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2020 年第 2 期《 》 159

交互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表达艺术的全新语境
◎ 庄晓霓

摘  要:本文探讨了交互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所涉及的技术与艺术,以及其背后交叉学

科的融合方式。以作品《彩虹·悬崖·黄昏》为立足点,简述了艺术与科技结合下沉浸式视
听体验所带来的审美趋势。
关键词:交互音乐控制器;多媒体装置;电子音乐
关键词

科技时代背景下,追求技术的创新已成为趋势,工程师与音乐家的身份区分不再明确,
演奏家、指挥家与作曲家的身份重新融合,艺术家对声音的追求与表现形式不再有界限。现
今视听一体化的多媒体装置作品横跨了音乐、美术设计、计算机等专业,使得当代艺术家越
来越需要有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能力。具备实时交互功能的视听一体装置为受众们提供了沉浸
式、互动式的全新审美体验,受众从接受者逐渐转化为参与者、被动创作者。如何有效地利
用学科的交叉性更好地表达乐思?如何在追求技术发展的同时避免哗众取宠?如何将高雅艺
术与共性情感融汇于视听两个维度的语言表达?对这些疑问的探索是如今专业人士们最为关
注的课题,本文中笔者将从这三个角度为切入点,聚焦代表性作品《彩虹·悬崖·黄昏》,
来探讨相关的内容。

一、为视听演出而设计的实时交互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
一个普通的盒子,如同记忆中的八音盒,静静停驻于舞台中央。表演者打开盒盖,缓缓
抽动盒中绳索缠绕而成的梭线杆,唤醒了若影若现铃铛声与舞台光影的变化。表演者清唱的
儿时童谣与时隐时现的铃铛声交相辉映,仿佛在追忆人生过往的脚步,一步期许一步迷惘,
时有倒退时有坚定,所有经历过的希望与失望都仿佛这流淌的线,一层又一层将艺术家围绕
在铃声与光影筹措间,再也绕不回盒子里。这一地的守护仿佛记忆,筑起了“我是谁”的定
义。每一个圈都是过去的线索、岁月的轨迹,确是有形似无意,如同我们的人生,每一条歪
歪扭扭的线最终筑成了一个圆。这是 2013 年首演于布朗大学音乐厅,由艺术家畠山明子 a 创

a 畠山明子(Akiko Hatakeyama),美国俄勒冈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未来音乐中心助理教授,多媒
体电子幻听音乐作曲家 / 表演艺术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即兴创作、计算机实时交互、视觉媒体。
160 2020 年第 2 期《 》

作、设计、制作、表演的作品《彩虹·悬崖·黄昏》,也是本文将要重点探讨的作品。a

图1 作品《彩虹·悬崖·黄昏》表演现场

此作品舞台表演的背后,体现了如今音乐专业与多学科技术融合性的特征。作品中艺术
家的身份复合化,既为声乐演唱者、演奏员,又为作品音乐部分的创作者、控制器部分的设
计者与编程员,在最终的舞台演出中更担任指挥的功能,控制整首作品灯光与音乐在乐句间
的节奏律动,在乐段情绪间的织体对比。
作品最终得以实现,除了需要音乐专业的学科背景,还需要对计算机语言和物理声学语
言有简单的知识基础。因此可利用计算机映射算法实现对视听一体化的控制,为舞台带来新
颖的表现形式。此曲属于利用表演动作触发霍尔传感器捕捉信号,通过计算机映射将动作行
为转换为 MIDI 音乐信息,音乐信息同步控制灯光的实时交互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作品。《彩
虹·悬崖·黄昏》体现了现今科技与艺术结合下艺术作品展演新趋势,同时它的创作与设计
单元十分具有代表性,包含了多个学科的知识语言,涉及的技术简练、不炫技,却完美地传
递了乐思、情感,每一位观赏聆听过它的受众都能在情绪上有一定的共鸣。通过对这部作品
的解析,对于音乐科技专业的从业者,对于喜爱聆听多媒体交互装置的受众群体,都将对交
互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艺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笔者于 2018 年度访学于美国俄勒冈大学未来音乐中心,跟随多媒体艺术家畠山教授学
习,切身体验了美国数字驱动多媒体交互控制器(装置)的互动性与实用性,并通过参与设
计与表演,感受到其前沿的创意性与跨专业性。因此,笔者想以作品《彩虹·悬崖·黄昏》
为切入点,浅谈个人对于该类型作品中艺术与技术的理解。
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交互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杂糅了多个学科的专业内涵,在设计
创作过程中对每一种艺术形态与概念有所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创作方向与最终结果提
供宏观上的正确把控。下面笔者就将结合作品《彩虹·悬崖·黄昏》逐一简略解析实时交互
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的概念,以及多媒体艺术、装置与交互电子音乐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彩虹 · 悬崖 · 黄昏》是日本艺术家畠山明子硕士毕业作品音乐会“隐蔽的世界 | 你之所倚而我


