽控制”

列中的 按鈕,打開編輯凹槽控制譜的對話方塊,編輯 2 通道的凹槽控制譜,如圖 2‑43 所

示。

48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圖 2‑43
第四步:點擊確定,即完成本次凹槽控制設置。
點擊“刷新”按鈕可即時在對話方塊右上方顯示所設置的凹槽控制譜。

2.15 如何進行多參考譜試驗
在正弦、隨機、共振搜索與駐留以及長時波形複現功能中,VENZO 振動控制儀允許用戶
進行多參考譜試驗。本節以正弦控制為例,介紹多參考譜試驗設置,其它功能中多參考譜試驗
設置是相同的。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試驗編輯”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的 按鈕,打開
如圖 2‑44 所示“試驗編輯”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中,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定義參考譜,在對
話方塊上部即時更新並顯示所設置的參考譜。對話方塊包括五個選項卡,分別為“掃頻譜 1”、
“限制 1”、“預設掃頻率 1”、“預設壓縮率 1”和“計畫表 1”。
其中的數位“1”表示當前參考譜的序號為“1”,VENZO 系列振動控制系統最多可設置 8
個參考譜,系統預設他們的序號為 1~8,如果設置了多個參考譜,則系統按照序號順序依次自
動運行多參考譜試驗。

4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圖 2‑44
點擊“掃頻譜 1”選項,使用者可根據所試驗的目標定義參考譜 1,可定義參考譜 1 的掃頻
範圍以及頻帶範圍內的參考譜幅值量級,同時可定義報警上下限,中斷上下限。
點擊“限制 1”選項,使用者可查看到根據所設置的參考譜 1 計算出的最大加速度、最大
速度、最大位移、最大力,同時與振動臺參數進行比較,計算並顯示所定義的參考譜 1 是否超
出振動臺負荷。
預設掃頻率 1:定義針對參考譜 1 的掃頻速率。
默認壓縮率 1:定義會對參考譜 1 的壓縮因數。
計畫表 1:定義會對參考譜 1 的運行計畫表。
以上各參數的定義詳見第 4 章中關於“試驗編輯”的介紹。
按照要求把參考譜 1 設置完成之後,再點擊對話方塊右下方“多參考譜”欄中的“插入”
或“添加”按鈕,增加一個參考譜,最多可增加 8 個參考譜。如圖 2‑45 所示。

50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圖 2‑45
將新增的參考譜 2 選為當前參考譜,可對第二個參考譜進行設置,同樣的,我們需要設置
第二個參考譜的掃頻譜、掃頻率、壓縮因數等,如圖 2‑46 所示。與定義第一個參考譜的方法
完全相同。

51

圖 2‑4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將需要運行的多個參考譜按照順序設置好,點擊試驗命令列中的 按鈕,系統將按
照參考譜的序號,從 1 到 8 依次執行多參考譜試驗。

2.16 如何設置並查看試驗專案資訊
點擊“資料存儲”下拉式功能表中的“專案資訊”選項,會打開“專案資訊”對話方塊,
如圖 2‑47 所示。在對話方塊中,可設置並查看當前試驗專案相關資訊。

圖 2‑47
在對話方塊中,“專案資訊”欄中包括“項目名稱”和“項目描述”。
項目名稱:可以設置項目的名稱。
項目描述:在編輯方塊中可對專案情況進行描述,如時間、地點和專案操作人員等資訊。
“相關路徑”欄中包括“專案路徑”、“試驗路徑”和“主名稱”。

專案路徑:可設置專案檔案存儲的路徑,點擊銨鈕 可改變試驗專案檔案存儲的路徑。

試驗路徑:可以設置試驗檔存儲路徑的名稱形式。
主名稱:可設置本次試驗中試驗檔存儲的資料夾的主名稱。
在對話方塊的最底部,顯示試驗檔完整的存儲路徑。如圖 2‑48 所示。

5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圖 2‑48

2.17 如何在試驗進行的同時進行試驗記錄
VENZO 振動控制儀允許用戶在進行試驗控制的同時進行試驗記錄,並將所記錄的試驗保
存在當前試驗專案檔案目錄下的“Record”資料夾中,利用“試驗重播”功能,可將已經記錄
的試驗記錄檔打開,並進行流覽分析。

點擊“資料存儲”功能表下的“試驗資料包存儲設置”選項,如圖 2‑49 所示,會打開如

圖 2‑50 所示“試驗資料包存儲設置”對話方塊。

在“試驗資料包存儲設置”對話方塊中,“試驗中斷或停止時保存”預設為勾選狀態。勾

選“存儲時間間隔”,可輸入存儲的時間間隔,可修改時間的單位。此外可勾選“計畫表量級

試驗結束時保存”,“每 次掃頻保存”,“每 週期數保存”。勾選“保存為默認”,則勾選

的條件會自動保存在該模組中,以便下次試驗時使用。存儲的試驗資料包檔案名為

“Record.recx”,存儲在當前試驗專案檔案目錄下的“Record 資料夾”中。

關於如何對所記錄的試驗記錄檔進行重播,請參照第 9 章中的說明。

5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圖 2‑49

圖 2‑50

2.18 如何設置多台級聯

2.18.1 硬體連接

首先,將振動控制器後面板的 Abort 埠和同步盒的埠通過同步電纜進行連接。主機的 Abort


埠必須和同步盒的 Input 埠連接,從機的 Abort 埠和同步盒的 Output 埠連接,Output1,Output2,
Output3 和從機 Abort 埠的連接不分順序。
第二步,將振動控制器後面板的 LAN 介面和交換機(或者路由器)的 LAN 介面用網線一
一連接。
第三步,將電腦和交換機(或者路由器)通過網線直接連接。
【如果交換機(或者路由器)
54 可以連接到本地網路的 LAN 埠,電腦可以通過連到本地網路的無線網或局域網,實現電腦和
交換機(或路由器)的通訊。】
第四步,用線纜將振動控制器主機的驅動埠連接到功率放大器的輸入埠。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最後,將功率放大器和振動臺,以及振動臺上的感測器和振動控制器的輸入連接好即可。
級聯系統的硬體連接實物圖如圖 2‑51 所示。

感測器





振动台

振動控制器 VENZO 8160

WIFI

交換機 步

圖 2‑51

2.18.2 軟體操作

軟體操作以 4 台振動控制器級聯為例進行說明。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振動控制器的 IP 位址均為 192.168.1.166,現在主機的 IP 位址保持預設,從機的 IP 地址依
次改為 192.168.1.167,192.168.1.168,192.168.1.169(IP 只需在同一網段即可)

修改 IP 位址的步驟:
1) 打開一台振動控制器的電源,啟動軟體,進入起始頁。點擊功能表列的“工具-連接設備-
掃描”,選中需修改的 IP 位址,打開“網路配置”對話方塊,如圖 2‑52 所示。在“IP”欄,
填寫更改的 IP 位址,點擊“確定”即可。

55

圖 2‑52
2) 完成對第一台儀器的 IP 位址修改後,對下一台從機的 IP 位址進行上述步驟的修改。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所有的從機的 IP 位址都設置完成後,點擊工具列的按鈕“ ”,打開“連接設備”對


話方塊,如圖 2‑53 所示。輸入主機和從機的 IP 位址,若儀器未授權,則授權導入密碼檔,密
碼檔保存在供應商提供的光碟中的 Password 資料夾中,密碼檔案名為“Licence_儀器序
號.dat”。

圖 2‑53
如果提示連接不成功,則需要檢查 PC 機的網路配置,將 PC 機的 IP 位址和閘道按照圖 2
‑54 所示進行設置,即將 PC 機的 IP 位址設置成“192.168.1.XX”,“XX”表示可以設置為任
意的數位,但不能設置成與振動控制儀的 IP 相同。

56 圖 2‑54
為了測試網路是否連接正常,可運行 windows 下的 DOS 命令“ping 192.168.1.166”以測試
振動控制儀的網路是否正常。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2 章 常用操作

正確導入密碼檔後,如果系統的校準檔不存在,系統會提示導入校準檔(正常情況下不需
要導入校準檔,因為出廠時,校準檔已經保存在儀器的晶片中)
,導入校準檔對話方塊如圖 2‑
55 所示,提示用戶導入校準檔。校準檔保存在供應商提供的安裝光碟中的 Calibration 資料夾中。
在正確導入密碼檔和校準檔後,再次啟動軟體不會出現提示對話方塊。

圖 2‑55
校準檔導入之後,即可啟動起始頁上的各軟體功能,使用者即可使用 VENZO 振動控制系統。

2.19 如何修改信號名稱
進入試驗功能軟體後,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信號名稱”選項,會打開“修改
信號名稱”對話方塊,如圖 2‑56 所示。
“修改信號名稱”對話方塊中有個三列的表格,第一列為序號,第二列為信號的軟體內部
ID,第三列為信號的顯示名稱。想要修改信號曲線顯示的信號名稱,您只要修改對應信號的“信
號名稱”就可以了。

57

圖 2‑5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第3章 起始頁介紹
3.1 起始頁概述
首次使用需要輸入密碼,再次打開軟體,則只需按兩下桌面上的圖示即可打開軟體進入起
始頁,如圖 3‑1 所示。在這一介面中選擇所需的試驗模組功能。

圖 3‑1
起始頁的上方為功能表列,包括四個下拉式功能表,分別為檔、查看、工具和幫助。

3.2 “檔”菜單
在“檔”下拉式功能表中,各選項如圖 3‑2 所示。

58 圖 3‑2
打開試驗:點擊該選項,打開“打開”對話方塊,如圖 3‑3 所示。選擇所需的“.vib” 或
“.vsh”檔,點擊“打開”按鈕後可打開預先存儲的試驗。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圖 3‑3
刪除所有默認參數檔:點擊該選項,會刪除各個試驗模組中保存的預設參數檔。
刪除所有設定檔:點擊該選項,會刪除所有設定檔,包括“工具——配置”對話方塊中設
置的所有參數。
設置試驗序列:點擊該選項,打開“設置試驗序列”對話方塊,如圖 3‑4 所示。

圖 3‑4
如需設置多個試驗檔按照順序運行,則在“設置試驗序列”對話方塊進行設置。在“設置
試驗序列”對話方塊中,點擊“添加”按鈕,則可添加試驗文件。如圖 3‑5 所示。

5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圖 3‑5

點擊圖中所示的“試驗文件”列右側的 按鈕,可選擇並導入預先設置好的試驗檔。

試驗前暫停時間:設置在該試驗進行之前暫停的時間。
運行次數:設置試驗運行的次數。
迴圈間隔時間:設置運行次數大於 1 的試驗檔在迴圈運行時,本次試驗與下次試驗中間間
隔的時間。

設置好試驗序列之後,可點擊 按鈕,保存為“.seq”文件。下次需要進行相同

的試驗序列時,點擊 按鈕將“.seq”文件導入。

運行試驗序列:點擊則系統按照試驗序列中的設置,逐項進行各項試驗。
退出系統:關閉系統,退出軟體。
此外,最近運行的試驗專案會記錄該下拉式功能表中,點擊直接進入試驗。

3.3 “查看”菜單
在“查看”下拉式功能表中,如圖 3‑6 所示。

圖 3‑6
功能表中包括如下選項:
60 工具列和停靠窗口:這其中包括一個子選項,即“工具列”,勾選“工具列”可使常用工
具條顯示在介面中。常用工具條如圖 3‑7 所示,預設是顯示在介面中的。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圖 3‑7
應用程式外觀:允許使用者根據使用習慣選擇應用程式的外觀。

圖 3‑8

3.4 “工具”功能表
“工具”下拉式功能表如圖 3‑9 所示。

6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圖 3‑9
配置:點擊“配置”選項,打開“配置”對話方塊,如圖 3‑10 所示。在“配置”對話方
塊中,包括“工程單位”、“振動臺參數”、“輸入通道”、“E-mail”、“信號風格”、“視
圖風格”、“雜項”和“Web 伺服器”選項頁。如果所有的試驗專案都是使用相同的配置,則
在此處進行一次設置即可。

圖 3‑10
如圖 3‑10 對話方塊所示,選擇“工程單位”選項,在這裡可設置需使用的工程單位,也
可自訂特殊的工程單位。詳見 2.9 介紹。

6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圖 3‑11
振動臺參數:選擇“振動臺參數”選項,如圖 3‑11 所示,用戶可在對話方塊中設置振動
試驗系統中振動臺有關參數。如果所有振動試驗項目都是使用同一振動臺,則在此處進行一次
設置即可。詳見 2.11 介紹。

圖 3‑12
輸入通道:選擇“輸入通道”選項,如圖 3‑12 所示,在這裡設置輸入通道有關參數。表
63
格中 1~8 行分別用於輸入振動控制儀第 1~8 通道的參數。詳見 2.10 介紹。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圖 3‑13
E-mail:選擇“E-mail”選項,如圖 3‑13 所示。
在“郵箱設置”欄中設置寄件者姓名、收件人郵箱、郵件主題和寄件者郵箱帳號和密碼等
資訊。“寄件者”設置寄件者的姓名;“收件人”設置收件人郵箱,收件人可設置多個,中間
以“;”隔開即可;“主題”設置郵件的主題;“SMTP 伺服器”定義發送郵件伺服器; “SMTP
埠”定義伺服器埠號;勾選“此伺服器要求安全連結” 則 SMTP 伺服器需要用戶名和密碼驗
證;“帳號名”設置發件郵箱的帳號;“密碼”定義發件郵箱的密碼。設置完成後,可點擊“測
試”按鈕進行測試是否能發送成功。
在“郵件設置”欄中設置什麼情況下發送郵件。
勾選“試驗中斷或停止時發試驗狀態資訊通知”選項,則在試驗中斷或停止時,按照寄件
者的郵箱設置和收件人郵箱設置,將試驗狀態資訊發送到收件人。
勾選“每隔 分鐘發試驗狀態資訊通知”則系統每隔一段時間,時間長度為編輯方塊中
輸入的時間長度,將試驗狀態資訊發送到收件人。
勾選“生成試驗報告時發送試驗報告”選項,則在試驗報告生成時,系統按照寄件者的郵
箱設置和收件人郵箱設置,將試驗報告發送到收件人。
信號風格:選擇“信號風格”選項。
對話方塊中包括四列:“類型”、“線類型”、“線寬度”和“線顏色”。“類型”列列
出了所有信號類型。
“線類型”列可選擇信號線的類型,對話方塊中為系統預設設置。例如:改變第一行“目
64 標”信號的線類型,則滑鼠左鍵按一下預設的設置“實線”,即可顯示可更改的線類型“虛線”、
“點”、點劃線”、“雙點劃線”,則選擇使用者所需要的線類型即可。如圖 3‑14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圖 3‑14
“線寬度”列可選擇信號線的寬度,對話方塊中為系統預設設置,系統預設各信號線的寬
度都為“1”。例如:改變第一行“目標”信號的線寬度,則滑鼠左鍵按一下預設的設置“1”,
即可顯示可更改的線寬度“1”、“2”、“3”,我們選擇所需要的線寬度即可。如圖 3‑15 所
示。

圖 3‑15
65
“線顏色”列可選擇信號線的顏色,對話方塊中為系統預設設置。例如:改變第一行“目
標”信號的線顏色,則滑鼠左鍵按兩下顏色區域。如圖 3‑16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圖 3‑16
滑鼠左鍵按兩下顏色區域後,打開“顏色”對話方塊,如圖 3‑17 所示。在該對話方塊中,
選擇各信號線所需的顏色。

圖 3‑17
視圖風格:選擇“視圖風格”選項,如圖 3‑18 所示。在對話方塊中設置信號顯示區的風
格屬性,包括顯示區的背景色、格線的線型和邊框區域的大小等顯示相關特性。設置完成後,
系統即把設置後的視圖風格保存並應用於軟體。
VibExpert 提供了三種預設的顯示風格供使用者選擇,使用者可根據自己的流覽習慣選擇即
可。如圖 3‑18 所示。

6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圖 3‑18
雜項:點擊“雜項”頁,在“雜項”頁中設置圖形顯示和圖形存儲等資訊,如圖 3‑19 所示。

圖 3‑19
程式啟動時檢測校準檔:勾選此項,系統在每一次啟動時即檢查校準檔是否導入。
“圖形顯示”欄中:
試驗停止時停止更新信號:勾選此項,則在試驗停止後,試驗不再更新信號。
67
自動顯示範圍容差:用於調節信號顯示視窗自動顯示時計算 Y 軸上下限的,也就是說顯示
的最大值比信號的資料範圍大多少。
“圖形存儲”欄中: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一個窗格存儲為一個檔:在進行圖形檔存儲時,將一個窗格存儲為一個檔,有多個窗格就
保存為多少個檔。
視窗中的所有窗格存儲為一個檔:在進行圖形檔存儲時,將視窗中的所有窗格存儲為一個
檔。
記錄試驗運行資訊:勾選此項,則系統自動記錄試驗運行記錄,並保存到試驗檔存儲的目
錄下。
勾選“試驗運行資訊可編輯”,則試驗運行時,使用者可編輯試驗資訊。
“試驗狀態列”與“通道狀態列”均可設置資料格式。
資料格式:定義資料的顯示格式。可選“自動”、“浮點”、“科學計數法”和“工程方
法”。
試驗停止時停止更新:勾選此項,則在試驗停止後,試驗狀態停止更新。
Web 伺服器:點擊“Web 伺服器”頁,在“Web 伺服器”頁開啟 web 伺服器和使能遠端控
制等,如圖 3‑20 所示。

圖 3‑20
開啟 Web 伺服器:勾選該項,開啟 Web 服務,允許遠端監測軟體運行情況。用戶名和密
碼用於設置使用者登錄的帳號和密碼,可以為空。
使能遠程控制:勾選該項,允許用戶在網頁上控制振動試驗的運行,包括開始、停止、暫
停和繼續命令。
埠號:預設埠號是 80,使用者可根據電腦的埠佔用情況,修改該埠號。
68 Web:顯示 Web 訪問的網址。
Web 監控典型的頁面如圖 3‑21 所示。左側用於選擇顯示的信號。右側最上面是試驗控制
(開始、暫停、繼續、停止)
,右側中間是曲線顯示區域,右側下方用於顯示試驗的相關資訊。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圖 3‑21
運行模式:有“儀器”和“演示”兩種模式可選。
重新連接:重新連接振動控制儀與 PC 機。
連接設備:用於設置軟體密碼。詳見 1.3 的詳細步驟。
導入校準文件:導入步驟詳見 1.3 介紹。關於儀器如何校準,我們將在後續章節中進行詳
細介紹。
用戶管理:打開“用戶管理”對話方塊,對話方塊中包括“切換使用者”、“修改當前使
用者密碼”和“使用者編輯”三大部分。“切換用戶”欄允許切換到其它用戶,即允許用戶選
用不同的用戶名重新登錄。“修改當前使用者密碼”則允許修改當前已登錄使用者的登錄密碼。

“用戶編輯”用於對不同的操作人員進行管理,在這一欄中,利用 和 我們

可以添加新的用戶或者刪除已有用戶。可定義新添加使用者的類型、登錄密碼和操作許可權。
用戶類型可以選擇為“管理員”或“普通用戶”,若選擇為“管理員”,則系統預設對其開放
所有的操作許可權;若選擇為“普通使用者”,則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定義其操作許可權。
如圖 3‑22 中所示,“Admin 的許可權”欄顯示了當前用戶名的操作許可權,若選中一用戶名,
其相對應的操作許可權就顯示在此處。

6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圖 3‑22
網路配置:硬體為 PXIe 時可點擊。
下載資料記錄檔:PXIe 的主機殼需要下載保存在主機殼裡的資料記錄檔。

3.5 “説明”功能表
在説明下拉式功能表中,有如下選項:
關於:顯示軟體版本號、所購買的功能模組(圖 3‑23)以及硬體資訊(圖 3‑24)等。

70
圖 3‑2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圖 3‑24
幫助:打開幫助文檔。

3.6 功能模組選擇區
如圖 3‑25 所示,功能模組選擇區由 2 部分組成,分別為單激勵振動試驗和協助工具。單
激勵振動試驗用於單台振動臺激勵的試驗場合。協助工具部分包括儀器校準、信號編輯器、離
線分析和試驗重播 4 個功能模組。這些功能模組後續章節中將會有詳細的介紹。若使用單台振
動臺做正弦試驗,則選擇“單激勵振動試驗”頁,按一下“正弦試驗”即可進入正弦試驗控制
功能。

71

圖 3‑25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3 章 起始頁介紹

3.7 最近運行試驗

“最近運行試驗”欄記錄了使用者最近運行並保存了的振動試驗專案資訊。如圖 3‑26 所

示。按一下試驗名稱可打開相應的試驗。

圖 3‑26

7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第4章 試驗設置
4.1 軟體介面
軟體介面如圖 4‑1 所示。所有功能模組顯示介面相似,都包括功能表列、工具列、試驗命
令列、試驗狀態列、通道狀態列、狀態列和視窗中部的信號顯示區域。其中工具列還可細分為
檔工具列、視窗工具列、顯示工具列和參數設置工具列。

圖 4‑1

4.2 正弦試驗設置
本章節介紹正弦掃頻(Sine Control)試驗設置。進行正弦振動試驗,其中下拉式功能表“設
置”需要操作工程師特別注意,在這裡,完成所有正弦試驗設置。振動試驗中,需要設置的選
項通常有工程單位、振動臺參數、輸入通道設置、控制參數和參考譜等。每次進行振動試驗之
前,都需要分別檢查並設置好“設置”功能表下的各個選項中的設置。點擊“設置”下拉式功
能表,包含如圖 4‑2 中所示的選項。其中“信號名稱”項請參考 2.19 的介紹。

73

圖 4‑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4.2.1 系統組態

點擊“設置”功能表中的“系統組態”選項,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 按鈕,會打
開“系統組態”對話方塊,如圖 4‑3 所示。使用者可在對話方塊中設置工程單位和振動臺等參
數。

圖 4‑3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工程單位”頁,可設置試驗中各物理量的單位。詳見 2.9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振動臺參數”頁,可設置試驗中振動臺相關參數。詳見
2.11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E-mail”頁,可設置在指定條件下發送 Email 通知使用
者試驗相關資訊,詳見 3.4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信號風格”頁,可設置各信號線的線類型、線寬度和線
顏色等特性,詳見 3.4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雜項”頁,可設置程式啟動時是否檢測校準檔,設置圖
形顯示參數、圖形存儲參數、試驗狀態和通道狀態的顯示等,詳見 3.4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Web 伺服器”頁,可啟用 Web 伺服器,允許用戶遠端監
控試驗,詳見 3.4 介紹。

7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4.2.2 通道編輯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通道編輯”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的 按鈕,打

開“通道編輯”對話方塊,如圖 4‑4 所示。“通道編輯”對話方塊中包含“輸入通道”、“數


位輸入”和“數位輸出”四個選項頁。

圖 4‑4
選擇“輸入通道”選項,在這裡設置輸入通道有關參數。詳見 2.10 介紹。
選擇“數位輸入”選項,可設置數位輸入。利用數位輸入,可以將控制命令通過數位輸入
的管腳發送到振動控制系統。詳見 2.12 介紹。
選擇“數位輸出”選項,可設置數位輸出。利用數位輸出,振動控制器可以通過數位輸出
的管腳發送控制命令到外部系統。詳見 2.12 介紹。

4.2.3 控制參數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控制參數”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上的 按鈕,打開
如圖 4‑5 所示的對話方塊。

75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5
控制參數對話方塊中包含兩個選項卡:“試驗參數”和“安全參數”。
試驗參數選項卡中“控制策略”有“加權平均”、“最大值”、“最小值”三項可選,其
中“加權平均”是用於 2 個及 2 個以上通道數作為控制通道時用,多通道作為控制通道時,默
認的控制策略即為加權平均。加權平均是對每個控制通道的輸入信號應用加權因數,然後疊加
所有控制通道的輸入信號產生控制信號。最大值是檢查所有控制通道每一個頻率點的輸入信號,
基於各控制通道每一個頻率點的信號最大值產生綜合控制譜。最小值是檢查所有控制通道每一
個頻率點的輸入信號,基於各控制通道每一個頻率點的信號最小值產生綜合控制譜。
掃頻方式:確定正弦掃頻的方式,可定義為“線性”或“對數”。
停止速率:定義在試驗中斷或收到結束命令後,驅動信號下降的速率。
閉環週期:“固定”,是指試驗按照試驗編輯的閉環週期運行;“自我調整”是指閉環週
期會隨著回應時間的變化調整閉環週期。
“濾波器”欄定義跟蹤濾波器的頻寬。比例頻寬表示濾波器的頻寬隨著驅動信號的頻率變
化而變化。比例頻寬可選擇“固定”、“分段”兩個選項。比例頻寬設置為“分段”時,可分
頻段設置濾波器比例頻寬,如圖 4‑6 所示。

