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地质矿山

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计算方法和提高采出率的途径
李波 (鹤煤集团公司二矿)

摘要院介绍了鹤煤集团公司二矿在综放工作面计算回采率时,采 统一规定为毛煤产量)
用以纯煤产量值计算工作面回采率的方法,即在原煤产量中扣除混
入在煤炭中的矸石量、灰分量和外在水分作为真实产量,
较准确客观
工作面回采率= 工作面采出量 ×100%
工作面动用储量
地反应映了综放工作面的采出率。针对放顶煤工作面的放煤特点,提 3 提高综采放顶煤采出率的一些途径
出了提高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一些途径。
3.1 工作面能长勿短 为了减少工作面上下两巷端头
关键词院放顶煤采出率 计算方法 采出量
所占工作面长度的比例,应当根据矿井采区的地质条件以
鹤煤集团公司二矿设计生产能力 60 万 t/a,1958 年
及输送机能力科学合理地优化工作面长度。
投产。矿井主采煤层为二 1 煤,煤厚 6-8.6m。矿井现有 1
3.2 掌握合理的放煤步距 一般采取二采一放采出率
个综放工作面,工作面坡度一般在 18°以上,最大采面坡
比较高些。在选择放煤步距的时候应当综合考虑顶煤硬度、
度达 41毅。通过放顶煤这种特殊的采煤方法不能够直接测
直接顶冒落的难易程度以及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当放慢了
量到实际采高,因此,根据实测的结果不能够算出实际采
推进速度或周期来压时可缩小放煤步距, 要灵活掌握。
出量。目前,鹤煤集团二矿在计算工作面采出量和采区回
3.3 优化放煤工艺 采用了一刀一放的多轮间隔放煤
采率时都是以统计产量作为基础来调整含矸、水分、灰分
工艺, 每轮少放可使相邻支架的顶煤比较均匀地下沉,一方
三项指标而算出实际采出量的间接方法。
面使顶板比较均匀地下沉, 避免大的漏斗形成,减少混矸的
1 工作面动用储量和采出量的计算方法
1.1 工作面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 探测煤层厚度时, 机会。二是实现了均匀放煤,减少了煤炭丢失, 提高了回采
在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掘进的过程中应当每隔 15-20m 采 率。因此合理的放煤步距是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次,同时在工作面煤厚图上标注全厚。在开采工作面的 3.4 根据地质条件合理布置工作面 根据地质条件灵
过程中每隔 20m 沿工作面布置一个探煤钻孔,并且每月 活布置走向长壁、伪斜长壁。煤层倾角小的可仰采或俯采。
探三次煤层全厚。每一个探头都应当将顶煤厚、底煤厚以 阶段煤柱尽可能与较小断层的煤柱合一。工作面之间无断
及全煤厚探明,还要丈量采高,然后在工作面的煤厚图上 层相隔的采用沿空布巷或留 3m 小煤柱布巷。煤层倾角小
标注这些数字。计算动用储量的平均煤层厚度应当取全月 于 12毅的可布置对拉工作面或背拉工作面。为避免送巷受
钻孔煤厚的平均值。 采动压力影响,可布置跳采,即隔一个面采一个面,回头再
工作面动用储量=a×b×m×d。 采隔面。
式中 a——
—工作面沿走向的实测长度,m;b—— —工作 3.5 边角小块段煤的回收 非综放采煤队及时开采无
面沿倾斜方向的实测长度,m; —工作面探测的平均
m—— 法综放的块段,采煤方法要灵活多样因地制宜,从机采到
煤厚, m;d——
—煤的容重, t/m3。 非正规开采,坚持采光回尽的原则。对于边角小块段的开
1.2 统计产量计算方法 由于鹤煤集团二矿全矿仅有 采要与大面在时空上统筹规划,在大面采前或采后及时回
一部电子皮带秤,作业时还有其他掘进队进行作业,因此, 采,绝不能拖到后期错过了最佳开采时机。
计算出来的工作面的实际出煤量应当扣除其他所有工程 3.6 严控采高,严防底煤丢失 严格控制采高,回采工
的出煤量。其它工程出煤量主要是两个煤巷掘进队产生的 作面不得无故丢底煤,严格控制采空区丢浮煤,必须把清
掘进煤量,掘进煤量可以按以下方法计算: 理浮煤作为采煤工作面一道正常工序认真执行,只有清理
掘进煤量=s×b×d。 完后部输送机的浮煤才能移溜。为了不留三角煤,一定要
式中:s——
—掘进煤巷断面,m2;b—— —掘进煤巷实测长 保证采煤机的切割到位。
—煤的容重,t/m 。
度,m;d—— 3 4 结语
1.3 含矸、灰分、水分指标采样 每 5 天定时在井下取 ①计算工作面的地质储量,在计算工作面的实际煤炭
样化验一次, 作为 5 天中的改正指标。统计产量每天改正 回采率时应当以实际对顶煤的探测厚度和工作面推进度
一次计算当日的实际采出煤量。 为基数。②准确计算各采煤队出煤量,有利于加强对区队
2 回采率的计算公式 回采率管理工作的考核,调动各生产区队提高采出率的积
工作面煤炭回采率应是矿井当日调度统计产量减去 极性,改变采煤队只注重推进度,不注重采出率的错误观
工作面以外的其他工程出煤量、再减去工作面放出的矸石 念。③综放工作面上、下两巷端头宽度是不变的,加长工作
量、灰分和水分改正量除以工作面的实际地质储量。采出 面倾向长度,可以减小端头丢煤的比例,加长工作面走向
量=统计产量一水分改正量一含矸改正量一灰分改正量。 长度,可以减少初采丢煤和临近停采丢煤的比例。因此,加
长工作面倾向长度和工作面走向长度可以较大地提高综
其中: 灰分改正量=统计产量× 原煤灰分 - 煤样灰分
矸石灰分 - 煤样灰分 放工作面回采率。
水分改正量=统计产量×(1- 100- 原煤全水分 ) 参考文献院
100- 煤样水分 [1]于海勇,贾恩立,穆荣昌等.放顶煤开采基础理论[M].北京:煤
矸石改正量=统计产量×原煤实际含矸率(统计产量 炭工业出版社,1995.

