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胸腔物理治療之評估

◆ 一般資料
⚫ 包含病人簡單病史、病況改變及照會物理治療的原因,此外病人過去
重要內科和外科病史,有意義的家族史、社會史(包括病人吸菸、喝
酒、社會支援等)等都應涵蓋在內。
Subjective
◆ 病例研讀
⚫ 從病例中擷取有用資料,包括主訴及相關的檢查結果。對於患有呼吸
系統疾病者,其動脈血液液體分析、肺功能檢查、胸部 X 片、痰液細
菌學和細胞學檢查、支氣管鏡檢查常能提供有關病人呼吸系統及功能
的評估
➢ NYHA 功能分級
評估分級 敘述 運動耐力 治療計畫
第一級 一般功能活動並無限制,也不會引起疲倦、心悸、呼吸 6~10 無限制
困難或心絞痛 METs
第二級 功能活動上有輕微限制。一般活動會引起疲倦、心悸、 4-6 METS 避免競賽活動
呼吸困難或心絞痛
第三級 功能活動上有明顯限制。比一般還輕的活動都會引起 2~3 METs 中、重度限制
疲倦、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
第四級 在做任何功能活動時都會有心臟不適的症狀,甚至在休 < 2 METS 完全限制
息時都會有症狀出現 (臥床、坐)

⚫ 胸部 X 光:第一個篩檢問題的檢查,判讀順序由外向內,先看四周胸
廓、軟部組織、縱膈腔、心臟、肺門、肺葉、橫膈和肋膜腔。關於肺
葉其判讀主要要看其大小,形狀,位置,密度,心臟及橫膈位置與外
形的改變
➢ 肺上葉的場陷,在胸部 X 光片會有該側肺門位置的提高,氣管會
向該側偏移
 右邊肺上葉的塌陷
橫向裂縫(horizontal fissure)會向
上偏移,上升主動脈和心臟右上緣
輪廓會不清(sihouene sign)。
 左邊肺上葉的塌陷
其斜向裂縫(oblique fissure)會有
弓狀的情形,且主動脈節輪廓會不

➢ 右中葉或左舌葉塌陷
該側肺門會向該側略為偏移(內側偏移)
,該側心臟邊綠會看不清
楚,右中葉塌陷還可見到橫向裂縫向下偏移。
➢ 下葉塌陷,則該側肺門會向下偏移、該側橫膈會上升,且輪廓不
清,斜向裂縫向尾部偏移,同時靠近脊椎處會有三角形狀放射線
不能通過的現象(triangular radiopacity;空白區)——肋膜積水

➢ 1(肋膈角)、2(心膈角)應為銳角,鈍角可能表示有積水
⚫ 肺功能檢查
➢ 肺功能的評估包括基本的肺容積,流速等的測試,可將通氣障礙
分為限制型(肺量)及阻塞型(流速值)
,並依程度分為輕微,中
等及嚴重三級,以了解病人肺功能的損害程度、病程的改變及治
療的效果。
 限制型:纖維化、胸痛、胸腔緊
阻塞型:肺氣腫、支氣管炎
➢ 兩種類型可同時存在(混合型:COPD 的病人開刀)
➢ 此外,肺功能還常包含呼吸道的刺激測試(provocation test)以評
估呼吸道的過敏度,以及擴散容量的檢查 DIco 等
⚫ 動脈血液氣體分析
➢ 酸鹼值中(pH)的評估透過 Hendersen-Hassselbalch Equation 計算
pH = 6.1 + log([HC03 /(0.03 X PCO2))
酸鹼值正常並不表示病人動脈血液氣體都正常,酸血症或 鹼血症
可以是呼吸性或代謝性的
 PCO2(40±5)增加 10 mmHg,其 pH 值約下降 0.1
 HCO3(24±2)濃度增加 10 mEq / L,則 PH 值約升 0.04
➢ 分析步驟(I-IV)
I. ABG (arterial blood gases)- pH(7.35-7.45)
A. <7.40—酸中毒
B. >7.40—鹼中毒
