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塑垡望堕壹塑直 2Q!!生箜垒塑 !垦箜!!至塑

教师工作坊中的用户行为投入研究
刘清堂1,雷诗捷1,张思2,王亚如1

(1.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410205)

【摘要】随着教师培训力度的不断加大,基于工作坊的教师研修成为一种新的教师研修模式,教师工作坊中
的在线讨论是促进教师知识共享、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探究目前教师工作坊中研修教师的行为投入现

状,以及各行为之间的关系、性别差异、登录时间规律,研究对象选取“国培计划2014”中以“如何上好枯燥无味的

拼音教学”为主题的典型工作坊。结果表明:研修教师的整体行为投入度一般;需要对部分教师进行干预,并着重

对男教师进行干预,提高其积极性;登录间隔规律与研修教师的参与、专注、交互都相关;同时交互影响研修教师的

专注度。因此,需鼓励坊主参与交互以提升研修教师的专注度和坚持度;在适当的时候对研修教师进行干预及资

源推送有利于改善培训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教师工作坊;行为投入;在线交互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00(2017)04—0019—10

力强的骨干教师担任,其它研修学员是来自区县不
一、引言
同学校相同学科的教师。研修学员们在坊主的带
为解决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方式单 领与指导下,针对教学问题或主题开展多种研修活
一等问题,教育部在2013年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实 动,通过分享、协作、交流等方式相互促进、共同
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 提高。
意见》¨一,要求按照教师的实际需求实施培训、推行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教师工作坊这一研
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 修模式进行探索。林志淼等对工作坊式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指导各地在教师培训工作 模式进行了研究"o;李德燕等对特级教师工作坊的
中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教育部于 建设进行了探讨H o;刘伟菁等从工作坊学习环境的
2014年3月颁布文件《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 角度,关注教师工作坊研修的运作方式及活动的主
训实施指南》,文件指出“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 题选择。5 o;张思等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
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创新教师网络 法、统计分析法研究教师工作坊中的知识共享行
研修模式,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2]。 为∞1;李立君等将“重要他人”概念引入教师工作坊
教师工作坊是一种教师研修的新方式,教师们 网络研修,并对其角色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坊主、
在工作坊中聚焦于教学问题、共同探讨、提升自我。 学伴、管理者等是学员“重要他人”的主要可能来
教师工作坊中成员包括坊主、辅导教师、观察教师 源 ̄7 J。随着教师工作坊的广泛应用,研究者也开始
和被观察教师。坊主由特级教师、教研员或教学能 关注更深层的教师交互行为,以期提高教师工作坊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数据支持下优化教师网络研修行为的策略研究”(编号:15YBA099)。
【作者简介】刘清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雷诗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
院硕士研究生;张思,博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王亚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
究生。

19

万方数据
的研修质量,如,刘清堂等以词频分析法和时间序 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指标的有效性¨8 J。
列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研修教师的认知行 当前对于行为投入的研究主要针对传统课堂
为与情感进行分析置;黄庆玲等对研修教师的在线 中的学习者,针对在线平台的研究比较少,并且对
讨论深度进行了研究。9。。然而,教师工作坊中教师 教师身份学习者的行为投入进行研究也比较少。
行为投入如何,与同伴交互、学习参与等关系尚需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以教师培训为目的的教师工
要进一步考量。 作坊中的在线交互过程,探究了研修教师的行为投
针对教师工作坊存在用户参与不足、投人不够 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行为投入各维
等问题埔o,作者从行为投入的角度对教师工作坊的 度间的相互影响,研修教师的行为投入在性别上的
教师在线交互行为进行分析,建立在线交互行为投 差异及其登录时间规律等。
入模型,了解研修教师的行为投入情况,探究教师 (二)行为投入分类指标
行为投入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工作坊研修 在当前研究中,学者们普遍将参与、专注(集
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坚持作为行为投人的重要维度。Miserandino
认为,行为投入包括参与、坚持、逃避、无助、参加讨
二、理论依据:在线学习行为投入的相关研究
论、集中¨2|;Patrick等认为高投入表现在高度集中、
(一)行为投入 选择挑战性问题、努力程度强、持续性高¨9I;Marks
行为投入是学习投入研究的分支,源自20世纪 等指出努力、钻研和更多的时间投入是较高行为投
30年代泰勒提出的“任务时间理论”,主要关注学生 入的体现¨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线学习的
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包括投入时间、活动强 普及,交互这一维度也逐渐被纳入行为投入维度之
度和努力程度等。10。。Skinner等认为行为投入指学 中。Fredricks等提出学习中的表现应包含努力、坚
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强度。11I。Miserandino认为行为 持、专注、提问、参与讨论。2 0I;Angelino等提出积极
投入指可以观察到的学生课堂行为表现¨2I。Marks 参与、交互学习、合作学习维度。21 1;Hamane提出师
等认为行为投入不仅应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努力 生交互、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尝试反馈、多样化经

