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6

学校代码 10530 学 号 201230080900

分 类 号 I01 密 级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斯图亚特·霍尔的后殖民身份认同理论
研究

学 位 申 请 人 童铮
指 导 教 师 罗如春 副教授
学 院 名 称 文学与新闻学院
学 科 专 业 中国语言文学
研 究 方 向 文艺学

二〇一五年五月七日
On Stuart Hall’s Therory of Post-colonial
Cultural Identity

Candidate Tong Zheng

Supervisor Professor Luo Ruchun

College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ollege

Program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Specialization Ther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Degree Master of Arts

University Xiangtan University

Date May 7th,2015


湘 潭大 学

学位 论文 原 创 性 声 明

本 人郑 重 声 明 :
所 呈交 的 论 文 是 本人 在 导 师 的 指 导 下 独 立 进行 研 究 所

取得 的 研 究 成 果 。
除 了 文 中 特 别加 W 标注 引 用 的 内 容 外 ,
本 论 文 不包 含 任

何 其 他 个 人 或 集 体 已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的 成 果作 品 。 对 本文的 研 究 做 出 重要贡

献 的 个人 和 集体 , 均 已 在 文 中 W 明 确 方式 标 明 。 本 人 完全 意 识 到 本 声 明 的

法 律后 果 由 本 人 承担 

作者 签名 :

^ 舜 日 期 ; >《 年 台 月 g 

学 位论 文 版 权 使 用 授 权 书

本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完 全 了 解 学校 有 关 保 留 、
使用 学位论文 的 规定 ,
同意

学 校 保 留 并 向 国 家有关 部 口 或 机 构 送 交 论 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电 子 版 ,
允许 论文

被查阅 和借 阔 。
本人 授 权 湘 潭 大 学 可 将 本 学 位 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编

入有 关 数 据 库 进 行 检 索 ,
可 采用 影 印 、
缩 印 或 扫 描 等 复 制 手 段 保存 和 汇

编本 学 位 论 文 

涉 密论文 按 学校规 定 处理 

作 者签名 :

令 赞 日 期 :
年 月 《 

导 师 签名 曰 期 年 6 月 



: :




摘 要

随着后殖民主义学术思潮的崛起,文化身份认同问题也一度成为知名文化理
论家和学者的关注焦点,作为文化研究之父的斯图亚特·霍尔对后殖民文化身份
认同的观点自然成为学术界不可小觑的议题。
霍尔在牙买加的前殖民地生活时,家庭环境内部的种族歧视和阶级斗争在他
的童年上演。移居英国后,早年经历使他格外关注政治与文化。英国的双重散居
体验始终影响着霍尔的文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80、1990 年代,霍尔开启了
他的后殖民身份认同理论的转型,正式提出族裔散居理论。“在同一中处理差异,
在差异中探求同一”,在差异与同一之间的辩证法中寻求身份认同的建构,是霍
尔后殖民族裔散居理论的特色,他提出的加勒比认同的三种形式对全球的文化身
份认同理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霍尔差异理论的形成与其前期的媒体、符码的研究及其意识形态的塑造不无
关系。索绪尔的语言学、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福柯的“话语/权
力”奠定了霍尔反本质主义和相对主义立场。霍尔认为,文化身份是由“他者”
建构的,通过不同的“他者”可以建构有差异的群体,群体内部也会因为差异的
存在其身份表现亦会有所不同。权威平民主义是霍尔对“撒切尔主义”理论的高
度概括和提炼,它是霍尔利用差异理论批判英国现实社会最为成功、最引人瞩目
的主题词之一。
伴随着后殖民全球化进程,表面上全球文化逐渐趋同。但是不同的地域文化
形成了抵抗策略,重新书写和伸张自己的文化身份成为必要。霍尔认为,应该将
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问题区分开来。在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上,
霍尔提出“差异的游戏”论,但指出我们需要在差异中寻求共通的、交互的价值。
霍尔的文化身份认同理论对本土、全球、现代化等的批评介入对后来的理论
家起到了示范和引路的作用,同时他的后殖民文化身份认同理论对中国的学术界
及现实世界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斯图亚特·霍尔;后殖民;身份认同;差异化;同一化

I
Abstract

With arising of the post-colonial academic trend, cultural identity problem also
beca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well-known cultural theorist and scholars. As the
father of the cultural studies, Stuart Hall’s view of post-colonial cultural identity, of
course, become one of academic issues .
When Hall lived in the former colonies of Jamaica, it occured that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class struggle within the home environment in his childhood. After
moved to Britain , early experiences made him take extra attention on politics and
culture. Britain's double diaspora experience always affect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theory of Hall , in 1980s and 1990s , Hall started his
transformation of post-colonial theory of identity.“Seek Differences in the same and
the same in the difference”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Hall’s diaspora theory and the three
types about identity of the Caribbean that he put forward has general guide meaning
to cultural identity theory.
The formation of Hall’s difference theory has a closely relationship with his
previous research of media and codes and the shaping of its ideology. Saussure's
linguistics, Althusser's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and Foucault's “discourse/power”
established Hall’s anti-essentialism and relativism position. Hall considered that
cultural identity is built by the “other”, different “the other” constructed different
groups, and the individuality inside groups will also present difference identity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ces. Authority populism is the height summarizing
of Hall’s “Thatcherism” theory, it is Hall’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and brilliant
subjects to criticize the British social reality by using the difference theory.
Along with globalization and break of binary opposition, it seems that global
cultural tend sameness gradually. But different regional culture formed resistant
strategy, it is necessary to rewrite their own cultural identity. Hall thought that we
should discriminate multicultural,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roblem of
multiculturalism. Hall put forward “the play of differences”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and pointed out that we need to seek universal value in differences without
destroy its own particularity.
The intervening criticism of local, global and modern in Hall’s theory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have set an example and guide for the later theorists. At the same
time, his post-colonial theory on cultural identity made a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II
for Chinese academic circle and the real world .

Key words: Stuart Hall; Post-colonial; Identity; Differences; the Multicultural

III
目录

绪论................................................................................................................................ 1
0.1 霍尔的后殖民身份问题研究概述............................................................... 1
0.2 研究现状....................................................................................................... 2
0.2.1 国内研究现状.................................................................................... 2
0.2.2 境外研究现状.................................................................................... 3
0.3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说明........................................................................... 4
第 1章 霍 尔 的 流 散 经 历 与 族 裔 散 居 理 论 ................................................... 6
1.1 后殖民身份认同问题的产生....................................................................... 7
1.2 霍尔的流散经历........................................................................................... 9
1.2.1 牙买加时期........................................................................................ 9
1.2.2 英国时期.......................................................................................... 10
1.3 霍尔的族裔散居文化认同理论................................................................. 11
第2章 “差异化”:他者的寻求.......................................................................... 16
2.1 身份认同的“差异化”构建..................................................................... 16
2.2 “他者”的寻求......................................................................................... 18
2.2.1 英国种族主义的政治表征.............................................................. 19
2.2.2 全球化下的身份书写...................................................................... 22
第3章 “在异之同”:同一化的想象.................................................................. 24
3.1 全球化下霍尔的多元主体身份观来源..................................................... 24
3.2 霍尔的多元文化问题................................................................................. 27
3.2.1 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主义.............................................................. 27
3.2.2 现实存在的多元文化问题.............................................................. 28
3.3 “在异之同”的想象与建构..................................................................... 29
结语.............................................................................................................................. 32

参考文献...................................................................................................................... 34
致谢.............................................................................................................................. 37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8

IV
绪论

0.1 霍尔的后殖民身份问题研究概述
当今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身份认同成为思考当今后殖民问题一个不可避免
的内容,这也是以霍米巴巴和斯皮瓦克等为代表的一批 20 世纪崛起的后殖民理
论家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后殖民理论迅速成为当代国际学术前沿——文化研究
——的重要课题,许多第三世界的学术精英移居至第一世界展开激烈而有意义的
理论争鸣,殖民地英语文学的迅猛发展也对英国传统文学造成了极大冲击力。因
此,文化研究成为一门显学,而身份认同成为这门“显学”的研究精华之所在。
斯图亚特·霍尔是伯明翰学派的创始人、英国文化研究之父,在文化理论界占据
重要地位。他一生孜孜不倦于文化研究,不断在学术道路上探寻新的理论方法,
20 世纪 90 年代是霍尔转向文化差异政治的转折点,迎合了世界后殖民理论对本
土、全球化、族裔散居、多元文化等问题研究的总体趋向。研究霍尔的后殖民文
化身份认同理论,无论是对“身份认同”主题的研究还是对霍尔历史地位的评价
都具有重大意义。
1932 年 2 月 3 日,斯图亚特·霍尔在牙买加的首都金斯顿出生。1951 年他
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罗氏奖学金来到英国牛津大学默顿学院学习,并顺利取得文
学硕士学位。20 世纪 50 年代到 60 年代初,霍尔担任一些左派刊物的编辑,这
些左派刊物开启了战后英国对于移民和身份的讨论,也正是左派刊物的编辑经历
奠定了霍尔辉煌学术的基础。1964—1979 年,霍尔担任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的代理主任,这一时期,霍尔著作主要关注媒介与政治。1979—1997 年,霍尔
担任开放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继续从事文化理论研究。1997 年,霍尔荣休后致
力于多种族文化问题。2014 年 2 月 10 日,霍尔因病离世。
霍尔极少出版理论专著,其著述大部分是合著、合编和大量的导言。他大量
的文章有的分散在别人编著的文化研究、社会学著作或文集的序言中,有的在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内部研究调查报告文集里,还有的则穿插于重要的学术访谈
内。霍尔在其一生辉煌的学术生涯中都致力于发展跨学科性和学科研究多样化。
他的思想理论是随文化、社会、政治语境不断流动的,所以他的文本理论一直风
景不断,有难度和深度,更有难得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独特魅力。霍尔的前期
学术工作主要关注的是媒体和社会,后期(80 年代末以后)把目光投向差异政
治学。差异政治学是研究霍尔后殖民文化身份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后殖
民理论和后现代身份在霍尔的视野里相遇并融汇交织。关注霍尔后殖民身份问题

1
离不开他的政治差异观与多元文化主义理论,《谁的传统(遗产)?一个没有解
决的问题:对于后民族的再思考》
(1999)和《差异》
(2001)是最有影响且最能
代表霍尔差异理论思想的著作,1992 年,霍尔在参与编写开放大学发行的《理
解现代社会》文化社会学丛书时编有《西方世界与其他世界:话语与权力》和《文
化身份问题》,它们与 1991 年发表的《地方与全球:全球化和民族性》以及《新
旧身份和新旧族性》一起构筑了霍尔差异政治学坚实的“差异文本四部曲”①,
这对于研究霍尔的后殖民身份认同问题有重大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没有研究霍尔身份认同理论的学位论文,研究霍尔个案的专著只
有武桂杰的《霍尔与文化研究》
(亦是其博士学位论文)。这本书是国内目前研究
霍尔较为全面的著作,作者掌握的霍尔相关资料可能也是国内最为全面的。全书
内容分为七章,分别论述“霍尔其人”、
“霍尔的文化理论基石”、
“与英国文化研
究的渊源”、“霍尔的阅读政治学”、“差异政治学”、“差异造就‘他者’景观”、
“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影响和意义”。该书全面阐述了霍尔从 1960 年代到 21 世纪
初的文化理论及其发展历程,以凸显霍尔后期的文化理论和实践为主,重点论述
了其多元文化观点、差异政治学、后殖民话语中的去殖民化问题和少数族裔问题,
还涉及了新形势下的媒介理论新解读。在该书的第五章和第六章中,虽然“身份”
一词的出现频率颇高,但是它们都非以“身份”为主题的研究。
截止到目前为止,霍尔被译介到中国的文章总共有 9 篇次,它们分别是:1998
年在台湾出版的《文化研究:霍尔访谈录》;2000 年节译了霍尔 1973 年的文章
《文化研究:两种范式》、
《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
《编码,解码》、
《解构“大众”
笔记》;2003 年译介了霍尔 1997 年编著的《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和
与保罗·杜盖伊等合著的《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2006 年译介了
霍尔与保罗·杜盖伊合编的《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其中的《导言:是谁需要“身
份”?》为霍尔所著;2007 年译介了霍尔的《多元文化问题》
(中文译题为《多
元文化问题的三个层面与内在张力》)。
在期刊方面,迄今为止国内研究霍尔的期刊论文主要焦聚于四个方面:霍尔
的媒介社会学、霍尔对文化研究的贡献、霍尔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结合具体文本
谈论霍尔的族裔散居理论,还有少数关于霍尔访谈的文章。在以霍尔为研究对象
的期刊文章中,有少量涉及霍尔的文化身份,如陶家俊的《现代性的后殖民批判

① “差异本文四部曲“是武桂杰在其《霍尔与文化研究》一书中的说法。

2
——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认同理论》
(2006)、邹威华的《后殖民语境中
的文化表征——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文化认同理论透视》(2007)和《族
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
(2007)、江玉琴的《论斯图亚特·霍尔的认同性研究》(2008)、汪涓的《斯图
亚特·霍尔的后现代主体理论与文化认同观》
(2013)。这些文章相同的关键词是
族裔散居、身份认同,仅有一篇谈到新族性和差异性;其参考文献乃依据当时译
介过来的少数文章,研究原典较少,而且囿于篇幅短小,无法深入阐释,霍尔的
后殖民身份认同理论在学界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0.2.2 境外研究现状

