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Machine Translated by Google

全球环境科学杂志  2  (2)  2021:
5‑7
页  |  5个

全球环境动力学杂志  (JGED)
JGED  网站上提供的目录:  https ://jurnal.uns.ac.id/jged  ISSN:
2774‑7727

诗巴丹岛与利吉丹岛争端案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国家
Ratna  Maydhinaa和  Taufik  Hidayata*

a环境科学,
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院,
Universitas  Sebelas  Maret,
印度尼西亚

抽象的。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是位于婆罗洲(Borneo)
大岛附近的岛屿,无人居住。
这两个岛屿的争端源于1967年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一次技术会议上的海洋法
会议。
不明确的国家边界和领土、 区域和地位国际利益以及经济利益是其根源之一。 纠纷。
解决这个纠纷用的是什么方法, 就是通过国际法庭。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也
准备了将提交的证据。这一争端案件最终通过国际法院得到解决。 国际法院的判决结果是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的所有权被马来西亚拿下。

关键词:
海上边界、
海上边界争端、
国际法院、
诗巴丹岛和利吉丹岛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1  年  6  月  21  日; 修订日期: 2021  年  6  月  30  日;接受日期: 2021  年  7  月  12  日; 在线提供: 2021  年  7  月  31  日如何引用这篇文


章:  Maydhina,  R.,  Hidayat,  T.  (2021)  The  Dispute  Case  of  Sipadan  Island  and  Ligitan  Island  by  Countries  of  Indonesia  and  Malaysia。
全球环境动力学杂志, 2(2),  5‑7。

它的领土边界。
两国随后同意宣布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处于现状状态。
一、
简介

印尼和马来西亚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争端案是一起侵占位于印尼和马来西亚之间 然而,
马方正在建设一个由马来西亚私人团体管理的新旅游胜地。
因为大马理解现状是

的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的案件。
诗巴丹岛  Ligitan  Island  是一个小岛。
印度尼西亚的领 在争端结束之前一直在大马的管辖下,
而印尼方面的意思是,
在这个状态下就意味着在

土是一个群岛国家,
幅员辽阔,
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是无价之宝。 这两个岛屿的归属问题得到解决之前,
这两个岛屿的地位是不能被占领或占领的.

在西巴丹岛这个面积只有  4  平方公里的岛屿上,
马来西亚建造了近  20  个住宿点作
激起多方合法和非法使用它。
与印度尼西亚海域直接接壤的国家有十个,
分别是马来西
亚、
新加坡、
泰国、
越南、
巴布亚新几内亚、
澳大利亚、
帕劳和东帝汶。
由于许多国家直接与 为旅游景点。
同样认为自己拥有这些岛屿的印度尼西亚政府立即向吉隆坡发出抗议,

求进行开发以阻止这种情况。
原因是诗巴丹和利吉丹还在争端中,
归属还没有定论。  
印度尼西亚接壤,
这将有可能引发冲突(Yusnita,
2018  年)。
由于在确定国家间大陆架
边界时适用不同的原则,
可能会出现争议,
从而导致可能导致争议的重叠区域 1969年马方在划定大陆架边界时,
单方面将两岛列入国家地图(Juwana,
2013)。

(Widiyanta,
2010)。

自1969年以来,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政府就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的归属问题发

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争端是印尼和马来西亚为保卫一国领土而发生的争端。
殖民时 生争端。
随后,
1997年5月31日,
两国同意通过法律途径或通过国际法院(ICJ)
或国际法

期荷属东印度政府与英国发生争执,
英国政府制定了保护海⻳的条例(Turtle   院(Tuhulele)
解决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的归属纠纷。 ,  2011).  1997  年  5  月  31  日,

Preservation  Ordinance),
并向岛上的海⻳养殖户征税,
岛上有一座灯塔“英国建 国就“将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之间关于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的主权争端提交国际法
院的特别协议”
达成一致。
该特别协定随后于  1998  年  11  月  2  日通过联合信件提交给国
造”
的字样。
后来遭到荷属东印度政府的反对,
因为荷属东印度认为他们拥有该岛。
际法院。
特别协定中提出和要求的主要问题是由国际法院决定谁是主权国家

1967年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争端事件出现,
当时两国在一次关于海洋法的技术会议
上,
显然每个国家都将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列入其中。

*通讯作者:  taufik_dt@student.uns.ac.id
Machine Translated by Google

全球环境科学杂志  2  (2)  2021:
5‑7
页  |  6个

根据印度尼西亚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的协议、
证据和文件,
在诗巴丹岛和利吉丹岛拥有 问题的解决转向使用国际法庭。
国际法院是设在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司法机构,
其任务是
主权。 以非暴力方式解决争端案件