II. PCO2(40±5 mmHg)
首先觀察氣體狀態
✓ PCO2=35-45:無明顯的呼吸&代謝問題(第 III 步)
✓ PCO2<30:換氣過度
✓ PCO2>50:換氣不足,呼吸衰竭
接下來再觀察異常的數值來與 pH 分析
A
✓ PCO2>45+pH<7.40:呼吸性酸中毒
✓ PCO2<35+pH<7.40:代謝性酸中毒透過呼吸代償
B
✓ PCO2<35+pH>7.40:呼吸性鹼中毒
✓ PCO2>45+pH>7.40:代謝性鹼中毒透過呼吸代償
III. HCO3-(24±2)
A
✓ HCO3-<22+pH<7.40:代謝性酸中毒
✓ HCO3->26+pH<7.40:呼吸性酸中毒透過代謝代償
B
✓ HCO3->26+pH>7.40:代謝性鹼中毒
✓ HCO3-<22+pH<7.40:呼吸性鹼中毒透過代謝代償
IV. PaO2(80-100ml)&SaO2(>95%)
✓ PaO2=60-80—輕度低血氧
SaO2=90-95%(氧和曲線無偏移)
✓ PaO2=40-60—中度低血氧,SaO2=60-90%
✓ PaO2<40—嚴重低血氧,SaO2≤60%
➢ FEV1<50% & DLCO>60%(AMA III,IV)需隨時監測血氧濃度(夾
手指-可取代抽血)
➢ 活動時 SaO2<90%需停止,肺部疾病患者至少≤85%
➢ 運動時 PaO2<60mmHg / SaO2<85%,應給予低量氧氣治療
➢ 換氣量評估
 又稱肺泡換氣量,伴隨 pH 值的改變
 若不足會使 PCO2 上升,過度會使 PCO2 下降
 pH 值變化小或不變是因為腎臟的代償作用,通常急性因換氣
量不正常,腎臟的代償速度慢且不完全
 慢性的狀況則腎臟的代償較完全。
 血中 CO2 滯留或血氧不足的症狀列於下表
低血氧 高血中二氧化碳濃度
錯亂喪失判斷力、躁動不安、狂妄 皮膚泛紅、頭痛、安靜、出汗、肌肉
(paranoia)頭暈、發紺 抽動、嗜睡、昏迷
交感神經反應 心率增快、血壓輕微上升、周圍血 心率增快、血壓上升
管收縮
非交感神經反應 心率減慢、血壓下降
嚴重者呼吸下降甚或停止、心率變
慢、休克、心肌能力下降(depression)
慢性者會有紅血球過多症
(polycythemia)
其他 血管擴張(皮膚、鞏膜、角膜變紅)、
流汗
慢性者會有視乳突水腫(papilledema)
紅血球過多症因血液濃稠,易成血栓,但因紅血球多使攜氧能力好,EX:平地
選手進行高山訓練,氧濃度低,紅血球進行代償,最大攝氧量提高
➢ 氧合作用的評估
 氧合作用是指血液中有適量的 PaO2,與血紅素結合,供給組
織所需。
 血氧不足的症候常是肺部栓塞,浸潤(infiltration)的前兆
PaO2 PCO2
肺動脈 40 45
肺靜脈 100 40
進入肺泡微血管 40 45
離開肺泡微血管 100 40
進入周邊系統肌 100 40
肉的血管
離開周邊系統肌 40 45
肉的血管
Objective
◆ 物理檢查
1. 病人的意識狀態:
A 除可用 Glasgow 昏迷指數(coma scale)檢視病人的情況,就 PT 與病人接觸所需的,
可將病人意識分為七級從最好到最差分別為
視 (1)清醒(alert)
(2)自動反應(automatic,指缺乏判斷力,無法有效執行指示)
(3)混淆(confused,有時可遵照指示反應)
診 (4)錯亂(delirious,病人表現不合理,不能遵照指示反應)
(5)遲鈍(Stupor,對環境不關心,反應差)
(6)半昏迷(semicomatous),表示無意識,但對痛有反應
(7)完全昏迷(coma,指沒有意識,無法喚醒)

2. 病人的一般狀態
➢ 生命徵象(心跳、呼吸次數、血壓、呼吸功)