程度,还应包括课外时间的投入等¨3I。可以认为, 验、任务时间等_2 2。;李爽等提出在线学习行为投人


行为投入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和 框架包括参与、坚持、专注、交互、学术挑战、自我监
努力,是可以被观测到的外显行为表现。1…。 控六类㈣。
国内外学者针对行为投入展开了大量研究,主 综上所述,作者通过相关文献研究认为在教师
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学习行为投入量表的编制, 工作坊中研修教师的行为投人应包含参与、专注、
如Schaufeli等人在开发的“Utrecht工作投人量表” 坚持、交互四类指标。
(UWES)的基础上,编制了学习投入量表UWES—S “参与”指学生投人到学习中所花费的时间或

(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Student),是以大 精力。Fredrieks等将其定义为学生遵循和响应课程


学生为样本所编制的¨4I。舒子吁以现有的工作投 规定和教师要求的行为‘2 0I。李爽等认为在线学习
入和学习投人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编制大学本 平台中的参与包括平均登录时长、登录总次数、页
科生学习投入问卷,并应用于用于大学生学习投入 面浏览总次数11 8I。Dongho Kim等认为参与包括平
现状的调查研究-l 5。。(2)学习者行为投人的现状 台登录时长、平台登录次数、平均登录时长嵋3I。
研究,如汪雅霜基于2012年“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 “专注”指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愉悦状态,将注意
调查”数据分析对大学生学习投人度进行实证研 力保持在学习内容和任务上。专注类行为体现了
究,发现元认知策略和师生互动两因子得分相对较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喜爱与自身的积极态度。李爽
低o”。(3)学习行为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朱红灿 等认为专注应反映学习者单项任务的完成度以及
通过对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学生 是否进行长时间学习。1引。Dongho Kim等认为专注
课堂参与度、与同学讨论合作、及课后投入学习时 应包含发帖长度以及登录平均时间旧3。。
间均与学习者行为投入有显著联系Ⅲ1。李爽提出 “坚持”被认为是学生保持学习主动性和积极
在线学习平台行为投人框架,确定21个测量指标, 性的行为投入,通常指学习者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