难融”中的第 3、第 4 首作品,该作品于 2013 年首演于布朗大学音乐厅。
2020 年第 2 期《 》 161
1. 作品《彩虹·悬崖·黄昏》背后的学科与概念
实时交互电子音乐属于电子音乐发展中先锋派艺术家们探索的范畴,而电子音乐是多媒
体艺术发展过程衍生出的新型学科,研究目的不单是利用电子的方式传播音乐,更多的是学
习如何利用电子机械制作与合成新的声音。
实时的定义是指事物发生过程中的实际自然时间,交互的定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
对象之间相互作用。因此,简单的理解实时交互的电子音乐的概念为在音乐创作或即兴表现
的同时,利用计算机现场实时采集数据技术,对音乐产生变化影响的艺术表演行为。
交互音乐装置(控制器)涉及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编程、人机界面、音乐学、心理
学、舞台表演等等。创作者的身份也在艺术与科技、感性与理性的范畴内循环融合,体现出
了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环境下学科之间的递进式发展。
自 21 世纪以来,作曲家们逐渐开始尝试技术性转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音乐创作及表
演手段,更多倾向于探索多学科技术语言的融通,而在实现交互的原理,即数据之间相互传
输与处理的方面也产生了包括:音频采样、视频采集、不同传感器接收信号、计算机算法编
程等技术。本文所分析的作品《彩虹·悬崖·黄昏》采用的交互原理来自于众多传感器技术
中的磁电式传感器。
为更好地研究这类多媒体艺术,将其实现于应用,国内国外逐渐开设与其相关的课程。
以俄勒冈大学未来音乐中心为例,该系所开设的传感器音乐(Sensor Musik)课程,主要以
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艺术为研究范畴,围绕传感器所产生的相关技术与艺术形式进行教学。课
程主要学习交互电子音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在授课教师指导下于课堂中完成个人作
品,最终以音乐会或展演形式结课。在笔者访学期间,该课程由畠山教授担任授课。
课程涵盖了音乐表演、作曲、即兴创作、微处理器和传感器界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参与
该课程的学生将学习使用 Arduino 硬件 / 软件平台的微处理器、外接设备,以及不同类型的
传感器、电子电路设计、数字编号系统和逻辑运算符、C 语言编程和集成开发环境(IDE)
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如何通过数据介导的表演手势与声音(音乐)在转换之间创造艺术性,是这门课最具创
意与价值的所在,也是实时交互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中“交互”这个概念的意义。在实时交
互的过程中,表演手势通过传感器转换音乐信息,音乐信息再通过计算机映射为控制灯光或
其他信号的通道。本文所介绍作品的技术原理正包含在该课程的授课范围内,而通过该课程
所开发出来各式各样具有交互表演功能的设备称之为交互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利用实时数
据驱动灯光或视频信号与电子音乐同步交互的控制器。

图2 传感器音乐课程学习工作流程图
162 2020 年第 2 期《 》

2.多媒体装置艺术中交互与控制的语境
多媒体艺术诞生于 20 世纪,基于数字技术,兼容计算机、胶片、摄影、录像、视频、
声音、装置、互动等综合手段进行创作。它是纯艺术的一种,是时代演变过程中艺术家理念
的革新与技术的体现,是对时空多维度组合的不断尝试与拓展。图 3 中列举了多媒体自诞生
至今发展的重要脉络以及不同时间段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图3 多媒体艺术发展简图