185
地质矿山

红外气体浓度监测技术在矿井瓦斯测量中的应用
向东辉 (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院煤矿瓦斯作为井下的重大隐患,需要采用一种可靠、稳定 面,气敏半导体型瓦斯监测仪得到迅速发展。
的方法对其浓度进行监测。本文首先对比了煤矿常用的几种瓦斯监 1.5 红外气体吸收型
测仪器,然后给出了瓦斯监测原理以及在井下瓦斯监测系统设计应
利用不同气体对红外辐射存在着不同的吸收光谱,根
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对文献中发表的一种简易监测系统进行了简要
据吸收强度和气体浓度的关系完成瓦斯浓度的监测。红外
分析。
关键词院红外气体浓度 检测技术 应用
吸收型气体监测仪器通常由白炽灯或红外 LED 辐射源、
1 简介 气室、滤光片(选择波长的装置),以及红外探测装置组成。
煤矿瓦斯是可燃、可爆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甲 在入射光谱范围内,当红外辐射穿过被测气体后,其能量
烷,约占瓦斯总量的 83%-89%,在采煤过程中,瓦斯主要 会在相应的谱线位置发生衰减,红外探测器监测未被吸收
从煤层、岩层、采空区中释放出来,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 的辐射,通过对谱线处能量的衰减情况进行测量就可以知
生。甲烷是天然气、沼气以及可燃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无色 道被测气体浓度。
表 1 各种瓦斯监测器性能的对比
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性质比较稳定,难以检测,甲烷在
名称 载体催化型 光干涉型 热导型 气敏半导体型 红外型
大气中的爆炸上限为 15.0%,下限为 5.3%。在重特大安
原理 热效 折射率不同 热导效应 气体吸附 气体吸收
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方面煤矿瓦斯事故均达到 70%以上,
精度 好 中 中 差 好
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治理中,煤矿瓦斯治理成为治理的 零漂 中 - 大 大 小
核心,对瓦斯浓度进行检测是有效预防煤矿瓦斯事故的关 稳定性 中 好 好 差 好
键所在。 选择性 差 差 中 差 好
根据检测原理,可以将煤矿的瓦斯检测仪器分为: 校正周期 一周 - - - 自校正
1.1 载体催化型 寿命 六个月 - 中 - 长
检测仪器采用热催化原理,利用低浓度瓦斯在低温度 价格 中 中 中 低 高

