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1

論辯實例分析:一場有關神是否存在的辯論的分析和討論
一 辯論背景
-有關辯論的全文及其背景,最先刊於《明報月刊》1987 年 12 月號;
後再刊於梁沛霖,戒子由編《李天命的思考藝術》(明報出版社,
1991),後者曾多次再版。
-現將重要者略述如下:
 日期:1987 年 9 月 13 日
 地點:中文大學
 辯論者:/正方-韓那(神學家,加拿大校園傳道會的巡迴講
員)
     \反方-李天命(哲學家,中大哲學系講師)
 論題:
 /廣告大題目:「上帝存在嗎?」
 \實質題目:「有神論是否較無神論合理?」
 辯論形式:/正方:一、三、五節(立論、答辯、總結)
      \反方:二、四節(立論和答辯、總結)
       雙方所用時間相同
辯論結果:1700 人出席,800 名出席者評分
     /認為李勝-380 人
     -認為韓勝-190 人
     \認為平手-140 人
     →依比賽規則,李天命取勝
-是場辯論之後,引發起連場論戰,其詳情可參看戒子由、梁沛霖合
編《李天命的思考藝術》一書。
 /反對李天命者:
1. 楊東川:「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耶?」
(李天命的反駁:「思辯與宗教」)
2. 梁燕城:「評李天命的『思辯與宗教』
(李天命的反駁:「從血路之旅到天國之旅」)
3. 林瑞琪:「為李天命未能一矢中的而感到意外」
(李天命的反駁:「思辯隨筆」)
4. 鄭志誠:「宗教與思辯-回應李天命博士的『思辯與宗』」
(李天命的反駁:「思辯隨筆」)
\支持李天命者:
沈智和:「從『評李天命的「思辯與宗教」』一文說」
→寫文反對李天命的人比支持他的人多
2

二 辯論所涉及的有神論和無神論論證的分析
I 韓那提出的有神論論證
-韓那提出了六個神存在的論證以作為正方立論的主要論據:
A. 「從道德原則到神的存在」一節中所提到的論證 i.e.道德論證
B. 「從宇宙起源到神的存在」一節中所提到的論證 i.e.第一因論證
C. 「從宇宙結構到神的存在」一節中所提到的論證 i.e.設計論證
D. 「從感官理性到神的存在」一節中所提到的論證
E. 「從耶穌復活到神的存在」一節中所提到的論證
F. 「從生命起源到神的存在」一節中所提到的論證
-當中,以前三個論證較為嚴格,在哲學史上有較高的理論地位。∴
只就此三個論證加以討論。
1 道德論證(moral argument)
-其論證為:有客觀(絕對)的道德原則→(立法者不能是人類而
只能是上帝)上帝存在
-論證形式為:p→q
p
∴q
p 指有客觀的道德原則,q 指上帝存在
-反駁:(略)
2 第一因論證(first cause argument)
-其論證為:
 因果原則—→/因果成無限系列 i.e.無第一因(上帝)
       \因果成有限系列 i.e.有第一因(上帝)
 但因果成無限系列是不可以理解的∴有第一因(上帝)
-論證形式為:p→(q V r)
p
~q
∴r
p 指因果原則,q 指無第一因,r 指有第一因
-反駁:(略)
3 設計論證(design argument)
-其論證為:
宇宙的結構十分精巧→宇宙是由睿智心靈設計出來的→(設計者不
可能是人類,只可能是比人類高級的心靈 i.e.上帝)上帝存在
-論證形式為:p→q
q→r
p
3

∴r
p 指宇宙的結構十分精巧,q 指宇宙是由睿智心靈設計出來的,r 指
設計者只不可能是人類,只可能是上帝,s 指上帝存在
-反駁:(略)
—→韓那所給出的所有有神論論證都不能成立
II 李天命提出的無神論論證
-反方李天命雖然曾在辯論中說明反方的立場只須反駁正方的論點
而不須建立自己的論證,但他反駁正方時卻提出論證,證明上帝的
概念有矛盾,從而推論正方的所有有神論論證皆不能成立。
-他的論證主要是一個著名的無神論論證,可稱為「石頭論證」。
-其論證為:
問題-上帝能否創造一塊連祂自己也舉不起的石頭?
→可能的答案有二/不能→上帝不是全能的
        \能→上帝不能舉起此石頭→上帝不是全能的
→「全能的上帝」一概念有矛盾
-「石頭論證」的本來形式為:p V q
p→r
q→r
∴r
p 指上帝能夠創造一塊連祂自己也舉不起的石頭,q 指上帝不能夠
創造一塊連祂自己也舉不起的石頭,r 指上帝不是全能的。
-反駁:
此論證前提包含矛盾的成份,∵如果上帝是全能的話,則世界上沒
有一塊石頭祂是舉不起的。→上述論證前提實則預設了全能者與舉
不起的石頭是可以並存的才可成立 i.e.A&~A。∵此論證是對確的
(valid)的但不是真確的(sound),因前提包含了矛盾成份,是假的。
—→李天命的論證亦不能成立。
三 結論
-正、反雙方的主要論證皆不能成立。∵從思考方法的角度來看,雙
方的論辯可說是不分勝負(依講者看,是兩敗的局面)。
 若從次要論證而言,則講者以為李天命稍勝。
-e.g.在理解辯論題目上,李天命比韓那優勝,∵他以為反方只須駁
倒正方論證就可以;但韓那卻以為反方必須提出正面的論證。
 e.g.李天命能清楚區分開信仰(宗教)與理性(知識)的不同,但
韓那卻將兩者混為一談,將「信仰」一詞的意義擴大了。
 從命題形式來說很容易便可以區別:
 /信仰的命題形式:S 相信 P 是真的
4

 \知識的命題形式:S 知道 P 是真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