7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6
最大頻寬定義濾波器的最大頻寬。例如,“濾波器”欄的設置如圖 4‑5 中所示,“比例頻
寬”定義為 12.5%,“最大頻寬”定義為 100Hz,若掃頻範圍為 20 Hz~2000 Hz,則在 20Hz 處,
濾波器的頻寬為 2.5 Hz,即 20 Hz×12.5%=2.5 Hz,到 800 Hz 處,濾波器頻寬為 100 Hz,800
Hz~2000 Hz 範圍,濾波器的頻寬均為所設置的最大頻寬值 100 Hz。
最小回應時間:定義低頻時的閉環時間。
“運行時參數”欄定義“量級上升變化率”、“量級下降變化率”、“量級步長”和“平
滑因數”。
量級上升變化率:定義試驗量級上升時,量級的上升變化速率,包括試驗啟動、計畫表中
的改變試驗量級時、以及手動設置量級增加等情況下的量級上升速率。
量級下降變化率:定義試驗量級下降時,量級的下降變化速率,包括試驗啟動、計畫表中
的改變試驗量級時、以及手動設置量級減小等情況下的量級下降速率。
量級步長:定義每一次點擊“量級上升”、“量級下降”試驗命令時,峰值量級增加或減
少的變化量。
平滑因數:對幀與幀之間的幅值進行平均。
“啟動參數”欄定義“起動模式”、“起動步數”、“起動電壓”和“起動時間”。
起動模式:確定起動的模式,可定義為“平滑”或“快速”。
起動步數:“快速”起動模式有這項參數,定義試驗起動時,分多少步到達 100%量級。
若起動模式選擇“平滑”,則起動步數無效;若起動模式選擇“快速”,則起動步數可由用戶
自訂設置,設置範圍為 1~100。
77
起動電壓:用於設置試驗開始時正弦信號的起始驅動電壓值。
起動時間:定義驅動電壓從起動電壓上升到最大驅動電壓的時間。
選擇“安全參數”選項卡,如圖 4‑7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7
“啟動時檢查”欄中:
最大驅動電壓:設置系統啟動階段允許的最大驅動電壓。
“運行時檢查”欄中的:
最大驅動電壓:設置系統正常運行階段允許的最大驅動電壓。
“通道檢查”欄中的:
開環檢查等級:包含“標準”、“寬鬆”、“嚴格”三個選擇。默認為“標準”,若選擇
“寬鬆”,則系統在運行時,判斷開環的標準將放寬,若選擇“嚴格”則判斷開環的標準更嚴
格。
通道最大雜訊:設置系統運行階段輸入通道允許的最大雜訊。
勾選“通道增益丟失檢查”,則在試驗運行時,系統將自動對通道增益是否丟失進行檢查。

點擊右下角“高級”按鈕,打開“安全參數”對話方塊,如圖 4‑8 所示。可對“跳變點容


差”、“凹槽控制”、“開環控制”、“中斷恢復”等進行設置。

78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8
勾選“跳變點容差”欄,可設置參考譜有跳變時的容差帶。
跳變閾值:設置一個幅值跳變臨界值,當跳變幅度達到這一設定的值時,跳變點容差中的
設置有效。
報警檢查範圍:設置跳變點的報警頻率範圍。
中斷檢查範圍:設置跳變點的中斷頻率範圍。
“凹槽控制”欄中:
凹槽通道開環檢查:勾選此項即在凹槽控制試驗過程中對需要進行凹槽控制的通道進行開
環檢查。
控制信號低中斷檢查:勾選此項即在凹槽控制試驗過程中對控制信號是否過低(低於中斷
限值)進行檢查。
浮動控制:勾選時,凹槽譜按照當前量級浮動控制,否則按照固定的凹槽譜進行控制。
開始浮動量級:用於設置凹槽控制試驗過程中,當前試驗量級達到或超過設定的“開始浮
動量級”時,凹槽譜開始浮動控制。
“中斷延遲時間”用於設置在中斷條件到達後,延遲多久執行中斷操作。
勾選“從中斷處恢復運行”允許用戶在中斷試驗後,直接從中斷處繼續進行試驗。
開環控制:勾選“回應通道高中斷檢查”則在試驗開環控制時,對回應通道進行高中斷檢
查。
頻率切換:勾選“無縫切換”,如果前面運行過掃頻試驗,那麼運行後面計畫表的掃頻試
驗時,如果開始掃頻的頻率點在前面掃頻項的頻率範圍以內,驅動會從設置的起始驅動量級開
始起動,如果您設置的起始驅動量級較大,如預設值 90%,那麼您將看到掃頻幾乎是從開始頻
率點直接開始的,幾乎看不到量級緩慢上升的過程。

7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4.2.4 試驗編輯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試驗編輯”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的 按鈕,打
開如圖 4‑9 所示“試驗編輯”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中,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定義參考譜,在對
話方塊上部即時更新並顯示所設置的參考譜。對話方塊包括五個選項卡,分別為“掃頻譜 1”、
“限制 1”、“預設掃頻率 1”、“預設壓縮因數 1”和“計畫表 1”。
其中的數字“1”表示當前參考譜的序號為“1”,最多可設置 8 個參考譜,系統預設他們
的序號為 1~8,如果設置了多個參考譜,則系統按照參考譜序號從小到大的順序自動運行多參
考譜試驗。關於如何定義多參考譜試驗,詳見 2.15 介紹。

圖 4‑9
點擊“掃頻譜 1”選項,使用者可根據所試驗的目標定義參考譜,可定義參考譜的掃頻範
圍以及頻帶範圍內的參考譜幅值量級,同時可定義報警上下限,中斷上下限。其中:
左斜率:以當前頻率點為基點,左邊直線的斜率。在對話方塊中,左斜率可以直接輸入數
值,也可選擇“恒加速度”、“恒速度”、“恒位移”,如圖 4‑10 所示。

80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10
右斜率:以當前頻率點為基點,右邊直線的斜率。在對話方塊中,右斜率可以直接輸入數
值,也可選擇“恒加速度”、“恒速度”、“恒位移”。
VENZO 系列振動控制儀定義參考譜的方式非常靈活。圖 4‑10 中,對話方塊下方各按鈕的
意義為:
插入行:在當前行上方插入一行。
刪除行:刪除當前選中行。
添加行:在表格最下方增加一行。
刷新:重新設置參考譜後,點擊“刷新”按鈕可將其顯示更新顯示在對話方塊的上方。
計算交越點:勾選這一選項,則根據使用者輸入的參考譜資料,系統自動計算並顯示出各
交越點的數值。
斜率:斜率單位可選 dB/Oct(對數)或 dB/Hz(線性)
。恒值譜:點擊打開恒值譜設置對話
方塊。如圖 4‑11 所示。如果用戶試驗參考譜為恒值譜,在該對話方塊中設置會更為方便些。
對話方塊中,“頻率範圍”兩個編輯方塊中定義所需的總的頻率範圍。可以定義恒加速度、恒
速度、恒位移譜,以及這些恒值譜的量級,系統則會自動計畫交越點並生成參考譜。

8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11
導入數據:點擊該按鈕打開“打開”對話方塊。如果用戶已有需作為參考譜的試驗資料檔
案,則選擇直接導入即可。有二進位、txt 文本、excel 表格等多種類型的資料檔案可直接導入。

頻率範圍:定義參考譜的頻率範圍。
分析譜線:定義參考譜的分析譜線數。
採樣頻率:定義正弦試驗的採樣頻率。
閉環時間:定義正弦試驗的閉環時間。

多參考譜:用於設置多參考譜試驗,詳見 2.15 介紹。


參考譜描述:可在編輯方塊中對當前參考譜進行文字描述。
匯出:將設置好的參考譜存儲成一個.tst 文件。
導入:將原來存儲的參考譜檔(.tst 檔)直接導入。

在“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選擇“限制 1”選項,可顯示根據所設置的參考譜計算出的最
大加速度、最大速度、最大位移、最大力,同時與振動臺參數進行比較,計算並顯示所定義的
參考譜是否超出振動臺負荷。如圖 4‑12 所示。

8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12
點擊“預設掃頻率 1”選項,定義掃頻的速率。如圖 4‑13 所示。

圖 4‑13 83
開始點(Oct/Min)
:定義開始頻率點,開始頻率處的掃頻率。
結束點(Oct/Min)
:定義結束頻率點,結束頻率處的掃頻率。
Min/Sweep:以掃頻一次所需的時間的形式定義掃頻率。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插入行:在當前行上方,插入一行。
刪除行:刪除當前行。
添加行:在表格的最下方,插入一行。
常規掃頻率:在參考譜定義的掃頻範圍內,未在表格中定義掃頻率的掃頻範圍以“常規掃
頻率”中定義的掃頻率進行掃頻。
點擊“掃頻率計算”,如圖 4‑14 所示。掃頻方式有“對數”和“線性”兩種。
選擇“對數”掃頻方式,則計算公式為:{Log2(上限頻率/下限頻率) }÷掃頻率
選擇“線性”掃頻方式,則計算公式為:
(上限頻率-下限頻率)÷掃頻率

圖 4‑14
如圖 4‑15 中所示,表格中定義了 5~200 Hz 的掃頻率為 2 Oct/Min,200~1000 Hz 的掃頻率
為 1.5 Oct/Min,整個參考譜定義的掃頻範圍為 5~2000 Hz,因此,表格中沒有定義掃頻速率的
頻率範圍是 1000~2000 Hz,那麼這一範圍的掃頻率即為“常規掃頻率”定義的值 1 Oct/Min。
點擊“刷新”可即時顯示所定義的掃頻率。如圖 4‑15 中右下角中所示。

84

圖 4‑15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點擊“預設壓縮因數 1”選項,定義壓縮因數,如圖 4‑16 所示。


壓縮因數:表示軟體根據控制信號調整驅動譜的速度。壓縮因數值越小,調整得越快;壓
縮因數值越大,調整得越慢。壓縮因數不宜設置過小,那樣修正速率過快,可能會導致控制不
穩定,導致系統不安全;但是壓縮因數也不宜設置過大,那樣修正速率會很慢,可能導致幅值
修正不夠。通常,建議掃頻經過尖銳的諧振點或反諧振點附近時,設置較小的壓縮因數,但也
不是絕對的,為了系統的安全,您可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壓縮因數。壓縮因數可設置範
圍為 1~40。

圖 4‑16
開始點(Oct/Min):定義開始頻率點,開始頻率時的壓縮因數。
結束點(Oct/Min):定義結束頻率點,結束頻率時的壓縮因數。
插入行:在當前行上方,插入一行。
刪除行:刪除當前行。
添加行:在表格的最下方,插入一行。
常規壓縮因數:在參考譜定義的掃頻範圍內,未在表格中定義壓縮因數的頻率範圍則以“常
規壓縮因數”中定義的壓縮因數進行掃頻。
如圖 4‑17 中所示,表格中定義了 5~200 Hz 的壓縮因數為 3,200~1000 Hz 的壓縮因數為 4,
整個參考譜定義的掃頻範圍為 5~2000 Hz,因此,表格中沒有定義頻率範圍是 1000~2000 Hz,
那麼這一範圍的壓縮因數即為“常規壓縮因數”中定義的值 5。
85

點擊“刷新”可即時顯示所定義的壓縮因數。如圖 4‑17 中右下角中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17
在“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選擇“計畫表 1”選項,如圖 4‑18 所示。計畫表可以供用戶
預先制定好試驗運行的順序。

86
圖 4‑18
對話方塊中左邊第一列為各試驗事件運行的順序號。各試驗事件按照順序依次進行。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類型:這一列中選擇試驗事件的類型,點擊 按鈕,選擇需要的試驗事件。“插入行”、

“添加行”和“刪除行”用於對表格進行編輯。正弦試驗中所有可選擇的試驗事件如圖 4‑19
所示。

圖 4‑19
掃頻:如圖 4‑19 所示中,選擇“掃頻”事件,則:
“頻率”列定義頻率相關參數,包括頻率下限、頻率上限、開始點頻率以及掃頻的方向,
方向定義為向上表示由低頻向高頻掃頻,向下則表示由高頻向低頻掃頻。
量級:定義掃頻的量級,直接將所需要的試驗量級值輸入即可。
時間:定義掃頻持續的時間,一般以“次數”、“時間”或“週期”表示。由開始頻率點
向上掃頻到上限頻率的掃頻過程稱為 1 次掃頻,由開始頻率點向下掃頻到下限頻率的掃頻過程
也稱為 1 次掃頻,即從上、下限頻率範圍中的任意開始頻率點掃頻至任意一端(上/下限頻率)
為一次掃頻。“設置方式”中設置為“次數”,如果希望向上掃頻 1 次,再向下掃頻 1 次,則
“設置值”定義為 2。如果“設置方式”中設置為“週期”,則在“設置值”中輸入所需要正
弦信號的週期數。正弦信號的一個週期如圖 4‑20 所示。如果“設置方式”中選擇為“時間”,
則在“設置值”中輸入所需要的掃頻時間長度即可。

87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20
掃頻率:定義掃頻的速率。可選“默認”或“自訂”兩個選項,即使用者可以選擇按照預
設掃頻率頁面定義的掃頻率的值,也可以在當前事件中自訂掃頻率。

參數:可定義掃頻的詳細參數。點擊 按鈕,打開“掃頻設置”對話方塊。

“掃頻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4‑21 所示。在對話方塊中,“下限”、“上限”編輯方塊中


定義掃頻的下限頻率和上限頻率;“開始”編輯方塊中定義掃頻開始頻率點;“方向”確定起
始掃頻方向,可選為“向上”或“向下”;“量級”編輯方塊中定義掃頻試件的量級;“時間”
項中包括“次數”、“週期”和“時間”三個選項,選擇“次數”則在編輯方塊中定義掃頻次
數(從上、下限頻率範圍中的任意開始頻率點掃頻至任意一端(上/下限頻率)為一次掃頻),
選擇“時間”則在編輯方塊中輸入時間長度,選擇“週期”則可輸入所需的正弦信號的週期數
即可;“掃頻率”包括“預設”和“自訂”兩個選項,即使用者可以選擇按照預設掃頻率頁面
定義的掃頻率進行掃頻,也可以在當前事件中自訂掃頻率;“壓縮因數”包括“默認”和“自
訂”兩個選擇,即用戶可以選擇按照預設壓縮因數頁面定義的壓縮因數進行掃頻,也可以自訂
壓縮因數的值。

圖 4‑21
繼續掃頻:在試驗“類型”列選擇“繼續掃頻”事件,如圖 4‑22 所示。

88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22
繼續掃頻事件需定義“頻率”列中的“下限”,此時的下限並不一定就是繼續掃頻事件中
的掃頻下限,它只是定義了掃頻範圍的一個端點,另外一個端點由上一次事件中的結束頻率確
定。而“繼續掃頻”事件的特點就是之前的事件結束時正弦信號不會下降,而是直接進入“繼
續掃頻”事件,並在新的掃頻範圍內連續掃頻;在“量級”列定義試驗的量級;在“時間”列
定義繼續掃頻的時間長度,可以以定義“次數”、“週期”或“時間”的方式定義時間長度。

這些參數設置,也可以通過點擊“參數”列中的 按鈕,打開“繼續掃頻設置”對話方塊,

如圖 4‑23 所示,在“繼續掃頻設置”對話方塊中設置。

圖 4‑23
結束頻率:定義繼續掃頻的另外一個掃頻界限。 89

量級:定義繼續掃頻試驗的量級。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時間:包括“次數”、“週期數”和“時間”三個選項,選擇“次數”則在編輯方塊中定
義繼續掃頻的次數;選擇“週期數”則設置所需的正弦信號的週期數;選擇“時間”則在編輯
方塊中輸入時間長度。
掃頻率:包括“預設”和“自訂”兩個選項,即使用者可以選擇按照預設掃頻率頁面定義
的掃頻率進行掃頻,也可以自義掃頻率。
壓縮因數:包括“默認”和“自訂”兩個選擇,即用戶可以選擇按照預設壓縮因數頁面定
義的壓縮因數進行掃頻,也可以自訂壓縮因數的值。
步進試驗:在試驗“類型”列選擇“步進試驗”,則駐留以步進方式進行。在定義的頻率
範圍內,從開始頻率開始,以設定的頻率間隔,依次駐留。如圖 4‑24 所示。

圖 4‑24
在圖 4‑24 所示對話方塊選擇步進試驗,則:
頻率:定義頻率相關參數,包括頻率下限、頻率上限、開始點頻率以及步進的方向,方向
定義為向上表示由低頻向高頻步進駐留,向下則表示由高頻向低頻步進駐留。
量級:定義步進試驗的量級,直接將所需要的試驗量級值輸入即可。
時間:定義步進駐留持續的時間,一般以“次數”、“時間”或“週期數”表示。由開始
頻率點向上步進駐留到上限頻率的過程稱為 1 次步進試驗,由開始頻率點向下步進駐留到下限
頻率的過程也稱為 1 次步進試驗,即從上、下限頻率範圍中的任意開始頻率點步進駐留至任意

90 一端(上/下限頻率)為一次步進試驗。 “設置方式”中設置為“次數”,如果希望向上步進
試驗 1 次,再向下步進試驗 1 次,則“設置值”定義為 2。如果“設置方式”中設置為“週期
數”,則“設置值”定義正弦信號的週期數,即以正弦信號的週期數定義步進試驗的時間。如
果“設置方式”中設置為“時間”,則在“設置值”編輯方塊中輸入時間長度。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也可以通過點擊“參數”列中的 按鈕,打開“步進試驗”對話方塊,如圖 4‑25 所示,

在“步進試驗”對話方塊中設置各參數。有幾項需要注意:
步進方式:可選為“線性”或“對數”,即以線性或對數方式步進駐留。
步長:定義每一步的長度。
執行時間:在每一個頻率點上駐留的時間長度。
停止時間:每一個頻率點上,結束駐留後的等待時間。

圖 4‑25
駐留:在試驗“類型”列選擇“駐留”,則控制振動試驗系統在所設置的頻率點駐留。如
圖 4‑26 所示。

91
圖 4‑26
在對話方塊中,選擇駐留事件,如圖 4‑26 所示,則: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頻率”列中的“開始”列定義需要駐留的頻率點。
“量級”列定義駐留的量級,直接將所需要的試驗量級值輸入即可。
“時間”列定義駐留的時間,時間可以以“時間”或“週期數”兩種方式定義,如果選擇
“時間”,則輸入所需時間長度即可,如定義駐留的時間為 5 分鐘,則在“設置值”列輸入
00:05:00 即可。如以選擇“週期數”,則輸入需要駐留的正弦信號的週期的個數。

也可以通過點擊“參數”列中的 按鈕,打開“駐留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4‑27 所示,

在“駐留設置”對話方塊中設置各參數。

圖 4‑27
繼續駐留:在試驗“類型”列選擇“繼續駐留”,則控制振動試驗系統在上一事件的結束
頻率點繼續駐留。如圖 4‑28 所示。“繼續駐留”事件可以在“駐留”事件之後,則在“駐留”
事件設置的頻率點繼續駐留,如果在其它事件之後,則“繼續駐留”駐留的頻率點為上一事件
結束時的頻率。上一事件結束之後,驅動並未開始下降之時,即開始駐留。

92

圖 4‑28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也可以通過點擊“參數”列中的 按鈕,打開“繼續駐留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4‑29

所示,在“繼續駐留設置”對話方塊中設置各參數。

圖 4‑29
暫停:如圖 4‑30 所示,在試驗“類型”列選擇“暫停”,則控制振動試驗系統暫停試驗。
當時間列“設置方式”為“時間”時,只需在編輯方塊中輸入暫停的時間;當時間列“設置方
式”為“無限”時,試驗一直處於暫停狀態,直到手動繼續試驗為止。

圖 4‑30
開始迴圈:在試驗“類型”列選擇“開始迴圈”,則控制振動試驗台按照設定的試驗類型
和次數進行迴圈試驗。“開始迴圈”與“結束迴圈”結合使用,不能只使用其中一個。在“開
始迴圈”和“結束迴圈”之間的試驗會按照“開始迴圈”中設置的次數迴圈執行。如圖 4‑31
所示,在“開始迴圈”和“結束迴圈”之間的“掃頻”和“步進試驗”會迴圈執行 2 次。“開
93
始迴圈”和“結束迴圈”必須成對使用。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31
允許中斷檢查:允許試驗中進行中斷檢查,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
禁止中斷檢查:禁止試驗中進行中斷檢查,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
開環控制:停止線上更新系統的頻響函數和其它閉環控制參數,系統將不會根據回饋信號
來修正驅動信號,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
閉環控制:線上更新系統的頻響函數和其它閉環控制參數,系統將根據回饋信號來修正驅
動信號,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閉環控制為系統的預設控制模式。
保存:保存信號和圖形或者保存試驗資料包。保存內容、格式等按照“資料存儲”下面的
“信號和圖形存儲設置”對話方塊中設置完成。
試驗報告:自動生成測試報告。在“參數”列可選擇保存 Word 或 PDF 格式的報告。
DIO 輸出:選擇“DIO 輸出”,可以定義數位輸出管腳的高低電平輸出。其中“1”代表

高電平,“0”代表低電平。點擊 可以對管腳 1~8 進行定義。詳見 2.12 介紹。

4.3 隨機試驗設置
本章節介紹隨機試驗(Random Control)設置。進行隨機振動試驗,需要設置的選項通常
有工程單位、振動臺參數、輸入通道設置、控制參數和參考譜等。每次進行振動試驗之前,都
需要分別檢查並設置好“設置”功能表下的各個選項中的設置。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
94
包含如圖 4‑32 中所示的選項。其中“信號名稱”項請參考 2.19 的介紹。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32

4.3.1 系統組態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系統組態”選項,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 按
鈕,會打開“系統組態”對話方塊,如圖 4‑33 所示。使用者可在對話方塊中設置工程單位和
振動臺參數等參數。

圖 4‑33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工程單位”頁,可設置試驗中各物理量的單位。詳見 2.9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振動臺參數”頁,可設置試驗中振動臺相關參數。詳見
2.11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E-mail”頁,可設置在指定條件下發送 Email 通知使用
95
者試驗相關資訊,詳見 3.4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信號風格”頁,可設置各信號線的線類型、線寬度和線
顏色等特性,詳見 3.4 介紹。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雜項”頁,可設置程式啟動時是否檢測校準檔,設置圖
形顯示參數、圖形存儲參數、試驗狀態和通道狀態的顯示等,詳見 3.4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Web 伺服器”頁,可啟用 Web 伺服器,允許用戶遠端監
控試驗,詳見 3.4 介紹。

4.3.2 通道編輯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通道編輯”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的 按鈕,
打開“通道編輯”對話方塊,如圖 4‑34 所示。“通道編輯”對話方塊中包含“輸入通道”、
“數位輸入”和“數位輸出”四個選項頁。

圖 4‑34
選擇“輸入通道”選項,在這裡設置輸入通道有關參數。詳見 2.10 介紹。
選擇“數位輸入”選項,可設置數位輸入。利用數位輸入,可以將控制命令通過數位輸入
的管腳發送到振動控制系統。詳見 2.12 介紹。
選擇“數位輸出”選項,可設置數位輸出。利用數位輸出,振動控制器可以通過數位輸出
的管腳發送控制命令到外部系統。詳見 2.12 介紹。

4.3.3 控制參數

96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控制參數”,或點擊設置工具列中的 這一按鈕,
打開如圖 4‑35 所示的“控制參數”對話方塊。控制參數對話方塊中包含三個選項卡:“試驗
參數”、“高級參數”和“安全參數”。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35
“試驗參數”選項卡中,包括“常規參數”、“運行時參數”和“均衡參數”三欄需要設
置。“常規參數”欄中,“控制策略”有“加權平均”、“最大值”、“最小值”三項可選,
其中“加權平均”是用於 2 個及 2 個以上通道數作為控制通道時用,多通道作為控制通道時,
默認的控制策略即為加權平均。加權平均是對每個控制通道的輸入信號應用加權因數,然後疊
加所有控制通道的輸入信號產生控制信號。最大值是檢查所有控制通道每一個頻率點的輸入信
號,基於各控制通道每一個頻率點的信號最大值產生綜合控制譜。最小值是檢查所有控制通道
每一個頻率點的輸入信號,基於各控制通道每一個頻率點的信號最小值產生綜合控制譜。
每閉環平均次數:用於設置每一次閉環所做的線性平均次數。
指數加權因數:用於設置控制閉環的指數加權係數,它表示控制對試驗變化的反應速度。
該值越小,控制反應越快,該值越大,控制反應越慢,控制也更平滑。
“自由度”由“每閉環平均次數”和“指數加權因數”計算得到:
自由度=2×每閉環平均次數×(2×指數加權因數-1)
停止速率:定義在試驗中斷或收到結束命令後,驅動信號下降的速率。。振動控制系統接
收到停止試驗命令後,軟體不會直接把驅動信號即刻降到零,而是逐漸地降低驅動信號直至驅
動信號為零,停止速率即定義系統把驅動信號降為零的速率。
“運行時參數”欄中:
環路補償增益:設置系統傳遞函數的補償增益。
量級變化率:設置在試驗量級改變時,量級的變化速率,包括各種情況下的量級改變,如
試驗起動、計畫表中的量級試驗,以及手動設置量級、增加量級、減少量級等情況下的量級改
97
變。
量級步長:設置在手動增加量級或減少量級時,每點擊一次“量級上升”或“量級下降”,
量級的改變量。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頻響變化率:是指頻響函數有改變時,其變化的速率。
量級變化時重置平均:勾選此項,則量級有任何改變時,重新平均。
繼續試驗時提示設置量級:勾選“繼續試驗時提示設置量級”,在試驗被中斷後繼續執行
時,會出現“設置量級”對話方塊,如圖 4‑36 所示。在對話方塊中,如勾選“下次繼續試驗
時提示設置量級”則表示在下次試驗被中斷後再繼續執行時,將繼續出現“設置量級”對話方
塊;如果不勾選則下次試驗被中斷後繼續執行時,將不會出現“設置量級”對話方塊。如果勾
選“手動量級”,則試驗將以試驗保持方式運行,試驗量級則為此處設置的試驗量級;如不勾
選“手動量級”,則試驗繼續按照計畫表中的各項設置運行。

圖 4‑36
“均衡參數”欄中, “起動模式”中包括三個選擇:“線上測量”、“上次試驗”和“文
件”。 信號類型包括三個選擇:“參考譜”、“平直譜”、“成型隨機”。選擇“線上測量”
和“參考譜”則表示在均衡過程中獲取用於正式試驗的頻響函數。這是默認的獲取方法,選擇
此項時,還需設置下列參數:
起動電壓:設置均衡開始時的驅動電壓。
起動時間:驅動電壓從起動電壓上升到最大驅動電壓的時間。
均衡量級:均衡時所需達到的量級。
均衡閉環數:設置均衡時閉環數,也即均衡時更新傳遞函數的次數,每閉環一次更新一次
傳遞函數。
環路補償增益:設置傳遞函數的補償增益。
最小相干係數:指控制通道與輸出通道的相干係數。

