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1 試寫出下列句子中帶點的字的意思。(4 分)

(1) 齊宣王好射。 好:喜歡


(2) 其嘗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 左右:身邊的大臣
(3) 左右皆試引之。 引:拉
(4) 故亂國之主,患存乎用三石為九石也。 患:弊病
2 試語譯文中以下的句子。(4 分)
(1) 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
這把弓的拉力(0.5 分)不少於(0.5 分)九石,除了大王,還有誰(0.5 分)能
拉得動呢?(0.5 分)
(2) 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
若不是(0.5 分)敢言直諫的人(0.5 分)誰能夠(0.5 分)不奉承君主呢(0.5 分)?
3 以下哪一個句子中帶點的「之」字,意思與其他三句的不同?(2 分)
A 左右皆試引之。(它,指弓)
B 宣王之情,所用不過三石。(的,助詞)
C 世之直士。(的,助詞)
D 故亂國之主。(的,助詞)A

B
C
D
4 齊宣王的大臣引弓時「中關而止」的原因是甚麼?(2 分)
齊宣王的臣下為了討好齊宣王,(1 分)所以假裝把弓拉到一半就說自己
拉不動了,從而奉承齊宣王力氣大,(1 分)可以用強弓。

5 試根據下表寫出事件的要點。(3 分)
件事事件的原因齊宣王喜歡展示自己能用強弓。(0.5 分)事件的經過齊宣王向臣下
展示自己能拉三石的弓(0.5 分),臣下為了奉承他,(0.5 分)假裝拉不動,(0.5
分)更欺騙宣王拉的弓有九石。(0.5 分)事件的結果宣王被臣下蒙蔽,(0.5 分)
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只能開三石的弓。6 作者用「宣王好射」一事,引申到
當時的世態。試摘錄能概括當時世態的句子。(2 分)
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勝眾,數也。
7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甚麼?(2 分)
A 說明宣王喜歡射箭。
B 慨歎世間太多阿諛奉承的人。
C 諷刺宣王沒有自知之明。
D 痛心朝中小人當道。A
B

C
D
8 作者為甚麼認為齊宣王「豈不悲哉」?(2 分)
齊宣王被臣下蒙騙,以為自己能拉動九石的弓,以致自視過高,無法正確
地認識自己。
語譯:
齊宣王愛好射箭,喜歡別人誇耀他能夠拉開強弓,但其實他使的弓只用三
石的力氣就能夠拉開了。他把這張弓交給左右的人傳看。身邊的人都試着拉,但
只把弓拉到一半,就裝着拉不動的樣子,恭維地説:「這張弓沒有九石的力氣拉
不開。除了大王以外,誰還能夠使用這張弓呢?」 齊宣王聽了非常高興。
其實,齊宣王使用的弓不過三石,可是他卻一輩子以為自己能拉九石的弓。
這難道不是悲哀嗎?三石是真實的,九石是徒有其名,齊宣王喜歡的是徒有虛
名,卻失去了真實的水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