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17

The General Theory of Varsity Debate

— 目录 —
自序:但求心安···················································· 1
第一章:辩论之道··················································1
第一节:辩论赛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6
第二节:人类如何认识世界?···································14
第三节:辩论赛的求是明理·····································29
第四节:辩论赛的基本原则····································· 46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63
第一节:辩论赛的一般均衡模型·································66
第二节:辩论赛的核心竞争能力分析·····························75
第三节:辩论赛的目标客户群分析·······························84
第四节:辩论赛的静态与动态模型分析···························93
第五节:辩题选择············································103
第六节:赛制设计············································116
第七节:评委评判············································ 125

第三章:辩论兵法················································141
第一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建构铁立论···························145
第二节:立论为体,技巧为用··································155
第三节:精确打击············································172
第四节:控球后卫············································179
第五节:协攻协防——流动的整体意识···························192
第六节:运筹帏幄,而后能决胜千里·····························201

第四章:辩手·人生··············································217
第一节:辩手的诅咒··········································220
第二节:辩手心性············································229
第三节:团队精神············································240
第四节:从“表达”到“沟通”································247
第五节:辩论队——学习性组织································256
第六节:系统性思维·········································· 265

附录·····························································275
附录I: 刍议大专辩论赛与政策型辩论赛的不同···················276
附录II: 大专辩论赛赛制汇总与分析····························282
附录III:评判理念示例······································· 299

后记:写在最后的话··············································301
— 自序 —

但求心安

谨以此书献给我挚爱的辩论队和辩论赛。如果有人
问我:“去向何方”和“与谁同行”哪一个更重要?我
会回答不知道。但我相信,能和一群彼此愿意共事的人
去做一些大家都愿意做的事,这才是最快乐的!
— 自序 —

但求心安

突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从大一第一次站在辩论场上到今天,已经整整七年了。七年来,辩论赛、辩论队
给了我太多太多,所以一直觉得自己欠辩论赛和辩论队很多,应该做些什么。这部
《辩论通论》如果能帮助新队员们更好的认识辩论赛,在辩论赛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那么我也就可以心安了。

现在回想起大一时的辩论信条实在很可笑——“辩论赛就是要求胜。在场上就
是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
不要脸的呢?怕更不要脸的!”但回头想想,如果不是那时因为这些而赢得了一个
“颇有‘湿’意,能言善‘便’,谈笑‘疯’生,出口成‘脏’”的评价,我还会
不会去反思辩论赛,甚至,会不会有今天的我?这个答案恐怕还只能用那个“管理
学入门第一招”来回答——“很难说……”

早就想为辩论赛写点东西,但时间、精力让我一拖再拖。直到那一天在《管理学》
的课堂上,老师的话让这个沉睡在内心深处的梦苏醒了。

其实老师说的和辩论赛原本八竿子打不着——他讲的是组织目标与理念体系建
设。按照管理学的理论,想作好企业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很多企业之
所以境况每日俱下、员工人心涣散、顾客纷纷离开,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我是谁”
——组织目标不清,和组织成员目标当然也无法匹配,顾客也不知道这家企业是个
什么东西。

说完这些老师突然问了个问题:“对于一只木桶,哪块板最重要?”几乎所有的
同学都同时回答:“最短的那块最重要。”老师笑着摇摇头:错了。是底和箍最重
要。其他板再短,木桶总还能盛水,只是多和少的问题。而底和箍如果掉了散了,
所有的水将一滴也不剩!有些管理者就是认为最短的那块最重要,所以到处去修补
— 自序 —

短板找问题。可是救火忙得满头包,却永远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原因就是之所以会
有那么多的问题,根本上是由于底和箍——组织目标与理念体系没有确定。因此组
织里对“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都没有人搞得清楚,对“要做成什
么样”也没有人知道。这些问题没有解决,所有人都按照自己想的那样来做事,没
有方向、没有协调、没有控制……出问题是正常的,不出问题才奇怪哩。

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辩论赛。

辩论赛的处境和这些企业何其相似?!辩论赛的赛制改了又改、辩手换了又换、
辩风讲了又讲、宣传做了又做……可是问题依旧:辩论赛的观众越来越少,央视全
国大专辩论赛的冠名权卖不出去,纪实与评析的主编不想再出辩论赛的书,一大半
观众对辩论赛的看法是“简直就是做秀”。观众如此,辩手呢?有些辩手离开辩论
赛后叹息辩论赛害人不浅,有些辩手带着对辩论赛的热爱留下来,却不得不场上场
下两种不同的态度。足球队的对人说自己是足球冠军,别人说“哇!你足球踢得真
棒!”艺术团的说自己歌唱大赛拿了金奖,别人说“哇!你歌唱得真好!”辩论队
的跟别人说自己是辩论赛冠军、是最佳辩手,别人怎么说?“那说的是人话吗?”
辩手被人嘲笑为“大辩”,连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好。

当一家企业一半以上的顾客在骂娘的时候,当一家公司的员工出门都不敢对人
说自己在那里工作的时候,这日子也就离倒闭不远了。

那节课后我明白了这一切的原因——没有人讲清楚过辩论赛是一项什么样的活
动。辩论赛借用了讨论问题这个形式,却又告诉观众和辩手这里讲究的是技巧——
辩论赛不是讲道理,而是一种游戏,一种表演。可是讨论问题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是
一项求真的活动,而辩论赛的形式却又让人看不出求真的影子——“判为获胜的一
方说的未必是真理,失败的一方也不一定就是谬误。辩手在场上说的和心里真正相
信的可能并不是一回事。因为一个抽签决定的立场,就要竭力去捍卫甚至对自己洗
脑。……”这就好像某企业宣称自己是做IT的,结果顾客买到手的东西却是鸡翅、
鸭掌、猪肚、羊肉……员工进了公司才知道那“IT”是泛指各种动物(it)。这时候
— 自序 —

顾客员工会怎么看?公司再解释又有什么用?所以也难怪一多半的观众把辩论赛
看成做秀——还别说,如果辩论赛是游戏,是表演,那对这种双方都不是讨论问题
讲道理,却偏偏要借用一个讨论问题形式的玩意,除了“做秀”还真找不出什么字
眼能更好的形容她。

企业只有明确告诉消费者自己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并且说明自己为什么可以
是这样的公司(经营许可和经营能力)的时候,客户才能统一意见——“原来这家
是卖电脑的,看来是我不应该到这里来买彩电。”只有明确地告诉员工什么是公司
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员工的行为步调才能统一,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不
能做什么和自己的所作所为将会带来什么。

同样,辩论赛必须告诉观众自己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并且说明自己为什么可以
是这样的活动,才能让观众明确地知道看辩论赛是看什么,才能让辩手知道类似于
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辩论之道”。

遗憾的是,书店里能看到的各种关于辩论的书籍更多的是偏向于口才技巧的训
练,而对于更深层的什么是好的辩论赛、如何去打辩论赛、怎么样才是好的辩手等
问题没有回答。对辩论赛的意见和建议,无论是改赛制还是其他,好像也没有人提
出辩论赛的目标是什么。这种境况正应了一个笑话:

有个年轻人来到三岔路口不知道应该怎么走。于是问路边的老人:“大爷,我该
怎么走?”

老人反问道:“你想去哪里?”

“去哪里都行。”年轻人回答。

“那你走哪条路也都行。”

年轻人连连摇头:“去哪里都行,关键是要能到某个地方。”

“你走哪条路都能到某个地方。”老人笑笑,“只不过走左边是进城,右边是去
火葬厂。”
— 自序 —

这实际上引出了一句名言:“目标不清的时候,任何决策都是错的。”大专辩论
赛其实就处于这个三岔路口。它所面对的不是收视率、观众态度等等表面的问题,
而是更深层次的核心问题——目标不清和由此导致的理念体系杂乱无章。

这也正是《通论》把《辩论之道》放在第一章,并且在各处都反复强调的原因:
只有辩手先明确地知道了辩论赛的目标和理念体系,知道了辩论赛是一项什么样的
活动,他才能够保证自己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才能够避免一不小心误入歧途,
最后追悔莫及。

《通论》的第二章是关于辩论赛的竞争战略。这一部分表面上和辩手参加比赛并
没有什么关系。它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辩论赛这项活动的系统性考察,围绕辩论赛的
目标和自身特点分析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竞争战略——或者说做一个什么样的“策
划”(尽管只是最简单最不完全的)——使之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包括目标客户群、
辩题选择、赛制设计、评委评判方法原则等等,同时也从这些分析出发揭示了辩论
赛发展十年来出现各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如果把辩论赛看成一项产业,那么一支支辩论队就如同在这个产业中生存的企
业。如果去看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就会发现,他们都会通过培训甚至于“洗脑”等方
式,把公司战略、愿景等明确地告诉每一位员工。

辩论队组织 目标客户

…… 宣传策略
辩论赛的目标是
什么?

为什么是这个?
辩论方法 辩题选择

评委评判 赛制设计
— 自序 —

这样做的原因是,辩论队也好,企业也罢,要想在竞争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发
挥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可是,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然也大不相同。如果没有一个框架来引导,那必然会互相碰撞形成内耗——很多
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让员工觉得在里面工作就是混日子,没有激情至少部分的就
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新员工刚进公司时不是不想发挥主动性,但每次有创新意见
时往往是这个领导说好,那个说不好,一而再再而三结果把激情全都磨完了。

而对于那些战略、愿景员工都知道得非常清楚的公司,这种情况要少得多。因为
每个人在发挥主动性的同时就会自觉的把想要进行的行动和公司战略相比较。从而
自己就可以决定是否做和怎么做,当不同人有不同意见时,也可以根据战略愿景来
进行讨论、评价、比较、筛选。从这个意义上讲,战略是告诉组织里的每个人,本
组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认识清楚了这些,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就不再是向四处肆虐的洪水,而将成为
按照预定渠道推动组织向前发展的滚滚洪流。

如果辩手能够明确地了解辩论之道和辩论赛的竞争战略,那么如何在辩论场上
求胜,如何从辩论赛中锻炼自己其实都是可以自己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了。从这个
意义上讲,第三章《辩论兵法》和第四章《辩手·人生》的重要性反倒还在其次了。

如今回头看看这十七万字的书稿,有时候自己也奇怪是什么力量让我坚持打了
这么多字。是对辩论本身的热爱吗?其实自从两年前与旋旋在华语辩论网上那一战
之后,辩论赛本身对我的吸引力已经真可以说“还不如一碗红烧肉”了——当然仅
限于瘦肉。想来只能是朋友的力量——如果不是他们,两年以前我就已经彻底地金
盆洗手了。

朋友不仅仅是写这部《辩论通论》的动力,事实上《通论》本就是所有人共同用
心的结果。Rakel、队长、total、zis、大伟、蜻蜓、三日、……他们从工作、出国、
写论文等等的忙碌中抽出时间来审阅、修订、讨论、提意见……即使是那些经我写
— 自序 —

出的文字,其实也是在这许多年和朋友一起讨论中形成的观点。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没有他们,就算我的能力再提高一倍,也决不可能有这部《通论》的诞生。这个过
程更让我坚信,其实辩论赛并不一定是一支辩论队存在的目的——至少对我们来
说,它仅仅是为了让队中的每一个人在彼此共事中寻找快乐。如果现在有人问我,
“去向何方”和“与谁同行”哪一个更重要?我会回答不知道。但我相信,能和一
群彼此愿意共事的人去做一些大家都愿意做的事,这才是最快乐的!

忙了这么些时间,终于算是把多年来对辩论赛的认识全都写出来了,很多原来想
着不清楚的地方也基本上算是理清了。希望这部《辩论通论》可以让新队员们更好
地理解辩论赛,少走一些弯路,多一点收获;也算是报答辩论赛、辩论队这些年对
我的恩情吧。

想来,这其中还应该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前两章简单的战略分析希望不要
把我的导师气吐血;辩论兵法运用恐怕于我自己来说也是纸上谈兵;而兰风、梅
骨、剑胆、琴心我估计也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即使经常注意,在生活中我仍然时不
时会带出那些多年前积下的恶习;我甚至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微笑着对所有持不同
意见的朋友说一声“这也是一种观点”……

但我想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了。至少我已经尽我之力为辩论赛的发展做了研究并
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论证;我已经尽我之力去思考并提出了辩手应该向着什么方
向进步;我也已经尽我之力去为辩论赛的明天、辩手的明天勾画了一个尽管仍然非
常模糊的蓝图。

至于大专辩论赛是否会向这个方向发展、辩手会不会向这个方向进步,甚至于大
专辩论赛这位我深爱的朋友能否摆脱重病重返青春,这些都已经不是我有能力去关
心的了。

辩论界的其他人会怎么评价这部《辩论通论》呢?赞赏、嘲弄、漠不关心……这
些也已经不是我有兴趣去关心的了。

因为我本就不是为了这些才去写这部《通论》的。我为的只是我们的辩论队和我
— 自序 —

自己心目中的辩论赛——在我人生最黄金的时间里,他们给了我太多太多,不能有
所回报,我于心不安。所以对于《通论》,只要我的队友们觉得有用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我心目中的辩论赛,当完成这部书的时候,我就已经心安了——我知道,作为
深爱着她的一个朋友,该说的我都说了,能做的我也都做了,我可以带着心满意足
的微笑离开了。

夫复何求?但求心安……

下了一夜的雨,明天的求是园里空气应该更加清新吧?我也应该踏上新的旅程,
去追寻我新的梦想了……

岚星

03-04于求是园
第一章

辩论之道

辩论之道,在自启,在明理,在止于至善。

- 1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导 言

从复旦大学93年狮城舌战掀起了华语辩论赛的热潮,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大
专辩论赛几起几落。人们在品味一道道语言大餐的同时,对大专辩论赛所暴露出的
问题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非议。新浪网的一则调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点:

无论在网上还是其他媒体上,很多观众,甚至包括辩手自己也都在问一个问题:
大专辩论赛,特别是电视辩论赛,应该怎么去做?或者更直接一点:在辩论场上,
辩手应该怎么去做?其实这一切都归结到一个问题:辩论赛的目标是什么?

管理学告诉我们:“目标不清,任何决策都是错的。”其实不难看出,对辩论赛
的各种争议都源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清:

有人说辩论赛的目标是展示语言技巧。观众问:这种语言技巧除了做秀还有什
么?

有人说辩论赛的目标是展示逻辑的力量。辩手问:竭尽全力去捍卫一个逻辑有
什么意义?

- 2 -
第一章:辩论之道

有人说辩论赛的目标是探求真理。所有人问,抽签决定的立场如何能算是真理?

有人说辩论赛的目标就是脱口秀,因为那只是电视台的一个娱乐节目。

有人说辩手的目标是与人争辩。结果“别跟他说了,他是‘大辩会’里出来的”
成了辩手难以回避的尴尬。

……

由于目标不清,对很多问题就存在着大量不同的认识:

既然比武中闪避对方的拳脚完全正常,为什么辩论场上回避对方问题却让人难
以接受?

既然是讨论问题,那就应该摆事实讲道理,那辩论赛的语言技巧不纯粹是哗众取
宠吗?

既然辩手所维护的立场并不是自己一定相信的,那又为什么相说服观众相信?

既然也知道对方的观点并非没有道理,还要一再说对方是错的,这是不是很“虚
伪”?

辩手真的是“先说服自己,再说服观众”吗?还是因为抽到了正方,所以说服自
己相信正方,然后再说服观众——如果是,这是不是应该叫“先自欺,再欺人”?!

既然辩论赛双方说的都有道理,那应该评胜负吗?如果应该,凭什么来评判呢?

当有队伍在场上不讲道理而是哗众取宠,偏偏对手又无力反驳时,评委应该把这
当成是好的技巧,还是应该“杀无赦”?

既然辩题双方对立,又必须让双方都有道理可讲,那是不是如果不用一定的诡
辩、痞辩就根本不可能取胜呢?

……

- 3 -
第一章:辩论之道

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奇怪——任何活动当没有弄清楚其性质、目标的时候,都会出
现同样的问题。这就像一种商品如果不能明确告诉消费者是干什么用的,而要消费
者自己在那里“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那它的销路肯定不会好——用市场营销
学的话讲,这叫市场定位不清。

对比一下拳击这种活动刚进入中国时的局面就可以理解这一点。

当拳击刚进入中国时,观众不知道他展现的是什么。很多人把他当成是两个人在
打架。于是观众在观赏时喊的除了“加油”以外就是“打死他!”“狠狠揍他!”
或者类似的什么话。甚至于对很多规则还有人表示奇怪:为什么规定要分成几局?
为什么规定只能打某些部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明白了拳击的目标不是把对方
打死打伤,而是对力量之美、速度之美的展现。所以才有了那些规定。这时候再听
喝彩声说的就不一样了:“直拳!”“左钩拳!”

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所有的比赛都一样。尽管比赛一定通过某种方式决胜负,尽
管选手参加比赛就没有——而且不应该有——不想求胜的念头,但永远有某种超越
于这种决胜负方式之上的根本目标。只有明确了这一根本的“道”是什么、目标是
什么,我们才能回答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合适的。

因为足球可以想各种方法把球踢进,所以我们可以既欣赏桑巴舞男的细腻流畅,
也不排斥德国战车的长传冲吊。但更因为足球不仅仅是把球踢进那么简单,所以我
们才规定不能背后铲球、才对假摔嗤之以鼻。

因为体育比赛要决胜负,但根本上是为了展现人类向自我挑战以求进步的精神,
所以我们鼓励选手争金夺银,但禁止即使是只会对其自身造成伤害的兴奋剂。

理解了胜负背后的“道”,比赛的主办者才能知道应该如何制订规则以便比赛更
好的进行,辩手也才知道在求胜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方法、不应该用什么样的方
法。理解了胜负背后的“道”,评委才能确定如何去评判,观众也才能知道欣赏的

- 4 -
第一章:辩论之道

是什么。否则就像同样看NBA,有人看到的是力量、意志,有人看到的只是十个人
抢一个皮球,还会“悲天悯人”地感叹“咱花钱多买几个球,别再那么抢了好吗?”

“辩论之道”和辩论赛的目标是相互匹配的。不同目标体系的根本区别就是对这
种“道”的不同理解。比如我们可以把拳击比赛的目标定位成“用尽全力把对方击
倒”——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可以,古罗马的角斗士竞技目标就是这么定的。但之所
以不这样定位就是因为现代人对这里的“道”和古代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遗憾的是,各种辩论的方法、谋略教给辩手的只是如何变得更伶牙利齿——或者
换个说法叫“培养口才”。而没有告诉辩手和观众,“辩论之道”在哪里。结果观
众不知道看辩论赛欣赏的是什么,所以对辩论赛恶评如潮;辩手不知道在场上应该
做什么,结果是为了求胜往往不择手段;评委不知道什么样的辩论队才是更好的,
因此一些哗众取宠反而成了好的辩论技巧。

这一切的结果,是赛制一改再改,问题还是层出不穷;是练就一口铁齿铜牙的辩
手发现观众越来越对自己敬而远之;是辩论赛在一片责难中迷失方向,一步步走向
衰亡……

辩论之道在哪里?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辩论赛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对应不同的活动也就
有着不同的“道”。比如为什么没有人会要求围棋去展示像拳击那样的力量之美?
因为围棋是对用兵运筹的模拟,而用兵运筹是斗智而非斗力。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
的就是“棋道”。同样,只有分析清楚辩论赛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是为了什么而
存在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出“辩论之道”。

那就让我们先看看辩论赛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吧。

- 5 -
第一章:辩论之道

第一节:辩论赛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
“对于没有目标的航船,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是逆风”

目前对于大专辩论赛,有批评、有建议,但如果想让这一切不成为“逆风”,必
须先为大专辩论赛确定一个目标。要确定辩论赛的目标,就先得清楚辩论赛是一项
什么样的活动。而要说这一点,恐怕还得从辩论的历史说起。

辩论赛的演变

辩论这种形式很早就有了。西方从古希腊苏格拉底开始盛行的学派之间的争辩,
东方《春秋》、《战国策》里记载的学者、大臣、谋士们的辩论都可称是辩论的经
典。可以看出,辩论实质上是一种思想交流的方式。当双方(或多方)观点不同时,
通过互相进行争辩发现问题、捍卫自己心中的真理,并同时把对问题的认识引入更
深的层次。正是由于辩论这种本质的属性,所以诡辩虽然在形式上也是辩论,但从
本质上说,它却从一开始就与真正意义上的辩论背道而驰。

辩论在不同领域中展开,形成了学术辩论、法庭辩论、政治辩论等等。为了适合
各个领域中的特点,辩论的具体形式也有了很多变化。比如西方的法庭辩论和总统
辩论形式就大相径庭。但不管是哪一种仍然在本质上属于辩论。

目前对观众和辩手,大致是把辩论赛看成是法庭辩论和国会辩论的融合。现在的
辩论赛形式(尤其是电视辩论),起源于新加坡的60年代组织的辩论赛。新加坡
电视机构的副总裁许庭芳先生和新加坡电视机构驻中国代表朱亮亮女士就是当年
的组织者和参加者。他们把社会上就有关问题的嬉皮士、雅皮士的各种各样的思路
凝聚起来。比如就当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一些思想,新加坡应该严于立法还是从
宽,实行所谓的人道主义法学还是酷刑,讨论这些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个形

- 6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式后来延续下来,形成了新加坡模式:一辩陈词,二辩陈词,三辩陈词,自由辩论,
最后总结陈词。后来又引入了美国俄勒冈模式中的质询和盘问,二者的结合就成了
现在“攻辩式”赛制。

很容易看出,大专辩论赛最初就是国会辩论的模拟。国会辩论中,双方的立场是
自由选择的。提请动议的一方主张的每一点都是自己的意愿。而反对者反对的每一
项也都是出于自己的选择。有些动议根本没有进入辩论程序。所以最终的辩论赛中,
辩题确定等方面也都是和国会辩论一样:用政策性辩题、单辩题(只有正方辩题确
定。现在大专辩论赛中更多使用的是正反方立场都要确定的双辩题)、辩题确定前
双方先要讨论,确定同意采用这个辩题和立场时再来打辩论赛。

可是麻烦很快出来了:首先是辩题范围太狭窄——仅限于政策性辩题。第二是
辩论前先要讨论,只有双方同意时才能辩论。这显然不能让既希望让更多观众感兴
趣,又希望减少预算的主办方满意,于是在国会辩论的形式之外,法庭辩论的形式
也融合了进来。因为律师一没有权利选择做控方还是辩方,二没有权利选择案件是
刑事的还是民事的。像私人律师这样的甚至于连是否为当事人辩护都无法选择。所
以辩论赛也就可以采用抽签决定立场了。

“辩论赛是对国会辩论和法庭辩论的模拟。”乍看起来,这种解释已经很圆满了。
所以大专辩论赛辩论的领域大大扩展了:辩题扩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立场抽签
决定。不可否认,正是这一解释使得大专辩论赛走上了电视,并迅速风靡校园。

但这种解释实际上留下了一个重要的漏洞:律师固然不能选择案件、不能选择
立场,但可以选择辩题!他可以选择是做无罪辩护还是只求法庭能够减轻判罚。而
大专辩论赛的辩题却是确定的。这就等于规定律师的辩护只能是为了证明当事人无
罪。

事实上,正是这一点成为了辩论赛最大的难题:在抽签决定立场下,辩手根本就
不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真理去辩论。或者至少是有刻意的把自己的观点强扭成一个他
人预定的立场,然后振振有词的把这个说成是真理。如此看来,辩论赛成为脱口秀

- 7 -
第一章:辩论之道

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正是由于这种观点,“辩论和辩论赛不是一回事”成了几乎所有辩手的共识。而
由此得出的“重辩论,轻赛”也成为了几乎所有辩手与观众的共识。于是有人从辩
论的本质特点出发,认为辩论赛是一种错误的形式。应该代之以讨论问题。所以有
些参加过辩论赛的人觉得更喜欢如《实话实说》那样一起讨论的形式。

另一些希望对辩论赛进行改革的人则认为,是由于这些扩展使得大专辩论赛陷
入困境。所以他们提出改用政策性辩论或者法庭辩论。回归其本源。这样一来,势
必使辩论赛的参与面大大减小,因此很多辩论爱好者都不希望这样。

如果辩论赛不是模拟法庭辩论,也不是模拟国会辩论,那么辩论赛是在做什么?

辩论赛在本质上是对思考问题过程的模拟

其实,大专辩论赛从产生的根源上看,的确是对国会辩论和法庭辩论的模拟。但
组织者在不经意间加入的“抽签决定立场”实际上促成了辩论赛的质变。现实中的
大专辩论赛,在本质上是对人思考问题过程的模拟。

不妨让我们回想一下小学生的作文。可能很多人看过这样的描写:

“我在马路上捡到十块钱。要不要交给警察叔叔呢?如果不交,我就可以买那支
我想了好久的冲锋枪了。怎么办呢?我仿佛觉得耳朵边有两个小人在吵架。一个在
我左耳朵边说:‘交给警察叔叔吧。老师说的……’而另一个则凑在我右耳朵上喊
着:‘又没人看见,自己留着吧。……’”

“一个人在左耳朵边说”,“另一个凑在右耳朵上喊”,这与辩论赛何等的相似!

- 8 -
第一章:辩论之道

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不是。

想一想我们思考问题的过程,这种一致性就更明显了。当我们拿到一个不知道答
案的问题时,我们是怎么处理的呢?深入地思考往往会有这样一个过程:是这样
的,因为什么什么。从这个角度想了一段时间后会问一个问题:真是这样吗?会不
会是怎么怎么样的?从正反两个方面多想几次就会有这种感觉:脑子里两个人在
吵架,一个说:这个是对的,因为一二三四;另一个说:这个不对,因为ABCD。前
一个说:你说的不成立,因为甲乙丙丁;后一个马上说:你说的才有问题呢,因为
子丑寅卯……而“我”好像成了一个看客。

如果把大脑里那两个人的争辩想象成左半脑和右半脑,我们就会发现,思考问题
的过程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辩论赛:左半脑是正方,右半脑是反方,他们在一个可以
当成教室或者演播厅的空间里为“我”这个观众兼评委上演着一场辩论赛。当思考
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说“好麻烦,算了,不想了”或者是“有点累了,休息休息再
说。”于是,一场辩论赛结束了。

这就是辩论赛——对思考问题过程的模拟。把我们思考问题这个抽象的过程外
化到现实中,用有形的舞台、桌椅、辩手、观众等等建构成一个具体的世界,这就
是辩论赛的世界。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对辩论赛的批评实际上根本没有道理。对这一
点不妨举几个例子:

有人说辩论赛中,一方明明知道对方说的有道理还是要辩,显得很没意思。可是
我们思考问题时难道不知道某一方是有道理的吗?那我们有没有停止对他的追
问?没有。因为我们觉得还有一些问题似乎按照他这种说法就不好解释了。所以我
们还要追问。

有人说辩题就是把一个真理剖成两半,正方反方各拿一半。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评
价这种观点:如果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好辩题,那下面这个辩题绝对经典:拉一头
骡子放中间,正方立场“这是马”,反方立场“这是驴”。按照“辩论赛是对思考

- 9 -
第一章:辩论之道

问题过程的模拟”就很容易理解这种观点错误在哪里了:如果真理已经清楚地知道
了,我们还会去思考吗?不会了。只有当你我都说不清那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比
如实验室里第一次杂交出骡子的时候——我们才会去思考:这可能是马,因为……
这也可能是驴,因为……而当我们最终发现两种观点都不能圆满解释的时候,我们
定义了“骡子”。从哪以后再让人来辩这个那就有点不太像话了。因此正反双方的
辩题不能是把一个已知的真理剖成两半——真理是一个整体,剖开来那叫“两个谬
误”——而应该是对辩题涉及的问题,真理还没有被揭示出来。

还有人认为为了使辩论赛能打得起来,只能用政策性辩题或者法律案例式辩题。
显然这也没有必要,因为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决不会拘泥于这两个方面的。可以这样
说:人类的未知世界有多大、思考问题的空间有多大,辩论赛的命题空间就有多
大!

辩论赛在形式上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模拟

大专辩论赛在本质上是对思考问题过程的模拟这一点决定了他在形式上是对课
堂教学过程的模拟。

左右半脑间的辩论赛是辩给“我”看的,是让“我”对问题得到更深的理解的。
而这也就是现实中,观众来看辩论赛的原因。

有人觉得观众来欣赏的是辩手展示的精彩语言。这一点可能在93-95年还是正确
的。但如果放在现在,有些问题就不好解释了:十年大专辩论赛,如果仅仅看语言
技巧,目前的水平恐怕远远超过《狮城舌战》或者《舌卷京城》。可为什么使得现
在辩论赛越来越没有人看了呢?为什么会有一多半的观众把辩手的展示的精妙语
言说成是“做秀”呢?

其实当年观众对语言技巧的欣赏只是一种新鲜感——原来语言还可以这么说!
可是,当观众过了新鲜感之后,他们真正想欣赏的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技巧了。

- 10 -
第一章:辩论之道

说实话,为了看一场辩论赛,观众付出的并不少:几个小时不上自习、不看电影、
不看小说、不上网、不唱歌、不跳舞、不打星际或者CS也不陪女朋友男朋友找个僻
静地方聊天,这个“机会成本”有多大?如果仅仅是为了看八位“青年才俊”在这
里展现自己的语言艺术和幽默,那还不如去看脱口秀。如果只是想从辩论中获得那
哈哈一笑,不如去看肥皂剧。实话实说,如果单从这个角度去看,那最优秀的辩手
恐怕非胡瓜、吴宗宪等人莫属。

观众希望看到的是新的思维,是对问题新的认识。因为在辩题涉及的问题上,观
众有理由认为辩手理解得比他们深——他们对这个问题只是茶余饭后随便想想,但
辩手却是经过博览群书、查了大量资料,再经过少说也有一两个星期的反复思考的。
如果是全辩、国辩这种级别,那还要加上有一批教授学者为辩手讲解辩题相关的道
理。而相对比高校内部辩论赛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而言,辩手还经过很多人没有接受
的高等教育。

于是观众自然希望通过这短短的40分钟,听到一些他们从没有想到的,而听了以
后又觉得的确有道理的东西。所以他们自然希望辩手能为他们解释他们心中对这个
问题作浅层思考时所发现的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就是观众的要求,当辩论赛越来越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候,观众弃之而去也就
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所以在辩论场上,辩手实际上是担任了一个类似于老师的角色。观众花时间来听
辩论赛就如同我们自己交了钱上学一样。

无论是“论”还是“辩”,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找到对应。“论”就相当于老师
先从整体上把理论大厦讲解给学生。而“辩”其实是模拟了学生向老师提问的过程。
辩手在场上的问题不是为了自己而提的。什么是好的问题?或者说,什么样的问题
最能得到观众的肯定?是那些观众觉得自己想问而又没法问得那么清晰尖锐的问
题。比如“善花如何结出恶果”。所以辩手的攻击并不是什么“有意刁难”,而是

- 11 -
第一章:辩论之道

“为民请命”——观众没有机会问,所以辩手代他们问;观众可能问得不够明确,
所以辩手要问得一针见血。这就像学生只有问出高水平的问题,才能把认识引向纵
深。用老师的话说就是“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这时候,老师回答与学生提问
形成互动,学生就会理解得更透彻。因此辩论赛中,每方辩手的工作由两个方面构
成:论证己方立场的正确,揭示对方论证中的问题。比赛就看谁更有效地完成了自
己的任务。

小结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本节开头时提出的问题了:辩论赛是在做什么?大专辩论赛
在本质上是对人们思考问题过程的模拟,而在形式上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模拟。辩
论赛中,每方辩手的工作由两个方面构成:论证己方立场的正确,揭示对方论证中
的问题。比赛就看谁更有效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思考问题是“自启”的过程,是“求是”的过程,而课堂教学则是把“理”向观
众“明”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语言技巧、文采口才、逻辑风度、机智反应等等都只
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辩论赛的根本目的是“求是明理”。

既然辩论赛的目的是求是明理,那么辩手进行的就只能是“真理之辩”。于是那
个困扰辩论赛的根本问题就必须给出解答:

抽签决定的立场,如何能进行真理之辩?辩手如何能够为一个抽签决定的立
场——这个立场甚至他自己都不相信——振振有词的辩论,就如同他捍卫的是一个
真理一样?“先说服自己,再说服观众”到底是不是“先自欺,再欺人”?!

不得不承认要回答这个问题很不容易。求是明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认识世界

- 12 -
第一章:辩论之道

的过程。因此对“求是明理”这个过程本身的“求是明理”也贯穿着整个人类认识
世界的历史。要讨论这一点当然可以直接从马克思主义的“相对真理”与“绝对真
理”入手。不过要想不是借助权威而是更深刻地理解这个问题,恐怕要走一个相当
长的旅程……

- 13 -
第一章:辩论之道

第二节:人类如何认识世界?
什么是知识?知识如何可能?什么是人类理性的界限?(康德)

本节试图通过对人类认识世界之路的回顾,对回答上一节提出的问题进行铺垫。
由于是对整个“认识论”史的简介,想写得通俗化而又能勾勒出整个历史过程实在
已经超出我的能力范围。因此如果读者可以相信下面几句话,或者读了本节的“小
结”觉得没什么疑问,那大可不必耐着性子去读本节一些让人犯困发晕的内容了。

1. 如果辩题设置合适,正反方的观点或立场可以都是正确的——尽管他们是
对立的。

2. 这个正确,不仅仅是说正反方都有道理,而是更进一步的:从理论上说,正
反方都可以严格地论证出他们的观点或立场是正确的。

3. 这个从理论上说一定存在的严格论证,可以不用诡辩、痞辩或者玩文字游
戏。或者说,其正确不是在辩论赛层次上的正确,而是人类科学探索层次上
的正确。

洛克的经验论

迄今为止,人类交织地使用两种方法来认识世界。一种是归纳法,一种是演绎法。
前者是从个别中总结一般,而后者则从一般中推导出个别。那么如果不谈诸如灵感、
异想天开这样的非理性方法,有没有第三种方法?至少到目前为止,人类没有发现。

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思维里,最初的认识过程无疑是与实践同步的归纳法。不妨
想象一下中国古代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可能有一天,神农摘到了几个苹果,尝了以

- 14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后觉得味道很好,事后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于是人们就知道苹果是一种不错的食
物。人们就是这样在实践中得到很多经验,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一点点积累了知识。
对于暂时无法解释的现象,如打雷或洪水,人们借助于宗教神灵来解释。

这个过程,十七世纪的哲学家洛克用这样一段话进行了概括:

“我们且设想心灵比如说是白纸,没有一切文字、不带任何观念;它何以装备上
了这些东西呢?人的忙碌而广大无际的想象力几乎以无穷的样式在那张白纸上描
绘了的庞大蓄积是从何处得来的?它从哪里获有全部的推理材料和知识?

对此我用一语回答,从经验: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
蒂由经验而来。”(《人类理智论》第二卷,第一章,第二节)

在现代人来看,会觉得这几乎是不必说的道理,因为这已经成为有教育者的常识
的一部分。可惜这个看似没有问题的认识却有着一个重大的缺陷:人类的经验总是
不完全归纳得到的。如果按神农尝百草那个例子,我们可以问:尝了的是那几个苹
果,为什么就认为所有的苹果,或者是以后再摘到的苹果都是可以吃的呢?当然我
们可以说通过对苹果这种植物进行分析,证明了是由哪些成份组成的,所以是可以
吃的。但分析也只能是抽样的。做分析的那几个是这样,又有什么理由认为其他所
有的苹果,或者我们正拿在手里准备吃的这个苹果也是这样的呢?

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有些无赖。但的确是一个有着严格科学思维的人无法回答
的问题。毕竟我们小时候就曾经学过一个寓言:主人养了一只鸡。鸡发现,第一天,
主人给它米吃;第二天,主人给它米吃;第三天……第99天,主人给它米吃。于是
第100天鸡认为主人也将给它米吃。可是主人把它捉来杀了。

这个故事说的意思谁都知道——有限归纳法不能保证结论正确性。可是我们的
任何经验却只能是通过有限归纳法得到的。如果一切认识都基于经验,我们所得出
的结论有哪一条是可以被保证是正确的呢?远的就不用讲了,就拿最近的热点问题
来说,人类连肺结核都拿下了,治疗肺炎的经验还少吗?怎么出了个SARS就让人束
手无策呢?因为那不符合人类医学归纳了千百年的经验,最后只能给它起个名字叫
“非典(型)”。

- 15 -
第一章:辩论之道

事实上,之所以“先验论”盛行了几千年,就是由于大量智慧的脑袋很早就认识
到了这层关系。人们一直试图为自己的认识寻找一个绝对牢固的基石。这一行为的
代表就是“理性论”的著名学者笛卡尔。

笛卡尔的唯理论

笛卡尔为了使他的认识获得牢固基础,决心让自己怀疑他好歹总能怀疑的一切
事物。他从关于各种感觉的怀疑入手。比如他说,我能不能怀疑我正穿着晨衣坐在
炉火旁边?能,我能怀疑;因为有时候我实际睡在床上,可是我梦见了我在这里。
并且,精神病人往往有幻觉,所以我也可能处在同样状况。

这听起来有些可笑。但和前面的问题一样,这也是一个无法完全反驳的问题。不
妨想象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军事指挥所,他只能通过雷达、声纳等设施与外界联系。
那么如果这些雷达与声纳受到了电子干扰,指挥部肯定得不到正确的信息。而这样
制造假象——比如让对方以为某地空投了一个装甲旅——在现代军事中是常用的
手段。可是人恰恰就在这个状态中,当从外界得到的一切信息都是通过五官摄入,
而我们又无法断定比如视网膜上影像激发的生物电信号在产生、由神经传导、在大
脑中分析的过程是否受到干扰的时候,凭什么对这一切都深信不疑呢?我们可能说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没有受到干扰。可是笛卡尔一定会提醒我们:我们得出这个结论
所依赖的那些比如仪器显示的数据图像也都是通过眼睛耳朵摄入的……

不过笛卡尔还是找到了一样无法怀疑的东西:“当我要把一切事物都想成是虚
假的时候,进行思维的‘我’必然非是某种东西不可;我认识到‘我思故我在’这
条真理十分牢靠、十分确实,怀疑论者的所有最狂妄的假定都无法把它推翻,于是
我断定我能够毫不犹疑地承认它是我所探求的哲学中的第一原理。”(《方法论》)

但是笛卡尔并没有能够再进一步。他发现,如果不引入神或者说上帝的存在,那
么除了这一点以外,还是得不出任何不容置疑的结论。这导致他最终还是回归了神
学。

- 16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尽管如此,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在当时还是为上帝的存在找到了一个基石。虽
然伽利略的惯性定律已经证明“宇宙运动”并不需要“第一推动力”(此前的神学
是用这个来论证上帝存在的),但“凡事有果必有因”,而作为“原因”的现象在
整个因果链上又总是另一个“原因”的结果。那么使宇宙中的一切按现在这样——
用莱布尼茨的话说就是原本也可以不这样的,既然成为了这样,那一定有一个充足
的原因——的“最初的原因”是什么?只能是存在于宇宙之外的上帝的意志。

当然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都没有回答“造成上帝会有这样的意志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在他们那里,“上帝是什么”这是无法言说的。这并不是西方哲学家的专利。
中国传统哲学中成为万物根本的“道”是如此——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佛法
中规定一切其他东西的“第一义”也是如此——所谓“能说与汝,是第二义”。这
一点后面还要谈到,现在不妨放一放。

因果律的“穆勒五法”

思考问题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寻找因果关系链——通过“原因”推导“结果”,
或者已知“结果”反求“原因”。必须承认,因果关系的判断的有效性方法至今没
有答案。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总结出了探索因果关系的五种方法。

第一是“求同法”:考察几个出现某一被研究现象的不同场合,如果各个不同场
合除一个条件相同外,其他条件都不同,那么,这个相同条件就是某被研究现象的
原因。例如1960年,英国某农场十万只火鸡和小鸭吃了发霉的花生,在几个月内得
癌症死了。后来,用这种花生喂羊、猫、鸽子等动物,又发生了同样的结果。几年
后,有人又用发了霉的花生喂大白鼠、鱼和雪貂,也都纷纷得癌而死,上述各种动
物患癌症的前提条件中,对象、时间、环境都不同,唯一的共同因素就是吃了发霉
的花生。于是,人们推断:吃了发霉的花生是这些动物得癌死亡的原因。

问题是,我们如何能确定这发霉的花生是“唯一的共同因素”呢?人类什么时候
已经能把宇宙中一切因素都观察穷尽,列出一张表然后比较出只有这个是“唯一的

- 17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共同因素”呢?所以我们只能说考察的场合越多,结论的可靠性越高,而不能说结
论一定正确。那马上带来的问题就是——当二者都考察了大量场合,结论却不一致
时怎么办呢?穆勒没有说……

第二是“求异法”:比较某现象出现的场合和不出现的场合,如果这两个场合只
有一个点是不同的,那么这个不同点就是这个现象的原因。例如:一百多年前,一
艘远洋帆船载着五个中国人和几个外国人由中国开往欧洲。途中,除五个中国人外,
全病得奄奄一息。经诊断,都患有坏血病。同乘一只船,同样是人,一样是风餐露
宿,受苦挨饿,漂洋过海,为什么中国人和外国人却判若异类呢?原来这五个中国
人都有喝茶的嗜好,而外国人却没有。于是得出结论:喝茶是这五位中国人不得坏
血病的原因。

同样,我们也不能肯定那“只有一个点不同”是一个正确判断。

第三是“求同、求异并用法”:如果某被考究现象出现的各个场合(正事例组)
只有一个共同的因素,而这个被考察现象不出现的各个场合(负事例组)都没有这
个共同因素,那么,这个共同的因素就是某被考察现象的原因。该法的步骤是两次
求同一次求异。因为这是前两种方法的结合,所以问题也和前两种方法一样。

第四是“共变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发生变化另一现象
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那么,前一现象就是后一现象的原因。例如:一定压力下的
一定量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温度降低,体积缩小。气体体积与温度之间的
共变关系,说明气体温度的改变是其体积改变的原因。

共变法大概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了。但它的麻烦更多:有时两
种现象共变,但实际并无因果联系,可能二者都是另一现象引起的结果。有时后者
的变化是因为另一个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现象也在变化。比如经济周期有学者就认为
是太阳黑子活动引起农业减产导致的——不了解经济学的人恐怕很少想到这一点。
还有的时候两种现象的共变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一限度,两种现象就不再有共
变关系。

第五是“剩余法”。这个方法可以表示为:设已知ABC是复杂现象abc的复杂

- 18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原因。又知A是a的原因,B是b的原因。那么可知C是c的原因。例如:有一次里夫
人和她的丈夫为了弄清一批沥青铀矿样品中是否含有值得提炼的铀,对其含铀量进
行了测定。令他们惊讶的是,有几块样品的放射性甚至比纯铀的还要大。这就意味
着,在这些沥青铀矿中一定含有别的放射性元素。同时,这些未知的放射性元素只
能是非常少量的,因为用普通的化学分析法不能测出它们来。量小放射性又那样强,
说明该元素的放射性要远远高于铀。1898年7月,他们终于分离出放射性比铀强400
倍的钋。后来他们又发现样品放射性比纯钋也还要强,于是进一步研究终于发现了
镭。这两种元素的发现,应用的就是剩余法。

理解了前四点的不足,就很容易发现剩余法的弱点了:且不说那“已知”“又
知”是怎么“知”的,谁知道c不是除ABC之外的某种未进入我们视线的因素所带来
的呢?就算我们穷举了所有因素只有ABC,又怎么能确定不是A和B共同作用的结
果呢?比如说怎么能肯定铀和钋在一起时不会互相加强放射性,而非得是还有另一
种元素呢?

康德的“二律悖反”

两派的争辩一直打到了康德那里,这位可以称得上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
觉得他们都有道理,于是试图把二者结合起来。但这一工作却使他非常困惑:他发
现似乎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困在“二律悖反”中。也就是困于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
每个都是显然能够证明的。这些思想写进了他的《纯粹理性批判》。《批判》的这
一部分对黑格尔有了极大影响,所以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全是通过二律悖反进行的。
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当然也不例外。

当人们终于对哲学家们形而上学的思考产生厌烦的时候,工业革命以后飞速发
展的科学技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笛卡尔式的沉思渐渐被放弃,人们开始研究科学
家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 19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实验科学式的求是明理

第一个总结科学进步的方法从而回答如何认识世界的是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者同意归纳法无法得出确然的结论。特别是那些像相对论、量子力
学这样的复杂理论。因此科学的认识过程是“假说演绎法”。也就是先根据一些经
验事实,通过自由的创造提出一个假说,然后由假说再通过演绎推理,推理出一些
可以用实验和观测来检验的推论。这些推论假如证实了,那么说明这个理论是对
的;推论证实不了,那么这个理论就不对,要重新修正。量子力学的发展为这一理
论提供了佐证:按照原子模型,电子绕原子核旋转,还有轨道,那么就认为电子应
该有位置、有速度,什么时间有什么位置。但是实验观察不到这些东西。我们能观
察的只能从光谱观察到电子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事实上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更是
从理论上证明了无论科学仪器如何先进,我们永远不可能准确地测出电子在某时刻
以某速度在某位置。所以后来科学家抛弃那些实验上观察不到的东西,而是用那些
观察到的东西创建量子力学。他们提出假说,进行求证,在实验结论中证明自己的
判断。证明了以后就用这些科学理论去做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逻辑实证
主义学者总结说,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应该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了如此进行科学研究的麻烦:许多理论和定律没法证实。特
别是一些全称命题、普遍性命题是不可能证实的。例如天下的乌鸦都是黑的,这是
个普遍性的判断。但是怎么按科学的方法证实呢?我今天抓到的乌鸦是黑的、明天
抓到的乌鸦是黑的,那是不是证实呢?还是没有证实。因为没有把天下所有的乌鸦
都抓起来,所以你还是不知道天下的乌鸦是不是都是黑的。所以说普遍命题是没法
证实的。实证主义者自己也承认,按照这个逻辑发展得到的科学结论,我们只能够
说做实验支持这个结论,支持这个假说,支持这个理论,确认这个理论,确认度高
一点或低一点。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绝对地说,这个定理就是绝对百分之百正确的,
因为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检查过。

- 20 -
第一章:辩论之道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奥地利学者波普尔提出了逻辑证伪主义。他提出科学是一
种猜想,猜想要用经验来检验,来反驳,反驳不了就保存着,到有一天反驳掉了,
这个理论就抛弃了。所以按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就是通过有限归纳进行猜测后,只
要没有被驳倒,我们就“认为”这个猜测是对的。然后按照这个去进行更深入的研
究或者指导我们去进行现实的工作。这就意味着,在同一时点,根据同样的经验,
我们可以形成不同的猜想。而只要这些猜想还没有被经验证伪,那么即使他们之间
存在逻辑上可以发现的矛盾,我们也不能判断谁是错的。

六十年代,以库恩为代表的现代历史主义向波普尔提出了挑战。库恩认为,从科
学发展史来看,科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发现与预测不符的事实就放弃,而是范式更替
的过程。他分析说,科学发展过程是由常规科学到发生疑难、发生危机,产生科学
革命,革命以后又产生新的常规科学。科学有一套范式,这个范式里面包括世界观、
方法论,包括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这套东西是共同进行这一科学领域研究的
人共同遵守的。大家一起按照这套理论、方法、规则进行工作,这就是常规科学。
所以一般的研究所里做的工作都是按照既定的理论,不断地使它更精确化或者作一
些新的修正,这些都是常规科学。但是后来发现一些问题。用过去的常规理论、方
法解决不了了,这就出现了疑难。有些疑难可以在常规科学范围内解决。有一些一
时解决不了,人们不断的研究。但是有些疑难无论怎么研究还是解决不了,这样的
疑难越来越多,人们也从这些疑难中找出了一些规律,结果发现这在常规科学范式
内是解决不了的。于是要推翻过去所掌握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进行科学革
命。比如牛顿力学演变成相对论,这是革命性的变化。革命成功以后又是一套范式,
再继续常规科学。到了一定的时候又出现新的理论,又解决不了,又有危机,就又
有一次科学革命。库恩认为,新范式和旧范式是根本不同的两件东西,谁也不能说
对方“一定”是错的。他把这称为范式的“不可通约性”。

- 21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库恩之后,拉卡脱斯用“范式证伪”的概念调和了逻辑证伪主义与现代历史主
义。他提出了一个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科学研究有其研究纲领,核心理论有个内
核,外部有边界条件、辅助假设。这个理论经过检验,证明它是错了,但其内核—
—理论核心是不轻易放弃的,可以改变辅助假设。实在不行,才放弃。所以一个实
验,可以有几个理论解释,互相竞争,看哪个理论能够解释说明的事实比较多。在
这个基础上他指出科学的发展并不应该一发现与预测不符的事实就放弃。比如普劳
特从他的理论推出“化学元素的原子量是氢原子量的整数倍”。可是许多化学家发
现氯的原子量是35.45。表面上看普劳特的理论应该被抛弃了,但数十年后,科学家
发现许多元素在自然界中作为同位素的混合物存在。以氯来说,有Cl35和Cl37这两个
同位素。因此普劳特的理论又得以复活了。只有像相对论之于牛顿力学那样,新的
范式才可以对旧的理论进行证伪——这意味着他否认了库恩的“不可通约”思想。
但任何一个范式的建立都带有大量主观的、随机的色彩。因此也很难说一个范式一
定是正确的。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科学的研究逐渐演化成了势均力敌的三大流派:一
派是新康德主义建构论,他们不赞成反映论,认为科学理论不是简单地反映外部世
界,而是由人主观能动地建构起来的。另一派是实在论:认为我们的理论反映了客
观世界,这个理论的真假取决于和客观世界是否符合。再有是经验论:理论的好坏,
在于能否对经验能做出合适的说明。

对科学发展的研究使人们的真理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人们总是认为,
哲学、科学研究得到的结论性的东西是一定正确的。或者说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总
能把握真理。但是现在人们——不管是哪个学派——都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一切
研究,不管是不是科学研究,得出的都只能是经验真理。它来之对经验事实的归纳,
是对经验事实的普遍陈述。由于归纳是从个别推出一般,从过去推知未来。而一般
不包含于个别之中,过去在经验中重复,并不表明未来一定发生。只能“假定”如
果过去在经验中出现的次数较多,今后发生的可能性也较大。因而经验真理并不具

- 22 -
第一章:辩论之道

有必然性,只是具有或然性的相对真理。在一个特定的时点上,一切科学理论、原
理和定律都是或然性的假说,都是相对真理。绝对真理可能是存在的,但我们无法
确定的知道我们得出的任何一条结论是不是绝对真理。就算正手握着绝对真理,我
们也无法确定这一点。我们能确定的仅仅是它比我们已经找到的理论有更好的解释
力。这个结论甚至于适用于其本身,因为这一结论的得出也只是对人类认识世界过
程中经验的总结,仍然是不完全归纳的。

那么一直和“经验论”唱反调的“理性论”是如何反驳的呢?很遗憾,他们没有
能反驳。

“唯理论”“大鱼模型”的颠覆

在经验论者对科学发展进行研究的同时,理性论者也进行了研究。只是他们并没
有从物理、化学等实验科学入手,而是从数学、逻辑学进行分析。因为在他们看来,
这些科学是不依赖于经验而存在的,如果可以从这里面找到足够坚实的基石,那就
可以演绎出真理的世界。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恰恰是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对他们
所坚信的一切进行了彻底地反驳。

19世纪末,德国数学家康妥建立了集合论,使整个数学建立在严谨的集合论基础
上,许多科学也改用集合论的语言来叙述。因此,1900年庞加莱在巴黎召开的数学
大会上高兴地宣称:现在,我们能够说完全严格性已经达到了。但是,事隔两年,
即1902年,罗素在集合论中发现了一个悖论。它是那么明了无可怀疑,因而震撼了
整个数学界和逻辑界。

罗素构造了这样一个集合T,由“所有不属于自己的集合”所组成。任一集合,
如果它不属于自己,则这个集合是T的元素(例如记集合X:{A、B、X},则X∈T);
反之,T中每一个元素都不能属于其自己。那么集合T是否属于它自己呢?假定“T属

- 23 -
第一章:辩论之道

于T”,因为T的任一元素x都有“x不属于x”,所以有“T不属于T”,即由“T属于
T”可导出“T不属于T”;反之,假定“T不属于T”,因为T是由“所有满足条件‘x
不属于x’的集合x所组成”,现在T不属于T,当然就在T中,于是由“T不属于T”
可导出“T属于T”。

其实,在罗素发现悖论之前,在集合论中包括康妥本人就已经发现了一些悖论。
集合论的悖论,向人们揭示了数学和逻辑学大厦的裂缝,导致数学上的第三次危机。

人们从罗素悖论回溯,原来“集合的集合”这话不能随便说。推而广之,人们又
想到,在数学里,哪些概念不准确,哪些提法不严格,哪些推理不能用,都得一一
加以检查。因为唯理论要求的基石是不能产生任何悖论的。

较早进行这一工作的是逻辑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罗素和怀特海。他们两人合
写了三大卷《数学原理》,主张把数学还原成逻辑。他们的工作对由莱布尼茨发展
起来的数理逻辑这门学科的建立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当今计算机的研制和人工
智能的研究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直觉主义学派的内克内西和布劳威尔则从另一方面去加固数学与逻辑的大厦。
他们认为数学理论的真伪,只能用人的直觉去判断。他们不承认排中律,不准用反
证法证明一个命题为真。现在,大多数数学家都认为这些观点是正确的(听起来好
像很奇怪——三大逻辑规律之一的排中律,我们从小学时就一直使用的反证法现代
数学竟然要否认。不过这一点后面还要分析,现在也不妨先放一放)。后来,希尔
伯特也吸收了布劳维尔的长处,坚持有穷性观点最可靠——这正是直觉主义的核
心。在这一核心下,自然就不会得出悖论了。只不过这一来微积分学——也进而包
含了几乎所有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建立在“无限”、“极限”基础上的
内容都得另寻基石了。

- 24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在吸收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希尔伯特试图在数学领域建立起一个足够坚实的
根基。他提议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们共同建立一个理论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不存在自
相矛盾的理论——也即无矛盾性或相容性;而同时每一条理论都是可以得到严格
证明的——也即完全性。这就是著名的“希尔伯特计划”。

如果希尔伯特计划成功,那么唯理论至少向我们证明了在相当多的地方我们还
是可以保证得出的结论具有100%正确性的。然而1931年随着“哥德尔不完全定理”
的证明,这一计划破产了。

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用简单的语言来说就是“如果一个形式化公理系统包括初等
数论,那么它若是完全的,则是不相容的;若是无矛盾的则不能是完全的。而且此
系统的真确性在该公理系统内是不能证明的。”更通俗的说法就是对于一个稍稍有
点复杂性的理论体系,如果它可以保证没有矛盾,那么唯理论者所寻找的那块支撑
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石是否真确就一定无法得到证明。而如果选择两块不同的基石,
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两个互相矛盾但在各自内部完全一致的理论体系,并且我们无法
断言哪一个是真正正确的。

可以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开始学习那个被康德称为“完美得只有上帝才能与之
相比的”几何学的。首先我们学的是“点”、“线”、“面”的基本概念。然后我
们学习了欧几里德在《几何原本》中总结出的五大公理——从“两点间直线距离最
短”到“过直线外一点能且仅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平行”。数学家们注意到,
《几何原本》对提出的286个命题证明中,只有在证明第29个命题时使用了“过直线
外一点能且仅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平行”——也就是“平行线公理”。于是
人们设想能不能用前四条公理推出第五公理?这就是几何发展史上著名的、长达两
千多年的关于“平行线理论”的讨论。

由于证明第五公理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人们逐渐怀疑证明的路子走的对不
对?第五公理到底能不能证明?

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喀山大学教授罗巴切夫斯基在证明第五公理的过

- 25 -
第一章:辩论之道

程中走了另一条路。他提出了一个和欧氏平行公理相矛盾的命题——“过直线外一
点至少可以作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平行”。罗巴切夫斯基用它来代替第五公理,
然后与欧式几何的前四个公理以及做了相同界定的概念结合成一个公理系统,展开
一系列的推理。他认为如果这个系统为基础的推理中出现矛盾,就等于证明了第五
公理。这其实就是反证法。

然而,在极为细致深入的推理过程中,他得出了一个又一个在直觉上匪夷所思,
但在逻辑上毫无矛盾的命题。比如“过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点不一定能做一个圆”
等等。最后,罗巴切夫斯基总结出两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第五公理不能被证明。

第二、在新的公理体系中展开的一连串推理,得到了一系列在逻辑上无矛盾的新
的定理,并形成了新的理论。这个理论像欧式几何一样是完善的、严密的几何学。

这种几何学被称为罗巴切夫斯基几何,简称罗氏几何。这是第一个被提出的非欧
几何学。

从罗巴切夫斯基创立的非欧几何学中,可以得出一个极为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
的结论:逻辑上互不矛盾的一组假设都有可能提供一种几何学。

这一结论很快得到了证实:1851年,德国数学家黎曼在《论几何学作为基础的假
设》中把“平行线公理”换成“过直线外一点作不出一条与已知直线相平行的直
线”,从而建立了后来成为微分几何基础的黎曼几何。

不要以为这只是数学家的思维游戏。在现代物理学、天文学对于宇宙、原子核或
者广义相对论的研究中,几乎一刻也离不开罗氏几何和黎曼几何。数学发展到今天,
已经可以用变分法证明“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但尽管经过很多学者的努力,三
条“平行线假设”却仍然各自在自己的理论体系内矗立着。事实上如果可以证明罗
氏几何与黎曼几何是错的,整个现代物理学,进而包括天文学、化学、基因生物学
等等等基础科学,电子学、电磁学等等应用科学,芯片组、晶圆、生物计算机等等
现实产业里的大量知识都将彻底改写。

- 26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哥德尔不完全定理证明了人类无法建立起一个足够坚固的用于认识世界的“大
鱼模型”。所谓“大鱼模型”,是指这样一个认识结构:大地基于何处?由一条大
鱼背着。那大鱼基于何处?在大海里浮着。那大海基于何处?由大碗盛着……可以
从直觉上看出这是一个永远回答不完的问题系列。要想使整个认识绝对牢靠,那必
须在某个地方打住,不准再问下去。这个地方就是绝对原点,是一切结论的基石,
是上帝。这就是为什么笛卡尔、莱布尼茨等学者可以怀疑一切,却没有去追问“上
帝意志从哪里来”等问题的根本原因——真的不知道他们和那个忧天的杞人谁更聪
明,谁更愚蠢……

这是一个多少有点让人沮丧的结论:实践中的经验带给我们的只能是不完全归
纳。而科学理论的演绎推导却无法避免地进入循环论证——任何一个理论系统的基
石是否正确只能由另外的理论体系来证明,而所有的理论体系在一起必然形成一个
整体上的循环论证。就像要解释物理学上的浸润现象要用到化学键的理论,而要解
释化学键的理论却不能不依靠物理学中的电子理论。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
点,我能撑起地球!”可是对于整个恢宏的科学体系来说,寻找一个支点来摆脱循
环论证却是一个无法满足的奢望。波普尔用一句话概括了科学的这种尴尬:“人类
宏伟的科学大厦建立于流沙之上”。而爱因斯坦用另一句话总结了人类认识绝对真
理之梦破灭所带来的困惑——“我觉得最难理解的事就是这个世界竟然是可以被
理解的”。

抛弃“大鱼模型”之后,人们认识到“求是明理”之路只可能借助于“星球模
型”。恰如所有的星球都依赖于和其他星球间的作用而存在一样,人类认识世界的
过程中所提出的种种科学理论就如同这一个个的星球。这些理论互相支撑,但也会
出现碰撞。对于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从已有的星球模型中不同部分出发,演绎出
各种自恰的新的理论体系去解释。而当借助于不同的理论时,我们可能得出完全相
反的两个结论——星球间的碰撞。谁也不能因为借助于某个理论体系证明了一个命
题的正确性,就立即说与此命题相对立的那个命题一定是错误的。所以才有了现代

- 27 -
第一章:辩论之道

科学每个一个领域内都存在“理论的丛林”;所以才有布劳威尔等科学家不承认排
中律,不准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为真。因为借助于不同的理论体系,两个看起来
即使是像“相似三角形存在”与“相似三角形不存在”这样截然对立的命题都可以
同时为真。

小结

人类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了两千多年后终于发现,原来我们所
处的是一个相对真理多元论的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一元论指的是绝对真理是一
元的)。这个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理论体系。他们彼此有一致、有冲突。他们
各自可以完全严格地推导出各种相对真理,而这些相对真理之间可以相互对立。因
此在相对真理多元论的空间里,矛盾律、排中律并不成立。正是这一点决定了辩论
赛抽签决定立场存在的合理性:通过对辩题的选择,辩论双方完全相反的立场可以
是两个互为矛盾的相对真理!而证明这个两个相对真理过程中建构不同理论体系
的过程就是在“求是明理”!

在下一节里,我们就来看看辩论赛是怎么做的。

- 28 -
第一章:辩论之道

第三节:辩论赛的求是明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华严经》)

自从复旦提出“真理之辩”以来,大专辩论赛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争议不断。而伴
随这个问题的,是大专辩论赛的两起两落。不妨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真理之辩—>技巧之辩—>逻辑之辩

中国的大学生辩论赛开始于1986年一个盛夏的晚上。中央电视台在没有预告的
情况下,突然播出了由北京大学队对香港中文大学队的一场友谊赛——开发旅游有
利于环保还是不利于环保。这给了人们一个崭新的视角,一个窗口。大家在受了长
期的传统教育之后,突然有了电视辩论这种方法,可以就一些问题讨论。

当年北大那支辩论队的教练孙东东老师后来在对北大学生作的一场题为《唇枪
舌剑——大学生辩论赛始末》的演说中回忆道:“当时谁都不知道什么是辩论、怎
样辩,因为文化大革命时大辩论、大字报、大批判,大改组那‘四大’已经搞得人
们都烦透了。季(羡林)先生有几句话讲得很到位,他说‘辩论关键在于论,首先
是论。论什么?论文化,看出学校的文化功底。北京大学自古就有辩论的历史。’”

从那时开始,辩论赛就在国内形成一个高峰。甚至发展到了一个宿舍6个同学,
那边3个,这边3个,摆张桌子,把别的宿舍的拉来当评委,再找一个当主席,就
开始辩论了。上上下下就关心的问题什么都辩,像独生子女政策的问题等。

大专辩论赛的第一个高峰是93-94年。复旦大学的辩手凭借着深厚的知识底蕴、
绝妙的文采口才和儒雅的风度涵养捧回了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冠军奖杯。顿时令

- 29 -
第一章:辩论之道

《狮城舌战》几成洛阳纸贵。一年后,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长虹杯”电视辩论赛,
南大、北大、中山等名校上演了一出《舌卷京城》的好戏。这一阶段,似乎没有人
提出抽签决定立场与真理之辩有矛盾的责难。从辩手到观众,记住的都是复旦的那
句诠释“真理之辩”的名言:辩题不是真理,但要把辩题当作真理来捍卫!

然而好景不长,人们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知道辩题不是真理,却要当作真
理来捍卫,这是不是口是心非?明明判了正方获胜,却又告诉我们正方所说的未必
正确,而反方说的也不一定错误,这是不是自相矛盾?脸上带着微笑、嘴里说着“对
方辩友”,然后扔个炸弹让你难堪,这是不是口蜜腹剑?自己都认为反方是正确的,
却偏偏要出个题目让人来辩正方,这是不是己所不欲,偏施于人?……

由于无法解释这些问题,“真理之辩”很快为“技巧之辩”所取代。“纯粹的”
辩论技巧由此产生。华丽的言辞下未必是理论与逻辑的支持。例如下面这段回答:

“恶法当然不是法。对方辩友能说伪善也是善,毒药也是药吗?”(掌声)

应该承认,由于从“真理之辩”发展而来,“技巧之辩”至少在最初还是很注意
理论和知识的。只是认为辩论赛不是求真,而是求胜。辩论赛的目的是展示文采口
才、机智幽默、临场的反应等等技巧。知识和理论是为技巧的展示服务的。

毕竟95年的时候,辩论赛的热潮还在继续,观众仍然对各种辩论技巧感到精彩。
(上面那段话的掌声就是证明。)所以虽然在南大夺冠后曾有很多非议,但“技巧
之辩”的拥护者还是应对了下来。而当“辩论赛不是辩真理,而是辩技巧”的思想
传播开后,那些找“真理之辩”麻烦的人也无话可说了。“包含对方观点”、“巧
下定义”等等战术开始被斥为“霸道的逻辑”,而后也似乎成了正常的辩论技巧。

97年第三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决赛使技巧之辩发展到了顶峰。马来亚大学不仅
把纯粹辩论技巧的使用发挥到了极致,更是把理论逻辑彻底抛开。虽然连充分条件
与必要条件都故意混淆,但他们还是以绝对优势摘走了桂冠。

首师大梦断狮城震动了整个华语辩坛。“求胜甚于求真”的技巧之辩面对“是否

- 30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可以为了求胜不择手段”的问题左右为难。辩论爱好者也因此产生了分化。一部分
人坚持技巧之辩,只不过认为不能不择手段,应该在二者间寻找平衡。但平衡在哪
里,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另一些人认为辩论赛只能是技巧之辩,而技巧之辩又有如
此的弊病,那辩论赛还有什么意思?加上这一时间,观众的新鲜感已经过去,面对
对于各种辩论技巧不是欣赏而是反胃。大专辩论赛彻底跌入了低谷。辩论赛的观众
越来越少,辩手打辩论赛也越来越没有兴致。98年“蓝带杯”首届全国大专辩论赛
竟然没有连纪实评析都没有出。

正是在这个可以说是大专辩论赛生死存亡的时候,99年西安交通大学辩论队以
三场几近完美的比赛力挽狂澜。樊登、郭宇宽、路一鸣、谭琦,这四位成就最小的
一位也拿过一次全国冠军兼最佳辩手的青年才俊辩风刚柔相济,配合浑然一体。观
众惊讶地发现,其他辩论赛中常见的技巧西交没有放弃,但回避问题、扣帽子、口
袋战术、巧下定义等等为他们所讨厌的战术西交完全不用!凭借“铁立论、美意象、
快思维”的“逻辑之辩”,西交四剑名动江湖。

“逻辑之辩”并不排斥技巧,但他认为,辩论并不是技巧之辩。一场好的辩论赛,
辩手要展现的是逻辑的力量。立论完善了,根本无须回避问题。在铁立论下,理直
必然气壮。技巧必须与立论结合,技巧的存在,是为了让立论更好地发挥作用。对
方可以攻击,但对方的任何问题在我方的逻辑体系内是无效的。

在这种情况下,辩手在场上敢于直面问题,辩论从自说自话变成了真刀真枪的实
战。而这正是观众最想看到的。不止一位朋友在看了西交的比赛后说了一句同样的
话:“这才是我心目中的辩论赛。”

“逻辑之辩”使大专辩论赛走到了巅峰。但他的问题也很快暴露了出来。一位辩
手的话最能说明问题:“打了几年辩论赛,最后发现自己捍卫的仅仅是一个逻辑。”
这有什么意义呢?是啊,如果一切仅仅是一个逻辑,那么辩的有什么意义,听的又
有什么意义?

- 31 -
第一章:辩论之道

更进一步的,辩论赛中,辩题必然要设置得让双方都有道理可讲,那么不借助诡
辩、痞辩或者文字游戏,有可能让双方都建立起严格的逻辑框架吗?或者说,辩手
是不是可以只讲那些在本方本立场上有道理的“道理”,而并不是去论证他们的观
点呢?如果一方的辩手在场上讲的都是大家心悦诚服的道理,但回过头一想却觉得
这些道理根本不足以证明他们的立场是正确的,那他们的表现是足够优秀的吗?如
果把这样的辩手看成是正常的、优秀的,如果允许辩手只是讲道理——哪怕是与辩
题相关的道理——而不是证明其立场成立,那正反方岂不是在场上自说自话只要
“论”就可以了,还怎么去“辩”呢?如果一定要辩,难道要去说对方那些让观众
点头称是的“道理”都是错的?

