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1

香港與內地建築師在工作範疇上的比較及研究

綜合報告 (比較部份)

香港大學及清華大學聯合撰寫
2009 年 11 月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專業服務發展資助計畫資助
1
A. 建築師教育背景

A1. 教育制度

香港

在香港,要成為建築師,必須先接受本地的專業建築訓練,亦可接受海外及內地大學所提
供的建築專業教育。按現有制度,如果在香港三年制大學接受專業教育,首先要修讀本地
大學提供的三年制有關建築學士課程。獲得學位後,一般會申請到建築師事務所獲取一年
實習經驗(俗稱 Year-out,但亦可選擇不實習,直接讀碩士),再到香港大學(港大)或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繼續進修一項兩年制有關建築碩士課程。完成課程後,畢業生可以
在建築師事務所接受必須的實習訓練,以符合專業建築師的訓練規定。一般畢業後工作一
至兩年左右,就可以累積足夠的二十四個月工作經驗(其中十二個月是香港專案),參加
由香港建築師學會舉辦的建築師註冊考試。如果考試及格,便可按照建築師註冊條例登記
為香港的註冊建築師。由進大學起開始計算,到成為建築師,一般約需至少七年時間。

香港建築教育制度簡介

課程/實習名稱 年期 備註

建築學士 3年 全日制

實習(俗稱 Year-out) 1年 可選擇不實習,直接讀碩士

建築碩士 2年 全日制

獲香港建築師學會承認的本地建築課程

大學或學院名稱 提供課程

香港大學 建築文學士(BA(AS))、建築碩士(M. Arch.)

香港中文大學 建築社會科學學士(B. Soc. Sc. (A.S.))、建築碩士(M. Arch.)

亦有部分學生會先修讀香港城市大學或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SPACE)的建築副學士學
位、建築專業文憑或建築證書課程,然後去海外進修,取得建築學士學位後,再報讀港大
或中大的建築碩士課程(要報讀建築碩士課程必須擁有建築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
2
內地

在內地,建築職業學位設置共分為兩種,建築學學士學位(5 年)、建築學碩士學位(2
年)以及免試推薦研究生 4+2 制度。截止到 2008 年 5 月,全國共有 38 所高校通過教育部
建築學教學評估,可以頒發建築專業學位證書。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77&infoid=4375

內地建築職業學位設置

建築職業學位設置 年限 備註

建築學學士 5 全日制脫產

建築學碩士 2至3 全日制脫產

本碩連讀 4+2 全日制脫產

截止到 2008 年 5 月,全國共有 38 所高校通過建築學本科的教學評估,即可頒發建築學學


士學位證書;共有 20 所高校通過建築學碩士的教學評估,即可頒發建築學碩士學位證書。

建築學職業學位培養方案(以清華大學為例)

建築學學士培養方案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
層次建築與規劃設計、理論研究與管理人才。

學制與學位授予 本科學制五年,按照學分制管理機制,實行彈性學習年限,
授予建築學學士學位。

建築學碩士培養方案

培養目標 具有綜合解決建築學問題的能力,具有較高設計水準或設計
理論基礎,同時能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或管理工作,有
潛力成為建築行業中優秀的建築師、規劃師、景觀設計師、
科學研究人員、教學和高級管理人員。

培養方式 實行導師負責制,配合縱向班,鼓勵跨學科或交叉學科培養。
碩士生在導師指導下,學習有關課程,查閱文獻資料,參加
學術交流,確定具體課題,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取得創造性
成果,完成理論型或設計專題型學位論文。

3
學習年限 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 2 年。

來源: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網 HYPERLINK "http://arch.tsinghua.edu.cn/chs/data/jiaoxue/1_1.htm"

比較

在兩地的建築專業教育中,都要求學生在成為建築師前必須接受 5-8 年不等的學士和碩士


課程訓練,並須實習。

兩地建築專業教育課程的年限有差別,實習要求也不一。此外,內地並無副學士、證書、
高級證書和專業文憑課程。

兩地建築專業教育比較

香港 內地

副學士、證書、高級證書、 2-3 年(全日制或兼讀制) 無


專業文憑課程

學士課程 3 年(全日制) 5 年(全日制)

碩士課程 2 年(全日制) 2-3 年(全日制)

本碩連讀 無 4+2 年(全日制)

學士和碩士之間實習 1 年(可選擇學士和碩士之間 半年
不實習,改在碩士畢業後實
習)

A1. Educational system

In Hong Kong, the bachelor’s degree of architecture is a three-year full-time curriculum, and the
master of architecture is a two-year full-time curriculum. The year-out practice between the two
degrees usually spans 1 year. In mainland, the duration of study of undergraduate architectural
programme is 5 years (full-time) , master programme is 2-3 years (full-time). The time required for
year-out practice is half a year. In mainland, there is a special “joint fundamental and master degree
architectural programme”, of which the duration of study is 4+2 years (full-time).

4
A2. 入學要求

香港

每家大學提供的建築課程在某程度上都不一樣,入學也有不同要求。一般建築證書、高級
證書、專業文憑、副學士和學士課程,都要求報讀人士具備一定的香港高級程度會考(Hong
Kong Advanced Level Examination)及香港中學會考(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要求成績(或內地、海外同等學歷),並附合院校的基本入學條件,部份課
程須面試。建築碩士課程的入學要求,是申請人須持有建築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

內地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高考”National Matriculation TEST)文化課成績錄


取,部分建築院校需要美術加試。

5
比較

兩地的建築課程入學要求均為在高考/會考取得一定成績,部份院校需面試或美術加試。
整體來說,兩地並無太大差異,具體收生准均視乎個別院校而定。

兩地建築專業教育入學要求比較

香港 內地

學歷要求 具備一定的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Hong Kong Advanced Level (簡稱“高考”National
Examination)及香港中學會考 Matriculation TEST)文化課成績達
(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標
Education Examination)要求成績
(或內地、海外同等學歷),附合
院校的基本入學條件

面試 部份課程須面試 部分建築院校需要美術加試

備註 具體收生標準視乎個別院校而定

A2. Admission requirements

Good results in HKAL and HKCEE Exams, or an equivalent qualification from comparable
institutions is the basic qualification needed for admission to the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programmes
in Hong Kong. The qualification for admission to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mes in mainland is good
results in National Matriculation Test. The basic admission requirement to a master degree in both
Hong Kong and mainland is a bachelor’s degree. Some of the programmes might require the
applicants to sit for an interview or a qualifying exam.

6
A3. 課程範圍

香港

每家大學的建築證書、高級證書、專業文憑、副學士、學士和碩士課程範圍都不一樣,現
簡單簡介一下香港大學建築文學士及建築碩士的課程範圍,以供參考:

(一) 香港大學建築文學士
三年制學士課程,須修讀最少 180 個學分方可畢業,約每學期須修 30 個學分
(每星期兩小時課相等於 3 學分)。第一年課程包括:建築設計、建築歷史與
理論、建築內部原理、視覺傳意、建築與創意工業及選修部份其他學系的科目。
第二年的課程包括:建築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視覺傳意、城市設計、建築
環境科技及選修科目。第三年的課程包括: 建築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設
計及科技應用、建築中的數碼媒體、城市設計及現代建築分析。

(二) 香港大學建築碩士
兩年制碩士課程, 須修讀最少 96 個學分(平均每學期 24 個學分)。第一學
年的第一學期,學生選擇參加其中一個建築及城市設計的專題設計小組,設計
選址包括港澳及中國各大城市。學生亦須修讀專業實務及選修其他相關課目。
第一學年第二學期,學生可以選擇參加交換生計畫,到內地、英、美、法、荷
蘭、維也納等地大學的建築系讀半年,或選擇留在港大參加專題設計小組、國
際或內地建築學生設計比賽。在第二學年,學生必須完成畢業設計報告、專題
研習及畢業設計(或可選擇寫研究論文取代畢業設計),並須修讀專業實務一
課及選修其他相關課目。