均衡完成後自動運行計畫表:勾選此項,則在均衡完成後自動進行試驗,而不會有提示。
如果不勾選此項,則均衡完成後,會提示如圖 4‑37 所示對話方塊。

98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37
根據均衡的結果,使用者可選擇是否繼續進行試驗。

“信號類型”選擇“平直譜”,則需設置信噪比的分貝數。
“信號類型”選擇“成型隨機”,則需進行成型隨機的譜設置。

“起動模式”選擇“上次試驗”,則以上次試驗獲取的頻響函數作為本次試驗的頻響函數。
無需進行均衡即正式開始試驗。

“起動模式”選擇“檔”,則需點擊 圖示,導入頻響函數作為本次試驗的頻響函數,

無需進行均衡即正式開始試驗,如圖 4‑38 所示。

99

圖 4‑38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選擇“高級參數”選項卡,如圖 4‑39 所示。這一選項卡中用於設置是否使用峭度控制。


常規的隨機控制試驗中,輸出的是滿足正態分佈的隨機信號,信號的峭度值均為 3。由於滿足
正態分佈的原因,大的信號峰值在信號中佔有時間很少。峭度控制的目的就是調整隨機信號的
幅值量級分佈,增加較大信號峰值量級在隨機信號中的所占時間,但是不改變試驗功率譜密度
量級。峭度擴大了控制信號的峰值量級,使試驗更加接近真實環境。關於如何進行峭度控制,
詳見 2.4.3 介紹。

圖 4‑39
“高通濾波”欄中:
類型包含三個選擇:“禁用”、“自動”和“自訂”。
禁用:不使用高通濾波。
自動:根據參考譜的最低頻率自動選擇截止頻率。
自訂:可手動輸入截止頻率,範圍為 0.2-14 Hz。

在“控制參數”對話方塊中,選擇“安全參數”選項,如圖 4‑40 所示。

100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40
“均衡時檢查”欄中:
第一次驅動檢查:設置第一次環路檢查時,驅動電壓與均衡階段所允許的最大驅動電壓之
比。
第二次驅動檢查:設置第二次環路檢查時,驅動電壓與均衡階段所允許的最大驅動電壓之
比。
最大驅動電壓:設置系統均衡階段允許的最大驅動電壓。
“運行時檢查”欄中的:
最大驅動電壓:設置系統正常運行階段允許的最大驅動電壓。
“通道檢查”欄中的“
開環檢查等級:包含“標準”、“寬鬆”、“嚴格”三個選擇。默認為“標準”,若選擇
“寬鬆”,則系統在運行時,判斷開環的標準將放寬,若選擇“嚴格”則判斷開環的標準更嚴
格。
通道最大雜訊:設置系統運行階段輸入通道允許的最大雜訊。
勾選“通道增益丟失檢查”,則在試驗運行時,系統將自動對通道增益是否丟失進行檢查。

點擊右下角“高級”按鈕,打開“安全參數”對話方塊,如圖 4‑41 所示,可對“譜線檢


查”、“凹槽控制”、“從中斷處恢復運行”進行設置。

10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41
“譜線檢查”欄中:
開始檢查量級:設置開始進行譜線數檢查的試驗量級。
線數:設置允許超出報警線/中斷線的譜線數,試驗中,如果超出的譜線數大於此處設置的
譜線數,軟體會報警或中斷。
百分比:設置允許超出報警線/中斷線的譜線數與總譜線數之比,試驗中,如果超出的譜線
數與總譜線數的百分比大於此處設置的值,則報警或自動中斷。
“凹槽控制”欄中:
凹槽通道開環檢查:勾選此項即在試驗過程中對需要進行凹槽控制的通道進行開環檢查。
控制信號低中斷檢查:勾選此項即在試驗過程中對控制信號是否過低(低於中斷限值)進
行檢查。
浮動控制:選中時,凹槽譜按照當前量級浮動控制,否則按照固定的凹槽譜進行控制。
開始浮動量級:用於設置凹槽控制試驗過程中,當前試驗量級達到或超過設定的“開始浮
動量級”時,凹槽譜開始浮動控制。。
勾選“從中斷處恢復運行”允許用戶在中斷試驗後,直接從中斷處繼續進行試驗。

4.3.4 試驗編輯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試驗編輯”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的 按鈕,打
開如圖 4‑42 所示“試驗編輯”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中,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定義參考譜,在
對話方塊上部即時更新並顯示所設置的參考譜。對話方塊包括三個選項卡,分別為“寬頻隨機
1”、“限制 1”和“計畫表 1”。
其中的數字“1”表示當前參考譜的序號為“1”,最多可設置 8 個參考譜,系統預設他們
的序號為 1~8,如果設置了多個參考譜,則系統按照參考譜序號從小到大的順序自動運行多參
考譜試驗。關於如何定義多參考譜試驗,詳見 2.15 介紹。

10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42
點擊“寬頻隨機 1”選項,使用者可根據所試驗的目標定義參考譜,可定義參考譜的頻率
範圍以及頻帶範圍內的參考譜幅值量級,同時可定義報警上下限,中斷上下限。其中:
左斜率:以當前頻率點為基點,左邊直線的斜率。在對話方塊中,左斜率可以直接輸入數
值。
右斜率:以當前頻率點為基點,右邊直線的斜率。在對話方塊中,右斜率可以直接輸入數
值。
在圖 4‑42 中,對話方塊下方各按扭的意義為:
插入行:在當前行上方插入一行。
刪除行:刪除當前選中行。
添加行:在表格最下方增加一行。
刷新:重新設置參考譜後,點擊“刷新”按鈕可將其顯示更新顯示在對話方塊的上方。
計算交越點:勾選這一選項,則根據使用者輸入的參考譜資料,自動計算並顯示出各交越
點的數值。
導入數據:點擊該按鈕打開“打開”對話方塊。如果用戶已有需作為參考譜的試驗資料檔
案,則選擇直接導入即可。有二進位、txt 文本、excel 表格等多種類型的資料檔案可直接導入。

有效值:自動計算並顯示所定義的參考譜有效值。點擊 可調整有效值。
103
斜率:斜率單位可選 dB/Hz(線性)或 dB/Oct(對數)。
頻率範圍:定義參考譜的頻率範圍,勾選“自動”則軟體根據設定的參考譜自動選擇頻率
範圍,否則使用者需要自己選擇頻率範圍。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分析譜線:定義參考譜的分析譜線數,勾選“自動”則軟體根據設定的參考譜和頻率範圍
自動選擇分析譜線,否則使用者需要自己選擇分析譜線。系統根據所定義的頻率範圍和分析譜
線數,自動計算並顯示採樣頻率、幀時間、採樣點數和頻率間隔。
多參考譜:用於設置多參考譜試驗,詳見 2.15 介紹。
參考譜描述:可在編輯方塊中對當前參考譜進行文字描述。
匯出:將設置好的參考譜存儲成一個.tst 文件。
導入:將原來存儲的參考譜檔(.tst 檔)直接導入。
選擇“限制 1”選項,可顯示根據所設置的參考譜計算出的最大加速度、最大速度、最大
位移、最大力,同時與振動臺參數進行比較,計算並顯示所定義的參考譜是否超出振動臺負荷。
如圖 4‑43 所示。在圖中,還可自訂控制信號的有效值容差限制。勾選“自訂”選項,在“低
中斷”、“低報警”、“高報警”和“高中斷”中輸入所需要設置的值即可。有效值容差限制
是以限制控制信號的有效值的方式為試驗提供保護的。

圖 4‑43
選擇“計畫表 1”選項,如圖 4‑44 所示。計畫表可以供用戶預先制定好試驗運行的順序。

10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44
“計畫表”對話方塊中左邊第一列為各試驗事件運行的順序號。各試驗事件按照順序依次
進行。

“類型”列中選擇試驗事件的類型,點擊 按鈕,選擇需要的試驗事件。“插入行”、“添

加行”和“刪除行”用於對表格進行編輯。所有可選擇的試驗事件如圖 4‑45 所示。

105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45
量級試驗:選擇“量級試驗”,需定義量級(%)以及在此量級下所需試驗的時間。
暫停:在試驗“類型”列選擇“暫停”,則控制振動試驗系統暫停試驗。當參數列設置為
“時間”時,只需在“時間”列編輯方塊中輸入暫停的時間;當參數列設置為“無限”時,試
驗一直處於暫停狀態,直到手動繼續試驗為止。
開始迴圈:在試驗“類型”列選“開始迴圈”,則控制振動試驗系統按照設定的試驗類型
和次數進行迴圈試驗。“開始迴圈”與“結束迴圈”結合使用,不能只使用其中一個。在“開
始迴圈”和“結束迴圈”之間的試驗會按照“開始迴圈”中設置的次數迴圈執行。如圖 4‑46
所示,在“開始迴圈”和“結束迴圈”之間的“量級試驗”和“試驗報告”會迴圈執行 2 次。
迴圈可嵌套但“開始迴圈”和“結束迴圈”必須成對使用。

10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46
允許中斷檢查:允許試驗中進行中斷檢查,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
禁止中斷檢查:禁止試驗中進行中斷檢查,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
開環控制:停止線上更新系統的頻響函數和其它閉環控制參數,系統將不會根據回饋信號
來修正驅動信號,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
閉環控制:線上更新系統的頻響函數和其它閉環控制參數,系統將根據回饋信號來修正驅
動信號,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閉環控制為系統的預設控制模式。
保存:保存信號和圖形或者保存試驗資料包。保存內容、格式等按照“資料存儲”下面的
“信號和圖形存儲設置”對話方塊中設置完成。
試驗報告:自動生成測試報告。在“參數”列可選擇保存 Word 或 PDF 格式的報告。
DIO 輸出: 選擇“DIO 輸出”,可以定義數位輸出管腳的高低電平輸出。其中“1”代表

高電平,“0”代表低電平。點擊 可以對管腳 1~8 進行定義。

4.4 共振搜索與駐留試驗設置
本章介紹共振搜索與駐留試驗設置。進行共振搜索與駐留試驗時,其中下拉式功能表“設
置”需要操作工程師特別注意,需要設置的選項通常有工程單位、振動臺參數、輸入通道設置、
控制參數和參考譜等。每次進行振動試驗之前,都需要分別檢查並設置好“設置”功能表下的
107
各個選項中的設置。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包含如圖 4‑47 中所示的選項。其中“信號
名稱”項請參考 2.19 的介紹。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47

4.4.1 系統組態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系統組態”選項,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 按鈕,

會打開“系統組態”對話方塊,如圖 4‑48 所示。使用者可在對話方塊中設置工程單位和振動


臺參數等參數。

圖 4‑48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工程單位”頁,可設置試驗中各物理量的單位。詳見 2.9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振動臺參數”頁,可設置試驗中振動臺相關參數。詳見
2.11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E-mail”頁,可設置在指定條件下發送 Email 通知使用
108
者試驗相關資訊,詳見 3.4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信號風格”頁,可設置各信號線的線類型、線寬度和線
顏色等特性,詳見 3.4 介紹。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雜項”頁,可設置程式啟動時是否檢測校準檔,設置圖
形顯示參數、圖形存儲參數、試驗狀態和通道狀態的顯示等,詳見 3.4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Web 伺服器”頁,可啟用 Web 伺服器,允許用戶遠端監
控試驗,詳見 3.4 介紹。

4.4.2 通道編輯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通道編輯”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的 按鈕,打

開“通道編輯”對話方塊,如圖 4‑49 所示。“通道編輯”對話方塊中包含“輸入通道”、“數


位輸入”和“數位輸出”四個選項頁。

圖 4‑49
選擇“輸入通道”選項,在這裡設置輸入通道有關參數。詳見 2.10 介紹。
選擇“數位輸入”選項,可設置數位輸入。利用數位輸入,可以將控制命令通過數位輸入
的管腳發送到振動控制系統。詳見 2.12 介紹。
選擇“數位輸出”選項,可設置數位輸出。利用數位輸出,振動控制器可以通過數位輸出
的管腳發送控制命令到外部系統。詳見 2.12 介紹。

4.4.3 控制參數

109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控制參數”或點擊 按鈕,打開如圖 4‑50 所示的對

話方塊。控制參數對話方塊中包含三個選項卡:“試驗參數”、“共振參數”和“安全參數”。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50
在“試驗參數”選項卡中有“常規參數”、“運行時參數”、“濾波器”和“啟動參數”
四個欄目中的參數需要設置。
在“常規參數”中:
控制策略:有“加權平均”、“最大值”、“最小值”三項可選,其中“加權平均”是用
於 2 個及 2 個以上通道數作為控制通道時用,多通道作為控制通道時,默認的控制策略即為加
權平均。加權平均是對每個控制通道的輸入信號應用加權因數,然後疊加所有控制通道的輸入
信號產生控制信號。最大值是檢查所有控制通道每一個頻率點的輸入信號,基於各控制通道每
一個頻率點的信號最大值產生綜合控制譜。最小值是檢查所有控制通道每一個頻率點的輸入信
號,基於各控制通道每一個頻率點的信號最小值產生綜合控制譜。
掃頻方式:確定正弦掃頻的方式,可定義為“線性”或“對數”
停止速率:定義在試驗中斷或收到結束命令後,驅動信號下降的速率。
閉環週期:“固定”,是指試驗按照試驗編輯的閉環週期運行;“自我調整”是指閉環週
期會隨著回應時間的變化調整閉環週期。
“運行時參數”欄中:
量級上升變化率:定義試驗量級改變時,量級的變化速率,包括試驗啟動、計畫表中的改
變試驗量級時、以及手動設置量級增加等情況下的量級改變。
量級下降變化率:定義試驗量級改變時,量級的變化速率,包括試驗啟動、計畫表中的改
變試驗量級時、以及手動設置量級減小等情況下的量級改變。
量級步長:定義點擊“量級上升”、“量級下降”試驗命令時,每一次峰值量級增加或減
少的變化量。

110 平滑因數:對幀與幀之間的幅值進行平均。
“濾波器”欄中:
比例頻寬:表示濾波器的頻寬隨著驅動信號的頻率變化而變化。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最大頻寬:定義濾波器的最大頻寬。例如,“濾波器”欄的設置如圖 4‑50 中所示,“比


例頻寬”定義為 12.5%,“最大頻寬”定義為 5 Hz,若掃頻範圍為 20 Hz~2000 Hz,則在 20 Hz
處,濾波器的頻寬為 2.5 Hz,到 40 Hz 處,濾波器頻寬為 5 Hz,40 Hz~2000 Hz 範圍,濾波器
的頻寬均為 5 Hz。
最小回應時間:定義低頻時候的閉環時間。
“啟動參數”欄中:
起動模式:可選“平滑”或“快速”。
起動步數:“快速”起動模式有這項參數,定義試驗起動時,分多少步達到 100%量級。
若起動模式選擇“平滑”,則起動步數無效;若起動模式選擇“快速”,則起動步數可由用戶
自訂設置,設置範圍為 1~100。
起動電壓:用於設置試驗開始時正弦信號的起始驅動電壓值。
起動時間:定義驅動電壓從起動電壓上升到最大驅動電壓的時間。
選擇“共振參數”選項頁,如圖 4‑51 所示。

圖 4‑51
駐留試驗是基於被測試件的傳遞函數進行的,在得到傳遞函數的基礎上,在共振頻率附近
駐留或跟蹤。此處定義駐留試驗相關的傳遞函數參數。VENZO 振動控制系統可提供使用者選
擇所需的傳遞函數,可多選,最多可選擇 4 個傳遞函數,如圖 4‑51 所示。在“激勵”列和“響
應”列可選擇合適的通道為激勵通道和響應通道,從而定義所需的傳遞函數。選擇了激勵通道
和回應通道後,系統即會自動確定傳遞函數的名稱。
“相位跟蹤”欄可定義相位跟蹤時相關參數。
回饋增益:定義在進行相位跟蹤時,相位差的修正比例。
頻率最大漂移率:定義在進行相位跟蹤時,允許的頻率最大漂移率。
111
最大掃頻率:定義在進行相位跟蹤時,允許的最大掃頻率,以當前掃頻率的倍數來定義。
非線性搜索範圍:當相位漂移超過設定的範圍時,相位跟蹤搜索的頻率範圍也會相應變大。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選擇“安全參數”選項頁,如圖 4‑52 所示。

圖 4‑52
“啟動時檢查”欄中:
最大驅動電壓:設置系統啟動階段允許的最大驅動電壓。
“運行時檢查”欄中的:
最大驅動電壓:設置系統正常運行階段允許的最大驅動電壓。
“通道檢查”欄中的:
開環檢查等級:包含“標準”、“寬鬆”、“嚴格”三個選擇。默認為“標準”,若選擇
“寬鬆”,則系統在運行時,判斷開環的標準將放寬,若選擇“嚴格”則判斷開環的標準更嚴
格。
通道最大雜訊:設置系統運行階段輸入通道允許的最大雜訊。
勾選“通道增益丟失檢查”,則在試驗運行時,系統將自動對通道增益是否丟失進行檢查。

點擊右下角“高級”按鈕,打開“安全參數”對話方塊,如圖 4‑53 所示。。可對“跳變


點容差”、“凹槽控制”、“開環控制”、“從中斷處恢復運行”進行設置。

112

圖 4‑5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勾選“跳變點容差”欄,可設置參考譜有跳變時的容差帶。
跳變閾值:設置一個幅值跳變臨界值,當跳變幅度達到這一設定的值時,跳變點容差中的
設置有效。
報警檢查範圍:設置跳變點的報警頻率範圍。
中斷檢查範圍:設置跳變點的中斷頻率範圍。
“凹槽控制”欄中:
凹槽通道開環檢查:勾選此項即在凹槽控制試驗過程中對需要進行凹槽控制的通道進行開
環檢查。
控制信號低中斷檢查:勾選此項即在凹槽控制試驗過程中對控制信號是否過低(低於中斷
限值)進行檢查。
浮動控制:選中時,凹槽譜按照當前量級浮動控制,否則按照固定的凹槽譜進行控制。
開始浮動量級:用於設置凹槽控制試驗過程中,當前試驗量級達到或超過設定的“開始浮
動量級”時,凹槽譜開始浮動控制。
中斷延遲時間:用於設置在中斷條件到達後,延遲多久執行中斷操作。
勾選“從中斷處恢復運行”允許用戶在中斷試驗後,直接從中斷處繼續進行試驗。
開環控制:勾選“回應通道高中斷檢查”則在試驗開環控制時,對回應通道進行高中斷檢
查。
頻率切換:勾選“無縫切換”,如果前面運行過掃頻試驗,那麼運行後面計畫表的掃頻試
驗時,如果開始掃頻的頻率點在前面掃頻項的頻率範圍以內,驅動會從設置的起始驅動量級開
始起動,如果您設置的起始驅動量級較大,如預設值 90%,那麼您將看到掃頻幾乎是從開始頻
率點直接開始的,幾乎看不到量級緩慢上升的過程。

4.4.4 試驗編輯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試驗編輯”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的 按鈕,打
開如圖 4‑54 所示“試驗編輯”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中,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定義參考譜,在
對話方塊上部即時更新並顯示所設置的參考譜。對話方塊包括五個選項卡,分別為“掃頻譜 1”、
“限制 1”、“預設掃頻率 1”、“預設壓縮因數 1”和“計畫表 1”。
其中的數字“1”表示當前參考譜的序號為“1”,最多可設置 8 個參考譜,系統預設他們
的序號為 1~8,如果設置了多個參考譜,則系統按照參考譜序號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自動運行
多參考譜試驗。關於如何定義多參考譜試驗,詳見 2.15 介紹。

11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54
點擊“掃頻譜 1”選項,使用者可根據所試驗的目標定義參考譜,可定義參考譜的掃頻範
圍、採樣頻率、閉環時間以及頻帶範圍內的參考譜幅值量級,同時可定義報警上下限,中斷上
下限。其中:
左斜率:以當前頻率點為基點,左邊直線的斜率。在對話方塊中,左斜率可以直接輸入數
值,也可選擇“恒加速度”、“恒速度”、“恒位移”。
右斜率:以當前頻率點為基點,右邊直線的斜率。在對話方塊中,右斜率可以直接輸入數
值,也可選擇“恒加速度”、“恒速度”、“恒位移”。
VENZO 系列振動控制儀定義參考譜的方式非常靈活。圖 4‑54 中,對話方塊下方各按鈕的
意義為:
插入行:在當前行上方插入一行。
刪除行:刪除當前選中行。
添加行:在表格最下方增加一行。
刷新:重新設置參考譜後,點擊“刷新”按鈕可將其顯示更新顯示在對話方塊的上方。
計算交越點:勾選這一選項,則根據使用者輸入的參考譜資料,自動計算並顯示出各交越
點的數值。
斜率:斜率單位可選 dB/Hz(線性)或 dB/Oct(對數)。

114 恒值譜:點擊打開恒值譜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4‑55 所示。如果用戶試驗參考譜為恒值譜,


在該對話方塊中設置會更為方便些。對話方塊中,“頻率範圍”兩個編輯方塊中定義所需的總
的頻率範圍。可以定義恒加速度、恒速度、恒位移譜,以及這些恒值譜的量級和頻率範圍。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55
導入數據:點擊該按鈕打開“打開”對話方塊。如果用戶已有需作為參考譜的試驗資料檔
案,則選擇直接導入即可。有二進位、txt 文本、excel 表格等多種類型的資料檔案可直接導入。
頻率範圍:定義參考譜的頻率範圍。
分析譜線:定義參考譜的分析譜線數。
採樣頻率:定義正弦試驗的採樣頻率。
閉環時間:定義正弦試驗的閉環時間。
多參考譜:用於設置多參考譜試驗,詳見 2.15 介紹。
參考譜描述:可在編輯方塊中對當前參考譜進行文字描述。
匯出:將設置好的參考譜存儲成一個.tst 文件。
導入:將原來存儲的參考譜檔(.tst 檔)直接導入。

點擊“限制 1”選項,可顯示根據所設置的參考譜計算出的最大加速度、最大速度、最大
位移、最大力,同時與振動臺參數進行比較,計算並顯示所定義的參考譜是否超出振動臺負荷。
如圖 4‑56 所示。

115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56
點擊“預設掃頻率 1”選項,可定義預設掃頻的速率。如圖 4‑57 所示。

116 圖 4‑57
開始點(Oct/Min):定義開始頻率點,開始頻率點處的掃頻率。
結束點(Oct/Min):定義結束頻率點,結束頻率點處的掃頻率。
Min/Sweep:以掃頻一次所需的時間的形式定義掃頻率。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插入行:在當前行上方,插入一行。
刪除行:刪除當前行。
添加行:在表格的最下方,插入一行。
常規掃頻率:在參考譜定義的掃頻範圍內,未在表格中定義掃頻率的掃頻範圍以“常規掃
頻率”中定義的掃頻率進行掃頻。
點擊“掃頻率計算”,如圖 4‑58 所示。掃頻方式有“對數”和“線性”兩種。
選擇“對數”掃頻方式,則計算公式為:{Log2(上限頻率/下限頻率) }÷掃頻率
選擇“線性”掃頻方式,則計算公式為:
(上限頻率-下限頻率)÷掃頻率

圖 4‑58
如圖 4‑59 中所示,表格中定義了 30~100 Hz 的掃頻率為 2 Oct/Min,1500~2000 Hz 的掃頻
率為 3 Oct/Min,整個參考譜定義的掃頻範圍為 30~2000 Hz,因此,表格中沒有定義掃頻的範
圍是 100~1500 Hz,那麼這一範圍的掃頻率即為“常規掃頻率”定義的值 1 Oct/Min。
點擊“刷新”可即時顯示所定義的掃頻率。如圖 4‑59 中右下角中所示。

117

圖 4‑5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點擊“預設壓縮因數 1”選項,定義壓縮因數,如圖 4‑60 所示。壓縮因數:表示軟體根


據控制信號調整驅動譜的速度。壓縮因數值越小,調整得越快;壓縮因數值越大,調整得越慢。
壓縮因數不宜設置過小,那樣修正速率過快,可能會導致控制不穩定,導致系統不安全;但是
壓縮因數也不宜設置過大,那樣修正速率會很慢,可能導致幅值修正不夠。通常,建議掃頻經
過尖銳的諧振點或反諧振點附近時,設置較小的壓縮因數,但也不是絕對的,為了系統的安全,
您可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壓縮因數。壓縮因數可設置範圍為 1~40。

圖 4‑60
開始點(Oct/Min):定義開始頻率點,開始頻率點處的壓縮因數。
結束點(Oct/Min):定義結束頻率點,結束頻率點處的壓縮因數。
插入行:在當前行上方,插入一行。
刪除行:刪除當前行。
添加行:在表格的最下方,插入一行。
常規壓縮因數:在參考譜定義的掃頻範圍內,未在表格中定義壓縮因數的頻率範圍則以“常
規壓縮因數”中定義的壓縮因數進行掃頻。
如圖 4‑61 中所示,表格中定義了 30~1000 Hz 的壓縮因數為 4,1500~2000 Hz 的壓縮因數
為 6,整個參考譜定義的掃頻範圍為 30~2000 Hz,因此,表格中沒有定義頻率範圍是 1000~1500
Hz,那麼這一範圍的壓縮因數即為“常規壓縮因數”中定義的值 5。

118 點擊“刷新”可即時顯示所定義的壓縮因數。如圖 4‑61 中右下角中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61
點擊“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選擇“計畫表 1”選項,如圖 4‑62 所示對話方塊。計畫表
可以供用戶預先制定好試驗運行的順序。