于是逻辑之辩中技巧的成份再次被提了出来。虽然没有人再说辩论赛是技巧之
辩,但00全辩、01国辩、02全辩、03国辩,人们再次看到了那熟悉的一切。辩论赛
也又一次进入了低潮。

其实“逻辑之辩”已经很好的指导了辩论赛的方向,他和辩论赛“求是明理”这
一根本目标之间只隔了一层窗户纸——那一套套逻辑就是在“求是明理”吗?

通过上一节对人类“求是明理”之路的回顾,这个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是的!
辩论赛场上建立的逻辑理论框架体系、提供的证明某个立场观点的思路方法就是
“求是明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辩论赛的准备、立论和其他任何科学在本质上都
是相同的——所差的仅仅是由于资源、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所能达到的水平
有所不同而已。

相信你所相信的,接受你所接受的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相对真理多元论的世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可以在抽签决定

- 32 -
第一章:辩论之道

立场下进行求是明理的“真理之辩”。

所谓抽签决定立场,仅仅会使辩手未必相信自己所持立场。可是相对真理多元论
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一个立场(包括这个正在陈述的立场本身)是有绝对的理由让
人相信,并且能证明一切与之相反的立场都是绝对不得相信的。我们相信一个命题
为真,而且与之对立的命题为假归根结底只是我们的信仰。尽管没有人能在“晓梦
迷蝴蝶”的庄子面前证明我们生活的世界绝对不是一场幻梦,但我们每天还是正常
的生活着;尽管没有人能在拿着两个时钟的贝克莱和休谟面前证明客观世界一定
是存在规律的,但我们每天还是通过科学研究探索着规律,并按照规律去解释世界、
改造世界。

但是任何一个有着科学态度的人都不应该忽视这些“异端”声音的存在。因为历
史的前行、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的进步都一再警告我们:今天我们相信的一切,
我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一切,没有人能保证若干年后不会被后人抛弃。

不是吗?

两万年前,人们认为把俘虏的肉当食物,用敌人的头盖骨做酒杯天经地义。今天
的我们不再这么想了;

两千年前,人们认为众神造人天经地义。今天的我们不再这么想了;

两百年前,人们认为三纲五常天经地义。今天的我们不再这么想了;

二十年前,人们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最大区别是走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
济。今天的我们不再这么想了;

两年前,人们认为私营企业主加入中国共产党决不能允许。今天的我们也不再这
么想了!

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并没有什么错,但如果我们仅仅相信自己所相信的,而对那些
仿佛是“异端”的声音充耳不闻,那么我们的后人很可能在某一天一边喝着茶一边
嘲笑我们是何等的愚昧无知,就如同今天的我们对待千百年前的古人那样。

- 33 -
第一章:辩论之道

不仅仅是那些我们认为是“天道公理”的论断,即使在我们看来严格没有问题的
推理,也可能仅仅是因为思考或认识的不够才导致我们“以为”“严格没有问题”。

记得当年哥白尼提出地动说(严格说来恐怕还不能算是他提出来的,古希腊就有
学者提出过这种观点)时,世人也提出了“严格没有问题”的推理来证明那是不可
能的——这就是“高塔问题”:如果地球在转动,那么从高塔上落下的石块一定会
偏离垂直线落到一边。但这个推论经实验证明是不成立的。于是没有什么人相信地
动说。

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当然可以说一句:“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惯性定律”。但
不要忘了,直到伽利略提出惯性定律,甚至于要到牛顿三定律被世人所接受的时候,
地动说才为世人所接受。这中间经历了150多年。谁又能肯定我们今天用现实中的现
象推导出一些结论来否定一种观点的时候,千百年后的人不会说一句:“那是因为
他们不懂得XX定律”?谁能肯定我们的思维中没有因为“不懂得XX定律”而造成
的不为我们所知的弱点呢?谁又能肯定我们一个看似没有任何问题的论断,其结果
不是让人类在黑暗中又一次多摸索150年?!

所以还是前文那句话:如果我们仅仅相信自己所相信的,而对那些仿佛是“异
端”的声音充耳不闻,那么我们的后人很可能在某一天一边喝着茶一边嘲笑我们,
就如同今天的我们对待千百年前的古人那样。他们用的词汇大约也将是“愚昧、无
知、落后、原始”等等——包括千百年后新发明的表示类似意思的话。

而且,他们比我们更有理由这样做。我们嘲笑古人,是因为古人自己并不能超越
自己所在的时空,在他们之前也没有多少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站在当时历史的角
度,他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却不同,地动说、飞机的发明、核
能被利用、个人电脑的普及等等事件都一再告诉了我们应该打破思维框架、在相对
真理多元论的世界里从多个角度和方向探索问题的道理。如果说古人由于受时空限
制犯了一个错误还可以原谅,那么我们仍然去犯那同样的错误,仍然不知道自己审
视自己的思维框架和心智模式,那被后人嘲笑恐怕只能说是活该了。

- 34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当然,承认这些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做一个虚无主义者。即使是笛卡尔自己,觉
得肚子饿了的时候大概也会去找牛奶面包而不是一直在那里思考是不是又有某个
魔鬼让我产生了饥饿的幻觉。事实上须要做的只是一件事——相信自己相信的,接
受自己接受的。在所有因为无法驳倒而不得不以一种科学的严谨态度去接受的理论
中,选择一种自己相信的。恰如电影《美丽心灵》中的一段对白那样:

Alicia:“……OK,well,how big is the universe?”

Nash:“Infinite.”

Alicia:“How do you know?”

Nash:“I know because all the data indicate the same thing.”

Alicia:“But has it been proven yet?”

Nash:“No.”

Alicia:“You haven’t seen it yet?”

Nash:“No.”

Alicia:“How do you know for Sure?”

Nash:“I don’t. I just believe it.”

驳不倒的东西,未必都要相信。“相信”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感情;“接受”是
一种科学态度,是一种理性。试图把“辩论”和“辩论赛”区别开来的人看到了生
活中辩论与辩论赛中辩论的不一样。因为在辩论场上,辩手所说的未必——如同在
生活中的辩论那样——是自己所相信的。有些朋友甚至认为这是辩论赛中辩手无法
“真诚”的根本原因。其实并非如此,如果生活中的辩论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论在与
人争辩,那么辩论场上辩手只不过是在向观众展示一种自己接受的理论而已。不要

- 35 -
第一章:辩论之道

问辩手是否相信自己的立场是正确的。辩手可以光明正大的回答“我不相信。但是
有些人相信。而且我发现有一套科学理论,可以证明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因此我不
得不接受它。今天我们只是把这个科学理论和这个逻辑推演过程展示给大家,以便
在交流中更好的认识这个问题。”

“把自己不相信,只是接受的观点展示给观众,以希望他们也接受。”有人把这
称为狡辩。其实这种作法是经常见到的。

记得自然辩证法老师给我们讲到科学哲学的三大流派的时候就承认,她是个逻
辑实证主义者。但那一节课中,她针对我们向每个学派提出的问题,分别用这种学
派的思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释。作为一位相信逻辑实证主义的教授,为什么要
把并不是她所相信的逻辑证伪主义、现代历史主义详细地讲解给她的学生呢?

1970年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而森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大家。但在
他那部风行50年,已经出到第十七版的著作《经济学》中,他却花费了大量篇幅去
向读者介绍与自己唱反调的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奥地利学派等等提出的观点。萨
老先生不是不知道他的这部著作已经被译成43种文字,在世界上无数大学里被作为
经济学的经典教科书来使用。他更不是不知道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
雷思早就预言“下一代人将会跟随萨缪尔森学习经济学。”那么他又为什么把他并
不相信的那些理论体系详细地介绍给读者呢?难道他不够真诚?难道他虚伪?难
道他想误人子弟?好像不是吧……

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和其他不可能在这里列举穷尽的学者一样,都非常清楚一
件事:按照他们相信的理论,的确可以解释非常多的现实,也可以在指导实践中取
得很好的效果。但是那些他们并不相信的理论也同样可以做到这一点。他们不相信
的理论中固然存在着很多自身无法解决,但在他们相信的理论中却解释得非常顺畅
的东西。然而他们相信的理论体系中也有一些问题他们无法解释,但这些问题用他
们不相信的理论可以解释得很好。所以他们在展示自己相信的东西的同时,没有忘
记他们反对者的声音。

- 36 -
第一章:辩论之道

不仅仅社会科学如此,自然科学也是这样。如果研究物理学,那么就有是否相信
相对论的分歧;如果研究数学,那就有是否相信有穷性的问题;如果研究生物学,
那就有是相信进化论还是用进废退的争议……

其实还有更有意思的。我认识的一位经济学教授忠实于芝加哥学派。但在他的宏
观经济学课上,我看到这位芝加哥学派的坚决拥护者拿着新古典综合派的著作《经
济学》向学生讲解书中介绍的供给学派与里根主义。好笑吗?有一点。但这才是“求
同存异”的科学态度。

对这种现象,网上流传的一篇名为《用辩证法的观点放屁》中有一段话做了很好
的说明:

“如果世界是那只大象,我们就是那一群摸象的瞎子。我们想知道大象的样子,
但是我们谁也不可能把这只大象摸完。所有的瞎子加在一起也不可能,如果你的一
生只能摸完大象的尾巴,你一定要认真去摸。如果你确信自己完全了解了这支尾巴,
你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要听见别人说大象像柱子或者像扇子就轻易改变自己
的观点。偏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听风就是雨,毫无自己的主见。如果你坚持的错
了,没什么大不了,一定有更聪明的瞎子给你指出错误。科学就是这样在成千上万
的错误中提取一个真理的学问。但是如果你对了,却没有坚持,世界就失去了一次
前进的机会。

另外你要随时记住:无论你是对是错,你只是了解大象的一小部分。要听听别的
瞎子怎么说。不能轻信,也不能不信。你别无选择……理性,批判和宽容,就是我
所说的最重要的东西。”

那么“辩证法”自身是不是绝对真理呢?也不是,或者更严格地来讲可能应该说
我们无法确定是不是。辩证法实际上是一个用来批判和推翻的武器,而不是用来粉
饰太平的东西。这一点马克思主义自己也是承认的:

- 37 -
第一章:辩论之道

“辩证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国的时髦东西,因为它似乎使现存事物显得
光彩。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了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
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
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
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2页)

其实辩证法不是要自己去证明某个命题——命题的证明最终是要靠实践的。但
是正是因为实践现在还无法证明事物到底是否不断发展、无限可分,所以才出现了
“相信”事物不断发展、无限可分的唯物辩证法。每当科学得出某种结论的时候,
辩证法的问题就是:“XXX一定仅仅就是这样了吗?”所以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任
何一个对命题的陈述都只可能是相对真理。事实上任何科学结论,如果不怀疑其结
论是否还可以分析的话,那么就会走向停滞。科学发展有其根基,而辩证法就在其
根基上戳出了可能的裂缝,从而使得理论有了发展的动力。如果说科学提供的是实
证的结果,那么辩证法提供的就是怀疑的精神。正是由于实证的结果,人类才取得
了辉煌的成就。而正是由于怀疑的精神,人类才从未在这辉煌的成就面前固步自封、
不思进取。因为怀疑与实证同样不可或缺,因此面对这个相对真理多元论的世界,
我们只能选择“相信自己相信的,接受自己接受的”。

同样的,这本《辩论通论》中所做的分析也是如此。这里对于辩论赛的一切思考,
都充其量只能算是相对真理。他也要倾听同样在摸象的其他瞎子的声音。甚至包括
“相对真理多元论”本身也是如此——在《通论》中之所以使用“我们所处的是一
个相对真理多元论的世界”这样的话而不是“多元化”也就是强调这只是一种理论
观点,尽管是被科学界和哲学界广为“相信”的观点。事实上1984年,不同学科专
业的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盖尔曼(粒子物理学家)、阿罗(经济学家)和安德森(磁
学物理学家)在研究“复杂性”的共同兴趣下走到一起,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成立了
以“复杂性”为研究宗旨的圣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他们设想借助计算机
工具,创建一门处理一切理论系统、现实系统复杂性的“一元化理论”。虽然二十

- 38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年过去了,人们还是没有能突破相对真理多元论的空间,找到可以实现大一统的真
理一元论。但整个科学界和哲学界都在时刻准备着聆听向这个方向研究的学者们的
声音。

“逻辑之辩”就是“真理之辩”

“相信你所相信的,用它去做普通的辩论;接受你所接受的,用它去打辩论赛。”
明白了这一点,这个看似荒唐的话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辩题就是真理,理所当然要
把他像其他真理一样去展示给观众。但双方的立场都是相对真理,只有借助于某种
理论体系才能得出一方的立场正确,而对方错误。反之亦然。所谓“逻辑之辩”,
就是选择一个证明自己立场所需要的基石,最后在这个基础上用合适的逻辑建构
“铁立论”。这个过程与其他通过科学理论研究发展以实现“求是明理”的过程是
一致的。所以“逻辑之辩”就是“真理之辩”。

举个例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2002年浙大求是杯决赛辩题:用和平手段 可以/不能 遏制恐怖主义。

正方:

1、 “用和平手段可以遏制恐怖主义”是非全称充分条件式。即正方必须论证“只
要和平手段运用得当,就可以遏制恐怖主义”。其立论基础我们用的是“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发展决定论。即把恐怖主义的根源归于贫穷、不平等等
经济基础问题。

2、 大致思路:

a. 恐怖主义可以看成一个动态的链条:
恐怖主义思想的产生与蔓延—>恐怖主义组织的建立与壮大—>恐怖主

- 39 -
第一章:辩论之道

义活动。

b. 遏制是产生实质性的阻碍。因此正方只要论证运用和平手段可以在这个
链条的任何环节上产生实质性的阻碍作用,则其立场成立。而反方必须
论证“和平手段在以上三个环节中都不可能起到实质性的阻碍作用”。

c. 实战中主战场放在前两个环节上。强调经济、文化、教育、宣传等手段。
而在第三个环节上强调安检等手段。同时辅以“怨怨相报何时了”、“呼
唤爱与宽容”的价值取向。

反方:

1、 “用和平手段不能遏制恐怖主义”是全称否定式。即反方必须论证“和平手段
无论如何运用,都不可能遏制恐怖主义”。其理论基础我们选用了制度经济学的
演化博弈论。即强调恐怖主义的根源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制度一体化的
客观要求与现实中制度多元化的矛盾(也就是“文明的冲突”)。这一点的导入
是对“贫穷、不平等等问题古来有之,恐怖活动也古来有之,为什么恐怖到现代
才发展为‘主义’?”这个问题的回答。

2、 大致思路:

a. 遏制恐怖主义分为对根源的行动和对恐怖活动的行动。必须依靠和平手
段与非和平手段的共同作用。

b. 对根源:恐怖主义的根源决定了从根源上遏制唯一的办法是全球性的
制度变革,而全球性的制度变革不可能通过和平手段达到(制度经济
学:通过改革一个稳定运行的制度以求得利益的增进,其结果只可能是
一部分人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损,总得益大于总受损。因此制度变革与
以国家为单位的即得利益集团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c. 对现实的恐怖活动:……

实战:主攻“对(现有的恐怖主义组织进行的)恐怖主义活动”的遏制。以制度
变革对抗正方的经济基础。以“正义的呼唤”定价值取向。

- 40 -
第一章:辩论之道

这场辩论的立论曾让我们伤透了脑筋,特别是当正方立论出来以后思考反方立
论时。(因为比赛是现场抽签决定正反方。)在比赛中我们持反方取得了胜利,而
当赛后我们的正方一辩在场下背诵她的一辩陈词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诚然
我们无法回答“用和平手段到底能不能遏制恐怖主义”,但基于那两个星期的思考,
我们认为这与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经济基础决定论,还是制度演化博弈论有
关。这个问题也许有明确的回答,但我们没有看到。根据两种不同的历史发展观,
我们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当然,可能在方家的眼里,我们这种分
析肤浅、荒谬到了不值一哂的程度,但这毕竟是我们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思考做
出的一点点分析。也许我们的分析中有很多的,甚至是根本性的错误,但错误——
只要不是“故意”去犯的错误——并不可怕。如果科学发展本就是在成千上万的错
误中总结真理的过程,那又有谁能说辩手的这个过程不是在“求是明理”呢?

其实如果看一看十年大专辩论赛中那些经典赛事,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真正让我
们久久回味的都是这种“真理的碰撞”。

93’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正方的“人性本善”延续了孟子的理论;反方的“人
性本恶”继承了荀子的衣钵。而“恶从何来”则是对人性本原论的发展。

97’国际大专辩论赛初赛。正方“世界各国应该全面禁烟”,立论扎根于“作为
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政府应该为保护公众根本利益而禁烟”。而反方则基于“政府
无权侵犯公民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得出结论,“世界各国不应该全面禁烟”。

99’国际大专辩论赛半决赛。“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何者更重
要”。正方的“边际分析法”与反方的“关键因素法”正是决策理论中相对重要性
判断的两大观点。

……

- 41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当然,相对真理多元并不意味着任何命题都一定是正确的,这就对辩题提出了要
求。这一点将在第二章专门讨论辩题的一节中进行探讨。

从多个方向朝着绝对真理收敛

逻辑之辩建立不同的框架体系,并从自己的框架体系出发对事物进行不同的解
释,在这个基础上对辩题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人对这个过程不以为然,认为这种不
同的解释根本是吃饱了撑的,因为“不管怎么解释,事实始终是事实”、“事实胜
于雄辩”。这些话当然不能算错,但必须把“事实”理解成纯粹客观性的——那恐
怕叫“现象”更合适。一旦表达的是“认识到的事实”,这话就大有问题了。最简
单的例子莫过于下面两句话:

一种植物属于哪个门纲目科属种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悲观者提醒我们百合花属
于洋葱科,而乐观者告诉大家洋葱头属于百合科。(《读者文摘》)

心理学和建构结构主义哲学通过大量科学实验指出,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
界的。我们会不自觉的去过滤信息,在解码信息时把自己的兴趣、期望、需要、动
机、经验、背景以及更重要的——已经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带入解码后的信息
中去。这就使得认识到的事实中不仅包含了客观事实的内容,还包含了主观性的附
加内容——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指出的“能动的认识论”。当然这也有好
处:让我们通过“联系”来把握事物,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它。但缺点也很明显:我
们从来不是看到事实,而是对我们所看的东西进行解释并称之为事实。

辩论赛正是强行打破个人的有色眼镜,让人同时看到戴着不同眼镜的人对同一
事物的不同看法。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对自己心中的那种解释丝毫不加怀疑。这也是
提倡“百家争鸣”的道理。

只有百家争鸣,才能采众家之长,实现“海纳百川”。了解了不同的解释,就能
在以后的认识中更全面、系统地理解问题,从而不局限自己的思路,让思想从多种

- 42 -
第一章:辩论之道

角度去求是明理。数学里求多元函数的极限时,如果自变量组是沿某一条路径收敛
于某个值,那么这个值未必就是正确的极限。同样,只从自己心中的框架去解释就
像是沿一条路径去收敛,所得到的也很难保证是正确的认识。辩论赛提供的是不同
相对真理体系,这些各自不同的体系框架在解释中演化,其共同的效果恰恰是从不
同的方向上实现了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收敛。

攻击的是什么?

既然辩题都是相对真理,那么还能辩论吗?辩手在场上怎么还能说对方犯了哪
些错误?那辩论赛不是只能只说自话,无法攻击,也无须防守了吗?当然并非如此。

不妨想想考试时的证明题,既然题目让我们证明一个不等式左边大于右边,那不
用问肯定是左边大于右边。但如果有学生写一句“老师你让我证明左边大于右边,
所以我知道左边一定大于右边”,那阅卷老师估计当场就得××◎◎了。

存在一个论证过程能证明辩题,并不代表对方给出的就是这样的论证过程,更不
代表他把论证过程都说清楚到了人人觉得没必要再问的程度。所以辩手当然可以就
对方没有说清的地方提问,当然可以就对方论证过程中的漏洞反驳。所以好的攻击、
好的防守,在观众心里应该形成的是这种感觉:“这话说得好!我也想问这个问
题,但没法像他问得那么精准。”、“这个回答妙!我心里也就是这么想的,但让
我去说是说不了这么清晰精彩的。”
(如果再往后面说,那几种情况到最后都是“真
不愧是辩手,比我厉害,佩服佩服!”)

甚至于明知道自己的立论中有漏洞而不说,同时去攻击对方的立论也是可以理
解的——尽管辩论赛中的这种行为常常被人冠之以类似于“不诚恳”的恶名而加以
责备。因为相对真理就意味着总会有一些问题难以解释。不管辩手有没有认识到,
他的工作都只是展示自己这种理论体系与逻辑推理的正确性,揭示这一相对真理中

- 43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存在的问题是对手的工作。这就像在想象里把对正方证明的过程交给左半脑,而把
对正方质疑的工作交给右半脑一样。这种人为的分割是为了使比赛能够有对抗性。

其实这种情况在其他竞技比赛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没有哪种比赛中一方敢肯定
自己是没有漏洞的,也没有哪一种比赛不是在攻击对方的漏洞。五子棋比赛中经常
出现走一个对方的必胜局。很多大师直言:我知道怎么走能成必胜,但对方知道
吗?李昌镐常常很早就放出胜负手。因为他的算路比别人远,比别人精确。比武中
这种情况就更多了。独孤九剑“攻敌之不得不救”就不说了。谁不知道自己的武功
中有漏洞呢?我的武功中的漏洞,我不知道而你知道了,那么你水平比我高,我输
了也是应该的。我武功中的漏洞,我知道而你不知道,我用这招胜了你也是正常的。
如果这也叫不诚恳,而不诚恳的比赛就不应该进行,那诸如围棋、象棋、五子棋、
桥牌等等智力因素占主导的竞技活动恐怕没有一项不应该禁止,甚至击剑、拳击、
散打等等活动也要列入禁止之列。

所以只要辩论双方本着一种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本着一种求是明理的态度去辩
论这就已经够了。我的理论中有漏洞,即使我知道,场上我不说也是正常的。因为
指出这种漏洞是对手的责任。而指出对手的漏洞则是我的任务。比赛就看谁更有效
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至于自己理论中对方没有发现的漏洞,场下我们可以再讨论。
这就像围棋下完后的“复盘”一样。

这个过程,就是“以学心听,以公心辩”。

小结

因为这是个相对真理多元论的空间,因此借助于不同的相对真理体系,就可以得
出一些彼此矛盾的相对真理。在特定的时期,没有办法判定何者为真,何者为假,
只能借助某种大家觉得有道理的分析或猜想把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入一步。这个过程
也正是一切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人类“求是明理”的过程。逻辑之辩的过程
也正是通过不同的相对真理体系去建构一个“铁立论”,从而把两个相互矛盾的相

- 44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对真理展示给大家,同时通过提问使所有人对这个问题产生更深层次认识的过程。
因此逻辑之辩实质上就是真理之辩。这两个不同的相对真理体系从各自不同的角度
对客观存在的同样的现象进行不同的解释,从而使人突破自身思维局限,从多个方
向上实现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收敛。

这个设计也逼迫辩手、观众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甚至是去思考那些我们一开
始认为丝毫没有道理的问题,去倾听那些我们一开始认为丝毫没有道理的声音。人
类须要学会倾听,因为经验发现很多次当我们静下心来去听对一个本不能相信的观
点的论证时,我们往往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有道理。但遗憾的是,我们在生活中
并不总是有兴趣去主动倾听一个与我们意见相左的声音。甚至于也懒得去思考我们
坚持一些东西是否真的有足够的理由,而另一些东西是否真的可以让我们心安理得
的嗤之以鼻。可是在一个相对真理多元论的世界里,在一个相对真理的空间中,不
能倾听不同的声音只能让自己固步自封,不再与时俱进。而辩论赛提供了这样一个
舞台。辩论赛的过程并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通过强迫辩手去思考一个自己并不一
定相信的相对真理,然后把在思考中使用的理论、建构的逻辑展示给大家,从而让
我们对同一个问题倾听不同的声音。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理性、批判与宽容。”
倾听这不同的声音,然后去思考、去判断,认识才能深化、科学才能发展,而我们
也正是在这种过程中一步步地去“求是明理”。

其实这个道理出家人看得很清楚,佛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华
严经》)即使小如一朵野花,也可能蕴含着一个不为我们所知的世界。不仅仅不同
的世界道理不尽相同,即使是同在佛的世界里,不同的流派(“叶”指佛家的不同
流派)也都有各自不同的,但同样至高无上的“我佛如来”。所以佛家把外人叫做
“辩驳”的过程称为“印证”。因为辩论的目的不是驳倒旁人,而是聆听不同“如
来”的教诲,以使自己能带着一种宽容平和的心态自那真如世界证明无上菩提。

- 45 -
第一章:辩论之道

第四节:辩论赛的基本原则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先总结一下我们在前两节中得出的一些结论:

1. 辩论赛的根本目的是“求是明理”。

2. 大专辩论赛在本质上是对人们思考问题过程的模拟。

3. 大专辩论赛在形式上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模拟。

4. 辩论赛中,每方辩手的工作由两个方面构成:论证己方立场的正确,揭示对方论
证中的问题。比赛就看谁更有效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5. 辩论赛可以成为,而且应该成为“真理之辩”

基于这些,我们就可以得出为了完成“求是明理”的目标,辩论赛中必须遵守的
基本原则,这也就是“辩论之道”。

强调知识底蕴

辩手拿到辩题以后,通过对辩题的分析确定相关的领域,进而对与辩题相关的各
种前人已经做过的讨论——可能是辩词、BBS上的讨论集,也可能是论文、理论、
学说等等——进行分析。这一步有两种可能:如果辩题所给出的命题是诸如“人性
本善”、“美是主观感受”这样已经存在了很多讨论的题目,那么可以直接从“理
论的丛林”中选择用于证明己方立场的理论体系。而如果不是这样,那就须要用相

- 46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关的各种知识进行推演,看看哪一种能够更有力地证明所持的立场。不过无论是哪
种情况,大都还须要辩手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和创新。准备一场辩论赛的过程实际
上就是写一篇论文或者说做一个课题的过程。前一阶段类似于文献综述,而后一个
阶段则是辩手自己的“边际贡献”。对对方的立场,当然也是做类似的分析。

在这个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对辩手来说,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足够的知识
储备。蒋昌健在《以学心听,以公心辩》中谈到“对方陈词中的观点、立论、逻辑
事先皆在暗处,场上不及一秒的反应时间是谈不上同辩友耳语商榷,或做什么翻书
看笔记的把戏的。若不是平时知识积累具一定规模,辩论队员必将会在场上顾左右
而言它,甚至到一时语塞、不知所云的境地。……倘若对方引证一个几乎可置你方
立场于死地的观点,你又想不出妙招挡架,便极可能以为对方丝毫情面不讲,从而
自己血压升高,语速加快,苛刻挖苦之辞鱼贯而出,原先那个绅士淑女派头荡然无
存,落入了谩骂、无端攻击的窘境。反之,当时若能及时调动知识底蕴,行以毒攻
毒之招,用避实就虚之计,言词自然可入情入理。将沉稳大度、从容不迫之风度气
质昭然于众,必令评委和观众赏心悦目。言之以理,晓之以情,驳之有度,辩之有
节才是真正辩论之道,否则辩论与街头巷尾的吵架叫街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这一
段话可以说把辩手在辩论场上对知识储备的要求描绘得淋漓尽致。

其实不仅仅在场上,对知识储备的要求从拿到辩题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复旦和
西交成为十年大专辩论赛的经典并不是偶然的——他们每位辩手在准备辩论赛期
间读的书多达两三千本!这个道理其实不难理解:只有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
扩展自己眼中的“理论丛林”,从而也才能找到更多的支撑自己立论的根据。毕竟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如果没有这一切,心中只知道一种理论、一种世
界观、一种价值观、一种人生观,那当然只能得出一种结论。而当这一结论与自己
抽到的立场不一致时,那自然只好用诸如“巧下定义”、“口袋战术”等等所谓“技
巧”了。

而对于有足够知识储备的辩手来说,这就根本没有必要了。要谈“重义轻利”,
儒家的著作汗牛充栋;要看“重利轻义”,墨家的思想博大精深。正方按边沁的观

- 47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念:“行为应该保证群体福利最大化”;反方照帕雷托的理论:人与人的福利不可
叠加,何来“群体福利最大化”?我讲民主,他说多数人的暴政;他重科学管理,
你摆霍桑实验;你举卡尔纳普,我有费伊阿本德;我引卢梭,他对萨特;他搬韦政
通,你会请杜维明;你称凯恩斯,我必抬哈耶克……

这是抬杠吗?如果是在生活中,是这样。但在辩论场上,这不是。因为辩论赛本
来就是对两种在某个地方互为矛盾的相对真理的展示。

可以看出,辩论赛对辩手知识底蕴的要求是相当高的。这其实从大专辩论赛在形
式上是对课堂教学的模拟就可以得出——在辩题涉及的问题上,辩手是老师,观众
和评委都是学生,学高方能为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底蕴,如何能向观众展示深层的
思考?又如何能向观众解释他们心中的难题?

重视学习与思考的能力

如果只说知识底蕴,那莫非就只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人才能当辩手了?事实
当然不是这样。更进一步讲就是如果仅仅这样,那就差不多就没有人能当辩手了—
—辩论赛潜在的命题空间涉及人类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谁敢说自己已经有了“足
够的知识储备”?

所以这里说的“足够的知识底蕴”并不是要求辩手在参加辩论赛前就要有的。参
加之前,辩手要求的实际上仅仅是一项能力——学习的能力。

辩论赛的准备过程是辩手自己进行“求是”的过程。在这个阶段,辩手应该做的
就是从前人的研究、思考中去学习。这就是“自启”的含义。

打过那种通过认认真真的准备然后才上场的辩论赛的人可能都有过同样的体
会:当自己对很多本来认为绝对正确的问题去分析、查阅大量资料的时候,往往会
发现原来竟然有着大量的反对者做了大量的论述。那么多的反驳从各个角度扑面而
来,而对反驳的反驳也丝毫没有退缩。这个学习的过程类似于写论文之前都要进行

- 48 -
第一章:辩论之道

的作“文献综述”的过程。

打辩论赛的人智商一般来说都不低。只要愿意去学习,不管时间多紧,总能学到
一些自己事先没有想到的东西,能够对问题的认识再向前推进一步——毕竟先人们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能成书了,而一般来说辩手还做不到。也用不着担心时间太
紧,看的书还不够——这世界上没哪个硕士生或者博士生写论文前是已经把相关领
域内的所有文献资料都阅读过了的。这不过是文献综述作得多与少的关系。重要的
是在前人思考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最后汇成证明己方立场的立论。不管是
大学生还是中学生,辩论都没有必要担心自己由于知识水平面所限,对问题的认识
会不会很肤浅。重要的是相对于台下的观众,是否超过他们没有经过这些学习而思
考辩题的层次。之所以要超过,还是那句话——学高方能为师。而只要去学习,想
做到这一点总是不难的。(顺便说一句,这里还体现出了辩论赛对辩手的一个重要
的锻炼——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条件下快速学习。而在这个充满变革、强调学习的现
代社会,这毫无疑问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当然,辩手也不能仅仅考虑超过观众的认识层次。因为辩论赛不是演讲比赛,正
反方是对抗的。如果对问题的认识层次上不能超过对手,那在场上难免会缚手缚脚。
以《人性本善》那场辩论而言,正反双方的认识层次显然都超过了一般观众的水平。
但反方显然更胜一筹,于是他们的胜出也就无可争议了。

因此,所谓“足够的知识底蕴”中的“足够”是一个动态的标准。在谁也不知道
对手准备到什么层次的时候,这只能取决于辩手自己的抉择。只要给辩论双方是同
样的准备时间,也就不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只不过很显然,谁在拿到辩题前已经做
过大量的学习,谁就更能——至少在概率上——在辩论赛的准备中占据主动。

所以复旦把他们的成功总结成五个字——读书的胜利。

- 49 -
第一章:辩论之道

那么如果说有辩手想打辩论赛,可是既没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又懒得去学习,那
怎么办呢?很简单,想想应该怎么对待一个不但肚子里没有多少货,而且还懒得学
习的老师就够了。

以学心听,以公心辩

在我们大脑中进行的那场辩论赛,左半脑和右半脑都只负责展示某一方的立场。
在现实中的辩论赛里,双方辩手的工作也都只是证明自己那一方的相对真理。如果
我们结合“辩论赛在形式上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模拟”,那就更容易理解抽签决定
立场其实没什么不正常了——抽签决定立场决定的只不过是一位老师这节课讲的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讲的是《孟子》还是《荀子》,
讲的是凯恩斯还是哈耶克,讲的是相对论还是牛顿力学……他讲这个仅仅是因为
“这节课”他负责讲这个,他没有讲那个也仅仅是由于“这节课”的名字不叫那个。
至于他不讲的那个东西,是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的同伴——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对
手——的工作。

但是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摸象的瞎子,无论是赛前准备双方立场还是只准备一
方,我们都不能保证自己已经把辩题涉及到的所有方面一览无余,对方完全可能在
场上提出与自己所想不一致的理论与逻辑来证明他们的立场。就算理论和逻辑一
致,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释也未必相同。因此不仅仅赛前的准备,在场上倾听对方
的发言也同样是一个学习或者说求是明理的过程,这就是“以学心听”。

辩手和观众一起去听对方的立论,在场上向对方问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代表着
或者引导着观众的思想。观众想到而没有机会问的问题,辩手代表他们来问;观众
有感觉甚至连感觉都没有,但确实存在的漏洞——而不是将对方立论进行曲解以后
炮制出的无中生有的“漏洞”,辩手用问题加以引导,使观众能够发现和理解。代
表观众,站在公立的立场上去向对方提出每个问题,这就是“以公心辩”。

由此可见,辩论赛要求在倾听对方发言,理解对方意思的基础上去表达不同甚至

- 50 -
第一章:辩论之道

是反驳性的意见。但这种攻击与“找碴”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做到了“以公心辩”。
有关倾听的内容在第四章第四节《从“表达”到“沟通”》中还将有详细的分析。

要“技巧”不要“伎量”

如果辩论赛是这样一种活动,那么辩论场上那些技巧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难
道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会用到辩论技巧吗?不会。那辩论赛中的辩论技巧是不是应
该取消呢?恐怕也不能。很多观众,特别是那些后来成为辩手的观众,最初正是为
这些辩论场上的华丽语言、机智幽默所吸引的。如果没有了这一切,恐怕辩论赛就
成了沉闷的学术研讨会了。无论是辩手还是观众,这一点显然都是不希望看到的。

可是很显然,观众和评委又对辩论技巧有些讨厌——正是辩论技巧使得很多人
觉得辩手是在“做秀”。这说明通常我们不加区分而说的“辩论技巧”,实际上有
“技巧”与“伎量”之分。理解这个区别对于辩手、评委、观众来说都是非常重要
的。

如果理解了辩论赛在形式上是对课堂教学的模拟,那么什么是好的辩论技巧—
—或者直接说“技巧”,什么又是哗众取宠或其他形式的“伎量”是很容易回答的—
—只要想一想学生喜欢听什么样的老师讲课就够了。

没有学生喜欢老师上课的时候只是把书念一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闻不问。所
以观众在辩论场上也不喜欢看到辩手照本宣科,回避问题。

没有学生喜欢老师讲课时非常死板,只是把问题证明过程一二三地列在黑板上,
即使那非常清楚而有条理。同样观众也不喜欢辩手在场上只是给出枯燥的证明,尽
管那可能足够严格。

学生喜欢老师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喜欢老师既能旁征博引又能围绕讲课的中心,
喜欢老师能把枯燥晦涩的理论用精彩的比喻、类比、事例等等表达出来,让学生在
笑声和掌声中真正理解问题。

- 51 -
第一章:辩论之道

我曾见过一位教授。同样是教《管理学》,他的课年年爆满。三百人的大教室每
节课连窗台上都坐满了人。几乎每节课都会有几次全场鼓掌、大笑的情况。很多人
曾经在BBS上讨论为什么他的课这么受欢迎。得出的结论可以归为四个字——寓教
于乐。管理学干涩的理论在他的嘴里变得生动活泼。当同学们在畅快地大笑中结束
两个半小时的课后,往往觉得从那些幽默的话语中领会了深奥的道理。而这样记住
的东西,比死记硬背的更牢固,也更能灵活运用。

对比一下辩论赛就会发现同样的问题。

“恶花如何结出善果”是技巧,但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用这个类比说明了人性之
本是善是恶的深层矛盾;“珍珠可以养颜”是技巧,西交用它把“高薪可以养廉”
解释得让人心悦诚服;手持玫瑰娓娓道来是技巧,而人们在诗情画意的愉悦中领会
了“主观普遍性”的哲理;煽情更是技巧,结果“赛场其实就是你我的人生”让人
先低头瞑思,而后击节三叹……

陈词中如此,对辩中也是一样。可以看看下面这两段话:

反方三辩:“《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如果不是为了取得真经这一结
果的话,那他们是不是只为体验九九八十一难呢?”

正方三辩:“这个问题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想过了。我常常想,你说唐僧为什么
不让孙猴子把他背上,然后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就取得真经了?他
为什么要骑着白龙马嘎达嘎达地走呢?”

反方三辩:“……钻井工人在钻井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钻出石油,是不是免费
在为地球扎耳朵眼呢?”

反方一辩:“……消防员如果不是为了扑灭大火这个结果,他难道是在打水仗
吗?打水仗不剌激,不如火上浇油更好玩。”

这几段话就是很成功地运用了好的技巧。正方对唐僧取经过程地描述、反方的
“免费为地球扎耳朵眼”、“打水仗”、“火上浇油更好玩”这些都是技巧,但其
用意却不是纯技巧性的,而是为了通过驾筋斗云和骑马的速度对比(通过遣词和语

- 52 -
第一章:辩论之道

气)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取经重的是过程;是为了通过“钻出石油”和“扎耳朵眼”、
“救火”和“打水仗”的巨大反差,让观众更好地体会结果不同对事件本身意义的
影响。

可以把这些和纯技巧对比一下。

“您还会去感激他的救死扶伤吗?我想恐怕您的钱包是九死一生了。”

“对方辩友可不要说,谈恋爱就是‘短平快,一脚踹’。”

“OK!过程,我选择,我喜欢。”

这些技巧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其中并没有向观众提交任何有意义的信息。观众从
这些话中感到的仅仅是语言的巧妙。

好的辩论技巧与哗众取宠之间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为了更好的说明已方的道
理,或者更好地让观众领会对方的错误。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解释大专辩论赛在辩论技巧上比十年前有很大的发展,但
观众去越来越觉得反胃,可是在反胃的同时,又的确存在很多辩论技巧让人赞叹不
已的原因了。因为现在大专辩论赛中多的只是纯技巧。当然,这种纯技巧如果只是
偶尔有一两句,那并不能说一定不好——可以当开胃或爽口的佐餐小菜,但如果用
得多了,甚至于忘记了什么技巧与伎量之别,那就想象一下佐餐小菜吃多了的感觉
吧。

不同的老师上课有着不同的风格,即使是好的老师上课也会有不同的风格。类似
的,即使同样是好的辩论、好的辩手、好的辩论技巧也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像雄
辩、花辩、儒辩、谈笑辩等等。但不管是白猫黑猫,都得按照是否能够在辩论场上
更好地使所要陈述的“理”在观众面前得到更好的“明”为标准来评价谁是好猫。
因为辩论赛的目的还是“求是明理”。

- 53 -
第一章:辩论之道

没有人有权利说“X方观点是错的”

辩论赛是展示两个互为矛盾的相对真理的过程,当然没有人有权利说哪一方的
观点是错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比赛是否获胜和立场是否正确——甚至和评委是
否支持该立场——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不仅评委心里要明白这一点,辩手更应该
如此。中山大学的辩手在训练时就被告知:在场上绝对不允许说“对方观点错误”。

须要注意的是没有权利说“对方观点错了”并不排斥在场上说“对方辩友错了”
这样的话。因为对方的观点是相对真理并不代表他的论证一定没有问题。而指出对
方论证中的漏洞又恰恰是辩手的责任。所以说“对方犯了几个错误”并没有什么不
可以,只要讲清楚为什么说对方犯了这些错误。当然有些辩论队是连这样的话也不
允许说的。不过这个是更高层次的风度与语言婉转的问题——有点像老师在批评学
生的时候未必一定要说“你犯了XX错误”——而不是基本原则性的问题了。

不允许诡辩

首先须要确定,在相对真理多元论的世界里是否还存在诡辩。应该承认的是,在
一些反理性主义者那里是没有“诡辩”一说的。不过在这些学者眼里,用理性的思
考去“求是明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谓科学也不过是另一种宗教。而我们既
然还要进行“求是明理”的辩论赛,所以依然认为诡辩是存在的。

所谓诡辩,是指在立论在借助于一个理论体系以求证结论成立的过程中,又违背
了这个体系内的理论。虽然辩论者可能并没有把该体系中与立论相违背的具体理论
表达出来,即当仅看立论本身时,它是自恰的——所以不存在自相矛盾——但这当
然也不是“求是明理”的态度。此处的“理论”是广义的,包括了语言体系。比如
类似“合同异”、“离坚白”等辩论,放在名家“名”与“实”的讨论语境下是可
以的。但公孙龙“白马非马”放在了现实语境中就成为诡辩了。再如97年国辩决赛

- 54 -
第一章:辩论之道

中反方混淆了任何逻辑体系都接受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之别也是典型的
诡辩。

关于诡辩,须要注意的是不能用另外的体系来说明一个理论是不是诡辩。否则这
世界上只怕根本找不到一个理论不是“诡辩”。这一点也是可以由相对真理多元论
直接得到的。

不允许有任何欺骗性的行为

思考问题时不应该自欺欺人,老师不可以欺骗学生,而辩论赛在本质上是对思考
问题过程的模拟,在形式上是对课堂教学的模拟,所以辩手在场上不允许有任何欺
骗性的行为。

这一点在全辩、国辩这样的高级赛事中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但在一般校园内的
辩论赛中,编造事实数据即使不说多,也不算少了。像类似于“日本学者‘能蒙九
蒙’先生指出……”、“莫斯科大学教授‘让尼胡吐夫斯基’说过……”这样的“名
人名言”就更多了。

这既是很多人把辩论赛仅仅看成是口舌之争、技巧之辩,仅仅看成是展现机智幽
默、语言之美的结果,也是这种看法在观众和辩手中进一步扩大的原因。尽管欺骗
性的行为只是使这个恶性循环不断加强的原因之一,但由此一条,对辩论赛的这种
认识对大量还处在学生时代的辩手成人与成才造成的潜在危害已经可见一斑了。

尽量不要回避问题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没有学生会喜欢总是回避问题的老师,

- 55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当然也就不会有观众喜欢总是回避问题的辩论队。辩论赛的目的是“求是明理”,
而对手的问题是代表观众提出的,因此辩手回避对手的问题就等于是间接回避了观
众提出的问题。这不但不是“求是”的态度,更使“理”无法得到阐“明”。因此
除非无法回答或者确定这个问题根本与辩题无关——这表示提问者已经不能代表
观众了——否则回避问题是不可取的。

尽量不要回避问题并不仅仅直接因为辩论赛的目的是“求是明理”。为了使观众
能够身心愉悦地进入“求是明理”的过程,辩论赛必须能以精彩的对抗吸引观众。
这一点在后面分析辩论赛的一般均衡问题时还要进一步的展开。

尊重对手

正如前面所说的,辩手的工作是将“理”向观众阐“明”,而对手在对抗中实际
上是作为观众的代表而存在的。因此不尊重对手,就等于是不尊重观众。如果再加
上评委从广义上讲也是观众的一部分,那么不尊重对手也等于是不尊重评委。无论
是思考问题的过程还是课堂教学的过程,辩论赛归根到底都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天
底下——除了受虐狂——没有人喜欢和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交流,因此辩手要做好
“求是明理”的工作,就必须尊重对手。

举例来说,心理学上讲,人们对某个故事感觉到很幽默有几大原因,其中一种就
是“没想到他办了这么愚蠢的一件事”。如果辩手在场上回应对方攻击时话里话外、
语气姿态带着一种嘲讽,那往往很能从这个角度激发观众的幽默感。事实上辩论赛
中有很多“效果”就是通过让观众感觉到对方问了个愚蠢的问题或者犯了个低级的
错误而发笑的。但是即使的确这些问题是愚蠢的、错误是低级的,也难保观众中不
会有人想问同样的问题。那么可以想象当他和其他观众一起大笑甚至鼓掌的时候,
心里会想什么呢?“幸亏问这个问题的不是我……”于是他回过头一见到是辩手的
就说“以后可不敢跟你吵架了,你的口才如此了得”自然也就不奇怪了——一朝被
蛇咬,十年怕井绳嘛。

- 56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因此辩手应该在场上记住一件事:任何对对手的讽刺、挖苦、反诘、人身攻
击……都相当于是加诸于观众与评委的身上。像“对方辩友你有没有良心!”“你
有胆量就再说一遍!”等话语,显然就非常不合适了。

除了在遣词造句、语势、体态等方面,尊重对手还体现在注意倾听,在不曲解他
人意思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反驳意见。树一个假想敌再去“打倒之”固然简单,但
曲解他人再进行反驳又如何能谈得上是对对手的尊重呢?所以厦门大学辩论队提
出了一项自我要求:要“微笑着倾听,真诚地反驳”。所以他们的四辩王一鸣在场
上说的是“如果我们让对方产生了误解,我觉得很遗憾”,“我们的立论如果让观
众也产生了不理解,我们很遗憾”(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邀请赛)而不是常
见的“这是对方的栽赃”、“对方曲解了我方的意思”甚至不是“对方误解了我们”。
这样的辩风观众和评委都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尊重辩题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要尊重辩题了:学生兴冲冲拿着一道题目
去请教老师,结果老师却把题目胡乱解释一通。把学生侃晕以后,老师走了。

尊重辩题,归根到底还是对观众的尊重。辩题一般不会是非常生僻的话题,如果
是人类文明探索中的经典话题,那显然有着约定俗成的解释;而如果是生活化的辩
题,生活中大家讨论也都会有一种共同的解读。既然辩题代表的是观众的意见,辩
论赛就是向观众解题,那么拿着一个中了“面目全非脚”的辩题讲给大家听,这种
对辩题的不尊重也就是一种对观众的不尊重。

不过这个问题存在一处例外:如果辩题在大家讨论中没有形成共同的解读,或
者之所以会有争议的确是由于对同一语词作了不同的概念界定时,所谓的“定义之

- 57 -
第一章:辩论之道

争”就不能说是违背本原则的了。事实上现代哲学研究已经发现,的确有不少问题,
当讨论得足够深的时候就发现会有争议完全是由于大家对辩题中的概念作了不同
的理解。这种不同可能是量上的,也可能是质上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定义之争”
就反而是必然、必须且应该的了。

对于“尊重辩题”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对辩题的解读上。这个问题在第二章第五节
《辩题选择》中还将作更深入的分析。

尊重评委和观众

这一条看起来似乎没有必要提——谁敢在场上不尊重评委和观众?可是从前面
两点可以看出,不尊重对手、不尊重辩题,实质上都是间接地不尊重评委和观众。
本来这两点都是“尊重评委与观众”这一点的派生,是可以并在这一点里的。但“尊
重对手”与“尊重辩题”两点在辩论赛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还是单独列了出来。

除去这两点,“尊重评委和观众”也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

很多辩手在打完一场比赛——特别是输了比赛——的时候,都会感叹两件事:
一是观众档次太低,只会对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瞎起哄;二是评委水平太次,根本
不懂得去听他们精心准备的立论和逻辑。从校园内部的比赛到全国级别的比赛,都
不乏这种声音,甚至于有的比赛出现了在评委点评时就有辩手插话直斥其非的场
面。

可是既然大专辩论赛在形式上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模拟,既然辩手和观众相当
于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那么对于一堂没有考试或者其他压力的课,已经坐到台下的
学生不想听课的时候老师是更应该从学生角度还是从自己的角度想一想呢?学生
听不懂的时候老师又应该从哪个角度多想一想呢?很多辩手也同时身为学生,学生

- 58 -
第一章:辩论之道

不是经常责怪老师讲课水平太烂吗?如果一两个学生上课听不懂那可能是思想开
小差或者的确是脑子只有在其他课程上才更灵活一些。可是如果一屋子的学生都有
同样的感觉,那恐怕更应该反思的就是老师讲课的水平问题了。如果气愤于观众和
评委“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错误怎么都听不出来?!”那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想一
想: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错误我都没有能反驳掉?这原本是送上门来的得分好机会
呀!

其实,辩论场上,评委和观众从整体上看都是站在相对中立的角度来听双方的立
场,除非是极简单的常识错误。否则由于自己不知道某个理论是否正确,或者是否
如自己想的是错的(可能辩手对此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如果用评委或者观众心中的
理论反驳他一样可以解释),大家所做的都是听对方是如何回应的。如果对方没有
反驳,那么大家往往就会认为在这个点上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全球最大的公司沃尔玛有两条著名的店规:

1、 顾客永远是对的。

2、 万一顾客真的错了,请重读第一条。

沃尔玛的目标是为顾客提供服务,而辩论赛的目标是向观众阐明道理。因此观众
和评委就相当于顾客,而辩手就相当于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店员。老师要尊重学生,
店员要尊重顾客,辩手也同样要尊重评委和观众。所以面对观众所表露出的辩手不
愿意看到的行为,辩手更应该想想自己的问题:是不是逻辑性还不够清晰?是不是
语言技巧还不够吸引人?是不是语言体态还不够有亲和力?如此等等。

余世维先生在他的《成功经理人》讲座中说:“生活中只有两种行动,要么就努
力的表现,要么就是不停的辩解。”辩论赛对于很多还是学生的辩手来说是一项锻
炼。他更应该锻炼的是辩手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助长一种把责任推给他
人的态度和口才。

- 59 -
第一章:辩论之道

小结:

强调知识底蕴和学习能力、“以学心听,以公心辩”、强调好的辩论技巧、不允
许说“X方观点是错的”、不允许诡辩、不允许有任何欺骗性行为、尽量不要回避问
题、尊重对手、尊重辩题、尊重观众和评委以及其他我们还可以通过继续深入思考
与分析得出的原则,其实都是源于一个事实:辩论赛既是一项游戏,又不仅仅是一
项游戏。

说辩论赛是一项游戏,因为大约没有什么辩手是抱着“求是明理”这样崇高伟大
的目标来打辩论赛的——这就像我们平时打篮球踢足球没谁想着是为了体现——
或有朝一日体现——什么“智慧”、“力量”、“意志”等等体育精神、体育之美
一样。我们只是为了这个东西好玩或者和这些人一起感觉很好就参加进来了。这没
什么奇怪,就连乔丹或者菲戈估计和我们也只是“喜欢”程度上的区别。但对辩论
赛这项活动来说,大多数的参与者都是那些人格——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待
人处世的方法等等——正在形成时期的青年和少年,所以她不可避免地会在潜移默
化中影响到参与其中的每个人的一生或者至少是相当长的时间——辩论赛打得越
成功,投入时间越长的人越是如此。因此她也就不再仅仅是一项简单地游戏了。

从这个角度分析下去,我们可以把打辩论赛的人分为三类:辩痞、辩手以及辩
士——当然如果有人说“辩棍”也只能由他。在参加辩论赛的人中间,可以说没有
多少人会想着要往辩士的方向发展,更多的只是想做一个辩手。但正如参加体育活
动一下,即使并没有想着自己是在“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生命永远拼搏进
取的精神”、“挑战自我极限的勇气和毅力”等等,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在木板地
或者绿茵场上球冲人踢朝人砸、过不去就一拳把对方撂倒或者把人撞翻了还呲牙一
笑:“兄弟,这样冲撞都受不了还来现眼?”没有人可以这样做。因为我们可以不
去想着展示或体现体育之道,但不应该违备体育之道——也就是那些体现体育之道
的原则。没有必要要求或者哪怕仅仅是提倡在校园里踢足球的人都要努力成为罗纳
尔多或者贝克汉姆,但决不应该允许或者助长他们在不自觉中成为足球流氓。

- 60 -
第一章:辩论之道

辩论赛也是如此。

如果说能否主动体现和展示辩论之道是“辩士”与“辩手”的区别,那么是否能
遵守和不违背辩论之道就是“辩手”和“辩痞”的分水岭——前者是辩手可以自由
选择的发展方向,而后者是“辩手”必须坚持的操守底线。

对辩论赛来说,参加的人并不是都想成为辩士,但这决不意味着就可以向着辩痞
的方向努力。对人生来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成为体现“真善美”的圣人,并不
是每个人都想要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向着“至善”这个地平线前进。但这决
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突破“真善美”所对应的道德底线。

于是回到本章开头时提出的那句话:

辩论之道,在自启、在明理、在止于至善。

- 61 -
第一章:辩论之道

- 62 -
第二章

辩论赛的竞争战略
分析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63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导 言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为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提供咨询报告而写成的《企业必须面对
未来》中用这样一段话描述了战略的重要性:“对于没有战略的企业来说,就如同
在险恶的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穿行,最后很有可能
就迷失方向。即使飞机有幸免于坠落,也有耗尽燃料之险。”

其实对于战略的重要性,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早就有了关注,从孔子的“人无远
虑,必有近忧”到韩愈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都在说明这个道理。战略之所
以重要,是因为它决定的是“活着还是死去”。为什么有些人、有些组织能够获得
一时的成功,但这种成功转眼烟消云散?因为“成功”、“生存”和“持续成功”、
“一直生存下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缺乏远见的人,没有战略的组织很难在变化
的世界中生存与发展。

并不是只有企业才需要战略。个人发展要有“职业生涯规划”,这属于人生的战
略。企业推出的产品要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这就是产品的战略。国家制定
方针政策,其实质是制度产品的战略。辩论赛如果从电视台的角度考虑是一种产
品——电视节目;如果从更广义的主办方角度考虑,是一种活动的组织方式——也
就是一种制度产品,因此理所当然也需要进行战略思考。

以央视的大专辩论赛为例。电视节目也有战略分析,只不过换了个名字,叫“策
划”。关于“策划”的理论有很多,包括事前行为说、管理行为说、选择决定说、
思维程序说等等。其实这些在战略理论中都有对应。一般来说,“策划”是为实现
某个目标,在尽可能全面、客观、科学地认识与该目标相关事物的基础上,制订出
有助于实现目标的最优行动步骤、计划指南。(张联,《电视节目策划技巧》,中
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P2)而电视策划则是“电视频道、电视形象、
电视活动及电视栏目、节目的策略规划思维过程。是对电视频道及栏目节目整体性
与未来性的策略与规划。”(项仲平,《电视节目策划》,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年5月第1版,P31)可见简单的说,电视节目策划就是对电视节目进行战略管理。

- 64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战略”这个词往往会给人一种很玄乎的感觉。其实简单地说,狭义的“战略”
是指方向定位的确定;广义的“战略”则不仅仅要确定方向,还要选择沿着方向前
进以到达定位点的方法与途径。从整体上看,战略分析实际上是要回答三个问题:
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为什么?

三个问题可以归结到一个核心: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是
动态的,也就是“为什么能够生存下去”。以企业战略为例,对于某个确定的企业,
其存在的理由不在于“赚钱”这个人人都承认的理由。关键是说明企业为什么能够
赚钱。而要说明企业为什么能够赚钱,就必须考虑顾客、股东、员工等等所谓“利
益相关者”为什么需要这家企业以及企业能够为这些利益相关者做点什么。按照这
种思路来讨论这家企业的存在理由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本质。
(从这里还可以看出,
战略分析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假设:长期稳健发展。比如说企业战略分析的前提就是
假设了企业是要长期稳健发展,而不是捞一票就闪。)

同样,对于辩论赛的战略分析,就是回答这样三个问题:辩论赛可以做什么?辩
论赛应该做什么?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在第一章里,我们分析的只是辩论赛
“可以”怎么样,而这一章主要讨论的就是辩论赛为什么“应该”这么样。)这三
个问题同样可以在“辩论赛要长期稳健发展”这个前提假设下归结到一个核心问
题:“辩论赛存在下去的理由是什么?”

必须说的是,进行战略分析工作量非常大,所涉及的内容极多。这里不可能把辩
论赛的方方面面都加以分析,而只能进行一些简单地讨论。

另外,对于一般的辩手来说,本章的内容并没有多少用处——特别是在打好辩论
赛这一点上。但对于那些引导大专辩论赛或者一个范围内辩论赛发展方向的全辩、
国辩级辩手、评委老师、大赛主办者等等,弄清楚这些问题就非常重要了。

- 65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第一节:辩论赛的一般均衡模型
“形成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将一个公司与其环境建立联系。”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表面上看,辩论赛似乎完全有存在下去的理由——只要把她看成一项纯粹的语
言游戏。因为观众喜欢看到华丽的语言、风趣幽默的技巧、帅哥靓女的表演,这些
辩论赛都可以提供,而且间或还能有一些智慧的火花。如果当成娱乐益智,辩论赛
的文艺性(愉悦性)、游艺性、竞技性、知识性都很高;如果看做社会教育,辩论
赛的内容多样、对象广泛、渠道权威(大学生辩手、教授老师的“智囊团”、大学
名校的背景……)。似乎可以说已经占尽了成为一项能吸引观众的好节目所要求的
所有客观条件。

然而,辩论赛的生存与发展并不能仅仅这样简单地考虑观众的需求,还须要进行
更加系统化地思考。这就像一家企业不能只因为“我能提供消费者想要的东西”就
认为自己可以生存一样。对于辩论赛来说,共牵涉到五个方面的力量:

主办方

参赛方 各级大专辩论赛 观众

潜在进入者 替代品生产者

很显然,“各级大专辩论赛”,也就是全辩、国辩、名校邀请赛和省市辩论赛、
校辩论赛等互相之间没有什么不平衡存在。因此整个模型能够平衡,或者说要使得
大专辩论赛长期稳健发展,问题就是另外五种力量的平衡。我们把五种力量的同时
平衡称为“一般均衡”。

- 66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一般均衡”借用了经济学的概念。所有在市场上交换的产品形成了无数个市
场,比如钢铁市场、人才市场、大米市场等等。当所有市场都受供求关系影响而同
时处于均衡态时,就称为一般均衡。本模型中这五种力量各自可以看成是一种市场
力量,所谓平衡也可以归结为供求关系的平衡。下面我们就一一分析在这种情况下
各个市场的均衡情况。

主办方

主办辩论赛的一般来说是两类组织:营利性组织,其代表是电视台;非营利性
组织,代表是学校。无论是哪一类,主办一次辩论赛都意味着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因此主办方是还愿意继续投入下去取决于其能否得到想要的收益。

对于电视台而言,举办辩论赛的目的是满足观众需求。这里面有两层含义。首先
电视台作为繁荣精神文化生活的主力军,如果观众不爱看,这项工作是完不成的。
第二只有吸引到了观众的眼球,才有企业愿意投资作广告。因为企业广告是给观众
看的。一些企业自己也组织辩论赛,实际上在这层意义上也就是一种广告行为。而
企业为做广告支付报酬又是电视台的主要收来源之一。所以电视台对辩论赛投入的
多少要视观众对辩论赛的欢迎程度而定。

对于学校以及团省委这样的非营利性组织主办的辩论赛,举办辩论赛的目的也
是满足观众需求。以学校为例,举办辩论赛是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如果观众不
喜欢看,这个目的就达不到。事实上有些学校就是因为这两年看辩论赛的观众越来
越少而干脆不再举办校辩论赛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主办方的均衡条件:如果希望主办方投入大量时间、精
力、资金来举办比赛,就一定要满足观众的需求。而只要观众愿意看,那么主办方
没有必要关心辩论赛的“卖点”是技巧还是别的东西。

- 67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参赛方

先看看学校或者院系。作为参赛方,他们的投入也很大——从请老师做讲座到支
付各种开支。平衡这些投入同样需要收益。学校和院系参加比赛的目的可能和主办
方一样,是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那么分析也自然归到对观众(学生)需求的满
足上。另一种可能是对集体荣誉的向往。这又分为两种。一是和观众无关的名义荣
誉,也就是仅仅为了获得荣誉证书而努力。而另一种是和观众直接相关的实际荣
誉——观众的口碑。因此从短期来看,学校或者院系可以不考虑观众的评价。但在
长期就不同了,因为这个时候学校和院系更看重的是名声,特别是对于那些考虑通
过参加全国大专辩论赛来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学校来说,观众的好评才是更重要
的。

再分析辩手。辩手参加辩论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等等。他们能从辩论赛中得
到什么呢?答案可以有很多:获得知识、讨论问题、锻炼人格魅力、和朋友共事的
乐趣、从胜利和掌声中获得成就感、吸引ppmm或者ssgg的目光……从短期来看,这
其中有些是直接依赖于观众的满意度的:如果台下观众比辩手加上评委还少,那辩
手获得的恐怕就只剩下失落感了。另一些诸如和朋友共事的乐趣是与观众反应无关
的。从长期综合来看,辩手的均衡还是依赖于观众。因为参加辩论赛对于辩手——
绝大多数都是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在辩论赛中学到的很多东西,如果不是观
众真正喜欢的——也就是不仅仅是在辩论场上才能得到观众青睐的,那么在将来的
生活中会给辩手带来无数的麻烦。事实上有很多辩手就是由于没有注意到这种长期
均衡,结果有些人下了辩论场到处被人叫“大辩”;有些若干年后感叹“辩论赛害
我”;有些更是在离开辩论赛后通过“与辩论赛划清界限”的方法来避免这一切。

观众

对于观众来说,看辩论赛并不是没有成本的。即使不考虑买电视大专辩论赛门票

- 68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所花的钱,看比赛的时间也是一项巨大的成本。因为这些时间完全可以用在别处—
—自习、看小说、打CS、看电影、跳舞、泡吧、上网、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逛公园……
如果辩论赛不能平衡他们的需求,那他们自然也就没有理由来看辩论赛了。

从这一点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为什么所有观众都极度讨厌不回答问题——因为看
辩论赛就像看华山论剑一样。如果观众大老远跑来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场景:张三VS
李四。比武开始,张三一拳打出,李四竟然毫不抵挡,硬接一拳后擦擦嘴角的血迹
说了一句:“不痛。不过按规矩你不应该打这里的。”说罢一脚踢出。张三慌忙闪
避,却发现李四那一脚竟然踢向别处。众人正在奇怪,却见李四拳脚并用向旁边打
去,边打还边喊着:“裁判,你看我已经把对方打得很惨了。”张三忍不住问道:
“你没打着我呀?”李四斜了他一眼:“谁说要打的是你?我要打的是他。”说着
往右边凭空一指,又是一拳打去。张三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比赛是这样打的!当
即向左边飞踢一脚:“主持!你看我这一脚正踢在对手心口上!”……这样的华山
论剑,观众不跑完了那才怪呢。不但要跑,边跑还边骂:“这打得什么玩意!我上
去打得也不比他差。”“就是!枉费我把生意停了三天,跑来看这场鬼擂台赛。”
张三李四挨骂估计只能叫活该。

如果观众看到的是这样一幕呢:

某年某月某日,南拳王VS北腿王。只见那北腿王一招虎尾扫踢出,南拳王不退
反进,手成鹰爪扣向脚踝。这一招又快又准,端的是恰到好处。但北腿王毕竟也不
是泛泛之辈,竟于半路突然变招,右腿猛一个下沉落地避开鹰爪,身形下蹲顺势扫
堂腿袭向对方下盘。“好腿法!”南拳王发一声赞,两脚一点蹿起一丈来高,双拳
一式“泰山压顶”砸向北腿王面门。二人一来一往,一时间擂台上是飞沙走石,围
观众人看得是眼花缭乱。忽然间南拳王瞧个空隙,一拳“黑虎掏心”进击中路。北
腿王听得这一拳虎虎生风,情知不能硬接。单脚提起一点南拳王拳背,施展“梯云
纵”的绝世轻功凌空一个翻身直击而下——这一招不是别的,乃是北腿王成名绝技
“游龙击水”!有反应快的刚想叫好,却见南拳王不闪不避,双手一分成“鹤翅手”
迎面而上,正是那招独步武林的“凤舞九天”!只听得半空中 “轰”的一声巨响,
两人连退出十几步直到台边方才站定。南拳北腿各自称雄,久闻对方名声却素未谋

- 69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面。这一番过招才知自己纵横天下数年,今天遇上了真正的对手。他二人在台上起
了英雄相惜之意,那一旁围观众人却早已经是目瞪口呆。好半天才有人想起喊一声
“好!”顿时间四面八方掌声雷动,叫好声、喝彩声震耳欲聋……不用说了,想想
那些观众回去怎么讲吧——“值啊!这一场打得太漂亮了!那一拳要我是怎么也
接不下来了。高手就是高手!佩服佩服!”“一点不错!不枉我大老远跑来。那一
套‘捕风捉影、抚琴鼓瑟、批亢捣虚、抱残守缺’的八式连环着实精彩!原来这龙
爪手还能这样用。不错!又学了一招。”“说的是!下次摆擂,咱们还来看,花个
百八十两银子也值!”

这样的比赛才有观众。

要想留住观众,就要搞清楚观众的需求是什么。根据不同的需求偏好,辩论赛的
观众可以分成三类:技巧偏好者、道理偏好者和双重偏好者。同样是花费了时间来
看比赛,他们欣赏的角度有别,因此对如何让他们满意的回答也不尽相同。

技巧偏好者欣赏的是语言技巧、辩手的翩翩风度等等。他们并不关心问题本身,
希望听到的更多的是笑话等精彩的语言表演艺术。道理偏好者更重对问题的思考,
他们欣赏的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火花。对于语言技巧,他们并不看重。双重偏
好者对两个方面都很敏感,他们希望在欣赏语言艺术的同时领会深刻的道理。

这样来看,似乎观众的付出和回报可以得到平衡——因为辩论赛既有语言表演
艺术,又有思想的火花。那为什么大专辩论赛会有今天“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窘境
呢?

