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03

2021

服務手冊

BW’S

GQX125
BBJ-F8197-T0

BBJ-F8197-T0.indb 1 2020/12/23 下午 02:03:12


注意
這本由台灣山葉機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編寫的服務手冊,專供台灣山葉機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銷
商和服務技術人員之用。本手冊無法收錄整個有關機車方面的一切知識,而僅是專用於在修理和保
養山葉機車時供服務技術人員之用以便了解機車原理、維修程序及維修技術。有關維修時必須遵照
的基本指示,請參閱“基本資訊"(不同卷冊 Y0A-28197-T0)。如果不具備這些知識,在修理該機
車時將發生裝配不當和裝配後產生危險狀況。

台灣山葉機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將繼續努力,改進製造各機型車種。如果產品規格有修改或重大改
變時,將提前通知經銷商,並將改變內容編入再版的服務手冊中。


若設計和規格有所變更,恕不另行通知。
 

手冊重要訊息
在本手冊中的特別重要訊息,將以下列的各種符號區別:

這是「安全警告」符號。此符號內的說明,是警告您會有潛在的個人傷害危險發生。
請確實遵守此符號內所有的安全訊息說明,如此可避免可能的傷害或死亡發生。

這是「警告」符號。此符號內的說明,是告知您某個危險狀況。如果沒有避開該危險狀
況時,將會導致死亡或嚴重受傷。

這是「注意」符號。此符號內的說明,是您必須遵守的一些特別預防措施。以避免
機車或財物受損。

註 這是「註」符號。此符號內的說明,可讓某些步驟程序容易進行或清楚。

GQX125
服務手冊
©2021 台灣山葉機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 10 月,初版
已保留所有相關權利
未經台灣山葉機車工業 ( 股 ) 公司書面許可
不得有任何複製或越權使用的動作

BBJ-F8197-T0.indb 2 2020/12/23 下午 02:03:13


如何使用這本手冊
本維修手冊為了便於服務技術人員使用,採用易於閱讀的方式編輯而成。包含安裝、拆卸、分解、
組裝、維修及檢查的所有作業步驟在內之說明,根據各步驟作業順序記載。
• 本手冊包含多個章節,各章節又分為多個段落。目前的段落標題“1"標示於各頁上方。
• 副段落標題“2"以比段落標題更小的字體標示。
• 為使零件識別及作業步驟更清楚易懂,在拆除及分解段落的一開始會記載分解圖“3"。
• 分解圖中的號碼“4",是根據作業順序編碼。號碼代表分解步驟。
• 符號“5"代表潤滑或更換的零件。請參閱“符號說明"。
• 分解圖上附有維修資訊表“6"。本表說明了作業順序、零件名稱及作業注意事項等。
• 需要更詳細資訊(特殊工具及技術資料等)的作業“7",將連續記載。

BBJ-F8197-T0.indb 3 2020/12/23 下午 02:03:13


符號說明
以下符號的使用目的在於使內容更易於理解。

以下符號未必適用於所有車輛上。

符號 定義 符號 定義

引擎不需拆卸即可進行維修或保養 二硫化鉬機油

添加 煞車油

潤滑劑 輪軸承黃油

特殊工具 聚尿素黃油

鎖緊扭力 鋰皂基黃油

磨耗限制、間隙 二硫化鉬黃油

引擎轉速 矽黃油

三用電錶測定 塗抹螺絲固定劑 (LOCTITE®)

引擎機油 New 使用新品

齒輪油

BBJ-F8197-T0.indb 4 2020/12/23 下午 02:03:13


目錄
總說 1
服務資料 2
定期檢查與調整 3
車體 4
引擎 5
冷卻系統 6
汽油系統 7
電裝系統 8
故障排除 9

BBJ-F8197-T0.indb 5 2020/12/23 下午 02:03:13


總說

機構說明 ...................................................................................................................... 1-1

1
各指示燈與警告燈.............................................................................................................................. 1-1
多功能液晶儀錶 ................................................................................................................................... 1-1
連動煞車系統:UBS (Unified Brake System)...............................................................................1-5

消光部品的清潔 ........................................................................................................... 1-6

特殊工具 ...................................................................................................................... 1-7

BBJ-F8197-T0.indb 6 2020/12/23 下午 02:03:13


機構說明

機構說明 多功能液晶儀錶
各指示燈與警告燈 1 2 3 4 56 7 8 9 10 11 12
1 2 1 3 4
S
E
R
          

S VVA
E
R X1000r/min
CHECK CLOCK
           km/h
VVA F OIL
X1000r/min OHANCE
CHECK CLOCK
ODO
km/h TRIP 1 2
E
F S
OIL E
OHANCE L
ODO
E
TRIP 1 2
S
E
L

1. SEL 按鈕 7. 檢查指示器 (CHECK)


1. 方向指示燈 3. 遠光指示燈 2. RES 按鈕 8. 汽油錶
2. 引擎故障警告燈 4. 引擎冷卻水溫度警告燈 3. 引擎轉速錶 9.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
4. 速度錶 指示器 (VVA)
5. 里程錶 (ODO) 10. 時鐘 (CLOCK)
遠光指示燈「 」 6. 區間計程錶 1/ 11. 電壓錶
當頭燈位於遠光燈時,此指示燈點亮。 區間計程錶 2 12. 機油更換指示器
(TRIP1/TRIP2) (OIL CHANGE)
方向指示燈「 / 」
將方向燈開關推至左邊或右邊時,此指示燈開
始閃爍。 進行多功能液晶儀錶的任何設定與操作前,請
引擎故障警告燈「 」 將機車停止在安全的地方才可進行。以免因分
若引擎或其他機車控制系統被偵測到有故障 心而造成意外事故發生。
時,此警告燈會點亮。當發生此現象,請至山
葉服務網檢查車上診斷系統。警告燈的電子迴 此多功能液晶儀錶具有下列功能模式:
路可藉由鑰匙旋轉至「ON」位置的方式進行檢 • 速度錶:顯示騎乘速度。
查。當鑰匙旋轉至「ON」位置,警告燈會點 • 里程錶 (ODO):顯示總走行距離。
亮數秒後熄滅。如果警告燈沒有在鑰匙旋轉至 • 引擎轉速錶:顯示引擎的運轉速度。
「ON」後點亮數秒後熄滅,或者一直閃爍時, • 區間計程錶 (TRIP/TRIP2):顯示自上次歸零
請至山葉服務網檢查機車。 開始到目前為止,機車已走行的距離。
• 機油更換計程錶:顯示自上次機油更換計程
引擎冷卻水溫度警告燈「 」 錶手動歸零後到目前為止,機車已走行的距
當引擎過熱,此警告燈會一直點亮。如發生此 離。
現象,應立即將引擎熄火並讓引擎冷卻。警告 • 機油更換指示器 (OIL CHANGE):當閃爍時,
燈的電子迴路可藉由鑰匙旋轉至「ON」位置的 需更換引擎機油。
方式進行偵測。當鑰匙旋轉至「ON」位置,警 • 檢查指示器 (CHECK):當閃爍時,請回山葉
告燈會點亮數秒後熄滅。如果警告燈沒有點亮 服務網進行點檢。
數秒後熄滅,或者一直閃爍時,請至山葉服務 •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指示器 (VVA):當可變汽
網檢查電子迴路。 門切換至高速凸輪時,VVA 指示器會點亮。
• 電壓錶:顯示電瓶的電壓值。
引擎過熱時,不可讓引擎持續運轉。 • 汽油錶:顯示汽油量。
• 時鐘:顯示時間。

• 當鑰匙旋轉到「ON」位置,液晶畫面的各功
能會依開機動畫顯示後消失,然後引擎轉速
錶會回到 0 rpm 位置,並顯示實際油量及實
際里程數。這表示多功能液晶儀錶在進行自

1-1

BBJ-F8197-T0.indb 1 2020/12/23 下午 02:03:14


機構說明

我偵測。 機油更換計程錶
• 如騎乘速度在 1~4 km/h 時,速度錶保持 0 當機油更換指示器 OIL CHANGE 和騎乘里程數
km/h 顯示。騎乘速度達 5 km/h 或以上時, 字同時出現時,即進入機油更換計程錶模式。
速度錶開始顯示。 如要進行歸零設定,可在此模式下按住「RES」
• 使用「RES」和「SEL」按鈕時,鑰匙需旋 按鈕 3 秒以上,即可將機油更換的騎乘里程數
轉到「ON」位置。 字歸零。

• 如果騎乘里程數字顯示「- - - - -」,儀錶可能
里程錶「ODO」、區間計程錶 1「TRIP1」、
發生故障。請至山葉服務網檢查。
區間計程錶 2「TRIP2」及「機油更換計程錶」
• 最大顯示值為 99999。超過時,保持 99999
的模式切換
顯示。
每按下「SEL」按鈕時,液晶儀錶板會依以下
• 「ODO」未超過 2 公里時,機油更換計程錶
順序在各模式間進行切換:
無法進行歸零設定。
里程錶「ODO」→區間計程錶 1「TRIP1」→區
• 在此模式下 10 秒後,如無進行任何設定,
間計程錶 2「TRIP2」→機油更換計程錶→里程
會自動切換回「ODO」模式。
錶「ODO」
• 在 此 模 此 下, 鑰 匙 OFF 後 再 ON, 會 回 到
里程錶「ODO」 「ODO」模式。
當 ODO 和騎乘里程數字同時出現時,即進入里
程錶模式。
機油更換指示器「OIL CHANGE」

機車初期走行 500 公里,以及之後每累計 2,000
• 如果騎乘里程數字顯示「- - - - - -」,儀錶可能
公里,在任何模式下指示器會開始閃爍,此時
發生故障。請至山葉服務網檢查。
必須更換引擎機油。更換完畢後,請進行機油
• 最 大 顯 示 值 為 999999。 超 過 時, 保 持
更換計程錶的歸零設定。設定完成後,指示器
999999 顯示。
會由閃爍變為恆亮。如果在指示器閃爍前進行
• 「ODO」的騎乘里程數字,是無法進行歸零
機油更換,也請進行機油更換計程錶的歸零設
設定。
定。以便能正確計算下次機油的更換里程。

區間計程錶 1「TRIP1」 • 如在初期走行未達 500 公里前進行機油更換
當 TRIP1 和騎乘里程數字同時出現時,即進入 後的歸零設定,則下次的機油更換里程需累
區間計程錶 1 模式。如要進行歸零設定,可在 計達到 2,000 公里時,「OIL CHANGE」才會
此模式下按住「RES」按鈕 1 秒以上,即可將 閃爍。
區間計程錶 1 的騎乘里程數字歸零。 • 若您的機車經常性的處於短距離、高負荷或
高轉速條件下騎乘,為確保引擎性能良好,
區間計程錶 2「TRIP2」
建議您提早更換引擎機油。
當 TRIP2 和騎乘里程數字同時出現時,即進入
區間計程錶 2 模式。如要進行歸零設定,可在
此模式下按住「RES」按鈕 1 秒以上,即可將 檢查指示器「CHECK」
區間計程錶 2 的騎乘里程數字歸零。 當檢查指示器「CHECK」開始閃爍時,請回山
註 葉服務網進行點檢。點檢完成後,山葉服務網
• 如果騎乘里程數字顯示「- - - - . -」,儀錶可能 將協助重新設定儀錶,設定後「CHECK」將停
發生故障。請至山葉服務網檢查。 止顯示。
• 最大顯示值為 9999.9。超過時,歸零重新累 註
計。 如您無法立即前往山葉服務網進行點檢時,您
• 在區間計程錶模式下,鑰匙 OFF 後再 ON, 亦可在「OIL CHANGE 」模式下,按住「SEL」
仍顯示「TRIP1」或「TRIP2」模式。 按鈕約 3 秒,「CHECK」即停止顯示。

1-2

BBJ-F8197-T0.indb 2 2020/12/23 下午 02:03:14


機構說明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指示器「VVA」 2. 標準電壓
此機車配有可變汽門作動機構「VVA」,在高
速及低速時,均可提供良好的油耗及加速。當 1 2 1 3
可變汽門切換至高速凸輪時,VVA 指示器會點
亮。

• 當引擎轉速約在 6,000 rpm 時,電磁閥會開
啟,切換成高速凸輪。
• 當引擎轉速約在 5,500 rpm 時,電磁閥會關
閉,切換成低速凸輪。
1. 電壓值 3. 電壓已更新符號
• 電磁閥的作動即為機械的作動。如聽見機械 2. 電壓未更新符號
的作動聲音,此為正常現象。
• 電瓶安裝到機車 1 小時後 ( 主開關在「OFF」
位置 ),電壓錶才會開始偵測電瓶的標準電
電壓錶 壓。之後每隔 30 分鐘會再偵測標準電壓一
在「ODO」模式下,每按下「RES」按鈕時, 次。
會依以下順序進行時鐘與電瓶電壓的模式切換: • 如果未滿 1 小時就將鑰匙旋轉到「ON」位
時鐘→即時電壓→標準電壓→時鐘。 置,此時按下「RES」按鈕讀取標準電壓時,
電壓錶不會顯示標準電壓值 ( 僅會顯示「- - -」
1. 即時電壓
符號 ),這是正常現象。電瓶在拆下超過約
顯示即時偵測整體電器迴路的電瓶電壓 ( 每
30 秒後裝回機車,也會發生同樣情形。
5 秒更新一次 )。
• 平常任何時候一旦主開關在「OFF」位置,電
壓錶都需在 1 小時後才會開始偵測標準電壓。
1
如果未滿 1 小時就將鑰匙旋轉到「ON」位置,
此時按下「RES」按鈕讀取標準電壓時,則電
          
壓錶會顯示上回所偵測的標準電壓值 ( 電壓錶
X1000r/min

km/h
會出現未更新符號 )。
F

ODO
E
• 電瓶安裝到機車 1 小時後 ( 主開關在 OFF 位
置 ),如果電瓶在拆下約 30 秒內裝回機車,
1. 即時電壓 則電壓錶會顯示上回所偵測的標準電壓值
( 電壓錶會出現更新符號 )。

• 標準電壓的數值有更新時,會顯示電壓更新
• 騎乘後所顯示的即時電壓,若高於騎乘前的
符號『 』;如數值未更新時,會顯示電壓
即時電壓時,表示充電系統功能正常。
未更新符號『 』。
• 當電壓到達 14V 以上時,電瓶將不再充電。
• 主開關在「OFF」位置滿 1 小時後,如果標
此時,電壓無變化並非故障。
準電壓值仍顯示「- - -」符號,請至山葉服務
• 電壓值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請至山葉服
網檢查。
務網檢查。
• 騎乘中,標準電壓不會因機車的速度快或慢
而有所變化。
• 電壓值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請至山葉服
務網檢查。

時鐘
在「ODO」模式下,每按下「RES」按鈕時,

1-3

BBJ-F8197-T0.indb 3 2020/12/23 下午 02:03:14


機構說明

會依以下順序進行時鐘與電瓶電壓的模式切換:
時鐘→即時電壓→標準電壓→時鐘。
此時鐘為 12 小時制,顯示方式為:
 時:十分 分

調整方式:
1. 在「時鐘」及「ODO」模式下,按下「RES」
按鈕 3 秒以上,則「時」的數字開始閃爍。
按「SEL」按鈕,調整所需要的數字。
2. 按下「RES」按鈕,此時「十分」的數字開
始閃爍。按「SEL」按鈕,調整所需要的數
字。
3. 按下「RES」按鈕,此時「分」的數字開始
閃爍。按「SEL」按鈕,調整所需要的數字。
4. 完成之後按「RES」按鈕,即完成所有的設
定。

• 若電瓶電壓不足或沒電,請在更換新電瓶或
充電後重新調整時鐘。
• 在調整模式下 30 秒左右沒有進行任何設定
時,儀錶自動跳回調整前的時間。

汽油錶
汽油錶滿油會顯示 6 格。當汽油消耗時,汽油錶
的格數會由「F」( 滿油 ) 往「E」( 空油 ) 的方向
逐漸消失。當格數剩下 1 格時,此格數「 」
會開始閃爍,即表示汽油箱內的汽油量不足,應
儘快去加油。請勿將汽油箱內的汽油全部用完。

當汽油錶最後一個格數「 」開始閃爍,請儘
速加油。因機車在上、下坡或過彎道時,由於
汽油箱內的汽油會產生波動,可能會導致引擎
因汽油無法供應而熄火。

1-4

BBJ-F8197-T0.indb 4 2020/12/23 下午 02:03:14


機構說明

連動煞車系統:UBS (Unified Brake System)


本車配有 UBS 連動煞車系統。當操作後煞車把手時,會使均衡器同時操作後煞車油管 ( 使後輪產生
煞車力 ),及連動煞車鋼索 ( 使前輪產生部份的煞車力 )。由於連動機構的設計,當使用後煞車把手
時會使前煞車把手產生部份的間隙,這是正常的現象。另外,當僅作動前煞車把手時,連動煞車系
統是不會產生作用。

連動煞車系統並不具有防止輪胎打滑的功能。因此,請儘量避免瞬間用力操作前或後煞車把手,以
免造成機車翻倒。


當作動後煞車把手時,後煞車及部份的前煞車會一起作動。需同時作動前、後煞車把手,才能達到
完全的煞車效果。

UBS 作動示意圖
輔助側
前煞車把手 前敲擊器 前煞車主缸活塞 前煞車卡鉗 前煞車

連動側
連動煞車鋼索 前敲擊器 前煞車主缸活塞 前煞車卡鉗 前煞車
後煞車把手 均衡器
後敲擊器 後煞車主缸活塞 後煞車卡鉗 後煞車

均衡器
連動煞車鋼索

前煞車把手
後煞車把手

後敲擊器 前敲擊器

後煞車卡鉗 後煞車油管 前煞車卡鉗

前煞車油管

1-5

BBJ-F8197-T0.indb 5 2020/12/23 下午 02:03:15


消光部品的清潔

消光部品的清潔
消光部品與非消光部品所使用的保養用品不同,使用錯誤的保養用品將會造成部品外觀受損,所以
當清洗配備消光外蓋及部品的機車時,請依下述清潔步驟進行,以免造成消光部品表面受損。

清潔步驟:
1. 吹淨與洗淨:
先以高壓風槍吹淨部品,將部品的細微砂石與灰塵去除後,再以高壓水柱噴洗,並輔以中性洗車
精。
2. 吹乾與擦淨:
以風槍吹乾同時,如有水滴滑落,再以混合聚酯材質製成的超細纖維擦拭布擦拭,確定部品完全
乾燥。

消光部品注意事項:
• 避免於太陽底下進行洗車的動作,避免附著部品上的水滴蒸發後造成水痕。
• 為維護消光部品的效果,請避免使用研磨、拋光或打蠟用品。
• 消光部品絕不可打蠟,如使用打蠟產品後將會導致部品漆面不平整,並產生光澤效應。
• 避免短時間內過度頻繁清洗,如此可能會導致部品不均勻光澤產生。
• 部品表面上如沾染昆蟲或鳥類留下的痕跡,須盡快清除。建議使用水將殘留物浸泡,以達到軟化
效果,並使用高壓清潔器材清理部品表面。

1-6

BBJ-F8197-T0.indb 6 2020/12/23 下午 02:03:15


特殊工具

特殊工具
以下的特殊工具是執行完整與正確之調整及組裝時的必備工具。限使用正確的特殊工具,這樣可以
避免因不當工具或非專業技術所造成的損壞。在不同的國家裡,所需使用的特殊工具或 / 與零件號
碼可能亦有所不同。
訂購時,請參考以下清單,以免發生錯誤。

工具名稱 / 工具號碼 線劃圖 參考頁碼


山葉診斷工具 USB 3-5,3-8,7-6,7-10,
90890-03267 7-11,8-17,8-56

山葉診斷工具 (AI) 3-5,3-8,7-6,7-10,


90890-03264 7-11,8-17,8-56

汽門調整工具 3-7
90890-01311

轉向螺帽扳手 3-16,3-17
90890-01403

環狀螺帽扳手 3-16,3-17,4-62
90890–01268

厚薄規 4-16,5-10
90890-03180

T 型把手 4-55,4-57
90890-01326

減震器桿固定座 4-55,4-57
90890–01294

1-7

BBJ-F8197-T0.indb 7 2020/12/23 下午 02:03:15


特殊工具

工具名稱 / 工具號碼 線劃圖 參考頁碼


前叉油封錘具 4-57
90890-01367

前叉油封附件 4-57
90890-01369

壓縮壓力錶 5-2
90890-03081

凸輪軸扳手 5-9,5-13
90890-04162

山葉接合劑 No.1215 5-12,5-53


90890-85505
(Three Bond No.1215®)

拉伸螺栓 (M8) 5-17


90890-01085

衡重 5-17
90890-01084

汽門彈簧壓縮器 5-21,5-25
90890-04109

汽門彈簧壓縮器附件 5-21,5-25
90890-04108

1-8

BBJ-F8197-T0.indb 8 2020/12/23 下午 02:03:16


特殊工具

工具名稱 / 工具號碼 線劃圖 參考頁碼


汽門導管拆卸器 (ø 5) 5-22
90890-04097

汽門導管安裝器 (ø 5) 5-22
90890-04098

汽門研磨器 5-23
90890-04101

汽門導管擴孔器 (ø 5) 5-22
90890-04099

活塞銷拉出器組件 5-28
90890-01304

轉子固定工具 5-37,5-42,5-44
90890-01235

槽輪固定器 5-37,5-41
90890-01701

套筒 (39mm) 5-37,5-41
90890-01493

1-9

BBJ-F8197-T0.indb 9 2020/12/23 下午 02:03:16


特殊工具

工具名稱 / 工具號碼 線劃圖 參考頁碼


槽輪彈簧壓縮器 5-37,5-40
90890-04134

槽輪固定塊 5-37,5-40
90890-04135

油封導件 (37 mm) 5-40


90890-04177

37

飛輪拔取器 5-44
90890-01189

水箱蓋測試器 6-3
90890-01325

水箱蓋測試器轉接器 6-3
90890-05375

機械油封安裝器 6-9
90890-04145

中段驅動軸軸承驅動器 6-9
90890-04058

1-10

BBJ-F8197-T0.indb 10 2020/12/23 下午 02:03:17


特殊工具

工具名稱 / 工具號碼 線劃圖 參考頁碼


汽油壓力錶 7-3
90890-03153

汽油壓力轉接器 7-3
90890-03181

數位三用電錶 (CD732) 8-56,8-57,8-59,8-60,


90890-03243 8-61,8-62

點火測試器 8-60
90890-06754

1-11

BBJ-F8197-T0.indb 11 2020/12/23 下午 02:03:17


服務資料

一般規格 ...................................................................................................................... 2-1

引擎規格 ...................................................................................................................... 2-2

車體規格 ...................................................................................................................... 2-6

電裝規格 ...................................................................................................................... 2-8 2


鎖緊扭力 .................................................................................................................... 2-10
引擎鎖緊扭力 .....................................................................................................................................2-10
車體鎖緊扭力 .....................................................................................................................................2-12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 2-13

BBJ-F8197-T0.indb 12 2020/12/23 下午 02:03:17


一般規格

一般規格
型號
 型號 BBJ1
尺寸
 全長 1920 mm
 全寬 760 mm
 全高 1150 mm
 軸距 1340 mm
 最低地上高 125 mm
 最小迴轉半徑 2.0 m
重量
 裝備重量 127 kg
負荷
 總載重限制 164.5 kg
 承載人數 2人

2-1

BBJ-F8197-T0.indb 1 2020/12/23 下午 02:03:17


引擎規格

引擎規格
引擎
 燃燒循環 四行程
 冷卻方式 水冷
 汽門機構 SOHC
 排氣量 125 cm3
 汽缸數量 單汽缸
 內徑 X 行程 52.0×58.7 mm
 壓縮比 11.2 : 1
 壓縮壓力 1583–2038 kPa/1200 r/min (15.8–20.4 kgf/cm2/
1200 r/min, 225.2–289.9 psi/1200 r/min)
 起動方式 電動啟動式
汽油
 推薦汽油 推薦使用 92(或以上)無鉛汽油
 汽油箱容量 6.1 L
引擎機油
 推薦機油 YAMALUBE
 SAE 黏度等級 10W-40
 推薦引擎機油等級 API service SG type 或更高 , JASO standard
MA 或 MB
 潤滑方式 濕式油底殼
 引擎機油容量
  機油更換 0.85–0.95 L
  油量(分解時) 0.95–1.05 L
齒輪油
 類型 Motor oil SAE 10W-40 type SG 或更高
 油量(分解時) 0.10–0.12 L
 油量 0.09–0.11 L
機油過濾器
 機油過濾器型式 離心式
水冷系統
 冷卻液量
  水箱 ( 包含所有管路 ) 0.46 L
  冷卻水副水箱 ( 到最高水位記號 ) 0.13 L
節溫器
 閥門開啟溫度 74.0–78.0°C
 閥門全開溫度 90.0°C
 閥門升程 ( 全開 ) 7.0 mm
水泵浦
 輪葉軸傾斜限制 0.15 mm
火星塞
 製造商 / 型號 NGK/CPR8EA-9
 火星塞間隙 0.8–0.9 mm

2-2

BBJ-F8197-T0.indb 2 2020/12/23 下午 02:03:18


引擎規格

汽缸頭
 翹曲限制 0.05 mm
凸輪軸
 凸輪軸凸部尺寸
  凸部高度 ( 進氣 ) 32.211–32.311 mm
  限制 32.111 mm
  凸部高度 ( 進氣高速 ) 32.587–32.687 mm
  限制 32.487 mm
  凸部高度 ( 排氣 ) 29.224–29.324 mm
  限制 29.124 mm
搖臂 / 搖臂軸
 搖臂內徑 9.985–10.000 mm
 限制 10.015 mm
 搖臂軸外徑 9.966–9.976 mm
 限制 9.935 mm
汽門、汽門座、汽門導件
 汽門間隙 ( 冷車時 )
  進氣 0.10–0.14 mm
  排氣 0.21–0.25 mm
 汽門尺寸
  汽門座接觸寬度 ( 進氣 ) 0.60–0.85 mm
  限制 1.3 mm
  汽門座接觸寬度 ( 排氣 ) 0.90–1.20 mm
  限制 1.7 mm
 汽門桿直徑 ( 進氣 ) 4.975–4.990 mm
 限制 4.945 mm
 汽門桿直徑 ( 排氣 ) 4.960–4.975 mm
 限制 4.930 mm
 汽門導管內徑 ( 進氣 ) 5.000–5.012 mm
 汽門導管內徑 ( 排氣 ) 5.000–5.012 mm
 汽門桿與汽門導管之間的間隙 ( 進氣 ) 0.010–0.037 mm
 限制 0.080 mm
 汽門桿與汽門導管之間的間隙 ( 排氣 ) 0.025–0.052 mm
 限制 0.100 mm
 汽門桿失圓度限制 0.020 mm
汽門彈簧
 自由長度 ( 進氣 ) 33.79 mm
 限制 32.10 mm
 自由長度 ( 排氣 ) 33.79 mm
 限制 32.10 mm
汽缸
 缸徑 52.000–52.010 mm
 磨耗限制 52.060 mm

2-3

BBJ-F8197-T0.indb 3 2020/12/23 下午 02:03:18


引擎規格

活塞
 活塞與汽缸之間的間隙 0.015–0.048 mm
 活塞外徑 51.962–51.985 mm
 測量點(自活塞裙底部算起) 6.0 mm
 活塞銷孔內徑 14.002–14.013 mm
 限制 14.043 mm
 活塞銷外徑 13.995–14.000 mm
 限制 13.975 mm
 活塞銷與活塞銷孔之間的間隙 0.002–0.018 mm
活塞環
 頂環
  末端間隙 ( 已安裝 ) 0.07–0.17 mm
  末端間隙限制 0.42 mm
  活塞環邊間隙 0.030–0.065 mm
  限制 0.115 mm
 第二環
  末端間隙 ( 已安裝 ) 0.35–0.50 mm
  末端間隙限制 0.85 mm
  活塞環邊間隙 0.020–0.055 mm
  限制 0.115 mm
曲軸
 曲軸總成寬度 51.45–51.50 mm
 失圓度限制 0.030 mm
離合器
 離合器類型 乾燥離心護靴
自動離心離合器
 離合器塊厚度 3.0 mm
 限制 2.1 mm
 離合器殼內徑 125.0 mm
 限制 125.5 mm
 壓縮彈簧自由長度 116.4 mm
 限制 104.7 mm
 滾珠外徑 20.0 mm
 限制 19.5 mm
 離合器接合轉速 2500–2900 r/min
 離合器分離轉速 4700–5300 r/min
V 型皮帶
 V 型皮帶寬度 24.1mm
 限制 21.6 mm

2-4

BBJ-F8197-T0.indb 4 2020/12/23 下午 02:03:18


引擎規格

驅動機構
 變速箱型式 V 型皮帶自動無段變速
 一次減速比 1.000
 最終驅動 齒輪
 二次減速比 10.208 (56/16×35/12)
 齒輪比 2.384–0.749 : 1
空氣濾清器
 空氣濾清器濾芯 濕紙式濾芯
 V 型皮帶空氣濾清器濾芯 濕式濾芯
汽油泵浦
 泵浦型式 電氣式
 最大消耗電流 0.7 A
汽油噴油嘴
 電阻值 12.2 Ω
節流閥本體
 識別記號 B651
惰轉條件
 引擎惰轉 1500–1700 r/min
 含氧量回饋控制 活躍型
 冷卻水溫度 83°C
 CO% 0.0–1.0%
 汽油管路壓力 ( 惰轉時 ) 220–300 kPa
 油門握把自由間隙 3.0–5.0 mm

2-5

BBJ-F8197-T0.indb 5 2020/12/23 下午 02:03:18


車體規格

車體規格
車體
 車架類型 鋼管背骨式
 後傾角 26.5°
 導距 93 mm
前輪
 車輪型式 鑄造輪圈
 輪圈尺寸 12" ×MT2.75 RIM
 縱向車輪失圓度限制 1.0 mm
 橫向車輪失圓度限制 0.5 mm
 輪軸彎曲限制 0.25 mm
後輪
 車輪型式 鑄造輪圈
 輪圈尺寸 12" ×MT3.00 RIM
 縱向車輪失圓度限制 1.0 mm
 橫向車輪失圓度限制 0.5 mm
 輪軸彎曲限制 0.25 mm
前輪胎
 類型 無內胎
 尺寸 120/70-12 51L
 製造商 / 型式 DURO/HF903
後輪胎
 類型 無內胎
 尺寸 130/70-12 56L
 製造商 / 型式 DURO/HF903
胎壓(在冷胎時測量)
 1 人騎乘
  前輪 150 kPa (1.50 kgf/cm2,22 psi)
  後輪 200 kPa (2.00 kgf/cm2,29 psi)
 2 人騎乘
  前輪 150 kPa (1.50 kgf/cm2,22 psi)
  後輪 200 kPa (2.00 kgf/cm2,29 psi)
連動煞車系統
 操作方式 後煞車啟動
前煞車
 類型 液壓單碟煞
 煞車碟盤外徑 × 厚度 245.0×4.0 mm
 煞車碟盤厚度限制 3.5 mm
 煞車碟盤失圓度限制 ( 在車輪上量測 ) 0.15 mm
 煞車片厚度 6.5 mm
 煞車片厚度限制 0.8 mm
 主缸內徑 12.70 mm
 卡鉗缸內徑 35.0 mm
 指定煞車油 DOT 4

2-6

BBJ-F8197-T0.indb 6 2020/12/23 下午 02:03:18


車體規格

後煞車
 類型 液壓單碟煞
 碟盤外徑 × 厚度 230.0×4.0 mm
 煞車碟盤厚度限制 3.5 mm
 煞車碟盤失圓度限制 ( 在車輪上量測 ) 0.15 mm
 煞車片厚度 6.5 mm
 煞車片厚度限制 0.8 mm
 主缸內徑 12.70 mm
 卡鉗缸內徑 35.00 mm
 指定煞車油 DOT 4
前懸吊裝置
 型式 望遠鏡式前叉
 彈簧 圈狀彈簧
 緩衝器 液壓減震
 車輪行程 81 mm
 前叉彈簧自由長度 232.9 mm
 限制 228.2 mm
 內管彎曲限制 0.2 mm
 推薦的油品 山葉懸吊油 G10
 油量 ( 左 ) 94 cm3
 油量 ( 右 ) 94 cm3
後懸吊裝置
 型式 整體搖擺式
 彈簧 圈狀彈簧
 緩衝器 液壓減震
 車輪行程 79 mm
彈簧預載
 調整方式 機械調整式
 調整單位 凸輪位置
 調整值 ( 軟 ) 1
 調整值 ( 標準 ) 2
 調整值 ( 硬 ) 4

2-7

BBJ-F8197-T0.indb 7 2020/12/23 下午 02:03:18


電裝規格

電裝規格
電壓
 系統電壓 12 V
點火系統
 點火方式 TCI
 點火正時 (B.T.D.C.) 3.0–7.0° /1600r /min
引擎控制單元
 型號 / 製造商 TBDY74
點火線圈
 一次線圈電阻 2.16–2.64 Ω
 二次線圈電阻 8.64–12.96 kΩ
火星塞蓋
 電阻 3.75–6.25 kΩ
充電系統
 充電方式 起動發電機
 標準輸出 14.0 V, 50.4 A at 5000 r/min
 定子線圈電阻 0.048–0.072 Ω
電瓶
 電壓及容量 12 V, 6.5 Ah (10 HR)
 電解液比重 YT7B-BS、GT7B-BS
頭燈
 燈泡類型 鹵素燈泡
燈泡瓦特數
 頭燈 H7, 55.0 W
 煞車燈 / 後燈 21.0 W/5.0 W
 前方向燈 10.0 W
 後方向燈 10.0 W
 前位置燈 5.0 W
 牌照板燈 5.0 W
 儀錶板燈 LED
指示燈
 方向指示燈 LED
 遠光指示燈 LED
 引擎故障警告燈 LED
 冷卻水溫度警告燈 LED
汽油油面感應單元
 油面感應器單元電阻(滿) 10.0–14.0 Ω
 油面感應器單元電阻(空) 267.0–273.0 Ω
汽油噴射感知器
 進氣溫度感知器電阻 5700–6300 Ω at 0°C
 進氣壓力感知器輸出電壓 3.94–4.06 V at 101.3 kPa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電阻 2513–2777 Ω at 20°C
26–30 Ω at 200°C

2-8

BBJ-F8197-T0.indb 8 2020/12/23 下午 02:03:18


電裝規格

保險絲 ( 安培 × 數量 )
 MAIN 保險絲 30 A
 BACK UP 保險絲 7.5 A
 IGNITION 保險絲 15 A
 HEAD 保險絲 15 A
 SIGNAL 保險絲 7.5 A
 SPARE 保險絲 30 A
 SPARE 保險絲 15 A
 SPARE 保險絲 7.5 A

2-9

BBJ-F8197-T0.indb 9 2020/12/23 下午 02:03:18


鎖緊扭力

鎖緊扭力
引擎鎖緊扭力
項目 螺紋尺寸 數量 鎖緊扭力 備註
火星塞 M10 1 13 N·m (1.3 kgf·m, 9.6 lb·ft)
汽缸頭螺栓 ( 鏈條側 ) M6 2 10 N·m (1.0 kgf·m, 7.4 lb·ft)
汽缸頭樁頭螺栓 M8 2 15 N·m (1.5 kgf·m, 11 lb·ft)
與 墊片一起鎖
引擎機油檢查螺栓 ( 汽缸頭 ) M6 1 7 N·m (0.7 kgf·m, 5.2 lb·ft)

與 墊片一起鎖
冷卻水排水螺栓 ( 汽缸本體 ) M6 1 10 N·m (1.0 kgf·m, 7.4 lb·ft)

鑄砂排出孔螺塞 M12 1 28 N·m (2.8 kgf·m, 21 lb·ft) 塗抹螺絲固定劑
汽缸頭蓋螺栓 M6 4 10 N·m (1.0 kgf·m, 7.4 lb·ft)
導件止擋器 2 螺栓 M6 1 10 N·m (1.0 kgf·m, 7.4 lb·ft)
汽門調整螺絲固定螺帽 M5 4 7 N·m (0.7 kgf·m, 5.2 lb·ft)
張力器總成螺栓 M6 2 10 N·m (1.0 kgf·m, 7.4 lb·ft)
固定板螺栓 M6 1 8 N·m (0.8 kgf·m, 5.9 lb·ft)
減壓器總成螺栓 M8 1 30 N·m (3.0 kgf·m, 22 lb·ft)
搖臂 2 軸螺栓 M5 2 8 N·m (0.8 kgf·m, 5.9 lb·ft)
風扇螺栓 M6 3 10 N·m (1.0 kgf·m, 7.4 lb·ft)
其中兩個與外
水泵浦總成螺栓 M6 3 10 N·m (1.0 kgf·m, 7.4 lb·ft)
殼蓋一起鎖緊
節溫器螺栓 M6 2 9 N·m (0.9 kgf·m, 6.6 lb·ft)
水箱螺栓 M6 4 10 N·m (1.0 kgf·m, 7.4 lb·ft)
風扇箱螺栓 M6 5 10 N·m (1.0 kgf·m, 7.4 lb·ft)
水箱蓋螺栓 M6 3 10 N·m (1.0 kgf·m, 7.4 lb·ft)
水箱排水螺栓 M12 1 1.0 N·m (0.10 kgf·m, 0.73 lb·ft)
機油泵浦總成螺絲 M5 2 4.0 N·m (0.40 kgf·m, 3.0 lb·ft)
如果 鎖得太 緊
引擎機油排油塞 M30 1 20 N·m (2.0 kgf·m, 15 lb·ft)
會造成破損
其中一個與固
進氣歧管螺栓 M6 2 10 N·m (1.0 kgf·m, 7.4 lb·ft)
定夾一起鎖緊
噴油嘴螺栓 M6 1 10 N·m (1.0 kgf·m, 7.4 lb·ft)
節流閥本體螺栓 M6 2 10 N·m (1.0 kgf·m, 7.4 lb·ft)
空氣濾清器總成螺栓 M6 2 10 N·m (1.0 kgf·m, 7.4 lb·ft)
鎖緊直到與軸
節流閥本體與空氣濾清器夾環 M4 1 2.5 N·m (0.25 kgf·m, 1.8 lb·ft)
環接觸
排氣管總成螺帽 M8 2 20 N·m (2.0 kgf·m, 15 lb·ft)

2-10

BBJ-F8197-T0.indb 10 2020/12/23 下午 02:03:19


鎖緊扭力

項目 螺紋尺寸 數量 鎖緊扭力 備註
排氣管總成螺栓 M10 3 53 N·m (5.3 kgf·m, 39 lb·ft)
曲軸箱 1 與曲軸箱 2 螺栓 M6 11 10 N·m (1.0 kgf·m, 7.4 lb·ft)
曲軸箱 1 蓋螺栓 M6 10 10 N·m (1.0 kgf·m, 7.4 lb·ft)
曲軸箱 2 蓋螺栓 M8 6 20 N·m (2.0 kgf·m, 15 lb·ft)
曲軸箱 1 樁頭螺栓 M8 2 13 N·m (1.3 kgf·m, 9.6 lb·ft)
曲軸箱 2 樁頭螺栓 M8 2 13 N·m (1.3 kgf·m, 9.6 lb·ft)
與 墊片一起鎖
齒輪油排油螺栓 M8 1 20 N·m (2.0 kgf·m, 15 lb·ft)

與 墊片一起鎖
引擎機油排油螺栓 M12 1 20 N·m (2.0 kgf·m, 15 lb·ft)

曲軸箱 3 蓋螺栓 M6 6 7 N·m (0.7 kgf·m, 5.2 lb·ft)
主固定槽輪螺帽 M12 1 76 N·m (7.6 kgf·m, 56 lb·ft)
離合器殼整體螺帽 M12 1 45 N·m (4.5 kgf·m, 33 lb·ft)
轉子螺帽 M12 1 70 N·m (7.0 kgf·m, 52 lb·ft)
定子總成螺栓 M6 3 10 N·m (1.0 kgf·m, 7.4 lb·ft) 塗抹螺絲固定劑
不 可使 用衝 擊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M10 1 15 N·m (1.5 kgf·m, 11 lb·ft)
起子拆裝
不 可使 用衝 擊
含氧量感知器 M12 1 25 N·m (2.5 kgf·m, 18 lb·ft)
起子拆裝
電磁閥線圈總成螺栓 M6 2 10 N·m (1.0 kgf·m, 7.4 lb·ft)
點火線圈總成螺栓 M6 2 7 N·m (0.7 kgf·m, 5.2 lb·ft)

2-11

BBJ-F8197-T0.indb 11 2020/12/23 下午 02:03:19


鎖緊扭力

車體鎖緊扭力
項目 螺紋尺寸 數量 鎖緊扭力 備註
引擎固定螺帽 M10 1 52 N·m (5.2 kgf·m, 38 lb·ft)
引擎托架固定螺帽 ( 上方 ) M8 2 28 N·m (2.8 kgf·m, 21 lb·ft)
引擎托架固定螺帽 (下方 ) M10 2 50 N·m (5.0 kgf·m, 37 lb·ft)
前輪感知器轉子螺栓 M5 3 8 N·m (0.8 kgf·m, 5.9 lb·ft) 塗抹螺絲固定劑
前煞車碟盤螺栓 M8 3 23 N·m (2.3 kgf·m, 17 lb·ft) 塗抹螺絲固定劑
前輪感知器螺栓 M6 1 7 N·m (0.7 kgf·m, 5.2 lb·ft)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1 螺帽 M6 1 5 N·m (0.5 kgf·m, 3.7 lb·ft)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3 螺栓 M6 1 5 N·m (0.5 kgf·m, 3.7 lb·ft)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4 螺栓 M6 1 5 N·m (0.5 kgf·m, 3.7 lb·ft)
前輪擋泥蓋螺栓 M6 3 5 N·m (0.5 kgf·m, 3.7 lb·ft)
後輪擋泥蓋螺栓 M6 3 7 N·m (0.7 kgf·m, 5.2 lb·ft)
前輪軸螺帽 M10 1 26 N·m (2.6 kgf·m, 19 lb·ft)
後煞車碟盤螺栓 M8 3 23 N·m (2.3 kgf·m, 17 lb·ft) 塗抹螺絲固定劑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2 螺栓 M6 1 5 N·m (0.5 kgf·m, 3.7 lb·ft)
前煞車卡鉗固定螺栓 M10 2 49 N·m (4.9 kgf·m, 36 lb·ft)
前煞車主缸固定座螺栓 M6 2 10 N·m (1.0 kgf·m, 7.4 lb·ft)
前煞車主缸連結螺栓 M10 1 30 N·m (3.0 kgf·m, 22 lb·ft)
前煞車卡鉗連結螺栓 M10 1 30 N·m (3.0 kgf·m, 22 lb·ft)
後煞車卡鉗固定螺栓 M10 2 40 N·m (4.0 kgf·m, 30 lb·ft)
後煞車油管固定座 M6 2 7 N·m (0.7 kgf·m, 5.2 lb·ft)
後煞車主缸固定座螺栓 M6 2 10 N·m (1.0 kgf·m, 7.4 lb·ft)
後煞車主缸連結螺栓 M10 1 30 N·m (3.0 kgf·m, 22 lb·ft)
後煞車卡鉗連結螺栓 M10 1 30 N·m (3.0 kgf·m, 22 lb·ft)
方向把手固定螺帽 M10 1 60 N·m (6.0 kgf·m, 44 lb·ft)
前叉內外管固定螺栓 M10 4 31 N·m (3.1 kgf·m, 23 lb·ft)
減震器桿螺栓 2 20 N·m (2.0 kgf·m, 15 lb·ft) 塗抹螺絲固定劑
參閱 3-16 頁
“轉向舵頭的檢查與
方向把手各環狀螺帽 3
調整"
後緩衝器總固定螺栓 ( 上方 ) M10 2 32 N·m (3.2 kgf·m, 24 lb·ft)
後緩衝器總固定螺栓 (下方 ) M8 2 18 N·m (1.8 kgf·m, 13 lb·ft)
後臂總成固定螺栓 M10 2 57 N·m (5.7 kgf·m, 42 lb·ft)
後輪軸螺帽 M16 1 125 N·m (12.5 kgf·m, 92 lb·ft)

2-12

BBJ-F8197-T0.indb 12 2020/12/23 下午 02:03:19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車體右視圖 (1)
4

5
A

E 6

2
3 B
3

C
4
7

9 8

2-13

BBJ-F8197-T0.indb 13 2020/12/23 下午 02:03:19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1. USB 總成
2. 固定夾
3. 頭燈繼電器
4. 車架
5. 油門鋼索總成
6. 內擋泥板
7. 電線總成
8. 管 2
9. 後煞車油管
10. 頭燈繼電器導線

A. 固定夾確實組立於托架後開口朝後。
B. 下列各導線接頭,不可由外蓋包覆 : 方向燈繼電
器導線、頭燈導線、喇叭導線。
C. 座墊鎖鋼索通過車架整體的孔至止擋器。
D. 電線總成的固定夾確實固定於車架整體。
E. 防水蓋需組至頭燈繼電器橡膠處。

2-14

BBJ-F8197-T0.indb 14 2020/12/23 下午 02:03:19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車體右視圖 (2)
r
G 9
M
I
E L 5 r
5
6 t
rt y i J

7 5 4 K

4 8 F 地
u

q 0 5 0 q 5
G

e
q q
5
45° 容許範圍
H 天
w N 17°

車內側
q 5

9 5
A 1 3 B D C
G

2
f o d O
G R 9
5 5
P o S
Q O 5 p
a 9

2-15

BBJ-F8197-T0.indb 15 2020/12/23 下午 02:03:20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1. 固定夾
2.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單元導線
3. 煞車油管 2
4.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SGCU)
5. 電線總成
6.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SGCU) 導線 2
7.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SGCU) 導線 3
8.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SGCU) 導線 1
9. 車架整體
10. 側蓋 3
11. 車架
12. 座 3
13. 尾燈導線
14. 置物箱 1
15. 電瓶
16. 起動繼電器導線
17. 主繼電器保險絲盒 1 導線
18. 電瓶 (+) 極線
19. 煞車油管固定座 5
20. 起動發電機 (SG) 導線
21. 後煞車油管
22. 導件
23. 管 1
24. 電線總成 ( 引擎 )

A. 固定夾確實扣付於座 3 上。開口朝車體右方。
B. 左、右後方向燈接頭及牌照板燈接頭,於側蓋組
立前先接線。
C. 尾燈接頭於於側蓋組立後接線。
D. 煞車油管固定座 5 在鎖付時,固定座上的止擋器
確實靠在曲軸箱上的迴轉止擋部。
E. 座墊鎖鋼索由背座穿出後與座墊鎖總成組立。
F. 電線總成的固定夾確實固定在座 3。
G. 電線總成的固定夾確實固定在車架整體。
H. 左、右後方向燈接頭及牌照板燈接頭
I. 起動繼電器 ( 上側有白點 ) 插入置物箱 1 的肋條
固定。
J. 主繼電器插入置物箱 1 的肋條固定。
K. 保險絲盒 1 插入置物箱 1 的結構固定。
L. 山葉診斷工具接頭插入置物箱 1 的肋條底部固定
M. 電瓶 (+) 導線需在山葉診斷工具接頭導線的外側。
N. 固定夾結線方向朝車內側。
O. 含氧量感知器導線須穿過導件。
P. 電線總成的固定夾確實固定在煞車油管 5 固定
座。
Q. 後煞車油管上的索環確實塞入煞車油管固定座。
R. SG 導線確實固定於車架整體的托架。
S. SG 的固定夾確實組付於車架整體。

2-16

BBJ-F8197-T0.indb 16 2020/12/23 下午 02:03:20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車體前視圖
4 7 8
I

6
e r
y
8 t
C A 5 6 H
J 8

r
1

qL
9
K M
0
D
F
E
w
N 3 2

P
Q

外蓋內各接頭的配置

u i o
R p

2-17

BBJ-F8197-T0.indb 17 2020/12/23 下午 02:03:23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1. 喇叭導線
2. 內擋泥板
3. 外蓋
4. 副導線總成
5. 喇叭導線
6. 座
7. 煞車油管固定座 4
8. 頭燈導線
9. 電線總成
10. 車架整體
11. 方向燈繼電器導線
12. 置物箱
13. 煞車油管 1
14. 固定座
15. 煞車油管 2
16. 喇叭導線與整流器導線
17. 後燈導線
18. 牌照板燈導線
19. 後方向燈導線 ( 左 / 右 )
20. 頭燈總成

A. 固定夾確實組付於托架。
B. 喇叭接頭確實插入喇叭端子,取付卡榫朝下。
C. 方向燈繼電器確實嵌入腳防護擋板總成。
D. 固定夾確實扣付於置物箱上,開口朝車體後方。
E. 下列各導線接頭,需由外蓋包覆 : 儀錶副導線、
USB 總成導線、主開關導線、前方向燈導線 ( 左
/ 右 )、把手開關導線 ( 左 / 右 )、前位置燈導線、
車輪感知器導線。
F. 溢流管需插入內擋泥板結構中。
G. 管需確實插入內擋泥板。
H. 組立順序 :
a. 將管塞入固定座內。
b. 座需與車架一起鎖付。
c. 固定座再與座一起鎖付。
I. 固定夾需綁付在各導線的白色膠帶上。
J. 喇叭導線與整流器導線一起綑綁。
K. 主開關導線、USB 總成導線、車輪感知器導線需
在頭燈與喇叭導線外側。
L. 頭燈與喇叭導線同捆。
M. 包含前位置燈導線、儀錶副導線、前方向燈導線
( 左 / 右 )、把手開關導線 ( 左 / 右 )。
N. 座墊鎖鋼索不可一起綑綁。
O. 把手開關 3、車輪感知器、前方向燈導線 ( 左 )。
P. 儀錶 1/2、前位置燈、主開關、USB。
Q. 把手開關 1、前方向燈 2 ( 右 )。
R. 將頭燈導線接頭插入插座內。

2-18

BBJ-F8197-T0.indb 18 2020/12/23 下午 02:03:23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車體上視圖

車右

M
p
車左 o

4
J w

o a
9 地
9 e p
q N
0 I K r 9 D
e

A B 3

4
C
D
E

F
5

1 2 H 8 7 6 G

t
i
L 車右

地 地


u p
y o 車左

2-19

BBJ-F8197-T0.indb 19 2020/12/23 下午 02:03:24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1. 喇叭
2. 汽油泵浦導線
3. VVA 導線
4. 含氧量感知器導線
5. 點火線圈
6. MAQS 導線
7. ISC 導線
8. 噴油嘴導線
9. 車架整體
10. 管 2
11. 托架 10
12. 副水箱
13. 後煞車油管
14. 電線總成 ( 引擎 )
15. 起動發電機
16. 曲軸感知器
17. 外蓋
18. 電線總成
19. 固定座
20. 管 1
21. 引擎