万方数据
或者学生对学习行为的保持。在对在线交互平台
三、用户在线行为投入分析框架
的讨论中,仅考虑学习者对学习行为的保持。李爽
等认为“坚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坚持 作者将文献研究获得的参与、专注、坚持、交互
完成学习任务、保持高参与度三方面‘1 8|。Jo I H等 四类指标作为教师工作坊中分析行为投入的主要
认为学习时间的间隔可以代表学习者是否坚持学 维度,综合考虑上述已有行为投入分类指标,结合
习口4|。Dongho Kim等提出代理变量模型,将时间间 教师工作坊在线交互平台的实际功能,构建行为投
隔作为衡量学习者坚持的唯一维度,经过实证研究 人分析框架,如表1所示。
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旧引。 参与指学习者访问交互平台进行讨论投人的
“交互”指学生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协作,既 时间与精力,包含登录总时长、登录次数、资源提交
包括学生为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主动与教师和同学 数3个指标。登录总时长指学习者登录交互平台的
进行交流、讨论和协作,又包括学生与教师和同学 总时间,登录次数指学习者登录交互平台的次数,
建立、维护良好关系的投入。有些文献从交互对象 资源提交数指学习者在交互期间上传的相关资源
来考虑交互维度,如李爽等认为交互应包含师生交 数量。
互、同伴交互、同伴协作¨8;。有些从交互频度出发, 专注指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于交互的程度,反
如Dongho Kim等认为交互应包含给他人的回复,他 映其交互状态,包含发帖次数及发帖总长度2个指
人给自己的回复旧3]。还有些学者逐渐深入,关注在 标。发帖次数指学习者在交互平台上发帖的总次
线交互的讨论深度,Sanna Jarvela等认为在线交互 数,发帖总长度指学习者在交互平台上所发帖子的
的讨论深度层次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深度讨 总字数。
论,讨论是基于理论的;第二类是渐进讨论,讨论是 坚持指学习者在交互过程中做出的持续性努
基于经验的;第三类是浅层次讨论,讨论是相互分 力,体现学习者的内在动机,表现在学习者能坚持
离,与其他人的帖子不相关的E 251。严亚利等将互动 登录平台进行交互,包含登录间隔规律这一指标。
程度分为浅层互动、中度互动、深度互动三层,浅层 登录时间间隔规律通过计算学习者登录时间间隔
互动包含简单回应、观点再认、浅层领会三个子类; 的标准差来进行测量。如图1所示,A与B之间的
中度互动包含比较分享、归纳整合两个子类;深度 距离代表讨论区主题存在的有效期,t。、t:…t。代表
互动包含分析质疑、深入思考、内化迁移三个子 登录时间点。t:一t。得到△t。,就是t。、t:两次登录
类旧6。。马秀峰等将交互深度分为情感交流类、分享 时间点的间隔。以此类推,得到所有的间隔,再计
资源类、简单分析类、探讨问题类‘2川。 算标准差‘2…。

图1 登录间隔的概念解释

交互指学习者基于在线平台与教师或同伴进 所发帖获得他人的点赞总数。此外,依据其他学者
行的互动交流,作者从交互频度和交互深度两方面 对交互深度的研究,结合教师工作坊的特性及讨论
对交互情况进行判定。交互频度包含给他人的回 特征,作者将交互深度分为浅度交互、中度交互、深
复总数、给他人的回复总长度(字数)、所发帖获得 度交互三层。
他人的回复总数、所发帖获得他人的回复总长度、

21

万方数据
表1在线交互行为投入框架

维度 指标 指标说明
登录总时长 学习者登录交互平台的总时间
参与 登录次数 学习者登录交经平台的次数
资源提交数 学习者在交互期间上传的相关资源数量
发帖次数 学习者在交互平台上发帖的总次数
专注
发帖总长度 学习者在交互平台上发帖的总字数
坚持 登录时间间隔规律 学习者登录讨论区的时间间隔标准差
给他人的回复总数 学习者回复他人帖子的总数

给他人的回复总长度 学习者回复他人帖子的总字数

所发帖获得他人的回复总数 学习者在平台上的发帖获得同伴的回复总数

所发帖获得他人的回复总长度 学习者在平台上的发帖获得同伴回复的总字数

所发帖获得他人的点赞总数 学习者所发帖获得的同伴点赞总数
交互
简单表达对观点的认同;简单评论他人观点;简单陈述
交 浅度交互
自己的观点

对他人观点提炼,总结自己的观点;比较分享不同知识
深 中度交互
观点;针对主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深度交互 分析反思;提出质疑;形成新的知识建构