因为上面所做的仅仅是静态分析,如果引入了动态的竞争分析,考虑辩论赛要和
其他竞争者争夺观众。一切就全不是那么回事了。这就像如果市中心新开了一家商
店,一开始我们会去光顾一下。时间长了,发现论商品数量没有家乐福多,价格没
有沃尔玛便宜,离自己住的地方又不如便利店近,那么尽管这家商店的确有自己想
买的东西,我们也不会再上门购物了。

- 70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在动态竞争中,生存并不仅仅因为“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在于“能更好地
( (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正是对这一点照顾不周使得大专辩论赛走到了眼前这种尴尬
的境地。

替代品生产者

除了辩论赛,还有其他东西可以满足观众不同偏好的需求。这些就构成了辩论赛
的替代品。

抢走道理偏好者的是诸如《实话实说》这类的谈话节目。道理偏好者更关心对问
题的深入讨论,而且往往更愿意主动参与讨论。所以从几个人到几十人不等的谈话
就成了他们更愿意看的节目。在这里大家一起通过讨论把问题引向纵深。让这些谈
话节目的参与者遗憾的是两点:一是话题容易发散,不太能就一个问题深入讨论;
另一个就是幽默似乎比辩论赛少了一点——这只须要统计一下《实话实说》中有多
少笑声是崔永元抖出来的就可以想象了,毕竟崔永元这样的人不多。

在另一方面,和辩论赛争夺技巧偏好者的对手就更多了:相声、小品、评书、肥
皂剧、无厘头、脱口秀……这些节目表面上看和辩论赛并没有关系,但从满足观众
对于语言表演艺术的需求上看,他们和辩论赛争夺的是同样的客户群,因此也就成
为了辩论赛的替代品。和这些对手进行“客户保卫战”时,辩论赛试图通过奉献一
道语言艺术大餐来吸引观众就显得丝毫没有优势了:辩手语言技巧水平再高,能高
得过那些专业的相声小品演员?风度再好、容貌再俊俏,有多少能比得上电视剧里
的俊男靓女?口才再出众、再搞笑,反应再敏捷,能压得住就靠这些吃饭的脱口秀
主持人?更何况辩论赛有一套发言规则,比起灵活机动的脱口秀等节目,轻松、机
智、幽默等语言表演艺术更不容易得到展示(这一点有些类似相声总觉得竞争不过
小品)。所以技巧偏好者每当看到辩论赛时就不自觉地去把辩论赛和这些节目相比,
纷纷换频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71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不过这些替代品生产者还不足以吸引那些双重偏好者。因为尽管和辩论赛相比,
这两类竞争者都各自在某一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势,但他们都不是辩论——因为不具
有对抗性。这使得他们不容易就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能在这一点上和辩论赛
展开竞争的是同样属于辩论的潜在进入者。

潜在进入者

对辩论赛的抨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抽签决定立场使得辩手只能进行技
巧之辩;第二是辩论赛比赛的特点决定了为争胜负,辩手无法在场上修改自己的观
点。于是对这两点进行改革后的节目形式就吸引了所有辩论赛可以吸引的观众。他
们就像普通市场上的潜在进入者浮出水面那样,带着创新后的产品引发了市场的范
式变革。

谈话类节目想到:以前大家聊天时,主题设置得比较宽泛。而聊天谈话的形式不
具有对抗性。这使得大家的话题往往容易发散而难以深入。因此可以借鉴辩论赛设
定辩题的形式,把讨论的主题设置成一个具体的问题。讨论者围绕这个问题各抒己
见,如果有不同看法可以在略带对抗性的争鸣中把问题讨论得更深入。经过这种改
良的谈话活动没有那种纯粹的辩论技巧,也可以在吸收别人思想的同时修改自己的
观点。最近几年在高校中悄然兴起的各种“XX沙龙”就很明显的表现出了这一点。
参与者都觉得在这里可以使思想得到更加充分的交流,更有不少辩手在参加过后都
觉得这种形式比打辩论赛轻松愉快——因为不用事先花一个星期辛苦地准备。

更进一步,人们觉得校园沙龙这种形式几十个人都发言还是太容易发散,比不上
辩论赛中发言的就是那几个人。于是谈话类节目一直使用的嘉宾模式引了进来。这
种经过变异的谈话类节目代表是浙江卫视的《人生AB剧》。四位嘉宾,五六十位观

- 72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众一起观看一个故事。故事围绕人们生活中遇到的情景展开。当主人公面对选择的
时候,影片暂停,嘉宾阐述自己的立场,观众则根据不同的选择坐到左边或右边。
全部坐定后持不同立场的观众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展开辩论。嘉宾也会参与其中。最
后嘉宾往往还会总结一下。此后影片继续。每个故事里都会有三四个这样的选择,
也就有了三四次讨论。

《人生AB剧》的形式很好的兼顾了谈话与辩论的长处,但偏重于谈话也使之有
了明显的缺点:因为观众和嘉宾都是普通人,讨论的问题也都是具体故事中的情
境,所以不适合一些人们讨论得很热烈、内容丰富、涉及范围非常广、有一定深度
的问题。于是偏于辩论的形式产生了。其代表是《十二演播室》中的辩论——话题
事先选定,然后请一些自愿支持正方和反方的代表到现场进行辩论。这些代表往往
都有着一定专业背景,这使得他们可以把问题谈得更深入。而且由于没有“谁进入
下一轮?谁夺冠?”这类问题,所以《十二演播室》甚至于可以一场辩论下来,并
不强求去判一个胜负。

在网络上这种形式得到了更广泛地采用。自选立场就一个问题进行“网辩”在
BBS上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这种形式还可以和校园沙龙作进一步的结合。

潜在进入者不但和辩论赛争夺观众,更由于他们由辩论赛发展而来,所以直接和
辩论赛争夺“供应商”——辩手。

因为在这些竞争者那里,辩手参加的是辩论而不是辩论赛。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
兴趣的话题、可以在必要时承认对方的观点。在有些竞争者那里,辩手甚至无须花
费大量时间去准备。这使得和打辩论赛相比,辩手在这些地方心情更加愉快。

小结:

1. 主办方和参赛方的均衡都依赖于观众的满意。

- 73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2. 只要观众为看辩论赛的付出可以和他从看辩论赛中得到的收益实现均衡,
那么主办方和参赛方就可以自动实现均衡(暂不考虑定量分析)。

3. 观众可以分为技巧偏好者、道理偏好者和双重偏好者。

4. 谈话类节目、脱口秀、小品等非辩论类替代品和作为潜在进入者的各种自由
选择立场式辩论是辩论赛的竞争对手。和辩论赛相比,他们似乎可以更好地
满足三类观众的需求。

从上面对影响辩论赛发展五种力量的分析来看,大专辩论赛的形式好像没有存
在下去的必要了。那么大专辩论赛还有没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能力,使她在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 74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第二节:辩论赛的核心竞争能力分析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要想在激烈地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至少一种竞争优势。所谓竞争优势涉
及三层意思:一是以自身的资源或能力为基础;二是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被顾客认
为物有所值;三是在提供这种顾客所需价值过程中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而获得和
保持这种竞争优势的能力就是核心竞争能力。一个创意是好还是坏,根本上取决于
它是否有效地发挥了产品或服务本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从前一节的分析可以看出,辩论赛完全可以做到“以自身的资源或能力为基
础”,“提供顾客认为物有所值的产品或服务”。问题在于她能否满足第三条呢?
我们先从辩论赛和非辩论类替代品的竞争优势对比开始讨论。

一般辩论赛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分析过,语言艺术并不能单独成为辩论的核心竞争能力。因
为对于语言艺术的运用、机智幽默的展示、敏捷的反应等等,辩手很难超过专业的
演员或者主持人,辩论赛的形式也远比不上脱口秀之类灵活。辩论赛如果单纯凭借
语言技巧去争夺观众,那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同样,讲道理也不足以单独成为辩论
赛的核心竞争力。因为讲道理本就是谈话、讨论的强项。更何况讲道理最好能和观
众互动,从这一点讲,辩论赛比不上讨论。如果比对问题分析的深度,一般的辩手
也比不上专家学者。

但是辩论赛可以很好地把二者整合起来。因此,借助于语言和表演等技巧更好地
说明道理就成为了辩论赛的第一重核心竞争能力。虽然在讲道理的深度上,辩手一
般比不上专家学者;在观众参与程度上也比不上谈话讨论,但辩手的语言表达能力

- 75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却是一般专家学者和普通观众无法相比的。辩论赛通过语言表演艺术,可以使观众
在欢笑中更好地领会道理。

关于辩论赛对二者的整合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能以语言技巧为主,说明道理为
辅。这是因为当观众把注意力放在感受语言艺术上时,他对道理是不敏感的。周星
驰的无厘头简直没有丝毫道理可讲,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大话西游》等等成为语
言艺术的经典。所以如果以语言艺术为主,那么“道理”对观众来说就没有多少价
值了。

反过来,以说明道理为主,语言技巧为辅,强调只是借助于语言艺术来说明道理,
那么一切就不一样了。因为当观众注意去领会道理的时候,他对用来说明道理的语
言技巧是敏感的。列宁有一次公开演说,讲的是工农苏维埃政权中工人与农民的地
位。结果费了半天口舌台下的工人和农民还是听不明白。后来一位听众打断了列宁
的话问道:“列宁同志,请问在您说的工农苏维埃政权中,工人和农民到底谁更重
要?是工人还是农民?”列宁情急之下脱口反问了一句:“那么请问对您来说哪条
腿更重要?是左腿还是右腿?”片刻的肃静后,全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事后列宁
感叹:一个恰当的比喻比一卡车话更能让听众理解要表达的意思。同样的事例在生
活中还有很多。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当观众关注于道理的时候,好的语言技巧能
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

辩论赛的第二重核心竞争能力是从辩论那里继承的对抗性。在其他交流形式中,
强调的是交流,不但没有对抗的意图,反而往往要有意回避对抗。回避对抗带来的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难以深入探索问题。举个例子,
假设辩论的是比较性辩题,如“公平与效率何者更重要”。很多点评往往是说“……
我们相信,二者都重要”。“二者都重要”回避了对抗,但在客观上的确不利于对
问题的深入研究。最典型的就是当二者不可兼得时如何取舍的问题。所以要讨论的
就是“谁更重要”,可以暂时没有结论,但不能每次都为了回避对抗而放弃对问题
的深入思考。在我们平时讨论问题中经常会发现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问题讨论得
越来越深入时,争论也越来越激烈,逐渐发展成为辩论。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

- 76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讨论最终发展为辩论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是探索问题深入所必然带来的。辩论赛正是
通过对抗性使得更深入的探讨问题成为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辩论赛的对抗性是在一个公平的程序下进行的。从小处讲,这避
免了一般的对抗中时间分配不均与人们注意力难以持续相结合而造成在实际上剥
夺了一方完整陈述观点的权利这一现象。所以很多辩论赛,尽管可能没有任何一方
被说服,但所有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对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从大处说,这体现了“主
体间平等对话与对抗的民主过程”(余潇枫《沉默是金?雄辩是金?》)。因为双
方的地位、时间、角色、程序、评判标准完全对等。论证强调“摆事实、讲道理”
而不是一言堂。西安交通大学辩论队队长郭宇宽更在《辩士之叹》中把这归结为辩
论赛的“文化启蒙意义”。

深入分析问题比讨论交流要痛苦很多——打过辩论赛的都有过立论出不来的痛
苦经历。但到了对抗的环境中,为了求胜,人们将有意无意地进行很多平时不会去
进行的深入思考,因此也往往可能发现自己在没有比赛压力时未能发现的问题——
不管是对哪方立场。而这恰恰符合辩论赛的目标:“求是明理”。为了求胜,分析
问题就必须更深入——不深入不足以揭示对方不合理的成份,不深入不足以解释己
方要面对的种种问题。复旦“善花如何结出恶果”就是这里的典型。他们可以解释
对方在这个层面上的攻击,而对手对更深层次的问题——环境中的恶之何而来——
却无法给出解释。另一方面,因为有了对抗,分析问题也往往更能深入——人在紧
张的情绪、对抗性的环境中往往更能激发出潜在的能力。很多辩手都有过在辩论场
上显示出自己事后都觉得惊奇的机智反应就是这个原因。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对抗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人为设置正反方对抗只是为了更
深入地求是明理而使用的工具。因此放弃求是明理而片面追求对抗就是舍本逐末之
举了。

然而仅仅这样分析是不够的——辩论赛的这两条核心竞争力与大专辩论赛中抽

- 77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签决定立场之间没有明显的冲突。如果放弃抽签决定立场来打辩论赛,一样可以做
到这两点。正如上一节中分析的,大专辩论赛地诸多改良形式不仅同样具有辩论赛
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且还避免了抽签决定立场所带来的一些弊端。那么大专辩论赛
的核心竞争能力又是什么呢?或者说,辩论赛还有没有必要使用抽签决定立场呢?

大专辩论赛的核心竞争能力

注意一下辩论赛的这些表哥堂妹们,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或者是
让观众现场拿到问题现场选择立场(典型的是《人生AB剧》),或者就是事先确定
问题和立场,但是每次参与的嘉宾每方只有一到两位。

为什么他们不也像辩论赛那样,找八个人、组两支队来进行呢?

其实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放弃抽签决定立场在给各种辩论赛的改良形式带来好
处的同时,也使他们无法再组建两支辩论队来进行辩论赛了。

首先,为了使问题能够讨论得更深入,辩题要提前交给辩手们。那么什么时间确
定双方立场呢?如果提前确定,这就是目前辩论赛的形式——辩手不是在对问题深
入思考以后才决定所持立场的。对辩论赛的垢病也正是由此而来。如果到了现场再
由辩手根据自己的选择确定立场行不行呢?也不行。万一到时候双方都要选同一个
立场怎么办?更进一步的,一支辩论队中还有不同的辩手,万一他们偏偏持不同的
立场又怎么办?这样岂不是连辩词都没法写了?甚至还可以再进一步:持同一立
场的辩手,心中的理由未必相同,如果也让他们自由选择,那辩论场上必然变成群
雄混战,观众在各种激烈的碰撞中想不听得一头雾水都难了。

想象一下BBS如果有七八个人同时就一个问题展开“网辩”是个什么样子,就可
以对这种情景有很好的体会了——张三和李四可能对问题所持观点相同,一开始都
是共同批驳王五或者赵六的。结果说着说着却发现彼此之间还有矛盾,于是批驳他

- 78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人的同时自己内部又开始争论。大家都是这样,结果争论到最后,最初设定的主题
早就跑到爪哇国去了。如果事后其他人来看,帖子可能洋洋洒洒好几屏,但一遍读
下来大都糊里糊涂,非得从头整理一遍才能看出个子丑寅卯来。笔辩尚且如此,辩
论场说话快了几十倍,而且不可能从头来整理,如果也这样进行,效果就可想而知
了。很多文化沙龙的组织者、主持人常常感叹大家讨论起来总是跑题也是同样的原
因。辩论赛的那些亲戚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每方的嘉宾都不超过两位,而参
与的观众要到现场才能知道问题。

然而抽签决定立场回避了这些问题,所以辩论赛可以组成辩论队进行比赛。这就
使得大专辩论赛和其他形式相比更能够借助团队力量。

静态地讲“团队力量”只能算是辩论赛的一项特别地资源。这项资源只有能够给
观众带来可以感受得到的价值才能成为核心竞争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证明这一
点。

第一个方面是可以直接得出来的:辩论队的默契配合是辩论赛的一个重要看
点。正如我们欣赏篮球、足球比赛的传切配合一样。辩论赛中的配合同样可以带给
观众美的享受。这种配合不仅仅是程序上一二三四辩各自的陈词,更体现在自由辩
协攻协防中“流动的整体意识”。

和前一点相比,第二个方面是更重要的:团队的学习能力和阐述能力促成了更
深入地求是明理。彼得·圣吉说“团队是学习的最佳单位”,相信参加过辩论赛的
朋友都会有同样的感觉:从各种问题的回答到整个立论的建立,这一切全是“吵”
出来的。很少有哪支辩论队是一两个人拍板,然后所有人都按照这个去做了。因为
集体的智慧远远超过个人,所以对问题的思考,团队可以想得更深、更远。因为集
体整合了每个人的表达能力,所以团队能把一个问题阐述得更加清楚——这一点想
想辩词都是所有辩手共同写出来的就可以明白。之所以说比第一点更重要,是因为
对于并不是非常了解辩论赛的观众而言,一般不能直接欣赏到辩论赛的配合之美。
对他们来说,团队配合并不是一项可感受价值。而把问题讨论得更加深入、阐述得
更加清晰却是一项观众非常敏感的价值所在。这也和辩论赛求是明理的根本目的相

- 79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契合。

如果再考虑辩手,那么团队力量也使得辩手可以有更多的收获:除去一般的讨
论中总是能获得的比如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互动等收益外,培养辩手的团队精神、
享受和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共事所带来的快乐更是其他形式无法给予的。事实上很
多辩手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参加了辩论队,尽管他们中有些人只是一起准备比
赛,却一次也没有站到辩论场上。

抽签决定立场为辩论赛提供了第三重核心竞争能力——团队力量。它通过三层
作用对“参与者—>程序形式—>观众”这一价值链创造了新的整合方式。这种新的
价值链整合方式既是辩论赛区别于她的表兄堂妹们的关键点,也创造了大专辩论赛
的竞争优势——用团队的力量,借助语言表演艺术在对抗中更好地求是明理。

抽签决定立场——辩论赛相对于辩手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谈到了辩手未必要“相信”自己的观点,只要“接受”相
应的逻辑和理论框架就可以了。有些朋友可能会有这种疑问:科学探索中,这种逻
辑和理论框架的建立是在结果未明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辩论赛的立场却事先由抽签
决定。先定观点再去找解释,这是否合理呢?对这一点有批评文章就称:“你的观
点是不由你选择的,是抽签决定的;现在你的任务是,极尽你的知识才智,捍卫它。
这样的游戏规则,真是只有智慧的中国人才能发明得出来。”

说实话,由他人给定一个观点,不管你我相不相信都要去证明那是合理的,这种
方法还真不是咱中国人发明出来的。西方人很早就发明了这种方法,并且大量运用
在现实里,以便启发创造性思维,突破固有思维的局限性。他们还给这种方法起了
个很好听的名字——头脑风暴。

- 80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头脑风暴的程序很简单:一群人围成一圈讨论一个问题。每个人先在各自面前
的纸上写下自己的观点和一些理由——理由甚至可以不写,然后顺或逆时针地传给
下一个人,并接过上一个人传来的纸条——这时每个人面前的纸上都写下了前一人
的观点。接下来每个人要做的就是证明前一个人的观点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即使那
个观点自己一点都不同意,也不但不能反驳或者证明其错误,还得要挖空心思想出
证明其成立的方法、途径、手段……每个人都写下自己给出的补充理由(不允许不
写)后,继续传纸条给下一位。如此不断循环,什么时候停下来视情况而定。比方
说公司讨论最近效益不好,如何改善这种局面。我自己认定是因为技术落后导致的,
于是写下来传给下面一位。可我上家传给我的纸条上写的是应裁汰冗员。这个问题
我可能压根没想过,但是也要费尽心思去证明这种说法是对的。等我好不容易想通
了,写好理由传给下家时。上家又传来了他上家的纸条,上面写着“人手不够,应
加大招聘力度”……

这种方法恐怕比辩论赛还过分——辩论赛只是考虑两个对立的观点,这里要考
虑的观点可能数都数不过来。因为看了前面人的证明过程还会有新的想法或观点,
于是OK——写下来继续讨论。第一次尝试这种方法的人,几圈下来没几个头不晕
的。

但这种方法却在现实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它强迫每个人思考自己最初可
能并不同意的观点的正确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旁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理解了
自己以前的思考中有哪些不足之处。用“洋话”说,这叫“突破心智模式”;用“土
话”讲,这叫“跳出思维的框框”。经过这种突破,人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
对他人的不同观点更容易宽容而不是面红耳赤地去争着反驳。对于问题本身来说,
也往往能激起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和更能让所有人信服或接
受的理由。

抽签决定立场的辩论赛也是一样:通过强迫辩手思考自己一开始不愿接受的观
点的正确性,达到突破心智模式,更深层次地理解问题、理解反对的意见和持这种
意见的人这一结果。并进而通过同时展示两个矛盾的立场引观众也进入同样的境
地。

- 81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抽签决定立场所带来的这种经历以及在这种经历下锻炼出的思维能力也就成为
了辩手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一点在第四章第六节《系统性思维》中将详细阐述。
如果把辩手也看成是辩论赛这项活动的顾客,那么“抽签决定立场”也就成为了辩
论赛相对于辩手的核心竞争能力。

辩论赛核心竞争能力的可持续性

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创造竞争优势的核心
竞争能力必须具有强的不可模仿性。“相声比不过小品”,就是因为相声的语言艺
术,小品模仿起来几乎没有任何障碍。辩论赛的三重核心竞争能力是否具有不可模
仿性呢?有。

“探讨问题”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独思—讲授—讨论—辩论。“讲授”、“讨论”
不可能具有对抗性,而且一般来说往往回避对抗性。对于一般水平的讲授和讨论,
语言艺术的运用也远不能像辩论赛那样丰富与娴熟。独思没有办法借助于团队的智
慧。辩论可以分成是否由抽签决定立场。从前面可以得出,如果抽签决定立场,那
么只能成为目前辩论赛的形式;如果自由选择立场,则团队力量无法得以发挥。

由此可见,用团队的力量,对抗性的借助语言表演艺术来更好地说明道理,这样
的活动只能是辩论赛所独有的。任何其他形式只要同时具备了这三样,那也就无可
避免地成为了辩论赛,最多是赛制不同的辩论赛。

从另一个方面,“可持续性”也决定了类似于辩手的机智反应、幽默风趣等等都
不能算是辩论赛的核心竞争能力,因为它们并非为辩论赛所独有,所以在竞争对手
那里也都可以很快地模仿。因此尽管他们可以给观众带来价值,却无法提供“独一
无二”的价值。其结果也就是依靠这些留不住观众,不能让观众变成“回头客”,

- 82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只能让初来乍到者“瞧个新鲜”。三五年或者十年之后,当这些不再能让观众觉得
“新鲜”的时候,也自然就经营不下去了。

小结

古人曾说做生意成功的法门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辩论赛如果要与其他对
手的竞争中胜出,也必须拥有至少一种核心竞争能力,以使得自己在创造客户可感
受价值的价值链上和竞争对手相比,或者做到对手做不到的事,或者比对手做得更
加专注,或者比对手更能给观众带来新的东西,而当对手也试图通过创新给观众以
新的价值时,辩论赛就要让观众感受到“在这里‘总是可以’得到新的东西”。基
于这一分析思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同样是求是明理,大专辩论赛用团队力量、语言艺术和辩论对抗性三重能力
整合了由辩手引导观众探索问题、阐明真理的价值创造过程。因为引进了公
平的对抗,探讨问题可以更加深入;因为融合了语言艺术,领会过程可以更
加富有乐趣;因为依托了团队的力量,不仅思考问题可以更有见地、阐述道
理可以更加清晰,默契的配合更可以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2. 更进一步,这三重力量任何一种不是辩论赛的形式都无法完全模仿。因此我
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充分利用这三重能力去构筑竞争优势,大专辩论赛完全
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3. 抽签决定立场是辩论赛相对于辩手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一重能力观众感受
不到,但对辩手来说却塑造了他们在生活中的一种核心竞争能力。

明确了核心竞争能力,就等于知道了最能为什么样的客户创造价值。于是我们可
以进一步分析辩论赛的目标客户群。

- 83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第三节:辩论赛的目标客户群分析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企业说“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这两句话成立的前提是企业已经
确定地选择了自己的顾客。企业可以而且应该选择自己的顾客,从而决定自己的业
务取舍。一旦选定了顾客,那就只有企业的错,没有顾客的错——无论是谁,当他
对顾客说“你错了”的时候,他实际上说的就是“你不是我们的顾客”。只有做了
这种区分,企业才知道在各种顾客不同的要求中,应该优先满足哪些,而哪些要求
是要置之不理的——哪怕这意味着永远失去这位顾客。辩论赛如何发展也同样有着
大量不同的声音,如何处理这些意见,如何改革辩论赛以使之更好地发展,这都取
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客户群。

辩论赛的目标客户群

辩论赛在本质上是对思考问题过程的模拟,在形式上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模拟。
她借助于三重核心竞争能力可以更好地完成“求是明理”的根本目标。这就决定了
辩论赛的目标客户群:想在轻松愉快的笑声里思考问题、探求真理的观众。

那么这样的观众很多吗?辩论赛如果这样定位,会不会成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呢?不会。

从表面上看,似乎人们不愿意没事不去休息反而跑来“思考问题、探索真理”。
但事实上,这种探索求知的欲望、自我超越的梦想是由千万年物种进化的历史写进
了人类基因中的。之所以会有某些不相称的表现,不在于人们没有这种需求,而在
于没有用合适的形式去满足这种需求。板起面孔讲道理可能谁也不想听,但是讲述

- 84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同样道理的一部小说、一台戏剧、一幕小品却可以使我们百看不厌。同样的内容,
之所以得到不同的效果,完全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形式。从这一点上说,结构主义
者强调“形式也是内容”的确是很有道理的。

台湾报纸曾披露过一件事。成功大学的学生最讨厌的课程是三民主义、四书五
经。甚至于把最不受欢迎的讲课者称为“三四五教授”。此事被南怀瑾先生得知。
于是他自告奋勇到成功大学讲四书五经。不到一个月,他上课的教室已经人满为患,
学校只好安排南先生到礼堂上课。当然,不可能要求每位辩手都成为南先生那样的
大师,但具体到一个问题,辩手总可以做得比普通观众好一些。如果连这个也做不
到,观众又何必来看辩论赛呢?

只要采取了合适的形式,使辩论赛的语言、表演艺术发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就
可以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笑声里思考问题、探索真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观众是
不会避之唯恐不及的。事实上从校园内的比赛,到全辩、国辩,评委评判时组委会
往往会安排时间由观众与辩手交流。对这个时间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发
言者谈的都不是语言、技巧等表演艺术,而是对问题的看法。在全辩、国辩的赛后,
绝大多数观众的信件也都是谈对辩题的看法而不是表演艺术多么美妙的。也许我们
无法统计出观众中技巧偏好者、道理偏好者和双重偏好者各占多少比重,但从观众
的反应来看,至少可以肯定辩论赛选择这样的目标客户群是不会没有市场的。

由此可以得到辩论赛和其他竞争对手之间的目标市场分布图:

- 85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目标市场A表示知识性要求高而娱乐性要求低的观众,谈话类节目更适合于他
们。类似的,脱口秀等节目的目标客户群在C。辩论赛则应该把目标集中在B所代表
的——想在轻松愉快的笑声里思考问题、探求真理的——消费者身上。

目标集聚战略

实施目标集聚战略,是希望通过更好地满足特定对象的需要实现了在这个细分
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我的各种服务都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其他人谁都做不到。
你看好不好?”

这种战略能够有效的前提是两条:从外部看,它要求客户群需求特点显著,且最
好尚未得到很好地满足;从内部看,它要求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这个
特定范围内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内经营的竞争对手。

这两个前提对于辩论赛来说很明显可以满足:在上图中如果把B区域除去,则
出现一片明显的市场空白——事实上不少电视台中,娱乐性和知识性的节目甚至是
用不同频道来分割的。而团队力量、语言艺术和辩论对抗性三重核心竞争能力则可
以更好地在这个特定的细分市场上比其竞争对手为客户创造价值。所以对于辩论赛
而言,锁定想在轻松愉快的笑声里思考问题、探求真理的观众,将把自己和竞争对
手有效地区分开来,从而不受或少受竞争对手的威胁。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对于强调主攻某个特定细分市场的目标集聚战略来说,最大的风险可能来自于
管理者是否能够控制住心中扩大市场的雄心。辩论赛作为一种观赏节目,其内在的
特点又偏偏是观众越多效果越好。这内外部因素的结合就使得人们产生要更多的观
众来看辩论赛的希望。但事实上众口难调,这种作法势必让辩论赛与其竞争对手间

- 86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从而使辩论赛自身的特色消褪,最终各种类型的观众对其都
产生不满——想想近年来春节联欢晚会受到的观众待遇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了。

更重要的是,辩论赛还处在导入期,具体的游戏规则、人们对辩论赛的整体还没
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这个时候各种对辩论赛似是而非的说辞最容易让观众和刚刚开
始参加辩论赛的辩手失去对辩论赛清晰的判断。如果辩论赛不能够清晰的划定自己
的活动范围,其结果将是观众和辩手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的迷惘,而辩论赛也就将在
这种迷惘中彷徨甚至走向死亡。

从现在的情况看,辩论赛正有这种倾向。如果从上面那张图来看,有些对辩论赛
的改革方案就是把目标客户群定在了A的位置上。比如用政策性辩论来代替大专辩
论赛的形式。而另一些方案则是准备去争夺C代表的顾客。比如在辩论赛中加入小品
等表演等。这些不同的思想经常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其实大家不过是在辩论赛的
说理性与娱乐性之间寻找不同的平衡点而已,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分歧。

在这三者中,政策性辩论和大专辩论赛的区别类似于同是体育运动的不同项目
之间的区别。比如篮球,和其他球相比他们根本的体育精神、体育之道是相同的。
不过和同样是篮球规则的不能肘击、不能用球砸人等不同——这些是违反体育之道
的。篮球仍然有一些规定与体育之道无关,比如不能走步、不能回场、不能用脚踢
等等。但这些不能取消,否则篮球就变成手球足球或者橄榄球了。这是根据不同客
户群定位人为设置的技术性区别。选择A类观众的政策性辩论赛和选择B类观众的
大专辩论赛在赛制、评判等方面有所不同也是这样。

可是和选择C类观众的方式——让辩论赛向脱口秀方向发展相比则不同。可以
说辩论赛(包括政策性辩论赛和大专辩论赛以及如《十二演播室》等变化形式)与
脱口秀式辩论赛的不同类似于体育和幽默体育的不同。春节晚会上陈佩斯、朱时茂
和国家体操队合演小品可以带给我们一个开怀大笑的除夕之夜,但那当然不能算是
“体育”了。同样,脱口秀式“辩论赛”虽然也有其自己的“道”,但那已经脱离
“辩论之道”了。

- 87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在这些分歧中做了不同的选择,辩论赛的具体走向就会随之而有重大变化。比如
一场比赛辩“爱情有没有理由”。有提问“XXX爱上XXX的理由是什么?”结果辩
手站起来双手一拍脑袋一摇:“不知道,所以没理由。”然后坐下。全场爆笑加掌
声。那么这时评委应不应该给他们加分呢?这个问题就取决于客户群选择了。如果
选择的是A(例如在政策性辩论赛中),那么不但不应该加分反而应该扣分。因为这
个时候比赛强调的是讲道理,这种没有任何逻辑内容的技巧严重不符合要求。而如
果选择的是C,那就应该大大加分——如此机智而敏捷的反应,引起了这么好的效
果,就算吴宗宪也不过如此了!如果选择的是B,那么一般情况下就应该既不扣分也
不加分。因为它调动了观众的兴趣,活跃了气氛,但毕竟没有说出任何道理。所以
评委应该当作辩手没说这句话——但当整体气氛沉闷时可考虑因“活跃了气氛”而
加分,这道理和老师上课看到台下学生不少人想睡觉,于是临时讲个笑话调节气氛
是一样的。再比如说赛制设计中“论”与“辩”的时间分配。如果选择A,那自由辩
这种有可能使辩手抢时间、讨论不容易集中的形式应该取消或大大缩短。而如果选
C,那大概陈词就不用了,最好几乎全是攻辩和自由辩——如果李湘、吴宗宪等主持
人一个个在台上也背他几分钟稿,那《欢乐大本营》、《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什么
的大约就没有人看了。正因为辩论赛选择了B,所以她强调谁也不可以偏废,而必须
在二者间寻求一种平衡。

在图中还可以看出,三类客户群之间并不是没有重叠的。和其他使用目标集聚战
略的情况一样,对于辩论赛来说要抓牢的是B中主体的那一部分(用纯色表示)。对
于这部分观众是要用大量的宣传等手段把他们紧紧锁住的。对于他们的需求是应该
尽力加以满足的。因为这样的顾客才是所谓的“上帝”。而对于和其他两块交接的
那部分顾客(以杂色表示),可以适度地引导他们成为自己的目标客户。但要记得
这些顾客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他们并不是辩论赛的主要客户,他们的流失对辩论赛
来说并不能算是多大的坏消息。切不可因为他们的某些要求而随便改变自己,除非
这种要求与辩论赛本身的发展战略不相冲突。与其为了这些客户而让辩论赛迷失自
我,不如放弃这些客户以使自己保持始终如一的形象和定位。

- 88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对这两个相交的部分来说,更值得注意的是B与C交接的部分——至少目前是这
样。这是因为偏向娱乐化是目前如何对辩论赛改革这个问题的主要呼声(其根本原
因在于对辩论之道的误解)。比如不少观众、辩手——包括一些比较知名的辩手—
—就认为辩论赛本身只是一种游戏、一种电视台的娱乐节目等等。这种说法不能说
一点道理没有,但在未对辩论赛有清楚定位、对辩论之道有清楚理解的情况下,这
种观念的流传很容易导致辩论赛的浅薄化甚至庸俗化。

大专辩论赛应该是“认识论”还是“语言论”?

辩论赛中的概念之争、定义之争是让很多观众和辩手深恶痛绝的。但从一定程度
上讲,出现这种情况是有其必然性的。逻辑的问题,哲学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本来就
是语词的问题,从古到今,这基本已是哲学的定论。当代语言学的发展更是证明了
这一点。当代哲学,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没有哪个重要流派是不重视研究语言语
词的。余秋雨老师在点评02年全辩决赛时就指出:中国的语言往往把很多须要作具
体辨析的概念用一个字来概括了,于是后人看似争的是道理,实则争的不过是定义。
有学者也曾从另一个方面指出:为什么中国迟迟不能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尽管
我们比西方早几百年就具备了物质和思想的基础?(这个问题及其相关的一系列问
题被科学哲学的研究者称为“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在这种基础上,中国的一些
哲学思考却远远走在了世界前列?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语言太过模
糊。中文的表达规则距离科学的语言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这种语言适于表达哲学思
维,而不擅于表达要求逻辑严密清晰的科学思维。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同一
个“道”字用了三次,而意思却很不清楚。可能至今也没有多少人能说清到底什么
是老子所说的“道”。诚然,从语言学上讲,没有一种语言(狭义的,不包括如数
学语言等)的精确性足以描述哪怕是目前的科学思维,即使是最精确的法语也不例
外。可是从近似性上说,华语似乎的确太弱了一些。可能也正是这一点,才使得我
们的各种辩论赛总是不得不面对很多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定义之争”。

- 89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从这个角度上讲,辩论赛可以强调对概念的解构——即通过辩手的对抗,来使人
们对于“这个问题这样表述是否合适”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这个层次也就是哲学上
“语言论”的层次——表达的是什么。

如果仅仅从讨论问题、加深认识、求是明理的角度看,这种作法当然可以。然而
辩论赛并不是学术报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概念和语词加以区分以“求是明理”
的典型是名家哲学。但是有多少观众会兴致勃勃地欣赏双方讨论“合同异、离坚白”
或者“白马非马”这样的问题呢?事实上如果真的去解构概念,那么即使观众想看,
半个多小时的辩论赛也是无法完成——哪怕只是阶段性的完成——这一工作的。假
如没有西文的底子,可以说没有谁能够很清楚阅读当代的文史哲的理论著作——光
是概念你就糊涂了。什么叫“在”,什么叫“此在”;什么叫“我”,什么叫“本
我”;什么叫“语境”,什么叫“悬置”……如果当真让辩手去解构概念,半个多
小时的比赛只怕还没讨论到正题上就结束了。

在人们的普遍意识还没有进入“语言论”时,辩论赛最好还是停在“认识论”层
面——“我们认识到了什么”。这是因为辩论赛要有目标客户群,如果这个客户群
太小,不足以支持其发展,那么辩论赛也是发展不下去的。而停留在“认识论”层
次,实际上意味着辩论赛应该解构的不是概念而是道理——可以解构道理这一点是
由相对真理多元论所决定的。甚至可以这样说:辩论赛根本就不应该去解构概念。
这也就意味着正反方在比赛开始前就应该对辩题的整体解读达成一致——幸好华
语毕竟还可以“表意”,这种一致性还是可以做到的。

之所以辩论赛解构的应该是道理而不是概念,并非解构概念不可行或没有意义,
而是基于目标客户群的考虑。这里只是做一个铺垫,具体问题在后面有关辩题一节
中还将有更进一步的论述。

- 90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大专辩论赛的学术性

把“认识论”还是“语言论”上升到更一般的情况,就是辩论赛的学术性问题。

辩论赛是有一定学术高度的。但辩论赛决不是强调学术高度,而是让观众有所收
获。如果以学术高度、研究问题的深度来说。听了“美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
对“美”了解的深度和广度的确不如认认真真看一本《美学概论》,但对这个问题
有兴趣的人有多少会去为了思考这个问题而专门去读朱光潜、克罗奇呢?云南人可
能吃了晚饭聊聊“云南的优势是否在山”,可是大约没什么人为此去研究发展经济
学和社会学;身在杭州可能会在牌桌上谈谈“雷峰塔应不应该重建”,但估计没什
么人会为此专门去读建筑学、景观规划、旅游开发这些书籍。

辩论赛涉及的辩题有学术性但不是严格学术性的,而是生活中人们关心的。只不
过人们关心一个问题并不意味着会去研究它,零星的思考往往缺乏深度和广度。辩
手、辩论赛恰恰是弥补了这个空缺。

同样,为了打比赛而学习那些知识、理论,只是为了使辩手对问题的理解比观众
更深,从而可以说出一些观众没有思考到的东西。辩论赛的目的决不是普及这些学
术理论,如果让学术理论占了上风,专家听着你说的都对,观众听了全是一头雾水,
那这决不是好的辩论赛——一句话:辩论赛决不能为理论而理论、为逻辑而逻辑,
最后把自己关进象牙塔。

因为辩论赛和学术报告会或者研讨会不一样——她的目标客户群决不是象牙塔
里的高级教授和大牌学者。

小结

“我是谁?”这是一个让从苏格拉底到叔本华等无数智者头痛的问题。按照马克

- 91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思主义哲学“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弄清
楚“我”和“其他人”的关系。如果把“我”和“其他人”的关系与另一个人相对
于其他人的关系搞混了,那“我”就不成为“我”了。其实不仅仅人是如此,万事
万物都是如此。辩论赛只有把她和其他形式的关系、和不同客户群的关系确定好,
才能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而不至于走入迷途。毕竟,战略制订不仅仅是告诉自己和
他人“我们做什么”,另一个可能更重要的方面是它确定了“我们不做什么”。

清楚了辩论赛的目标客户群是那些想在轻松愉快的笑声里思考问题、探求真理
的观众。又明确了辩论赛拥有三重核心竞争能力,那么辩论赛应该是很有前途的一
项活动,或者说应该是很有收视率的一项节目。但为什么现在大专辩论赛越来越没
人看呢?

这个问题的分析和回答,就要借助专门的模型对辩论赛这项活动从静态和动态
两个层面入手了。

- 92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第四节:辩论赛的静态与动态模型分析
“扬长避短。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则胜也!”

辩论赛有其核心竞争能力,可以创造出持续的竞争优势。但要想真的做到这一点
还有赖于对内外部环境的综合考虑。

SWOT矩阵

SWOT矩阵是一种系统分析的概念框架。它可以把所面对的内部优势(strength)
和劣势(weakness),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结合起来,从而
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策略。这里先借助它进行静态分析。分析矩阵如下页图所示。

SO策略

SO策略体现了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的契合。应该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利用机会,
以求得更好地发展,这也就确定了辩论赛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样的事情。可以从两个
方面来说明。

首先,对于观众,应该利用辩论赛可以同时探索两个互相冲突的相对真理这一特
点回应这个多元化的、不断变化的世界所带来的各种新老问题(S1、S3-6、O1、O2)。
毕竟辩论赛可能是唯一能强迫参与者去思考一个他不相信甚至反对的立场中正确
性的形式。同时,主办方、参赛方也应该通过宣传强调辩论赛的定位——辩论赛不
仅仅是精神的盛宴,是语言的大餐,她更是在深入分析问题过程中思想的火花、团
队的展示和智慧的光茫(S1-4)。这其中要注意的是:辩论赛不可能吸引所有的观

- 93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优势(S): 弱点(W):

内 1. 分析问题可以更深入,阐述 1. 抽签决定立场可能使辩手甚
问题可以更清楚。 至评委误以为辩论不可能进
行“求是明理”的真理之辩。
部 2. 更能展现配合之美。
2. 对抗容易让辩手过于激动,
3. 可以使观众心情愉悦。并从
从而使辩论赛变成吵架。
外 而更容易领会要说明的道理。

3. 争夺胜负容易让辩手等参与
4. 对抗性激发辩手潜力,更深
者为求胜利、荣誉等偏离求
部 素 入地探讨问题。 是明理的目标。
5. 抽签决定立场可以同时探索 4. 对语言艺术的强调容易使辩
因 两个互为矛盾的相对真理。 论赛变得华而不实。

6. 程序公平、平等对话。 5. 团队中可能出现不平衡。

7. 可以提供培养与锻炼辩手的
6. 要求辩手有较大的投入。
环境。
机会(O):

1. 变化的世界引发了众多问题。
问题又引发了众多的争论。
有争论就有探索思考的空间
和需求。
WO策略:
2. 多元化的开放世界强调让不 SO策略:
同的世界百家争鸣。 一方面要利用机会克服弱点,一
充分发挥优势、利用机会,以求得
方面要防止弱点妨碍对机会的把
3. 现代社会强调学习能力、团 更好地发展。
握。
队意识、沟通能力、情绪控制
能力(EQ)。

4. 观众已经开始对辩论赛中华
而不实、求胜不求真、情绪太
过激烈等问题产生众多责难。
威胁(T):

1. 抽签决定立场可能使观众误
以为辩论不可能进行“求是
明理”。

2. 对抗的形式容易让观众混淆
辩论与吵架。 WT策略:
ST策略:
3. 语言技巧的使用容易使观众 必须全力避免弱点与威胁形成正
只注意技巧而忽视理论与逻 利用优势,解决或避免威胁因素。 反馈。通过外部工作化解威胁,通
辑。 过内部工作改良弱点。

4. 思维定式容易使观众把对待
观点的态度转移成对待辩论
方的态度。

5. 不合适的辩题会使观众失去
探索思考的兴趣。

- 94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众——没有一种商品可以把所有人都变成它的消费者。只有明确辩论赛的定位,让
观众明确的知道看辩论赛是在看什么、能够看到什么,辩论赛才能锁定观众的视线。
而一但锁定成功,就要继续强化观众的这种观念。强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进
一步宣传定位。一是通过辩论赛真正利用了优势,抓住了外部机会,从而真正满足
了观众需求这一事实。“只有回头客才是真顾客;只有向他人推荐这种商品的顾客
才是真顾客。”(项保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同样,辩论赛要想长期稳
健地发展,就必须用这种方法留住观众。而只要留住了观众,主办方、参赛方都可
以各得所需,辩论赛也就能取得好的发展了。

第二,对于辩手,应该建立一个培养和锻炼的环境。要明确辩论赛能够带给辩手
的不仅仅是辩论技巧,而更多的是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倾听他们意见的意识和能
力、交流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等等(S7、O3、O4)。参加
辩论队和辩论赛可以锻炼自己,从而在将来更好地回应时代与社会的挑战。因为这
些技能并不是仅仅在辩论赛中才有用,拥有这些,终生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WO策略

WO策略强调既要利用机会克服弱点,又要注意不要让弱点妨碍了对机会的把
握。

先从利用机会克服弱点来说。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这个
急剧变化的世界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其中有些是全新的,有些是老问题以新的形
式再次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大量的争论,而很多时候,这种争论并没有能
找到答案。因此首先可以利用这一机会(W1、O1、O2),在培训、选拔的时候让
辩手更好地理解相对真理多元论空间中,抽签决定立场只是让双方对论证两个存在
冲突的相对真理,理解辩论赛完全可以是,而且应该是强调“求是明理”的真理之
辩。同时,在短期利用观众对辩论赛中弊病的反感,通过评判使辩手逐渐克服一些
在赛场上容易出现的问题(W2-4、O4)。在长期利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 95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引导辩手向着正确地方向努力(W2-6、O3)。

另一方面,从注意不要让弱点妨碍对机会的把握的角度来看。须要通过合理地选
择辩题、正确地设置赛制、适当地进行评判消除辩论赛中容易出现的种种问题,防
止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观众对辩论赛的看法,甚至对辩手心性、品格等方面的形成
产生不良影响(W2-6、O3、O4)。对于这些的进一步分析后面会有专门的分析,
在此不再展开。

ST策略

ST策略重在借助于优势化解和避免外部的威胁。但很可惜,辩论赛内部固有的
优势并不能够应付外在的这些威胁。

可以看出,威胁分为两类。一类是观众出于对辩论赛的不了解而产生了误解(T1
-3);另一类是由于辩论赛自己没有做好而使观众不满(T4、T5)。这很有些像前
面已经提到过的拳击刚传入中国时的情况。拳击作为一项运动,其内在的优势也不
足以克服外部这些几乎一样的威胁。要改变这种现象,只能靠辩论赛各方用宣传和
实际行动来让观众逐步理解辩论赛。这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辩手要锻炼控制自己的情绪。辩论和吵架的根本区别在于当事人能否控制
自己的情绪——其他区别如是否有人身攻击等等都是由这里衍生出来的。生活里辩
论到最后发展为争吵就是因为无法控制情绪,当情绪失控时,争论的中心就变得对
人不对事,对对方话语的理解也受到了扭曲,不仅听不见其中有道理的部分,而且
往往认为对方是无理取闹了。特别是在观众有所偏向时,辩手还要能保持住控制这
种情绪的能力。如果不能保持,那只会引来观众更大的反感。而若能宠辱不惊,观
众即使最后不能同意某方的观点,也往往会赞叹其散发出的气度。正如林肯所说:
“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第二、辩手要自律。从语言技巧的合理运用到对“求是明理”的不断追求都要求

- 96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辩手这样去做。观众形成目前这种对辩论赛的误解,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以前的辩手
没有能做好这一切的结果。我们不应该让悲剧一次次重复下去。这不仅仅是对观众、
对辩论赛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辩手自己的不负责任。如果对新辩手的培养不强调这
一点,那也是老辩手对新辩手的不负责任。

第三、评判更要在自律的基础上创造他律的环境。辩手出于不知道、不小心甚至
为了求胜而故意破坏辩论之道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在强调辩手自律的同时要建立他
律的环境。这一点的具体分析后面会用一节来讨论。

第四、辩题的选择要慎重。否则不但辩手辩论没心情,观众也不愿意看。更严重
还可能导致辩手为了求胜而破坏辩论之道。应该如何选择的问题同样将在后面用专
门一节来讨论。

WT策略

从这一格里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目前大专辩论赛步履唯艰的原因——内部的弱
点和外部的威胁形成了正反馈:抽签决定立场使观众和辩手都认为辩论赛不可能
去“求是明理”,而观众的想法在辩手那里得到了印证(W1、W3、T1);对抗容
易让观众以为辩论只是“文明地吵架”,这又得到了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辩手的证
明(W2、T2);语言技巧吸引了观众,而他们又看到了华而不实的辩论赛(W4、
T3)。观众强化了他们对辩论赛的错误认识,而这种认识使他们对辩论赛又产生了
不良的诱导。其中有些观众在成为辩手后继续了这种错误的道路。这一切又对新的
观众和辩手产生影响。这个动态效果在动态模型中再进一步分析。

对于WT策略有两类:一种是放弃。也就是辩论赛放弃引起弱点或者威胁的东
西。这包括抽签决定立场、对抗性的程序、辩论技巧等等。事实上这就是让辩论赛
变成其竞争对手的方法——比如可以转变成政策性辩论赛、法庭模拟辩论赛等等。
如果要想避免辩论赛变成这些模样,那就要采用第二类策略:引入外部力量。通过
辩手的自律、评判的强制、赛制的设计、对观众的宣传等等使得双重正反馈得到扭

- 97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转。否则辩论赛的前景必然是走向死亡。

这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加强对观众的宣传,以便让观众真正明白辩论赛是在做
什么,看辩论赛时欣赏的是什么。不一定要一味迎合观众对辩论赛的需求——特别
当那是一种基于对辩论赛不恰当认识之上的需求时,而应该培养、引导观众的需求。
这一点和当年的拳击比赛是一样的。如果迎合观众对观赏激烈搏击的需求,那拳击
就将发展成了角斗——当年的上海滩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活动。但观众对这样的拳击
手必然是在场上欢呼鼓掌,而在场下避而远之——“他那么喜欢打架,万一和他一
句话不和挨顿揍……算了,离他远点好。”(是不是很像现在的辩手受到的待遇?)
可是当观众理解到拳击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他们会知道拳击手
在场外也可以是绅士,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和他们交个朋友也是很不错的。
如果一起走夜路回家还不用担心有人抢劫……辩论赛也应该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当
观众知道这些的时候,观众就知道辩论赛能提供给自己什么,辩手也就知道自己要
提供给观众什么,如此辩论赛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在这一点没有做到之前,任何对
辩论赛的修改都只能是化妆品——仅仅局限于表面的修补,而真正的美丽“来自由
内而外的保养”。要想排除流毒,从根本上治愈辩论赛的恶疾,就必须要给辩论赛
服一剂“排毒养颜胶囊”——排出毒素,才能一身轻松。

SWOT分析是静态的,它只能分析出大专辩论赛处在目前这个局面的情况下,应
该如何去应对。如果想了解辩论赛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如果采取不同的策略,
辩论赛又会怎么发展下去,那就要借助动态模型分析了。

因果反馈的动态模型

大专辩论赛这个活动或者电视节目的创意应该承认是非常好的。比如作为属于
谈话交流大类的电视节目,一个好策划的特点她可以说占全了:内容丰富实用——
辩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命题、社会发展中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关于人本身存

- 98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在着的须要思考的问题;包装趣味性强——青年才俊幽默风趣、谈笑风生;感性与
理性相融合——辩手在场上无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创造论谈中的矛盾交汇—
—这个大约没有任何一项节目比辩论赛矛盾交汇得更多;引发观众对核心问题的
思考——这本就是辩论赛的本意。而最近几年赛制、辩题方面的变革更是把辩手与
观众的平等互动、讨论主题贴近生活等方面发展到了极致。

是创意执行力度不够吗?也不是。从98年开始,大专辩论赛的组织者就先后多次
全方位,以求能更好地满足观众“比赛要更精彩激烈”要求。按下图的反馈环思路,

“加强对抗、加强技巧”
辩手 观众

“加强对抗、 “比赛不精彩,
加强技巧” 不激烈”

评委、组织者

问题似乎应该是可以解决的。但为什么事实上不但没变好,反而有越来越糟的现象
呢?那是因为上面这个图没有画全!下一页的完整的动态模型将告诉我们发生了
什么。

模型图中,粗实线表示主体的行动,包括表达的意思、所做的表现(即粗实线指
向的虚线框)等;细实线代表根据外界信息得出结论的过程。实线共同组成了一个
大的反馈环。虚线则表现为主体戴着有色眼睛(内心假设)去看他人的表现——接
受外部的信息。

从这个动态模型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当我们把观众的态度看成一个外生变量,从
它出发去考虑辩论赛如何改革、辩手如何去做的时候,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如果说解决了,那也是像一张漫画里那样,一个坐在沙发上的人一掌推倒了左边一
张骨牌,然后大大舒了一口气说:“我终于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可他没有看到,
他推倒的骨牌正要倒向另外一个骨牌,而后倒向另外一个,一个接着一个,骨牌链
最后将绕一圈后从他的右边击中他。

动态因果模式指出,观众的态度并不是外生的,而是因为看到以前的辩论赛而形

- 99 -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我想得没错!你看观众和老师也以为只要
打得精彩激烈就能赢。(没什么道理好讲)” 辩手
“我 们 要
“辩论赛求胜不求真, 把比赛打 “
强调的是技巧。” 得更精彩 我
激 烈,这 说
“加强对抗、加强 才能赢得 嘛,
技巧。
(只要打得激 胜利!” 辩
烈精彩,不管诡辩、

纯技巧……)”

“加强对抗、加强技巧”、

“诡辩、纯技巧可以使

对抗更激烈,幽默、搞笑
“我们要满足观众的要求!” 斗
可以让观众更开心。”
嘴、
……

评委、组织者 做
“看 吧,辩 秀
“辩 论 赛 是 展 示 辩 手 风 手和组织者 。”
采,强调的是技巧。 (‘求 也就是这样
是明理’是次一位的。)” 认 为 的。辩
论 赛——不
过如此。”

“看来观众想看的
是精彩对抗和辩手
风采(而不是道理
和思想)。观众和辩 观众
手也认为辩论赛应
“辩论赛强调的是技巧,没
该强调技巧和展示
什么道理好讲”、“辩手的展
辩手风采”
示就是‘语言秀’。”

“比 赛 不 够
精 彩,不 够
激烈”

辩论赛是一项
好的活动吗?
“看 看 吧,
挺新鲜挺有 “装什么正经?摆出个讨
意 思……不 论问题的架势。谁不知道
你是做秀?‘脱口秀’,穿 “全是吵架斗嘴,
过这秀做得 说了半天问题也
还不够精彩 个马甲我照样认识你!”
没讨论出点东西
激烈……” 来。辩 论 赛 真 是
没 意 思……”
下次还看吗? “就 是,不 如 去
看《央视论坛》。”
“《国际双行线》
“这搞得不伦不类,还不如就去 也不错……”
看脱口秀。”“就是,宪哥比他们
强多了……”
大专辩论赛系统模型

- 100-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成的反馈环的输出结果。这正是“今天的问题源自昨天的解”。在不打破这个反馈
环路之前,加强对抗、加强技巧等行为,其结果都将通过反馈环影响观众的看法,
并进而把整个局面带向更加糟糕。

这就是大专辩论赛十年来不管如何改革都不断下滑的原因。每一轮的大循环都
会使一部分观众流失,辩论赛不断地想通过改革来迎合观众的需求,结果却是观众
越来越感觉到不满意,越来越多的观众离开了辩论赛去看其他节目,辩论赛从当年
在黄金时段播放改到了现在不但在下午3点而且还大幅度剪辑。

所以实际上,与其说是观众离开了辩论赛,还不如说是辩手、评委、组织者等所
有人出于一个良好的、吸引观众的愿望而做出的行为一批又一批地把观众赶到了离
辩论赛越来越远的地方去……

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先打破整个反馈环路图的不动点——辩手、观众、评
委与组织者心中对辩论赛的错误假设。只有当改变这一点时,引入的变化才能在这
三个正反馈环中形成推进辩论赛良性发展的内生驱动力。

小结

对辩论赛的SWOT分析使我们明确了须要采取以下的策略:

1. 通过宣传确定辩论赛的定位。使观众逐步地转变以前的错误认识,理解辩论
赛。

2. 培养辩手时明确方向,在过程中逐步锻炼辩手的综合素质。

3. 辩论赛的过程也是培养辩手的过程,这其中要强调辩手的自律。

4. 从辩题选择、赛制设计、评委评判三个方面建立起外部控制系统,抵御外部
威胁,特别要打断内部的弱点与外部威胁相契合而形成的正反馈。

5. 要打破正反馈,就必须打破动态系统模型中的不动点,并通过宣传引入新的

- 101-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假设,从而推动三环反馈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尽管观众对辩论赛的不满往往以“辩手水平低、辩得太烂”等表现出来,但这并
不是辩手单方面的问题。辩手做出这种选择往往是在一定辩题、赛制和评判下追求
胜利的理性选择。因此只有先通过这些促使辩手为了求胜就必须更好地求是明理、
只要做到了更好的求是明理,胜利就自然成为囊中之物,辩手才会真正把能力用到
应该用的地方去。

在当年的上海滩,除了拳击,还有着各种搏斗类的活动和比赛。随着时间的冲刷,
这一切都已逐渐烟消云散,但拳击还是保留了下来,并焕发出了更强的生机。对于
那些被淘汰的比武竞技来说,是观众改变了他们——观众的离去使他们也退出了历
史舞台。而对于拳击,是他改变了观众。引起观众对于拳击的态度发生改变的,可
能是拳击手对自己心中理念的坚持,可能是一些懂得拳击的人的宣传,可能还包括
那些拳击比赛的主办者和评委没有为了迎合观众而改变正确设置的拳击比赛规则
和评判胜负标准。一切皆有可能,我们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但我们衷
心希望同样的好运落在辩论赛的头上。

而要有这样的好运,须要所有热爱辩论赛的人共同努力。

- 102-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第五节:辩题选择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这一节分析的是选择辩题的基本原则。一个好的辩题可以引发观众和辩手的兴
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深入思考的欲望。而一个差的辩题不但观众不欣赏,从而
失去兴趣进而误把辩论赛当成口舌游戏,更会使辩手辩论起来没有任何兴趣,甚至
为了胜利而违背辩论之道。可以说一个辩题,设计得好可以让所有人品尝这道辩论
大餐的时候齿颊留香,而设计得不好那就如同一颗老鼠屎,会轻易地坏了一锅粥。

辩题应该是观众关心的话题

辩论赛的目标客户群是想在轻松愉快的笑声里思考问题、探求真理的观众。这一
点就决定了辩题必须是观众关心的话题。因为关心,所以想思考,所以愿意来听、
来看。也就是说,观众之所以来看这场比赛是因为辩题涉及到的问题是他真正关心
的,想有所深入了解的,而不是认为这个辩题辩起来会很有趣,很搞笑。

这类设计不当的辩题当以被评为2002全辩最无聊的辩题——网聊有聊还是无
聊——为典型。这个辩题当然还有别的问题,比如“有聊”、“无聊”概念不清。
但这里只说观众是否愿意看这个方面。有多少人关心网聊是否无聊?从事后网上的
讨论就可见一斑——绝大多数人都直接表示:去不去网聊是自己的事,他人瞎操心
才是无聊。当一个辩题根本没有人关心的时候,这场比赛注定是失败的。

不过命题人也不是神仙,他如何知道他出的辩题是不是观众关心的呢?包括
“网聊有聊还是无聊”的问题,可能命题者自己的确是关心的——这可能只是因为
作为长辈看到很多人参与网聊而产生感触的结果。更进一步,可能某个辩题在命题
人所在的群体内部有非常多的人关心,可是从社会普遍层面考虑则未必了。比如

- 103-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网络游戏的私服问题”可以设置一个辩题。但网游族毕竟不是社会一般群体,在
普遍意义上,观众对这个问题可能就没有感觉了。从这些来看,有必要建立一个合
适的机制使辩题真正是在普遍意义上为观众关心的。这里提出三条建议可为参考。

首先,选择辩题时就使用有争论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报纸上、网上、BBS上总可
以找到大量一个时期内的社会热点话题。这些话题能够引起大范围地争论,毫无疑
问是大家关心的。

其次,可以向社会征集辩题。首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曾尝试过这种方
法。结果半个月内400多道辩题从申城各处飞进了编辑部。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
赛每每能在上海成为街头巷尾从老人到小孩谈论的话题,这并不是偶然的。

第三,由观众投票选择自己所希望看到的辩题。对所有辩题,经初审筛选后,放
到网上或其他媒体上向所有观众公开,由观众自由投票。最终可以完全根据得票率
或者基于得票率综合考虑来选择辩题。观众自己最清楚自己关心什么样的问题,由
观众选择辩题本身也就成为了对辩论赛的广告。

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比赛章程中,组委会对辩题内容提出了看法:内容应该集
中在三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命题、社会发展中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关于
人本身存在着的须要思考的问题。这里单独把观众关心的话题拿出来说,并不是要
放弃另外两个方面,而是强调从另外两个方面选择辩题时,要能够以观众是否关心
为一条准则。

我们身处的是一个急剧变化的世界。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种变化不但没
有取消传统文化中经典命题,反而在新的时代赋予了很多经典话题以新的意义。
“义利之辩”、“知行之辩”等等都有这种表现。这些辩题虽然以传统哲学命题的
形式给出,但拿到辩题时,人们会在潜意识中把这个传统哲学命题与现实中的有关
问题相联系,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的需求。对于“人本身存在须要思考的问题”也
是一样。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激荡往往更能引发人的这种思考。这类辩题的提出也
是有现实意义和观众需求的。

- 104-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但很显然,并不是每个传统文化命题和哲学命题都有与现实相契合的情况。如果
选择不当,就会出现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赛总导演刘少安、编导潘宇在《舌战攻略》
一书中指出的辩手言之玄虚、观众听之发腻的情形。

所以无论出什么辩题都要考虑上海教育电视台副台长汪天云提出的原则:“问
题只有一个——电视观众买不买账。”(《常变常新,轻松欢悦——未来辩论赛之
我见》)

还要补充一点:央视提出的辩题内容三方面是针对电视辩论赛的。对于普通的
校园辩论赛而言,观众几乎都是一所学校的学生。因此辩题不仅仅可以考虑这三类
(因为学生同时也生活在社会中),还可以大量考虑校园里发生的大家都关心的话
题、处在相应年龄段的人经常遇到的问题等等。但凡校园内的辩论赛辩题涉及爱情、
国际形势等为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时,比赛总能引来大量观众,而对另一些辩题观
众则要少很多。如果组织者能在命题阶段对观众的需求做更多的考虑,辩论赛的观
众相信会越来越多的。

辩题的表述应该是明确的

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林正疆有这样一段话:“中国人真是了不起!怎
么说?因为中国人能用一个字象征很多种含义。”这一事实使得目前很多辩论赛陷
入定义之争。从“义利之辩”到“知行之争”,从什么是“跳槽”到什么是“全面
禁烟”,从“‘高中生’到底是高中在校生还是毕业生”到“管理设施不足是‘管
理问题’还是‘设施问题’”……2002年全辩的比赛更是在概念上文章做尽:“纯
粹的友谊VS纯洁的友谊”、“开发VS利用”、“教化VS教育”、“界限VS规范”、
“重结果VS重目标”、“经济发展VS经济增长”、“阻碍VS阻止”、“传播VS积
累”、甚至于一本正经的讨论“有聊是不是指有人在聊”。这样的辩论赛,展现的
恐怕不能算是“华语的魅力”,而只能说是华语的悲哀。

- 105-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对于定义之争的分类,武汉大学辩论队袁丁在《“明理即辩”真的很难》一文中
作了精辟的论述。文章把“定义之争”概括为四种:让自己隐身——定义模糊化、
将对手调包——曲解对方辩题、化敌为友——把双方辩题揉成己方辩题、拉虎皮作
大旗——用概念扣帽子。

定义之争会出现,与辩题的选择也有一定关系。

在现实中,人们发生争议——除去无理取闹,没事闹着玩以外——有三种可能:
其一是双方对同一问题做了不同的概念界定而不自知;二是双方看到的都是问题
的不同方面,谁都未能全面的认识问题;三是双方都全面地观察了问题中所能观察
到的部分,但谁也做不到真正全面认识问题,因此双方从不同的理论出发得到了不
同的结果。如果辩题选择的就是第一类话题,那么辩论赛几乎是必然地进入定义之
争。这种定义之争有些时候是有意义的,有些则没有。

比如“英雄自以成败论VS不以成败论英雄”。正方是指“人的成功与失败”,
而反方指的是“事的成功与失败”。一旦明确了概念,下一步争论的就是哪一种解
读是正确的。这个问题假设是大家关心的,那么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辩题。

不过很多时候,当人们发现争执不下原来只是源自不同定义的时候,往往不再继
续思考了。因为语言只是表意的工具,当意思已经明确时具体用什么措词合适大约
只有语言学家或者相关专业人士(如律师等)关心,普通老百姓已经不太在意了。
就像成败英雄论的辩题,又有多少人在认清了这一点以后还真的关心“成败”是指
“事的成败”还是说“人的成败”呢?所以辩论赛辩定义从学术上讲虽然很有价值
(现代哲学对于很多命题分歧实质上是概念界定分歧这一点已经基本上达成共识,
解构概念以明理自然有非常大的价值),但当普通观众还远没有对此产生需求的时
候,辩论赛提供这样的产品似乎是有些超前了。

类似的辩题还是“食色性也VS食色非性也”。“食生性也”是告子的观点,其
中的“性”是“天性”,即“人生来就有食、色的欲望”。而“食色非性也”是孟
子的观点,其中的“性”是“本性”,即“人之有别于禽兽者,非食色也”。“城

- 106-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中的“管理用设施出了问题算是管理问
题还是设施问题”、“网络经济是不是泡沫经济”中的“是泡沫经济还是泡沫塑料
经济”等等也都是如此。这样的辩题交给辩手,双方没有形成交锋而只是“你走你
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辩论队都这样做了。对于成败英雄论,西安交通大学在98年
“蓝带杯”上就用“事的成败”论证“英雄自以成败论”。而2000年全辩中,电子
科技大学在辩论“西部开发引知和引资何者更重要”时,也没有把立论点放在“(从
人力资本的角度,)资(本)包含知(识)”上,而是按常规把“资”解读为“资
金”。这样的辩风才真正体现了辩论之道。

尽管辩手会考虑自律,但还是要建立外部规范。因此对辩题中概念的明确界定还
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在辩题遣词造句时就要注意不要在关键概念上出现歧义。
必要时可以考虑事先确定——比如确定正反方之前两队共同商议——对辩题的整
体解读。这使得辩题直观上仍然是简洁的,而这种简洁却不会带来定义之争——因
为已经用另外的文字把对辩题的解读确定了。就以2002年全辩决赛“正其义当不当
谋其利”来说,只要事先指出“利”不能被界定为“直接的公利、他利”,那比赛
就会更加精彩了。

之所以强调要“整体解读”,原因是汉语中词汇的意思是比较模糊的,一个词语
往往可以有多种意思(定义之争也就是这么来的)。单独讲一个词的意思,可能几
种说法都可以为人们接受。但具体到整个辩题的解读,词语就在上下文中有了相对
固定的意思。一个词在这个文本中的意思可能是难以精确表述的,但整个文本的解
读却可以是明确的——否则汉语就不可能五千年来一直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
的表意工具了。而一般人们关心的也是整体的意思,而不是具体词语的意思。让辩
论在对文本整体的意思作相同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这才能展现辩论赛的魅力。

进行整体解读的重要作用在于让辩论有其意义。如果不加解读,那么双方出于求
胜的目的,很可能各自找一套绝对不会有什么人反对的“说法”,然后用硬性界定
或其他技巧来说这就是自己要证明的观点。结果是观众听完一场比赛觉得双方说得

- 107-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都对——只不过所说的都是尽人皆知的,换言之四十分钟听到的尽是“废话”。比
如“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如果不加解读,那正方可能为了求
胜说“我们要论证的就是当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发生冲突时,我们为了人类生存只
能放弃环境保护。”而反方说“我们要论证的就是环境保护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来
进行,不可以蛮干。”如果这样,那观众听到最后只会觉得说了半天等于没说。但
遗憾的是,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邀请赛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结果双方讨论
的内容出现了肯尼亚草原上即将饿死的饥民可不可以捕杀犀牛来换取求生的粮食,
甚至于争论起“如果我的母亲和世界上最后一头猪同时掉进河里我应该先救谁”的
问题,这实在不能不说已经严重偏离命题者和那些想从这场比赛中对环保问题有更
深理解的观众的心愿了。其实如果事先解读清楚,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比如说
从环保应该以何种心态来进行这个层面,可以解读成正方是要证明环保是为了人的
利益,是对全人类功利性的。而反方是要证明环保是为了被保护物种和大自然的利
益,是超功利性的。或者从如何去做的层面,正方提倡环保应该是人类主动根据自
己需要进行的,是要建立人化自然;而反方则认为环保应该由自然来完成,比如划
出一块保护区后人类就不再进入,任由自然来决定它的发展。这样划好了范围再来
打,辩论赛就有看头得多了。

另外,对辩题做整体解读同时也可以考察相关的争议是不是基于不同的概念界
定。如果整体解读确定后,双方仍然觉得有很大的分歧,那也就说明这个辩题可以
辩得非常精彩了。

除了整体解读,还可以引入情景式辩题。(这种辩题在94年前后曾尝试过,但不
知为什么后来放弃了。)毕竟在现实中引起人们争论的问题往往都有着具体的环境,
不结合这个情景,讨论一般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和环境结合后,这种争论往往非常
激烈而且能引起很深入的思考。比如下面这个题:

一位医生历经十年,耗费了无数资金,研制了一种对付某种疑难杂症的特效药,

- 108-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但是由于患病率低,没有制药公司愿意投产。医生自己掏出一笔费用制成了一批成
品药。老王的妻子得了重病,于是老王向医生求药。医生手中有这种灵药,也只有
这种药才能治老王妻子的病。医生出价100000元,而老王只有300元。因此医生不肯
卖药。在这种情况下,老王当晚潜入药店偷药。

辩题A:正:这位医生的行为应该受到社会谴责

反:这位医生的行为不应该受到社会谴责

辩题B:正:老王偷药的行为应该受到社会谴责

反:老王偷药的行为不应该受到社会谴责

这两个问题都是MBA中的讨论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问题A看似是职
业道德问题,实际上还牵涉到医药产业的特殊经济规律(初始投资大,风险大,复
制容易,回收投资周期长)、知识产权、激励的兼容性、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
不完善的情况下社会保障的处理方式等问题。正反方都有非常大的空间。而B则更牵
涉到本我与超我的对立、社会我与自然我的冲突、情、理、法的交错……即使双方
辩得不好也会引起大家的讨论,而如果辩得好更可以引起人非常深入的思考一系列
问题,因此具有很大的意义。

辩题双方应该是两个相互矛盾的相对真理

这一条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双方应该都是真理,而并非都是谬误。

很多比赛为了让双方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是完全正确,于是就想出了这个办
法。其结果就是拉了头骡子让辩手去辩这是马还是驴。观众在台下感叹辩手只会做
秀、就知道玩文字游戏……而辩手心里却是哑巴吃黄连——他们拿到辩题时已经被
气得差点吐血而亡,可是规则所限,他们不得不去做连他们自己也觉得无聊的事

- 109-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情——去讨论这是马还是驴。像“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VS艾滋病是社
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学生学业压力大是否有利成才”、“流动人口的增加
是否有利于城市的发展”、“离婚率上升是不是社会文明的表现”等等都是这样。

之所以犯下这个错误,是因为命题者只考虑了要让双方能有对抗。人们现实中发
生争论的第二种情况就是双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得各自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
面而都没有能全面地认识问题。就像古代那两位买盾的将军,一个说那盾牌是金的,
另一个说是银的,两个人差点吵起来。结果卖盾的一句话说明白了:“我这盾牌一
面是金的,另一面是银的。”

然而,辩论赛是给观众看的,是给辩手辩的。观众不会有兴趣去思考一个双方明
显都是谬误,而且明显可以合成一个真理的辩题。而辩手更不愿意为一个明显的谬
误去作辩护。

以“离婚率上升是不是社会文明的表现”来说,显然是一个“度”的问题。而“上
升到什么程度”是一个相对概念,所以这个辩题看到的必然是双方争夺“上升到什
么程度”——正方说反方就是不能让人离婚,是不人道的;反方讲正方就是要不断
提高离婚率,甚至要“来几次全民大离婚”。有人说正反方把对方观点推到极致然
后说那是错误的这种作法蛮不讲理。这话当然没错,可是根源不在辩手,而在辩题。
因为大家看到题目就会想到“适度的离婚率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如果辩论是在
“离婚率多高才合适”的问题上展开,那也还有科学上的价值,但这个问题偏偏又
辩不起来。于是辩手和观众都只能看到一场口舌之争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同样的问题还可能表现为正反方的立场各自在某一个特点的领域内成立(就像
说盾牌是什么质地要看从哪个面说)。这样的辩题在加入领域限制后也就成为一个
没有辩论需求的问题了。

第二,辩题的双方立场必须对立。

这一点的理由很简单——不对立则无法形成辩论。但和前一点恰恰是各走了一
个极端。有些命题人为了不让辩手去辩两个谬误,所以正反方的立场一眼看过去是

- 110-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对立的,但深入分析就发现那只是形式上的对立,本质上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以“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VS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
为例。这个问题是对立的,但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所以二者都不全
面。于是有命题人就把题目改成“艾滋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这一来二者
是都正确了,但麻烦也来了——双方根本交锋不到一起。既然知道艾滋病既是医学
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那还辩什么呢?