內地

學士學位的課程範圍涵蓋了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專業相關課程、實
踐環節以及綜合論文訓練。
碩士學位的課程範圍包括公共必修課、學科專業要求課程、學位必修環節、研究型碩士完
成一篇碩士學位論文、設計型碩士完成三個設計專題。

7
建築學本科學位課程(以清華大學為例)

課程 課程示例 學分要求

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 30

自然科學基礎課程 微積分、線性代數等 12

專業相關課程 見下表 113

實踐環節 見下表 30

綜合論文訓練 15

專業相關課程

序列 類型 舉例

1. 設計課 專項設計、專題設計(城市設計、景
觀 Studio,規劃 Studio 等)

2. 專業基礎課 設計初步、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素
描、水彩等;

3. 工程技術 工程力學、結構力學、建築結構、建
築光環境、聲環境等;

4. 建築歷史 中國建築史、外國建築史、近現代建
築史等;

5. 社會科學 哲學、建築經濟等;

6. 實踐環節和實習課程 古建築測繪、工地實習、專業調研、
素描、水彩、快速表現、水彩渲染、
計算器輔助設計、建築師業務實踐等

7. 其他專業選修課程

8
建築學碩士學位課程(以清華大學為例)

課程 研究型碩士 設計型碩士 學分要求

公共必修課 自然辯證法、社會主義與當代中國、研究生 5
英語等;

學科專業要求課程 環境行為學、近現代住宅、城市經濟、建築 22
藝術專題、建築策劃導論等

學位必修環節 文獻綜述與選題報 三個設計專題 2


告、學術活動

學位論文 碩士學位論文 無

來源:清華大學門戶網站
info.tsinghua.edu.cn

比較

兩地的建築教育均涵蓋了專業設計(包括建築設計和城市設計)、建築歷史、專業基礎(視
覺傳意、素描、水彩等)、工程技術(結構、建築光、聲環境等)、數碼建築設計等基本
課程。

香港的碩士課程相對比較國際化,學生可參加交換生計畫,到內地、英、美、法、荷蘭、
維也納等地大學的建築系讀半年,或者有機會參加國際或內地建築學生設計比賽。此外,
內地的課程中社會科學的科目比較多,比方說哲學、建築經濟、自然辯證法等科目,香港
的課程就較少涉及。

9
兩地建築專業教育課程範圍比較

香港 內地

學士和碩士課程範圍 涵蓋了專業設計(包括建築設計 涵蓋了專業設計(包括建築設計


和城市設計)、建築歷史、專業 和城市設計)、建築歷史、專業
基礎(視覺傳意、素描、水彩 基礎(視覺傳意、素描、水彩
等)、工程技術(結構、建築光、 等)、工程技術(結構、建築光、
聲環境等)、數碼建築設計等基 聲環境等)、數碼建築設計等基
本課程 本課程

社會科學科目 比較少 比較多,如哲學、建築經濟、自


然辯證法等

國際化程度 比較國際化,碩士課程學生可參 相對來說沒那麼國際化


加交換生計畫,到內地、英、美、
法、荷蘭、維也納等地大學的建
築系當半年交換生,或者有機會
參加國際或內地建築學生設計
比賽

A3. Programme syllabus

The curriculums of Hong Kong and mainland’s university architectural programmes mainly
focus on five fundamental areas of architectural concerns: architectural design (including urban
design), history and theory of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for example building systems,
structure, lighting and acoustics), visual communications and digital media in architecture.

While Hong Kong’s architectural programmes is more international in a way (students can take
part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and exchange programmes), mainland’s programmes put more
emphasis on social science related subjects like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

10
A4. 畢業要求

香港

香港的大學實行學分制,基本上修畢院校規定的學分數目,就可畢業,但每一家院校的學
分定義可能不一樣,部份大學亦會有學分以外的額外要求。現列舉香港大學建築文學士、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社會科學學士、香港大學建築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碩士的畢業要求
以供參考:
(一) 香港大學建築文學士
須修畢最少 180 個學分(約每學期 30 個學分)。

(二)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社會科學學士
須修畢 78 個學分。

(三) 香港大學建築碩士
須修畢最少 96 個學分(平均每學期 24 個學分)。

(四)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碩士
須修畢 57 個學分,通過 I.T.水準測試,GPA 平均分數不得低於 2.0。

內地

(以清華大學為例)
(一) 建築學學士學位
155 學分+31 分實踐環節+15 分綜合論文訓練,共 201 學分(含專業選修課
14 學分,其中跨專業選修課 2 學分)

(二) 建築學碩士學位
1. 研究型
29 學分(25+4)1 個設計專題、一篇碩士論文。
2. 設計型
37 學分(25+12)3 個設計專題。

11
比較

兩地建築專業教育畢業要求比較

香港 內地

相同 兩地均採用學分制,必須修畢院校規定的學分數目及滿足必要的額外條
件,方可畢業

差異 每家大學的學分定義可能不一樣,不能直接比較

A4.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I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to graduate from an architectural degree course in a university, one
must gain a certain number of credits as required by the university. Some universities may have other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which differ from university to university.

A5. 外地專業教育認證

香港

至於內地及海外專業教育的認證方面,凡持有香港建築師學會(HKIA)、中國國務院學位
委員會建築學學科評議組(NBAA)、英聯邦建築師協會(CAA)、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
(RIBA)、美國國家建築認證委員會(NAAB)、澳大利亞建築師資格協會(AACA)、
澳大利亞建築師協會(RAIA)、新西蘭建築師教育和註冊局(AERB)、新西蘭建築師協
會(NZIA)和部份加拿大省級註冊評審管理局頒發的專業建築學位,均有資格參加香港建
築師學會的專業測評。

內地

教育部依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篩選並由教育部通過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資訊網
(www.jsj.edu.cn)和中國留學網(www.cscse.edu.cn)向社會公佈了美國、義大利、奧地利、
比利時、泰國、保加利亞、匈牙利、俄羅斯、西班牙、烏克蘭、波蘭、埃及、菲律賓等 33
個國家 1 萬多所學校名單(名單內的是教育部認可的國外優質教育學校),詳細名單,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資訊平臺網站:HYPERLINK
"http://www.crs.jsj.edu.cn/article_list.php?sortid=8"http://www.crs.jsj.edu.cn/article_list.php?sortid=8

12
而建築專業教育的海外認證目前還處於「實質性對等」階段,還未完全對等認證。中國全
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 NBAA 已簽訂了《建築學專業教育評估認證實質性
對等協定》(坎培拉協定),簽訂方包括英聯邦建築師協會(CAA)、加拿大建築學教育
認證委員會(CACB/CCCA)、墨西哥建築學教育評估委員會(CIMAE)和墨西哥建築學教
育國際實踐委員會(COMPIAR)、韓國建築學教育評估委員會(KAAB)、美國建築學教
育評估委員會(NAAB)、澳大利亞皇家建築師學會(RAIA)
、和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

比較

外地專業教育認證比較

頒發專業建築學位機構 香港 內地

英聯邦建築師協會(CAA)、英國皇家建 承認 承認
築師學會(RIBA)

美國國家建築認證委員會(NAAB) 承認 承認

澳大利亞建築師資格協會(AACA)、 澳 承認 承認
大利亞建築師協會(RAIA)

部份加拿大地方政府頒發的專業建築學位 承認 不承認

加拿大建築學教育認證委員會 不承認 承認
(CACB/CCCA)

新西蘭建築師教育和註冊局(AERB)和新 承認 不承認
西蘭建築師協會(NZIA)

墨西哥建築學教育評估委員會(CIMAE)、 不承認 承認
墨西哥建築學教育國際實踐委員會
(COMPIAR)

韓國建築學教育評估委員會(KAAB) 不承認 承認

A5. Educational accreditation

Both HKIA and The National Board of Architectural Accreditation (NBAA) in mainland accredit
and recognize the degrees credited by the following associations: Commonwealth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s (CAA),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RIBA), National Architectural Accrediting

13
Board (NAAB), Architects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Australia (AACA) and Royal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RAIA). NBAA recognizes the degrees credited by Canadian Architectural Certification
Board/Conseil canadien de certification en architecture (CACB/CCCA), the Mexico and Korean
architectural accrediting authorities, which HKIA does not recognize.