这场冲突始于1967年印尼和马来西亚举行海洋法技术会议,
但分歧在两年后的
1969年开始升温。  1969年9月22日,
印尼和马来西亚在吉隆坡确定大陆架边界。
两国代 方式。

表团在苏拉威西海大陆架问题会谈中,
均声称诗巴丹岛和利吉丹岛为其领土的一部分。
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是位于望加锡海峡的岛屿, 与东加里曼丹和沙巴(东马)接壤。
距离Sebatik岛东海岸约64公里,
北部为马来西亚领土,
东南部为印度尼西亚领土。
利吉
诗巴丹岛和利吉丹岛的主权声索问题自1967年两国在印尼和马来西亚举行海洋法技术
坦岛距马来西亚沙巴大陆海岸约34公里21海里,距沙巴迪岛东海岸约93公里57.6海里。
西巴丹岛面积10.4公顷,
利吉丹岛7.9公顷。
从此,
印度尼西亚与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的争 会议以来就已经出现。
会议期间,
印度尼西亚强调其领土边界包括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
但是,
马来西亚反对印度尼西亚的声明,
因为根据马来西亚的说法,
这两个岛屿是。  1969
端开始了。 两国都有各自的弱点, 即印度尼西亚在政府法规代替法律中不包括这两个岛
年9月19日,
印尼和马来西亚在关于大陆架边界的谈判中,
首次就两个有争议岛屿的归属
屿,
Perpu  No.  1960  年关于印度尼西亚水域的第  4  号法令。
另一方面,
直到  1970  年代,
问题进行了谈判。
考虑到在第一次谈判中没有达成令双方满意的协议,
随后两国同意西
马来西亚才在出版的地图中包括这两个岛屿。
巴丹岛和利吉丹岛处于两国所指的现状,
不允许它们在该海域开展活动。
两个岛屿。

双方在1991年、
1992年、
1994年、
1996年都进行过谈判,
但都没有取得让两国都满意的
结果。
同年,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同意寻找替代解决方案,
最终将岛屿争端案提交国际
法院(Tri,
2019)。

印尼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就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进行了谈判。
双方同意在现状中建
立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

1969年9月22日,
双方达成谅解备忘录(MOU),
规定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现状,
即不得 3。
结果与讨论
被印度尼西亚或马来西亚任何一方侵占、
占领或利用。
然而,
在  1979  年,
马来西亚违反了
持续的冲突使印度尼西亚只能邀请
该协议,
制作了一张新地图,
将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纳入马来西亚的一部分,
并向几家私
营企业家发放开展旅游活动的许可证。
马来西亚建造了度假村、
别墅和几个住宿场所。
从 马来西亚通过《友好合作条约》
解决。
由东盟成员国外交部长组成的东盟主持下的机
印尼方面来看,
这违反了声明两岛保持现状的协议。 构。

但是,
在马来西亚方面,
他们拒绝了,
因为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卷入了Batu  Puteh岛的争
端,
因此马来西亚认为如果东盟高级委员会解决此案将导致失败。

起初印度尼西亚不想将此案提交国际法院,
但在  1998  年,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政
府将此案提交国际法院。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于  1997  年  5  月  31  日在吉隆坡签署的
协议中说明了将利吉丹岛和西巴丹岛问题提交国际法院的决定。
两国于  11  月向国际法院
2.方法 提交了联合通知1998  年第  2  号,
实质上是要求法院根据条约、
协定和各方提交的其他
证据就两岛的主权作出裁决。

根据  1891  年  6  月  20  日英国和荷兰之间的公约,
印度尼西亚提交了证据证明该岛
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单一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1891  年公约规定了荷兰与婆罗洲岛上国
家之间婆罗洲岛上边界的确定

无花果。  1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地图

西巴丹岛和林吉丹岛的争端最初是通过谈判解决的。
谈判是在不通过司法程序的
属于英国的保护国。
情况下解决当事方之间争端的一种努力,
目的是在更加和谐和创造性的合作的基础上达
此外,
印尼还声称印尼拥有这两个岛屿的权利,
其依据是印尼是拥有利吉丹岛和西巴丹岛
成相互协议。
在这种情况下,
各方在以合作和开放的方式认真讨论他们面临的问题时直
权力的布隆甘苏丹的继承人。
印度尼西亚还提交了荷兰和印度尼西亚展示的有效占领证
接相互打交道(Emirzon,
2001)。
然而,
在谈判过程中没有做出决定,
因此
据,
作为证明印度尼西亚(或荷兰)
对利吉丹岛和西巴丹岛存在权力的依据。
印度尼西亚
提出作为证据的有效占领形式是荷兰人