同样的辩题还有“思想道德应该适应还是超越市场经济发展”
(谁规定的不能既
适应又超越?在适应的基础上超越?)、“电脑普及应用的关键是硬件的发展还是
软件的发展”(系统论中没有说关键只能有一个吧?)等等。

这个问题最近几年有好转——虽然有往第一种转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大量比较
性辩题的使用。比较性辩题如果不把比较的关系去掉,那么二者就是不可同真的矛
盾关系。

“彼此矛盾的相对真理”这个说法看起来难以接受,这是源自人们潜意识里对
“矛盾律”不恰当地运用。逻辑学里矛盾律成立的前提假设是真理一元论。这就意
味着当我们可以说“如果命题A成立,那么A的否定命题(不是否命题)┐A不成立”
时,我们假设了“命题A是绝对真理”——因为绝对真理是一元的。可是我们如何能
够肯定一个命题是绝对真理呢?就算A真的是绝对真理,我们又怎么知道呢?如果
我们不知道确定这一点,我们又如何能得出那样一个结论呢?就算我们可以说“A
正确的概率有99.9999%”,那也意味着┐A还有0.0001%的可能是正确的。因此在我
们身处的这个相对真理多元论的空间里,矛盾律是不可以乱用的。

所以辩题要设计得正反双方都是真理,却偏偏又要在形式上表现为逻辑矛盾关
系——不可同真。要保证这一点,就要保证辩题应该在其所涉及的领域尚未有统一
的认识。也就是说辩题对应的现实争执,应该是基于第三种情况:双方看到的是同
一个问题的同样几个方面,只是对这相同的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

- 111-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因为看到的都是相对全面的,而不是各自只看到一半,所以结论不是可以简单相
加的。因为各自有不同的解释,而各种解释都有道理,所以不能说他们谁是偏激的。
因为“偏”是相对于“中”而言的,当托勒密的地心说统治世界的时候,哥白尼的
理论也被认为是偏激的。我们平时说某种观点偏激,是因为那种观点只看到了问题
的一个方面,没有能全面看清问题。但当辩论赛的双方都是全面看了问题,而只是
产生不同解释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说谁偏激了——因为没有谁知道“中”在哪里。
所以作为辩题,一定要是人们还不知道“中”在哪里的问题。

仍然可以用那头骡子来说明问题。其实这场“是马还是驴”的辩论完全可能是很
有意义的——当第一只马和驴的杂种诞生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也许当时的科
学家就进行了这样一场辩论:通过各种方法(不知道有没有基因分析)来确定这种
新生物在动物家谱的门纲目科属种里到底应该放在哪个位置。当还没有一个统一认
识的时候,这种争论是必要的。在讨论了半天在生物学特征上这到底应该算成马还
是驴后,他们终于发现这东西既不能算是马也不能算是驴,于是“骡子”这个科目
就被造了出来。认识统一之后,这个辩题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所以余秋雨先生曾在
点评比赛时说到:“如果我们出题目的人出一个简单的有结论的命题,让我们高智
商的大学生来辩的话,我们就对辩手不尊重了。”(第三届全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
请赛决赛点评)

强调理论未统一,另一个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防止辩题变成调研题。因为有很多争
论理论界由于全面分析,已经统一了思想。但是普通老百姓对此并不知道,所以才
有了争论。比如“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应该走精英教育之路还是大众教育之路”。
对于满足什么样条件的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应该走精英教育之路,什么样的又应
该走大众教育之路,理论界已经有了比较统一的衡量标准。于是这个看似很好的辩
题就成了调研题——辩手的任务就是收集数据事实,看是否符合那条标准就够了。
这样的辩题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只有一种理论时,双方必有一假。那么抽签就已经
决定了真假之别。

- 112-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问题、人本身存在须要思考的问题,要做到“没有统一认
识”这一点一般来说不是很难。因为能够争辩千百年而没有一个简单的结论,这本
身就说明正反方都是相对真理。像“‘不立不破’还是‘不破不立’”、“美是主
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人性本善’还
是‘人性本恶’”等等都是如此。

对于现实社会中人们所关注的话题,要做到这一点有些难度。这也是前面提出
“选择辩题首先考虑有争论的社会热点话题”的另一层原因。因为能有大量的人争
论了很长的时间,还是发现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一般来说某一方的论证中有逻辑错
误或者仅仅是由于概念不同的可能性就较小了(特别是如果能再由专家和有丰富辩
论赛经验的辩手稍加分析以后),更有可能的是双方各有一套理由可以充分地证明
自己的观点。而这样的问题作为辩题,由辩手把内在的理论逻辑清晰化,再用上乘
的技巧表述给观众,使大家都能更好地理解、更深地认识这个问题,那真的是再好
也没有了。

辩题要注重平衡性

在一个相对真理多元论的空间里,无不可辩之题,但有不可做辩论赛之题。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辩论赛是一项比赛。是比赛,就必须考虑其公平性。尽管
正反双方都是一个相对真理,但立论空间却不一定对等或者基本相等。从公平性的
角度讲,有些问题辩论起来可能非常有意义,但由于所处时空的不适,使得如果真
的辩论,某一方可能在逻辑、社会普遍意义、情感等方面有较多便利。比如网上一
度吵得很激烈的“岳飞、文天祥算不算民族英雄”。甚至于当有传言说广州市政府
部分官员在非典初期向公众隐瞒事实时,就有网友讨论政府为了不引起社会动荡,
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采取隐瞒是否一定不可接受的问题。很显然,这些都不能成为
很好的辩题。因为观众很容易把他对辩题的态度转移到对辩论方的身上。

辩题不注意平衡性的典型是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金钱是不是万恶之

- 113-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源”。组委会非常明确地解释了概念,而且用的是英文: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s.


这样一来,“万”、“源”两个概念就使正方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死地。作为华语
辩论赛最高等级的赛事中最高等级的比赛,用这样一个几乎是“抽签决定胜负”的
辩题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失误。

小结

辩论赛是在一个相对真理多元论的空间里求是明理的活动。相对真理是多元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对立的,能够对抗的观点都可以被选为辩题。选择辩题是
一场辩论赛中重要的环节,如果辩题选择不当,辩论赛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要失
败的。由此可见,组织命题工作的人担子绝对不轻,他们必须在设计和选择辩题时
兼顾四条基本原则和策略:

1. 东方时空说要“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辩题设计也要“讨论老百姓关心
的话题”。要做到这一点可以考虑三种方法:使用社会热点话题、向观众征
集辩题、观众投票选择辩题。

2. 辩题表述要明确,必要时使用附加说明进行整体解读,最大限度地避免定义
之争。同时可以考虑采用情景式辩题。

3. 辩题的双方要是两个相互矛盾的相对真理。这有两层含义:双方立场不能
是两个谬误,而要是两个相对真理;辩论的双方立场必须相互对立。

4. 辩论赛作为一项比赛必须强调公平。“公平”分为初始公平、过程公平和结
果公平。辩题的选择要使得双方具有初始公平,不可以让某一方在逻辑、社
会普遍意义、情感等方面有较多便利。

辩题是给观众看的,是给辩手辩的。不恰当的命题,也就是对观众和辩手的不尊
重。观众还可以选择不看,而辩手却不能选择不辩。由于这样的辩题已经不能代表

- 114-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观众,所以辩手不尊重这样的辩题也就算不上对观众的不尊重,最多只能算是对命
题者的不尊重。而命题者应该谨记:如果想让辩手以尊重辩题的方式来体现对命题
者的尊重,那么在命题时就要首先尊重辩手。

最后说明一点:本节讨论的都是一般性辩论赛的辩题选择策略。如果考虑的趣
味辩论赛、幽默辩论赛,辩论赛的目的也就不再是求是明理,而仅仅是语言游戏了。
这二者的差别就如同体操表演和小丑杂技(这里丝毫没有贬低这类辩论赛的意思,
因为二者都是非常好的形式,马戏中的金小丑奖得主也同样是很值得人们尊敬的),
但二者表演的主题、赛制、评判方法的选择设计却绝对不能混同。同样在这些非一
般性大专辩论赛中,无论是辩题选择还是后面继续讨论的赛制设计、评判法则也都
应该是不一样。只不过《辩论通论》讨论的只是一般性的辩论赛,那些就不在这里
讨论了。

- 115-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第六节:赛制设计
“好的制度引导坏人办好事;坏的制度逼着好人办坏事。”

复旦大学张霭珠老师在《辩论赛与“游戏规则”》一文中把辩论赛的规则分成六
个方面:一、代表队对阵关系及辩论立场的确定方法;二、程序性(阶段划分、辩
手发言先后次序等)规定;三、时间性(各阶段、各辩手发言时间约束等)规定;
四、评判胜负的标准;五、对评判者的约束规定;六、奖励制度。对于其中的一、
六两项在《通论》中不准备讨论;四、五两项放到下一节中分析。本节只对二、三
两项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大专辩论赛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种赛制,其中主要的一些赛制在附录II中进行了
汇总和简单的分析。

比赛的时间分配

辩论赛在本质上是对人思考问题过程的模拟,在形式上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模
拟。普通人思考问题、接受信息的时间性就决定了一场比赛的时间一般应该在40分
钟左右。这也就是学校里平时一节课的时间。

对于辩论赛中“辩”和“论”的比重一直是个重要的话题。下表列出了历届大专
辩论赛所用赛制的论辩时间比。

新加坡式 质询式 盘问式 驳难式 攻辩式I 3+1式 攻辩式II

总时间 34 44 43 41 36 34 38(39)

论:辩 13:4 13:9 11:6.5 9:10 12:6 9.5:7.5 9:10

- 116-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辩论赛中,论的作用是向观众介绍立论的整体构架,相当于骨架;而辩作用则有
两重,一是向骨架上填肉,一是质疑对方的骨架与所填的肉是否恰当。从新加坡模
式的重论轻辩走到现在,辩论赛一直强调加强辩的比重。这当然而必须的,因为失
去了辩,就无所谓质疑对方的骨架与筋肉是否恰当的问题。辩的成分过少,既不利
于问题的深入,也不利于观众的欣赏——如果辩的味道太淡,那就成学术报告会了。
但显然,论的成分也不能太少,因为如果观众对骨架还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认识,
那辩论赛就很容易打得热闹却看不出门道,想不流于口舌之争就会非常困难。“辩”
重在对抗性,但对抗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人为设置正反方对抗只是为了更深入地求
是明理而使用的工具。因此如果片面追求对抗而达不到“求是明理”的效果就是舍
本逐末之举了。

从目前各项赛事的实际情况看,论与辩的时间基本一致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
择。同时要注意的是,从99年以来的辩论赛一辩陈词时间偏短,很多辩手已经明显
感觉到想把立论阐述得清晰而深入不太容易。01年全辩的一辩陈词太短就受到很大
非议,03年有所好转,但仍有不足的嫌疑。很多论据都不得不在后续的攻辩甚至自
由辩论中提出。例如第二场中山大学对澳门大学的比赛中,澳门大学的攻辩小结就
成了对前面未尽之意的补充,这就完全偏离了攻辩小结的功能。可能以后的赛制设
计中,把一辩陈词加到3.5分钟或4分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举动。

赛制的引导作用

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路一鸣的辩词中借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说了这样
一段话:“诸多历史现象的背后、国家兴亡的背后,恰恰是制度和文化的力量。”
这句话放在辩论赛赛制上似乎是大材小用,但的确是对辩论赛赛制最恰当的评价。
如果说辩题设计得好与坏可以影响一场比赛的档次,那么赛制影响的就是使用这种
赛制的所有比赛的质量。辩手利用规则没有禁止的手段去追求胜利,这是无可厚非
的。因此如果赛制设计不当,就会引导辩手向着不利于“求是明理”的方向前进。

- 117-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这个过程可以用囚徒困境加以解释。

假设甲乙两个罪犯被抓,但警方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二人有罪。如果二人坚持都不
招供,那么警方最多以其他罪名判比如一年。但警方的做法是先把他们隔离,然后
告诉他们:如果你不招,而你的同伴却招了,那你将被判十年,而你的同伴因为检
举有功,将无罪释放。如果你招了而同伴不招也类似。如果两人都招,那么态度较
好,只判五年。结果怎么样呢?两位嫌犯由于不能互通信息,结果只有选择招供(因
为无论另一位做出何种选择,自己招供总是比不招更好)。于是本来对双方更有利
的都不招供反而是达不到的。

同样,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就像是两个囚徒。如果赛制设计不合理,为了求胜,双
方就会选择根本不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策略。例如即使评委定下规则比如回避问题
要扣分,双方也会回避问题——就像新加坡赛制那样。

麻烦的是,赛制的问题往往是隐性的,须要深入分析才能看出表面上毫无问题的
设计之下潜在的漏洞。不妨看看下面这种赛制:

某网站尝试着把辩论赛和网络结合起来,举办了网络辩论赛,赛制采用新加坡模
式。双方的八位辩手可以把事先写好的辩词装在软盘里带入比赛现场,一二三辩陈
词限为600字,四辩1000字。正方一辩先把辩词贴上BBS,发帖完成后五分钟内,反
方一辩发帖。以此类推。自由辩双方各限时40分钟,轮流向BBS上发帖。其他规则
和新加坡赛制一样。

表面上看起来这种赛制并无不妥,而且可以把辩手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以便
事后评判时用。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的逼着好人办坏事的赛制设计。

首先,最明显的是陈词问题。谁都知道是事先写的。平时辩论还有一个“陈”在
里面,语言体态都很有作用。可在网上仅仅是把事先写好的东西贴出来。这一点就
算找个不懂辩论的也完全可以做得很好。

第二,最突出的是时间问题。正方发问,反方隔上一分钟再回答,只怕很难说他
是打字慢还是想得多。自由辩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更明显。从现实比赛情况看也确实
如此,各方明显都是回避问题,而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东东往上贴。结果是发言速

- 118-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度达到30秒一帖。说实话那些长帖就算读一遍理解一下只怕也不止30秒。这种情况
下要求现场反驳根本没有什么可能。就算有也往往是针对好几帖前的了。而隔上几
轮再反驳,观众与评委的思路很难保证连贯,自然越听越糊涂。那么为什么不能少
回避一些问题呢?因为总时间限制。在传统辩论赛中,时间限制使辩手不能一次说
太多话。但在网辩中,更长的帖子(大部分内容是事先或者几轮前准备好的)有助
于评委在反复阅读时加深印象,也可以使对方如果去读就浪费大量时间。而哪一方
能够多出时间,最后时刻发出的信息量越大,评委受“近因效应”的影响就越明显。
从对方来看,辩手越习惯于回答别人问题,根据比赛实际情况进行攻击防守,在网
络辩论会中就越吃亏。为了比赛的胜负,辩手只有选择回避问题这一明知会偏离辩
论赛目标的路径——即使评分规则中明确指出回避问题是要扣分的。由此可见,
“赛”对时间性的限制与网络辩论中即时反应去打字浪费时间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
矛盾。要想打破这一矛盾,唯一的办法是突破时间限制,比如把赛程确定为一周。
不过如果这样,那么与主办方的预算约束就又形成了一个矛盾。

第三、最遗憾的是团队配合问题。好的辩论队永远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队,甚
至不是四个人。从新加坡式的“起承转合”到攻辩式的“陈词-攻辩-总结”,不同的
辩位,不同的辩手有着分工与协作。看复旦、西交的比赛,每每有一种欣赏高水平
的篮球或足球赛时的舒畅。前锋、后卫、中场配合赏心悦目。可是在这种网络比赛
中,辩位与分工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当大家都是把事先准备的稿子往上贴时,由
谁来贴又有什么区别?曾有人对西交教练韩鹏杰说,看西交比赛的辩词,说出一句
话,即使没看过比赛也能猜出那话应该是谁说的。因为那是一种个性化的语言。正
是这种个性化的语言,使辩论展示了辩手的人格魅力,使好的辩论赛成为辩手人格
力量的比拼。配合实际上是基于个性化的分工,而如果只有复制粘贴,自然也就不
存在个性化。所有的配合不过是帖子内容的配合(而这种配合是事先准备好的),
根本不是辩手间的配合。

从以上三点不难看出,在这种赛制下,比赛效果最好、最容易获胜的队伍所采取
的策略将是由一些打字快的,稍懂回避问题技巧的人上场,再找一批优秀的辩手准
备好材料让他们去贴。

- 119-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在全辩所用攻辩式II中也存在类似问题。这一点武汉大学辩论队队长余磊在《也
谈辩论赛制的发展与更新》中就指出:二三辩出于进一步展开立论的须要,可以利
用规则在回答时一次发言用足20秒。这样必然大大降低比赛的精彩性。

赛制的区分度

赛制的好坏,不仅仅体现在引导性上,作为让双方斗法的规则,它更重要的是能
够区分出两支队伍水平的高低。也就是使辩手求是明理的水平与其在场上的得分能
力成正比。新加坡赛制最大的弱点就在于其区分性太差。因为辩的成分少,所以回
避问题的现象屡屡发生,因为缺乏有效的制约,诡辩性的技巧得不到遏制。这样的
结果就使得辩论队得分能力与求是明理的水平成N型曲线。这是因为当辩手有一定
明理即辩的能力时,往往不愿意使用诡辩性的技巧,但这时候实力又没有达到能让
诡辩者——特别是有一定水平的诡辩者——感到邪不压正。这样在赛场上反而难以
取胜。如此一来辩手将面对“求胜”与“求真”的两难境地。当然,如果实力足够
强也不用担心——就像谢逊在王盘山岛上所说:“兵刃、拳脚、内功、暗器、轻功、
水功,随便哪一桩,由你们自己挑。我都奉陪。”但这样来要求所有辩手未免太不
合理了。

区分度最重要的是对三重核心竞争能力高下的区分。也即何者更能在对抗中把
问题讨论得更深入;何者更能利用语言表演艺术把道理讲得更清楚和易于理解;
何者更能体现团队的整体力量。之所以重点区分这些,是为了让辩论赛更好地展示
这三重核心竞争能力。只有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优
势。如果忘了这个反而去强调其他方面,那轻则失去本身的特色——就像小品越来
越像相声那样让人摇头,重则难免演变成乞丐和海龙王斗宝贝。

从目前的赛制设计看,对于团队配合、语言表演的空间、对抗性都有比较好的注
重。但对语言表演和对抗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的设计还有欠缺,加重“辩”的成份

- 120-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等改革都只能区分开语言表演水平与对抗能力,而不是区分辩手借助于语言表演、
借助于对抗使问题讨论得更深入、把道理讲得更清楚和易于理解的能力。比如目前
的自由辩是最能体现辩手语言表演水平和对抗能力的,但也的确有不少比赛的自由
辩发散发乱。对这一点,中山大学梁庆寅教授曾提出能否在出现上述情况时由主席
提出暂停。这并非没有先例:驳难式赛制就有暂停的设置。除主席之外,如果必要,
评委是否也可以提出暂停意见也都是可以继续讨论的。

在考虑区分度的时候,还须要注意一点:赛制只是提供辩手发挥的空间。也就是
在这种规则下,用各种方式去做是可行的。但采取有利于达到辩论目标的方法可以
表现得比不这样做更好。这个时候,现实中辩手是不是这样去做并不是必须考虑
的——如果他愿意选择一种对自己不利的方式,那别人似乎没有必要去操那份闲
心。比如03年国辩采用的赛制将取消辩位——即不分一二三四辩。这种陈词、攻辩、
盘问、总结不限定由哪一位辩手进行的赛制从表面上看似乎会使得一支队伍只要有
一两个强手就可以了,似乎不太合适。但事实上,只要评分中明确提出注重团队配
合,那么没有哪支队伍——除了纯粹想走过场玩的——会不考虑各辩手在比赛中的
职责。而且从效果上看,这样做的队伍也肯定会比靠一两位辩手单打独斗的队伍有
更好的表现。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攻辩式II中的攻辩。二三辩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进
行攻击与展示立论,或者二辩展示立论,三辩反驳对方。所以虽然现实中很多辩论
队二三辩的位置重叠性很强,但这不足以成为对两轮攻辩提出责难的理由。同样的
还有攻辩小结。虽然辩论队事先写好小结临时套用,但现场总结的效果显然将更好。
当然,如果辩手大都做不到现场总结,那么这种攻辩小结设置就不合理了。所以赛
制的设计要与辩手的平均水平相配合。

“有‘背’而来”与“有备而来”

从观众和辩手的态度看,有“背”而来是大家非常厌恶的。但这种厌恶导致有一

- 121-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种意见是强调完全临时性,辩题只提前两三天,甚至到现场才决定(不是决定立场
而是决定辩题)。这种作法是对传统比赛中辩手有“背”而来的反思,但有矫枉过
正之嫌。

观众和辩手排斥的有“背”而来,实质上是辩手在场上不管对方说了什么、不管
现场情况如何,自说自话地把事先准备的东西念出来。大家欣赏的“即时反应”实
际上是针对对方、针对现场实际情况的发言。因此要防止有“背”而来,但没有必
要让辩手“无备而来”。只要辩手作的是针对性的发言,那么说的东西是事先想好
的还是临场反应的其实并不重要——就像武林高手过招并不要求每一招都是临场
创造,我们也不会希望老师上课前都不备课。只要用的恰当,事先准备的反而更能
把辩论引向纵深。如果辩手完全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足,那么很难对辩题进行比普
通观众更深入地分析。于是观众欣赏到的恐怕就只能是完全的口舌之争,求是明理
也就无从谈起了。毕竟“和有思想没对抗相比,更可怕的是没思想的瞎对抗——那
和吵架也就没什么区别了。”(武汉大学辩论队队长余磊,《也谈辩论赛制的发展
与更新》)

毕竟辩论赛不是脱口秀。

“复式辩论赛”的初步构想

很多人喜欢打桥牌。喜欢的原因之一是桥牌是一种非常不依赖牌好牌坏的牌戏。
当手上拿了一手的大牌时决不是件好事——因为那意味着要得到极高的分数才能
抵消因超过平均牌力而要补贴给对手的IMP分值。而正规的桥牌比赛则更加公平:
用“复式桥牌”。

“复式桥牌”的规则是这样的:(以中美对局为例)

每队要出四名队员,各分为两对。然后同时在A、B两室开战。如果A室里中国队
坐南北方向,那么在B室,中国队的另一对选手就要坐东西方向。计算机控制的发牌

- 122-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使一局的16/32副牌顺序在两室完全相同——一支队在A室拿到的牌会按相同顺序
出现在B室另一支队的手上。最后把A、B两室的得分各自相加评出优胜者。这样就
彻底地消除了牌力对牌手的影响。真正体现了两支队的实力。

如果把这种思想用在辩论赛里,可以考虑这样的赛制:

方法一:

一场辩论赛结束后并不立即宣布比赛结果,而是休息半天到一天的时间,然后让
正反双方互换把同一个题目再辩一次。

但这样做的弱点是明显的:时间将拉长近一倍。进而使资金、评委的劳动、场地
的占用……都大大增加。而且还要考虑对前一场比赛结果的保密。

方法二:

改原来一支队出3-4人的规则,一支队可以出6-8人,分为两队。在A室和B室就同
一个辩题同时开赛而正反方交叉。由两组评委同时为两边打分,综合评判出获胜方
和最佳辩手。

这样做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时间虽然未见加长;保密也不用考虑。但却要
同时占用两块场地;原来的5-7名评委现在要10-14名。资金方面也自然要增加。但优
点也有:增加了辩论队上场队员的人数,让一些幕后队员可以走到台前,增强了参
与性。

方法三:

前两种方法的综合。一支队出6-8人。先各出3-4人进行正常比赛——此时其他队
员进入全封闭状态。比赛结束后,结果暂时不公布。稍事休息立即由刚才未上场的
队员按正反方交换的方式再比赛一次。两次分数加总后得到双方的总成绩。

这个方法减少了场地占用,也在相当程度上压缩了时间。兼有了前两种方法的优
点。但弱点是评委听完第一场再听第二场,不仅不容易集中精力,也容易让第二场

- 123-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的评判受第一场双方表现的影响。

不过至少在目前,这三种方法还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难以在校园内部辩论赛
上推广。如果说一支校队要找出6-8位能征善战的辩手还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那么要
一个系、一个院找出这么多人就太因难了。在校园内,绝大多数辩论队都是一人队,
好的也不过二人队。能一次出三位高手的实在是比凤毛麟角还凤毛麟角。要他们一
次出6-8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使全国、国际大专辩论赛用了这种方法,高校内
部的辩论赛也只能用其他赛制。

小结

鲁迅先生曾经说“天才需要产生天才的土壤”。良好的赛制就是产生精彩辩论赛
和优秀辩论队的土壤。从新加坡赛制发展到今天,大专辩论赛的赛制已经趋于成熟。
从大的方面来看问题已经不多。基本的对抗性和整体性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只
不过这种体现有流于形式,而不是体现辩手利用这些形式真正实现“求是明理”能
力的隐忧。在以后的设计中可能更应该进一步考虑对时间分配、区分度和动态引导
性的影响。

- 124-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第七节:评委评判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Spiderman)

如果说辩题的选择、赛制的设计影响的是如何让辩论赛更好的发展,那么评判如
何进行关系到的就是整个辩论赛的发展方向。好像很有一些人抱有这样一种看法:
辩论赛中如果对方出诡辩、不讲道理之类的“阴招”,那这一方就有义务破掉它,
如果破不掉那输了叫活该。持这种观点的朋友大概搞混了两类情况:如果砍价没砍
下来,那是自己水平太低,可要是上街买了一件假冒伪劣产品,那是应该怪消费者
眼神不济还是骂那老板黑心呢?所以当市场出现这样的商贩时,工商局恐怕没有道
理因为他的竞争对手没发现、没举报而袖手旁观——那就有“不作为”的嫌疑了。

评委的角色

关于评判问题最核心的一点是:评委在辩论赛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他
是不是辩论赛的主体?其实评委在比赛中担任着两个不同的角色,一是相对于辩论
赛这项活动的主体——辩论之道的维护者,另一个则是相对于这一场比赛的非主
体——比赛胜负的评判者。

这个问题可以借鉴足球比赛中裁判员的角色来理解。在正常比赛情况下,裁判员
是尽量不干扰比赛——尽量不碰球、尽量不阻挡球员跑动甚至尽量不阻碍球员的视
线。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足球裁判从头到尾都是非主体性的:他们的作用只是记录下
哪边进了几个球,时间到了宣布结果。但如果球员有打架、背后铲球等行为,那裁
判要主动去了解、排解纠纷,必要时黄牌警告红牌罚出。这时裁判员实际上是作为
足球这项运动的主体之一来进行活动的——他被赋予的责任是“维护足球之道”。

足球赛也好,辩论赛也罢,裁判在评判过程中都要注意自己这两种角色,在不同

- 125-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的时候选择以何种角色或身份出现并行使自己——严格地说是这种身份和角色—
—拥有的权力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而裁判或评委之所以要担任这第二重角色,是因
为“承担‘维护XX之道’这一责任的人”这样一个必须存在的角色没有其他人可以
来扮演了。如果评委更多地是意识到自己非主体性的角色,忽略了自己主体性的角
色,那么就如同足球比赛出现争斗或者背后铲球时,裁判却不去加以制止和处罚一
样。

按什么来评判胜负?

目前的评判法则中只是按辩论赛的环节规定了评分项目,但对“按什么来评判
胜负”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对这个问题,从辩论赛的目标可以得出结论:辩论
赛的获胜方,应该是把能够证明他们观点的理论和逻辑大厦更好地展示给观众和评
委,同时更好地指出了对方建构证明其观点的理论和逻辑大厦中错误,从而让观众
与评委更好地接受己方观点的那一方。

这个评判原则的核心是基于论证过程不是诡辩的情况下评判哪一方能够更好地
运用说明道理的技巧。由这个核心派生出评判的三个方面:首先是评判论证中实际
使用的理论与逻辑框架是否属于诡辩;其次是评判的着眼点是论证力与技巧的结
合;第三是评判的是能更好地说明道理的技巧——当然也就包括了道理说得是否
透彻等效果,而不是其他的技巧。

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特别是不能仅仅做到第二条,也就是仅仅
着眼于辩手营造的“现场效果”。这种评判方法的深层原因是“辩论赛只是语言游
戏”这种错误认识。而它造成的恶劣影响更是深远的。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家二手车市场的故事来看看忽视了第一个方面——评判理论

- 126-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与逻辑框架是否有效——会出现什么情况吧。

对诡辩、伪证的处理

话说在一家旧车市场上,聚集着一群卖车人。他们购进二手车,然后卖掉。生意
做得红红火火。然而有一天新来了几位经销商。他们把各自的几辆劣质车外表油漆
一新,但是里面的无数毛病一点也没管。那些老卖家都认为这车肯定是卖不掉的。
几天后一位外地买主来了。这位卖劣质车的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把自己的车说得天
花乱坠。旁边的几位看不过去,于是上来指点这位买主。可没想到那位卖劣质车的
口才极高,唇枪舌剑把这几位杀得哑口无言。结果那位买主高高兴兴付了钱开车回
家。虽然回到家他就发现上当,但由于路途太远,他也没办法去要求取消交易了。

看着那些卖劣质车的就这样连着赚了几大笔钞票,有人恍然大悟——原来还可
以这样做买卖,于是立即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其他几位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做下去,
可没想到他们发现一个麻烦——因为他们口才实在没那几位好,而自己卖的东西又
要价比对方高,所以不明真相的客户总是被对方拉走,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差。于是
越来越多的人嘴里骂着“简直是逼良为娼”也加入了卖劣质车的行当。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各地的买主都知道这个二手车市的“黑”。除了一些对车的
质量本就不太关心的客户、不明就里的“羊祜”和存心也想到其他地方倒卖劣质车
的车商,谁也不愿意来了。他们愿意出的价格当然更低。于是原来还能坚持要价,
不向劣质车低头的经销商也终于忍不住了……

车市越来越“黑”,不仅常在这里卖车的人,连很多刚进入这个市场的也都一起
背上了“黑鬼”的骂名——因为越来越多想买到称心如意车人的发现得不到满足。
进一步的,“羊祜”们也发现自己一说起去过那车市就会引来众人的嘲笑。于是想
正正经经做生意的对这个市场敬而远之,而顾客更是来得越来越少,终于有一天,
这个昔日红红火火的二手车市不管好车坏车一辆也卖不出去了。

- 127-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很显然,这里面的核心是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辩论赛也是一样。如果辩手
提供给观众的信息是观众知道的,那么观众根本就没有必要来看辩论赛。但正因为
辩手提供的信息观众事先没有想到,而且在大量信息快速传播过程中,辩手通过语
言表演艺术往往容易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只是接收信息而不是处理信息。因此很多话
可能使观众在听到的一瞬间是觉得非常精彩,但事后一想就发现味道不对了。这就
是观众看着比赛鼓掌,关上电视骂娘的原因。骂归骂,他们不可能让时间倒流——
就像那些买了劣质车的顾客不能去要求退货一样。凭借观众的掌声而获得胜利的一
方正兴奋地品尝着胜利的果实——就像那位刚卖了一辆劣质车的商人高兴地数着
钞票。因为口才没有那么好而又偏偏要说道理的辩手在失败中彷徨——就像那些想
老老实实嫌钱的经销商一样看着堆积的货物做着痛苦的抉择。

很明显,如果市场管理人员在第一个卖劣质车的人出现时就以管理者的身份明
令禁止这种交易的发生,二手车市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同样对辩论赛而言,不让
那些试图通过这种方法获胜的辩论队赢得比赛就是评委无可推卸的义务。这就是评
委必须把“评判论证中实际使用的理论与逻辑框架是否为诡辩”放在评判表第一条
的原因。也就是说,当某一方的辩论是诡辩时,即使对手一言不发,也不应该使这
一方获胜。

看起来评委如果这样做似乎有违“中立性”原则。但事实上“中立”绝不等同于
“不分是非”。在已经有了深入研究的政策型辩论界,有两种情况就是无条件判负
的:一是辩手在场上“作伪证”,二是违反“合题性”。其中“合题性”争议(即
在场上证明的实际观点与其辩题立场并不相同,定义之争经常出现这种问题)甚至
是由评判协商判断的——尽管这种判断可能直接导致不必再对双方的实际表现进
行评判。

既然要把“评判论证中实际使用的理论与逻辑框架是否为诡辩”放在评判表第

- 128-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一条,那么当然要明确什么是诡辩。

简单地说,在相对真理多元论的世界里,诡辩是指立论在借助于一个理论体系以
求证结论成立的过程中,又违背了这个体系内的理论(这意味着立论可能是内部自
恰的,但如果融合进它赖以成立的理论体系就会形成矛盾)。不妨举个例子,看看
十年大专辩论赛中对于诡辩最经典的比赛——97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真理会
不会越辩越明”。

须要肯定的是,那一场比赛中的反方至少在立论阶段提出的一些立论点还是很
有力度的。例如“辩本身并不具有生产性。辩所带出的种种思想(本身)并不能实
现何者更接近真理……真正使真理更明的要靠研究,要靠实践”;“从人性的不完
美到权力的介入,从表达的缺陷到语言的局限,都使人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真
正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主观真理不会越辩越明”等都很出色。特别是反方
二辩的“语言是有局限的”这一点已经接触到了现代西方哲学中有关“自然语言能
否完全表达人的思想”的深层问题。这也就意味着,至少在名义上,他们的理论和
逻辑框架不是诡辩。

之所以说这场比赛是诡辩中的经典,是因为正反双方在都同意了正方所要证明
的是“辩是使真理越来越明的充分条件”——既然双方都同意了,那评委就应该认
为这一解读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反方大量利用“存在未辩而明的真理”向正方
发起冲击:从三峡工程到黄赤交角,从遗传实验到万有引力,从“上帝爱人”到佛
家顿悟,从进化论到吃水果……4分钟的自由辩正反双方交手18个回合,反方除了最
后阶段由四辩提出了“白马之辩”、三辩提出了“指鹿为马”、一四辩共同提出了
“思辨不是辩论”共计5次发言外,19次发言中有14次攻击在这个战场上展开!其中
包括这样几段:

反方四辩:“谢谢对方辩友终于退了一步,我们知道许多的真理根本不用靠
辩。”

反方二辩:“谢谢对方辩友承认了辩不是一个充分条件。因为在许多条件下辩
是不需要存在的。”

- 129-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反方二辩:“对方告诉我们辩论是一种充分条件,又告诉我们许多情况下不需
要辩论。对方这个逻辑上的矛盾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很显然,在这里反方完全混淆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存在大量不辩
自明的真理只能说明“辩”不是“使真理越来越明”的必要条件,这与充分条件八
竿子打不着!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之别是基本逻辑理论,是任何科学论证都不可
违背的。反方在进行科学论证的同时做出这样的违背,当然就是诡辩无疑了。因此
在实际论证过程中,反方已经可以说完全是诡辩了。

遗憾的是这场比赛最后的结果是正方以1 : 4输掉了比赛。其结果就是整个华语
辩坛从97年后连续两年跌入低谷。

但如果仅仅这样说诡辩,那么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首先评委对于各个理论
体系不可能都了解,如何能知道辩手是否违背呢?其次辩手即使无心诡辩,但出于
对理论体系的误解或把握不深,也可能犯这种错误。再次有时这种违背不是错误而
恰恰是对理论体系的创新。这些又应该如何衡量呢?

所以评委能做到的,只是评判理论与逻辑框架是否违背了基本的逻辑法则和常
识并且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也就是那种会犯这种错误的人即使是无心也说明他没有
资格获胜的错误。比如无法让人相信能够跻身华语大专辩论最高等级赛事决赛圈的
队伍,四位出自高等学府的辩手再加上背后学识渊博的教练学者会在无意中犯下混
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这种错误。既然如此,理应“杀无赦、斩立绝”。与此相类
似的还有一点是比较性命题论证中没有比较。

对于违反基本逻辑规则的问题听着有些好笑:对手为什么不去指出呢?观众又
不是傻子。但事实上,即使是聪明人在赛场上也是会受蒙蔽的。以97那场决赛为例,
即使是在正方一连几次指出对方混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情况下,反方还是不断
地用语言技巧引发观众的掌声——这样的鼓掌竟然多达11次。

- 130-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这个道理其实前面已经提到过:辩手提供的信息观众事先没有想到,而且在大
量信息快速传播过程中,辩手通过语言表演艺术往往容易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只是接
收信息而不是处理信息。因此观众是容易受到蒙蔽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按照
观众效果来评判技巧而不注意对逻辑理论框架有效性的考察,其结果就是那些开始
反思最初接触辩论赛时对技巧的推崇,转而试图去摆事实、讲道理的辩手因为技巧
比不过对手而无法获得更多的“现场效果”,于是不愿意再打辩论赛或者在场上不
再求是求真而是以场面效果求胜。这又进一步导致观众看完比赛,鼓完掌以后增加
对辩论赛的不满。甚至更进一步使以后再看辩论赛的观众更多的是看热闹而不是看
门道——因为他们认为辩论赛没有门道可看。而辩手也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技巧效果
而不是求是明理上。于是辩论赛就变成了“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
愣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而不要脸的呢?怕更不要脸的。”这一切
又反过来促使评委更坚定的认为,辩论赛就只是语言游戏。于是更坚定不移地按照
这个假设去评判比赛。

就是这个恶性循环把当年万人空巷的辩论赛变成了今天的过街老鼠。

须要说明的是,如果仅仅说最初的那几个车商全都是昧着良心办事恐怕也有失
公允。一开始的情况更可能是这样的:某一天一家经销商的老板发现自己的生意不
如别人好,于是开始调查。他们发现顾客总是要求更多折扣:“老板,再把价格降
低一点吧。”而且看上去对手卖的车质量比自己要差,但价格更低,结果对手的车
卖了出去。于是CEO得出结论:顾客对价格更敏感。应该放检质量控制,尽量压价。
有员工提醒:质量太差了恐怕不好。CEO想了想回答:“没关系,我们这里就是旧
车市场。顾客对于质量要求不高。”后面的情况如何就不用再说了。

同样,最初做出错误选择的辩手可能仅仅是对辩论赛的观众做了错误的假定—
—观众看重的是效果而不是道理,结果引发了这个恶性循环。其实不是观众看重的
只是效果不是道理,而是做这个假定的辩手误以为抽签决定立论的辩论赛没有道理
可讲,没有看到对手所说的道理有其合理的地方——就像那个CEO没有看到对手的
车其实不比他卖的差一样。

- 131-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当然,也没有理由去责难评委没有在第一个劣质车经销商进入市场时把他驱逐
出去。因为在那个时候,对于辩论赛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观众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辩论赛能提供的是什么、辩论赛应该如何发展等等问题,没有人给出明确而让人满
意的答复。

但当明确了辩论赛是一项以“求是明理”为目标的活动时,我们就不能不把“评
判理论与逻辑框架是否有效”放到最前面去了。因为观众最关心的不是技巧而是道
理本身,就像买车的人真正最关心的不是价格而是质量。但买车者并不总是能立即
对质量做出很好的判断,观众也并非总是能立即判断出理论与逻辑框架是否合理。
而如果评委能够发现却不阻止,那么辩论赛就会像那个二手车市一样在骂声中死
亡。

对假证的处理——消极的中立

评判实际使用的理论与逻辑框架是否有效是为了防止诡辩,而判断是不是诡辩
基于一个假设:那种会犯这种错误的人即使是无心也说明他没有资格获胜——因
此可以假定他是故意的。故意犯错误类似于作伪证。那么立即就有一个无心犯错的
所谓“假证”问题了。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担任了多年大专辩论赛评委的厦门大
学李琦老师在《评判者自白——写给辩论者评判的文字》中概括为“适度的消极”。

“适度的消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消极”,即如果某一方提出的论点和论
证在评委看来是有问题的(不包括那种明显不应该犯的错误),但对方未曾反驳,
那么评委应该认为这些论点、论证都是有效的。第二是“适度”。对于辩手举出的
证据,有些可以评委非常清楚地知道是错误的——比如引证某条法律条文,而评委
中的法学专家可能很清楚这条法律不是如辩手如说那样的。这时评委应该在判断该
方论证力时除去此项论据。这当然很好理解:辩论赛的目标是求是明理,那一切有
违这个目标达成的手段当然没有得分的理由。

- 132-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如果仅仅这样说也存在隐患:辩手如果故意伪造证据——比如事例、数据或者
名人名言——又怎么办呢?这些细节评委和对方不可能都知道的。所以要再补充一
条:辩手应该承担举证的责任。即比赛结束,辩手有义务向评委就辩论过程中提出
的各项论据指明出处。如果查知属于伪证则立即无条件判负。这样才能遏制辩手制
造“伪证”的行为。

白纸典范——法官式的中立

“白纸典范”也是辩论学中的词汇,指评判者在比赛前最好能像一张白纸一样,
对辩题没有任何自己的意见。厦门大学辩论队教练李琦老师把这称为“法官式的中
立”。当然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只有当评委确定双方没有诡辩的条件下,
才应该启动这种态度。

法官式的中立强调评委的评判过程中必须放弃个人对于辩题涉及争议的见解,
必须平等地看待双方的论证过程。这就表示只要双方的逻辑理论架构没有诡辩,那
么评判就不能对这个架构是否正确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证明这个架构中有问题就此
转化为对方辩手的责任。如果评委越俎代庖,那无异于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伙同另一方来对付自己看着不顺眼的一方。这样的比赛恐怕就玩不下去了。

“法官式的中立”以及李琦老师用到的另一个词汇——“洗脑”还说明了另一个
问题:如何处理辩论赛中出现的“对抗公众意识”。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对抗公众意识是大忌。但这个结论源自传播学的一个基本假
设——信息发送者的目标是让信息接受者相信自己发送的信息。但辩论赛在这一点
是有区别的。辩手并不是要说服观众相信自己的立场,而仅仅是希望他们以一种科
学的态度去接受它。从这个意义上说,辩手的工作介于“展示”和“说服”之间。
辩论赛既然是让人们倾听不同的声音,那就意味着有些声音很可能会与所谓的“公

- 133-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众意识”形成对抗——如同哥白尼那样。但这些声音却不能说是错的,评委也不能
以对抗公众意识为由对辩手进行处罚。恰恰相反,利用公众意识,而不是用道理进
行辩论才是应该摒弃的。

辩论赛的目的是求是明理,辩论赛的形式让我们倾听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即使
辩手所作的只是一份《少数派报告》,观众,特别是评委也应该抛弃“公众意识”
去对其合理性加以审视。求是明理之路强调的正是这种让少数人能够发出自己的声
音、让其他人能够倾听这不同声音的共和精神。

如果说赛制的对称式设计体现了“民主”的内涵;辩论赛的内容展示了“科学”
的内容,那么评委的这种中立、洗脑就是让辩论赛在科学的指引下由民主走向共和。

当然,事实上没有人可能先洗洗脑再来当评委,要抛弃自己对辩题的看法是一件
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当评委很不凑巧地对辩题所涉及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时。这时候可以考虑用类似于物理实验中消除“零漂”的办法。

在比赛开始前,由几位评委各自先对自己认为的辩题的偏向性进行打分。也即
“如果两支势均力敌的队伍来辩这个问题,正方应该比反方高或者低多少分”。记
分员把每位评委的打分、所有评委给双方得分差相加后的双方得分差在参赛的辩手
均不知情的条件下向观众公布。此后再开始比赛。

比赛结束后,评委给双方的得分各自加总后,加上或减去赛前的得分差,这样得
到的分数才真正体现了辩手这一场的表现对评委产生的影响。而辩题对双方造成的
初始影响也就被大大削弱了。

“叙事典范”与“技巧典范”的综合

评判法则的第二条“评判的着眼点是论证力和技巧的结合”是比较好理解的。

- 134-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辩论赛强调的是向大家说明道理,双方都有责任说明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所以
评判实际上相当于同时听双方讲同一个故事的两个不同版本。正反方的竞争就是看
谁的故事更能说服评委——也即“论证力”如何。这就是辩论学中的“叙事典范”。

论证力指的是逻辑理论体系的清晰性与严整性。正因为评的不是理论逻辑框架
的正确性而是清晰性与严整性,所以辩论赛是可以评胜负的。

这里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评委只要判断立论框架没有诡辩,那么对其严整性
和清晰性也应该是不做“主动”评价的。比如评委可能觉得其中一方的立论框架有
“断环”,论证过程有跳跃等等。这时只要对手没有攻击,评委不应该对其扣分。
而应该把它视同和对方一样严整的立论框架。这样做的理由是“严整性”和“清晰
性”都是主观评价,而诡辩行为是客观——或者至少是主观普遍性的——评价。可
能某位评委觉得论证跳跃的地方,辩手和观众并不这样认为。评委认为辩手没有说
或者没有说清的信息,观众和辩手实际上是在潜意识里的接受的——华语毕竟有着
非常强的隐含义。甚至于可能仅仅是由于评委没有听清而导致他认为立论不够清晰
严整。如果允许评委对此类情况扣分,那么评委的评判将很容易产生争议。如果评
委对立论产生这样的感觉——而且在赛后讨论时觉得这是个问题,那么可以以评判
团的名义在点评中说明这一点,以加深对问题的探讨。只不过由于这一情况并不计
入评分,所以对结果不产生影响。

当然,“不作主动评价”并不代表评委对于论证力——逻辑理论体系的严整性、
清晰性不作任何要求。事实上由于双方处于不断地攻防之中,评委和观众最后相信
哪个故事版本也就是根据攻击和防守的情况而定的。

但是当双方的论证力相近,难以判断谁更有道理时,胜负之别就在于谁能把自己
的道理讲得更好,更能为观众理解和接受了。这就是“技巧典范”。

因为辩论赛是对思考问题这个人人都可以进行的过程加以模拟,所以就算是对
辩题涉及的领域并没有深入了解的评委也可以评胜负。辩论赛在形式上是对课堂教
学过程的模拟,不同的老师,即使一个教历史一个教化学,也可以评价他们谁的课

- 135-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上得更好,学生更爱听、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更多——事实上学校里就有这类评价
程序。所以用不着关心评委是不是对学科知识知之甚少,只要他们知道怎么样上课
学生喜欢听、听得进、听得懂、学得到东西就够了。

但是由于不同老师有不同上课的方法,对于如何才是更好的方法有自己的理解,
所以评委应该在赛前公布一份“评判理念”,让各辩论队了解评委可能的评判方向。
这个过程在政策型辩论赛中称为“心证透明化”。附录III中给出了一份这样的“评
判理念”,可供参考。

总裁的决定:什么样的人得到晋升?

评判要看重技巧,但正如前面所说,技巧也有高下之分。如果评委不重视区分普
通技巧与用于更好地阐述道理的技巧——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技巧”与“伎量”,
那又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可以想象一下在公司里总裁对于晋升什么样的人员做出
不同选择时产生的影响。

如果简单地看,辩论赛有点像两个人争夺一个晋升名额的过程。而评委就像总裁
一样决定谁将得到晋升。在考虑时要注意一件事:选择让谁晋升不仅仅是一个结
果,更是向公司里其他人宣布:“你们想获得晋升吗?可以,只要你们照着这样
做。”如果评委让更幽默、更有现场效果、更有风度、攻击力更强等等而不是让更
好的完成了“求是明理”这一工作的队伍过关,那传递给其他人的信号就是只要做
到了那些,即使并没有做到“求是明理”——甚至是破坏了“求是明理”——也一
样可以胜出。而在大量辩手参加辩论赛的个人目标中,获得胜利以及由胜利带来的
快乐、荣誉等等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完全合理的方面。而辩论赛的目标却是
求是明理。这就意味着,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如果要辩手放弃求胜之心,对辩手是
很大的伤害,而如果放弃辩论赛的目标,那又从根本上危及辩论赛的生存与发展。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评判把二者统一起来。这可以用下面这张图表示:

- 136-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欲望 胜利

辩手 评判

实际行动 求是明理

在这里可以看出,通过辩题与赛制,使辩手可以去走求是明理之路,而如果能在
这上面做得更好,则评判就可以使辩手得到他们想要获得胜利。求胜是个人目标,
求真是组织目标,正确的奖惩机制使二者统一时,个人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尽全
力促成组织目标的实现。辩手知道,想要赢得胜利,就要把问题想得更透彻,把道
理讲得更清楚;而只要做到了这一点,胜利就会是自己的。因此他为了获得胜利就
会全力以赴、拼死拼活地去想问题、讲道理了。

反之,如果评判的没有把用于说明道理的技巧与普通的技巧区分开来,问题就出
现了。因为毫无疑问,炮制一个普通技巧绝对要比设计一个不但能引起效果,还能
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所表达道理的技巧耗费更少的脑细胞。既然评委不区分,那辩手
就没有道理舍易而从难,所以辩论场上自然地出现一批诸如中了“面目全非脚”的
诗词歌曲等等让观众越听越皱眉头的技巧。

如果评委对两种技巧不加区分,那么辩手追求胜利的努力就不会转化为“求是
明理”的效果,而辩论赛也就很难不偏离应有的方向了。这种现象在校园内的辩论
赛中尤为严重。很多辩手在准备过程中既缺乏对问题涉及的知识领域进行学习和查
阅资料,也很少对问题进行深入严密的思考,往往只是凭着主观的臆测和一些打定
义之争等所谓的辩论技巧来准备比赛。因此在场上虽然口若悬河,但一没有数据、
二没有客观事实、三没有理论依据,完全是拍脑袋想当然。这样的队伍、这样的行
为如果不加以制止和引导,毫无疑问将会对辩论赛产生恶劣的影响。

在对手和评委间分配责任

给出这些基本原则(特别是硬性原则),其根本的作用不在于场上而在场下,不

- 137-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在赛后而在赛前。比如硬性原则实际上是把“指出对方论证过程中的错误和不当之
处”这一对方辩手的责任部分地转移到了评委的身上。这种权利义务界定,实际的
作用在于让每方辩手在立论时更加用心——原来只须要保证在场上不被对方攻击,
甚至被对方攻击后我方还可以“巧妙”地回避就可以了,因为对方是没有权力判胜
负的。但现在这些基本判断被交到了有判定胜负权力的评委手中,这就意味着对方
即使不能有效指出一样可能被判负。其结果就是将逼着辩手在立论时就要保证不犯
这种错误。惩罚性规则的作用更多是在于警示和引导,而不在于事后的惩罚(可以
想想法律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引申下去,这类评判规则的确立就是把“质疑论证
方论证过程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这一责任应该如何由对方辩手和评委来分担。

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不同级别的比赛,这种分担也可以有所变化。比如对于如
新生选拔赛等低层次的比赛,一些基本的硬性规定也可以考虑软化。因为做这些硬
性规则的基本假设是“辩手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或者说“犯了这类错误的辩手水
平或者是故意违反求是明理之道,或者是水平太低”。但对于新手来说,他们的水
平可能并不满足这样的假设,所以即使犯了这样的错误也可以原谅——只不过必须
在点评时指出,防止他们继续沿错误的路走下去。而在高级别的比赛中,也可能出
现这类情况。比如有些台湾高校就对比较性辩题一直采用各执一词,通过对抗形成
形式上的比较这种方式。类如“……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那就是正方只说利
大到什么程度,反方说弊大到什么程度,双方都不提比较,而由观众自己判断。对
于这种因为地区文化和辩论传统习惯不同而出现的情况,只须在事先商定就可以
了——这就像国际大赛中处理美国队“走步”(因为NBA中允许有“四步篮”)的
方式一样。

小结

辩论赛的获胜方,应该是把能够证明他们观点的理论和逻辑大厦更好地展示给
观众和评委,同时更好地指出了对方建构证明其观点的理论和逻辑大厦中错误,从
而让观众与评委更好地接受己方观点的那一方。因此评委从三个方面评判比赛:首

- 138-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先是评判是否有某一方的理论与逻辑框架是诡辩性质的;第二是评判的着眼点是
论证力与技巧的结合;第三是评判的是能更好地说明道理的技巧,而不是其他的技
巧。这三条规则形成了责任在对方辩手和评委间的划界:界线划在整体论证结构是
否存在诡辩和是否存在漏洞之间。因为前者是原则性的,破坏辩论之道的,而后者
是技术性的。

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技巧”是广义的,不仅仅包括语言技巧,还包括
体态、团队配合、对战场的控制、攻击与防守的精确性等等。总而言之,只要有利
于让观众把辩手要表达的道理理解得更清楚透彻的方式方法都在其中。

在评判三个方面中,只有第二个方面是真正从单场辩论赛的角度来评判的,而第
一和第三方面则更多体现为对辩论赛整体方向的控制。毕竟当我们明确了辩论赛的
性质、战略之后,就要考虑其长期的发展。而今天对比赛的评判将对以后辩手的取
向产生巨大的影响。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为评委,切不可播种那些
不希望在将来收获的东西。

对于诡辩,在实际操作中是看两个方面:

1. 辩手是否不加解释地违反了基本的逻辑规则与常识。比如混淆充分条件与
必要条件、三段论第四项错误、假言判断以否定前件来否定结论等等。

2. 是否对于比较性命题没有进行比较。

对于假证,评委应采用适度消极的态度,但为了防止辩手利用这一点,辩论赛应
该引入辩手举证责任。

对于诡辩从实际操作中可以做硬性规定的是两处,但无法作硬性规定,评判时也
要注意的点还有很多。比如有些辩手往往并不是去听别人说的是什么,只是根据自

- 139-
第二章:辩论赛的竞争战略分析

己对对方的曲解加以“扣帽子”。这种作法之所以没有做硬性规定是因为“故意地
曲解”与“无意的误解”于外在是很难区分的。因此不合适做强行判负这样的硬性
规定,但对这种情况——特别是严重时——要扣分、在点评时给出批评。对于其他
类似的情况可以参考《通论》第一章最后提出的辩论赛基本原则。

评委被天然地赋予了两种角色,他们必须在工作中适时的转换角色而决不可以
偏废。评委的评判对整个辩论赛的活动有着极强的导向作用。而这种导向也就将影
响所有——不同的只是一所学校的“所有”还是一个国家的“所有”——辩手的人
生发展。因为他们在辩论赛中养成的性格将伴随一生或至少是相当长的时间。

既然评委拥有了这样强的能力和权力,那么他就必须记住:“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 140-
第三章

辩论兵法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
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
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

- 141-
第三章:辩论兵法

导 言

辩论赛说到底是一项比赛。参加比赛的辩手即使不把获胜当作最高目标,也理所
当然地希望能获得胜利。正如前文所言,求胜并不是错——理解了辩论之道,明白
了辩论赛的竞争优势,就可以做到在不违背辩论之道的条件下求胜。而这样的求胜
不仅不会让辩论赛陷入困境,反而会使辩论赛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关于如何在辩论赛中取胜,很明显没有所谓“必胜之法”。如果有人说他有,那
么不要相信。那种方法不是根本没办法学会,就是无法“必胜”的——否则假设两
支队伍都学成了然后对阵,哪一方能胜呢?所以辩论赛只能讲如何打得更好,却无
法说如何必能取胜。

关于辩论赛如何打得更好,很多介绍辩论和辩论赛的书中都有大量说明。在这些
书中对于辩论赛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可以用某些技巧进行了详细、深入地介绍。《通
论》不准备对这些战术——包括诸如时间战术、知识性攻防、幽默炸弹、造势等等
进行分析。还是让我们的辩手在实践中去领会和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吧。这里讨论的
只是辩论赛的战略兵法。

按照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战略论》中的说法,兵法战略分为大战略和
小战略两个层次。大战略的目的在于调节或指导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所有资源以求达
到战争的政治目的,所以更应该重视整体力量,即财政、外交、商业和道义上的压
力。小战略则是大战略在较低阶段的运用,只限于研究与战争相关的各种问题。对
应到辩论赛中,大战略涉及到辩论队的组织、师资力量的配备、软硬件设施的供应、
资金预算等等,这部分内容《通论》不准备加以探讨。因此这里说战略兵法,主要
是针对比赛的小战略。

谈到兵法,必须先说明一点:用兵作战与打辩论赛有其相似性,但也有一个根本
的区别——兵法的核心是“求胜”,对敌双方是竞争关系;而辩论赛在双方竞争的

- 142-
第三章:辩论兵法

同时还有着更为本质的合作关系,也就是“求是明理”。所以在辩论赛中运用兵法
要注意是否与“求是明理”的根本目标相抵触。比如兵法讲“兵以诈立”(《孙子
兵法·军争篇》),辩论赛中也用欺骗性的手段恐怕就说不过去了。但后一句“以
利动”就很可以用在辩论赛中——不要打到哪儿算哪儿,要在对自己最有利的地方
作战。

辩论赛的战略兵法共分五节。第一节讨论一些立论中须要注意的方面;第二节
分析辩论场上好的技巧是如何实现与理论合一的;第三节针对擅长进攻的辩手讲
进攻之方;第四节针对防守型辩手谈防守之法;第五节说辩论场上“流动的整体
意识”。第六节是对前面五节的综合。但无论哪一节,都更偏重于对一些比赛的分
析而不是归纳出一二三条如何去做的法则宝典。

这样做的原因是,无论总结出什么样的“法则”都是死的,都只不过是一种种定
势、成形。同样的情况很难在现实中再度出现,即使出现也未必能立即抓住。《孙
子兵法·虚实篇》对此做了很好的概括:“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
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因此,在本章所有分析中,不求辩手在看完后即可知道如何去做,但求能使辩手
领会如何去分析所看到的每一场比赛,以便在不断分析中总结,于实战时创造出属
于自己的“制胜之形”。

其实说“不求”并不是“不想求”,而是“无法求”。《通论》既然是“通”论,
那就只能是一般性的。如果不能灵活运用,那么这里讨论的一切东西在实战中其实
没有任何用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虽然听着像是遁词,实则是大大的实话。
比如假使一定要把“制胜之形”总结为一种“形”,那么就是“避实击虚”四个字。
但何为“实”?何为“虚”?如何“避”?如何“击”?这些却无法抽象地给出正
确答案。虽然如此,这四个字的核心却是明显的:根据对手的情况变化自身的应对
之策而取胜。因为对手可能的情况千变万化,所以在比赛之前无法总结“必胜之

- 143-
第三章:辩论兵法

策”。辩论高手和普通辩手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完全根据赛前的准备作战而不能有
任何变化——这就是有“背”而来——另一个是基于赛前的准备,根据现场的情况
灵活用兵。

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
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

辩论赛也是一样。

- 144-
第三章:辩论兵法

第一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建构铁立论
辩论的立论其实是一种合金理论,既需要创造,又需要简练实用。

(韩鹏杰《雄辩的智慧》)

辩手在场上最明显的表现是出口成章、机智反应、幽默风趣等等,但对于一支想
在辩论场上获得胜利的队伍来说,最核心的要素是证明本方观点的逻辑与理论框
架——立论。这不仅仅因为要“谋定而后动”,更是因为在“求胜”之前,先有一
个“求不败”的问题。

先求不败,后求胜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
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辩场如战场,辩论赛
也要先求保全自己,然后再谈击败对手。有时看到两支队伍在场上互相攻击,但都
很少防守、封死对方的攻击,打得虽然热闹,实则是什么问题也没讨论——因为只
有提出问题的过程。观众如看两个蛮汉打架——你吃我一拳,我吃你一腿,哪里还
有什么美感可以欣赏?完全是比谁更皮糙肉厚。评委投票时也犯难——两方都被打
得七零八落,只好选个相对还过得去的了……所以要打出好的辩论赛,先要以防守
求不败,尔后再谈求胜。

先求不败后求胜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辩手永远不可能控制对手在场上的表
现,因此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可以取胜。就以攻击而论,辩手攻击的是对方为证
明其观点而建构的逻辑理论大厦中存在的不当之处。但对方完全可能建立起一个内
部完全自恰,没有不当之处(或者至少是未能发现不当之处)的立论。这时辩手如

- 145-
第三章:辩论兵法

何去做呢?

这个问题《孙子兵法·形篇》中给出了答案:“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
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
曰:胜可知而不可为。……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
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由此可见,不管对方的立论是不是完全没有问题,只要自己的立论做到了完全没
有问题,那就已经先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立论的过程是“求不败”的过程。

文献综述——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去!