A6. 延續教育

香港

香港建築師學會要求會員每年須花不少於 25 小時於持續專業進修(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簡稱 CPD)活動上。會員可透過參加香港建築師學會、或其他學
會認可的機構(如大專院校、專業團體、政府部門及牟利機構等)舉辦的活動,獲取持續
專業時數(CPD Hours)。

內地

註冊建築師每年參加繼續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得少於 40 學時,二年註冊有效期內不得少於
80 學時。其中 40 學時為必修,40 學時為選修。可一次計算,也可累計計算。
註冊建築師繼續教育的 40 學時必修課程必須由符合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規定條件
的代培單位承擔培訓任務。

14
比較

兩地均要求註冊建築師每年參與一定時數的延續教育活動,務求令建築師及時瞭解和掌握
國內外建築設計技術、經濟、管理、法規等方面的動態,提高專業水準。

兩地對註冊建築師的延續教育時數要求不同,香港建築師學會對持續專業進修時數的最低
要求是每年 25 小時,內地的最低要求是兩年註冊有效期內不得少於 80 學時。

兩地註冊建築師延續教育比較

香港 內地

要求時數 每年不少於 25 小時 每年參加繼續教育的時間累計不


得少於 40 學時,二年註冊有效期
內不得少於 80 學時。其中 40 學時
為必修,40 學時為選修。可一次計
算,也可累計計算

獲取時數途徑 可透過參加香港建築師學會、或 必須由符合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


其他學會認可的機構(如大專院 委員會規定條件的代培單位承擔
校、專業團體、政府部門及牟利 培訓任務
機構等)舉辦的活動,獲取持續
專業時數(CPD Hours)

A6.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oth HKIA and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Board of Architectural Registration (NABAR) requires
its member to acquire a certain number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
hours by taking part in activities held by accredited organizations.

HKIA requires its member to acquire at least 25 CPD hours a year, while NABAR requires its
member to acquire at least 80 hours in total within the two-year registration period.

15
B. 專業資格

B1. 考試要求

香港註冊建築師專業測評與全國註冊建築師資格考試的申請要求比較表
香港註冊建築師 全國註冊建築師
1. HKIA 會員;或 ARB 認為 前提 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格守職業道德,並具備相應
資格標準不低於 HKIA 的其 專業教育和職業實踐條件
他建築師團體成員;或 ARB
認為可經過夠標準考試,及
取得夠標準的訓練及檢驗人
士;2. 在 HK 有一年的專業
經驗,並通常居於 HK(2 年
以上)
一級 二級
專業學位,24 有 申請 有教育部認可的學 專業學 學歷、相
個月符合要 HKI 參加 位 位,職業實 應專業
求的實習日 A認 HKIA 踐登記手 及工作
誌 可學 的專 冊(較短年 時間要
*
位 業測 限) 求(較
設計作品集 有 無任 評/註 無任 有教育部未認可的 專業學 長),或
交 HKI 何資 冊建 何資 學位 位,職業實 具有助
HKU/CUHK A未 格 築師 格 踐登記手 理建築
學術資格評 認可 考試 冊(較長年 師、助理
*
審,認可後附 學位 (內 限) 工程師
符合要求的 地分 以上專
24 個月實習 為 業技術
日誌 一、二 職稱,並
級,二 從事建
級可 築設計
從事 或相關
業務 業務 3 年
較一 或以上
取得 HKIA 無規 級 無規定學歷 從業滿 15 從業滿
認可學位後 定學 少,考 年並作為 13 年並
方可按流程 歷 試課 專案負責 作為專案
申請 目也 人完成過 負責人完
相應 重要工程 成過重要
少於 工程

16
可申請參加 在港 有 一級) 有其 其他國家 暫無相應 暫無相關
專業測評,並 工作 HKIA 它地 規定;按對 規定;按
豁免部分筆 少於 認可 區的 等原則辦 對等原則
試內容 5 年, 的建 資格 理。 辦理
且總 築碩
工作 士學
經驗 位及
少於 其它
10 年 地區
可申請參加 在港 的資 臺灣地區 教育部認
專業入會工 工作 格 可的相關
作坊及面 多於 學歷證
試,通過後成 5 年 明、職業實
為 HKIA 註 或總 踐內容
冊建築師 工作
經驗
多於
10 年
《CEPA》與 例外 港澳地區 教育部認
大陸註冊建 可的學
築師資格互 歷、從事相
認 關專業工
作年限證

*
詳見《香港與內地建築師在工作範疇上的比較綜合報告(內地部分)》B2 說明
香港註冊建築師專業測評與全國註冊建築師資格考試申請資格比較

(一) 內地註冊建築師根據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相關工作年限可分為一級和二級,二級
註冊建築師的業務範圍較一級註冊建築師小;香港對註冊建築師專業測評無區
分。

(二) 香港對申請者參加專業測評者在港工作、居住年限有要求;內地要求註冊人近
三年內在境內從事建築設計及相關業務一年以上,並無居住年限要求。

(三) 內地與香港對申請者均有學歷和職業實踐的要求;內地根據不同學歷有相應職
業實踐年限要求,對無相應學歷的申請者,可由職業實踐年數及從事項目來彌
補;香港要求所有申請者必須擁有一定學歷及職業實踐時間,若申請者學歷不
夠格,則可按個案由學術委員會評估後裁定是否達到相應學歷水準。

(四) 對有其認可的建築學碩士及其他地區的註冊建築師資格的專業人士,香港可根
據申請者在香港和總工作經驗年數的不同,採取減免部分筆試內容或免試後,
17
面試決定其是否可成為香港註冊建築師;內地對該類人士暫無特別規定,一般
情況下按對等原則辦理。

香港註冊建築師專業測評與全國註冊建築師資格考試同內容比較
全國註冊建築師
香港註冊建築師
一級 二級
基地設計 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 場地與建築設計
建築設計、施工詳圖及文件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建築結構
建築設備工程及環境控制 筆 建築物理與建築設備 建築結構與設備
建築物料及科技 試 建築材料與構造 建築構造與詳圖
建築合約、專業實務、專業守則、協 內 建築經濟施工與設計業 法律、法規、經濟
定條件、收費等級 容 務管理 與施工
建築方案設計
建築工程法規 建築技術設計
建築個案研究 場地設計

有 無 無

考試內容
(一) 內地的註冊建築師考試分為一級和二級,二級考試內容略少於一級;香港測評
筆試內容統一。

(二) 香港註冊建築師專業測評含有建築合約協定等方面內容;內地不含。

(三) 香港註冊建築師專業測評包含面試環節;內地無面試環節。

18
B2. 實習要求

香港註冊建築師考核與全國註冊建築師資格考核對實習要求的比較
香港 內地
要求至少 24 個月實習(Year-out 可計 時間 最少職業實踐時間不應少於 700 單元(每單
入),每一公司內工作不得少於 5 個 要求 元相當於 8 小時工作小時),其他人員實踐
月 年限應滿足報考條件。(取得學歷前的實踐
培訓不計入)
HKIA 正式會員或資深會員/海外當地 實習 一級註冊建築師或專業負責人
認可的建築師 指導
在香港建築師事務所跟進香港專 實習 設計實習內容 550 單元、施工配合 60 單元、
案、香港相關專業公司(發展商等) 單位 管理 40 單元、專業活動 50 單元
跟隨 HKIA 正式會員或資深會員;海 及內
外當地認可建築師指導 容