A. 電線總成的固定夾確實固定於托架 10。
B. 固定夾由外向內壓到底。
C. 夾環開口向左。
D. 點火線圈的固定夾確實固定於固定座。
E. 起動發電機 (SG) 總成的固定夾確實固定於固定
座。
F. 電線總成的固定夾確實固定於固定座。多餘的束
帶不要切除。
G. 引擎搭鐵線鎖付時,鉚接處朝下確實靠在曲軸箱
迴轉止擋部。
H. 起動發電機接頭連接後,確實插入置腳踏板拖架
上。
I. 固定夾確實插入托架 10,開口朝車左。
J. 固定夾確實固定於車架整體,開口朝車左。
k. 電線總成的固定夾確實固定於車架整體。
L. 固定夾確實固定於固定座,開口朝左。
M. 含氧量感知器導線確實固定於固定座。
N. 固定夾確實固定於固定座,開口朝上。
O. 將外蓋塞到 SG 導線 (EG 側 ) 下方。

2-20

BBJ-F8197-T0.indb 20 2020/12/23 下午 02:03:24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車體左視圖

4 2
3
5

A
7

2-21

BBJ-F8197-T0.indb 21 2020/12/23 下午 02:03:25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1. 內擋泥板
2. 車架整體
3. 油門鋼索總成
4. 管 6
5. 管 7
6. 固定座
7. 固定夾
8. 電磁線圈總成
9. 管 1

A. 油門鋼索確實固定於固定夾上。
B. 使用主支架支撐下,火星塞高壓線及蓋不可與電
磁線圈總成及管 1 接觸。

2-22

BBJ-F8197-T0.indb 22 2020/12/23 下午 02:03:25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前叉
y 2 q
1
9 y
2 C w
D 6 y
3
4 0
w
C 3
5
A
2 6 4
3 7

3
2 7
E r t
5 6
e H e
F 5

2
7
3 3
0.9
出荷干涉不可 B r t
G

e I e
6

2 6
3 8
2 6
2
3 1
q
8 3

Q
反光鏡片和托架未安裝前

6
oL
6 2
K
u
M e
i
NP
O

OK NG

2-23

BBJ-F8197-T0.indb 23 2020/12/23 下午 02:03:25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1. 車架整體
2. 煞車油管 1
3. 前輪感知器總成
4. 煞車油管固定座 1
5. 煞車油管固定座 3
6. 前叉總成
7. 固定夾
8. 煞車油管固定座 2
9. 右前卡鉗總成
10. 鋼索固定座
11. 煞車油管 2
12. 煞車油管固定座 4
13. 反光片 1
14. 托架 2
15. 托架 1
16. 座
17. 前輪總成
18. 軸環
19. 前輪軸

A. 煞車油管固定座 1 的止擋部需靠住車架整體。
B. 黃點朝車後。
C. 索環突起部朝車前。
D. 固定座組合後進行鎖付。
E. 煞車油管固定座 3 要確實靠住前叉的止擋部。
F. 煞車油管 1 索環的組立順序 : 先固定上側定位索
環,再固定下圓形索環。
G. 固定夾中心對齊白點位置 ( 白點不可露出 )。
H. 托架 2 組立時,需靠住煞車油管固定座 2 的止擋
部。
I. 反光片 1 的定位銷需組入托架 1、2 的孔洞中。
J. 孔塞的上面需與轉向軸的缺口底面需在同一平
面。
K. 托架 1 需確實靠住前叉的止擋部後再鎖付。
L. 前輪軸由右向左穿入。
M. 斜線部分需全面塗抹薄薄一層鋰皂基黃油。
N. 唇部不可外翻,並全面均勻塗抹薄薄一層鋰皂基
黃油。
O. 座面及螺牙部分 ( 斜線 ) 需塗抹鋰皂基黃油 ( 約 0.1
g)
P. 軸環插入後,油封唇部不可捲入。
Q. 鎖緊順序 : 1 → 2 → 3
鎖緊扭力 : 5 N·m (0.5 kgf·m, 3.7 lb·ft)

2-24

BBJ-F8197-T0.indb 24 2020/12/23 下午 02:03:25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空氣濾清器
1 2

A4 3

B C

D 1 5

M 3

E F G 6 H

3 2 I

5-6

7 L K K J

2-25

BBJ-F8197-T0.indb 25 2020/12/23 下午 02:03:26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1. 節流閥本體總成
2. 空氣濾清器總成
3. 通氣管 (PCV)
4. 止夾
5. 空氣濾清器接頭
6. 減震板
7. 通氣管
8. 噴油嘴 O 型環

A. 止夾的夾柄應朝機車的左方。
B. 為防止組立困難,可均勻塗抹薄的引擎機油。
C. 插入直到停止。
D. 將束帶的凸出部位與空氣濾清器接頭凸出部位配合安
裝。
E. 止夾的夾柄應朝機車的後方。
F. 將通氣管的黃色漆號,裝入到空氣濾清器總成的肋塊
上。
G. 插入通氣管直到接觸到空氣濾清器總成面。當安裝通
氣管時,可塗抹肥皂水以利安裝。
H. 止夾的夾柄應朝機車的右方。
I. 白色漆號位於機車右側。止夾需組裝在漆號上面。
J. 將減震器末端裝在裝在空氣濾清器箱壁面上。
K. 將管插入到底。當安裝時,可塗抹肥皂水以利安裝。
L. 止夾的夾柄應朝機車的後方。當安裝止夾時,可塗抹
肥皂水以利安裝。
M. 黃色漆號位於機車左側。止夾需組裝在漆號上面。
N. 將管插入直到接觸到汽缸頭蓋面為止。
O. 岐管墊片的凸出方向應朝左側。

2-26

BBJ-F8197-T0.indb 26 2020/12/23 下午 02:03:26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方向把手 (1)
車 3

w 車上方 方 o s d
y
r r
e 6 d s
t 0 E t

1 h A 2 3 4 A j 5

B 0 q9 C 7 p 8 6 B

D 2 q e O
q
y i r
u u
w

N
3
d
q 白色膠帶
0 s w
8
E r f
J g P
k
K 8
7 i
L R
M

右 r
G H
u
G Q

k a I

2-27

BBJ-F8197-T0.indb 27 2020/12/23 下午 02:03:27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1. 右握把 定夾沒有不當迴轉力施加 ( 索環確實扣在固定夾


2. 前煞車主缸總成 上 )。
3. 儀錶總成 L. 固定夾帶的凹槽需卡進把手總成托架的止擋器。
4. 後煞車主缸總成 M. 固定夾帶的凸起需崁入把手總成托架的溝槽。
5. 左握把 N. 固定夾帶扣合後,所有導線 ( 共 6 條 ) 的白色膠
6. 煞車油管 2 帶需與固定夾帶對齊。
7. 固定夾帶 O. 上把手固定座定位孔朝車前方,平墊圈的定位銷
8. 儀錶副導線 須穿入上把手固定座的孔內。
9. 煞車油管 1 P. 先鎖前側螺栓再鎖後側螺栓。鎖緊扭力 : 28 N·m
10. 油門鋼索總成 (2.8kgf·m, 21 lb·ft)
11. 連動煞車鋼索 Q. 把手固定座的端面需和把手總成上的記號對齊。
12. 右前方向燈導線 R. 上把手固定座的箭頭記號朝上組立。
13. 把手開關 1 導線
14. 把手總成
15. 開關線束帶
16. 煞車油管 1
17. 下把手固定座
18. 上把手固定座
19. 前位置燈總成
20. 束帶
21. 把手保護器
22. 把手開關 3 導線
23. 左前方向燈導線
24. 前位置燈導線
25. 把手開關 1 導線
26. 把手開關 1
27. 把手開關 3
28. 把手總成托架

A. 後視鏡組立時使用工具旋轉下側螺栓 ( 上側螺帽
不操作 )。
鎖緊扭力 : 17 N·m (1.7 kgf·m, 13 lb·ft)
B. 末端處束帶頭朝車前並朝上。
C. 固定夾綁付所有線束後,束帶頭朝車右束緊不必
切除。束帶頭須確實組入透明的管狀物內。透明
的管狀物需如圖所示置中。
D. 煞車燈開關導線端子須確實插入不可脫落。
E. 前位置燈總成的止擋器須確實崁入儀錶蓋的結構
內,不可脫落。
F. 束帶的尖端朝車前,並穿過儀錶總成的綁付孔,
確實綁付在儀錶副導線和前位置燈導線的白色膠
帶上。
G. 將保護器確實套至螺栓和螺帽頭部的底端 ( 緊配
合 )。
H. 螺栓由車輛右側向左側穿過。鎖緊扭力 : 60 N·m
(6.0 kgf·m, 44 lb·ft)
I. 將保護器的頭確實穿過另一側的圓孔。
J. 扣合處朝車輛前方。
K. 組立後,煞車油管在沒有扭曲狀態下,確保固

2-28

BBJ-F8197-T0.indb 28 2020/12/23 下午 02:03:27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方向把手 (2)

I
對正記號
0
0 上側 56 y
3 左、右側相同 K

D
1 2 3 6 t Dy N 8 9

對正記號 H
A C

4 7

5 e E G G w M

天 33° 2° 天
q 36° 2°
地 地
6
5 5Fw e r w
NG 例
w 6
J
6 沒有插入孔中

握把導管側
6
O P 油門剛索組立詳圖
t L

加油側

節流閥本體側
回油側

B
i
Q
R
u OK 狀態 NG 狀態

2-29

BBJ-F8197-T0.indb 29 2020/12/23 下午 02:03:27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1. 右把手端子 Q. 先鎖螺栓 A,再鎖螺栓 B。鎖緊扭力 : 4.5 N·m (0.45


2. 右握把 kgf·m, 3.3 lb·ft)
3. 把手開關 1 R. 油門鋼索總成的鋼索末端需確實組付,不可從節
4. 右前方向燈總成 流閥本體的轉盤脫落。
5. 前煞車主缸總成
6. 後煞車主缸總成
7. 左前方向燈總成
8. 左握把
9. 左把手端子
10. 把手總成
11. 主缸蓋
12. 連動煞車鋼索
13. 煞車油管 1
14. 煞車油管 2
15. 煞車把手蓋
16. 把手開關 3
17. 螺栓 A
18. 螺栓 B

A. 右把手端子組立時需壓入至把手總成端部。
B. 把手開關 1 與導管的合面需全面塗佈 0.2 g 薄層
鋰皂基黃油。
C. 握把和把手開關 1 之間的間隙為 3.5 mm。
D. 把手開關的凸起需配合把手總成的孔洞組付。
E. 固定夾扣在煞車油管 1 的金屬部位,取付位置在
油管的金屬鉚接處。
F. 煞車主缸蓋組付時需先穿入連動煞車鋼索後,再
將前煞車主缸總成與連動煞車鋼索組立。並確實
將煞車主缸蓋掛付在前煞車主缸總成結構上。
G. 白點指示朝 OW 方向。
H. 主缸位置配合對正記號組立。
I. 由上開始鎖緊。鎖緊扭力 : 10 N·m (1.0 kgf·m, 7.4
lb·ft)
J. 煞車把手蓋需確實環扣住後煞車主缸總成及連動
煞車鋼索。
K. 把手開關 3 的組付為上側的螺栓先進行上鎖。鎖
緊扭力 : 3.8 N·m (0.38 kgf·m, 2.8 lb·ft)
L. 煞車把手蓋下端需扣入後煞車主缸總成的螺栓內
固定。
M. 連動煞車鋼索的金屬部位末端需與後煞車主缸總
成的孔配合。
N. 握 把 內 緣 塗 佈 接 著 劑 (EVER GRIP 8300L) 後 套
入把手總成,端面需與把手開關 3 碰到為止。
(YAMAHA 字樣朝上 )
O. 內側鋼索、鋼索末端及握把導管合面需全面塗抹
鋰皂基黃油 (0.1 g)。
P. 油門把手自由間隙調整後,橡膠蓋需將調整螺帽
及調整器完整地包覆。

2-30

BBJ-F8197-T0.indb 30 2020/12/23 下午 02:03:27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水箱

1 2 A D B
0 Q

q
9

3C

F
3 B G
4 C
45°
B H
5 I D 3C

J 1 6 N 2 7M
B F R
K
45°
C

2
w
K 35°
e

4 L

I P 6 4 O G B
C
S
r T

7
將夾環安裝到漆端位置
不可安裝在凸出部
3
6

裝入長度
夾環嵌入方向沒有規定
水管嵌入細部圖 夾環嵌入方向

2-31

BBJ-F8197-T0.indb 31 2020/12/23 下午 02:03:28


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1. 水管 2
2. 節溫器
3. 固定夾 1
4. 水管 3
5. 水箱蓋
6. 固定夾 2
7. 固定夾 3( 有藍色漆號 )
8. 水管 1
9. 風扇箱
10. 定子索環
11. 曲軸箱 2
12. 空氣排放螺栓
13. 水泵浦總成
14. 含氧量感知器導線

A. 組立時可塗抹引擎機油。
B. 朝機車上方。
C. 固定夾的安裝方向。
D. 水管的白色漆號須朝機車上方。
E. 將水管插入固定夾管時,可用肥皂水塗抹。
F. 安裝在此範圍內。
G. 節溫器的中心線。
H. 機車前方。
I. 將水管插入直到與水箱總成接觸為止。
J. 水箱蓋與水箱加水頸的凸緣接觸。
K. 機車的右方。
L. 水管的插入方向。
M. 固定夾的安裝方向 ( 有藍色漆號的固定夾 )。
N. 水管 1、2 的黃色漆號須朝機車的右方。
O. 水管 3 的黃色漆號須朝節溫器的中心線。
P. 水管 3 的白色漆號須朝機車的下方。
Q. 將索環嵌入根部。
R. 導件應與風扇箱接觸。
S. 可塗抹黃油。
T. 含氧量感知器導線應通過導件。

2-32

BBJ-F8197-T0.indb 32 2020/12/23 下午 02:03:28


定期檢查與調整

定期保養 ...................................................................................................................... 3-1


廢氣控制系統定期保養表 ................................................................................................................3-1
一般定期保養 / 潤滑表 .................................................................................................................... 3-3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檢查機車 ........................................................................................................... 3-5
汽油管路的檢查.................................................................................................................................. 3-5
火星塞的檢查 ...................................................................................................................................... 3-5
汽門間隙的調整.................................................................................................................................. 3-6
引擎惰轉轉速的檢查 .........................................................................................................................3-7
排氣系統的檢查 ................................................................................................................................. 3-8
廢氣排放的檢測 ................................................................................................................................. 3-8
空氣濾清器濾芯的更換與檢查管的清潔.................................................................................... 3-9 3
通氣管的檢查 ...................................................................................................................................... 3-9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濾芯及檢查管的清潔...........................................................................3-10
煞車操作的檢查.................................................................................................................................3-11
前煞車把手自由間隙的檢查 ...........................................................................................................3-11
後煞車把手自由間隙的調整 ..........................................................................................................3-11
前煞車片的檢查 .................................................................................................................................3-12
後煞車片的檢查 .................................................................................................................................3-12
煞車油量的檢查.................................................................................................................................3-12
前煞車油管的檢查 ............................................................................................................................3-12
後煞車油管的檢查 ............................................................................................................................3-13
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3-13
車輪的檢查..........................................................................................................................................3-14
輪胎的檢查 ..........................................................................................................................................3-14
車輪軸承的檢查 ................................................................................................................................3-15
轉向舵頭的檢查與調整 ...................................................................................................................3-16
轉向舵頭的潤滑.................................................................................................................................3-17
車體鎖緊扭力的檢查 .......................................................................................................................3-17
煞車把手的潤滑 .................................................................................................................................3-17
側支架的檢查 .....................................................................................................................................3-17
側支架的潤滑 .....................................................................................................................................3-18
主支架的檢查 .....................................................................................................................................3-18
主支架的潤滑 .....................................................................................................................................3-18
前叉的檢查 ..........................................................................................................................................3-18
後緩衝器總成的檢查 .......................................................................................................................3-18
後緩衝器的調整 ................................................................................................................................3-18
彈簧預載 ..............................................................................................................................................3-18

BBJ-F8197-T0.indb 33 2020/12/23 下午 02:03:28


引擎機油量的檢查 ............................................................................................................................3-19
引擎機油的更換 .................................................................................................................................3-19
冷卻水水位的檢查 ........................................................................................................................... 3-21
冷卻系統的檢查 ................................................................................................................................ 3-21
冷卻水的更換 .................................................................................................................................... 3-21
冷卻水處理需知................................................................................................................................3-22
齒輪油的更換 .................................................................................................................................... 3-23
V 型皮帶的更換 ................................................................................................................................ 3-24
煞車燈開關的檢查 ........................................................................................................................... 3-24
鋼索的檢查與潤滑 ........................................................................................................................... 3-24
座墊鎖的檢查 .................................................................................................................................... 3-24
座墊鎖的潤滑 .................................................................................................................................... 3-24
油門握把作動的檢查 ...................................................................................................................... 3-25
開關、燈類與訊號的檢查............................................................................................................... 3-25
前燈光束的調整 ............................................................................................................................... 3-25

BBJ-F8197-T0.indb 34 2020/12/23 下午 02:03:28


定期保養

定期保養
前言
本章包含了各種必須進行的檢查和調整的所有資料。如果定期的實施這些保養程序,將使得機車行
駛更為順暢且壽命得以延長。相對的,檢修的成本因而降低。本章所敘述的各種資料適用在未銷售
和已銷售的機車上。而所有的服務技術人員應對本章所有的資料應完全熟悉了解。


除非已根據公里數進行保養,否則每年務必進行年度保養。

廢氣控制系統定期保養表
里程錶讀數 (km) 或時間
編號 項目 檢查或維修內容 500 2,500 4,500 6,500 8,500 10,500 12,500 14,500 16,500 18,500 20,500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1 個月 3 個月 6 個月 9 個月 12 個月 15 個月 18 個月 21 個月 24 個月 27 個月 30 個月

• 當引擎冷卻時檢查。
1 * 汽門間隙 ○ ○ ○ ○ ○ ○
• 必要時調整
• 檢查狀況。必要時調整間隙並清潔。
2 * 火星塞 ○ ○ ○ ○ ○ ○ ○ ○ ○ ○ ○
• 必要時更換。
• 汽油管是否龜裂或阻塞。必要時更換。
3 * 汽油系統 ○ ○ ○ ○ ○
• 汽油箱是否生鏽。必要時更換。
• 是否漏氣。
4 * 排氣系統 ○ ○ ○ ○ ○ ○ ○ ○ ○ ○ ○
• 必要時重新鎖緊或更換墊片。
5 * 引擎惰轉轉速 • 確認引擎惰轉轉速。( 請參閱 註一 ) ○ ○ ○ ○ ○ ○ ○ ○ ○ ○ ○
• 檢查惰轉轉速時的 CO 值及 HC 值。
6 * 廢氣排放檢測 ○ ○ ○ ○ ○ ○ ○ ○ ○ ○ ○
( 請參閱註二 )
7 * 空氣濾清器濾芯 • 髒污狀況。必要時更換。( 請參閱 註三 ) ○ ○ ○ ○ ○ ○ ○ ○ ○ ○ ○
8 * 蒸發排放控制系統 • 控制系統是否損壞。必要時更換。 ○ ○ ○ ○ ○
曲軸箱吹漏廢氣回
9 * • 通氣管是否龜裂或阻塞。必要時更換。 ○ ○ ○ ○ ○ ○
流裝置
10 添加積碳防止劑 • 添加積碳防止劑,防止積碳。 ○ ○ ○ ○ ○ ○ ○ ○ ○ ○
• 檢查車輛後,如有明顯的持續性點火異
常、引擎熄火、過熱…等,或有引擎馬力
11 * 點火系統積碳去除 ○ ○ ○ ○ ○
大幅低下時,請將汽缸頭、活塞頭及排氣
系統之積碳去除。
12 * 節流閥本體 • 清除節流閥本體及歧管之積碳。 ○ ○
• 長時間放置未使用時 ( 若發生引擎惰轉轉
13 * 噴油嘴 速低於標準 rpm 規格值 ),請清除噴油嘴 ○ ○ ○ ○ ○
的積碳或膠質。

說明:
1. 保養表上所標示之里程錶讀數或時間,請以先到者為準進行保養。
2. *:表示這些項目推薦給山葉服務網檢查保養。
3. 在機車騎乘達 22,500 公里 ( 或 33 個月 ) 時,應再從定期保養表的 2,500 公里 ( 或 3 個月 ) 開始,
以重複方式追加進行保養。
4. 在潮濕或鹽分較高的使用方式與環境下使用機車時,會讓車架或汽油箱等金屬部品加速發生鏽蝕。
請用冷水洗除堆積之鹽分,以延長機車的使用壽命。
5. 上述各項檢查項目之部品於保證日期過後,如遇損壞、故障或功能失常時,亦應立即予以更換或
修復,以確保各相關廢氣控制機能運作正常。
6. 上述保養的項目,依各機種的機構而決定。

3-1

BBJ-F8197-T0.indb 1 2020/12/23 下午 02:03:28


定期保養

註一:
配備有 ISC 裝置的機車,能自動調整引擎惰轉轉速,故不須做引擎惰轉轉速的調整。

註二:
配備有含氧量感知器的車輛,ECU 或 SGCU 會自動調整 CO,故不須做 CO 的調整。

註三:
1. 當機車常在多塵與潮濕的區域騎乘時,空氣濾清器濾芯須經常性更換。
2. 不可使用壓縮空氣清潔紙式濾芯,以免造成濾芯損壞。

3-2

BBJ-F8197-T0.indb 2 2020/12/23 下午 02:03:28


定期保養

一般定期保養 / 潤滑表
里程錶讀數 (km) 或時間
編號 項目 檢查或維修內容 500 2,500 4,500 6,500 8,500 10,500 12,500 14,500 16,500 18,500 20,500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1 個月 3 個月 6 個月 9 個月 12 個月 15 個月 18 個月 21 個月 24 個月 27 個月 30 個月

•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進行動態檢查。
1 * 診斷系統檢查 ○ ○ ○ ○ ○ ○ ○ ○ ○ ○ ○
• 檢查故障代碼。
• 清檢查引擎機油油位及是否漏油。
2 * 引擎機油 ○ ○ ○ ○ ○ ○ ○ ○ ○ ○ ○
• 更換。( 請參閱 註一 )
3 * 機油濾網 • 清洗。必要時更換。 ○ ○ ○ ○ ○ ○ ○ ○ ○ ○ ○
4 空氣濾清器檢查管 • 排放及清潔。 ○ ○ ○ ○ ○ ○ ○ ○ ○ ○ ○
• 損傷和磨耗。如有沾油時須清潔乾淨。 ○ ○ ○ ○ ○ ○ ○ ○ ○ ○ ○
5 * V 型皮帶
• 更換。 每10,000 km
6 * V 型皮帶副槽輪 • 清潔和潤滑。必要時更換。 每10,000 km
V 型皮帶箱空氣濾 • 髒污狀況。必要時清潔或更換。
7 * ○ ○ ○ ○ ○ ○ ○ ○ ○ ○ ○
清器濾芯 ( 請參閱 註二 )
• 檢查是否漏油。
8 * 齒輪油 ○ ○ ○ ○ ○ ○ ○ ○ ○ ○ ○
• 更換。
• 檢查煞車把手自由間隙、作動功能、煞
9 * 前煞車 ( 碟煞 ) 車油油位及是否洩漏。( 請參閱 註三 ) ○ ○ ○ ○ ○ ○ ○ ○ ○ ○
• 必要時更換煞車片。
• 檢查煞車把手自由間隙、作動功能、煞車
10 * 後煞車 ( 碟煞 ) 油油位及是否洩漏。( 請參閱 註三 ) ○ ○ ○ ○ ○ ○ ○ ○ ○ ○
• 必要時更換煞車片。
11 * 煞車油 • 更換。 每12,000km 或每12個月(以先到者為準)
• 龜裂或損壞狀況。必要時更換。
○ ○ ○ ○ ○ ○ ○ ○ ○ ○
12 * 煞車油管 • 油管的安裝位置及固定狀況。
• 更換。( 請參閱註三 ) 每4年
13 * 車輪 • 平衡、損傷程度及失圓度。必要時更換。 ○ ○ ○ ○ ○ ○ ○ ○ ○ ○
14 * 車輪軸承 • 組立及鬆動狀況。必要時更換。 ○ ○ ○ ○ ○ ○ ○ ○ ○ ○
• 檢查冷卻水水位及是否洩漏。 ○ ○ ○ ○ ○ ○ ○ ○ ○ ○
15 * 冷卻系統 ( 水冷式 )
• 更換。 每10,000 km 或每12 個月(以先到者為準)
• 作動功能及是否漏油。
16 * 前叉 ○ ○ ○ ○ ○ ○ ○ ○ ○ ○
• 必要時檢修或更換。
• 軸承總成的鬆緊度。 ○ ○ ○ ○ ○ ○ ○ ○ ○ ○
17 * 轉向舵軸承
• 塗抹鋰皂基黃油。 每12,500km 或每18個月(以先到者為準)
18 * 後緩衝器 • 作動功能及是否漏油。必要時更換。 ○ ○ ○ ○ ○ ○ ○ ○ ○ ○ ○
• 作動功能及潤滑樞軸 ( 鋰皂基黃油 )
19 主、側支架 ○ ○ ○ ○ ○ ○ ○ ○ ○ ○ ○
• 使用鋰皂基黃油潤滑。必要時更換。
20 * 鎖緊度 • 機車各部品鎖緊度。必要時調整。 ○ ○ ○ ○ ○ ○ ○ ○ ○ ○ ○
• 電瓶電壓是否足夠。( 請參閱 註四 )
• 測試器指針是否指示在綠色區域內。 ○ ○ ○ ○ ○ ○ ○ ○ ○ ○ ○
21 * 電瓶
• 必要時充電或更換。
• 清潔端子 ○ ○ ○ ○ ○ ○ ○ ○ ○ ○
• 胎紋深度及損壞狀況。必要時更換。
22 * 輪胎 ○ ○ ○ ○ ○ ○ ○ ○ ○ ○
• 冷胎壓狀況。必要時調整。
連動煞車系統 • 塗抹鋰皂基黃油潤滑均衡器及鋼索末端。
23 * ○ ○ ○ ○ ○ ○ ○ ○ ○ ○
(UBS) • 塗抹矽黃油潤滑敲擊器。
前煞車把手樞軸
24 * • 塗抹少量矽黃油。 ○ ○ ○ ○ ○ ○ ○ ○ ○ ○
( 碟煞 )
後煞車把手樞軸
25 * • 塗抹少量矽黃油。 ○ ○ ○ ○ ○ ○ ○ ○ ○ ○
( 碟煞 )
• 作動功能及握把自由間隙。必要時調整。
26 * 油門握把 ○ ○ ○ ○ ○ ○ ○ ○ ○ ○ ○
• 潤滑油門鋼索及握把外殼。

3-3

BBJ-F8197-T0.indb 3 2020/12/23 下午 02:03:28


定期保養

里程錶讀數 (km) 或時間


編號 項目 檢查或維修內容 500 2,500 4,500 6,500 8,500 10,500 12,500 14,500 16,500 18,500 20,500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或
1 個月 3 個月 6 個月 9 個月 12 個月 15 個月 18 個月 21 個月 24 個月 27 個月 30 個月

• 使用 YAMAHA 鋼索潤滑油或其他適當的
27 * 各控制鋼索 ○ ○ ○ ○ ○ ○ ○ ○ ○ ○
鋼索潤滑油潤滑。
28 * 前、後煞車開關 • 作動功能。 ○ ○ ○ ○ ○ ○ ○ ○ ○ ○ ○
各儀錶、照明、訊 • 作動功能。
29 * ○ ○ ○ ○ ○ ○ ○ ○ ○ ○ ○
號及開關 • 調整頭燈光束。

說明:
1. 保養表上所標示之里程錶讀數或時間,請以先到者為準進行保養。
2. *:表示這些項目推薦給山葉服務網檢查保養。
3. 在機車騎乘達 22,500 公里時 ( 或 33 個月 ),應再從定期保養表的 2,500 公里 ( 或 3 個月 ) 開始,
以重複方式追加進行保養。
4. ●:引擎性能大幅下降情形發生時,應進行點檢,必要時更換。
5. 在潮濕或鹽分較高的使用方式與環境下使用機車時,會讓車架或汽油箱等金屬部品加速發生鏽蝕。
請用冷水洗除堆積之鹽分,以延長機車的使用壽命。
6. 上述保養的項目,依各機種的機構而決定。

註一:
1. 引擎機油在機車初期騎乘達 500 公里 ( 或 1 個月 ) 後,應更換機油,以確保引擎工作順暢。此項
工作推薦交由山葉服務網進行。
2. 若機車經常性的處於短距離、高負荷或高轉速條件下騎乘,為確保引擎性能良好,建議提早更換
引擎機油。

註二:
1. 當機車常在多塵與潮濕的區域騎乘時,V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濾芯須經常性更換。
2. 不可使用壓縮空氣清潔紙式濾芯,以免造成濾芯損壞。

註三:
碟式煞車相關部品更換
1. 當分解煞車主缸或卡鉗時,亦須同時更換煞車油。另應時常檢查煞車油油位,添加煞車油至煞車
主缸儲油槽。
2. 每 2 年更換一次煞車主缸及煞車卡鉗的內部組件,並同時更換煞車油。
3. 煞車油管於每 4 年及龜裂或損壞時更換,並同時更換煞車油。

註四:
1. 請於引擎熄火半小時後再測量電瓶電壓。當低於 12.4V 時必須立即進行充電,以免造成電瓶損壞。
2. 如電瓶無法充電時,請至經銷商檢查原因。

3-4

BBJ-F8197-T0.indb 4 2020/12/23 下午 02:03:28


定期保養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檢查機車 • 置腳踏板
依照下列程序使用山葉診斷工具檢查機車。 參閱 4-6 頁
“拆卸後腳防護擋板與置腳踏板"

1. 拆卸: 2. 檢查:
• 電瓶盒蓋 • 汽油管“1 " 。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 龜裂 / 損壞→更換。
2. 拆卸保護蓋,連接山葉診斷工具到接頭“1 "
。 連接鬆動→連接。

山葉診斷工具 USB
 90890-03267
山葉診斷工具 (AI)
 90890-03264

3. 安裝:
• 置腳踏板
1 參閱 4-6 頁“拆卸後腳防護擋板與置腳踏板"

• 側蓋總成
參閱 4-2 頁“拆卸側蓋總成"。
3. 檢查: • 座墊、前蓋及置物箱
• 故障碼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火星塞的檢查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功能檢查故
1. 拆卸:
障碼。關於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的資訊,請參閱
• 前蓋
工具的操作手冊。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2. 拆卸:
故障碼顯示→檢查或修理故障可能的原因。
• 火星塞蓋
參閱 9-1 頁“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 火星塞
4. 執行:
• 動態檢查
註 拆除火星塞之前,使用壓縮空氣吹走積存在火星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3.0 版本的“動態檢查"功 塞週邊的污物,防止污物從火星塞孔掉進汽缸
能執行動態檢查。關於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的資 內。
訊,請參閱工具的操作手冊。
3. 檢查:
5. 安裝: • 火星塞類型
• 電瓶盒蓋 不正確→更換。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製造商 / 型式
汽油管路的檢查  NGK/CPR8EA-9
1. 拆卸:
• 座墊、前蓋及置物箱 4. 檢查: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 電極“1" 。
• 側蓋總成 損傷 / 磨損→更換火星塞。
參閱 4-2 頁“拆卸側蓋總成"。 • 絕緣瓷“2"

3-5

BBJ-F8197-T0.indb 5 2020/12/23 下午 02:03:29


定期保養

異常色→更換火星塞。
b
標準色是棕褐色至淡棕褐色之間。 a 2

1
8. 安裝:
2
• 前蓋
5. 清潔: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 火星塞 汽門間隙的調整
( 使用火星塞清洗器 ) 以下程序適用在所有汽門。
6. 測量: 註
• 火星塞間隙“a" • 汽門間隙的測量與調整,必須在引擎冷的時
( 使用線規 ) 候 ( 室溫 ) 實施。
超出標準值→更換。 • 當測量或調整汽門間隙時,活塞必須位在壓
縮上死點 (TDC) 位置。
火星塞間隙
 0.8–0.9 mm
1. 拆卸:
• 座墊、前蓋及置物箱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 側蓋總成
參閱 4-2 頁“拆卸側蓋總成"。
• 置腳踏板
參閱 4-6 頁“拆卸後腳防護擋板與置腳踏板"

• 水泵浦
a 參閱 6-7 頁“拆卸水泵浦"。
• 汽缸頭蓋
7. 安裝: 參閱 5-7 頁“拆卸凸輪軸鏈輪"。
• 火星塞“1"
。 • 水箱護蓋 / 風扇箱蓋
• 火星塞蓋。 參閱 6-2 頁“拆卸水箱"。
2. 移動:
火星塞 • 水箱
 13 N·m (1.3 kgf·m, 9.6 lb·ft) 註
將水箱的後端往後移。

• 安裝火星塞前,先清潔火星塞與墊圈表面。
3. 測量:
• 當鎖緊火星塞,確保火星塞扳手“2"的內部
• 汽門間隙
“a"不會和火星塞“b"部分接觸。
超出標準值→調整。

3-6

BBJ-F8197-T0.indb 6 2020/12/23 下午 02:03:29


定期保養

汽門間隙 ( 引擎冷時 )
 進氣汽門
3
  0.10–0.14 mm 1
 排氣汽門 4 2
  0.21–0.25 mm

a. 依順時針方向旋轉曲軸。 a
b. 起動發電機轉子的“I"記號“a"與右曲
b
軸箱的記號“b"對齊。
d. 固定調整螺絲避免移動,將固定螺帽鎖緊
到標準值。

汽門間隙調整螺絲固定螺帽
b
 7 N·m (0.7 kgf·m, 5.2 lb·ft)

e. 重新測量汽門間隙。
f. 如果汽門間隙在標準值以外時,再度實施
a 汽門間隙的調整步驟。
5. 安裝:
c. 當活塞位在壓縮上死點 (TDC) 的時候,凸 • 所有部品
輪軸鏈輪打刻記號“a"與凸輪軸止擋器 註
板的記號“b"對齊。 依拆卸相反步驟安裝。

a b
6. 檢查冷卻水量,必要時添加冷卻水。

引擎惰轉轉速的檢查

進行引擎惰轉轉速確認之前,應先清潔空氣濾清
器濾芯,並確定引擎壓縮正常。

1. 於平坦地面上,使用主支架駐車。
d. 使用厚薄規測量汽門間隙。 2. 起動引擎,暖機運轉數分鐘。
超出標準值→調整。 3. 檢查:
4. 調整: • 引擎惰轉轉速
• 汽門間隙 超出標準值→到下一個步驟。
a. 放鬆固定螺帽“1"。
引擎惰轉轉速
b. 厚薄規“2"插入調整螺絲與汽門端之間。
 1500–1700 r/min
c. 使 用 汽 門 調 整 工 具“4" 旋 轉 調 整 螺 絲
“3",直到取得指定的汽門間隙為止。 4. 檢查:
• ISC(惰轉轉速控制)學習值
汽門調整工具
“00 "或“01 "→檢查進氣系統。
 90890-01311
“02"→清潔 ISC(惰轉轉速控制)單元及節
流閥本體。
參閱 7-7 頁“節流閥本體"。
a. 連接山葉診斷工具。
執行診斷模式 ( 診斷碼 NO.:67)

3-7

BBJ-F8197-T0.indb 7 2020/12/23 下午 02:03:30


定期保養

參閱 9-7 頁“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 參閱 9-6 頁“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


表"。 表"。

山葉診斷工具 USB 山葉診斷工具 USB


 90890-03267  90890-03267
山葉診斷工具 (AI) 山葉診斷工具 (AI)
 90890-03264  90890-03264

b. 檢查 ISC 學習數值。 b. 起動引擎並暖機,直到冷卻水溫度達到


83˚C 或以上。
排氣系統的檢查
4. 檢查:
1. 檢查:
• 引擎惰轉轉速
• 排氣管“1"
龜裂 / 損壞→更換。 引擎惰轉轉速
• 墊片“2"  1500–1700 r/min
排氣漏氣→更換。
2. 檢查鎖緊扭力: 5. 安裝:
• 排氣管螺帽“3" • CO/HC 廢氣分析儀“1"
• 排氣管螺栓“4" • 採樣管“2"

排氣管螺帽 1
 20 N·m (2.0 kgf·m, 15lb·ft)
排氣管螺栓
 53 N·m (5.3 kgf·m, 39 lb·ft)

3 2
3
1 2
6. 測量:
• CO 濃度
4 超出標準值→請檢查下列項目是否正常:
4 ‧CO/HC 廢氣分析儀
4 ‧節流閥本體及歧管是否積碳
‧空氣濾清器濾芯是否髒汙
廢氣排放的檢測 ‧觸媒系統
1. 將機車平放於平坦地面,並保持其筆直狀 ‧進氣歧管是否漏氣
態。 ‧排氣系統是否漏氣
註 ‧汽門是否漏氣
以主支架立起機車。 ‧汽門間隙
‧點火系統
2. 安裝: ‧汽油噴射系統
• 引擎轉速錶
CO%
引擎轉速錶  1.0 % 以下
 90890-07670
7. 拆卸
3. 起動引擎並暖機。 • CO/HC 廢氣分析儀
a. 連接山葉診斷工具。使用診斷代碼編號 • 引擎轉速錶
“06 "。
3-8

BBJ-F8197-T0.indb 8 2020/12/23 下午 02:03:30


定期保養

空氣濾清器濾芯的更換與檢查管的清潔 3. 安裝:
註 • 空氣濾清器濾芯
檢查空氣濾清器箱後 方的空氣濾清器檢查管 • 空氣濾清器箱蓋
“1"
。如果軟管內累積灰塵或積水,請清潔管,
並更換空氣濾清器濾芯。 不要在未安裝空氣濾清器濾芯的狀態下起動引
擎。未安裝空氣濾清器濾芯,會快速磨損引擎零
件及損傷引擎,並使節流閥本體的作動不良,導
1
致引擎性能惡化並可能造成引擎過熱。


• 為了防止空氣洩漏,空氣濾清器濾芯安裝於
空氣濾清器蓋時,必須貼緊密封墊的表面。
• 安裝空氣濾清器蓋時,不要使用氣動工具鎖
付。

1. 拆卸:
• 空氣濾清器箱蓋“1 " 通氣管的檢查
• 空氣濾清器濾芯“2 " 1. 拆卸:
• 前蓋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2. 檢查:
• 曲軸箱吹漏廢氣管“1"
• 變速箱通氣管“2"
龜裂 / 損壞→更換。
連接鬆動→連接。

1
確保曲軸箱吹漏廢氣管及變速箱通氣管配置正
確。

2. 檢查:
• 空氣濾清器濾芯
髒汙 / 損壞→更換。

• 如果機車常行駛於潮濕、多塵的地區,空氣
濾清器濾芯要經常性的進行更換。
• 此濾芯屬於溼紙式,不可使用壓縮空氣清
潔,以免造成損壞。請直接更換新品。

3-9

BBJ-F8197-T0.indb 9 2020/12/23 下午 02:03:31


定期保養

3. 安裝: 2. 清潔:
• 前蓋 •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濾芯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 ( 溶劑清洗 )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濾芯及檢查管的清潔
註 不可使用低燃點的溶劑,例如汽油等,清洗濾芯。
檢查位於 V 型皮帶箱下方的 V 型皮帶箱檢查管 此類的溶劑容易引起火災。
“1" 。如果管內累積灰塵或積水,請清潔管。拆
卸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濾芯蓋前,建議先拆下 註
空氣濾清器箱蓋。 • 如果機車常行駛於潮濕、多塵的地區,濾芯要
經常性的進行清洗或更換。
• 清洗後,將濾芯輕微擰壓,以擰除多餘的溶劑。

擰壓時,不可扭折濾芯。

1. 拆卸:
•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箱蓋“1"
•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濾芯“2"

1 3. 檢查:
•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濾芯
損壞→更換。
4. 將濾芯整個表面上塗抹推薦的機油,然後擰
掉濾芯上過剩的機油。濾芯應保持濕潤,但不
可滴油。

推薦煞車液
 引擎機油

5. 安裝:
•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濾芯及新的 O 型環

3-10

BBJ-F8197-T0.indb 10 2020/12/23 下午 02:03:32


定期保養

• V 型皮帶箱濾清器箱蓋 煞車功效不良之狀況。
• 空氣混入所引起的煞車性能降低,可能導致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箱蓋螺栓 車禍。所以行駛前必須檢查,必要時要排放
 7 N·m (0.7 kgf·m, 5.2 lb·ft) 空氣。

煞車操作的檢查 1. 檢查:
1. 檢查: • 後煞車把手自由間隙“a"
• 煞車操作 超出標準值→更換主缸。
煞車操作不正常→檢查煞車系統。
參閱 4-21 頁“前煞車"及 4-34 頁“後煞車"
。 後煞車把手自由間隙
註  10.0–20.0 mm
在道路上行駛,並分別操作前、後煞車,檢查煞車
是否正常運作。

前煞車把手自由間隙的檢查 a

• 操作前煞車把手時,如有鬆軟的感覺,可能
有煞車液洩漏或煞車系統混入空氣所引起的
煞車功效不良之狀況。
• 空氣混入所引起的煞車性能降低,可能導致
2. 調整:
車禍。所以行駛前必須檢查,必要時要排放
• 後煞車把手自由間隙
空氣。
a. 拉開橡膠蓋“1"。
b. 將連動煞車鋼索的固定螺帽“2"放鬆。
1. 檢查:
c. 旋轉調整器“3",直到右煞車把手底端
• 前煞車把手自由間隙“a"
扣線機構“4"的末端有如圖所示 2~4mm
超出標準值→更換主缸。
的 距 離 ( 後 煞 車 把 手 自 由 間 隙:10-
參閱 4-22 頁“拆卸前煞車主缸"

20mm)。
前煞車把手自由間隙
 0.0–2.0 mm 2
3

a 1
1

後煞車把手自由間隙的調整

• 操作後煞車把手時,如有鬆軟的感覺,可能
有煞車液洩漏或煞車系統混入空氣所引起的 4

3-11

BBJ-F8197-T0.indb 11 2020/12/23 下午 02:03:32


定期保養

d. 鎖緊固定螺帽。 • 機車要直立的安置。
• 為確保煞車油量讀取正確,須確認煞車油儲
固定螺帽 油槽在水平位置。
 8 N·m (0.8 kgf·m, 5.9 lb·ft)
2. 檢查:
前煞車片的檢查 • 煞車油量
以下程序適用於所有煞車片。 低於最低油面記號“a"→添加指定煞車油至
1. 操作煞車。 規定油面。
2. 檢查:
• 前煞車片 推薦煞車油
當磨耗指示器“1 "幾乎要接觸到煞車碟盤  DOT 4
時→更換整組的煞車片。
參閱 4-21 頁“拆卸前煞車片"
。 A

1
B

後煞車片的檢查
以下程序適用於所有煞車片。
1. 操作煞車。
2. 檢查:
• 後煞車片 a
當磨耗指示器“1 "幾乎要接觸到煞車碟盤時
→更換整組的煞車片。
參閱 4-34 頁“拆卸後煞車片"
。 A. 前煞車
B. 後煞車
1

• 限使用推薦煞車油,否則橡膠油封會變質,
進而導致漏油或煞車性能下降。
• 請添加相同類型的煞車油,混用煞車油會導
致有害的化學反應及煞車性能下降。
1 • 添加時不可讓水進入煞車油儲油槽內,水會
降低煞車油沸點並導致氣阻發生。

煞車油量的檢查
1. 將機車停放在平坦的場所。
煞車油會損害烤漆表面和塑膠零件,因此請立

刻將噴濺的煞車油清除。
• 使用主支架駐車。

前煞車油管的檢查
1. 檢查:
3-12

BBJ-F8197-T0.indb 12 2020/12/23 下午 02:03:33


定期保養

• 煞車油管“1" 當煞車相關零件拆下後,必須進行煞車系統的
龜裂 / 損壞→更換。 空氣排放作業。

1
請依下述順序排放空氣
• 步驟 1 : 前煞車卡鉗。
• 步驟 2 : 後煞車卡鉗。

以下狀況需進行空氣排放:
• 系統已分解。
2. 檢查:
• 煞車油管鬆開、拆離或更換。
• 煞車油管固定座
• 煞車油量極低。
• 煞車油管導件
• 煞車操作有故障。
鬆脫→鎖緊固定座及導件螺栓。
3. 將機車直立固定,並作動前煞車數次。

4. 檢查:
• 小心不要讓煞車主缸儲油槽的煞車油濺出或
• 煞車油管
溢出。
煞車油洩漏→更換損壞的煞車油管。
• 液壓煞車系統空氣排放時,在作動煞車之前
參閱 4-21 頁“前煞車"

務必確認有足夠的煞車油。忽略這個注意事
後煞車油管的檢查 項可能會使空氣進入液壓煞車系統,而使得
1. 檢查: 空氣排放程序拉長很多。
• 煞車油管“1" • 假如空氣排放困難,則可能需要先讓煞車油
龜裂 / 損壞→更換。 沉澱數小時。
• 當油管中的小氣泡消失,再重複空氣排放程
序。

1. 空氣排放:
a. 以指定的煞車油將煞車主缸儲油槽添加到
正確高度。
1 b. 安裝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
c. 將透明塑膠油管“1"緊緊連接到空氣排
放螺絲“2"。
2. 檢查:
A
• 煞車油管固定座 2
鬆脫→鎖緊固定座及導件螺栓。
3. 將機車直立固定,並作動前煞車數次。
1
4. 檢查:
• 煞車油管
煞車油洩漏→更換損壞的煞車油管。
參閱 4-34 頁“後煞車"

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3-13

BBJ-F8197-T0.indb 13 2020/12/23 下午 02:03:33


定期保養

B 2 損壞 / 超出失圓度→更換。

不要試圖修理損壞或變形的車輪,必須更換新
1 品。


更換輪胎或輪圈後,每次都要平衡車輪。

2. 測量:
A. 前煞車卡鉗
• 縱向車輪失圓度
B. 後煞車卡鉗
• 橫向車輪失圓度
d. 將塑膠管另一端放在容器中。 參閱 4-13 頁
“前輪的檢查"及 4-19 頁
“後輪的檢
e. 慢慢作動煞車數次。 查"。
f. 操作煞車把手按壓到底,並保持在那個位
輪胎的檢查
置。
以下程序同時適用於前、後輪。
g. 鬆開空氣排放螺絲。
1. 檢查:

• 胎壓
鬆開空氣排放螺絲會排放壓力,並使煞車把手
超出標準值→調節。
接觸到油門握把或方向握把。

h. 鎖緊空氣排放螺絲再放開煞車把手。
i. 重複步驟 (e) 到 (h),直到塑膠管中的煞車
油沒有任何氣泡為止。
j. 然後以指定的煞車油將煞車主缸儲油槽添
加到正確高度。
k. 依規定的扭力鎖緊空氣排放螺絲。

煞車卡鉗空氣排放螺絲
 6 N·m (0.6 kgf·m, 4.4 lb·ft)
• 輪胎溫度和四周環境溫度相同的條件下,才
l. 以指定的煞車油將煞車主缸儲油槽添加到
可以檢查和調節胎壓。
正確高度。
• 根據總重量 ( 包括貨物、騎士、乘客和配件 )
參閱 3-12 頁“煞車油量的檢查"

及預期的騎乘速度,對胎壓進行調整。
m. 安裝煞車主缸蓋。
• 駕駛超載的機車會產生輪胎損壞、意外事故
煞車主缸蓋螺絲 或受傷。
 1.6 N·m (0.16 kgf·m, 1.2 lb·ft) • 機車請勿超載。

液壓煞車系統空氣排放以後,檢查煞車作動是 依政府法規規定:
否正常。 • 超過製造日期 6 年之新輪胎不得安裝於機
車。
• 建議輪胎使用期限自製造日期起最長為 10
車輪的檢查
年,並依實際使用狀況,得縮短之。
以下的程序同時適用於前、後輪。
1. 檢查:
• 車輪

3-14

BBJ-F8197-T0.indb 14 2020/12/23 下午 02:03:33


定期保養

磨耗限制 ( 前 )
保管輪胎之注意事項:  0.8 mm
• 避免日光直射及溫度、濕度過高。 磨耗限制 ( 後 )
• 避免置於雨淋、水浸處所。  0.8 mm
• 不可接近火爐或其他熱源。
• 不可存放於與油類接近之處所。
• 不可與會冒電氣火花之裝置接近。 經過廣泛測試後,以下是台灣山葉機車工業股
• 適當通風。 份有限公司推薦的輪胎型式。前輪胎與後輪胎
要使用同一製造廠且型式相同。如果使用山葉
推薦以外的輪胎型式,山葉將不提供操縱保證。
胎壓(在冷胎時測量)
 負載條件
  1 人騎乘 (0–90kg) 前輪胎
  前輪  尺寸
   150 kPa (1.50 kgf/cm2,22 psi)   120 / 70-12 51L
  後輪  製造商 / 型式
   200 kPa (2.00 kgf/cm2,29 psi)   DURO / HF903
 負載條件
  2 人騎乘 (90–158kg) 後輪胎
  前輪  尺寸
   150 kPa (1.50 kgf/cm2,22 psi)   130 / 70-12 56L
  後輪  製造商 / 型式
   200 kPa (2.00 kgf/cm2,29 psi)   DURO /HF903
* 包含貨物、騎士、乘客與配件的總重量。

新輪胎在輕微磨耗之前,抓地力相對較低。因
騎乘輪胎磨損的機車會導致危險,胎紋達到磨 此應先以正常速度行駛大約 100 公里,再進行
耗限制時,須立即更換輪胎。 高速騎乘。

2. 檢查: 註
• 輪胎表面 輪胎轉動方向的轉動記號“a":
損壞 / 磨損→更換輪胎。 • 安裝輪胎時,將轉動記號指向轉動方向。
• 輪胎的記號“b"對準氣嘴安裝。
1

b
a
3
2

1. 輪胎胎紋深度
2. 側壁
3. 磨耗指示器
車輪軸承的檢查
以下程序適用於所有車輪軸承。

3-15

BBJ-F8197-T0.indb 15 2020/12/23 下午 02:03:34


定期保養

1 檢查:
• 車輪軸承 1
參閱 4-13 頁
“前輪的檢查"及 4-19 頁
“後輪的檢
查"。 2
3
轉向舵頭的檢查與調整
1. 將機車垂直放置於平坦的場所。 4

機車需支撐穩固,不可有傾倒的危險。
c. 使用環狀螺帽扳手“2"鬆開下方環狀螺
註 帽“1"。
將機車置於適當的支架上,使前輪懸空。
環狀螺帽扳手
2. 檢查:  90890-01268
• 轉向舵頭
握住前叉內外管的外管底部,將前叉輕輕搖
動。
卡住 / 鬆動→調整轉向舵頭。
3. 拆卸: 1
• 整流罩總成
參閱 4-4 頁“拆卸整流罩總成"。
2
• 後腳防護擋板
參閱 4-6 頁“拆卸後腳防護擋板與置腳踏板"