辩论赛要想不流于口舌之争,要想让观众听到一些不是在卧谈会或者BBS上随
便聊聊就可以听到的东西,就必须比观众想得更深、看得更远。可是辩手平时也就
是观众中的一员,没有理由认为辩手随便想想可以想到的东西观众就一定想不到。
因此要保证说出来的话让观众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辩手就得先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去。用巨人们的思想升级自己的大脑,任何一场比赛在开始准备前,辩手自己和观
众的水平是一样的,因此不超越自己,就无法超越观众。而观众没有理由为一个并
不比自己高明的见解鼓掌喝彩——除非是出于礼貌。

这个站到巨人肩膀上去的过程,其实在研究生或者本科生写论文的时候都是会
碰到的。最典型的就是研究生论文开题时都要提交一篇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里,
要把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或者前人已经做过的研究进行汇总整理,以便对这个问题或
领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之所以要这样做,一是防止要研究的东西他人早已得出结
论,再重复一遍就成了无用功;二是对问题有整体的认识,防止思考陷入误区;三
是总结前人的成就,寻找创新突破点,从而在自己的研究中做出“边际贡献”。

辩论赛的准备也是如此——拿到辩题后先要有一个大致的思路,然后就是按照
思路去搜寻相关的学理内容。通俗的说,就是先找找大致有哪些巨人可以踩,然后

- 146-
第三章:辩论兵法

在具体选择站到哪一位的肩膀上去。

站到巨人肩膀上的过程并不轻松。中山大学在训练准备中,对于一个辩题所蕴含
的学理内容要花掉准备全过程的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来整理、消化、吸收。并进而
在撰写辩稿时自觉贯彻这些分析学习中所得到的智慧。当然,平时的校级辩论赛中
一个辩题全部准备时间一般只有五六天,不可能先花上三四天来做这些事。因此要
把这样的准备工作分散到准备过程中去,边准备、边思考、边学习。古人云:“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在校园内部辩论赛中,有些辩
手思维灵活、乐于思考,准备立论全凭从词典上查概念和自己的演绎。这单纯地从
锻炼思维上说有好处,但从深入理解问题上却实在不应该。因为大量在自己想来是
理所当然的东西,其实很多大师巨匠早已发现了其不合理性,而一些看似不值一驳
的观点无数智慧的脑袋驳了很久最后发现是驳不倒的。不能全面认识对问题的各种
看法背后的理论丛林,头脑中只有一套理论、一种思维,那往往为了争胜就不得不
利用定义之争了。

从一般的比赛看,即使是校内的比赛,一个辩题准备起来没有一二十万字的资料
阅读量也是不太够的。每场比赛打完,辩手应该可以对这个辩题所涉及的领域写出
一篇也许丝毫谈不上全面深入,但至少已经有点像模像样的文献综述。就像中山大
学辩论队教练任剑涛老师指出的:辩论稿要能作为讨论该问题的一篇小型学术文
章来读。事实上很多曾经打过辩论赛的朋友在写毕业论文或者研究生论文的时候,
都发现可以参照写辩词的思路,这并不是偶然的。

对于阅读的材料,尽量不要仅仅局限于从杂志或网络上得到的资料,以及那些像
《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的书籍。最好能阅读一些专业的学术文献。一般学校图书
馆里都会有各种学术刊物,在那里可以得到更多更科学的分析资料。如果有条件,
维普、万方、清华、人大复印资料这类网络科学论文数据库也是非常应该去搜索一
下的。特别是按照关键字、摘要检索,得到的专业论文比在百度、google里获得的素
材要有用得多。

对理论的丛林有了一定认识,就可以从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些来用,同时也

- 147-
第三章:辩论兵法

清楚了对方最可能用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人们平时对这个辩题的很多问难往往都
是在潜意识里借助了某些理论的结果,弄清了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在场上就可以
对问题属于哪个方面有清楚地判断,进而对如何回答等都了然于胸了。

除了对辩题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进行文献综述,在辩论赛的立论中,借鉴以前的辩
词也是很重要的。这里的“辩词”不仅仅指以前他人曾经进行过的相同或相似的辩
论,还包括一些与所要辩论的问题存在抽象与具体关系的辩论。在十年大专辩论赛
中,类似于“过程与结果何者更重要”、“是否应以成败论英雄”等等偏于抽象的
辩题很多,还有一些辩论本身是具体的问题——甚至可能与要辩论的问题风马牛不
相及,但当时辩论的双方所用的立论可以经过抽象到高层次上,再具体化到本题中
来。例如“XX更重要”的辩题就可以抽象出“目标(结果)更重要”、“过程更重
要”、“基础更重要”、“前提更重要”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具有通用性,或
者可以说它们是“辩论赛立论的范式”。

要注意的是,把对抽象的问题论证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去时就有是否合适的问
题。因为对抽象问题的论证一般来说是“从整体上看……”,而具体到一个问题就
未必如此了。因此要在这里有所设防。同时更重要的是,切忌为“范式”所局限。
尤其要注意不可把一个具体的问题先入为主的纳入一个范式,否则不仅不利于思维
的开放,一旦对方跳出了范式,从其他角度论证,那比赛就难保不失控了。

三步曲——必胜→必败→可胜

辩论准备,在辩手自己的感觉上大致应该有三个阶段。

第一步是为自己建立立论。这一阶段全心全力思考自圆其说,达到的感觉最好是
“我方立论无懈可击。对方不管从哪个角度进攻,我们都能将其驳倒,最终获得压
倒性胜利。”

- 148-
第三章:辩论兵法

第二阶段可以考虑站在对方的角度,想尽一切办法攻破这个立论。反复思考己方
弱点的过程往往非常痛苦,但不经过这一阶段,难以发现自己的弱点。任何弱点,
自己发现永远比对方发现要好。这个时候最大的忌讳是心存侥幸,自以为自己能想
到的对方未必想得到,自己想不到的对手一定想不到。商场上有一句格言:“你忽
略的错误是什么,竞争对手将会告诉你。只不过价钱不太便宜。”这句话同样适用
于辩论赛。到这一阶段的终了,辩手的感觉最好是“完了!这场比赛输定了,那么
多问题根本无法解释,只要对手动一动小拇指我们就……死定了……”至此焦头烂
额、信心全无之时,当可以转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就是重新回到己方立论,针对第二阶段中发现的问题一点点修补的过
程。有些问题可能的确无法修补,这些问题要给出应对之法——如果正面硬扛扛不
住,那就要想办法卸力。在这一阶段结束时,辩手应该已经对整个辩论赛的战场有
了清晰的认识,知道哪些地方对自己有利,那些是自己的雷区,哪些战场按照什么
样的方法可以获利。有了对比赛的全局把握,辩手就知道如果取得了胜利,那么应
该是怎么做到的,而如果比赛打成了什么样子就很有可能是对方取胜了。这就是
“可胜”的含义——“胜可知而不可为”。

从经验来看,如果一场比赛没有经过这三个阶段,那么在场上即使获胜也往往是
一场难看的比赛。但倘若进到了“可胜”的阶段,在场上往往就能攻守有度,进退
自如,虽然要是对手足够强,自己也未必就能获胜,但如果这样,那可以肯定双方
献给观众的是一场让他们赞不绝口的精彩比赛了。

以正合,以奇胜

“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唐
太宗李卫公问对》)和用兵一样,立论也强调“以正合,以奇胜”。“以正合”也
就是建立的逻辑理论框架应该是堂堂正正的。用观众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大都会使用

- 149-
第三章:辩论兵法

的解读方式,讲观众大都可以接受的道理。而“以奇胜”则是强调辩手自己的思考,
利用理论逻辑框架创造性地去解释种种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甚至发现对己方非常
有利,而观众往往不太容易想得到的战场。比如有一场“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诚信”
的比赛。对这个辩题,一般人都会认为辩题是直言判断式,争辩核心点是“‘善意
的谎言’本质是‘善’还是‘谎’”。但反方却出了一路奇兵:善意的谎言本质是
“言”,善和谎只是其两种属性。这就如同“穿着阿迪达斯的男人”本质是“人”,
“穿阿迪达斯”和“男性”是其两种属性。判断是否有碍诚信就是判断对于和诚信
的关系来说,哪种属性更重要。何种属性更重要或更本质是要视考察什么问题而定
的——当考察的是此人穿了什么衣服(比如服装模特展示时),“穿阿迪达斯”就
更本质(这时候不关心是男是女),而当考察的是性别统计时,“男性”更本质。
由此一来一个直言判断式命题就转化成了比较式命题,而对方“抛开与目的的关系
谈本质”也就成了错误,于是正方的所有攻击点全都失效了。

这种创造性地解释问题和发现战场(实际上也是问题)正是最体现辩手思想和价
值之所在。厦门大学李琦老师把这称为“辩论赛的创造性展开”。他指出“‘辩论
赛的创造性展开’是辩论队的使命。”(《辩论赛的创造性展开——介绍一种赛制,
阐述一种立场》)当然,即使是创新也是建立在对理论丛林理解基础上的,如果没
有借助前人的思考而单凭自己空想,那就难免有想当然的嫌疑了。

以“推动社会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何者更重要”这个老题为例。在以往辩
论赛中,强调社会科学的一方往往从道德、法律对自然科学的规范等方面入手。而
99国际大专辩论赛“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何者更重要”中,反方西
交大却在“规范论”外开辟了另一个战场:社会科学通过对规律的研究为全社会带
来秩序和发展规划。这不仅使他们延续了“规范论”中的优势(如在对克隆人技术
的制约问题上),更使全部立论展现了更为恢宏磅礴的力量。可以看看这样几段辩
词:

反方一辩:“如果自然科学的贡献可以用百分之几的贡献率来计算,那么请问改革
开放对中国,凯恩斯主义对西方,知识经济理论对全世界的贡献率又是
多少呢?这就叫‘大道无形’。”

- 150-
第三章:辩论兵法

反方三辩:“如果说自然科学能够带来便利,那么社会科学提供的就是一种秩序。
经济学研究资源的分配,国家战略才能顺理成章;管理学强调系统的整
合,分散的要素才能形成集合的力量;社会学、心理学关注人的行为,
人与人之间方才默契配合;法学、政治学提供制度体系,知识经济才有
了运行的规范和根本的保障;教育学、人才学传播理念造就栋梁,我们
的知识经济方能深入人心,知识经济发展动力方能源远流长。哲人告诉
我们,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秩序。发展知识经济,我们利用社会科学发
现并认识规律,建立并完善我们的秩序,其目的乃是高瞻远瞩、纲举目
张。”

同样一个辩题,也有队伍持正方观点给出了自己的创新。他们从社会科学史的角
度反攻“规范论”,提出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对真理的认知,“事实如何”决不因为
社会科学而改变,因此社会科学的规范总是被自然科学打破。所以“从微观上是社
会科学规范自然科学,从宏观上是自然科学引导社会科学!”这是否经得住方家的
推敲当然可以讨论,但这种提法出自对科学史的分析,也渗透了辩手自己的创造性
思考,既在“求是明理”之路上前进了一步,也给观众带来新的认识。如此既在意
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立论方才体现了“以正合、以奇胜”的精髓。这样的辩论
队也就可以堂堂正正地赢得观众的喝彩与评委的青睐了。

简单即美

“‘铁立论’不仅强调立论要坚固如铁,也强调要凝重如铁。只有坚固如铁才有
抗打击力,凝重如铁才能简练而富有打击力。这里面很重要的含义是辩论赛的立论
虽然强调理论与逻辑,但毕竟不是学术报告,必须使所有的理论、逻辑、事实和他
们推导出的观点都达到触手可及的地步。”(韩鹏杰《雄辩的智慧》)

铁立论的简单性强调的是逻辑框架的简单。这往往表现为三段论、二难推理等简
单而有效的逻辑形式。须要注意的是,以三段论为例,其大前提和小前提并不是简

- 151-
第三章:辩论兵法

单可以不证自明的,但只要这两个前提成立,则结论的正确性也就是有保证的。事
实上辩手就是通过这个逻辑框架把对结论的证明转化为对前提的证明。

以第二届全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一场为
例。自由辩中就出现了这样一幕:

正方三辩:“同样的逻辑,对方为什么不论证凡是跳槽都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

呢?”

反方二辩:“我方就来向你们论证。我方告诉大家:在人才能够发挥作用的时候,
你就好好干活,跳槽当然不利;人才在原单位不能发挥作用,你就合理
流动,跳槽也不利。”

很明显,反方的整个逻辑架构是一个二难推理:如果A,那么C;如果B,那么
C;因为非A即B,所以C。这个逻辑架构是有效的,但两个命题都是须要证明的。反
方借助于这个逻辑架构就把辩论引入了对两个命题的证明。

再比如第三届名校邀请赛中“人是大自然的保护者还是破坏者”。反方的逻辑架
构为:因为人类永远无法避免对大自然的破坏,所以人是大自然的破坏者。在这个
基础上分出三个命题用以证明“人类永远无法避免对大自然的破坏”——人类生存
与发展要向自然索取,有索取就有破坏,这是无奈的破坏;科学有滞后性,所以无
意的破坏不可避免;人有短视与贪欲,所以有意的破坏不可避免。

分析其他的比赛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以比较性命题而言,大都是先建立一个比
较标准,按照标准证明。这个标准就是逻辑架构,而要证明的那一项为什么符合这
个标准,那就是理论的事情了。

简单的逻辑架构不但容易使观众理解,更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战局
向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方向发展。还是以“跳槽”那一场比赛来看,这一轮交手之后,
不仅仅反方的论证结构已经深入人心,战场也自然地转向了证明反方那两个推理是
否正确的问题上,而这恰恰是反方重兵把守的战场。

好的立论,其逻辑架构或者说底线应该可以在自由辩中以最长不超过15秒的时

- 152-
第三章:辩论兵法

间说出来。这不仅仅是因为当一个逻辑架构精简到这种程度的时候,观众就可以很
好地理解和把握辩手的思路,还因为辩手可以利用铁立论简明清晰的逻辑力量直接
打击对手。在一场“利益重于诚信VS诚信重于利益”的辩论中,正方就作了这样一
次攻击:

“群体利益最大化是根本原则,是核心原则,是凌驾于一切其他原则之上的终极
原则!如果这还不更重要的话,请问什么才是更重要的呢?!”

这种底线攻击往往不须要任何技巧辅助。就如杨过在练剑时的领悟:普普通通
的一招当胸平刺,只要出手够快、力量够猛,那就胜过任何技巧,也不是任何技巧
所能抵御得了的。此之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每一个山头上都可能有敌人!”

兵法云:“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三十六计·瞒天过海》)辩论赛也是如此,最常被人想到的理由未必不是最好
的立论,最容易被认为不可能成为对方攻击点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对手最大的杀机。
辩手有时会以为对方不可能说什么话,可是当对方真的说出来时却又毫无办法。这
也暗合了“奇正之道”——“奇正在人而已……吾之正,使敌视以为奇;吾之奇,
使敌视以为正……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莫测。”(《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辩论赛立论时防守对方必须注意这一点,而为自己准备时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有的
时候,最常被人想到的立论之所以不用,是因为对某些重要的关键性问题无法解释。
如果辩手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在辩论场上非但不会受制于人,反而会达到
出奇制胜的效果。98年全辩半决赛“不以成败论英雄VS英雄自以成败论”,反方提
出:一个人是不是英雄,是看他的成功之处与失败之处。“当我们说一个人是英雄
时,那一定是因为他的身上有了巨大的成功;而当我们说一个人不再是英雄,那一
定是因为他的身上出现了更大的失败。”由此出发,反方不但封死了对手全部的攻
击,还更进一步把对手提出的约翰逊等事例直接拿来证明自己,反攻对手。正方显

- 153-
第三章:辩论兵法

然没有想到反方会选择这个立论点,结果在场上处处被动。

小结

辩论赛的立论准备是唯一可以由辩手自己完全控制的方面,务必先行做好。

辩手须要先通过自己的思考想出有哪些巨人可以调用,再通过文献综述使自己
站到巨人的肩膀上,而后在正反方对抗性的思维中发现自己的弱点以构建和完善立
论,做到对整个战局的全面把握。

立论应当简单明晰。辩论赛是向观众说明这些道理的,如果观众不能很容易地理
解,即使立论严格如数学证明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观众的注意力是稀缺的,对越
不理解的东西,观众越不容易给予注意。而越不注意就越不容易理解,那就等于说
对方越容易得到胜利。

奇正相合可以是好立论,但好立论未必一定要出奇制胜,只不过一定要能在常人
都可以想到的理论上提出自己的创新,并用来解决证明中的问题。同时要就对手可
能使用的每一种攻防手段提出回应的方法,切不可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不会那样去
说,或者观众一定不能接受这种说法。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
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计篇》双方立论
准备得如何,比赛结果由此就已经决定了一半,如果再加上双方对立论运用的情
况——实际上是对整个战局的把握能力,那么比赛的胜负可以说在赛前就已经决定
了。

- 154-
第三章:辩论兵法

第二节:立论为体,技巧为用
“辩论无技巧。”(樊登《辩论后的余韵》)

单纯地讲道理,观众是听不下去的,这道理就如同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那
上课的效果一定好不到哪里去。辩论赛如果不能用技巧引发观众的兴趣,那还不如
一场学术报告。但也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好的技巧和哗众取宠之间的区别就在于
前者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所要表述的道理。辩手也不是神仙,不可能所有的辩
题都能提出观众从来没有想到的新思想,但如果这样,那辩手就一定要做到把观众
也能想到的道理用更精彩的语言表演艺术展示出来,让人更好地领会理解。也许这
并不能使观众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化,但如果能使这种认识更结构化,那也是辩手的
重要贡献了。

把理论逻辑框架转化成通俗的语言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列宁)由理论逻辑凝聚成的“铁立
论”,只有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述出来,观众才能更快地理解、更好地接受。做到这
一点最常用的技巧是类比。

98年全辩决赛“高薪可不可以养廉”,西交大主动选择了正方。他们用一个“珍
珠可以养颜”的类比构建立论:“珍珠可以养颜”是说珍珠对养颜有促进作用;所
以“高薪可以养廉”也只是说“高薪可以促进廉洁”。如此一来,对方所有的进攻
点几乎尽皆封死:

“珍珠可以养颜”是说通过正确的方法——比如做成珍珠霜——可以养颜,用珍
珠砸人脸养不了颜。所以“正确方法”是“高薪可以养廉”的应有之意。方法运用
不当不能说明高薪不可以养廉。

- 155-
第三章:辩论兵法

“珍珠可以养颜”并不说明珍珠可以把猪八戒“养”成王昭君,所以论证“高薪
可以养廉”并不须要论证高薪可以把贪官“养”成清官。

“珍珠可以养颜”并不排斥喝蜂王浆可以养颜,所以“高薪可以养廉”并不排斥
用其他手段也可以——甚至可以更好地——“养廉”。

通过一个类比,立论核心完全为观众很好地理解和接受了。所以西交在场上自然
就显得挥洒自如,不但轻松化解了对方的攻击,还以“惩贪靠法律,养廉靠高薪”
把对方“法制+教化”的立论整合了进来,使人拍案叫绝。

在02年“求是杯”决赛中,我们准备的正方立论“用和平手段可以遏制恐怖主
义”也使用了这种方法:恐怖主义是由思想的产生与传播、组织的建立与壮大、活
动的策划与实施组成的动态链条,破坏这个链条上的任何一环,都可以对恐怖主义
发展形成实质性的阻碍,也即遏制。“遏制动态链条上任何一环都是对整体的遏制”
使我们回避了“和平手段如何遏制现实恐怖活动”这个弱项。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
引入了“防风林可以遏制沙尘暴”的类比——防风林一不能使草原沙化减轻,二不
能把长安街上的沙子清扫干净,三不能保证北京城再也不受沙尘暴侵犯,但它遏制
了沙尘暴产生—蔓延—危害的动态链条中“蔓延”一环,所以对沙尘暴产生了实质
上的阻碍。

理论逻辑框架越精深,越需要巧妙地用技巧把它转化成观众熟悉的语言。如果不
能深入浅出地说明,那么越是精妙的立论反而越不容易为观众领会。而不能为观众
理解的发言,在场上除了浪费自己的时间,没有任何用处。更进一步讲,这种作法
实际上是利用观众的背景知识让他们自动地完成辩手省略了论证——虽然可能只
是受辩手影响而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由于是自己做出的判断信息而不是外在接收
到的信息,这时观众对观点或理论的认同度远远超过辩手说而观众听的单向信息传
递形式。提高了效果,还为自己节省了时间,这样的便宜作为辩手还是要多占的。

在整体利用类比说明理论逻辑框架之外,对于一些分论点、细节往往也可以用同
样的方法替代大量地说明。“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一场中,正方
三辩就用“法律是伞”、“法律是剑”展开两个分论点。而“足球比赛引入电脑裁

- 156-
第三章:辩论兵法

判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中,正方一辩对于“只有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才能谈公正
性”只用了“否则只能是清水衙门糊涂官”一句就完全取得了观众的理解。

但类比总是在某一方面和辩题相关,在其他方面就不一致甚至可能有冲突,因此
选择起来要格外小心。十六大网络辩论赛决赛中,正方就以不同的巧克力都要以服
从市场需要为主导比喻不同的学生党员求职都要优先考虑国家需要:

“事物的本质往往被华丽的外衣所遮盖,就像是一粒包装精美的德可丝,国家需
要就是它的核心和精华——巧克力。为了体现巧克力的美味,自然需要一层糖衣来
搭配。这层糖衣就像是对各个岗位的不同需求,是国家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的体现。
而个人发展就像是这颗巧克力糖的包装。它会主动地去配合这颗巧克力糖,力图使
个人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努力给巧克力糖穿上一件最适合的外衣。”

结果自由辩一开始反方四辩就来了一个借题发挥:

“请问是每一种包装去主动寻找最能相互搭配的巧克力更实际有效呢?还是所
有包装不顾自身特性只凭一腔热情冲向所有的巧克力好?要是我们最后发现果仁
巧克力的包装配上了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穿上了巧克力威化的包装,而所有的包
装都确实在以国家需要为重——反正都是配上巧克力了嘛。那恐怕我们只有哭笑不
得了。”

正方在利用比喻说明核心与外包装的关系时留下了“内外一致,相互匹配”这个
反方的强点,而反方恰恰利用这点使攻击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语言技巧与理论逻辑的整合

语言技巧不能不以逻辑理论为中心,否则就成为了绣花枕头。而逻辑理论可以不
用语言技巧的包装,这样的辩词倘若清晰简练,也可以让观众叹服。这方面的经典
当属2001国辩决赛“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的反方马来亚大学四辩总结陈词:

- 157-
第三章:辩论兵法

“对方辩友又告诉我们,今天钱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是手段就说明它是中
性的,如果是中性的话,我想请问各位,怎么还会突然间变成了万恶之源呢?对方
提出了大量的例子,告诉我们说有很多人贪钱,姑且不论贪钱不贪钱的问题,我们
只要看一看,这个贪钱本身只是众恶之中的一小部分,如何构成万恶?再者,如果
我们说他里面的例子是贪钱的话,那么我请问各位,是钱是恶之源,还是贪是恶之
源呢?对方辩友这种只看一半,不看另一半的做法能够让我们大家信服吗?

而今天我们认为钱不是万恶之源,不是我们想为钱多说好话,而是想给钱一个确
切的定位。我们看到,有人为了钱去做恶事,有人为了钱也去做善事。今天我为了
钱,奉公守法赚钱,但是与此同时帮助国家成长,是善是恶呢?如果这个万恶之源
一时为推出善,一时为推出恶,那它怎么还会是万恶之源呢?如果对方辩友告诉我
们,这个钱能够推导出万恶之源,又能够推导出万善之源,那就是告诉我们,它有
时是万恶之源,有时又突然间不是万恶之源。那您是不是一半论证自己的立场,一
半论证我方的立场了呢?

我们姑且把那善的一半掩起来不看,我们仿效对方辩友,只看恶的那一部分好不
好?就算在恶的那一部分,人类学家告诉我们,在社会上出现的恶,基本上可以包
含在四个层面。第一个,本身所说的就是极端信念带来的恶。第二个,就是非理性
价值的违反。第三个就是非分之性欲。像邪教、恐怖分子、塔利班毁佛事件,甚至
于南京大屠杀,这些恶和钱有什么关系呢?还是对方四辩想告诉我们,由于这些恶
都没有钱涉及在内,所以他们就突然间不是恶呢?那我突然间恍然大悟,原来日本
人他们篡改教课书是有根据的,那个不叫恶,因为没有钱涉及在内。就是说,我们
今天把这三个部分没有和钱有关系的恶都撇开不谈,我们只看有涉及钱的恶好不好
呢?有涉及钱怎么样呢?代表钱是万恶之源吗?正如刚才说的,贪钱,钱是恶,还
是贪是恶?……”

纵观全文,没有什么华丽的词章。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个词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随口就能说出来的。但恰恰是这些朴实无华的语句串成的总结陈词用其严谨的逻辑
力量震撼了观众。先说钱之善的一面,而后用一个“姑且”转到恶的一面;先说与
钱无关的恶,又用一个“姑且”转到与钱有关的恶,最后把这一点化归“贪”而非

- 158-
第三章:辩论兵法

“钱”。如此抽丝剥笋一般条分缕析,观众也就完全为反方的思维说服了。

当然,如果能让立论与技巧结合,那么观众不仅仅能感受到理论与逻辑的力量,
更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这样的辩词堪称秀外慧中。可以欣赏一下99年决赛“美是客
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的辩词。

“我方认为美是情感的想象活动所引起的精神愉悦,它需要感受于存在而会于
心灵,如果美是客观存在,像这张桌子一样的话,那么我们根本就不用‘感’,也
不用‘会’,只要‘看’就可以了,这样倒也方便。只不过我们看到的将会是千篇
一律的美,因为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只要大家的视力差不多,对美的认识就应该
是相同的呀!这样一来,就有一些问题不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地交流,对
于音乐、绘画、美术、包括辩论的感受?为什么人们对于一些问题总是不能达到一
种共同的默契呢?这样一来对方就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让我们
猜测了几个世纪?为什么宋元的山水画至今我们说不尽,道不完?为什么大家对一
块奇石的看法会截然相反?为什么那么多的艺术流派会百花齐放?这么多的‘为
什么’,对方同学怎么解释?其实哲学家休谟早就解释过了,他说:美从来就不是
物质的客观属性,根本没有客观的标准。这一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也暗暗呼应。从孔
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到柳宗元的‘夫物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都在说明着
这个道理。如果对方同学还不相信的话,那我可以告诉诸位:实验心理学的学者们
早就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证明了,任何线条啊、颜色啊,本身并不具备美的标准,而
人类为什么会对这些线条颜色的组合产生感情,觉得它美呢?那是因为我们对它倾
注了很多的情感与想象,加上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才构成了我们这个斑斓的美的
世界。所以我们才能够见到国旗、国花,觉得它们是最美的;所以我们过三峡时,
看到的不是山,而是等待夫婿归来的女子;所以我们见到黄河就能够感受到母亲般
的情怀。说到这儿,我感觉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我们可以感受、想象、去
听、去看,人类在客观世界就已经受到了太多的约束,如果我们美的这种自由的体
现,还要被对方用客观的标准来束缚住的话,那我只能说我感觉到非常的悲哀。”
(一辩陈词)

- 159-
第三章:辩论兵法

毕竟辩的就是“美”的问题,所以这篇辩词也可称得上美轮美奂。反方的逻辑架
构是:如果美是客观存在,那么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同一个事物有人说美有人说丑,
我们无法判断谁对谁错;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美,我们也无法判断
谁对谁错。其潜台词是:对于客观存在的不同认识,一定有对有错。这个简单的逻
辑架构在反方丰富的语言艺术表现中显得丰满而富有韵味,大量的反问、设问、排
比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思维,让观众在美的世界里感受思想的魅力。这场比赛中同样
的一幕在每四位辩手那里都有上演:

“如果美和美的感受不是统一起来的话,那么这个感受反映这个客观存在的时
候,就必然有真假对错之分,可是我们谈了这么多美的角度、美的欣赏,您能告诉
我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吗?和对方辩友清谈主观客观,不如我真的拿出一
个具体的客观实例来。请问对方辩友,(举着一枝玫瑰花)您告诉我,在大家的眼
中,这是不是同一枝花,但在大家的心中是不是有不同的美的评价?伤心的人会说
‘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会说‘花儿对我笑’;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
而欣喜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是有情的,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人说花很无情,‘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原
因是什么?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客观上‘花自飘零水自流’,
使我们的主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自由人第二次发言)

如此华美的诗篇把不同的人对同样的花产生的不同看法描写得精美绝伦,而一
句点睛之笔“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对方同学为什么说那朵花是美的呢?是因为就算他自己没有直观的感受,也
有人去感受了,把这种感受传达给了他,这就好像有人买了一个东西作为礼物送给
了对方辩友,难道因为他没有掏自己的腰包,就告诉大家在这个世界上买东西可以
不花钱的吗?假如这样,真是要误人子弟了呀!对于我的第三个问题,那对方同学
告诉我们,说这个美是一个客观的东西,大家应该掌握一个统一的标准,真的是这
样吗?刘德华说,他的梦中情人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而我的梦中情人却是一头
乌黑亮丽的短发,这怎么统一得起来呢?假如要统一的客观的话,到底是刘德华错
了,还是我错呢?假如没有我们俩都没错的话,那肯定就对方辩友说的那个标准是

- 160-
第三章:辩论兵法

客观的错了;假如一定要统一起来,是不是我们的梦中情人都应该半边脑袋是长头
发,半边脑袋是短头发呢?”(攻辩小结)

因为接受了别人的礼物就说买东西不花钱当然不可思议,接受了别人主观感受
的成果就把他人的主观感受说成客观存在当然也是无稽之谈。前一句反驳了对方
“没有经过自己主观感受到的美在他人那里客观存在着”这一进攻点,后一句立即
回应自己的立论:如果美是客观存在,那么对其不同的判断就一定有对有错。但情
人头发长短何者更美这实在是无法给出标准答案。一定要把个人心中的标准统一起
来恐怕得到的不是绝代佳人而是四不像了。

“我们认为,审美的标准和结果,会因为人们的客观生活经历和他的文化背景而
不同,我们看到很多人喜欢维纳斯的雕像,维纳斯的雕像风靡西方世界,但我们中
国的老婆婆却一定要给她缝上坎肩儿才能心安理得。楚王好细腰,唐皇爱丰满,那
么在情人眼中,无论如何对方都如西施一般沉鱼落雁。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美其实
是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和内心情感,是人们借助于客观事物来表达人情冷暖。”
(总
结陈词)

不但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会形成对美丑的不同评价,同一文化体系中的不同人
也会对“何者更美”有不同的回答。这些无人可以判断谁对谁错——一句“情人眼
里出西施”便给出了美的根源所在。

立论为体,技巧为用,以立论为骨架支撑起技巧的血肉,以技巧更好地说明立论
让人心领神会,让观众在美的享受中品味所要表达的立论。如此辩论不愧为经典之
作。

与凸显逻辑中轴下的语言之美相比,直接凸显逻辑理论的结构之美也可以起到
经典的效果。2001国辩半决赛“以成败论英雄是否可取”一场反方二辩陈词就是个
中精品。

“其实,以成败论英雄最大的不可取之处就是它根本论不出英雄来。我可以有三
个方面来证明这一点。

- 161-
第三章:辩论兵法

第一,从成功的方面看,如果成功了就是英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上驸马爷
的陈世美不可不谓是个英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难道不是一个穷秀才梦寐
以求的成功吧?二战初期的希特勒也不可不谓是个英雄,创建第三帝国,铁骑横扫
欧洲。他不是成功地在一天内就占领了丹麦,40天内打败了法国吗?而至于南宋时
的秦桧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一世英雄,他是成功地当上了宰相、成功地除掉了岳飞、
更是成功地出卖了国家。但是我想请问对方同学,你们真的认为这些人都是英雄
吗?

第二,从失败的方面看,如果失败了就不是英雄,我们又可以得出结论。荆轲不
再是英雄,因为他舍身入秦的两大目标——刺杀赢政和逼秦议和均以失败而告终。
布鲁诺也不再是英雄,因为他既未能说服当时的人们相信日心说,也未能逃脱宗教
裁判所的追捕。至于我国国父中山先生,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更算不上个英雄了——
二次革命失败、护国运动失败、护法运动还是失败。总理遗嘱不是也告诉大家‘革
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吗?但是我还是要请问对方同学,他们真的不是英雄
吗?

第三,把成败综合起来看,‘成’与‘败’作为相对概念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竞争
之中。竞争一方的成就意味着另一方的败。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第三个结论,任何竞
争的结果都是一方英雄,一方狗熊。那么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战争,金戈铁马十年鏖
战,难道希腊联军主将阿卡琉斯是英雄,失败的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就不是英雄
吗?那么楚汉相争逐鹿中原,难道开创了大汉王朝的刘邦是英雄,乌江自刎的西楚
霸王就不是英雄吗?那么魏、蜀、吴三国鼎立豪杰辈出,难道仅仅因为最后三家归
晋,就只有司马氏才是真英雄?那后人又何来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
当如孙仲谋’的感叹呢?

可见,按照对方同学的观点以成败论英雄,其结果只能是假英雄大行其道,真英
雄纷纷落马。分明是英雄相惜、棋逢对手,偏也要分出个成王败寇。这样的评价标
准可取不可取,在座各位自有公论。谢谢!”

这就是典型的把思维认识结构化的例子。辩词中说到的三点并没有多少创新,但
如此形成结构,从三个方面来论证观点就远比一般人随便想想时一盘散沙的思路要

- 162-
第三章:辩论兵法

高明得多了。这种结构化思维论证本身对观众而言就是重要的创新——人人一听就
觉得很有道理,可惜自己就是说不出来。听此一辩,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更清
晰了。这样的辩论,观众当然就不会吝惜掌声和喝彩了。

对抗中的技巧运用

对于欣赏一场辩论赛来说,对抗往往是最让人觉得精彩的。可是对抗中的语言表
演等技巧运用也是最容易让人误解和误用的。事实上对辩过程中,好的技巧也同样
是以说明道理为目的。那种只能让观众感受语言上的精彩,却不能从中更好地体悟
道理的技巧正是让观众在场上对辩手鼓掌,场下却冷嘲热讽的原因。好的技巧应该
使观众在感受语言精妙的同时对其背后的道理产生会心的微笑。其实如果静下心来
看看十年大专辩论赛中的经典辩词,凡是让人赞不绝口的其实都是这种好的技巧。
只不过这些技巧的欣赏须要去思考其内在含义,有些辩手正是欣赏时少了这一步,
所以学着去做时把好经也给念歪了。

不妨让我们回顾一些这样的精彩片段吧。

93年国辩初赛“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严嘉:“……那么裴多斐的《自由与爱情》诗大概就得改成‘爱情诚可贵,自由
价更高。若为温饱故,二者皆可抛’了。”

裴多斐的原诗是大家所熟悉的。这一修改的精妙之处在于:道德是判断是非好
坏善恶的价值标准,而追求爱情、追求自由恰恰是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原诗三
个词的顺序是“生命-爱情-自由”,而温饱最多是与生存相关(而且这一点还不是必
要条件的关系,反方已经在其他地方反驳了),修改后只是调换了三者价值排序,
把原先最低的放到了最高位置。如此一来与原诗宣扬的价值观彻底相悖。这样的内
涵观众也许并不能当场领会,但价值观的矛盾在潜意识里已经形成——这恰恰是反
方希望说明的道理。同样的一幕出现在半决赛“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 163-
第三章:辩论兵法

VS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中:

严嘉:“我们不能仅仅让医学来参与!在非洲很多地方,艾滋病已经导致了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还要让医学这个‘孤舟蓑笠翁’来‘独钓
寒江雪’吗?”

这段话借柳宗元诗的原意先说明了艾滋病的危害,尔后用比喻意把单独依靠医
学的窘境刻画得惟妙惟肖。使观众非常好地理解了反方基于辩题把医学问题与社会
问题割裂开来而提出不能单独依靠医学这一论点。

顺便可以说一句,这两段话大概是开了大专辩论赛修改诗词歌赋炮制“幽默炸
弹”的先河。但遗憾的是,有些模仿者并未能理解其以语言幽默让观众更好地领会
深层次道理这个核心,以至于在后来的辩论赛中各种中了“面目全非脚”的诗词或
歌词不断出现,但只得其形未得其神,空落得个因辞害意的结果。像下面两句就是
如此:

“……第二,对于泡沫、泡沫经济界定不清。4月14日华尔街哀鸿遍野,这是股
市下的泡沫而不是泡沫下的股市呀!难道我们看到黄河壶口瀑布的泡沫就要喊
‘泡沫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吗?”(2000全辩“网络经济是不是泡沫经
济”反方总结陈词)

“信息产业仅在1999年,世界上就用了300万吨的剧毒物质来提炼硅制造芯片。
对方辩友不要只看到无边钞票滚滚来,看不见它一江毒水向东流”。
(2001国辩“经
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不可以并行”自由辩)

第一句套用古诗已经和自身要说明的问题完全没有联系。而第二句也是完全起
不到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所要表达意思的作用。这样的句子放在94年前后观众出
于新鲜感还觉得有趣,但在观众已经对这种技巧习以为常的时候,这种说法的“效
果”也就连“笑果”都剩不下了。

当然,对诗词妙用得非常贴切而又在意料之外的精品近几年也并非没有,2000年
全辩“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弊孰大”时武汉大学二辩袁丁就有妙笔生花之作:

- 164-
第三章:辩论兵法

赵晓鹏:“……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去接受国外的高等教育,即利用国外的高
等教育资源,是不是国际化的应有之意?”

袁丁:“我们要兼收并蓄,要吸收国外的文化,首先要有自己的文化本根,要有
独立的自我。而高中毕业生缺乏的正是这两点。也许在大学生看来是‘万
紫千红总是春’,可是在高中毕业生看来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了。”

这两句诗原来谁也不挨着谁,但放在这里却精当地说明了“拥有一片更加广阔
的天地未必就是好事,要根据主体的特点而定”这一反方的分论点。难得的是两句
诗完全取自原意而未加任何修改,这实在就比只取原词之躯壳,内容却已完全变味
的用法高明得多了。

其实要引起精彩,未必一定要有精妙的语言。在这一点上必须承认台湾、马来西
亚、新加坡等地的大学做得要好得多。他们的语言固然没有国内一些队伍华丽,但
即使是说事例,也能因为运用得当而使观众叹服。对此95年国辩决赛“知易行难还
是知难行易”中反方辅仁大学四辩林正疆就做出了非常出色的说明:

“在座各位,谁不知道圆形是什么形状?然而现在给你一支笔,你能够用手画出
正圆形吗?这就是标准的‘知易行难’啊!即使给你的是圆规,也会因为颜料的深
浅、线条的粗细不同而画不出科学上的正圆形。这难道不是‘知易行难’的最佳写
照吗?”

画个圆形本是生活中谁都见过的小事,而林正疆恰恰是用这个人所共知的小事
说明了己方的观点。如此信手拈来,可称已达“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境界了。

越是生活化的例子越能在现场中起到效果——只要运用得当。西交在99年国辩
半决赛“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何者更重要”中也有两个很好的例
子:

樊登:“对方总是说如果没有什么什么会怎么怎么样。如果没有士兵,如果没有
将军,仗都没法打,可是士兵和将军谁更重要?谁有警卫员,谁没有啊?”

郭宇宽:“其实对方说的是谁停住然后再来比。我们都知道长颈鹿的脖子在长,

- 165-
第三章:辩论兵法

它的脑袋没有长。可是脖子再长也高不过它的脑袋,这又说明什么问题
呢?”

将军与士兵的类比恰当地说明了反方的意图:将军起得是统帅的作用、将军可
以解决更关键的问题,而社会科学正是如此。长颈鹿的反驳更是精妙:正方的立论
核心是边际分析法,强调社会科学停下来,知识经济最多发展的慢一点;但自然科
学停下来,知识经济将无法发展。而这个例子则是指出:虽然长颈鹿脑袋没有长,
但由于它是最关键的部位,所以即使脖子再怎么长,也永远不可能让脖子的地位凌
驾于脑袋之上——正如不能让自然科学的地位凌驾于社会科学之上一样。

有的时候,精彩的效果未必要借用他物来类比,仅仅是表述的不同也可以引发很
好的效果。比如93年国辩“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一场,反方三辩陈词中
就有一段这样的好词:

“日本可以算是富甲天下了吧?但是政坛丑闻却不绝于耳。竹下登被贿赂蹬下
了台,宇野宗佑被美色诱下了水,而金丸信呢,终究未能取信于民。”

当时正值日本政界丑闻震动世界,反方巧妙地利用谐音串起三位日本要员的名
字和他们的尴尬,正是语言艺术的体现。而01年国辩半决赛“以成败论英雄是否可
取”中一处机巧更是妙手天成:

反方二辩:“……夸父的问题对方同学不回答,岳飞的问题对方同学又不回答。
文天祥起兵以来,一败于兴国,二败于安平,三败于海丰,连自杀都
没有成功。为什么他还是个英雄呢?”

整段话没有什么设计,但一个排比之后,最后一句“连自杀都没有成功”顿时激
起了观众心中强烈的反差:失败到自杀都没有办法成功的人竟然也是大英雄!这
种反差便让观众在大笑中更多地认同了反方。

在对抗中尤其要注意避免纯技巧,这种技巧不但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可以
遭到对手的强反——难以反驳的是道理,技巧中包含的道理越多就越难反,道理越

- 166-
第三章:辩论兵法

少,反起来也就越容易。

01国辩决赛,“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中就有这样一段:

正方四辩:“对方三辩刚才谈‘贪’。请问‘贪’字怎么写?上面一个‘今’,
下面一个‘贝’。‘贝’是什么意思?还是钱。……”

这就是一个纯技巧。就算运用也是可一不可再的。但是自由辩中正方却又用了一
次:

正方二辩:“我方已经说了,连‘贪’字下面都有一个‘贝’字,那不是对钱的
贪欲吗?……”

结果……

反方四辩:“有一个‘贝’字就是为了钱,那我们今天辩论员的‘员’字下面也
有一个贝字,你是说我们大家都是贪钱的人罗?”

随着辩手水平的提高,对纯技巧的破解能力已经越来越强。那些以前用过的技巧
更是难以再有生存空间。97国辩决赛中正方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正方二辩:“……如果对方把狡辩、诡辩都叫辩,那么请问,海马难道也是马,
蜗牛也是牛,青春痘也是豆吗?……”

相似的类比95国辩中南大就曾经用来反驳“恶法不是法”。两年之后再次被用出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反方二辩:“……对方告诉我们,狡辩不算是辩。但是请问对方辩友,复制羊不
是羊,试管婴儿就不是儿了吗?……”

此后反方进一步解释狡辩与辩的共通之处,也自然进一步给正方造成了打击。

对于要在对抗中使用技巧的辩手来说应该记住的是:纯粹的技巧只能牵动观众
的面部肌肉,只有技巧背后的道理才能使他们发出会心的大笑。纯粹的技巧让观众

- 167-
第三章:辩论兵法

在赛后对辩手和辩论赛嗤之以鼻,只有技巧背后说明的道理才能让他们从心底产生
共鸣和折服。

刚性技巧与柔性技巧

十年大专辩论赛中有很多技巧,但更多的是刚性——最多也只能算中性——而
非柔性。但柔性技巧如果善加运用,效果其实要好得多——虽然想运用得当也难得
多。刚性的技巧有逻辑力量的气势之美,而阴柔的技巧以前给人的感觉却是只会用
感情感染人,逻辑力量较差。其实不然,在柔性技巧方面做得最出色的辩手当推台
湾世新大学四辩黄执中。可以欣赏一下他在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半决赛时
的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大家好!一个道理很简单:一件事情啊,你把它看得越严重,你就越害怕它的失
败。你把一件事情看得越严重,你就越恐惧它的失败。它的失败对于你承担的压力
就越大,你的计算就越多,于是就胆胆战战,这是很正常的。今天的这场比赛为什
么对方会认为创业是这么这么不适合大学生做的一件事呢?为什么大学生创业是
如此的弊大于利的一件事情呢?因为对方辩友把“创业”看得非常非常的严重。认
为创业是一种人生极大的一个抉择,人生极大的一个投入。这种东西,是跟那个求
学的另外一个目标是全然抵触的。或者是它若有可能抵触,绝对是两相不能得兼的,
或者一定是得不偿失的。他把它看得太重了。哎,各位啊。我们今天我们去考大学
没考上,对于那个学生而言他觉得天要塌下来了,在人生的历程而言你觉得这算什
么?你二十岁的时候失恋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毁灭了,你五十岁的时候你会觉得那是
什么?人生历练嘛,历练嘛。如果我在二十岁谈恋爱先想会不会成功,她会不会妨
碍我的学习;她是不是值得我的专注;这个人以后是不是值得讨来做老婆;万一
她红杏出墙了我怎么办……现在先不要请她去吃饭,万一她移情别恋那我岂不是帮
别人养老婆……我算这么多,人生过得有意思吗?

我们今天只是讨论一个简单的行为:一个大学生,他想要去创业,他不想放弃学

- 168-
第三章:辩论兵法

业的同时他又想去创业。他“认为”他已经准备充足了,他认为他有自信——当然
这个“自信”可能只是一个年轻的“自信”;他认为的“充足”只是一个二十岁的
“充足”。可是为什么要浇他冷水呢?五十岁的人干嘛熄灭二十岁的人的火焰呢?
等到他五十岁的时候再去回忆他二十岁的莽撞,这不是一种人生吗?而且谁又知道
这真的是“莽撞”还是一种深思熟虑呢?谁又知道这是“得”还是“失”呢?我们
要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他二十岁的青春或者二十岁的梦想呢?难道成败可以决
定一切吗?我们认为,讨论这个题目我们在讨论的,是一个大学生他认为他想去创
业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他的行为。我们不知道他是成,也不知道他是败;我们
不知道他准备得多,也不知道他准备得少。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看到他想去创业这
个行为。现在好了,摊在各位的面前了——我们要去肯定他,还是否定他;我们要
去鼓励他,还是打击他。我们要给他什么样的评价?!

对方辩友说:可是这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人的时间不会是充足的。谁的时间不
是这样呢?在座的各位,每一个人检视你自己的身份,谁不具有两个以上的身份
呢?我们是别人的儿女;我们可能是别人的父母;我们既是学生,也有可能是别人
的老师……我们哪一个人不具备多重的身份,哪一个人不具备多重的要求呢?而我
们难道没有人能够把他做得好吗?难道我顾了这个就做不好那个吗?一个人做了
孝顺的儿子就不能做一个尽责的丈夫吗?显然不是吧?人生选择很多的,人生的配
置很多的。有了选项,人生才更丰富这不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了吗?

我们今天在这个比赛当中我们要辩论什么?逐条逐项地辩论大学生企业的成与
败吗?没有意思嘛。因为失败的人永远比成功的人多太多了。可是失败的人不会什
么都没有的:老年的回忆、年轻的梦想都是他手上握着,他是失不掉的。学习的经
历、挫折的感慨也是丢不掉的。为什么一定要用那么功利的角度来衡量一切呢?我
们今天大家来辩论这场辩论比赛谁也没包含必胜的把握,而且我相信其实这十二队
当中大多数的队伍都不是以赢得这场比赛或者赢得某一场比赛来对于来这边的好
或坏来做判断的。

过程就是收获。谢谢大家。

这篇陈词一扫惯常所见之四辩陈词的慷慨激昂,以一种饱经沧桑的语调娓娓道

- 169-
第三章:辩论兵法

来——这正好也和黄执中这位28岁的辩手相配。一句“哎,各位啊”没有了辩论或
者演讲的味道,一时间让人忘了这是辩手陈词而感觉像是与一个老朋友促膝长谈,
听着他用每个人都熟悉的事情来阐述观点和道理。那种感觉,如同一股清泉涤荡着
浮躁,让观众自然地回归平和,仿佛手捧一杯香茗,不知不觉中就完全沉浸在了他
的思绪中,跟着他去体会他所要阐述的道理。

使黄执中做到这一点的正是柔性的技巧。比如他的“今天我们去考大学没考上,
对于那个学生而言他觉得天要塌下来了,在人生的历程而言你觉得这算什么?你二
十岁的时候失恋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毁灭了,你五十岁的时候你会觉得那是什么?人
生历练嘛,历练嘛。”对比加上凝练的总结,配合着那略带沧桑感的声音,把道理
深深地印在了观众心中。同样的,他用谈恋爱不可过于计较,否则要担心替别人养
老婆来说明“凡事不必算得太清”,这正是用年轻人最感兴趣的话题来说明了一个
经历风霜的人体会和总结出的人生哲理。从“要先去救自己的母亲,而不是猪,哪
怕是最后一头猪”(初赛总结陈词)的激昂到“我们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决赛
总结陈词)的无奈。黄执中的陈词最为难得之处就在于他充分调动了语势、体态、
口吻、句式等等一切组成了与观众心灵之声的频率产生共振的柔性技巧,让观众不
仅仅是用耳朵,更是用心灵去体会了他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这才是他的高明
之处,也是他陈词后很少有观众还能记住对方四辩说了些什么的原因。因为一个只
把话说到了你我的耳朵里,而另一个说到了你我的心里。

不管是以理服人还是以情感人甚至以势压人,把信息送到观众的耳朵里,那只是
平常的技巧。能把信息送到观众心里,那才是上乘的技巧!

小结

“辩论无技巧。”(西交辩论队一辩樊登)辩论讲得是道理,道理本身并不需要
技巧才能成立。但辩论赛是要向观众阐明道理,所以又要用技巧。技巧与理论的这
层关系也决定了技巧的运用只能是为说理服务,而不可能为技巧而技巧。如果不是

- 170-
第三章:辩论兵法

为了更好地说明道理,没有使用技巧的理由。如果直接说理效果更好,那宁可不用
技巧。更严格地说,从这个局部来看此时用技巧应该是错的——那叫画蛇添足。如
果使用那也只能是为了在整体上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假如是为了调动观众兴奋点而
使用技巧,那么尽量少用——佐餐小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当主食的。

传播学和营销学也从实际效果的角度进行了一些研究,但目前尚无定论。以“幽
默”这种常用技巧来说,有些人认为幽默性的信息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以及会造
成对主办人更多的喜爱和信念。其他人则坚持幽默会降低对意思表达的理解。迄今
为止尚未证明幽默性信息必然比直率性的相同信息更有效。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
辩论时要注意的一点“如无必要,勿增技巧。”

用技巧如何更好地说明理论,这是个很广泛的话题。受篇幅所限,这里的列举难
免挂一漏万。只希望辩手以后再欣赏辩论赛或辩词的时候,能不仅仅感受技巧之美,
更能从中体会是否更好地说明了要说明的道理。并进而在自己参加比赛的时候能做
到更多地使用好的技巧。既让观众在愉悦中享受思考问题、探索真理的乐趣,也让
自己不要留下一个“耍嘴皮子”的名声。

- 171-
第三章:辩论兵法

第三节:精确打击
伤其十指,不若断其一指;断其一指,难比封喉一剑。

喜欢进攻的辩手往往在场上有纵横捭阖的威势。攻击力强、火力猛、能在任何地
方与人对抗是这类辩手的强项,但不选择攻击点却是他们常犯的错误。在实战中,
攻击型辩手往往容易激动,一旦发现对方的漏洞、错误或者双方有分歧的地方便大
举进攻。其实辩论场上时间有限,并不是对方所有的错误和漏洞都值得打击,并不
是全部的分歧点都值得攻击——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因此对大量已经不缺乏对抗能
力的辩手来说,能做到精确打击才是更重要的。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在比赛中,对手暴露的弱点、犯下的错误、出现的漏洞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对每
一类,应该以不同的态度应对。

第一类目标是与对方立论无关的错误、漏洞。如果是观众已经发现的错误,那大
可以当作没看见。因为辩论赛的目的是求是明理而不是找对方的麻烦。如果对这种
观众已经发现的小问题还一阵猛打,那就有得理不饶人的感觉了。曾有一场辩论
“男人女人谁更须要关怀”的辩题,一方提出“世界上有母亲节,可为什么没有父
亲节?”这个常识性错误立即引来了台下观众的哄笑,对方立即接口大做文章,本
以为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结果却引来了观众的嘘声。即使是观众没有发现的错误
和漏洞,如果与立论无关而且对方又没有因此而取得现场效果,那么也大可以放
过——时间有限,没有必要在这类小问题上纠缠。即使让对方取得了一些效果,也
最多以一句话带过。必要时甚至也可以放弃——丢了芝麻固然可惜,但如果为了捡
芝麻丢了西瓜……

- 172-
第三章:辩论兵法

第二类目标是与对方立论有一些关系的错误与分论点的分歧。如果说第一类目
标在辩论场上还不太有多少辩手去争,那么这一类目标就常常让攻击手陷在其中而
无法自拔了。事实上人们平时在生活里的争辩也往往都是争论这些问题,因此战斗
刚打响时往往都是从这类问题入手。双方的分歧也总是在这些地方先行露头。所以
见到战场就开打的攻击手常常就在这些问题上展开了搏斗。其实这中间并没有多少
是双方根本分歧所在。即使把这个分战场完全打下来,也不能对对方产生致命的伤
害,最多是“断其一指”。典型的就是02全辩“网聊有聊还是无聊”一场,反方听
到正方“与无相对,有聊是指网聊存在聊天”一句后就在后面大举进攻。其实辩题
根本上要讨论的是“网聊是否有价值”——正方在那句话之后紧跟着的也是“与无
聊相对,有聊是指网聊有价值”。正方第一重解读是否成立,其实反方根本没有必
要攻击,就算要向观众指出这一点(事实上观众是不会去认同正方这一分论点的论
证力度的),也最多只要点一下就够了。但事实上反方却在这里耗掉了第一轮攻辩
(反方二辩提问正方三辩)和自由辩第一次攻击(反方四辩在用“心的异化”很好
地破掉了正方第一个问题后反攻的是“网上有无耻的行为就叫网聊无耻。那网聊无
耻与网聊有聊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呢?”)可以说是大大的不合算。

应该承认,如果没有第三类目标可打或者第三类目标没有把握去打的时候,把这
类战场作为主战场是非常合理的,但如果不是这样,那攻击点放在第三类目标上效
果要好得多。毕竟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第三类目标是对方立论中根本弱点——逻辑链上的断环。这些弱点往往才是双
方各种表面分歧之下的根本分歧。而且因为这是对方最核心的东西,因此针对这类
目标的攻击就是攻敌之不得不救。如果能在这里取得胜利,那对方其他所有的防守
就将全线崩溃——这才是“封喉一剑”。

要在辩论场上施展封喉一剑,就必须先听清对方的立论,熟知整个战局的形势。
在攻击之前先分析出哪些才是真正值得进攻的,从而特别在自由辩的时候对争辩的
全局能够予以整体的把握。如果不是攻击对自己最有利、最有价值的战场而是打到
哪儿算哪儿,火力再强、打得再猛也难免如老头挠痒一般挠了还痒、越挠越痒,其
实不是挠得不使劲,是没挠到那个点子上。

- 173-
第三章:辩论兵法

当然,对于这类目标的攻击也有两个前提,首先要能发现对方立论中的根本弱
点,另一个重要的地方是要判断这些地方是否有把握去打。有的时候这些根本的分
歧是自己从来没有想到的,在不知道对方是否对此有周密准备的情况下不妨先不
打。等到最后阶段如果已经有足够的优势,不必担心对手翻盘时再给出最后一击。
特别是对于那些一旦被对方守死,己方的绝大多数攻击将陷于无效时更要谨慎从
事。有一场比赛中,我方的全部攻击点建立在对方立场是一个充分条件式的基础
上——这是我们从拿到辩题开始就形成的共识。但没有想到现场对方却不承认这一
点。由于对此没有进行过准备,所以我们选择了仍然使用既定的战术,直到自由辩
后观众提问时才把问题揭示出来。虽然从对方的回答来看他们对此也没有准备,但
在前面的比赛中冒全部攻击点失效的风险还是不可取的。

总而言之,既要攻敌之要害,也要打有准备之仗。

精确打击

在历届大专辩论赛中,实现精确打击的案例不是很多,校园内的辩论赛当然就更
少了。但进行精确打击的队伍几乎都占到了极大的便宜甚至是一举奠定胜局。而能
进行精确打击的辩手在场上也都是对手最头痛的。可以先看看99国辩中西交自由人
谭琦三场比赛的首轮发言:

“……我只讲一点:引进是不是等于取代呢?澳大利亚引进了绵羊,有没有把
其他动物都赶到大海里去呢?中国早在汉朝的时候就从西域引进了胡萝卜,两千多
年以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没有再吃过白萝卜呢?谢谢!”(初赛:“足球比
赛引进电脑裁判是否利大于弊”)

“一句话,对方一辩在刚才的发言时,对知识经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者都
没有定义,也没有比较。”(半决赛:“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谁更
重要”)

- 174-
第三章:辩论兵法

“大家好。《聊斋志异》里面的鬼魂有没有形象呢?有。有没有感染力呢?有。
有没有功利性呢?有——可以用来吓唬小孩。可是鬼魂是客观存在吗?不是。谢
谢!”(决赛:“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

这三次发言都是成功的精确打击。第一场比赛中对方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引进电
脑裁判就是让电脑取代现有的人来做裁判。所以自由人在对方一辩陈词后的第一次
发言就指出“引进不等于取代”这个根本问题直指对方立论核心。如果说这一点可
以事先准备好,那么第二场就是现场出招了。不界定概念、比较性命题不进行比较
(正方的边际分析比较法是到自由人对话时才提的,一辩陈词中没有明确给出)都
是辩论场上的大忌。这简单的“一句话”攻击的正是对方的致命之处。决赛的这次
五星级发言更是把对方的逻辑底线彻底打断。正方为证明美是客观存在提出了三大
理由:美有形象性、感染力和功利性。潜台词是“有这三性的都是客观存在,美有
这三性,所以美是客观存在”。但事实上三性都只是美的特性,而不是判断事物是
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的标准。因此谭琦的反驳直接破坏了对方的逻辑架构。可以
说整场比赛才进行到这里,反方就已经胜了一半。

99国辩决赛中反方彻底地完胜也是由同样的“封喉一剑”完成的:

反方一辩:“……为什么同样是杨柳,在李白口中就是‘风吹柳花满店香’,到
了郑谷手里就是‘杨花愁煞渡江人’。这是为什么?请详细解释。”

正方三辩:“不管他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去审美杨柳,可是杨柳它毕竟是杨

柳。……”

反方三辩:“杨柳始终是杨柳,可有没有人说杨柳的美始终是杨柳的美呢?对
方辩友你论证的是客观存在,还是客观存在的美啊?!”

如果说自由人攻破的是正方形式上的逻辑架构,那么反方三辩这一击就让正方
逻辑架构下的核心——把美和美的事物混为一谈(正方提出的“三性”都是“美的
事物”所拥有的,而很难说是“美”所拥有的)——彻底崩溃。所以虽然当这一句
说完时自由辩刚打到2/3,但全场观众雷动的掌声让每一个人都知道——比赛已经结
束了。

- 175-
第三章:辩论兵法

93年复旦大学在决赛“人性本善还是人怀本恶”中也成功地运用了精确打击。当
他们在场上发现对手无法回答“善花如何结出恶果”和更深层次的“环境中的恶从
何而来”(因为台大的回答是环境产生恶)时,一连串地攻击全部集中到这一点上,
终于使对方无法自圆其说。

精确打击就是攻击底线——攻破对方底线的时候就是胜利的时候。一旦攻破了
对方底线或者哪怕只是造成了伤害,那对方其他大部分——甚至是所有——的分论
点战场就变得没有任何价值。甚至于可以在场上直接提出“对方说……这些我方都
承认,但是这又如何呢?……”这就是典型的“兵之形,避实而击虚”。02年全辩
初赛“科学研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何者更重要”中,反方四辩就彻底地抛开自
己准备好的辩词,利用对方逻辑推不出结论的弱点按照对方逻辑架构来推证己方观
点,这已经不仅仅是封喉一剑,可以算是破天一剑了。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孙子兵法
·虚实篇》)精确打击的核心在于发现对方的弱点。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对方论证
结构、逻辑框架有效性的弱点。这种弱点对方如果不守,必然带来重大失分,因此
可以有效的牵制对方——特别是在这个战场对我方有利的时候。

比如第三届全国名校辩论邀请赛半决赛“人是大自然的保护者还是破坏者”一
场中,反方的逻辑架构为:因为人类永远无法避免对大自然的破坏,所以人是大自
然的破坏者。对此正方二辩就有一句精彩的反击:“对方的意思就是说兔子不会种
草,所以兔子吃草不叫破坏;人会种树,所以人砍了树就叫破坏。”

当然很多立论中存在的弱点并不是那么容易抓住的,这往往要求辩手对对方所
用的理论有足够的了解。如果能做到发现对方使用理论逻辑成立的前提在讨论的问
题环境下并不适用,那自然就可以从那些不符合的前提入手进行攻击了。像99国辩
半决赛“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何者更重要”正方采用的是边际分析

- 176-
第三章:辩论兵法

法,其根源是全导数问题:假设z=f(x,y);则dz=f’x·dx+f’y·dy.所谓“停住
一方单看另一方”就是分别令dx=0和dy=0,看dy和dx对dz的贡献率。这个数学分析
可以在任何一本《高等数学》教材中讲到全导数的地方查到。正如茅于轼先生在点
评中提出的,它也是科学分析中的常用方法。可是这种方法有几个重要前提:首先
是x与y必须相互独立。如果dx=0时dy变化不了,那自然就无法判断了。第二是做出
的判断只对(x0,y0)点成立。对于不同的点,f’x和f’y取值不同就无法保证x与
y中某一个的贡献率一定更高。而辩题恰恰要求对“知识经济发展”这个区间来谈。
第三是方向性,可能x增大时对z的增大更有效,而y减小时对z的减小影响更大。实
战中反方的一次攻击就利用了第二点:

正方二辩:“……停住一方,单看另一方,如何比?”

反方三辩:“好,我们停住社会科学的研究,停住文化人类学、社会伦理学的研
究,我们看看对方辩友如何来规范那个克隆人技术。”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不要忽视现实。现在法律已经出台了,为什么要把法律废
掉呢?那叫停止吗?那叫倒退。”

暂时不考虑反方这句话把战场引到“社会科学规范、引导自然科学”这个对自己
有利的战场这一问题。显然取全导数的点选择在法律出台前与后就会产生不同的效
果,这实际上就是对正方边际分析法的直接破坏。类似地可以考虑用社会科学与自
然科学会相互促进、相互阻碍破第一点;以社会科学带来秩序维持稳定,破坏稳定
对社会的影响大来反第三点。当然,是否实际采用这要视现场情况与自己准备的情
况而定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

攻击对手,还有一点须要注意的就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很多辩手——特别是刚开
始打辩论赛的攻击型辩手——往往喜欢借着一股血气进行刚猛强烈的攻击,欲将对

- 177-
第三章:辩论兵法

手置之死地而后快。殊不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辩题之所以能成为辩题,必是正反双方都有理可说。一味强攻硬打,攻得越猛越容
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如果注意去观察辩论赛,常常可以发现相对于最猛烈的攻击,
观众的掌声往往更多地给予那些能成功守住阵地的对手。而本来正方打到六分时就
已经可以胜了,但一味强攻,把对方逼到底线上时,情势反而发生了变化——除非
攻破对方底线,否则让对方在底线上打成均势——底线往往又是相对容易守死的—
—那正方反而容易被判负。这是因为由于正方攻击得太猛,反而让观众的心理发生
了变化——胜负点已经被不自觉地换成了“攻下来就胜,否则就负”。就像拔河,
本来是谁把绳子中点拉过中线就胜的,现在却变成了“把对方全都拉过中线才算
胜”。这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因此过了头的强攻实际上反而
是给自己制造麻烦。

所以佛家说:给他人留条活路,有时就是给自己留条活路。

小结

“好的枪手不在于他能一次打出多少颗子弹,而在于他能一枪命中靶心。”(周
恩来)独孤九剑之所以冠绝天下,就在于他出手攻的都是对手的弱点。所以真正优
秀的攻击手,特别是对那些口才反应都已经有些功底的辩手,更重要的是学会在场
上冷静地倾听对方的立论、判断各个可行的攻击点,然后在其中选择出最值得进攻
的战场。

- 178-
第三章:辩论兵法

第四节:控球后卫
得控球者得天下

有些辩手看到其他人在场上笑傲乾坤、舌绽莲花,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
反应没有那么快,口才也没那么好,就算再怎么补充知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辩手
看来也是没什么指望的了。这种感叹尤其容易出现在女辩手身上——如果也像男辩
手那样求气势,实在有损淑女的形象,如果只是在场上温柔地坐镇后方,又容易成
为花瓶。在强调攻击、强调对抗的比赛中似乎没有他们的位置。

其实,这类辩手不但有可能成为非常优秀的辩手,甚至可以更进一步——成为攻
击型辩手的克星、一支辩论队的轴心。只要他具备两条素质:沉着冷静、思路清晰。

攻击型辩手往往得之凌厉而失之沉稳,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攻击型辩手都可以冷
静地倾听对方陈词、清晰地分析出立论,从而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攻
击点施展“封喉一剑”式的精确打击。而以沉着冷静、思路清晰见长的辩手恰恰可
以弥补其不足。这样的辩手也许不能在激烈的攻击性对抗中“一鸣惊人,再鸣惊
天”,但却可以成为辩论场上的不可多得的“控球后卫”。

辩论场上的“控球”

看过《灌篮高手》的朋友大约还记得陵南队长鱼住的一段话:“陵南之所以一直
不能超越海南、翔阳这样的强队,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没有一个像阿牧、藤真那样优
秀的控球后卫。”少了藤真的翔阳,实力等于二军,而加上了藤真就成为了常胜队
伍。这并不是因为藤真个人有多么强的对抗能力,而是因为他在场上可以通过“控
球”让攻守更有章法。如果有人认为这只是漫画小说里的构思,那可以请他看看“魔
术师”约翰逊这样的控球后卫对于一支队乃至整个NBA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179-
第三章:辩论兵法

控球可以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夸张一点不妨这样来形容: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和
乔丹至少打成平手——只要不允许乔丹碰篮球。辩论赛也是如此。一个辩题必然存
在一些战场对正方有利,而另一些对反方有利。假设是个正反方四六开甚至三七开
的题目,那正方是相对不利的。但辩论时间有限,以自由辩为例,如果正方能把70%
甚至于80%的战斗控制在对自己有利的40%甚至30%的战场上展开,那正方将获得
大胜。

这不仅仅是数字游戏,一个辩题内涵往往非常丰富,辩手一般没有时间全部准备
到。只可能从自己准备的部分出发建构铁立论,因此在辩论场上把比赛控制在自己
有准备的战场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控制得当,那么即使对手准备得更充分也没有
任何用处。因为他进行了准备充分的战场你未必会和他打——很多辩手打完一场比
赛不都有“唉!还有好些地方没有打”的懊恼吗?辩论赛要打好固然强调准备,但
任何一个辩题准备都是准备不完的,就算真准备完了,场上时间有限也是打不完的。
因此更重要的是按照准备的部分建构起一个足够严整的“铁立论”,然后于赛场上
让战斗只在这些地方展开,这才是取胜之道。所以兵法上说“敌所备者多,则吾所
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
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曰:胜可为也。敌虽
众,可使无斗。”(《孙子兵法·虚实篇》)而控球后卫所能做的恰恰是这“敌虽
众,可使无斗”的工作。如果一方能够牢牢控制了比赛的进程,那结果必然是对方
大量可以说非常好的攻击点始终无法展开,最后只能抱憾告负。

这种利用控球后卫的力量将比赛控制在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展开,而不是把全貌
展示给观众是否有违“求是明理”呢?并非如此。因为辩论赛的时间有限,不可能
把所有的部分都展示给观众——有些辩题内涵之大,就算辩手自己也没办法全面把
握,更谈不上全面地展示给观众了。但辩手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负责展示的
部分——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展示给观众。这有些类似于初中物理老师讲牛顿运
动定律时用不着非得介绍相对论;讲自由市场理论的老师在课堂上没有义务去教
学生管制调控的优点一样。包子要一口一口吃,对问题的认识也要一块一块地进行,

- 180-
第三章:辩论兵法

至于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带领观众认识哪一块,那就是辩手的自由了。但只要是在进
行这项工作,那就还是“求是明理”。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控球”不是通过不
回答问题,回避这一战场让战斗不在这些地方展开的——那是放弃战场,任由对方
得分。控球后卫的价值在于根本不给对方在那些战场上排兵布阵的机会。

可以来看一看几场由控球后卫控制的比赛:

95国辩半决赛“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

正方二辩:“……请对方辩友告诉大家,有哪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主要是靠道
德来维系的呢?”

正方二辩:“……那么再来请问对方辩友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到底由谁来维系
一个社会的秩序呢?”

正方二辩:“……请问当有人破坏社会秩序的时候,你的道德如何来惩戒恶行
呢?……”

正方二辩:“……如果社会秩序须要有章可循,你们的道德是如何来制定出一
个具体的规则和程序来维系我们的社会秩序呢?”

整场比赛正方的自由辩论主要就是这四个战场。除第二个战场被对方带到了
“守法是有道德还是畏惧惩罚”上,另外三个战场完全按照计划展开。比赛自然就
显得有条不紊了。

这样把事先准备的分战场一个个抛出来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一个明显的证据就
是自由辩论中能清楚地看出双方每个与立论一致的分战场,而且每个阶段只在某个
分战场上作战的比赛就并不是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评委在自由辩后都感觉被吵
晕了的原因。哪怕是抛事先准备好的分战场也要足够的冷静与沉稳——很多攻击手
到了场上连自己的分战场都忘了,所以自由辩全是跟着感觉走、跟着对方走,而对
方恰恰也是“月亮走,我也走”,这样的自由辩哪还有不乱的道理?

- 181-
第三章:辩论兵法

当然,仅仅把战场抛出去不是控球后卫的本事。单是“什么时候抛”就很重要。
以95这场比赛来说,正方第三个战场的开辟是在正方一辩回答对方时说出“(法律)
惩戒破坏社会秩序者”之后立即做出的反应。而第四个战场的开辟则是借对方问
“法律是怎样去真正发挥作用”之机提出法律建立规章制度,而道德无法实现这一
点。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99国辩半决赛“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何者更重要”:

这一役反方共开辟了三个战场:

反方一辩:“既然你们认为任何一项自然科学都比社会科学更重要,就请举出
一项,并告诉我们为什么。”

这个问题基于盘问时提出的“有哪一项自然科学比认清和利用知识经济的规律
更重要”时正方的回答,既显得与现场相合,也开辟了“按照规律建立并完善制度”
这个反方的强势战场。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六个回合的交锋后,反方转入第二个战
场:

反方一辩:“……那我换一个问题来问一下:既然我们都承认自然科学是一把
双刃剑,为什么敢让它的地位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

在这个对自己非常有利的战场上,反方当然是要捞足分数的。所以直到对方提出
“自然科学不断更新一次次推动经济发展”时才进入第三个战场:

反方一辩:“对方既然无法解释自然科学会让步的问题,那么我们再请问一
下:俄罗斯的自然科学非常发达,为什么他现在不行了呢?”

表面上看这个战场并不很好——因为它体现的是没有好的社会科学,有好的自
然科学也不行的问题。其逻辑结构“没有什么,只有什么,就不能怎么样”恰恰是
反方反对的以绝对重要性论证相对重要性这种方法。但实际上如果从现场战局来
看,反方这个战场是接着正方提出“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推动才是第一”
这个分论点而展开的,属于驳论而非立论。其深层次的含义是“自然科学并不足以

- 182-
第三章:辩论兵法

成为第一推动力”。反方一辩这位控球后卫不但负责开辟了战场,还负责清扫了战
场,让整个自由辩反方的攻防显得严整有序。

控球后卫这种开辟战场,引导战局发展方向的职责还体现在比赛发生“跑题”的
时候把大家拉回来。郭宇宽那句“我们还是把今天的辩题从对方同学的脸上回到我
们今天美的讨论上了吧”就是这种冷静与清晰的体现。

从控球后卫的作用就可以看出,他的责任是很重的:如果选择失误,那很有可能
在自己开辟的战场上被对方占得上风,这将会非常被动。如果队伍是依靠控球后卫
来整合,那一旦控球后卫没有发挥好,很可能对全队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第三届中
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决赛“现代社会竞争与合作何者更重要”中,正方就出现
了这一情况。第一个战场一切正常,但在第二个战场开辟后,正方一辩这位前几场
表现出色的控球后卫似乎有些找不到感觉,很长一段时间任比赛在一些细节问题上
展开讨不到任何便宜的拉锯战。所幸正方三辩非常突出才使得战局没有过分恶化。
直到最后阶段正方一辩才又把比赛拉回了“市场经济更有活力的运转是现代社会
本质要求”这个重要立足点上。

第一个问题尤其重要

辩论赛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其每一步的发展都受制于前期的进程。对
正反方来说,第一个问题是最不受制约,甚至于可以完全事先准备的。因此第一个
问题地提出尤其重要。特别是对正方,第一个问题就如同围棋中的“先手”一样。
但可惜的是,比赛中这种先手有些队伍竟然轻易地放弃,这实在是一件让人觉得遗
憾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95国辩决赛“知难行易VS知易行难”正方第一个问题:

- 183-
第三章:辩论兵法

正方二辩:“说一说就等于知得深、悟得透吗?那知了在树上成天还叫‘知
了’、‘知了’,对方辩友你认为这知了‘知了’什么呢?”