(一) 香港對實習時間統一為 24 個月,並且 Year-out 可計入實習時間;內地規定了


最少職業實踐的時間為 700 單元(每單元相當於 8 小時工作小時),且取得學
曆前的實踐培訓不計入職業實踐時間。

(二) 香港實習指導可由香港建築師學會的正式或資深會員,以及海外當地認可的建
築師作為指導;內地則由一級註冊建築師或專業負責人指導,對海外人士未作
規定。

(三) 香港對實習的具體內容未作明確規定;內地對設計、施工配合、管理、專業活
動等實習內容有相應時間要求。

19
B3. 學會要求和守則

香港註冊建築師與全國註冊建築師的要求/守則比較
香港 內地
1. 盡忠職守,顧及業主、使用者、市民 1. 遵守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維護
及環境的利益 社會公共利益
2. 持平公正、恪守專業 2. 保證建築設計的品質,並在其負責
專業 的設計圖紙上簽字
3. 憑能力、經驗、學歷、成就,作為升 守則 3. 保守在執業中知悉的單位和個人的
職的據點 秘密
4. 不得同時受聘於二個以上建築設
4. 極力表揚團隊精神,培養下一代 計單位執行業務
5. 不得准許他人以本人名義執行業

譴責、暫吊銷甚至開除會籍 懲處 罰款、責令停止業務、吊銷註冊建築師
證書
1. 在香港或香港以外地方被判刑事罪 1. 完全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名成立,並被判處監禁,不論是否緩期執
行,而該罪名可能損及建築師專業的聲 法律管 2. 受刑事處罰
譽; 制
2. 曾在專業方面有失當或疏忽行為 3. 因在建築設計中或相關業務中犯
有錯誤的,受到行政處罰或者撤職以上
行政處分
4. 自行停止註冊建築師業務滿 2 年

拒絕接納其註冊為註冊建築師 懲處 撤銷註冊、收回註冊建築師證書
註冊建築師如有相當可能會連續超過 6 離港 暫無相關規定
個月不在香港,須通知香港建築師管理 (國)
局。 安排

(一) 內地註冊建築師不得受聘於二個以上建築設計單位執行業務;香港無此規定。

(二) 內地註冊建築師有在設計圖紙上簽字的權力;香港註冊建築師沒有,認可人士
才有。

(三) 內地註冊建築師停止註冊建築師業務滿 2 年即撤銷註冊,收回註冊建築師證


書;香港無此規定。

(四) 香港註冊建築師離港連續超過 6 個月需通知香港建築師管理局;內地對出境無

20
相關規定。

B4. 認可人士

香港認可人士與內地註冊建築師比較
香港 內地
認可人士 申請 註冊建築師
1. 香港註冊建築師 資格 1. 取得一級註冊建築師資格證書
2. 受聘於一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相關單

2. 兩年本地工作經驗 3. 近三年內在境內從事建築設計及相關業務
一年以上
4. 達到繼續教育要求及其他要求
1. 申請名列認可人士名冊 申請 1. 通過聘用單位向所在地註冊建築師管理委
程式 員會提出申請
2. 審查申請人資格
3. 查訊申請人是否具備有關經驗 2. 所在地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提出初審意
(兩年本地工作經驗) 見並攜申請材料上報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委
4. 專業面試 員會審批
香港建築事務監督擁有一份認可人 登記 內地的註冊建築師與其受聘單位發生法津關
士名單;而當認可人士與其負責專 係;全國註冊建築師的註冊碼由註冊建築師
案直接發生法律關係,成為某一專 個人資格號碼及受聘單位代碼組成
案負責的認可人士後,需向屋宇署
提交《認可人士委任通知》,證明
認可人士的註冊證明編號。
提交《認可人士指定另一名認可人 變更
士在他暫時不能行事期間代為行事 與原聘用單位解除勞動關係,需辦理變更註
通知》;工程在無認可人士負責的 冊手續
情況下均須停止

(一) 內地無“認可人士” 的稱謂,內地註冊建築師與香港認可人士在職責上相類似。

(二) 申請資格上,內地的註冊建築師必須受聘於一家相關單位方可執業;香港無此
規定。

(三) 申請程度上,香港需要專業面試;內地沒有面試環節。

(四) 登記方面,香港就個別專案認可人士需提交《認可人士委任通知》,證明其認
可人士的註冊證明;內地則由個人註冊建築師資格號碼及受聘單位代碼組成全
國註冊建築師的註冊碼。
21
(五) 註冊變更,香港主要為項目認可人士變更;內地是建築師與聘用單位勞動關係
的變更。

22
C. 專業要求(個人)

C1. 專業責任/權利

香港與內地建築師專業責任及權力比較
香港 內地
註冊建築師 認可人士 全國註冊建築師
終身 終身 責任年限 60 歲退休、70 歲不可簽字
1. 按照監工計畫書監督建 1. 遵守法律、法規和職業道
築工程或街道工程的進 德,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行,保證工程安全進行 2. 保證建築設計的品質,並
香港建築師 在其負責的設計圖紙上簽字
學會的專業 2. 監督工程圖則的製備, 3. 保守在執業中知悉的單
守則,參見 B3 並在證明書上簽字 位和個人的秘密
部分學會要 4. 不得同時受聘於二個以
求和守則 專業責任 上建築設計單位執行業務
5. 不得准許他人以本人名
義執行業務
個別商業決 接受研訊、暫時/永久從認可 由相關註冊建築師和設計單
定可失去聘 人士名單上除名、受譴責、 懲處 位共同承擔。註冊建築師:
書 罰款、坐牢,終身刑事責任 吊銷執業資格證書、終身不
予註冊;設計單位:經濟懲

第一階段:籌備期 第一階段:專案建議書
第二階段:計畫可行性研究 第二階段:可行性研究
第三階段:計畫綱要 第三階段:方案設計
第四階段:設計圖則 第四階段:初步設計
第五階段:合約文件 職業內容 第五階段:施工圖設計
第六階段:工程之進行 第六階段:施工配合
以上各階段外加圖則申
請、工程監督、竣工結算全
部負責

(一) 責任年限方面,香港註冊建築師及認可人士為終身制;內地一般企事業單位規
定退休年齡為 60 歲,若註冊建築師被單位返聘則 70 歲以後不可以在設計圖紙
中簽字。

(二) 在專業責任方面,香港註冊建築師不承擔專業責任,認可人士承擔全部責任;
內地由註冊建築師和聘用單位共同承擔責任。

23
C2. 行業內的監管/監管機構

香港與內地建築行業內的監管及監管機構比較表
香港 內地
督管部門 違紀違法依據 懲罰內容 懲罰內容 違紀違法依據 督管
註冊建築師 部門
香港建築 1. 註冊建築師做出違紀 註冊建築 取消考試合格 1. 不正當手段 全
師註冊管 行為(如專業方面有失當 師除牌 資格或者吊銷 取得註冊建築 國、
理局 或疏忽行為、以欺詐手段 註冊建築師資 師考試合格資 省、自
獲得註冊、或曾因可損及 格,三年內不 格或者註冊建 治
建築師專業聲譽的罪名 得再次申請註 築師證書 區、直
被判刑事罪名成立並判 冊,並罰款; 轄市
處監禁等 負有直接責任 註冊
的主管人員和 建築
其他直接責任 師管
人員,依法給 理委
予處分; 員會
2. 任何人如犯下與建築 可處罰款 責令停止違法 未經註冊擅自 縣級
相關的違法行為(如造 $50000 及 活動、沒收違 以註冊建築師 以上
假、偽證、盜用建築師頭 監禁一年 法所得,並可 名義從事註冊 人民
銜等)即屬犯罪 以處以違法所 建築師業務 政府
得 5 倍以上罰 建設
款;情節嚴重 行政
的,造成損失 主管
的,應當承擔 部門
賠償責任
認可人士 責令停止違法 1. 以個人名義 縣級
環境及運 專業上的行為不當或疏 從認可人 活動、沒收違 承接註冊建築 以上
輸工務局 忽,或曾無合理因由而嚴 士中刪 法所得,並可 師業務、收取費 人民
委任的屋 懲偏離監工計畫書,或曾 除、進行 以處以違法所 用;2. 同時受聘 政府
宇署 擬定不符合《建築物條 譴責、或 得 5 倍以上罰 於二個以上建 建設
例》各項重要規定的監工 處以不超 款;情節嚴重 築設計單位執 行政
計畫書,或屢次擬定不符 逾 的,可以責令 行業務;3. 在建 主管
合《條例》各項規定的監 $250000 停止執行業 築設計或者相 部門/
工計畫書,經適當研訊後 的罰款 務,或者吊銷 關業務中侵犯 全
查明違法 註冊建築師證 他人合法權 國、