依据该框架对研修教师在教师工作坊中的交 范围为1—6次,平均次数为2.25次,其中,仅登录
互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了解研修教师的整体行 1次的教师有23人,占总人数73的31.5%。登录
为投入现状,发现教师在参与、专注、坚持、交互四 总时长范围为33.9—177分钟,均值为76.5分钟,
方面中存在哪些不足等,便于进行及时的干预,给 即1.275/l,ij,-t。讨论资源提交数均值为4.88个,最
予教师引导与帮助。同时,可帮助了解教师各行为 多21个,最少0个。结果表明整体参与度不高。
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于采取措施加强教师某类行 (2)专注
为投人来提升整体的行为投入,对完善工作坊培训 对在线交互平台学习者专注行为的评价维度
机制、提升工作坊研修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 包括发帖次数、发帖总长度。数据显示坊内学习者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即研修教师发帖次数范围为1—9次,平均为2.16
次;发帖总长度范围为19—1213字,平均为232个
四、研究过程
字。结果表明教师的发帖次数较少,但发帖长度较
(一)研究对象及工作坊选取 长,专注度尚可。
研究对象选取“国培计划2014”中以“如何上好 (3)坚持
枯燥无味的拼音教学”为主题的典型工作坊,共有 通过测量学习者的登录间隔标准差来衡量学
73位学员参与,其中男性19人,女性54人,学员均 习者的坚持性。除去仅登录1次的教师无法测算其
为贵州地区的小学老师。在对交互数据的处理过 登录间隔,其他研修教师的平均登录间隔为3.5天,
程中,剔除一个小时之内的重复记录,获得有效 间隔时间最长为27.6天,登录间隔标准差均值为
记录。 1036.23,这表明研修教师登录平台较不规律,坚持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度投入一般。
对教师工作坊中教师投入行为进行描述性统 (4)交互
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调查数据显示,研修教师给他人的回复总数范
1.描述性统计分析 围为0—46次,均值为5.04次;给他人的回复总长
(1)参与 度平均为79.26字;收到的回复数范围为0—21次,
对在线交互平台学习者参与行为的评价维度 平均值为5.04次;收到赞数范围为0—11次,均值
包括登录次数及登录总时长。从表中数据可以看 为2.21次。在交互深度上,工作坊中教师共发帖
出,坊内学习者即研修教师登录平台讨论区的次数 158条,其中有14条为0回复,在其他144条有回
22

万方数据
复的帖子当中,共收到回复数365条,其中浅度交互 比7.4%。这表明研修教师的交互深度大多停留在
数,例如“赞同’’“说的好”“学习”等为259条,占比 浅度交互上。
70.9%,而中度交互数占比21.7%,深度交互数占
表2用户行为投入描述性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极小值 极大值 均值


登录次数 1 6 2.25

参与 登录总时长 33.9 177 76.5

资源提交数 0 21 4.88

发帖次数 1 9 2.16
专注
发帖总长度 19 1213 232

坚持 登录间隔标准差 0 9094 1036.23

给他人的回复总数 0 46 5.04

交 给他人的回复总长度 0 1081 79.26



所发帖获得他人的回复总数 0 21 5.04

度 所发帖获得他人的回复总长度 0 371 79.26
交互
所发帖获得他人的点赞总数 0 11 2.21

交 浅度交互数 259

中度交互数 79.1

度 深度交互数 26.9

(注:登录总时长计量单位为分钟,发帖总长度与回复总长度计量单位为字数)

2.投入行为相关分析 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坚持指标的登录间隔标准
(1)坚持行为 差与学习者的参与、专注、交互(深层交互除外)都
将参与指标、专注指标、坚持指标、交互指标进 有关系,如表3所示。
表3坚持与参与、专注、交互的相关分析

坚持 参与 专注 交互
给他人
登录 登录总 资源提 发帖 发帖 收到 收到回 收到的 给他人 浅度 中度
回复长
次数 时长 交数 次数 总长度 回复数 复长度 赞数 回复数 交互 交互

登录间
隔标准 .592{{ .524}} .506木丰 .480}} .368{{ .432{{ .278}} .486}} .473%{ .310木术 .431%¥ .362}

(+P<0.05,籼。P<0.01)

(2)交互行为 发现交互行为中的交互频度会影响教师在论坛中
将交互行为的各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对专注度 的发帖行为,结果如表4、表5所示。
中的发帖次数、发帖长度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表4交互频度对专注度中发帖次数的回归分析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化系数

B 标准误差 B

收到的回复数 24.252 .176 .498 3.927¥¥


交互
收到的赞数 35.013 10.444 .355 3.353}}
频度
给他人的回复数 7.107 3.444 .280 2.064¥

万方数据
表5交互频度对专注度中发帖总宇数的回归分析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化系数