这明显是一个纯技巧性的问题,既与己方立论无关,也与对方立论无关(就算举
个某人某事也比“知了”好吧?),实在不是个好问题。所以反方四辩接手后没有
回答直接转入进攻不但没让人觉得回避问题,反而有切入正题的感觉。

02年全辩复赛“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双方第一回
合:

正方四辩:“请问对方辩友:《高教法》第五条告诉我们大家的是什么?”

反方四辩:“对不起,对于这个专业性的知识,在下是没有听说过,但是我愿洗

耳恭听。”

反方的这第一次发言已经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来形容了。一不守、二不攻,平白浪
费一次机会不说,还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虽然对方的问题很专业,但面对同类
问题,有的辩手就处理得非常得体。例如00年全辩决赛“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
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正方二辩在接受对方攻辩中就是如此:

反方二辩:“有请对方二辩。请对方辩友用交通学中著名的波动理论给大家解
释一下,在介位换位当中的UW为什么能从负值转为正值?”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我们今天是在进行大专辩论赛,并不是进行知识竞赛。
你一上来就问我一个纯知识性的问题,我相信不仅我不是非常清楚,
在座的评委、在座的观众也不是非常清楚。假如对方认为这个问题和
我们的辩论非常有关系的话,请详细地解释一下,我们来展开一场有
意义的辩论。”

这个回答在赛后得到了大赛评委、厦门大学李琦老师的高度赞扬:一没有摆出
“我就不知道,怎么了?”的无赖派头;二没有因为的确不知道而被削弱气势;三
避免了落入对方陷阱,反而利用要求对方给大家解释问题而让对方感受破费时间和
暴露弱点的危险。被问到难处还能进行这样的防守反击,这不仅仅是高超的技巧,

- 184-
第三章:辩论兵法

更显出沉着从容的气度。

回到我们对自由辩首轮问题的讨论上来。如果说95那场比赛的正方还只是问了
个没什么关系的问题,那02年全辩半决赛“网聊有聊还是无聊”中正方第一个问题
就更是送上门去让人吃了:

正方二辩:“刚才对方一辩说科学技术能让人异化,可是我们现在科学技术是
越来越发达,对方辩友您告诉我,我是头异化了还是脚异化了呢?”

反方四辩:“那得看人如何选择科学技术,选择不好就是心的异化。……”

正方自由辩先发言本来是一个优势,结果这样一个问题被对方正面强反,实在不
能说不是准备中太欠思量了。

自由辩首轮问题设计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多个问题同时问出——有些辩手,特
别是自由辩前得不到发言机会的四辩,因为此前总结了对手很多漏洞,所以自由辩
一开始全都抛出来。其实三四个问题一起问等于一个也没问!观众和评委根本记不
住问了哪几个,更谈不上去注意对方是不是都回答了。所以对方完全可以不回答或
轻轻一句带过,最多回答其中一个——毫无疑问是最容易回答的那个——就可以转
入反攻,正方的先手也等于失去了。更进一步的,所谓言多必失,连续发问中如果
出现一些错误,那更是给了对手反击的机会。这方面经典的案例是93年剑桥与复旦
的“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季麟扬:我先请问反方同学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固
然是圣人 。请问,在座的四位有几个人做得到?在各位的复旦大学里面
有多少人做得到?如果只有少数人做得到,这样能算是这种道德在社会
上得到推行了吗?第二个问题,我们李光耀总统当初在推行道德建设的
时候,是不是也同样发展了经济建设,不然哪会有今天丰衣足食的新加坡
社会?请不要回避这个问题。第三个问题,请教对方二辩,您引《礼记·

- 185-
第三章:辩论兵法

礼运篇》上面“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请问“皆有所养”是温饱还
是道德?请回答。

应该说这三个问题都是很有攻击性的。第一个问题隐含了正方“‘谈道德’不能
是空谈,而要在社会推广”的基石;第二个则从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现实入手;特别
是第三问借反方所引用的内容直接发难(对“皆”字的强调)。然而遗憾的是,仅
仅因为第二问中的一个常识性错误,反方非常轻易的逃过了这招“无情三绝斩”:

蒋昌建:首先指出对方一个常识性错误:李光耀是总理而不是总统。(掌声、
笑声)我方认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我
请问对方一个问题:贫困的社会中有没有道德?(掌声)

雷达制导,核弹攻击

这种战术是控球后卫和攻击手之间配合的常见打法。熟悉NBA中爵士队的朋友
都清楚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如果只有“邮差”卡尔·马龙,就算他再怎么神勇,
爵士也根本算不上一流的强队。他们的关键人物是NBA最佳控球后卫约翰·斯托克
顿。而爵士的标准打法也非常简单——斯托克顿切入内线造成混乱,传球给马龙或
其他等在适当位置上的人,此后就听“嚓”的一声,爵士乐又奏响了。这种打法之
所以屡屡奏效,就是因为没有人能比斯托克顿更冷静、更清晰,所以他总是可以在
一瞬间发现对方的弱点并把机会指给已经等在那里的队友们。(顺便说一句,爵士
队之所以屡屡输给公牛,也正是由于公牛队的“铁三角”形成了团队的控制力。公
牛并不是联盟里攻击力最强的,但他们的防守是最好的。)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足
球场上。11个前锋不可能组成一支优秀的球队——就算个个是“战神”巴蒂也不行。
从曼联到英格兰国家队,贝克汉姆就是凭借那一脚让任何对手不寒而栗的传球成为
了场上的核心。在他的面前已经不止一支队伍发出这样的感叹:“整整90分钟,我
们只给了他一次甚至不能算是机会的机会……”但是对贝克汉姆来说,一次就够了。

辩论场上控球后卫和攻击手的配合也是如此。既然两个人一个善攻,但不太能找

- 186-
第三章:辩论兵法

准目标;另一个能找得准,但就是没那么强的攻击力,那么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一
个当雷达,一个当核弹。控球后卫利用自己思路清晰的优势,倾听对方陈词中每一
个可能的攻击点,分析出双方整体的排兵布阵,进而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找到最合
适的攻击点。找出对方的弱点之后,他所做的只是简单地打一下,这一下不用太强,
但要足够明确地指出要害所在——就像斯托克顿把球传给离弱点最近的队友一样。
后面就交给那些善于进攻,能够冲锋陷阵的攻击手们去发起强有力的攻击吧。

有的时候,对方的弱点并不是从辩词中就能分析出来的,更重要的是现场的把
握。攻击型辩手往往善于即时反驳,见招拆招是他们的特长。但他们往往容易忘记
去分析什么是应该打的:有些话虽然技巧很高明,但可能背后恰恰是极大的弱点。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冷静而沉稳的辩手从混战中发现对方可能稍纵即逝的漏洞,发
出攻击的信号,引各路攻击手集中火力强攻对方的弱点。99决赛路一鸣的一剑封喉
就是由樊登传出的好球:

反方一辩:“……为什么同样是杨柳,在李白口中就是‘风吹柳花满店香’,到
了郑谷手里就是‘杨花愁煞渡江人’。这是为什么?请详细解释。”

正方三辩:“不管他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去审美杨柳,可是杨柳它毕竟是杨

柳。……”

反方三辩:“杨柳始终是杨柳,可有没有说杨柳的美始终是杨柳的美呢?对方
辩友你论证的是客观存在,还是客观存在的美啊?!”

出剑的是三辩,但把球传出的恰恰是一辩这位控球后卫。

辩论场上控球后卫,他的作用就是足球场上的贝克汉姆,篮球场上的斯托克顿。

太极之力,斗转星移

控球后卫未必一定只能当攻击手的雷达,如果做得好,他甚至可以成为更为优秀

- 187-
第三章:辩论兵法

的另一类攻击手,同时兼任其他常见攻击手的克星。

辩论赛不但是分块的,而且是分层的。有些战场在表层对正方有利,而深入一层
就变得对反方有利了,再深入一层可能又不一样。如果某一方能够熟悉这些战场形
势转换的界限与通道,就可以在一个战场即将变得对对方有利时及时转移阵地,从
而在对方的力量形成、能够借势之前将力势卸去。99国辩半决赛“发展知识经济、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何者更重要”中反方第二个战场“二者发生矛盾时自然科学要
服从社会科学”的后期,正方提出“社会科学的发展往往源于自然科学的丰富。自
然科学从未一味让步”。这句话即将把战局带入对正方有利的层次。就在这时,反
方二辩跳出圈外,把战场引到了正方一直强调的自然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上。另外两位队友心领神会,迅速结束了第二战场,开始向第三战场转移。这一策
略使原本能为正方赢得主动的“自然科学引导社会科学发展”始终未能展开,可以
说是充分体现了“敌虽众,可使无斗”的战略思想。

这种转移还只能算是防守,对控球后卫来说更为巧妙的攻击是在对方攻击时利
用这些通道把战场引到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去,从而将对方的攻击之力全数卸去甚至
反打到对方自己身上,这就是太极斗转星移借力打力的精妙之处。练就太极力的控
球后卫将是普通攻击手的克星——因为对方的攻击对他来说恰恰是力量的来源。而
经他手里转了一圈打还给对手的攻击力对手就要难受得多了。99国辩决赛“美是客
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一场中反方三辩对盘问的回答就是如此:

正方二辩:“请问对方三辩,我美不美?”

辩论赛中男辩手直面对方一位女生问出的这个问题,恐怕一时很难想出如何绝
妙的回答。但反方三辩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

反方三辩:“对方二辩非常美,但这个观点只代表我个人的感受。有没有人认为
对方二辩不美呢?如果有人胆敢说对方二辩不美的话,我们是不是要踏上千万只脚
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呢?如果美的标准是客观的话,那你何必问我你美不美?你只要
拿美的客观标准去衡量一下就可以了,又何必问我们大家你美不美呢?”

这实在是一段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回答。反方的太极点是“事物的美因人而

- 188-
第三章:辩论兵法

异,无法判断谁对谁错”。所以反方三辩先是承认对方二辩非常美,然后立即指出
这只自己的感受,不能代表他人。这是利用太极点的前半部分卸力。接着引出后半
部分“无法判断对错”,进而利用这后半部分发起反击:如果可以判断对错,就有
客观标准,那么对方二辩问这个问题就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如此一个可谓刁钻的问
题就不但被化解于无形,还反过来对正方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当然,太极的运用并不是控球后卫的专利。只不过相对于激情四射的攻击型辩
手,冷静沉稳、思路清晰使他们一般来说更能有效地驾驭太极。如果一支队伍可以
利用太极,那在场上就能处处占居主动。02全辩预赛阶段“对历史文化遗产应以保
护为主还是开发为主”中反方面对“对历史文化遗产未能有效保护带来了巨大损
失”这个强点就非常成功地运用太极力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了反攻。他们把“开发
体现价值”当作了太极中的腰眼,所有进攻与防守的力道完全顺着其立论导入这一
个点上。反方利用此点发力,进可以攻(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要通过开发来实现与
增殖),退可以守(开发可以使人们认清其不为前人所知的价值,增加保护意识与
力度)。其中两轮的攻守可以说是本场最大的亮点:

正方四辩:“……请问开发如何解决破坏问题。”

反方四辩:“为什么会有破坏?因为人们从来不保护没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不
通过开发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到它的价值,人们的保护意识如何建立
呢?”

正方三辩:“我们再来看四川的一个例子……”

反方三辩:“为什么会任其风化?是因为没有通过开发使人们认识到其价值,
这个时候对方的保护不就成了一纸空文了吗?”

两个回答如出一辙:

利用“开发体现价值”这个太极点,引力(为什么……)→卸力(因为人们从来
不保护没有价值的东西;因为没有通过开发使人们认识到其价值)→借力(如果不

- 189-
第三章:辩论兵法

通过开发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到它的价值;这个时候)→打力(人们的保护意识如何
建立呢?对方的保护不就成了一纸空文了吗?),一气呵成,而且反方三四辩之间
形成协攻,实在让人击节三叹!

要对付专擅“斗转星移”的太极力,必须理清其“腰眼”所在。因为只有打在这
里的力量才是无法卸去的。

小结

在攻击型辩手吸引众人眼球的辩论场上,没有那么快的反应,也没有那份激情与
勇猛的防守型辩手只要充分发挥自己沉稳冷静、思路清晰的优势,就可以成为一名
优秀控球后卫。

控球后卫的价值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能把比赛牢牢地控制在对自己有利的战场
上,从而使对方的强点无法展开;二是可以帮助攻击手锁定目标,更好地实现精确
打击;三是能以太极之力借力打力,让对方攻击手的攻击在他的面前或化为无形,
或反噬自身。

兵法中讲究地形的影响,对辩论赛而言,问题的各个层次、各个部分就构成了不
同的地形。“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
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
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
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
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
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
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孙
子兵法·地形篇》)辩论场上双方互可攻守的战场就像“通”;发现了双方的根本

- 190-
第三章:辩论兵法

分歧但如果攻不下来则其他攻击点也将失效的层面就像“挂”;双方都动则得咎的
地方便是“支”;能打通或打断分战场之间联系的问题属“隘”;后发必受制于人
的形势属“险”;双方都易守难攻的空间便是“远”。控球后卫的职责就是充分地
利用这些地形和地形之间的转换通道,进而排兵布阵牵动对手进入自己的包围圈,
领导己方在被人攻击时突出重围。能如此者,就算口才、气势、幽默等等都没有多
强,也足以成为一支辩论队的核心。而面对目前这个还没有多少优秀控球后卫的华
语辩坛,无疑可称“得控球者得天下”。

- 191-
第三章:辩论兵法

第五节:协攻协防——流动的整体意识
好的辩论队永远是一支队,而不是四个人

辩论队强调团队整体的配合,个人的表现永远要力保让团队的实力达到最强。因
此辩论赛的进攻应该是协攻,而防守也要求是协防。协攻与协防一起就形成了“流
动的整体意识”。

协攻

“流动的整体意识”是复旦大学93年夺冠时杜维明教授给出的评价。他们在决赛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中四位一体的协攻也的确配得上这个称号:

季翔:“……我想请问对方,你们的善花是如何结出恶果的?”

吴淑燕:我想先请问对方同学,您的教育能够使你一辈子不流露本性吗?如果
您不小心流露本性,那我们大家可要遭殃了。

严嘉:“所以我要不断地注意修身自己呀!曾子为什么说‘吾日三省吾身’
呢?所以,我再次想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说内因没有的话,那恶花为什么
会从善果里产生呢?”

……

蒋昌建:“我第三次请问对方辩友,善花如何开出恶果呢?第一个所谓恶的老
师从哪来呢?”

……

季翔:“我方三辩早就解释过了,我想第四次请问对方辩友,善花是如何结出恶

- 192-
第三章:辩论兵法

果的?”

王信国:“我再说一次,善花为什么结出恶果,有善端,但是因为后天的环境跟
教育的影响,使他作出恶行。对方辩友应该听清楚了吧?我再想请问对方
辩友,今天泰丽莎修女的行为,世界上盛行好的行为,为什么她会做出善
行呢?”

季翔:“如果恶都是由外部环境造成的,那外部环境中的恶又是从何而来的
呢?”

……

蒋昌建:“对方终于模糊了,我倒想请问,你们开来开去善花如何开出恶果,第
五次了啊!”

吴淑燕:“我方已经说过了,是因为外在环境的限制……”

姜丰:“对方辩友口口声声说,因为没有善端就没有善。我们要问的是,都是善
的话,那第一个恶人从哪里来?又哪里有你们所说的那种环境呢?”

季翔发起第一次“善花如何结出恶果”的攻击,而对方没有明确回答。严嘉、蒋
昌健这两位攻击手立刻跟进,三人连续四次强攻这一点,终于逼迫对手做出了解释。
但这个解释仍然有漏洞,于是四位辩手又继续连环追问。这样一连七次协攻,使对
方在这个战场上遭到致命的打击。

除了这样整体的配合,协攻也可以借助于控球后卫展开。这一点在前一节里已经
提到。这里可以再回顾几个这样的场景:

99国辩半决赛“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何者更重要”:

反方三辩:“好,我们停住社会科学的研究,停住文化人类学、社会伦理学的研
究,我们看看对方辩友如何来规范那个克隆人的技术。”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不要忽视现实,现在法律已经出台了,为什么要把法律废

- 193-
第三章:辩论兵法

掉呢?那叫停止吗?那叫倒退。”

反方一辩:“那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一眼可以看出
来,如果自然科学更重要的时候,它想克隆谁就克隆谁,如果社会科
学更重要的话,就应让自然科学停下来。”

反方三辩提出这个话题既破了对方的攻击又回应了己方的战场,一辩在对方回
答后立刻跟进把背后的更深层的内容揭示出来。紧跟着:

反方一辩:对方既然无法解释自然科学会让步的问题,那么我就再请问一下,俄
罗斯的自然科学非常发达,为什么它现在不行了呢?

……

反方二辩:对方同学为什么不正视我方的例子呢?对方说自然科学是命脉,为
什么俄罗斯抓住了这个命脉却解决不了问题呢?好像老头挠痒,挠了
还痒越挠越痒,不是挠得不卖力,是没挠到社会科学这个点子上。

一辩接着对方谈自然科学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以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例子起手。二
辩立即把这个例子对对方的攻击力释放出来,配合得丝丝入扣。

在决赛“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中这样的配合也是比比皆是:

郭宇宽:“对方同学说美不等于美的感觉,那我想请教对方一辩,美能不能脱离
人的感觉而存在。如果能的话,举出一个例子来,好不好。谢谢!”

陈瑞华:“美当然能够脱离人的感觉而存在啦。一朵花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但
是我们能够说花是感觉吗?花的美是感觉吗?不能。花有美的特质,花
有美的特性在。但是今天我们能够感觉到花的美是因为我们在不同的
角度来观赏美,因为花能够给予我们不断的感染,但是我们不能够说美
和美的感觉是一样的,对方清楚了?”

反方让正方举例,正方说了花的美,反方一辩在回答对方盘问时立即对此进行了
攻击:

- 194-
第三章:辩论兵法

郑玉珮:“请问对方一辩,美是不是一种可供研究的对象?”

樊登:“美当然是一个可供研究的对象,要不然我们在这里辩论它干什么?我
们研究它就要看看它到底是客观的呀,还是主观的。对方同学说是一个
客观的东西,但是它可以随着人的意志不断地改变。而且说在没有人的
时候,有一个东西也可以是很美的,那我就请问了,一朵花如果很美的
话,没有人去欣赏它,换了一只小狗走到了花的跟前,它对花会采取一
种什么样的感觉,如果觉得这个花有点香味的话,它说不定一口就上去
了,这个时候小狗怎么能够知道这个花美不美呢!没有人的时候,花到
底美还是不美呢?”

本来樊登的第一句话就已经回答了对方的问题。但他立即把话锋转到了对对方
刚才回答的攻击上,以反问的方式引起观众的思考。进而由郭宇宽在盘问小结时对
这个问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解释。两相配合可谓天衣无缝。

除了借助于控球后卫而展开的那种高明的协攻配合。其他协攻其实并不是很难
达到。这是因为协攻点往往都是事先准备好的的主攻点,每位辩手也都知道要攻这
个点和怎么攻。现场一经展开自然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事实上很多比赛中都可
以看出这种痕迹。因此相对而言,更能体现“流动的整体意识”的是协防。

协防

如果说通过事先的准备可以形成协攻,那么协防就几乎是不可能准备的了——
事先准备到的问题大都是一次性防死了,须要协防就说明对方的问题事先没有非常
好地准备到。可能是由于没有对手能给他们造成深层次的伤害,复旦93年的三场比
赛中看不到多少协防的东西——都是一次就防死了。但当对阵双方水平都差不多,
一方提出了另一方没有想到问题时,协防的能力强弱就显现出来了。99年西安交大

- 195-
第三章:辩论兵法

在决赛中就两次利用他们默契的协防构筑了铁的防线。

第一次是正方自由人胡渐彪提出的“唐诗”问题:

胡渐彪:“……如果美是一个主观感受的话,我想请问大家,今天《唐诗选集》
连不懂华语的外国人都知道它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美的著作,照您的
说法,这个《唐诗选集》在中国是美的,突然间搬到外国时候,它又是
突然间不美的了吗?”

谭琦:“如果说我们不去仔细地研究唐诗,我们怎么能够从心里焕发出对唐诗
这种文化的美的热爱呢?……”

胡渐彪:“说得好,今天要研究,但是我想请问大家,对外国人来说,《唐诗》
这部特辑还是不是美的?”

谭琦:“我已经告诉过您了,唐诗本身是一种存在,可是我们有的人喜欢唐诗,
有的人喜欢宋词,您能告诉我说,这样的喜欢一定有对有错吗?……”

胡渐彪:“对方辩友离题了,我的问题是,今天唐诗到了外国人手中的时候,唐
诗还是不是美。你告诉我宋词美和丑到底和我的问题有什么直接关联
呢?”

谭琦:“因为有人喜欢宋词不喜欢唐诗啊,他无法欣赏唐诗,他觉得唐诗不美,
可是您能告诉我,他喜欢宋词它就一定是错的吗?……”

很明显,在唐诗这个问题的交锋中,谭琦采用的是侧面的回答——他没有直接回
答为什么外国人也认为唐诗是美的,而是代之以有人认为唐诗美,有人认为唐诗不
美或不如宋词美,这两种看法不能判断谁对谁错。这一侧面回答并不是很容易让人
理解,于是遭到了胡渐彪的追问。如果不能守住,西交将在这一点上失去一定分数。
于是尽管正方没有在自由辩中再提唐诗的问题,但反方还是从二辩开始了协防:

郭宇宽:“……对方同学说,对美的讨论是要分角度的,那么为什么换了一个角
度就是唐诗更美,换了一个角度就是宋词更美呢。假如美像身高一样是
客观的话,决不可能换了一个角度,我的个子就比乔丹更高啊!”

- 196-
第三章:辩论兵法

这个回答接着本方自由人的回答方式,指出了谭琦侧面回答的意思,从而弱化了
“唐诗”对己方的伤害。然后路一鸣在他的总结陈词中进行了正面的强防。

路一鸣:“……第一,对方的立论基础无非是说:美可以脱离人的主观意识而
存在,所以对方自由人才告诉我们,这本儿唐诗拿到了国外,就算这个
人没有看过,也会觉得它是美的,如果这本儿唐诗从来就没有人看过,
有没有人觉得它是美的?如果对方二辩,没有人去欣赏她的话,有没有
人觉得她是美的呢?其实,对方论证的是美可以脱离一部分人的主观
意识而存在,那是因为另一部分人主观上认为它美,我们知道了。我们
从来没有见过西施、貂蝉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我们现在一提到西施、
貂蝉就想到了美呢?那是因为美就是人们主观上流传下来的口碑,这
个时候,美是主观的普遍性。……”

随着“主观普遍性”解释了唐诗是由于主观感受的相互传递,正方“唐诗”的攻
击已经彻底失效了。

如果说对“唐诗”的这次协防还是因为反方有以“主观普遍性”对抗正方“不同
的人对同一事物会看到相同的美”这一立论点,算是“有备而来”,那么另一次协
防就真正是体现出西交四剑之间的配合何等默契了。这个战场是从盘问时开始的。

郑玉珮:“请问对方二辩,一个诚实的人所散发出来的内在美,是不是会因为您
的主观改变而随意改变呢?”

郭宇宽:“首先我们说,美和善还不是一个概念,假如对方同学把这种善也当作
一种我们今天讨论美学中的美的话,那我们可以说,为什么那个又善良
而又丑陋的赵传要说:虽然我丑,但是我很温柔呢?他应该说,因为我
很诚实,我很善良,所以我根本就不丑哇!……”

从这个回答来看,西交对“善”和“美”的关系这个战场可能是没有进行准备的。
因为如果这样回答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将面对对方“心灵美”的打击。果然,从自
由人对话到自由辩,正方都从这里发难。

- 197-
第三章:辩论兵法

胡渐彪:“……赵子龙的忠勇就算曹操不认同,它也是一种内在美的表现,难道
你告诉我说,在曹操的事迹里头,赵子龙他的内在美是不美的吗?”

谭琦:“赵子龙那种叫做善良……”

……

何晓薇:“……想请问您,一个爱国的人,他为国牺牲了,比如岳飞。那么他的
行为到底美不美呀?”

樊登:“对方辩友讲来讲去,讲的都是善和美的关系,孔老夫子就讲过‘美则美
矣,未尽善焉’,什么意思呢,美和善根本就不是同样的关系。……”

……

陈瑞华:“……请问对方辩友,善良是不是内在美呀?”

……

何晓薇:“但是亚里斯多德告诉我们,美是真和善的统一,对方难道要质疑吗?
对方难道要说美是不真和不善的统一吗?”

路一鸣:“如果美就是真和善的统一,如果善和美本来就是合二为一的话,为什
么今天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尽善尽美’,为什么我们还要追求‘真、善、
美’,不叫追求‘真、善、善’呢?”

在辩论场上四个人是一个整体,说话只能有一种声音。二辩从“美和善不同”设
防,那么不管这条防线如何,其他人都立即跟进就地协防。即使守不住,也不能让
对方轻易前进。否则队内步调不协调,很容易就将产生让对方攻击的弱点。

当然,防线的确存在问题,一味硬守也不是办法——不要说很可能守不住,就算
守住了也可能有以强词夺理之嫌。所以面对正方的步步紧逼,反方理清思路后迅速
构建了第二重防线:

郑玉珮:“……难道美就只有外在美吗?请问善良是不是一种美呀?”

- 198-
第三章:辩论兵法

郭宇宽:“对方同学说善良是一种美。可我们知道什么是客观存在呢?‘不为
尧存,不为桀亡’,这才是客观存在。善是什么?本来就是人的主观意
志,这还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吗?”

这句话所建立的防线就准确地封死了对方的进攻点——善也是一种主观感受,
那么善与美即使是一回事,也无法得出美是客观存在的结论。这第二重防线一经建
立,反方其他队员立刻转入其中。

陈瑞华:“所以今天对方辩友都没有告诉我们,今天善良是不是内在美,如果对
方告诉我们,善良等等美德都不是内在美,因此不在我们今天讨论范围
以内的话,那么对方能够提出这一点吗?不,为什么呢?因为,善良这
种美德也是内在美呀!”

路一鸣:“就算我们承认善良是内在美,对方辩友你也应该先告诉我们,善良到
底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

这“就算”两个字用得实在精绝。第一条防线就是不承认善是内在美。反方已经
在这上面进行多次防守了。如果没有这两个字,那么反方等于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
但这两个字一加上感觉就完全变了——明明是守不住不得不退下来,给人的感觉却
是面对对方一再的攻击非常大度地让出一步再来和你讨论。不但在气势、现场效果
等方面都没有让对方占到便宜,还由于显得“退上一步你还是无法证明你的观点”
而显得更有风度、更有说服力。

如果说协攻可以按既定战略进行,那么协防则对辩手彼此的配合甚至是现场的
沉稳冷静、思路清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在一个事先没有多少准备的战场上连
续遭受对方强攻尚能处变不惊,迅速分析战况做出决策,在第一重临时防线失守的
情况下构建第二重防线,不要说面对的是国辩决赛这样最高等级赛事的压力,就算
是平时校园内的比赛也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这种沉稳冷静和思路清晰带来的是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胆魄。可以想象,如果西交
也像很多辩论队那样面对“唐诗”这个对方的强攻,因为自由辩中对方没有继续攻

- 199-
第三章:辩论兵法

击就放弃不顾;面对“善是不是美”这种没有准备到的问题就避而不谈,他们也许
仍然能够获得世纪之辩的冠军。

但果真如此的话,西交也就不是辩手心目中那支纵横天下,让人高山仰止的辩论
队;那支配得上“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的辩论队了。

小结

孙子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
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孙子兵法·九地篇》)辩论队本来就坐成一
字长蛇阵,当然也应该以协攻和协防求胜。如果队中有高明的控球后卫,那么协攻
可以利用他的“传球”展开。如果没有,也可以利用事先的准备,一次开辟一个战
场,进而在这个分战场上合力攻击。相对于可以准备的协攻,不可准备的协防要难
得多。这要求辩手要足够的冷静沉稳、思路清晰,只有这样才能处变不惊,才能有
直面问题的勇气与胆魄。同时辩手彼此之间必须绝对地相互信任,只有这样,攻防
之时才能做到每个人发出的都是同一个声音。

- 200-
第三章:辩论兵法

第六节:运筹帏幄,而后能决胜千里
战略的成功取决于对“目的”和“手段”正确地算计、结合和运用。

(利德尔·哈特《战略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一场比赛可以说“势”比“人”更重要。这一方面是因为
同一个级别的比赛,一般而言辩手的水平不会相差太多,特别是在场上表现出来的
水平差距就更小。另一方面则是一般讲辩手的水平更多的是技巧性的,而相对于道
理而言,技巧性的东西是更容易被破掉的,所以辩论赛强调用精确打击或者太极之
力把战场控制在对自己有利的地方。这样才能起到“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
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
也。”(《孙子兵法·虚实篇》)的效果。

当然,辩手的水平同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但仅仅依靠辩手,那只不过是逞
匹夫之勇。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须要把辩手的力量整合成团队的力量,并且和辩题
本身的内容相结合,这就是“择人而任势”。

第一步——判明形势

运筹帷幄的第一步就是判明双方的形势——包括有利的、不利的和双方实际应
用的。如果连什么“势”都还摸不着头脑,恐怕想“借势”、“择人而任势”就都
是空话了。

判明形势所要做到的,是当对方问出一个问题时,自己可以即时的判断出“对方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如果不假思索就凭着感觉应对,重则让己方落入陷阱,万
劫不复;轻则被对方借机进攻。甚至有时看似非常精妙的技巧反而会被对方来一个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比如03国辩中“家庭和事业何者更重要”一场,正方新国

- 201-
第三章:辩论兵法

立大学的陈晓欢就有一段精彩的攻辩:

正:刚才你方三辩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喜欢在主场作战,是吗? (注:反方三
辩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自己是北京人,在北京其实是自己的主场)

反:对啊。

正:主场在英文里面叫做home,为什么说主场给人一种家庭的感觉而不是一个
办公室的感觉?(热烈掌声)

反:对方辩友,对方辩友,home和family有什么区别大家都知道吧?(掌声)

正:大家都知道home和family的区别,但是大家更知道home和office的区别有
多大吧?(掌声)

正方是想在这个分战场上讨论“家庭给人的感觉”和“事业带给人的感觉”何者
更被人看重(即对人更重要)。借题引出home,其实是扣了“home带给人的感觉”。
应该承认现场反方用home和family的区别应对,反应速度之快技巧之妙实属不易,但
这个回答实际上是帮了正方的忙——因为回答暗指home强调的不是感觉,family才
是。但正方主攻恰恰就是“何种感觉人们觉得更重要”。于是陈晓欢立即还手,用
home和office的区别进一步突出这种“感觉”的差异,使攻击更有效果了。

相反,如果对自己的形势考虑不周,问题设计就很可能出错。在场上抛出精心设
计的问题本以为可以给对方一个下马威,实际上却很可能是被人打得找不着北。03
国辩半决赛“爱与被爱何者更幸福”里,正方中大的一个问题就被反方新国立打得
极度郁闷:

正:对方辩友,阿Q爱吴妈的时候,吴妈是被爱吧?请您告诉我,吴妈被爱的时
候如何能像您说那种感到满足和愉悦,如果她如此满足和愉悦,为什么要打
阿Q一下呢?

反:阿Q爱吴妈,吴妈都打他一下,你觉得阿Q比吴妈更幸福吗?

- 202-
第三章:辩论兵法

从上下文来看,正方这个例子是主动提出,因此猜想是事先准备了的。但这个例
子有明显的错误——阿Q向吴妈表白被打,只能说明两者都不幸福。跟辩题讨论的何
者更幸福根本没有关系。反方借着例子,直接回击“付出爱的人感到不幸”激起了
非常好的现场效果。

辩论赛场上,迅速判断形势是一项基本功。这个做不好,那就根本谈不上对战略
计划加以灵活运用了。

让立论引导自由辩

《战略论》中提出的战略制订八项原则第一条是“根据自己的手段来选择目
标。”第二是“时刻记住你的目标。”这两条看似简单得有如废话,但很多辩论队
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在自由辩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看很多辩论赛,往往觉得自由辩阶段是最乱的——双方打得很起劲,但却没有章
法。这往往是因为自由辩的分战场没有和立论很好的契合上——否则至少有一方的
自由辩应该是清晰的。如果做到了让自由辩和立论浑然一体而不是打到哪里算哪
里。则自由辩可以步步为营,自然就显得攻守有序、丝毫不乱了。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比如中山大学把他们的立论概括为“两个层面、四个
支点”。因为辩题往往表现为前项和后项的关系,前后两者就构成两个层面,每个
层面各用两个支点加以论证。四个支点间相互结合就证明了辩题。比如“科学发展
是否应有伦理界限”就要从科学性质与伦理结构两方面入手。这样不仅仅条理清楚,
在自由辩时也可以按此展开。当然“两个层面,四个支点”也不是绝对的,但从时
间和力量的分配上考虑,一般支撑结论的分论点以三个左右为宜。这样各个分论点
就可以成为自由辩时的分战场——既然只要这些点成立结论就成立(否则设这样的
分论点干嘛?),那自由辩中不把这些点为什么成立展示给大家实在是没有理由的。

- 203-
第三章:辩论兵法

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可选择的分论点过多,那就应该选择最能证明己方立
场,反驳对方立场的。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由辩中己方“沿着抵抗力量最小的路线
行动。”(战略制订八项原则之四)

定好了攻防路线图,辩手在自由辩中就应该牢牢记住这些“目标”,如此才能形
成有计划、有组织地进攻和防守。

既然立论和自由辩是一体的,那么在准备立论的时候就要注意对“势”的运用。
对辩论赛来说,最强的“势”就是对自己有利的分战场。以立论整合自由辩就是用
立论成势,而后在自由辩中借之。这方面的经典战役是97年国辩“‘IQ诚可贵,EQ
价更高’VS‘EQ诚可贵,IQ价更高’”。反方以“看谁更能回应时代挑战,解决世
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比较标准,逐一展开粮食危机、人口危机、环境危机、能源
危机这四个战场,牢牢地控制了局面。甚至于连战场间转换的句式都一样:“看来
对方对什么什么问题已经无法解释了,那我们再来看看对于解决……问题,谁更重
要呢?”结果自然是反方大获全胜。

除了这种大的分战场级别的“势”外,小一层的时事、公众意识、主流价值取向
等等都可以用以借势。比如93国辩“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一场,严嘉有
一段“日本可以算是富甲天下了吧?但是政坛丑闻却不绝于耳。竹下登被贿赂蹬下
了台,宇野宗佑被美色诱下了水,而金丸信呢,终究未能取信于民。”这就很好地
借了一直因经济腾飞而被人称赞的日本在那段时间连续爆发政治丑闻的现实,在加
上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使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总对其有所反感,能出现强烈的
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某个社会事件促成人们的原有意识发生波动的时候,借势尤其重要。比如欧美
的的信用问题长期以来为人们称道,但华尔街金融丑闻连连曝光的时间里,谁更能
借势可能就要易位了。

对于这种借势是否合理,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曾有一段精辟论述:“乌龟和

- 204-
第三章:辩论兵法

兔子赛跑,兔子不肯睡觉,乌龟就要做两件事。一件是如何向兔子学习,培养兔子
基因;第二是利用赛跑的环境,比如在沼泽地里赛跑,才能获胜。我们制定战略就
是从这个基点出发的。”(《竞争力是战略》)。按照这种战略,联想从“贸工技”
起家,利用环境逐步壮大自己。但与此同时也不断通过技巧创新培养自己的核心技
术。短期作战以借势为先,长期发展以提高自身能力为重。对于辩论赛的部署和辩
手自身的发展来说,制订战略也应该以此为基点。辩手固然可以用借势的方法求取
一场比赛的胜利,但也要清楚地明白对方有利之“势”,从而对辩题涉及的问题领
域保持一个清醒而全面的认识,不至于因一局比赛的抽签、一场游戏的胜负而忽略
了对问题更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计划不是用来完成的!

“制订了计划就要按计划去行事”,这恐怕是对“计划”最严重的误解。计划是
用来进行指导和控制的,不是用来完成的。因此计划绝对不可以做“死”。“保证
计划具有灵活性”同样是战略制订的基本原则之一。准备比赛时,要尽量把各个分
战场都想到,特别是与己方准备开辟的战场或者对方极可能开辟的战场相邻接的周
边战场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比赛结束后说“我以为对方不会这么说”,可在比赛
中面对对方真的就这么回答了却毫无办法,这是非常令人懊恼的。

更重要的是,在赛前制订的攻击路线、计划开辟的分战场都是以“对方在这个问
题上只会认识到XX层次”为假设的。而事实上这并不一定成立。很有一些比赛,辩
手的确是按事先制订的计划在攻击与防守,可是对方的策略明显超出了计划的假
设,这时候再拘泥与原计划就可能非常被动了。《战略论》中提出的另外两条战争
原则就是“当敌人有所戒备时,决不要以你的实力去开展进攻。”和“当一次尝试
失利后,不要沿同一路线和采取原来部署再次发动攻击”。

同样的,这两句话看似废话,但犯这种错误的辩手还真不是一个两个。93年国辩
决赛时,面对反方已经在三辩陈词中就明确守死的“恶花如果结出善果”,正方还

- 205-
第三章:辩论兵法

在自由辩中连连就同一领域的同一层次进行攻击,结果一点好处也没有得到。当然,
“同一领域的同一层次”是必要的,同样是攻“善花如何结出恶果”的问题,反方
就在对方进行防守后立即引到了更深一层的“环境中的恶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上,
效果自然也就大不一样了。

这样来就同一个问题连问的错误并不多,但是事例性的问题这样连问的错误就
多了。因为不同的事例,背后的道理可能是一样的,如果道理上被对方已经反掉了,
那再举其他同类事例也是一样被反。这种情况非常糟糕。所以辩论赛中当一个问题
对方已经给出解答的时候,切不可再在同一领域就同一层面的问题展开进攻。比如
02年全辩预赛阶段“对历史文化遗产应以保护为主还是开发为主”中正方就犯了这
样的错误:

正方四辩:“……请问开发如何解决破坏问题。”

反方四辩:“为什么会有破坏?因为人们从来不保护没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不
通过开发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到它的价值,人们的保护意识如何建立
呢?”

正方三辩:“我们再来看四川的一个例子……”

反方三辩:“为什么会任其风化?是因为没有通过开发使人们认识到其价值,
这个时候对方的保护不就成了一纸空文了吗?”

很显然,这两个例子都是正方事先准备好的,可是当第一个问题对方已经反得很
精彩的时候,再抛第二个问题就是找打了。

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拘泥于事先准备的战场而不能因实际情况而变化”,那这种
例子就更多了。比如第三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人是大自然的保护者还是
破坏者”一场。正方的失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过分拘泥于事先准备的战场。

正方二辩:“我们从小就受到教育说‘君子慎独’。请问对方如何把‘人是大自
然的破坏者’和‘君子慎独’统一起来?”(自由辩第一个问题)

正方三辩:“对方辩友是做教育的,您可不要对着小朋友们说:‘孩子,你们都

- 206-
第三章:辩论兵法

是大自然的破坏者。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破坏’啊。”

正方一辩:“对方一直坚持破坏者的立场,那请问您觉得在座各位和您是同样
的人吗?”

抛开自由辩第一个问题不谈,正方的一连串攻击明显都是同一领域同一层次的,
而这些问题即使听了反方的陈词之后不能明确地意识到反方已经构筑了坚实的防
线,在盘问和自由辩开始几个回合时也应该发现了——因为反方对正方几次就这个
问题的强攻都是正面的强防。但遗憾的是正方直到自由辩后期才由二辩就深一层的
问题射出了一发炮弹:“对方的意思就是说兔子不会种草,所以兔子吃草不叫破
坏;人会种树,所以人砍了树就叫破坏。”

既强调事先的计划,又强调不完全照搬计划,这本身就形成了一对矛盾。要处理
好这一矛盾,最常用的解决之道是加强事先的准备,设计多重行动方案。在比赛中
注意判断,一旦发现对方已经在自己的前进道路上布下重兵,甚至是已经在计划开
辟的战场上遭到打击的时候,那就要立即判断按照计划自己下面准备进攻的战场是
不是也可能遭到对方的反击——甚至是一模一样的反击。如果发现有这个危险,那
就要立刻改变计划——就像电影电视里看的那样:“情况有变,暂停A计划,执行B
计划。”计划就是用来应变的,一个没有变数的环境中根本不需要计划。好的计划
要多考虑可能发生的变化,并就每种——或者至少是最有可能的几种——变化给出
应变方案。比如立论中设计了四个甚至五个分论点,但只展开三个,自由辩中如果
主论点中有几个被对方封死,那可以立即开辟这个两个备用分论点的战场,从而使
自己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和“说那些找着被人打的话”之外再多一个选择。

一句话:当一切尽在掌握,才能真正做到处变不惊。

如果在场上临时发现对方的变化是自己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对辩手临场应变能
力的考验了。这里最核心的要素是迅速把握对方整体立论框架并寻找出弱点的能
力。比如“人是大自然的保护者还是破坏者”一场,正方二辩“兔子”的类比强攻

- 207-
第三章:辩论兵法

后,面对这种正对根基的而且取得了效果的攻击,反方却回避了,由此可见反方对
“人类永远无法避免对大自然的破坏,所以人是大自然的破坏者”这个隐含的根基
保护得并不牢固,如果正方从自由辩一开始就强攻这一点——对这一点的质疑也恰
恰是正方的根基点,那比赛的结果可能就要倒过来了。

要指出的是,跳出计划也不要乱跳,一般比较稳健——当然也可以说是“保守”
——的作法是不到万不得已不改变计划。这里强调的万不得已,是指不脱出计划取
胜的可能性就很小的情况。如果对方虽然有意料之外的变化,但由于表达或者其他
原因未能对己方造成大的伤害(而不是已经对己方的战场形成强反),那也就没有
必要去变化了。而变与不变何者更能得利,这个则要建立在对比赛大局的深入把握
和经验上,目前还没有找到明确的计算方法。但至少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切不可
在己方明明已经按计划取得优势的时候一时兴起抛开计划来个“即兴表演”。因为
就算临时转过去攻击的那个地方真的是对方的弱点——事实上经常是打了才发现
钻进了敌人的埋伏圈——在场上没有和队友协调过之前只身闯关也很难得到队友
心领神会的配合以形成整体的实力,结果是平白放弃了有利的局面甚至于由胜势转
为失败。这种看似符合“辩论赛中即兴发挥”的单刀赴会,其实不过是暴虎冯河的
匹夫之勇。如果一支队里有这样的辩手,那改变不了他的时候就要即刻剔除出上场
名单,免得他到场上去当“对方五辩”。

辩论队的阵形

足球有442、352等各种阵形、篮球有4-1(中锋或远投手)配合、3-2配合、1(控
球后卫)-4配合等等,辩论队也有自己的阵形。

复旦大学93年的阵形是1-1-2。姜丰坐镇后方,季翔盘活中场,严嘉、蒋昌健则
成为突前的攻击手。南大95年的阵形介于1-3和0-4-0之间,这取决于二辩邬健敏的位
置。如果她打成控球后卫(如半决赛),那么其他三位队友就形成以她为中心的正

- 208-
第三章:辩论兵法

三角。三角阵由她驱动,另外三人则不断交叉换位,这样全队如同一枚旋转的三角
飞镖。如果不是这样,那南大的队形就是一条线的全攻全守。西交99年由于赛制特
殊,所以由樊登控球,郭宇宽和路一鸣形成犄角之势,谭琦则在外圈如卫星般环绕
而行。2000年全辩和01年国辩,武大采用的阵形都是1-1-2,所不同的是在全辩时中
场位置交给了二辩袁丁,但到了国辩,他的位置和原本与三辩余磊构成刚柔两重攻
击线的周玄毅调换了一下。结果袁丁和余磊联手,攻击力大增,但周玄毅在中场位
置上的发挥就远没有全辩时来得好了。

不同的阵形各有千秋,说不出谁好谁坏。但很明显对辩手的要求是不同的。1-1
-2阵形最容易使一辩(或那位司职防守的辩手)成为摆设。旋三角与犄角阵都对控球
后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全攻全守所要求的默契配合更是非常明显的。

但不管是哪种阵形,其目的总在于能使攻击、防守、控制三条线上的辩手更好地
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协同作战。不同辩位的辩手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并用
以指导自己行为。更进一步的,在确定阵型的时候要考虑阵型与立论及由立论确定
的攻防战略的配合——这就是“择人而任势”。如果制定的计划是以攻为守,那就
应该有两个甚至三个攻击手出现在场上。而如果准备在稳固防守的基础上做适当反
击,那一个攻击手就够了。甚至于不要攻击手,利用控球后卫结合三个并不突出辩
手以守为攻,效果可能反而会更好。

要注意的是,一种阵型可能有其内在的弱点,就像“天罡北斗阵”的“北极星位”
一样,一旦被对方抢到了这个点,那可能全队就要受制于人了。

曾经有一支队根据四位辩手的特点摆下了这样的阵型:二辩擅长搅局,往往能
把对手绕得七荤八素。因此由他率先攻击,把战局搅乱。一辩思路非常清晰,抓问
题极准。因此他的职责就是在二辩把战局搅乱时,于乱军中抓住并指出对方的漏洞。
而当一辩指出漏洞时,二、三辩就会立刻跟进展开大举进攻。这样一来对方就会更
乱,于是他们更可以进一步取得优势了。四辩是位女生,如果也和一二三辩一样扑

- 209-
第三章:辩论兵法

上前去暴打一通显得有损淑女形象。所以她要做的是两件工作:一是缓冲器,使全
队显得不至于太过“暴力”;二是外交官,时不时地向观众和评委指明“我们已经
在这里把对方打得很惨了”。

这个阵型在实战中效果很好,但有一个弱点——整个阵型地发动建立在二辩搅
浑水的成功与否上。如果他不能把水搅浑,那么后面的一切都成为了无源之水、无
本之木。但这位二辩当时刚开始打辩论赛,经验不足,心态还不够沉稳,一但不能
成功搅乱对手,自己就不太沉得住气了。事实上最后击败他们的队伍在一定程度上
也就是抓住了这个弱点。当面对把阵型完全稳住的对手时,由于不能把战局搅乱,
这支向来是“敌乱我不乱”的队伍自己反而乱了。

由此可见,当布置一支队伍的阵型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潜在的弱点。

辩手“五危”

一支队伍,或者说一个阵型的弱点往往是由某些辩手的特点决定的。这些特点也
就可能构成了阵型中潜在的弱点。从这个角度分析,辩手有“五危”:长于快攻者,
可引之;偏于防守者,可逼之;工于技巧者,可绕之;好于说理者,可烦之;不善
配合者,可分之。

长于快攻的辩手最大的特点是反应快。这可以说是优点,但也可以成为弱点。如
果他的反应时间与队友之间相差接近半秒的时候,他的存在就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半秒,是一个辩手从看到对方落座后,站起身到开始说话时间。如果两个人之间
的反应差在半秒之内,那么发言概率没有明显差别。但如果超过半秒,那就会出现
对队友想站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起身了;队友起身的时候,他已经站好了;队友站
好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说话了。于是队友就只好坐下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以
想象他的发言次数就会大大超过队友。

- 210-
第三章:辩论兵法

所以如果对手中有这样一位辩手,可以用激、诱等方法“引”他发言。比如可以
说“请问对方X辩……”、“对方X辩刚才说……”、“对方Y辩说……可是X辩却
说……是不是X说错了呢?”如此等等。不过要注意一点:切不可从头到尾只用“请
问对方X辩”这样的“直接点名”,否则次数一多不但会让对方警觉,还会引起观众
的反感。

从心理学上讲,这种明的或暗的“点名”将激起一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它
使一个人倾向于向别人证明自己是正确的(精于攻击的辩手这种意识更是强得多)。
因此当听到“点名”后,他的反应就会不自觉地加快。而对其队友来说,由于“点”
的是别人的“名”,所以会产生“事不关己”的潜意识。这种微妙的变化在平时根
本感觉不出来。但是,当我们需要的只是让对方X辩与队友的反应时间差比平时再多
0.2甚至0.1秒时,这秋毫之变就足以产生让人瞠目的效果。

这一切的效果是对方这位辩手的发言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最后队友想插话也
来不及。可是自由辩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一个人发言的时间多,队友的发言时间就
少。而强攻快攻又最容易吸引视线,这样就使得对手整体上显得非常不平衡。战斗
也在事实上变成了“一打四”,所以不用担心万一他攻击力太强守不住怎么办——
四个守一个还守不住,那只能说是输了也不冤。从另一个角度讲,当自我保护意识
在这种正反馈的作用下不断加强时,辩手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快,最后发展到话语不
经过大脑就以DMA格式直接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出错的概率就会成倍地提高。

假设在比赛中做到这一步,结果就很简单了:那位以一敌四的辩手是无疑的
“最佳辩手”,而由于团队分都扣得差不多了,他的对手却胜了这场比赛。典型的
就是95年国辩辅仁大学四辩林正疆。决赛中,在南大没有这样去“引”的情况下,
他一个人的发言次数接近了反方总发言次数的一半。如果再引他发言,那让他一个
人占用反方2/3的时间大约也不是什么难事。

如此打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最佳辩手留给对方,我们只要团队的胜利”。
人家也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去准备,什么都不留给人家也太说不过去了是不是?所以
让他拿“最佳辩手”,我们比方说拿个冠军也就够了——心不要太贪嘛。

- 211-
第三章:辩论兵法

要是这位反应快的辩手还存在另外的弱点,比如台风不佳、亲和力差或者不太能
把握方向,那这种方法效果就更好。因为他连“最佳辩手”可能都拿不到。当然,
如果这位辩手虽然精于快攻,但很有团队配合意识,或者队友能够压得住他,那这
种方法就难以奏效了。

偏于防守的辩手,特别是那种“一论”而不是“一辩”的辩手,逼迫他发言是很
好的选择。因为这类辩手反应相对较慢。从正面讲,慢则生沉稳,所以他才适合于
做“稳定器”,从反面讲,慢一但受逼发急则更易出错,如果抛出个陷阱,最容易
掉进去的往往是他。所以他们在自由辩中一般发言较少,说了也多是象征性的。因
此可以“拣软柿子捏”。所用的方法与引精于快攻者一样,也是“点名”。

要注意的是这种作法不可太过,过了就有“霸道”之嫌。如果对方不是只有这一
个弱点,那可以“当他不存在”——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集中火力对付其他人,
就当对手只有三位辩手。这就不是“逼之”,而是“放之”了。

显然,如果对方这位偏于防守的辩手反应并不慢,相反是心细如发,沉稳冷静之
人,那这种方法就对他一点作用也没有了。

工于技巧的辩手是很常见的。这类辩手最大的优点是能见招拆招,最大的弱点就
是难以把握大方向。因此可以把他绕到对己方有利的战场上去——这是控球后卫的
拿手好戏。到了这样的战场上,技巧就并不难反了——难反的从来都是技巧背后的
道理。反掉了技巧,对方的强项就难以发挥出来。“龙战于野,其道穷也。”(《易
经·坤》)即使是强龙,争斗在田野大地之上,也是走入了困顿的绝境。一旦进入
了对我方有利的战场,就我方精心准备过的问题展开讨论,那对方就算有再多的技
巧、再强的攻击也难以抵挡了。

不过要注意,千万不要对那些既能娴熟地运用技巧,又能冷静地把握大方向的辩
手使用这种手段,否则绝对是要死得很难看的……

- 212-
第三章:辩论兵法

相对于喜欢技巧性攻击的的辩手,偏好于讲道理的辩手最忌讳的是“心气不
稳”。对于那些心高气傲,特别是已经在江湖上成名的辩手,这种情况尤其严重。
只要他做不到“沉得住气”,对手便可以用“扰兵”使之“烦”。具体而言可能是
问一些在内行眼里违反常理的问题,或是引他去解释一连串的问题,特别是枝节性
的问题——主干性的问题一旦被对方抓住可能就要被导入对对方有利的战场了,而
且非主干性的问题对方一般不会事先准备好“标准”的回答。这种作法有两个好
处:一是如果对方不能“不厌其烦”,那就容易变得烦乱、浮燥,进而语言中出现
漏洞甚至有失态之举。于是可以进一步扩大这种裂痕,甚至找到对方整体架构中内
在的弱点了。曾有一位老辩手就是由于这一点而在一位大一新手面前吃了一次亏。
当时这位老辩手举了一个新浪网上投票调查的数据来证明己方立场,新辩手的反击
是:“网上这种投票做得了准吗?很多人并不上网,那么这则投票不是就不能代表
他们的意见了吗?有些人多次投票,还有些看了也不投票,这数据能算数吗?”而
在后面,这位辩手更进一步提出“对方举了这么多数据,可我们又不能去查对……”
前一个问题对于不熟悉调研统计理论的观众的确会引起共鸣,而后一个问题又契合
了目前辩论赛中辩手因为不承担举证责任而时常出现伪造数据的现实,都不能说是
有违辩论之道的问题。但这样的问题却打乱了了解调研统计,而且一向反对伪造论
据、重视名誉的老辩手的心态,最终使他的表现大失水准。

第二个好处是,如果对方总是解释问题,那就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02年全辩,
中山大学二辩、四辩都是偏于说理的,加上他们整体上强调“学理之辩”,因此使
得全队不但过于沉稳不够灵活,而且发言时间总是吃亏。最后教练调入了偏向快攻
与技巧性攻击的三辩才使得队伍有了起色。然而97年第三届全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
上,山西大学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由于总是说理,结果在本就善于打时间差的华师
大的比赛中竟然留给对方近两分钟的自由攻击时间——整个自由辩也才四分钟
啊!

但是,山大的这场比赛仅仅是以2:3失利。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扰兵之计有着
极大的风险。如果让对方说理说到了点子上,或者是未能让对方心烦意乱,那结果

- 213-
第三章:辩论兵法

就会非常糟糕。

前面已经强调过,一支队不等于四个人。如果四位辩手之间不能够很好地配合,
那就可以行分兵之计,各个击破。事实上“作战的最基本原则是分散敌人兵力和集
中己方兵力,或者说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
(利德尔·哈特《战略论》)
不过“弱点”并不一定是最弱的那个人。辩论赛中可以先集中兵力攻击最弱的一个,
也可以先攻击最强的。前者是从弱点打进,但风险是对方能力强的辩手会突前保
护——这点协同意识一般都还是有的。而后者则是取擒贼擒王之意,如能成功打压,
自然可以极大地打击对手的信心和意志;就算不能压死,也可以起到激将的效果,
让这位最强者大量发言——这与引对方最强者发言实际上是一个道理。当然,这一
计划的风险在于对方越战越勇,反而带动了士气,若是再不慎被强反几次,那局面
就会相当被动了。

小结

利德尔·哈特在《战略论》中提出战争有八条原则:一是“根据自己的手段来选
择目标。”二是“时刻记住你的目标。”三是“选择一条敌人最想不到的行动路线。”
四是“沿着抵抗力量最小的路线行动。”五是“选择一条可以同时威胁敌人几个目
标的作战路线。”六是“保证计划具有灵活性。”七是“当敌人有所戒备时,决不
要以你的实力去实行进攻。”八是“当一次尝试失利后,不要沿同一路线和采取原
来部署再次发动攻击”。其中第三条对应第一节中“出奇制胜”的思想,而第五条
则对应本节强调的,以多重行动方案应对变化的思想。

作为注重准备与计划的战略思想,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借势”与“奇变”。

- 214-
第三章:辩论兵法

所谓“借势”,不论是以“攻敌之不得救”的方法把对方逼到自己设下的战场上,
还是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把对方缠在自己设下的战场上,其核心都是利用让对
方去解释他最不容易解释的问题来为自己争取胜利。从立论到设计自由辩,从选择
辩手到排兵布阵都要以此为主线来进行。“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
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
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兵法·势篇》)
如果跑到大平原上去“转圆石”,那就算是获胜恐怕也是要累死人的。

既然借势为战的核心是要对方解释他最不容易解释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
对方不容易解释的”就是一个关键性假设。一旦发现这个假设出了问题,那就要有
应变之策。而由于这个假设是在不了解对方是如何分析辩题的前提下,基于我方对
辩题的分析做出的,所以在实战中出现问题也是正常的。因此辩手极其忌讳的是或
者没有计划,打到哪儿算哪儿,或者只会按照计划行事而全然不知变化。作为辩手
应该谨记古人的教诲:“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不妨看成事先的计划),合军
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
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
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
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孙子兵法·九变篇》)

- 215-
第三章:辩论兵法

- 216-
第四章

辩手·人生

“赛场,其实就是你我的人生。”

—— 路一鸣

- 217-
第四章:辩手·人生

导 言

辩论赛又称为“思维的体操”。和体操一样,这是一项只属于年轻人的运动。对
于年纪较小的人来说,知识底蕴、学习能力的缺乏使他们很难打出一场有内容的辩
论赛来。在另一端,对于那些不再年轻的人——未必要年纪很大,甚至可能仅仅是
离开大学校园以后——那种年轻人特有的锐气也就很难保持下去了。而一场缺少了
锐气、朝气和激情(还能保持住的另当别论)的辩论赛,又能有多少魅力继续吸引
人呢?

辩论赛和青春是捆绑在一起的,而青春意味着朝气与活力,也意味着不够成熟。
这一阶段的人——往往是那些在校的大学生和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形成期。今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人的习
惯、性格,而这些又将在未来影响他的整个一生。因此,不让参加辩论队、辩论赛
的人知道这个选择将给他们带来些什么是很不应该的——他们有权知道自己“可
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另一个角度讲,十年大专辩论赛在迷雾中发展也使得很多人对辩手产生了不
恰当的理解——这些人中既有普通人,也有辩手自己。大多数辩手都曾经有过这样
的尴尬——比赛获胜了,可是在生活里却总是遭到别人的嘲讽——“别跟他争了,
他是大辩会里出来的。”“以后可不敢跟你吵架了……”

也不能全怪观众,的确有不少辩手刚开始打辩论赛时什么事都爱与人争个是非,
甚至为了锻炼所谓的“辩论技巧”去和寝室里每个同学抬杠。到后来发现这样下去
要落一个众叛亲离时不是去反思自己的错误,反倒骂一句“辩论赛害人不浅”。

当然,也有很多辩手对自己的行为,或者是看到的其他辩手的行为进行了反思,
于是得出结论:辩论赛中的东西只应该用在辩论场上,在生活里是万万不应该用
的。

这种说法不能说一点没有道理——如果当真这样去做,当然可以。问题在于,辩

- 218-
第四章:辩手·人生

论赛明明教给了辩手怎么怎么样是好的,可是又告诉他们这些东西虽然好,可是生
活里千万不能用。这本身就给辩手造成了一种麻烦——场上要“化妆”,场下要“卸
妆”。真不知道长此下去辩手会不会造成人格分裂。

更何况,什么样的活动是“活动中可以用,但千万不能带入生活”的?恐怕也只
有唱戏、脱口秀这样的表演类活动。如果辩论赛也成为一种这样的表演,那观众把
她当成“做秀”可真是一点错误也没有。只不过这个“做秀”,观众可不是用褒奖
的声音给出来的。

很明显,必须让观众和辩手都清楚“好的辩手”,特别是“生活中的好的辩手”
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什么样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辩
手的发展形成正确的导向,也才能让辩手在生活中得到他应该受到的对待。其实要
成为一个“好的辩手”并不难——倘若理解了辩论之道,按辩论赛的本意而为,辩
手完全可以在辩论赛中学习到很多好的品性。这些品性、习惯也都完全可以带到生
活中去。一个真正优秀的辩手,不仅仅在辩论场上会赢得观众的青睐,在生活里也
应该同样得到周围人欣赏的目光。

当然,和其他所有锻炼一样,要想达到这一步,辩手必须付出大量汗水和心血。

- 219-
第四章:辩手·人生

第一节:辩手的诅咒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用荆棘编成……”(艾青)

对想要加入辩论队的人仅仅说辩论赛的好处而不去讲会有哪些害处,这就像只
跟投资者大谈特谈投资这个项目会有多么丰厚的回报,却一不说投入的成本,二不
算潜在的风险一样。其实没有一条通向光荣的道路是铺满鲜花的。只有让想要加入
辩论队的人对于参加辩论赛的好处和害处都有一个了解,才能算是对他们负责。特
别是很多新队员是在老队员的介绍和动员下加入辩论队的,更是由老队员逐步加以
训练的,因此从一开始老队员就应该有一个“对新队员负责”的意识。

毕竟,他们在让头顶上的桂冠变得光彩照人、受人惊羡的同时,也必须忍受荆棘
带来的痛苦……

时间与精力的损失

如果想打好辩论赛,而不是仅仅玩玩,那么参加辩论赛是一项极其消耗时间与精
力的活动。

不要说如西交、武大等参加全辩、国辩的队伍为了比赛要有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
的集训,就以仅仅参加学校内部辩论赛的队伍和辩手来说,这方面的损耗也是极大
的。

先看看每年的校辩论赛。一般来说,校辩论赛要进行五轮左右,有些学校参赛队
较多,甚至会有七轮。每轮比赛之间是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这就要五周。如果考
虑到比赛期间可能碰上比如五一节等节假日,或者最后的决赛因为现场抽签决定立
场等原因而要准备两周,那么整个赛程就是一个半月的时间甚至更多。再加上打完
辩论赛一般都会因为长时间投入做一件事而留下“辩论后遗症”——具体表现为看

- 220-
第四章:辩手·人生

不下去书、听不下去课,做什么事都没心思,脑子里辩论赛的电影一幕幕划过……
所以一届校辩论赛打下来,两个月时间就算全投进去了。就算中途被淘汰,平均而
言也有一个月的时间是耗在辩论赛上的。

这一两个月是什么概念呢?一个学期大约是四个半月,而辩论赛一般是在学期
中间,那就意味着——如果按学习来说——别人上课、上自习最勤的那段时间辩手
将一个晚上接一个晚上的讨论可能与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这段时间一般来说
又是课程刚由浅入深的那部分,而由于投入大量的精力准备辩题,大脑对辩题的思
考处于高度兴奋中,上课的时间一般来说想不走神是不太容易的。如果须要去那些
开放时间与上课时间相一致的图书馆大量查资料,可能有些课也是要逃的。如果辩
题比较难“啃”,通宵也是可能的,作业也可能是要迟交或者抄的……而这段时间
拉下的功课,自然只能由自己以后再挤时间自己学、自己补。就算有队中的学长帮
忙,但和老师上课时的讲解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加上有些专业,作业没有
办法抄——比如建筑系的学生赶图、做模型——那就更是只有抽吃饭、睡觉等时间
了。

有校赛的半年如此,没有校赛的也好不了多少——因为要招新。院系新生辩论赛
从组织到最后比赛,一般来说一个月出头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说老辩手一般不用准
备比赛,甚至不用组织——这工作一般由学生会完成。但从准备辩题、抽签到评判,
工作也有一些。更重要的是新生入队以后的培训,那就更是要老队员花时间和精力
的了。如果再考虑和其他院系打几场友谊训练赛,那新老队员又得有几个星期的投
入。

除了打比赛,辩手平时还要读一些不打辩论赛的人很可能听都没听说过的“闲
书”。毕竟,分析一个辩题所需要的知识底蕴单靠比赛那一周时间去准备往往是不
够的。辩手事先就要有广博的涉猎,至少拿到辩题时要知道到哪些地方去查资料,
知道哪些人、哪些学派、哪些学科的知识对辩题所牵涉到的领域有——或者可能会
有——比较重要的见解。这个时间由辩手自己控制,可多可少,但付出的多少直接
与在辩论赛中有多少收获相对应。

- 221-
第四章:辩手·人生

正是因为辩论赛是一项非常消耗时间精力的活动,辩手的成绩往往都会受到很
大的影响。部分课程几乎完全自学,考试的时候会不会翻船都是问题。而大学里的
课程与中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各门课程前后连贯性极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没有学
懂,后面可能就会连着几门课听得稀里糊涂。这种现象理工科尤其明显,有些同学
在大三大四学习专业课时甚至有不回头把以前的书再学一遍上课就听不懂的麻烦,
至于做一门课的作业要查四五本甚至六七本书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在这样一
条学习道路上,落后了再想追回来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因此挂课、留级、试读甚至
退学在很多辩论队里都不是什么吓唬人的玩笑。

如果不从学习的角度来说,那么可以想象一下:别人打游戏的时候你可能在读
《中国哲学简史》;别人看电影的时候你可能在图书馆查资料;别人踢球或者打牌
的时候你可能正和队友吵得脸红脖子粗;别人已经呼呼大睡的时候你可能还在为
了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冥思苦想;别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时候你可能不得不
守 着 一 盏 孤 独 的 台 灯 写 辩 词——可 能 还 得 想 着 回 头 怎 么 才 能 躲 过 跪 CPU 的 惩
罚……

这也不是什么玩笑——因为打辩论赛而没时间陪bf或者gf而最终导致分手的例
子也并非绝无仅有……

他人的不理解

就算是可以忍受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也只能算是过了第一关。由于很多人对辩论
赛还并不理解,身为辩手将不得不忍受一些冷嘲热讽。

不可否认,的确有不少辩手刚开始打辩论赛时什么事都爱与人争个是非,甚至为
了锻炼所谓的“辩论技巧”去和寝室里每个同学抬杠。即使在参加辩论赛一段时间
以后已经不再这样了,他们这些过去的“劣迹”和又一批新人继续同样的行为也会

- 222-
第四章:辩手·人生

使得对辩论赛并不了解的人产生大量误解。有辩手这样写道:

“别人知道你是搞过辩论的,因此每次你试图与人讲点什么的时候,别人总会是
觉得你在运用口腔技巧,这个时候,再漂亮的微笑也有点无能为力了。所以这样看
来,赛场一时的快慰,会带来生活中更多的麻烦。不像足球的冠军会有人追星,歌
唱的第一会有人邀请,辩论的冠军大家是躲还来不及。

这样说有一点点的夸张,不过道理差不多,谁愿意整天面对着个最佳辩手讲道理
呢?”(total《与辩论的缘》)

即使是功成名就的辩论高手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99年西安交大辩论队一
辩樊登是一位敦厚儒雅的辩手,人送外号“君子剑”。但即使是他在工作中也遇到
了同样的麻烦:“只要稍微说多两句就会有人指出:‘别和他辩,他是‘大辩会’
里出来的。’”《辩论赛是好的电视节目吗?》)二辩郭宇宽也有同样的感叹:“我
能理解有很多靠辩论起家的人,通过辩论赛名利双收,然后急忙跳出圈外,不愿意
把自己和辩手的形象化等号,因为这意味着你将被很多人用有色眼镜看待。如果你
和他人发生观点碰撞,你在角色上出于劣势,就算你让他哑口无言,他也会说,你
在玩弄技巧。相反如果他占了上风他更会得意,连搞辩论的人都说不过我,显然是
理屈词穷,总之无论如何你都是在玩弄技巧,他才是真理在握。”(《辩士之叹》)

更为重要的是,面对这一切,辩手不可能去辩解。因为当别人所诟病的正是“辩
解”本身的时候,用“辩解”去辩解很难不引起他人更大的误解和嘲讽。很多时候,
面对有人说你和你的朋友是“皆有湿意、能言善便、谈笑疯生、出口成脏”时,你
能做的可能仅仅是压住自己心中辩解的欲望,然后一笑置之。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当然,辩手的确可以把辩论和生活区分开来,不把辩论赛中的东西带入生活。可
是这不仅仅意味着辩手从辩论赛中学到的东西变得一文不值,而且即使如此,观众
也未必领情。因为当整体上“辩手”的形象就被扭曲的时候,个人不可避免的受到
“统计性歧视”。这道理就如同虽然人人都知道所谓的二流大学里一样会有远远超

- 223-
第四章:辩手·人生

出一流大学学生水平的优秀人才,但人才市场上让并非系出名门的学生郁闷的事情
还是不断发生。02年全辩最佳辩手,中山大学四辩薛乐就是一位一直强调“在场上,
我们追求的是辩论生活化;在场下,我从不愿意生活辩论化”(《记忆》)的优秀
辩手,但即使是他在夺标之后也有同学对他说“以后可没人敢跟你吵架了,你的口
才如此了得”……

正如在《通论》第一章里就说明的那样,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从辩手到观众对
“辩论之道”的误解。因此要想改变这一切也必须要从这里入手。可是,十年的积
淀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消褪的。也许若干年后,人们对待一个辩手会像今天对待一
个拳击手、散打手那样,然而现在,不要说“相对真理多元论”这个辩论赛的前提
假设还远没有被人们所接受,即使大家能够把辩手自己的观点同辩论赛中所持立场
区分开来,由于长期以来“辩手”的不良印象也足以让一个想成为辩手的人在很长
的时间内(可能是他的整个辩论生涯)不得不生活在他人不理解的目光里。顺应它
固然让人痛苦,而要改变它则更要付出百倍的艰辛。

付出未必总有回报

即使你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也愿意忍受他人的不理解,那也还不够。对于很多
辩手来说,参加比赛想的就是获得胜利——这也是在参加任何比赛的选手身上都很
常见的心态。但对于辩手,如果有这种心态,那一句忠告是必须的,那就是“对辩
论赛的付出,不管多大也未必会有如愿以偿的回报”。

辩手首先要面对的一点就是:只能让自己做到最好,却无法不让对手做得更好。
有的时候,这个“更好”并不一定是对手准备得更充分、对问题的分析更深入等等
能让人即使不爽也还服气的因素,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偶然地想到了一个自己没有想

- 224-
第四章:辩手·人生

到的问题,或者干脆就是由于辩题本身的偏向性。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心血很可能
由此完全付之东流。有些非常优秀辩手可能在整个辩论生涯中也未能取得一场胜
利。能够微笑的并不多,有着大量付出却得不到期望回报的才是大多数。

如果只是由于这些而失利也还不难忍受,难以忍受的还有其他因素。

辩论赛的胜负判断只可能是主观的,很多时候胜负就在评委的一念之间。但遗憾
是的,由于很多人对辩论赛本身特点并不理解,有些评委实际上根本不懂得辩论。
甚至有些评委在点评的时候直接说出“我觉得反方的观点是对的,明摆着就是……
正方根本就是糊搅蛮缠……”

虽然像这样以自己的立场代替辩论赛规则的评委毕竟只是少数——也幸亏只是
少数,但能避免这一点的评委中也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并不懂得如何欣赏辩论
赛,不懂得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自
然也更不懂得如何去进行评判。下面这段网友的文字可能代表了很多参加校园内部
辩论赛辩手的心情:

“也许有入流的辩手,但是却少有入流的评判。

这样说也许有点不敬,但这却是几年辩论下来最为痛切的感受。

尤其是前三轮比赛,评委中真正懂得去体会辩论的逻辑,去欣赏辩手机敏反应的
属于凤毛麟角,能尊重观众反应的也是难得的了。

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一些很优秀的队伍在前三轮中往往会出人意料失手。

这样想来真的令人沮丧:你的用心会毁于他人的无心,你的努力会葬送于所谓
的院系利益平衡。我不知道靠评委获胜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是我知道因评委而输是
什么样的味道。”

除去那些低水平评委的因素,一支辩论队参加比赛一般都代表着一个院系,这个

- 225-
第四章:辩手·人生

时候院系之间的利益就成了支配辩论赛胜负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坐在台上的辩
手可能并不知道,当退席评议的评委进入比如团委办公室这样的地方后说的第一句
话可能与双方的表现一点边也挨不上:“XX学院对这场比赛非常重视,几位领导
都来了……”

即使是学校之间的更高层次的辩论赛,这些现象也仍然存在。有些赛事冠军其实
早已内定;有些队伍可能比其他队伍早一个月拿到辩题;有些可以提前得悉赛
制;而另一些却可能在其他队伍准备了一半的时候才得知自己可以参赛……至于
临时违反规则的先讨论后投票,打分投票时有人干预等等就更多了。

如果一个辩手更多的是抱着求胜之心,带着对成功、胜利、冠军、最佳辩手的梦
想来参加辩论赛,那希望他能在做出决定前再冷静地思考一下。因为在辩论赛的世
界里,付出未必总有回报,二者可能根本不相匹配。很有可能在长路尽头等着你的
并不是什么掌声和欢呼声,而是另一种声音。

那种声音,叫“心碎”……

走火入魔的危险

假设前面的艰难险阻都没有能够让你对加入一支辩论队产生犹豫,那基本上可
以肯定你是出于对辩论赛这项活动本身的热爱而想成为一名辩手了。如果真是这
样,那要小心的是带着这种热爱打辩论赛,一不留神就会有走火入魔的危险。前面
说的有些辩手刚开始打辩论赛时什么事都爱与人争个是非,甚至为了锻炼所谓的
“辩论技巧”去和寝室里每个同学抬杠就是一种初级表现。这个阶段的辩手被人叫
“大辩”就已经是很多的了。

再深一层,辩手可能在上课的时候——特别是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时候——去和

- 226-
第四章:辩手·人生

书上说的那些内容辩论;与人交流时以“用不同的意见反驳对方”为行动准则。

如果走火入魔到了经脉全乱的程度,那表现差不多是说话做事处处透着“辩手”
的味道。甚至和老师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等等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个“张一
辩”、“李四辩”……倘若到了这一步,那差不多就快众叛亲离了。

要达到高层次的走火入魔其实并不难,很多人是不知不觉就走上去的。时间也并
不须要太久,对于很多全身心投入的辩手来讲,可能只用一年多的时间。更要命的
是,辩手自己对这种情况可能还并没有什么感觉,等到发觉时往往就已经迟了。有
些辩手就是因为这个跟bf或者gf分手的。而这种习惯、性格一旦养成,想再改变要花
费的却是十倍百倍的努力,所以很多辩手离开了辩论赛后才会发出“辩论赛害我”
的感叹。

当然,如果不是很投入地去做,走火入魔的概率也并不大,只不过从辩论赛中能
够获得的东西也会随之减少。这跟武侠小说里练功确有几分相似——如果不用心练
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没听说有人走火入魔。但这些人也没听说练出什么东西
来。而越是想学有所成的,走火入魔的风险也越大。这两者的概率是成正比的。

更大的麻烦在于,辩论赛往往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投身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不止一
位辩手发出过同样的感叹:辩论赛就如同童话里那只红舞鞋。穿上她,你可以跳出
世界上最华丽、最迷人的舞步,可以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可以成就一段Final
Fantasy……但是,只要穿上了她,就再也脱不下来了……你只能穿着她不停的跳动、
旋转,任生命和青春在乐章中挥洒。直到心血耗尽才会在那众弦俱寂之时伴着唯一
的一个高音扑倒在地,静静地停下来——永远地停下来……

“(辩手的)故事可以美到极致,美到成了一种残酷。红舞鞋的舞步不像美人鱼
的双脚,须要以牺牲声音和长发为代价,但它却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和付出,直到全
部。”(99年第五届中国名校辩论邀请赛上海交通大学一辩党毅斐《穿上红舞鞋》)

- 227-
第四章:辩手·人生

想要成为辩手的人就如同那个童话里的公主,面对着从年迈的女巫嘴里嗫嚅出
的问题:

“这双红舞鞋,你愿意穿上她吗?”