24
商業登記 註冊建築師如循法定程 可繼續執 書 益;4. 准許他人 省、自
處 式宣佈破產後未曾獲得 業,但不 以本人名義執 治
免除償還舊債 可成為建 行業務;5. 二級 區、直
築師事務 註冊建築師以 轄市
所的合夥 一級註冊建築 註冊
人或董事 師的名義執行 建築
業務或者超越 師管
國家規定的執 理委
業範圍執行業 員會

香港的監管機構為香港建築師註冊管理局、環境及運輸工務局委任的屋宇署以及香港建築
師學會;內地監管機構為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縣級以上人
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C3. 建築規範實施的法律統一程度

香港與內地建築規範實施的法律統一程度比較
香港 內地
香港法例之中,與建築密度、開發強度、防 建築方面的行政法規按級別從高到低依次
火、防災、建築衛生和環境品質控制有關的 為國家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資質標
條例主要是特區法例第 123 章《建築物條 準、地方檔五個層次。國家法律、行政法規、
例》、第 123B 章《建築物(建造)規例》、 部門規章為國內統一法律規範;資質標準、
第 123F 章《建築物(規劃)規例》、第 123I 地方檔存在地域性差異,而行政法規、部門
章《建築物(衛生設備標準、水管裝置、排 規章中可能會發生地域性差異。
水工程及廁所)規例》、第 123M 章《建築物
(能源效率)規例》等;

香港法例中與建築相關的規範條件主要是《建築物條例》和《建築物規例》,其法律統一
程度較高。而內地的建築法津、法規按行政級別、行政部門、地域分區等分類眾多,靈活
程度亦較香港高。

25
C4. 退休年齡

香港與內地建築師退休年齡比較
香港 內地
香港法例對註冊建築師的退休年齡並無限 內地對所有工作人員都有退休年齡的要求。
制。然而建築師退休年齡一般視乎建築師任 一般來說,女性 55 周歲、連續工齡滿 10 年,
職的機構而定。如任職私人機構,一般可以 可退休;男性年滿 60 周歲,工作年限滿 10
一直任職至離逝,任職政府機構的話,一般 年可退休。註冊建築師離、退休後若需繼續
按照公務員退休年齡退休(一般正常退休年 執行註冊建築師業務,就首先接受單位返
齡分別為 55 歲及 60 歲)。 聘,其註冊建築師證書和執業專用章繼續有
效至其 70 歲。若單位不再返聘其註冊建築師
證書和執業專用章將不再有效,並在離退休
之日後的 30 日內,交回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
會核銷。

香港對註冊建築師的退休年齡並無限制,如註冊建築師在政府機構任職,則按照公務員退
休年齡退休。

內地對所有工作人員都有退休年齡的要求。一般來說,女性 55 周歲、連續工齡滿 10 年,
可退休;男性年滿 60 周歲,工作年限滿 10 年可退休。註冊建築師離、退休後若需繼續執
行註冊建築師業務,就首先接受單位返聘,其註冊建築師證書和執業專用章繼續有效。若
原位不再返聘,應負責收回其註冊建築師證書和執業專用章,並在離退休之日後的 30 日
內,交回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核銷。

26
D. 執業要求(建築師事務所)

D1. 專業資格

香港

香港的建築師事務所只有一種,無分等級。香港亦沒有內地的建築工程設計單位這個類別,
只有私人的建築師事務所和政府轄下的建築部門。

關於建築師事務所的專業資格,特區法例並無特別要求。然而實際上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
開設建築師事務所,要開設事務所,得先聘請認可人士(建築師名單)在圖則上簽字,因
為建築工程圖則必須有認可人士的簽字才能通過屋宇署及相關部門審批,才可動工。

至於香港的建築師事務所中擁有專業資格的人員比例,港大研究小組調查了 10 家香港建築
師事務所,10 家事務所一共擁有員工數量 966 人。其中,擁有香港註冊建築師資格的人員
為 168 人(占 17%)。對擁有香港註冊資格的建築師的進一步調查中發現,同時擁有香港
註冊和內地一級註冊建築師資格的人數為 37 人(占 22%);同時擁有香港註冊和內地以外
其他國家註冊的建築師人數為 37 人(占 22%);同時擁有香港,內地和其他國家註冊的建
築師人數為 16 人(約占 10%),另外 46%為只擁有香港一地註冊建築師資格。此外,在具
體對 10 家事務所註冊建築師的分析中發現,有 5 家(50%)事務所擁有的香港本地註冊建
築師占雇員人數的 25%左右。小型事務所擁有的香港本地註冊建築師比例相對較低,大型
事務所則較高。

內地

內地建築設計現行行業分為建築工程設計單位以及建築設計事務所兩種:1)建築工程設計
單位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有相應的業務範圍;2)建築設計事務所沒有資質分級,業
務範圍與註冊建築師資質相關。(《建築工程設計資質分級標準》(建設[1999]9 號))

2007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已出臺新的《工程設計資質標準》,目前
建築行業處於新、老資質標準交替時期。新出臺的《工程設計資質標準》將包括以下四類
資質標準:
(一) 工程設計綜合資質:工程設計綜合資質是指涵蓋 21 個行業的設計資質。

(二) 工程設計行業資質:工程設計行業資質是指涵蓋某個行業資質標準中的全部設
計類型的設計資質。

27
(三) 工程設計專業資質:工程設計專業資質是指某個行業資質標準中的某一個專業
的設計資質。

(四) 工程設計專項資質:工程設計專項資質是指為適應和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對
已形成產業的專項技術獨立進行設計以及設計、施工一體化而設立的資質。(詳
見附錄)

其中,新《標準》中建築行業工程設計資質分建築和人防兩個工程設計類型,其中建築設
計類型的資質要求按照《建築工程設計資質分級標準》(建設[1999]9 號)執行,但該標準
不包含人防設計類型。要取得建築行業全行業的設計資質,必須按新標準的要求補充申請
人防設計類型。建築行業的全行業設計資質、單獨的人防工程設計類型設計資質對註冊資
本的要求均按建築工程設計資質分級標準執行。(《工程勘察、工程設計資質分級標準補
充規定》)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網站 HYPERLINK
"http://www.mohurd.gov.cn/zcfg/jswj/jzsc/200704/t20070428_158855.htm"http://www.mohurd.gov.cn
/zcfg/jswj/jzsc/200704/t20070428_158855.htm

類型一 建築工程設計單位

甲級 從事建築設計業務六年以上,獨立承擔過不少於五項工程等級為一級
或特級的工程項目設計並已建成,無設計品質事故。

單位專職技術骨幹中建築、結構和其他專業人員各不少於 8 人、10 人、
10 人;其中一級註冊建築師不少於 3 人,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不少於 4
人。

獲得過近四屆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評優及以上級別評優的優秀建築
設計三等獎及以上獎項不少於 3 項,參加過國家或地方建築工程設計
標準、規範及標準設計圖集的編制工作或行業的業務建設工作。

乙級 從事建築設計業務四年以上,獨立承擔過不少於三項工程等級為二級
及以上的工程項目設計並已建成,無設計品質事故。

單位專職技術骨幹中建築、結構和其他專業人員各不少於 6 人、8 人、
8 人;其中一級註冊建築師不少於 1 人,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不少於 2
人。

曾獲得過市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評優及以上級別評優的優秀建築設計
三等獎及以上獎項不少於 2 項。