119
圖 4‑62
圖 4‑63 所示對話方塊中左邊第一列為各試驗事件運行的順序號。各試驗事件按照順序依
次進行。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類型”列中選擇試驗事件的類型,點擊 按鈕,選擇需要的試驗事件。“插入行”、“添

加行”和“刪除行”用於對表格進行編輯。所有可選擇的試驗事件如圖 4‑63 所示。

圖 4‑63
掃頻:控制振動試驗系統進行掃頻試驗,選擇“掃頻”事件,如圖 4‑64 所示。

120

圖 4‑6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在“頻率”列定義與頻率相關參數,包括掃頻的頻率下限、掃頻的頻率上限、掃頻的開始點
頻率以及掃頻的方向,方向定義為向上表示由低頻向高頻掃頻,向下則表示由高頻向低頻掃頻。
在“量級”列定義掃頻試驗的量級,直接將所需要的試驗量級值輸入即可。
在“時間”列定義掃頻持續的時間,一般以“次數”、“時間”或“週期數”表示,由開
始頻率點向上掃頻到上限頻率完成掃頻過程稱為 1 次掃頻,由開始頻率點向下掃頻到下限頻率
完成掃頻過程也稱為 1 次掃頻,即從上、下限頻率範圍中的任意開始頻率點掃頻至任意一端(上
/下限頻率)為一次掃頻。“設置方式”中設置為“次數”,如果希望向上掃頻 1 次,再向下掃
頻 1 次,則“設置值”定義為 2。如果“設置方式”中設置為“週期數”,則在“設置值”中
輸入所需要正弦信號的週期數。如果“設置方式”中選擇為“時間”,則在“設置值”中輸入
所需要的掃頻時間長度即可。

在“參數”列,可定義掃頻的詳細參數。點擊 按鈕,打開“掃頻設置”對話方塊。如

圖 4‑65 所示。

圖 4‑65
“掃頻設置”對話方塊中設置與正弦試驗中“掃頻設置”對話方塊相同,詳細介紹見正弦
試驗中關於“掃頻設置”對話方塊的介紹。
繼續掃頻:在上一事件結束點的頻率開始立即掃頻。上一事件結束之後,驅動並未開始下
降之時,即開始掃頻。繼續掃頻事件需定義“頻率”列中的“下限”,此時的下限並不一定就
是繼續掃頻事件中的掃頻下限,它只是定義了掃頻範圍的一個端點,另外一個端點由上一次事
件中的結束頻率確定。而“繼續掃頻”事件的特點就是之前的事件結束時正弦信號不會下降,
而是直接進入“繼續掃頻”事件,並在新的掃頻範圍內連續掃頻;“繼續掃頻”事件有關參數
設置與“掃頻”事件設置相同。
步進試驗:在試驗“類型”列選擇“步進試驗”,則駐留以步進方式進行。在定義的頻率
範圍內,從開始頻率開始,以設定的頻率間隔,依次駐留。如圖 4‑66 所示。

12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66
在對話方塊中,在“頻率”列定義頻率相關參數,包括頻率下限、頻率上限、開始點頻率
以及步進的方向,方向定義為向上表示由低頻向高頻步進駐留,向下則表示由高頻向低頻步進
駐留。
在“量級”列定義掃頻的量級,直接將所需要的試驗量級值輸入即可。
在“時間”列定義步進駐留持續的時間,一般以“次數”、“時間”或“週期數”表示。
由開始頻率點向上步進駐留到上限頻率的過程稱為 1 次步進試驗,由開始頻率點向下步進駐留
到下限頻率的過程也稱為 1 次步進試驗,即從上、下限頻率範圍中的任意開始頻率點步進駐留
至任意一端(上/下限頻率)為一次步進試驗。“設置方式”中設置為“次數”,如果希望向上
步進試驗 1 次,再向下步進試驗 1 次,則“設置值”定義為 2。如果“設置方式”中設置為“週
期”,則“設置值”定義正弦信號的週期數。如果“設置方式”中設置為“時間”,則“設置
值”定義所需的時間長度即可。

也可以通過點擊“參數”列中的 按鈕,打開“步進試驗”對話方塊,如圖 4‑67 所示,

在“步進試驗”對話方塊中設置各參數。有幾項需要注意:
步進方式:可選為“線性”或“對數”,即以線性或對數方式步進駐留。
步長:定義每一步的長度。
執行時間:在每一個頻率點上駐留的時間長度。
122
停止時間:每一個頻率點上,結束駐留後的等待時間。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67
駐留:在試驗“類型”列選擇“駐留”,則控制振動試驗系統在所設置的頻率點駐留。如
圖 4‑68 所示。

圖 4‑68
在圖 4‑68 所示對話方塊中:
在“頻率”列中的“開始”列定義需要駐留的頻率點。
在“量級”列定義駐留的量級,直接將所需要的試驗量級值輸入即可。
在“時間”列定義駐留的時間,時間可以以“時間”或“週期數”兩種方式定義,如果選
擇“時間”,則輸入所需時間長度即可,如定義駐留的時間為 5 分鐘,則在“設置值”列輸入
123
00:05:00 即可。如以選擇“週期數”,則輸入需要駐留的正弦信號的週期的個數。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也可以通過點擊“參數”列中的 按鈕,打開“駐留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4‑69 所示,

在“駐留設置”對話方塊中設置各參數。

圖 4‑69
繼續駐留:在試驗“類型”列選擇“繼續駐留”,則控制振動試驗系統在上一事件的結束
頻率點繼續駐留。如圖 4‑70 所示。“繼續駐留”事件可以在“駐留”事件之後,則在“駐留”
事件設置的頻率點繼續駐留,如果在其它事件之後,則“繼續駐留”駐留的頻率點為上一事件
結束時的頻率。上一事件結束之後,驅動並未開始下降之時,即開始駐留。

圖 4‑70

也可以通過點擊“參數”列中的 按鈕,打開“繼續駐留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4‑71

所示,在“繼續駐留設置”對話方塊中設置各參數。
12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71

共振搜索:控制從正弦掃頻開始,搜索共振點。在參數列中點擊 按鈕打開“共振搜索

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4‑72 所示。

圖 4‑72
對“共振搜索”對話方塊中:
下限:設置共振搜索的下限頻率。
上限:設置共振搜索的上限頻率。
方向:共振搜索時掃頻的方向,不可設置,方向必須是“向上”。
量級:設置共振搜索的試驗量級。
掃頻率:設置共振搜索時的掃頻率;選擇“默認”,則按照參考譜中所設置的掃頻率進行
共振搜索;選擇“自訂”,則可直接輸入所需的掃頻率。
壓縮因數:設置共振搜索時的壓縮因數;選擇“默認”,則按照參考譜中所設置的壓縮因
數進行共振搜索;選擇“自訂”,則可直接輸入所需的壓縮因數。
搜索對象:因為駐留是基於被測試件的傳遞函數進行,在得到傳遞函數的基礎上,在共振
頻率點附件駐留或跟蹤。此處用於選擇共振搜索所使用的傳遞函數。
搜索準則:設置共振搜索過程中,將一個頻率點判斷為共振點的準則。可以以“Q 值”和
“傳遞特性幅值”兩種方式定義,也可以同時選擇兩種方式,即滿足任意一項準則便認為是共 125
振點。
保留:選擇需要保留的共振點的判斷準則,同時設置需要保留的共振點個數。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最小頻率間隔:設置兩個共振點之間的最小頻率間隔。如果兩個點都滿足了共振點的條件,
但頻率間隔小於此處所設置的值,則不視為兩個共振點,而視為一個共振點。
共振駐留:在所搜索的共振點上進行駐留,一般與共振搜索成對使用。在對話方塊中“參

數”列中點擊 按鈕打開“共振駐留”對話方塊,如圖 4‑73 所示。

圖 4‑73
在“共振駐留設置”對話方塊中:
量級:設置駐留試驗的量級。
壓縮因數:設置駐留試驗的壓縮因數。
類型:可設置為“頻率鎖定駐留”或“共振跟蹤駐留”。“頻率鎖定駐留”表示在搜索到
的頻率點駐留;“共振跟蹤駐留”表示駐留頻率隨著共振點的變化而變化。
“駐留停止條件”欄設置駐留停止條件,當滿足以下條件中的某一條件時,駐留試驗停止。
駐留時間:設置駐留時間,達到設置的時間,駐留事件停止。
駐留週期數:設置駐留的正弦週期數,達到設定的正弦週期數,駐留事件停止。
傳遞特性幅值漂移:當傳遞特性幅值比在駐留過程中的漂移率達到所設置的值時,駐留事
件停止,以“dB”表示。
相位漂移:當相位漂移達到指定的值時,停止駐留。
頻率漂移(Hz):只有駐留類型選擇為“共振跟蹤駐留”時才可設置。當頻率漂移達到指
定的值時,駐留事件結束。
頻率漂移(%)
:只有駐留類型選擇為“共振跟蹤駐留”時才可設置。當頻率漂移達到指定
的百分比值時,駐留事件結束。
共振搜索與駐留:表示控制先從正弦掃頻開始,搜索到共振點後進行駐留。

12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74
在“共振搜索與駐留設置”對話方塊中,對話方塊上邊一欄用於設置共振搜索相關參數:
下限:設置共振搜索的下限頻率。
上限:設置共振搜索的上限頻率。
方向:設置共振搜索時掃頻的方向。
量級:設置共振搜索的試驗量級。
掃頻率:設置共振搜索時的掃頻率;選擇“默認”,則按照參考譜中所設置的掃頻率進行
共振搜索;選擇“自訂”,則可直接輸入所需的掃頻率。
壓縮因數:設置共振搜索時的壓縮因數;選擇“默認”,則按照參考譜中所設置的壓縮因
數進行共振搜索;選擇“自訂”,則可直接輸入所需的壓縮因數。
搜索對象:因為駐留是基於被測試件的傳遞函數進行,在得到傳遞函數的基礎上,在共振
頻率點附件駐留或跟蹤。此處用於選擇共振搜索所使用的傳遞函數。
搜索準則:設置共振搜索過程中,將一個頻率點判斷為共振點的準則。可以以“Q 值”和
“傳遞特性幅值”兩種方式定義,也可以同時選擇兩種方式,即滿足任意一項準則便認為是共
振點。
保留:選擇需要保留的共振點的判斷準則,同時設置需要保留的共振點個數。
最小頻率間隔:設置兩個共振點之間的最小頻率間隔。如果兩個點都滿足了共振點的條件,
但頻率間隔小於此處所設置的值,則不視為兩個共振點,而視為一個共振點。
在“共振搜索與駐留”對話方塊中,對話方塊下部為用於設置共振搜索後駐留事件相關參
數: 127

駐留類型:可設置為“頻率鎖定駐留”或“共振跟蹤駐留”。“頻率鎖定駐留”表示在搜
索到的頻率點駐留;“共振跟蹤駐留”表示駐留頻率隨著共振點的變化而變化。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駐留停止條件”欄設置駐留停止條件,當滿足以下條件中的某一條件時,駐留試驗停止。
駐留時間:設置駐留時間,達到設置的時間,駐留事件停止。
駐留週期數:設置駐留的正弦週期數,達到設定的正弦週期數,駐留事件停止。
傳遞特性幅值漂移:當傳遞特性幅值比在駐留過程中的漂移率達到所設置的值時,駐留事
件停止,以“dB”表示。
相位漂移:相位漂移:當相位漂移達到指定的值時,停止駐留。
頻率漂移(Hz):以只有駐留類型選擇為“共振跟蹤駐留”時才可設置。當頻率漂移達到
指定的值時,駐留事件結束。
頻率漂移(%)
:以只有駐留類型選擇為“共振跟蹤駐留”時才可設置。當頻率漂移達到指
定的百分比值時,駐留事件結束。
暫停:在試驗“類型”列選擇“暫停”,則控制振動試驗系統暫停試驗。當時間列“設置
方式”為“時間”時,只需在編輯方塊中輸入暫停的時間;當時間列“設置方式”為“無限”
時,試驗一直處於暫停狀態,直到手動繼續試驗為止。
開始迴圈:在試驗“類型”列選擇“開始迴圈”,則控制振動試驗台按照設定的試驗類型
和次數進行迴圈試驗。“開始迴圈”與“結束迴圈”結合使用,不能只使用其中一個。在“開
始迴圈”和“結束迴圈”之間的試驗會按照“開始迴圈”中設置的次數迴圈執行。如圖 4‑75
所示,在“開始迴圈”和“結束迴圈”之間的“掃頻”和“步進試驗”會迴圈執行 2 次。“開
始迴圈”和“結束迴圈”必須成對使用。

128
圖 4‑75
允許中斷檢查:允許試驗中進行中斷檢查,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
禁止中斷檢查:禁止試驗中進行中斷檢查,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開環控制:停止線上更新系統的頻響函數和其它閉環控制參數,系統將不會根據回饋信號
來修正驅動信號,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
閉環控制:線上更新系統的頻響函數和其它閉環控制參數,系統將根據回饋信號來修正驅
動信號,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閉環控制為系統的預設控制模式。
保存:保存信號和圖形或者保存試驗資料包。保存內容、格式等按照“資料存儲”下面的
“信號和圖形存儲設置”對話方塊中設置完成。
試驗報告:自動生成測試報告。在“參數”列可選擇保存 Word 或 PDF 格式的報告。
DIO 輸出:選擇“DIO 輸出”,可以定義數位輸出管腳的高低電平輸出。其中“1”代表高

電平,“0”代表低電平。點擊 可以對管腳 1~8 進行定義。

4.5 經典衝擊試驗設置
本章介紹經典衝擊(Classical Shock)試驗設置,其中下拉式功能表“設置”需要操作工程
師特別注意。振動試驗中,需要設置的選項通常有工程單位、振動臺參數、輸入通道設置、控
制參數和參考譜等。每次進行振動試驗之前,都需要分別檢查並設置好“設置”功能表下的各
個選項中的設置。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包含如圖 4‑76 中所示的選項。其中“信號名
稱”項請參考 2.19 的介紹。

圖 4‑76

4.5.1 系統組態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系統組態”選項,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 按鈕,

會打開“系統組態”對話方塊,如圖 4‑77 所示。使用者可在對話方塊中設置工程單位和振動


臺參數等參數。

12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77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工程單位”頁,可設置試驗中各物理量的單位。詳見 2.9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振動臺參數”頁,可設置試驗中振動臺相關參數。詳見
2.11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E-mail”頁,可設置在指定條件下發送 Email 通知使用
者試驗相關資訊,詳見 3.4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信號風格”頁,可設置各信號線的線類型、線寬度和線
顏色等特性,詳見 3.4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雜項”頁,可設置程式啟動時是否檢測校準檔,設置圖
形顯示參數、圖形存儲參數、試驗狀態和通道狀態的顯示等,詳見 3.4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Web 伺服器”頁,可啟用 Web 伺服器,允許用戶遠端監
控試驗,詳見 3.4 介紹。

4.5.2 通道編輯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通道編輯”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的 按鈕,打

開“通道編輯”對話方塊,如圖 4‑78 所示。“通道編輯”對話方塊中包含“輸入通道”、“數


位輸入”和“數位輸出”四個選項頁。
130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78
選擇“輸入通道”選項,在這裡設置輸入通道有關參數。詳見 2.10 介紹。
選擇“數位輸入”選項,可設置數位輸入。利用數位輸入,可以將控制命令通過數位輸入
的管腳發送到振動控制系統。詳見 2.12 介紹。
選擇“數位輸出”選項,可設置數位輸出。利用數位輸出,振動控制器可以通過數位輸出
的管腳發送控制命令到外部系統。詳見 2.12 介紹。

4.5.3 控制參數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控制參數”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上 按鈕,打開
“控制參數”對話方塊,如圖 4‑79 所示。控制參數對話方塊中包含兩個選項卡:“試驗參數”
和“安全參數”。

13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79
試驗參數選項卡中有“常規參數”、“運行時參數”和“均衡參數”三個欄目中的參數需
要設置。
在“常規參數”中:
控制策略:與其它功能有些區別,在經典衝擊功能模組中,只能選為“加權平均”。“加
權平均”是用於 2 個及 2 個以上通道數作為控制通道時用,多通道作為控制通道時,默認的控
制策略即為加權平均。加權平均是對每個控制通道的輸入信號應用加權因數,然後疊加所有控
制通道的輸入信號產生控制信號。
脈衝間隔:設置相鄰兩脈衝的時間間隔。
停止速率:定義在試驗中斷或收到結束命令後,驅動信號下降的速率。
“運行時參數”欄中:
環路補償增益:定義傳遞函數的補償增益。
量級步長:定義點擊“量級上升”、“量級下降”試驗命令時,每一次峰值量級增加或減
少的變化量。
繼續試驗時提示設置量級:勾選“繼續試驗時提示設置量級”,在試驗被中斷後繼續執行時,
會出現提示框,如圖 4‑80 所示。在對話方塊中,如勾選“下次繼續試驗時提示設置量級”則
表示在下次試驗被中斷後再繼續執行時,將繼續出現“設置量級”對話方塊;如果不勾選則下
次試驗被中斷後繼續執行時,將不會出現“設置量級”對話方塊。如果勾選“手動量級”,則
試驗將以試驗保持方式運行,試驗量級則為此處設置的試驗量級;如不勾選“手動量級”,則
試驗繼續按照計畫表中的各項設置運行。

13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80
“均衡參數”欄中設置均衡試驗時相關參數:
起動模式:可選擇“線上測量”、“上次試驗”或“檔”。選擇“線上測量”則在控制時
使用線上測量得到的傳遞函數;選擇“上次試驗”則在控制時使用上次試驗中存儲的傳遞函數;

選擇“檔”則可允許使用者導入一傳遞函數檔用於試驗控制,點擊 按鈕可導入所需的傳遞

函數檔,導入的頻響函數一般為加速度頻響函數。位移頻響函數則只有使用者購買了這一功能
後才可使用。
輸出波形:可選擇均衡時輸出的波形,可選擇為“參考譜”或“白色雜訊”。系統預設選
擇的輸出波形為“參考譜”,參考譜量級為滿量級的 10%。
起動電壓:用於設置試驗開始時信號的起始驅動電壓值。
起動速率:可選擇為“快速”或“慢速”,以定義系統起動速率的快慢。
均衡閉環數:設置均衡過程的閉環次數。
環路補償增益:定義均衡時傳遞函數的補償增益。
均衡完成後自動運行計畫表:勾選則在均衡試驗完成後,自動運行計畫表。如果不勾選此
項,則在均衡完成後不會自動運行計畫表,而會出現提示對話方塊,詢問是否繼續運行計畫表,
用戶確認後才會繼續運行計畫表。
當“輸出波形”選擇為“白色雜訊”時,則需設置“白色雜訊有效值”。

選擇“安全參數”選項頁,如圖 4‑81 所示。

13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81
“均衡時檢查”欄中:
第一次驅動檢查:設置第一次環路檢查時,驅動電壓與均衡階段所允許的最大驅動電壓之
比。
第二次驅動檢查:設置第二次環路檢查時,驅動電壓與均衡階段所允許的最大驅動電壓之
比。
最大驅動電壓:設置系統啟動階段允許的最大驅動電壓。
“運行時檢查”欄中的:
最大驅動電壓:設置系統正常運行階段允許的最大驅動電壓。
“通道檢查”欄中的:
開環檢查等級:包含“標準”、“寬鬆”、“嚴格”三個選擇。默認為“標準”,若選擇
“寬鬆”,則系統在運行時,判斷開環的標準將放寬,若選擇“嚴格”則判斷開環的標準更嚴
格。
通道最大雜訊:設置系統運行階段輸入通道允許的最大雜訊。
勾選“通道增益丟失檢查”,則在試驗運行時,系統將自動對通道增益是否丟失進行檢查。
點擊右下角的“高級“按鈕,打開“安全參數”對話方塊,如圖 4‑82 所示,可對“超限
點數”進行設置。

134

圖 4‑8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超限點數”欄設置超限點數達到一定值,試驗中斷。有兩種設置方式,一種為直接設置
“點數”,如設置值為 614,則超限點數達到 614 點時,試驗中斷;另一種設置“百分比”,
即超限點數點總的資料點數的百分比超過設置的值時,試驗中斷。

4.5.4 試驗編輯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試驗編輯”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的 按鈕,打
開如圖 4‑83 所示“試驗編輯”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中,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定義參考譜,在
對話方塊上部即時更新並顯示所設置的參考譜。對話方塊包括五個選項卡,分別為“主脈衝”、
“補償”、“中斷”、“限制”和“計畫表”。

圖 4‑83
選擇“主脈衝”選項,使用者可根據試驗的目標定義主脈衝的相關參數。
波形:定義主脈衝的波形種類,如圖 4‑84 所示,有半正弦波、前峰鋸齒波、後峰鋸齒波、
三角波、矩形波、梯形波、鐘形波。除梯形波外,其它所有類型的波形需要設置的參數有脈衝
峰值和脈衝寬度。若選擇梯形波,則需要設置脈衝峰值、頂部寬度、上升寬度、下降寬度。
負脈衝:所有波形都可選擇是否為負脈衝,以調整脈衝的方向。
脈衝峰值:用於設置參考譜主峰幅值。
脈衝寬度:用於設置參考譜主峰的持續時間。

135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84
在圖 4‑83 對話方塊的左下部,可設置採樣點數,設置了採樣點數後,其它相關參數即採
樣頻率、時域間隔和幀時間會自動選擇匹配的值。“控制範圍”是指衝擊信號在頻域中控制的
頻率範圍。在圖 4‑83 對話方塊的右下部,可設置是否進行低通濾波,勾選了“低通濾波”後,
需設置低頻濾波的截止頻率。
參考譜描述:可在編輯方塊中對當前參考譜進行文字描述。
刷新:重新設置參考譜後,點擊“刷新”按鈕可將其顯示更新顯示在對話方塊的上方。
匯出:將設置好的參考譜存儲成一個.tst 文件。
導入:將原來存儲的參考譜檔(.tst 檔)直接導入。
在圖 4‑83 對話方塊中,選擇“補償”選項,如圖 4‑85 所示。

圖 4‑85
如圖 4‑85 所示,選擇“補償”選項頁:
波形:定義補償波形,可選“矩形諧波”、“矩形波”、“半正弦波”。如圖 4‑86 所示。
類型:定義波形補償的類型,可選“前後補償”、“僅前補償”、“僅後補償”。
位移:定義波形補償位移,可為“單邊”或“雙邊”。
136 前置脈衝幅值:設置前補償脈衝占主脈衝的比例。
後置脈衝幅值:設置後補償脈衝占主脈衝的比例。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86
選擇“中斷”選項頁,如圖 4‑87 所示。

圖 4‑87
在此選項頁中,主要需要選擇試驗標準。
試驗標準:定義試驗標準,可選擇“MIL-STD-810G”,“IEC 68-2-27”或“自訂”,如
圖 4‑88 所示。若選擇“MIL-STD-810G”和“IEC 68-2-27”標準,則本頁中無需設置有關參數。
如果選擇“自訂”,則此頁中各項可根據使用者的需要定義。

圖 4‑88
若試驗標準選擇“自訂”,則需要定義的參數包括“脈衝延遲”、“限制值”和“中斷檢
查寬度”等相關參數。在“脈衝延遲”欄,定義主脈衝前和主脈衝後的拓展寬度,以主脈衝寬
度的百分比定義。在“限制值”欄,以主脈衝幅值的百分比來限定中斷的條件。“中斷檢查寬
度”欄中,以主脈衝寬度的百分比來定義中斷檢查的寬度。
選擇“限制”選項頁,可顯示根據所設置的參考譜計算出的最大加速度、最大速度、最大 137
位移、最大力,同時與振動臺參數進行比較,計算並顯示所定義的參考譜是否超出振動臺負荷。
如圖 4‑89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89
在“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選擇“計畫表”選項頁,如圖 4‑90 所示。計畫表可以供用
戶預先制定好試驗運行的順序。

圖 4‑90
對話方塊中左邊第一列為試驗事件的運行順序,試驗事件按照順序依次進行。

138 “類型”列中選擇試驗事件的類型,點擊 按鈕,選擇需要的試驗事件。“插入行”、“添

加行”和“刪除行”用於對表格進行編輯。所有可選擇的試驗事件如圖 4‑91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91
量級試驗:需定義量級(%)以及在此量級下所需試驗的脈衝數。
脈衝反向:輸出與當前脈衝極性(相位)相反的脈衝。
開始迴圈:在試驗“類型”列選擇“開始迴圈”,則控制振動試驗台按照設定的試驗類型
和次數進行迴圈試驗。“開始迴圈”與“結束迴圈”結合使用,不能只使用其中一個。在“開
始迴圈”和“結束迴圈”之間的試驗會按照“開始迴圈”中設置的次數迴圈執行。如圖 4‑92
所示,在“開始迴圈”和“結束迴圈”之間的“量級試驗”和“試驗報告”會迴圈執行 2 次。
“開始迴圈”和“結束迴圈”必須成對使用。

139

圖 4‑9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允許中斷檢查:允許試驗中進行中斷檢查,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
禁止中斷檢查:禁止試驗中進行中斷檢查,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
開環控制:停止線上更新系統的頻響函數和其它閉環控制參數,系統將不會根據回饋信號
來修正驅動信號,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
閉環控制:線上更新系統的頻響函數和其它閉環控制參數,系統將根據回饋信號來修正驅
動信號,對該行後的試驗有效。閉環控制為系統的預設控制模式。

手動模式:選擇“手動模式”時,表示在手動模式下輸出脈衝,此時,控制工具條上
按鈕會顯示為可用狀態,點擊該按鈕一次輸出一個脈衝。
保存:保存信號和圖形或者保存試驗資料包。保存內容、格式等按照“資料存儲”下面的
“信號和圖形存儲設置”對話方塊中設置完成。
試驗報告:自動生成測試報告。在“參數”列可選擇保存 Word 或 PDF 格式的報告。
DIO 輸出:選擇“DIO 輸出”,可以定義數位輸出管腳的高低電平輸出。其中“1”代表高

