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的读书报告

姓名:李俞萱 学号:19339056

巴枯宁写到“我们已经深深厌恶拉萨尔和马克思的理论,因为这种理论建议工人建立人
民国家,即使不是把这看做最终的理想,至少也是最近的主要目的。按他们的解释,‘人民
国家’不是别的,而是‘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请问,如果无产阶级将成为新的统
治阶层,它将统治谁呢?就是说,将来还有另一个无产阶级要服从这个新的统治,新的国
家。”马克思做批注:“这就是说,只要其他阶级特别是资本家阶级还存在,只要无产阶级
还在同它们进行斗争(因为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无产阶级的敌人还没有消失,旧的社会组
织还没有消失),无产阶级就必须采用暴力措施,也就是政府的措施;如果无产阶级本身还
是一个阶级,如果作为阶级斗争和阶级存在的基础的经济条件还没有消失,那么就必须用暴
力来消灭或改造这种经济条件,并且必须用暴力来加速这一改造过程。

关于以上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我认为马克思相较于解释自己所理解的巴枯宁的观点,
更多的是阐述自己关于“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将要统治哪个阶级”的问题。国家作为一
个成长于社会之中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力
机构,是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的反对对象。他追求绝对的自由,而非被国家严格规定的自由。
在无政府主义者看来“国家”便是万恶之源,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正是国家的诞生产生了
资本和不平等,只要消灭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就自然消亡了。政府消失后便不存在某
个优于其他阶级的阶级了,社会就会进入一个自由平等的自我管理的状态。为实现此目标,
他们主张诉诸于暴动以对抗有计划有准备的革命发动。他们认为少数人的阴谋恐怖策略,就
可以一下子消灭国家。也因此,自然而然的,马克思所言的“上升至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
“令他们恐惧和厌恶,因为在他们眼里,这必然意味着另一个阶级会沦为被统治阶级。因此
他们极力反对无产阶级的主导作用,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和无产阶级政党。

但在我看这都是对马克思所主张的内容的曲解和理解不透彻。无产阶级通过革命上升为
统治阶级后,其首要任务便是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将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实行生产
资料公有制。此时整个社会便都是由无产阶级构成的,这样阶级对立的基础就被消灭了,无
产阶级的“阶级统治”也便不复存在了,因此并不会存在另一阶级沦为被统治阶级的情况。
如马克思在《共产主义宣言》中说到,“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
在联合起来的个人手中时,公共权利就失去了政治性质......无产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上升
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
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寻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它这个阶级
的统治”。
然而这一消灭旧的生产关系的进程也远非一蹴而就的,也就是说很大情况下会存在一定
时间段内的“阶级统治”。这时作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所专政的对象便是依然占有生产资
料的资本家以及虽然被无产化但依然具有资本阶级剥削思想的“特殊的”资产阶级。因此无
产阶级也要加强思想要与宣传和意识形态的巩固。但我认为这个“专政统治”的非邪恶或非
自私之处在于,它的目标并不在于通过打压剥削其他阶级以延续自身的统治,为自身谋利,
而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努力。所以这和巴枯宁所说的会有其他阶级沦为被统治地位大相
径庭。在社会无产阶级化后,即使无产阶级为自身谋利也就是在为整个社会牟利。这是一个
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社会阶层和政党。

并且无产阶级将生产资料收归国有的阶段也并非是一个对于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因为
现代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是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它也只有在不断产生出新的雇佣劳动来加
以剥削的条件下才能增值的财产。马克思在《共产主义宣言》中也提到,“把资本变成为公
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着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
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我认为马克思在这里说的“运用暴力加快这一进程”就是对于国家或者政府存在的必要
性的解释。巴枯宁意在推翻国家从而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社会平等化。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本
末倒置且肤浅的做法。首先推翻一个国家或者说某个阶级的专政,最重要的就是推翻其在生
产领域的经济基础,及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上,那么如果不先消灭资产阶级,怎能盼望国
家的消失。巴枯宁认为革命只需要革命党人的一腔热血和意志,却完全忽略了彻底的社会革
命是同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条件联系这的。所以要先用具有合理性的国家实施的暴力铲除资
本社会的生产关系后才能期望或实现一个人民国家,甚至是无政府的状态。

巴枯宁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也提到,即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后,也只是少部分人
能组成权利机关,依然会有大部分的人成为被统治的一方。但是马克思解释道,因为阶级差
别的消灭,这种管理不能再被成为“统治”,而是一种社会分工。

在我看来,巴枯宁也缺少一种看待历史发展的长远眼光。在他眼中,似乎当无产阶级上
升为统治阶级后,他们的革命就截止了,任务就完成了,他们便会又一次走上资产阶级剥削
压迫的同样历史道路。但是当其上升为统治阶级后,他们的历史使命远非完成,夺取政权只
是为他们日后铲除旧的生产关系提供合法性的手段,他们的志向远不止于坐在统治阶级的位
置上。
总之,在我看来,马克思这段话旨在回答巴枯宁的讽刺,明确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上
升为统治阶级后会统治哪个阶级”的问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