• 多功能液晶儀錶
d. 使用轉向螺帽扳手“2"鎖緊下方環狀螺
參閱 4-7 頁“拆卸多功能液晶儀錶"。
帽“1"至指定扭力。
• 方向把手
參閱 4-47 頁“拆卸方向把手"。 轉向螺帽扳手
• 方向把手固定座  90890-01403
參閱 4-59 頁“拆卸方向把手固定座"。
4. 調整:
• 轉向舵頭 下方環狀螺帽
註  38 N·m (3.8 kgf·m, 28 lb·ft)
在鎖緊下方及中央環狀螺帽之前,須將螺牙的 註
黃油去除。 扭力扳手與轉向螺帽扳手設定成垂直角度。

a. 拆卸環狀螺帽保護罩。
b. 拆卸上方環狀螺帽“1"、固定墊圈“2"、
中央環狀螺帽“3"與橡膠墊圈“4"。
1

e. 完全放鬆下方環狀螺帽之後 (1/4 圈 ),再


使用轉向螺帽扳手鎖緊至指定的扭力。

3-16

BBJ-F8197-T0.indb 16 2020/12/23 下午 02:03:34


定期保養

不要鎖緊下方環狀螺帽超過指定的扭力。

下方環狀螺帽
 14 N·m (1.4 kgf·m, 10 lb·ft)

f. 左右轉動前叉,檢查轉向舵頭是否鬆動或
卡住。如果有鬆動或卡住,拆卸下三角架
檢查上方軸承與下方軸承。 l. 左右轉動前叉,檢查轉向舵頭是否鬆動或
參閱 4-59 頁“轉向舵頭"
。 卡住。
g. 安裝橡膠墊圈。 m. 安裝環狀螺帽保護套。
h. 安裝中央環狀螺帽“1"。 5. 安裝:
i. 用手指安裝中央環狀螺帽,使上下的環狀 • 方向把手固定座
螺帽之缺口要一致。必要時,固定下方環 參閱 4-59 頁“拆卸方向把手固定座"。
狀螺帽,再鎖緊中央環狀螺帽使缺口一 • 方向把手
致。 參閱 4-47 頁“拆卸方向把手"

j. 安裝固定墊圈“2"。 • 多功能液晶儀錶
註 參閱 4-7 頁“拆卸多功能液晶儀錶" 。
確認固定墊圈之凸片“a"與環狀螺帽之缺口 • 後腳防護擋板
“b"對齊。 參閱 4-6 頁“拆卸後腳防護擋板與置腳踏板"

• 整流罩總成
參閱 4-4 頁“拆卸整流罩總成" 。
2
轉向舵頭的潤滑
1
1. 潤滑:
a • 上軸承
• 下軸承
• 下軸承防塵油封
b
推薦潤滑劑
 鋰皂基黃油
k. 使用環狀螺帽扳手固定下方環狀螺帽與中
央環狀螺帽,再使用轉向螺帽扳手鎖緊上
車體鎖緊扭力的檢查
方環狀螺帽。
檢查所有螺帽、螺栓和螺絲是否都確實鎖緊。
轉向螺帽扳手 參閱 2-12 頁“鎖緊扭力"。
 90890-01403
煞車把手的潤滑
環狀螺帽扳手
潤滑把手樞軸點及把手金屬對金屬的活動部
 90890-01268
位。

上方環狀螺帽 推薦潤滑劑
 75 N·m (7.5 kgf·m, 55 lb·ft)  矽黃油

側支架的檢查
1. 檢查:
• 側支架作動

3-17

BBJ-F8197-T0.indb 17 2020/12/23 下午 02:03:34


定期保養

檢查側支架是否移動順暢。
移動不順暢→檢修或更換。

側支架的潤滑
潤滑側支架樞軸點、金屬對金屬的活動部位及
側支架彈簧的接觸點。

推薦潤滑劑
 鋰皂基黃油

主支架的檢查 後緩衝器總成的檢查
1. 檢查: 以下程序適用於所有的後緩衝器總成。
• 主支架作動 1. 將機車垂直放置於平坦的場所。
檢查主支架是否移動順暢。
移動不順暢→檢修或更換。 機車需支撐穩固,不可有傾倒的危險。
主支架的潤滑
潤滑側支架樞軸點、金屬對金屬的活動部位及 2. 檢查:
主支架彈簧的接觸點。 • 後緩衝器總成
漏油→更換後緩衝器總成。
推薦潤滑劑 參閱 4-64 頁“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鋰皂基黃油 3. 檢查:
• 後緩衝器總成作動
前叉的檢查 用力向下壓下座墊數次,檢查後緩衝器是否可
1. 將機車垂直放置於平坦的場所。 以平順地回彈。
作動不平順→更換。
參閱 4-64 頁“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機車需支撐穩固,不可有傾倒的危險。
後緩衝器的調整
2. 檢查: 下列步驟適用於左、右後緩衝器。
• 內管
損壞 / 刮傷→更換。 • 調整前使用主支架支撐機車。
• 油封 • 左、右緩衝器的調整環位置必須相同,否則
漏油→更換。 將造成騎乘時,機車的穩定性不足及失控情
3. 將機車直立並操作前煞車。 形發生。
4. 檢查:
• 前叉作動
用力向下壓下方向把手數次,檢查前叉是否可 彈簧預載
以平順的回彈。 1. 調整:
作動不平順→維修。 • 彈簧預載
參閱 4-52 頁“前叉"。 註
可使用隨車所附的調整工具“1"進行調整。

3-18

BBJ-F8197-T0.indb 18 2020/12/23 下午 02:03:34


定期保養


• 檢查引擎機油量前,需靜待數分鐘讓機油完
全流下。
• 檢查時,不要將引擎機油加油蓋旋入。
1

a. 往 (a) 或 (b) 方向調整調整環“1"。


b. 將緩衝器的位置指示器“2",固定在所
要的調整環凹槽內。 1 a

緩衝器彈簧負荷設定: b
 最小 ( 較軟 ):A
 最大 ( 較硬 ):D 推薦引擎機油品牌
 YAMALUBE
推薦引擎機油類型
A
C B  SAE 10W-40
1 D 推薦引擎機油等級
 API service SG type 或更高,
(b)  JASO standard MA 或 MB
2
(a)
不可讓外來物質進入曲軸箱內。

引擎機油量的檢查 5. 安裝 :
1. 將機車直立在平坦的場所。 • 引擎機油加油蓋 ( 含 O 型環 )
註 6. 起動引擎,暖機運轉數分鐘之後,停止引擎運
使用主支架駐車。機車要垂直的安置。 轉。
7. 再次檢查引擎機油油位。
2. 起動引擎,暖機運轉數分鐘後,停止引擎運
引擎機油的更換
轉。
1. 起動引擎,暖機運轉數分鐘之後,停止引擎運

轉。
檢查引擎機油油位之前,要等候數分鐘直至機油
2. 在引擎機油排油螺栓的下方放置集油容器。
油位穩定。
3. 拆卸:
• 引擎機油加油蓋“1"
3. 拆卸:
• 引擎機油排油螺栓“2"
• 引擎機油加油蓋“1"
( 含墊圈“3")
4. 檢查:
• 引擎機油量
引擎機油油位應該在最高油位記號“a"與最
低油位記號“b"之間。
少於最低油位記號→添加推薦引擎機油至規
定油位。

3-19

BBJ-F8197-T0.indb 19 2020/12/23 下午 02:03:35


定期保養

引擎機油排油螺栓
 20 N·m (2.0 kgf·m, 15 lb·ft)

7. 添加:
• 曲軸箱
( 添加規定數量的推薦引擎機油 )
1 容量
 總油量
  1.0±50 L
 定期更換機油
  0.9±50 L

8. 安裝:
3
• 量油尺
9. 起動引擎,暖機運轉數分鐘之後,停止引擎運
2 轉。
10.檢查:
• 引擎
4. 排放:
( 引擎機油是否洩漏 )
• 引擎機油
11. 檢查:
( 從曲軸箱完全排放 )
• 引擎機油油面
5. 如果機油濾清器濾網也需要更換或清洗,請
參閱 3-19 頁“引擎機油量的檢查"。
執行以下步驟。
12. 拆卸:
a. 拆卸引擎機油排油螺塞“1"、彈簧“2"與
• 前蓋
機油濾清器濾網“3" 。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
b. 更換新的 O 型環“4"

13. 檢查:
• 引擎機油壓力
3 a. 略微鬆開機油檢查螺栓“1" 。

4 1

c. 安裝新的或清洗的機油濾清器濾網與引擎
機油排油螺塞。

引擎機油排油螺塞 b. 起動引擎並保持引擎惰轉,確認引擎機
 20 N·m (2.0 kgf·m, 15 lb·ft) 油從機油檢查螺栓滲出。如果一分鐘後
引擎機油仍未滲出,請關閉引擎,以免引
6. 安裝: 擎燒付。必須在標準的引擎惰轉轉速下
• 引擎機油排油螺栓 檢查,請勿在高於標準的引擎惰轉轉速。
( 含新的墊圈 ) c. 檢查引擎機油各通道及機油泵浦是否損壞
或滲漏。參閱 5-45 頁“機油泵浦"

d. 解決問題後起動引擎,並再次檢查引擎機
油壓力。

3-20

BBJ-F8197-T0.indb 20 2020/12/23 下午 02:03:35


定期保養

e. 鎖緊機油檢查螺栓。 註
檢查冷卻水水位之前,要等候數分鐘直至冷卻水
機油檢查螺栓 水位穩定。
 7 N·m (0.7 kgf·m, 5.2 lb·ft)

14. 重設: 冷卻系統的檢查


• 機油更換指示器 1. 拆卸:
參閱 1-1 頁“多功能液晶儀錶"
。 • 前蓋、座墊及置物箱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
冷卻水水位的檢查
2. 檢查:
1. 將機車直立在平坦的場所。
• 水箱“1"

• 副水箱水管“2"
• 使用主支架支撐機車。
• 水箱進水管“3"
• 確保機車垂直的停放。
• 水箱出水管“4"
• 節溫器總成“5"
2. 檢查:
• 水泵浦進水管“6"
• 冷卻水水位
龜裂 / 損壞→更換。
冷卻水水位應該在最高水位記號“a"與最低
參閱 6-2 頁“水箱"及 6-5 頁“節溫器"

水位記號“b"之間。
低於最低水位記號→添加推薦冷卻水至規定
水位。 3
2 1
5
a 4
b
6

3. 安裝:
• 前蓋、座墊及置物箱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冷卻水的更換
如果沒有冷卻水可以添加,只能使用蒸餾水 ( 不 1. 拆卸:
含其他任何雜質元素的水 ) 短暫代替。不可使用 • 前蓋、置物箱
自來水、井水、包裝礦泉水、雨水、河水、山泉水、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含鹽水份或其他任何雜質元素的水等等進行添 • 水箱護蓋
加,以免造成冷卻系統內部零件損壞。如使用蒸 參閱 6-2 頁“水箱"。
餾水代替時,也請儘速至山葉服務網使用新的冷 2. 拆離:
卻水更換,否則冷卻系統將無法抵擋結霜及腐蝕。 • 副水箱水管
如果加水至冷卻水,請儘速至山葉服務網檢查冷 3. 排放:
卻水的抗凍劑,否則,將降低冷卻水的效果。 • 冷卻液
( 從副水箱排放 )
3. 起動引擎,暖機運轉數分鐘之後,停止引擎運 4. 拆卸:
轉。 • 水箱蓋
4. 檢查: • 副水箱蓋
• 冷卻水水位
• 水箱會因熱產生壓力。因此,水箱太熱時,不

3-21

BBJ-F8197-T0.indb 21 2020/12/23 下午 02:03:35


定期保養

可拆下水箱蓋。滾燙的冷卻液與蒸氣會在壓力 • 水箱排水螺栓
下噴出,進而造成嚴重的傷害。請務必等到水
水箱排水螺栓
箱冷卻後再拆下水箱蓋,步驟如下:
  1.0 N·m (0.1 kgf·m, 0.73 lb·ft)
• 拿一塊毛巾或厚布蓋住水箱蓋並且以逆時針
汽缸本體冷卻水排水螺栓
方向將水箱蓋慢慢旋轉到止動位置,以排放
  10 N·m (1.0 kgf·m, 7.4 lb·ft)
殘餘的壓力。當嘶嘶聲停止時,按下水箱蓋並
以逆時針方向旋轉取下。 11. 安裝:
• 水箱出水管
5. 拆卸: • 水箱進水管
• 水箱排水螺栓“1" • 副水箱水管
( 含 O 型環 ) 12 添加:
• 冷卻系統
( 使用指定數量的推薦冷卻水 )

推薦防凍液
 高品質的乙二醇防凍液含有保護
 鋁製引擎的抗氧化劑
混合比例
 4:6 ( 防凍液:水 )
1
水箱容量 ( 包含全部管路 )
 0.46 L
6. 排放:
副水箱容量 ( 到達最高液位記號 )
• 冷卻水
 0.13 L
( 從水箱排放 )
7. 拆卸: 註
• 水箱進水管 使用指定數量的推薦冷卻水添加到冷卻系統,直
• 水箱出水管 到冷卻水從空氣排放螺栓孔冒出為止。
8. 拆卸:
• 汽缸本體冷卻水排水螺栓“1"
( 含銅墊圈 ) 冷卻水處理需知
冷卻水可能造成傷害,處理時應特別小心。

• 如果冷卻水濺到眼睛,使用大量清水清洗並
且送醫。
• 如果冷卻水濺到衣服,儘快使用清水沖掉,接
著使用肥皂與水清洗。
• 如果不小心吞下冷卻液,立刻催吐並且送醫。
1

9. 排放: • 在冷卻水中加入水,會降低冷卻水的防凍效
• 冷卻水 果。如果必須使用水代替冷卻水,請調整冷卻
( 從引擎排放 ) 水的防凍濃度。
10. 安裝: • 如果沒有冷卻水,可使用蒸餾水或軟水代替。
• 銅墊片 New • 如果冷卻水碰到烤漆表面,立刻使用清水清
• 汽缸本體冷卻水排水螺栓 洗。
• O 型環 ( 水箱排水螺栓 ) New • 不同類型防凍液不可混合在一起。

3-22

BBJ-F8197-T0.indb 22 2020/12/23 下午 02:03:36


定期保養

註 參閱 3-21 頁“冷卻水水位的檢查"

• 添加冷卻水到水箱,拆卸空氣排放螺栓“1" 註
直到冷卻系統沒有空氣。 檢查冷卻水水面之前,要等候數分鐘直至冷卻水
• 鎖緊空氣排放螺栓至指定扭力。 水面穩定。

18.安裝:
空氣排放螺栓 • 水箱護蓋
 10 N·m (1.0 kgf·m, 7.4 lb·ft) 參閱 6-2 頁“水箱"。
• 置物箱、前蓋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齒輪油的更換
1. 將機車直立在平坦的場所。

1 • 使用主支架駐車。
• 機車要垂直的安置。

2.起動引擎,暖機運轉數分鐘後,停止引擎運轉。
13. 安裝: 3.在齒輪油排油螺栓的下方放置集油容器。
• 水箱蓋 4.拆卸:
14. 添加: •齒輪油加油蓋“1"
• 副水箱 含 O 型環“2"

( 添加推薦冷卻水到最高水面記號 ) • 齒輪油排油螺栓“3"
15. 安裝: ( 含銅墊圈“4")
• 副水箱蓋 將齒輪油全部排放。

安裝副水箱蓋“1"時,其凸緣“2"需朝向機車的
後側。若凸緣朝右側,則可能會被騎士置腳踏板
卡住。

1
2
2

1. 冷卻水副水箱蓋 3 4
a. 凸緣

16. 起動引擎,暖機運轉數分鐘之後,停止引擎運
轉。
17. 檢查: 5. 安裝:
• 冷卻水水面 • 齒輪油排油螺栓
( 含銅墊圈 New )

3-23

BBJ-F8197-T0.indb 23 2020/12/23 下午 02:03:36


定期保養

• 前煞車燈開關的作動
齒輪油排油螺栓
• 後煞車燈開關的作動
 20 N·m (2.0 kgf·m, 15 lb·ft)
當操作煞車把手時,確認煞車燈會點亮。
6. 添加: 不會點亮→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 齒輪油 鋼索的檢查與潤滑
( 加入規定容量的推薦齒輪油 ) 以下程適用於所有的內側與外側鋼索。
推薦齒輪油類型
 YAMALUBE 損壞的鋼索外部會造成鋼索腐蝕並影響鋼索作
 SAE 10W-30 或 10W-40 動,請儘快更換鋼索總成。
更換油量
 0.1±10 L 1. 檢查:
• 鋼索外部
7. 安裝:
損壞→更換。
• 齒輪油加油蓋
2. 檢查:
( 含 O 型環 New )
• 鋼索作動

作動不平順→潤滑。
使用鋰皂基黃油潤滑 O 型環。
推薦潤滑劑
8. 起動引擎,暖機運轉數分鐘後,檢查是否有漏  引擎機油或適當的鋼索潤滑劑
油現象。
9. 檢查: 註
• 變速箱 垂直的手持鋼索端並滴入少許引擎機油或適用
( 齒輪油是否洩漏 ) 的鋼索潤滑劑於外鋼索與內鋼索之間的空隙
內。
V 型皮帶的更換
1. 拆卸:
• 空氣濾清器總成 座墊鎖的檢查
參閱 7-7 頁“拆卸節流閥本體" 。 1. 檢查:
• V 型皮帶箱蓋 • 座墊鎖操作
參閱 5-32 頁“拆卸 V 型皮帶箱"。 檢查座墊鎖作動是否順暢。
• V 型皮帶 座墊開關作動不良→更換。
參閱 5-33 頁
“拆卸V型皮帶、主槽輪與副槽輪"

座墊鎖的潤滑
2. 檢查:
潤滑樞軸點與金屬對金屬的活動零件接觸點。
• V 型皮帶
損壞 / 磨損→更換。 推薦的潤滑劑
黃油 / 機油→清潔主、副槽輪。  鋰皂基黃油
3. 安裝:
• V 型皮帶
參閱 5-33 頁
“拆卸V型皮帶、主槽輪與副槽輪"

• V 型皮帶箱箱蓋
參閱 5-32 頁“拆卸 V 型皮帶箱"。
• 空氣濾清器總成
參閱 7-7 頁“拆卸節流閥本體" 。

煞車燈開關的檢查
1. 檢查:

3-24

BBJ-F8197-T0.indb 24 2020/12/23 下午 02:03:37


定期保養

油門握把作動的檢查
1. 檢查:
• 油門鋼索
損傷 / 劣化→更換。
• 油門鋼索的安裝
錯誤→重新安裝油門鋼索。
參閱 4-47 頁“方向把手"。
2 3 1
2. 檢查:
• 油門握把動作
活動不平順→潤滑或更換瑕疵零件。 d. 鎖緊固定螺帽。

推薦的潤滑劑 固定螺帽
 適當的鋼索潤滑劑  2.8 N·m (0.28 kgf·m, 2.1 lb·ft)

註 e. 將橡膠蓋推回到原來的位置。
將引擎熄火,然後慢慢轉動油門握把再放開。確 註
認放開時油門握把能平順的回位。將方向把手向 確認橡膠蓋將調整螺帽完整地蓋住。
左和右轉到底,確認不會干涉到油門鋼索。

3. 檢查: 油門握把的自由間隙調整之後,起動引擎並向左
• 油門握把自由間隙“a" 或向右旋轉方向把手,確定未造成引擎惰轉轉速
超出標準值→調整。 變化。

油門握把自由間隙
 3.0–5.0 mm 開關、燈類與訊號的檢查
1. 檢查所有開關操作正常,且所有燈均正常點
亮。
故 障 → 參 閱 基 本 資 訊 ( 不 同 卷 冊 Y0A-
28197-T0) 及 8-55 頁“開關的檢查"。

前燈光束的調整
1. 拆卸:
a • 上整流罩
參閱 4-4 頁“拆卸整流罩總成"

2. 調整:
4. 調整: • 前燈光束
• 油門握把自由間隙 " a. 調整上、下光束時,旋轉調整螺栓“1"。
a. 往後拉開橡膠蓋“1"。 b. 調整左、右光束時,旋轉調整螺栓“2"。
b. 放鬆固定螺帽“2"
。 註
c. 旋轉調整螺帽“3",直到取得指定的油門 調整光速時,遠、近光燈會同時調整。
握把自由間隙為止。

3-25

BBJ-F8197-T0.indb 25 2020/12/23 下午 02:03:37


定期保養

3. 安裝:
• 上整流罩
參閱 4-4 頁“拆卸整流罩總成"

3-26

BBJ-F8197-T0.indb 26 2020/12/23 下午 02:03:38


車體

一般車體 ...................................................................................................................... 4-1


拆卸多功能液晶儀錶......................................................................................................................... 4-8
安裝多功能液晶儀錶......................................................................................................................... 4-9

前輪 ........................................................................................................................... 4-10
前輪的拆卸..........................................................................................................................................4-13
前輪的分解 ..........................................................................................................................................4-13
前輪的檢查..........................................................................................................................................4-13
前輪感知器與感知器轉子的檢查 ................................................................................................4-14
前輪的組立..........................................................................................................................................4-14
輪胎的安裝 ..........................................................................................................................................4-15
前輪靜態平衡的調整 .......................................................................................................................4-15
前輪與煞車碟盤的安裝...................................................................................................................4-15

後輪 ........................................................................................................................... 4-18 4
後輪的拆卸..........................................................................................................................................4-19
後輪的檢查 ..........................................................................................................................................4-19
輪胎的安裝 ..........................................................................................................................................4-19
後輪靜態平衡的調整 ...................................................................................................................... 4-20
後輪與煞車碟盤的安裝 .................................................................................................................. 4-20

前煞車 ........................................................................................................................ 4-21


前言 ...................................................................................................................................................... 4-27
前煞車碟盤的檢查 ........................................................................................................................... 4-27
前煞車片的更換 ................................................................................................................................ 4-28
前煞車卡鉗的拆卸 ...........................................................................................................................4-29
前煞車卡鉗的分解 ...........................................................................................................................4-29
前煞車卡鉗的檢查 ...........................................................................................................................4-29
前煞車卡鉗的組立 ...........................................................................................................................4-30
前煞車卡鉗的安裝 ...........................................................................................................................4-30
前煞車主缸的拆卸 ........................................................................................................................... 4-31
前煞車主缸的檢查 ........................................................................................................................... 4-31
前煞車主缸的組立 ...........................................................................................................................4-32
前煞車主缸的安裝 ...........................................................................................................................4-32

後煞車 ........................................................................................................................ 4-34


前言 ......................................................................................................................................................4-40
後煞車碟盤的檢查 ...........................................................................................................................4-40

BBJ-F8197-T0.indb 27 2020/12/23 下午 02:03:38


後煞車片的更換 ................................................................................................................................4-40
後煞車卡鉗的拆卸 ........................................................................................................................... 4-41
後煞車卡鉗的分解 ........................................................................................................................... 4-41
後煞車卡鉗的檢查 ...........................................................................................................................4-42
後煞車卡鉗的組立 ...........................................................................................................................4-42
後煞車卡鉗的安裝 ...........................................................................................................................4-43
後煞車主缸的拆卸 ...........................................................................................................................4-44
後煞車主缸的檢查 ...........................................................................................................................4-44
後煞車主缸的組立 ...........................................................................................................................4-44
後煞車主缸的安裝 ...........................................................................................................................4-44

方向把手 .................................................................................................................... 4-47


方向把手的拆卸................................................................................................................................4-49
方向把手的檢查 ................................................................................................................................4-49
方向把手的安裝 ................................................................................................................................4-49

前叉 ........................................................................................................................... 4-52
前叉內外管的拆卸 ...........................................................................................................................4-55
前叉內外管的分解 ...........................................................................................................................4-55
前叉內外管的檢查 ...........................................................................................................................4-56
前叉內外管的組立 ...........................................................................................................................4-56
前叉內外管的安裝 ...........................................................................................................................4-58

轉向舵頭 .................................................................................................................... 4-59


下三角架的拆卸................................................................................................................................4-62
轉向舵頭的檢查................................................................................................................................4-62
轉向舵頭的安裝................................................................................................................................4-63

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4-64
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的拆卸 ....................................................................................................4-65
後緩衝器總成的檢查 ......................................................................................................................4-65
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的安裝 ....................................................................................................4-65

後臂總成 .................................................................................................................... 4-66


後臂總成的拆卸 ...............................................................................................................................4-67
後臂總成的檢查 ...............................................................................................................................4-67
後臂總成的安裝 ...............................................................................................................................4-67

BBJ-F8197-T0.indb 28 2020/12/23 下午 02:03:38


一般車體

一般車體
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14 N·m (1.4 kgf·m, 10 lb·ft)

T.R
.
13 N·m (1.3 kgf·m, 9.6 lb·ft)
7
T.R
.

8
1 4
5

5 N·m (0.5 kgf·m, 3.7 lb·ft)


6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 座墊 1
2 後緩衝器調整工具 1
3 銷 1
4 電瓶盒蓋 1
5 置物箱 1
6 前蓋 1
7 塞子 4
8 後握把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1

BBJ-F8197-T0.indb 1 2020/12/23 下午 02:03:38


一般車體

拆卸側蓋總成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座墊 / 置物箱 / 胸蓋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1 側蓋總成 1
2 尾燈 / 煞車燈接頭 1 拆離。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2

BBJ-F8197-T0.indb 2 2020/12/23 下午 02:03:39


一般車體

分解側蓋總成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 尾燈上蓋 1
2 左側蓋 1
3 右側蓋 1
4 尾燈 / 煞車燈總成 1
5 尾燈下蓋 1
組立時,依照分解相反順序進行。

4-3

BBJ-F8197-T0.indb 3 2020/12/23 下午 02:03:39


一般車體

拆卸整流罩總成

1 2.8 N·m (0.28 kgf·m, 2.1 lb·ft)

T .R
.
5

A A
3
4

5 N·m (0.5 kgf·m, 3.7 lb·ft)


T .R
.

7 N·m (0.7 kgf·m, 5.2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 上整流罩 1
2 整流罩總成 1
3 頭燈接頭 1 拆離。
4 左下側整流罩 1
5 右下側整流罩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4

BBJ-F8197-T0.indb 4 2020/12/23 下午 02:03:39


一般車體

分解整流罩總成

4
2
7

4.0 N·m (0.40 kgf·m, 3.0 lb·ft)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 頭燈罩邊條 1
2 左側板 1
3 左上側整流罩 1
4 右側板 1
5 右上側整流罩 1
6 頭燈罩 1
7 頭燈 1
組立時,依照分解相反順序進行。

4-5

BBJ-F8197-T0.indb 5 2020/12/23 下午 02:03:39


一般車體

拆卸後腳防護擋板與置腳踏板

19 N·m (1.9 kgf·m, 14 lb·ft) 10 N·m (1.0 kgf·m, 7.4 lb·ft)


T .R

T .R
.

.
4
2
5

6 8
7

1
3

7 N·m (0.7 kgf·m, 5.2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側蓋總成 參閱 4-2 頁“拆卸側蓋總成"。
整流罩總成 參閱 4-4 頁“拆卸整流罩總成"。
1 左置腳踏桿 1
2 右置腳踏桿 1
3 置腳踏板 1
4 掛鈎 1
5 汽油箱蓋護蓋 1
6 USB 插座 1
7 束帶 1
8 後腳防護擋板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6

BBJ-F8197-T0.indb 6 2020/12/23 下午 02:03:39


一般車體

拆卸多功能液晶儀錶

3
7

4 9
6

8
(3) 1

6 N·m (0.6 kgf·m, 4.4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整流罩總成 參閱 4-4 頁“拆卸整流罩總成"。
1 束帶 1 打開。
2 鋼索固定夾 1
3 束帶 1 打開。
4 束帶 1 打開。
5 多功能液晶儀錶引線接頭 4 拆離。
6 多功能液晶儀表接頭 1 拆離。
7 多功能液晶儀錶總成 1
8 多功能液晶儀錶下蓋 1 更換時,要將儀錶總成引線一起更換。
9 束帶 1 打開。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7

BBJ-F8197-T0.indb 7 2020/12/23 下午 02:03:39


一般車體

拆卸多功能液晶儀錶
1. 拆卸:
• 多功能液晶儀錶導線接頭
• 多功能液晶儀錶 4
• 位置燈燈座
• 多功能液晶儀錶下蓋
a. 拆下多功能液晶儀錶引線接頭“1"。

f. 將正面左前側的下蓋稍微撥開,然後使用
蓋類拆卸工具“5"慢慢橫移劃出將外側
處卡榫脫出。

1
5
b. 拆下多功能液晶儀錶下蓋 4 顆固定螺絲。
c. 從多功能液晶儀錶右側旁邊稍微將下蓋撥
開,然後使用蓋類拆卸工具“2"將下蓋
分離。

g. 再將正面右前側的下蓋稍微撥開,然後使
2 用蓋類拆卸工具“6"慢慢橫移劃出將外
側處卡榫脫出。

d. 將正面後側的下蓋稍微撥開,再使用蓋類
拆卸工具“3"將下蓋完全撥開。
3

h. 拆下多功能液晶儀錶固定螺帽“7"及墊
片。

e. 將左側旁邊的下蓋稍微撥開,然後使用蓋
類拆卸工具“4"將下蓋分離。
7 7

4-8

BBJ-F8197-T0.indb 8 2020/12/23 下午 02:03:40


一般車體

固定螺帽拆卸時,墊片請勿遺失。

i. 取下多功能液晶儀錶。
j. 逆時針方向將位置燈燈座旋轉到底後取下
燈座。
k. 將下蓋取下。

安裝多功能液晶儀錶
1. 安裝:
• 多功能液晶儀錶下蓋
• 位置燈燈座
• 多功能液晶儀錶
• 多功能液晶儀錶引線接頭
a. 將多功能液晶儀錶下蓋放置在多功能液
晶儀錶的固定支架上方。
b. 位置燈燈座的凸緣對準下蓋的燈殼凹槽後
組入,並順時針方向旋轉到底即可。
c. 將多功能液晶儀錶的螺栓安裝到固定支架
的固定孔內,並將多功能液晶儀錶下蓋組
裝到多功能液晶儀錶。
d. 安裝墊片並鎖緊固定螺帽。

固定螺帽
 6 N·m (0.6 kgf·m, 4.4 lb·ft)

e. 安裝多功能液晶儀錶引線接頭

4-9

BBJ-F8197-T0.indb 9 2020/12/23 下午 02:03:40


前輪

前輪
拆卸前輪與煞車碟盤

5 N·m (0.5 kgf·m, 3.7 lb·ft)


4
T .R
.

1
2

7 N·m (0.7 kgf·m, 5.2 lb·ft)


3
T .R
.

23 N·m (2.3 kgf·m, 17 lb·ft) 5


T .R
.

8 5 N·m (0.5 kgf·m, 3.7 lb·ft)

T .R
.
26 N·m (2.6 kgf·m, 19 lb·ft)

T .R
.
13

7
12
6
11
LT

8 N·m (0.8 kgf·m, 5.9 lb·ft) 10 5 N·m (0.5 kgf·m, 3.7 lb·ft)
T .R
T .R

.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整流罩總成 參閱 4-4 頁“拆卸整流罩總成"。
前煞車卡鉗 參閱 4-22 頁“拆卸前煞車主缸"。
1 前輪感知器接頭 1 拆離。
2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1 1
3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3 1
4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2 1
5 前輪感知器 1
6 前輪擋泥蓋 1
7 前輪軸螺帽 1
8 前輪軸 1
9 前輪 1
10 軸環 1
11 軸環 1

4-10

BBJ-F8197-T0.indb 10 2020/12/23 下午 02:03:40


前輪

拆卸前輪與煞車碟盤

5 N·m (0.5 kgf·m, 3.7 lb·ft)


4
T .R
.

1
2

7 N·m (0.7 kgf·m, 5.2 lb·ft)


3
T .R
.

23 N·m (2.3 kgf·m, 17 lb·ft) 5


T .R
.

8 5 N·m (0.5 kgf·m, 3.7 lb·ft)

T .R
.
26 N·m (2.6 kgf·m, 19 lb·ft)

T .R
.
13

7
12
6
11
LT

8 N·m (0.8 kgf·m, 5.9 lb·ft) 10 5 N·m (0.5 kgf·m, 3.7 lb·ft)
T .R
T .R

.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2 前煞車碟盤 1
13 前輪感知器轉子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11

BBJ-F8197-T0.indb 11 2020/12/23 下午 02:03:41


前輪

分解前輪

1
New 2
3

2 New
1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 油封 2
2 軸承 2
3 隔環 1
組立時,依照分解相反順序進行。

4-12

BBJ-F8197-T0.indb 12 2020/12/23 下午 02:03:41


前輪

前輪的拆卸
1. 將機車垂直放置於平坦的場所。

機車需支撐穩固,不可有傾倒的危險。
2
2. 拆離:
1
•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2
• 前煞車卡鉗

c. 拆卸車輪軸承“3",使用一般的軸承拉
拆離前煞車卡鉗時,不可壓下煞車把手。
拔器“4"。

3. 拆離:
• 前輪感知器接頭
•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3、1 4
• 前輪感知器
4. 拆卸:
• 前輪擋泥蓋
5. 抬高:
• 前輪

將機車置於適當的支架上,使前輪懸空。 前輪的檢查
1. 檢查:
6. 拆卸: • 輪軸
• 前輪軸 在平坦表面上滾動輪軸。
• 軸環 翹曲→更換。
• 前輪
輪軸翹曲限制
 0.25 mm
請勿將煞車碟盤與前輪感知器轉子朝下放置,
這會造成煞車碟盤與前輪感知器轉子損壞。

切勿試圖將翹曲的輪軸弄直。
前輪的分解
1. 拆卸:
• 油封
• 車輪軸承
a. 清潔前輪轂的表面。
b. 以平頭螺絲起子拆卸油封“1"。

為避免損壞輪圈,請在螺絲起子和輪圈表面之
間放一塊布“2"。

2. 檢查:
• 輪胎
• 前輪
損壞 / 磨損→更換。

4-13

BBJ-F8197-T0.indb 13 2020/12/23 下午 02:03:41


前輪

參閱 3-14 頁
“車輪的檢查"
與 3-14 頁
“輪胎的 1. 檢查:
檢查"。 • 前輪感知器“1"
3. 測量: 龜裂 / 翹曲 / 變形→更換。
• 縱向車輪失圓度“1" 鐵粉 / 灰塵→清潔。
• 橫向車輪失圓度“2"
超出標準限制→更換。

縱向車輪失圓度限制
 1.0 mm
橫向車輪失圓度限制
 0.5 mm

2 2. 檢查:
1 • 前輪感知器轉子“1"
龜裂 / 損傷 / 刮傷→更換前輪感知器轉子。
鐵粉 / 灰塵 / 溶劑→清潔。

清潔車輪感知器轉子時,請小心不要損壞感知
器轉子的表面。
4. 檢查:
• 車輪軸承
前輪轉動不順或鬆動→更換車輪軸承。
• 油封
損壞 / 磨耗→更換。

前輪的組立
1. 安裝:
• 車輪軸承 New
• 油封 New
前輪感知器與感知器轉子的檢查 a. 安裝新的右側車輪軸承。

• 前輪感知器無法拆解,且請勿嘗試拆解。若 安裝時不要碰到車輪軸承內環“1"或軸承鋼珠
故障請更換新品。 “2",只能接觸外環座“3"。
• 前輪感知器或前輪感知器轉子需遠離任何類
型的磁鐵(包括磁性拾取工具、磁性螺絲起 註
子等)。 使用符合車輪軸承外環座直徑的套筒“4"。
• 請勿讓車輪感知器或車輪感知器轉子掉落或
受到撞擊。

4-14

BBJ-F8197-T0.indb 14 2020/12/23 下午 02:03:41


前輪

2
3
1
2
A

b. 安裝隔環。 1. 輪胎唇
c. 安裝新的左側車輪軸承。 2. 輪圈
註 A. 潤滑油全周塗抹軌跡
壓下軸承直到內環碰到隔環為止。 前輪靜態平衡的調整

d. 安裝新的油封。 • 輪胎、車輪或二者都更換時,要調整前輪靜
輪胎的安裝 態的平衡。
1. 安裝: • 調整前輪靜態的平衡前需安裝煞車碟盤。
• 輪胎
1. 調整:
• 後輪靜態平衡
為避免輪胎安裝後造成漏氣,安裝輪胎時請注
參閱“服務手冊基 本資訊" (不同卷 冊 Y0A-
意下列事項:
28197-T0)中的“車輪靜態平衡的調整"。
• 輪胎安裝時,請在輪胎唇與輪圈接觸的地方
塗 布“SUNLUBE T-97" 潤 滑 劑 與 水 1:1 前輪與煞車碟盤的安裝
調配使用。 1. 安裝:
• 輪胎充氣時,需確保充氣到 350 kPa (3.50 • 前煞車碟盤“1"
kgf/cm²,50 psi) 再 降 到 150 kPa (1.50 • 前輪感知器轉子“2"
kgf/cm²,22 psi)。
前煞車碟盤螺栓
 23 N·m (2.3 kgf·m, 17 lb·ft)
 螺絲固定劑
依政府法規規定: 前輪感知器轉子螺栓
• 超過製造日期 6 年之新輪胎不得安裝於機  8 N·m (0.8 kgf·m, 5.9 lb·ft)
車。  螺絲固定劑
• 建議輪胎使用期限自製造日期起最長為 10
年,並依實際使用狀況,得縮短之。
• 請勿讓車輪感知器轉子掉落或受到撞擊。
• 若車輪感知器轉子上沾有溶劑,請立即拭
保管輪胎之注意事項: 淨。
• 避免日光直射及溫度、濕度過高。 • 更換新的煞車碟盤螺栓與車輪感知器轉子螺
• 避免置於雨淋、水浸處所。 栓。
• 不可接近火爐或其他熱源。
• 不可存放於與油類接近之處所。 註
• 不可與會冒電氣火花之裝置接近。 • 煞車碟盤倒角側“a"朝內側組裝。
• 適當通風。 • 安裝前輪感知器轉子,打印標誌“b"朝外。
• 以分段的方式鎖緊螺栓。

4-15

BBJ-F8197-T0.indb 15 2020/12/23 下午 02:03:42


前輪

前輪感知器螺栓
 7 N·m (0.7 kgf·m, 5.2 lb·ft)

確定前輪感知器轉子及前輪感知器中沒有任何
異物。異物會造成前輪感知器轉子及前輪感知
器損壞。


b • 安裝前輪感知器時,請檢查車輪感知器導線
是否扭轉。
• 若要進行前輪感知器導線的配置,請參閱
2-13 頁“鋼索、電線、管路配置圖"。
2
7. 測量:
• 距離“a"
(前輪感知器轉子“1"
與前輪感知器
“2"
之間)
2. 檢查: 超出標準值→檢查車輪軸承是否鬆動,以及
• 前煞車碟盤 前輪感知器和感知器轉子的安裝條件(過度
參閱 4-27 頁“前煞車碟盤的檢查"。 扭力造成的翹曲、安裝方向錯誤、轉子偏離
3. 潤滑: 中央位置、螺絲固定劑塗抹在轉子的安裝表
• 前輪軸 面上、維修期間撞擊造成的變形,以及有異
• 前輪軸螺帽 物卡住)。如果任何零件不良,請維修或更
換不良的零件。
推薦潤滑劑
 鋰皂基黃油 距離“a " ( 前輪感知器轉子與前
輪感知器之間 )
4. 安裝:  0.74–1.06 mm
• 前輪

• 軸環
從前輪轉動一圈當中的各個位置,測量前輪感
• 前輪軸
知器轉子與前輪感知器之間的距離。在使用厚
• 前輪軸螺帽
薄規時,請勿轉動前輪,否則可能會損壞前輪
5. 鎖緊:
感知器轉子及前輪感知器。
• 前輪軸螺帽

前輪軸螺帽
厚薄規
 26 N·m (2.6 kgf·m, 19 lb·ft)
 90890-03180

鎖緊前輪軸螺帽之前,用力按壓方向把手數次,
檢查前叉是否作動順暢。

6. 安裝:
• 前輪感知器

4-16

BBJ-F8197-T0.indb 16 2020/12/23 下午 02:03:42


前輪

a 2

2 1

8. 安裝:
• 前煞車卡鉗
前煞車油管 / 導線導件

前煞車卡鉗螺栓
 49 N·m (4.9 kgf·m, 36 lb·ft)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2 螺栓
 5 N·m (0.5 kgf·m, 3.7 lb·ft)

確認煞車油管的配置正確。

4-17

BBJ-F8197-T0.indb 17 2020/12/23 下午 02:03:42


後輪

後輪
拆卸後輪與煞車碟盤

7 N·m (0.7 kgf·m, 5.2 lb·ft)

T .R
.
23 N·m (2.3 kgf·m, 17 lb·ft)

T .R
.
1

LT

2
3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置物箱 / 前蓋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後煞車卡鉗 參閱 4-38 頁“拆卸後煞車卡鉗"。
排氣管 / 右後緩衝器總成 參閱 4-64 頁“拆卸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後臂 參閱 4-66 頁“拆卸後臂"。
空氣濾清器總成 參閱 7-7 頁“拆卸節流閥本體"。
1 後擋泥蓋 1
2 後輪 1
3 後煞車碟盤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18

BBJ-F8197-T0.indb 18 2020/12/23 下午 02:03:42


後輪

後輪的拆卸
縱向車輪失圓度限制
1. 將機車垂直放置於平坦的場所。
 1.0 mm
橫向車輪失圓度限制
機車需支撐穩固,不可有傾倒的危險。  0.5 mm

2. 抬高: 輪胎的安裝
• 後輪 1. 安裝:
註 • 輪胎
於平坦地面上使用主支架駐車,使後輪懸空。

為避免輪胎安裝後造成漏氣,安裝輪胎時請注
3. 拆卸:
意下列事項:
• 後煞車卡鉗
• 輪胎安裝時,請在輪胎唇與輪圈接觸的地方
參閱 4-38 頁“拆卸後煞車卡鉗"。
塗 布“SUNLUBE T-97" 潤 滑 劑 與 水 1:1
• 排氣管
調配使用。
• 右後緩衝器總成
• 輪胎充氣時,需確保充氣到 350 kPa (3.50
參閱 4-64 頁“拆卸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kgf/cm²,50 psi) 再 降 到 200 kPa (2.00
• 水箱護蓋
kgf/cm²,29 psi)。
• 後臂
參閱 4-66 頁“拆卸後臂"。
• 空氣濾清器總成
參閱 7-7 頁“拆卸節流閥本體"。 依政府法規規定:
4. 拆卸: • 超過製造日期 6 年之新輪胎不得安裝於機
• 後擋泥蓋 車。
• 後輪 • 建議輪胎使用期限自製造日期起最長為 10
年,並依實際使用狀況,得縮短之。

請勿將煞車碟盤朝下放置,這會造成煞車碟盤
損壞。
保管輪胎之注意事項:
註 • 避免日光直射及溫度、濕度過高。
拆卸後輪時,不可壓下煞車把手。 • 避免置於雨淋、水浸處所。
• 不可接近火爐或其他熱源。
• 不可存放於與油類接近之處所。
後輪的檢查 • 不可與會冒電氣火花之裝置接近。
1. 檢查: • 適當通風。
• 輪胎
• 後輪
損壞 / 磨損→更換。 1
參閱 3-14 頁
“車輪的檢查"與 3-14 頁
“輪胎的
檢查"。
2. 測量:
• 縱向車輪失圓度 2
• 橫向車輪失圓度
參閱 4-13 頁“前輪的檢查"。
A

1. 輪胎唇

4-19

BBJ-F8197-T0.indb 19 2020/12/23 下午 02:03:42


後輪

2. 輪圈 • 後臂總成
A. 潤滑油全周塗抹軌跡 參閱 4-66 頁“拆卸後臂"。
後輪靜態平衡的調整

• 輪胎、車輪或二者都更換時,要調整後輪靜
態平衡。
• 調整後輪靜態的平衡前需安裝煞車碟盤。

1. 調整:
• 後輪靜態平衡
參閱“服務手冊基 本資訊" (不同卷 冊 Y0A-
28197-T0)中的“車輪靜態平衡的調整"。

後輪與煞車碟盤的安裝
1. 安裝:
• 後煞車碟盤“1"

煞車碟盤螺栓
 23 N·m (2.3 kgf·m, 17 lb·ft)
 螺絲固定劑

更換新的煞車碟螺栓。


• 煞車碟盤倒角側 "a" 朝內側組裝。
• 以分段的方式鎖緊螺栓。

1
1

2. 檢查:
• 後煞車碟盤
參閱 4-40 頁“後煞車碟盤的檢查"。
3. 安裝:
• 後擋泥蓋

後擋泥蓋螺栓
 7 N·m (0.7 kgf·m, 5.2 lb·ft)

4-20

BBJ-F8197-T0.indb 20 2020/12/23 下午 02:03:42


前煞車

前煞車
拆卸前煞車片

5 N·m (0.5 kgf·m, 3.7 lb·ft)


T .R
.

7
1

8
8

6
3 4
18 N·m (1.8 kgf·m, 13 lb·ft) 5
T .R
.

2.5 N·m (0.25 kgf·m, 1.8 lb·ft)


T .R
.

49 N·m (4.9 kgf·m, 36 lb·ft)


7 N·m (0.7 kgf·m, 5.2 lb·ft)
T .R
.
T .R
.

7 N·m (0.7 kgf·m, 5.2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前輪感知器 1 參閱 4-10 頁“拆卸前輪與煞車碟盤"。
1 反光片 1
2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2 1
3 螺塞 1
4 前煞車片固定螺栓 1
5 前輪感知器導線導件 1
6 前煞車卡鉗 1
7 前煞車片 2
8 前煞車片墊片 2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21

BBJ-F8197-T0.indb 21 2020/12/23 下午 02:03:43


前煞車

拆卸前煞車主缸

10 N·m (1.0 kgf·m, 7.4 lb·ft)


1.6 N·m (0.16 kgf·m, 1.2 lb·ft)

T .R
.
T .R
.

1.0 N·m (0.10 kgf·m, 0.73 lb·ft) 17


T .R
.

5
2
8
3
S
9 4
S

New New
9 15
18

13 16
12
11 14
1
S
7
S 8
6 S
10
6 N·m (0.6 kgf·m, 4.4 lb·ft)
30 N·m (3.0 kgf·m, 22 lb·ft)
T .R
.

T .R
.

1.0 N·m (0.10 kgf·m, 0.73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排放。
煞車油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1 夾環 1
2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蓋 1
3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固定座 1
4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 1
5 前煞車把手保護蓋 1
6 前煞車燈開關接頭 2 拆離。
7 前煞車燈開關 1
8 前煞車把手樞軸螺栓 / 螺帽 1/1
9 前煞車把手 / 彈簧 1/1
10 連動煞車鋼索 1
11 連動煞車鋼索彈簧 1
12 扣線機構 1

4-22

BBJ-F8197-T0.indb 22 2020/12/23 下午 02:03:43


前煞車

拆卸前煞車主缸

10 N·m (1.0 kgf·m, 7.4 lb·ft)


1.6 N·m (0.16 kgf·m, 1.2 lb·ft)

T .R
.
T .R
.

1.0 N·m (0.10 kgf·m, 0.73 lb·ft) 17


T .R
.

5
2
8
3
S
9 4
S

New New
9 15
18

13 16
12
11 14
1
S
7
S 8
6 S
10
6 N·m (0.6 kgf·m, 4.4 lb·ft)
30 N·m (3.0 kgf·m, 22 lb·ft)
T .R
.

T .R
.

1.0 N·m (0.10 kgf·m, 0.73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3 敲擊器 1
14 連結螺栓 1
15 銅墊圈 2
16 前煞車油管 1
17 前煞車主缸固定座 1
18 前煞車主缸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23

BBJ-F8197-T0.indb 23 2020/12/23 下午 02:03:43


前煞車

分解前煞車主缸

S BF

BF

1 New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 前煞車主缸組 1
2 前煞車主缸本體 1
組立時,依照分解相反順序進行。

4-24

BBJ-F8197-T0.indb 24 2020/12/23 下午 02:03:43


前煞車

拆卸前煞車卡鉗

5 N·m (0.5 kgf·m, 3.7 lb·ft)


T .R
.

2
1

New
4

3
5
4
New

30N·m (3.0 kgf·m, 22 lb·ft)


T .R
.

7
7N·m (0.7 kgf·m, 5.2 lb·ft)
T .R
.

49 N·m (4.9 kgf·m, 36 lb·ft)


T .R
.