1996 年,最早以霍尔为专题的作品——由台湾学者陈光兴和大卫·莫利编
著的《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对话录》——在英国出版了。其问世以来,一
直被视为深入了解霍尔文化理论思想的最早的必读书目,但它不是研究霍尔的专
著,而更像一部文集,收录了大量的霍尔访谈对话和 7 篇霍尔本人的文章(或节
选)。这 7 篇分别是:
《意识形态问题:不作保证的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的意义》、
《文化研究及其理论范式》、
《致阿伦·怀特:转型的隐喻》、
《用于种族和族性研
究的葛兰西相关的内容》、
《新族性》、
《黑人流行文化中的“黑”是什么? 》。此
书还收录了陈光兴对霍尔的一篇学术访谈《一个流散知识分子的形成轨迹:霍尔
访谈》,讲述了霍尔在牙买加前殖民地的家庭生活,解释了霍尔移民英国成为一
名左派文化理论家的原因。霍尔对访谈提问解答之详细,可以汇成他个人传记的
一部分,对我们研究霍尔大有裨益。
2000 年,由保罗·杜盖伊、劳伦斯·格罗斯伯格和安吉拉·麦克罗比主编
的《不做保证:向霍尔致敬》一书出版。此书收录了当年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
究中心的同学或同事的研究文集共 34 篇,包括斯皮瓦克、洪恩美在内的多名学
者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霍尔的影响,这是一本介绍性和入门性的读物。其中 5
篇文章直接谈霍尔,其余是相关的文化研究理论。其书名的“不作保证”显示了
霍尔理论本身的“不作保证”性,并提醒我们研究霍尔时要从“不作保证”入手,
把具体语境与霍尔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做保证”一方面说明霍尔严谨、
有高度责任感的学术态度,另一方面也说明有机知识分子们对霍尔的敬意。
2003 年,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克里斯·罗杰斯以第一位来自伯明翰圈子
之外的身份出版了研究霍尔文化理论的作品——《斯图亚特·霍尔》,此书被认
为是一部很有思想性的研究霍尔的专著。全书由很长的序言、结语和四大部分组
成。第一部分“完全的文化混血儿”,第二部分“表征与意识形态”,第三部分“国
家与社会”,第四部分“文化与文明”,集中讨论了霍尔对于文化、族性、后殖民

3
的论述。该书最大的特点是用批判多于赞扬的观点看待霍尔,阐释了很多理论家
很少谈及的霍尔的著述和文献。虽然这本专著遭到了霍尔本人的否定,但它给我
们提供了一个冷静思考研究对象问题和缺陷的研究态度,展示了挑战权威的勇
气,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2004 年 4 月,英国桑兰德大学媒体与文化研究高级讲师海伦·戴维斯的《理
解霍尔》出版。作者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高度赞扬了霍尔的谦虚的治学态度,从
各方面总结了霍尔的学术脉络,其内容按时间顺序分为八个部分:“遭遇祖国”、
“极严重的问题”、
“成问题的媒介”、
“与天使角力”、
“表征政治学”、
“甘冒风险
、“深入虎穴”、“破碎的具体”,只有最后两部分谈论到霍尔对于后现代
的生活”
身份和新族性研究、撒切尔主义和多元社会中英国身份问题。这是一部很难得的
从时间上持续不断地关注霍尔的专著,特点是通俗易懂,但是缺乏理论性和批判
性,没有抓住霍尔的文化认同、文化霸权、结合理论、差异政治等重要的文化理
论内容。
2004 年 5 月,斯特灵大学英语研究讲师詹姆士·普罗特的《斯图亚特·霍
尔》出版。此书用浅显明了的语言介绍霍尔,六部分依次是:“解构通俗”、“走
进文化研究”、“编码/解码”、“种族主义与抵抗”、“撒切尔主义和新时代”、“真
。这些内容涉及的主题包括:《通俗艺术》、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亚
正的自我”
文化、权威平民主义、新族性等。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霍尔的研究文本,从
原初的文本中探寻霍尔文化思想的内核,为我们观照霍尔的思想提供了方法论的
指导。
后殖民身份认同理论是霍尔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理论转折,主要体现在 80、
90 年代的著述之中。以上列举的外国研究著述大多集中在霍尔学术生涯的中前
期,涉及霍尔后期的学术论著较少,论题集中在“权威平民主义”、“新族性”、
“后殖民理论”三个论题上(这些著述少有中文译介),没有对“后殖民文化身
份认同”做一个详细、深入的专题进行研究。总之,境外有关研究霍尔作品,或
者是个别讨论评价的文章,或者是对霍尔学术的全盘梳理,虽然对霍尔的后殖民
身份认同有所涉及,但是不深、不专,可以说境外对霍尔这一理论的研究同样处
于薄弱地位。

0.3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说明
霍尔的后殖民身份认同理论有三个关键词:
“霍尔”、
“后殖民”、
“身份认同”,
论文应围绕这三个关键词而展开,将三个词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首先,必须了解霍尔的“两栖人”的流散经历,境外以霍尔为研究对象的三
部专著也是从霍尔的殖民经历谈起,遵循的是知人论世的传统研究方法。这主要

4
体现在多位专家学者的霍尔访谈录中,访谈资料以陈光兴的《霍尔访谈录》最为
集中和直接,从其他研究霍尔的文章中也能看到些许论述。霍尔的双重流散经历
直接影响到他的政治抱负和学术研究的方向,族裔散居理论是霍尔对前半生的学
术思想的回归和转型,因此宜将霍尔的流散经历与族裔散居理论归为第一章。
其次,“后殖民”是本论文研究专题的大背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霍
尔本人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后殖民”理论转向、霍尔个人对后殖民
现象提出新的观点;二是进入后殖民时代以来,整个社会表现出混杂性、对抗性、
碎片性的大背景,以及在后殖民理论的系谱下霍尔的文化身份认同理论有何特
色。“后殖民”是本文的总体理论背景,在结语处,应先总结后殖民背景下的认
同理论,然后深入霍尔后殖民身份认同理论的特殊性、学术价值、局限和不足,
末尾再以霍尔后殖民身份认同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启示结束。
最后,应重点围绕核心关键词“身份认同”而展开。霍尔的“身份认同”理
论最大的特点是“在差异中寻求认同,在认同中寻求差异”,
“差异”集中体现了
霍尔的开放性的相对主义立场,作为一名有良心的有机知识分子所必须的学术态
度。然而,随“差异”而伴生的是“多元”,霍尔 90 年代的论著体现了其独特视
角的多元文化观。因此,笔者认为霍尔的文化身份认同理论除了表现在族裔散居
理论上,更重要的表现是差异理论与多元文化理论,分别作为论文的第二章和第
三章,作为本文的重点阐述对象。

5
第 1章 霍尔的流散经历与族裔散居理论

私有制的产生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伴随着资
本的不平衡,这必然引起物质资料剩余者与物质资料匮乏者的对立与抗衡。在同
一族群内部,资本富余者对资本短缺者进行无情压榨,造成经济上的悬殊,从而
经济的不平衡引起政治、文化的不平衡,经济地位低下的人群也成为政治和文化
上的弱势群体。放眼族群间,这种不平衡下的对峙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化,典
型之一是上升到民族、种族歧视。进入后殖民社会以来,弱势群体对强势群体的
对抗愈发明显,世界各地兴起的反帝国主义斗争、反殖民主义浪潮、女权主义、
边缘群体反抗中心文化斗争……在帝国的殖民地,这种反抗特征表现得格外明
显。殖民地的知识分子或在国内领导民主革命运动,或远赴他国求学、希望归国
改变祖国被宰制的命运,霍尔当初也是满腔热血地为了实现牙买加的政治解放而
前往英国留学。但是由于不平衡性和对抗性的存在,优势群体总是对弱势群体实
行打压政策,先进知识分子流离于海外,在探索救国之路上受到了诸多阻碍,有
时甚至陷入身份认同的两难抉择。
作为一名典型的后殖民知识分子,霍尔“两栖人”的流散经历是这场后殖民
对抗性的写照。无论是在牙买加的青年时期还是拿到罗氏奖学金到英国求学之后
的时间里都浸透了一个异族知识分子在众多外族人面前的流离失所。正如霍尔自
己谈到的,他已经在英国生活 57 年之久,丝毫没有感觉自己是个真正的英国人,

甚至在英国没有“家”的感觉。 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的痛苦,高深莫测、延迟
的“回归”之谜使霍尔置身于身份认同的漩涡之中,这些源于历史轨迹的特殊塑
造成就了霍尔后殖民身份认同理论。
1986 年,霍尔在《最小的自我》中首次提出差异认同观;在随后的 80 年代
末、90 年代初的理论转型中,霍尔确立了其族裔散居理论。该理论坚持文化身
份既是存在又是变化的立场,同时强调差异性与同一性在认同中的重要作用,点
明了认同是“在同一中寻求差异,在差异中寻求认同”的过程,具体表现在 1989
年发表的《族裔散居与文化认同》一文中。它突破了以往对“身份”的传统定义,
开辟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为处于殖民压迫中的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自身及周
围环境的方式,有利于被殖民者的自我反省和民族进步。同时,族裔散居理论虽

① 这是 2007 年 9 月霍尔接受《卫报》记者采访的谈话,见:Stuart Hall,


Http://books.guardian.co.uk/reviews/politicsphilosophyandsociet/0,2175203,00.html,29Sep.2007.

6
然是对身份认同的早期探索,但是其强调“差异”与“同一”的理论立场一直持
续到霍尔后来的身份认同理论。可以说,霍尔的族裔散居理论是奠定他整个身份
认同理论的最重要的基础。

1.1 后殖民身份认同问题的产生
功夫巨星成龙 1997 年拍摄了一部名为《我是谁?》的电影,成龙在电影中
饰演的中情局特工因与同伴执行任务被上司灭口,他虽被非洲土著民相救侥幸生
存,但却失去了所有记忆。其空难苏醒后的第一句话便是问“我是谁”?此电影
延续成龙电影的一贯搞笑作风,是部诙谐喜剧,然其主题“我是谁”正好与我们
的时代主题交相辉映。失忆后的主角逢人便问“我是谁?”迫切想知道自己隶属
哪个国家、民族,从事什么职业,以及失忆前的生活。实际上,这些疑问是对身

份认同的寻找,准确来说是对身份认同的文化性的特征和社会性特征 的追问。
“身份认同”是英文 identity 的中文翻译,identity 还可译作“认同”、
“身份”、
“身份认同”、“同一性”等。其词源可追溯至晚期拉丁语 identitas 和古法语
identité,它们的共同词根 idem 表示“同一”,与梵语中表示“同一”的 idám 类

似。 因此,identity 表示的基本意思是某人或某事物在其构成、特质、属性上
存在一种共同的性质或状态,是“绝对或本质的同一”、是“其自身而非其他状

态或事实”。 Identity(身份/认同)具有身份/认同的双重含义。身份是指在一
定的社会制度、组织规则的建构与协调下,个人或事物所处的社会位置
(position),它取决于个体与其身处的社会关系大背景的协调与安排。而认同是
个人将这个社会位置(position)作为自身意义的来源,并主动加以内在化的结
果。身份处于一个静态的、被动的接受状态,而认同则是动态的、主动的建构状

态,
“认同所组织起来的是意义,而角色组织起来的是功能”。 “认同”更强调
同一性,而“身份”更强调差异性。
20 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对身份认同的诉求此起彼伏,特别是在冷战结束
后,呈现出渐次崛起、愈发兴盛之势。如:第三世界国家民族主义的复兴、多民
族国家民族分裂现象和少数族裔争权运动的高涨、以女性主义运动为代表的性别

① 亨廷顿将个人身份/特性的来源分为六种,分别是归属性的、文化性的、疆域性的、政治性的、经济性
的和社会性的,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 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性面临的挑战[M]. 程克雄,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5: 25. 对此,国内有学者将网络性的身份也考虑在内,参见罗如春. 身份认同问题三论[J].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 281.
② David B. Guralnik, ed.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C]. New York and Clevel: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72: 696.
③ 参见陶家俊. 身份认同导论[J]. 外国文学,2004(3) :37-38;周宪. 文学与认同[J]. 文学评论,2006(6) :
5-13;阎嘉. 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J]. 江西社会科学,2006(9):62-66.
④ 参见[美]曼纽尔·卡斯特. 认同的力量[M]. 曹荣湘,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6.引文中
的“角色”即是“身份”的意思。本文此处对“身份”与“认同”作了粗略的区别,但全文不可避免“身
份” 、“认同” 、“身份认同”等多词并举,然具体意义视其语境而定。