➢ 整體外觀(發展和營養情況、病人表情)
➢ 姿勢(尤其是脊椎曲度的異常)
➢ 四肢的情況(杵狀指 clubing、煙燻指、遠
端水腫、皮膚肌肉關節的情況)
➢ 功能活動的情況(需不需要扶持)
註:
※水腫表示循環差,代償心跳上升、BP 高、
耗氧大、回流到心臟的血液少
※正常呼吸次數 12-20,10 下也可
※心跳大概 7,80,心肺剛開完刀是 90 上下
※看呼吸功有無明顯增加和減少
※杵狀指周邊循環有問題、較差,血氧飽和度較低
※遠端水腫如腳(可能行走不便)因循環差使周邊淋巴液、體液堆積,軀幹腫脹表
示心臟控制系統可循環血液少,代償心跳增快,心肌耗氧增多
※功能活動:觀察是否能站或走
3. 頭,頸,胸的靜觀檢查:
注意胸部有無傷口、疤痕、胸部形狀及其對稱性。
胸廓檢查包括
➢ 肋骨下角(Subcostal angle,正常≤90 度)
➢ 肋間距(後背應比前胸寬)
➢ 肋椎角度(一邊正常<45 度,兩邊<90 度)
胸部常見之畸形
雞胸(pectus carinatum=pigeon breast=bowed chest)、
漏斗胸(pectuse excavatum=sunken or funnel chest)、
桶狀胸(barrel chest)等均應予紀錄
註:
➢ rib angle 在側面(小於 90 度),較多人評估肋下角
➢ 肺氣腫病患肋下角易>90 度,因胸廓被撐開,角度會比一般大
➢ 肋間距去看左右有無對稱,若右上肺葉塌陷或切除,吸氣時肋間距擴張情形不
一樣,可從 X 光觀察
➢ 肋椎角(costal-vetebral angle;CVA)為背部後方,整個胸部背側肋軟骨要接
上脊椎橫突的角度
➢ 正常人胸骨較平,雞胸是因胸骨或肋軟骨在發育過程有變形
※正常胸型前後徑比(AP)=1:2
※桶狀胸=1:1
※漏斗胸:前胸凹陷
4.呼吸動作的檢查
(1)呼吸功:是否有呼吸窘迫(distress)的症候,如鼻翼外張(nasal flaring;常
見的呼吸窘迫症狀之一)、明顯使用呼吸副肌(SCM) 、肋間縮入(retraction:收縮
費力、往內凹陷或肺部彈性變不好內縮)、呼吸型態改變(正常呼吸型態 2C2D)、
呼吸聲異常&心血管或神經系統的表徵。
正常呼吸(pnea) 呼吸窘迫臨床表徵(respiratory distress)
➢ 呼吸規律 ➢ 呼吸困難、呼吸急促
➢ 速度與深度均正常(eupnea) ➢ 心搏過速
➢ 注意有無 ➢ 使用呼吸副肌
 呼吸停止(apnea) ➢ 後縮(胸骨上、肋骨下、胸骨下、
 呼吸過慢(bradypnea) 肋間)
 呼吸過速(tachypnea) ➢ 鼻翼外展
 呼吸加深(hyperpnea) ➢ 喘鳴聲
 端坐呼吸(orthopnea) ➢ 發紺
 呼吸困難(dyspnea) ➢ 心理狀態改變(躁動、混亂、警醒、
定向、或遵守指示的能力程度降低)
※端坐呼吸:下肺葉遭腹部壓力導致的呼吸困難,需直立坐姿呼吸
呼吸肌疲勞的臨床表徵
➢ 快、淺呼吸
➢ 不協調的胸壁動作(不協調的呼吸、呼吸交替)
➢ 副肌活性增加
➢ 缺氧徵象與症狀
➢ 二氧化碳麻醉的徵象與症狀(高碳酸血症)
 潮紅
 心搏過速
 高或低血壓
 發汗
 心理狀態降低、混亂、昏迷、昏睡
 頭痛
 肌肉抽搐、粗大肌震攣抽動、攣蓄(asterixis)
 如慢性,會出現視乳突水腫
(2)呼吸速率:單位時間內呼吸的次數。正常人約每分鐘 12-20 次,病人發燒亦
可能會增加呼吸速率。
(3)吸、呼時間比例:正常約為 1:2,切記非 1:1
(4)呼吸型態:包括速率,深度,規則性,對稱性,胸腹協調性