7N·m (0.7 kgf·m, 5.2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排放。
煞車油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1 反光片 1
2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2 1
3 連結螺栓 1
4 銅墊圈 2
5 前煞車油管 1
6 前輪感知器 1
7 前輪感知器導線導件 1
8 前煞車卡鉗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25

BBJ-F8197-T0.indb 25 2020/12/23 下午 02:03:43


前煞車

分解前煞車卡鉗

8
6 N·m (0.6 kgf·m, 4.4 lb·ft)

T .R
.
2 1
New
4 New
3

BF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前煞車片 參閱 4-21 頁“拆卸前煞車片"。
1 前煞車卡鉗支架 1
2 前煞車卡鉗活塞 2
3 前煞車卡鉗活塞防塵油封 2
4 前煞車卡鉗活塞油封 2
5 彈簧 1
6 彈簧座 1
7 空氣排放螺絲 / 蓋 1/1
8 前煞車卡鉗本體 1
組立時,依照分解相反順序進行。

4-26

BBJ-F8197-T0.indb 26 2020/12/23 下午 02:03:43


前煞車

前言

極少需要分解碟式煞車組件。因此,請遵照以
下防範措施:
• 若非必要,不可分解煞車組件。
• 當液壓煞車系統異常時,就必須將整個煞車
系統分解、排放、清潔與正確的添加,並在
組立後進行空氣排放。
• 切勿將溶劑使用在內部煞車組件上。
4. 測量:
• 僅限使用乾淨或新的煞車油來清潔煞車組
• 煞車碟盤厚度
件。
在幾個不同的位置測量煞車碟盤厚度。
• 煞車油會損害烤漆表面和塑膠零件,因此請
超出標準值→更換。
立刻將噴濺的煞車油清除。
• 避免讓煞車油接觸到眼睛,否則可能產生嚴 煞車碟盤厚度
重的傷害。  4.0 mm
煞車油接觸眼睛的急救: 限制
• 使用清水沖洗 15 分鐘後立即送醫。  3.5 mm

前煞車碟盤的檢查
1. 拆卸:
• 前輪
參閱 4-10 頁“拆卸前輪與煞車碟盤"。
2. 檢查:
• 煞車碟盤
損壞 / 磨傷→更換。
3. 測量:
• 煞車碟盤偏斜“a"
5. 調整:
超出標準值→修正煞車碟盤偏斜或更換煞車
• 煞車碟盤偏斜
碟盤。
a. 拆卸煞車碟盤。
煞車碟盤失圓度限制(在車輪上量 b. 以一個螺栓孔轉動煞車碟盤。
測) c. 安裝煞車碟盤。
 0.15 mm
煞車碟盤螺栓
a. 將機車置於適當的支架上,使前輪懸空。  23 N·m (2.3 kgf·m, 17 lb·ft)
b. 測量煞車碟盤偏斜之前,將方向把手向左  螺絲固定劑
或右轉,確定前輪是靜止不動的。
c. 拆卸煞車卡鉗。
d. 固定千分錶,以垂直靠著煞車碟盤表面。 更換新的煞車碟盤螺栓與車輪感知器轉子螺
e. 測量煞車碟盤邊緣下方 2–3 mm 處的偏 栓。
斜。

• 煞車碟盤“1"倒角側“a"朝內側組裝。
• 以分段的方式鎖緊螺栓。

4-27

BBJ-F8197-T0.indb 27 2020/12/23 下午 02:03:43


前煞車

煞車來厚度
 6.3 mm
限制
 0.8 mm

a
d. 測量煞車碟盤的偏斜。
e. 假如超出標準值,請重複調整的步驟,直
到煞車碟盤的偏斜達到規定的標準值。
f. 如果煞車碟盤的偏斜不可能在標準值內,
更換煞車碟盤。
6. 安裝: 6. 安裝:
• 前輪 • 煞車片
參閱 4-15 頁“前輪與煞車碟盤的安裝"。 • 煞車片墊片

前煞車片的更換
更換新煞車片時,煞車片與煞車片墊片請整組

更換。
當更換煞車片時,不需拆離煞車油管或分解煞
車卡鉗。
7. 安裝:
• 煞車片固定螺栓
1. 拆卸:
( 暫時的 )
•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2
• 煞車卡鉗
2. 拆卸:
8. 鎖緊:
• 螺塞
• 煞車卡鉗
3. 拆卸:
• 煞車片固定螺栓
• 煞車片固定螺栓“1"
• 煞車卡鉗“2" 煞車卡鉗螺栓
 49 N·m (4.9 kgf·m, 36 lb·ft)
煞車片固定螺栓
 18 N·m (1.8 kgf·m, 13 lb·ft)

9. 安裝:
2 • 螺塞
•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2
1
螺塞
 2.5 N·m (0.25 kgf·m, 1.8 lb·ft)
4. 拆卸: 前煞車油管固定座 2 螺栓
• 煞車片墊片  5 N·m (0.5 kgf·m, 3.7 lb·ft)
• 煞車片
5. 測量: 10. 檢查:
• 煞車片磨耗限制“a" • 煞車油油面
超出標準值→更換煞車片組。 低於最低油面記號“a"→添加推薦煞車油至
規定油面。
參閱 3-12 頁“煞車油量的檢查"。

4-28

BBJ-F8197-T0.indb 28 2020/12/23 下午 02:03:44


前煞車

• 用布蓋住煞車卡鉗活塞。活塞從煞車卡鉗推
出時需特別留意,否則容易受傷。
• 切勿嘗試將煞車卡鉗活塞撬出來。

a
a

11. 檢查:
• 煞車把手的操作
感覺鬆軟→煞車系統空氣排放。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前煞車卡鉗的拆卸
註 b. 拆卸煞車卡鉗活塞油封與活塞防塵油封。
拆卸煞車卡鉗之前,先將整個煞車系統的煞車
前煞車卡鉗的檢查
油排放。
推薦煞車組件更換時間表
1. 拆卸: 煞車片 必要時更換
• 連結螺栓“1" 活塞油封 每兩年
• 煞車油管“2" 活塞防塵油封 每兩年
• 銅墊圈 煞車油管 每四年
註 每一年或 12000 km 與分解煞
將煞車油管一端放在容器中,小心的抽出煞車 煞車油
車裝置時
油。 1. 檢查:
• 煞車卡鉗活塞“1"
生鏽 / 刮傷 / 磨耗→更換煞車卡鉗活塞。
• 煞車卡鉗汽缸“2"
刮傷 / 磨耗→更換煞車卡鉗總成。
2
• 煞車卡鉗本體“3"
龜裂 / 損壞→更換煞車卡鉗總成。
1 • 煞車油輸送管路
( 煞車卡鉗本體 )
阻塞→壓縮空氣吹通。

前煞車卡鉗的分解 每次分解煞車卡鉗時,需更換活塞油封與活塞
1. 拆卸: 防塵油封。
• 煞車卡鉗活塞
• 煞車卡鉗活塞防塵油封
• 煞車卡鉗活塞油封
• 彈簧
• 彈簧座
a. 將壓縮空氣吹進煞車油管接頭開口“a",
將活塞從煞車卡鉗推出。

4-29

BBJ-F8197-T0.indb 29 2020/12/23 下午 02:03:44


前煞車

2 • 螺塞
1 參閱 4-28 頁“前煞車片的更換"。

3 前煞車卡鉗的安裝
1. 安裝:
• 煞車卡鉗

煞車卡鉗螺栓
 49 N·m (4.9 kgf·m, 36 lb·ft)

2. 檢查: 2. 安裝:
• 煞車卡鉗支架 • 銅墊圈 New
龜裂 / 損壞→更換。 • 煞車油管“1"
• 連結螺栓“2"
前煞車卡鉗的組立
連結螺栓
• 安裝之前,應清潔所有內部煞車組件,並以  30 N·m (3.0 kgf·m, 22 lb·ft)
乾淨或新的煞車油清潔及潤滑。
• 切勿將溶劑使用在內部煞車組件上,以免造
成活塞防塵油封和活塞油封膨脹與變形。 為了確保機車操作的安全,煞車油管的配置必
• 分解煞車卡鉗時,需更換活塞防塵油封和活 須正確,請參閱 2-13 頁“鋼索、電線、管路配置
塞油封。 圖"。

推薦煞車油
 DOT 4 當煞車油管安裝到煞車卡鉗上時,煞車油管
“a"確實組入到煞車卡鉗的凹槽“b"內。
1. 安裝:
• 煞車卡鉗活塞油封 New
• 煞車卡鉗活塞防塵油封 New
2. 安裝: 1
b
• 煞車卡鉗活塞 a

• 組裝時請勿太過於用力。 2
• 組裝時不要損傷到煞車卡鉗活塞。


煞車卡鉗活塞外側表面塗抹適量的煞車油。 3. 拆卸:
•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蓋
3. 安裝: •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固定座
• 彈簧 •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
• 彈簧座 4. 添加:
• 卡鉗支架 • 煞車油儲油槽
4. 安裝: ( 使用標準數量的推薦煞車油 )
• 煞車片墊片 推薦煞車油
• 煞車片  DOT 4
• 煞車片固定螺栓

4-30

BBJ-F8197-T0.indb 30 2020/12/23 下午 02:03:45


前煞車

油排放。
• 限使用推薦煞車油,否則橡膠油封會變質,
進而導致漏油或煞車性能下降。 1. 拆卸:
• 請添加相同類型的煞車油,混用煞車油會導 • 前煞車把手保護蓋
致有害的化學反應及煞車性能下降。 • 前煞車燈開關
• 添加時不可讓水進入煞車油儲油槽內,水會 • 前煞車把手
降低煞車油沸點並導致氣阻發生。 2. 拆卸:
• 連結螺栓“1"
• 銅墊圈“2"
• 煞車油管“3"
煞車油會損害烤漆表面和塑膠零件,因此請立 註
刻將噴濺的煞車油清除。 在煞車主缸下方和煞車油管末端放置一個容
器,收集剩餘的煞車油。
5. 空氣排放:
• 煞車系統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6. 安裝: 2
•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 1
•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固定座
•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蓋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蓋螺栓 3
 1.6 N·m (0.16 kgf·m, 1.2 lb·ft)

7. 檢查: 3. 拆卸:
• 煞車油油面 • 煞車主缸固定座
低於最低油面記號“a"→添加推薦煞車油至 • 煞車主缸
規定油面。
前煞車主缸的檢查
參閱 3-12 頁“煞車油量的檢查"。
1. 檢查:
• 煞車主缸
損壞 / 刮傷 / 磨耗→更換。
• 煞車油輸送管路
( 煞車主缸本體 )
阻塞→壓縮空氣吹通。
2. 檢查:
a
• 煞車主缸組
損壞 / 刮傷 / 磨耗→更換。
3. 檢查:
8. 檢查:
• 煞車主缸儲油槽
• 煞車把手的操作
龜裂 / 損壞→更換。
感覺鬆軟→煞車系統空氣排放。
• 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損壞 / 磨耗→更換。
前煞車主缸的拆卸 4. 檢查:
註 • 煞車油管
拆卸煞車主缸之前,先將整個煞車系統的煞車 龜裂 / 損壞 / 磨耗→更換。

4-31

BBJ-F8197-T0.indb 31 2020/12/23 下午 02:03:45


前煞車

前煞車主缸的組立
連結螺栓
 30 N·m (3.0 kgf·m, 22 lb·ft)
• 安裝之前,應清潔所有內部組件,並以乾淨
或新的煞車油清潔及潤滑。
• 僅能使用煞車油清潔,切勿將溶劑使用在內 當煞車油管安裝到煞車主缸上時,煞車油管與
部組件上。 煞車主缸的缸體凸起部 "a" 的角度為 31°–35°

推薦煞車油
 DOT 4
為了確保機車操作的安全,煞車油管的配置必
1. 安裝: 須正確,請參閱 2-27 頁“鋼索、電線、管路配
• 煞車主缸組 New 置圖"。

彈簧內徑小的方向朝煞車主缸活塞側組裝。 註
• 鎖緊連結螺栓時,握住煞車油管。
前煞車主缸的安裝 • 將方向把手左右旋轉,確認煞車油管沒有碰
1. 安裝: 到其他零件(例如電線總成、鋼索或導線),
• 煞車主缸“1" 如果有需要,須修正。
• 煞車主缸固定座“2"

煞車主缸固定座螺栓 2
 10 N·m (1.0 kgf·m, 7.4 lb·ft)


• 安裝煞車主缸固定座,“UP"打刻記號“a" 33° 2°
須朝上
• 煞車主缸固定座鎖緊線對齊方向把手的打刻 1 a
記號“b"。
• 先鎖緊上方螺栓,再鎖緊下方螺栓。 3. 安裝:
• 連動煞車鋼索扣線機構“1"
(至敲擊器“2")
• 連動煞車鋼索彈簧“3"
• 連動煞車鋼索“4"

b 安裝連動煞車鋼索接頭至槽孔“a"位置。
1 2 a

2. 安裝: 1
• 銅墊圈 New
• 煞車油管“1"
• 連結螺栓“2"
a

4-32

BBJ-F8197-T0.indb 32 2020/12/23 下午 02:03:45


前煞車

煞車油會損害烤漆表面和塑膠零件,因此請立
刻將噴濺的煞車油清除。

7. 空氣排放:
• 煞車系統
3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4
8. 檢查:
• 煞車油油面
4. 安裝:
低於最低油面記號“a"→添加推薦煞車油至
• 前煞車把手回位彈簧
規定油面。
• 前煞車把手
參閱 3-12 頁“煞車油量的檢查"。
• 敲擊器
• 前煞車燈開關
5. 安裝:
• 前煞車把手保護蓋“1"
a

1
a

9. 安裝:
•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
b •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固定座
•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蓋

將前煞車把手保護蓋裝到前煞車把手樞軸螺栓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蓋螺栓
的螺栓頭“a"上方, 並將把手保護蓋的孔裝  1.6 N·m (0.16 kgf·m, 1.2 lb·ft)
到螺栓尾端“b"上方。
10. 檢查:
6. 添加: • 煞車把手的操作
• 煞車油儲油槽 感覺鬆軟→煞車系統空氣排放。
( 使用標準數量的推薦煞車油 )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推薦煞車油
 DOT 4

• 限使用推薦煞車油,否則橡膠油封會變質,
進而導致漏油或煞車性能下降。
• 請添加相同類型的煞車油,混用煞車油會導
致有害的化學反應及煞車性能下降。
• 添加時不可讓水進入煞車油儲油槽內,水會
降低煞車油沸點並導致氣阻發生。

4-33

BBJ-F8197-T0.indb 33 2020/12/23 下午 02:03:46


後煞車

後煞車
拆卸後煞車片

6 2

1
7 N•m (0.7 kgf•m, 5.2 lb•ft)
5
T.R
.

40 N·m (4.0 kgf·m, 30 lb·ft)


T .R
.

13 N•m (1.3 kgf•m, 9.6 lb•ft)


T.R
.

2.5 N•m (0.25 kgf•m, 1.8 lb•ft)


4 3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 後煞車油管導件 1 1
2 後煞車油管導件 2 1
3 螺塞 1
4 後煞車片固定螺栓 1
5 後煞車卡鉗 1
6 後煞車片 2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34

BBJ-F8197-T0.indb 34 2020/12/23 下午 02:03:46


後煞車

拆卸後煞車主缸

1.6 N·m (0.16 kgf·m, 1.2 lb·ft)


30 N·m (3.0 kgf·m, 22 lb·ft)

T .R
.
T .R
.

15
1

2
1.0 N·m (0.10 kgf·m, 0.73 lb·ft)
3

T .R
.
New
13 S
7
16
12

10 N·m (1.0 kgf·m, 7.4 lb·ft)

T .R
.
14
S
11 10

9 8
7

6 New
S 4

6 N·m (0.6 kgf·m, 4.4 lb·ft)


T .R
.

5 1.2 N·m (0.12 kgf·m, 0.88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排放。
煞車油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1 後煞車主缸儲油槽蓋 1
2 後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固定座 1
3 後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 1
4 後煞車把手保護蓋 1
5 後煞車燈開關接頭 2 拆離。
6 後煞車燈開關 1
7 後煞車把手樞軸螺栓 / 螺帽 1/ 1 注意:螺栓及螺帽為左牙(反牙)設計。
8 後煞車把手 1
9 均衡器 1
10 敲擊器 1
11 連動煞車鋼索 1
12 連結螺栓 1

4-35

BBJ-F8197-T0.indb 35 2020/12/23 下午 02:03:46


後煞車

拆卸後煞車主缸

1.6 N·m (0.16 kgf·m, 1.2 lb·ft)


30 N·m (3.0 kgf·m, 22 lb·ft)

T .R
.
T .R
.

15
1

2
1.0 N·m (0.10 kgf·m, 0.73 lb·ft)
3

T .R
.
New
13 S
7
16
12

10 N·m (1.0 kgf·m, 7.4 lb·ft)

T .R
.
14
S
11 10

9 8
7

6 New
S 4

6 N·m (0.6 kgf·m, 4.4 lb·ft)


T .R
.

5 1.2 N·m (0.12 kgf·m, 0.88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3 銅墊圈 2
14 後煞車油管 1
15 後煞車主缸固定座 1
16 後煞車主缸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36

BBJ-F8197-T0.indb 36 2020/12/23 下午 02:03:46


後煞車

分解後煞車主缸

1 New
2

BF S

BF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 後煞車主缸組 1
2 後煞車主缸本體 1
組立時,依照分解相反順序進行。

4-37

BBJ-F8197-T0.indb 37 2020/12/23 下午 02:03:46


後煞車

拆卸後煞車卡鉗

40 N·m (4.0 kgf·m, 30 lb·ft)


T .R
.

New
2 4
New 3
2
1

30 N·m (3.0 kgf·m, 22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排放。
煞車油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1 連結螺栓 1
2 銅墊圈 2
3 後煞車油管 1
4 後煞車卡鉗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38

BBJ-F8197-T0.indb 38 2020/12/23 下午 02:03:46


後煞車

分解後煞車卡鉗

1
6 N·m (0.6 kgf·m, 4.4 lb·ft)

.R
.
7

New 3 6

S New 4

BF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後煞車片 參閱 4-40 頁“後煞車片的更換"。
1 後煞車卡鉗支架 1
2 後煞車卡鉗活塞 1
3 後煞車卡鉗活塞防塵油封 1
4 後煞車卡鉗活塞油封 1
5 彈簧 1
6 彈簧座 1
7 空氣排放螺絲 / 蓋 1/1
8 後煞車卡鉗本體 1
組立時,依照分解相反順序進行。

4-39

BBJ-F8197-T0.indb 39 2020/12/23 下午 02:03:46


後煞車

前言 • 煞車碟盤偏斜
參閱 4-27 頁“前煞車碟盤的檢查"。
極少需要分解碟式煞車組件。因此,請遵照以 煞車碟盤螺栓
下防範措施:  23 N·m (2.3 kgf·m, 17 lb·ft)
• 若非必要,不可分解煞車組件。  螺絲固定劑
• 當液壓煞車系統異常時,就必須將整個煞車
系統分解、排放、清潔與正確的添加,並在 6. 安裝:
組立後進行空氣排放。 • 後輪
• 切勿將溶劑使用在內部煞車組件上。 參閱 4-18 頁“拆卸後輪與煞車碟盤"。
• 僅限使用乾淨或新的煞車油來清潔煞車組
後煞車片的更換
件。

• 煞車油會損害烤漆表面和塑膠零件,因此請
當更換煞車片時,不需拆離煞車油管或分解煞
立刻將噴濺的煞車油清除。
車卡鉗。
• 避免讓煞車油接觸到眼睛,否則可能產生嚴
重的傷害。
1. 拆離:
煞車油接觸眼睛的急救:
• 後煞車油管導件 1
• 使用清水沖洗 15 分鐘後立即送醫。
2. 拆卸:
• 螺塞
後煞車碟盤的檢查
• 煞車片固定螺栓“1"
1. 拆卸:
• 煞車卡鉗“2"
• 後輪
參閱 4-18 頁“拆卸後輪與煞車碟盤"。
2. 檢查:
• 煞車碟盤
損壞 / 磨傷→更換。
3. 測量: 2
• 煞車碟盤偏斜
超出標準值→修正煞車碟盤偏斜或更換煞車
1
碟盤。
參閱 4-27 頁“前煞車碟盤的檢查"。
3. 拆卸:
煞車碟盤失圓度限制(在車輪上量 • 煞車片墊片
測) • 煞車片
 0.15 mm 4. 測量:
• 煞車片磨耗限制“a"
4. 測量:
超出標準值→更換煞車片組。
• 煞車碟盤厚度
在幾個不同的位置測量煞車碟盤厚度。 煞車片厚度 ( 內 )
超出標準值→更換。  6.5 mm
參閱 4-27 頁“前煞車碟盤的檢查"。 限制
 0.8 mm
煞車碟盤厚度
煞車片厚度 ( 外 )
 4.0 mm
 6.5 mm
限制
限制
 3.5 mm
 0.8 mm
5. 調整:

4-40

BBJ-F8197-T0.indb 40 2020/12/23 下午 02:03:47


後煞車

5. 安裝: 11. 檢查:


• 煞車片 • 煞車把手的操作
• 煞車片墊片 感覺鬆軟→煞車系統空氣排放。
註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更換新煞車片時,煞車片與煞車片墊片請整組
後煞車卡鉗的拆卸
更換。

拆卸煞車卡鉗之前,先將整個煞車系統的煞車
6. 安裝:
油排放。
• 煞車片固定螺栓
( 暫時的 )
1. 拆卸:
• 煞車卡鉗
• 連結螺栓“1"
7. 鎖緊:
• 煞車油管“2"
• 煞車卡鉗
• 銅墊圈
• 煞車片固定螺栓

煞車卡鉗螺栓 將煞車油管一端放在容器中,小心的抽出煞車
 40 N·m (4.0 kgf·m, 30 lb·ft) 液。
煞車片固定螺栓
 13 N·m (1.3 kgf·m, 9.6 lb·ft)

8. 安裝:
• 螺塞

螺塞 1
 2.5 N·m (0.25 kgf·m, 1.8 lb·ft)
2
9. 安裝:
• 後煞車油管導件 1

後煞車油管固定座 1 螺栓 後煞車卡鉗的分解
 7 N·m (0.7 kgf·m, 5.2 lb·ft) 1. 拆卸:
• 煞車卡鉗活塞
10. 檢查: • 煞車卡鉗活塞防塵油封
• 煞車油油面 • 煞車卡鉗活塞油封
低於最低油面記號“a"→添加推薦煞車油至 • 彈簧
規定油面。 • 彈簧座
參閱 3-12 頁“煞車油量的檢查"。 a. 將壓縮空氣吹進煞車油管接頭開口“a",
將活塞從煞車卡鉗推出。

4-41

BBJ-F8197-T0.indb 41 2020/12/23 下午 02:03:47


後煞車

• 用布蓋住煞車卡鉗活塞。活塞從煞車卡鉗推 3
2 1
出時需特別留意,否則容易受傷。
• 切勿嘗試將煞車卡鉗活塞撬出來。

2. 檢查:
• 煞車卡鉗支架
龜裂 / 損壞→更換。
a 後煞車卡鉗的組立

b. 拆卸煞車卡鉗活塞油封與活塞防塵油封。 • 安裝之前,應清潔所有內部煞車組件,並以
後煞車卡鉗的檢查 乾淨或新的煞車油清潔及潤滑。
• 切勿將溶劑使用在內部煞車組件上,以免造
推薦煞車組件更換時間表
成活塞防塵油封和活塞油封膨脹與變形。
煞車片 必要時更換
• 分解煞車卡鉗時,需更換活塞防塵油封和活
活塞油封 每兩年 塞油封。
活塞防塵油封 每兩年
煞車油管 每四年
每一年或 12000 km 與分解煞 推薦煞車液
煞車油  DOT 4
車裝置時
1. 檢查: 1. 安裝:
• 煞車卡鉗活塞“1" • 煞車卡鉗活塞油封 New
生鏽 / 刮傷 / 磨耗→更換煞車卡鉗活塞。 • 煞車卡鉗活塞防塵油封 New
• 煞車卡鉗汽缸“2" 2. 安裝:
刮傷 / 磨耗→更換煞車卡鉗總成。 • 煞車卡鉗活塞
• 煞車卡鉗本體“3"
龜裂 / 損壞→更換煞車卡鉗總成。 • 組裝時請勿太過於用力。
• 煞車油輸送管路 • 組裝時不要損傷到煞車卡鉗活塞。
( 煞車卡鉗本體 )
阻塞→壓縮空氣吹通。 註
煞車卡鉗活塞外側表面塗抹適量的煞車油。
每次分解煞車卡鉗時,需更換活塞油封與活塞
防塵油封。 3. 安裝:
• 彈簧
• 彈簧座
• 卡鉗支架
4. 安裝:
• 煞車片墊片
• 煞車片
• 煞車片固定螺栓

4-42

BBJ-F8197-T0.indb 42 2020/12/23 下午 02:03:47


後煞車

• 螺塞
推薦煞車油
參閱 4-40 頁“後煞車片的更換"。
 DOT 4
後煞車卡鉗的安裝
1. 安裝:
• 煞車卡鉗 • 限使用推薦煞車油,否則橡膠油封會變質,
進而導致漏油或煞車性能下降。
煞車卡鉗螺栓
• 請添加相同類型的煞車油,混用煞車油會導
 40 N·m (4.0 kgf·m, 30 lb·ft)
致有害的化學反應及煞車性能下降。
2. 安裝: • 添加時不可讓水進入煞車油儲油槽內,水會
• 銅墊圈 New 降低煞車油沸點並導致氣阻發生。
• 煞車油管
• 連結螺栓
• 後煞車油管導件 1 煞車油會損害烤漆表面和塑膠零件,因此請立
刻將噴濺的煞車油清除。
連結螺栓
 30 N·m (3.0 kgf·m, 22 lb·ft)
5. 空氣排放:
後煞車油管導件 1
• 煞車系統
 7 N·m (0.7 kgf·m, 5.2 lb·ft)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6. 安裝:
• 後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
為了確保機車操作的安全,煞車油管的配置必
• 後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固定座
須正確,請參閱 2-13 頁“鋼索、電線、管路配置
• 後煞車主缸儲油槽蓋
圖"。
前煞車主缸儲油槽蓋螺栓
 1.6 N·m (0.16 kgf·m, 1.2 lb·ft)
當煞車油管安裝到煞車卡鉗上時,煞車油管凸
緣“a"確實組入煞車卡鉗的凹槽“b"內。 7. 檢查:
• 煞車油油面
低於最低油面記號“a"→添加推薦煞車油至
規定油面。
b 參閱 3-12 頁“煞車油量的檢查"。

3. 拆卸: a
• 後煞車主缸儲油槽蓋
• 後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固定座
• 後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 8. 檢查:
4. 添加: • 煞車把手的操作
• 煞車油儲油槽 感覺鬆軟→煞車系統空氣排放。
( 使用標準數量的推薦煞車油 )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4-43

BBJ-F8197-T0.indb 43 2020/12/23 下午 02:03:48


後煞車

後煞車主缸的拆卸 後煞車主缸的組立

拆卸煞車主缸之前,先將整個煞車系統的煞車 • 安裝之前,應清潔所有內部組件,並以乾淨
油排放。 或新的煞車油清潔及潤滑。
• 切勿將溶劑使用在內部組件上。
1. 拆卸:
• 後煞車燈開關
• 後煞車把手 推薦煞車油
2. 拆卸:  DOT 4
• 連結螺栓“1"
• 銅墊圈“2" 後煞車主缸的安裝
• 煞車油管“3" 1. 安裝:
註 • 煞車主缸“1"
在煞車主缸下方和煞車油管末端放置一個容 • 煞車主缸固定座“2"
器,收集剩餘的煞車油。
煞車主缸固定座螺栓
 10 N·m (1.0 kgf·m, 7.4 lb·ft)
2 註
• 安裝煞車主缸固定座,“UP"打刻記號“a"
1 須朝上。
• 煞車主缸固定座鎖緊線對齊方向把手的打刻
記號“b"。
• 先鎖緊上方螺栓,再鎖緊下方螺栓。
3

3. 拆卸:
• 煞車主缸固定座
• 煞車主缸

後煞車主缸的檢查 2
1. 檢查:
b
• 煞車主缸
1
損壞 / 刮傷 / 磨耗→更換。 a
• 煞車油輸送管路
( 煞車主缸本體 ) 2. 安裝:
阻塞→壓縮空氣吹通。 • 銅墊圈 New
2. 檢查: • 煞車油管“1"
• 煞車主缸組 • 連結螺栓“2"
損壞 / 刮傷 / 磨耗→更換。
3. 檢查: 連結螺栓
• 煞車主缸儲油槽  30 N·m (3.0 kgf·m, 22 lb·ft)
龜裂 / 損壞→更換。
• 煞車主缸儲油槽膜片
損壞 / 磨耗→更換。 當煞車油管安裝到煞車主缸上時,煞車油管與
4. 檢查: 煞車主缸的缸體凸起部 "a" 的角度為 34°–38°
• 煞車油管 。
龜裂 / 損壞 / 磨耗→更換。

4-44

BBJ-F8197-T0.indb 44 2020/12/23 下午 02:03:48


後煞車

• 後煞車燈開關
為了確保機車操作的安全,煞車油管的配置必 6. 安裝:
須正確,請參閱 2-27 頁“鋼索、電線、管路配 • 後煞車把手保護蓋“1"
置圖"。
a

• 鎖緊連結螺栓時,握住煞車油管。
• 將方向把手左右旋轉,確認煞車油管沒有碰
到其他零件(例如電線總成、鋼索或導線),
如果有需要,須修正。 1
b

2 註
將後煞車把手保護蓋裝到後煞車把手樞軸螺栓
的螺栓頭“a"上方,並將把手保護蓋的孔裝到
螺栓尾端“b"上方。
36° 2°
7. 添加:
• 煞車油儲油槽
a 1
( 使用標準數量的推薦煞車油 )

3. 安裝: 推薦煞車油
• 連動煞車鋼索“1"  DOT 4
(至均衡器“2")

安裝連動煞車鋼索接頭至均衡器孔“a"位置。 • 限使用推薦煞車油,否則橡膠油封會變質,
進而導致漏油或煞車性能下降。
• 請添加相同類型的煞車油,混用煞車油會導
致有害的化學反應及煞車性能下降。
• 添加時不可讓水進入煞車油儲油槽內,水會
1 2
降低煞車油沸點並導致氣阻發生。

煞車油會損害烤漆表面和塑膠零件,因此請立
a 刻將噴濺的煞車油清除。

4. 安裝:
8. 空氣排放:
• 後煞車把手
• 煞車系統
後煞車把手螺帽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6 N·m (0.6 kgf·m, 4.4 lb·ft) 9. 檢查:
• 煞車油油面
註 低於最低油面記號“a"→添加推薦煞車油至
後煞車把手螺栓接觸面塗抹矽黃油。 規定油面。
參閱 3-12 頁“煞車油量的檢查"。
5. 安裝:
• 敲擊器

4-45

BBJ-F8197-T0.indb 45 2020/12/23 下午 02:03:49


後煞車

10. 檢查:
• 煞車把手的操作
感覺鬆軟→煞車系統空氣排放。
參閱 3-13 頁“液壓煞車系統空氣的排放"

4-46

BBJ-F8197-T0.indb 46 2020/12/23 下午 02:03:49


方向把手

方向把手
拆卸方向把手

1
28 N·m (2.8 kgf·m, 21 lb·ft)
New 2
4 17 N·m (1.7 kgf·m, 13 Ib·ft)
6

B
10
A 10 11
8

3 A
B

9
5 2
New

B 7
4.0 N·m (0.40 kgf·m, 3.0 lb·ft)

4.0 N·m (0.40 kgf·m, 3.0 lb·ft)


A
4.5 N·m (0.45 kgf·m, 3.3 lb·ft)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整流罩總成 參閱 4-4 頁“拆卸整流罩總成"。
多功能液晶儀錶 參閱 4-7 頁“拆卸多功能液晶儀錶"。
前煞車主缸 參閱 4-22 頁“拆卸前煞車主缸"。
後煞車主缸 參閱 4-35 頁“拆卸後煞車主缸"。
1 左 / 右後視鏡 1/1
2 握把端子 2
3 右前方向燈 1
4 右把手開關 1
5 油門鋼索總成 1
6 油門握把 1
7 左前方向燈 1
8 左把手開關 1
9 左握把 1

4-47

BBJ-F8197-T0.indb 47 2020/12/23 下午 02:03:49


方向把手

拆卸方向把手

1
28 N·m (2.8 kgf·m, 21 lb·ft)
New 2
4 17 N·m (1.7 kgf·m, 13 Ib·ft)
6

B
10
A 10 11
8

3 A
B

9
5 2
New

B 7
4.0 N·m (0.40 kgf·m, 3.0 lb·ft)

4.0 N·m (0.40 kgf·m, 3.0 lb·ft)


A
4.5 N·m (0.45 kgf·m, 3.3 lb·ft)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0 方向把手上方固定座 2
11 方向把手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48

BBJ-F8197-T0.indb 48 2020/12/23 下午 02:03:49


方向把手

方向把手的拆卸 註
1. 將機車垂直放置於平坦的場所。 • 安裝方向把手上方固定座時,箭頭記號“a"
朝向前側 A。
機車需支撐穩固,不可有傾倒的危險。 • 方向把手表面打刻記號“b"對齊方向把手
下方固定座。
2. 拆卸:
• 方向把手握把“1"
註 1
2
壓縮空氣吹入方向把手與方向把手握把之間, 2
再緩緩推壓方向把手握把從方向把手推出。

A a

方向把手的檢查
1. 檢查:
• 方向把手
翹曲 / 龜裂 / 損壞→更換。 3. 安裝:
• 方向把手握把“1"
切勿試圖將翹曲的方向把手弄直,以免嚴重傷 • 握把端子“2"
害其性能。 a. 塗抹一層薄薄的橡膠黏著劑在方向把手左
端。
方向把手的安裝 b. 推動方向把手握把,使它超過方向把手的
1. 將機車垂直放置於平坦的場所。 左端。
c. 使用乾淨的布擦掉多餘的橡膠黏著劑。

機車需支撐穩固,不可有傾倒的危險。
橡膠黏著劑乾透之前,不可碰觸方向把手握把。
2. 安裝:
• 方向把手“1" 註
• 方向把手上方固定座“2" 方向把手握把與握把尾端之間的間隙“a"為
1–3 mm。
方向把手上方固定座螺栓
 28 N·m (2.8 kgf·m, 21 lb·ft)

鎖緊方向把手上方固定座時,先鎖緊前側螺栓,
在鎖緊後側螺栓。

4-49

BBJ-F8197-T0.indb 49 2020/12/23 下午 02:03:49


方向把手

a
b
1
a

2 1 2 3

4. 安裝: 6. 安裝:
• 左把手開關“1" • 握把端子“1"
• 左前方向燈 註
註 油門握把總成與握把尾端之間的間隙“a"為
左把手開關的凸緣“a"對準方向把手的定位孔 1–3 mm。
“b"。

a
左把手開關固定螺栓
 4.0 N·m (0.40 kgf·m, 3.0 lb·ft)

1
1

7. 安裝:
b • 左後視鏡
• 右後視鏡
a
左後視鏡螺帽
5. 安裝:  17 N·m (1.7 kgf·m, 13 lb·ft)
• 油門握把總成“1" 右後視鏡螺帽
• 油門鋼索總成“2"  17 N·m (1.7 kgf·m, 13 lb·ft)
• 右把手開關“3"
• 右前方向燈 8. 安裝:
• 前煞車主缸
油門鋼索固定螺栓 參閱 4-32 頁“前煞車主缸的安裝"。
 4.5 N·m (0.45 kgf·m, 3.3 lb·ft) 9. 安裝:
右把手開關固定螺栓 • 後煞車主缸
 4.0 N·m (0.40 kgf·m, 3.0 lb·ft) 參閱 4-44 頁“後煞車主缸的安裝"。
10.調整:

• 油門握把自由間隙
• 油門握把總成的內側塗抹薄薄的鋰皂基黃油
參閱 3-25 頁“油門握把作動的檢查"。
潤滑,並且安裝於方向把手。
• 右把手開關的凸緣“a"對準方向把手的定 油門握把自由間隙
位孔“b"。  3.0–5.0 mm

4-50

BBJ-F8197-T0.indb 50 2020/12/23 下午 02:03:50


方向把手

11. 安裝:
• 鋼索固定夾
• 束帶

安裝鋼索固定夾時,確實固定在方向把手螺栓
上方。

4-51

BBJ-F8197-T0.indb 51 2020/12/23 下午 02:03:50


前叉

前叉
拆卸前叉內外管

5 N·m (0.5 kgf·m, 3.7 lb·ft)

T .R
.
2

31 N·m (3.1 kgf·m, 23 lb·ft)


1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以下的程序同時適用於兩支前叉內外管。
整流罩總成 參閱 4-4 頁“拆卸整流罩總成"。
前煞車卡鉗 參閱 4-25 頁“拆卸前煞車卡鉗"。
前輪 參閱 4-10 頁“拆卸前輪與煞車碟盤"。
1 反光片 1
2 前叉內外管固定螺栓 2
3 前叉內外管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52

BBJ-F8197-T0.indb 52 2020/12/23 下午 02:03:50


前叉

分解前叉內外管

8 1

11 New
12
7
13 New

2
3
4
4
New

14
9
5

New 6
LT 10
6
20 N·m (2.0 kgf·m, 15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以下的程序同時適用於兩支前叉內外管。
1 保護套 / 夾環 1/1
2 蓋 1
3 C 型環 1
4 柱塞 /O 型環 1/1


5 前叉彈簧 1 拆卸前叉彈簧以後,再排放前叉油。

6 減震器桿螺栓 / 銅墊圈 1/1


7 回力彈簧 1
8 減震器桿 1
9 前叉內管 1
10 前叉油止擋器 1
11 防塵油封 1

4-53

BBJ-F8197-T0.indb 53 2020/12/23 下午 02:03:50


前叉

分解前叉內外管

8 1

11 New
12
7
13 New

2
3
4
4
New

14
9
5

New 6
LT 10
6
20 N·m (2.0 kgf·m, 15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2 油封夾環 1
13 油封 1
14 前叉外管 1
組立時,依照分解相反順序進行。

4-54

BBJ-F8197-T0.indb 54 2020/12/23 下午 02:03:50


前叉

前叉內外管的拆卸 註
以下的程序同時適用於兩支前叉內外管。 當排放前叉油時,前叉外管上下作動數次行程。
1. 將機車垂直放置於平坦的場所。

機車需支撐穩固,不可有傾倒的危險。


將機車置於適當的支架上,使前輪懸空。

2. 拆卸:
• 反光片
• 前輪擋泥蓋
• 前輪 3. 拆卸:
參閱 4-10 頁“拆卸前輪與煞車碟盤"。 • 減震器桿螺栓
3. 拆卸: • 銅墊圈
• 前叉內外管固定螺栓“1" 註
• 前叉內外管“2" 使用減震器桿固定座和 T 型把手“1"固定住減
震器桿,再鬆開減震器桿螺栓。

拆卸前叉內外管固定螺栓之前,先撐住前叉內
外管。 減震器桿固定座
 90890-01294
T 型把手
1  90890-01326
1

2 2

前叉內外管的分解 1
以下的程序同時適用於兩支前叉內外管。
1. 拆卸: 4. 拆卸:
• 保護套 / 夾環 • 回力彈簧
•蓋 • 減震器桿
• C 型環 • 前叉內管
• 柱塞 /O 型環 • 前叉油止擋器
• 前叉彈簧 5. 拆卸:
• 油封夾環“1"
將柱塞壓下並拆卸 C 型環以後,小心柱塞 /O ( 使用平頭螺絲起子 )
型環與前叉彈簧會彈出。
不要刮傷前叉內管。
2. 排放:
• 前叉油

4-55

BBJ-F8197-T0.indb 55 2020/12/23 下午 02:03:51


前叉

前叉彈簧自由長度
1
 232.9 mm
限制
 228.2 mm

6. 拆卸:
• 油封“1"
a

油封不可重覆使用。

註 3. 檢查:
為避免損壞前叉外管,請在螺絲起子和前叉外 • 減震器桿
管表面之間放一塊布“2 "。 損壞 / 磨損→更換。
阻塞→使用壓縮空氣吹通所有輸送管路。
• 前叉油止擋器
損壞→更換。
1 4. 檢查:
• 柱塞 /O 型環
損壞 / 磨損→更換。
2
前叉內外管的組立
以下的程序同時適用於兩支前叉內外管。

• 確定各前叉內外管的油量要相等。
前叉內外管的檢查 • 油量不相等時,會導致操縱或操作性能降
以下的程序同時適用於兩支前叉內外管。 低。
1. 檢查:
• 前叉內管 註
• 前叉外管 • 當組立前叉內外管時,更換以下的零件:
翹曲 / 損壞 / 刮傷→更換。 – 油封
– 防塵油封
不可試圖弄直已翹曲的前叉內管,這會造成前 • 組立前叉內外管之前,清洗所有組件。
叉內管性能減弱。
1. 安裝:
2. 測量: • 前叉油止擋器
• 前叉彈簧自由長度“a" • 回力彈簧“1"
超出標準值→更換。 • 減震器桿“2"

減震器桿緩緩滑入至內管“3",直到它突出內
管底部之外為止,小心切勿讓內管受傷。

4-56

BBJ-F8197-T0.indb 56 2020/12/23 下午 02:03:51


前叉

前叉油封錘具
 90890-01367
前叉油封附件
2  90890-01369

1 2

2. 潤滑: 3
• 內管的外部表面
New 1
推薦潤滑劑
 前叉油 10W 或同等級油品

3. 鎖緊:
• 銅墊圈 New 油封之側面所記載的編號朝上安裝。
• 減震器桿螺栓

減震器桿螺栓
• 安裝油封之前,塗抹鋰皂基黃油潤滑唇部。
 20 N·m (2.0 kgf·m, 15 lb·ft)
• 前叉油潤滑前叉內管的外部表面。
 螺絲固定劑
• 安裝油封之前,用塑膠袋蓋上前叉內外管頂
註 端,安裝時保護油封。
使用減震器桿固定座和 T 型把手“1"固定住減
震器桿,再鎖緊減震器桿螺栓。

減震器桿固定座
 90890-01294
T 型把手
 90890-01326

5. 安裝:
• 油封夾環“1"

調整油封夾環,然後嵌入前叉外管溝槽。

4. 安裝:
• 油封“1" New
( 使用前叉油封錘具“2"與前叉油封附件“3")
1

4-57

BBJ-F8197-T0.indb 57 2020/12/23 下午 02:03:51


前叉

6. 添加:
• 前叉內外管 1 1
( 使用指定數量的推薦前叉油 )

推薦前叉油
 前叉油 10W 或同等級油品
數量 ( 左 )
 94.0 cm3
數量 ( 右 )
 94.0 cm3 3. 安裝:
註 • 反光片
• 添加前叉油於前叉內外管時,要保持直立的 反光片固定螺栓
狀態。  5 N·m (0.5 kgf·m, 3.7 lb·ft)
• 前叉油添加之後,徐徐的上下抽動前叉內外
管,使前叉油均勻分佈。

7. 安裝:
• 前叉彈簧
• 柱塞
• O 型環 New
• C 型環
•蓋
• 保護套 / 夾環

• 安裝柱塞之前,O 型環要塗抹黃油。
• 將柱塞壓下,C 型環裝入前叉內管溝槽。

前叉內外管的安裝
以下的程序同時適用於兩支前叉內外管。
1. 安裝:
• 前叉內外管

確認前叉內管往上推到與下三角架上端的端面
齊,並將固定螺栓假付。

2. 鎖緊:
• 前叉內外管固定螺栓“1"

前叉內外管固定螺栓
 31 N·m (3.1 kgf·m, 23 lb·ft)

4-58

BBJ-F8197-T0.indb 58 2020/12/23 下午 02:03:52


轉向舵頭

轉向舵頭
拆卸方向把手固定座

4.0 N·m (0.40 kgf·m, 3.0 lb·ft)


T .R
.

10 N·m (1.0 kgf·m, 7.4 lb·ft)

T .R
1
.
10 N·m (1.0 kgf·m, 7.4 lb·ft)

T .R
.
2 6

7 N·m (0.7 kgf·m, 5.2 lb·ft)


5
T .R
.

4 7
48 N·m (4.8 kgf·m, 35 lb·ft)
T .R
.

60 N·m (6.0 kgf·m, 44 lb·ft) 10 N·m (1.0 kgf·m, 7.4 lb·ft)


T .R
.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方向把手 參閱 4-47 頁“拆卸方向把手"。
後腳防護擋板 參閱 4-6 頁“拆卸後腳防護擋板與置腳踏板"。
多功能液晶儀錶 參閱 4-7 頁“拆卸多功能液晶儀錶"。
1 方向把手側蓋 1
2 多功能液晶儀錶支架 1
3 方向把手下方固定座 1
4 方向把手螺栓保護套 1
5 方向把手固定座 1
6 喇叭 1
7 支架 1 支架鎖付順序:a → b → c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59

BBJ-F8197-T0.indb 59 2020/12/23 下午 02:03:52


轉向舵頭

拆卸下三角架

7
8
75 N·m (7.5 kgf·m, 55 lb·ft) 10
T .R
.

1 12
2
1st 38 N·m (3.8 kgf·m, 28 lb·ft) 3
2nd 14 N·m (1.4 kgf·m, 10 lb·ft)
T .R
.

4
5
6

9
13
11
14
15 New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方向把手 參閱 4-47 頁“拆卸方向把手"。
方向把手固定座 參閱 4-59 頁“拆卸方向把手固定座"。
前叉內外管 參閱 4-52 頁“拆卸前叉內外管"。
1 環狀螺帽保護罩 1
2 上方環狀螺帽 1
3 固定墊圈 1
4 中央環狀螺帽 1
5 橡膠墊圈 1
6 下方環狀螺帽 1
7 軸承珠碗蓋 1
8 上方內軸承珠碗 1
9 下三角架 1
10 上方軸承 1
11 下方軸承 1

4-60

BBJ-F8197-T0.indb 60 2020/12/23 下午 02:03:52


轉向舵頭

拆卸下三角架

7
8
75 N·m (7.5 kgf·m, 55 lb·ft) 10
T .R
.

1 12
2
1st 38 N·m (3.8 kgf·m, 28 lb·ft) 3
2nd 14 N·m (1.4 kgf·m, 10 lb·ft)
T .R
.

4
5
6

9
13
11
14
15 New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2 上方外軸承珠碗 1
13 下方外軸承珠碗 1
14 下方內軸承珠碗 1
15 防塵油封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61

BBJ-F8197-T0.indb 61 2020/12/23 下午 02:03:52


轉向舵頭

下三角架的拆卸
1. 將機車垂直放置於平坦的場所。

機車需支撐穩固,不可有傾倒的危險。 1


2
將機車置於適當的支架上,使前輪懸空。

2. 拆卸:
• 環狀螺帽保護罩 轉向舵頭的檢查
• 上方環狀螺帽“1" 1. 清洗:
• 固定墊圈 • 軸承
• 中央環狀螺帽 • 軸承珠碗
• 橡膠墊圈
註 推薦清洗劑
使用環狀螺帽扳手“2"拆卸上方環狀螺帽。  煤油

2. 檢查:
環狀螺帽扳手 • 軸承
 90890-01268 • 軸承珠碗
損壞 / 凹坑→更換。
3. 更換:
• 軸承
• 軸承珠碗
1 a. 使用適當長桿“1"與榔頭,從轉向舵頭
2
管內拆卸軸承珠碗。
b. 使用鏨子“2"與榔頭,從下三角架拆卸
軸承珠碗。
c. 安裝新的防塵油封與新的軸承珠碗。

3. 拆卸: 軸承珠碗如果沒有安裝正確,就可能會損壞轉
• 下方環狀螺帽“1" 向舵頭管。
• 下三角架
註 註
使用環狀螺帽扳手“2"拆卸下方環狀螺帽。 • 軸承與軸承珠碗要整組更換。
• 每次分解轉向舵頭,需更換防塵油封。
環狀螺帽扳手
 90890-01268
1

確實支撐下三角架,防止掉落造成危險。

4-62

BBJ-F8197-T0.indb 62 2020/12/23 下午 02:03:52


轉向舵頭

4. 檢查:
• 下三角架
( 轉向舵頭管同時檢查 )
翹曲 / 龜裂 / 損壞→更換。

轉向舵頭的安裝
1. 潤滑:
• 軸承
• 軸承珠碗

推薦潤滑劑
 鋰皂基黃油

2. 安裝:
• 下方環狀螺帽“1"
• 橡膠墊圈“2"
• 中央環狀螺帽“3"
• 固定墊圈“4"
• 上方環狀螺帽“5"
• 環狀螺帽保護罩
參閱 3-16 頁“轉向舵頭的檢查與調整"。

4
2
1

5
3

4-63

BBJ-F8197-T0.indb 63 2020/12/23 下午 02:03:53


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拆卸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32 N·m (3.2 kgf·m, 24 lb·ft) 20 N·m (2.0 kgf·m, 15 lb·ft)


1
T .R
.

T .R
.
New 4

18 N·m (1.8 kgf·m, 13 lb·ft)


3
53 N·m (5.3 kgf·m, 39 lb·ft)
T .R
.

T .R
.

53 N·m (5.3 kgf·m, 39 lb·ft)


25 N·m (2.5 kgf·m, 18 lb·ft)
T .R
.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以下的程序同時適用於兩支後緩衝器總成。
座墊 / 置物箱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1 含氧量感知器接頭 1 拆離。
2 含氧量感知器 1 必要時拆卸。
3 排氣管 1
4 排氣管墊片 1
5 後緩衝器總成 ( 左、右 ) 1/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64

BBJ-F8197-T0.indb 64 2020/12/23 下午 02:03:53


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的拆卸
1. 將機車垂直放置於平坦的場所。

機車需支撐穩固,不可有傾倒的危險。


於平坦地面上使用主支架駐車,使後輪懸空。

2. 拆卸:
• 排氣管
• 排氣管墊片
• 後緩衝器總成 ( 左 / 右 )

後緩衝器總成的檢查
1. 檢查:
• 後緩衝器桿
翹曲 / 損壞→更換後緩衝器總成。
• 後緩衝器
漏油→更換後緩衝器總成。
• 彈簧
損壞 / 磨損→更換後緩衝器總成。
• 軸襯
損壞 / 磨損→更換後緩衝器總成。
• 防塵油封
損壞 / 磨損→更換。
• 螺栓
翹曲 / 損壞 / 磨損→更換。

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的安裝
1. 安裝:
• 後緩衝器總成
• 排氣管

後緩衝器總成上方螺栓
 32 N·m (3.2 kgf·m, 24 lb·ft)
後緩衝器總成下方螺栓
 18 N·m (1.8 kgf·m, 13 lb·ft)
排氣前彎管與汽缸頭螺帽
 20 N·m (2.0 kgf·m, 15 lb·ft)
排氣管與後臂螺栓
 53 N·m (5.3 kgf·m, 39 lb·ft)

4-65

BBJ-F8197-T0.indb 65 2020/12/23 下午 02:03:53


後臂

後臂總成
拆卸後臂

57 N•m (5.7 kgf•m, 42 lb•ft)

T.R
.
New

8
3 5 (3)
6 1
7 N•m (0.7 kgf•m, 5.2 lb•ft) 4
T.R
.