7
政治的崛起等。除此之外,同性恋群体、
“酷儿”群体、
“底层庶民”等一些边缘
群体也试图获取自己被认可的一席之地而在这个大潮中与其反对力量博弈。这些
现象表明了世界各个国家、民族、阶级、性别的革命者们对身份政治认同的强烈
诉求,身份认同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政治趋势。
身份认同政治的兴盛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就学理方面而言,身份认同是人类主体意识觉醒后的产物,个人、群体
对身份认同起源、过程、结果的追寻是对自身的再确证,源于内在的主体意识冲
动。从思想文化上来说,后现代主义(尤其是其对差异、多元、非中心、零散化
的肯定)和多元文化主义为身份认同提供了一个可生存的意识形态空间。从历史
上看,西方社会早就存有某种特定身份优于其他种族的身份的不合理现象,对此
揭示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萨义德《东方主义》的阐释,在西方目光的凝视下,众多
国度和民族皆被冠以落后的、残缺的、低等的“东方”。为了摆脱莫名其妙地套
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被强迫划定为“东方”的人们不得不寻求他们本真的身份认
同。除此之外的现实原因是,20 世纪后期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全球化压缩了国
际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认同造成威胁,寻求身份认同成为民族精英整合民
族的必要途径。另外,当代网络社会的崛起对虚拟身份的普遍推广和使用模糊了
个体的真实身份,加剧了个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与困惑,使身份认同成为现实性的
需求。
正由于身份认同兴起的复杂背景,其本身也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不同群体
的身份诉求各个不同,如个体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族裔认同等,因依据
的分类标准差异而有所不同。而本文所要强调的是后殖民语境中的身份认同,涵
盖了以上所列举的维度,且重在研究霍尔的身份认同文化理论在殖民关系与后殖
民语境中的表现。
后殖民主义是兴起于二战后的一个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
术思潮,也是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反对殖民
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涉及对现代性问题的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内的反思,
但就其实质而言,它仍然是西方学术思想内部的一种自我调试。后殖民主义看似
是以第三世界文化反对西方文化为主题,但事实上,它的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因素
与第三世界关联不大,后殖民主义与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并无
直接的承继和对应关系。相反,从它得以形成的那一天起,它就不仅是西方学术
的逆子贰臣,它也是自身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新鲜血液;它既是对西方意识形态传
统予以批判,又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包容和限定。它既想摆脱西方意识形态的绞
缠,又不得不依附于已建构的传统。归根结底,后殖民主义仍然是西方文化内部
的一种派别。美国学者米切尔(W.J.T. Mitchell)曾经尖锐而深刻地指出,就其

8
实质而言,后殖民批评是一种“后帝国主义批评”。其突出表现在于,国际上主
要的后殖民批评策略往往出自以往在政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国家的殖民地和控
制区,最有启发性的批评往往出自帝国主义控制最严密的区域即欧美的工业国

家。 实际上,米切尔揭示了后殖民主义一个既公开又隐匿的认识论前提或者说
偏见:世界各地区的文化若隐若现地都接受来自西方世界的知识论,并情不自禁
地将自己对号入座,认为西方理论能够普遍用于世界各地文化。
所以,批评家身居何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后殖民主义面对的恰恰就是
归属问题,局内/局外的问题,文化身份问题对他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简单
概括出后殖民理论家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他们的故乡曾经是殖民地;第二,
他们都对“第三世界”文化表现出热切的关心;第三,他们秉持一种国际知识分
子的立场。前殖民地的出身,使他们在考察第三世界文化的时候,似乎天然具备
了某种对殖民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力。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准确地说只
是一个可能的方面。而他们的国际知识分子立场,却又使得他们在民族和历史的
归属感表现出一种“无根性”(rootlessness)。

1.2 霍尔的流散经历

1.2.1 牙买加时期

霍尔出生于牙买加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这个中产阶级家庭的阶级组成很不
纯粹。霍尔的父亲是来自金斯顿(Kingston)乡下的有色人种的低中阶级,整个
家庭混合了跨越欧洲、非洲、美洲的四大血统。霍尔的母亲是来自欧洲的移民,
家族人员的肤色都比较白,看上去就是早期的白种人,而且她的两个兄弟都接受
过英国本土文化的熏陶分别从事于医生和律师行业,属于比较上流的中产阶级家
庭。
霍尔的父亲穷其一生赋职于一家美国联合公司的水果店,并“荣幸地”当上
了以前黑人从未担当过的职位,面对白人给予他的“信任”与“荣誉”,他不断
地想让儿子也融入白人圈子里,禁止霍尔结交黑人朋友,却无视白人对他的百般
歧视。霍尔的母亲自视为“英国人”,在对待牙买加的殖民主义的问题上,态度
更偏向赞同,甚至为殖民主义的结束感到惋惜。不论是哪个阶级派系都只认同英
国的殖民者,穷困的牙买加黑人身份不能得到承认,种族和肤色意识是决定身份
认同的首要因素。
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阶级冲突与种族矛盾的文化空间内,青年霍尔无所适
从。父亲趋炎附势于这种英美国外事业接受社群,母亲把源于奴隶制度的旧种植

① Bill Ashcroft.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M].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5:475.

9
业世界看成是黄金时代,在家庭文化中,没有任何空间让一个独立的牙买加男孩
这样的主体位置存在。促使霍尔脱离这种家庭文化最有影响的事件是他姐姐一生
命运被家庭文化左右的事。他姐姐原来有和一位黑人医生谈恋爱,但却由于受到
父母的强烈反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立场结束恋情,之后霍尔的姐姐出现严重的精
神分裂,因此终身未嫁照顾父亲、母亲和兄长直至去世。姐姐悲惨的命运与母亲
的“霸道”与“专政独权”密切相关。霍尔认为母亲具有强烈主导性格:一方面,
她想极力塑造自己的孩子,会强行制止子女做她不认同的行为;另一方面,她尊
重有独立人格、不受她控制的人。霍尔的姐姐和兄长没有脱离母亲的管束形成独
立的自我意识,但是霍尔却不是这样。在母亲的严格质控下,霍尔已经闻到了帝
国主义与本土民族文化的硝烟,而本土呈节节败退的形式正在向西方投降,这种
“肤色/阶级/殖民”的战争能够“主观地摧毁一个人”。正是霍尔的这种自我意
识迫使他离开牙买加,努力寻求一个可以承载独立思想的政治空间。
目睹了姐姐的悲惨经历,霍尔认为这场悲剧要归根于殖民地文化对种族的歧
视与不公,霍尔由个人的命运上升到群体的现状,把私有自我上升到公共自我。
文化既是深刻的个人经验,也是公共的生活结构。所谓的文化结构就出现在父母
对孩子的矛盾期待中、外民族对本民族的殖民情景中,它与心理、情绪、结构、
认同是无关的,它就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遍及社会的每一个缝隙;它属于机
构性质的,也属于个人的,它真正的特性在于能够摧毁、击垮你们。霍尔觉得,
他的家庭环境就是摧毁他的毒药,如果不想被这个结构吞噬必须逃脱这个环境。
人最怕的就是成为自己最看不起、最不屑做的那种人,种种背景决定了霍尔终究
还是成为了移民。

1.2.2 英国时期

1951 年,19 岁的霍尔随母亲坐着蒸汽船到达布里斯多,再搭乘前往帕丁顿


的火车,沿途所看到的都是西部乡村的风光景色。在此之前,他只是从莎士比亚、
哈代和浪漫诗知道这个空间,明明知道自己不属于这个空间却有故地重游的感
觉。虽然,霍尔一直持有反殖民立场。但是去英国读书是他一直以来的期待,牛
津是英国特性的中心与发动源泉,他花了很长时间才进入英国的状况、了解牛津
的情形。
“流离”贯彻了他整个留学生涯和今后的学术道路。他有很多朋友都是海外
流散学者,来自巴巴多斯、圭亚那、特立尼达岛、牙买加等加勒比海国家,他们
是第一波到英国来的流离份子,共同居住在同一座房中,对时政各抒己见,浓厚
的政治气氛造就了新左派的摇篮。所有的黑人学生都希望在获得大学学位之后回
到自己的国家,他们中大部分是由政府派过来学习经济学,方便将来学成后能够

10
担任一定的政治角色,为发展国家经济出力。霍尔原本的打算也是学成归国,在
政治上改变牙买加人民被动的局面,但是由于牙买加当时的政局不允许,而且霍
尔发现英国国内存在一个更开放的政治空间,足以让他舒展抱负。因此,他决定
留在英国。
加勒比地区的朋友回国后,霍尔开始结识一些左派朋友,其中包括很多共产
党和劳工俱乐部的成员。在 1956 年间,霍尔通过好友阿兰·赫尔(Alan Hall)
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成立了“社会主义学会”,包括后殖民知识分子、
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劳工党之友在内的知识分子汇聚一堂。1956 年间,世界形
势激变,这些知识分子迅速转移关注点,左派政治空间形成。一部新左派刊物—
—《大学与左派评论》——的出现使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等一大批热衷政治
的文化学者从英国的边缘城市走到了伦敦,从完全边缘的阶层走到英国学术文化
的中心。

1.3 霍尔的族裔散居文化认同理论
对于一个亲身经历流散的文化研究者来说,文化身份是霍尔终身面临和思考
的问题。霍尔早年生活在殖民地家乡牙买加时就意识到在一个充满阶级冲突和种
族矛盾的文化空间,不同肤色、种族的人在政治和文化上权力的悬殊,为霍尔日
后寻求身份认同埋下了种子;移居英国后,作为“双重流散”的族裔散居知识分
子,霍尔曾以各种方式介入英国的文化政治(包括左派经历、媒介批判、反撒切
尔主义)。20 世纪 80 年代末,霍尔全面介入后殖民认同政治批判,提出系统的
族裔散居理论,1989 年发表的文章《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是该理论标志性的
代表。
《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最初在英国 Frame 期刊上发表时题目为《文化身
份与电影再现》,以加勒比新出现的一种电影类型为引子,提出文化身份的论题,
试图用一系列隐喻对过去、现在加勒比人的流散体验理论化。霍尔在处理理论视
角时始终贯通相对主义立场,强调“我”——作者——可以被看做被阐释的内容
本身,要考虑作者言说的特定语境。他依据后殖民理论视角,将批评的目光投向
当代世界,借用加勒比族裔散居体验的独特性来言说当代文化认同的普遍性。加
勒比人当代后殖民的文化认同与前殖民地时期相比已经发生变化,霍尔把身份看
做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通过分析身份的构成,霍尔提出一套族裔散居文
化认同参照框架,其中重点运用“同中求异”的差异观和结合德里达的延异理论
推断出加勒比认同的三大立场,完成族裔散居理论的阐述。
首先,霍尔举出当代“文化身份”两个相关而又不同的思考路径,并对此二
者的积极意义进行批评引申。

11
第一种立场认为文化身份指共享同一种文化,集体无意识层面的“一个真正
,是“一个民族”的再现,能够反映共同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符码,即使
的自我”
在沧海桑田、历史变迁的情况下仍具有稳定性、不变性、连续性。霍尔从抵抗外
在“他者”的功能方面肯定了这种立场,被殖民者依赖隐藏的“同一性”筑成抵
御殖民者的统一战线、重构了殖民世界。此观点将在边缘化民族的再现形式中发
挥强大的创造性力量。以“一”概括的本质主义身份认同推动了想象性的重新发
现,若非把非洲视作不同黑人的文明源头,阿梅特·弗兰西斯在非洲、加勒比海、
美国和英国拍摄的“黑三角”则毫无意义。霍尔认为,这种观点把碎片化、分散
的经验强行归于同一性的想象,而这种碎片化、分散的经验即是被强迫的族裔散
居人口的历史。
第二种立场认为,文化身份是既存在又变化的,深刻和重要的差异点才是真
正构成过去和现在的“我们”的关键因素。霍尔认为,只有从第二种立场出发,
才能真正理解“殖民经验”痛苦而令人难忘的性质,黑人民族和黑人经验被屈从、
被定位的再现是西方“他者”文化权力的批评实践和规范化长期强加的结果。因
此,加勒比人的身份认同往往受到其他霸权文化的主导,被视为西方知识范畴内
部的“他者”。这种他性的、对文化身份具有破坏和毁形作用的内在驱策力造就
了另外一种文化身份观:不是本质,而是定位;不是静止,而是变化;不是纯粹
的幻影,而是有历史的某物;有过去,但与过去断裂。文化身份在反本质主义的
前提下从来没有固化,认同或缝合也是在历史化、情景化的范围内产生,并随着
历史、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很明显,霍尔倾向于这第二种立场,不是把文化身份置于简单的二元对立、
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受主导性话语权力影响的动态过程。前者强调同一、同质与连
续,后者强调差异、异质与断裂,霍尔以前瞻的视角取长补短,深化了后者的不
足,继而提出了一套“差异”观。
霍尔认为,独特的加勒比黑人身份有两个同时发生作用的向量:相似性或连
续性的向量与差异或断裂的向量。相似性或连续性植根于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指
示过去的根基和连续,指文化认同拥有共同文化和集体自我,共享历史经验和文
化符码。艾米·塞萨尔(Aimee Cesaire)和列奥尔德·桑戈尔(Leopold Senghor)
等 20 世纪初描写“黑人性”的诗人和泛非洲政治活动的世界(Vision)的核心就
是以非洲历史文化为基础的想象共同体。因大西洋两岸血腥的奴隶贸易而被迫流
离的黑人及其后代只能以想象的回归方式来跨越族裔散居的痛苦经历。非洲被视
作流放、奴隶制和移民历史的“二难困境”
(aporia),被构建成文化认同的核心。
差异和断裂是我们体验到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差异交叉点,指文化认同是
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差异或断裂的向量注重认同体验,特别是殖民体验的