[paradoxical breathing(異位式),alternating breathing(交替式)],有無呼吸副肌
的使用以及肋間肌吸氣時下陷現象(此表示肺部的容量彈性下降)。
常見的特殊呼吸型態
陳施式呼吸 呼吸深度增加後又慢慢下降,然後呼吸暫停,一再重複這
(Cheyne-Stokes) 樣規律週期,常見於中樞神經疾病系統的病人
Shuttle-like
克什摩呼吸 呼吸規律,但呼吸速率和深度皆加大,常見於代謝性酸血
(Kussmaul) 症 ( 為 了 代 償 )、 腦炎 病 人 。 有 中樞 換 氣 過度 (central
hyperventilation)&過度換氣症候群
拜歐特呼吸 呼吸慢、淺、不規,中間還夾有呼吸暫停,與中樞神經系
(Biot) 統病變有關,如腦膜炎
長吸 原文意思偏不呼吸
(apneustic) 不規率、時間過慢、深吸氣之後常有呼吸暫停,與腦幹病
變(腦膜炎)有關
魚嘴式 呼吸緩慢至停止,中間可見到嘴部不斷張合,同時頸部向
(fish-mouth) 後屈曲
門檻式 速率和節奏都正常,特徵是吸氣時會突然卡住&因疼痛停
(doorstop) 止動作,常與肋膜病變(rib fracture or chest traum)有關
5.檢查病人是否有呼吸肌疲乏
呼吸肌疲乏臨床表徵包括快而淺的呼吸型態、胸腹的不協調(如胸腹起伏與正常相
反 paradoxical breathing)、胸式或腹式呼吸交互使用(alternating breathing)、呼吸
副肌使用增多、呼吸功增加(呼吸困難)等
➢ 異位式呼吸(paradoxical breathing)會有 air shifting:
空氣因吐氣沒吐完&橫膈無完全下降(肚子凸出)而在胸腹腔來回流動
➢ 請他吸氣時縮小腹挺胸,吐氣時胸廓放下來吐出去——錯誤
➢ 嚴重 COPD 病人吸氣會很用力吸到胸廓但肚子凹進去
主要是指呼吸聲的辨認,使用聽診器的膜面,其聽診順序為下圖
B

正面
Rib2、nipple line 以上(4 肋以上) 聽到為上肺葉
nipple line 以下約 4-6 肋 聽到為中肺葉
邊邊 聽到為下肺葉最側面
背面
T3 以上(rib V) 聽到為上肺葉
T3-10(T7,8;肩胛下角) 聽到為下肺葉
上下左右比較如呼吸聲大小,對稱去聽左右肺葉,請他吸氣吐氣,可壓緊一點
正常呼 種類 位置 音調 音幅 吸:呼
吸聲 氣管音 氣管 很高 很大 5:6
(tracheal sound) (中央氣道)
支氣管音 大中央氣道 高 大 2:3
(bronchial sound)
支氣管氣囊音 周圍氣道 中 中 1:1
(bronchovesicular sound)
氣囊音 大部分胸腔處 低 中 3:1
(vesicular sound)
➢ 在應該聽到肺泡聲的地方聽到氣管聲屬不正常
➢ 肺硬化會聽到粗的氣管音,因為肺部變硬
➢ 呼吸聲下降,表示病人需改變姿勢或該處肺擴張不好,甚至有痰
的聚集而影響了通氣
附加的 上呼吸道的喘鳴(stridor) 、喉嚨呻吟聲(expiratory grunting
、鼾聲(stertor)
不正常 又稱 death rattles)
呼吸聲 ➢ 爆音或水泡音(crackles or rales):
又稱囉音,一般低頻且不連續,多發生在吸氣期
當遠端或周圍氣道有液體堆積 or 在吸氣時塌陷之肺泡部分打開發
出的聲音〔Rale 為手指摩擦頭髮〕
➢ 嘯鳴音或鼾音(wheezes or rhonchi):
當氣體流經中、大型支氣管內液體產生渦流(turbulence)的聲音
較連續且高音,多發生在呼氣期,也可能發生在吸氣
➢ 喘鳴(stridor)是吸氣時的 wheezes,和上呼吸道阻塞有關,這種情況