2
New
125 N•m (12.5 kgf•m, 92 lb•ft) 7 N•m (0.7 kgf•m, 5.2 lb•ft)
T.R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排氣管 / 右後緩衝器下方螺栓 參閱 4-64 頁“拆卸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後煞車卡鉗 參閱 4-38 頁“拆卸後煞車卡鉗"。
水箱護蓋 參閱 6-2 頁“拆卸水箱"。
1 導件 1
2 自鎖螺帽 1
3 後臂總成 1
4 隔環 1
5 止擋板 1
6 油封 1
7 油封 1
8 軸承 1
9 軸環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4-66

BBJ-F8197-T0.indb 66 2020/12/23 下午 02:03:53


後臂

後臂總成的拆卸
1. 將機車垂直放置於平坦的場所。

機車需支撐穩固,不可有傾倒的危險。


於平坦地面上使用主支架駐車,使後輪懸空。

1. 拆卸:
• 自鎖螺帽
• 隔環
• 後臂

後臂總成的檢查
1. 檢查:
• 後臂
翹曲 / 破裂 / 損壞→更換。
2. 清洗:
• 軸承

推薦清洗劑
 煤油

3. 檢查:
• 油封
損壞 / 磨損→更換。
• 軸承
損壞 / 腐蝕→更換。

後臂總成的安裝
1. 潤滑:
• 軸承內側
• 油封

推薦潤滑劑
 鋰皂基黃油

2. 安裝:
• 後臂
• 隔環
• 自鎖螺帽

後臂與右曲軸箱螺栓
 57 N·m (5.7 kgf·m, 42 lb·ft)
自鎖螺帽
 125 N·m (12.5 kgf·m, 92 lb·ft)

4-67

BBJ-F8197-T0.indb 67 2020/12/23 下午 02:03:53


引擎

潤滑系統圖................................................................................................................... 5-1

引擎的檢查 ................................................................................................................... 5-2


壓縮壓力的測量 ................................................................................................................................. 5-2

引擎的拆卸................................................................................................................... 5-3
引擎的安裝 ........................................................................................................................................... 5-6

汽缸頭 .......................................................................................................................... 5-7


汽缸頭的拆卸 ...................................................................................................................................... 5-9
汽缸頭的檢查 ...................................................................................................................................... 5-9
凸輪軸鏈輪的檢查 ........................................................................................................................... 5-10
正時鏈條張力器的檢查.................................................................................................................. 5-10
減壓系統的檢查.................................................................................................................................5-11
VVA (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 ) 電磁的檢查 ......................................................................................5-11
汽缸頭的安裝 .....................................................................................................................................5-11

搖臂與凸輪軸 ............................................................................................................. 5-15


搖臂與凸輪軸的拆卸........................................................................................................................5-17 5
凸輪軸的檢查 .....................................................................................................................................5-17
搖臂與搖臂軸的檢查........................................................................................................................5-17
凸輪軸與搖臂的安裝 .......................................................................................................................5-18

汽門與汽門彈簧 ......................................................................................................... 5-20


汽門的拆卸 ......................................................................................................................................... 5-21
汽門與汽門導管的檢查 .................................................................................................................. 5-21
汽門座的檢查 ....................................................................................................................................5-23
汽門彈簧的檢查................................................................................................................................ 5-24
汽門的安裝 ......................................................................................................................................... 5-24

汽缸與活塞................................................................................................................. 5-27
汽缸與活塞的拆卸 ........................................................................................................................... 5-28
正時鏈條導件 ( 排氣側 ) 的檢查.................................................................................................. 5-28
汽缸與活塞的檢查 ........................................................................................................................... 5-28
活塞環的檢查 ....................................................................................................................................5-29
活塞銷的檢查 ....................................................................................................................................5-30
汽缸與活塞的安裝 ...........................................................................................................................5-30

BBJ-F8197-T0.indb 68 2020/12/23 下午 02:03:53


皮帶傳動 .................................................................................................................... 5-32
主槽輪的拆卸 ....................................................................................................................................5-37
副槽輪與 V 型皮帶的拆卸 .............................................................................................................5-37
副槽輪的分解 ....................................................................................................................................5-37
離合器殼的檢查 ...............................................................................................................................5-38
離合器塊的檢查 ...............................................................................................................................5-38
V 型皮帶的檢查 ................................................................................................................................5-38
主槽輪的檢查 ....................................................................................................................................5-38
主槽輪滾珠的檢查 ...........................................................................................................................5-39
滑件的檢查.........................................................................................................................................5-39
副槽輪的檢查 ....................................................................................................................................5-39
主槽輪的組立 ....................................................................................................................................5-39
副槽輪的組立 ....................................................................................................................................5-39
副槽輪、V 型皮帶、主槽輪與 V 型皮帶箱蓋的安裝 ..............................................................5-40

起動發電機................................................................................................................. 5-43
起動發電機的拆卸 ...........................................................................................................................5-44
起動發電機的安裝 ...........................................................................................................................5-44

機油泵浦 .................................................................................................................... 5-45


機油泵浦的檢查 ...............................................................................................................................5-46
機油泵浦的安裝................................................................................................................................5-46

變速箱 ........................................................................................................................ 5-47


變速箱的檢查 ....................................................................................................................................5-49

曲軸總成 .................................................................................................................... 5-50


曲軸箱的分解 ....................................................................................................................................5-52
曲軸總成的檢查................................................................................................................................5-52
正時鏈條的檢查................................................................................................................................5-53
進氣側正時鏈條導件的檢查 .........................................................................................................5-53
曲軸箱的檢查 ....................................................................................................................................5-53
軸承與油封的檢查 ...........................................................................................................................5-53
機油泵浦驅動齒輪的檢查 .............................................................................................................5-53
曲軸總成的安裝................................................................................................................................5-53
曲軸箱的組立 ....................................................................................................................................5-53

BBJ-F8197-T0.indb 69 2020/12/23 下午 02:03:53


潤滑系統圖

潤滑系統圖

搖臂/汽門桿頂端

凸輪軸 油嘴

離心過濾器

曲軸

機油泵浦

油底殼 機油濾網
3
潤滑油通路圖
4

5 2 A-A
A

1. 機油泵浦
A
2. 排油塞
3. 機油濾網
4. 壓縮彈簧
5. O 型環

5-1

BBJ-F8197-T0.indb 1 2020/12/23 下午 02:03:54


引擎的檢查

引擎的檢查 壓縮壓力 ( 在海平面 )


壓縮壓力的測量  最低:
註   1583 kPa (15.83 kgf/cm2,
壓縮壓力不足會導致性能流失。   225.0 psi) at 1200 r/min
 標準:
1. 測量:   1820 kPa (18.20 kgf/cm2,
• 汽門間隙   258.7 psi) at 1200 r/min
超出標準值→調整。  最高:
參閱 3-6 頁“汽門間隙的調整"
。   2038 kPa (20.38 kgf/cm2,
2. 起動引擎,暖機運轉數分鐘之後,停止引擎運   289.7 psi) at 1200 r/min
轉。
3. 拆卸: a. 主開關鑰匙旋轉至“ON"

• 前蓋 b. 操作後煞車把手,油門全開,按起動開關直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到壓縮壓力錶數值顯示到穩定為止。
4. 拆離:
• 火星塞蓋 為了防止火花,在運轉引擎之前先將火星塞導線
接地。
拆離火星塞蓋時,引擎是非常熱,要注意防止燙
傷。 c. 假如壓縮壓力超過最大值時,請確認汽缸
頭、汽門表面、活塞頭是否積碳。
5. 拆卸: 如有積碳→清除。
• 火星塞 d. 假如壓縮壓力低於最小值時,請在火星
塞孔內滴入數滴機油到汽缸內,再重新測
量。
拆除火星塞之前,使用壓縮空氣吹走積存在火星
請參閱以下表格。
塞週邊的污物,防止污物從火星塞孔掉進汽缸
內。 壓縮壓力
( 機油注入汽缸的狀態下)
6. 安裝: 數值 診斷
• 壓縮壓力錶“1" 活塞磨損或損傷
高於未注入機油的狀態
→維修。
壓縮壓力錶
可 能 活 塞 環、 汽
 90890-03081
與未倒入機油的狀態相同 門、汽缸頭墊片或
活塞不良→維修。
8. 拆卸:
• 壓縮壓力錶
1 9. 安裝:
• 火星塞

火星塞
 13 N·m (1.3 kgf·m, 9.6 lb·ft)

10. 連接:
7. 測量:
• 火星塞蓋
• 壓縮壓力
11. 安裝:
超出標準值→參閱步驟 (c) 與 (d)。
• 前蓋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5-2

BBJ-F8197-T0.indb 2 2020/12/23 下午 02:03:54


引擎的拆卸

引擎的拆卸
拆卸引擎

6 5
1 7
52 N·m (5.2 kgf·m, 38 lb·ft)
T.R
.

2
18 N·m (1.8 kgf·m, 13 lb·ft) 8
T.R
.

3 4

11
10 9

11

28 N·m (2.8 kgf·m, 2.1 lb·ft)


T.R
.

12 15
12
13

12
16
13 17

50 N·m (5.0 kgf·m, 37 lb·ft) 15


13 14
T.R

16
.

13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置物箱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側蓋總成 參閱 4-2 頁“拆卸側蓋總成"。
置腳踏板 參閱 4-6 頁“拆卸後腳防護擋板與置腳踏板"。
排放。
冷卻水
參閱 3-21 頁“冷卻水的更換"。
後煞車卡鉗 / 後煞車油管導件 1、2 及固定座 參閱 4-34 頁“拆卸後煞車片"。
排氣管 參閱 4-64 頁“拆卸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節溫器 參閱 6-5 頁“拆卸節溫器"。
水箱 / 風扇箱蓋 參閱 6-2 頁“拆卸水箱"。
水泵浦 參閱 6-7 頁“拆卸水泵浦"。
汽油管 / 噴油嘴 參閱 7-4 頁“拆卸噴油嘴"。
節流閥本體 / 進氣歧管 / 空氣濾清器 參閱 7-7 頁“拆卸節流閥本體"。
1 起動發電機接頭 1 拆離。

5-3

BBJ-F8197-T0.indb 3 2020/12/23 下午 02:03:54


引擎的拆卸

拆卸引擎

6 5
1 7
52 N·m (5.2 kgf·m, 38 lb·ft)
T.R
.

2
18 N·m (1.8 kgf·m, 13 lb·ft) 8
T.R
.

3 4

11
10 9

11

28 N·m (2.8 kgf·m, 2.1 lb·ft)


T.R
.

12 15
12
13

12
16
13 17

50 N·m (5.0 kgf·m, 37 lb·ft) 15


13 14
T.R

16
.

13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2 VVA (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 ) 接頭 1 拆離。
3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接頭 1 拆離。
4 曲軸位置感知器接頭 1 拆離。
5 束帶 1 打開。
6 含氧量感知器接頭 1 拆離。
7 點火線圈 1
8 固定座 1
9 引擎接地線 1
10 後緩衝器總成下方螺栓 2
11 引擎固定螺栓 / 螺帽 1/1
12 引擎托架固定螺栓 / 螺帽 ( 上方 ) 2/2
13 引擎托架固定螺栓 / 螺帽 (下方 ) 2/2
14 引擎托架 1
15 止擋器 / 軸環 2/2

5-4

BBJ-F8197-T0.indb 4 2020/12/23 下午 02:03:54


引擎的拆卸

拆卸引擎

6 5
1 7
52 N·m (5.2 kgf·m, 38 lb·ft)
T.R
.

2
18 N·m (1.8 kgf·m, 13 lb·ft) 8
T.R
.

3 4

11
10 9

11

28 N·m (2.8 kgf·m, 2.1 lb·ft)


T.R
.

12 15
12
13

12
16
13 17

50 N·m (5.0 kgf·m, 37 lb·ft) 15


13 14
T.R

16
.

13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6 減震器 2
17 引擎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5-5

BBJ-F8197-T0.indb 5 2020/12/23 下午 02:03:54


引擎的拆卸

引擎的安裝
引擎托架固定螺帽 ( 上方 )
1. 安裝:
 28 N·m (2.8 kgf·m, 21 lb·ft)
• 引擎
a. 將止擋器“1"與軸環“2"安裝在引擎總 d. 安裝車架與引擎托架的固定螺栓“9"及
成“3"。 螺帽 ( 前方 )“10"並假付。
3

10
9
b. 將引擎托架“4"安裝到引擎總成,然後 e. 安裝後緩衝器總成,將主支架立起來,使
安裝固定螺栓“5"及螺帽 ( 下方 )“6" 後輪在懸空的狀態下鎖緊引擎托架固定螺
並將螺帽假付,使 ø3 mm 的鐵棒插入引 帽 ( 前方 )“10"至規定扭力。
擎支架與軸環“a"的孔內,然後鎖緊固
定螺帽至規定扭力 ( 先鎖右邊再鎖左邊 )。 引擎托架固定螺帽 ( 前方 )
a  52 N·m (5.2 kgf·m, 38 lb·ft)
4

A A 後緩衝器總成螺栓 ( 上方 )
 32 N·m (3.2 kgf·m, 24 lb·ft)
2
1
4 5 後緩衝器總成螺栓 ( 下方 )
a 6  18 N·m (1.8 kgf·m, 13 lb·ft)
A-A
f. 安裝完成後,在主支架立起的狀態下確認
引擎托架固定螺帽 ( 下方 ) 止擋器“1"不會碰觸到引擎總成“3"。
 50 N·m (5.0 kgf·m, 37 lb·ft)

c. 將 ø3 mm 的鐵棒拔下,安裝引擎托架固 1
定螺栓“7"及螺帽 ( 上方 )“8",然後
鎖緊固定螺帽至規定扭力 ( 先鎖右邊再鎖
左邊 )。
3
7

5-6

BBJ-F8197-T0.indb 6 2020/12/23 下午 02:03:55


汽缸頭

汽缸頭
拆卸凸輪軸鏈輪

4.0 N·m (0.40 kgf·m, 3.0 lb·ft)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T.R

.
.
10 N·m (1.0 kgf·m, 7.4 lb·ft) TB1215
T.R
.

LT

1 New
4
New
5
2 New
3
3
(4)

New

(4) 6

10 N·m (1.0 kgf·m, 7.4 lb·ft)


M
T.R
.

7 N·m (0.7 kgf·m, 5.2 lb·ft) 30 N·m (3.0 kgf·m, 22 lb·ft)


T.R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排放。
冷卻水
參閱 3-21 頁“冷卻水的更換"。
水箱 / 風扇箱蓋 參閱 6-2 頁“拆卸水箱"。
水泵浦 參閱 6-7 頁“拆卸水泵浦"。
1 VVA (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 ) 接頭 1 拆離。
2 VVA (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 ) 1
3 汽缸頭蓋 / 墊片 1/1
4 定位銷 2
5 正時鏈條張力器 1
6 凸輪軸鏈輪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5-7

BBJ-F8197-T0.indb 7 2020/12/23 下午 02:03:55


汽缸頭

拆卸汽缸頭

1st 10 N·m (1.0 kgf·m, 7.4 lb·ft)


2nd 24 N·m (2.4 kgf·m, 18 lb·ft)

7 N·m (0.7 kgf·m, 5.2 lb·ft)


T.R
.

New
M
New
3

(4)
(4)
3
1

13 N·m (1.3 kgf·m, 9.6 lb·ft)


T.R
.

New
5
15 N·m (1.5 kgf·m, 11 lb·ft)
T.R
.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凸輪軸鏈輪 參閱 5-7 頁“拆卸凸輪軸鏈輪"。
搖臂與凸輪軸 參閱 5-15 頁“拆卸搖臂與凸輪軸"。
排氣管 參閱 4-64 頁“拆卸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節溫器 參閱 6-5 頁“拆卸節溫器"。
噴油嘴 參閱 7-4 頁“拆卸噴油嘴"。
進氣歧管 參閱 7-7 頁“拆卸節流閥本體"。
1 火星塞 1
2 汽缸頭 1
3 定位銷 2
4 汽缸頭墊片 1
5 冷卻水溫感知器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5-8

BBJ-F8197-T0.indb 8 2020/12/23 下午 02:03:55


汽缸頭

汽缸頭的拆卸
1. 拆卸:
• 汽缸頭蓋 / 墊片 1
2. 對齊: 2
a. 順時針方向旋轉曲軸。
b. 起動發電機轉子的“I"記號“a"與右曲
軸箱的記號“b"對齊。

4. 拆卸:
• 正時鏈條張力器
b
( 含墊片 )
• 凸輪軸鏈輪螺栓
• 凸輪軸鏈輪

a 為了防止正時鏈條掉入曲軸箱內,請用鋼線吊
c. 活塞在壓縮行程上死點 TDC 時,凸輪軸 著。
鏈輪的“I"記號“c"與凸輪軸止擋器板
的記號“d"對齊。 5. 拆卸:
• 凸輪軸止擋器板
• 汽缸頭
c d • 汽缸頭墊片

• 依照正確的順序放鬆螺帽與螺栓。
• 螺帽與螺栓分別放鬆 1/2 圈一次,等所有的
螺帽與螺栓都放鬆之後,再全部拆下。

×
3. 放鬆: 4 3 4
• 凸輪軸鏈輪螺栓“1"
註 ×
2
使用凸輪軸板手“2"固定凸輪軸鏈輪,放鬆凸
輪軸鏈輪螺栓。 6 5

1 2
凸輪軸扳手
 90890-04162
汽缸頭的檢查
1. 清除:
• 燃燒室的積碳
( 使用圓頭刮刀 )

不可使用鋒利器具,以免損壞或刮傷燃燒室:
• 火星塞孔螺紋
• 汽門座

5-9

BBJ-F8197-T0.indb 9 2020/12/23 下午 02:03:56


汽缸頭

字形移動方向研磨汽缸頭的表面。

為了讓汽缸頭的表面能均勻地研磨,請移動汽
缸頭的位置。

凸輪軸鏈輪的檢查
以下的程序適用於所有的凸輪軸鏈輪。
1. 檢查:
• 凸輪軸鏈輪
2. 檢查:
鏈輪磨損超出 1/4“a"→正時鏈條、凸輪軸鏈
• 汽缸頭
輪更換。
損壞 / 刮傷→更換。
3. 測量:
• 汽缸頭翹曲
超出標準值→研磨汽缸頭的表面。

翹曲限制
 0.05 mm

a. 汽缸頭的接合面橫放著直尺“1"與厚薄
規“2"。
a. 磨損 1/4
厚薄規
b. 正常
 90890-03180 1. 正時鏈條的滾輪
2. 凸輪軸鏈輪

正時鏈條張力器的檢查
1. 檢查:
• 正時鏈條張力器
龜裂 / 損壞→更換。
a. 拆卸蓋子。
b. 手輕壓正時鏈條張力器桿的尾端,使用細
小平口起子“1"順時針方向旋轉,將正
時鏈條張力器桿縮入正時鏈條張力器殼
內。
1 2

b. 測量翹曲程度。
c. 如果超過翹曲限制時,以下面的程序研磨 c. 保持手輕壓正時鏈條張力器桿,逆時針方
汽缸頭的表面。 向旋轉平口起子後取下平口起子,慢慢放
d. 400–600 的 濕 性 砂 紙 置 於 平 板 上, 以 8 開正時鏈條張力器桿。

5-10

BBJ-F8197-T0.indb 10 2020/12/23 下午 02:03:56


汽缸頭

d. 確認正時鏈條張力器桿能很順暢的從正時
汽缸頭的安裝
鏈條張力器殼內彈出來。無法順暢彈出
1. 安裝:
時,請更換正時鏈條張力器
• 汽缸頭墊片 New
e. 安裝蓋子。
• 定位銷
2. 檢查:
• 汽缸頭
• 正時鏈條張力器桿
2. 鎖緊:
損壞 / 磨損→更換不良的零件。
• 汽缸頭螺帽“1"
減壓系統的檢查 • 汽缸頭螺栓“2"
1. 檢查:
汽缸頭螺帽及螺栓
• 減壓系統
 (1~6)

 1st:10 N·m (1.0 kgf·m, 7.4
• 檢查減壓桿作動是否順暢。
 lb·ft)
• 確認減壓桿的作動範圍“a"與圖示的範圍
 (1~4)
相同。
 2nd:24 N·m (2.4 kgf·m, 18
 lb·ft)
a

• 使用二硫化鉬黃油全周塗佈於雙頭螺栓螺紋
以及墊圈表面。
• 依照汽缸頭螺帽與螺栓正確的鎖緊順序,分
成兩次鎖緊。

×
3 4 4
a. 20.88°
1 1 ×
VVA (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 ) 電磁的檢查
2
1. 檢查:
• VVA (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 ) 電磁“1" 2 1 2 2
龜裂 / 損壞→更換。
6 5

3. 安裝:
• 解壓縮凸輪“1"
• 凸輪軸鏈輪“2"
• 正時鏈條
• 凸輪軸鏈輪螺栓

5-11

BBJ-F8197-T0.indb 11 2020/12/23 下午 02:03:57


汽缸頭

a. 順時針方向旋轉曲軸。 力器內。
b. 起動發電機轉子的“I"記號“a"與右曲
軸箱的記號“b"對齊。

a
c. 在正時鏈條張力器桿縮入正時鏈條張力器
c. 安裝解壓縮凸輪。 殼內,細小平口起子未放開的狀態下,將
d. 將正時鏈條安裝於凸輪軸鏈輪上,再將凸 張力器墊片及正時鏈條張力器“2"安裝
輪軸鏈輪安裝於凸輪軸上,並將凸輪軸鏈 到汽缸上。
輪螺栓假付。
必須使用新的墊片。
安裝凸輪軸時不可轉動曲軸,以免損壞汽門或
汽門正時不正確。 註
• 正時鏈條張力器墊片的凸起部“a"依圖示
註 的方向安裝。
• 將解壓縮凸輪的銷插入到凸輪軸鏈輪的解壓 • 正時鏈條張力器固定螺栓的螺紋塗佈 1215
縮桿的溝槽“c"內。 接合劑。
• 凸輪軸鏈輪的“I"記號“d"與凸輪軸止擋
器板的記號“e"對齊。
山葉接合劑 No.1215
 90890-85505
 (Three Bond No.1215®)
2
e
正時鏈條張力器螺栓
1  10 N·m (1.0 kgf·m, 7.4 lb·ft)
d

c a
a

e. 手按住凸輪軸,將凸輪軸鏈輪螺栓假付。
4. 安裝:
• 正時鏈條張力器墊片 New
• 正時鏈條張力器 2
a. 拆下正時鏈條張力器蓋子。
b. 手輕壓正時鏈條張力器桿,使用細小平口
起子“1"順時針方向旋轉,將正時鏈條 d. 使用細小平口起子“1"逆時針方向旋轉,
張力器桿縮入正時鏈條張力器殼內。 確認正時鏈條張力器桿完全的彈出去。

確認正時鏈條張力器桿完全縮入到正時鏈條張

5-12

BBJ-F8197-T0.indb 12 2020/12/23 下午 02:03:57


汽缸頭

凸輪軸鏈輪螺栓
1  30 N·m (3.0 kgf·m, 22 lb·ft)

凸輪軸鏈輪螺栓必須以規定值的扭力鎖緊,以
免螺栓鬆動造成引擎的損壞。


e. 安裝正時鏈條張力器蓋子。 使用凸輪軸板手“2"固定凸輪軸鏈輪,鎖緊凸
5. 旋轉: 輪軸鏈輪螺栓。
• 曲軸
( 順時針方向旋轉數次 )
6. 檢查:
• “I"記號“a" 1
起動發電機轉子的“I"記號與右曲軸箱的記號 2
“b"對齊。

b
8. 測量:
• 汽門間隙
超出標準值→調整。
參閱 3-6 頁“汽門間隙的調整"。
a 9. 安裝:
• “I"記號“c" • 墊片 New
凸輪軸鏈輪的“I"記號與凸輪軸止擋器板的 • 汽缸頭蓋總成
記號“d"對齊。
汽缸頭蓋總成螺栓
 10 N·m (1.0 kgf·m, 7.4 lb·ft)
c d
10. 安裝:
• O 型環 New
• VVA (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 ) 電磁“1"

VVA (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 ) 電磁螺



 10 N·m (1.0 kgf·m, 7.4 lb·ft)
沒有對齊→更正。 註
參閱以上的安裝步驟。 確實將 VVA (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 ) 電磁安裝到
7. 鎖緊: 汽缸頭蓋“2",並將螺栓鎖緊至規定扭力。
• 凸輪軸鏈輪螺栓“1"

凸輪軸扳手
 90890-04162

5-13

BBJ-F8197-T0.indb 13 2020/12/23 下午 02:03:58


汽缸頭

1
2

5-14

BBJ-F8197-T0.indb 14 2020/12/23 下午 02:03:58


搖臂與凸輪軸

搖臂與凸輪軸
拆卸搖臂與凸輪軸

8 N·m (0.8 kgf·m, 5.9 lb·ft)

T .R
.
7 N·m (0.7 kgf·m, 5.2 lb·ft)
T .R
.

2
New M
11 14
14

12 10
13 9
4

M 8
E
5
6 7

E
2 3

7 5 E E
2 M M M
7 N·m (0.7 kgf·m, 5.2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凸輪軸鏈輪 參閱 5-7 頁“拆卸凸輪軸鏈輪"。
1 凸輪軸止擋器板 1
2 固定螺帽 4
3 凸輪軸 1
4 軸承 1
5 搖臂軸 2
6 排氣搖臂 1
7 調整螺絲 ( 排氣 ) 2
8 定位板 1
9 彈簧 1
10 進氣搖臂 1 1
11 進氣搖臂止擋銷 1
12 彈簧 1

5-15

BBJ-F8197-T0.indb 15 2020/12/23 下午 02:03:58


搖臂與凸輪軸

拆卸搖臂與凸輪軸

8 N·m (0.8 kgf·m, 5.9 lb·ft)

T .R
.
7 N·m (0.7 kgf·m, 5.2 lb·ft)
T .R
.

2
New M
11 14
14

12 10
13 9
4

M 8
E
5
6 7

E
2 3

7 5 E E
2 M M M
7 N·m (0.7 kgf·m, 5.2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3 進氣搖臂 2 1
14 調整螺絲 ( 進氣 ) 2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5-16

BBJ-F8197-T0.indb 16 2020/12/23 下午 02:03:58


搖臂與凸輪軸

搖臂與凸輪軸的拆卸
凸輪軸凸部尺寸
1. 放鬆:
 凸部高度(進氣)
• 調整螺絲 ( 進氣 / 排氣 )
  32.211–32.311 mm
2. 拆卸:
 限制
• 凸輪軸“1"
  32.111 mm
拉伸螺栓 (M8)  凸部高度(進氣高速)
 90890-01085   32.587–32.687 mm
衡重  限制 ( 進氣高速 )
 90890-01084   32.487 mm
 凸部高度(排氣)
a. 進氣搖臂 1“2"與進氣搖臂 2“3"的孔   29.224–29.324 mm
“a"對齊,然後將進氣搖臂止擋銷“4"  限制
依圖示方向押入。   29.124 mm

4 a
a

b. 進氣搖臂 1“2"與進氣搖臂 2“3"依圖


示方向在押入狀態下,使用拉伸螺栓“5" 3. 測量:
及衡重“6"將凸輪軸拆下。 • 凸輪軸失圓度
超出標準值→更換。
2
凸輪軸失圓度限制
3  0.030 mm
1
5
6

凸輪軸的檢查
1. 檢查:
• 凸輪軸凸部
藍色色斑 / 凹痕 / 刮傷→更換凸輪軸。
2. 測量:
搖臂與搖臂軸的檢查
• 凸輪軸凸部尺寸“a"
以下的程序適用於所有的搖臂與搖臂軸。
超出標準值→更換凸輪軸。
1. 檢查:
• 搖臂
• 搖臂 ( 凸輪軸接觸表面 )“1"
損壞 / 磨耗→更換。

5-17

BBJ-F8197-T0.indb 17 2020/12/23 下午 02:03:58


搖臂與凸輪軸

1 1

2. 檢查: 6. 計算:
• 搖臂軸 • 搖臂與搖臂軸之間的間隙
藍色色斑 / 過度磨損 / 凹痕 / 刮傷→更換與 註
檢查潤滑系統。 搖臂內徑減去搖臂軸外徑,即等於間隙。
3. 檢查:
• 凸輪軸凸部 超出標準值→更換不良部品。
過度磨損→更換凸輪軸。
搖臂與搖臂軸之間的間隙
4. 測量:
 0.009–0.034 mm
• 搖臂內徑“a"
限制
超出標準值→更換。
 0.080 mm
搖臂內徑
 9.985–10.000 mm 凸輪軸與搖臂的安裝
限制 1. 潤滑:
 10.015 mm • 凸輪軸

推薦潤滑劑
凸輪軸
 二硫化鉬機油
a 凸輪軸軸承
 引擎機油

2. 潤滑:
• 搖臂
• 搖臂軸
5. 測量: • 彈簧
• 搖臂軸外徑“a" • 進氣搖臂止擋銷
超出標準值→更換。 推薦潤滑劑
搖臂軸外徑 搖臂軸
 9.966–9.976 mm 進氣搖臂止擋銷
限制  二硫化鉬機油
 9.935 mm 搖臂滾子
 引擎機油

3. 安裝:
• 彈簧“1"

彈簧的尾端“a"依圖示的位置安裝。

5-18

BBJ-F8197-T0.indb 18 2020/12/23 下午 02:03:59


搖臂與凸輪軸


a 1
安裝凸輪軸止擋器板之前,確認搖臂軸“2"
的凹槽“a"與汽缸頭的上端“b"平行,並且
汽缸頭與搖臂軸的凸輪軸止擋器板螺栓的孔對
齊。

b
2 a
4. 安裝:
• 凸輪軸 a
a. 安裝排氣搖臂與搖臂軸。
b. 進氣搖臂 1“2"與進氣搖臂 2“3"的孔
“a"對齊,然後將進氣搖臂止擋銷“4"
依圖示方向押入。
6. 調整:
• 汽門間隙
4 參閱 3-6 頁“汽門間隙的調整"

a

c. 進氣搖臂 1“2"與進氣搖臂 2“3"依圖


示方向在押入狀態下,安裝凸輪軸。

凸輪軸的打點記號“a"朝上方安裝。

2
3

d. 安裝調整螺絲 ( 進氣 / 排氣 )。
5. 安裝:
• 凸輪軸止擋器板

凸輪軸止擋器板螺栓 (M5X16)
 8 N·m (0.8 kgf·m, 5.9 lb·ft)
凸輪軸止擋器板螺栓 (M5X14)
 8 N·m (0.8 kgf·m, 5.9 lb·ft)

5-19

BBJ-F8197-T0.indb 19 2020/12/23 下午 02:03:59


汽門與汽門彈簧

汽門與汽門彈簧
拆卸汽門與汽門彈簧

1 2 3 8 New
6 New

8 New
4
7
E

7
M
M
6 New

1
E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汽缸頭 參閱 5-8 頁“拆卸汽缸頭"。
搖臂 / 凸輪軸 參閱 5-15 頁“拆卸搖臂與凸輪軸"。
1 汽門鎖扣 8
2 汽門彈簧扣件 4
3 汽門彈簧 4
4 進氣汽門 2
5 排氣汽門 2
6 汽門桿油封 4
7 汽門彈簧座 4
8 汽門導管 4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5-20

BBJ-F8197-T0.indb 20 2020/12/23 下午 02:03:59


汽門與汽門彈簧

汽門的拆卸 3. 拆卸:
以下的程序適用於所有的汽門與相關組件。 • 汽門彈簧扣件“1"
註 • 汽門彈簧“2"
拆卸汽缸頭之內部零件 ( 汽門、汽門彈簧、汽 • 汽門“3"
門座等 ) 之前,確認汽門之密封是否適當。 • 汽門桿油封“4"
• 汽門彈簧座“5"
1. 檢查: 註
• 汽門的密封 小心辨別各零件安裝位置,以免重新安裝時弄
汽門座洩漏→檢查汽門面、汽門座與汽門座 錯位置。
寬度。
參閱 5-23 頁“汽門座的檢查"。
a. 清潔的溶劑“a"注入進氣口與排氣口。 1
b. 檢查汽門的密封是否穩當。 5
註 2
汽門座“1"不能有洩漏現象。
3
4

汽門與汽門導管的檢查
以下程序適用於所有的汽門與汽門導管。
1. 測量:
• 汽門桿與汽門導管之間的間隙
超出標準值→更換汽門導管。
2. 拆卸: 汽門桿與汽門導管之間的間隙=
• 汽門鎖扣“1" 汽門導管內側直徑“a"-汽門桿直徑“b"

使用汽門彈簧壓縮器與汽門彈簧壓縮器附件 汽門桿與汽門導管之間的間隙 ( 進氣 )
“2",壓縮汽門彈簧並拆卸汽門鎖扣。  0.010–0.037 mm
限制
 0.080 mm
汽門彈簧壓縮器 汽門桿與汽門導管之間的間隙 ( 排氣 )
 90890-04109  0.025–0.052 mm
汽門彈簧壓縮器附件 限制
 90890-04108  0.100 mm

a
1

5-21

BBJ-F8197-T0.indb 21 2020/12/23 下午 02:04:00


汽門與汽門彈簧

3
b

2. 更換: 註
• 汽門導管 更換汽門導管後,整修汽門座的表面。

為了使汽門導管之拆卸與安裝作業容易且保
汽門導管拆卸器 (φ5)
持 正 確 的 接 合, 請 用 烤 箱 將 汽 缸 頭 加 熱 至
 90890-04097
100°C。
汽門導管安裝器 (φ5)
a. 使用汽門導管拆卸器“1"拆卸汽門導管。  90890-04098
汽門導管擴孔器 (φ5)
 90890-04099

3. 清除:
1
• 積碳
( 來自汽門面與汽門座 )
4. 檢查:
• 汽門面
腐蝕 / 磨損→研磨汽門面。
• 汽門桿末端
b. 使用汽門導管安裝器“2"與汽門導管拆 呈覃狀物形狀或直徑比汽門桿主體大→更換
卸器“1"安裝新的汽門導管。 汽門。
汽門導管安裝位置 5. 測量:
 9.9–10.3 mm • 汽門桿失圓度
超出標準值→更換汽門。

2
• 更換新汽門時,汽門導管也要同時更換。
• 如果要拆卸或更換汽門時,亦同時更換油
a
封。

汽門桿失圓度限制
1  0.020 mm

a. 汽門導管位置

c. 安裝新汽門導管後,使用汽門導管擴孔器
“3"在汽門導管上修整,以取得適當的
汽門桿與汽門導管之間的間隙。

5-22

BBJ-F8197-T0.indb 22 2020/12/23 下午 02:04:00


汽門與汽門彈簧

c. 按壓汽門並穿過汽門導管到汽門座上,使
壓痕清楚顯示。
d. 測量汽門座寬度。

汽門座與汽門面相互接觸時,藍丹 (Dykem) 會
脫落。

4. 研磨:
• 汽門面
• 汽門座
汽門座的檢查
( 使用汽門研磨器 )
以下程序適用於所有的汽門與汽門座。
1. 清除: 汽門研磨器
• 積碳  90890-04101
( 來自汽門面與汽門座 )
2. 檢查: 註
• 汽門座 更換汽缸蓋或更換汽門與汽門導管之後,應研
腐蝕 / 磨損→更換汽缸頭。 磨汽門座和汽門面。
3. 測量:
• 汽門座接觸寬度“a" a. 汽門面塗抹粗研磨劑“a"。
超出標準值→更換汽缸頭。

汽門座接觸寬度 ( 進氣 ) 不可讓研磨劑進入汽門桿與汽門導管之間的縫
 0.60–0.85 mm 隙。
汽門座接觸寬度 ( 排氣 )
 0.90–1.20 mm

a
a

b. 汽門桿塗抹二硫化鉬機油。
c. 安裝汽門到汽缸頭裡。
a. 在汽門面塗抹藍丹 (Dykem)“b"。 d. 轉動汽門直到汽門面與汽門座拋光均勻為
止,然後清除所有的研磨劑。

為得到最好的研磨效果,雙手將汽門前後旋轉
時,可同時輕敲汽門座。

b. 安裝汽門到汽缸頭裡。

5-23

BBJ-F8197-T0.indb 23 2020/12/23 下午 02:04:00


汽門與汽門彈簧

汽門彈簧自由長度 ( 進氣 )
 33.79 mm
限制
 32.10 mm
汽門彈簧自由長度 ( 排氣 )
 33.79 mm
限制
 32.10 mm
e. 塗抹細的研磨劑於汽門面,再重複上述的
步驟。
f. 每次研磨的程序結束之後,從汽門面與汽
門座將研磨劑完全清除。
g. 在汽門面塗抹藍丹 (Dykem)“b"。

a
2. 測量:
b • 汽門彈簧壓縮力“a"
超出標準值→更換汽門彈簧。

彈簧傾斜 ( 進氣 )
h. 安裝汽門到汽缸頭裡。  1.5 mm
i. 按壓汽門並穿過汽門導管到汽門座上,使 彈簧傾斜 ( 排氣 )
壓痕清楚顯示。  1.5 mm
j. 再度測量汽門座的寬度“c",假如汽門
座的寬度未達標準值時,再次研磨汽門 a
座。

汽門的安裝
以下程序適用於所有的汽門與相關組件。
1. 去毛邊:
汽門彈簧的檢查 • 汽門桿端
以下程序適用於所有汽門彈簧。 ( 使用油石 )
1. 測量:
• 汽門彈簧自由長度“a"
超出標準值→更換汽門彈簧。

5-24

BBJ-F8197-T0.indb 24 2020/12/23 下午 02:04:01


汽門與汽門彈簧

5
2

3 1

2. 潤滑:
3
• 汽門桿“1" 5
a
• 汽門桿端
( 使用推薦潤滑劑 )
b 4
推薦潤滑劑
2
 二硫化鉬機油
1
• 汽門桿油封“2"
( 使用推薦潤滑劑 )
b. 較小間距
推薦潤滑劑 4. 安裝:
 引擎機油 • 汽門鎖扣“1"

使用汽門彈簧壓縮器與汽門彈簧壓縮器附件
E “2",壓縮汽門彈簧並安裝汽門鎖扣。

汽門彈簧壓縮器
 90890-04109
汽門彈簧壓縮器附件
 90890-04108

3. 安裝: 2
• 汽門彈簧座“1"
• 汽門桿油封“2" New
• 汽門“3"
• 汽門彈簧“4"
• 汽門彈簧扣件“5"
( 安裝到汽缸頭 )
註 1
• 確認每個汽門都安裝於原本的位置。
• 安裝汽門彈簧時,將較大間距“a"朝上。 5. 為了將汽門鎖扣緊緊固定在汽門桿上,請用
膠槌輕敲汽門頂。

敲打汽門頂時,不要太用力敲打,以免損壞汽
門。

5-25

BBJ-F8197-T0.indb 25 2020/12/23 下午 02:04:01


汽門與汽門彈簧

5-26

BBJ-F8197-T0.indb 26 2020/12/23 下午 02:04:01


汽缸與活塞

汽缸與活塞
拆卸汽缸與活塞

4 New
3
2

1 New
5 New 7
9

10 N·m (1.0 kgf·m, 7.4 lb·ft) 8


T.R
.

6
5 New

E
E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汽缸頭 參閱 5-8 頁“拆卸汽缸頭"。
1 正時鏈條導件 ( 排氣側 ) 1
2 汽缸 1
3 定位銷 2
4 汽缸墊片 1
5 活塞銷夾環 2
6 活塞銷 1
7 活塞 1
8 活塞環組 1
9 冷卻水排水螺栓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5-27

BBJ-F8197-T0.indb 27 2020/12/23 下午 02:04:01


汽缸與活塞

汽缸與活塞的拆卸 註
1. 拆卸: 當拆卸活塞環時,手指撥開尾端間隙,並將活
• 正時鏈條導件 ( 排氣側 ) 塞環的另一側提起越過活塞頭。
2. 拆卸:
• 活塞銷夾環“1"
• 活塞銷“2"
• 活塞“3"

不可以使用榔頭取出活塞銷。


• 拆卸活塞銷夾環之前,使用乾淨的布蓋住曲
軸箱的開口,防止活塞銷夾環掉入曲軸箱
內。 正時鏈條導件 ( 排氣側 ) 的檢查
• 拆卸活塞銷之前,先清除活塞銷夾環的溝槽 1. 檢查:
與活塞銷孔附近的毛邊。 • 正時鏈條導件 ( 排氣側 )
• 假如清除毛邊之後,活塞銷仍然不易拆卸 損壞 / 磨損→更換。
時,使用活塞銷拉出器組件“4"拆卸。
汽缸與活塞的檢查
1. 檢查:
活塞銷拉出器組件 • 活塞壁
 90890-01304 • 汽缸壁
垂直刮痕→將汽缸、活塞和活塞環整組更換。
2. 測量:
• 活塞與汽缸之間間隙
a. 使用汽缸規測量汽缸內徑“C"

2 1

以邊至邊與前至後的汽缸測量方式來測量汽缸
內徑“C" 。

3
汽缸內徑
 52.000–52.010 mm
3 2 磨耗限制
 52.060 mm

“C"=D1 的最大值 -D2

4
3. 拆卸:
• 頂環
• 第二環
• 油環

5-28

BBJ-F8197-T0.indb 28 2020/12/23 下午 02:04:01


汽缸與活塞

活塞環的積碳。

活塞環邊間隙
 頂環
  0.030–0.065 mm
 限制
  0.115 mm
 第二環
b. 如果超出標準值,請將汽缸、活塞和活塞   0.020–0.055 mm
環整組更換。  限制
c. 使用分厘卡測量活塞外徑“P "。   0.115 mm

活塞外徑
 51.962–51.985 mm

2. 安裝:
• 活塞環
( 安裝至汽缸裡 )
a. 從活塞裙底端算起 6.0 mm 註
使用活塞頭將活塞環推入靠近汽缸底部,且汽
d. 如果超出標準值,更換整組活塞與活塞 缸磨損最少之處並使其平整。
環。
e. 根據以下公式計算活塞與汽缸之間的間 3. 測量:
隙。 • 活塞環末端間隙
超出標準值→更換活塞環。
活塞與汽缸之間的間隙 =

汽缸內徑 - 活塞外徑
油環擴張器的末端間隙無法量測。若油環軌道
的間隙過大,三個活塞環一併更換。
活塞與汽缸之間的間隙
 0.015–0.048 mm
活塞環末端間隙
f. 如果超出標準值,請更換汽缸,並且更換  頂環限制
整組的活塞與活塞環。   0.42 mm
 第二環限制
活塞環的檢查
  0.85 mm
1. 測量:
• 活塞環邊間隙
超出標準值→更換整組的活塞與活塞環。

測量活塞環邊間隙之前,先清除活塞環溝槽與

5-29

BBJ-F8197-T0.indb 29 2020/12/23 下午 02:04:02


汽缸與活塞

a. 汽缸底部 4. 計算:
b. 汽缸頂部 • 活塞銷與活塞銷孔之間的間隙
活塞銷的檢查 超出標準值→更換整組活塞銷與活塞。
1. 檢查: 活塞銷與活塞銷孔之間的間隙 =
• 活塞銷 活塞銷孔內徑“b"- 活塞銷外徑“a"
藍色色斑 / 溝槽→更換活塞銷與檢查潤滑系
統。
2. 測量: 活塞銷與活塞銷孔之間的間隙
• 活塞銷外側直徑“a"  0.002–0.018 mm
超出標準值→更換活塞銷。
汽缸與活塞的安裝
活塞銷外徑
1. 安裝:
 13.995–14.000 mm
• 下油環軌道“1"
限制
• 油環擴張器“2"
 13.975 mm
• 上油環軌道“3"
• 第二環“4"
• 頂環“5"

安裝活塞環時,製造廠名稱或號碼必須朝上。

5
a

3. 測量: 4
3
• 活塞銷孔內側直徑“b"
超出標準值→更換活塞。 2

活塞銷孔內徑 1
 14.002–14.013 mm
2. 安裝:
限制
• 活塞“1"
 14.043 mm
• 活塞銷“2"
• 活塞銷夾環“3" New

• 活塞銷塗抹引擎機油。

5-30

BBJ-F8197-T0.indb 30 2020/12/23 下午 02:04:02


汽缸與活塞

• 活塞之記號“a"必須朝向汽缸的排氣側。 c
• 安裝活塞銷夾環之前,先用乾淨的布掩蓋曲
軸箱的開口,防止活塞銷夾環掉入曲軸箱
內。 b a
• 安裝活塞銷夾環時,如圖所示,確認夾環端 135˚
45˚ 45˚
“b"的位置不是在活塞的缺口“c"的位置。
e 45˚ 45˚ d
A
New 3
a. 頂環
2 b. 第二環
c. 上油環軌道
d. 油環擴張器
e. 下油環軌道
1
A. 排氣側
a
6. 安裝:
• 汽缸“1"
3 New 2 註
1 • 用一隻手壓著活塞“2",另一隻手安裝汽
b
缸。
• 正時鏈條與正時鏈條導件 ( 進氣側 ) 通過正
時鏈條孔。
c

1 2
3. 安裝:
• 汽缸墊片 New
• 定位銷
4. 潤滑:
• 活塞
• 活塞環
• 汽缸
( 使用推薦的潤滑劑 )

推薦潤滑劑
 引擎機油

5. 排列:
• 活塞環末端間隙

5-31

BBJ-F8197-T0.indb 31 2020/12/23 下午 02:04:03


皮帶傳動

皮帶傳動
拆卸 V 型皮帶箱

10 5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
New 9
(10)
8
7
New 1
New 6
2
3
4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

New

(6)
7 N·m (0.7 kgf·m, 5.2 lb·ft)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空氣濾清器總成 參閱 7-7 頁“拆卸節流閥本體"。
1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箱蓋 1
2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濾芯 1
3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濾芯支座 1
4 O 型環 1
5 V 型皮帶箱蓋 1
6 V 型皮帶箱蓋墊片 1
7 定位銷 1
8 V 型皮帶箱確認管 1
9 止夾 1
10 軸承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5-32

BBJ-F8197-T0.indb 32 2020/12/23 下午 02:04:03


皮帶傳動

拆卸 V 型皮帶、主槽輪與副槽輪

45 N·m (4.5 kgf·m, 33 lb·ft)

T.R
.
6
7

5
11
14 11
12
LS
10

11

13 9
LS
4
8
3
1
2
76 N·m (7.6 kgf·m, 56 lb·ft)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V 型皮帶箱蓋 參閱 5-32 頁“拆卸 V 型皮帶箱"。
1 主固定槽輪螺帽 1
2 墊圈 1
3 主固定槽輪 1
4 墊圈 1
5 離合器殼螺帽 1
6 離合器殼 1
7 副槽輪總成 1
8 V 型皮帶 1
9 軸環 1
10 凸輪 1
11 滑件 3
12 主槽輪滾珠 6
13 主滑動槽輪 1

5-33

BBJ-F8197-T0.indb 33 2020/12/23 下午 02:04:03


皮帶傳動

拆卸 V 型皮帶、主槽輪與副槽輪

45 N·m (4.5 kgf·m, 33 lb·ft)

T.R
.
6
7

5
11
14 11
12
LS
10

11

13 9
LS
4
8
3
1
2
76 N·m (7.6 kgf·m, 56 lb·ft)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4 軸環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5-34

BBJ-F8197-T0.indb 34 2020/12/23 下午 02:04:03


皮帶傳動

分解副槽輪

E
7

6
3
4 55 N·m (5.5 kgf·m, 41 lb·ft)

T .R
13

.
14 16 5
15 New 2

8
9

12 New 10

1
12 New
E 11 New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 副槽輪螺帽 1
2 離合器牽轉具總成 1
3 夾環 3
4 離合器牽轉具固定片 1
5 離合器塊彈簧 3
6 壓縮彈簧 1
7 彈簧座 1
8 導銷 3
9 軸環 3
10 副滑動槽輪 1
11 O 型環 2
12 油封 2
13 軸承 1
14 止夾 1

5-35

BBJ-F8197-T0.indb 35 2020/12/23 下午 02:04:03


皮帶傳動

分解副槽輪

E
7

6
3
4 55 N·m (5.5 kgf·m, 41 lb·ft)

T .R
13

.
14 16 5
15 New 2

8
9

12 New 10

1
12 New
E 11 New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5 軸承 1
16 副固定槽輪 1
組立時,依照分解相反順序進行。

5-36

BBJ-F8197-T0.indb 36 2020/12/23 下午 02:04:03


皮帶傳動

主槽輪的拆卸 2. 放鬆:
1. 拆卸: • 副槽輪螺帽“1"
•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箱蓋
• V 型皮帶箱蓋 這個階段,不可以拆卸副槽輪螺帽。
• V 型皮帶箱蓋墊片
• 主固定槽輪螺帽“1" 註
• 墊圈 使用槽輪固定器“2"固定副槽輪,再使用 39
• 主固定槽輪“2" mm 套筒“3"將副槽輪螺帽放鬆。

使用轉子固定工具“3"固定主固定槽輪,放鬆
主固定槽輪螺帽。 槽輪固定器
 90890-01701
套筒 (39mm)
轉子固定工具  90890-01493
 90890-01235

1
3
2
2
3. 拆卸:
• 副槽輪
副槽輪與 V 型皮帶的拆卸
• V 型皮帶
1. 拆卸:

• 離合器殼螺帽“1"
從主槽輪側拆除 V 形皮帶與副槽輪。
• 離合器殼“2"

使用槽輪固定器“3"固定離合器殼,放鬆離合 副槽輪的分解
器殼螺帽。 1. 拆卸:
• 副槽輪螺帽“1"

槽輪固定器 將槽輪彈簧壓縮器“2"與槽輪固定塊“3"裝
 90890-01701 入副槽輪,然後壓縮彈簧並拆卸副槽輪螺帽。

槽輪彈簧壓縮器
 90890-04134
槽輪固定塊
 90890-04135

2
3
1

5-37

BBJ-F8197-T0.indb 37 2020/12/23 下午 02:04:04


皮帶傳動

2 離合器塊厚度
 3.0 mm
1 限制
 2.1 mm

a a

3 a
a
離合器殼的檢查
1. 檢查:
• 離合器殼
損壞 / 磨損→更換。 a a
2. 測量:
• 離合器殼內徑“a" V 型皮帶的檢查
超出標準值→更換離合器殼。 1. 檢查:
• V 型皮帶“1"
離合器殼內徑
龜裂 / 損壞 / 磨損→更換。
 125.0 mm
黃油 / 機油→清潔主槽輪與副槽輪。
限制
2. 測量:
 125.5 mm
• V 型皮帶寬度“a"
超出標準值→更換。

V 型皮帶寬度
a  24.1 mm
限制
 21.6 mm

a 2 1

離合器塊的檢查
以下的程序適用於所有的離合器塊。
3
1. 檢查:
• 離合器塊
損壞 / 磨損→更換離合器塊與彈簧整組。
有光澤部份→使用粗砂紙磨光。
2. 塑膠板

3. 游標尺
粗砂紙磨光以後,使用布清潔離合器塊。
主槽輪的檢查
2. 測量: 1. 檢查:
• 離合器塊厚度“a" • 主固定槽輪
超出標準值→更換離合器塊與彈簧整組。 • 軸環
• 主滑動槽輪
龜裂 / 損壞 / 磨損→更換主滑動槽輪、主固
定槽輪與軸環整組。

5-38

BBJ-F8197-T0.indb 38 2020/12/23 下午 02:04:04


皮帶傳動

主槽輪滾珠的檢查
以下的程序適用於所有的主槽輪滾珠。
1
1. 檢查:
• 主槽輪滾珠
龜裂 / 損壞 / 磨損→更換。
2. 測量:
a
• 主槽輪滾珠外徑“a"
超出標準值→更換。

主槽輪滾珠外徑 4. 檢查:
 20.0 mm • 壓縮彈簧自由長
限制 超出標準值→更換。
 19.5 mm
壓縮彈簧自由長
 116.4 mm
限制
 104.7 mm

滑件的檢查
1. 檢查:
• 滑件
損壞 / 磨損→更換。
主槽輪的組立
副槽輪的檢查
1. 清潔:
1. 檢查:
• 主固定槽輪
• 副固定槽輪
• 主滑動槽輪
• 副滑動槽輪
• 軸環
龜裂 / 損壞 / 磨損→更換副固定槽輪與副滑
• 主槽輪滾珠
動槽輪整組。
• 凸輪
2. 檢查:
2. 安裝:
• 扭力凸輪溝槽“a"
• 主槽輪滾珠
損壞 / 磨損→更換副固定槽輪與副滑動槽輪
• 滑件
整組。
• 凸輪
3. 檢查:
• 軸環
• 導銷 / 軸環“1"

損壞 / 磨損→更換副固定槽輪與副滑動槽輪
將主槽輪滾珠、滑件、凸輪與軸環安裝到主滑
整組。
動槽輪裡。

副槽輪的組立
1. 潤滑:
• 副固定槽輪的內側表面

5-39

BBJ-F8197-T0.indb 39 2020/12/23 下午 02:04:04


皮帶傳動

• 副滑動槽輪的內側表面 • O 型環“2" New


• 油封“1" ( 使用推薦潤滑劑 )
• 軸承
( 使用推薦潤滑劑 ) 推薦潤滑劑
 聚尿素黃油
推薦潤滑劑
 聚尿素黃油
1
註 New 2
副固定槽輪“2"的內側表面“a"請勿塗抹黃 a
油。副固定槽輪的內側如有沾附黃油須確實擦
拭乾淨。

E
E
1 5. 安裝:
• 彈簧座
• 彈簧
E
• 離合器牽轉具
a 1 • 副槽輪螺帽“1"
2

• 將槽輪彈簧壓縮器“2"與槽輪固定塊“3"
2. 安裝: 裝入副槽輪,然後壓縮彈簧,安裝副槽輪螺
• 油封 New 帽。
• 副滑動槽輪“1" • 安裝副槽輪螺帽“1"時,將其斜面朝向離
註 合器牽轉具。
使用油封導件“3"將副滑動槽輪安裝於副固定
槽輪“2"。
槽輪彈簧壓縮器
 90890-04134
油封導件 (37mm) 槽輪固定塊
 90890-04177  90890-04135

2
1
1
3

3. 安裝: 副槽輪、V 型皮帶、主槽輪與 V 型皮帶箱蓋的


• 軸環 安裝
• 導銷“1" 1. 安裝:
4. 潤滑: • V 型皮帶“1"
• 導銷溝槽“a" • 副槽輪

5-40

BBJ-F8197-T0.indb 40 2020/12/23 下午 02:04:05


皮帶傳動

不可讓黃油附著在 V 型皮帶與副槽輪上。


• V 型皮帶安裝於主槽輪側。 1
• 安裝 V 型皮帶時務必使箭頭朝向圖示方向。
3
• 安裝副槽輪總成之前,主驅動軸的栓槽“a" 2
確認沒有沾附黃油。如有沾附黃油必須確實
擦拭乾淨。
3. 安裝:
• 離合器殼“1"
• 離合器殼螺帽“2"

離合器殼螺帽
 45 N·m (4.5 kgf·m, 33 lb·ft)


使用槽輪固定器“3"鎖緊離合器殼螺帽。
1

槽輪固定器
 90890-01701

1
2. 鎖緊: 3
• 副槽輪螺帽“1" 2

4. 安裝:
副槽輪螺帽
• 軸環
 55 N·m (5.5 kgf·m, 41 lb·ft)
• 主滑動槽輪
註 • 主固定槽輪“1"
使用槽輪固定器“2"固定副槽輪,再使用 39 • 墊圈
mm 套筒“3"將副槽輪螺帽鎖緊。 • 主固定槽輪螺帽“2"

主固定槽輪螺帽
槽輪固定器  76 N·m (7.6 kgf·m, 56 lb·ft)
 90890-01701
套筒 (39mm) 註
 90890-01493 • 墊圈表面 ( 螺帽側 ) 與主槽輪螺帽之間螺紋
塗抹鋰皂基黃油。
• 使用轉子固定工具“3"固定主固定槽輪,
鎖緊主槽輪螺帽。

5-41

BBJ-F8197-T0.indb 41 2020/12/23 下午 02:04:05


皮帶傳動

• 安裝 V 型皮帶於主槽輪 ( 皮帶盤在最寬處 )
與副槽輪 ( 皮帶盤在最窄處 ),並確認 V 型
皮帶處於拉緊狀態。

轉子固定工具
 90890-01235

5. 安裝:
• V 型皮帶箱蓋
• V 型皮帶箱蓋螺栓
•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箱蓋
•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箱蓋螺栓

請先將 V 型皮帶箱蓋墊片、定位銷安裝至 V 型
皮帶箱蓋上。

V 型皮帶箱蓋螺栓
 10 N·m (1.0 kgf·m, 7.4 lb·ft)
V 型皮帶箱空氣濾清器箱蓋螺栓
 7 N·m (0.7 kgf·m, 5.2 lb·ft)

5-42

BBJ-F8197-T0.indb 42 2020/12/23 下午 02:04:06


起動發電機

起動發電機
拆卸起動發電機總成

1
4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
LT

5
2
LT

70 N·m (7.0 kgf·m, 52 lb·ft)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排放。
冷卻水
參閱 3-21 頁“冷卻水的更換"。
水箱 / 風扇箱蓋 參閱 6-2 頁“拆卸水箱"。
1 曲軸位置感知器 / 起動發電機接頭 1/1 拆離。
2 起動發電機轉子螺帽 1
3 起動發電機轉子 1
4 半月鍵 1
5 曲軸位置感知器 / 起動發電機定子線圈總成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5-43

BBJ-F8197-T0.indb 43 2020/12/23 下午 02:04:06


起動發電機

起動發電機的拆卸
曲軸位置感知器 / 起動發電機定子
1. 拆卸:
線圈總成螺栓
• 風扇
 10 N·m (1.0 kgf·m, 7.4 lb·ft)
• 起動發電機轉子螺帽“1"
 螺絲固定劑
• 墊圈
註 2. 安裝:
使用轉子固定工具“2"固定起動發電機轉子 • 半月鍵
“3",並放鬆起動發電機轉子螺帽。 • 起動發電機轉子
• 墊圈
• 起動發電機轉子螺帽
轉子固定工具

 90890-01235
• 清潔曲軸的尖斜部位和起動發電機轉子轂。
• 安裝起動發電機轉子時,確認半月鍵確實安
裝在曲軸鍵槽內。

3 3. 鎖緊:
2
• 起動發電機轉子螺帽“1"

起動發電機轉子螺帽
1  70 N·m (7.0 kgf·m, 52lb·ft)


2. 拆卸: 使用轉子固定工具“2"固定起動發電機轉子
• 起動發電機轉子“1" “3",並鎖緊起動發電機轉子螺帽。
( 使用飛輪拔取器“2")
• 半月鍵
• 曲軸位置感知器 / 起動發電機總成 轉子固定工具
 90890-01235
飛輪拔取器
 90890-01189

3
2
1
2
1

4. 安裝:
• 風扇
起動發電機的安裝
風扇螺栓
1. 安裝:
 10 N·m (1.0 kgf·m, 7.4 lb·ft)
• 曲軸位置感知器 / 起動發電機定子線圈總成

5-44

BBJ-F8197-T0.indb 44 2020/12/23 下午 02:04:06


機油泵浦

機油泵浦
拆卸機油泵浦

3 New

4 2

5
4
1 New
4.0 N·m (0.40 kgf·m, 3.0 lb·ft)
T.R
.