12
创伤和暴力特征。在与殖民者再现的文化权力批评实践和规范的过程中,被殖民

主体成了“没有锚地、没有视野、无色、无国、无根” 的创伤主体。差异或断
裂的向量追寻认同中的差异作用。差异永远在连续中,并伴随着连续持续存在,
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至关重要。而差异的界限又据与不同的差异点的关系而继
续重新界定:与发达国家相比,加勒比黑人之间存在大体的相同性,都有着流散
和被殖民的历史;但是他们内部之间、各自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使他们存在差异,
在这一点上他们又不得不针锋相对。
如何把握认同的差异特征?霍尔的态度是“嬉戏”。促使各民族跨越差异而
统一的共同历史并不构成同一性的本原,它只是对共同想象的“翻译”,各民族
内部的差异的刻写也是明确而至关重要的。“嬉戏”既指认同的开放性和不稳定
性,又暗示多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对话。“他性”的差异感是后殖民认同的差异
特征之一,意即殖民者通常以自身的文化权力和规范使被殖民者屈从,被殖民者
的自我身份认同总是笼罩在“他者”导向的阴影下。霍尔在《历史中的主体》中,

将其进一步解释为“
‘他者化’的辩证法”。 此外,霍尔还运用德里达的“延异”

以说明差异的永不完结或完成。德里达的延异使词语向新的意义运动而不抹除
其他意义,而每一个新的意义可以在同一个概念和系统内不断延伸,因此意义“也

许借助指意的嬉戏达到了无休止的补充程度” 。霍尔认为,差异关系的再现恰
如意义的延宕,总是要受到差异体系内部再现的动摇和序列化。这种意义的无限
推延导致了认同介入的困难,因为指意过程取决于区别性术语的无休止定位。霍
尔采取的策略是,在意义延宕的过程中选取一个偶然的停顿或暂时的断裂,这样
既表现了某个时期的特定意义,也不至于封闭任何意义的可能性,也比较符合实
际的认同情况。若把指意认同“切断”,将意义视为自然和永恒,即将意义僵化,
那么这种本质主义的一开始就与“延异”的辩证性相冲突了。
最后,根据这种差异观,霍尔总结出三种“在场”关系重新思考加勒比人文
化身份的定位和重新定位——非洲在场、欧洲在场和美洲在场。
非洲在场是被压抑的场所,受到奴隶制的压制而久已失去了声音,但却存在
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加勒比文化中的非洲因素以一种“未被言说”和“不可言说”
的在场出现,它“隐藏”在加勒比文化生活的每一次叙事转变中,是用来重新解
读西方文本的秘密符码。20 世纪 70 年代兴起的非洲文化复兴运动使加勒比黑人

① [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A].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0,212.
② 陶家俊.现代性的后殖民批判——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认同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5) :6.
③ 在德里达看来,延异(differance)不同于差异(difference),延异是无格式的移动,并产生了差异
效果。延异最重要的特征是,它在二元对立之外,既不是绝对不同的东西也不是绝对相同的东西,它是相
似性与差异性的交织,拒绝分离地进入固定的二元中的另一方。霍尔指出,延异最大的意义在于阻止一个
系统成为一个固步自封的、完全封闭的整体。
④ [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A].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0,215.

13
重新发现自己的非洲文化身份,霍尔认为,这发现的中介是通过“后殖民革命的

大众生活的影响” ——后殖民非洲黑人的民权斗争、拉斯特法里文化和雷盖音
乐等——而重建的。经过 400 年的置换、解构和流放,加勒比人在后殖民革命和
民权斗争中呐喊的已不是原本的“旧”非洲,殖民势力和奴隶制的压迫使“非洲”
的文化身份悄然发生改变,新世界里的“新”非洲、“被延宕了的”非洲只是一
个以精神、文化、政治隐喻重构的想象共同体。
与非洲的沉默相比,欧洲则是无休止的言说,利用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权
力大做文章、愚弄黑人。运用武力、文化权力等手段,极尽一切压迫之能事,打
破加勒比海整个“差异”话语中的清白。殖民主义、不发达、贫穷、肤色歧视成
了加勒比黑人的代名词,西方运用文化权力在加勒比黑人的文化认同中张牙舞
爪,将黑人主体置于其主导再现领域之内,使加勒比黑人文化身份总是处于“他
者”目光的凝视下。霍尔指出,
“这种权力已经成为我们自己身份的构成性因素”

,加勒比黑人一直在寻找回归纯洁的旅途,在旅途中他们没有迷失方向,但是
不可抗拒地与其他文化融合在一起了。权力与抵抗、拒绝与承认是比非洲文化更
复杂的对话。
此处美洲在场,即“新世界”,地理范围包括整个“美洲”新大陆,而不单
指美国。数百年来,来自地球各角落的人们在这片“空旷之地”上混合、同化,
非洲与西方殖民者之间灾难性的遭遇在这个舞台上演。这片大地也是许多连续性
置换发生的场所,本土的阿拉瓦克人、加勒比人、印第安人被迫永久离开家园、
惨遭杀害,贩奴、殖民、新殖民迫使非洲、亚洲的民族在此与欧洲移民混杂融合。
“新世界”诞生的那一刻就是族裔散居诞生的那一刻,“新世界”的特征被“混
杂”、
“差异”、
“多样”包裹着。霍尔认为,不惜一切代价回归某一神圣家园的散
居移民社群遵循的是旧的、帝国主义的“种族”形式,移民社群经验不是把同一
性当做至高无上的追求,而是要求差异性的适时存在,差异性是推动移民社群进
步的因素,移民社群身份通过改造、差异不断产生新的自身身份。正是这个新世
界为非洲黑人提供了一个置换的叙事,给流散社群再造了无限的回归欲望;正是
这片蔚蓝色的大海为加勒比黑人提供了一个魔幻空间,后殖民经验的、结构中心
的、狂欢化的移民社群美学得以形成。
霍尔试图以一系列隐喻激发对过去的一种不同感觉,用一种不同的思考方式
思考文化身份的问题,探寻隐藏的身份与隐藏的历史。加勒比本身就是个特殊的
主体,加勒比新世界的形成之始代表族裔散居的诞生,加勒比是族裔散居的别名。

① [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A].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0,217.
② [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A].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0,219.

14
这种文化身份“在连续性中有差异,而在差异中伴随着连续性的存在”的说法是
身份与认同最有争议的问题密切相关,即把文化身份问题堪称静止的、普遍的、
本质的还是动态的、差异的、建构的,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一般持后者看法。
“差
异”是霍尔族裔散居文化认同理论的核心,它既贯通了同一民族在时间纵轴,也
贯通了与他族相处的空间横轴。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过程,永远在发生、没有完
结,它会随着时间流转而发生改变;在一系列的链条上,意义可以无限制的延宕,
是差异关系的再现。身份认同实际上是一场寻根的精神旅行,是对政治、欲望、
记忆的想象性建构。

15
第2章 “差异化”:他者的寻求

我们常常笼统地使用“东方”与“西方”来代指某一类群的国家、地区,却
忽视“东方”与“西方”的内在部分别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内部并不是和
谐统一的整体,差异普遍存在于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差异之间。这些差异体
互相抗衡地存在,既不能相安无事地各自为政,也不能抛弃差异合而为一。霍尔
认为,西方世界与其它世界的话语既统一又单一,首先把世界符号化地分开,然
后模式化地描述其间的差异,最后把二者简单地归于两个阵营。也就是说,差异
在身份认同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霍尔在《表征——文化表现和意指实践》
中特意引证了多家之言论述“差异”的重要性),要在错综复杂的后殖民国际环
境中实现身份认同不仅要明白自身的特殊性所在,也要了解“他者”的差异性特
征。
霍尔运用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了文化身份所隐含的权利。“必须承认权力生
产了知识,权力和知识相互关联,没有知识的权力是不存在的,没有隐含建构权

力关系的知识也是不存在的” 。文化身份之所以被称为身份政治,其重要理由
是因为这里面也涉及一个权力关系的问题:谁在定义,谁决定标准,谁被描述和
界定。文化身份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一方面它会尽力遮掩差异;另一方面
会充任对抗的手段。统治者的版本通常属于前一类,被统治者的版本属于第二类。
身份/认同的概念已经成为“处于次要、边缘和弱势地位的人们增强民族凝聚力

和反抗霸权的斗争武器” 。文化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握有话语权的一方在忽
略差异的前提下的自主划分,将话语变成事实。

2.1 身份认同的“差异化”构建
早在左派形成前期,霍尔就因为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经济基础/上层建
筑”化约论而拒绝加入共产党,尽管他当时有很多共产党的朋友。许多社会理论
家也认为,“差异”与“多元”要比“同一”与“一元”对社会发展具有更大的
意义。如:凯文·罗宾斯在探讨土耳其的近代文化身份的缺失与重新找回时,强
调发展自身文化必须与外在文化形成差异、对比,“只有联系和比较西方的理想

才能产生文化的意义” 。霍尔在《是谁需要“身份”?》一文里提出,身份是
通过差异与区别建构的,也就是说要确定身份就必须有一个参照物来说明,通过

① Michael Foucault(1980) ,from Stuart Hall. The West and The Rest:Discourse and Power [A]. Stuat Hall and
Bram Gieben,eds. Formation of Modernity[C]. Polity Press and Open University,1992: 291.
② 蒋欣欣.身份/认同[A]. 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77-292.
③ [英]凯文·罗宾斯. 撕裂的身份:土耳其/欧洲[A].[英]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编著.文化身份
问题研究[C].庞璃,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87.

16
“非它”来确定“是我”,通过“欠缺”来确定“存在”,通过“外界”确定“内

在”,
“任何词条的‘肯定’意义——它的‘身份’因此——才能被建构起来” 。
那么,究竟何为差异?差异具有怎样的阐释价值?“差异”问题被不同学科、
不同领域的学者争相谈论。霍尔的与众不同在于,通过分析杂志封面、照片、广
“他者”
告、插图等视觉形象所呈现的积极与消极双面来表明差异的重要性。在《
的景观》一文中,他运用四类理论对“差异”进行了集中阐释。
第一种描述来自索绪尔的语言学,此处的主要论点是:
“‘差异’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它是意义的根本,没有它,意义就不存在” 。索绪尔认为,意义是关系
的产物。当我们确认物体颜色是黑,不是因为该物体本身内含有“黑”的属性,
而是与“白”对比的结果。因此,差异是承载意义的根本。虽然意义依赖于对立
者的差异,但是这种黑/白、男性/女性、英国人/侨民的二元对立分法颇为粗陋,
霍尔更倾向与德里达的在二元关系中权力关系的倚重,此种分法更贴近实际。
第二种解释来自巴赫金的语言学,其观点是:“我们之所以需要‘差异’是

因为我们只能通过同‘他者’的对话才能建立意义” 。巴赫金认为,意义不属
于任何单个说话者,不受客观体系的决定,产生于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所以,
“他者”即是意义的根本。这个观点的积极之处在于把意义置于对话体中,致命
弱点是意义不能被确定,深陷被“竞相叫价”、被“协商”的漩涡。
第三种解释是人类学的,这种观点认为事物的意义是“通过在一个分类系统

中给事物指派不同的位置” “差异”就是确定符号秩序的根据。这种
实现的,
方法把事物安排和组织到各类系统中,用二元对立来确认事物的意义。这种观点
引起的消极方面在于,错误的属性或者不适合任何类别的属性会搅乱文化秩序,
边界符号的打破意味着单纯文化意义的遭到破坏。“差异”使我们驱逐各种威胁
文化纯粹性的符号序列,可事实却是:越禁止越强大。
第四种精神分析学观点认为,“他者”对自我的构造、对作为主体的我们、
对性身份的认同存在根本性的意义。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作为主体的自我和
其性身份的统一取决于我们作为主体形成的方法,并与俄狄浦斯情结密切相关。
拉康比弗洛伊德走得更远,他“从他者的角度观察”,认为人是在镜像阶段认识
到他自己是被统一起来的主体,从而获得一种性身份。精神分析的积极意义在于
我们的主体性依赖于他者的无意识联系,但这也意味着主体性永远无法弥合,
“它

的形成涉及某种使我们完满但我们始终欠缺的事物。”

① [英]斯图亚特·霍尔.导言:是谁需要“身份”?[A].[英]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编著.文化
身份问题研究[C].庞璃,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5.
② 斯图亚特·霍尔. 表征——文化表现与意指实践[M]. 徐亮,陆兴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36.
③ 斯图亚特·霍尔. 表征——文化表现与意指实践[M]. 徐亮,陆兴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37.
④ 斯图亚特·霍尔. 表征——文化表现与意指实践[M]. 徐亮,陆兴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38.
⑤ 斯图亚特·霍尔. 表征——文化表现与意指实践[M]. 徐亮,陆兴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40.