電平,“0”代表低電平。點擊 可以對管腳 1~8 進行定義。

4.6 瞬態捕捉試驗設置
本章節介紹瞬態捕捉(Transient Capture)試驗設置。與其它振動試驗功能不一樣,瞬態捕
捉試驗用於衝擊信號的捕捉與分析,其典型的軟體介面,如圖 4‑93 所示。

1
1

2
1
140 圖 4‑93
在這一軟體介面中,預設的顯示視窗分為上、下兩部分。
預設視窗的上部分顯示理想波形和所有輸入通道的資訊。視窗上部分表格的部分顯示內容
可以通過右鍵功能表定制,右鍵功能表如圖 4‑94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94
表格中各項的含義:
脈衝:顯示信號的幅值和寬度(持續時間)。
積分區間:信號速度的積分區間以及變形分析的計算區間。
速度變化量:信號的速度變化量。速度變化量的計算方式通過右鍵打開“設置”對話方塊
來設置,如圖 4‑95 所示。

圖 4‑95
低通濾波:低通濾波的截止頻率。
高通濾波:高通濾波的截止頻率。
平均加速度:以主脈衝左側 10%脈衝峰值為起點,3 ms 時間內的平均加速度,若主脈衝左
側 10%脈衝峰值到右側 10%脈衝峰值的時間不足 3 ms,則只計算這段範圍內的平均加速度。3 ms
的計算時間是通過右鍵的“設置”對話方塊(圖 4‑95 所示)來設置的。
最大值:信號的幅值最大值。
最小值:信號的幅值最小值。
下部為時域顯示窗格,顯示理想波形、高中斷、低中斷和輸入通道的時域信號。
141

進行瞬態捕捉試驗,其中下拉式功能表“設置”需要操作工程師注意,在這裡,完成所有
瞬態捕捉試驗相關參數設置。進行瞬態捕捉試驗,需要設置的選項通常有感測器靈敏度、工程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單位和輸入通道設置等。每次進行試驗之前,都需要分別檢查並設置好“設置”功能表下的各
個選項中的設置。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包含“系統組態”、“試驗編輯”、“通道編
輯”和“信號名稱”等選項,如圖 4‑96 所示的選項。其中“信號名稱”項請參考 2.19 的介紹。

圖 4‑96

4.6.1 系統組態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系統組態”選項,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 按鈕,
會打開“系統組態”對話方塊,如圖 4‑97 所示。使用者可在對話方塊中設置工程單位和信號
風格等參數。

圖 4‑97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工程單位”頁,可設置試驗中各物理量的單位。詳見 2.9
節中的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E-mail”頁,可設置在指定條件下發送 Email 通知使用
142 者試驗相關資訊,詳見 3.4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信號風格”頁,可設置各信號線的線類型、線寬度和線
顏色等特性,詳見 3.4 介紹。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雜項”頁,可設置程式啟動時是否檢測校準檔,設置圖
形顯示參數、圖形存儲參數、試驗狀態和通道狀態的顯示等,詳見 3.4 介紹。
在“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選擇“Web 伺服器”頁,可啟用 Web 伺服器,允許用戶遠端監
控試驗,詳見 3.4 介紹。

4.6.2 通道編輯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通道編輯”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 的按鈕,打開
“通道編輯”對話方塊,如圖 4‑98 所示。“通道編輯”對話方塊中包含“輸入通道”一個選
項頁。

圖 4‑98
選擇“輸入通道”選項,在這裡設置輸入通道有關參數。詳見 2.10 中的介紹。

4.6.3 試驗編輯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中的“試驗編輯”或點擊參數設置工具條中 按鈕,打開如圖 4
‑99 所示“試驗編輯”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左上方即時更新並顯示所設置的理想波形圖和理想
的衝擊回應譜圖。對話方塊包括右上方的“分析目標”欄,可選擇以定義衝擊回應譜的中中斷
點的方式定義理想波形。在對話方塊下部,包括三個選項卡,分別為“觸發”、“理想波形”
和“衝擊回應譜”。
14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99
“分析目標”欄中的選擇允許使用者以兩種方式定義理想波形。該欄中有“理想波形”、
“衝擊回應譜”和“無”三個選項可選,如圖 4‑100 所示。選擇“理想波形”時,允許用戶直
接設置試驗過程中的理想波形;對話方塊下方“理想波形”選項卡以及“衝擊回應譜”選項卡
中相關欄此時處於可編輯狀態。選擇“衝擊回應譜”,則允許用戶以定義衝擊回應譜參考譜的
方式定義理想波形,此時,對話方塊下方“衝擊回應譜”選項卡中相關欄能為可編輯狀態。“分
析目標”欄中的“匯出”和“導入”按鈕允許使用者將理想波形匯出和導入。

圖 4‑100
匯出:將設置好的試驗編輯檔存儲成一個.tst 文件。
導入:將原來存儲的試驗編輯檔(.tst 檔)直接導入。
在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選擇“觸發”選項,如圖 4‑99 所示。
“觸發”選項卡中,包括“觸發”、“採樣”和“分析”三欄需要設置。
如下圖所示,“觸發”欄:

14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101
通道:有“無觸發”、“全部”和“指定通道號”三個選項可選。“無觸發”表示不需要
觸發,試驗自由運行;“全部”則表示所有通道都為觸發通道,任意通道達到所設置的觸發條
件之後開始採集; “指定通道號”表示選擇指定通道為觸發通道,當指定通道的輸入信號達到
所設置的觸發條件時,即開始採集。
量級:定義觸發的量級,以理想波形脈衝峰值的百分比定義,直接將所需要的觸發量級值
輸入即可。
斜率:允許用戶選擇觸發沿,有“上升沿”、“下降沿”和“雙沿”可選。
預觸發:定義觸發前時間,即超前觸發,以捕捉時間的百分比定義。
如下圖所示,“採樣”欄中,可設置捕捉時間和採樣頻率,若勾選了“自動”,則系統將
會自動計算並選擇匹配採樣頻率值。

圖 4‑102
“分析”欄,如下圖所示,此處分析方式允許使用者選擇以不同的方式計算脈衝峰值,如
果選擇了半正弦波,就會取最大值作為脈衝的峰值;選擇方波的話會把有效資料段計算一個近
似的脈衝峰值;“匹配通道”允許用戶指定一個通道,採用該通道的採樣波形與理想波形進行
匹配並顯示。

圖 4‑103 145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選擇“理想波形”選項,使用者可根據試驗的要求定義理想波形的相關參數。如圖 4‑104 所示。

圖 4‑104
波形:定義理想波形的種類,有半正弦波、後峰鋸齒波、梯形波可選,如圖 4‑105 所示。
需要設置的參數有脈衝峰值和脈衝寬度。自訂標準的梯形波,需要設置脈衝峰值、頂部寬度、
上升寬度、下降寬度。

圖 4‑105
脈衝峰值:用於設置理想波形主脈衝的峰值。
脈衝寬度:用於設置理想波形主脈衝的持續時間。
自動匹配:在“分析目標”欄中選擇“理想波形”時,點擊“自動匹配”,系統可以根據
理想波形的脈衝峰值和脈衝寬度自動選擇"觸發量級”和“捕捉時間”。
容 差 標 準 : 定 義 容 差 標 準 , 可 選 擇 “ MIL-STD-810G ” 、 “ IEC 68-2-27 ” 、
“MIL-STD-202-213”、“GJB 150”、“GJB 360”、“GB/T 2423”或“自訂”。若選擇
“MIL-STD-810G”、“IEC 68-2-27”、“MIL-STD-202-213”、“GJB 150”、“GJB 360” 和
“GB/T 2423”,則系統根據所選擇的標準自動設置與標準相匹配的相關參數。如果選擇“自
訂”,則需要定義的參數包括“容差(主脈衝幅值的%)”和“檢查寬度(主脈衝寬度的%)”。
在“容差”欄中,以主脈衝幅值的百分比來定義容差。在“檢查寬度”欄中,以主脈衝寬度的
百分比來定義檢查的寬度。如圖 4‑106 所示。

14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106
刷新:在選擇容差標準為“自訂”,並重新設置理想波形後,點擊“刷新”按鈕可將其更
新顯示在對話方塊上方。
衝擊回應譜:“衝擊回應譜”欄中,“頻率範圍”為使用者手動設置的衝擊回應譜的頻率
範圍值;“容差”可自訂理想波形中衝擊回應譜的容差,可以以百分比或 dB 定義。如圖 4‑107
所示。

圖 4‑107
點擊“衝擊回應譜”選項,如圖 4‑108 所示,使用者可根據試驗要求定義“分析參數”和
“參考譜”。

圖 4‑108
如下圖所示,“分析參數”欄用於設置分析功能相關的參數,如分析“類型”、“倍頻程
解析度”、“參考頻率”、“阻尼比”和“Q 值”。

147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圖 4‑109
其中:
類型:用於定義衝擊回應譜的類型。可選“主譜”、“餘譜”和“綜合譜”。在對話方塊
的右上部“分析目標”欄中選擇“理想波形”時,衝擊回應譜的“類型”可選為“主譜”、“餘
譜”和“綜合譜”。其它情況下系統預設只能為“綜合譜”。
倍頻程解析度:定義衝擊回應譜分析的頻率間隔,可定義 1~48 之間的任意整數值。
參考頻率:用於產生頻率點的參考頻率。
例如:參考頻率為 100 Hz,倍頻解析度為 1/3,則參考頻率前一個點的頻率值:
Fn=100/2(1/3) =79.37
參考頻率後一個點的頻率值:
Fn=2(1/3) ×100 =125.992
阻尼比和 Q 值是用於 SRS 分析的兩個參數。其中阻尼比為系統實際阻尼與臨界阻尼之比,
Q 值為體現共振峰陡度的參數,該值越高,回應振盪越大。
在對話方塊的右上部“分析目標”欄中選擇“衝擊回應譜”時,此時“參考譜”欄處於可
編輯狀態,如下圖所示。“參考譜”定義衝擊回應譜圖。使用者根據試驗要求,自行定義頻率
點和加速度值,同時可定義中斷上下限。

圖 4‑110
其中:
左斜率:以當前頻率點為基點,左邊直線的斜率。在對話方塊中,左斜率可以直接輸入數
值。
148 右斜率:以當前頻率點為基點,右邊直線的斜率。在對話方塊中,右斜率可以直接輸入數
值。
在圖中,參考譜表格下方各按鈕的意義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4 章 試驗設置

插入行:在當前行上方插入一行。
添加行:在表格最下方增加一行。
刪除行:刪除當前選中行。
計算交越點:勾選這一選項,則根據使用者輸入的參考譜資料,自動計算出各交越點的數
值。
刷新:重新設置參考譜後,點擊“刷新”按鈕可將其更新顯示在對話方塊上方。

14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第5章 功能表命令
VENZO 振動控制儀軟體功能模組的功能表列如圖 5‑1 所示,包括“檔”、“查看”、“設
置”、“資料存儲”、“分析”、 “試驗”、“資料記錄”、“圖形”、“游標”、“視窗”
和“説明”。

圖 5‑1

5.1 “檔”菜單
“檔”功能表中包括“關閉試驗”、“保存試驗”、“另存為”、“保存為默認參數檔”、
“刪除默認參數檔”、“打開資料檔案夾”、 “打開程式資料夾”、“報告設置”、“Word
報告”、“PDF 報告”、“列印設置”、“列印”、“退出”等選項,如圖 5‑2 所示。

圖 5‑2
關閉試驗:關閉本次試驗。
保存試驗:將本次試驗專案保存,保存參數設置、信號顯示、窗格等所有資訊;
另存為:點擊可打開“另存為”對話方塊,如圖 5‑3 所示。在對話方塊中選擇所需存儲的
路徑和檔案名,再點擊“保存”按鈕,將本次試驗項目另存為一個尾碼名為.vib 的專案檔案,
150
檔中保存了參數設置、信號顯示、窗格等所有專案資訊。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3

如果下次試驗希望打開已經保存過的.vib 或.vsh 文件,則在起始頁中點擊 按鈕或者在起

始頁中選擇“檔”功能表中的“打開試驗”選項。如圖 5‑4 所示。

圖 5‑4
在“打開”對話方塊中,如圖 5‑5 所示。按照存儲的路徑和試驗專案檔案名(.vib)或(.vsh)

選中後點擊“打開”按鈕,即可打開此前保存的試驗專案檔案。

15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5
保存為默認參數檔:點擊則將各項參數設置,包括“設置”功能表列下所有選項中的設置,
存為默認參數。參數存為默認參數後,使用者若再次打開軟體,“設置”功能表列下的所有選
項中的參數設置即為上次點擊“保存為預設參數”時存儲的設置值。
刪除默認參數檔:點擊將默認參數檔刪除。打開資料檔案夾:點擊打開存儲資料的資料夾。
打開程式資料夾:點擊打開軟體程式所在的資料夾。
報告設置:選擇“檔”功能表中的“報告設置”,打開“試驗報告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5
‑6 所示。

圖 5‑6
152
在“試驗報告設置”對話方塊中:
報告路徑:顯示報告存儲的路徑,預設的存儲路徑是當前試驗專案所在的路徑。選擇“自

訂”,點擊 按鈕可設置報告存儲的路徑。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模版文件:顯示生成報告的模版檔的路徑及名稱,點擊 按鈕可選擇模版檔。

頁面方向:可選為“橫向”或“縱向”,定義生成報告的頁面配置。
報告內容:定義報告中的內容。表格中每一行代表一個內容專案,系統預設包含 6 個專案
內容,即當前窗格、輸入通道參數、參考譜參數、計畫表參數、振動臺參數和保存試驗。點擊
“插入行”或“添加行”可增加報告內容專案;點擊“刪除行”減少報告的內容專案。點擊內

容項中的 按鈕,可以選擇所需要的內容,如圖 5‑7 所示。每一項中的內容都可更改。

圖 5‑7
在對話方塊中的“專案”中選擇“試驗結果檔”後,可允許用戶選擇現有檔作為本次測試

報告的內容。點擊 按鈕可選擇所需的文件以添加到測試報告中。

勾選“生成報告前提示設置報告內容”會在使用者選擇生成報告時,提示使用者進行報告
內容設置。
點擊“檔”功能表中的“Word 報告”或“PDF 報告”,或點擊如圖 5‑8 所示的按鈕,可
自動生成 Word 報告或 PDF 報告。

圖 5‑8 153
列印設置:進行列印設置。
列印:如圖 5‑9 所示,包含兩個選項:“螢幕”和“當前窗格”,點擊可直接列印出整個
螢幕和當前窗格。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9
退出:關閉控制軟體。

5.2 “查看”菜單
“查看”功能表中包括“工具列和停靠視窗”、“狀態列”、“應用程式外觀”和控制台
“試驗命令定制”。“工具列和停靠視窗”欄中又包含“工具列”、“試驗命令”、“試驗狀
態”、“通道狀態”和“視窗”五個子項,如圖 5‑10 所示。

圖 5‑10
工具列:勾選這一選項,常用的工具列即顯示在介面上,如圖 5‑11 所示。

圖 5‑11
試驗命令:勾選這一選項,試驗命令工具列會顯示在介面上,如圖 5‑12 所示。

圖 5‑12
試驗狀態:勾選這一選項,試驗狀態工具列會顯示在介面上,如圖 5‑13 所示。

15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13
通道狀態:勾選這一選項,通道狀態列會顯示在介面上,如圖 5‑14 所示。

圖 5‑14
狀態列:勾選這一選項,狀態列會顯示在介面最下端,如圖 5‑15 所示。

圖 5‑15
應用程式外觀:使用者可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選擇不同的程式外觀。預設的程式外觀如圖
5‑16 所示。

155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16
試驗命令定制:點擊打開“試驗命令定制”對話方塊,如圖 5‑17 所示。勾選則相應的命
令按鈕顯示在“試驗命令”工具列中。

圖 5‑17

5.3 “設置”菜單
“設置”功能表主要包括“系統組態”、“通道編輯”、“控制參數”、“試驗編輯”和
156
“信號名稱”,如圖 5‑18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18
系統組態:打開“系統組態”對話方塊。詳見第 4 章的描述。
試驗編輯:打開“試驗編輯”對話方塊。詳見第 4 章的描述。
通道編輯:打開“通道編輯”對話方塊。詳見第 4 章的描述。
控制參數:打開“控制參數”對話方塊。詳見第 4 章中描述。
信號名稱:打開“修改信號名稱”對話方塊。詳見 2.19 介紹。

5.4 “資料存儲“功能表
“資料存儲”功能表,如圖 5‑19 所示。

圖 5‑19
專案資訊:
如圖 5‑20 所示,在對話方塊中,“專案資訊”欄中包括“項目名稱”和“項目描述”。
項目名稱:可以設置項目的名稱。
項目描述:在編輯方塊中可對專案情況進行描述,如時間、地點和專案操作人員等資訊。
“相關路徑”欄中包括“專案路徑”、“試驗路徑”和“主名稱”。

專案路徑:可設置專案檔案存儲的路徑,點擊銨鈕 可改變試驗專案檔案存儲的路徑。

試驗路徑:可以設置試驗檔存儲路徑的名稱形式。 157

主名稱:可設置本次試驗中試驗檔存儲的資料夾的主名稱。
在對話方塊的最底部,顯示試驗檔完整的存儲路徑。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20
信號和圖形存儲設置:打開“信號和圖形存儲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5‑21 所示。

圖 5‑21
在“存儲內容”欄中,可選擇需要存儲的信號,所有可存儲的信號全部顯示在對話方塊中,
滑鼠左鍵點擊需要保存的信號,即可選擇/取消選擇信號。“存儲內容”欄的底部有“當前窗
格”、“所有窗格”、“程式螢幕”三個選項,勾選“當前窗格”、“所有窗格”、“程式螢
幕”即在保存資料的時候保存當前窗格、所有窗格和程式螢幕為圖形檔。
“信號檔”欄可設置保存信號的名稱和格式。
158 “圖形檔”欄可設置圖形檔的名稱和格式。
“自動存儲條件”欄有四個專案: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存儲時間間隔:勾選此項,在編輯方塊內輸入一個數值,單位可選“min”或“s”,比如
單位選擇“s”,輸入 100,則每間隔 100 s 進行一次自動存儲。
試驗中斷或停止時保存:在試驗中斷或停止時進行自動存儲。
試驗暫停時保存:在試驗暫停時進行自動存儲。
計畫表量級試驗結束時保存:在計畫表量級試驗結束時自動存儲。

點擊 則根據當前的設置立即存儲。

試驗資訊檔(*.xls)
:勾選“保存”,在“時間間隔”欄輸入一個數值,比如輸入 10,則
每間隔 10s 進行一次自動存儲。試驗結束後,會自動生成一個試驗資訊檔的 Excel 表格。

保存信號和圖形:點擊“保存信號和圖形”,即時保存信號和圖形。
保存頻響信號:點擊則手動保存頻響信號。信號檔存儲的位置在“資料存儲”功能表中“專
案資訊”頁設置。
試驗資料包存儲設置:
點擊“資料存儲”功能表下的“試驗資料包存儲設置”選項,會打開如圖 5‑22 所示“試
驗資料包存儲設置”對話方塊。

圖 5‑22
在“試驗資料包存儲設置”對話方塊中,“試驗中斷或停止時保存”預設為勾選狀態。勾
選“存儲時間間隔”,可輸入存儲的時間間隔,可修改時間的單位。此外可勾選“計畫表量級
試驗結束時保存”,勾選“保存為默認”,則勾選的條件會自動保存在該模組中,以便下次試
驗時使用。存儲的試驗資料包檔案名為“Record.recx”,存儲在當前試驗專案檔案目錄下的“資
料檔案夾-Record 資料夾”中。
保存試驗資料包:點擊“保存試驗資料包”,可即時保存試驗資料包。
運行 OfflineViewer.exe: 點擊運行 OfflineViewer.exe,會打開“試驗重播”模組。
159
打開資料檔案夾:點擊打開存儲資料的資料夾。
打開程式資料夾:點擊打開軟體程式所在的資料夾。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5.5 “分析”菜單

5.5.1 正弦試驗 “分析”菜單

正弦試驗功能模組中的“分析”功能表包括“導入信號”、“信號計算”、“傳遞函數信
號”、 “瀑布圖信號”、“FFT 分析”、“諧波失真度”、“統計信號”、“信號緩存設置”、
“緩存信號”和“清除緩存信號”等選項。如圖 5‑23 所示。

圖 5‑23
導入信號:打開“導入”對話方塊,如圖 5‑24 所示。

160

圖 5‑2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在“導入”對話方塊中,點擊“添加”按鈕,打開“打開”對話方塊,選擇需要導入的信
號檔。選擇好需要導入的信號檔後,該信號檔的資訊如信號名稱、信號類型、信號間隔、資料
長度和檔案名會顯示在對話方塊中。
選擇一個已經導入的信號檔,點擊“刪除”按鈕,可刪除該信號檔。
信號計算:打開“信號計算”對話方塊,如圖 5‑25 所示。可對信號進行計算,生成新的
信號。

圖 5‑25
點擊其中的“添加”按鈕,則在對話方塊的表格中增加一行,如圖 5‑26 所示。

圖 5‑26
161
“添加”按鈕每點擊一次,則對話方塊表格中就增加一行。每一行有四列,前三列每一列

點擊 按鈕可進行選擇。第一列中可選擇用於計算的第一個信號,如圖 5‑27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27
第二列選擇計算運算子,有“加”、“減”、“乘”、“除”四個可選。如圖 5‑28 所示。
第三列可選擇用於計算的第二個信號。第四列顯示計算後的信號名稱。
點擊“刪除”按鈕則刪除選中的行。

圖 5‑28
傳遞函數信號:打開“傳遞函數”信號對話方塊,如圖 5‑29 所示。可用於添加兩通道之
間的傳遞函數。

16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29
“添加”按鈕每點擊一次,則對話方塊中增加一行。每一行有三列,第一列顯示所計算的傳

遞函數的名稱。第二列為激勵通道的資訊,點擊 按鈕可進行選擇,“激勵通道”列中定義作

為激勵通道的輸入通道和這一通道的物理量單位,如圖 5‑30 所示。第三列為回應通道的資訊,

點擊 按鈕可進行選擇,“回應通道”列中定義作為回應通道的輸入通道和這一通道的物理量

單位。
點擊“刪除”按鈕則刪除選中的行。

16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30
瀑布圖信號:瀑布圖為一幅三維信號圖。點擊“瀑布圖信號”選項打開“瀑布圖信號”對
話方塊,如圖 5‑31 所示。

圖 5‑31
對話方塊左邊,列出了可進行瀑布圖分析的信號名稱,使用者若有需要進行瀑布圖分析的
信號,則只需勾選所需進行瀑布圖分析的信號即可。
對話方塊的右邊:
總記錄幀數:表示瀑布圖分析總共記錄的幀數;
164 滾動顯示:勾選則在瀑布圖視窗顯示信號時以滾動方式顯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選擇“時間”,這一類型的瀑布圖的資料是存儲到 PC 機而不是存在 DSP,因此,可以有


大容量的資料。在對話方塊中,需設置“總記錄時間”,即定義瀑布圖顯示時間長度。如圖 5
‑32 所示。

圖 5‑32
選擇“序列”,這一類型瀑布圖一般用於觸發事件,如衝擊。信號可為時域或頻域,每一
序號顯示一幀信號。
參考:選擇“參考”,則可使用其它通道信號作為參考信號,瀑布圖信號將以參考信號的
函數顯示。參考信號幅值隨著時間增大或減小,瀑布圖信號也隨著參考信號變化。對話方塊如
圖 5‑33 所示。

圖 5‑33
參考通道:選擇作為參考的輸入通道,這個通道信號代替瀑布圖的 Z 軸。
165
參考類型:確定輸入通道如何作為 Z 軸參考,有效值和峰值兩個選項。
參考下限:定義用於瀑布圖顯示的參考信號的最小值。
參考上限:定義用於瀑布圖顯示的參考信號的最大值。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FFT 分析:打開“分析內容”對話方塊中“FFT 分析”選項頁,如圖 5‑34 所示。可選擇


是否進行 FFT 分析。

圖 5‑34
諧波失真度分析:計算信號的諧波失真度,打開“分析內容”對話方塊中的“諧波失真度
分析”頁,如圖 5‑35 所示。可在對話方塊中選擇是否進行諧波分析,並可選擇諧波的階數。

圖 5‑35
統計分析:打開“分析內容”對話方塊中“統計信號”選項頁,如圖 5‑36 所示。可選擇
是否進行統計分析。

圖 5‑36
統計信號時間解析度:針對正弦和共振搜索與駐留試驗的輸入-幅值(t)信號,設置多長
時間出一個幅值。若勾選“長時間記錄”,則時間解析度的值將默認為“0.25 ms”,還會添加
“輸入-幅值_記錄(t)”信號。
信號緩存設置:打開“信號緩存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5‑37 所示。在對話方塊中,可以
選擇需要保存在記憶體中的信號類型。對話方塊底部的“緩存幀數”定義需要保存的資料幀數。
166 信號保存在記憶體中後,如果使用者需要查看保存的信號,則在“選擇信號顯示”對話方塊中,
選擇需要查看的緩存信號即可。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37
緩存信號:點擊則將“信號緩存設置”對話方塊中選擇的信號保存在記憶體中。信號保存
在記憶體中後,如果使用者需要查看信號,則在“選擇信號顯示”對話方塊中,選擇需要查看
的信號即可。
清除緩存信號:將記憶體中的資料信號清除。