下借助催化物作用使瓦斯持续氧化燃烧,因浓度不同在燃 2 红外瓦斯监测原理
烧时瓦斯产生的热量也有所不同,通过利用温度的变化 2.1 红外瓦斯气体检测方法的理论依据
进而检测瓦斯浓度。当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载体催化元 通过借助分子光谱,对分子结构、分子内部运动、分子
件。 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气体分子的红外选择性吸
1.2 光干涉型 收理论是红外瓦斯检测方法的重要理论依据。对于气体分
根据光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制成瓦斯检 子而言,吸收的光子能量正好等于它的某两个能级的能量
测仪器,利用光波在空气和瓦斯中产生的光程差产生移动 之差。气体分子因结构不同而吸收不同频率的光子,也就
的干涉条纹进而检测瓦斯浓度。让从同一光源发出的两束 是气体分子对于光子能量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
光线分别通过充有空气的气室和充有待测气体的气室后, 红外吸收光子能量源于分子的震动,红外吸收频率与
经折射后两束光线再相遇将产生干涉条纹。由于瓦斯浓度 分子的震动频率是相互对应的。利用标准样品通过测试得
不同,那么出现干涉条纹的位置就会有所不同,然后按照 出,特定的官能团对应着相应的特征吸收,并对各种官能
干涉条纹的位置检测瓦斯的浓度。 团的特征频率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单原子气体分子,以及
1.3 热导型 具有对称结构和无极性的双原子分子气体等,在红外波段
通过热导原理制成的气体检测仪器,是根据所测气体 内没有与其对应的特征吸收频率。化合物或气体分子吸收
与空气之间的热导率之差进而达到检测气体浓度的目的。 的红外频率与其波长相对应,也就是所谓的化合物或气体
将待测气体注入气室,气室中有铂丝、钨丝等热敏原件,将 分子的特征为红外吸收波长。
热敏元件进行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如果待测气体的导 2.2 红外吸收定律
热性能比较高,那么通过热敏元件散热,使得热敏元件的 由于气体介质能够吸收穿过的部分光线,所以当一束
阻值减少,通过采用惠更斯电桥的方式,测量阻值的变化 强度为 I0 的平行光线穿过气体介质时,经折射后,光线强
进而得到待测气体的浓度值。 度 I 因气体介质的吸收而发生衰减。根据朗伯 - 比尔定
1.4 气敏半导体型 律,穿过气体介质的光线,入射光强 I0 与出射光强度 I 之
在特定温度下,利用某些金属氧化物能够吸附不同气 间符合下列关系:
体,进而引发电阻率发生变化。近年来,在瓦斯检测设备方 I=I0exp(-μCl)
(上接第 185 页)
[2]赵衡山.我国综放开采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向[A].中国煤炭工业 煤炭工程,2002(8):
51-53.
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C].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院李波(1982-)袁男袁河南林州人袁2008 年毕业于河南理
[3]杨永辰.综放面顶煤回采率试验研究及提高回采率的途径[J]. 工大学袁鹤壁集团公司二矿地测科助理工程师遥

186
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计算方法和提高采出率的途径
作者: 李波
作者单位: 鹤煤集团公司二矿
刊名: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英文刊名: 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年,卷(期): 2013(13)

参考文献(3条)

1.于海勇;贾恩立;穆荣昌 放顶煤开采基础理论 1995

2.赵衡山 我国综放开采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向 1999

3.杨永辰,王同杰,刘富明 综放面顶煤回收率试验研究及提高回采率的途径[期刊论文]-煤炭工程 2002(8)

引用本文格式:李波 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计算方法和提高采出率的途径[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1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