17
以上语言学、人类学、精神分析学有关“差异”与“他者”的论争互不排斥、
层次各异,是霍尔引入种族、探讨各种表征和意指实践的理论工具。它们的共同
指向是:身份是他者/差异有意义的根本,并且处在永不完成的建构过程之中。
继而,霍尔将差异推向霸权、政治和社会的领域,使差异理论由隐性走向显性。
“如果我们不探究身份是如何形成和转换的,如何在政治意义上分布的,那么我
们根本就没有充分的语言解释能力去理解社会权利的机制化以及为寻求改变而

产生隐秘的抵制源泉。” 霍尔特别强调需要注意“差异”的两个特征:一是不
同方向、不同学科提出的“差异”和“他性”问题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是
“差异”包括自相矛盾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只有在对各个领域、学科差异观兼
收并蓄的基础上,才能全面地对“他者”种族化、种族“差异”、种族的定型化
等论题进行深入剖析,各种各样表征和表征实践才能确证自身的意义。

2.2 “他者”的寻求
20 世纪 60 年代,电影受符号学影响颇深,媒体的意义皆表现在形象、语言
等符号上。比如,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放射的各种声波产生不同声音,来表达不同
的信息、情感;电视通过无线电传输的各种图像、声波向受众传递讯息。前者的
传播符号比较单一,仅依靠受众的听觉器官接受,造成传播内容理解弹性不大,
最圆满的结果是使词达意;后者的传播符号相对丰富,受众可从多方面(听觉、
视觉)获取符号内容,传播内容被理解的空间相对提升。传播符号越多,被限制
的条目增加,信息被解读的空间就小;反之,就能管中窥豹、以小见大,从限制
因素寻出信息的背景、当前形势等,进而从媒体的符号中窥探其背后的政治意义。
20 世纪 70 年代,霍尔以研究电视媒介为主,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用
作解释日常政治传媒实践、特别是媒体、政治和国家之关系的主要理论工具。庞
大的意识形态政治机器具有独立的的自主性,其运作方式和经济生产方式、劳动
组织的关系相对独立,不存在决定与被决定的依赖性。在霍尔看来,政府和电视
的关系像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一样,是相对自主的。电视“从不
只传达一个意义”,意在传达一个“推荐意义”。意义在传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
种其他意义阻碍,或者接受者的错误理解,导致不能实现推荐意义的成功传达。
因此,电视媒介不能担保意义不会出现偏差,如果出现偏差只能用其他途径补救。
为了确认意义传递结果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霍尔等人的研究方法把当时
社会政治气氛的历史背景与对一个关键文本的结构主义阅读结合起来。典型的个
案研究是《全景》节目。这篇文章运用符号学一步步检查这台节目,并揭示了编
码、视觉和语言的结合,以及词汇语言与身体语言的结合,是如何联合的“通讯

① 斯图亚特·霍尔. 表征——文化表现与意指实践[M]. 徐亮,陆兴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36.

18
结构”制造出整台节目的。研究结果是:电视的意识形态效果是为了让国家的议
会形式显得更为自然、更顺理成章,“权力限定”能够标出各种不同的导向和主
题。意识形态是一套结构装置,一方面为看似明确和开放的一切提供架构,另一
方面又标志着特定的政治含义。为确保电视媒介实现其政治功能就必须确保“优
势结构”得以复制。强有力的媒体本身越来越多地被娱乐观念所控制,政治意识
形态只能用更隐秘的、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公众应对政府的政治手段提高警惕。
正如霍尔所说“身份总是通过差异被建构出来的”,差异的实质是意识形态
差别,正是差异赋予了文化的多元性和意义。在“他者”身份构建中,最为突出
的关键词就是:差异。在霍尔的差异政治学中,一以贯之的思想是对意识形态及
其表征的关注。虽然,霍尔研究的《全景》节目是电视媒介,但其中仍旧可隐约
现出对意识形态的关注。“对于霍尔来说,媒介是意识形态争斗的场域,每一次
意识形态斗争的结果,都会对社会结构的重塑发生影响。意识形态是霍尔在理论

上的落脚点” 。其实,媒体所代表的就是整个国家意识形态。“媒介的运转意
义就在于对意识形态的生产、运转和输送,对媒体种族建构的干预就是对意识形

态领域的干预” 。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媒体的符号传播,潜移默化地引导国民群
众。国民的文化被限定起来了(多民族国家更甚),他们只能按照国家机器所代
表的利益行事。当权力独揽大局,权力所管理的阶层只能是千篇一律,文化生产
失去了你追我赶的竞争自然就停滞不前。独霸天下的媒体国家意识形态显示了差
异的濒危现状,让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自然而然的国家政权、媒体语言和种族民
族身份认同等问题,这也是霍尔转移对媒体政治关注、目光投向差异政治的客观
因素。

2.2.1 英国种族主义的政治表征

由“差异”的语言学分析,我们得知意义决不能被最终确定。如果意义可以
被表象确定,那么就不存在改变,随之而来的逆向干预也不可能出现。然而事实
恰好相反,不同时期,文化政治显现出不同的政治表征。根据霍尔的考察,种族
主义并不是形成于奴隶制废除时期(1834 年英国废除奴隶制),“表征的种族化
体系”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晚期。霍尔关于黑人身份认同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对 20
世纪下半叶(也是后殖民兴盛时期)种族主义的政治表征研究中。
霍尔认为,应该历史地看待在英国出现和发展的种族主义。在公共谈话“论
种族主义与反应”中,他指出:种族主义是英国社会中宣扬的具有排他性和意识
形态性的“英国特性”的一种特殊概念,是帝国经济施压在黑人社团上的一个内

① 杨击. 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657.


② Stuart Hall. The White of Their Eyes: Racist Ideologies and the Media[A]. Karen Rose, ed. Black and White
Media: Black Images in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C]. Polity Press, 1996: 18.

19
在问题。譬如英国社会中黑人族裔的存在原因和问题就是宣扬这种英国特性的积
极反应。民族主义是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立场,从生理或生物的差异来描述居于自
然本性中的社会或文化差异。
英国社会的黑人族裔群体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形成了特殊的黑人文化政治。
霍尔强调黑人文化政治由相同的历史事件构成,都以反民族主义政治和英国战后
黑人经验为基础,并将其分为两个时段。在第一时段,不同历史传统和种族身份
的黑人被杜撰为拥有共同的民族主义经验和英国殖民经历,具有跨越民族性和文

化差异认同的“同一性”,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反抗类型。 这种理解以英国文化
中边缘化的黑人经验为基础,在白人主流美学和文化对话的批评中,黑人以其无
言、隐匿的“他者”地位而建构自身。第二个时段则更多地针对 20 世纪 80 年代
撒切尔主义宣扬的关于非此即彼的“英国特性”的建构,表现出“关键的黑人主
体天真定义的终结”。这两个阶段熔铸交织在一起,并无明显时间界限,黑人身
份认同在霍尔的黑人文化政治分析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黑人政治的形成是意指实践定型化的结果,并且被其黑人深刻的缺席
所固化。定型化是按照人类学的方法从种族差异进行的划分,白人以其绝对的经
济优势把经济的不平衡转化为权力的不平衡,把构成民族主义的身份和“差异”
的游戏冠之以低等的“黑人”之名。对差异多样的主观立场、社会经验和组成“黑
人”范型的文化身份的承认仍处于争议之中;承认“黑人”本质上是政治、文化
建构的类别,而不是以混杂的跨文化和先验的种族类型为基础。然而,他们对待

黑人们有着既嫉妒又渴望的心理 ,暗示了一个复杂的身份认同过程。霍尔把
民族主义屹立不倒的原因归功于确定的自我归属感和与他物的符号差异,这二者
稳固地建立在其表征的二元系统之上。白人对黑人的构成关系类似于男权主义对
女性的双重看法——既把女性看做圣洁的玛利亚,又把她看做卑贱的娼妓,种族
主义把黑人主体同时构建成了高贵的野蛮人和暴力的复仇者。在这种害怕与渴望

的双重情境中,通过差异性的建构行动,黑人文化表征政治得以形成。
第二,差异多样的民族性政治。民族性是当代英国种族主义的核心特征之一。
自从“多元族性”或“多元文化主义”建构了反种族主义政治,黑人表征政治的
主体发生了转变。民族性承认历史、语言、文化在主体性和身份构建中的地位,
其基础在差异中展开,因此差异概念对民族性的确认极其重要。霍尔指出,“差

① Stuart Hall. New Ethnity[A].David Morley, Chen Kuan-Hsing, eds. 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C]. London: Routledge, 1996: 442.
② 例如:梅普勒索普是一位白人同性恋摄影师,其多数作品以裸体黑种男人为对象。霍尔认为这种行为是
一种物神崇拜认同,表现了黑人在白人同性恋眼中的形象,然而,这与黑人文化政治一样,也是难以为欧
洲中心的白人社会所接受。
③ 需要补充的是,新的表征政治涉及的不仅仅是种族主义,还包括性别(gender)和性(sexuality),黑
人激进政治已饱受黑人女性与黑人男性同性恋者的质疑。

20
异”像“表征”一样,也是个滑动的概念,“此处的‘差异’是定位的、有条件
的、同时发生的,接近德里达的“延异”概念,……由于能指不断滑动而不能下

一个唯一的定义” 。为了避免民族性能指的无限滑动,我们必须从已建构的连
接点(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国家等)表征一个非强制性的、多样的
民族性概念,来反抗同质的“英国性”概念。这表明黑人文化政治不再仅仅发生
在反种族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之间,而且深入到民族性概念本身的内部。它承认
我们的言说出自一个特殊的地方、出自一个特殊的历史、出自一个特殊的经验、
一个特殊的文化……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被从民族上定位。这也是承认,种族
划分永远不会谢幕,像英国性那样,只能通过排斥、剥夺、替换、忘记其他民族
性。这恰恰就是根据差异和多样预言的民族性的政治。
第三,文化政治业已形成的条件旨在挑战和改变表征的主导力量。在黑人文
化政治认同中,关于流散经验本身和流散经验的阐述方式非常丰富——首先在音
乐和风格,然后是文学、视觉艺术、电影艺术,年轻英国黑人表征文化的选择性
非常广泛。黑人都曾经参与过这些方面,但从没有当过着表征实践的主体。对此,
霍尔曾如此描述反抗性策略:“对表征的抗争是以对物神崇拜的程度、对象化、

消极外化(这些是黑人主体表征的特征)的批评为基础的。” 也就是说,黑人艺
术家和黑人文化工作者必须取得创作的表征权力的“使用”问题,要打破以往由
白人强加的物神崇拜定见,使自身身份主体化,并张扬黑人“积极的”特征,使
之摆脱边缘化、自然崇拜的争论。新的文化政治的运作——特别是关于作为一个
“英国人”意味着什么的争论——有一个新的、十分明显的范围。或像《梦河》
(黑人电影)伴随着记忆、幻想与欲望,或像《汉兹沃斯歌曲》(黑人电影)在
文本间交杂,新表征政治下的黑人身份不是对传统形式简单的“回归”与再体验,
而是衍生出新的文化空间。用保罗·杜盖伊的话来说,这一变化暗示的是:英国
种族问题不能没有黑人。这也正显示了霍尔所要说明的论点:黑人文化政治中某
一天真批评的终结。
霍尔始终秉承的是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看待英国社会中出现的种族主
义和黑人的种族文化认同,他最终认为差异性和认同政治构建了新种族和新政
治。霍尔将黑人新种族和文化认同诉诸加勒比海电影的重述。因为当“文化认同”
成为一种历史性的建构,具有共同的需要修复的经历,成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
的愿望时,加勒比海电影在重建加勒比海的历史和普遍文化代码方面具有重要的
作用,这种普遍的文化代码可以提供“在变动的分裂和我们真实历史的怀旧中的

① Stuart Hall. New Ethnity[A].David Morley, Chen Kuan-Hsing, eds. 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C]. London: Routledge, 1996: 448.
② Stuart Hall. New Ethnity[A].David Morley, Chen Kuan-Hsing, eds. 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C]. London: Routledge, 1996: 443.

21
不断参照和意义的结构。”而正是很多已经移植了的后殖民社会中产生的需要。
在当前的社会,以流散身份重新构建世界黑人文化表征,居于两种文化之间,才
能真正看清当今流散黑人文化的本质。

2.2.2 全球化下的身份书写

关于全球化是一个世界过程及其结果的讨论,已经在多个知识领域内存在很
长一段时间了。针对全球化引起的全球与地方的各种问题,霍尔把目光投向了这
些问题的外在形构变化,特别是其与文化、文化政治的联系,意在探求不同主体
的身份在全球文化新对话日益壮大的新形势下是如何被改变或生产的。
全球化兴起之初,构成这个时代的经济力量强国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转
变关系,并塑造着英语文化。各国各地的人们说着各式各样的英语,但绝不是“女
,而是一种国际化的交流工具。霍尔指出,在那个历史时刻,英国作
王的英语”
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领导力量,其国家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扬,以强烈
的中心主义、高度的排外主义为特征的“英国性”(Englishness)由此产生。正
在英国白人津津乐道于其强大、高贵时,作为外邦的移居侨民(特别是黑人族裔)
被殖民者置于都市中心的边缘,往往被表征为一个弱小、卑下的“他者”,在差
异与边缘迷离、徘徊。
全球化下的英国性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的产物,本质上是民族性的一种类
型,以否定他者来确定自我的英国性。“确定自己是英国人要确定与法国人的关
系,与热情的地中海人的联系,与富有激情而饱受创伤的俄国人的联系。走遍全
球:当你意识到其他人是什么样时,你就是他们的反面。在这个意义上,身份总
是一个被建构的表征,通过狭隘的眼光肯定其对立面。它必须通过他者之眼才能


建构自身。 这种民族性身份是由完整的历史、经济关系、文化对话与特定的
性别身份形式混合形成的。民族性总是存在一个具体、特殊的民族身份形式范围
之内,言说它的时候不能撇开它发生的地点、历史。它始终处在一个关系之中,
一整套关于领土、祖国、边界、远近范围的概念之中。这种非本质主义倾向将民
族身份置于具体的语境中,与霍尔一贯的“不作保证”风格相符,与前文谈到的
“身份永远处于构建之中”的观点相呼应。
时移事易,身份认同也应宜时宜地变换。霍尔指出,在全球化的不同阶段,
英国的民族身份亦发生了改变,通过对英国在此期间民族身份重要性的变化可以
有效地反观这个时代。
全球化第一个阶段是 19 世纪晚期帝国主义的狂潮兴起后以英国为主导的旧
的全球化形式。“当一个民族进步或衰退时,其民族性的力量相当危险。……当

① Stuart Hall.The Local and the Global:Globalization and Ethnicity[A]. A nthony D. King, 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Systerm. [C]. London:Macmillan,1991:21.