5.5.2 隨機試驗“分析”功能表

隨機試驗功能模組中的“分析”功能表包括“導入信號”、“信號計算”、“傳遞函數信
號”、 “相干函數”、“瀑布圖信號”、“FFT 分析”、“統計信號”、“頻率範圍(0.5f1~2f2)”、
“參考譜浮動顯示”、“信號緩存設置”、“緩存信號”和“清除緩存信號”等選項。如圖 5
‑38 所示。本章 5.5.1 正弦試驗“分析”功能表中已經描述的內容,這裡不再贅述。

167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38
相干函數:打開“相干函數”對話方塊,如圖 5‑39 所示。可供用戶查看各個輸入通道之
間的相干關係。

圖 5‑39
“添加”按鈕每點擊一次,則對話方塊中增加一行。每一行有三列,第一列顯示所計算的

相干函數的名稱。第二列為激勵通道的資訊,點擊 按鈕可進行選擇,“激勵通道”列定義作

為激勵通道的輸入通道,如圖 5‑39 所示。第三列為回應通道的資訊,點擊 按鈕可進行選擇,

“回應通道”列定義作為回應通道的輸入通道。點擊“刪除”按鈕則刪除選中的行。
168
頻率範圍(0.5f1~2f2)
:可供用戶查看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設定的“頻率範圍”以內,參考
譜之外的資料。如圖 5‑40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40
參考譜浮動顯示:勾選“參考譜浮動顯示”,可設置開始浮動量級的百分比。

圖 5‑41

5.5.3 經典衝擊試驗“分析”菜單

經典試驗功能模組中的“分析”功能表包括“導入信號”、“信號計算”、“傳遞函數信
號”、“瀑布圖信號”、 “頻譜分析”、“衝擊回應譜分析”、“統計信號”、 “參考譜浮
動顯示”、“信號緩存設置”、“緩存信號”和“清除緩存信號”等選項。如圖 5‑42 所示。
本章 5.5.1 正弦試驗“分析”功能表中已經描述的內容,這裡不再贅述。

16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42
頻譜分析:點擊打開“分析內容”對話方塊中的“頻譜分析”頁,如圖 5‑43 所示。可選
擇是否進行頻譜分析。

圖 5‑43
衝擊回應譜分析:點擊打開“分析內容”對話方塊中的“衝擊回應譜分析”頁,如圖 5‑44
所示。可選擇是否進行衝擊回應譜分析。

170
圖 5‑44
在“衝擊回應譜分析”對話方塊中: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類型:選擇衝擊回應譜分析的取值方式。可選最大絕對值、最大正值和最大負值。最大正
值是指受輸入信號激勵後系統產生的最大正值響應;最大負值是受輸入信號激勵系統產生的最
大負值響應;最大絕對值是是取最大正值和最大負值中絕對值較大的回應值。
倍頻分辯率:定義 SRS 分析的頻率間隔,輸入值可為 1~48 之間的整數值。
阻尼比:定義系統的阻尼比,阻尼比為系統實際阻尼與臨界阻尼之比,輸入值可為 0.1~100。
Q 值:為體現共振峰陡度的參數,該值越高,回應振盪越大。
頻率範圍:設定衝擊回應譜的下限和上限頻率。
參考頻率:用於產生頻率點的參考頻率。
例如:參考頻率為 100Hz,倍頻解析度為 1/3,則參考頻率前一個點的頻率值:
Fn=100/2(1/3) =79.37
參考頻率後一個點的頻率值:
Fn=2(1/3) ×100 =125.992
統計信號:打開“分析內容”對話方塊中“統計信號”選項頁,如圖 5‑45 所示。可選擇
是否進行統計分析。

圖 5‑45
統計信號幀數解析度:針對經典衝擊、衝擊回應譜和瞬態衝擊試驗的輸入-峰值絕對值(t)
信號,設置多長時間出一個峰值絕對值。如果設置為 1,則每一幀信號進行一次峰值絕對值計
算,並計入統計信號。可以間隔多幀進行一次統計。若勾選“長時間記錄”,則幀數解析度的
值將默認為“1”,還會添加輸入-峰值絕對值_記錄(t)信號。

5.5.4 瞬態捕捉試驗“分析”菜單

瞬態捕捉試驗功能模組中的“分析”功能表包括“導入信號”、“信號計算”、“脈衝反
向”、“濾波分析”、“三軸向分析”、衝擊回應分析、“FFT 分析”“衝擊回應譜分析”、
“變形分析”、“力變形分析”、“旋轉衝擊分析”、“調整偏置”、“信號緩存設置”、“緩
存信號”、“清除緩存信號”等選項。如圖 5‑46 所示。本章 5.5.1 正弦試驗“分析”功能表中
171
已經描述的內容,這裡不再贅述。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46
脈衝反向:打開“脈衝反向”對話方塊。使用者可勾選需要信號反向的輸入通道,如圖 5
‑47 所示。可對採集到的脈衝信號進行反向。

圖 5‑47
濾波分析:打開“濾波分析”對話方塊,此處設置濾波分析相關參數。分為“低通濾波”
和“高通濾波”兩大項,如圖 5‑48 所示。

17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48
低通濾波:
類型:選擇低通濾波器的類型。默認未勾選“高級”時,有“無”和“FIR”兩項可選;
勾選對話方塊右下角“高級”,另外可選“巴特沃斯 2 階”、“巴特沃斯 4 階”和“巴特沃斯
6 階”,共五個可選;如圖 5‑49 所示。

圖 5‑49
其中:
無:選擇“無”,表示用戶不指定濾波類型。
FIR:選擇 FIR 濾波器。
巴特沃斯 2 階:表示衰減率為每倍頻 12 分貝的濾波。
巴特沃斯 4 階:表示衰減率為每倍頻 24 分貝的濾波。
巴特沃斯 6 階:表示衰減率為每倍頻 36 分貝的濾波。
自動濾波:勾選則表示濾波分析時系統根據脈衝信號的頻率自動計算截止頻率,可設置濾
波比,允許設置的範圍為 2~100。
173
截止頻率:在進行濾波分析時,若不勾選“自動濾波”,即用戶不選擇自動濾波時,此處
允許用戶手動設置低通濾波時的截止頻率。如圖 5‑50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50
高通濾波:
類型:選擇高通濾波器的類型。默認未勾選“高級”時,有“無”和“巴特沃斯 2 階”兩
項可選;勾選對話方塊右下角“高級”,另外可選“FIR”、“巴特沃斯 4 階”和“巴特沃斯 6
階”,共五個可選。各個濾波器的含義與低通濾波器的一致。
截止頻率:此處允許用戶手動設置高通濾波時的截止頻率。
三軸向分析:打開“三軸向分析”話框,此處用於設置三軸向分析相關參數。如圖 5‑51
所示。

圖 5‑51
當輸入通道的數目大於等於三個通道時,“添加”按鈕處於可用狀態。也就是說,在測試
過程中,只有使用者使用的測量通道數目大於等於三個通道時,才可進行三軸向分析。點擊其
中的“添加”按鈕,則在對話方塊中增加一行,如圖 5‑52 所示。每一行有四列,第一列顯示
三軸向分析信號的名稱,第二列用於選擇 Z 向衝擊信號的輸入通道,第三列用於選擇垂直方向
174
X 向信號的輸入通道,第四列用於選擇垂直方向 Y 向信號的輸入通道。使用者需要根據實際測
試情況,選擇正確的信號輸入通道,以進行三軸向分析。點擊“刪除”按鈕則刪除選中的行。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52
衝擊回應分析:打開“衝擊回應分析”對話方塊,此處用於設置衝擊回應分析相關參數。
如圖 5‑53 所示。對使用者在測試過程,所有處於使用狀態的通道,VibExpert 允許用戶對所有
這些處於使用狀態的通道進行衝擊回應分析。

圖 5‑53
開/關:允許使用者選擇/取消需要進行衝擊回應分析的通道;
頻率:定義衝擊回應分析的頻率,使用者可根據測試的實際情況自訂分析頻率。此處的頻
率實際上是指系統的固有頻率,通過指定不同的頻率,我們就可以演示不同固有頻率下系統的
衝擊回應。
阻尼比:定義系統的阻尼比,阻尼比為系統實際阻尼與臨界阻尼之比,輸入值可為
0.1%~100%,系統預設值為 5%。
FFT 分析:打開“加窗”對話方塊,此處用於設置 FFT 分析的加窗類型,如圖 5‑54 所示。
加窗類型可選:矩形窗、漢寧窗、海明窗、布萊克曼窗、巴特利特窗、Tukey 窗、凱塞窗、平 175

頂窗、指數窗和力窗。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54
衝擊回應譜分析:點擊“衝擊回應譜分析””選項,打開“衝擊回應譜分析”對話方塊,
在此處設置衝擊回應譜分析相關參數,如圖 5‑55 所示。對使用者在測試過程,所有處於使用
狀態的通道,VibExpert 允許用戶對所有這些處於使用狀態的通道進行衝擊回應譜分析。

圖 5‑55
開/關:允許使用者選擇/取消需要進行衝擊回應譜分析的通道;
阻尼比:定義系統的阻尼比,阻尼比為系統實際阻尼與臨界阻尼之比,輸入值可為
0.1%~100%,系統預設值為 5%。
類型:選擇衝擊回應譜類型。有“主譜”、“餘譜”和“綜合譜”三個類型可選。
變形分析:打開“變形分析”對話方塊。如圖 5‑56 所示,此處用於設置變形分析相關參
數。對使用者在測試過程,所有處於使用狀態的通道,VibExpert 允許用戶對所有這些處於使用
狀態的通道進行變形分析。

17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56
開/關:允許使用者選擇/取消需要進行變形分析的通道。
衝擊速度:定義試件的衝擊速度。使用者可根據實際測試情況,設置衝擊速度值。如果已
經設置了跌落高度值,系統則根據跌落高度值自動計算得到衝擊速度值。
跌落高度:定義試件的跌落高度。戶可根據實際測試情況,設置跌落高度值。如果已經設
置了衝擊速度值,系統則根據衝擊速度值自動計算得到跌落高度值。
試件品質:定義試件的品質。使用者可根據試驗的實際情況設置試件品質。

力變形分析:打開“力變形分析”對話方塊。如圖 5‑57 所示,此處可設置力變形分析相


關相數。對使用者在測試過程,所有處於使用狀態的通道,VibExpert 允許用戶對所有這些處於
使用狀態的通道進行力變形分析。

圖 5‑57
開/關:允許使用者選擇/取消需要進行力變形分析的通道。 177

衝擊速度:定義試件的衝擊速度。使用者可根據實際測試情況,設置衝擊速度值。如果已
經設置了跌落高度值,系統則根據跌落高度值自動計算並顯示衝擊速度值。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跌落高度:定義試件的跌落高度。戶可根據實際測試情況,設置跌落高度值。如果已經設
置了衝擊速度值,系統則根據衝擊速度值自動計算並顯示跌落高度值。
試件品質:定義試件的品質。使用者可根據試驗的實際情況設置試件品質。

旋轉衝擊分析:打開“旋轉衝擊分析”對話方塊。如圖 5‑58 所示,此處用於定義旋轉衝


擊分析相關參數。對使用者在測試過程,所有處於使用狀態的通道,VibExpert 允許用戶對所有
這些處於使用狀態的通道進行旋轉衝擊分析。

圖 5‑58
開/關:允許使用者選擇/取消需要進行旋轉分析的通道。
半徑:定義旋轉衝擊的半徑。使用者可根據實際測試情況自訂半徑值。
調整偏置:打開“調整偏置”對話方塊,如圖 5‑59 所示。
數據偏置:調整資料的直流偏置,波形的 Y 軸向資料相對于 Y 軸線向上或向下的偏移。
峰值偏置:有“無”和“自動”可選。選擇“自動”時,可設置“偏置寬度(%)”。

178

圖 5‑5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5.6 “試驗”菜單

5.6.1 正弦功能中的“試驗”功能表

正弦功能“試驗”功能表中包括的選項如圖 5‑60 所示。

圖 5‑60
開始:開始進行試驗。
停止:停止進行試驗。
暫停:將試驗暫停。
繼續:試驗暫停後,從暫停處繼續進行。
停止並退出試驗序列:點擊停止並退出正在運行的試驗序列,在運行試驗序列的時候為可
選狀態。
開始通道預覽:預覽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檢查測量系統的雜訊、測量系統傳遞函數等初始化
工作。點擊“開始通道預覽”開始進行系統的雜訊檢測、測量系統傳遞函數等初始化工作。
停止通道預覽:結束進行系統的雜訊檢測、測量系統傳遞函數等初始化工作。
試驗量級:試驗量級中有四個子選項“量級設置”、“量級上升”、“量級下降”和“恢
復計畫表量級”,分別用於設置量級、增加量級、減少量級、恢復計畫表量級。
179
試驗流程:包含兩個選項“計畫表下一項”和“下一計畫表”。
計畫表下一項:點擊運行計畫表中下一事件。
下一計畫表:點擊運行下一計畫表中的事件。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掃頻:包括九個子選項,分別為:
設置頻率:打開“設置頻率”對話方塊,如圖 5‑61 所示,輸入頻率數值,可用於停止正
在進行的試驗,從設置的頻率點開始繼續試驗。

圖 5‑61
向上掃頻:點擊從當前頻率點開始,向上掃頻;
向下掃頻:點擊從當前頻率點開始,向下掃頻。“向上掃頻”和“向下掃頻”是相對應的
兩個選項,選擇其中一個選項,則另一選項變成可選狀態;
保持掃頻:點擊頻率保持在當前數值不變;
釋放掃頻:點擊取消“保持掃頻”狀態。“釋放掃頻”與“保持掃頻”相對應,選擇其中
一個選項,則另一個選項變成可選狀。
設置掃頻率:點擊打開“設置掃頻率”對話方塊,如圖 5‑62 所示。可以設置掃頻過程中
的掃頻率。

圖 5‑62
恢復計畫表掃頻率:點擊取消“設置掃頻率”對話方塊中設置的掃頻率,恢復計畫表中設
置掃頻率。“設置掃頻率”和“恢復計畫表掃頻率”是相對應的兩個選項,選擇其中一個選項,
則另一選項變成可選狀態。
設置壓縮因數:點擊打開“設置壓縮因數”對話方塊,如圖 5‑63 所示。可以設置試驗過
程中的壓縮因數。

圖 5‑63
恢復計畫表壓縮因數:點擊取消“設置壓縮因數”對話方塊中設置的壓縮因數,恢復計畫
表中壓縮因數。“設置壓縮因數”和“恢復計畫表壓縮因數”是相對應的兩個選項,選擇其中
180 一個選項,則另一選項變成可選狀態。
開環控制:系統預設對振動試驗台進行閉環控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需要進行開環控制。
勾選“開環控制”不再進行閉環控制,對振動試驗台進行開環控制。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開環輸出幅值:勾選“開環控制”後,可設置開環輸出幅值。
禁止中斷檢查:勾選則禁止系統進行中斷檢查。
試驗保持:在試驗未暫停或結束之前,需要保持試驗狀態不變並中斷試驗計時的時候,可
勾選“試驗保持”。在正弦試驗中,試驗保持和保持掃頻的功能是一樣的。
DIO 輸出:可設置數位輸出。利用數位輸出,振動控制器可以通過數位輸出的管腳發送控
制命令到外部系統。詳見 2.12 介紹。
重新連接:重新連接振動控制儀與 PC 機。

5.6.2 隨機功能中的“試驗”功能表

隨機試驗功能模組中的“試驗”功能表包含的選項如圖 5‑64 所示。

圖 5‑64
開始:開始進行試驗。
停止:停止進行試驗。
暫停:將試驗暫停。
繼續:試驗暫停後,從暫停處繼續進行。
停止並退出試驗序列:點擊停止並退出正在運行的試驗序列,在運行試驗序列的時候為可 181
選狀態。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開始通道預覽:預覽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檢查測量系統的雜訊、測量系統傳遞函數等初始化
工作。點擊“開始通道預覽”開始進行系統的雜訊檢測、測量系統傳遞函數等初始化工作。
停止通道預覽:結束進行系統的雜訊檢測、測量系統傳遞函數等初始化工作。
試驗量級:試驗量級中有四個子選項“量級設置”、“量級上升”、“量級下降”和“恢
復計畫表量級”,分別用於設置量級、增加量級、減少量級、恢復計畫表量級。
試驗流程:包含兩個選項“計畫表下一項”和“下一計畫表”。
計畫表下一項:點擊運行計畫表中下一事件。
下一計畫表:點擊運行下一計畫表中的事件。
重置平均:重新進行平均。
開環控制:系統預設對振動試驗台進行閉環控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需要進行開環控制。
勾選“開環控制”不再進行閉環控制,對振動試驗台進行開環控制。
禁止中斷檢查:勾選則禁止系統進行中斷檢查。
試驗保持:在試驗未暫停或結束之前,需要保持試驗狀態不變並中斷試驗計時的時候,可
勾選“試驗保持”。在正弦試驗中,試驗保持和保持掃頻的功能是一樣的。
DIO 輸出:可設置數位輸出。利用數位輸出,振動控制器可以通過數位輸出的管腳發送控
制命令到外部系統。詳見 2.12 介紹。
重新連接:重新連接振動控制儀與 PC 機。

5.6.3 經典衝擊功能中的“試驗”功能表

經典衝擊試驗功能模組中的“試驗”功能表中所包括的選項,如圖 5‑65 所示:

18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65
開始:開始進行試驗。
停止:停止進行試驗。
暫停:將試驗暫停。
繼續:試驗暫停後,從暫停處繼續進行。
停止並退出試驗序列:點擊停止並退出正在運行的試驗序列,在運行試驗序列的時候為可
選狀態。
試驗量級:試驗量級中有四個子選項“量級設置”、“量級上升”、“量級下降”和“恢
復計畫表量級”,分別用於設置量級、增加量級、減少量級、恢復計畫表量級。
試驗流程:包含一個選項“計畫表下一項”。
計畫表下一項:點擊運行計畫表中下一事件。
脈衝反向:輸出與當前脈衝極性(相位)相反的脈衝。
手動輸出:在“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的“計畫表”頁選擇“手動模式”事件或正式試驗
時選擇“試驗-手動模式”,該按鈕才有會顯示為可用狀態。表示在手動模式下輸出脈衝,點擊
該按鈕一次輸出一個脈衝。
開環控制:系統預設對振動試驗台進行閉環控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需要進行開環控制。
勾選“開環控制”不再進行閉環控制,對振動試驗台進行開環控制。
183
禁止中斷檢查:勾選則禁止系統進行中斷檢查。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手動模式:正式試驗後,可選擇“手動模式”,表示在手動模式下輸出脈衝,此時,控制

工具條上 按鈕和“試驗——手動輸出”命令會顯示為可用狀態,點擊該按鈕一次輸出一個
脈衝。
DIO 輸出:可設置數位輸出。利用數位輸出,振動控制器可以通過數位輸出的管腳發送控
制命令到外部系統。詳見 2.12 介紹。
重新連接:重新連接振動控制儀與 PC 機。

5.6.4 瞬態捕捉功能中的“試驗”功能表

瞬態捕捉功能中的“試驗”功能表與如圖 5‑66 所示。

圖 5‑66
開始:開始進行試驗。
停止:停止進行試驗。
第一幀:查看第一幀資料。
上一幀:查看上一幀數據。
下一幀:查看下一幀數據。
最後幀:查看最後一幀資料。
DIO 輸出:可設置數位輸出。利用數位輸出,振動控制器可以通過數位輸出的管腳發送控
制命令到外部系統。詳見 2.12 介紹。
重新連接:重新連接振動控制儀與 PC 機。

5.7 “圖形”功能表
“圖形”功能表中包括了以下一些選項,如圖 5‑67 所示。
18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67
窗格:包括“添加行”、“添加列”、“刪除行”、“刪除列”。用於增加/刪除窗格。在
新增的窗格中可選擇顯示信號。
選擇信號:點擊這一選項,打開“選擇顯示信號”對話方塊,如圖 5‑68 所示。在這裡設
置所需顯示的信號,以及信號線的顏色、線類型和線寬等。

185

圖 5‑68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在“選擇顯示信號”對話方塊的左邊,列出了所有可顯示的信號,如果需要選擇某一信號
顯示在介面中,則勾選該信號即可。
在對話方塊的右邊,為“已選信號”欄,這一欄中,“信號名稱”列顯示所有已選擇顯示
的信號,同時可以改變已選顯示信號的信號線的“線類型”、“線寬度”和“線顏色”。“線
類型”列可選擇信號線的類型,對話方塊中為系統預設設置。例如:改變第一行“目標”信號
的線類型,則滑鼠左鍵按一下預設的設置“實線”,即可顯示可更改的線類型“虛線”、“點”、
點劃線”、“雙點劃線”,則選擇使用者所需要的線類型即可。如圖 5‑69 所示。

圖 5‑69
“線寬度”列可選擇信號線的寬度,對話方塊中為系統預設設置,系統預設各信號線的寬
度都為“1”。例如:改變第一行“目標”信號的線寬度,則滑鼠左鍵按一下預設的設置“1”,
即可顯示可更改的線寬度“1”、“2”、“3”,則選擇使用者所需要的線寬度即可。如圖 5‑
70 所示。

18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70
“線顏色”列可選擇信號線的顏色,對話方塊中為系統預設設置。例如:改變第一行“目
標”信號的線顏色,則滑鼠左鍵按兩下顏色區域。在打開的顏色選擇對話方塊中選擇合適的顏
色即可。
凍結更新:點擊使當前窗格顯示更新暫停,但試驗控制繼續進行。
顯示邊框:點擊可顯示或隱藏信號顯示區域的邊框。
自動匹配坐標軸:根據信號的大小等資訊自動匹配坐標軸顯示。
拖動:點擊“拖動”選項,滑鼠顯示為手狀,點擊並拖動可拖動顯示視窗中的信號。
局部放大:點擊“局部放大”選項,再在信號顯示區中,選擇需要局部放大的區域,可將
選定區域放大。點擊“局部放大”選項後,將滑鼠移動到信號顯示區中需要局部放大處,點擊
左鍵不放,拖到所需的位置,鬆開滑鼠左鍵,即可選定需要局部放大的區域。
恢復縮放:取消局部放大,恢復到縮放前的顯示狀態。
設置 Y 軸:點擊打開“Y 軸顯示”對話方塊,如圖 5‑71 所示。

圖 5‑71
在“Y 軸顯示”對話方塊中,“顯示範圍”欄中設置 Y 軸的顯示範圍,可自動或手動設置
Y 軸顯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座標”欄中可設置 Y 軸是以線性、對數或 dB 顯示。 187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設置 X 軸:點擊打開“X 軸顯示”對話方塊,如圖 5‑72 所示。在“顯示範圍”欄,可自


動或手動設置 X 軸顯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座標”欄中可設置 X 軸是以線性還是對數顯
示。

圖 5‑72
添加注釋:點擊添加注釋,打開“注釋”對話方塊,在其中可填寫注釋內容。添加的注釋
內容顯示在視窗中,可拖動、再編輯、或刪除所添加的注釋。

圖 5‑73
刪除當前注釋:點擊刪除當前注釋。
刪除所有注釋:點擊刪除所有注釋。
視圖風格:打開“視圖風格”對話方塊,如圖 5‑74 所示。

188
圖 5‑7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在“視圖風格”對話方塊中,可調整當前窗格的元素,以調整出自己滿意的顯示風格。

VENZO 控制儀默認提供了三種不同的風格供用戶選擇,在對話方塊中點擊
可選擇並應用。
注釋風格:打開“注釋”對話方塊,如圖 5‑75 所示。在對話方塊中,可對注釋的字體、
字體顏色、背景色等進行調整。

圖 5‑75

5.8 “游標”菜單
“游標”功能表列中包括的選項如圖 5‑76 所示。

圖 5‑76
單游標:添加單游標。添加單游標後,滑鼠左鍵點擊游標並拖動,可以移動游標的位置。
添加標記:點擊添加標記。
刪除當前標記:點擊刪除當前標記。 189

刪除所有標記;點擊刪除所有標記。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區間游標:添加區間游標。添加區間游標後,滑鼠左鍵點擊游標並拖動,可以移動游標的
位置。
鎖定區間游標:同一個窗格中,添加一個區間游標,鎖定後,才可以添加另一個區間游標。
峰值游標:添加峰值游標。
穀值游標:添加穀值游標。
諧波游標:添加諧波游標。
統計值:計算選中信號的有效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游標設置:點擊打開“游標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5‑77 所示。在游標設置對話方塊中,
可以設置各種游標的相關屬性。對話方塊按照游標的類型,有“單游標”、“區間游標”、“峰
值游標”、“穀值游標”、“諧波游標”、“統計值”和“正弦信號”七個選項。

圖 5‑77
選擇“單游標”選項,如圖 5‑77 所示。
游標屬性:設置單游標的線形和顏色。
游標聯動:顯示相同類型信號的不同窗格,添加了單游標,都勾選了“游標聯動”,那麼
這些窗格中的游標,任意一個游標移動,其它游標會跟著一起移動到同一個 X 軸數值的位置。
文字屬性:設置單游標文本相關屬性。
“顯示主線”和“自訂線”可選擇在哪些信號線上添加單游標。
游標標記:如果給單游標添加標記,此處設置標記的屬性。
190
選擇“區間游標”選項,如圖 5‑78 所示:
顯示內容:設置添加區間游標後顯示的內容,可多選。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游標屬性:設置區間游標的線形和顏色。
文字屬性:設置區間游標文本相關屬性。
同一窗格中區間游標可以多個並行顯示。

圖 5‑78
選擇“峰值游標”,“穀值游標”和“諧波游標”,其中所需設置項參考“單游標”中的
說明。“峰值游標”和“穀值游標”最多只能顯示 12 個信號的資料。選擇“統計值”選項,其
中所需設置項參考“區間游標”中的說明。