从图 3 不难看出,技术引领着多媒体发展的步伐,多学科的融合性是其显著的特征。
区别于传统艺术,互动性不但带来了体验感,更使得受众成作品的一部分。这些电子音乐
装置利用交互诉说着它们的创意与无限想象力,而交互的背后则是计算机严格缜密的控制。
音乐家将声音的空间感、织体的节奏感、和声的色彩感、旋律的线条感统统视觉化,受众
可以在灯光群中看到被光影描绘的音乐波形,可以在现场动作表演中感受即兴创作的新形
式。作品的展出形式不同,但在技术上都有相似之处,那便是视听的一体化控制与实时的
互动性。这两方面背后的学科知识从来都不是音乐专业学习的重点,却成为当代音乐艺术
家们跨界挑战的趋势。
综上所述,交互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对于艺术家来说,是“场地 + 材料 + 情感”的综合
展示。舞台中声光组合的演绎形成了多媒体形式,各种为舞台(场地)演出所设计制作的互
动装置即为材料,用于传递情感的语言是视听一体的电子音乐与灯光系统。
相比传统音乐专业,在音乐科技专业下,音乐语言用于传递情感,是核心内容,是作品
得以成立的基础,这一点没有任何变化。在音乐科技专业中,自制的控制器代替了传统音乐
中的物理乐器,因此在发声功能、舞台表演形式、演奏手段上增添更多创意的可能性。
下面,笔者将一一解读,音乐创作、控制器设计与制作、作品审美这三个部分,首先从
核心的音乐创作部分展开。
2020 年第 2 期《 》 163
二、作品《彩虹·悬崖·黄昏》的技术分析
1.《彩虹·悬崖·黄昏》音乐部分表达情感的语境
音乐的部分是交互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中“情感”的部分,也是艺术家利用音乐语言
传递情感的环节。先共情后升华,是有效时间内获取受众认同最有效的方式。如果音乐语言
(旋律、节奏、调式、音色、和声、复调、织体等)过于复杂,超越受众平均理解水平,会
提升受众在接纳作品同时的思考力,而由于用于表演的装置(材料)在表演形式、手势控
制上也相对新颖,因此不乏复杂材料(装置)+ 复杂情感(音乐)的作品。因此部分当代电
子音乐交互装置需要受众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而畠山教授的这部作品更多的在传递共情之
感,运用了相对简单的音乐语言,各阶层的受众皆可被感动。
作品由声乐演唱、自制装置(控制器)钟琴(艺术家称为“Hako”,日语“音乐”之
意)与灯光调制系统三个部分共同组成。总长 10 分 15 秒,前 4 分钟为女声清唱,随后进入
自制装置(控制器)钟琴演奏的环节,6 分 13 秒开始,是人声与钟琴之间的复调合奏。
音乐的部分在人声演唱段落中不可见不可触,在乐器盒控制器演奏的段落中,逐渐通过
表演者的动作在视觉信息中以线绳的形态呈现,成为塑造作品心理空间的一部分。艺术家的
演唱与演奏动作主导着情绪与节奏。除了舞台空间之外,作曲家自身与灯光的投影构建了一
个虚拟的远近距离,通过抽动音乐控制器盒所延伸出的圆形线绳勾勒出了中景。

图 4 《彩虹·悬崖·黄昏》音频段落时间节点

作品的序幕几乎是无声的,艺术家在昏暗的灯光中缓缓走上舞台,
人声的清唱由 00:40 秒开始,通过观察波形图 4,可以发现歌声呈现逐渐
递增的状态。随后,艺术家手捧装置完成了一段无伴奏清唱,这段歌声
是整个作品的音乐主题。表演时身体的运动与人声的演唱都是整个作品
的组成部分。在艺术家眼中,她所完成的是一场被艺术化了的仪式行为,
彩虹·悬崖·黄昏
而并非纯粹的表演。
在 04:00 前,音乐在这部作品中依旧是纯听觉的表现形式;04:00 之后,通过计算机对霍
尔传感器与灯光系统与装置(乐器盒控制器)中的实时参数映射,音乐在被听到的同时实时
转换为可视化的灯光效果。
这首歌的曲式是 A B A1 B1 C 结构。小字组 a 与小字一组 e 之间形成的纯五度关系是 A
段落中平行乐句中的核心动机。B 乐段密集的旋律与 A 乐段相对舒缓的旋律形成对比关系,
作品的高潮在 B1 段落的再现部分,主要在音量与速度上逐渐加强推出了整部作品的至高点。
164 2020 年第 2 期《 》