更嚴重,又叫 croup 音
出聲時 若在聽診中表現任何呼吸異常,可再評估病人發出聲音的回音
的聽診 ➢ 聽診在肺周圍應是不清楚而輕柔的聲音——正常
(voice ➢ 病人出聲的回響較弱或是根本聽不見——肋膜積水、氣胸、肺張
sound) 不全或氣道阻塞

右肺肺張不全,視診時 X 光會看到橫裂往上移,肺葉上移,肺門向上,
右邊心臟邊緣不明顯
呼吸時,肋間距右小左大,聽診聽右上肺葉呼吸少,左上大
➢ 肺組織硬化或纖維化,聽到的回響會較清楚和響亮且聲音較高
 支氣管語聲(bronchophony)
:當病人發出 ninety-nine 或 1.2.3
聲音,在氣管及支氣管區之外,可清楚聽到回響
 羊語音(eqophony):病人發出 e 聲,聽診時聽到 A(阿)聲
 低聲的語音(whispered pectoriloguy):
 病人輕聲說一些音,而能從聽診器清楚的聽到這些音,也是
不正常的發現
課本附錄五醫學名詞縮寫
RULCA 右上肺葉切除;CAD=coronary artery disease=冠狀動脈疾病;AAA=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腹主動脈瘤
有很多病變其縱膈和氣管均可能偏離中線,用食指去摸 SC joint
C
縱膈及氣管
的觸診 看氣管有沒有在中間
EX:右肺葉塌陷,向左推阻力大,向右推阻力小
觸 氣管 例子
一側肺容積↓ 偏至該側 肺擴張不全、肺葉切除
一側胸內壓↑ 偏至對側 右胸嚴重之氣胸,氣管會向左側
診 縱膈的邊緣上方是 thoracic inlet(出口),下方是 diaphragm,後方
是 spine,側面是肋膜 pleura
內容物
縱膈前上區-最主要為心包膜 胸管、大的血管
前方之結構
縱膈中部-內臟區塊的腔室是 心臟、橫膈、神經、主氣管的
前後心包膜反折區之間 分支、淋巴結
縱膈後部-脊椎前方、心包膜的 食道、迷走神經、交感神經、
反折 胸管、降主動脈等
呼吸時胸部 分為上、中、下三區檢查,看呼吸時動作的大小和左右兩邊有無
動作的檢查 對稱;上葉多從前面觸診,下葉從後面觸診
分隔上、中葉之小裂隙或橫 ➢ 約在 Rib 4 高度(A)
向裂隙(minor or horizontal
fissure)
分隔中、下葉的大裂隙或斜 ➢ 前面觀→從第五肋骨斜向胸骨
向裂隙(major or oblique 劍突和第六肋骨交界處(B)
fissure) ➢ 後面觀→中間約在 T3 SP 向下
斜(C)
➢ 觸診時手的位置要放對:
1. PT 雙手放兩邊胸闊,大拇指輕壓並互碰
2. 受測者先吐氣後再吸氣
3. 再吐氣要把 PT 大拇指撐開
➢ 可用皮尺測量法看平靜及最大呼吸時,其胸廓動作的大小
(記錄撐開的範圍)
胸部震顫 ➢ 正常胸部在平靜呼吸時應無震顫,在說話時有中度的震顫
(fremitus) ➢ 在平靜呼吸時及說話時,都要測震的強度及持續的時間
的檢查 ➢ 平靜呼吸時有震顫或說話時的震顫過大,可能表示換氣不足
➢ 呼吸道有分泌物,也可感覺到痰液震顫
手法
➢ 震顫手放法:
雙手平貼放中下肺葉,請他吸氣吐氣,講一段話,看兩邊震
動有無相同,若左邊震動大,代表換氣差,胸廓通氣少
胸痛的檢查 ➢ 疼痛的位置、特性、範圍、如何引起或減少疼痛的方法
➢ 檢查病人深呼吸、咳閉氣時或同側手臂動作時疼痛的情況
➢ 肋骨骨折常會產生局部壓痛,呼吸、咳嗽時會產生摩擦的痛
➢ 肺炎引起的肋膜疼痛則主要在呼吸、咳嗽時發生疼痛
➢ 肺栓塞引起的胸痛則常伴隨咳血(可能產生門檻式呼吸型態)
橫膈動作的 雙手放在病人肋骨下綠,拇指相碰置於胸骨劍突外
檢查 ➢ 正常:深呼吸拇指應向外上方移動
