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孫方中書院

中二級 中國語文科
文言補充練習(十)
作者介紹
劉義慶(403-444),南朝 宋 彭城(今江蘇 徐州)人。本長沙景王 道鄰之子,因
臨川王 道規無子,出繼為嗣子,襲封為臨川王。愛好文學,著《世說新語》、《幽明
錄》等。

題解
本文選自《世說新語‧政事》。陶侃,字士行,潯陽(今湖北 黃梅縣北)人,東晉
名將。幼年家貧,為縣吏,後官至侍中、太尉,封長沙郡公,拜大將軍,屢立戰功。

主旨

本文通過陶侃積存木屑、竹根和提拔屬員等事件,表現了他注重實際,精打細算和
辦事認真的精神。

課文
陶侃1  劉義慶
  陶公性檢厲2,勤於事。作荊州時3,敕4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
咸5不解此意。後正會6,值7積雪始晴,聽事8前除雪後猶濕,於是悉用
木屑覆之,都無所妨。官用竹,皆令錄厚頭9,積之如山。後桓宣武10伐
蜀11,裝船,悉以作釘12。又云,嘗發所在竹篙13,有一官長連根取之,
仍當足14。乃超兩階15用之。

注釋
1 陶侃:生平見題解。侃,【粵音】罕,【國音】kân。
2 檢厲:態度嚴謹,個性檢樸。
3 咸:都。
4 正會:正旦集會。
5 值:逢,碰上。
6 厚頭:厚實的竹根。
7 桓宣武:桓溫,字元子,龍亢(今安徽 懷遠西北龍亢集)人。官至征西大將軍、
大司馬,封南郡公,諡宣武。
8 伐蜀:晉惠帝時,李雄據蜀稱帝,建立成朝。永和二年(346),桓溫率師西伐,
翌春滅成。
9 裝船,悉以作釘:修造戰船時,全用(竹根)來作釘子。
10 嘗發所在竹篙:嘗,曾經。發,徵發、徵收。所在,指所管轄的地區。篙,撐船用
的竹竿。
11 仍當足:以竹根代替篙鐵足。
12 超兩階:猶言跳兩級。階,官位的等級。

語譯
  陶侃性格仔細而認真,做事勤懇。他做荊州刺史時,給負責監造船隻的官下令,
要把鋸木料所得的木屑通通收好,不理多少,當時的人們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後來
正月初一集會,正逢積雪初晴,廳堂前台階上雪後還是濕的,於是叫人用木屑覆蓋
在上面,就行走方便,一無妨礙了。公家用竹子,陶侃下令把剩餘下來的厚重竹塊
都收好,堆積得像山。後來桓溫進攻西蜀,修造船隻,都用這些竹塊來做成竹釘。
又相傳曾經徵發所在之處的竹篙,有一個官員把竹竿連根取來,竹根堅硬,可以代
替篙子上的鐵足。陶侃於是超越兩級提拔任用他。

討論問題
1 陶侃為甚麼積存大量木屑?
2 陶侃積存竹根又為了甚麼?
3 陶侃得知屬員在徵收竹篙時連根取之,用竹根當竹篙頭部的鐵足,他怎麼做?
4 從文中所載的幾件事,可以看出陶侃是個怎樣的人?
5 本文如何表現陶侃的性格?

討論問題答案

1 積雪初睛時,衙署大堂除雪後依然濕滑。陶侃於是用積存的木屑覆蓋地面,
起了防濕防滑的作用。
2 用來造釘,修造戰船。
3 馬上提拔屬員,連升兩級。
4 陶侃是一個注重實際、精打細算、辦事認真的人。
5 通過寫陶侃的為人處事來表現他的性格。

語文運用習題
1 解釋詞語
1、1 咸
1、2 值
1、3 發
2 語譯下面的句子。
陶公性檢厲,勤於事。

語文運用習題答案
1、1 都
1、2 逢、碰上
1、3 徵發、徵收
2 陶公品性儉約嚴肅,做事勤謹認真。

其他範疇活動建議
說話活動
課後把陶侃的故事給大家說說,並談談自己對陶侃的看法。

考測字詞
1. 作荊州時︰出任
2. 敕船官悉錄鋸木屑︰命令
3. 聽事前除雪後猶濕︰通「廳」
4. 皆令錄厚頭︰收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