小结

蜘蛛侠说“It(the great power)is my gift,and it is my curse.”时间精力的损耗、


他人的不理解、付出未必有回报、走火入魔的风险,这些是辩论带给辩手的四重诅
咒。在成为辩手,从辩论赛中获得好处之前,想要加入辩论队的人应该先了解这一
点,否则他日难保不会有“悔不当初”之言。

“这双红舞鞋,你愿意穿上她吗?”如果愿意,那么……祝你能“痛并快乐着”。
不要问别人这个选择是否正确。这是自己的选择,能回答是否正确的也只有自己。
只是必须记住:接受了辩论赛带给你的礼物,也就意味着你将同时承受起她带来的
诅咒。

- 228-
第四章:辩手·人生

第二节:辩手心性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曾经看到一则调研统计说大学生们觉得在大学里最大的收获就是性格的培养。
辩手也不例外。在辩论赛中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心性将伴随辩手的一生,处理得当,
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处理不好,这也可能带来无尽的噩梦。

兰风、梅骨、剑胆、琴心

兰风者,花中君子之风度,高贵而脱俗,秀丽而清雅。谦谦君子之态,文质彬彬
之姿。羽扇绾巾、舌战群儒,谈笑间,樯栌灰飞烟灭。佛云:“容仪婉媚,庄严和
雅,端正可喜,观者无厌。”能若此者,是为“兰风”。

兰风虽然是一种静柔之美,但决不来自于表面上的宁静与流利的背诵,而是来自
对辩论之道的领悟。

首先,辩论赛双方的观点是两个相互矛盾的相对真理,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对
方坚决捍卫其观点、驳斥己方立论而有任何激动——对方不过是在完成他的工作。
甚至可以反过来想:对方守得越紧、攻得越猛,意味着他越是忠于职守。能够与这
样的对手交锋,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经验值,也可以合作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的比
赛,如此对手岂不是很值得尊敬的?面对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理应显得儒雅谦和。
正因为双方是“求是明理”这条大道上的同路人,所以辩论场上我们总是说“对方
辩友”。这一个“友”字决不应该仅仅是表面的客气,而更应该体现出一种由心底
发出的对对手绝对的尊重。

从另一个角度讲,强调兰风本身也就是求是明理的须要。辩论赛要把道理向观众
阐明,可是没有人喜欢跟一个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人交流。要想让别人更好地听自己

- 229-
第四章:辩手·人生

讲话,首先要取得他人的好感。这就是“人之情,心服于德而不服于力”的含义。

兰风对于一辩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一辩带给观众和评委的是第一印象。像复旦的
姜丰、西交的樊登、田岚、武大的蒋舸、华师大的阎露都是这方面的楷模。

梅骨者,天山寒梅之傲骨。漫天风雪之中,一树红梅傲然而放。豪气、英气、傲
气俱全,却无一丝霸气。任天地劫、风雷变,山崩于前不变色,海啸于后不动声,
以铮铮铁骨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王者之气尽显,此之谓“梅骨”。

兰风是好的,但如果过头就失之柔弱,那就不是“梅骨”而是“柳骨”了。梅骨
强调的是直面对方的攻击,以刚强之姿应对。但梅骨又不是纯刚,它强调刚中杂柔,
既能以风趣、幽默来说明道理,又能以阳刚之气抵挡对方的强攻而绝不退让。孔明
舌战群儒便是梅骨的最好诠释。同样,01国辩决赛正方三辩临危不乱,在陈词中从
麻原彰晃到家庭暴力,从杀父仇夺妻恨到吴三桂陈圆圆,针对对方的攻击一一反驳,
激起了现场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可以算是辩论赛场上梅骨的典范。

梅骨源自博学。梅骨之强,不是虚张声势的花架子,不是无中生有的扣帽子,而
是真正的以理服人,用事实和数据,用堂堂正正的道理说服观众。当说出的理论并
不是空想得来,而是以事实和道义为依据时,则无论对方如何攻击甚至挑衅,都自
然能有一种“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的气度了。

剑胆者,干将莫邪之胆气。在鞘则已,一旦出手,无往不利、无坚不催。如水银
落地,无孔不入;又如黄河决堤,一泻千里。可如长江之水绵绵不绝,可如独孤九
剑一针见血。快则如雷鸣电闪,对手未等有所反应,剑已在喉;慢则如冰川之移,
对手看得明白,却没有半点办法可想。有诗云“曤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碧海凝青光”。

打辩论赛的大都是反应快、口齿伶俐的人,因此从大专辩论赛兴起开始,几乎就
没有见过一支队中会缺了“剑胆”。特别是具有剑胆中“火山”一路的辩手更是比

- 230-
第四章:辩手·人生

比皆是。但能如独孤九剑那样出剑方位之准,可攻敌之不得不救的却极少。剑胆中
另一路走的却不是“火山”而是“冰川”,以极静破极动,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一
点点压制对手,终于使对手不能自圆其说。这种“冰川剑法”可以做控球后卫们的
攻击法宝。

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火山还是冰川,剑胆所强调的不是以气势压人——那样只会
增加旁人的反感。剑胆体现的是一种自信,是以这种自信去折服他人,使他人增加
对所表达内容的认同度。由此也可以看出,真正意义上的剑胆要建立在内在道理的
基础上——理直才能气壮,否则观众反思发现这种“自信”只是一种假象时,那就
会产生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了。

琴心者,天池瑶琴的心思。冷静而沉稳、缜密而清晰,繁而不琐、密而不乱。倾
听乐曲中的每一丝杂音,以周详的思维把握全局。进而细细辨识对方体系,分析命
门所在。控制比赛节奏或疾或徐、掌握比赛方向可东可西。合数人之力成众口一词,
使一支队伍实现谐律。如此可当“琴心”。

琴心可以说是目前的辩手最为缺乏的一项素质,因此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
项素质。特别是对于控球后卫来说,琴心更是必备的素质。没有人喜欢“扣帽子战
术”,不管是观众还是辩手。可是对于缺乏琴心的辩手,不能去专心的倾听、冷静
地分析,又如何能准确、正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如果这一点做不到,那当然就会
给人感觉是歪曲他的意思在扣帽子了。要知道,误解与曲解,其外在表现都是一样
的。很多辩手在场下与人讨论或争论时,也常常忘记这一点。这也就难怪别人要反
感、讨厌甚至把辩手叫“大辩”了。而如果有琴心为底,则辩手在场上就始终可以
保持大度,能沉得住气,能压得住台。一位不乏剑胆的辩手能有琴心相佐,就能张
驰有度,于是就可以尖锐但不尖刻、激情但不激怒、明确但不片面、坚定但不固执。

“兰风、梅骨、剑胆、琴心”这八个字都从辩论之道中化出。“自启、明理、止
于至善”,此为辩论之道。道生阳刚、阴柔。由阳刚生梅骨、生剑胆,由阴柔生兰

- 231-
第四章:辩手·人生

风、生琴心。刚柔相生,动静循环,于是得下图:

兰风是纯柔之意,可得静美。但柔不能守,在动态的对抗中须得有阳刚助其一臂
之力。阴至则阳生,兰风生琴心,得柔之利,但也开始动态地分析、思考、控制、
谐调。谋定而后动,当一切尽在掌握,则无惧对方,可以攻而胜之,如此静极思动,
所以琴心生剑胆。剑胆乃纯刚,强调气势。但刚不能久,如果全是阳刚而失之阴柔,
便有“霸气”甚至“匪气”之嫌了。阳至则阴生,剑胆生梅骨,得刚之利,但由动
趋静,不是攻敌而是自守。借对手的进攻反衬自己的王者之风。动极思静,对抗中
的梅骨,静谧中便生兰风,于是可以用自己的沉稳反衬对方的浮躁,用自己的儒雅
反衬对方的没风度。

由此可见,这八个字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所强调的是在动静、刚柔之间获
得平衡。动静刚柔相辅相成、相伴相生。只得静柔如兰风,那就纯粹是花瓶;只得
动刚如剑胆,那就难免让人在鼓掌之余有敬而远之的想法。只有多方平衡发展,才
能于阐明道理时温文尔雅、分析问题中条分缕析、直面问题可侃侃而谈,被攻到弱
点能处变不惊。气势磅礴的强攻与风趣诙谐的幽默相交互,亲切可人的介绍与条理
清晰的分析相辉映,如此便可以挥洒自如、谈笑风生。辩手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当然
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每近一步就会有一些收获。当辩手在其中不断成长时,他打
出的辩论赛自然就越来越能让观众从心底发出赞叹了。

- 232-
第四章:辩手·人生

不管是兰风、梅骨、剑胆、琴心中的哪一条,其内在要求都是说理,失去了这个
根基,谈笑辩就成为了强词夺理。不管是刘罗锅还是纪晓岚,真正让人感动于“谁
说书生百无一用?!”的不是外在的谈笑风生,而是内在的天道公理、义胆忠肝,
这才有歌中所唱的赞叹“说的都是理,唱的都是曲。走的是人间的道,扛的是顶风
的旗。”

激情与理智

有人说,辩论赛体现了一种年轻人的激情。能有这种激情当然是好事,然而也正
因为有激情,所以容易意气用事。特别是那些在辩论场上纵横驰骋的辩手,往往容
易在与人发生争议时动气,而这恰恰是辩手大忌。

在辩论场上,动气就是沉不住气,而沉不住气,攻守之时就无法冷静,出错的概
率也就大了。这种情况《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李寻欢却仍然面带微笑,淡淡道:“以阁下这样的剑法,要学狄武子只怕还嫌差
了些。”

游龙生怒道:“就这样的剑法,要杀你却已是绰绰有余了。”

喝声中他已又刺出十余剑!

只听剑风破空之声,又急又响,桌上的酒壶竟“啪”的被剑风震破了,壶里的酒
流到桌上,又流下了地。

这十余剑实是一剑快过一剑,但李寻欢却只是站在那里,仿佛连动也没有动,这
十余剑也不知怎地全都刺空了。

游龙生咬了咬牙,出剑更急。

- 233-
第四章:辩手·人生

他见到李寻欢双手空空,是以想以急锐的剑法,逼得李寻欢无暇抽刀。

他所畏惧的只不过是小李飞刀而已。

谁知李寻欢根本就没有动刀的意思,等他后面这一轮急攻又全都刺空了之后,李
寻欢忽然一笑,道:“年纪轻轻的,有这样的剑法,在一般人说来已是很难得的了。
但以你的家世和师承说来,若以这样的剑法去闯荡江湖,不出三五年,你父亲和你
师傅的招牌只怕就要砸在你手上了。”

在漫空剑影之中,他居然还能好整以暇的说话,游龙生又急又气,怎奈剑锋偏偏
沾不到对方衣袂。

原来他一剑刚要刺向李寻欢咽喉,便发现李寻欢身子在向左转,他剑锋当然立刻
跟着改向左,谁知李寻欢身子根本未动,他剑势再变,还是落空,所以他这数十剑
虽然剑剑都是制人死命的杀手,但到了最好一刹那时,却莫名其妙的全都变成了虚
招。

游龙生咬紧牙关,一剑向李寻欢胸膛刺出,暗道:这次无论你玩什么花样,我都
不上你的当了。

只见李寻欢左肩微动,身子似将右旋。

要知高手相争,讲究的就是观人于微:敌未动,我先动,敌将动,我已动。游龙
生是名家之子,自然明白这道理,眼神之利,亦非常人能及。对方的动作无论如何
轻微,都绝对逃不过他眼里。

但他也就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才上了李寻欢的当,空自刺出数十剑虚招,所以这
次他拿定主意,李寻欢无论怎么样动,他全都视而不见,这一剑绝不再中途变招,
闪电的直刺李寻欢胸膛。

谁知这次李寻欢身上竟真的向右一转,游龙生的剑便擦着李寻欢的胸膛刺了过
去,又刺空了。

等他发觉招已用老,再想变招已来不及了,只听“呛”的一声龙吟,李寻欢长而

- 234-
第四章:辩手·人生

有力的手指在他剑脊上轻轻一弹!

游龙生只觉虎口一震,半边身子都发了麻,掌中剑再也把持不住,龙吟之声未绝,
长剑已闪电般穿窗而出!穿入竹林,在夜色中一闪就瞧不见了。

李寻欢还是站在那里,两只脚根本未曾移动过半步。

游龙生但觉全身热血一下子全冲上头顶,一下子又全都落了下去,直落到脚底,
他全身都发起冷来。

李寻欢微笑着拍了拍他肩头,淡淡道:“夺情剑非凡品,快去捡回来吧。”

游龙生跺了跺脚,转身冲出,冲到门口,又停下脚步,颤声道:“你--你若有
种,就等我一年,一年后我誓复此仇。”

李寻欢道:“一年?一年只怕不够。”

他缓缓接着道:“你天资本不错,剑法也不弱,只可惜心气太浮,是以出剑乱而
不纯,急而不厉,而且太躁进求功,是以一旦遇着比你强的对手,你自己先就乱了,
其实你若沉得住气,今日也未必不能伤我。”

游龙生眼睛一亮,还未说话,李寻欢却又已接着道:“但这沉得住气四个字,说
来不难,做来却谈何容易,所以你若想胜我,至少要先苦练七年练气的功夫!”

辩论赛同样强调“观敌于微”、强调“料敌先机”,若是沉不住气,自然难免心
浮气躁。但更难的是,在沉得住气的同时仍然能保持住那份激情。没有了激情,人
就变得暮气沉沉,失去了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这样的辩论赛恐怕没有人愿意欣赏
了。所以辩论赛培养的是让辩手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激情,用琴心去驾驭剑胆。

如果把眼光放开一些,在生活中“动气”同样是一件忌讳的事。大约没有哪个年
轻人没有因为一时动气而让自己懊悔不已的经历,所不同的只是事情的大小。从这
个层面讲,能够用理智去控制激情,用琴心去驾驭剑胆的人表现出来的就是“慎
辩”。

- 235-
第四章:辩手·人生

“慎辩”对辩手来说尤其重要,很多走火入魔的辩手就是因为忘记了这两个字,
而用辩论场上所学在生活中寻求证明自己正确时的那种快感。在很多时候,的确可
以达到这个目的。但是用得多了,就会让人对自己的“自信”变成“自大”——因
为他总是对的。这样一来就不容易从其他人那里得到意见和见解使自己进步。相反
的是,周围的人会对他敬而远之——没有人愿意成天在眼前出现一个老是让自己郁
闷的人。甚至更进一步会有人群起而攻之——那些嘲讽之言也正是这么来的。到了
这一步,再怎么聪明的人也会觉得难以善后了。

辩论场上,辩手向观众明理。但在生活中,辩手应该记得“人之过在好为人师”。
如果是为了讨论一个道理而发生争议,那更要注意很多异议并不一定要争,很多事
情并不一定要做。即使一定要争、一定要做,也要谨慎地选择时机、场合与对象。
切不可逞一时之意气与人争辩。这个道理同兵家的“慎战”如出一辙。兵法讲究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
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孙子兵法·火攻篇》)
相传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皇威廉二世因战败被废黜,囚禁期间他读到这段话时
忍不住掩卷长叹:“早二十年读到此书,决不至于遭受失败的痛苦了。”

如果再说大一些,对于人生、工作、爱情、事业等等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处理好
激情与理智也同样至关重要。有网友曾写下这么一段话:

我过去特别能说,比现在还好辩,当然,实事求是的说,也有一点辩才。

后来跟家师读书,每次读完先生都会让我说说自己的看法,我就会口若悬河的来
上一大段,然后期待他发表评论——要是赞成我,当然很高兴;要是不赞成我,那
就辩倒他。

不过每次我都很失望。家师总是静静的听完,然后笑笑,然后点头说:这也是一
种看法。我当时听到这句话都有点愤怒,现在的话,叫份特。然后沉重的失败感充
塞在心头

- 236-
第四章:辩手·人生

:((((((((((((((((((((((

不过现在要是我在家师的位置上,我也会这么说的。本来,这也就是一种观点。

其实辩论赛培养的恰恰是这种心境。当意见相左时不是激情地反驳,而是理智的
思考;当观念不同时不是嘲笑与讽刺,而是倾听和理解;当他人(不管是亲戚、朋
友、同事、领导……)犯了错误或者自己觉得他们犯了错误时,不是如愤青般义愤
填膺地叫骂,而是真诚地表示宽容。

因为辩论赛教给辩手的是正是“理性、理解与宽容”。

不由得想起罗素的一段话:

“在混乱纷纭的各种对立的狂热见解当中,少数起协调统一作用的力量中有一
个就是科学的实事求是;我所说的科学的实事求是,是指把我们的信念建立在人所
可能做到的不带个人色彩、免除地域性及气质性偏见的观察和推论之上的习
惯。……在实践这种哲学方法当中所养成的细心求实的习惯,可以推广到人的全部
活动范围,结果在凡是有这种习惯存在的地方都使狂热减弱,而同情与相互了解的
能力则随之增强。哲学放弃了一部分武断的浮夸奢求,却仍继续提示启发一种生活
方式。”

利而不害,为而弗争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当辩手用理智
去控制激情时,他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根本没有必要去争辩。而真正应该做的是
在做好自身的基础上尽量去帮助他人——就像辩论之道强调的那样,于己“求是”,
于人“明理”。

冲着取胜、夺冠、当最佳辩手的荣耀去参加比赛当然没有什么错误,但如果为之
而患得患失,甚至于不但在场上争得脸红脖子粗,在场下还要继续互相攻击乃至对

- 237-
第四章:辩手·人生

评委等进行攻击那就显得没什么意思了。其实胜又如何?败又如何?拿最佳辩手如
何?拿不到又如何?“万里长城今犹在,何处当年秦始皇?”连一统六合的王朝霸
业也不过只是过眼云烟,去争区区一场游戏的胜负岂不是一件可笑至极的事情?

著名管理咨询专家余世维先生曾经这样说:“生活中只有两种行动,要么就努
力的表现,要么就是不停的辩解。”辩论赛对于很多还是学生的辩手来说是一项锻
炼。他更应该锻炼的是辩手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助长一种把责任推给他
人的态度和口才。诚然他人的确可能不完全有道理,但一般情况下也决不会是完全
没有道理。遇到这种情况,何妨“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辩论赛场
上与人争辩是为了向观众阐明一个道理,在生活中如果与人争辩也应该是为了与人
与己有所增进,如果情势不能让对方有所增进,那要做的就是在不损害他人的基础
上让自己有所提高。

诚然,就如同再怎么强调“不战”、“慎战”,总还有“必战”的时候。在生活
中也有些时候必须去争,去辩。如果不得不为之,那也应该以让双方都能得利的心
态处之,力求以理服人。如果强求争胜,那就算一时能让对方口服,也不能让人心
服。今天他不说,明天、后天仍然会来“找麻烦”。只有从对方的角度考虑,感受
对方的道理,在分析探讨中让大家对问题都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才是化解矛盾的方
法。就算最终双方仍然不能达成共识,也至少要能觉得对方是有一些道理的,只不
过一时还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如果有必要,须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襄阳记》中记载: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时,马谡送行。诸葛亮
向他征求意见,马谡回答说:“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
耳。……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
已。”诸葛亮依言而行,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诚心归服永不再反。后人按这段历
史在武侯祠前写下一副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用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 238-
第四章:辩手·人生

生活里,辩手也当以“自古用兵非好战”为戒,以“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为警。
本着让自己和他人都能有所增进的态度去思考,去争辩。使自己和他人都能有所得
利而不是受到损害。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用自己的行动使自己获得进步,这
个时候面对他人与其“好辩”、“好争”,不如“不辩”、“不争”。

耳边响起老子从千年之前传来的声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
唯不争,故无尤。……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道德经》)

小结

对于辩手而言,心性的培养尤其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只有良好的心性才能塑造
优秀的辩手,更因为如果心性把握不好,那么辩论赛教给辩手的几乎所有东西在日
后给他带来不会是好处而只会是噩梦。

辩手心性的培养重在按辩论之道而行事,强调在动静、刚柔之间寻求平衡,从而
做到兰风、梅骨、剑胆、琴心。而在生活中,这将使辩手能够在激情与理智之间寻
求平衡,从而以理智控制激情。

以理智控制激情不仅仅是能沉得住气,更是能够审时度势,从而由“胜辩”走向
“慎辩”,并进而一种坦然之心处世,顺天道而行,利而不害,为而弗争。

古印度箴言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
命运。”每一个辩手都应该注意自己在辩论赛过程中的点滴行为,因为这些将最终
形成习惯、性格,并影响他一生的命运。

- 239-
第四章:辩手·人生

第三节:团队精神
“组织的目的,就是要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彼得·德鲁克)

对于一支辩论队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答案是团队精神——兰风、梅骨、剑
胆、琴心,辩手缺了哪一项,辩论队都能照样打比赛,但辩手不能形成团队配合,
那辩论队就根本玩不起来了。

攻击手的箴言——“离开了队友我什么也不是”

攻击手的反应快、气势足、说话多,这是好事,但用过了头就成为坏事了。曾经
看到有位辩手,四分钟自由辩他一个人发言时间2’13”!事后知道这个数据连他自
己也吓一跳。还有一次,有一位辩手自顾自的连环发言,颇有以一敌四之豪气。只
可惜早就被别人带得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队友想拉都拉不回来。

可是辩论赛就是这样有趣,如果某方出了一位这样的辩手,那他往往比任何人—
—甚至是对手——都更容易拿“最佳辩手”,因为他的表现实在是很抢眼。

所以对于攻击手来说,要记住的是韩日世界杯赛中金球奖得主,德国队门将卡恩
面对荣誉时说的那句话:“离开了队友我什么也不是。”

这句话不应该仅仅在场下记住,在场上同样要牢记。多给队友一些机会,不要总
认为自己做得最好,应该相信他们可以比自己表现得更好。禅师入主公牛队时,他
的战术方针曾引来乔丹的质疑——他对自己说:“如果自己投篮突破得分更有把
握,为什么要把球传给其他人?”使乔丹明白自己错了的是一场他发挥极糟的比赛,
那天晚上他根本找不到感觉。但就是那一晚,他惊讶地发现身边的队友原来一个个
可以发挥得那么出色。当把球传出去的时候,他才注意到原来通过配合,他们可以
得更多的分数。(据说联盟统计报告显示,乔丹得分超过队友的数字与公牛队的胜

- 240-
第四章:辩手·人生

率成反比。)于是乔丹变了,也幸亏这个转变,公牛队才得以凭借著名的“铁三角”
战术创建了公牛王朝。

恐怕没有任何一位辩手之于辩论赛能够与乔丹之于篮球相提并论。既然连乔丹
都要与队友配合来实现全队力量的最大化,辩手又有谁能说自己没有必要这样做
呢?

如果一个攻击手总是觉得队友水平太低无法和自己配合好,那很可能是由于自
己的“独裁”阻碍了队友的发挥。相信队友,因为辩论赛需要的就是这种对队友绝
对的信任。

控球后卫的原则——先传后射

如果辩论队中每个辩手都即能精确打击又能当控球后卫当然最好,只是这样的
队伍毕竟不是很多。辩风与辩手的性格是紧密相关的,想让一个激烈、热情的攻击
手做到冷静沉稳地倾听、思路清晰的分析,其难度可能比让那些本来就冷静沉稳、
思路清晰,只是攻击力没有那么强的辩手在场上敢于发言还要大得多。如果不能人
人都“两手抓,两手都硬”,那不如让不同的辩手各司其职,借助彼此的配合形成
团队的力量。这一点就决定了同样在辩论场上,不同的辩手会有不同的位置,而不
同的位置也就决定了辩手的付出和收获不可能总是平等的。观众给予最多掌声和注
意的总是那些攻击手,而控球后卫很可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幕后英雄”——因为
除非队里没有优秀的攻击手,那“最佳辩手”的桂冠一般是不会落在他的头上的。
他的发言可能并不多,他的光芒也将掩盖在攻击手气势如虹的搏斗对抗中。因为作
为控球后卫,他们的原则永远是四个字——先传后射。

但是他们的队友和懂得欣赏辩论赛的观众不会忽视他们。北京时间2003年6月8
日,被誉为NBA历史上最优秀控球后卫的约翰·斯托克顿结束了他在NBA 19年的
职业生涯而光荣退役。19年前,当身高只有1米85的斯托克顿进入身高1米90都只能
算是小个子的NBA时,爵士队的球迷曾把他斥为“侏儒”。但就是这个在外人眼里

- 241-
第四章:辩手·人生

根本没有成为篮球巨星天赋的小个子凭借自己的努力、毅力和“永远先传后射”的
信条成为了爵士队无可置疑的核心甚至灵魂。19年后,他成功地取代魔术师约翰逊
成为NBA历史上的助攻王(15086次)和抢断王(3265次)。在他的退役仪式上,三
角洲体育场的上万名观众用一个半小时全体起立鼓掌向他们的英雄表示敬意;总
统布什专门写来慰问信;州长宣布当天为该州斯托克顿日;一直被认为是冷面冷
心的“铁帅”斯隆流下热泪。他的搭档卡尔·马龙的话道出了一位能成为MVP的攻
击手对他的谢意:“我希望并祈祷这里的人们能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永远、绝对不
会有另一个约翰·斯托克顿。斯托克顿给予我的远比我给予他的要多得多。” 他的
队友马克·杰克逊对他只有一个评价:“他可能是NBA历史上最好的控球后卫。”约
翰逊、鲍伯·科西、伊塞亚·托马斯、加里·佩顿、贾森·基德,这些人都要排在
斯托克顿后面吗?也许很多人会不同意这个看法,但让一个几乎没什么天分,全靠
毅力、努力和 “永远先传后射”的信条获得现在这个成就的斯托克顿站到和这些人
平起平坐的位置上,这本身就是最高的赞誉。

观众的目光总是容易被华丽的攻击、精美的技巧所吸引,不管是辩论赛还是篮球
赛——正如说到NBA,一般观众首先想到的总是“飞人”乔丹而不是斯托克顿。但
他们同样都是赛场上的英雄。正如一篇报道斯托克顿退役的文章中写的那样:

“他没有迈克尔·乔丹那么如日中天,没有乔丹退役时那么风光无限,但没有人
会说他取得的成就没有乔丹高。——献给最无私的人”

总有上不了场的人……

西安通大学辩论队队长郭宇宽在《辩论因他们而美丽》写了这样一段话:“对于
没有机会上场的队员而言,能使他们心理平衡的便是他们的人格力量。有时候话可
以说得非常好听——‘上场得到的是展现才华的机会,不上场得到的是磨练人格的
机会,后者对人的一生更重要’。然而如果真有条件自己选择的话,恐怕没有几个
人会主动选择那个所谓更重要的机会。原因很简单,后一种机会到处都是,前一种

- 242-
第四章:辩手·人生

机会一辈子遇上的倒不多。我们上场队员如果说‘荣誉是属于集体的’。大家会夸
赞‘啊,他多少谦虚’,而没上场的队员却连表现这种谦虚的机会都没有。……”

每次辩论队里都有无数这样的人。查资料、陪练等等都不必说了。很多外人不可
能从辩论队在场上的表现中看出来的故事其实比场上任何语言、表现都更让人感
动。

“说到这里,我觉得很惭愧,这是我留在辩论队里最大的遗憾和愧疚,那是对我
们第二任CEO的。她是个独立得让我有时候难以理解的女孩子,不过我很欣赏这样的
个性。机缘蹉跎,她在队里参加的比赛很少,而每次比赛都是淘汰制,参加比赛越
少,老队员就越不敢让经验不多的人上,就这样,CEO几乎很少参加正式比赛。不是
她不愿意,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几个所谓元老‘残酷’商量的结果,尽管我用很
委婉的口气一次次告诉她这场比赛最好能让别的同学上,我也可以看出她眼中的失
望和不平,这个时候,是我感觉最难受的时候,每说一个字,都感觉自己像个在推
销战争的小丑。所以这样的时候,我宁可自己不是什么老队员,这样就不用受这样
的活罪了,但是她每次总是在认真听完我的解释后,点点头,然后跑前跑后忙着借
服装、抽签、买水、查资料、安排讨论....每个晚上,大家热烈的讨论着,她在一
边给大家煲着‘温暖’牌的白粥、准备陪餐的小菜。我不知道说什么,只是感慨这
样的时代还有这样愿意牺牲和奉献(这个字眼很土,但是很真实)的人,她让我第
一次感觉有胸襟对于女孩子就如同有头脑一样重要。当她把CEO的位置让给新队员
的时候,她说要做好CEO的工作,我想她是把一个太过沉重的责任交了出去,因为她
做的实在太出色了。

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只是希望她能有幸福快乐的未来,因为她确实很优秀。”
(total《与辩论的缘》)

“队里有一个大四的,人称朱哥。四年时间没有参加过一场辩论赛。他的首场比
赛就成了告别赛,那还是临毕业时一次邀请赛。可是已经找了工作的他嘴上说着工
作太忙来不了(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是怕毕业了还割舍不下那份依恋和情谊),晚上
还是时不时跑来一起讨论。还记得的第二场比赛是辩足球,朱哥请了好几个校足球
队的朋友来扫盲。比赛获胜,队里请他们吃饭。酒过三巡,有朋友借着酒劲问了一

- 243-
第四章:辩手·人生

句:‘朱哥,就没见你上过场,你这样跑前跑后算什么?’朱哥笑了笑,憨憨地答
了一句:‘我是辩论队的人。’片刻寂静之后,是共同的举杯。”(《梦的涅槃》)

其实这样的队员实在太多,这样的付出也实在太多,多到了根本写不完的程度。
他们的辩论水平未必比上场的队员低,但由于人员的限制他们放弃了。然而即使不
在正式队员名单中,即使知道自己的付出可能根本不会有什么回报,他们还是用自
己的心血去帮助队里的每一个人。这份胸襟、这份情义每每让人一回味起来就忍不
住心潮澎湃。如同西交自由人谭琦在《辩手的故事》中写的那样:“和梁炜陇在夏
夜里一边赶蚊子一边探讨美学真谛;徐文在开赛前做要‘微笑’的提示;刘蔚涛倾
诉要买《金庸全集》找金大侠签名的梦想;郭宇宽把贵重的深海鱼油丸拿来赛前共
享;暴蕾和刁欣专门去挑鲜花给我做道具;樊登借来《普通话教程》要我改除乡
音;还有王蕾的晨练一帮一、吴江的鸭肉饼,等等等等。关爱扶助,点滴在心,分
外情真。

这不只是成长的感觉,更是成长的感动。”

享受温情

比赛获胜的永远是一支辩论队,因此辩论赛能够培养辩手这种现代社会非常注
重的团队精神。优秀的辩手重视与他人的配合,重视融入团队,重视为了团体的利
益放弃自己的利益。能够在这样一个团队中,与这样一批朋友共事,对每个人而言
都是一种享受,一种足以让他在今后的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享受。为此郭宇宽写道:
“辩论对我而言也许只是一个阶段的插曲,也许若干年后我也会变成不大会动感
情,偶尔怀怀旧的成熟的成年人,但我永远也不会忘怀那些和我的队友们——联床
夜话、挽袂出游、比肩论道、击节而歌的点点滴滴,包括在烤肉摊上和游泳池里的
面红耳赤和欢声笑语。是他们年轻而诚挚的心灵,使辩论在我记忆中的印象如此丰
满和富有人情味,就像青山倒映在绿水中方显得更加美丽。如果不是礼法所拘,每
一次我在校园里见到他们,都想和他们无论男女紧紧拥抱,就像一匹孤狼见到了给

- 244-
第四章:辩手·人生

它温暖,和它一起撕咬、一起嚎叫的狼群。”(《辩论因他们而美丽》)

与工作和其他一些活动中形成的团队不同,辩论队往往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聚在一起形成的。这里有着共同的愿景——未必是辩论赛的胜利——每个人也在共
同奋斗中形成了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感情甚至已经超越了友情,以至于
有了一种亲情的味道。如果一个辩手能有幸处于这样的辩论队中,他感受到的将是
一种大家庭的温暖,一种与亲人相依相伴的温暖。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就会自然而
然地产生出责任感。团队精神也许正是这样在每个人不经意的付出与收获中形成
的,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本以为,过去的就是过去了,即使再清晰,也会如一张
褪色的照片。却原来,只要是用心去做过,真正去拥有过,便会成为永恒。”(coki
《112的哥们姐们》)

小结

曾经在BBS上看到这样的说法:“在传统辩论当中,往往某些辩位比较重要,关
键是在评选最佳辩手的时候,如果两位辩手表现不相上下,那么四辩比一辩更容易
拿奖,又或者有的辩手演讲能力也很强,但是没有大段陈词的时间,所以拿不到最
佳辩手,这都很不公平,所以需要改革。”

这种说法当然不能说没有合理之处,只是这世界上何曾有过绝对的公平?足球
场上如果表现不相上下,前锋永远比后卫容易拿奖。那足球赛怎么不改革?

辩论赛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培养团队意识。在辩论场上,没有“我”,只有“我
们”、“我方”。任何成绩,即使名义上属于个人,实质上也都是集体的功劳。你
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我的荣誉也就是你的荣誉。在辩论队里,有些人为了整体实
力的最优配合,连上场的机会都可以让出,只要这是一项比赛。那么对他们,怎么
改革能做到“公平”?所以“公平”不是通过改革赛制来做到的,而是通过集体意

- 245-
第四章:辩手·人生

识培养来做到的。患难时风雨同舟,荣耀时举杯相庆。都属于一个团队,哪有什么
公平不公平呢……

进一步说,当辩手走向社会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完全公平的环境吗?绝对意义
上的公平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在目前企业调研中,对大学生最不满意的地方
就在于过于斤斤计较,缺乏团队精神。而辩论赛中恰恰就是培养这种精神。

如果不从功利的,而是超功利的角度讲,这种团队精神的培养并不一定是为了当
前或今后的某种目的。而是源自每个人对他人不求回报、完全自愿的付出。这是一
种没有被这种感情包围着的人无法理解的享受。如果在一支富有团队精神的辩论队
中生活过、爱过、付出过、收获过,那你一定会认同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以为这是故事,那么你错了

故事要求完美

如果你以为这是人生,那么你也错了

人生过于现实

这里写下的只是一些人

和这些人一起走过的一些日子

其实生活不就是如此?

一些偶然让我们相聚

然后我们创造了回忆”

——worm《回忆辩论》

- 246-
第四章:辩手·人生

第四节:从“表达”到“沟通”

每当讲到辩论赛、说到辩手,人们总是想到表达能力。其实表达能力只是基础,
辩论赛培养的是比表达能力更进一步的沟通能力。

表达只是信息发送出去的过程,而沟通是信息从发送者传递到接受者的过程。表
达只是强调完整准确的发送信息,而沟通的目的是取得他人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沟
通比表达更进了一步——它不仅仅要求做为发送者发送的信息应完整、准确,还要
求作为接受者能完整接受信息并加以理解,最终使信息接受者按所接受的信息做出
相应的反应。

沟通的过程

一般而言,沟通过程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反馈

思想 编码 信息传递 接收 译码 理解

发送者 接收者

噪声

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表达只是发送者方框中的部分。即愿意并且能良好地把自
己的思想进行编码。从这个部分看,说辩手“口才好、表达能力强”当然没有错。
只不过有些人所说的表达能力只是“有勇气开口说话”,这其实也只是表达能力的
第一步。

在辩论赛中,辩手首先要做的就是发送信息。表达要清晰、要准确、要易于理解,

- 247-
第四章:辩手·人生

这样才能让观众更好的领会辩手所说的话。表达时要自信,如果听的人感觉说话者
自己对说的话都没有信心,那接受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剑胆
与梅骨都并不是以势压人,而是以信心感染人的道理。

说什么是一回事,谁说的则是另一回事。没有人愿意听自己不喜欢看到的人说
话,所以辩手发言要坦诚、要有礼仪、要注意肢体语言和表情。这就是“兰风”所
强调的内容。

并不仅仅只有辩手与观众间的沟通,双方辩手在场上的争辩也同样是一种沟通
的过程。而且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良好的沟通。

表面上看,辩论双方谁也不会去同意对方的观点,相反是在针锋相对地找毛病,
这好像不可能成为一种良好地沟通。但事实上这是对沟通本身的误解。良好地沟通
要求作为接受者能完整接受信息、加以理解,并最终按所接受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反
应。但这“相应的反应”并不要求一定是支持、赞同的反应。关于这个问题,罗宾
斯在他的著作《管理学》(第四版)中有一段明确的论述:“良好的沟通常常被错
误地解释为沟通双方达成协议,而不是准确理解信息的意义。某人与我们意见不同,
不少人认为此人未能完全领会我们的看法。换句话说,很多人认为良好的沟通是使
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但是,我可以非常明白你的意思却不同意你的看法。当一场
争论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旁观者往往断言这个由于缺乏沟通导致的,然而详尽的
调查常常表明,此时正进行着大量的有效沟通。每个人都充分理解了对方的观点和
见解。问题是人们把有效的沟通与意见一致混为一谈了。”

沟通强调的是意思的传递与理解。“完美的沟通,如果其存在的话,应该是经过
传递之后接受者感知到的信息和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罗宾斯《管理学》
第四版)两个人可能意思理解完全一致但意见并不相同,也可能由于意思理解得不
一致而使得双方觉得彼此的意见是相同的,甚至可能因为意思理解得不一致,结果
明明意见相同反而误以为是不同的。第一种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在相对真理多元论
的空间里这种现象很正常,这也是进一步求是明理的动力和契机。真正糟糕的是后

- 248-
第四章:辩手·人生

两种,前者几乎必然会在日后产生争议和互相指责——例如那些双方理解偏差而引
起的合同纠纷;后者则更是把根本没有必要的争执提上日程,结果吵得脸红脖子
粗,劳心废神伤和气,实在是极端不合算。

从这个意义上说,辩论赛正反双方的沟通强调的是在正确理解对方意思的基础
上进一步去辨析道理,指出对方可能的漏洞,从而把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次。
她所达到的是“意思理解一致但意见并不相同”,而忌讳的是“在误解甚至曲解对
方意思的基础上去表现双方意见的不同”。

辩论赛场可以说是模拟了非常“恶劣”的沟通环境。一般的研究表明,影响有效
沟通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态度、性格脾气、情绪、语义分歧、表达不清、理解不
当、周围环境等。而辩论赛简直可以说是“五毒俱全”。从态度上说,对方绝对不
会承认你的论证,相反就是要给你挑毛病。从性格脾气上说,辩手一般来说都有极
强的表现欲,自信、自我感觉良好甚至可能有些刚愎自用。从情绪上说,双方都在
不断面对挑战、反驳,这非常容易激发一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并进而让情绪代替
理智来主导行为。从语义上说,每句话都要注意防止出现歧义。从表达上说,要力
求表达清楚,而不能随便说说就完事。从理解上说,观众可能事先对问题都有了自
己的看法,对手更是直接持有对立的观点,这种先入为主的看法将使他们在接受信
息时不自觉的去过滤信息,在解码信息时把自己的兴趣、期望、需要、动机、经验、
背景等等带入解码后的信息中去。从周围环境来说,两种不同的意见同时传递,互
相之间就有“噪音干扰”的问题……

可以肯定,经过了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的沟通锻炼,人的沟通能力必然会得到
大幅度地提高。从目前辩论赛的实际情况看,沟通中有关表达的部分大都得到了辩
手的重视。但只有表达到位,敢说、会说、说得好,还是不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
能力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只是说出去就完了,另一个则强调边说边听——也就是
“反馈”这个环节。有些辩手之所以打完辩论赛被人叫“大辩”,就是因为他在辩
论赛中只学会了“说”而没有学会“听”。

- 249-
第四章:辩手·人生

而“听”所需要的,正是“琴心”。

倾听的态度

可以说,至少对辩手而言——因为其表达能力大都是不错的——最核心的一点
就是学会倾听。上帝造人仅仅给了人一张嘴和一条平均每分钟只能说150个词汇的
舌头,却给了两只耳朵和每分钟可以接收近1000个词汇的倾听能力,这就意味着上
帝要求人们多听、少说。女娲捏泥人的时候把耳朵装在两边却把嘴巴放在中间,这
个举动则是要人在表达自己意见时注意倾听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

听首先要有听的态度——谦、友、诚。那种上来就是“对方辩友犯了N条错误”
之类的话如何能体现谦虚、谦和?那种语言之中对对方暗含讥讽如何能体现友好、
友爱?那种故意曲解对方的意思,拿大帽子压人又如何能体现真诚、坦诚?所以辩
论赛强调对对手的绝对尊重;所以人们更希望看到辩手能在用心理解对方意思的
基础上展开论争;所以余秋雨老师曾经说,辩论赛中希望能看到辩手勇于承认对方
观点和论证中合理的、正确的成分,进而在此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辩论。

沟通中最忌讳的态度是自以为是地打断对方和让情绪主导自己接受信息。辩论
场上也是一样。好的辩手要学会全面地倾听对方的话。沟通交流中打断对方对自己
造成的损害是不能全面的理解对方的意思。所以辩论赛中以规则来保证发言不受打
断,实际上是以一种形式化的方法提醒辩手注意全面的倾听对方说的话,不要在对
方没有把意思完全表达出来的时候就跳起来发言。辩手也要在激烈地对抗中保持冷
静。因为不能冷静,就不可能避免因为情绪的影响而使得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
的过程中产生失真;不能冷静,就不可能做到在正确理解对方意思的基础上去表达
不同的意见;不能冷静,更难以在辩论过程中做到对事不对人。

- 250-
第四章:辩手·人生

基思·戴维斯和约翰·纽斯特龙提出了改善倾听态度的十条指南,分别是:(1)
自己不说话;(2)让谈话者无拘束;(3)向对方显示你是要倾听他的讲话;(4)
克服心不在焉的现象;(5)以设身处地的态度,站在对方的角度对待谈话者;(6)
要有耐心;(7)不要发火,如果感觉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就暂时停止沟通直到
能控制情绪时为止;(8)与人争辩或批评他人时要平和与宽容;(9)有不同意见
或感觉没有清楚理解对方意思时主动提出问题;(10)在对方连续发言结束前自己
不要说话。这些建议同样适用于辩论赛。

积极倾听

沟通中只是讲谦、友、诚的态度还不够,还要注意积极倾听的技术。有效的倾听
是积极主动的而非被动的。被动倾听严格的说只能算是“听到”而不是“倾听”—
—“倾听”的“倾”字表示的是身体前倾的动作,这一动作实际上是内在主动性和
积极性的反映。

在被动倾听时,听的人如同一台录音机那样接收传来的信息。只有当说话者提供
的信息清楚明了、生动有趣从而吸引了注意力时,他才会接受说话者传递的绝大部
分信息。从这个角度讲,一般的辩论赛观众在欣赏比赛时用的是被动倾听。

但对于辩手、评委来说,需要的就不是被动倾听而是主动积极的倾听了。不可否
认,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毫不夸张地讲,它甚至可能比说话本身更加疲劳。因为
它需要精力集中,边听边用大脑进行思考、消化——琴心之意正在于此。

积极倾听有四个基本层次:听清内容、抓住要点、理解含义、掌握并能加以运用。
与每一层相对的是四项基本要求:专注、移情、接受、对完整性负责的意愿。

专注是第一层次——听清内容——的要求。大脑容量能接受的说话速度是一般
人实际说话速度的6倍,这使得倾听时大脑有相当多的时间闲置未用。积极倾听者精

- 251-
第四章:辩手·人生

力非常集中地听说话人所说的内容,并关闭了其他成百上千混杂在一起容易分散注
意力的念头——对辩手来说,这些可能是作业、游戏、小说、看了一半的电影电视
剧、晚上陪gf逛街的死约会或者比赛胜负的结果等等。在大脑皮层空闲的时间里,积
极的倾听者概括和综合所听到的信息,不断把每个新获得的信息纳入到先前的框架
中去。

在听清内容的基础上,须要通过移情——站到对方的位置上——去理解所得到
的信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真正的要点——对方想表达的意思要点而不是听的
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要理解的意思。移情要求注意说话者的非文字信息和听话者
的灵活性两项要素。说话者可能通过语调、体态、表情给出了很多潜在的信息,而
听话者则要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暂停自己的想法与感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调
整自己的所观所感。不如此难以保证对所听到的信息经解码以后仍然符合说话者的
本意。自然也就难保不对对方产生误解,而误解与曲解在他人看来是没有区别的—
—除非有人能把心剖出来给人看。

理解含义是积极倾听的第三个层次,它要求一种接受的态度,即客观地倾听内容
而不作判断。即使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这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说话
者所说的话本身就常常导致了我们的分心,尤其当我们对其内容存在不同看法时。
当我们听到自己不同意的观点时,会在心里阐述自己的看法并反驳他人所言。而在
辩论场上,这更是必然的情形了。可是如果这样,我们就会漏掉余上的信息——可
能听了后面的这些信息我们就会发现自己之所以会想反驳不过是因为误解了前半
部分话的意思。对积极倾听者来说,这是一项挑战——接受他人所言,而把自己的
判断推迟到说话的人说完之后。

这样说好像辩手是不应该反驳的。其实不然,只不过反驳——更合适的说法是在
更深的层面提出自己的问题——是在第四个层次——掌握并能加以运用中才出现
的。因为在这一步,辩手已经明确了对方所说的话中正确的东西,发现其中有疑问
的地方。从而能够和对方就他所表达的意思做更深入的探讨了。事实上,根据对完
整性负责的的意愿,这也是必然的要求。在平常的沟通交流中,达到这一目标最常
用的两种技巧就是在倾听内容的同时倾听情感以及通过提问——没错!“提问”也

- 252-
第四章:辩手·人生

应该是发生在向这一层次迈进时的——来确保理解的正确性。

在理解对方意思的基础上再去表达不同意见,这不仅仅是辩论赛中反驳的要求,
更是使用技巧去说明问题的要求。其实技巧并没有什么不好,好的技巧可以使人更
加容易且深刻地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反驳也没有什么不好,人总是在这种思想的
交锋、碰撞中获得新的认识并进步的。那为什么会有人说辩手“就会玩弄技巧”呢?
其实正是因为辩手在场上运用技巧来说明问题是建立在对对方意思的误解甚至曲
解上的!因为在很多时候是没有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就用技巧来加以反驳甚至嘲
弄,这才使得技巧本身被小觑了,也使得运用技巧的人被看扁了。

辩论赛中的倾听训练

积极倾听的技能不是可以随便获得的,而对辩手的训练正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如果想成为一名好辩手,看辩词、听录音、看录像或者现场的辩论赛时就不能和
普通观众一样了。这种训练过程大致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的训练是“听清”和“抓点”。这一层的训练对上面这四种场合都可以适
用。先拿一张纸,中间划线,左边记正方,右边记反方。边听双方的发言边记录要
点。尽量能勾画出双方各自立论架构。即使在自由辩的时候,也重点听大样。如果
可以,对一场比赛可以进行反复剖析。

第二层训练的是“理解”。同样只对前种场合适用——关键是要可以控制暂停。
这一层训练重点是在第一层基础上听双方的对抗。从双方各自的发言出发,判断他
们为什么会说这些话;这些攻击和防守是出自他们立论体系的什么方面;如果发
现找不到匹配点,那么搞清楚是刚才记录时遗漏了还是辩手只是在信口开河;攻击
和防守是否相对,有没有打“假想敌”和“曲解误解”的现象。这些在一开始时是
很难立即反应过来的,因此可以暂停,想清楚了再继续。如果听到有精彩的话,那

- 253-
第四章:辩手·人生

么也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为什么对这句话觉得精彩,这句话妙在哪里。这样就能
把他人在场上可能是神来之笔的一句话放进自己的“武器库”里,甚至举一反三,
在自己今后的比赛中可以“有意而为之”。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暂停可以减少直
到不用暂停。最后,如果有条件,对同一场比赛重复进行这种训练。

第三层训练的是“运用”。还是只适用于能控制暂停的场合。在这一阶段,辩手
要做的是在前两层的基础上,假设自己是场上的双方——既是每一方的队友又是对
手。每当一方发言后,立即暂停,思考如果现在是自己发言,按照场上要发言方的
思路应该说些什么和为什么要说这些——这时开始把自己的观点带入对比赛的倾
听中去。然后和场上实际情况对照。如果不同,那么思考谁的说法更好——严格地
说是更适合于自己。接着再思考对方可能会怎么反驳。同样,要是感觉场上辩手出
了“漏勺”或者其他说得不好的地方,也停下来思考自己会如何应对接下来可能受
到的攻击。很少有人攻击与防守天生就能做到既快又准,唯有如此一步步调整自己
的思路,吸收场上辩手的精华,抛弃他们表现不好的地方,才能逐步提高自己,把
快速而准确的发言变成一种本能。这一层修炼到极致是能做到一边自己思考,一边
把双方的对抗作为参照,在类似于“心分二用”的情况下欣赏和学习一场辩论赛。

小结

辩论并不仅仅是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而是一个不断沟通思想的过程。她强调的是
在倾听的基础上去表达,在正确理解对方意思的基础上阐述自己不同的见解。

关于这个问题,厦门大学提倡的是“微笑着倾听,真诚地反驳”。诚然辩论场上
不可能没有反驳。我们常常用这样的句式:“按照对方的逻辑……”“如果照对方
所说……”“对方的意思就是……”可是说句实话,有多少人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是
真的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就是对方的逻辑、对方说的话、对方的意思呢?有多少次
我们坐在场下时不是觉得双方都在打,但打的都是“假想敌”而根本不是对手?试
想连对方说得是什么都没有听懂就去反驳,这是讨论问题的态度,是对事不对人的

- 254-
第四章:辩手·人生

态度吗?

想想观众为什么会对辩手有偏见?如果我们平时和同学朋友讨论问题时也是没
听清听懂对方的意思就去反驳——还不要说是像辩论赛里这样用归谬等技巧去反
驳——那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总是看到有些人和别人一有争论就这样,那我们自
己愿意给他好脸色看吗?

将心比心,在辩论场上能够成为真正优秀的辩手,在生活里也就能够与人进行更
好地沟通。辩论赛培养的不应该仅仅是演说家——演讲比赛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了,
她所培养出的好辩手应该成为沟通高手。

- 255-
第四章:辩手·人生

第五节:辩论队——学习性组织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在《通论》第一章第五节“辩论赛的基本原则”中曾说辩论赛强调学习的能力。
其实对于辩手来说,“学习的能力”本身也是可以通过辩论赛培养起来的重要素质。

辩论赛中的学习

辩论赛整体上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首先是平时的学习。作为辩手,大量读书是一件必须做到的事情。只有站到巨人
的肩膀上去才能看得更远,只有超越自己才可能超越观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有
一点“死读书”的味道。不过“死读书”并没有什么,关键是不能“读死书”,更
不可以“读书死”。

这种学习,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因为学习得到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
存量的增加,更应该通过学习培养一种人文精神。恰如99西交自由人谭琦所言:
“撷观世间一切片作说明,学科专细,技术导流的大背景下,应用为本,实用第一
的学科学习,少有起舞弄清影的反观,星垂平野阔的宏观,人闲桂子落的静观,根
株浮沧海的达观,惹一地红尘在身,哪放万家忧乐在心头。而当我为了辩论而投身
于文史哲的山水之间,被书架深处的列圣先贤打磨回收时,真好像洞穴居的蛮子误
入宏伟壮阔的圣殿,单那高远深邃的屋顶,就拔吮着灵魂向上遥望。要看银山拍天
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在一个思辩的氛围中,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追忆上下千载人物掌故,描述想象力织构的另类幻想,这种感觉,奇妙绝好,无与
伦比。作为一个人的成长,我要感谢洋溢在心灵之间的人性温情。”(《辩手的故
事》)

- 256-
第四章:辩手·人生

具体到一场比赛,辩手要在准备阶段将对辩题涉及的问题领域中前人的知识、见
解进行大量的学习和思考。这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作文献综述的过程。辩手通过这
个阶段可以积累起大量平时在专业学习中学不到的知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
只是一道道“知识快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使没有专家学者来帮助辩手把
前人浩如烟海的智慧结晶浓缩成精华来加以吸引,辩手自己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理
解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增进。

这个过程本身还可以很好地锻炼辩手的学习能力。一个辩题准备的时间往往只
有一周,查阅和消化资料的时间更短,因此辩手面对的是快速学习。在这样的环境
下,完全依靠自己去思考是根本不可能的——否则可能一个问题还没想清楚就没时
间了。只有快速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很多辩手从大一起就在老
队员的引导下开始使用专业论文数据库、学术期刊,从而快速的掌握更多的信息和
知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也使他们在今后的学
习工作中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可以更好更快地获取信息、分析整理并形成自己的
观点,同时也能够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

另外,对于文科的学生,同一个问题出现不同的解答往往是很正常的,但对理工
科学生而言这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因为理工科的知识单线性极强,可以说不进入
学科知识的最前沿,很少会遇到百家争鸣而又百花齐放的情况。有些学者认为这种
学科结构是理工科学生在面对政治、社会、经济、管理等人文社科类问题时容易被
“洗脑”的原因之一。而辩论赛的这种准备过程,在潜移默化中为辩手建立了一个
相对真理多元论的世界观。

在辩论场上学习是第三个阶段。因为时间有限,双方辩手查阅的资料未必相同。
即使是资料相同,解释也未必一样。立场相左、辩手不同,对问题的思考自然也会
有不同。所以在辩论场上双方都可能有对方没有想到的,而又有道理的东西。这就
意味着辩手在场上倾听对方发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也正是“以学心

- 257-
第四章:辩手·人生

听”所强调的意思。

辩手作为观众的时候也是学习的好时机。事实上,上一节所说的训练积极倾听辩
论赛就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在欣赏的过程中把握正反方的逻辑理论
框架、论证思路、彼此的冲突点、分战场以及双方在实战过程中的所得所失。若是
情况允许,比赛结束后还能与辩手或队友交流。如此既培养了倾听能力,又从比赛
中学到的知识。此所谓“内行看门道”。

团队学习

在辩论队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是一个团体中的一份子;在这个团体
中,大家是以极不寻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所有人彼此信任、互补长短,为共同的
大目标全力以赴,最终创造出了惊人的成果。许多人说,他们往后一直希望生命中
能再拥有这样的美好经验。用彼得·圣吉的话说,辩手“所体验的,就是一种学习
型组织的雏型。伟大的团体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成功,而是透过学习如何创造惊人成
果所致。”(《第五项修炼》)

什么是“学习性组织”?简单地说,就是可以把组织成员的学习能力整合成整个
团队学习能力的组织。像美国特种部队就是如此,他们在一场战斗结束后都会自觉
地集中起来讨论这一战中出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出乎意料的好情况出现,为什么会
这样等等。这种讨论使他们发现了很多事先没有想到的重要信息——比如在海湾战
争期间他们就在一次战斗后发现伊拉克的村民对狼狗比较畏惧,于是以后出击就带
上更多的狼狗,效果显著。

美国特种部队的这种行为也是一种“事后学习”。而对辩手来说,比赛之后的学
习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场比赛结束后,往往是失利的一方找间小酒店坐进去消解

- 258-
第四章:辩手·人生

郁闷,而胜利的一方也找间小酒店坐进去享受胜利的喜悦,临了再说一句:“XX时
候抽签,抽完了赶快通知我们。”

其实对于善于学习的辩手和辩论队,比赛结束后几乎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聚在一
起讨论这场比赛过程中有什么地方打得很好,有什么方面做得有问题。事先制定的
战略部署哪些有漏洞,哪些很正确。那些急中生智的东西——不管是己方的还是对
方的——倘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是好在哪里。能不能归纳进知识库里,从而
在以后的比赛中可以有意而为之。场上辩手可以谈他们身处那种环境中的感觉,而
场下的队友则可以提供作为观众的意见。参与过辩题讨论的队友可以说说对于某些
问题自己觉得怎么处理可能会更好——如果情况并非如他们想的那样,那就更可以
防止下次他们上场时再犯类似的错误。而没有参与过讨论的则可以从纯观众的角度
说说自己对双方表现的看法。这也正是“学习性组织”的要求。

辩论赛中的训练大都是这样,无论是看现场比赛还是解剖前人的辩词,都要求带
着这种观点去分析。诚然很多在观众看来很有价值的东西只不过是辩手的无心插
柳,但既然感觉有价值,那么在解剖中就应该去分析为什么会使自己有这种感觉。
在言者可能只是“无心”,而在听者就要把这些变成“有意”;前人有这种表现可
能只是“自在”,自己就要通过分析把这些变成“自觉”,从而在今后自己的比赛
中有意而为之。其实大专辩论赛十年间这种精妙之处数不胜数,如果一个辩手能把
其中哪怕是一半的内容融会于心,并能在场上于正确的时机“有意而为之”,那他
也就可以肯定是位一流的高手了。

随时随地的学习只是学习性组织的一个方面。对于团队学习来说,方法是非常重
要的。因为团队学习的实质是不同意见、观点在碰撞中融合——与辩论赛正相契合。
而这个过程几乎不可避免地面对“习惯性防卫”——那些使我们及他人免受威胁与
窘困的习惯性互动方式。譬如,在面对意见冲突时不是折衷妥协,就是争得你死我
活。而辩论赛提供了一种类似于“头脑风暴”的场合来打破这种“习惯性防卫”。
而使用的工具则是讨论和“深度汇谈”。可以说,一支优秀的辩论队肯定是——尽
管也许只是不自觉的——有效地运用了这两种手段。

- 259-
第四章:辩手·人生

“深度汇谈”是管理学家,“学习性组织”理论的开创者之一鲍姆提出的。按他
的说法,“讨论”
(discussion)这个字与“碰击”
(Percussion)与“震荡”
(concussion)
有相同的字根。它的意象有点像打乒乓球般,将球来回撞击。一场讨论就像是球赛,
透过参赛者所提供的许多看法,对共同感到兴趣的主题加以分析和解剖。这样做本
来应该有用。然而,一个比赛的目的,通常都是为了要赢;这里所说的赢,是使个
人的看法获得群体的接受。为了强化你自己的看法,你可能偶尔接受别人的部分看
法,但是基本上你是想要使自己的看法胜过别人。然而,如果将胜利视为最优先,
就无法将前后一致及追求真相视为第一优先。因此需要一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即
“深度汇谈”,来改变这种优先顺序。

在深度汇谈时,大家以多样的观点探讨复杂的难题,每个人摊出心中的假设,并
自由交换他们的想法。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探索中,人人将深藏的经验与想法完全浮
现出来,从而超过他们各自的想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超过任何个人的见解,而非
赢得对话——如果深度汇谈进行得当,人人都是赢家,因为个人可以获得独自无法
达到的见解。

鲍姆认为:“深度汇谈的目的,在于揭露我们思维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的起
因有三:一是思维拒绝周遭任何交流加入;二是思维停止追求真相,而像已设定好
的程式,下了指令便不假思索地进行;三是思维所面对的问题,正源自它处理问题
的方式和模式。”

不妨以偏见为例来做一个说明。一个人一旦开始对某一类人有刻板印象,这个想
法就变成他行动的代理人,影响自己和这类人接触时的行为。然后对方的行为也会
被你这种态度所影响。持有偏见的人,看不见偏见如何影响自己的所见和言行——
如果看得见,那也就不是偏见了。偏见在思维运作的时候,总是无法被偏见的持有
者察觉的。

深度汇谈便是一种帮助人们看清自己思维本质的交谈方式,它使我们对思维的
不一致性更敏感,同时减少面对思维不一致时的不安。在深度汇谈中,人们变成自
己思维的观察者。我们在倾听他人意见,反思自己观点的过程中逐步认清那些我们

- 260-
第四章:辩手·人生

一直以来并没有明确发觉,但却依之来进行判断推理的“前提假设”。

在辩论队的学习过程中,讨论是深度汇谈不可或缺的搭档。深度汇谈是发散性地
提出不同的看法,以发现新思路。它寻求的不是同意,而是更充分掌握复杂的议题。
而讨论则是提出不同看法并加以辩护,这可能对整个状况提供有用的分析。深度汇
谈则是在辩论队正是用深度汇谈来探究每一个复杂的辩题,再用讨论来形成的决
议——因为必须有一个决议。在讨论之中,大家依据共同意见,一起来分析,以及
衡量各种可能的想法,并由其中选择一个较佳的想法(也许是原来的想法之一,或
是从讨论中得到的新想法)。

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冲突。一般性的团体内部,通常以下列两种方式之一来处
理冲突: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都没有冲突存在,就是为极端的见解僵持不下。表面呈
现和谐的团体,成员们相信,为了维持团队的完整,必须抑制互相冲突的看法。他
们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团队将会被那些不能调和的歧见弄得
分崩离析。相反的,在一个意见极端化的团体中,互相冲突的看法根深蒂固地存在
团体里;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其他人的立场是什么,但少有愿意退让的。这种情况在
学习性的团队中是不存在的——并不是没有冲突,只不过为了共同的目标,这是一
种看得到彼此想法的冲突,也是一种建设性的冲突,一种“创造性的破坏”。大家
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在彼此理解信任的基础寻求一个大家都能接受——未必是相
信——的立论和战略部署。

圣吉指出:一个学习型的团体要善于交互运用深度汇谈与讨论。二者的基本规
则不同,目标也不同,如果无法加以区别,通常团体就既不能深度汇谈,也无法有
效地讨论。经常深度汇谈的团体,成员之间会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关系。虽然这种
关系对讨论不一定有所帮助,但是他们发展出一种彼此间深深的信任。他们对每一
位成员独特性的观点,逐渐有了充分的了解。另外,他们体会如何温和主张自己的
看法,而使更广泛的见解逐渐出现。他们也学习如何持有立场,而不被自己的立场
所“持有”的艺术。当需要为自己的看法辩护时,他们不会冲动,或固执己见、毫

- 261-
第四章:辩手·人生

无转圜的余地,或把赢得胜利当作第一要务。(《第五项修炼》)

回想一下在一支优秀、团结的辩论队中每个人都感到何等的惬意,就会发现圣吉
的这个结论是何等正确了。

虚拟世界里的“演练”

团体学习是一种属于团体的技巧,无论再努力都无法单独学习。一群富才干的学
习者,未必能够成为一个学习团体,好比一群有天分的运动员,未必能成就一个杰
出的运动队伍一样。在学习型组织中,人人都在学习如何共同学习。

团体技巧的养成,比个人技巧的养成更具挑战性。这是为什么学习型组织需要
“演练场所”和练习方式,来让他们发展集体学习的技巧。缺乏有效的演练,或许
是大部分的管理团体无法成为有效学习单位的主因。

而辩论队恰恰具备这种机会——准备辩论比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演练
场。它的绝妙之处在于:辩论赛是现实性的,因为辩论队存在就是要打比赛的。但
辩论赛又是游戏性的,胜负都可以成为“演练”。这不像现实里的企业或者其他组
织,他们必须把演练与实际工作分开,否则不成熟的演练一旦失败,后果可能是非
常严重的。为此圣吉等人甚至专门设计了一套“微世界”演练软件来模拟现实过程。
可是辩论队没有这个必要——只要辩手不再把一场比赛的胜利看成了唯一或者最
重要的目标,那么他们就可以在演练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而最终的结果常常是,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非常宝贵的组织氛围,在享受这份温情的同时,团队学习
的强大能力又使他们可以打出高水平的比赛。一支深刻体会到这一点的辩论队里常
说这样一句话:“对手再强也就四个人,而我们是二十个人。五个打一个胜面当然
大啦!”