之后出现的 C 段落缓缓引入二度关系的新素材,慢慢收尾。艺术家自制控制器(乐器盒)的
运作方式和音乐盒十分相似。音乐盒令艺术家想起了她的童年,因而在音色上选用了铃铛音
色与之对应。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复调呼应关系,都是传递作品核心概念的途径。

图 5 《彩虹·悬崖·黄昏》作品结构分析

图6 A 段落乐谱

2.音乐盒装置“Hako”表达情感的语境
装置同等于传统物理乐器的功能,区别是这个乐器将由音乐家完成设计与制作而非工程
师,不仅仅是对于乐器功能的设想,如何有效演奏、演奏时各种动作手势的安排都与舞台最
终的表演息息相关。在确立设想后,具体利用哪种技术来实现编程也是装置设计中的难点。
艺术家在创作中最有挑战的环节之一,便是相对客观的硬件,从设计到落实的步骤都十分具
体,不允许任何疏漏。在这部作品的表演中,“Hako 乐器盒控制器”被艺术家设计成为向外
单向抽线的音乐盒。在表演过程中,通过不断向外抽线来触发音乐与灯光,同时与作曲家的
人声形成复调关系。向外抽取不可逆转是这个乐器演奏时的按键开关,也与这部作品中乐思
呼应,包含逝去的一切不可以重来的暗示。抽线绳是对声音听觉、对过去回忆这些看不到摸
不着的情绪内容的视觉具象,因此当最后表演者在舞台被密密麻麻的线绳所围绕时,观众可
以通过线绳的线索触发联觉情绪,追忆声音的轨迹,追忆自己的回忆。单向抽拉是对应这部
2020 年第 2 期《 》 165
作品而言最核心的演奏设计。
线绳转动速度的快慢与演奏中的动作和音乐相互对应。作曲家将钟琴的音高、节奏和
三盏灯光的明暗度设计为实时控制,演出时表演的动作越快,节奏、音高、光线越亮快;动
作越慢,节奏、音高、光线越慢暗。为实现整个设想,需要选择一个对动作进行捕捉的传感
器、用于转换与存储信息的开源硬件、用于传输信息的有线或无线网以及供电设备。完成前
期材料的准备,便可以实施控制器组装,以下是对于音乐盒内部构造的细节介绍。
音乐盒由:1)ChipKIT Uno32 开源硬件原型平台,2)9V 电池,3)无限网络,4)四个
定距磁铁片,5)霍尔效应传感器五个部分组成。霍尔效应 a 传感器是这部作品运作的核心,
是电磁效应的一种。在作品中,担任换能器的角色,将磁场信息转化为输出的电压。在下图
7 中,可以看到 Hako 的内部构造:

图7 Hako 音乐盒内部五个主要部分
霍尔传感器将电磁产生的脉冲信号发送给 ChipKIT Uno32,完成脉冲转换成 MIDI 的运
算后通过无限网络 Xbee WBee 将运算的 MIDI 信号传输给电脑中的 Max 软件。9V 的电池用
于给 Uno32 供电,解决了外接电源线的问题,使音乐盒不受范围限制,也便于表演者在演出
视觉上(舞台动作)的表现。

图8 系统运作原理图

a 这一现象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 1879 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制时发现的。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


通过导体时,载流子发生偏转,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电场,从而在导体的两端产生电
势差。将磁铁近距离放置于电势差载体附近时,电流变会被激发,从而产生电磁信号。
166 2020 年第 2 期《 》