丙級 從事建築設計業務三年以上,獨立承擔過不少於三項工程等級為三級
及以上的工程項目設計並已建成,無設計品質事故。

28
單位專職技術骨幹人數不少於 12 人;其中二級註冊建築師不少於 3 人
(或一級註冊建築師不少於 1 人)
,二級註冊結構工程師不少於 5 人(或
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不少於 2 人)。

類型二 建築設計事務所

無資質分級 至少有三名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業績的一級註冊建築師作為發起
人,且發起人之一必須從事設計工作十年以上(其中 60 歲以下不少於
1 名)。

一級註冊建築師執業範圍不受建築規模和工程複雜程度的限制。

二級註冊建築師對三級以下民用建築工程設計元素具有簽字權。

比較

兩地設計企業種類和專業資格的比較

香港 內地

公司種類 只有建築師事務所一種(沒有建築 分為建築工程設計單位及建築設


工程設計單位) 計事務所兩種

資質分級 無分等級 建築工程設計單位分為甲、乙、丙


三個等級,有相應的業務範圍;建
築設計事務所沒有資質分級,業務
範圍與註冊建築師資質相關

圖則簽署 香港法例雖無明文規定,但實際上 須設計單位蓋章和註冊建築師簽


建築師事務所必須有認可人士才 署
可以在圖則上簽署

D1.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In Hong Kong, there is only one type of design firms, and there is no division based on grades. In
mainlan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mpanies are divided into design units and design firms. The
design units ar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A, B and C grad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29
In Hong Kong, only authorized persons (AP) could sign and approve the building plans for
submission. In mainland, both the company stamp and the signature of the registered architect are
needed for the approval of building plans.

D2. 商業登記

香港

在香港開設建築師事務所,必須按《商業登記條例》和《公司條例》進行商業登記和公司
註冊。香港法例對開設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的建築師資格並無特別要求。

(一) 商業登記
香港特區法例第 310 章《商業登記條例》規定,任何在香港經營業務的人士,
均須在開業後 1 個月內,為業務向稅務局(Inland Revenue Department)轄
下的商業登記署(Business Registration Office)申請商業登記,並將有效的
商業登記證(Business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在營業地點展示。

(二) 有限公司和無限公司的分別及各自的責任範圍
香港的公司分為兩種:有限公司和無限公司,而無限公司亦分兩種,獨資性質(sole
proprietorship)和合夥(partnership)性質。 有限公司即有限責任公司,
擁有獨立的法律地位,股東個人資產與公司資產分開,股東需要承擔的資產以
發行股本為上限。公司成員對公司的債務和責任,僅負有有限的法律責任,但
公司本身則以其全部財產承擔無限責任。有限公司可以透過發行股票籌集資
金,例如上市,管道較廣泛。 香港的建築師事務所一般為有限公司。

相反,無限公司與東主或合夥人在法律上是同一個體,無限公司的東主或合夥
人要個人承擔公司一切負債。無限公司只能透過東主或合夥人注資,範圍較狹
窄。

(三) 公司註冊

香港特區法例第 32 章《公司條例》 規定,任何人要在香港成立本地公司,或


在香港以外成立為法團的非香港公司要於香港設立營業地點,必須向公司註冊
處註冊。

《公司條例》規定,有限責任制公司必須有:
1. 股東(shareholder)一人或以上(如屬私人有限公司,即不是「上市公司」
的,股東人數一般不得超過 50 人)
2. 董事(director)一人或以上

30
3. 秘書(secretary)一位
公司要有名稱和註冊地址,並須將註冊地址設在香港,以便於政府的書信往來。

香港對建築師事務所的註冊資金無特別規定,公司只須滿足法律對有限公司或
無限公司的最低資本要求(以股份責任制為例,最低資本要求是港幣 2 元)。
註冊資本無須到位(驗資)。

要組織有限公司,須由二人或以上簽署公司組織大綱(memorandum of association)和
公司組織章程(articles of association),報請公司註冊處(Companies Registry)批准。
符合法定最低要求的,一般都會批准。如一切順利,約一個月批出。批准成立後,會
發出註冊證書(Certificate of Incorporation),公司便可開業。

內地

法律無特殊規定。滿足註冊資金、場地、設備等要求,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和必要的技術裝
備,滿足《建築工程設計資質分級標準》或《建築工程專業設計事務所資質標準》相關規
定,按《工商登記管理條件》執行。

類型一:建築工程設計單位
甲級:單位有較好的社會信譽並有相適應的經濟實力,工商註冊資本不少於 100 萬元。
乙級:單位有社會信譽以及相適應的經濟實力,工商註冊資本不少於 50 萬元
丙級:單位有社會信譽以及必要的經營資本,工商註冊資本不少於 20 萬元。

類型二:建築設計事務所
註冊資金不少於 50 萬元。

比較

兩地的法律對開設建築事務所或設計單位均無特殊規定,滿足相關工商登記條例或公司條
例關於資金、人數等的條件即可。

然而,兩地對建築事務所的註冊資金要求不一。另外,內地的建築工程設計單位屬於國家
企業,建築設計事務所屬於私人公司。香港的建築師事務所都是私人公司,而政府部門轄
下另設與建築相關的部門。

31
兩地設計企業商業登記的比較

香港 內地

登記程式 須按《商業登記條例》和《公司條例》 按《工商登記管理條件》登記,滿


分別申請商業登記和公司註冊,並滿 足註冊資金、場地、設備等要求,
足資金、人數等的相關條件 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和必要的技術
裝備

註冊資金要求 無特別規定,公司只須滿足法律對有 按公司級別和資質而定:


限公司或無限公司的最低資本要求
(以股份責任制為例,最低資本要求 類型一:建築工程設計單位
是港幣 2 元)。註冊資本無須到位(驗 甲級:單位有較好的社會信譽並有
資) 相適應的經濟實力,工商註冊資本
不少於 100 萬元。
乙級:單位有社會信譽以及相適應
的經濟實力,工商註冊資本不少於
50 萬元
丙級:單位有社會信譽以及必要的
經營資本,工商註冊資本不少於
20 萬元。

類型二:建築設計事務所
註冊資金不少於 50 萬元。

公司性質 香港的建築師事務所都是私人公司, 內地的建築工程設計單位屬於國


而政府部門轄下另設與建築相關的部 家企業,建築設計事務所屬於私人
門 公司

D2. Business registration

In Hong Kong, to register an architectural firm, one has to comply with the Business Registration
Ordinance and Company Ordinance, and meet the stated requirements. There is no particular
requirement on the amount of initial capital of the company. All the architectural firms in Hong Kong
are private in nature.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has their own architectural-related departments and
architects.

In mainland, to register an architectural design unit or design firm, one has to comply with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Registration Law, and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on capital,
32
location and equipments as stated. There are requirements on initial capital of design units and design
firms. For Grade A design unit, the initial capital requirement is not less than 1 million RMB, for
Grade B, not less than 500 thousand RMB, for Grade C, not less than 200 thousand RMB, for design
firms, not less than 500 thousand RMB.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units and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could be state-owned companies, collective enterprises or private companies.