LS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排放。
引擎機油
參閱 3-19 頁“引擎機油的更換"。
主滑動槽輪 參閱 5-33 頁“拆卸 V 型皮帶、主槽輪與副槽輪"。
1 油封 1
2 左曲軸箱蓋 1
3 O 型環 1
4 定位銷 2
5 機油泵浦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5-45

BBJ-F8197-T0.indb 45 2020/12/23 下午 02:04:06


機油泵浦

機油泵浦的檢查 機油泵浦的安裝
1. 檢查: 1. 安裝:
• 機油泵浦驅動齒輪 • 機油泵浦
• 機油泵浦從動齒輪
• 機油泵浦外殼 機油泵浦螺絲
• 機油泵浦外殼蓋  4.0 N·m (0.40 kgf·m, 3.0 lb·ft)
龜裂 / 損壞 / 磨損→更換不良零件。
2. 測量:
• 內轉子與外轉子端之間的間隙“a" 鎖緊螺絲之後,確定機油泵浦能運轉順暢。
• 外轉子到機油泵浦外殼之間的間隙“b"
超出標準值→更換機油泵浦。 2. 安裝:
• 油封 New
• 定位銷
• O 型環 New
• 左曲軸箱蓋

左曲軸箱蓋
 10 N·m (1.0 kgf·m, 7.4 lb·ft)

1. 內轉子
2. 外轉子
3. 機油泵浦外殼

內轉子與外轉子端之間的間隙
 0.150 mm
限制
 0.23 mm
外轉子到機油泵浦殼之間的間隙
 0.13–0.18 mm
限制
 0.25 mm

3. 檢查:
• 機油泵浦操作
運轉不順→重複步驟 (1) 與 (2) 或更換不良零
件。

5-46

BBJ-F8197-T0.indb 46 2020/12/23 下午 02:04:07


變速箱

變速箱
拆卸變速箱

20 N·m (2.0 kgf·m, 15 lb·ft)


T.R
.

LS
New 11

New 12

10
2
(5) 12
12
6 E
5 E
E
12 14

12 9 New E

E LS 1
8
7
New
E
LS
New 4 3
New 13
12 20 N·m (2.0 kgf·m, 15 lb·ft)
LS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排放。
齒輪油
參閱 3-23 頁“齒輪油的更換"。
排氣管 參閱 4-64 頁“拆卸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水箱護蓋 參閱 6-2 頁“拆卸水箱"。
後緩衝器總成 參閱 4-64 頁“拆卸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後臂總成 參閱 4-66 頁“拆卸後臂"。
後輪 參閱 4-18 頁“拆卸後輪與煞車碟盤"。
V 型皮帶箱 / 副槽輪總成 參閱 5-33 頁“拆卸 V 型皮帶、主槽輪與副槽輪"。
1 齒輪油加油蓋 1
2 齒輪油排油螺栓 1
3 變速箱蓋 1
4 變速箱蓋墊片 1
5 定位銷 2

5-47

BBJ-F8197-T0.indb 47 2020/12/23 下午 02:04:07


變速箱

拆卸變速箱

20 N·m (2.0 kgf·m, 15 lb·ft)


T.R
.

LS
New 11

New 12

10
2
(5) 12
12
6 E
5 E
E
12 14

12 9 New E

E LS 1
8
7
New
E
LS
New 4 3
New 13
12 20 N·m (2.0 kgf·m, 15 lb·ft)
LS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6 主軸 1
7 驅動軸齒輪 1
8 驅動軸 1
9 止夾 1
10 主驅動軸 1
11 油封 1
12 軸承 6
13 油封 1
14 變速箱通氣管接頭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5-48

BBJ-F8197-T0.indb 48 2020/12/23 下午 02:04:07


變速箱

變速箱的檢查 6. 檢查:
1. 測量: • 夾環
• 主軸失圓度 變形 / 損壞 / 鬆動→更換。
( 使用定心器與千分錶“1")
超出標準值→更換主軸。

主軸失圓度限制
 0.08 mm

2. 測量:
• 驅動軸失圓度
( 使用定心器與千分錶“1")
超出標準值→更換驅動軸。

驅動軸失圓度限制
 0.08 mm

3. 檢查:
• 變速箱齒輪
藍色色斑 / 腐蝕 / 磨損→更換不良齒輪。
• 變速箱齒輪齒部
破裂 / 損壞 / 磨損→更換不良齒輪。
4. 檢查:
• 變速箱齒輪的嚙合
( 各小齒輪與輪狀齒輪 )
作動不良→重新組立變速箱齒輪。
5. 檢查:
• 變速箱齒輪的作動
作動不良→更換不良齒輪。

5-49

BBJ-F8197-T0.indb 49 2020/12/23 下午 02:04:07


曲軸總成

曲軸總成
拆卸曲軸總成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

1 E

LS
New

(11) 12 11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
10

10
7
LS

8
New
LS
4
New
6 New 5
2 3
LS 7 N·m (0.7 kgf·m, 5.2 lb·ft)
T.R
.

20 N·m (2.0 kgf·m, 15 lb·ft)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引擎 參閱 5-3 頁“拆卸引擎"。
汽缸頭 參閱 5-8 頁“拆卸汽缸頭"。
汽缸與活塞 參閱 5-27 頁“拆卸汽缸與活塞"。
V 型皮帶與主 / 副槽輪 參閱 5-33 頁“拆卸 V 型皮帶、主槽輪與副槽輪"。
起動發電機 參閱 5-43 頁“拆卸起動發電機總成"。
機油泵浦 參閱 5-45 頁“拆卸機油泵浦"。
排氣管 參閱 4-64 頁“拆卸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後緩衝器 參閱 4-64 頁“拆卸後緩衝器總成與排氣管"。
後臂總成 參閱 4-66 頁“拆卸後臂"。
後輪 參閱 4-18 頁“拆卸後輪與煞車碟盤"。
1 機油加油蓋 1
2 引擎機油排油螺栓 1
3 引擎機油排油螺塞 1

5-50

BBJ-F8197-T0.indb 50 2020/12/23 下午 02:04:07


曲軸總成

拆卸曲軸總成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

1 E

LS
New

(11) 12 11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
10

10
7
LS

8
New
LS
4
New
6 New 5
2 3
LS 7 N·m (0.7 kgf·m, 5.2 lb·ft)
T.R
.

20 N·m (2.0 kgf·m, 15 lb·ft)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4 主支架彈簧 1
5 主支架插銷 1
6 主支架 1
7 進氣側正時鏈條導件 1
8 正時鏈條 1
9 左曲軸箱 1
10 定位銷 2
11 曲軸總成 1
12 右曲軸箱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5-51

BBJ-F8197-T0.indb 51 2020/12/23 下午 02:04:08


曲軸總成

曲軸箱的分解 註
1. 拆卸: 慢慢地旋轉曲軸。
• 主支架
• 配線固定托架
2. 拆卸: 失圓度限制
• 進氣側正時鏈條導件  0.030 mm
• 正時鏈條
3. 拆卸:
• 曲軸箱螺栓

以對角線兩階段方式放鬆每個螺栓,每次放鬆
1/4 圈。當放鬆所有螺栓後,再全部拆除。

2. 測量:
• 曲軸寬度
超出標準值→更換曲軸總成。

曲軸寬度
 51.45–51.50 mm

4. 拆卸:
• 右曲軸箱“1"

用塑膠榔頭“2"輕輕敲打曲軸箱邊緣 ( 厚的部
份 ),不可敲打到接合面。拆卸時請小心且慢慢
的將曲軸箱完全分開。

1
3. 檢查:
• 曲軸鏈輪“1"
損壞 / 磨損→更換曲軸總成。
• 軸承“2"
破裂 / 損壞 / 磨損→更換曲軸總成。
2

5. 拆卸: 2 1
• 曲軸總成

曲軸總成的檢查
1. 測量:
• 曲軸失圓度
超出標準值→更換曲軸總成。

5-52

BBJ-F8197-T0.indb 52 2020/12/23 下午 02:04:08


曲軸總成

正時鏈條的檢查
1. 檢查:
• 正時鏈條
損壞 / 不自然→更換正時鏈條與凸輪軸鏈輪
整組。

進氣側正時鏈條導件的檢查
1. 檢查:
• 進氣側正時鏈條導件
損壞 / 磨損→更換。 3. 安裝:
曲軸箱的檢查 • 定位銷
1. 使用溫和的溶劑徹底清洗曲軸箱。 • 右曲軸箱“1"
2. 徹底清洗所有的墊片表面與曲軸箱接合面。 註
3. 檢查: 使用塑膠榔頭“2"輕敲右曲軸箱。
• 曲軸箱
破裂 / 損壞→更換。 1
軸承與油封的檢查
1. 檢查: 2
• 軸承
清潔與潤滑軸承,然後用手轉動內環。
運轉不順→更換。

機油泵浦驅動齒輪的檢查
1. 檢查:
4. 鎖緊:
• 機油泵浦驅動齒輪
• 曲軸箱螺栓
損壞 / 磨損→更換

曲軸總成的安裝 曲軸箱螺栓
1. 安裝:  10 N·m (1.0 kgf·m, 7.4 lb·ft)
• 曲軸總成

依照對角線順序,鎖緊曲軸箱螺栓。
當安裝曲軸時應避免受傷,油封唇部使用鋰皂
基黃油與每一個軸承使用引擎機油潤滑。 5. 塗抹:
• 引擎機油
曲軸箱的組立 ( 塗抹於曲軸銷、軸承與機油通道孔 )
1. 徹底清潔墊片接合面與曲軸箱接合面。 6. 檢查:
2. 塗抹: • 曲軸作動狀態
• 接合劑 作動不良→修理。
( 曲軸箱接合面 ) 7. 安裝:
• 正時鏈條
山葉接合劑 No.1215 • 進氣側正時鏈條導件
 90890-85505
 (Three Bond No.1215®) 進氣側正時鏈條導件螺栓
 10 N·m (1.0 kgf·m, 7.4 lb·ft)

接合劑不可附著於機油通道。

5-53

BBJ-F8197-T0.indb 53 2020/12/23 下午 02:04:08


曲軸總成

8. 安裝:
• 主支架
• 配線固定托架

配線固定托架螺栓
 10 N·m (1.0 kgf·m, 7.4 lb·ft)

5-54

BBJ-F8197-T0.indb 54 2020/12/23 下午 02:04:08


冷卻系統

冷卻系統圖................................................................................................................... 6-1

水箱 ............................................................................................................................. 6-2
水箱的檢查........................................................................................................................................... 6-3
水箱的安裝........................................................................................................................................... 6-3

節溫器 .......................................................................................................................... 6-5


節溫器的檢查 ...................................................................................................................................... 6-6
節溫器的安裝 ...................................................................................................................................... 6-6

水泵浦 .......................................................................................................................... 6-7


水泵浦的分解 ...................................................................................................................................... 6-9
水泵浦的檢查 ...................................................................................................................................... 6-9
水泵浦的組立 ...................................................................................................................................... 6-9
水泵浦的安裝 .................................................................................................................................... 6-10

BBJ-F8197-T0.indb 55 2020/12/23 下午 02:04:09


冷卻系統圖

冷卻系統圖

8
1 2 3 4 7 5

1 2 3 4 5

1.水箱蓋 5.節溫器
2.副水箱管 6.水泵浦進水管
3.水箱總成 7.水箱出水管
4.水箱進水管 8.水泵浦總成

6-1

BBJ-F8197-T0.indb 1 2020/12/23 下午 02:04:09


水箱

水箱
拆卸水箱

10 N·m (1.0 kgf·m, 7.4 lb·ft) 3 7 N·m (0.7 kgf·m, 5.2 lb·ft)
T.R
.

T.R
.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
9

(3)
2
5
7
9
(4)

(5)
10 6
8
New

1 (3)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置物箱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排放。
冷卻水
參閱 3-21 頁“冷卻水的更換"。
1 水箱護蓋 1
2 副水箱管 1
3 含氧量感知器接頭 1 拆離。
4 固定座 1
5 水箱進水管 1
6 水箱出水管 1
7 水箱蓋 1
8 水箱 1
9 導件 2
10 風扇箱蓋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6-2

BBJ-F8197-T0.indb 2 2020/12/23 下午 02:04:09


水箱

水箱的檢查 b. 施加指定壓力十秒鐘,確認壓力沒有降
1. 檢查: 低。
• 水箱散熱片 1. 檢查:
阻塞→清潔。 • 風扇
從水箱尾端施加壓縮空氣。 損壞→更換。
損壞→維修或更換。
水箱的安裝

1. 安裝:
薄的平頭螺絲起子將被壓平的散熱片扳直。
• 風扇箱蓋
• 導件
• 水箱
• 固定座

風扇箱蓋螺栓
 10 N·m (1.0 kgf·m, 7.4 lb·ft)
導件螺栓
 10 N·m (1.0 kgf·m, 7.4 lb·ft)
水箱螺栓
 10 N·m (1.0 kgf·m, 7.4 lb·ft)
2. 檢查: 固定座螺栓
• 副水箱管  7 N·m (0.7 kgf·m, 5.2 lb·ft)
• 節溫器進水管
2. 安裝:
• 水箱進水管
• 水箱出水管
• 水箱出水管
• 水箱進水管
龜裂 / 損壞→更換。
• 節溫器進水管
3. 測量:
• 副水箱管
• 水箱蓋開啟壓力
參閱 6-1 頁“冷卻系統圖"。
低於指定壓力→更換水箱蓋。
3. 添加:
水箱蓋閥開啟壓力 • 冷卻系統
 108.0–137.4 kPa ( 使用指定的推薦冷卻水 )
參閱 3-21 頁“冷卻水的更換"。
a. 將水箱蓋測試器“1"和水箱蓋測試器轉 4. 檢查:
接器“2"安裝於水箱蓋“3"。 • 冷卻系統
洩漏→維修或更換故障零件。
水箱蓋測試器
a. 將水箱蓋測試器“1"安裝於水箱。
 90890-01325
水箱蓋測試器轉接器 水箱蓋測試器
 90890-05375  90890-01325

2
1

6-3

BBJ-F8197-T0.indb 3 2020/12/23 下午 02:04:09


水箱

b. 施加指定壓力,確認壓力沒有降低。
5. 安裝:
• 含氧量感知器接頭
• 火星塞蓋
• 水箱護蓋

水箱護蓋螺栓
 10 N·m (1.0 kgf·m, 7.4 lb·ft)

6-4

BBJ-F8197-T0.indb 4 2020/12/23 下午 02:04:10


節溫器

節溫器
拆卸節溫器

New
4

2 3

* : Liquid silicon water or water 9 N•m (0.9 kgf•m, 6.6 lb•ft)


T .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置物箱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側蓋總成 參閱 4-2 頁“拆卸側蓋總成"。
置腳踏板 參閱 4-6 頁“拆卸後腳防護擋板與置腳踏板"。
排放。
冷卻水
參閱 3-21 頁“冷卻水的更換"。
1 火星塞蓋 1
2 水箱進水管 1
3 水箱出水管 1
4 水泵浦進水管 1
5 節溫器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6-5

BBJ-F8197-T0.indb 5 2020/12/23 下午 02:04:10


節溫器

節溫器的檢查
B
1. 檢查:
• 節溫器“1"
0.5 mm
在 74.0–78.0 °C 時不會打開→更換。 (0.02 in) 7 mm
(0.28 in)

A
1 74 – 78˚C 90˚C
(165 – 172˚F) (194˚F)

A. 全閉
B. 全開


節溫器如有異常時需更換新品。 如果節溫器有
a. 將 節 溫 器“1" 浸 入 盛 滿 冷 卻 水 的 容 器 問題,嚴重狀況的話會有過熱或過冷的情況發
“2"內。 生。
b. 水慢慢的加溫。
c. 將溫度計“3"放進冷卻水。
d. 將水“4"攪拌,檢查節溫器和溫度計上 節溫器的安裝
的指示。 1. 安裝:
• O 型環 New
• 節溫器
3
節溫器螺栓
 9 N·m (0.9 kgf·m, 6.6 lb·ft)
4
1 註
2 • 使用矽水潤滑 O 型環表面。
• 節溫器與固定座要同時鎖付。

e. 確認節溫器元件“5"的位置。 2. 安裝:
在 90°C 的溫度下,節溫器元件上端與孔的 • 水箱進水管
下方的線“a"需形成相同的高度。 • 水箱出水管
• 水泵浦進水管
參閱 6-1 頁“冷卻系統圖"。
3. 添加:
a • 冷卻系統
( 使用指定的推薦冷卻水 )
5 參閱 3-21 頁“冷卻水的更換"。
4. 檢查:
• 冷卻系統
洩漏→維修或更換故障零件。
5. 測量:
• 水箱蓋開啟壓力
低於指定壓力→更換水箱蓋。
參閱 6-3 頁“水箱的檢查"。

6-6

BBJ-F8197-T0.indb 6 2020/12/23 下午 02:04:10


水泵浦

水泵浦
拆卸水泵浦

3
2

New 4 3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置物箱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側蓋總成 參閱 4-2 頁“拆卸側蓋總成"。
置腳踏板 參閱 4-6 頁“拆卸後腳防護擋板與置腳踏板"。
排放。
冷卻水
參閱 3-21 頁“冷卻水的更換"。
1 水泵浦進水管 1
2 水泵浦總成 1
3 定位銷 2
4 O 型環 2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6-7

BBJ-F8197-T0.indb 7 2020/12/23 下午 02:04:10


水泵浦

分解水泵浦

3 New
7 8
6 New

2 New
New 6
1
New 5 New

10 N·m (1.0 kgf·m, 7.4 lb·ft)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1 水泵浦外殼蓋 1
2 O 型環 1
3 止夾 1
4 葉輪軸 1
5 水泵浦油封 1
6 O 型環 2
7 軸承 2
8 水泵浦外殼 1
組立時,依照分解相反順序進行。

6-8

BBJ-F8197-T0.indb 8 2020/12/23 下午 02:04:11


水泵浦

水泵浦的分解 註
1. 拆卸: • 油封唇部塗抹矽水。
• 水泵浦油封“1" • 使用特殊工具安裝水泵浦油封。

• 從水泵浦外殼“2"的內側拆下水泵浦油封。
機械油封安裝器“3"
 90890-04145
中段驅動軸軸承驅動器“4"
1 2  90890-04058

A
4

3
2 1 New
2. 拆卸:
• 軸承

水泵浦外殼外側拆卸軸承。 3. 機械油封安裝器
4. 中段驅動軸軸承驅動器
A. 推下
水泵浦的檢查
1. 檢查:
• 水泵浦外殼蓋 1
• 水泵浦外殼 a
• 葉輪軸
龜裂 / 損壞 / 磨耗→更換。 2
2. 檢查:
• 水泵浦油封
龜裂 / 損壞 / 磨耗→更換。
3. 檢查:
• 軸承 a.水泵浦油封的安裝深度
轉動不順→更換。
2. 安裝:
4. 檢查:
• 葉輪軸“1"
• 水箱出水管
• 止夾 New
龜裂 / 損壞 / 磨耗→更換。

水泵浦的組立 安裝以後,確認葉輪軸轉動平順。
1. 安裝:
• 水泵浦油封“1" New
( 到水泵浦外殼“2")

安裝深度“a"
 0–0.5 mm

切勿以機油或黃油潤滑水泵浦油封。

6-9

BBJ-F8197-T0.indb 9 2020/12/23 下午 02:04:11


水泵浦

參閱 3-21 頁“冷卻水的更換"。
4. 檢查:
• 冷卻系統
洩漏→維修或更換故障零件。
5. 測量:
• 水箱蓋開啟壓力
低於指定壓力→更換水箱蓋。
1 參閱 6-3 頁“水箱的檢查"。

3. 安裝:
• O 型環 New
• 水泵浦外殼蓋

水泵浦外殼蓋螺栓
 10 N·m (1.0 kgf·m, 7.4 lb·ft)

水泵浦的安裝
1. 安裝:
• O 型環“1"
• 水泵浦“2"

水泵浦螺栓
 10 N·m (1.0 kgf·m, 7.4 lb·ft)

使用新的 O 型環。


• 使用鋰皂基黃油潤滑 O 型環。
• 葉輪軸軸上的凸點“a"對準凸輪軸鏈輪螺
栓上的凹槽“b"。

a b
2

New 1
LS

2. 安裝:
• 水泵浦進水管
3. 添加:
• 冷卻系統
( 使用指定的推薦冷卻水 )

6-10

BBJ-F8197-T0.indb 10 2020/12/23 下午 02:04:11


汽油系統

汽油箱 .......................................................................................................................... 7-1


汽油箱的拆卸 .......................................................................................................................................7-2
汽油泵浦的拆卸 ..................................................................................................................................7-2
汽油泵浦本體的檢查 .........................................................................................................................7-2
汽油泵浦的安裝...................................................................................................................................7-2
汽油箱的安裝 .......................................................................................................................................7-2
汽油壓力的檢查...................................................................................................................................7-3

噴油嘴 .......................................................................................................................... 7-4


噴油嘴的拆卸 .......................................................................................................................................7-5
噴油嘴的檢查 .......................................................................................................................................7-5
噴油嘴的安裝 .......................................................................................................................................7-5
汽油管的安裝 .......................................................................................................................................7-5

節流閥本體................................................................................................................... 7-7
節流閥本體的拆卸 ..............................................................................................................................7-8
節流閥本體的檢查 ..............................................................................................................................7-8
節流閥本體的清潔 ..............................................................................................................................7-8
節流閥本體的更換 ............................................................................................................................ 7-11

BBJ-F8197-T0.indb 11 2020/12/23 下午 02:04:11


汽油箱

汽油箱
拆卸汽油箱

5 N·m (0.5 kgf·m, 3.7 lb·ft)

12 N·m (1.2 kgf·m, 8.9 lb·ft)


8
4.0 N·m (0.40 kgf·m, 3.0 lb·ft)

1
7
2 B
(4)
3
A

5
4

9 B

A
6

New 1.7 N·m (0.17 kgf·m, 1.3 lb·ft)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置物箱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側蓋總成 參閱 4-2 頁“拆卸側蓋總成"。
置腳踏板 參閱 4-6 頁“拆卸後腳防護擋板與置腳踏板"。
1 汽油管接頭蓋 1
2 汽油管接頭 ( 至汽油泵浦側 ) 1
3 汽油油面感應器接頭 1 拆離。
4 汽油泵浦接頭 1 拆離。
5 汽油溢流管 1
6 汽油管 1
7 汽油箱保護托架 1
8 汽油箱 1
9 汽油泵浦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7-1

BBJ-F8197-T0.indb 1 2020/12/23 下午 02:04:11


汽油箱

汽油箱的拆卸 汽油泵浦本體的檢查
1. 拆卸: 1. 檢查:
• 汽油管接頭蓋“1" • 汽油泵浦本體
2. 拆離: 阻塞→清洗。
• 汽油管接頭 ( 至汽油泵浦側 )“2" 龜裂 / 損壞→更換汽油泵浦總成。

汽油泵浦的安裝
1. 安裝:
2 • 汽油泵浦墊片 New
• 汽油泵浦
1 • 汽油泵浦托架

汽油泵浦螺栓
 4.0 N·m (0.40 kgf·m, 3.0 lb·ft)


• 當要安裝汽油泵浦時,不可損壞到汽油箱安
拆離時,汽油管接頭需以布覆蓋。拆卸汽油管
裝表面。
接頭時汽油管路中的殘留壓力可能會導致汽油
• 使用新的汽油泵浦墊片。
噴出。
• 如圖所示安裝汽油泵浦。
• 汽油泵浦托架的凹槽“a"與汽油泵浦的凸
點“b"對齊。
雖然有自汽油箱內抽出汽油,還是要小心拆離 • 依圖示順序鎖付汽油泵浦螺栓,並且分兩次
汽油管接頭,以免剩餘汽油潑灑出來。 鎖緊。


• 只能使用手確實的拆離,不能使用工具強力 4
1
的拆離。
• 拆離汽油管接頭之前,在拆離下方的地方放
置一些破布,再拆離汽油管接頭。
2
3. 拆離: a b
• 汽油泵浦接頭 朝前
• 汽油油面感應器接頭 3
• 汽油溢流管
• 汽油管 汽油箱的安裝
4. 拆卸: 1. 安裝:
• 汽油箱保護托架 • 汽油箱
• 汽油箱 • 汽油箱保護托架

汽油泵浦的拆卸 汽油箱螺栓
1. 拆卸:  12 N·m (1.2 kgf·m, 8.9 lb·ft)
• 汽油泵浦 汽油箱保護托架螺栓
 5 N·m (0.5 kgf·m, 3.7 lb·ft)

• 汽油泵浦不可掉落或給予強大的撞擊。
• 不可碰觸到汽油油面感應器的部分。

7-2

BBJ-F8197-T0.indb 2 2020/12/23 下午 02:04:12


汽油箱


安裝汽油箱時,螺栓先不要完全鎖緊,等到螺 雖然有自汽油箱內抽出汽油,還是要小心拆離
栓全部假付後再依圖示順序鎖緊。 汽油管接頭,以免剩餘汽油潑灑出來。


4 2 拆離汽油管接頭之前,在拆離下方的地方放置
一些抹布,再拆離汽油管接頭。

3 b. 連接汽油壓力錶“1"與汽油壓力轉接器
“2"到汽油管接頭。

汽油壓力錶
1
 90890-03153
2. 連接: 汽油壓力轉接器
• 汽油管  90890-03181
• 汽油溢流管
3. 連接: 2
• 汽油油面感知器接頭
• 汽油泵浦接頭
4. 安裝:
• 汽油管接頭 ( 至汽油泵浦側 )
• 汽油管接頭蓋

1
汽油管接頭蓋安裝到汽油管接頭要非常牢固,
在其他汽油管安裝也是一樣。 c. 起動引擎。
d. 測量汽油壓力。

• 汽油管接頭安裝到汽油泵浦要非常牢固,直 汽油壓力
到聽見明顯的“喀噠"聲。  220–300 kPa
• 安裝汽油管接頭蓋之後,確認安裝是牢固
故障→更換汽油泵浦。
的。

汽油壓力的檢查
1. 拆卸:
• 置腳踏板總成
參閱 4-6 頁
“拆卸後腳防護擋板與置腳踏板"

2. 檢查:
• 汽油壓力
a. 從汽油泵浦拆卸汽油管接頭蓋與汽油管接
頭。

拆離時,汽油管接頭需以布覆蓋。拆卸汽油管
接頭時汽油管路中的殘留壓力可能會導致汽油
噴出。

7-3

BBJ-F8197-T0.indb 3 2020/12/23 下午 02:04:12


噴油嘴

噴油嘴
拆卸噴油嘴

10 N·m (1.0 kgf·m, 7.4 lb·ft)

T .R
.
4
1
5

New 6
E

2
7

New 3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置物箱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1 汽油管接頭 ( 至噴油嘴側 ) 1
2 噴油嘴導線接頭 1 拆離。
3 O 型環 1
4 夾環 1
5 噴油嘴接頭 1
6 O 型環 1
7 噴油嘴 1
8 噴油嘴轉接器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7-4

BBJ-F8197-T0.indb 4 2020/12/23 下午 02:04:12


噴油嘴

噴油嘴的拆卸 噴油嘴的安裝
1. 安裝:
• 只能使用手確實的拆離,不能使用工具強力 • 噴油嘴轉接器“1"
的拆離。 • O 型環“2" New
• 雖然有自汽油箱內抽出汽油,還是要小心拆 • 噴油嘴“3"
離汽油管接頭,以免剩餘汽油潑灑出來。
噴油嘴螺栓
 10 N·m (1.0 kgf·m, 7.4 lb·ft)
1. 拆離:
• 汽油管接頭 ( 至噴油嘴側 )
• 安裝噴油嘴時,小心不可以讓 O 型環扭曲或
拆離汽油管接頭需以布覆蓋,拆離接頭時汽油 夾傷。
管路中的殘留壓力可能會導致汽油噴出。 • 假如噴油嘴受到強烈衝擊,請更換。

註 註
• 如要將汽油管接頭從噴油嘴拆卸下來,先將 • 使用引擎機油潤滑 O 型環。
汽油管接頭蓋“1"下方的卡榫“a"朝箭頭 • 噴油嘴轉接器的凸點“a"與進氣歧管的孔
方向“b"推開,再將接頭蓋往“c"方向推 “b"對齊。
出後取下接頭。 • 噴油嘴的凸點“c"與噴油嘴轉接器的孔“d"
• 拆卸汽油管接頭之前,在拆卸位置下方放一 對齊。
些布。

a New 2
c
a c
1 b b 1

d
b

2. 拆離: 汽油管的安裝
• 噴油嘴接頭 1. 安裝:
3. 拆卸: • 汽油管接頭
• 噴油嘴
安裝汽油管時,汽油管接頭要確實組入,接頭
噴油嘴的檢查
的蓋子要確實壓入到定位,並確定安裝至定位。
1. 檢查:
• 噴油嘴

阻塞→更換並檢查汽油泵浦 / 汽油供應系統。
• 汽油管接頭要確實安裝到噴油嘴,直到聽見
堆積物→更換。
明顯的“喀噠"聲。
損壞→更換。
• 安裝汽油管接頭時,汽油管接頭的蓋子“1"
2. 檢查:
依圖示箭頭方向推入到定位。
• 噴油嘴電阻
參閱 8-62 頁“噴油嘴的檢查"。

7-5

BBJ-F8197-T0.indb 5 2020/12/23 下午 02:04:12


噴油嘴

2. 重設:
• A/F 控制學習資料
使用診斷代碼“87"
參閱 9-7 頁“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山葉診斷工具 USB
 90890-03267
山葉診斷工具 (AI)
 90890-03264


噴油嘴如進行清洗或更換新品時,即需進行診
斷碼“87"的操作,重設“A/F 控制學習資料"。

7-6

BBJ-F8197-T0.indb 6 2020/12/23 下午 02:04:12


節流閥本體

節流閥本體
拆卸節流閥本體

4.5 N·m (0.45 kgf·m, 3.3 lb·ft)


3

T.R
.
5 4

10 N·m (1.0 kgf·m, 7.4 lb·ft)


7

T.R
.
6
8
New
New 9
10 N·m (1.0 kgf·m, 7.4 lb·ft)
1
T.R
.

2 10 N·m (1.0 kgf·m, 7.4 lb·ft)


T.R
.

2.5 N·m (0.25 kgf·m, 1.8 lb·ft)


T.R
.

順序 作業名稱 / 零件拆卸 數量 備註
置物箱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噴油嘴 / 汽油管 參閱 7-4 頁“拆卸噴油嘴"。
1 空氣濾清器總成 1
2 汽缸頭通氣管 1
3 ISC 接頭 1 拆離。
4 感知器模組 (MAQS) 接頭 1 拆離。
5 油門鋼索總成 1
6 節流閥本體 1
7 配線固定座 1
8 進氣歧管 1
9 墊片 1
安裝時,依照拆卸相反順序進行。

7-7

BBJ-F8197-T0.indb 7 2020/12/23 下午 02:04:13


節流閥本體

節流閥本體的拆卸
1 拆卸:
• 節流閥本體
1
請勿將節流閥本體上的感知器模組 (MAQS) 拆
下。

節流閥本體的檢查

節流閥本體的清潔
檢查節流閥本體之前,檢查以下項目:
清潔 ISC
• 汽門間隙
1. 從機車拆卸節流閥本體。
• 火星塞

• 空氣濾清器濾芯
一併拆卸油門鋼索總成與接頭。
• 進氣歧管
• 汽油管
2. 拆卸:
• 排氣系統
• 螺絲“1"
• 汽缸頭通氣管
•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固定座“2"
•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3"

假如節流閥本體受到強烈衝擊或跌落,請更換。
當拆卸組件時,因為彈簧可能會將 ISC ( 惰轉
轉速控制 ) 單元彈出,所以請握住 ISC ( 惰轉轉
1. 檢查:
速控制 ) 單元。
• 節流閥本體
龜裂 / 損壞→更換節流閥本體。
2. 檢查:
2
• 蝴蝶閥 3 1
損壞 / 刮傷 / 磨損→更換節流閥本體。

• 不可以調整節流閥調整螺絲 ( 惰轉轉速調整
螺絲 )“1"。
• 不可以使用化油器清洗劑或壓縮空氣清洗節
流閥本體。
3. 拆卸:
3. 在引擎起動前,請將鑰匙自主開關「OFF」 • 彈簧“1"
旋 轉 到「ON」 停 留 5 秒 以 上, 再 轉 回 到 • O 型環“2"
「OFF」停留 5 秒以上後,接著相同的步驟
再重複進行一次,以便將惰速運轉控制系統
初始化。
1
2
在進行初始化或初期化時,必須先確保電瓶電
壓在 12 V 以上。

7-8

BBJ-F8197-T0.indb 8 2020/12/23 下午 02:04:13


節流閥本體

4. 檢查:
•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
柱塞“1"沒有平順轉動 / 馬達軸“2"與柱塞
一起轉動→更換節流閥本體。

a. 使用推薦的清潔劑浸泡碎布,擦拭任何沉
積物或沾附的灰塵。
2
推薦清潔劑
 山葉機油 & 煞車清潔劑
5. 檢查:
• 彈簧
損壞 / 彎曲→更換彈簧。
• 使用推薦的清潔劑。
6. 清潔:
•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及節流閥本體不要
•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區域“a"
直接噴清潔劑以及浸泡在清潔劑內。
• 節流閥本體的區域“b"與區域“c"灰塵沾
• 清潔通路時不可以使用刷子或其他工具,否
附→清潔。
則將使部品擦傷。
阻塞或外來物質沾附無法清除→更換節流閥
• 不要使用壓縮壓力清洗。
本體。
• 不要清除附在墊片油封表面或 O 型環的外來
物質。
a • 請小心清潔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或空
氣通道。擦傷、變形或類似的損壞,可能會
造成起動困難、惰轉轉速不穩定或引擎轉速
的制御失去控制。
• 不要清潔“a "、“b "與“c "以外之區域,
如果任何清潔劑附在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或節流閥本體上也要徹底的擦乾淨。

7. 調整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的柱塞與馬


達本體之間標準距離“a"。

距離
b  0–3 mm

7-9

BBJ-F8197-T0.indb 9 2020/12/23 下午 02:04:13


節流閥本體

8. 安裝: 註
• 彈簧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2"的固定板凹槽
• O 型環“1" New “a"與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的凸點“b"
•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2" 對準後安裝。

• 假如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掉落到地上,


1
不要再使用。
2
• 絕不允許外來物質或水進到內部或附在單元
上。
• 不要直接碰觸接頭端子。
a
• 當安裝組件時,確實按住馬達並且注意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的彈簧可能會意外彈 b

註 10. 安裝節流閥本體到機車。
• 裝上新 O 型環推進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 11. 將山葉診斷工具連接到診斷工具接頭。
元的溝槽。 山葉診斷工具 USB
• 當安裝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時,ISC ( 惰  90890-03267
轉轉速控制 ) 單元的橢圓形部份“a"確實 山葉診斷工具 (AI)
對準節流閥本體的橢圓形孔“b"。  90890-03264

12. 清除:
• ISC 學習值
2 1 New 使用診斷代碼“67"
參閱 9-7 頁“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
13. 在引擎起動前,請將鑰匙自主開關「OFF」
旋 轉 到「ON」 停 留 5 秒 以 上, 再 轉 回 到
「OFF」停留 5 秒以上後,接著相同的步驟
再重複進行一次,以便將惰速運轉控制系統
初始化。

在進行初始化或初期化時,必須先確保電瓶電
壓在 12V 以上。

14. 使用主支架駐車讓後輪懸空。
b
15.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SGCU) 學習:
• 起動引擎並惰速運轉 2.5 分鐘後熄火,接著
a
相同的方法再重複進行二次。
16. 檢查:
9. 安裝: • 引擎惰轉轉速
•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固定座“1" 起動引擎,充分暖機,然後測量引擎惰轉轉速。
• 螺絲
引擎惰轉轉速
螺絲  1500–1700 r/min
 5 N·m (0.5 kgf·m, 3.7 lb·ft)
在規格範圍內→操作完成。

7-10

BBJ-F8197-T0.indb 10 2020/12/23 下午 02:04:13


節流閥本體

超出規格範圍→更換節流閥本體。
參閱 7-11 頁“節流閥本體的更換"

節流閥本體的更換
1. 從機車上拆卸節流閥本體。

拆卸節流閥本體之前,拆離油門鋼索總成與接
頭。

2. 安裝新的節流閥本體到機車上。
3. 將山葉診斷工具連接到診斷工具接頭。

山葉診斷工具 USB
 90890-03267
山葉診斷工具 (AI)
 90890-03264

4. 清除:
• ISC 學習值
使用診斷代碼“67"
參閱 9-7 頁“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
5. 重設:
• A/F 控制學習資料
使用診斷代碼“87"
參閱 9-7 頁“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
6. 在引擎起動前,請將鑰匙自主開關「OFF」
旋 轉 到「ON」 停 留 5 秒 以 上, 再 轉 回 到
「OFF」停留 5 秒以上後,接著相同的步驟
再重複進行一次,以便將惰速運轉控制系統
初始化。

在進行初始化或初期化時,必須先確保電瓶電
壓在 12V 以上。

7. 使用主支架駐車讓後輪懸空。
8.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SGCU) 學習:
• 起動引擎並惰速運轉 2.5 分鐘後熄火,接著
相同的方法再重複進行二次。
9. 檢查:
• 引擎惰轉轉速
起動引擎,充分暖機,然後測量引擎惰轉轉速。

引擎惰轉轉速
 1500–1700 r/min

7-11

BBJ-F8197-T0.indb 11 2020/12/23 下午 02:04:13


電裝系統

點火系統 ...................................................................................................................... 8-1


線路圖 .....................................................................................................................................................8-1
故障排除 ............................................................................................................................................... 8-2

電動起動系統 ............................................................................................................... 8-3


線路圖 .................................................................................................................................................... 8-3
起動電路切斷系統的運作................................................................................................................ 8-4
故障排除 ............................................................................................................................................... 8-5

充電系統 ...................................................................................................................... 8-7


線路圖 .....................................................................................................................................................8-7
故障排除 ............................................................................................................................................... 8-8

照明系統 ...................................................................................................................... 8-9


線路圖 .................................................................................................................................................... 8-9
故障排除 ..............................................................................................................................................8-10

訊號系統 .................................................................................................................... 8-11


線路圖 ...................................................................................................................................................8-11
故障排除 ..............................................................................................................................................8-12

汽油噴射系統 ............................................................................................................. 8-15


線路圖 ...................................................................................................................................................8-15
SGCU 自我診斷功能 ........................................................................................................................8-16
故障排除的方法 ................................................................................................................................8-16
山葉診斷工具 .....................................................................................................................................8-17
故障排除詳細說明 ............................................................................................................................8-18

汽油泵浦系統 ............................................................................................................. 8-52


線路圖 ..................................................................................................................................................8-52
故障排除 .............................................................................................................................................8-53
8
電裝組件 .................................................................................................................... 8-54
開關的檢查 .........................................................................................................................................8-55
保險絲的檢查 ....................................................................................................................................8-56
SGCU (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 的更換 .....................................................................................8-56
電瓶的檢查與充電 ...........................................................................................................................8-56

BBJ-F8197-T0.indb 12 2020/12/23 下午 02:04:13


繼電器的檢查 ....................................................................................................................................8-57
方向燈繼電器的檢查 ......................................................................................................................8-58
火星塞蓋的檢查 ...............................................................................................................................8-59
點火線圈的檢查................................................................................................................................8-59
點火火花間隙的檢查 ......................................................................................................................8-60
起動發電機的檢查 ...........................................................................................................................8-60
汽油油面感應器的檢查 ..................................................................................................................8-61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的檢查 .............................................................................................................8-61
VVA 電磁閥的檢查 ...........................................................................................................................8-62
噴油嘴的檢查 ....................................................................................................................................8-62

BBJ-F8197-T0.indb 13 2020/12/23 下午 02:04:13


2020/12/23 下午 02:04:13
點火系統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黑)
紅/黑

紅/黑
點火線圈
30A
紅/黑
紅 紅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SGCU)

MAIN保險絲
紅 紅/黑 橙
主開關

7.5A 橙
紅 紅 紅
BACK UP保險絲
紅 紅 ON 火星塞
棕 棕
OFF 15A
棕 紅/黑
IGNITION保險絲


保險絲盒 保險絲盒
紅 紅 棕 棕

8-1
電瓶
紅 紅,紅/白 紅/黑 藍,棕/藍 藍/紅,
SPARE SPARE 棕/紅 曲軸位置感知器
黑 紅 白/紅
(黑) 白/藍
綠 白/紅 白/紅 黑/藍
白/黑
棕/黑 白/藍 白/藍 棕/黑
白/黃 藍/黃
藍/黃 白/黑 白/黑 白/黃
黑 棕/黑
黑/藍 綠 (黑)
(黑)

黑/白



黑 黑/白 黑

黑/白,黑
黑/紅,黑 黑
點火系統 車體搭鐵 引擎搭鐵

線路圖

BBJ-F8197-T0.indb 1
點火系統

故障排除
點火系統無法操作 ( 無火花或間歇的火花 )。

• 故障排除前,請先拆卸以下零件:
1. 電瓶盒蓋
2. 座墊
3. 置物箱
4. 前蓋
5. 前腳防護擋板總成

1. 檢查 MAIN、BACK UP、IGNITION 保險絲。


NG → 更換保險絲。
參閱 8-56 頁“保險絲的檢查" 。
OK ↓
2. 檢查電瓶。 • 清潔電瓶樁頭。
NG →
參閱 8-56 頁“電瓶的檢查與充電"。 • 充電或更換電瓶。
OK ↓
3. 檢查火星塞。
NG → 調整間隙或更換火星塞。
參閱 3-5 頁“火星塞的檢查"。
OK ↓
4. 檢查點火火花間隙。
OK → 點火系統正常。
參閱 8-60 頁“點火火花間隙的檢查"。
NG ↓
5. 檢查火星塞蓋。
NG → 更換火星塞蓋。
參閱 8-59 頁“火星塞蓋的檢查"。
OK ↓
6. 檢查點火線圈。
NG → 更換點火線圈。
參閱 8-59 頁“點火線圈的檢查"。
OK ↓
7. 檢查主開關。
NG → 更換主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8. 檢查整個點火系統的線路。
NG → 正確連接或更換電線總成。
參閱 8-1 頁“點火系統"。
OK ↓
更換起動發電機總成或 SGCU。
參閱 8-56 頁“SGCU (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
的更換"。

8-2

BBJ-F8197-T0.indb 2 2020/12/23 下午 02:04:13


2020/12/23 下午 02:04:14
電動起動系統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紅/白 紅/藍 紅/黃 黃/紅 白/黑 黑
紅 30A (黑)
紅 紅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SGCU)
紅 紅/黑
MAIN保險絲
主開關 紅

7.5A
紅 紅 紅
紅 紅
BACK UP保險絲
棕 棕 ON 藍/白
OFF 15A
棕 紅/黑
IGNITION保險絲
紅/黑


黃/紅
保險絲盒
7.5A 紅
紅 紅 棕 棕 棕/紅
紅/黑 棕/紅 棕
SIGNAL保險絲 棕 起動充電繼電器 黃/紅
紅 (黑)
紅 紅,紅/白 紅/黑 藍,棕/藍 藍/紅,
棕/紅 保險絲盒 電瓶
SPARE SPARE
棕/紅
(黑)

8-3
曲軸位置感知器
起動發電機
白/紅
黑 紅 紅/黃
黑 黑 白/藍
紅 棕/紅
白/黑 綠 白/紅
紅/白
黑 白/黃 藍/黃 棕/黑 白/藍
黑 黑 紅/黃 紅/藍 紅/白 紅/藍
紅/黑 棕/黑 藍/黃 白/黑
黑 主繼電器
黑/藍 綠
黑 紅 (黑)
紅/黃 紅/藍 紅/白
棕/紅
紅/黑 黑
棕 黃/紅 白/黃 白/黑
棕/黑 白/藍

黑/藍 白/紅
(黑)

藍/白 棕 棕
右把手開關 棕
前煞車燈開關 後煞車燈開關 黑/白
起動開關
黑 黑
綠/黃 綠/黃 ON 棕 黑 棕 黑
一 一 OFF
電動起動系統

一 一 一 一 黑 黑/白 黑

藍/白 藍/白
綠/黃 黑 綠/黃 黑
(紅) (紅) 黑 黑 黑/白,黑
黑/紅,黑 黑
綠/黃 綠/黃 綠/黃 綠/黃
車體搭鐵 引擎搭鐵

線路圖

BBJ-F8197-T0.indb 3
電動起動系統

起動電路切斷系統的運作
主開關旋轉到“ON",只有在至少達到以下條件之一時,起動馬達才能運作:
• 將煞車把手 ( 前、後 ) 拉向方向把手 ( 煞車燈開關是關閉迴路 )。

12

ON
OFF 5 8
2 10
13

9
1 3 4
START
OFF

11

1. MAIN 保險絲 8. 起動充電繼電器


2. 主開關 9. 起動開關
3. SIGNAL 保險絲 10. SGCU
4. IGNITION 保險絲 11. 電瓶
5. 主繼電器 12. 起動發電機
6. 前煞車燈開關 13. 曲軸位置感知器
7. 後煞車燈開關