22
一个民族倒退时,别指望它会向你低头道歉民族主义、沙文主义、种族主义 ,

它只会更加陷入防御的排外主义。” 此时,所谓的旧英国性的物质基础正消失
在西方与东方的视野,撒切尔主义把英国性带入了一个比以往更狭隘、更牢固的

定义 。全球化时代下的单一民族国家开始衰退,可以看到对一个高度危险的民
族身份形式的回归,而这民族身份被非常落后的民族主义决定。
全球大众文化代表了二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的第二个阶段。霍
尔指出,全球大众文化显示出两个主要特征:第一,它仍旧以西方为中心,西方
科技、资本、高级劳工的高度集中使其成为全球大众文化的主导驾驭力量。第二,
它显示出文化表征的一种特殊的同质化形式,处于永远建构的状态。同质化不是
要形成一个彻底的英国化/美国化的概念,而是使处于英国化/美国化主导下的差
异概念得到承认和理解。霍尔强调,在本土资本形式与外来文化中心的其他资本
形式的较量中,应“用隐喻去丈量其他本土资本,用伙伴关系丈量其他经济、政

治精英上层” 。就像美国和拉丁美洲的关系那样,尽管它们的发展形式各异,
但那些互不相同、有自身特征的形式在没有完全消灭其特殊性的情况下还是能够
重复渗透、吸收、再塑造。全球大众文化被现代文化生产方式主导,被更快、更
易穿梭语言疆界的想象主导,视觉和形象艺术(如:电视、电影、绘画、意象和
大众广告)直接成为潮流生活的组成部分。全球大众文化再也不能为民族界限所
限制。
总而言之,全球化带来的不是民族的同质化,全世界各地人们联系的加强没
有使部分人类摆脱被歧视、抛弃的命运,各个国家、民族的群体和个体身份认同
仍然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同一。从宏观上看,身份认同始终产生于一系列关系之中,
群体与个体的身份认同与他们所处社会特定的经济关系、文化历史、文化对话密
切相关,忽略这些去谈身份认同不免陷于本质主义嫌疑。从时间发展上说,无论
是处于鹤立鸡群、以及大反差确认身份的第一阶段,还是表面上高举“大众文化”
旗帜、吸引大众认同(实际上,还是摆脱不了西方强权的定性),差异仍然是构
建身份的基础。所以,差异是贯穿霍尔身份认同理论的纽带。

① Stuart Hall.The Local and the Global:Globalization and Ethnicity[A]. A nthony D. King, 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Systerm. [C]. London:Macmillan,1991:25.
② 霍尔想要通过法兰克福笑剧的形式对狭隘的民族性作辩护,但是不可能辩护得了。撒切尔主义把“英国
性”置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用各种排除法把北爱尔兰人、苏格兰人、东北、西北的人们、甚至女性拒之
门外。参见 Stuart Hall.The Local and the Global:Globalization and Ethnicity[A]. A nthony D. King, 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Systerm. [C]. London:Macmillan,1991:26.
③ Stuart Hall.The Local and the Global:Globalization and Ethnicity[A]. A nthony D. King, 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Systerm. [C]. London:Macmillan,1991:28.

23
第3章 “在异之同”:同一化的想象

进入后殖民阶段以来,文化侵略已经超越传统战争的地理占领意义,更多地
表现在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变化。文化的疆界并不是像地理的疆界那样具有明显的
界限,自人类有历史以来,文化无时不刻地流动。地理边界造成的隔膜仿佛已经
不存在,文化和民族之间的相互渗透逐渐加强。文化独特性的模糊以至于逐渐消
融,使身份危机变得严峻异常。为了抵抗文化同质化、重新书写和伸张自己的文

化,各地域文化形成了纷纷采取抵制策略。 霍尔也注意到,随着国际化的倾向
愈演愈烈,社会阶层、种族集团或特殊群体就更应该重申其差异性。
全球化的结果表面看似是文化的趋同,各民族文化互相磨合差异的棱角,国
家身份和民族身份在同质化(homogenization)的大潮流下逐渐模糊。随着二元
对立的打破,世界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霍尔洞悉,在全球化的格局下,后现代
的分裂化、碎片化也同时是后殖民的重要特征,身份认同与主体密切相关,并使
用多种理论的主体观阐释了四种范型的主体身份观。多元文化主要是全球化的一
个后果,对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的现象分析和多元文化策略——“在异之同”
——是霍尔多元文化理论主要体现。

3.1 全球化下霍尔的多元主体身份观来源
毫无疑问,“全球化”这个词语已经进入了凡是属于文明社会的每个角落,
引起了人们对文化身份问题的普遍关注。让人印象深刻的 9·11 恐怖袭击发生后,
人们对强权政治的理解有所改观。种族、民族、宗教冲突频仍发生,并在某些区
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经济方面,晚期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它的范围已
经延伸到资本集中的大都市以外的世界各地。这不仅是权力和统治的问题,超级
大国的控制实际上提出了新的道德权威和规范,人人必须遵守,以谋求同邻人和
平共处。于是,似乎每一个个体必须具备某种普遍的文化身份和行为规范才能在
全球化的社会中生存,曾经备受推崇的“差异”原则——曾被认为是决定一种文
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现在却处于危险之中,其界定功能受到怀疑。
文化冲突的出现使定义身份成为必要。定义文化身份要着眼于其特殊性,而
特殊性要从与他者的对比才能凸显,因此身份的确认大部分要通过与他者的对比
得出。
“他者”有时是同类中人,有时是异类中人。这种通过与他者对比的以“非

① 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本土文化可能会表现出空前的生命力。李欧梵对 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的现代主义
文学所作的研究表明,面对强大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在中国作家营造他们自己的现代想象过程中,
他们对西方异域风的热烈拥抱倒把西方文化本身置换成了‘他者’ ”,这具体表现在“长久以来固若金汤的
中文书写传统” 。参见李欧梵. 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M]. 毛尖, 译. 香港: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
社,2000:324-326.

24
他”确认自身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来源于现代西方哲学,源于柏拉图把世界分为
物质、精神的二元对立的立场。
但在后现代和后殖民社会,以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为代表的哲学家提
倡的解构传统的立场,这种二元对立已经被打破。“世界已经销毁了自身,它解
构了它所有的一切,剩下的全部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人们所做的只是玩弄

这些碎片,玩弄碎片,就是后现代。” 去中心化和多元化成为后现代和后殖民
社会的重要特征,二元对立的视角和结构得以根本改变。过去用来分析和描述身
份政治的自我/他者、殖民者/被殖民者、中心/边缘、主体/客体、白人/少数族
裔、书写者/被书写者、命名者/被命名者等二元对立关系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
是文化多元化的景观。为了寻求自身的身份政治,曾经被边缘化的群体挑战主流
文化、试图发出自己声音,曾经处于中心地位的主流文化群体也一改居高临下的
政治姿态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
对于霍尔来说,差异与多样是他一向强调的后殖民特征,其身份理论深刻地
扎根于后殖民、后现代的大环境。虽然,“后殖民”与“后现代”是不同标准的
划分,但实际上它们的发生时间有所重合,后殖民时代仍具备后现代性的某些特
征。由于后现代社会没有确定的中心,所以主体呈现出断裂、终结、碎片化的特
征,它们构成了主体的某种“去中心化”状态。然而,去中心化并不代表主体的
消亡,而是以“主我”为核心的个体主体向多元化主体的转移。
霍尔认为身份认同与主体密切相关,他有关“社会学的主体”和“后现代去

中心化的主体” 的认同理论把个体与文化认同联系起来。他认为社会学主体以
他者参照为框架、饱含社会文化内涵,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变化多样、
颇具矛盾的认同使自我认同变得“去碎片化”、“去中心化”。在霍尔眼中,后现
代的主体认同是一场“运动的飨宴”,主体在不同时间的认同已脱离连续与统一,
朝向多方发展。为了使后现代主体认同远离疏离、碎片的危险境地,霍尔从结构
主义语言学、福柯的权力理论、精神无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观对后现代
下的主体身份认同进行了多方思考、辩证。
第一,结构主义理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在任何绝对的意义上,人
类都不是其所下结论的“作者”或在语言中表达的“作者”。我们言说的语言绝
不是只个人的语言,它是外在于整个人类社会表征体系里的一部分,透过语言规
则和文化产生意义。正如拉康所说的,认同像无意识,
“像语言一样被建构起来”,
个体身份是通过语言建构起来的。德里达对索绪尔和拉康的理论有所发展,他认
为,意义天生就是不稳定的,它的目的是抑制(认同),但也经常被分裂(通过

① Jean Baudrillard. Game with Vestiges[J]. On the Beach. 5(Winter), 1984: 24.
② Stuart Hall, David Held, Don Hubert, Kenneth Thompson, eds. , Mo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 [C].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1996: 606-610.

25
差异)。它总是试图在无法控制、被搅乱的语境中创造确定而又稳定的世界的补

充意义 。这一点,为霍尔的身份确证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第二,福柯的权力说。福柯在其“现代主体的谱系学”中发展了一种“规训
权力”。规训权力关注的首先是整个人类,其次对个体和身体的规约、监视和治
理。福柯认为规训权力的目的是要把“个体的生命、死亡、活动、工作、不幸和
快乐”,包括他/她的道德和身体健康、性以及家庭生活带向严格的几率和控制之
下,带向有关管理的制度权力、专家领域和社会科学的“学科”提供的知识体系

中。它的目标是产生“一个能被治理的‘温顺的躯体’的人” 。体现现代性制
度的属性越多,个人主体受到隔离、监视就越厉害。
第三,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之于无意识主体的身份观,注重的是人的主体
无意识层面,将理性与非理性、社会学与心理学、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历史唯
物主义与心理结构理论结合起来,从社会主体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
判。代表是弗洛伊德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和拉康的镜像论。霍尔
指出,弗洛伊德心理学对无意识的发现为后现代主体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
20 世纪西方思想史上一个伟大的“去中心主体”。而以拉康为代表的“后弗洛伊
德式的”理论家的思想导致了理性主体与认同概念的破坏。
第四,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主体身份的认同主要表现在英国
文化研究经典时期的研究。20 世纪 60 年代,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成
员大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文化研究,聚焦于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相互渗透,认为文化的不同形式有利于引导个体去适应社会的
社会环境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达到行塑文化认同的目的。霍尔认为,
这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读暗示了个人力量的局限性,个人对历史不可能
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是站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霍尔的文化认同观正是根据上述各家的后现代主体理论加以总结与探讨而
形成的,他总结的后现代主体范型包括“语言学主体”、
“权力主体”、
“无意识主
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主体也是认同的不同范式的
体现。在后现代社会里,资本主义现实有形的扩张已经到了极限,它们转向内部,
引起其内部各阶级、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形式之间种种界限的消失。在边界消失
的状态下,意义也消失了。后现代主体的不确定性以及去中心化状态,使得与之
关联的认同也变得越来越难以确定。正是因为后现代主体的不同范型的呈现,才
导致了后现代认同所表现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① See Jacques Derrida. Of Grammatology[M]. Tr. Gayatri Spivak.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1.
②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M]. Alan Sheridan, tr. New York: Pantheon, 1991:
135.