转动滚销的时候,附着于销上的磁铁便会不断经过霍尔效应传感器,从而产生磁场效
应。磁铁关联霍尔效应传感器时,Max(计算机中用于交互映射数据的软件)中的补丁模块
便会获得接近 0(0.004)的值从而触发开关。待机状态下,当传感器周围没有磁铁时的值在
0.7 左右。Max 系统中设置了一个计时触发器,用于接收低于 0.3 的值。
滚动销上方设置了四个等间距的磁铁。由于滚销每旋转一个周期的四个平均值都是均等
的,因此该平均值可设为固定参数。此旋转的速度,同时决定了所播放钟琴声样本的节奏。
3. 视听一体化表达情感的语境
音乐盒同时控制了灯光的强度。速度值从音频接口输出后连接自制灯光系统,直接对三
盏灯运行的明暗度进行控制。三盏灯分别置于舞台下方,通过向上的方式将表演者投射为三
组背影在舞台背景墙上,创造出了一个局限、私密有点孤独冷清的空间。阴影放大了表演者
的动作,使其身份增加了不稳定性的视觉艺术效果。
畠山教授编写了一个包含音调、速度、时间和 MIDI 通道信息的 MIDI 文件,该文件中
的通道 1 被设置为用来接受音乐的音高和速度信息。Max 软件的补丁主要用来映射基音和速
度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管理声音样本的子补丁。在这个子补丁内,每个声音样本都被
映射为一个单独的 MIDI 数字。例如,在播放中,MIDI 文件发送的数字 48 对应物件中 MIDI
音频文件中的 C3 音高(钢琴中央 C,小字组的 do)。
作品最终所使用的 LED 照明装置为自制系统,由布奇·罗万所设计。采用 PWM 取代
DMX 来进行调光控制,增加了灯光系统便捷性和灵活性。这个系统可以适应国际上不同的
电压(120—240V)。在这点上,笔者认为畠山教授的设计很值得借鉴,电压转换是国际展
演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直接影响作品的演出。将其看作为作品的一部分,在创作初期就有
所设计,可以有效地规避后期现场演出中的诸多不便。

三、多学科融合下艺术作品的理念与创新
1. 来自于共性情感的视听造景与情绪分层
实时交互多媒体电子音乐所营造的环境是虚拟又真实的,真实在于演奏厅物理空间,虚
拟在于受众内心的心理空间,两者叠加,超越时间与界限。在《彩虹·悬崖·黄昏》中,音
乐信息实时谱写出了灯光系统的光影信息,听觉不再只能倚靠联觉去触发视觉。音乐盒单向
抽取的绳索,记录了歌声与铃声的轨迹,勾勒出了属于表演者的情感空间。声音信息、动作
信息、视觉信息都成为促生情绪的激化物,让观赏者在感官的递进之间轻松入戏。在作品背
后,传统音乐、即兴创作、电子学、实时计算机交互编程和视觉媒体之间不再有界限。正
如畠山教授所说:
“视觉语言、计算机编程语言在我的作品中,都是用于为声音调色的颜料。
实现用于舞台表演的装置,更像是为艺术而造的乐器。”在追求全新作曲与表演手法的同时,
畠山教授力求于表现简单的美丽,所有这些美丽与回忆、自然、情感密切相关。她的作品具
有强烈的叙事性,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就可以同受众产生共鸣。如同简约派的艺术一般,表
现着沉思的气韵,赞叹着不可遏抑的生命力与自然的原始动力。
2020 年第 2 期《 》 167
区别于表演形式上的新颖性,畠山教授的作品内容聚焦于将人类的共情情感与思想,这
些不可听不可见不可触的内容转化为可听可见可触的多媒体装置作品。作品设计、制作的过
程是艺术家与自身内在自我对话的过程,现场表演的目的并非让受众去体验艺术作品或认识
艺术家,而是一次通过情感共识抚慰受众,利用非语言交流沉淀心灵的一场仪式。通过驱动
声、光感知和触觉的对象,她的思想关系的身体和心灵变得柔软。她对时间的探索——以记
忆、情感和个人经验的形式——体现出来。
歌的部分是艺术家对于自己童年的追忆,畠山教授在美国公演时选择以日语演唱是希望
观众理解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旋律,不受语言指向性的引导。从盒子里拉线的动作是回忆隐藏
的记忆的比喻。“我通常猜不到什么会触发回忆。有时它似乎是随机的,而其他时候触发记
忆的连接是清楚的。检索记忆的内存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一旦我回忆起,许多过往就会流
出来。有时我也会犹豫释放某些记忆,它的变化与音乐节奏的变化、身体运动的牵引是平行
的。线索(回忆的努力和痕迹)躺在地板上形成一个网,仿佛旧的记忆毫无希望地试图捕捉
新的记忆而不让它们溜走。它也是保护在过去失去的仪式。”(摘自畠山明子硕士毕业论文)
最终,畠山教授将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过的音乐盒(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
物质文化实体)定为装置设计目标,同时利用音乐语言结合灯光效果,令其演绎出新的具有
群体追忆过往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行为。