“演练”到底是什么?熊恩在他的《反思的实行者》一书中,把他所认定的重要

- 262-
第四章:辩手·人生

演练原则比喻为在一个“虚拟世界”之中做实验。虚拟世界是一个“依真实世界所
建构的表征”,它可能像建筑师的素描簿那么简单:在这上面,他们可以画图,以
空间语言谈论他们的提议,留下建筑物式样的蓝图。因为图画可显示出最初凭空想
象时,没有预测到的问题,具有实验的功能。

虚拟世界的精神,在于它容许有实验的自由。行动的步调可以放慢或加快。在真
实世界发生速度很快的现象,在这里可以放慢来看,仔细地加以研究。原本时间拉
得很长的现象,在此可以“压缩”,以更清楚地看见某项行动的后果。在虚拟世界
中,没有不可逆行的行动。在真实情况中不能逆转或重作的行动,在此可以无限次
重来。环境中的改变在此可以完全或部分被消除。复杂的现象可以经由整理在真实
世界中纠缠不清的变数而予以简化。

熊恩所描写的建筑师及其他专业人士对于虚拟世界的熟练的操控,在辩论队准
备和训练过程中都可以看到。辩手变化行动的步调,譬如放慢思维,当有人提出意
见时没有必要立即发表意见,可以延长时间,每个人以远比现场慢的速度更周详地
考察问题,以期全面的理解和思考。辩手分离辩论的各个构成部分,并简化复杂性:
譬如分开讨论构成战局的各个战场,或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每个人和自己、和队友
展开辩论。或者可以重复演练,譬如一再反复探索同一个问题,以期得到更好的解
答。重复地训练对于战场的攻防对抗,或者是一场又一场的比赛。更重要的是,在
辩论赛中所有人是“共同”思考每一个小环节,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即时地——不必
经过深思熟虑——和真实地告诉其他人,在共同思考中解决问题,这也就培养了
“团队的学习能力”。

有趣的是,企业团体中少数几个能长时间在一起不停学习的例子,似乎正好都是
以有效的虚拟世界来运作的。例如,现代广告的运作便是以一个富创意团体的概念
为基础,即专案负责人、广告设计、与广告撰文三者在工作上密切配合,集思广益,
而创造出新构想。他们往往是一做就是好几年。这些团体的配合如此密切,最后常
常发生队友一起跳槽到另一家广告公司,而不是各奔前程。广告团体之所以特别,
是他们在一起演练的一贯性与密集性和辩论队成员没有两样。他们共同激荡脑力去

- 263-
第四章:辩手·人生

构想,然后实验这些构想,以情节看板或模拟场景不断测试,最后提出简报——先
向上级简报,然后再向客户简报。辩论队也常有这种情况:很多大学里多年一起打
辩论赛的队友都有着将来能够一同工作的愿望。

团体学习要定期有这类演练。但是目前的管理团体通常欠缺这样的演练。他们对
于各种构想确实有过概念性的辩论,也很了解彼此的意见。但是缺少类似情节看板
或排演的动作。企业团体的主要工作成果,是针对特定的状况(往往在很大的时间
压力下)进行辩论和做出决策,而且每一个决策一经做成就是最后决定——很少会
对决策进行实验,也很少有机会对其他解决方案再加评估,或再回头以团体的方式
反思如何能共同达成更佳决策。辩论队其实也是如此,有些辩论队可能只是打了一
两场比赛就散了,这样自然就很难体会到辩论队学习型组织的魅力。然而对那些有
着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合作经历的辩论队,每年一届的比赛、平时的训练包括比赛
后的反思与总结使他们得以很好地演练、提高这种团队学习的能力。在加上辩论赛
本身就与学习型组织的基础——系统性思维——有着高度的内在契合,其结果当然
就是辩论赛帮助辩论队发展成了一个学习型组织。

小结

好的辩论队本身就是一个——至少是已经具备雏形的——学习性组织。在这个
团队里,辩手反复地使用深度汇谈和讨论的手段——尽管可能是不自觉的——来培
养了自己的个人学习能力和整个团队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辩手扩展着自己的
知识存量,感受着人类千万年文化积淀成的人文精神。畅游于相对真理多元论的空
间,辩手结成了彼此信任的亲密关系,也掌握了克服“习惯性防卫”的艺术——持
有观点,但不被观点所持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却又可以接受不同的的意见甚至是
反驳。他们培养的是在多种彼此冲突的意见中行动自如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并且利
用这种能力去和朋友相处。

- 264-
第四章:辩手·人生

第六节:系统性思维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道德经》)

电子科技大学辩论队三辩李恩泽曾对新队员这样说:“要做一个好的辩手,首
先要做一个好的思想者。做一个好的辩手不重要,做一个好的思想者最重要。”可
以说,一系列通过辩论赛加以培养的素质,其基础都是系统性思考问题。修炼好这
一点,才能使辩手更好地吸收他人的思想、接受他人的看法,此之谓“海纳百川”。
修炼好这一点,也就能使辩手在生活中主动地、有意识地而不是造作地去保持“谦
和、友善、真诚”的态度,更好地去倾听那些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当这些行为养成
习惯的时候,一个人的性格也将随之改变,而这些将直接影响他的命运。

辩手的核心能力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着多个侧面,从一个侧面对分析是很容易的。按照陈佩斯和朱
时茂的说法,看到月亮,想夸她很容易:“你为黑夜中的人们带来了光明~~”想
骂她也容易:“就知道借着别人的光辉来炫耀自己。”看到吐丝的蚕,想夸它很容
易,这叫“春蚕到死丝方尽。”想骂它也容易,这叫“作茧自缚”。看到屋顶的瓦
片,夸他们容易:“手挽手肩并肩,为人们遮风挡雨。”想骂他们也容易:“从来
高高在上,不肯脚踏实地。”看到墙头草,想夸就说“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拼搏,
体现了生命的意志。”想骂更简单:“墙头草,两边倒。”

笑话虽然是笑话,但它却说明了一个道理:认识事物并不难,难的是全面的认识
事物。辩手的特长并不在于能为任何立场进行辩解或对任何观点加以反驳,而在于
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通过系统性的思维把握事物,能够从容面对那些
因为分析角度不同而得出的相异甚至是反驳性的观点,并且在这些彼此冲突的意见
中行动自如和灵活应对,这才是辩手的核心能力。

- 265-
第四章:辩手·人生

这是一咱在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其中至少有部分的原因是在一个充满
变革的时代生存与发展,“质疑”是一项重要的素质,因为只有质疑才能打破根据
从前的环境形成的思维定式,才能应对本已经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可以说,没有质
疑,也就没有进步。这种质疑几乎必然的会引起冲突,特别是当提出质疑者对自己
的观点抱有信心时。好的组织善于利用这种冲突求得进步。戴尔公司的人力资源部
经理曾这样说:戴尔在面试新进人员时,……几乎每次都故意大力反对他们的个人
意见,原因是戴尔想知道他们是否具有强烈质疑的能力,并且愿意为自己的看法辩
护。戴尔公司需要的是对自己能力有足够信心并且坚持自己信念的人,而不是觉得
必须一味保持表面和谐、避免冲突的员工。

……

戴尔的公司文化不屑于只满足现状,总是试着训练员工,去寻找突破性的新观
念,让他们在公司面对大型的策略挑战时,可以根据实际状况迅即提出最佳解决方
案。你必须经常训练员工提问的能力,要他们思考:戴尔可以用什么方式改变游戏
的规则?哪些做法可以让戴尔达到这个目标,而其他人从未想到过?(《戴尔:给
员工一个支点》)

这种质疑代表着自信。自信是现代社会所要求的重要素质,也是辩论赛可以在辩
手身上培养出来的一项重要素质。这很多人都清楚。但是其背后的一点却常被人遗
忘:只有在当事人能持有观点,但不被观点所持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却又可以接
受不同的的意见甚至是反驳,从而在多种彼此冲突的意见中行动自如和灵活应对的
情况下,带着自信去质疑才有价值,否则观点之间的冲突就无法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而只会成为破坏安定团结,阻碍发展的绊脚石。辩手那种自信——姑且不考虑是不
是已经发展为“自大”——地质疑在现实中经常讨不到好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如果从一个更广泛的层面来说,这种能力更是一个民主、文明的现代社会内在的
要求。特别是在中国,数千年“超定态”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人们心中一种“谁说

- 266-
第四章:辩手·人生

的比说的是什么更重要”的观念。一个有着数千年渗透着辩证法思想文化背景的民
族,一个可能是全世界最推崇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的国家,辩证法中最核心的基
于一分为二、事物无限可分的怀疑精神反而显得不足,以至于对培养这种精神的人,
培养这种精神的活动发出嘲笑和不理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不知道该笑还是该
哭的事。从这个角度,郭宇宽认为辩论赛体现了一种“文化的启蒙意义”,他写道:
可以说现代辩论比赛有一点好处就是它从根本出发点上不同于文革中的大辩论。它
尊重程序和规则,不论是什么不同的意见,任何一方都有同样的话语权,有相同的
发言时间,不能以政治压人,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不能进行人身攻击。这样的言
论氛围恰恰是我们的社会所缺乏的。而在生活中我倒是大量见识到一些对辩论表示
不屑的人,在和他人发生争议的时候为了占上风,连规则都不讲。更有甚者,人为
的设定讨论的禁区,以权力来压服不同的观点,他们之所以对辩论不屑,很大程度
上是因为以他们的地位,有权力不理会不同的观点,他们之所以觉得辩论赛“小家
子气”,是因为他们在言论上绝没有挑漏洞,找茬儿的对手,所以根本不需要作严
格的概念界定和逻辑推导工作就可以得出不容质疑的真理,谁如果质疑他的话语谁
就是挑战真理。而当有一天真正“摆事实,讲道理”成为我们的社会解决不同观点
和矛盾的途径,这才将是一个民主和文明的国家。从这个角度讲,辩论赛对于塑造
将要投身社会实践的青年群体独立思考和宽容精神的意义非小。(《辩士之叹》)

如果从自身的角度看,那么辩手对于自身的认识同样依赖于这种能力。就中国的
传统文化来说,人们非常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本不是什么坏事,只不过当人
们发现他人的看法有不同时,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冷静地从各种不同的看法中分析
清楚“我是谁”。而在强调个性解放的今天,这又使人进一步提出“我就是我”。
这个说法当然也不能算错,可是在有些人那里似乎又发展成自我中心主义。其实人
真正需要的恰恰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系统中去认识,去把握,从而既能坚持自我又
能有所进步。恰如古人所说:不只看自身才能明察万物,不自以为是才能明见是非,
不自我夸耀才能得到成功,不自我封闭才能有所进取。(《道德经》:“不自见,
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 267-
第四章:辩手·人生

战略性思考问题

话说有一位地毯商人,看到他最美丽的地毯中央隆起了一块,便把它弄平了。但
是在不远处,地毯又隆起了一块,他再把隆起的地方弄平。不一会儿,在一个新地
方又再次隆起了一块,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他试图弄平地毯;直到最后他拉起
地毯的一角,一条生气的蛇溜了出去为止。

系统性思考问题不仅仅强调看待问题要有空间的扩展——多层面多角度的分
析,也强调沿时间轴的扩展——这就是战略性的思考。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
今日的问题常常来自昨日的解。

我们有时候会搞不清产生问题的原因。事实上,很多时候只需审视自己以往对其
他问题的解决方案,便可略窥一二了,因为今日的问题经常来自昨日的解决方案。
素来销售领先的公司,可能发现这季的销售锐减。为什么?因为上一季高度成功的
折扣活动,吸引许多顾客提前购买,而使本季市场需求剧降。又如一位新上任的管
理者为了控制成本,而减少库存,也会导致销售员花更多的时间向顾客解释为何延
迟交货。执行公务的警官,常有这样的经验:拘捕了东街毒品经销商,却发现只是
使他们的阵地移转到西巷。还有就是有些城市之所以爆发许多与毒品有关的犯罪活
动,竟是因为政府官员查获大宗毒品走私——因为如此一来,毒品短缺,价格高涨,
而使许多受不了毒瘾的吸毒者铤而走险。

这些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个部分推移到另一部分,当事者却
未察觉。这是因为在系统中解决第一个问题者和承接新问题者经常不是同一人。所
以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必须跨时间的进行战略性思考。

战略性思考同样是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素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
满变化的时代,一切都在变化——包括变化本身。有人认为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作
战略、作长期计划没有任何价值。其实不然。越是变化多端的环境,越需要战略性
的计划。在信息时代到来的时候,以搜狐CEO张朝阳为代表的网络新贵们提出“在

- 268-
第四章:辩手·人生

旧经济中是大鱼吃小鱼,在新经济中是快鱼吃慢鱼”的观点。这个观点为人们广泛
接受,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为了迅速地应对变化,有些人、有些组织变得急于
求功,浮躁之气日盛。而战略恰恰是让人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保持自我,从而能应
对变化、运用变化而不为变化所左右。这道理就如同在辩论场上,必须有自己的攻
防战略,但一样要懂得“九变”之术一样。

小到辩论赛的战略,大到企业经营、军队作战甚至国家发展的战略,都有着一个
共同点,那就是在一个充满变化的环境里,战略不能是死的,而要是活的。要在系
统性思维的基础上设计出核心战略和备选战略,并且在不同的战略之间保留通路,
以便在必要时根据环境的变化让自己能在不同的战略间跃迁。正如德勤咨询专家莫
杰夫所指出的:“‘灵活’比‘迅捷’更重要。”

战略性思考说说很容易,但和其他很多“说说很容易”的道理一样,运用它却决
非易事。比如造成大专辩论赛目前这个局面的原因正是缺乏系统性思维——没有看
到“因”与“果”并不紧密相连。因此当我们从单独的一场比赛、一届比赛中去分
析观众对于辩论赛的要求时,制定的那些看起来似乎是让辩论赛这项活动或者节目
变得更精彩更受欢迎的对策反而使得后来的辩手和其他人都面临更加难堪的环境。

战略性思考对于个人来说,其作用在于突破把“自我”和“环境”割裂的潜意识。
经常在思维里系统地、多角度多层次地模拟事物发展的轨迹将使辩手能更好地理解
“环境”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自己与环境的联系自然也包含在其中。这种感
觉在考虑自己与观众、评委互动时特别明显。这种锻炼也使辩手不再把问题看作是
由“外面”某些人或事所引起的,而反过来思考自己的行动是如何造成了这个问题。
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前者带来的是对现实的不满,是对他人的指责,效果也很可
能只是增大彼此间的摩擦;而后者带来的是一种反躬自省的态度和“从我做起”的
意识,其结果往往是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如果人人都是用前者行事,那么除了恶
化彼此关系外,问题其实根本得不到解决——拍别人脑袋上的苍蝇永远要容易得
多;但如果人们多是按后者行事,那么问题反而会伴随着彼此的理解在更高的层面
上得到解决。

- 269-
第四章:辩手·人生

在相对真理多元论的世界里寻找答案

辩论赛抽签决定立场的合理性源自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相对真理多元论的空间。
在这里进行“求是明理”实际上是在一个相对真理多元论的世界里寻找答案。

辩论赛的准备中并不要求辩手说服自己或观众“相信”某个立场,而是要通过学
习与分析,明白两个对立的观点各自都能成立的理由。经常进行这种思考,就可以
更好地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而更全面的看待问题、更好地理解他人。对于这种
思维训练,彼得·圣吉在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没
有什么比‘确信’更能扼杀开放。一旦我们觉得已有答案,所有质疑自己想法的动
机都消失了。但是系统思考的修炼使我们体认:复杂的问题原来并没有绝对正确的
答案。就此而言,开放与系统思考是紧密相连的。”

看看《第五项修炼》如何向我们展示在相对真理多元论的空间中寻找答案是一件
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头一次看见“大墙”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是七十年代后期,系统动力学的
前辈米铎丝主持的一个三小时的研习会,主题是第三世界营养不良的问题。与会者
来自各国著名的专家,尝试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从各角度,寻找出全球饥饿的成
因模式。没多久,在大墙上已经包含许多事情,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价值
到国际贸易。在旁听众中有一位致力于粮食与和平问题的女士,开始叹气并摇头。
米锋丝暂停下来问她是不是不舒服。这位女士说:“我的天!我总是假设有人知道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本以为政客们知道该做什么事,只是为了政治上的考虑和贪念
而拒绝去做。但是现在我明白没人知道答案。我们不知道,他们不知道,任何人都
不知道。”

“大墙”深刻地揭露了一些在我们自己的思考中权威主义的根源。多数人是在权
威的环境中成长的。在儿童时期,父母有答案;在学生时代,老师有答案;进入工
作组织中,上司也必定有答案。人们内心深处已经被灌输“在上面”的人知道是怎

- 270-
第四章:辩手·人生

么回事。这种心态使个人和组织的发展潜力受阻,同时它减轻了组织学习的责任。
最后当终于明白“在上面”的人并没有一切答案时,人们常倾向于以嘲弄的态度面
对这些人。

反之,如果组织中的人共同发觉没有人有答案,它将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使组
织因而挣脱某种束缚。在我们把“大墙”这项练习列入领导研习营以后没多久,一
位波士顿的高科技公司副总裁,历历如绘地描绘出他参加的心境。他研究佛学禅宗
已有十年,是一位很有成就和富于创意的工程师。在做过练习以后,他说:“很多
人会说一旦看清自己永远无法理解生命后,会否定理性,这是不正确的。只要重新
界定理性:追求更深的理解,但是同时也知道没有最终答案;这会形成一种创造的
过程——它包含理性,但是还有其它东西。”

勿庸置疑的,这便是开放的状态。如大墙的经验所证实的,你明白自己的任何
“答案”,充其量不过是“近似值”,总还有改善的余地。你可能不断在磨练自己
解决问题的理性能力,并在过程中将这项能力尽量发挥,而一直都知道还是不够。
然后,以前被“我知道正确答案”那种信念所掩埋的好奇心或求知欲,自然浮现出
来。“我不知道,但是或许他知道”,或“我不知道,但是我应当知道”的恐惧开
始消除。我们因知道“我们不知道”而变得心平气和,或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我
们所能体验最美的事,便是无法理解的事,它激发出好奇心,它是所有真正艺术与
科学的来源。”

正如书中所写,当代社会知识组成的方式破坏了这种“无法理解”的感受。学习
使我们面对问题时寻求正确答案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但也使我们“寻找一个以上正
确答案”的能力大幅度下降。其实经济学家舒马克早就在《困惑者指引》中提出:
现实中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类型:收敛性的与发散性的。收敛性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
解;愈是理智地研究这类问题,答案的焦点将愈聚敛而清晰。发散性的问题没有正
确而惟一的解;有知识与智慧的人愈是研究这类问题,会发现并提出愈多互相冲突
的答案。发生这样的情形,问题不在于思考这些问题的人,而是问题本身的性质。

可是很多人不善于这种思考,自我保护的本能使人对凡是与自己意见形成冲突
的观点会自然地产生对抗心理,并进而试图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因此为了让人能学

- 271-
第四章:辩手·人生

会在争论中思考自己观点成立所依赖的前提假设,为了让人能逐渐学会心平气和地
思考对立观点的正确性,学者们提出了诸如“头脑风暴”、“大墙演示”、“深度
汇谈”等多种方法,其初始的第一步都是要求强迫参与者放弃自己已有的看法,转
而去思考自己观点对立面的正确性。辩论赛其实也正是通过抽签决定立场的方式,
强迫辩手思考一个自己并不相信甚至于一开始不愿意接受的立场,由此培养辩手的
系统性思考。

当辩手不是玩弄辩论技巧而是真正去学习、去思考那些对问题做出的不同回答
背后所蕴含的不同理由时,他就不容易对问题形成偏激的看法。当辩手习惯于这样
去学习知识、思考辩题时,他就能在面对生活中其他问题时也采用同样的方式。这
种行为将越来越自然,最终成为一种本能。

所以辩手不但不应该让人觉得不能与之讨论问题——“他们看问题太偏激,而
且总想说别人是错的,只有他们才正确无比。”“他们只会玩弄辩论技巧,从来不
好好听别人说话。”——相反,好的辩手应该让人觉得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更能有
所收获。当面对某人提出的观点时,优秀的辩手所做的不是反驳,而是帮助他更好
地完善其观点。当辩手利用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将问题分析得越来越深入,接触到
某人自己都没有办法说谁对谁错的前提假设时,他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到那些一直与
他唱反调的人原来也并非没有道理。对于群体讨论更是如此,辩手倾听意见与分析
问题的能力使他更能很好地总结所有人的观点与理由,通过分析揭示出根本的分歧
与问题的根源,使所有人对问题、对其他人的思想都能有更深入的认识。如此对问
题和对他人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又怎么会让人觉得和辩手讨论问题没有意义呢?

当一个辩手具备了系统性思维能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通过系统
性的思维把握事物,从容面对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的不同的甚至是反驳性的观点,
并且在这些彼此冲突的意见中行动自如和灵活运用时,他的身上会同时具备非常明
显的对立特征:既充满激情,又客观公平;既骄傲,又谦卑;既外向,又内向;在
一些活动,比如谈判中,既灵活又不放弃;既专心致志,有时又会离开正题。创造
力理论家,
《创造力:发明创造的流程和心理学》一书的作者Mihaly Csikszentmihalyi

- 272-
第四章:辩手·人生

把这种特质称为“充满阳光的悲观主义”。而Fitzgerald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了这种
能力的巨大价值:检验一个人智力高低,要看他是否能够同时具备两种相互对立的
观点,而且还能加以运用。(福斯特、卡普兰《创造性破坏》)

小结

优秀的辩手是自信的,但决不应该是自大的,越是能认识到系统性思考和相对真
理多元化空间的辩手,越能在现实中散发出让人钦佩的人格魅力。优秀的辩手并不
总是试图让别人相信他所说的才是真理,相反,他总是协调矛盾,让包括他自己在
内的所有人都更深入地了解问题。这样的素质对于这个强调团队,日益走向多元化
的现代社会是尤其值得强调的。如果连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通过系统性的
思维把握事物,从容面对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的不同的甚至是反驳性的观点,并且
在这些彼此冲突的意见中行动自如和灵活应对这一核心能力都没有丝毫收获,那作
为辩手,就不能不说有入宝山却空手而归之憾了。

在辩论赛中培养的系统性思维,其根本的前提假设就是相对真理多元论的世界
观。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知道”是一个核心的认识。老子说“知不知,尚矣;
不知知,病矣。”(《道德经》)只有任何时候都记住这句话,才能记住自己任何
时候对问题的认识都还远没有达到可以心安理得地说“这是正确的”的时候。只有
这样,我们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去进行更深入的,更系统的思考。也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时刻把“尊重”二字摆在心中,在不断求得自我增进的同时,始终对不同的见
解,对旁人保持一颗宽容友善的心。而这也是在提醒了我们常常不得不根据缺乏确
实性的或然性而行动之后,洛克指出的相对真理多元化意识最重要的意义:

“(这点的正当运用就是)相互间的宽厚和容忍。人们纵非全体,也是绝大部分
都不可避免地总要抱有种种意见,而并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证明这些意见是正确
的。人们如果在旁人刚一提出自己不能当即回答、指明其缺陷的议论,便弃舍个人
先前的主张,这也要招致无知、轻浮或愚昧等严厉的非难。所以既然如此,依愚见

- 273-
第四章:辩手·人生

一切人似乎咸宜在意见纷纭当中维持平和,守人情与友爱的共同义务。因为我们依
理无法指望有某人竟欣然卑屈地放弃个人的见解,盲目顺从人类理智所不承认的威
信,这样来采纳我们的见解。因为人的意见不管怎样常常错误,但是除理性之外不
会顺从任何向导,也不能盲目屈服在他人的意志和指示之下。

假如你愿意某人转信你的意见,而他是一个未表同意之前先要考究的人,你就得
容他有暇时把你的话再推敲一遍,让他回想起从记忆中消失的事情,审查各个详情
细节,看优点究竟在哪一方。假如他认为我们的议论不够重要,不重新再费那许多
苦心,那也无非是在同样情况下我们自己时常采取的态度:假若旁人竟要给我们指
定哪些点我们必须研究,我们也会怫然不悦的。假如他是一个不问证据、一味相信
旁人意见的人,我们又怎能设想他会舍弃那岁月和习俗在他的心中深深种下的、使
他认为不证自明、确凿无疑的信念;或者舍弃他认为就是得自神本身或得自神的使
者的印象的那些主张呢?试想我们又怎能指望如此固定下来的意见竟会在一个生
人或论敌的议论或威信之前退避三舍?假若他猜疑你怀有私心或企图,尤譬如此—
—人发觉自己遭受恶待时,总要产生这念头。我们正应该悲悯我们相互间的无知,
在一切温和而正派的说服中除去这种无知,不可因为旁人不肯放弃自己的意见,接
受我们的意见(或至少说我们强要他接受的意见),就立刻以为旁人顽固不化而恶
待旁人。在这种场合,几乎可以肯定,我们不接受旁人的一些意见时,其顽固也不
亚于旁人。因为哪里会有这样一个人:他持有无可争辩的证据证明他所主张的一切
全都正确、他所非难的一切全都是错误呢?或者,哪里会有这样一个人:能说他把
所有他个人的意见或旁人的意见全彻底研究过了呢?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匆促无常
的行动和盲目的状态中,没有认识而往往只有极少的根据也必须相信,这点就应当
使我们多勤于精心培养自己的知识而少去约束别人。

……

我们有理由认为,人假使自己多知道一些事理,对他人就少显一分神气”。《人
类理智论》

- 274-
— 附录 —

附录I: 刍议大专辩论赛与政策型辩论赛的不同

附录II: 大专辩论赛赛制汇总与分析

附录III:评判理念示例

- 275-
— 附录 —

附录I

刍议大专辩论赛与政策型辩论赛的不同

对于辩论赛这种形式的研究,历来有竞赛型和政策型(论辩型)两类。二者有很
多共通之处,但也有大量的分歧。只不过由于政策型辩论赛与国会辩论、法庭辩论
有着近亲关系,所以对政策型辩论赛的研究相对更深入一些,而大专辩论赛则相对
少得多。这可能也是站在政策型辩论赛角度的很多人觉得大专辩论赛很多地方设置
极不合理的原因。

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进一步明晰大专辩论赛的一般理论。

根本假设的不同 

大专辩论赛和政策型辩论赛各种不同的表现归根到底是二者核心假设的不同。

政策型辩论赛的形式由国会辩论和法庭辩论演化而来。而国会辩论是为了确定
一项政策动议是否要被通过;法庭辩论是为了判断双方当事人各自应该因为该事
件而获得什么样的权利以及承担什么样的义务。简单地说,它们都是为了解决一个
现实问题。而且这种解决必须是即时性的。国会辩论必须做出表态:动议是否通
过;法庭辩论必须做出宣判:哪一方胜诉。

因此政策型辩论赛也不自觉得的继承了这个根本假设:辩论双方是要在现在就
解决一个问题。

正是因为这个根本假设,国会辩论和法庭辩论都发展了“举证责任归属”和“推
定”理论。比如假设国会辩论的两方议员都没有能让议会觉得有绝对充足的理由,
那么会判决“维持现状”。对应在政策型辩论赛中,如果正反方打成平手,就是判

- 276-
— 附录 —

反方获胜——因为辩论赛把“让动议通过”的义务交给了正方,如果正方未能成功
地让动议通过,就是反方获胜。

然而事实上,政策型辩论赛和真实的国会辩论、法庭辩论的根本不同就在于辩手
是没有现实能力和权力去“解决问题”的。因此,为了让这个漏洞不至于引起对辩
论赛形式的质疑,政策型辩论赛引入了“强制认可权”的规定。即辩论双方在假设
上被赋予将任何政策立法并付诸实施的权力(甚至包括修宪的权力)。

更进一步的,对于法庭辩论来说,是不存在“强制认可权”的——没有人听说过
哪个律师在法庭上说:“这是法律设置的问题,我们不能按这条现行法律来处理。”
如果对全国律师辩论赛还有印象,那应该记得有关医院没有违规采集病人家属的
血,结果耽误救治时间造成病人死亡的那个案例。法律规定了不能违规采血,没有
救人的医院不承担法律责任;法律规定了安乐死是违法的,那法院就只能判一个为
病人实施安乐死的医生有罪。这就是法庭辩论的核心假设:现行法律政策的当庭不
可质疑性。之所以要设置成这样,原因很简单——要想能当庭解决这个问题(案件),
就必须建立一个当庭不容质疑的、人人都得遵守的法律制度体系。如果允许质疑,
那就没办法宣判了。事实上法庭上的“无限期休庭”就有很多是出于没有合适的法
律体系来参照办案。

如果回忆一下相对真理多元论、认识世界的宇宙模型就会想到:辩论赛正反方
体系皆能严格自恰的根本原因是不存在一个“绝对原点”。但现行政策法律的不可
质疑性就等于给定了一个绝对原点。因此法庭辩论的焦点集中于对论据的鉴定,而
且一般来说不会产生当事人是否有罪的控辩交锋。而大专辩论赛则不承认任何绝对
原点——即可以确认的绝对真理——的存在。法律规定安乐死不合法,要判某位医
生有罪,如果没有证明医生没有为病人实施安乐死的证据,那本事再大的律师也只
能试图为当事人减刑。而大专辩论赛要讨论的就是“安乐死应不应该合法化”——
根据强制认可权原则,如果不应该,那就直接废除这项法律。至于这个废除是否能
得到全国人大或其他立法机构的支持那是不加过问的。从辩题用语上就可以看出,
辩题多用“应该不应该”,而几乎不用“是否合法”。

- 277-
— 附录 —

政策型辩论赛从国会辩论、法庭辩论发展而来,因此也假设了“即时解决问题”
可是为什么辩论赛一定要遵守这样的假设呢?或者说,如果政策型辩论赛可以打破
法庭辩论赛的“现行法律政策不可质疑”假设,可以引入“强制认可权”假设,为
什么不可以再放宽一些呢?

事实上大专辩论赛打破的恰恰就是政策型辩论赛最基本的“即时解决问题”假
设。

在《通论》第一章里我们已经提出:大专辩论赛在本质上是对人思考问题过程的
模拟,在形式上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模拟。这里的假设是:辩论赛并不是为了即时
解决问题,而只是即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结果,而认识问题是一个过程。
之所以加“即时”,是因为认识问题的目的还是为了解决问题——只不过不是现在,
而是在将来一个也许现在没有人能够预测的时间。辩论赛并不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事实上以辩手的身份,也根本不可能解决多少问题(这是引入“强制认可权”的
原因)。辩论赛的存在,是因为问题本身很复杂,我们想去更全面地认识它。尽管
所有的瞎子加在一起也不可能把那只大象摸完,但我们想尽力去摸,尽力去认识这
头大象到底长得是什么模样。

事实上从辩题的选择也可以看出来——很多辩题并不是亟待解决的(就算是,恐
怕辩手也是解决不了的)。因此辩手做的只是尽力扩大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信息
域,从而更深入全面的认识这个问题——这就是“求是明理”。也许N多年以会有一
天这个问题会变得亟待解决,而那个时候人们对它的认识会更充分,解决起来成功
的把握更大。

可以从评判中对“论证力”的不同着眼点来理解两者的区别。

正因为政策型辩论赛做出了“即时解决问题假设”所以评委评判的着眼点是双

- 278-
— 附录 —

方哪一方的证据“更”有说服力。比如评判认为专家意见比常人意见更有说服力。
可是专家意见为什么一定比常人意见高?或者为什么一定比少数专家意见高?其
实这是一个假定——为了即时解决问题,进行某项行动而引入的要求。这模拟的是
生活里须要做出某项决策时,专家意见被赋予更高权重。

与政策型辩论赛不同,大专辩论赛虽然也考虑说理,但她的着眼点是“论证”而
非“论据”。大专辩论赛强调的是建立一个论证体系,把观点背后的,支撑观点的
道理——理论与逻辑架构展示给大家。她只考虑论证的自圆其说性,认为所有的论
据——只要不是伪造——都具有同等的证据力。

如果说政策型辩论赛是通过提交不同的证据来扩大观众对于事实了解的信息
域,那么大专辩论赛就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扩大观众对事实背后的“道理”了解
的信息域。

大专辩论赛与政策型辩论赛这一根本假设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二者评判理念的绝
对差异:政策型辩论赛评委评判时的态度实际上传达的信息是“我们认同了……
观点”。这与国会辩论中“本院认为应该……”或者法庭辩论中的“法庭判决……”
都是一样的。如果正反方都不能让评委采信他们的观点,那就“维持现状”——而
这个选择项人为的“推定”给反方。而大专辩论赛中评委意见并不代表“我们认同
了……观点”,而只代表“我们接受了……观点,并且认为他们比对方更好的说明
了他们的道理”。

换言之,政策型辩论赛中的评判结果代表的是对观点的认同,而大专辩论赛中评
判的结果仅仅表示对论证过程的认同——即使不考虑辩论技巧和艺术。

大专辩论赛的说服目标 

我们常说辩论过程中辩手是要“说服”观众和评委。怎么才叫“说服”呢?

- 279-
— 附录 —

先看看两个人彼此辩论或争论,一方把另一方说服的情况。用图可以这样表示:


辩论

从图中可见,甲乙二人对同一问题的意见本来不同,经过一场辩论,乙说服了甲。
那么可以想象,在下面这张图所对应的辩论赛中,也应该是乙获胜了。

辩论赛

评委与观众

用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表示“讨论”这个过程:


讨论

按这样表示,我们可以知道抽签决定立场的比赛,辩手对应的“峰”应该是虚线
的。而以说服要达到的却是“心服”、“信服”,也即有下图:

辩论赛

评委与观众

如果把图中甲的那两条线去掉,恐怕这图形和“欺骗”对应的图将是一模一样
的……

其实打破单峰结构,辩论赛给出的恰恰是在相对真理多元论的空间中求是明理、
认识世界的模型图:

- 280-
— 附录 —

张三

李四

辩论赛
王五

赵六
钱七

在图中我们以实线表示“相信”某种观点,以虚线表示“接受”某种观点。辩论
赛的“说服”实际上是让所有人都能在辩论赛之后,建立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了问
题的“双峰结构”——可能两者都不相信、可能只相信正方、可能只相信反方,甚
至可能原来相信正方的换到了反方、原来相信反方的改信了正方……但更重要的是
每个人都“接受”了正反两种观点。

辩论赛的“说服”,只负责让人“接受”,不负责让人“相信”!

单峰结构是解决问题的需要——如果是双峰的,这个动议是否通过、案件怎么定
夺都没办法进行了。所以只要坚持“即时解决问题假设”,就必须把双峰变回单峰。
这就是政策型辩论赛中各种“推定”之所以必要的原因。而大专辩论赛打破了这个
假设,坦然地承认了双峰甚至多峰结构是人类以有限理性认识无限宇宙的必然情
形,至于解决问题嘛——交给比我们更聪明的瞎子去解决吧,反正今天不解决也没
有什么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坦然承认”具有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它勇敢地告诉每
个人:“我们不知道答案,我们仅仅是在寻找答案。”苏格拉底说:如果神认为我
比其他人知道的都多,那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可是几十年学习的经历和科
学大厦的宏伟让我们错误地以为答案总是有人知道的。辩论赛只不过把这个简单的
道理揭示给了大家:面对众多的答案,我们的智慧还远不能知道谁才是正确的,但
是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去寻找。从这个意义上说,辩论赛并不可能是一个问题的解决,
更不可能是一个问题认识的终结——她仅仅只是认识这个问题的开始。

- 281-
— 附录 —

附录II

大专辩论赛赛制汇总与分析

本附录收集了大专辩论赛中一些赛制,并根据实际比赛情况进行了粗浅分析。

大专辩论赛赛制汇总

(一)新加坡式

1. 各辩论队场上由四位辩手组成。

2. 程序:

(1) 陈词阶段(合计18分钟)

正方一辩 3分钟 反方一辩 3分钟

正方二辩 3分钟 反方二辩 3分钟

正方三辩 3分钟 反方三辩 3分钟

(2) 自由辩阶段(合计8-12分钟)

正方先发言。双方各有4分钟

{注:以后又有两种加强式:“长虹杯”为6分钟;第一届“可蒙杯”
(首
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是5分钟}

(3) 总结阶段(合计8分钟)

反方四辩 4分钟 正方四辩 4分钟

- 282-
— 附录 —

(二)(北大)质询式

1. 各辩论队场上由四位辩手组成。

2. 程序:

(1)陈词、质询阶段(合计30分钟)

正方一辩 陈词,3分钟 接受反方四辩质询,2分钟

反方一辩 陈词,3分钟 接受正方四辩质询,2分钟

正方二辩 陈词,3分钟 接受反方三辩质询,2分钟

反方二辩 陈词,3分钟 接受正方三辩质询,2分钟

正方三辩 陈词,3分钟 接受反方二辩质询,2分钟

反方三辩 陈词,3分钟 接受正方二辩质询,2分钟

{注:质询时间双方共有。}

(2)自由辩阶段(合计6分钟)

正方先发言。双方各有3分钟。

(3)总结阶段(合计8分钟)

反方四辩 4分钟 正方四辩 4分钟

(三)(上海)盘问式(中国名校辩论邀请赛赛制)

1. 各辩论队场上由三位辩手组成。

2. 程序:

- 283-
— 附录 —

(1) 比赛开始前九十分钟,双方队员和领队应向评判团提交一份千字左右
的文字材料,以介绍本队辩论方案:逻辑体系、立场分析、论点处理、
主要论据和对对方立论的分析等有关战略战术。

(2)主席开场,致辞,介绍评判团成员。

(3)主席请反方队员和领队回避,由正方领队向观众宣读〈1〉中所述文字
材料(适当简缩,但至少必须包含破题、己方战略战术、逻辑体系、
论点 处理和双方立场利弊分析)。再请正方回避,反方宣读,规则如
上。

(4)辩手入场。主席介绍对阵双方队员。宣布队员论辩开始。

① 陈词阶段(合计14分钟)

正方一辩 陈词,4分钟 反方一辩 陈词,4分钟

正方二辩 陈词,3分钟 反方二辩 陈词,3分钟

② 盘问阶段(合计3分钟)

正方三辩先提问,10秒;

反方三辩先回答、再提问,30秒; 正方二辩先回答、再提问,30秒;

反方二辩先回答、再提问,30秒; 正方一辩先回答、再提问,30秒;

反方一辩先回答、再提问,30秒;

正方三辩回答,20秒。

以上为第二届“可蒙杯”(第二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
所用的“盘问式”。“凉霸杯”(第三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
所用的“盘问式”如下:

反方三辩提问,10秒;

- 284-
— 附录 —

正方三辩先回答、再提问,30秒; 反方二辩先回答、再提问,30秒;

正方二辩先回答、再提问,30秒; 反方一辩先回答、再提问,30秒;

正方一辩先回答、再提问,30秒;

反方三辩回答 20秒。

③自由辩阶段(合计10分钟)

正方先发言。双方各有5分钟。

④总结阶段(合计8分钟)

反方三辩 4分钟 正方三辩 4分钟

(四)驳难式(“97年首届全国大学生电脑辩论大赛”赛制)

1. 各辩论队场上由四位辩手组成。

2. 程序:

(1)陈词阶段(合计10分钟)

正方一辩 陈词,5分钟 反方一辩 陈词,5分钟

(2)反驳辩阶段(合计4分钟)

以自由辩的形式,依照“反方二辩→正方二辩→反方三辩→正方三辩→
反方二辩→……”的顺序依次发言。每方各累计2分钟。

(3)自由辩阶段(合计17.5分钟)

反方先发言,双方各拥有8分钟时间。某方用时先达4分钟时,双方
共同拥有1.5分钟的暂停时间。之后比赛继续进行,由主持人根据暂停时
情况决定哪一方先发言。

- 285-
— 附录 —

(4)总结阶段(合计8分钟)

正方四辩 4分钟 反方四辩 4分钟

(五)攻辩式I(“98年蓝带杯全国大专辩论赛”赛制)

1. 各辩论队场上由四位辩手组成。

2. 程序

(1)陈词阶段(合计12分钟)

正方一辩 3分钟 反方一辩 3分钟

正方二辩 3分钟 反方二辩 3分钟

(2)攻辩阶段(合计用时7分20秒)

反方三辩依次提出三个问题。对每个问题,正方一辩、二辩、四辩
均可回答,但每人只能回答一次。回答完毕后由正方三辩依次提出三个
问题,对每个问题,反方一辩、二辩、四辩均可回答,但每人只能回答
一次。

每次提问时间10秒,回答总时间1分30秒,如不到1分20秒,则在自
由辩阶段为对方加30秒。

正方三辩作“攻辩小结”:2分钟;

反方三辩作“攻辩小结”:2分钟;

(3)自由辩阶段(合计8分钟)

正方先发言。双方各有4分钟。

(4)总结阶段(合计8分钟)

正方四辩 4分钟 反方四辩 4分钟

- 286-
— 附录 —

(六)3+1式(“99年国际大专辩论会”赛制)

1. 各辩论队场上由四位辩手组成,分为一二三辩和自由人。

2. 程序:

(1)陈词阶段(合计6分钟)

正方一辩 3 分钟 反方一辩 3分钟

(2)自由人第一次发言

双方自由人可以选择是否发言。本次发言和后面的自由人第二次发
言合并计时每方不得超过1.5分钟。如果双方都要求,则首先由反方自由
人发言。

(3)盘问阶段(合计7分钟)

盘问方依次提出三个问题。对每个问题,盘问方须指定对方一辩、
二辩、三辩中某位回答,但每人只回答一次。首先由反方二辩向正方提
问。正方第三个问题回答完毕后,由正方二辩向反方提问。盘问方每次
提问时间10秒,回答方总时间1分30秒。

反方二辩作“盘问小结”:1.5分钟;

正方二辩作“盘问小结”:1.5分钟;

(4)自由人对话阶段(合计4分钟)

由正方自由人先发言,与反方自由人进行一对一的自由辩论。每次
发言时间不能超过30秒。

(5)自由辩论阶段(合计8分钟)

正方先发言。双方各有4分钟。

- 287-
— 附录 —

(6)自由人第二次发言

首先由正方自由人发言,而后由反方自由人发言。和第一次自由人
发言合并计时每方不超过1.5分钟。

(7)总结陈词阶段(合计6分钟)

反方三辩 3分钟 正方三辩 3分钟

(七)攻辩式II(“2000年黄山杯全国大专辩论赛”赛制)

1. 各辩论队场上由四位辩手组成。

2. 程序:

(1)陈词阶段(合计5分钟)

正方一辩 2.5 分钟 反方一辩 2.5分钟

2002全国大专辩论赛加长了一辩陈词,每方3分钟,合计6分钟。

(2)攻辩阶段(合计9分钟)

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5分钟

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5分钟

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5分钟

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5分钟

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1.5分钟

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1.5分钟

注:攻辩中提问方只问不答,回答方只答不问。提问方一次发言时间
不超过10秒,回答方不超过20秒。

- 288-
— 附录 —

(3)自由辩论阶段(合计8分钟)

正方先发言。双方各有时间4分钟。

2002全国大专辩论赛加长了自由辩论,每方5分钟,合计10分钟。

(4)观众提问阶段

从反方开始,观众轮换向双方各提出两个问题。除四辩外其余任意
辩手回答,每个问题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2002全国大专辩论赛改为四辩必须回答其中至少一个问题。

(5)总结陈词阶段

反方四辩 3分钟 正方四辩 3分钟

(八)厦门大学赛制:

1. 各辩论队场上由三位辩手组成。

2. 程序:

(1)陈词阶段:正方一辩—→反方一辩—→正方二辩—→反方二辩。双方
各5分钟。各队可灵活分配两个辩位的用时,但每一辩位不少于
1分钟。

(2)质问阶段:

<1> 正方三辩分别向反方一辩、二辩、四辩各提两个问题,反方逐一
回答。一问一答。(六次提问总时间为1分钟)

<2> 反方三辩分别向正方一辩、二辩、四辩各提两个问题,正方逐一
回答。一问一答。(六次提问总时间为1分钟)

<3> 正方场下队员分别向反方一辩、二辩、四辩各提一个问题,反方

- 289-
— 附录 —

逐一回答。一问一答。(三次提问总时间为30秒)

<4> 反方场下队员分别向正方一辩、二辩、四辩各提一个问题,正方
逐一回答。一问一答。(三次提问总时间为30秒)

<5> 先正方三辩总结;后反方三辩总结。

(3)休场:3分钟

(4)自由辩论:

双方各5分钟。反方先发言。

(5)总结:

反方四辩总结:3分钟 正方四辩总结。3分钟

(九)福州大学赛制:

1. 各辩论队场上由三位辩手组成。

2. 程序:

(1)陈词阶段:

正方一辩发言 3分钟 反方一辩发言 3分钟

(2)对话阶段:

正反方二辩对话(正方先开始)

双方各2分钟,每次发言不得超过30秒。

(3)攻辩阶段:

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一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2分30秒

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一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2分30秒

- 290-
— 附录 —

(每个提问不超过10秒,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

正方二辩进行攻辩小结 1分30秒

反方二辩进行攻辩小结 1分30秒

(4)中场休息:3分钟

(5)提问阶段:

<1>评委先向反方提一个问题,再向正方提一个问题

<2>正方替补向反方提一个问题,反方替补向正方提一个问题

(每次回答时间不超过30秒,双方三辩必须回答其中一个问题)

(6)自由辩论:正方先开始,双方各4分钟

(7)辩驳发言:

反方二辩辩驳:1分钟 正方二辩辩驳:1分钟

(8)总结阶段

反方三辩总结陈词:3分钟 正方三辩总结陈词:3分钟

大专辩论赛赛制分析

(一)新加坡式

[优点]

1. 便于完整地构造理论框架,通过四人“起承转合”的辩论全面阐述己方的立
场观点。

2. 陈词、自由辩、总结的设置,使辩论跌宕起伏、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 291-
— 附录 —

3. 强调默契的整体配合,体现团队精神,具有“流动的整体意识”美。

[缺点]

1. “论”的太多,“辩”的不足。有“背”而来,交锋少,反映不出临场应变
的机智,降低了辩论的激烈性和观赏性。尤其是自由辩常常出现回避问题,
而又不能从根本上避免。

2. 四人队式中一二三辩位置略显重叠。

3. 由“陈词阶段”突然转入“自由辩”,反差太大,有突兀之感。

(二)(北大)质询式

[优点]

1. 一对一“质询辩”地使用有效地加强了对临场应变的机智的要求,增强了辩
论的激烈性和观赏性。易于达到辩论赛“求是明理”的最终目的。尤其是从
根本上扼制了“回避问题”这一令广大辩论爱好者深恶痛绝的现象。

2. 从一开始就把“辩”和“论”捆在一起,加快了节奏,使转入自由辩不再显
得突兀。又提高了“论辩比”。

3. 可以制造“连环扣问题”,将辩题作更深层次的探讨。

[缺点]

1. 减少自由辩时间,使辩论的激烈性和观赏性降低。

2. 陈词—质询环节太多,略显拖沓。

3. 过于强调单兵作战能力,忽视了团队精神。

- 292-
— 附录 —

(三)(上海)盘问式

[优点]

1. “教练陈词”的设立起了“导看”作用,有利于评委对双方作战意图和思路
的了解,便于准确打分;更有利于观众把握辩论进程,调动起思考辩题的热
情,极有效地避免了“看热闹看不出门道”的情况。

2. “3+3”的阵容使辩论赛显得简练活泼,不再冗长沉闷。

3. “盘问辩”的设立强调了单兵作战能力,有助于展现个人风采。同时在一定
程度上避免了“回避问题”,增强了辩论的激烈性和观赏性。

4. 大大增加了“辩”的容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缺乏交锋,乱七八糟”(俞吾金)的局面。

5. 既重“个人风采”,又重“团队精神”,二者融为一体。

[缺点]

1. “盘问辩”时间短,当一方提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时,难以用简明扼要的语
言加以回答。而如果判失分,会引起辩手故意问这类问题;如果默许回避,
又妨碍了问题深入讨论。“盘问辩”是各人轮流发言,又只进行一轮,因此
问题往往事先准备好,难以制造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合的“连环扣问题”,不
易将辩题作更深层次的探讨。而一旦进入自由辩,又可能出现“回避问题”。

2. “盘问辩”在“自由辩”之前,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因为在“自由辩”
之前,很多问题不曾展开,双方不易把握对方的底线,因此不易抓住辩论的
焦点,只能照本宣科。不利于辩论的深入。

{注:2001年后,名校邀请赛又设置了新的赛制,包括引入小品表演等。由
于对此赛制没有看到实战效果,所以未予分析。}

- 293-
— 附录 —

(四)驳难式

[优点]

1. 4分钟的反驳辩加上8分钟的自由辩大大增加了“辩”的容量和质量,具有极
高的“论辩比”。增强了辩论的激烈性和观赏性。

2. 非常注重整体配合。

3. “暂停”的设立使本方辩手在场上可以讨论,从而可以更容易地抓住对方的
漏洞,把握辩论的焦点。有利于辩论的深入。

[缺点]

1. 反驳辩、自由辩都是反方开始,而总结陈词也是反方最后一锤定音,既先发
制人,又盖棺定论。过于对反方有利。

2. 过于注重整体配合,忽视了个人单兵作战能力。

3. 由“陈词阶段”突然转入“自由辩”,反差太大。

4. 仍旧含有论多辩少、有“背”而来、回避问题等现象。

(五)攻辩式 I

[优点]

1. 8分钟的自由辩加上8分钟的攻辩大大增加了“辩”的容量和质量,具有极高
的“论辩比”。增强了辩论的激烈性和观赏性。

2. 攻辩时可以设计“连环扣问题”;“攻辩小结”使评委和观众能更清楚所问
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有利于辩论的深入。

3. 强调了单兵作战能力,有助于展现个人风采。同时注重了整体配合。

4. 较有效地避免了“回避问题”,增强了辩论的激烈性和观赏性。

- 294-
— 附录 —

[缺点]

1. 不能避免有“背”而来。

2. “攻辩”在“自由辩”之前,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因为在“自由辩”
之前,很多问题不曾展开,双方不易把握对方的底线,因此不易把握辩论的
焦点,只能照本宣科。不利于辩论的深入。

(六)3+1式

[优点]

1. 整体立论一次性完成。

2. 每方陈词后对方都有一次“破”的机会(自由人第一次发言)。

3. 既有单兵作战,又强调整体配合。

4. 兼容了攻辩式中“连环扣问题”与“攻辩小结的优点”。

5. 自由辩后,双方在总结陈词前仍各有一次机会从整体上反驳对手。这不但是
在对对方整体结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而且为总结陈词的辩手留出了时间,
辩手有时间使总结陈词的内容与现场更相符合。

[缺点]

1. 自由人游离于整体之外,辩论赛形成两个平行进程。

2. 陈词时间短,立论不容易展开。

3. 回避问题现象仍然存在。

(七)攻辩式 II

[优点]

- 295-
— 附录 —

1. 立论框架一次性完成。00年时一辩陈词时间过短,02年有所改进。

2. 两轮攻辩可以使辩论层层深入。并且这是在自由辩之前进行的,使辩论赛的
清晰性有了提高。

3. 一对一攻辩有效防止了回避问题。

4. 攻辩小结总结了攻辩对立论的展开和对对手的反驳,有助于自由辩更清晰
地展开。

5. 观众提问加强了互动。同时给四辩以修改陈词,以更符合现场情况的机会。

[缺点]

1. 陈词时间短,立论不容易展开。

2. 观众提问通不过的情况会影响比赛连贯性。

3. 四辩有被架空的感觉。

(八)厦门大学赛制

[优点]

1. 立论时间较为充足,而且灵活性较大,使辩论队有可能根据他们对辩题的独
到理解而采取更强调证明或更注重辩驳的策略。

2. 参加辩论过程的队员人数相对其它赛制有所增加,同时场下队员相对于场
上队员易有更多冷静,能够给予场上队员以后续提示,协助参与比赛,给对
手的考验也更大些。

3. 增加中场休息,场上的辩手可以在此时针对辩论的实际进行的状况通过商
议作出协调和相应的调整,并减缓辩论双方在总结这一环节的不对等,也使
评委对比赛结果的判断更为从容些。

4. 攻辩阶段较长,有助于较为深入地讨论辩题,较为有效防止了回避问题。

- 296-
— 附录 —

[缺点]

1. 场下队员提问未经评委讨论通过,可能造成提问质量不高。

2. 赛制灵活性较大,前两个阶段对于新手较难把握。

(九)福州大学赛制

[优点]

1. 调整为三人制,人员安排更为紧凑,辩位功能更为明确和平均,避免过去辩
位职能重复和不均衡现象。

2. 辩与论的时间安排更为均衡,以及每个辩位的发言时间比以往模式亦更为
均衡,不至于出现辩位失调,机会不均的弊端。突出了每个辩位的独特性,
有利于不同风格的辩手都有发挥潜能的空间。

3. 攻辩时间延长,易深入讨论辩题,陈词选手负责解释本方立论,三辩未参加
前两阶段,易于思考并质疑。

4. 评委介入比赛过程中,对于严重违背辩论赛“求是明理”宗旨的行为能够积
极进行评判,迫使参赛队不敢将立论建立于错误的逻辑与事实之上,有利于
辩论赛的健康发展。

5. 替补提问增加了参与人数,比观众提问质量更高,并可给予场上队员后续辩
论的提示。

6. 增加中场休息,场上的辩手可以在此时针对辩论的实际进行的状况通过商
议做出协调和相应的调整,也使评委对比赛结果的判断更为从容些。

[缺点]

1. 二辩辩驳发言功能与总结陈词前半部分功能有所重合,与原先的“针对自
由辩论进行整体反驳” 设计有所差距,不易于把握。

- 297-
— 附录 —

2. 赛制对于辩手水平要求较高,初学者不易领会和灵活应用。

3. 评委介入,容易把自己的意见带入辩论评判,有违“白纸典范”。

- 298-
— 附录 —

附录III

评判理念示例

廖元豪(东吴大学):

我认为辩论乃是政策之选择,所以在一场辩论赛中,要想获胜的一方必须证明其
立场所支持的政策是较值得为社会所采行的。又因为在单辩题制之下,正方必须支
持辩题之成立,所以正方若欲获胜,应证明:

现行之体制内,存在着一个严重而须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消弭这个问题
乃是一个正当的目标。

上述之问题,有着一个因素,使得问题不容易被克服。亦即:正方必须充分
地说明问题的原因所在。

正方所提出之方案,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也就是说,这一方案是可行且能够
解决问题的。当然,依此,该方案应该有着起码的、可辨视的制度设计,而
不只是空口说说而已。

正方之方案将带来较大之利益(比起不做此方案,或是反方的立场)。亦即:
正方之方案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利大于弊)

正方若能证明以上四点,则可获胜;否则反方即可获胜。至于能否证明,则系于
其是否能够有充分的证据、合理之推论来说服我其方案乃是一较佳之选择。我将尽
可能以“一般人之理解力及判断力”作为审查证据与推论之基准。

技术上而言,诚恳、有充分准备且论点坚强之辩论选手会在我的评分单上得到高

- 299-
— 附录 —

分;而巧言令色“却”不知所云的表达方式在我这儿拿不到什么分数。一切所谓的
“辩论技巧”皆以论点是事能充分且适当地表达为基准。

最后补充说明:正方之方案必须支持辩题;而反方则应否定辩题。至于有关合
题性之争议裁决,由主张者负举证责任。

注:

廖元豪,东吴大学法律系助理教授。本材料引自《认识辩论》(游梓翔)。这个
评判理念是基于政策型辩论与单辩题的。关于政策型辩论赛和大专辩论赛、竞赛型
辩论赛的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评判理念等方面的不一致可参考附录I《刍议大专辩
论赛与政策型辩论赛的不同》。

- 300-
— 后记 —

写在最后的话

愿听逆耳之言不作违心之论

是乃立身之道长为砭世之箴

——玉泉夏公亭联

- 301-
后记:写在最后的话

写在最后的话

辩论是一项很奇妙的运动。对于爱上这项运动的人来说,她可能会带来无穷的祸
患。但如果一个人完全抛弃她,却又会失去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所需要的很多重要
素质。这的确有些像司马穰苴当年对治国用军所说的话:“国虽大,好战必亡;天
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第一》)这个“亡”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
式在辩手身上出现可以自由去想象,不过其效果肯定都一样——让人生不如死、活
并痛苦着、连“满清十大酷刑”也不过如此……

但即使如此,辩论还是一项可以带给人巨大财富的运动。只不过对于每位热衷于
辩论赛这项活动的人都应该记住“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

可能有人会觉得像兰风、梅骨、剑胆、琴心等等这些目标太难以达到。的确如此,
目标其实也并不是用来到达的——它只是提醒人不断进取的工具而已。美国波士顿
凯尔特人篮球队的传奇灵魂人物罗素(Bill Russell)有保留自己评分卡的习惯。他在
打完每一场球之后,用一张满分为100分的评分表为自己评分。在他的篮球生涯中,
他从来没有得过65分以上。如果依照我们很多人以目标为终点的思考方式,我们会
将他看作落魄的失败者:“可怜的罗素,打了1200多场的球赛,从来没有达到过自
己的标准!”然而,就因为他拼命要达到自己的标准,他成了最杰出的篮球运动员。

愿景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愿景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在整部《通论》中,没有提到诸如辩手的素质、辩论兵法的运用应该如何去锻炼—
—特别是如何在不打比赛的时候锻炼。这并不是疏忽,而是因为这些锻炼实际上就
是按照辩论之道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简单的小事。风度、气度、心态、精确打击、

- 302-
后记:写在最后的话

太极力、系统性思维等等其实并不可能仅仅通过一两场辩论赛而加以确立,辩手只
有从生活中诸多简单的小事中不断地修炼,才能达到高手的境界。

从这些简单的小事可以培养出高手,其背后的原因是,做好生活中那些简单的事
情其实并不那么简单。虽然那可能只是在食堂打饭时对大师傅说一声谢谢,可能只
是读书时的一段反思,可能只是在深夜无人的马路上少闯一次红灯……

可是什么样的事情算简单呢?中国人说“十拿九稳”的事够简单了吧。那么就假
设做成功的概率是90%吧。那么把两件这么简单的事做好的概率就是81%,三件是
73%,四件是66%,五件是59%,六件是53%,七件就只有48%了。如果把这七件事
打个包看成一件事,那就意味着做好的概率只有48%——做成的机会连一半都不到
的事情还能算简单吗?而我们在生活中面对的“简单”的事何止七件?

所以海尔CEO张瑞敏先生有两句至理名言:什么样的人叫不简单?把每一件简
单的事都做好的人就叫不简单;什么样的人叫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做好
的人就叫不平凡。

辩论在某种程度上和武术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可能仅仅是一个用口,一个用
手。李连杰主演的电影《精武英雄》中,“日本第一高手”船越文夫挑战陈真。两
人在比武前就有一段对话:

船越文夫:“年轻人,告诉我最强的拳是什么拳?”

陈真想了想,踢起一块石头用右手接住,左手一拳把石头打得粉碎:“把全身的
力量集中在一点爆发出来。就是最强拳。”

“哎哟……”船越文夫吹了声口哨:“打得蛮好看的嘛。可是我从来就没见过石
头会打人。要知道我们的对手是会动的人。”说着左手一挥,指尖如剑已把随风飞
过面前的一张纸钱削成了两半。

辩论赛也是一样。所谓“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到一点,然后爆发出去”就像那些只
强调立论、强调实打实的辩手。这种打法虽然精彩、强劲,但终究没有达到最高的

- 303-
后记:写在最后的话

境界。因为你想实打实、硬碰硬,对手未必和你打、和你碰。因此这种辩手面对那
些“玩虚的”的对手可能会很憋气。所以要对付“会动的人”,辩手要学会“避实
击虚”。当然,避实击虚不是不讲道理,而是强调如何去讲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避实击虚”在太极拳的“阴阳诀”里有很好的说明:“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
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里何须愁?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
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阴阳”二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辩证法思想的核心。万物都分阴阳。拳法中的阴
阳包含正反、软硬、刚柔、伸屈、上下、左右、前后等等。散手以吞法为先,用刚
劲进击;合手以吐法为先,用柔劲陷入。“正”是四个正面,“隅”是四角。临敌
交手,务须以我之“正”冲敌之“隅”。倘若正对正,那便是以硬力相拚。若是以
角冲角,拳法上叫做:“轻对轻,全落空”。所以必须以我之重,击敌之轻;以我
之轻,避敌之重。

“避实击虚”说得简单,但要做到却很困难。其难点在于“精确打击”。太极力
决不是不强调精确打击或者与精确打击相平行的,而是在精确打击的基础上更深一
层的要求。如太极拳“乱环诀”所言:“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
深入乱环内,四两拨得千斤动。手脚齐进竖找横,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
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太极拳的胜负之数,就在于找对发点,击准落点。

辩论和武术一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他们都强调顺从他人——因为“顺人”乃
是天道。辩论必须在理解他人意思的基础上表达不同意见。那种故意曲解他人意思
的反驳,最易被人重新用原意逼回。观众只要一明白了对方的原意,那曲解人意者
非吃亏不可——有谁喜欢自己说的话被人曲解?既然对方是代表观众在发言,那曲
解人意便如曲解观众之意。即使因为对方不能立即指明原意而能伤敌,也往往使自
己受害——不在场上,就在场下。辩论者在生活中受人不敬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

不懂得这层道理的辩手恰如那些“以我为主”的练武之人。只讲以己之力对抗他

- 304-
后记:写在最后的话

人、带动他人,而不能以他人之力带动他人,从而“用意不用力,令对手其根自断”。
武林高手强调“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从身能从心,由己仍从人。由己则滞,
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方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差;权彼来之长短,毫
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而辩论高手——沟通高手——强调顺他人之意来
理解,来讨论。禁曲解、防误解,让自己表达的意见与对方完全一致,从而引得他
人自行思考其观点背后的隐含假设或不合理之处,最终用对方自己的道理来说服对
方自己。

既然以武功比喻辩论,那就不能不提网上常说的“剑宗”、“气宗”之争。这二
者看似冲突,其实并非水火不容。“剑宗”也好,“气宗”也罢,其实如果练到最
高境界都是一样的。独孤九剑属于“剑宗”还是“气宗”其实并不那么容易确定。
风清扬、令狐冲所用如果算是“剑宗”,那杨过跟着一只大雕根本没有能学那些“破
X式”,估计只能算“气宗”?那独孤求败自己应该算是哪一宗呢?

所以“剑宗”和“气宗”不过是同归的殊途。如果要比较二者谁更合适,不是看
最高的层次辩手是哪一宗,而是看在前进的道路上,选择不同道路的辩手会付出些
什么,得到些什么。“剑宗”所走的路,简单易行,但可能——也仅仅是“可能”
——产生大的副作用,而且所得的只是胜利,难以有能让人一生得益的收获。而“气
宗”修炼方法较为繁难,但不易有什么副作用。所得到的也不仅仅是胜利,而是能
伴其一生的财富。二者只不过按照不同的价值观给出了各自认为更有价值的平衡
点。就如一个寓言所说:上帝让每个人选择自己一生的道路。有人选择了一路上轻
轻松松,但少有收获;有人选择了大付出、大收获。但几乎所有人走完一生回到上
帝面前时都有同样的感觉——既有些兴奋,也怅然若失。其实对于不同的人来说,
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定一致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每个人的选择
都不能因为其个人的价值观而说是错的。在这个意义上,辩手如何选择是他自己的
事。

但不管是“剑宗”还是“气宗”,作为武功同样不可违背的是“武学之道”。武

- 305-
后记:写在最后的话

功是要击倒对手,但并不是只要能击倒对手的都是可取的方法。《精武英雄》里,
陈真和船越文夫进行决斗,但当船越的眼睛被灰迷住的时候,他并没有继续进攻。
他不但硬生生地把已经击出的一拳收了回来,还主动提出双方蒙上眼睛继续比武。
即使是在生死搏斗中也要这样去做的原因是,练武之人比武功本身更重要的是“武
德”。而武德体现的,其实正是武术之道。

武术之道的重要性,在于他是超越每个练武之人,而又把所有练武之人统一到一
起的东西。一个人练武不成只是他自己的事,但如果因为很多人练武背离了武术之
道,那么整个“武林”都会被那些不明就里者不齿,而“武术”也就不可能得到他
人的尊重而被称为“国术”了。在这个意义上,辩手如何选择又不是他自己的事。

所以《通论》并不是强求辩手如何去做,而是希望辩手能够在明确辩论之道,在
不损害其他爱好辩论的人,不损害辩论本身的前提下,做出自己的选择。只不过作
为老辩手,有义务把这些都向新队员阐述清楚。新队员对于辩论赛的认识是从老队
员那里学来的,他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将打上老队员对他们的烙印。对于那些正处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期,处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力量时期的辩手,这几
年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他下半辈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既然在这一过程中,老队员对
他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那老队员也就应该记住“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辩论赛的评委。

当船越文夫和陈真比完拳后。两人又有了一段精彩地对白。

陈真:“技击的目标是讲求击倒对方啊。”

“你完全错了。”船越文夫摇摇头:“年轻人,我告诉你,要击倒对手最好的方
法就是用手枪。”说着他用手比划了一下。“练武的目标是要将人的体能推到最高
极限。如果你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要了解宇宙苍生。”

- 306-
后记:写在最后的话

陈真若有所思。

“在日本比我武功高的人还有很多。”船越文夫转过头看着远方说道。

“船越先生,你不是日本第一高手吗?”一旁的光子觉得很奇怪。

船越文夫笑了笑没有说话。陈真接了上来:“船越先生的武功第一,是他的武功
修为,而不是他的杀人伎俩。”

的确,武学也好,辩论赛也罢,都是提升自身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希望当我们的
辩手被称为“优秀辩手”、“最佳辩手”甚至“XX辩坛第一高手”的时候,指的都
是他们的辩论修为,而不是他们的斗嘴伎俩。

- 30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