B 标准误差 B

收到的回复数 .238 .045 .619 5.3籼k


交互
收到的赞数 .257 .076 .330 3.380{}
频度
收到的回复总长度 一O.05 .002 —0.232 —2.251木

(8 P<0.05,%4 P<0.01)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收到的回复数、收到的 3.性别差异分析
赞数、给他人的回复数能够预测教师的发帖次数。 为了了解不同性别学习者在投入行为上的差
收到的回复数、收到的赞数、收到的回复字数总长 异,本研究分别统计了男女教师的不同行为值,如
度可以预测教师的发帖字数。可以认为当学习者 表6所示。并对不同性别学习者的行为特征使用独
获得越多的回复时,他们就会发更多的帖子,帖子 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如表7所示。
也越长,专注度越高。
表6男女教师行为统计值

维度 指标 性别 均值 标准差
男 1.95 1.079
登录次数
女 2.35 1.291

男 72.3 41.6
参与 登录总时长
女 77.9 24.9

男 4.47 2.93
资源提交数
女 5.02 3.117

男 2.05 1.352
发帖次数
女 2.20 1.583
专注
男 179.4 146.318
发帖总长度
女 250.7 204.061

男 1266.8 2662.95
专注 登录间隔标准差
女 955.1 1921.4

男 2.68 4.001
给他人的回复总数
女 5.87 8.362

男 28.53 47.059
给他人的回复总长度
女 97.11 162.600

男 3.58 3.636

所发帖获得的回复总数
频 女 5.56 3.9印

男 46.79 45.442
所发帖获得的回复总长度
女 90.69 79.461
交互
男 1.68 1.493
所发帖获得的点赞总数
女 2.39 2.069

男 4 4.028
浅层交互数
女 5.43 6.787

男 1.67 0.816

中层交互数
深 女 2.33 2.094

男 1.00 0.Ooo
深层交互数
女 1.64 1.082

(注:登录总时长计量单位为分钟,发帖总长度与回复总长度计量单位为字数)

万方数据
表7男女教师行为独立样本T检验

方差方程的
均值方差的t检验
Levene检验
Sig 标准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F Sig t df 均值差值
(双侧) 误差值 下限 上限

假设方差
一2.274 7l 0.026 —43.896 19.303 —82.385 —5.407
收到的 相等
5.608 .02l
回复字数 假设方差
一2.922 55.67 O.005 —43.896 15.020 一73.989 —13.803
不相等

结果表明:(1)研修男教师与研修女教师在收 4.登录时间分析
到的回复字数上有显著差异。(2)女教师的参与行 学员登录次数如图2所示。从图2来看,周一
为均值、交互行为均值以及专注行为均值都比男教 至周五的工作日里,工作坊内的研修教师登录的次
师高,坚持行为指标间隔标准差低于男教师。’从总 数分布较均匀,且显著多于周末,这证明大多数研
体上来看,女教师的行为投入度比男教师高。 修教师更倾向于在工作日时登录系统进行交互。
29

”如筋加b
黎蛞嗽凝

m,o ∞∞∞∞∞∞∞∞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图2用户登录次数分布图

学员登录次数周分布图如图3所示。从图3来 多,表明其积极性较高,第二个星期逐渐降低,第三
看,教师在讨论开始的第一个星期里登录次数较 个星期有些许回升,又随之降低。
25.oo

20.00

15.oo

鍪・㈣
5.00

0.()0

第一周 第二岗 第二J嗣 第四岗 第五』习

图3用户登录次数周分布图

五僦与建议
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会翥篇i篇淼嚣禁笛鬈妻
师的兴趣;(2)工作坊内的成员教师仅在网络上交
(一)研修教师的行为投入度较低 流,相互之间较为陌生,缺乏情感交流;(3)团队成
研修教师整体投入度较低,表现为参与度投 员教师在工作坊的讨论交流没有强制要求,未将工