©  JGED  –  ISSN:
2774‑7727。
版权所有
Machine Translated by Google

全球环境科学杂志  2  (2)  2021:
5‑7
页  |  7

1921年的海军巡逻和印尼独立后的印尼海军。
印度尼西亚还将利吉丹岛和西巴丹岛周围 从最远  3  英里的海滩点没有到达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Hendarwati,
海域的渔民活动作为有效占领的证据。 2015  年)。在  17  名国际法院法官中,
16  人支持该决定,
只有  1  人反
对。
国际法院将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的主权授予马来西亚,
这无疑催生了改变印度尼西
马来西亚根据苏禄苏丹与英国之间的协议提交证据证明这两个岛屿是马来西亚的 亚和马来西亚基线配置的可能性。
印尼的基线不再以这两个岛屿为起点,
可主张的海域
一部分,
后来在苏禄苏丹从英国独立后成为马来西亚领土。 将发生变化,
趋于缩小。
与此同时,
马来西亚以这两个岛屿为起点,
将导致可主张的海域
向南扩展。
因此,
印尼马来西亚边界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敏感问题。

马来西亚也以有效占领为由提出索赔。
马来西亚提供的证据包括英国控制和管理海⻳和收集海⻳蛋,
1933年在西巴丹岛建立
鸟类保护区,
以及殖民当局在两岛上建造灯塔。  1960  年代的英属北婆罗洲,
当时由马
来西亚政府定期维护。

4。
结论

国际法院驳回了印度尼西亚关于  1891  年公约的第一个论点。
法院认为,
1891  年公 1969年9月22日,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吉隆坡举行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之
约无意划定 间的利吉坦岛和西帕达岛争端可以得出的结论如下。
在苏拉威西海大陆架谈判期间,

国都声称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各自为政。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同意,
为解决西巴丹岛和
群岛以东领海的边界
利吉丹岛之间的领土争端,
通过国际法院解决。
马来西亚在领土争端案中获胜,
西巴丹岛
加里曼丹岛和塞巴蒂克岛或规定对其他岛屿的主权。
因此,
印度尼西亚关于  4o  10   LU   和利吉丹岛落入马来西亚势力范围。
印尼战败的原因是印尼缺乏可以证明的历史数据和
线是分配线的论点被驳回。
国际法院也驳回了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继承要求。
两国 证据。
都被认为无法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布隆甘苏丹或苏禄苏丹控制了这两个岛屿。

在这种情况下, 印度尼西亚无法证明符合这些标准的荷兰或印度
尼西亚行动的存在, 而且印度尼西亚在  PerPu  No.  中不包括利吉丹岛 表明荷兰人也有意愿和行动使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成为殖民者的遗产。
和西巴丹岛。  1960  年第  4  号。
国际法院认为

正义,
马来西亚的行动“无论是以自己的名义还是作为大不列颠的继承国,
数量不多,

性质多样,
包括立法、行政和准司法行为”。 参考

埃米尔松, 乔尼。  2001.  外国争端的替代解决方案。
雅加达: Gramedia。  Hendrawati,  M.、Napang,  M.、
Muchtar,  S.  和  
2002年12月17日,
国际法庭授予马来西亚对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的主权。
在国际法 Judhariksawan。  2015.  作为领土收购方式的有效处理: 诗巴丹岛  ‑  Ligitan  的案
院的判决中使用有效的依据 例分析。 哈桑丁法律评论。  1  (2),  242  –  264。

Juwana,  H.  2013。
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所有权纠纷的解决。
法律与发展。  1:
111‑122。
具有更强有力和更可证明的证据的占领主张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历史证据,而历史证
据往往更难以证明。国际法院的判决将主权交给了马来西亚,
因为马来西亚在管理上更 三  DL。  2019.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海洋边界争端(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案例研究:

度尼西亚视角。 法律全景杂志。4(1):
1‑10。
具优势,
并提供了马来西亚在该岛拥有权力的证据。
印尼战败的原因是印尼缺乏历史和
Tuhulele,  P.  2011。
国际法院在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争端中的裁决对印度尼西亚群岛基
线确定的影响。 月刊。  17(2):
1‑12。

Yusnita,  U.  2018。
从国际法律角度解决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之间的海洋边界争端。

资料显示,
当时荷兰人行使权力的能力和行动比英国人强。
而国际法院也驳回了印度尼 敬的法律。  7(1): 96‑106。
西亚关于1891年公约的论点,
因为它只规定了加里曼丹的边界,
并没有规定领海的边界。
Widiyanta,  D.  2010。
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结束后捍卫主权和赋予印度尼西亚外岛权力的
在  1891  年的大会上,
它只画了  3  英里
努力(2002‑2007  年)。 信息。  2:
59‑68。

©  JGED  –  ISSN:
2774‑7727。
版权所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