5.9 “視窗”功能表
“視窗”功能表包含的選項,如圖 5‑79 所示。

19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79
預設窗口:點擊顯示系統預設顯示的視窗。
信號視窗:點擊添加信號視窗;如圖 5‑80 所示。在信號視窗中,按一下滑鼠右鍵,可進
行增加窗格、選擇顯示信號等多種操作。

圖 5‑80
DIO 輸入視窗:點擊添加 DIO 輸入視窗,如圖 5‑81 所示。DIO 輸入視窗中顯示數位輸入
通道資訊。

19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81
試驗日誌視窗:點擊顯示試驗日誌視窗,如圖 5‑82 所示。試驗日誌視窗中顯示試驗日誌
資訊。

圖 5‑82
瀑布圖窗口:點擊添加瀑布圖窗口,如圖 5‑83 所示。瀑布圖視窗用於顯示瀑布圖信號,
視窗中分為三個窗格。上面兩個窗格為切片顯示窗格,其中左上窗格顯示 X 軸切片,右上窗格
顯示 Z 軸切片。下方窗格以瀑布圖或彩色圖形式顯示瀑布圖信號。

19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83
在下方窗格中按一下滑鼠右鍵。打開右鍵菜單,如圖 5‑84 所示。

圖 5‑84
在右鍵菜單中:
顯示方式:選擇瀑布布圖的顯示方式,可選擇為“彩色圖”或“瀑布圖”。
三維座標設置:當選擇“顯示方式”為“瀑布圖”時,“三維座標設置”可允許用戶調整
三維座標以更好地顯示瀑布信號。
選擇信號:可方便使用者快速選擇需要顯示的信號。點擊“選擇信號”,會打開“選擇顯
示信號”對話方塊,如圖 5‑85 所示。

19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85
在該對話方塊左邊欄,系統會顯示已經進行瀑布圖分析的信號,勾選需要顯示的瀑布圖信
號,即可將該信號顯示在瀑布圖視窗中。在對話方塊的右邊欄,列出已經選擇顯示的信號,並
可對顯示相關參數進行設置,如線類型、線寬度、線顏色和資料格式等。
視圖風格:可打開“視圖風格”對話方塊,如圖 5‑86 所示,在對話方塊中,可設置當前
顯示視窗的資訊。

圖 5‑86
圖形:可以對該信號視窗中的圖形,進行“複製”、“保存”和“列印”。 195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軌跡圖窗口:點擊添加軌跡圖窗口,如圖 5‑87 所示。打開“選擇信號顯示”對話方塊,


可選擇需要進行軌跡圖顯示的兩個信號。

圖 5‑87
大文字視窗:點擊添加大文字視窗,如圖 5‑88 所示。

圖 5‑88
修改名稱:點擊打開“修改名稱”對話方塊,可修改當前窗口的名稱。

196 圖 5‑89
疊層:所有視窗以疊層方式顯示。如圖 5‑90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90
水平平鋪:所有視窗以水平平鋪方式顯示。
垂直平鋪:所有視窗以垂直平鋪方式顯示。
在功能表的最下部,所有信號視窗都列出,滑鼠左鍵點擊信號視窗名稱可選擇並查看該信
號視窗中的資訊。

5.10 “説明”功能表
“説明”功能表包含“關於”和“説明”兩個選項。
“關於”:點擊即打開“關於”對話方塊,顯示振動控制儀系統軟體及硬體資訊,如圖 5
‑91 和圖 5‑92 所示。

197

圖 5‑9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圖 5‑92
幫助:點擊即打開幫助文檔。

5.11 工具列
勾選“查看”功能表下“工具列與停靠視窗”項中的“工具列”子項,會顯示如圖 5‑93
所示的文件工具列。

圖 5‑93
其中各項圖示依次表示:

:關閉當前試驗。

:保存試驗。

:打開“系統組態”對話方塊,與“設置”功能表下的“系統組態”選項功能一致,

詳細介紹見“設置”功能表下的“系統組態”選項的介紹。

198 :打開“通道編輯”對話方塊,與“設置”功能表下的“通道編輯”選項功能一致,

詳細介紹見“設置”功能表下的“通道編輯”選項的介紹。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打開“控制參數”對話方塊,與“設置”功能表下的“控制參數”選項功能一致,
詳細介紹見“設置”功能表下的“控制參數”選項的介紹。

:打開“試驗編輯”對話方塊,與“設置”功能表下的“試驗編輯”選項功能一致,

詳細介紹見“設置”功能表下的“試驗編輯”選項的介紹。

:分別為專案資訊、保存信號和圖形、保存試驗資料包和導入信號。“專
案資訊”按鈕用於打開“專案資訊”對話方塊,與“資料存儲”功能表下的“專案資訊”選項
功能一致,詳細描述見“資料存儲”功能表中的“專案資訊”選項。“保存信號和圖形”按鈕
用於手動存儲信號和圖形。“保存試驗資料包”用於手動存儲試驗資料包。“導入信號”按鈕
用於打開“導入信號”對話方塊,與“分析”功能表中的“導入信號”選項功能一致,詳細描
述見“分析”功能表中的“導入信號”選項。

:分別為“Word 報告”、“PDF 報告”和“報告設置”。點擊“Word 報


告”、“PDF 報告”可分別生成 Word 版和 PDF 版測試報告,“報告設置”用於打“報告設置”
對話方塊定制報告內容。

199
:用於視窗選擇。這一工具列中,用戶可從已經打開的視窗中調出需要
查看的視窗。若需調出某一視窗查看,在清單中選擇需要查看的視窗即可。“修改名稱”按鈕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用於修改當前視窗的名稱。點擊打開“修改名稱”對話方塊,如圖 5‑94 所示。在對話方塊中


輸入新名稱即可對當前使用中視窗重新命名。

圖 5‑94

:凍結更新,點擊使當前窗格顯示更新暫停,但試驗控制繼續進行。

:拖動,點擊“拖動”按鈕,滑鼠顯示為手狀,點擊並拖動可拖動顯示視窗中的信號。

:局部放大。點擊“局部放大”按鈕後,再在信號顯示區中,選擇需要局部放大的區域。
將滑鼠移動到信號顯示區中需要局部放大處,點擊左鍵不放,拖到所需的位置,鬆開滑鼠左鍵,
即可選定需要局部放大的區域。

:返回上一次縮放。使用了“局部放大”按鈕後,該按鈕才處於啟動狀態。取消局部
放大,恢復到縮放前的顯示狀態。

:自動匹配坐標軸。取消局部放大和拖動等操作,系統根據信號的大小等資訊自動匹
配坐標軸顯示。

:添加單游標。

:添加區間游標。

200
:分別用於添加峰值游標和穀值游標。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5 章 功能表命令

:添加諧波游標。

:分別用於添加標記、刪除當前標記和刪除所有標記。

:分別用於添加注釋、刪除當前注釋和刪除所有注釋。“添加注釋”打開

“內容”對話方塊,在其中可填寫注釋內容。

20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6 章 控制台

第6章 控制台
控制台為停靠視窗,可以自由移動到顯示視窗的其它位置;勾選“查看”功能表下的“工
具列與停靠視窗”選項可以將控制台顯示或隱藏在視窗中;點擊“查看”功能表下的“試驗命
令定制”選項可以定制試驗命令按鈕。

6.1 試驗命令

6.1.1 正弦功能中的試驗命令

勾選“查看”功能表下“工具列與停靠視窗”項中的“試驗命令”選項,會顯示如圖 6‑1
所示的“試驗命令”工具列。“試驗命令”工具列主要包括試驗開始、停止、暫停、繼續等功
能按鈕。點擊“查看”功能表下的“控制台定制”選項,使用者可以按照需要定制所需的試驗
命令按鈕。

圖 6‑1

:開始進行試驗。

:停止進行試驗。

:將試驗暫停。

:試驗暫停後,從暫停處繼續進行。

:增加試驗量級。

:降低試驗量級。
202
:重新設置試驗量級。

:向上掃頻。向上掃頻:點擊從當前頻率點開始,向上掃頻。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6 章 控制台

:向下掃頻。點擊從當前頻率點開始,向下掃頻。“向上掃頻”和“向下掃頻”是相對應
的兩個選項,選擇其中一個選項,則另一選項變成可選狀態。

:保持掃頻。正弦試驗頻率保持在當前數值不變。

:釋放掃頻。與保持掃頻成對使用。

:設置頻率,打開“設置頻率”對話方塊,輸入頻率數值,可用於停止正在進行的試驗,
從設置的頻率點繼續試驗。

:運行計畫表中下一事件。

:運行下一個計畫表。

6.1.2 隨機功能中的試驗命令

勾選“查看”功能表下“工具列與停靠視窗”項中的“試驗命令”項,會顯示如圖 6‑2 所
示的“試驗命令”工具列。“試驗命令”工具列主要包括試驗開始、停止、暫停、繼續等功能
按鈕。點擊“查看”功能表下的“控制台定制”選項,使用者可以按照需要定制所需的試驗命
令按鈕。

圖 6‑2

:開始進行試驗。

:停止進行試驗。

:將試驗暫停。

:試驗暫停後,從暫停處繼續進行。 203

:增加試驗量級。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6 章 控制台

:降低試驗量級。

:重新設置試驗量級。

:重新進行平均。

:運行計畫表中下一事件。

:運行下一個計畫表。

6.1.3 經典衝擊功能中的試驗命令

勾選“查看”功能表下“工具列與停靠視窗”項中的“試驗命令”項,會顯示如圖 6‑3 所
示的“試驗命令”工具列。“試驗命令”工具列主要包括試驗開始、停止、暫停、繼續等功能
按鈕。點擊“查看”功能表下的“控制台定制”選項,使用者可以按照需要定制所需的試驗命
令按鈕。

圖 6‑3

:開始進行試驗。

:停止進行試驗。

:將試驗暫停。

:試驗暫停後,從暫停處繼續進行。

:增加試驗量級。

204 :降低試驗量級。

:重新設置試驗量級。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6 章 控制台

:輸出與當前脈衝極性(相位)相反的脈衝。

:在“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的“計畫表”頁選擇“手動模式”事件或正式試驗時選擇
“試驗-手動模式”,該按鈕才有會顯示為可用狀態。表示在手動模式下輸出脈衝,點擊該按鈕
一次輸出一個脈衝。
計畫表下一項:運行計畫表中的下一項。

:運行計畫表中下一事件。

6.1.4 瞬態捕捉功能中的試驗命令

圖 6‑4

:開始進行試驗

:停止進行試驗

:查看第一幀資料

:查看上一幀數據

:查看下一幀數據

:查看最後一幀資料

6.2 試驗狀態
勾選“查看”功能表下“工具列與停靠視窗”項中的“試驗狀態”項,會顯示正在運行的
試驗的試驗狀態,“試驗狀態”欄顯示試驗正在進行的狀態。

6.2.1 正弦試驗狀態 205

正弦試驗功能中的試驗狀態列如圖 6‑5 中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6 章 控制台

圖 6‑5
試驗名稱:顯示試驗的名稱。
當前時間:顯示 PC 作業系統當前的時間。
試驗進程:顯示試驗的進程。
控制峰值:顯示控制信號峰值。
目標峰值:顯示目標信號峰值。
驅動峰值:顯示驅動信號峰值。
位移峰峰值:顯示目標信號的位移峰峰值。
量級:顯示當前試驗的量級。
速度峰值:顯示目標信號的速度峰值。
當前頻率:試驗當前頻率值。
掃頻方向:正弦掃頻試驗的掃頻方向。
掃頻率:正弦掃頻試驗的掃頻速率。
剩餘時間:顯示試驗剩餘的時間。
試驗時間:顯示已經進行的試驗時間。
總執行時間:顯示試驗已經運行的總時間。
試驗資訊:顯示試驗報警、中斷等異常資訊。

6.2.2 隨機試驗狀態

206 隨機試驗功能中的試驗狀態列如圖 6‑6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6 章 控制台

圖 6‑6
試驗名稱:顯示試驗的名稱。
當前時間:顯示當前試驗的時間。
試驗進程:顯示試驗的進程。
控制有效值:顯示控制信號有效值。
目標有效值:顯示目標信號有效值。
驅動有效值:顯示驅動信號有效值。
位移峰峰值:顯示目標信號的位移峰峰值。
量級:顯示當前試驗的量級。
速度峰值:顯示目標信號的速度峰值。
剩餘時間:顯示試驗剩餘時間。
試驗時間:顯示已經進行的試驗時間。
總執行時間:顯示試驗已經運行的總時間。
試驗資訊:顯示試驗報警、中斷等異常資訊。

6.2.3 經典衝擊試驗狀態

經典衝擊試驗功能中的試驗狀態列如圖 6‑7 所示。

207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6 章 控制台

圖 6‑7
試驗名稱:顯示試驗的名稱。
當前時間:顯示當前試驗的時間。
試驗進程:顯示試驗的進程。
控制峰值:顯示控制信號峰值。
目標峰值:顯示目標信號峰值。
驅動峰值:顯示驅動信號峰值。
位移峰峰值:顯示目標信號的位移峰峰值。
量級:顯示當前試驗的量級。
速度峰值:顯示目標信號的速度峰值。
剩餘脈衝數:顯示試驗剩餘的脈衝數。
試驗脈衝數:顯示已經進行的試驗脈衝數。
輸出脈衝數:顯示試驗已經輸出的總脈衝數。
試驗資訊:顯示試驗報警、中斷等異常資訊。

6.3 通道狀態
勾選“查看”功能表下“工具列與停靠視窗”項中的“通道狀態”項,會顯示如圖 6‑8 所
示的“通道狀態”欄。

208

圖 6‑8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6 章 控制台

“通道狀態”欄中每一行代表一個通道,序號 1~8 分別表示 1~8 通道,顯示每一通道的


有效值、峰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環境雜訊、增益及工程單位。勾選“顯示電壓”將
顯示所有參數的電壓值。
設置:打開“參數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6‑9 所示。包括“顏色標識”和“顯示內容”兩
個選項頁。

圖 6‑9
“顏色標識”方便使用者以不同的顏色標識不同量級的輸入信號,如圖 6‑9 所示。
“顯示內容”如圖 6‑10,可選擇顯示在通道狀態表格中的項。

圖 6‑10

6.4 狀態列
勾選“查看”功能表下的“狀態列”項,會顯示如圖 6‑11 所示的“狀態列”。這裡顯示
當前試驗的基本資訊,包括控制儀的 IP 和當前連接狀態、當前哪一通道是控制通道、是否進行
資料記錄及當前專案所處位置。

圖 6‑11 20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7 章 信號編輯器

第7章 信號編輯器
信號編輯器為現場資料記錄檔提供一個編輯工具箱。可導入的信號檔可以是試驗正在運行
時記錄下來的時域檔,也可以是其它的資料記錄儀器記錄的時域資料檔案。衝擊試驗或是衝擊
回應譜模式下記錄的檔,也可以導入到信號編輯器中。如圖 7‑1 所示,進入信號編輯器軟體。

圖 7‑1
導入的原始資料檔案經過編輯處理後,保存成為長資料檔案(.ltf)。長資料檔案(.ltf)檔
可作為瞬態衝擊和長時波形複現功能的參考譜檔。

7.1 如何導入原始資料檔案
信號編輯器的軟體介面如圖 7‑2 所示。

210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7 章 信號編輯器

圖 7‑2

點擊“編輯”功能表中下的“導入信號”按鈕或是工具條上 按鈕,打開“導入波形”
對話方塊,如圖 7‑3 所示。

圖 7‑3

在對話方塊中,點擊 按鈕可選擇需要導入的信號檔。對話方塊的左側,顯示了導入信

號的參數,包括採樣頻率、時域間隔、採樣點數、幀時間和存儲單位。其中時域間隔表示時域
信號兩個資料之間的時間間隔,就是採樣頻率的倒數。時域間隔可重新設置,重新設置後點擊

確認修改。對話方塊的右側,可以對導入信號進行重採樣,並顯示重採樣後的有關參數。
211
在對話方塊的底部,可以選擇是否用導入信號替換原來的信號;或將導入信號插入到現有信號
的某一位置。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7 章 信號編輯器

7.2 信號編輯
選擇設置功能表下的“補償參數”和“區間補償參數”,可對信號的補償進行設置。如圖
7‑4 所示。

圖 7‑4
其中:
補償參數:針對整個信號進行補償設置。設置完成後,系統自動進行補償。
區間補償參數:針對游標間的區間進行補償設置。設置完成後,如果通過雙游標選擇了一

區間信號,再點擊工具條上的 按鈕或點擊“編輯”功能表下的“區間補償”選項,可對選
定的區間信號進行補償。
點擊補償參數選項,打開補償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7‑5 所示。

圖 7‑5
在補償設置對話方塊中,點擊“插入”、“添加”和“刪除”,可編輯表格。點擊如圖 7
‑6 所示按鈕,可選擇補償的類型。

21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7 章 信號編輯器

圖 7‑6
補償類型共有四種:去加速度直流、去速度直流、低通濾波、高通濾波。
去加速度直流:去掉信號中的加速度直流偏置。
去速度直流:去掉信號中的速度直流偏置。
低通濾波:對信號進行濾波,需要設置低通截止頻率。
高低濾波:對信號進行濾波,需要設置高通截止頻率。

7.3 編輯後的檔保存

選擇“檔”功能表下的“存儲補償信號”(如圖 7‑7 所示)或點擊工具條上的 按鈕,

可將編輯後的信號檔保存,保存為長資料檔案(.ltf)檔,保存後的檔可作為瞬態衝擊和長時波
形複現功能的參考譜。

圖 7‑7

7.4 菜單介紹

7.4.1 文件

檔功能表列中包括選項如圖 7‑8 所示。包括存儲補償信號和退出兩個選項。存儲補償檔見


7.3 章節中的介紹。“退出”則關閉信號編輯器。
21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7 章 信號編輯器

圖 7‑8

7.4.2 查看

查看功能表列中包括選項如圖 7‑9 所示。主要允許使用者選擇顯示或隱藏標準工具條、信


號資訊欄、狀態列和改變應用程式外觀。

圖 7‑9

7.4.3 設置

設置功能表列中,包括如圖 7‑10 所示選項。

圖 7‑10
工程單位:詳見 2.9 章節中介紹。
控制參數:點擊打開“控制參數”對話方塊。如圖 7‑11 所示。

214

圖 7‑1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7 章 信號編輯器

其中“功率譜分析”欄設置對導入信號進行功率譜分析時的參數:
線數:進行功率譜分析時的譜線數。
窗類型:進行功率譜分析時的加窗類型。
“資料銜接”欄設置兩段資料進行銜接時的有關參數:
銜接處窗類型:設置資料銜接時銜接處的加窗類型。
窗長度:設置資料銜接時銜接處的加窗長度,以資料點表示。
銜接方式:有直接銜接和重疊兩種方式可選。
補償參數:詳見 7.2 章節中介紹。
區間補償參數:詳見 7.2 章節中介紹。
打開“選項”對話方塊,如圖 7‑12 所示。用於把 csv 或者文字檔中一行中的資料分隔開
的標誌符。勾選後,可識別文件中的相應分隔符號。

圖 7‑12

7.4.4 編輯

編輯功能表中包含的選項,如圖 7‑13 所示。在信號編輯器中,可以對信號進行複製、剪


切和刪除等操作。在進行這些操作之前,需選擇信號,其中單游標可選擇一個信號點,區間游
標可選擇一段信號。

215
圖 7‑1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7 章 信號編輯器

常規信號:打開常規信號對話方塊,使用者可以選擇一常規信號作為原始信號檔。常規信
號對話方塊如圖 7‑14 所示。在“信號參數”欄,選擇信號類型,並設置所選信號的相關參數。

圖 7‑14
類型:有四種選擇,分別為哨叫,白色雜訊,正弦和帶限隨機。
正弦:選擇恒定頻率、恒定幅值的正弦信號作為原始信號檔。可定義正弦信號的頻率、幅
值。
哨叫:選擇恒定幅值的正弦掃頻信號作為原始信號檔。可定義正弦掃頻信號的開始頻率、
結束頻率和信號的幅值。
白色雜訊:選擇白色雜訊為原始信號檔。白色雜訊是指在頻帶內擁有相同能量的寬頻隨機
信號。可定義白色雜訊信號的有效值。
帶限隨機:選擇帶限隨機信號為原始信號檔。帶限隨機信號在指定頻帶內擁有相同能量的
隨機信號。可定義帶限隨機信號的開始頻率、結束頻率和有效值。
在對話方塊的底部,可以選擇是否用常規信號替換原來的信號,或將常規信號插入到現有
信號的某一位置。
導入信號:打開“導入信號”對話方塊,詳見 7.1 章節中介紹。
剪切:將選中的一個信號點或一段信號剪切。
複製:將選中的一個信號點或一段信號複製。
刪除:將選中的一個信號點或一段信號刪除。
粘貼到左:將複製或剪切的信號粘貼到單游標的左側。
粘貼到右:將複製或剪切的信號粘貼到單游標的右側。
區間補償:對已經選擇的區間信號進行補償。
區間比例係數:對已經選擇的區間信號進行比例放大或縮小。
216 撤銷:取消前一次操作。
比例係數:設置比例係數,對信號進行整體比例放大或縮小。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7 章 信號編輯器

7.4.5 圖形

圖形功能表中包括的選項如圖 7‑15 所示。

圖 7‑15
選擇信號:打開“選擇顯示信號”對話方塊,如圖 7‑16 所示。在對話方塊的左邊,可以
允許使用者選擇在當前視窗中顯示原始信號還是補償信號,或是兩者都顯示。在對話方塊的右
邊,可以允許使用者重新定義原始信號和補償信號的線類型、線寬度和線顏色。

圖 7‑16
自動匹配坐標軸:根據信號大小,系統自動調整顯示介面。
拖動:點擊“拖動”選項,滑鼠左鍵變成手狀,滑鼠顯示為手狀,點擊並拖動可拖動顯示
視窗中的信號。
局部放大:點擊“局部放大”選項,再在信號顯示區中,選擇需要局部放大的區域。將滑 217
鼠移動到信號顯示區中需要局部放大處,點擊左鍵不放,拖到所需的位置,鬆開滑鼠左鍵,即
可選定需要局部放大的區域。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7 章 信號編輯器

恢復縮放:取消局部放大,恢復到縮放前的顯示狀態;
設置 Y 軸:點擊打開“Y 軸顯示”對話方塊,如圖 7‑17 所示。

圖 7‑17
在“Y 軸顯示”對話方塊中,“顯示範圍”欄中設置 Y 軸的顯示範圍,可自動或手動設置
Y 軸顯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座標”欄中可設置 Y 軸是以線性、對數或 dB 顯示。
設置 X 軸:點擊打開“X 軸顯示”對話方塊,如圖 7‑18 所示。在“顯示範圍”欄,可自
動或手動設置 X 軸顯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座標”欄中可設置 X 軸是以線性還是對數顯
示。

圖 7‑18
添加游標:點擊添加單個游標
刪除游標:點擊刪除當前游標。
游標設置:打開“區間游標”對話方塊,如圖 7‑19 所示。

218

圖 7‑1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7 章 信號編輯器

視圖風格:打開“視圖風格”對話方塊,如圖 7‑20 所示,可設置當前視窗的顯示風格。


在對話方塊中調整各參數,以調整出自己滿意的顯示風格。

圖 7‑20

7.4.6 窗口

視窗功能表允許使用者選擇不同的視窗,查看原始信號或補償信號,也允許使用者選擇不
同的視窗排列方式。視窗中包含的選項,如圖 7‑21 所示。

圖 7‑21
加速度窗口:預設的信號顯示視窗,顯示信號的加速度信號曲線。
速度視窗:打開速度視窗,如圖 7‑22 所示。可查看信號的速度信號曲線。

21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7 章 信號編輯器

圖 7‑22
位移窗口:打開位移視窗,如圖 7‑23 所示。可查看信號的位移信號曲線。

圖 7‑23
功率譜窗口:打開功率譜視窗,如圖 7‑24 所示。可查看信號的功率譜曲線。

圖 7‑24
層疊:以層疊的方式排列所有的視窗。
平鋪:以平鋪的方式排列所有的視窗。
220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7 章 信號編輯器

7.4.7 説明

説明功能表包含“關於”和“説明”兩個選項。“關於”對話方塊顯示信號編輯器的版本
資訊。“説明”點擊即打開説明文檔。

22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8 章 儀器校準

第8章 儀器校準
8.1 校準概述
VENZO 系列振動控制儀提供了儀器校準功能模組,配合其它校準用的設備,可自動完成
振動控制儀的校準。在校準過程中,先做驅動通道的校準;在校準完驅動通道後,再校準輸入
通道。校準所需設備:
(1)數字萬用表;
(2)電壓/電荷轉換器;
(3)校準電纜。校準軟體主介
面如圖 8‑1 所示。

圖 8‑1

8.2 驅動通道的校準
利用一個數字萬用表即可對驅動驅道進行校準。校準內容包括直流偏差和增益誤差。校準
步驟如下:
儀器預熱
在進行儀器校準前,請先將電源開啟,運行 30 分鐘以達到預熱的目的。預熱完成後才能開
始儀器的校準。
儀器校準前,將輸出通道連接到多功能測量儀。
設置校準參數
在軟體選擇介面,選擇儀器校準功能,如圖 8‑2 所示,進入儀器校準軟體。
22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8 章 儀器校準

圖 8‑2
在儀器校準功能模組中,選擇“設置”功能表下的“控制參數”選項,如圖 8‑3 所示。打
開“控制參數”對話方塊。

圖 8‑3
在“控制參數”對話方塊中,設置有關校準參數。如圖 8‑4 所示。在“分析參數”欄,可
設置校準過程中,所用的平均幀數,平均幀數越多,校準更為精確,但所需時間也越長。在“校
準用儀器”欄中,可輸入校準用的數位萬用表的資訊,這些資訊會顯示在生成的校準報告中。
“通道資訊”欄顯示了儀器的輸入通道和輸出通道數量。“電荷輸入通道”欄中,可選擇是將
所有通道一起校驗或是將各通道逐個校驗,如果使用者有足夠多的電壓/電荷轉換裝置,可選擇
“所有通道一起校驗”以將所有通道一起校準;如果電壓/電荷轉換裝置不夠所有電荷通道一起
校準,則選擇“單個通道校驗”以將所有電荷輸入通道逐個校準。在對話方塊中下方可選擇校
準檔的有效期,有效期可選“半年”或“一年”。