万方数据
作坊内的发帖数、回帖数等纳入评价体系,教师缺 录次数较多,这表明大部分教师更倾向于在工作日
乏外在动机;(4)教师工作坊中有73位教师,但仅 时登录系统进行交流,不太愿意占用周末的时间。
有一位坊主,因此坊主没有太多时间主动引导成员 但也有研究表明,在线交互平台的学习者在周末的
教师参与讨论交流皿9。 发帖显著多于工作日‘30j。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
(二)教师间行为差距较大 角色不同所造成,本研究中的学习者其现实生活中
结果表明研修教师的行为极大值和极小值相 的身份是教师,而其它不少研究中的学习者是学
差较大,标准差较大,这证明教师问行为差距较大, 生,学生在周末会延续学习,而教师则希望放松休
一些教师比较积极,而另一些教师比较懈怠,需要 息。研修教师在讨论开始的第一个星期里积极性
对其进行干预及引导。 较高,第二个星期逐渐降低,第三个星期有些许回
(三)坚持行为影响教师的参与、专注与交互 升,又随之降低。分析原因可能是研修教师在第一
研究结果表明坚持行为的登录间隔规律与学 周参与讨论后就略微懈怠,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任
习者的参与、专注及交互都有相关性。因此,有规 务,而到第三周又有部分研修教师重新登录参与
律地交互对教师在工作坊内的学习行为有重要影
讨论。
响,这一结论与之前不少学者得出的结论一致。例
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及分析,为了提高教师工作
如,Jo I H等的研究发现登录间隔标准差可以预测
坊中的行为投入,提出以下建议。
在线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成果,可以证明学习者的学
1.改进平台功能,增强研修教师的外部动力
习努力性,也能证明学习者学习的意识拉4I。因此,
(1)在评价维度上,平台需考虑学习者在交互
在教师工作坊中,应该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对工作
平台的发帖和回帖数量,以提升学习者的外在动
坊讨论的坚持性、规律性。
机,促进学习者的讨论交流。但是,不应盲从于回
(四)交互频度影响教师的专注行为
帖数量,也应着重于回帖质量,以防部分学习者为
研究发现交互行为中的交互频度会影响教师
了达标而发内容重复、单一、缺乏思考的帖子;
工作坊中教师的专注行为,Kui Xie在研究中也有相
(2)在平台功能上,平台需能自动计算学习者
同的结论,交互是提升学习者专注程度的有效策
的回帖数和发帖数,计入评价维度。但为了避免部
略。3¨。分析认为收到的回复数、收到的赞数可以表
分学习者发大量重复内容的帖子,平台也应能剔除
明教师发的帖子在论坛中的受欢迎程度,来自他人
掉内容单一、无意义的帖子,从而才能促使学习者
的回复与关注使教师感受到被肯定,这能激励研修
真正地从内容出发,加深讨论交流的深度。
教师在论坛中的发帖行为口3|。
2.提高坊主的参与度,帮助教师坚持规律的学
(五)女教师比男教师更投入
习,加强对懈怠教师的干预
在教师工作坊中,女教师与男教师在收到的回
有不少研究认为教师的存在对学习者坚持规
复字数这一指标上有显著差异,女教师收到的回复
律的学习有帮助。,Garrison等认为教师需要肯定学
字数均值较男教师高近一倍,这表明女教师所发的
习者的个人贡献,形成团队意识,提供反馈一1|。
帖子更具吸引力,更能引发他人的讨论。并且,女
教师的整体行为投入度比男教师高,这一研究结果 Durrington等认为教师鼓励学习者对自己的帖子做

与其他学者的结论一致。况姗芸采用问卷和访谈 出更多的回应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坚持性,例如,教

法调研发现,女生的交互积极性比男性高悼8 1。傅钢 师就学习者的发帖提出相关问题,同时,教师应选

善等在研究中也发现女生的学习行为参与度比男 取与学习者兴趣、背景相符的讨论话题,以促进学
生高。29l。分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女生往往要比男 习者的交互及讨论的坚持性‘3 2i。

生自觉、认真、努力,大多数女生会按照学习要求或 因此,在教师工作坊中,坊主的参与非常重要,

教师建议积极参与网络学习,因此女性学习者比男 需提高坊主的参与度。作者认为坊主应从三方面
性学习者的行为投入度高,且对外部调控的需求低 加强在教师工作坊内的参与度。第一,坊主对坊内
于男生。 成员的发帖要做出及时的反馈,促进成员的学习理
(六)研修教师登录时间具有一定规律 解,承认坊内成员对讨论做出的贡献;第二,可以通
结果显示工作坊内的研修教师在工作日的登 过对成员进行分组,使其形成团队,在团队意识的
26