26
3.2 霍尔的多元文化问题

3.2.1 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主义

在全球化与二元对立被打破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面对世界多元文化。霍尔
的差异政治学认为,为了坚持文化的通约性,以非此方来确定彼方来确认身份,
弄清楚“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与“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curalism)的
区别于联系非常重要。霍尔是这样解释的:“多元文化”侧重于一种社会文化现
象,它是由社会文化管理不当造成的种种问题,词性属性是形容词;“多元文化
主义”,指的则侧重于策略和政策,用以协调多元文化社会产生出来的因差异多

样引起的种种问题,是不折不扣的名词。 也就是说,多元文化指示全球范围内
多种不同文化团体的不同文化现象,多元文化主义是为了统一这差异文化所采取
的策略,多种多样的文化滋生出各不相同的多元主义文化策略。伴随着全球化对
文化同质化加速影响,社会也涌现出“差异性的增值”(subaltern proliferation of
difference),例如全球化形式下的美国化和霍尔后期著述中提到的“本土现代性”
(vernacular modernities)。人类社会的形成之初,人与人之间本身存在差异性,
但是基于共同的历史故事、情节、仪式、具有共同意义的文化符码,让一部分人
能够共享悲欢、胜利和灾难,民族身份潜移默化地在这一群人当中落地生根,群
体命运逐渐凌驾于个人命运之上。因此,可以说人类社会、民族、部落的形成是
通过求同存异而长存下来的。霍尔认为,大多数当代民族是通过暴力征服完全不
同的文化,再对差异文化进行整合统一而形成统一身份的话语机制。从霍尔的差
异文化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样一个结论:多元文化社会并非一种新现
象,它是业已形成的身份的差异分配在全球范围内更快速、直接的显现,它进入
世界的每个角落并且成为政治议事必须严肃看待的事实。
霍尔在其《监控危机》中讨论了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融合问题,实际
上是对第二代移民问题的反应。第二代移民逐渐被接受,预示着种族主义的消褪
与“多元文化”的兴起,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融洽相处,正好应和了葛兰
西的“相异因素的结合(different conjunction)”。多元文化与全球化增加了贫困
地区的人们向西方国家的迁移,其造成的转变逐渐由经济、文化蔓延到政治。霍
尔本人承认对文化多样性(即多元文化)持悲观而非乐观的,多元文化问题远比
想象的要难以解决。西方一面赞成民族平等,一面任意贫富差距扩大,以至于贫
困人口燃起的仇恨心理逐渐与宗教问题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结合点
(conjunction)”。多元文化的问题就是人们能否找到恰当的方式,使不同民族的
人和平相处,但这仍然是一个远未解决的历史问题。

① 参见 Stuart Hall. Conclusion:the Multi-cultural Question[A]. Barnor Hesse,ed. Un/settled Multiculturalism:


Diasporas,Entanglements,Transruption[C]. New York:Zed Books,2000: 209.

27
然而,多元文化呈现出一片狼藉、包罗万象却找不出头绪的景象。在面对多
元文化主义的问题上,保守派、自由派、多元论者、左派、现代主义者等一批“敌
人”,站在各自的政治立场上反对它。因此,多元文化主义不再为今天的人们提
供一个共同的叙事和协调的框架。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坚持认为多

元文化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种族主义,是多民族国家首都的文化逻辑。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群体必然存在着交流与争议,为了协调各群体间
的不同观点、信仰和利益的矛盾冲突,必须寻找一个共同的框架。霍尔认为,多
元文化主义是针对文化差异和现代社会异质性而采取的文化策略。“问题是,多
元文化主义中的‘主义’已经将它转变为一个单一的政治信条,使之简单化,并

把它固定到一个接合的情境中。” 而多元文化主义的文化策略必须参考多元文
化面临的问题,即差异中的相同性是如何被想象和建构的?它主要体现在社区、
国家、全球三个层面上,且具有差异性与相同性的内在张力。霍尔说,“如果说
多元文化主义主要是向少数族的人群和社团发言的话,那么,多元文化问题,在

我看来,则关心社会总体的性质,并由此表达每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因此,
我们需要在差异中寻求其中包含的共通的或普世价值,同时确保其自身的特殊
性,霍尔称之为“差异的游戏”(the play of difference)。

3.2.2 现实存在的多元文化问题

毋庸置疑,英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并日趋向多元化发展。尤其在伦敦这个
国际化的大都市,多元化的痕迹在每一个角落随处可见,最明显的是,在伦敦的
街头熙熙攘攘着不同肤色、面孔、服饰的人们,就连玩具店也会出售黑、白、黄
不同肤色的人种娃娃。2015 年 1 月 22 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某著名
零售商陷入种族歧视风波,原因是他把出售的同款三色布娃娃标价不同,白人布
娃娃的售价比黄种人布娃娃和黑人布娃娃的售价都高出 10 英镑。为此,许多家
长表示不满,可见种族问题仍是萦绕在大众之间的一道难题。霍尔概括说,英国
有两个主要社团,一是加勒比黑人社团,一是亚裔社团。前者强调“种族”,后
者强调“民族”。种族的划分是基于遗传和生物的差异导致社会文化差异的合法
化,似乎是科学地命定了种族差异的合法性;民族的划分则是基于文化和宗教信
仰的差异,属于名正言顺的“归类”,而此二者都被“劣等化”。尽管这两个身份
文化组织被清晰地冠之以名,但其内部仍存在诸多差异,加勒比黑人社团的成员
来自加勒比海各个不同的岛屿、民族、种族,亚裔社团的成员亦来自亚洲诸多国
家、民族,他们都拥有各自不同的语言、文化。而这两个社团组织仅代表英国的

① 转引自[英]斯图亚特·霍尔. 多元文化问题的三个层面与内在张力[J]. 李庆本.译,江西社会科学,2007(3):


236.
② [英]斯图亚特·霍尔. 多元文化问题的三个层面与内在张力[J]. 李庆本.译,江西社会科学,2007(3): 236.
③ [英]斯图亚特·霍尔. 多元文化问题的三个层面与内在张力[J]. 李庆本.译,江西社会科学,2007(3): 236.

28
少数族裔的差异现状,英国本土族群内部和族群间的差异更比比皆是。人口的多
元和复杂被视为有碍于国家社群和共识的达成,所以,新政府追求同质化的目标。
在《布莱尔之后生活会不同吗?》(2007)中,霍尔认为新工党的长期使命是把
社会民主主义改造为新自由主义的某种变种,撒切尔主义是英国走向市场国家的
第一阶段,它是与之延续的第二阶段。撒切尔实行的所谓新政,试图消除种族差
异、全新定义英国公民,实质上是变相地消除少数族裔的差异性、抹杀他们的特
殊性,从而达到种族同质化的效果,2014 年苏格兰独立公投就是对这一政策的
抵抗。
2013 年 3 月 21 日,为了决定苏格兰是否脱离英国独立,萨蒙德(英国苏格
兰政府首席部长)宣布苏格兰将于 2014 年 9 月 18 日举行独立公投。2014 年 9
月 19 日,苏格兰独立公投计票结果公布,29 个地区共 1877252 名选民(占总选
民的 55.8%)持反对态度,苏格兰独立失败。推动苏格兰独立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经济上北海油田带来的经济利益,二是公共领域方面苏格兰民族党对建设一
个更加“民主、繁荣、公平”的社会的承诺,三是独立后苏格兰在国际影响力上
将拥有跟多的自主权。实际上,追溯历史,苏格兰和英格兰在 300 年前是两个独
立的国家,早已存在分歧与差异。霍尔坚持,政治集权减弱并不是管理多元文化

的有效方式。
“一直以来,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成为‘英国人’” ,
“而目前为止
政权所适用的身份和归属意义只对准了少部分人,深陷某种特别的文化意义之

中” 。
“统一”概念是维系联合王国存在的基础,它使不同历史背景的个体能够
和平共处,这种多元性有利于其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如果苏格
兰获得独立了,不仅仅是英国人的自尊受到挫伤,还将减弱英国在国际组织以及
国际舞台上的发声和影响力,也将成为世界的损失。

3.3 “在异之同”的想象与建构
霍尔非常推崇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延异(differance)概念。德里达解释说,
延异与差异(difference)不同,延异是“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交织,拒绝分离地进

入固定的二元中的另一方” 。
“延异使……每一个概念和意义必须在一个链条上
或系统中得以描述,在这个链条或系统之内,每一个概念和意义指向他者,凭借
着差异的系统作用指向其他概念和意义。在此意义上的意义没有起源,也没有最
终的目的地,它永远处于过程和转换之中,沿着一个谱系在方位上被定义。它的

① Stuart Hall. Conclusion:the Multi-cultural Question[A]. Barnor Hesse,ed. Un/settled Multiculturalism:


Diasporas,Entanglements,Transruption[C]. New York:Zed Books,2000: 217.
② Suart Hall. Multicultural citizens,monocultural citizenship?[A]. Nick Pearce,Joe Hallgarten,eds.Tomorrow’
s Citizen:Critical Debates in Citizenship and Education[C]. London: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2000:
46.
③ [英]斯图亚特·霍尔. 多元文化问题的三个层面与内在张力[J]. 李庆本.译,江西社会科学,2007(3): 239.

29
政治价值不能被提炼;也就是说,它不能从不断建构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作用

中得以提取,它只能在与那些像往常一样在那一刻界定” 。这些延异策略在霍
米巴巴的“少数民族的时间疆界”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霍尔指出,延异最大的
意义在于阻止一个系统成为一个固步自封的、完全封闭的整体,它出现在“缝隙”
之中,而这“缝隙”构成了抵抗的、改变和干涉的、转换的政治场所。因此,我
们自然而然地联系到本土主义与全球化。
生存在延异的“缝隙”中的本土主义被霍尔称之为“一种新型的本土主义”
(a new kind of localism),他们作为即将死去的残余却不拒绝现代性社会,是全
球化浪潮下的影子,但特殊性和特定的差异性并没有隐退的趋势。在霍尔看来,
多元文化产生主要是全球化的一个后果,但全球化日趋成熟的同时也产生着各种
形式的本土主义,差异性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因而,当代政治学的一大任务是
如何认识和解决同一与差异或普遍化与特殊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如何想象和建
(commonness in difference)这样颇显悖论的议题,并由此而创设
构“在异之同”
一种新型的政治逻辑。
面对全球与地方、同一与差异之间的矛盾和对抗,霍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
的认识思路,从而使一种新的政治成为可能。他强调,绝对的差异或特殊性是不
存在的,因为根据结构主义的语言学理论,意义永远处于他者的建构之中,是通
过他者的参照而产生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身份不能只是依据其积极的在场
和内容来界定。所有的身份项均依赖于其局限性之标出,即以其所非而定义其所

是。” 即要确定我之“所是”必须以我之“所非”即以他者为前提。麦克罗比
对此进行了引申,“如果我们都能看见我们文化价值的特殊性,那么这就要求我

们去发现一种超越于这些特点以使他人可以提出其要求的更大的语境。” 那么,

“这更大的语境是否能够成一种修订了的普遍主义呢?” 对此,霍尔对普遍主
义视域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见解,“在此范式中,……普遍主义在每一点上都与特

殊和差异相对立。” 特殊本就产生自普遍,而这种普遍主义却对特殊主义施以
整合或消灭,这简直是对欧洲帝国主义借“文明化”、
“现代化”之名实行扩张赤

裸裸的揭露,“西方特殊主义被改写为一种全球普遍主义” 。
而霍尔绝不与此模式苟同,他认为,“普遍产生于特殊,但它不是作为某种
支撑和解释特殊的法则, 而是一个能够为断裂了的特殊身份进行缝合的不完整

① 同上。
② Stuart Hall. Conclusion: The Multi-culturalQuestions[A]..Barnor Hesse, ed. Un/settled Multiculturalism:
Diasporas,Entanglements,Transruption,[C].London&.New York: Zed Books, 2000: 234.
③ Angela McRobbie. The Uses of Cultural Studies[M].London:Sage,2005:30.
④ 同上。
⑤ Stuart Hall. Conclusion: The Multi-culturalQuestions[A]..Barnor Hesse, ed. Un/settled Multiculturalism:
Diasporas,Entanglements,Transruption,[C].London&.New York: Zed Books, 2000: 234.
⑥ Angela McRobbie. The Uses of Cultural Studies[M].London:Sage,2005:11.

30

视域” 。这种普遍主义不能被赋予一个永恒不变的性质,只要一个特殊的身份
虑及了其他者、其自身极端之不足而扩大视野, 在其中所有方面的要求能够而
且必须被协商,那么它就将被重新定义。“拉克劳是对的,他坚持其内容不能被
预先知悉——在这一意义上,普遍就是一个空洞的符号,一个‘永远退缩着的能
指’。它是这样的视域,即每一特殊的差异都必须根据它来为自己定向,假如它

不想退回到绝对的差异的话” 。这种新的普遍主义既非启蒙“理性”又非康德
的“先验原则”,也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而是自我与他者的一种动态
的交接关系。因此,
“在异之同”当是立足于 “差异”而追求诸“差异”间不得
不如此的相互承认和沟通。用霍尔自己的话来说,这种“新型的政治逻辑”的目

的是“促成以差异对普遍与特殊、民主与平等的一个根本性的再构型” 。有了
这个策略,多元文化社会一场旷日持久的“英国身份”的战争又出现了新现象。

① Stuart Hall. Conclusion: The Multi-culturalQuestions[A]..Barnor Hesse, ed. Un/settled Multiculturalism:


Diasporas,Entanglements,Transruption,[C].London&.New York: Zed Books, 2000: 234.
② Stuart Hall. Conclusion: The Multi-culturalQuestions[A]..Barnor Hesse, ed. Un/settled Multiculturalism:
Diasporas,Entanglements,Transruption,[C].London&.New York: Zed Books, 2000: 235.
③ Ibid.