图9 理念想法与具体技术的对应

2. 以声传情 以情叙事
一部好的实时交互多媒体电子音乐作品,一定不是在炫技,而是利用音乐语言、计算机
语言、声学语言、视觉语言融合之后,有效地转换为情感,利用情感来说故事。这样的作品
才能高于生活,又避免了高处不胜寒的实验性。例如在《彩虹·悬崖·黄昏》的表演中,就
有多重的转换过程:1)传统用于演奏的乐器转换成了作曲家自己制作的装置;2)情感本身
完成了具体化的转换,经历了回忆—意识—无意识的递进过程;3)传递渠道完成了信息抽
象化的转换,计算机将语言符号翻译为声音符号进行传递;4)创作者完成了向指挥家—表
演者的身份过渡;5)整体作品本身是利用技术来表达艺术的转化过程。
自制装置 + 新表演方式 + 传统音乐语言组合的技术革命为音乐表现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
能性,艺术家自身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发展—乐音体系—噪音体系—计算机语言编程也体现了
多媒体艺术表现手段现今的发展趋势。
笔者最后想要表达的观点是:技术高超的人与艺术家的区别在于情感表达与艺术灵感
的来源。技术的发展中会出现许多盲目追求技术革新的分枝,从客观角度上看,其存在具有
168 2020 年第 2 期《 》

必要性;但从艺术表现力上看,展示技术和利用先进技术有效表达情感完全是两件事。来自
于杰弗瑞·斯托莱特(Jeffrey Stolet)教授 a 于 2012 年 Kyma 年会上的发言可以表达出这个概
念:
“我的宠物猫于钢琴上所发出的声音,只是客观的动作行为反馈;而钢琴家格伦·古尔
德所演奏的却是音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的猫不知道乐器是怎么工作的,对于自身所涉
及的映射一无所知,什么键与什么声音相关联?而钢琴家格伦·古尔德知道,当他演奏名为
中央 C 的音符时,会出现一定的音高,这意味着他可以有意识地演奏。我的猫,不具备这方
面的知识,没有机会为她的表演意图进行创作。因此,围绕音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产生
的结构都有所设计,演奏乐器则是有意图的驱动性表演,用于传递情感与文化。”
艺术理念共性化:语言问题、远走他乡、亲人离世等,经历不同、年龄层次、性别不同
的人对这些情感的体会虽然有所差别,但都是人生的必然经历。大多数先锋派艺术家发挥到
极致时会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是追求技术的不断创新,二是个性主义的极端表现。如
果不能对艺术家自身的生活背景、作品灵感来源、主要创新技术有所了解,受众群体几乎无
法理解作品。多媒体艺术是一个能够使人产生许多联想的艺术形式,它建立了一个人性化地
亲密接近艺术和技术的环境和态度,意味着我们可以把艺术家看作是网络的调解人和探索
者。传递的技术在不断革新,视听的体验在不断升级,但所被传递的概念,往往是人类亘古
不变的共情与感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Akiko Hatakeyama – Blind | The world where I can't be but you live in Written in May
2013 Revised in November 2017 for Zhuang Xiaoni Zhuang Akiko Hatakeyama. 布朗大学音乐
系的文学硕士学位。
【2】Jeffrey Stolet 2012 Kyma International Sound Symposium.“Twenty-three and a Half
Things about Musical Interfaces ”. 杰弗瑞 · 斯托莱特 2012 Kyma 国际声音研讨会的演讲稿
“关于音乐界面设计的二十三件事”。
【3】鲁道夫 · 阿恩海姆:
《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6 年版。
【4】赫伯特 · 泽特尔:
《图像 · 声音 · 运动 实用媒体美学》,赵淼淼译,北京广播学院出
版社 2003 年版。

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交互音乐控制器在电子音乐装置领域的
应用研究”(编号 2018SJA036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庄晓霓:硕士,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录音艺术系教师。
庄晓霓

a 杰弗瑞 · 斯托莱特,美国俄勒冈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未来音乐中心主任。笔者访学过程中接受
了来自他与畠山明子教授的细致指导,在此由衷的感谢。同时也感谢他们在笔者撰写论文过程中提供了
宝贵的资料。最后,深切地感谢助教老师王驰对笔者论文中电子电路部分的细心指导与讲解。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