万方数据
约束下,来促进知识分享;第三,坊主需监控坊内教 提高其积极性;登录间隔规律与研修教师的参与、
师学习情况,对不太活跃的教师进行私下交流,了 专注、交互都相关,同时交互影响研修教师的专注,
解其思想动态,对其进行干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需鼓励坊主参与及同伴反馈以提升研修教师的专
3.针对教师需求与兴趣,设计高质量的讨论 注度和坚持度;此外,在适当的时候对研修教师进
话题 行干预及资源推送有利于改善培训质量和效果。
设计工作坊中的讨论主题对教师的讨论起着 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不足。首先,由于技术水

非常重要的作用。缺乏针对性的讨论话题难以引 平限制,数据不完全反映学习者的投人情况,例如,

发教师的讨论兴趣,不利于教师的学习与提升。设 学习者的平台登录时长并不完全是学习者在平台

计高质量的话题能够激发讨论者的讨论兴趣,如果 上学习的时长,学习者可能会做一些无关的事情,
讨论主题能够与学习者的教学实践相关,则更容易 所花费时间仍被计入登录时长;其次,学习行为投
使交互到达更深层次。 入只是学习者学习投入的一个方面,在下一步研究

因此,工作坊中话题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三点出 中,将结合情感投入与认知投入,以呈现更多维、更

发:第一,基于教师的实际需求,激活并联结教师的 完整的学习投入情况。

经验;第二,了解坊内成员在教学上遇到的困难障
碍或是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讨论话题,来提高 【参考文献】

他们的参与动机;第三,设计恰当的开放性问题来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提高成员对讨论的满意度、讨论兴趣等。 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J].基础教育论坛:文摘版,
2014(5):85—88.
4.加强情感支持,促进教师的线下交流
[2]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DB/OL].
工作坊内的研修教师缺乏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2013—03—26].http://guopei.ncet.edu.en/detail—an—
相互之间较为陌生,这不利于形成坊内良好交互氛 nouncement一10590.html.

围。帮助坊内成员之间建立现实生活中的联系,促 [3]林志淼,蒋凤春.工作坊式教师培训模式初探[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8):14一16.
进教师们的线下交流,更真实可信的关系有利于教
[4]李德燕.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建设实践与启示[J].
师之间建立信任感,营造工作坊归属感,可以促进 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3(18):5—6.
他们在工作坊的讨论交流。 [5]刘伟菁.教师工作坊研修的主题选择与运作方式

5.把握研修教师登录的规律进行干预与资源 [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8):11—14.
[6]张思,刘清堂,朱姣姣,等.教师工作坊中的知识共
推送
享行为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5):49—55.
依据研修教师登录时间的规律,工作坊话题的 [7]李立君,丁新,武丽志.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的
发布应尽可能地在工作日进行,以便研修教师有更 “重要他人”研究——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角[J].中国电化
教育,2015(2):90一95.
多的时间参与讨论;在讨论开始的第一个星期和第
[8]刘清堂,武鹏,张思,等.教师工作坊中的用户参与
三个星期,可以进行大量的资源推送,在积极性不 行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03—108.
高的其他时间段内进行相应的干预,从而改善学习 [9]黄庆玲,李宝敏,任友群.教师工作坊在线讨论深度
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实证研究——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工作坊为
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6(12):121—128
六、结论 [10 Jacobi M,Astin A W,Ayala F.College student out.

comes assessment:a talent development perspectiVe『M].As—

教师工作坊的建设帮助研修教师进行更深入 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2010.

[1 1]Skinner E A,Belmont M J.Motivation in the Class—


的讨论与知识理解,有助于教师学习和能力提升。
room:Reciprocal Effects of Teacher Behavior and Student En—
处于初级阶段的教师工作坊模式其理论研究与培 across the School Year.『J 1.Journal of Educational
gagement

训实践仍有待规范。作者从行为投人的角度出发, Psychology,1993,85(4):571—581.
[12]Miserandino M.Children who do well in school:lndi-
提出了在线交互投入行为分析模型,以教师工作坊
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autonomy in a—

当中一典型工作坊为例进行研究,结论表明,研修
bove—average children[J].Joum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师的整体行为投入度一般,需要对部分投入不足 1996,88(2):203.
的研修教师进行干预,并着重对男教师进行干预, [1 3]Marks S U,Gersten R.Engagement and disengage一