22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8 章 儀器校準

圖 8‑4
校準驅動通道的直流偏差
將數位萬用表調到“DC V”檔,並連接至振動控制儀的驅動通道,讀取數位萬用表中的資
料,輸入到圖 8‑5 所示對話方塊的“測量值”編輯方塊中。即完成了驅動通道的直流偏差的測
量。

圖 8‑5
校準驅動通道的增益誤差
將數位萬用表調到“AC V”檔,並連接至振動控制儀的驅動通道,讀取數位萬用表中的資
料,輸入到圖 8‑6 所示對話方塊的“測量值”編輯方塊中。即完成了驅動通道的增益誤差的測
量。

22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8 章 儀器校準

圖 8‑6
驗證驅動通道的直流偏差
在驅動通道校準完成後,對校準後的值再進行驗證。將數位萬用表調到“DC V”檔,並連
接至振動控制儀的驅動通道,讀取數位萬用表中的資料,輸入到圖 8‑7 所示對話方塊的“測量
值”編輯方塊中。即完成了驅動通道的直流偏差的校準的驗證。

圖 8‑7
驗證驅動通道的增益誤差
在驅動通道校準完成後,對校準後的值再進行驗證。將數位萬用表調到“AC V”檔,並連
接至振動控制儀的驅動通道,讀取數位萬用表中的資料,輸入到圖 8‑8 所示對話方塊的“測量
值”編輯方塊中。即完成了驅動通道的增益誤差的校準的驗證。

225

圖 8‑8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8 章 儀器校準

8.3 輸入通道的校準
在完成驅動(Drive)通道的校準和驗證後,軟體自動進入電壓耦合方式下的通道校準,無
需用戶進行干預。電壓耦合方式下的通道校準完成後,便自動進入電荷耦合方式下的通道校準。
在開始進行電荷耦合方式校準時,會出現提示對話方塊,如圖 8‑9 所示。這是提示使用者將電
壓/電荷轉換裝置連接好,然後開始進行校準。在“控制參數”對話方塊中(詳見 8.2 中介紹),
若選擇了“單個通道校準”,則每校準完一個通道,即出現一次提示,提示使用者將電壓/電荷
轉換裝置連接好。
在電壓耦合方式下的輸入通道校準。

圖 8‑9
在電荷耦合方式下的輸入通道校準,在“控制參數”欄選擇“單個通道校準”,如圖 8‑10
所示。

圖 8‑10

8.4 校準檔保存
完成校準後,系統自動存儲校準檔。存儲有關設置在“存儲設置”對話方塊中進行。選擇
226
功能表列“資料存儲”功能表下的“存儲設置”選項,如圖 8‑11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8 章 儀器校準

圖 8‑11
“存儲設置”對話方塊如圖 8‑12 所示。在對話方塊中,可設置校準檔保存相關參數。

圖 8‑12

227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9 章 試驗資料重播

第9章 試驗資料重播
9.1 數據重播概述
為實現對所記錄的資料進行重播與分析,VENZO 系列振動控制儀提供了試驗資料重播功
能。對所重播的試驗資料,在進行流覽分析的同時,也可以再進行與即時控制時相同的操作,
如“設置”功能表下的“系統組態”,“分析”、“圖形”、“游標”和“視窗”功能表下的
選項等。

9.2 如何打開已經記錄的資料檔案
選擇“協助工具”中的“試驗重播”模組,如圖 9‑1 所示,可打開試驗資料重播功能介
面。

圖 9‑1

228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9 章 試驗資料重播

試驗資料重播功能介面如圖 9‑2 所示。

圖 9‑2

點擊工具條上的 按鈕或是選擇檔功能表下的“打開試驗”選項,如圖 9‑3 所示,會

彈出“打開”對話方塊。

圖 9‑3
在“打開”對話方塊中,選擇存儲在“Record”資料夾中已經記錄的資料檔案(尾碼名
為.recx)
,如圖 9‑4 所示。即可打開已經記錄的資料檔案並進行重播流覽。

22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9 章 試驗資料重播

圖 9‑4

圖 9‑5
圖 9‑5 所示為打開一資料記錄檔後的軟體介面。

9.3 試驗資料重播與流覽
在重播試驗資料的過程中,VENZO 提供了一組操作按鈕,以方便使用者在流覽的同時,
進行一些操作。操作按鈕如圖 9‑6 所示,各按鈕對應於“流覽資料”資料功能表下各選項,如
圖 9‑7 所示。
230

圖 9‑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9 章 試驗資料重播

圖 9‑7

:顯示第一幀資料,與“流覽資料”功能表下的“第一幀”選項功能一樣;

:流覽上一幀資料,與“流覽資料”功能表下的“上一幀”選項功能一樣;

:流覽下一幀資料,與“流覽資料”功能表下的“下一幀”選項功能一樣;

:顯示最後一幀資料,與“流覽資料”功能表下的“最後幀”選項功能一樣;

:自動重播資料記錄檔,與“流覽資料”功能表下的“自動”選項功能一樣;

:停止資料重播,與“流覽資料”功能表下的“停止”選項功能一樣;

:暫停資料重播,與“流覽資料”功能表下的“暫停”選項功能一樣;

:繼續資料重播。暫停資料重播後,該按鈕才會處於可點擊狀態。與“流覽資料”功
能表下的“繼續”選項功能一樣。

23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0 章 資料記錄與離線分析功能

第10章 資料記錄與離線分析功能
10.1 概述
在振動控制器軟體 2.3.30 及後續版本中,各個控制模組新增了資料記錄與離線分析功能。
資料記錄功能記錄試驗中通道連續的時域信號,生成試驗記錄檔。在“離線分析”軟體中,可
對信號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使用的介紹,這裡以正弦試驗為例。資料記錄功能與離線分析分為兩個部分:資料記錄,
離線分析。

10.2 資料記錄
打開軟體,點擊起始頁“正弦”,進入正弦試驗模組。
點擊功能表列“資料記錄-設置”,如圖 10‑1 所示。在“即時資料記錄設置”中,勾選“使
能即時資料記錄”,勾選需要進行資料記錄的通道,可勾選“試驗開始時自動開始資料記錄”,
如圖 10‑2 所示。

圖 10‑1

圖 10‑2
232 開始試驗,若勾選“試驗開始時自動開始資料記錄”,則試驗開始即進行資料記錄;若未
勾選“試驗開始時自動開始資料記錄”,則需要手動開始資料記錄。在試驗過程中,可以“停
止”,“暫停”,“繼續”資料記錄。如圖 10‑3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0 章 資料記錄與離線分析功能

圖 10‑3

10.3 離線分析
在軟體選擇介面,點擊“離線分析”功能,打開“離線分析軟體”如圖 10‑4 和圖 10‑5
所示。

圖 10‑4

23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0 章 資料記錄與離線分析功能

圖 10‑5
點擊“檔-打開資料記錄檔”,打開“打開資料記錄檔”對話方塊,點擊按鈕“ ”,選
擇資料記錄檔,其預設路徑為安裝目錄下的“RTRecord”,點擊“添加”,可最多同時打開 4
個資料記錄檔。如圖 10‑6 和圖 10‑7 所示。

圖 10‑6

234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0 章 資料記錄與離線分析功能

圖 10‑7

點擊“ ”按鈕,打開“控制參數”選項頁,如圖 10‑8 所示。

圖 10‑8
在“控制參數-分析參數”選項頁,可以手動選擇“採樣點數”和“分析譜線”;可以對時
域信號進行加窗,以利於 FFT 計算;重疊可以對相鄰的兩幀信號採取重疊處理,一般用於隨機
信號;平均用於時域或頻域上的平均,一般用於隨機信號。
點擊“觸發參數”,可選擇“觸發源”/“運行模式”/“觸發斜率”。可手動設置觸發量
級,觸發延遲。如圖 10‑9 所示。

235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0 章 資料記錄與離線分析功能

圖 10‑9
觸發源:有“無觸發”,“所有通道”及試驗所記錄的通道號,如“1”,“2”可選。
運行模式:有兩種方式,“自由運行”和“手動運行”。
觸發量級:定義觸發的量級,直接將所需要的觸發量級值輸入即可。
觸發斜率:允許用戶選擇觸發沿,有“上升沿”、“下降沿”和“雙沿”可選。
觸發延遲:延遲一幀的百分比,範圍為-100%~100%,負號表示超前觸發;或設置觸發延
遲多少採樣點。

點擊按鈕“ ”,打開“試驗編輯”對話方塊,可勾選“時域信號”/“FFT”/“APSD”
/“CPSD”/“自相關”/“互相關”/“傳遞函數”/“相干函數”/“衝擊回應譜”/“統計信號”
進行分析。如圖 10‑10 所示。

236

圖 10‑10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0 章 資料記錄與離線分析功能

其中:FFT 是時域信號的頻域顯示;APSD(自功率譜密度 )是描述信號能量的頻域分佈;


CPSD 是為了相干、相關、傳遞函數的前期計算;自相關 指同一個信號本身在不同時刻的相似
性,辨別信號是不是週期信號(自相關函數也是週期信號);互相關 指兩個不同信號之間的相
似性 ;傳遞函數指通道之間的傳遞特性;相干函數 描述通道之間的信號相干度,取值在 0~1
之間。高值(接近 1)表明輸出幾乎完全由輸入引起,低值(接近 0)表明有其它的輸入信號沒
有被測出,或雜訊嚴重。衝擊響應譜是單自由度系統受衝擊作用後所產生的響應運動在頻域中
的特性描述。統計信號包括峰值、峰值絕對值、峰峰值、有效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的
統計。
開始試驗,如圖 10‑11 和圖 10‑12 所示。

圖 10‑11

237

圖 10‑1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第11章 試驗案例
11.1 正弦掃頻試驗案例
要求:
試驗參考譜:

圖 11‑1
掃頻次數:2 次;
掃頻速率:1 Oct/Min;
所使用的加速度感測器:5 pC/(m/s2);
振動控制儀的 1 輸入通道為控制通道。
操作步驟為:
(1)打開正弦試驗功能,如圖 11‑2 所示。

238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圖 11‑2
(2)設置工程單位。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選擇“系統組態”選項,如圖 11‑3 所

示;也可點擊“設置工具條”上 圖示。點擊後打開“系統組態”對話方塊。

圖 11‑3
“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工程單位”選項頁如圖 11‑4 所示,根據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與
要求,選擇合適的工程單位,系統預設設置為國際標準工程單位。

239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圖 11‑4
(3)輸入振動臺參數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選擇“系統組態”選項或點擊設置工具條上的圖示 ,
打開“系統組態”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中選擇“振動臺參數”選項頁。如圖 11‑5 所示。根
據振動臺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檔,將各參數分別填入。參數設置完成後,可點擊“添加”按鈕,
將所設置的振動臺參數添加到振動臺的資料庫,在下次試驗時如果使用同一振動臺,則可直接
選擇您添加到資料庫的相應型號的振動臺。

240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圖 11‑5
(3)設置控制通道和測量通道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選擇“通道編輯”選項,如圖 11‑6 所示。也可點擊“設置”

工具列上的圖示 。點擊後打開“通道編輯”對話方塊。本案例中選擇 1 輸入通道為控制通


道。並按照選用的感測器設置感測器的類型和靈敏度。本案例中,感測器為電荷型,在耦合方
式欄選擇“電荷”,如果是 IEPE 型感測器,則耦合方式選擇“ICP”。在“靈敏度”欄輸入所
使用的感測器靈敏度。不使用的輸入通道,類型選擇“禁用”。

241

圖 11‑6
(4)設置試驗參考譜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選擇“試驗編輯”選項,如圖 11‑7 所示。也可點擊“設置”

工具列上的圖示 ,打開“試驗編輯”對話方塊。

圖 11‑7
“試驗編輯”對話方塊如圖 11‑8 所示。根據所需的參考譜的頻率、試驗量級和斜率等,
在對話方塊中設置。本例中參考譜的頻率範圍為 5Hz~2000Hz;量級則為:從 5Hz 開始,恒定
位移(峰峰值)為 5mm,到 2000Hz 時,恒定加速度為 2g;在“斜率”列選擇 5Hz 時右斜率為
恒定位移,2000Hz 時左斜率為恒定加速度。參數設置完成後,可點擊“匯出”按鈕,將所設置
的參考譜參數保存為.tst 檔,在下次試驗時如果使用同一參考譜,則可直接導入保存的檔。

圖 11‑8
(5)在“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選擇“限制 1”選項,觀察所設參考譜是否在振動臺限
242
制參數範圍內。只有在振動臺限制參數範圍內,即“振動臺負荷”一欄未顯示超出振動臺負荷
試驗才可進行。如圖 11‑9 所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圖 11‑9
(6)在“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選擇“掃頻率 1”選項,設置掃頻速率,如圖 11‑10
所示。本案例中掃頻速率設置為 1Oct/Min。

243
圖 11‑10
(7)在“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選擇“壓縮因數 1”選項,設置壓縮因數,如圖 11‑11
所示。本案例中壓縮因數選擇默認設置 5。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圖 11‑11
(8)選擇“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的“計畫表 1”選項,如圖 11‑12 所示。設置掃頻的頻率
範圍和掃頻次數。本例中掃頻次數為 2。

244
圖 11‑1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按照以上步驟設置完成後,本案例設置參數完成。振動控制儀參數設置完成,再按照振動
臺供應商資料,將振動臺和功放參數按要求調節好,點擊開始運行按鈕或“試驗”功能表下的
“開始”選項,即可進行振動試驗。
在試驗時間到達設定的時間後,試驗自動結束。

11.2 隨機試驗案例
試驗目標:
15Hz~18Hz:0.06g2/Hz;
25Hz:0.1 g2/Hz;
30Hz~60Hz:0.01 g2/Hz;
2000Hz:0.001 g2/Hz
所使用的加速度感測器:9.6 mV/g;
所使用振動控制儀的1輸入通道為控制通道。
試驗持續時間為 5 分鐘。
操作步驟為:
(1)打開隨機試驗功能,如圖 11‑13 所示。

圖 11‑13
(2)設置工程單位。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選擇“系統組態”選項,如圖 11‑14

245
所示;也可點擊“設置工具條”上 圖示。點擊後打開“系統組態”對話方塊。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圖 11‑14
“系統組態”對話方塊中“工程單位”選項頁如圖 11‑15 所示,根據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與要求,選擇合適的工程單位,系統預設設置為國際標準工程單位。

圖 11‑15
(3)輸入振動臺參數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選擇“系統組態”選項或點擊設置工具條上的圖示 ,
打開“系統組態”對話方塊,在對話方塊中選擇“振動臺參數”選項頁。如圖 11‑16 所示。根
據振動臺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檔,將各參數分別填入。參數設置完成後,可點擊“添加”按鈕,
將所設置的振動臺參數添加到振動臺的資料庫,在下次試驗時如果使用同一振動臺,則可直接
選擇您添加到資料庫的相應型號的振動臺。

24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圖 11‑16
(4)選擇控制通道和測量通道。
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選擇“通道編輯”選項,如圖 11-22 所示。也可點擊“設置”

工具列上的圖示 。點擊後打開“通道編輯”對話方塊。本案例中選擇 1 輸入通道為控制

通道。並按照選用的感測器設置感測器的類型和靈敏度。本案例中,感測器為 IEPE 型,在耦


合方式欄選擇“ICP”,在“靈敏度”欄輸入所使用的感測器靈敏度 9.6mV/g。不使用的輸入通
道,類型選擇“禁用”。

247
圖 11‑17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5)點擊“設置”下拉式功能表,選擇“試驗編輯”選項,如圖 11‑18 所示。也可點擊

“設置”工具列上的圖示 ,打開“試驗編輯”對話方塊。

圖 11‑18
“試驗編輯”對話方塊如圖 11‑19 所示。根據所需的參考譜的頻率、試驗量級等,在對話
方塊中設置。本例中參考譜設置如下所示。所設置的參考譜參數保存為.tst 檔,在下次試驗時如
果使用同一參考譜,則可直接導入保存的檔。

圖 11‑19
(6)在“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選擇“限制 1”選項,觀察所設參考譜是否在振動臺限
制參數範圍內。只有在振動臺限制參數範圍內,即“振動臺負荷”一欄未顯示超出振動臺負荷
試驗才可進行。如圖 11‑20 所示。

248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圖 11‑20
(7)設置試驗計畫表
點擊“試驗編輯”對話方塊中的“計畫表 1”選項頁,在計畫表中設置試驗持續時間,如
圖 11‑21 所示。

249

圖 11‑21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第 11 章 試驗案例

按照以上步驟設置完成後,本案例設置參數完成。振動控制儀參數設置完成,再按照振動
臺供應商資料,將振動臺和功放參數按要求調節好,點擊開始運行按鈕或“試驗”功能表下的
“開始”選項,即可進行振動試驗。
在試驗時間到達設定的時間後,試驗自動結束。

250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0 附錄

附錄
常用術語
參考譜:即控制參考譜,單位通常為 g、N 等。
驅動譜:振動控制儀輸出端發出的電壓,單位是 V 或 mV。
控制通道:在振動控制試驗中,可以沒有測試通道,但必須有控制通道(一個或多個),
軟體會根據控制通道測量得的資料來進行閉環控制,調整輸出電壓,以達到控制的目標值。
測量通道:用於監測的測試通道。
驅動通道:Drive 通道,用於驅動功率放大器或伺服液壓閥控制器。輸出範圍為-10 V 到+10
V。
數字 I/O:數位輸入/輸出介面。
壓縮因數:軟體根據控制信號調整驅動譜的速度。1 表示在下一個週期馬上進行調節,壓
縮因數越大調節得越慢,但安全性越好。比如控制信號比參考譜小 100 倍,此時壓縮因數設置
為 1,則在這個週期掃完後,驅動電壓會增至原來的 100 倍,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衝擊,極易造
成試件的損壞。
掃頻率:正弦掃頻信號掃頻的速率。
週期數:在正弦試驗和共振搜索與駐留試驗中,掃頻等相關事件中,定義掃頻時間可以以
“次數”、“週期數”和“時間”來定義。其中“次數”,表示掃頻事件的次數,從上下限中
的任意頻率掃頻至任意一端為一次掃頻,即由低頻到高頻完成掃頻過程稱為 1 次,由高頻到低
頻掃頻完成掃頻過程也為 1 次。如果以“週期數”定義掃頻時長,則表示需要設置所需的正弦
信號的週期數。正弦信號的一個週期如下圖所示。如果以“時間”定義掃頻時長,則輸入所需
要的掃頻時間長度即可。

251
快速鍵
F1 打開幫助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附錄

F2 保存資料

F3 開始試驗

F4 停止試驗

F5 暫停試驗

F6 繼續試驗

Alt+F 打開“文件”下拉式功能表

Alt+V 打開“查看”下拉式功能表

Alt+S 打開“設置”下拉式功能表

Alt+A 打開“分析”下拉式功能表

Alt+T 打開“試驗”下拉式功能表

Alt+G 打開“圖形”下拉式功能表

Alt+C 打開“游標”下拉式功能表

Alt+W 打開“視窗”下拉式功能表

Alt+H 打開“幫助”下拉式功能表

252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0 附錄

資訊提示

輸入通道開環-增益低

系統運行過程中,若提示“輸入通道開環-增益低”,則表示按照 g/V 或 mm/V 計算得到的


增益小於“設置→通道編輯-輸入通道”設置頁面表格中的“最小增益”設置值。這時候使用者
需要:
(1)檢查感測器連接是否正確;(2)檢查“通道編輯→輸入通道”設置頁面中的“輸入
模式”、“感測器靈敏度”等是否設置正確;
(3)如果以上兩條都確認無誤,則可以適當增大
功放的增益,或者將“設置→通道編輯-輸入通道”設置頁面表格中的“最小增益”值設置小一
些。正弦試驗低頻啟動時,往往需要較大的驅動電壓,增益會比較小。

驅動有效值超限

隨機試驗過程中,系統若提示“驅動有效值超限”,則表示驅動信號的有效值超過了“控
制參數→安全參數”頁面中設置的最大驅動電壓有效值。這時可以適當增大功放增益,或者減
小目標譜量級。

驅動峰值超限

試驗運行過程中,系統若提示“驅動峰值超限”,則表示驅動電壓峰值超過了“控制參數
→安全參數”頁面中設置的最大驅動電壓或者“系統組態→振動臺”頁面中設置的最大輸入電
壓,超過其中任一設置值,系統則會提示該資訊並中斷系統。隨機試驗時,可以設置 Sigma 剪
切來削減驅動電壓峰值。

開環

系統運行過程中,當系統檢測到控制通道或者限制通道的信號有效值與環境雜訊值之比小
於某個閾值,或者其通道增益突然減小倍數超過某個閾值時,系統提示開環並中斷試驗。這時
候使用者需要:
(1)檢查感測器連接是否正確;(2)檢查“通道編輯→輸入通道”設置頁面中
的“輸入模式”、“感測器靈敏度”等是否設置正確認;
(3)在“控制參數→安全參數”頁面
中可以選擇開環檢查等級,對應有“寬鬆”、“標準”、“嚴格”三個等級,所涉及的兩個閾
值則與此處開環檢查等級的選擇設置相關。某些情況下,在系統掃頻過反共振點時,選擇“寬
鬆”有助於試驗的順利進行。
253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附錄

輸入通道 1, 2, …開環

系統若檢測到測量通道開環時,將會予以提示。這時候使用者需要:(1)檢查感測器連接
是否正確;
(2)檢查“通道編輯→輸入通道”設置頁面中的“輸入模式”、“感測器靈敏度”
等是否設置正確認;
(3)在“控制參數→安全參數”頁面中可以選擇開環檢查等級,對應有“寬
鬆”、“標準”、“嚴格”三個等級,所涉及的兩個閾值則與此處開環檢查等級的選擇設置相
關。某些情況下,在系統掃頻過反共振點時,選擇“寬鬆”有助於試驗的順利進行。

有效值超過上限

隨機試驗過程中,若提示“有效值超過上限”,則表示控制有效值超過了“試驗編輯→限
制”頁面中的設置值。

有效值低於下限

隨機試驗過程中,若提示“有效值低於下限”,則表示控制有效值低於“試驗編輯→限制”
頁面中的設置值。

超過上限線數超標

在隨機試驗、衝擊回應譜試驗中,若提示“超過上限線數超標”,則表示控制信號中的資
料大於高中斷(高報警)信號資料的數目超過了“控制參數→安全參數→譜線檢查”中的線數
(百分比)設置值。

低於下限線數超標

在隨機試驗、衝擊回應譜試驗中,若提示“低於下限線數超標”,則表示控制信號中的資
料小於低中斷(低報警)信號資料的數目超過了“控制參數→安全參數→譜線檢查”中的線數
(百分比)設置值。

超過上限點數超標

在衝擊試驗、長時波形複現試驗過程中,若提示“超過上限點數超標”,則表示控制信號
中的資料大於高中斷信號資料的數目超過了“控制參數→安全參數→超限點數”中的點數設置
254 值。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0 附錄

低於下限點數超標

在衝擊試驗、長時波形複現試驗過程中,若提示“低於下限點數超標”,則表示控制信號
中的資料小於低中斷信號資料的數目超過了“控制參數→安全參數→超限點數”中的點數設置
值。

控制高

在正弦試驗中,若提示“控制高”,則表示控制信號的幅值超過了參考譜的上限值,試驗
中斷。此時可以採取調整壓縮率、增大參考譜上限值等措施。

控制低

在正弦試驗中,若提示“控制低”,則表示控制信號的幅值低於參考譜的下限值,試驗中
斷。此時可以採取調整壓縮率、減小參考譜下限值等措施。

Sigma 剪切

隨機試驗中,如果設置了 Sigma 剪切參數,那麼當驅動電壓峰值超過了對應的設置值時,


系統將對驅動電壓峰值進行剪切並提示。

輸入通道 1, 2, … 雜訊高

當某個輸入通道的環境雜訊高於“控制參數→安全參數”頁面中設置的通道最大雜訊的設
置值時,系統中斷試驗並提示。此時需要檢查感測器設置,分析雜訊過大的原因,如果無法避
免那麼可以把通道最大雜訊值設置適當增大。

輸入通道 1, 2, …高中斷

當某個輸入通道的有效值或者峰值超過了在“通道參數”中設置的中斷上限值時,系統中
斷試驗並提示。

輸入通道 1, 2, …低中斷

當某個輸入通道的有效值或者峰值低於在“通道參數”中設置的中斷下限值時,系統中斷
255
試驗並提示。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附錄

輸入通道 1, 2, …凹槽控制

當某個輸入通道使能了凹槽控制,而對應的輸入信號超過設置值時,系統按照設置值對驅
動信號進行凹槽控制。

輸入通道超出了限制譜

當某個輸入通道使能了凹槽控制,而對應的輸入信號超過了設置的凹槽中斷信號時,系統
中斷試驗並提示。

輸入通道 1, 2, …有效值限制

當某個輸入通道使能了有效值限制控制,而對應的輸入信號有效值超過設置值時,系統按
照設置值對驅動信號進行有效值限制控制。

正弦信號 1, 2, …控制超過上限

在 SOR、SROR、SOS 試驗中,當某個正弦信號幅值控制值超過了設置的上限時,系統中
斷試驗並提示。此時可以採取調整壓縮率或者增大限制值措施。

256

杭州騰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