8-4

BBJ-F8197-T0.indb 4 2020/12/23 下午 02:04:14


電動起動系統

故障排除
起動發電機不運轉。

• 故障排除前,請先拆卸以下零件:
1. 電瓶盒蓋
2. 座墊
3. 置物箱
4. 前蓋
5. 前、後把手蓋
6. 前腳防護擋板總成

1. 檢查 MAIN、BACKUP、SIGNAL、
IGNITION 保險絲。 NG → 更換保險絲。
參閱 8-56 頁“保險絲的檢查" 。
OK ↓
2. 檢查電瓶。 • 清潔電瓶樁頭。
NG →
參閱 8-56 頁“電瓶的檢查與充電"。 • 充電或更換電瓶。
OK ↓
3. 檢查起動發電機的運作。
NG → 更換起動發電機總成。
參閱 8-60 頁“起動發電機的檢查"。
NG ↓
4. 檢查主繼電器。
NG → 更換主繼電器。
參閱 8-57 頁“繼電器的檢查"。
OK ↓
5. 檢查起動充電繼電器。
NG → 更換起動充電繼電器。
參閱 8-57 頁“繼電器的檢查"。
OK ↓
6. 檢查主開關。
NG → 更換主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7. 檢查前煞車燈開關。
NG → 更換前煞車燈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8. 檢查後煞車燈開關。
NG → 更換後煞車燈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9. 檢查起動開關。
NG → 更換右把手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10. 檢查整個起動系統的線路。
NG → 正確連接或更換電線總成。
參閱 8-3 頁“線路圖"。
OK ↓

8-5

BBJ-F8197-T0.indb 5 2020/12/23 下午 02:04:14


電動起動系統

更換起動發電機總成或 SGCU。
參閱 8-56 頁“SGCU (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
的更換"。

8-6

BBJ-F8197-T0.indb 6 2020/12/23 下午 02:04:14


2020/12/23 下午 02:04:14
充電系統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紅/白 紅/藍 紅/黃 黃/紅 白/黑 黑
(黑)
紅/黑
30A

紅 紅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SGCU)

MAIN保險絲
主開關 紅

7.5A
紅 紅 紅
BACK UP保險絲
紅 紅 ON
棕 棕
OFF 15A
棕 紅/黑
IGNITION保險絲
紅/黑


黃/紅
保險絲盒 紅
保險絲盒
黃/紅 紅/黑 棕/紅 棕
紅 紅 棕 棕 起動充電繼電器
(黑)
紅 紅,紅/白 紅/黑 藍,棕/藍 藍/紅, 紅
SPARE SPARE 棕/紅 紅 紅
電瓶

8-7
(黑) 紅/黑 棕
紅/黑
黑 紅
起動發電機
紅/黃
黑 紅/白

紅/黃 紅/藍 紅/白 紅/藍
紅/黑
紅/黃 紅/藍 紅/白
黃/紅


黑 黑
黑 黑/白
黑 黑/白 黑

黑/白,黑
充電系統
黑/紅,黑 黑
線路圖
車體搭鐵 引擎搭鐵

BBJ-F8197-T0.indb 7
充電系統

故障排除
電瓶無法充電。

• 故障排除前,請先拆卸以下零件:
1. 電瓶盒蓋
2. 座墊
3. 置物箱
4. 前蓋
5. 前、後把手蓋
6. 前腳防護擋板總成

1. 檢查 MAIN、BACK UP、IGNITION 保險絲。


NG → 更換保險絲。
參閱 8-56 頁“保險絲的檢查"。
OK ↓
2. 檢查電瓶。 • 清潔電瓶樁頭。
NG →
參閱 8-56 頁“電瓶的檢查與充電"。 • 充電或更換電瓶。
OK ↓
3. 檢查起動發電機的運作。
NG → 更換起動發電機總成。
參閱 8-60 頁“起動發電機的檢查"。
OK ↓
4. 檢查主繼電器。
NG → 更換主繼電器。
參閱 8-57 頁“繼電器的檢查"。
OK ↓
5. 檢查起動充電繼電器。
NG → 更換起動充電繼電器。
參閱 8-57 頁“繼電器的檢查"。
OK ↓
6. 檢查主開關。
NG → 更換主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7. 檢查整個充電系統的線路。
NG → 正確連接或更換電線總成。
參閱 8-7 頁“線路圖"。
OK ↓
更換起動發電機總成或 SGCU。
參閱 8-56 頁“SGCU (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
的更換"。

8-8

BBJ-F8197-T0.indb 8 2020/12/23 下午 02:04:14


2020/12/23 下午 02:04:14
照明系統

30A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黃/紅 白/黑 黑
紅 紅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紅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MAIN保險絲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紅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SGCU)
主開關
7.5A (黑)
紅 紅 棕 棕

BACK UP保險絲
紅 紅 ON 紅/黑

棕 棕
OFF 15A 紅
棕 紅/黑 電瓶
IGNITION保險絲
棕 15A 黑 紅
保險絲盒 棕 藍
HEAD保險絲 棕/藍
紅 紅 棕 棕
7.5A
紅 紅,紅/白 紅/黑 藍,棕/藍 藍/紅, 棕/紅 棕/紅 黑
SPARE SPARE 棕/紅 SIGNAL保險絲 藍/紅 棕 黑 黑

(黑) 保險絲盒 黑

頭燈繼電器
棕/藍 白/黑
藍/黑
藍 藍/黑
左把手開關 黑
赤褐 藍/黑 藍/黑 赤褐
藍 白/黑

8-9
黑 黑/白
棕/白 粉紅 粉紅 棕/白
遠近光燈開關
暗綠 黑 黑 暗綠
藍 藍/黑 HI (黑) (黑)
白/黑 藍
棕/藍 LO 黑 黑 黑/白 黑
(黑)
黃 黃
一 一 黑/紅,黑 黑
黑/白,黑
黃 綠
綠 綠
(綠) 引擎搭鐵
(綠)
紅 車體搭鐵


黃/白
(棕) 棕 紅 暗綠 赤褐 黃 綠 藍/紅 藍 藍
頭燈 前位置燈 尾燈 牌照板燈
黑 黃/白
黃/白 黑
棕 棕 紅 黃
(藍)

21W

55W
55W

10W

5W

5W
黃/白 黑
黑 黃/白 黑
紅 黃 黑 藍
暗綠 赤褐 黃/白 綠 綠 黃
(棕) 藍/紅
綠/黃 黑
儀錶 (藍) 黑 一 一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藍/紅 綠/黃
照明系統

儀錶板照明燈
黑 黑 藍

遠光指示燈
棕 紅 黑 赤褐 暗綠 綠 (黑) 藍

線路圖
一 一 黃/白 一 黃/藍 黑/綠 黑 黑
(灰) 黑 黑

BBJ-F8197-T0.indb 9
照明系統

故障排除
以下任何燈不亮時:頭燈、遠光指示燈、尾燈、前位置燈、牌照板燈或儀錶燈。

• 故障排除前,請先拆卸以下零件:
1. 電瓶盒蓋
2. 座墊
3. 置物箱
4. 前蓋
5. 側蓋總成
6. 前、後把手蓋
7. 前腳防護擋板總成

1. 檢查每個燈泡與燈泡插座的狀況。
參閱“基本資訊"
(不同卷冊)中的“燈泡 NG → 更換燈泡與燈泡插座。
與燈泡座的檢查"。
OK ↓
2. 檢 查 MAIN、BACK UP、SIGNAL、
HEAD、IGNITION 保險絲。 NG → 更換保險絲。
參閱 8-56 頁“保險絲的檢查"。
OK ↓
3. 檢查電瓶。 • 清潔電瓶樁頭。
NG →
參閱 8-56 頁“電瓶的檢查與充電"。 • 充電或更換電瓶。
NG ↓
4. 檢查主開關。
NG → 更換主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5. 檢查遠近光燈開關。
NG → 遠近光燈開關故障。更換左把手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6. 檢查頭燈繼電器。
NG → 更換頭燈繼電器。
參閱 8-57 頁“繼電器的檢查"。
OK ↓
7. 檢查整個照明系統的線路。
NG → 正確連接或更換電線總成。
參閱 8-9 頁“線路圖"。
OK ↓
更換起動發電機總成或 SGCU。
參閱 8-56 頁“SGCU (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
的更換"。

8-10

BBJ-F8197-T0.indb 10 2020/12/23 下午 02:04:14


2020/12/23 下午 02:04:14
訊號系統

30A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SGCU)
紅/黑
紅 紅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紅 棕
MAIN保險絲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黑) 棕
紅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主開關
7.5A
紅 紅 紅
紅 紅
BACK UP保險絲 紅
棕 棕 ON 前輪感知器
OFF 15A 電瓶

白 紅/藍
棕 紅/黑 曲軸位置感知器
白 黑
IGNITION保險絲
黑 白 白/紅
棕 棕 黑 紅
棕 白/藍
保險絲盒 綠 白/紅
紅/藍 白 白/黑
紅 紅 棕 棕 7.5A 白/黃 藍/黃
棕/黑 白/藍
棕/紅 棕/紅 藍/黃 白/黑
黑 棕/黑
棕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綠/紅 黑/藍 (黑)
紅 紅,紅/白 紅/黑 藍,棕/藍 藍/紅, SIGNAL保險絲 棕
棕 黑 黑/藍 綠 (黑)
SPARE SPARE 棕/紅
黑 黑 綠/紅
保險絲盒
棕 黑 黑
(黑) 黑/藍
方向燈繼電器 棕/紅 白/黃 白/黑
喇叭 黑 黑
棕/黑 白/藍

棕 棕 黑 黑 黑/藍 白/紅
棕 黃/藍
前煞車燈開關 後煞車燈開關 棕/白 棕/白 黑 (黑)
黑 黑 棕 棕
赤褐 藍/黑 藍/黑 赤褐
棕/紅 粉紅 粉紅 黑
棕 黑 棕 黑 (黑) (黑) 黑
棕/白 粉紅 粉紅 棕/白 黑/白
一 一 一 一
棕/白 暗綠 黑 黑 暗綠
綠/黃 黑 綠/黃 黑

8-11
(黑) (黑)
黑 黑
方向燈開關
粉紅
L 喇叭開關 黃 黃

綠/黃 綠/黃
汽油油面感應器 N PUSH 一 一
綠/黃
黑/綠 綠 R OFF 綠 綠
(綠)
(綠)
引擎搭鐵
黑/綠 綠 黑 黑/紅, 黑 黑
赤褐 暗綠
(灰)
赤褐 暗綠



棕 紅
(棕)

(白)
暗綠 赤褐
棕 紅 黑/綠 黃/藍 (藍) 赤褐 赤褐 暗綠 暗綠 赤褐 暗綠 綠/黃
棕 黑 黃/白 尾燈
黃/藍 黑/綠 綠 黑 赤褐 暗綠

左前方向燈

右前方向燈
黑 黑 藍

左後方向燈

右後方向燈
10W

10W
紅 黑/綠 黃/藍 黑
黑 黃/白

21W
黃/藍 黑/綠 綠 黑 赤褐 暗綠

10W

10W
赤褐 暗綠 黑

5W
(白) (藍)
(棕) 綠 黑 暗綠
暗綠 赤褐 綠/黃
儀錶 (棕) (綠) 赤褐
(綠)
赤褐 黑 黑 暗綠 (棕)
暗綠 綠/黃 黑 黑/白 黑
黑 黑
訊號系統

冷卻水溫度警告燈
黑 黑

引擎故障警告燈
赤褐 黑 黑

方向指示燈(左)

方向指示燈(右)
(棕) (綠)
黑 (綠) 藍 黑/白,黑

線路圖
(棕)
棕 紅 黑 赤褐 暗綠 綠 (灰) 黑 黑
一 一 黃/白 一 黃/藍 黑/綠 黑 車體搭鐵

BBJ-F8197-T0.indb 11
訊號系統

故障排除
• 以下任何燈不亮時:方向燈、煞車燈、警告燈或指示燈。
• 喇叭不響。
• 汽油錶作動不良。
• 儀錶不作動。

• 故障排除前,請先拆卸以下零件:
1. 電瓶盒蓋
2. 座墊
3. 置物箱
4. 前蓋
5. 側蓋總成
6. 前、後把手蓋
7. 前腳防護擋板總成
8. 置腳踏板

1. 檢查 MAIN、BACK UP、SIGNAL、
IGNITION 保險絲。 NG → 更換保險絲。
參閱 8-56 頁“保險絲的檢查"。
OK ↓
2. 檢查電瓶。 • 清潔電瓶樁頭。
NG →
參閱 8-56 頁“電瓶的檢查與充電"。 • 充電或更換電瓶。
OK ↓
3. 檢查主開關。
NG → 更換主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4. 檢查整個訊號系統的線路。
NG → 正確連接或更換電線總成。
參閱 8-11 頁“線路圖"。
OK ↓
檢查訊號系統的每個線路狀態。參閱“訊號
系統的檢查"。

訊號系統的檢查
喇叭不響。

1. 檢查喇叭開關。
NG → 喇叭開關故障。更換左把手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2. 檢查整個訊號系統的線路。
NG → 正確連接或更換電線總成。
參閱 8-11 頁“線路圖"。
OK ↓
更換喇叭。

8-12

BBJ-F8197-T0.indb 12 2020/12/23 下午 02:04:14


訊號系統

尾燈 / 煞車燈不亮。

1. 檢查前煞車燈開關。
NG → 更換前煞車燈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2. 檢查後煞車燈開關。
NG → 更換後煞車燈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3. 檢查整個訊號系統的線路。
NG → 正確連接或更換電線總成。
參閱 8-11 頁“線路圖"。
OK ↓
更換尾燈 / 煞車燈總成。

方向燈、方向指示燈或兩者都不閃爍。

1. 檢查方向燈燈泡和燈泡插座。
參閱"基本資訊"
(不同卷冊)中的"燈泡 NG → 更換方向燈燈泡、燈泡插座或兩者都更換。
與燈泡座的檢查"。
OK ↓
2. 檢查方向燈開關。
NG → 方向燈開關故障。更換左把手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3. 檢查方向燈繼電器。
NG → 更換方向燈繼電器。
參閱 8-58 頁“方向燈繼電器的檢查"

OK ↓
4. 檢查整個訊號系統的線路。
NG → 正確連接或更換電線總成。
參閱 8-11 頁“線路圖"。
OK ↓
更換儀錶總成。

冷卻水溫度警告燈不亮。

1. 檢查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NG → 更換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參閱 8-61 頁“冷卻水溫度感知器的檢查"

OK ↓
2. 檢查整個訊號系統的線路。
NG → 正確連接或更換電線總成。
參閱 8-11 頁“線路圖"。
OK ↓
更換起動發電機總成或 SGCU。
參閱 8-56 頁“SGCU (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
的更換"。

8-13

BBJ-F8197-T0.indb 13 2020/12/23 下午 02:04:14


訊號系統

汽油錶作動不良。

1. 檢查汽油油面感應器。
NG → 更換汽油泵浦總成。
參閱 8-61 頁“汽油油面感應器的檢查"。
OK ↓
2. 檢查整個訊號系統的線路。
NG → 正確連接或更換電線總成。
參閱 8-11 頁“線路圖"。
OK ↓
更換儀錶總成。

速度錶不作動。

1. 檢查前輪感知器。
參閱 4-14 頁
“前輪感知器與感知器轉子的檢 NG → 更換輪速感知器。
查"。
OK ↓
2. 檢查整個線路。
NG → 正確連接或更換電線總成。
參閱“註"。
OK ↓
更換 SGCU 或儀錶總成。


如果發生斷路或短路,更換電線總成。
• 前輪感知器接頭與 SGCU 接頭之間。
紅/藍-紅/藍
白-白
• SGCU 接頭與儀錶總成之間。
黃/藍-黃/藍

8-14

BBJ-F8197-T0.indb 14 2020/12/23 下午 02:04:14


2020/12/23 下午 02:04:15
汽油噴射系統

30A 紅/黑
紅/黑 棕
紅 紅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點火線圈
紅 棕 紅/黑
MAIN保險絲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紅/黑
主開關 紅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紅/黑
紅/白
7.5A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SGCU)
紅 紅 (黑) 紅/黑 橙
紅 紅 棕
BACK UP保險絲 橙
棕 棕 ON 紅
紅/白紅/藍 紅/黃 紅
OFF 15A 火星塞
前輪感知器
棕 紅/黑
IGNITION保險絲 白 紅/藍
噴油嘴
棕 白 黑
黑 白 橙/黑 紅/黑

保險絲盒 7.5A
紅 紅 棕 棕 紅/藍 白 橙/黑 紅/黑 (黑)
棕/紅
棕 汽油泵浦
SIGNAL保險絲
紅 紅,紅/白 紅/黑 藍,棕/藍 藍/紅,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綠/紅黑/藍 (黑) 藍/黑 紅/黑
SPARE SPARE 棕/紅 保險絲盒
綠/紅
藍/黑 紅/黑
(黑)
黑/藍
(黑)
ISC(惰轉轉速控制)單元
VVA(可變汽門作動器) 綠 赤褐 (灰) 粉紅
綠/黃

紅 灰
電瓶 赤褐 淡藍
起動發電機 粉紅 綠/黃 淡藍 灰
黑 紅

8-15
紅/黃 (黑)
含氧量感知器
紅/白
黑 黑 棕
紅/黃 紅/藍 紅/白 紅/藍

紅/白 灰/紅 藍 白 黑
山葉診斷工具接頭
紅/黃 紅/藍 紅/白
黑 黑 黑 黑 棕
黑 黑 白 藍 灰/紅 黑
黑 淡綠/藍 (黑)
一 淡綠/藍 黑 (黑)
淡綠/白 黑
紅/白 淡綠/白 一 MAQS(感知器模組)
(紅) 進氣壓力感知器
粉紅/白


一 進氣溫度
棕/白 感知器
棕 黃/藍

暗綠 赤褐
(棕) 棕 紅 黑/綠 黃/藍
黑 黃/白 黑/藍
(白) 黃/藍 黑 節流閥
黃 位置感知器
棕 棕 紅 (藍)

一 黑/綠黃/藍 黃/藍 黑 黑 黃/白
紅 黑/紅
綠 暗綠 赤褐
黑 黑/藍 黃 藍 粉紅/白棕/白 (黑)
(棕) (白) (藍)
儀錶 黑/白
曲軸位置感知器
汽油噴射系統

白/紅
黑 黑/白 黑 黑 黑/紅 黑 白/藍
綠 白/紅 白/紅 黑/藍
白/黑

引擎故障警告燈
棕/黑 白/藍 白/藍 棕/黑
黑/白,黑 白/黃 藍/黃
黑/紅,黑 黑 藍/黃 白/黑 白/黑 白/黃
棕/黑
棕 紅 黑 赤褐 暗綠 綠 黑/藍 綠 (黑)
(黑)

線路圖
一 一 黃/白 一 黃/藍 黑/綠
車體搭鐵 引擎搭鐵
(灰)

BBJ-F8197-T0.indb 15
汽油噴射系統

SGCU 自我診斷功能
SGCU 的自我診斷功能是用來確保汽油噴射系統可以正常作動。若此功能能偵測到系統中有故障發生
時,將會立刻以替代特性來操作引擎,並會點亮引擎故障警告燈來警告駕駛人系統發生故障。一但
偵測到故障,就會以故障碼的型式儲存在 SGCU 記憶體中。

檢查引擎故障警告燈
將主開關轉至“ON"後,引擎故障警告燈約會點亮二秒。若警告燈在上述情況下沒有點亮,表示可
能警告燈 (LED) 故障。

SGCU 偵測到感知器有異常訊號
當機車行駛時,若 SGCU 偵測到感知器有異常訊號,SGCU 即會點亮引擎故障警告燈,並以符合故
障型式的替代特性來操作引擎。
在接收到感知器的異常訊號時,SGCU 就會處理各感知器的數值,以替代特性來操作引擎,使引擎可
繼續運轉或停止運轉,視情況而定。

故障排除的方法
引擎運轉不正常,引擎故障警告燈點亮。
1. 檢查:
• 故障碼號碼
a. 檢查顯示在山葉診斷工具的故障碼。
b. 依據故障碼選出故障的系統。
c. 找出系統可能故障的原因。
2. 檢查與修理可能故障的原因。
有故障號碼 無故障號碼
檢查與修理。 檢查與修理。
參閱 8-18 頁“故障排除詳細說明"。
在診斷模式,監視操作感知器與作動器。
參閱 8-18 頁“故障排除詳細說明"與 9-1 頁“自
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3. 汽油噴射系統重新作動。
參閱 8-18 頁“故障排除詳細說明"的故障排除方法。

• 如果其他的故障碼有顯示,重複 (1) 到 (3) 步驟直到沒有顯示故障碼。
• 旋轉主開關至“OFF",無法消除故障履歷。

8-16

BBJ-F8197-T0.indb 16 2020/12/23 下午 02:04:15


汽油噴射系統

引擎運轉不正常,引擎故障警告燈沒有點亮。
1. 在診斷模式,檢查與操作以下感知器與作動器。
參閱 9-6 頁“診斷碼:感知器操作一覽表"與 9-8 頁“診斷碼:作動器操作一覽表"

01:節流閥位置感知器訊號 ( 節流閥角度 )
30:點火線圈
36:噴油嘴
假如感知器或作動器發現故障,修理或更換故障的零件。
假如感知器或作動器沒有發現故障,檢查或修理引擎內部的零件。

山葉診斷工具
使用本型號山葉診斷工具辨識故障。
有關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的詳細資訊,請參閱工具中隨附的操作手冊。

山葉診斷工具 USB
 90890-03267
山葉診斷工具 (AI)
 90890-03264


掃描之工具也可以辨識故障。

OBD/GST 線束組
 90890-03249

山葉診斷工具的特徵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辨識故障,比傳統方法更快速。
將連接到電腦 USB 連接線的轉接器介面,使用通訊線接到車輛的 SGCU,即可將辨識故障和維護的
相關資訊顯示在電腦上。顯示的資訊包括感知器輸出資料,以及記錄於 SGCU 的資訊。

山葉診斷工具的功能
故障診斷: 讀取 SGCU 上所記錄的錯誤代碼,並顯示其內容。
診斷功能: 檢查各個感知器及作動器輸出值的運作。
動態的檢查: 判斷各個感知器或作動器的功能是否正常。
行動測試: 手工調整噴射持續和 / 或一些作動器開關故障排除。
維修記錄: 進入山葉診斷工具檢查儲存的歷史紀錄。
召回搜尋: 搜尋召回活動訊息。
監控: 以圖形顯示實際運作狀況的感知器輸出值。
記錄: 記錄及儲存實際騎乘狀況下的感知器輸出值。
CO 調整: 調整惰轉轉速時的 CO 排放濃度。
SGCU 程式重設: 如有需要,可使用山葉提供的 SGCU 重寫資料將 SGCU 重寫。車輛原始狀態
的點火正時調整等無法變更。
寫入 VIN/ 車架號碼: 在 SGCU 內,寫入 VIN/ 車架號碼。
瀏覽記錄檔: 顯示記錄資料。
無論如何,診斷工具無法用來任意改變車輛的基本功能,例如調整點火正時。

8-17

BBJ-F8197-T0.indb 17 2020/12/23 下午 02:04:15


汽油噴射系統

連接山葉診斷工具
1. 打開座墊。
2. 拆卸電瓶盒蓋。
3. 拆卸保護蓋,連接山葉診斷工具到接頭“1"。

故障排除詳細說明
這個部分說明當山葉診斷工具檢出故障碼時要如何對策,依照順序將造成 ( 發生 ) 不良的項目原因與
要素去做點檢及修理。
不良的部分若點檢和修理完成後,請遵從整備後的修復方法將顯示於山葉診斷工具的訊息回歸初期
狀態。
故障碼 NO. ︰
故障碼號碼為當引擎異常時 ( 非正常作動 ),會顯示於山葉診斷工具上。
診斷碼 NO. ︰
診斷碼號碼為當診斷模式作動時所顯示的診斷碼。參閱 9-1 頁“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部品連接到 SGCU
以下的部品連接到 SGCU。
當檢查電源短路,以下的部品接頭事先必須拆離。
• 曲軸位置感知器 • 主開關
• 噴油嘴 • 頭燈繼電器
• 汽油泵浦 • 儀錶總成
• 點火線圈 • VVA(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 )
• MAQS( 感知器模組 ) • 起動發電機
•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 ISC(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
• 含氧量感知器

8-18

BBJ-F8197-T0.indb 18 2020/12/23 下午 02:04:15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030
故障碼 NO. P0030
項目 含氧量感知器:加熱器驅動器不良。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
工具顯示 —
程序 —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含氧量感知器接頭的連接狀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 開 關 轉 到“ON "並 且 起
況。 總成。 動引擎,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插 銷( 各 端 子 有 無 彎 曲 或 目 6 並完成檢修。
破 損, 及 各 插 銷 的 固 定 狀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況)。 項目 2。
2 電 線 總 成 SGCU 接 頭 的 連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 開 關 轉 到“ON "並 且 起
接狀況。 總成。 動引擎,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插 銷( 各 端 子 有 無 彎 曲 或 目 6 並完成檢修。
破 損, 及 各 插 銷 的 固 定 狀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況)。 項目 3。
3 電線總成是否導通。 斷路或短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 主 開 關 轉 到“ON "並 且 起
線總成。 動引擎,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含氧量感知器加熱器接頭與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SGCU 接頭之間。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黑-黑 目 6 並完成檢修。
含氧量感知器加熱器接頭與主開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關接頭之間。 項目 4。
棕-棕
4 含氧量感知器加熱器不良。 含氧量感知器加熱器不良→更換 主開關轉到“ON "並且起動
含氧量感知器 引擎,使用山葉診斷工具故
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6
目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5。
5 含氧量感知器加熱器驅動器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不良。
6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19

BBJ-F8197-T0.indb 19 2020/12/23 下午 02:04:15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0D1,P2195
故障碼 NO. P00D1,P2195
項目 P00D1 ( 含氧量感知器加熱器性能下降 ) / P2195 ( 含氧量感知器斷路 )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
工具顯示 —
程序 —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含氧量感知器的安裝狀況。 檢查部品的安裝處是否鬆動或卡 起動引擎並熱車,接著轉動
住。 油門。
完成上述作業後,請使用山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功能
確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2。
或刪除條件為“故障中"的
故障碼。
2 含氧量感知器接頭的連接狀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起動引擎並熱車,接著轉動
況。 總成。 油門。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完成上述作業後,請使用山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功能
銷( 各 端 子 有 無 彎 曲 或 破 確認故障碼狀況。
損,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3。
或刪除條件為“故障中"的
故障碼。
3 電 線 總 成 SGCU 接 頭 的 連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起動引擎並熱車,接著轉動
接狀況。 總成。 油門。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完成上述作業後,請使用山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功能
銷( 各 端 子 有 無 彎 曲 或 破 確認故障碼狀況。
損,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4。
或刪除條件為“故障中"的
故障碼。

8-20

BBJ-F8197-T0.indb 20 2020/12/23 下午 02:04:15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0D1,P2195


項目 P00D1 ( 含氧量感知器加熱器性能下降 ) / P2195 ( 含氧量感知器斷路 )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
工具顯示 —
程序 —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4 電線總成是否導通。 斷路或短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 起動引擎並熱車,接著轉動
線總成。 油門。
含 氧 量 感 知 器 與 SGCU 接 頭 之 完成上述作業後,請使用山
間。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功能
灰/紅-灰/紅 確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5。
或刪除條件為“故障中"的
故障碼。
5 確認汽油壓力。 參閱 7-3 頁“汽油壓力的檢查"。 起動引擎並熱車,接著轉動
油門。
完成上述作業後,請使用山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功能
確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6。
或刪除條件為“故障中"的
故障碼。
6 含氧量感知器的不良。 檢查含氧量感知器。 起動引擎並熱車,接著轉動
參閱 4-64 頁“拆卸後緩衝器總成 油門。
與排氣管"。 完成上述作業後,請使用山
含氧量感知器不良→更換含氧量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功能
感知器。 確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2。
或刪除條件為“故障中"的
故障碼。
7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8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21

BBJ-F8197-T0.indb 21 2020/12/23 下午 02:04:15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106

• 不要拆卸節流閥本體的 MAQS ( 感知器模組 )。


• 假如故障碼 P0106 與 P0107 / P0108 同時顯示,檢查或修理原因以故障碼 P0107 / P0108 為優先。

故障碼 NO. P0106


項目 進氣壓力感知器:系統故障 ( 阻塞或脫落 )。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03
工具顯示 顯示進氣壓力。
程序 操作油門握把並且按下起動開關。( 假如顯示數值改變,則性能沒問題。)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MAQS ( 感 知 器 模 組 ) 安 裝 檢查部品的安裝處是否鬆動或卡 起動引擎並且惰轉轉速運轉
不正確。 住。 約 5 秒,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參閱 7-7 頁“拆卸節流閥本體"。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後,檢查
顯示的故障碼。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3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2。
2 進氣壓力感知器不良。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03) 檢修完成。
當引擎熄火時︰顯示目前的海拔
和天氣狀況的大氣壓力。
在 海 平 面 → 約 101[kPa](3.99[V])
海 拔 1,000 公 尺 → 約 90[kPa]
(3.55[V])
海 拔 2,000 公 尺 → 約 80(kPa)
(3.16[V])
海 拔 3,000 公 尺 → 約 70(kPa)
(2.76[V])
當引擎起動期間:確認顯示值有
變化。
顯示值無變化→更換節流閥本
體。
3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22

BBJ-F8197-T0.indb 22 2020/12/23 下午 02:04:15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107,P0108

• 不要拆卸節流閥本體的 MAQS ( 感知器模組 )。


• 假如故障碼 P0106 與 P0107 / P0108 同時顯示,檢查或修理原因以故障碼 P0107 / P0108 為優先。

故障碼 NO. P0107,P0108


進氣壓力感知器斷路或短路。
項目
P0107( 搭鐵短路 ) / P0108( 電源短路或斷路 )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03
工具顯示 顯示進氣壓力。
程序 操作油門握把並且按下起動開關。( 假如顯示數值改變,則性能沒問題。)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MAQS( 感 知 器 模 組 ) 接 頭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的連接狀況。 總成。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
檢查接頭的固定狀況。 確認故障碼狀況。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目 8 並完成檢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2。
2 SGCU 接頭的連接狀況。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檢查接頭的固定狀況。 總成。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確認故障碼狀況。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3。
3 電 線 總成支 線接頭的連接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狀況。 總成。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障碼狀況。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目 8 並完成檢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4。
4 電線總成的導通。 斷路或短路→更換電線總成。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5。

8-23

BBJ-F8197-T0.indb 23 2020/12/23 下午 02:04:15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107,P0108


進氣壓力感知器斷路或短路。
項目
P0107( 搭鐵短路 ) / P0108( 電源短路或斷路 )
4-1 拆離 SGCU 接頭。
拆離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接頭。
4-2 【P0107】搭鐵短路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接頭與搭鐵之間:粉紅 / 白 - 搭鐵
如果這些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黑/藍 黃 藍 粉紅/白 棕/白

4-3 【P0107】斷路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接頭與 SGCU 接頭之間:藍 - 藍
如果這些沒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黑/藍 黃 藍 粉紅/白 棕/白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4-4 【P0107】斷路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接頭與 SGCU 接頭之間:粉紅 / 白 - 粉紅 / 白
如果這些沒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黑/藍 黃 藍 粉紅/白 棕/白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4-5 【P0108】斷路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接頭與 SGCU 接頭之間:黑 / 藍 - 黑 / 藍
如果這些沒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黑/藍 黃 藍 粉紅/白 棕/白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4-6 拆離部品連接到 SGCU 的接頭。


參閱 8-18 頁“部品連接到 SGCU"。

8-24

BBJ-F8197-T0.indb 24 2020/12/23 下午 02:04:15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107,P0108


進氣壓力感知器斷路或短路。
項目
P0107( 搭鐵短路 ) / P0108( 電源短路或斷路 )
4-7 【P0107,P0108】短路
SGCU 接頭的進氣壓力感知器輸出端子 ( 粉紅 / 白 “
) a"與其他 SGCU 接頭端子“b"之間。
如果這些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b a

5 MAQS ( 感 知器 模 組 ) 的安 檢查安裝部份是否鬆動或卡住。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裝狀況。 檢查安裝位置是否正確。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6。
6 進氣壓力感知器不良。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03)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當引擎熄火時︰顯示在當今的海拔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
和天氣狀況的大氣壓力。 確認故障碼狀況。
在海平面→約 101[kPa](3.99[V]) 未顯示故障碼→到項目 7 並
海 拔 1,000 公 尺 → 約 90[kPa] 完成檢修。
(3.55[V]) 有顯示故障碼→到項目 6。
海 拔 2,000 公 尺 → 約 80(kPa)
(3.16[V])
海 拔 3,000 公 尺 → 約 70(kPa)
(2.76[V])
當引擎起動期間:確認顯示值有
變化。
顯示值無變化→更換節流閥本體。
7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8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25

BBJ-F8197-T0.indb 25 2020/12/23 下午 02:04:16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112,P0113

當引擎在完全冷卻的條件時,進行這些檢查。

故障碼 NO. P0112,P0113


進氣溫度感知器斷路或短路。
項目
P0112(搭鐵短路)/ P0113(斷路 / 電源短路)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05
工具顯示 顯示進氣溫度。
程序 將實際測量到的溫度與工具顯示值比較。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MAQS ( 感 知器 模 組 ) 接頭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的連接狀況。 總成。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檢查接頭的固定狀況。 障碼狀況。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目 7 並完成檢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2。
2 電 線 總 成 SGCU 接 頭 的 連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接狀況。 總成。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障碼狀況。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目 7 並完成檢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3。
3 電線總成的導通。 斷路或短路→更換電線總成。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4。
3-1 拆離 SGCU 接頭。
拆離 MAQS( 感知器模組 ) 接頭。

8-26

BBJ-F8197-T0.indb 26 2020/12/23 下午 02:04:16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112,P0113


進氣溫度感知器斷路或短路。
項目
P0112(搭鐵短路)/ P0113(斷路 / 電源短路)
3-2 【P0112】搭鐵短路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接頭與搭鐵之間:棕 / 白 - 搭鐵
如果這些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黑/藍 黃 藍 粉紅/白 棕/白

3-3 【P0113】斷路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接頭與 SGCU 接頭之間:棕 / 白 - 棕 / 白
如果這些沒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黑/藍 黃 藍 粉紅/白 棕/白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3-4 【P0113】斷路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接頭與 SGCU 接頭之間:黑 / 藍 - 黑 / 藍
如果這些沒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黑/藍 黃 藍 粉紅/白 棕/白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3-5 拆離部品連接到 SGCU 的接頭。


參閱 8-18 頁“部品連接到 SGCU"。
3-6 【P0112,P0113】短路
SGCU 接頭的進氣溫度感知器輸出端子 ( 棕 / 白 “
) a"與其他 SGCU 接頭端子“b"之間
如果這些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b a

8-27

BBJ-F8197-T0.indb 27 2020/12/23 下午 02:04:16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112,P0113


進氣溫度感知器斷路或短路。
項目
P0112(搭鐵短路)/ P0113(斷路 / 電源短路)
4 MAQS ( 感 知器 模 組 ) 的安 檢查安裝部份是否鬆動或卡住。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裝狀況。 檢查安裝位置是否正確。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5。
5 進氣溫度感知器不良。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05)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引擎為冷機狀態:顯示的溫度應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接近環境溫度。 障碼狀況。
顯示的溫度不接近環境溫度→更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換節流閥本體。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6。
6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7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28

BBJ-F8197-T0.indb 28 2020/12/23 下午 02:04:16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117,P0118

當引擎在完全冷卻的條件時,進行這些檢查。

故障碼 NO. P0117,P0118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斷路或短路。
項目
P0117(搭鐵短路)/ P0118(斷路 / 電源短路)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06
引擎冷機狀態:顯示的溫度接近氣溫。
工具顯示
引擎熱機狀態:顯示目前冷卻水溫度。
程序 將實際測量到的冷卻水溫度與工具顯示值比較。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冷卻水感知器接頭的連接狀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況。 總成。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
檢查接頭的固定狀況。 確認故障碼狀況。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目 7 並完成檢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2。
2 SGCU 接頭的連接狀況。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檢查接頭的固定狀況。 總成。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確認故障碼狀況。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3。
3 電線總成的導通。 斷路或短路→更換電線總成。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
確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4。
3-1 拆離 SGCU 接頭。
拆離冷卻水溫度感知器接頭。

8-29

BBJ-F8197-T0.indb 29 2020/12/23 下午 02:04:16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117,P0118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斷路或短路。
項目
P0117(搭鐵短路)/ P0118(斷路 / 電源短路)
3-2 【P0117】搭鐵短路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接頭與搭鐵之間:綠 / 紅 - 搭鐵
如果這些有導通,更換電線總成。
綠/紅 黑/藍

3-3 【P0118】斷路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接頭與 SGCU 接頭之間:綠 / 紅 - 綠 / 紅
如果這些沒有導通,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綠/紅 黑/藍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3-4 【P0118】斷路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接頭與 SGCU 接頭之間:黑 / 藍 - 黑 / 藍
如果這些沒有導通,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綠/紅 黑/藍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3-5 拆離部品連接到 SGCU 的接頭。


參閱 8-18 頁“部品連接到 SGCU"。
3-6 【P0117,P0118】短路
SGCU 接頭的冷卻水溫度感知器輸出端子 ( 綠 / 紅 “
) a"與其他 SGCU 接頭端子“b"之間
如果這些有導通,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b a

8-30

BBJ-F8197-T0.indb 30 2020/12/23 下午 02:04:16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117,P0118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斷路或短路。
項目
P0117(搭鐵短路)/ P0118(斷路 / 電源短路)
4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的安裝狀 檢查安裝部份是否鬆動或卡住。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況。 感知器未適當安裝→重新安裝或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
更換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確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5。
5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不良。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06)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當引擎冷時︰顯示的溫度接近於 葉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
環境溫度。 確認故障碼狀況。
顯示的溫度不接近環境溫度→更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換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目 7 並完成檢修。
參閱 5-8 頁“拆卸汽缸頭"
。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6。
6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參閱 8-56 頁
“SGCU (起動發電機控
制單元 ) 的更換" 。
7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31

BBJ-F8197-T0.indb 31 2020/12/23 下午 02:04:16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122,P0123

不要拆卸節流閥本體的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故障碼 NO. P0122,P0123


節流閥位置感知器斷路或短路。
項目
P0122(斷路 / 搭鐵短路)/ P0123(電源短路)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01
確認節流閥位置感知器訊號。
工具顯示 • 13–21(完全關閉位置)
• 97–107(完全開啟位置)
• 在節流閥門完全關閉時檢查。
程序
• 在節流閥門完全開啟時檢查。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MAQS ( 感 知器 模 組 ) 接頭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的連接狀況。 總成。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檢查接頭的固定狀況。 障碼狀況。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目 8 並完成檢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2。
2 電 線 總 成 SGCU 接 頭 的 連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接狀況。 總成。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障碼狀況。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目 8 並完成檢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3。
3 電 線 總成支 線接頭的連接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狀況。 總成。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障碼狀況。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目 8 並完成檢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4。

8-32

BBJ-F8197-T0.indb 32 2020/12/23 下午 02:04:16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122,P0123


節流閥位置感知器斷路或短路。
項目
P0122(斷路 / 搭鐵短路)/ P0123(電源短路)
4 電線總成的導通。 斷路或短路→更換電線總成。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5。
4-1 拆離 SGCU 接頭。
拆離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接頭。
4-2 【P0122】搭鐵短路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接頭與搭鐵之間:黃 - 搭鐵
如果這些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黑/藍 黃 藍 粉紅/白 棕/白

4-3 【P0122】斷路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接頭與 SGCU 接頭之間:藍 - 藍
如果這些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黑/藍 黃 藍 粉紅/白 棕/白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4-4 【P0122】斷路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接頭與 SGCU 接頭之間:黃 - 黃
如果這些沒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黑/藍 黃 藍 粉紅/白 棕/白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8-33

BBJ-F8197-T0.indb 33 2020/12/23 下午 02:04:17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122,P0123


節流閥位置感知器斷路或短路。
項目
P0122(斷路 / 搭鐵短路)/ P0123(電源短路)
4-5 【P0123】斷路
MAQS ( 感知器模組 ) 接頭與 SGCU 接頭之間:黑 / 藍 - 黑 / 藍
如果這些沒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黑/藍 黃 藍 粉紅/白 棕/白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4-6 拆離部品連接到 SGCU 的接頭。


參閱 8-18 頁“部品連接到 SGCU"。
4-7 【P0122,P0123】短路
SGCU 接頭的節流閥位置感知器輸出端子 ( 黃 “
) a"與其他 SGCU 接頭端子“b"之間
如果這些沒有連接,更換電線總成。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b a

5 MAQS ( 感 知器 模 組 ) 的安 檢查安裝部份是否鬆動或卡住。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裝狀況。 檢查安裝位置是否正確。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參閱 7-7 頁“拆卸節流閥本體"
。 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6。
6 節流閥位置感知器不良。 確認節流閥位置感知器訊號。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01)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顯示節流閥門完全關閉:10–23 障碼狀況。
顯示節流閥門完全開啟:94–107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指示值超出指定範圍→更換節流 目 8 並完成檢修。
閥本體。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參閱 7-7 頁“拆卸節流閥本體" 。 項目 7。
7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8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34

BBJ-F8197-T0.indb 34 2020/12/23 下午 02:04:17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132
故障碼 NO. P0132
項目 含氧量感知器:電源短路。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
工具顯示 —
程序 —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含氧量感知器的安裝狀況。 檢查是否鬆動或卡住。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2。
2 含 氧 量 感知器 接頭的連接 斷路或短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狀況。 線總成。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障碼狀況。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目 7 並完成檢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3。
3 電 線 總 成 SGCU 接 頭 的 連 斷路或短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接狀況。 線總成。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障碼狀況。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目 7 並完成檢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4。
4 電線總成是否導通。 斷路或短路→更換電線總成。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含氧量感知器接頭與 SGCU 接頭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之間。 障碼狀況。
灰 / 紅- 灰 / 紅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5。
5 含氧量感知器不良。 確認含氧量感知器。 主 開關 轉 到“ON "
,使 用山
含氧量感知器不良→更換。 葉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
參閱 4-64 頁
“拆卸後緩衝器總成與 障碼狀況。
排氣管" 。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6。

8-35

BBJ-F8197-T0.indb 35 2020/12/23 下午 02:04:17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132


項目 含氧量感知器:電源短路。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
工具顯示 —
程序 —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6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7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起動引擎並且惰轉轉速運轉約 5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秒。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36

BBJ-F8197-T0.indb 36 2020/12/23 下午 02:04:17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201
故障碼 NO. P0201
項目 噴油嘴:噴油嘴故障。
無法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無法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36
噴油嘴以 1 秒的間隔作動 5 次。
作動
每次作動噴油嘴時,山葉診斷工具螢幕與“CHECK"指示燈都會點亮。
程序 拆開汽油泵浦接頭,然後注意聽運作聲音,檢查噴油嘴是否作動音 5 次。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噴油嘴接頭的連接狀況。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執行診斷模式。(診斷碼 No.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總成。 36)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有聽到操作聲音→到項目 7。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沒有聽到操作聲音→到項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2。
2 噴油嘴不良。 測量噴油嘴的電阻 ( 約 12Ω)。 執行診斷模式。(診斷碼 No.
超出標準值→更換噴油嘴。 36)
參閱 8-62 頁“噴油嘴的檢查" 。 有聽到操作聲音→到項目 7。
沒有聽到操作聲音→到項目
3。
3 電 線 總 成 SGCU 接 頭 的 連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執行診斷模式。(診斷碼 No.
接狀況。 總成。 36)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有聽到操作聲音→到項目 7。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沒有聽到操作聲音→到項目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4。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4 電 線 總成支 線接頭的連接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執行診斷模式。(診斷碼 No.
狀況。 總成。 36)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有聽到操作聲音→到項目 7。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沒有聽到操作聲音→到項目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5。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5 電線總成是否導通。 斷路或短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 執行診斷模式。(診斷碼 No.
線總成。 36)
噴油嘴接頭與 SGCU 接頭之間。 有聽到操作聲音→到項目 7。
橙/黑 - 橙/黑 沒有聽到操作聲音→到項目
噴油嘴接頭與電源之間。 6。
紅/黑 - 紅/黑
6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7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起動引擎並且惰轉轉速運轉約 5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秒。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37

BBJ-F8197-T0.indb 37 2020/12/23 下午 02:04:17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335
故障碼 NO. P0335
項目 曲軸位置感知器:未收到曲軸位置感知器的任何正常訊號。
無法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無法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
工具顯示 —
程序 —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曲軸位置感知器接頭的連接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起動引擎,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狀況。 總成。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目 7 並完成檢修。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項目 2。
2 電 線 總 成 SGCU 接 頭 的 連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起動引擎,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接狀況。 總成。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目 7 並完成檢修。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項目 3。
3 電線總成是否導通。 斷路或短路→更換電線總成。 起動引擎,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曲軸位置感知器接頭與 SGCU 接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頭之間。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白/ 紅- 白/ 紅 目 7 並完成檢修。
白/藍-白/藍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白/黑 -白/黑 項目 4。
白/黃-白/黃
棕/黑 - 棕/黑
藍/黑 -藍/黑
4 曲軸位 置 感知器的安 裝 狀 感知器未適當安裝→重新安裝。 起動引擎,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況。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檢查是否鬆動或卡住。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5。
5 曲軸位置感知器不良。 更換起動發電機總成。 起動引擎,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參閱 5-43 頁
“拆卸起動發電機總成"
。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6。
6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8-38

BBJ-F8197-T0.indb 38 2020/12/23 下午 02:04:17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335


項目 曲軸位置感知器:未收到曲軸位置感知器的任何正常訊號。
無法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無法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
工具顯示 —
程序 —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7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39

BBJ-F8197-T0.indb 39 2020/12/23 下午 02:04:17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351
故障碼 NO. P0351
項目 點火線圈:點火線圈的一次線圈斷路或短路。
無法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無法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30
點火線圈以 1 秒的間隔作動 5 次。
作動
每次作動點火線圈時,山葉診斷工具螢幕與“CHECK"指示燈都會點亮。
檢查是否產生 5 次火花。
程序
• 連接點火測試器。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點火線圈接頭的連接狀況。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起動引擎並惰速運轉約 5 秒。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總成。 上 述作業完成後,使用山葉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確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認故障碼狀況。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2。
2 電 線 總 成 SGCU 接 頭 的 連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起動引擎並惰速運轉約 5 秒。
接狀況。 總成。 上 述作業完成後,使用山葉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確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認故障碼狀況。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3。
3 電線總成是否導通。 斷路或短路→更換電線總成。 起動引擎並惰速運轉約 5 秒。
點 火 線 圈 接 頭 與 SGCU 接 頭 之 上 述作業完成後,使用山葉
間。 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確
橙-橙 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4。
4 點火線圈的安裝狀況。 檢查安裝部份是否鬆動或卡住。 起動引擎並惰速運轉約 5 秒。
檢查安裝位置是否正確。 上 述作業完成後,使用山葉
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確
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5。

8-40

BBJ-F8197-T0.indb 40 2020/12/23 下午 02:04:17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351


項目 點火線圈:點火線圈的一次線圈斷路或短路。
5 點火線圈不良。 測量第點火線圈的一次線圈電阻。 起動引擎並惰速運轉約 5 秒。
如超出標準值→更換。 上 述作業完成後,使用山葉
參閱 8-59 頁“點火線圈的檢查"
。 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確
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7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6。
6 SGCU 不良。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30) 檢修完成。
沒有火花→更換 SGCU。
7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41

BBJ-F8197-T0.indb 41 2020/12/23 下午 02:04:17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500
故障碼 NO. P0500
項目 前輪感知器:沒有接收到輪速感知器正常的訊號。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07
前輪速度脈衝
工具顯示
0–999
查看當前輪轉動時數字是否增加。該數值為累計值且在每次當車輪停止轉動時不會
程序
歸零。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儀錶接頭的連接狀況。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執 行 診 斷 模 式(診 斷 碼 No.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總成。 07)。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用手轉動前輪,確認數值有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增加。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數值增加→到項目 5。
數值未增加→到項目 2。
2 電 線 總 成 SGCU 接 頭 的 連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執 行 診 斷 模 式(診 斷 碼 No.
接狀況。 總成。 07)。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用手轉動前輪,確認數值有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增加。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數值增加→到項目 5。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數值未增加→到項目 3。
3 電線總成是否導通。 斷路或短路→更換電線總成。 執 行 診 斷 模 式(診 斷 碼 No.
前輪感知器接頭與 SGCU 接頭之 07)。
間。 用手轉動前輪,確認數值有
紅/藍-紅/藍 增加。
白-白 數值增加→到項目 5。
SGCU 接頭與儀錶總成之間。 數值未增加→到項目 2。
黃/藍-黃/藍
4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5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主開關旋轉 到“ON "
,用手轉 動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前輪輸入速度脈衝值。
上述作業完成後,使用山葉診斷工
具確認故障碼狀況,並刪除故障
碼。

8-42

BBJ-F8197-T0.indb 42 2020/12/23 下午 02:04:18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507

• 假如故障碼 P0507 與 P0560 同時顯示,檢查或修理原因以故障碼 P0560 為優先。


• 假如故障碼 P0507 與 P0500 同時顯示,檢查或修理原因以故障碼 P0500 為優先。
• 假如故障碼 P0507 與 P0511 同時顯示,檢查或修理原因以故障碼 P0511 為優先。

故障碼 NO. P0507


項目 引擎惰轉轉速超出標準值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54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閥門完全關閉再完全打開,操作時間大約 3 秒。山葉診斷
工具顯示
工具螢幕與“CHECK"指示燈都會點亮。
程序 當 ISC 閥門操作時,ISC 元件產生振動。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找到故障。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54)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閥門完全關
閉再完 全打開,操作時間大 約 3
秒。

ISC 有作動音時→「ISC 有作動時」
的檢查。
ISC 無作動音時→「ISC 無作動時」
的檢查。

ISC 有作動時
故障碼 NO. P0507
項目 引擎惰轉轉速超出標準值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速度感知器訊號不正常。 確認速度感知器。 起動引擎並且惰轉轉速運轉
執行 診 斷 模 式。( 診 斷 碼 No. 07) 約 10 秒,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當前輪停止轉動:確認指示值沒有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改變。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指 示值 不 正 確 → 採 取 針 對 前 輪 目 8 並完成檢修。
感知器系統故障的措施 ( 故障碼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P0500 ),使指示值正確顯示。 項目 2。
2 節流閥鋼索故障並且節流閥 檢查油門握把自由間隙。 起動引擎並且惰轉轉速運轉
閥門無法完全關閉 參閱 3-25 頁
“油門握把作動的檢查"
。 約 10 秒,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3。

8-43

BBJ-F8197-T0.indb 43 2020/12/23 下午 02:04:18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507


項目 引擎惰轉轉速超出標準值
3 節流閥本體空氣洩漏。 檢查節流閥本體。 起動引擎並且惰轉轉速運轉
參閱 7-8 頁“節流閥本體的檢查"
。 約 10 秒,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在此步驟請勿清潔節流閥門。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4。
4 ISC 空氣洩漏。 檢查安裝部分是否鬆動或卡住。 起動引擎並且惰轉轉速運轉
檢查安裝位置是否正確。 約 10 秒,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檢查進氣的空氣通路是否洩漏。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5。
5 節流閥本體與 ISC ( 惰轉轉 進行節流閥本體、ISC 的清潔。 起動引擎並且惰轉轉速運轉
速控制 ) 單元空氣值過量。 參閱 7-8 頁“節流閥本體的清潔" 。 約 10 秒,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6。
6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閥門作 更換 ISC。 起動引擎並且惰轉轉速運轉
動不良。 參閱 7-7 頁“拆卸節流閥本體"
。 約 10 秒,使用山葉診斷工具
故障模式確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8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7。
7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54 )
重 新旋轉 ISC ( 惰 轉 轉速 控
制 ) 單元到初始的位置。
8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起動引擎並且惰速運轉約 10 秒,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44

