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文学美和生活美的交织

李浩明—“论夏天的一条街道中日常化写作”

在散文《夏天的一条街道》中,苏童着墨于夏天的江南水乡,在洋洋洒洒千余字内,
浅浅刻绘出了一幅满溢着孩童活力和市井气息的浮生众象。并在对其童年生活的追忆
中,寻找,捡拾丢失的记忆碎片和久别的童真。

篇幅不长,修辞简短,在一个个连续穿插的剪影中,苏童笔墨横飞,让一个个景内人
物走出黑白相框,活脱脱的在读者面前表演着生活家常,从水果店凶巴巴的阿姨,再
到胡同口四仰八叉的乘凉者。活灵活现的动态描写不禁也勾起了南方人深处的回忆,
看到这一些个“曾经”,“过去”,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又是一种“往事难追忆”的悲
凉。在情感层面,作者成功的和读者们建立起了回忆,沟通,共情的通道。在文字对
生活的复刻中,牵动读者的心随其文字震荡,回响。

那个穿插全文,调皮灵动的孩童不顾家人再三警告,挂在轮船上游水,贪玩到饭点才
归家,在其纤细的身影后的淘气和活力又何尝不是大多数人所曾经拥有过的童年。加
上一对严厉愤怒的父亲,忧愁啰嗦的母亲,活脱脱的又是一个旧时传统中式家庭的模
版。透过纸张,笔墨,作者写的是街道的琐碎平常,读者看的却是丢失的生活回忆。
从头至尾,吃冰棍,玩水,乘凉,挨打。读者们跟随者男孩的脚步,观的既是这个虚
构人物人生中平白无奇的一个夏日,却也是在重拾遗留在旧日里无忧无虑的美好和活
力。

文段的沧桑和沉静升华着亲历者的情感,同感者站在顽童的视角端视这条“街道”美
丽迷茫的光晕。最后再感受着苏童再创的“旧时刻”留给我们的欢愉和活力。在时间
的飞梭中,于文字中穿行,旁观自我,延续记忆。

质朴凝练,忧郁百褶。苏童并未用繁复的结构,专深的术语架构起此文框架,相反,
他借助生活回忆为主体,依托于其追忆童年空间,时间的变换和运动。在文学的幕
上,印刻个人及大众生活的记忆片段,正是这种平白的啰嗦家常才更能显出文学的纪
实美,而正是苏童独特的创作语言也使得我们再次感受生活的唯美平常。

一切脱离于社会生活本身的文学大多都是无意义的抽象,从而脱身成为了虚无的宣泄
品。优秀的文学创作品因与大众的切身体会,情感沉淀勾连在一起,反映其生活,从
而将人类的多面性绽放。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