➢ 拇指朝內下方移動,表示預後不佳的 COPD 患者,用異位式
呼吸(呼吸肌疲乏)
其他呼吸副 PT 站後側手放肩膀,受測者坐著正常呼吸,觀察是否有用到頸部
肌的觸診 肌肉
用非慣用手輕置胸部,以慣用手的中指快彈在非慣用手的中指指節上,注意聽聲音
D 的強度、時間、音調等,在不同組織上敲出的聲音也不同
➢ 扣在肺較大聲為回音;扣在心或肝有鈍音(dullness)
叩 ➢ 鈍音可能為肺部積水發炎,液體多
➢ 聲音太大(hyper-resoundnant)——肺氣腫或氣胸
叩診法還可決定橫膈的活動範圍,正常 3-5cm,COPD 患者其兩側的橫膈動作都有
診 變小的現象
➢ 扣診時扣在背部,請他吸氣吸到飽停著,扣診應為回音(橫膈下降,聲音較大)
➢ 吐氣完橫膈往上跑,扣診應為鈍音;
➢ 上下幅度代表 diaphragm 上下幅度範圍/橫膈的動作
檢查病人的咳嗽為自發性或可控制的,其型態為持續性、突發性、偶而的,咳嗽的
E 力量強弱,聲音為乾音還濕音,能否咳出(expectoration),抽痰的反應如何
➢ 一般咳痰力量 0-5 表示[functional/weak function/non-function]
咳 0 分無咳嗽動作
1 分有氣從氣道出來,但無咳嗽聲
嗽 2 咳嗽聲微弱
3 明顯咳嗽聲
及 4 可聽到較大咳嗽聲
5 可做連續較大的咳嗽
痰 正常人每天有少許分泌物或痰且通常不自覺,若病人主訴有痰,表示一定較正常多
➢ 臨床上對痰量的敘述,常以無痰、少量、中或大量描述,但無確切意義,一般
液 以每天>25-30ml 為中量以上,>50ml 為大量。痰液的檢查注意顏色、氣味、
黏稠度。
檢 疾病 黏液狀 黏膿性 化膿性 具臭味 血痰
(清、白 (黃、綠色
查 色) 為主)
氣喘 x
慢性支氣管炎 x x
急性支氣管炎 x x x
囊狀纖維化 x x
肺炎 x x
(肺炎雙球菌)
吸入性肺炎 x x
支氣管擴張 x x x
肺結核 x
肺癌 x
肺梗塞 x
註:由左到右為輕到嚴重
F ➢ 測量採站立,雙手交握後腦枕骨上,以減少胸大肌和闊背肌在深呼吸的影響
胸廓 ➢ 一般以皮尺測量深吸氣和深呼氣間胸圍差異作為活動度,有人以路易士角作上
的活 胸闊活動度測量的界標,以劍突作下胸闊活動界標,也有人在第四肋間測量代
動度 表整個胸闊活動度
和姿 ➢ 正常 20-30 歲男性腋下測得胸闊活動度約 3.25+_0.25 英吋
勢 ➢ 測量姿位也常因病人情況改成坐姿或平躺
G ➢ 用徒手肌力測驗測試一些呼吸肌肌力,EX:頸部肌肉、肋間肌、腹肌,
呼吸 ➢ 臨床上常用肺活量、Pimax 最大吸氣時的嘴壓(mouth pressure)代表整個吸氣
肌的 肌的力量,Pemax 代表呼氣肌肌力
肌力 ➢ 呼吸肌耐力測法很多,肺功能中測得之最大自主通氣量(MVV;12 秒內快速吸
和耐 吐的氣量 X5 次)也是也是常用指標之一

H (1)一般功能:ROM,柔軟度,肌力及日常生活的能力
一般 (2)運動耐力:長時間內從事大肌肉群動態運動的能力
功能 ➢ 在肺部疾患評估中最常用六分鐘行走測試(6MWT)做般性的評量。
及耐 ➢ 較嚴重者,可用兩或三分鐘行走測試來替代。
力行 ➢ 體能較佳者,可採 12 分鐘行走測試或漸進之運動壓力測試(graded exercise
動 stress test,GXT)來評量。
➢ 後者常需較多的設備,但也能提供較多的資訊,EX:最大攝氧量、運動時呼
吸效率等。
➢ 對肺部疾患做運動測試,除應注意病人運動中和之後心率和血壓的變化外,呼
吸速率,呼吸型態以及血氧的改變,也是評估中極為重要的部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