BBJ-F8197-T0.indb 44 2020/12/23 下午 02:04:18


汽油噴射系統

ISC 無作動時
故障碼 NO. P0507
項目 引擎惰轉轉速超出標準值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接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頭的連接狀況。 總成。 54)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有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8。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未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2。
2 電 線 總 成 SGCU 接 頭 的 連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接狀況。 總成。 54)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有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8。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未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3。
3 電線總成是否導通。 斷路或短路→更換電線總成。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接頭與 54)
SGCU 接頭之間。 有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粉紅 - 粉紅 8。
綠/黃-綠/黃 未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灰-灰 4。
淡藍 - 淡藍
4 ISC 的安裝狀況。 檢查安裝部份是否鬆動或卡住。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檢查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是 54)
否適當安裝。 有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檢查進氣的空氣通路是否洩漏。 8。
未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5。
5 電瓶不良。 檢查電瓶電壓。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參閱 8-56 頁
“電瓶的檢查與充電"
。 54)
有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8。
未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6。
6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閥門沒 更換 ISC。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有正確地移動。 參閱 7-7 頁“拆卸節流閥本體"
。 54)
有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8。
未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7。

8-45

BBJ-F8197-T0.indb 45 2020/12/23 下午 02:04:18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 P0507


項目 引擎惰轉轉速超出標準值
7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54)
有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8。
未聽見 ISC 作動音→到項目
2。
8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起動引擎並且惰速運轉約 10 秒,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46

BBJ-F8197-T0.indb 46 2020/12/23 下午 02:04:18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511
故障碼 NO. P0511
項目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ISC 元件故障。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
工具顯示 —
程序 —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ISC 閥門接頭的連接狀況。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開關轉到“ON" ,使用山葉
檢查接頭的固定狀況。 總成。 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障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碼狀況。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目 6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2。
2 電 線 總 成 SGCU 接 頭 的 連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開關轉到“ON" ,使用山葉
接狀況。 總成。 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障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碼狀況。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目 6 並完成檢修。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3。
3 電線總成是否導通。 斷路或短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 主開關轉到“ON" ,使用山葉
線總成。 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障
ISC 元件接頭與 SGCU 接頭之間。 碼狀況。
粉紅 - 粉紅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綠/黃-綠/黃 目 6 並完成檢修。
灰-灰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淡藍 - 淡藍 項目 4。
4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閥門不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54) 主開關轉到“ON"
,使用山葉
良。 未聽見 ISC 作動音→更換 ISC。 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障
參閱 7-7 頁“拆卸節流閥本體" 。 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第
6項
目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5。
5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6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47

BBJ-F8197-T0.indb 47 2020/12/23 下午 02:04:18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560 / P0563


故障碼 NO. P0560,P0563
項目 充電電壓不正常。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
工具顯示 —
程序 —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充電系統故障。 檢查充電系統。 起動引擎並惰速運轉約 5 秒。
參閱 8-7 頁“充電系統"
。 上 述作業完成後,使用山葉
整流調整器、AC 發電機故障→更 診斷工具的故障診斷模式確
換。 認故障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2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重
覆到項目 1。
2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故障碼 NO.:P0601
故障碼 NO. P0601
SGCU 記憶體故障。( 偵測到 SGCU 發生此故障後,山葉診斷工具可能不會顯示
項目
故障代碼編號。)
無法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無法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
工具顯示 —
程序 —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主開關轉到“ON"

確認引擎故障警告燈沒有點
亮。

8-48

BBJ-F8197-T0.indb 48 2020/12/23 下午 02:04:18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062F
故障碼 NO. P062F
項目 EEPROM 故障碼:讀取或寫入 EEPROM 錯誤。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無法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60
00
• 顯示沒有發生故障 ( 如果顯示故障碼 P062F,則 SGCU 發生故障 )。
工具顯示 01 (CO 調整值 )
11 (ISC 學習值 )
12 ( 含氧量感知器回饋學習值 )
程序 —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決定故障的位置。 執行診斷模式。( 診斷碼 No. 60)
00:到項目 4。
01:到項目 2。
11–12:到項目 3。
2 “01"是顯示診斷碼,CO 調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的 CO 量調整 主開關轉到“ON" ,使用山葉
整值的 EEPROM 資料錯誤。 模式(點擊“步驟向上"或“步驟 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障
向下"按鈕一次* 1),將主開關轉 碼狀況。
至“OFF"。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有關更多山葉診斷工具的訊息,請 目 5 並完成檢修。
參閱操作手冊。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重
* 1 在點擊的過程中山葉診斷工 覆到項目 1。
具顯示的 CO 量不會改變。 如果情況沒有改 變,到項目
5。
3 “11"是 顯 示 診 斷 碼 No. 主開關轉到“OFF"
。 主開關轉到“ON" ,使用山葉
60,ISC 學 習值 的 EEPROM 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障
資料錯誤。 碼狀況。
“12"是 顯 示 診 斷 碼 No. 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後,檢查
60,含氧量感知器回饋的學 顯示的故障碼。
習值的 EEPROM 資料錯誤。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4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重
覆到項目 1。
如果情況沒有改 變,到項目
5。
4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5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49

BBJ-F8197-T0.indb 49 2020/12/23 下午 02:04:18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1602
故障碼 NO. P1602
項目 SGCU 內部電路故障 ( SGCU 斷電功能異常 )。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20
工具顯示 —
程序 —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電瓶導線的安裝狀況。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開關轉到“ON" ,使用山葉
檢查電 瓶導 線的安 裝 狀 況 總成。 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障
( 螺栓是否鬆動 )。 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6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2。
2 起動充電繼電器接頭的連接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主開關轉到“ON" ,使用山葉
狀況。 總成。 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障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碼狀況。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目 6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3。
3 電 瓶 與 SGCU 接 頭 電 線 總 斷路或短路→更換電線總成。 主開關轉到“ON" ,使用山葉
成的連接狀況。 電瓶與 SGCU 接頭之間。 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障
紅- 紅 碼狀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6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4。
4 主開關與 SGCU 接頭之間的 斷路→更換電線總成。 主開關轉到“ON" ,使用山葉
電線總成是否導通。 主開關與 IGNITION 保險絲之間。 診斷工具故障模式確認故障
棕-棕 碼狀況。
IGNITION 保險絲與 SGCU 之間。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紅/黑 - 紅/黑 目 6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5。
5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6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50

BBJ-F8197-T0.indb 50 2020/12/23 下午 02:04:18


汽油噴射系統

故障碼 NO.:P2645
故障碼 NO. P2645
項目 VVA 電磁閥:VVA 電磁閥不作動
可以起動引擎
故障危害系統
可以騎乘機車
診斷碼 NO. 45
工具顯示 —
程序 —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與檢查 保養工作 維修完成確認
1 VVA 電 磁 閥 接 頭 的 連 接 狀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打開主開關,起 動引擎並加
況。 總成。 速 至 轉 速 7000 r/min,使 用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況。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目 6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2。
2 電 線 總 成 SGCU 接 頭 的 連 連接不良→重新連接或更換電線 打開主開關,起 動引擎並加
接狀況。 總成。 速 至 轉 速 7000 r/min,使 用
檢查接頭固定的狀況。 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拆離接頭並檢查接頭內各插 況。
銷(各端子有無彎曲或破損,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及各插銷的固定狀況)。 目 6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3。
3 電線總成是否導通 SGCU 與電磁閥之間。 打開主開關,起 動引擎並加
綠-綠 速 至 轉 速 7000 r/min,使 用
SGCU 與電磁閥搭鐵之間。 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赤褐 - 赤褐 況。
SGCU 與車架搭鐵之間。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黑 / 紅- 黑 / 紅 目 6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4。
4 VVA 電磁閥不良 ( 導通性確 參閱 8-62 頁
“VVA電磁閥的檢查"
。 打開主開關,起 動引擎並加
認 )。 速 至 轉 速 7000 r/min,使 用
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況。
故障碼狀態:恢復 →到項
目 6 並完成檢修。
故障碼狀態:故障中 →到
項目 5。
5 SGCU 不良。 更換 SGCU。 檢修完成。
6 刪除故障碼並且檢查引擎故 使用山葉診斷工具確認故障碼狀
障警告燈是否熄滅。 況,並且刪除故障碼。

8-51

BBJ-F8197-T0.indb 51 2020/12/23 下午 02:04:19


2020/12/23 下午 02:04:19
汽油泵浦系統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紅/黑
(黑) 紅/黑

30A
紅 紅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SGCU)

MAIN保險絲
主開關 紅

7.5A
紅 紅 紅
BACK UP保險絲
紅 紅 ON
棕 棕
OFF 15A
棕 紅/黑
IGNITION保險絲


保險絲盒
紅 紅 棕 棕 保險絲盒 紅
電瓶
汽油泵浦

8-52
紅 紅,紅/白 紅/黑 藍,棕/藍 藍/紅,
SPARE SPARE 棕/紅 藍/黑 紅/黑
黑 紅
(黑)
藍/黑 紅/黑
(黑)




黑/白
黑 黑/白 黑

汽油泵浦系統
黑/白,黑
黑/紅,黑 黑
車體搭鐵 引擎搭鐵

線路圖

BBJ-F8197-T0.indb 52
汽油泵浦系統

故障排除
如果汽油泵浦無法作動。

• 故障排除前,請先拆卸以下零件:
1. 電瓶盒蓋
2. 座墊
3. 置物箱
4. 前腳防護擋板總成
5. 置腳踏板

1. 檢查 MAIN、BACK UP、IGNITION 保險絲。


NG → 更換保險絲。
參閱 8-56 頁“保險絲的檢查" 。
OK ↓
2. 檢查電瓶。 • 清潔電瓶樁頭。
NG →
參閱 8-56 頁“電瓶的檢查與充電"。 • 充電或更換電瓶。
OK ↓
3. 檢查主開關。
NG → 更換主開關。
參閱 8-55 頁“開關的檢查"。
OK ↓
4. 檢查汽油泵浦。
NG → 更換汽油泵浦。
參閱 7-3 頁“汽油壓力的檢查"。
OK ↓
5. 檢查整個汽油泵浦系統的線路。
NG → 正確連接或更換電線總成。
參閱 8-52 頁“汽油泵浦系統"。
OK ↓
更換起動發電機總成或 SGCU。
參閱 8-56 頁“SGCU (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
的更換"。

8-53

BBJ-F8197-T0.indb 53 2020/12/23 下午 02:04:19


電裝組件

電裝組件

3
4 5
1 6
2
26 7
25

24 8

23
9

20,21,22
10

19 11

17 12

18
16 14 13
15

1. 主繼電器 14.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2. 起動充電繼電器 15. 火星塞
3. 保險絲盒 16. 含氧量感知器
4. 主開關 17. 起動發電機
5. 前煞車燈開關 18. 曲軸位置感知器
6. 後煞車燈開關 19. ISC ( 惰轉轉速控制 ) 單元
7. 方向燈繼電器 20. 進氣壓力感知器
8. USB 插座 21. 進氣溫度感知器
9. 喇叭 22. 節流閥位置感知器
10. 前輪感知器 23. 點火線圈
11. 頭燈繼電器 24. SGCU (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
12. 汽油泵浦 25. 噴油嘴
13. VVA ( 可變汽門作動機構 ) 電磁閥 26. 電瓶

8-54

BBJ-F8197-T0.indb 54 2020/12/23 下午 02:04:19


電裝組件

開關的檢查
以數位三用電錶檢查各個開關是否導通。若導通讀數有誤,請檢查線路連接,並視需要更換開關。

7 1

6
藍/黑

2
綠/黃
綠/黃 藍/白

5

ON
藍/白
OFF
(紅)

3
赤褐 藍/黑 黃


棕/白 粉紅 ON 紅

暗綠 黑 綠 OFF
(黑) (綠)

1. 前煞車燈開關
2. 起動開關
3. 主開關
4. 方向燈開關
5. 喇叭開關
6. 遠近光燈開關
7. 後煞車燈開關

8-55

BBJ-F8197-T0.indb 55 2020/12/23 下午 02:04:19


電裝組件

保險絲的檢查 5. 當裝回 MAIN 或 BACKUP 保險絲後,在引擎


以下的程序適用於所有的保險絲。 起動前,請將鑰匙自主開關「OFF」旋轉到
「ON」停留 5 秒以上,再轉回到「OFF」停
為了避免迴路的短路,保險絲的檢查或更換時, 留 5 秒以上後,接著相同步驟再重複進行一
將主開關設定於“OFF"。 次,以便將惰速運轉控制系統初始化。在進
行初始化或初期化時,必須先確認電瓶電壓
1. 拆卸: 在 12V 以上。
• 電瓶盒蓋。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在進行初始化或初期化時,必須先確認電瓶電
2. 檢查: 壓在 12V 以上。
• 保險絲
a. 三用電錶連接於保險絲,檢查是否導通。
SGCU (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 ) 的更換

1. 旋轉主開關到“OFF"。
三用電錶設定於“Ω×1"。
2. 更換 SGCU。
3. 在引擎起動前,請將鑰匙自主開關「OFF」
數位三用電錶 旋 轉 到「ON」 停 留 5 秒 以 上, 再 轉 回 到
 90890-03243 「OFF」停留 5 秒以上後,接著相同步驟再
重複進行一次,以便將惰速運轉控制系統初
b. 三用電錶顯示“∞",請更換保險絲。 始化。
3. 更換:
• 燒毀的保險絲
在進行初始化或初期化時,必須先確認電瓶電
a. 主開關設定於“OFF"。
壓在 12V 以上。
b. 安裝安培數相同的新保險絲。
c. 打開各開關,確認作用是否正常。
4. SGCU 學習:
d. 保險絲又再度燒毀時,檢查電裝迴路。
• 起動引擎並惰速運轉 2.5 分鐘後熄火,接著
保險絲 安培數 數量 相同的方法再重複進行二次。
MAIN 30 A 1
山葉診斷工具 USB
BACK UP 7.5 A 1
 90890-03267
SIGNAL 7.5 A 1 山葉診斷工具 (AI)
HEAD 15 A 1  90890-03264
IGNITION 15 A 1
5. 檢查:
SPARE 30 A 1
• 引擎惰轉轉速
SPARE 15 A 1
起動引擎,充分暖機,然後測量引擎惰轉轉速。
SPARE 7.5 A 1
引擎惰轉轉速
 1500–1700 r/min
切勿使用大於指定安培數的保險絲,以免電裝
受損進而造成照明與點火系統故障並引起著
電瓶的檢查與充電
火。

請參閱“基本資訊"(不同卷冊)中的"電瓶
4. 安裝:
的檢查與充電"。
• 電瓶盒蓋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1. 拆卸:

8-56

BBJ-F8197-T0.indb 56 2020/12/23 下午 02:04:19


電裝組件

• 電瓶盒蓋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2. 拆離:
• 電瓶導線
( 來自電瓶樁頭 )

必須先拆離電瓶負極的導線“1",然後拆離電 1
瓶正極的導線“2"。 2

9. 檢查:
• 電瓶樁頭
髒污→用鋼絲刷清潔。
接頭鬆動→重新連接。
10. 潤滑:
• 電瓶樁頭

2 推薦潤滑劑
1  電瓶樁頭黃油

3. 拆卸: 11. 安裝:


• 電瓶 • 電瓶盒蓋
4. 檢查: 參閱 4-1 頁“拆卸座墊與置物箱"。
• 電瓶充電 12. 在引擎起動前,請將鑰匙自主開關「OFF」
5. 充電: 旋轉到「ON」停留 5 秒以上,再轉回到「OFF」
• 電瓶 停留 5 秒以上後,接著相同步驟再重複進行
( 參閱充電方法的線畫圖 ) 一次,以便將惰速運轉控制系統初始化。

不要急速充電。 在進行初始化或初期化時,必須先確認電瓶電
壓在 12V 以上。
6. 安裝:
• 電瓶
繼電器的檢查
7. 連接:
使用三用電錶檢查各個開關是否導通。若導通
• 電瓶導線
的讀數有誤,請更換繼電器。
( 接至電瓶樁頭 )
數位三用電錶
必須先連接電瓶正極的導線“1",再連接電瓶  90890-03243
負極的導線“2"。
1. 將繼電器從電線總成拆離。
2. 如圖所示將三用電錶 (Ω×1) 與電瓶 (12V) 連
8. 依規定的扭力鎖緊電瓶螺栓。
接到繼電器端子。
電瓶螺栓 檢查繼電器的運作。
 2.5 N·m (0.25 kgf·m, 1.8 lb·ft) 超出標準值→更換。

8-57

BBJ-F8197-T0.indb 57 2020/12/23 下午 02:04:19


電裝組件

主繼電器 第二步:

3 1 3
+ 2 +
4 5
2 4

紅/黑 1
黑 棕 棕 棕/紅 紅/黑

紅 黃/紅

1. 正極電瓶端子 1. 正極電瓶端子
2. 負極電瓶端子 2. 負極電瓶端子
3. 正極測試器探針 3. 正極測試器探針
4. 負極測試器探針 4. 負極測試器探針
5. 負極測試器探針
結果
 導通
結果
  (“3"和“4"之間 )
 不導通
  (“3"和“4"之間 )
起動充電繼電器  導通
第一步:   (“3"和“5"之間 )

1 頭燈繼電器
3
2
棕 棕/紅 紅/黑

黃/紅

1. 正極測試器深針
2. 負極測試器深針
3. 負極測試器深針
1. 正極電瓶端子
2. 負極電瓶端子
結果 3. 正極測試器深針
 導通 4. 負極測試器深針
  (“1"和“2"之間 )
 不導通 結果
  (“1"和“3"之間 )  導通
  (“3"和“4"之間 )

方向燈繼電器的檢查
1. 檢查:
• 方向燈繼電器輸入電壓
超出標準值→主開關到方向燈繼電器接頭的
線路故障且必須維修。

8-58

BBJ-F8197-T0.indb 58 2020/12/23 下午 02:04:19


電裝組件

b. 將主開關轉到“ON"。
方向燈繼電器輸入電壓
c. 測量方向燈繼電器輸出電壓。
 DC 12 V
火星塞蓋的檢查
a. 如圖所示將三用電錶 (DC 20 V) 連接到方 以下程序適用於所有火星塞蓋。
向燈繼電器接頭。 1. 檢查:
• 火星塞蓋電阻
數位三用電錶
超出標準值→更換。
 90890-03243
電阻
• 正極測試器探針→棕色“1"  3.75–6.25 kΩ
• 負極測試器探針→搭鐵
a. 將火星塞蓋從火星塞導線拆卸下來。
b. 如圖所示將三用電錶 (Ω×1k) 連接到火
星塞蓋。

棕 棕/白 黑 數位三用電錶
 90890-03243
1

b. 將主開關轉到“ON"。
c. 測量方向燈繼電器輸入電壓。
2. 檢查:
• 方向燈繼電器輸出電壓
超出標準值→更換。

方向燈繼電器輸出電壓 c. 測量火星塞蓋電阻。
 DC 12 V
點火線圈的檢查
a. 如圖所示將三用電錶 (DC 20 V) 連接到方 1. 檢查:
向燈繼電器接頭。 • 一次線圈電阻
超出標準值→更換。
數位三用電錶
 90890-03243 一次線圈電阻
 2.16–2.64 Ω
• 正極測試器探針→棕 / 白“1"
a. 將點火線圈接頭從點火線圈端子拆離。
• 負極測試器探針→搭鐵
b. 如圖所示將三用電錶 (Ω×1) 連接到點火
線圈。

數位三用電錶
 90890-03243
棕 棕/白 黑

1 • 正極測試器探針→橙“1"
• 負極測試器探針→紅 / 黑“2"

8-59

BBJ-F8197-T0.indb 59 2020/12/23 下午 02:04:20


電裝組件


如點火火花間隙在標準值之內,表示點火系統
電路正常運作。

a. 將火星塞從火星塞蓋拆離。
b. 如圖所示連接點火測試器“1"。

點火測試器
 90890-06754
c. 測量一次線圈電阻。
2. 檢查:
• 二次線圈電阻
超出標準值→更換。

二次線圈電阻
 8.64–12.96 kΩ

a. 將火星塞蓋從點火線圈拆離。
b. 如圖所示將三用電錶 (Ω×1k) 連接到點
火線圈。 2. 點火線圈

數位三用電錶 c. 將主開關轉到“ON"。
 90890-03243 d. 測量點火火花間隙“a"。
e. 按壓起動開關轉動曲軸起動引擎,並逐漸
• 負極測試器探針→橙“1" 增加火花間隙,直到不點火。
• 正極測試器探針→火星塞高壓線“2" 起動發電機的檢查
1. 拆離:
• 起動發電機接頭
2 ( 從電線總成 )
2. 檢查:
• 起動發電機電阻
超出標準值→更換起動發電機總成。
1
起動發電機電阻
 0.048–0.072 Ω
c. 測量二次線圈電阻。
a. 如圖所示將數位三用電錶連接到起動發電
點火火花間隙的檢查 機。
1. 檢查:
數位三用電錶 (CD732)
• 點火火花間隙
 90890-03243
超出標準值→執行點火系統故障排除,從步
驟 6 開始。參閱 8-2 頁“故障排除"

• 正極測試器探針→紅 / 黃“1"
最小點火火花間隙 • 負極測試器探針→紅 / 藍“2"
 6.0 mm
• 正極測試器探針→紅 / 黃“1"
• 負極測試器探針→紅 / 白“3"

8-60

BBJ-F8197-T0.indb 60 2020/12/23 下午 02:04:20


電裝組件

• 正極測試器探針→紅 / 藍“2" b. 將汽油油面感應器浮筒移到空油箱位置


• 負極測試器探針→紅 / 白“3" “3"和滿油箱位置“4"。

紅/黃 紅/藍 紅/白

1 2 3 3
c. 測量汽油油面感應器電阻。
b. 測量起動發電機電阻。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的檢查
汽油油面感應器的檢查
1. 拆卸:
1. 拆離:
•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 汽油泵浦接頭
參閱 5-8 頁“拆卸汽缸頭"。
( 來自電線總成 )
2. 拆卸:
• 汽油泵浦 • 處理冷卻水溫度感知器時需特別留意。
( 來自汽油箱 ) •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請勿受到撞擊。如有發生
3. 檢查: 掉落的狀況,請更換。
• 汽油油面感應器電阻
超出標準值→更換汽油泵浦總成。 2. 檢查:
•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電阻
汽油油量感應器電阻 ( 滿 ) 超出標準值→更換。
 10.0–14.0 Ω
汽油油量感應器電阻 ( 空 )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電阻
 267.0–273.0 Ω  2513–2777 Ω at 20 °C
 210–221 Ω at 100 °C
a. 將三用電錶 (Ω×10) 連接至汽油油面感
應器端子。 a. 如圖所示將數位三用電錶連接至冷卻水溫
度感知器端子。
數位三用電錶
 90890-03243 數位三用電錶 (CD732)
 90890-03243
• 正極測試器探針→綠“1"
b. 將冷卻水溫度感知器“1"浸入盛滿冷卻
• 負極測試器探針→黑 / 綠“2
水“2"的容器。

確認冷卻水溫度感知器端子沒有弄濕。
10

c. 將溫度計“3"放進冷卻水。

黑/綠

2 1

8-61

BBJ-F8197-T0.indb 61 2020/12/23 下午 02:04:20


電裝組件

噴油嘴的檢查
3 以下程序適用於所有噴油嘴。
1 1. 拆卸:
• 噴油嘴
參閱 7-4 頁“拆卸噴油嘴"。
2. 檢查:
2 • 噴油嘴電阻
超出標準值→更換噴油嘴。。

d. 將冷卻水慢慢加熱,然後讓它降到指定溫 電阻
度。  12 Ω at 21 °C
e. 測量冷卻水溫度感知器電阻。
a. 拆離連接噴油嘴的噴油嘴接頭。
3. 安裝:
b. 將三用電錶 (Ω×10) 連接到噴油嘴接頭。
•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數位三用電錶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90890-03243
 15 N·m (1.5 kgf·m, 11 lb·ft)

• 正極測試器探針→噴油嘴端子“1"
VVA 電磁閥的檢查
• 負極測試器探針→噴油嘴端子“2"
1. 檢查:
• VVA 電磁閥電阻
1 2
超出標準值→更換。

電阻
 1.8–2.2 Ω at 20°C

a. 從 VVA 電磁閥拆離接頭。
b. 如圖所示將數位三用電錶連接至 VVA 電
磁閥端子。
c. 測量噴油嘴的電阻值。
數位三用電錶 (CD732)
3. 安裝:
 90890-03243
• 噴油嘴
參閱 7-4 頁“拆卸噴油嘴"。
• 正極測試器探針→電磁閥端子“1"
• 負極測試器探針→電磁閥端子“2"

1 2

c. 測量 VVA 電磁閥的電阻

8-62

BBJ-F8197-T0.indb 62 2020/12/23 下午 02:04:20


故障排除

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 9-1


自我診斷碼一覽表 ..............................................................................................................................9-1
診斷碼:感知器操作一覽表............................................................................................................. 9-6
診斷碼:作動器操作一覽表 ............................................................................................................ 9-8

事件代碼表................................................................................................................... 9-9

BBJ-F8197-T0.indb 63 2020/12/23 下午 02:04:20


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自我診斷碼一覽表

有關故障碼的詳情,參閱 8-16 頁“故障排除的方法"。

故障碼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 車輛症狀 故障系統操作
NO.
P0030 含氧量感知器加 • 電線總成斷路。 因為排氣溫度過低 假如含氧量感知器無法
熱器 • 接頭脫落。 造成含氧量感知器 作動,含氧量感知器將
• 控制單元不良。 無法作動。 無法回饋。
• 加熱器導線斷路。 排放廢氣增加。
• SGCU 不良。
P00D1 含氧量感知器加 • 接頭脫落。 排放廢氣增加。 不進行含氧量回饋。
熱器 • 含氧量感知器斷路。
• 加熱器故障。
• SGCU 故障。
P0106 進氣壓力感知器 • MAQS ( 感知器模組 ) 引擎惰轉轉速高。 進氣壓力差固定為 0
斷開。 引擎惰轉轉速不穩 [kPa]。
• 節流閥本體組立不 定。 進 氣 壓 力 固 定 為 101.3
良。 引擎反應不良。 [kPa]。
• 進氣壓力感知器通道 引擎動力下降。 負載會依據節流閥開度
堵塞。 排放廢氣增加。 進行偵測。
進氣歧管壓力使用節流
閥位置感知器進行計
算。
不依據進氣壓力進行瞬
時控制。
不進行含氧量回饋。
P0107 進氣壓力感知器 • MAQS ( 感知器模組 ) 引擎惰轉轉速高。 進氣壓力差固定為 0
P0108 (斷路 / 短路) 與 SGCU 之間的接頭 引擎惰轉轉速不穩 [kPa]。
【P0107】 搭 鐵 故障。 定。 進 氣 壓 力 固 定 為 101.3
短路 • MAQS ( 感知器模組 ) 引擎反應不良。 [kPa]。
【P0108】 斷 路 與 SGCU 之間的電線 引擎動力下降。 負載會依據節流閥開度
/ 電源短路 總成斷路或短路。 排放廢氣增加。 進行偵測。
• 感知器模組故障。 進氣歧管壓力使用節流
• SGCU 故障。 閥位置感知器進行計
算。
不依據進氣壓力進行瞬
時控制。
不進行含氧量回饋。

9-1

BBJ-F8197-T0.indb 1 2020/12/23 下午 02:04:21


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故障碼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 車輛症狀 故障系統操作
NO.
P0112 進氣溫度感知器 • MAQS ( 感知器模組 ) 引擎起動困難。 進氣溫度被固定在
P0113 (斷路 / 短路) 與 SGCU 之間的接頭 排放廢氣增加。 20°C。
【P0112】 搭 鐵 故障。 引擎惰轉轉速不穩 不進行含氧量回饋。
短路 • MAQS ( 感知器模組 ) 定。
【P0113】 斷 路 與 SGCU 之間的電線
/ 電源短路 總成斷路或短路。
• MAQS ( 感知器模組 )
安裝不良。
• 感知器模組故障。
• SGCU 故障。
P0117 冷卻水溫度感知 • MAQS ( 感知器模組 ) 引擎起動困難。 不進行含氧量回饋。
P0118 器 與 SGCU 之間的接頭 排放廢氣增加。 當 主 開 關 打 開 時, 冷
【P0117】搭鐵短 故障。 引擎惰轉轉速不穩 卻水溫度被固定在
路 • MAQS ( 感知器模組 ) 定。 30°C → 引 擎 起 動 後
【P0118】斷 路 / 與 SGCU 之間的電線 80°C。
電源短路 總成斷路或短路。
• MAQS ( 感知器模組 )
安裝不良。
• 感知器模組故障。
• SGCU 故障。
P0122 節流閥位置感知 • MAQS ( 感知器模組 ) 引擎惰轉轉速高。 節流閥開度變化為 0
P0123 器(斷路 / 短路) 與 SGCU 之間的接頭 引擎惰轉轉速不穩 (不進行順時回饋)。
【P0122】 斷 路 故障。 定。 節流閥開度被固定在
/ 搭鐵短路 • MAQS ( 感知器模組 ) 引擎反應不良。 15°。
【P0123】 電 源 與 SGCU 之間的電線 引擎動力下降。 進氣壓力被固定在
短路 總成斷路或短路。 減速不良。 101.3 kPa。
• MAQS ( 感知器模組 ) 廢氣增加。 汽油供應不會被切斷。
安裝不良。 不進行含氧量回饋。
• 感知器模組故障。
• SGCU 故障。
P0132 含 氧 量 感 知 器 • 感知器安裝不正確。 排放廢氣增加。 不會進行含氧量回饋。
(電源短路) • 感知器 與 SGCU 之間
的接頭不良。
• 感知器 與 SGCU 之間
的電源不良。
• 感知器故障。
• SGCU 故障。

9-2

BBJ-F8197-T0.indb 2 2020/12/23 下午 02:04:21


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故障碼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 車輛症狀 故障系統操作
NO.
P0201 噴油嘴 • 噴 油嘴與 SGCU 之間 引擎動力下降。 當引擎運轉:引擎強制
的接頭接觸不良。 引擎起動困難。 熄火。
• 噴 油嘴與 SGCU 之間 無法起動引擎。 當引擎熄火:引擎無法
斷路或短路。 引擎熄火。 起動。
• 噴油嘴故障。 噴油嘴停止作動。
• 噴油安裝嘴不良。
• SGCU 不良。
P0335 曲軸位置感知器 • 感知器與 SGCU 之間 引擎無法起動。 無法作動。
的接頭故障。
• 感知器與 SGCU 之間
的電線總成斷路或短
路。
• 感知器安裝不良。
• 起動發電機故障。
• 感知器故障。
• SGCU 故障。
P0351 點火系統 • 點火線圈與 SGCU 之 引擎熄火。 當引擎運轉:引擎強制
間的接頭故障。 引擎起動困難。 熄火。
• 點火線圈與 SGCU 之 引擎動力下降。 當引擎熄火:引擎無法
間的電線總成斷路或 引擎無法起動。 起動。
短路。 噴油嘴停止作動。
• 點火線圈安裝不良。
• 點火線圈故障。
• SGCU 故障。
P0500 輪速感知器 • 輪速感知器故障。 儀錶無法顯示車輛 不進行含氧量回饋。
• SGCU 故障。 速度。
當車輛降低車速至
停止時,引擎熄火。
引擎惰轉轉速高。
引擎惰轉轉速不穩
定。
排放廢氣增加。

9-3

BBJ-F8197-T0.indb 3 2020/12/23 下午 02:04:21


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故障碼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 車輛症狀 故障系統操作
NO.
P0507 ISC 閥門 • 前輪感知器故障。 引擎惰轉轉速高。 ISC 停止。
(卡在全開狀 • ISC 與 SGCU 之 間 的
態) 接頭故障。
• ISC 與 SGCU 之 間 的
電線總成斷路或短路。
• ISC 安裝不良。
• 通道斷開或從進氣通
道漏氣。
• 節流閥門或鋼索不良。
• ISC 閥門不良,卡在全
開狀態。
• SGCU 不良。
P0511 ISC 閥門 • ISC 與 SGCU 之 間 的 引擎起動困難。 ISC 停止供電。
( 斷路或短路 ) 接頭故障。 引擎惰轉轉速不穩
• ISC 與 SGCU 之 間 定。
的電線總成斷路或短 引擎惰轉轉速高。
路。
• ISC 步進馬達不良。
• SGCU 不良。
P0560 充電電壓異常 • 電瓶過放電 ( 充電系 引擎起動困難。 不會進行含氧量學習回
統斷路 )。 排放廢氣增加。 饋。
• 電瓶過放電 ( 整流調 電瓶性能惡化或故
整器不良 )。 障。
P0563 充電電壓異常 • 電瓶過充電 ( 整流調 引擎起動困難。 不進行含氧量學習回
整器不良 )。 排放廢氣增加。 饋。
• 電瓶過充電 ( 整流調 電瓶性能惡化或故
整器線路斷路 )。 障。
P0601 SGCU 內 部 故 障 • SGCU 不良。 引擎無法起動。 停止點火與供油。
(ROM 資 料 異 自我診斷功能停止。
常) 停止寫入 EEPROM。
P062F EEPROM 寫入 • SGCU 故障。 排放廢氣增加。 CO 調整值 = 初期化
錯誤 • 含氧量回饋學習值寫 難以起動 / 無法起 含氧量感知器回饋學習
入錯誤。 動。 值 = 初期化
• CO 調整值寫入錯誤。 引擎惰轉轉速不穩 OBD 記憶值 = 初期化
• 含氧量回饋記憶值寫 定。
入錯誤。 OBD 記 憶 值 不 正
確。

9-4

BBJ-F8197-T0.indb 4 2020/12/23 下午 02:04:21


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故障碼
項目 故障的可能原因 車輛症狀 故障系統操作
NO.
P1602 SGCU 內 部 電 路 • 電瓶端子斷開。 引擎惰轉轉速不穩 無
故 障 ( SGCU 斷 • SGCU 與 主 開 關 之 間 定。
電功能異常 ) 的電線總成斷路。 引擎惰轉轉速高。
• SGCU 與 主 開 關 之 間 排放廢氣增加。
的接頭連接不良。 難以起動。
• SGCU 不良。
P2195 含 氧 量 感 知 器 • 感知器安裝不良。 排放廢氣增加 。 不會進行含氧量回饋。
(斷路) • 感知器 與 SGCU 之間
的接頭故障。
• 感知器 與 SGCU 之間
的電線總成斷路或短
路。
• 感知器故障。
• SGCU 故障。
P2645 VVA 系統故障 • VVA 電 磁 閥 與 SGCU 在高轉速時減少引 固定在低速凸輪位置。
之間的接頭故障。 擎扭力。 引擎最高轉速降低。
• VVA 電 磁 閥 與 SGCU
之間的電線總成斷路
或短路。
• VVA電磁閥內部斷線。
• SGCU 故障

9-5

BBJ-F8197-T0.indb 5 2020/12/23 下午 02:04:21


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診斷碼:感知器操作一覽表
顯示的數據表示基準值或
診斷碼 NO. 項目 敘述行為
者動作內容
01 節流閥門角度 顯示節流閥門角度。 0–125
• 確認節流閥完全關閉。 節流閥全閉位置:13–21
• 確認節流閥完全開啟。 節流閥全開位置:97–107
03 進氣壓力 顯示進氣壓力 0–126 (kPa)
• 確認進氣歧管內壓力。 當引擎熄火時︰顯示大氣壓力。
• 按起動開關,檢查進氣壓 在海平面:約 101 (kPa)
力是否改變。 在海拔 3,000 公尺:約 70 (kPa)
在引擎起動期間:進氣壓力顯示
值隨著引擎運轉而改變。
05 進氣溫度 顯示進氣溫度 -30~120[°C]
• 確認進氣歧管內溫度。 引擎為冷機時:顯示溫度接近於
周遭溫度。
引擎為熱機時:顯示溫度是周遭
溫度 + 約 20°C。
06 冷卻水溫度 顯示冷卻水溫度。 顯示冷卻水溫度。
• 確認冷卻水溫度。 -30~120 [°C]
引擎冷機狀態:顯示的溫度接近
環境溫度。
引擎熱機狀態:顯示目前的冷卻
水溫度。
07 車輛速度脈衝 車輛速度脈動增加,顯示累積 0–999 ( 脈動 )
的數字。 當前輪停止轉動:確認顯示數值
沒有改變。
檢查數字隨著前輪轉動而增加。
該數字為累計值,不會在每次車
輪停止轉動時歸零。
09 監測電壓 顯示汽油系統電壓。 0–18.7 (V)
標準值:大約 12 (V)
60 顯 示 EEPROM 故 顯 示 故 障 碼 P062F 表 示 00:顯示沒有發生故障。( 如果
障碼 EEPROM 的數據異常。 顯 示 故 障 碼 P062F, 則 SGCU
如果檢出複數故障時,不同的 發生故障。)
故障碼會間隔 2 秒重複顯示。 01:顯示 CO 調整值。
11:顯示 ISC 學習狀態。
12:顯示含氧量感知器回饋的
學習值。

9-6

BBJ-F8197-T0.indb 6 2020/12/23 下午 02:04:21


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顯示的數據表示基準值或
診斷碼 NO. 項目 敘述行為
者動作內容
67 ISC 學習狀況顯示 顯示 ISC 是否要維修。 • 顯示
ISC 學習資料清除 清除 ISC 學習資料。 00:ISC 學習資料已經被清除。
01:ISC 學習資料不必被清除。
02:ISC 學習資料必須被清除。
• 操作
清除學習資料,在 5 秒內按山
葉診斷工具“作動器檢查"鍵
3 次。
70 控制號碼 顯示電腦程式控制號碼。 0–254 (-)
87 重置 A/F 控制學習 顯示 A/F 控制學習資料 • 顯示
資料 清除 A/F 控制學習資料 00:A/F 控制學習資料被清除。
01:A/F 控制學習資料不必被清
除。
• 操作
清除學習資料,在 5 秒內按山
葉診斷工具“作動器檢查"鍵
3 次。

9-7

BBJ-F8197-T0.indb 7 2020/12/23 下午 02:04:21


自我診斷功能與診斷碼一覽表

診斷碼:作動器操作一覽表
顯示的數據表示基準值或
診斷碼 NO. 項目 敘述行為
者動作內容
30 點火線圈 檢查點火線圈。 作動點火線圈每 1 秒間格產生 5
• 確認火花產生。 次火花。
每次作動點火線圈時,山葉診斷
工 具 螢 幕 都 會 點 亮“CHECK"
指示燈。
36 噴油嘴 檢查噴油嘴是否導通。 注意:操作之前,確實拆離汽油
透過目視或作動音來確認噴油 泵浦接頭。
嘴是否故障。 作動噴油嘴每 1 秒間格發出作
動音 5 次。
每次作動噴油嘴時,山葉診斷工
具 螢 幕 都 會 點 亮“CHECK" 指
示燈。
45 VVA 電磁閥 確認 VVA 電磁閥是否導通。 VVA 電磁閥以 5 秒的間隔作動 5
透 過 目 視 確 認 VVA 電 磁 閥 是 次。
否作動。 每 次 作 動 VVA 電 磁 閥 時,
山葉診斷工具螢幕都會點亮
“CHECK "指示燈。
52 頭燈 頭燈通電後,確認頭燈是否良 作 動 頭 燈 每 5 秒 間 格 產 生 5 次
好。 點亮。
每次作動頭燈時,山葉診斷工具
螢幕都會點亮 CHECK 指示燈。
54 ISC 透過作動音來確認 ISC 是否故 ISC 閥門完全關閉再打開到待命
障。 位置。
作動時間大約 3 秒。
在作動時,山葉診斷工具螢幕都
會點“CHECK "指示燈。

9-8

BBJ-F8197-T0.indb 8 2020/12/23 下午 02:04:21


事件代碼表

事件代碼表
汽油噴射系統
編號 項目 程序 可能原因 備註
進氣壓力感知 進氣壓力感知器偵測 與 故 障 代 碼 編 號 執行故障代碼編號 P0107 及
192
器 到短暫異常 P0107 及 P0108 相同 P0108 的檢查與維修工作。
節流閥位置感 節流閥位置感知器偵 與 故 障 代 碼 編 號 執行故障代碼編號 P0122 及
193
知器 測到短暫異常 P0122 及 P0123 相同 P0123 的檢查與維修工作。
冷卻液溫度感 冷卻液溫度感知器偵 與 故 障 代 碼 編 號 執行故障代碼編號 P0117 及
196
知器 測到短暫異常 P0117、P0118 相同 P0118 的檢查與維修工作。
進氣溫度感知 進氣溫度感知器偵測 與 故 障 代 碼 編 號 執行故障代碼編號 P0112 及
197
器 到短暫異常 P0112 及 P0113 相同 P0113 的檢查與維修工作。
曲軸位置感知 曲軸位置感知器偵測 與 故 障 代 碼 編 號 執行故障代碼編號 P0335 的
218
器 到短暫異常 P0335 相同 檢查與維修工作。
• 感 知 器 與 SGCU
之間的電線總成斷
路或短路 • 如果顯示故障碼,先對該
含氧量感知器 灰/紅-灰/紅 故障碼進行檢查和保養工
含氧量感知器回饋期
240 (校正值維持 • 汽油壓力低 作。
間校正值維持在上限
在上限) • 噴油嘴堵塞 * 即使系統正常,也可能顯
• 感知器故障 示狀況碼編號 240。
• SGCU 故障
• 汽油噴射系統不良
• 感 知 器 與 SGCU
之間的電線總成斷
路或短路 • 如果顯示故障碼,先對該
含氧量感知器 灰/紅-灰/紅 故障碼進行檢查和保養工
含氧量感知器回饋期
241 (校正值維持 • 汽油壓力低 作。
間校正值維持在下限
在下限) • 噴油嘴堵塞 * 即使系統正常,也可能顯
• 感知器故障 示狀況碼編號 241。
• SGCU 故障
• 汽油噴射系統不良
• 空油箱 • 如果顯示故障碼,先對該
• 汽油噴射系統不良 故障碼進行檢查和保養工
難 以 / 無 法 起 偵測到難以 / 無法起
244 • 火星塞髒污或磨損 作。
動引擎 動引擎的狀況
• 電瓶不良 * 即使系統正常,也可能顯
• SGCU 不良 示狀況碼編號 244。
• 空油箱
• 節流閥鋼索調整不 • 如果顯示故障碼,先對該
當 故障碼進行檢查和保養工
245 引擎熄火 偵測到引擎熄火 • 汽油噴射系統不良 作。
• 火星塞髒污或磨損 * 即使系統正常,也可能顯
• 電瓶不良 示狀況碼編號 245。
• SGCU 不良

9-9

BBJ-F8197-T0.indb 9 2020/12/23 下午 02:04:21


BBJ-F8197-T0.indb 2 2020/12/23 下午 02:04:21
GQX125 2020
線路圖 紅/黑

淡綠/藍 綠/黃 一 粉紅 白/藍 赤褐 一 綠 黑 黑/白 一 橙/黑 白/紅 藍/黑 一 橙 紅/黑 棕


淡綠/白 淡藍 一 灰 一 紅/藍 白/黃 黑 白/黑 藍 一 黑/藍 黃 黑/藍 棕/黑 紅/黑 棕 紅/黑
藍/白 紅 綠/紅 黑/藍 一 白 一 一 黃/藍 黑/紅 灰/紅 一 棕/白 黑 粉紅/白 棕 紅/黑

點火線圈
(黑)
紅 30A
紅 紅 紅/黑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SGCU)
紅 紅/白紅/藍 紅/黃 黃/紅 白/黑 黑
MAIN 保險絲
紅 紅/黑 橙
主開關
紅/白 棕
7.5A 橙
紅 紅 紅
紅 紅
BACK UP 保險絲
棕 棕 ON 紅
前輪感知器
藍/白 火星塞

OFF 15A
棕 紅/黑 白 紅/藍
噴油嘴
IGNITION 保險絲 黃/紅 白 黑
紅/黑
黑 白
棕 15A 紅
橙/黑 紅/黑

棕 藍
黃/紅 紅/黑 棕/紅 棕 紅/藍 白
HEAD 保險絲 棕/藍 起動充電繼電器 橙/黑 紅/黑 (黑)
紅 (黑)
保險絲盒
7.5A 棕
電瓶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綠/紅 黑/藍 (黑)
紅 紅 棕 棕 棕/紅 棕/紅 棕/紅 紅 棕/紅 汽油泵浦
SIGNAL 保險絲 藍/紅 棕 棕 棕 綠/紅
藍/黑 紅/黑
紅 紅,紅/白 紅/黑 藍,棕/藍 藍/紅, 黑 紅 紅/黑 棕 黑/藍
SPARE SPARE 棕/紅 保險絲盒
黑/綠 綠
汽油油面感應器
(黑) VVA(可變汽門作動器) 綠 赤褐 (灰)
黑 黑 紅 棕/紅
綠 藍/黑 紅/黑 黑/綠 綠
黑 棕
黑 黑 (黑) (灰)
紅/黑 赤褐
黑 黑 主繼電器
黑 紅 紅/黑
ISC (惰轉轉速控制)單元
棕/紅 起動發電機
紅/黑 黑 粉紅
棕 紅/黃
綠/黃
紅/白 灰
紅/黃 紅/藍 紅/白 紅/藍 淡藍

黑 黑
黑 黑 紅/黃 紅/藍 紅/白
粉紅 綠/黃 淡藍 灰
頭燈繼電器 藍/黑
棕/藍 (黑)
藍/黑 黃/紅
含氧量感知器
藍 黑
黑 黑 棕
藍 白/黑 白/黑

棕 灰/紅 藍 白 黑
二極體
棕 棕/紅 藍/黑
藍 藍/黑 方向燈繼電器 USB充電接頭
白/黑 藍 喇叭 黑 黑 黑 棕
棕/藍
白 藍 灰/紅 黑
(黑) 黑 黑
藍/黑 黑 紅/白 (黑)
黑 山葉診斷工具接頭 (黑)
棕/白 棕/白 黑 棕
黑 (黑) 黑
棕 棕
棕/紅 粉紅 粉紅 一 淡綠/藍 黑
(黑) (黑) 黑 MAQS(感知器模組)
藍/白 棕 棕 藍/黑 黑 淡綠/藍
棕 紅/白 淡綠/白 一
右把手開關 (黑)
前煞車燈開關 後煞車燈開關 藍/黑 棕/白 淡綠/白
黑 粉紅/白 進氣壓力感知器
起動開關 左把手開關 (紅)
黑 黑
綠/黃 綠/黃 ON 棕 黑 棕 黑
方向燈開關
粉紅
進氣溫度
一 一 OFF 遠近光燈開關 L 喇叭開關 赤褐 藍/黑 藍/黑 赤褐 棕/白 感知器
一 一 一 一 黑 黑
藍/白 藍/白
綠/黃 綠/黃
HI N PUSH 棕/白 粉紅 粉紅 棕/白
黑 黑
暗綠 黑 黑 暗綠
(紅) (紅) 黑 黑 LO R OFF 黑/藍
(黑) (黑) 黃/藍 節流閥

綠/黃 位置感知器
綠/黃 綠/黃 綠/黃
黑 藍
黃 綠 赤褐 暗綠 黃 黃
綠/黃
赤褐 暗綠 一 一
黑/藍 黃 藍 粉紅/白 棕/白 (黑)
綠 綠
(綠)
(綠)
曲軸位置感知器

白/紅
白/藍
綠 白/紅 白/紅 黑/藍
白/黑
棕/黑 白/藍 白/藍 棕/黑
白/黃 藍/黃
藍/黃 白/黑 白/黑 白/黃
棕/黑
紅 黑/藍 綠 (黑)
(黑)

黑/紅
棕 綠
黃/白 黑
暗綠 赤褐
(棕) 棕 紅 黑/綠黃/藍 黃 藍/紅 赤褐 赤褐 暗綠 暗綠 赤褐 暗綠 綠/黃 藍 藍
綠 黑/白
黑 黃/白 頭燈 前位置燈 尾燈 牌照板燈
(白) 黃/藍 黑/綠 綠 黃/白 黑 赤褐 暗綠
棕 棕 紅 (藍) 黃
左前方向燈

右前方向燈

左後方向燈

右後方向燈

21W

55W

黑/綠黃/藍 黃/藍 黑/綠 綠 黃/白 黑 赤褐 暗綠


55W

10W

10W

10W

10W

10W

5W

5W
黑 黃/白
黑 黑 黑 黑 黑
紅 綠 黃 黑 藍
暗綠 赤褐 黃
黃/白 綠 綠
藍/紅 赤褐 暗綠 赤褐 暗綠
(棕) (白) 綠/黃
(藍) 黑 一 一 黑 黑
儀錶 黑 黑/白 黑 黑 黑/紅
(黑) (棕) (綠) (棕) (綠)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白,黑
藍/紅 赤褐 暗綠 赤褐 綠/黃 黑 黑/紅,黑 黑
暗綠 黑
黑 藍
冷卻水溫度警告燈

黑 黑 黑 黑 黑
方向指示燈(左)
引擎故障警告燈

方向指示燈(右)
儀錶板照明燈

遠光指示燈

(黑) (棕) (綠) (棕) 藍


VVA指示燈

(綠) 車體搭鐵 引擎搭鐵


黑 黑
棕 紅 黑 赤褐 暗綠 綠
一 一 黃/白 一 黃/藍 黑/綠 黑 黑
黑 黑
(灰)
GQX125 2020
線路圖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點火線圈
30A
起動發電機控制單元(SGCU)
MAIN 保險絲
主開關
7.5A

BACK UP 保險絲
ON 前輪感知器
火星塞

OFF 15A
噴油嘴
IGNITION保險絲

15A
HEAD保險絲 起動充電繼電器
保險絲盒
7.5A 電瓶 冷卻水溫度感知器
汽油泵浦
SIGNAL 保險絲

SPARE SPARE 保險絲盒

汽油油面感應器
VVA(可變汽門作動器)

主繼電器

ISC (惰轉轉速控制)單元
起動發電機

頭燈繼電器

含氧量感知器

二極體
方向燈繼電器 USB充電接頭
喇叭

山葉診斷工具接頭

MAQS(感知器模組)

右把手開關 一
前煞車燈開關 後煞車燈開關 一
左把手開關 進氣壓力感知器
起動開關

ON 方向燈開關
進氣溫度
一 一 OFF 遠近光燈開關 L 喇叭開關 感知器
一 一 一 一
HI N PUSH
LO R OFF
節流閥
位置感知器

一 一

曲軸位置感知器

頭燈 前位置燈 尾燈 牌照板燈
左前方向燈

右前方向燈

左後方向燈

右後方向燈

21W
55W
55W

10W

10W

10W

10W

10W

5W

5W
儀錶 一 一
冷卻水溫度警告燈

方向指示燈(左)
引擎故障警告燈

方向指示燈(右)
儀錶板照明燈

遠光指示燈
VVA指示燈

車體搭鐵 引擎搭鐵

一 一 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