27

万方数据
ment between special and general educators:An appl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2016,30:30—43.
Miles and Huberman§cross—case analysis『J].Learning Disa. [24]Jo I H,Kim D,Yoon M.Constructing Proxy Varia—

bility Quarterly,1998,21(1):34—56. bles to Measure Adult Learners’Time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14]Schaufeli W B,Bakker A B.UWES—Utrecht work LMS[J].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2015,18(3):


engagement scale:test manual[J].Unpublished Manuscript: 214—225.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Utrecht University,2003. [25]Sanna Jarvela,Paivi Hakkinen.Levels of Web Based

[15]舒子吁.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 Discussion:Theory of Perspective Taking as a Tool for Analyzing

[D].江西师范大学,2009. Interaction[R].Foua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Learning

[16]汪雅霜.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实证研究——基于 Sciences,2000,22—26.

2012年“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分析[J].中国高 [26]严亚利,黎加厚.教师在线交流与深度互动的能
教研究,2013(1):32—36. 力评估研究——以海盐教师博客群体的互动深度分析为例
[17]朱红灿.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基 [J].远程教育杂志,2010(2):68—71.
于学习行为投入、情感投入、认知投入维度[J].高教论坛, [27]马秀峰,李彤彤,刘冬.学习风格对在线学习交互
2014(4):36—40. 程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4):96
[18]李爽,王增贤,喻忱,等.在线学习行为投人分析 —101.

框架与测量指标研究——基于LMS数据的学习分析[J]. [28]况姗芸.课程论坛中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开放教育研究,2016(2):77—88. [C].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2006.
19 IPatrick B C,Skinner E A,Connell J P.What moti— [29]傅钢善,王改花.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学习行为与
vates children behavior and emotion?Joint effects of perceived 学习效果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9):53—57.
control and autonomy in the academic domain『J].Journal of [30]罗丹,蒋国珍.师生在线异步交互行为分析[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3,65(4):781. 中国远程教育,2008(7):39—42.
20 Fredricks J A,Blumenfeld P C.Paris A H.School [31]Garrison D R,Anderson T,Archer W.Critical in—

engagement:Potential of the concept,state of the evidence[J]. quiry in a text—based environment: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74(1):59—109. higher education[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1999,

[21]Angelino L M,Natvig D.A Conceptual Model for En— 2(2):87—105.

gagement of the Online Learner[J].Journal of Educators On— [32]Durrington V A,Berryhill A,Swafford J.Strategies

line,2009,6(1):n1. for enhancing student interactivity in an online environment[J].


22 Hanmne A C.Student engagement in an online course College Teaching,2006,54(1):190—193.
and its student success[M].Pepperdine [33]Xie K.What do the numbers influence of
impact on
say?The
University,2014. motivation and peer feedback off students’behaviour in online

[23]Kim D,Park Y,Yoon M,et a1.Toward evidence— discussion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ased learning analytics:Using proxy variables to improve asyn- 2013,44(2):288—301.
chronous online discussion environments『J].The Internet and (本文责任编辑:阎兵)

A Study on User Behavior Engagement in the Teacher Workshop

LIU Qing—tan91,LEI Shi-jiel,ZHANG Si2,WANG Ya—Ru‘

(1.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9,China;2.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Hunan,410205,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eacher training,teacher workshops has become a new teacher training model.on

online discussion of teacher workshops is important means knowledge sharing,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To explore
an to
promote

the behavioral engagement of teachers in teacher workshops,we selects the typical teacher workshops”how to teach the dull pinyin well”

in’’National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2014”,exploring behavioral engagement of teachers,gender difference,visit time law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gagement behaviors.The results show:The overall behavioral engagement of teachers is in general,it is nec—

essary to intervene some teachers,especially male teachers to enhance their enthusiasm;Visit interval regularity is related to the partici—

pation,concentr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 teachers,and interaction affects the teachers attention.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en—

courage the own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action to enhance the concentration and persistence of the training teachers,intervene and

introduce resource in the appropriate time will be helpful to the training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improve

Key words:Teacher workshop;Behavior engagement;Online interaction

28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