D3. 專業保險

香港

關於建築方面的專業保險,香港特區法律無特別要求。然而部份香港建築師事務所會購買
專業責任保險(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或譯「專業彌償保險」)。專業責任保險
主要為保障建築師事務所及公司雇員管理各種專業失誤(如錯誤、疏忽、誤言、失職或未
能替客戶完成專業服務等)的法律訴訟風險而設的,保障包括法律訴頌費用、調查費用、
庭外和解等。專業責任保險的受保人為公司機構的決策人、合夥人及董事等;保障同時包
括雇員因失誤而引致的索償。

此外,建築師事務所如欲參與香港政府由建築署或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督的建築工程,
必須按相關部門的要求購買保險,購買額度視工程開支大小而定。

根據研究小組問卷調查,100%受訪香港建築師事務會替在香港的建築項目購買保險(專業
責任保險)。而在內地的項目則有 60%的香港事務所購買保險,有 30%的事務所沒有購買,
並解釋原因為「不需要,沒有法律責任,即業主沒有要求」。另有 10%未作回答。其中購
買保險的事務所,有 50%指出由設計方在香港購買,另有一部分(17%)指有設計方在其
他國家(如英國)購買。其他受訪者未就此問題提供進一步回答。

內地

在內地,設計保險一般包括設計職業責任保險(簡稱為年保)和單項工程設計保險。
建設部建議設計單位參加設計保險,但並不強制。地方上有相應的行政條款。
從二零零四年十月一日開始,凡承擔下列工程設計任務的工程設計單位,須出具具有相應
經濟賠償能力的證明:
(一) 政府投資工程項目;

(二) 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貸款、援助資金的建設專案;

(三) 大、中型基礎設施、一級以上的公共建築工程專案;

(四) 10 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社區、工廠生活區。
33
比較

香港和內地的法律均無強制要建築師事務所購買專業保險,然而,兩地的設計單位或建築
師事務所如欲承擔政府工程項目,均須按相關要求購買一定額度的保險。內地事務所會替
單項工程設計購買保險,香港事務所一般不會購買。

兩地設計企業購買專業保險的比較

香港 內地

是否強制要求購 否 否
買專業保險

保險種類 專業責任保險(Professional 設計職業責任保險(簡稱為年保)


indemnity insurance,受保人是建築 和單項工程設計保險
師事務所),一般不會購買單項
工程設計保險

政府對建築公司 承投政府工程項目,須按要求購 設計單位或設計事務所如欲參與:


購買保險的要求 買一定額度的保險(詳見〈D11 1. 政府投資工程項目;
其他補充(政府專案)〉) 2. 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貸
款、援助資金的建設專案;
3. 大、中型基礎設施、一級以上的
公共建築工程專案;
4. 10 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社區、工
廠生活區。
均須出具具有相應經濟賠償能力的
證明(即保險證明)

D3. Professional insurance

In both Hong Kong and mainl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mpanies are not strictly required by law
to buy professional insurance.

In Hong Kong, some of the architectural firms would buy 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 The
firms in Hong Kong usually would not buy insurance for each individual design projects. If the firms

34
want to take part in government building projects, they would have to fulfill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s on insurance by the relat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 mainland, apart from 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 the design units or design firms will
sometimes buy insurance for individual design projects. The design units or design firms would have
to fulfill the insurance requirements needed if they want to take part in government projects or certain
large public projects.

D4. 法律貫徹性

香港

香港地方小,管治較集中,施行法律的貫徹性較統一。與建築工程及建築場所發牌有關的
申請和審批程式以及所需時間,法律均有明文規定。

例如,根據香港特區法例第 123 章《建築物條例》及相關規例,所有建築工程在施工前都


要由認可人士製備及簽署工程圖則,再呈交屋宇署及相關部門審核,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施
工同意書後,才可正式動工。一般屋宇署審批首次申請的建築圖則需 60 天作出回應,審批
建築圖則修訂(以往曾呈交過)需 30 天作出回應,批出施工同意書則需 28 天作出回應。

內地

法律貫徹性主要涉及建築設計標準、規範和建築相關法律、法規兩方面。建築設計標準、
規範因內地地域差異大,相應調整較多,尤其是節能方面的內容。建築相關法律、法規建
築傳達到地方後,部分地方政府會制定適應當地情況的地方法規或實施細則。

比較

兩地政府在法律及法規上對建築標準、建築規範和審批程式均有明文規定。

香港地方小,管治較集中,法律的施行比較能夠貫徹一致。內地則因為地域與地域之間差
異大,建築相關法律、法規建築傳達到地方後,部分地方政府會制定適應當地情況的地方
法規或實施細則。

35
兩地法律貫徹性的比較

香港 內地

建築標準、建築規 法律及法規上有明文規定
範和審批程式

實際施行時的貫 地方小,管治較集中,法律的施 地域與地域之間差異大,建築相關


徹性 行比較能夠貫徹一致 法律、法規傳達到地方後,部分地
方政府會制定適應當地情況的地方
法規或實施細則

D4. Extent of law enforcement

Both Hong Kong and mainland have various laws regarding architectural standards, regulations
and submission procedures. In Hong Kong, because of its small area, the laws could be thoroughly
enforced throughout the whole region. In mainland, there exists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regions and
provinces, and the architecture-related laws differ from province to province.

D5. 投入資金(成本)

香港

香港特區法例對成立建築師事務所須投入的資金(成本)並無特別要求。股份責任制公司
的法定資本(authorized capital)沒有最高限額,但不得少於港幣 2 元。按照資本額,要交
納註冊資本費(capital fee),是資本額的 0.3%;但費用不足 100 港元的,要交足 100 港
元,在申請註冊成立時繳交。公司可以隨時(依照規定程式)增加資本。增加的資本額要
繳納相同比率的註冊資本費。公司亦可減低資本,但須符合法律的若干嚴格規定。註冊資
本無須到位(驗資)。

內地

類型一:建築工程設計單位
甲級:單位有較好的社會信譽並有相適應的經濟實力,工商註冊資本不少於 100 萬元。
乙級:單位有社會信譽以及相適應的經濟實力,工商註冊資本不少於 50 萬元
丙級:單位有社會信譽以及必要的經營資本,工商註冊資本不少於 20 萬元。

36
類型二:建築設計事務所
註冊資金不少於 50 萬元。

比較

兩地對建築師事務所的註冊資金要求不同。香港對建築師事務所的註冊資金無特別規定,
公司只須滿足法律對有限公司或無限公司的最低資本要求(以股份責任制為例,最低資本
要求是港幣 2 元)。但在內地開設建築設計單位或建築設計事務所,工商註冊資本最低為
20 萬至 100 萬元人民幣不等,具體要求按公司級別和資質而定。

兩地設計企業投入資金比較

香港 內地

註冊資金要求 無特別規定,公司只須滿足法律對 按公司級別和資質而定:


有限公司或無限公司的最低資本
要求(以股份責任制為例,最低資 類型一:建築工程設計單位
本要求是港幣 2 元) 。註冊資本 甲級:單位有較好的社會信譽並有
無須到位(驗資) 相適應的經濟實力,工商註冊資本
不少於 100 萬元。
乙級:單位有社會信譽以及相適應
的經濟實力,工商註冊資本不少於
50 萬元
丙級:單位有社會信譽以及必要的
經營資本,工商註冊資本不少於
20 萬元。

類型二:建築設計事務所
註冊資金不少於 50 萬元。

D5. Initial capital

In Hong Kong, the laws have no particular requirement on the amount of initial capital of an
architectural firm, the firm only have to comply with the initial capital requirement for limited
companies or unlimited companies, depending on which type it is.
In mainland, however, to register an architectural design unit or design firm, one has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on capital, location and equipments as stated by law. There are requirements on initial

37
capital of design units and design firms. For Grade A design unit, the initial capital requirement is not
less than 1 million RMB, for Grade B, not less than 500 thousand RMB, for Grade C, not less than
200 thousand RMB, and for design firms, not less than 500 thousand RMB.