31
结语

告别传统的帝国殖民时代,后殖民社会经过历史性的裂变进入新的发展阶
段。后殖民论者不可避免地要讨论的议题就是文化身份或者身份认同的问题,而
由于大多数后殖民论者与第三世界有深厚渊源,因此他们的身份认同就常常很成
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后殖民论者常常比白人知识分子有着更多的文化焦
虑,更多地体悟到认同上的尴尬和痛楚。霍尔凭藉对学术的不懈追求由边缘走向
了中心,他的文化身份认同理论反映了一位族裔散居知识分子对民主、自由的孜
孜追求。
霍尔的后殖民身份认同理论与其“两栖人”的流散经历密不可分。居住在殖
民地的童年给霍尔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阴暗面的回忆,因为他自小就见识了殖民统
治下宗主国与殖民地在政治、经济上的对抗,所以他的身份认同观更具有实证价
值。然而,霍尔并没有一开始就投身于后殖民身份认同的研究,他对身份认同的
关注要追溯至 20 世纪 80、90 年代的族裔散居理论。这一理论确立了霍尔的身份
既是存在又是变化的主体立场,其中提出的“差异的”与“相似的”两个向量,
一直延续到霍尔 20 世纪初的身份认同观。可以说,族裔散居理论是其身份认同
理论的源头。
在霍尔看来,身份认同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差异”,即对应“差异性向量”。
20 世纪末和 21 世纪初,霍尔最感兴趣的学术问题是差异政治学。差异政治学以
“差异”为观察视点,用差异的方法研究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霍尔认
为差异性是认同性的根源和表征,而认同政治则是认同性的内在和策略。传统的
黑人认同总是指向种族主义。他发现,认同性并不是普遍固定的,不同认同性之
间的关系需要不断地协商对话,一种新型的政治是可能的、可想象的,并且是具
有权威的。传统的认同政治暗示了通过认同排他性而统一化的群体认同。
身份认同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同一”,即对应“相似性向量”。随着二元
对立的打破,世界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在全球化的格局下,后现代的分裂化、
碎片化也同时是后殖民的重要特征,霍尔四种范型的主体身份观在后现代的特征
下综合了多家理论来源。通过对多元文化现象分析,霍尔认为我们应该在纷繁复
杂的后现代空间寻找一个共同性框架来对差异进行引导和把握,即构建一个“在
异之同”理论,这是霍尔后殖民身份认同理论在多元文化角度的主要体现。差异
和同一是整一世界中矛盾的统一体,互相牵制,互相依赖。只有将差异性与同一
性结合起来,才能使事物的身份得到饱满呈现。
现实中大到与政治相关、小至生活中的文化事件皆逃不过霍尔那双充满睿智
的眼睛,他总能以犀利的眼光深入到具体事件的内部,剖析出其实质。而霍尔的

32
认同理论也不是遵循着本质主义的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运用时需结合“历史
情境”。也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霍尔的身份认同理论是 20 世纪该领域的一座高
峰。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霍尔身份认同理论成功之处是其沿着潜在的
线索,不加雕饰、顺其自然的演化,在合适的时机创作最能够反映“历史情境”
的作品,追寻历史的轨迹,毫无掩饰地展现出历史常态;然而,最遗憾的也是相
关作品零散化、碎片化,一方面没有在作者本人的框架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另一方面对后人研究造成困难,甚至有遗漏的可能。另外,还需指出的是,霍尔
遗漏了一个重大的新背景:互联网。网络时代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便捷交流、自由
言论的空间,人类在步入互联网时代后,几乎所有的个人电子产品都与网络连接,
个人生活、生活方式与网络密切相连,未来是网络的时代。
既然网络社会取代了现代社会,网络统治的时代会不会引起形成身份问题的
关键因素的变化呢?当然,那些因素的消解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漫长
的过程中,文化身份理论就会依据历史的需求的演变。批评家乔治·拉伦(Jorge
Larrain)曾提及,不同的文化在交流时难免发生碰撞,只要双方对冲突僵持不下,
冲突和不对称就会引发文化身份问题。有冲突的地方就有硝烟,只是这硝烟转引
到一个虚拟的世界中,从虚拟的世界点燃引线,最后在现实世界中爆炸。显然,
后殖民身份认同的未来转向,平添了诸多其他因素(媒体、政府、个人意志……),
使认同往复杂化发展了。
在当下的中国,看似十分开放的文化环境实则阴霾笼罩,为了维护多民族和
平稳定的需要而屏蔽某些过激言论,其他不适宜“和平”的国外论述也很少译介
到中国。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国与各国密切了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再加上
网络读图时代的来临、后现代的喧嚣,一切泡沫式的名词填满了中国人的文化空
间……我们表面上宣传着空虚的理想,却如纸鸢一般飞得再高也不是羽翼丰满,
我们似乎知道自己从何处来,但不清楚自己将向何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出现
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霍尔的后殖民身份认同理论对于我们当代中华民族个体和群体的身份认同
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放下“文明古国”的架子,以时事审度自身。
霍尔的身份认同理论认为身份认同并不是固定在某个时间、空间点上,而是流动
变化的。有许多中国人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龙的传人的身份自居,
丝毫不知,那是我们的祖辈们留下的遗产,代表的只是过去的辉煌。而身份并不
停留在那一刻,所以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着眼当下。第二,在众多差异文化中坚守
本国文化,不被大流淹没。霍尔强调,在白人凝视的目光下,黑人也情不自禁地
成为了“他者”,所谓的“黑皮肤,白面具”就是在顺从霸权文化的情境下放弃

33
自我身份,这是万万不可的。第三,享受差异共存。霍尔反对一切有碍于人民民
主的霸权、同质化和同一性,因为这些是对多元、差异背道而驰的。在差异中寻
求同一,在同一中识别差异。只有坚持文化的多样性、鼓励创新、发展,促进各
种文化碰撞、交织才能擦出进步的火花,文明才会向前发展。

34
参考文献

1.专著:
[1][美]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3.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 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 曹荣湘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4][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性面临的挑战[M]. 程克雄译. 北京: 新
华出版社, 2005.
[5][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6][英]保罗·鲍曼.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M], 黄晓武译.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7][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8][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 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M].徐亮, 陆兴华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2003.
[9]陈光兴.文化研究/霍尔访谈录[M].唐维敏译.台北: 元尊出版公司, 1998.
[10]李欧梵.上海摩登: 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M].毛尖译. 香港: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0.
[11]廖炳惠.关键词 200: 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辞汇编[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12]廖炳惠.回顾现代, 后现代与后殖民论文集[M].台北: 台北麦田出版社, 1994.
[13]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4]武桂杰.霍尔与文化研究[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15]杨击.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16]周凡.后马克思主义导论[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2.期刊:
[1][英]斯图亚特·霍尔.布莱尔之后生活会不同吗?[J]周博译.国外理论状态,2007(10).
[2][英]斯图亚特·霍尔.第一代新左翼的生平与时代[J].王晓曼译.孙乐强校.国外理论动
态,2011(1).
[3][英]斯图亚特·霍尔.多元文化问题的三个层面与内在张力[J].李庆本译.江西社会科学,
2007(3).
[4]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J].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 2008.
[5]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2).
[6]陶家俊.现代性的殖民批判——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认同理论[J].四川外国语学
院学报,2006(5).
[7]金惠敏.听霍尔说英国文化研究——斯图亚特·霍尔访谈记[J].首都师范大学学
报,2006(5).
[8]金惠敏.霍尔的文章,麦克罗比的眼睛——霍尔文化研究三大主题的评议[J].江西社会科
学,2006(8).
[9]王宁.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02(1).

35
[10]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9).
[11]周宪.文学与认同[J]. 文学评论, 2006(6).
[12]邹威华.斯图亚特·霍尔的“接合理论”研究[J].当代外国文学,2012(1).
[13]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J].
文化研究,2007(2).

3.文集:
[1][英]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编著.文化身份问题研究[C].庞璃译.开封:河南大
学出版社,2010.
[2]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阎嘉.文学理论精粹读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赵一凡、张仲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学位论文:
[1]陈静.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及其理论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6.
[2]孙越.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探究[D].山东大学,2012.
[3]武桂杰.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
[4]邹赞.论斯图亚特·霍尔对文化研究的理论贡献[D].新疆大学,2008.

5.英文文献:
[1]Andrew Edgar, Peter Sedgwicket, eds. Cultural Theory:The Key Concepts.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2.
[2]Angela McRobbie. The Uses of Cultural Studies[M].London:Sage,2005.
[3]Bill Ashcroft,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5.
[4]David B. Guralnik, ed.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 New York
and Clevel: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72.
[5]Ernesto Laclau. New Relection of the Revolution of Our Time.London: Verso, 1990.
[6]Paul du Gay, Jessica Evans, Peter Redman, eds. In Identity : A Reader.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 2000.
[7]Homi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8]Jean Baudrillard. Game with Vestiges. Beach. 5(Winter), 1984.
[9]Lawrence Grossberg. Identity and Cultural Studies—Is That All There Is?. Stuart Hall, Paul du
Gay, 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Sage Pubications, 1996.
[10]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11]Samuel Bowles, Herbert Gintis, eds. Democracy and Capitalism:Property,Community and
the Contradictons of Modern Social Thought.New York: Basic Books, 1986.
[12]Stuart Hall. Conclusion:the Multi-cultural Question.Barnor Hesse, ed. Un/settled
Multiculturalism:Diasporas,Entanglements, Transruption.London&.New York: Zed Books,

36
2000.
[13]Stuart Hall.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Jana Evans BrazielIn, Anita Mannur Malden, eds.
Therorizing Diaspora:A Resder .MA: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3.
[14]Stusrt Hall. Ethnicity,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Radical America, Vol 23, 1991(4).
[15]Suart Hall. Multicultural citizens,monocultural citizenship?. Nick Pearce,Joe Hallgarten,
eds.Tomorrow’s Citizen:Critical Debates in Citizenship and Education. London: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2000.
[16]Stuart Hall. New Ethnity.David Morley, Chen Kuan-Hsing, eds. 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1996.
[17]Stuart Hall. No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Marxism Today, 1986.
[18]Stuart Hall, Paddy Whannel, eds.The Popular Art. Boston: Beacon Press, 1964.
[19]Stuart Hall. Subjects in History:Making Diasporic Identities. W.Lubiano, ed. The House That
Race Built. New York :Pantheon, 1997.
[20]Stuart Hall. The Hard Road to Renewal:Thatcherism and the Crisis of the Left. London:Verso,
1988.
[21]Stuart Hall.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Globalization and Ethnicity.A nthony D. King, ed.
Cultural,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Systerm.London: Macmillan, 1991.
[22]Stuart Hall.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Tony McGrew, ed.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23]Stuart Hall. The West and The Rest:Discourse and Power. Stuat Hall,Bram Gieben, eds.
Formation of Modernity.London: Polity Press and Open University, 1992.
[24]Stuart Hall. The White of Their Eyes: Racist Ideologies and the Media. Karen Rose, ed. Black
and White Media: Black Images in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 Polity Press, 1996.
[25]Stuart Hall.Who Needs “Identity”?. Stuart Hall, Paul du Gay, eds. In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Eds. London:Sage Pubications,1996.
[26]Stuart Hall, David Held, Don Hubert, Kenneth Thompson, eds. Mo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1996.

6. 网络来源
Http://books.guardian.co.uk/reviews/politicsphilosophyandsociet/0,2175203,00.html,29Sep.2007.

37
致谢

三年的研究生时光接近尾声,很遗憾我没有成为一名优秀的学术型研究生。
一个人把时间用作了什么,时间就会回馈他什么,个人付出的努力与其得到的成
果是成正比的。在读研期间,有许多充满顾虑与彷徨的日子,甚至有一两个月完
全处于迷茫的状态,毫无学习劲头,也许心理因素就是学习的最大阻力吧。古语
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失去了一些,也懂得了一些。研究生三年
是这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经验,我会以此勉励自己,把不完美的、错误的经历
的价值得到最大化。
我最感谢的那位——我的祖母已经离开了人世。从我出生起她就在生活上照
顾我、在学习上引导我、在思想上教育我,从物质和精神上支持我一步一步升学,
使我能够出现在此地。我永远忘不了祖母慈祥、和蔼的面容,她是影响我一生的
人,却再也没有机会报答了。
其次,要感谢辛苦抚育我的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他们虽然没有
为我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对我的性格、品行进行培养,磨砺我的意志,
让我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和对生活的满腔热情,使我成为一个善良、正直、勇敢
的人。
还要感谢我的导师罗如春副教授,他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深深地
影响着我,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鞭笞着我不断前进。印象尤深的是上课时对经典
理论的原典细读和假期做不完的翻译作业,这些看似艰涩难懂、枯燥无味,其实
都是罗老师锻炼培养我们的阅读、写作能力的良苦用心,让我们在其中受益匪浅。
感谢所有为我授过课的老师,季水河教授、周小愚教授、王洁群教授、黎青
教授、杨向荣教授、郑长天副教授……他们也在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互评
等环节中给予我不少批评建议,推动了我论文的写作与完善,他们的博学多才和
严谨治学值得我一生尊敬。
感谢研工办的一直不辞辛劳、兢兢业业为我们服务的曾莹老师、李笔戎老师!
感谢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是你们组成了我丰富多彩的生活。
最后感谢直接、间接帮助我完成论文的所有亲朋好友,谢谢!

38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个人简历

1989 年 7 月生,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
2008 年 9 月—2012 年 6 月,就读于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文法系汉语言文学专
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2012 年 9 月—2015 年 6 月,就读于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文艺学方向。

2.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1 参加会议
[1]2013 年 8 月,参加本年度在湖南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外文学批评思潮”
研究生暑期学校。
[2]2013 年 8 月,参加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2013 年年会。

2.2 发表论文
第一作者.从《孔雀东南飞》
《路得记》中的婆媳关系窥视中西文化中信仰差
异[J].北方文学. 2015(1):102,109.

3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