D6. 設計企業的規模/ 結構

香港

根據香港建築師學會登記資料,全港共有約 160 間建築師事務所。事務所規模大小不一,


大型的建築師事務所員工約 100-700 人,中型的建築師事務所員工人數約在 50-100 人左右,
小型的建築師事務所員工人數一般在 50 人或以下。

香港的建築師事務所無論大小,皆由兩個基本的部份組成,即公司負責人和雇員。公司負
責人就是公司股份的持有人,而雇員則是拿工資的員工階層。香港大型和中型的建築師事
務所一般在公司負責人與雇員之間有一批高級雇員(名字不一,可稱合夥人、副董事等等)

他們拿工資並享有年終分紅,統領著高級建築師、建築師、項目經理和建築師助理(包括
實習的碩士和學士畢業生)。其次是支持職員(如繪圖員、辦公室助理、行政人員等等)。

小型建築師事務所結構就比較簡單,公司負責人一至多名,和雇員(包括認可人士、建築
師、建築師助理、辦公室助理、行政人員等等)。

內地

內地各類設計單位規模不等,大型的工程設計單位人數可上萬人,多數工程設計單位人數
的規模大約在 100-1000 人左右,小型的建築設計事務所人數則在 100 人以下。
工程設計單位的結構主要有「院—所」,指設計院下設幾個「設計所」,所內分設項目負
責人、主要建築師等。建築設計事務所組織結構靈活多變,無固定結構。

38
比較

兩地設計企業規模和結構的差異

香港 內地

規模 較小 較大
(大型:100-700 人,中型:50-100 (大型:上萬人,中型:100-1000 人
人,小型:50 人或以下) 左右,小型:100 人以下)

結構 無建築工程設計單位。建築師事務 建築工程設計單位主要結構為:一個
所無論大小,皆由公司負責人和雇 設計院轄下設幾個「設計所」。建築
員兩個基本部份組成 設計事務所無固定結構

備註 內地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和香港的建築師事務所結構均靈活多變,無
固定結構

D6. Sizes and structure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ms

Compared with the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the sizes of design firms in Hong Kong is relatively
small. There is no “design unit” in Hong Kong, all are architectural firm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structures. The large ones with 100-700 employees, medium ones with 50-100 employees, small ones
with 50 or less employees.

Design units in mainland are usually made up of one design institutes and several design studios,
with the design institute heading the design studios. For privately-owned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the
structures vary from company to company. The largest design units or firms in mainland have over
10,000 employees, medium-sized companies have around 100-1000, small-sized companies have less
than 100.

39
D7. 設計企業的運作/ 管理模式

香港

在香港的建築師事務中,起主導地位的建築師往往掌握著事務所大部分的股份且不對外出
售,對事務所的行政和管理起著決定作用。建築師不僅需要進行建築設計,還需要對專案
進行管理,保證工程按照設計意圖執行。

至於香港建築事務所運作專案的模式方面,根據港大研究小組的問卷調查所得,事務所在
1
港運作項目主要(73%)以「項目式」的運作管理模式為主 。 項目式(project-based management)
即指:按某專案需要,由各職能部門派人聯合組成專門小組。另有 27%採用「職能式」的
管理模式,職能式(functional management)即指:傳統的按職能來組織部門,各部門按不
同職能分工。另有 9%採用「矩陣式」的管理模式。矩陣式(matrix management)即指:職
能式與專案式結合的模式。

內地

根據新的工程設計單位資質分類,工程設計綜合資質、工程設計行業資質、工程設計專業
資質、工程設計專項資質為四種基本的工程設計分類。
目前設計單位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分為三種:(一)職能式是以橫向的職能部門劃分和縱向
的金字塔管理層次為基礎的常規組織形式;(二)項目式與職能式相對,以一次性、臨時
性、不可預知性的專案任務為中心的組織模式。(三)矩陣式是上述兩種模式的綜合,即
在組織的橫向職能結構和縱向管理結構的基礎上,加入專案組的橫行管理結構。

在建築工程設計單位裡通常採用的模式是職能式,一般按照「院——所——專案經理——
職員」的管理模式;小型設計事務所管理模式靈活多樣,不復累述。

1
请参考《香港与内地建筑师在工作范畴上的比较与研究—项目阶段汇报》香港大学课题组报告<3.3.1 建筑事务所运作
项目的管理模式>
40
比較

兩地設計企業運作和管理模式的差異

香港 內地

管理模式 兩地的管理模式基本上都可分為職能式(functional management,即:傳統的


按職能來組織部門,各部門按不同職能分工)、專案式(project-based
management,即:按某專案需要,由各職能部門派人聯合組成專門小組)和
矩陣式(matrix management,即:職能式與專案式結合的模式)三種

運作特色 以項目式為主 建築工程設計單位以職能式為主


(一般按照「院——所——專案經
理——職員」的管理模式)
小型建築設計事務所管理模式多變

D7. Management model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ms

The management model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ms in both Hong Kong and mainland are
functional management, project-based management and matrix management. Hong Kong design firms
usually adopt the project-based management model. Large mainland design units usually adopt the
functional management model. The management models small mainland design firms adopt vary from
firm to firm.

41
D8. 設計企業特色

香港

(一) 國際背景較豐富
與內地設計單位相比,香港的建築師事務所的建築師國際背景較豐富,國外受
教育的建築師較多,不少建築師擁有中、港、台、澳以外的工作經驗,擁有香
港和內地以外其他國家的註冊建築師資格的人亦較多。受訪的 16%建築師擁
有香港和內地以外其他國家的註冊建築師資格,其中包括美國、英國、澳洲、
新加坡等地。在對受訪建築師的教育背景分析中發現,32%的受訪者擁有香港
以外(如美、加、英、澳、內地等)的教育背景。不少的建築師擁有超過一地
的建築教育背景,多元的背景為香港建築師視野的國際化帶來很好的貢獻。在
對工作經驗的調查中,資料顯示,擁有內地、香港、澳門、臺灣之外的建築專
業工作經驗的建築師占受訪者總數的 43%。其中大部分在海外從業經驗為 3-5
年,有個別達 15 年以上。主要從事建築實踐的地點有:美國、英國、加拿大、
澳洲、法國、德國、新加坡、中東國家、泰國、越南、蒙古等國家和地區。

此外,香港建築師務所的境外專案比較多,根據港大研究小組調查,事務所在
香港的項目有 18%來自海外私人機構,而事務所在內地的項目只有 11%來自
海外私人機構。

(二) 項目類型較多樣化
另一方面,香港事務所從事的建築項目類型亦較為多樣化。港大研究小組調查
顯示,事務所做得最多的是住宅類專案、教科研類建築設計、酒店類和商業類
建築的設計,其次是辦公類建築設計、交通類建築設計、娛樂類和政府建築等。
香港建築事務所除從事建築設計外,還主要在港從事城市設計,室內設計,規
劃,與景觀設計。

內地

(一) 規模與業務領域方面
內地工程設計單位的規模有上萬人的企業也有幾人的建築事務所,各企業所處
的業務領域各不相同。就建築工程設計領域來說,有總承包資質的中建集團、
中外建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總裝設計院等;也有僅涉及建築設計的民用建築企
業。

(二) 項目與業務範圍/類型方面
在專案及業務類型方面,工程設計單位各有偏重,有偏民用工程的企業,如一

42
般的建築設計院;也有偏工業的企業,如化工、核工業、船泊製造等,這些企
業中的建築部門也會做一些民用建築。

(三) 所有制形式方面
內地建築工程設計單位按所有制形式分為: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和私營
企業。

比較

兩地設計企業特色比較

香港 內地

公司形制 建築師事務所均為私營公司。香港 按所有制形式分為:國有企業、


雖然並沒有國有企業,但政府轄下 集體所有制企業和私營企業
另設建築部門(如建築署、房屋署
等)

國際背景 建築師國際背景較豐富,部份建築 建築師有與國際建築師合作的豐


師有在外國(多於一地)接受教育 富經驗,但擁有國外工作經驗和
的經驗,不少建築師擁有中、港、 其他國家註冊建築師資格的人士
台、澳以外的工作經驗,擁有香港 相對較少
和內地以外其他國家的註冊建築
師資格的人亦較多

業務領域和範圍 香港的建築師事務所以建築設 企業大致上分偏民用工程和偏工


計、城市設計、城市規劃、景觀設 業(如化工、核工業、船泊製造
計、室內設計等設計項目為主,一 等)兩類。除建築設計外,亦負
般不涉及化工、核工、造船等重工 責結構、設備、電氣等設計
業和其他工程項目,亦很少涉及結
構、設備、電氣等設計

設計項目類型 較多樣化,除住宅、商業大廈、學 偏重住宅、 商業大廈、學校、酒


校、酒店等建築設計元素外,亦包 店等傳統建築設計元素
括城市設計,室內設計,城市規劃
與景觀設計

43
D8. Characteristics of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the design firms are divided into 3 types: state-owned design units, collective
enterprises, and private firms. In Hong Kong, all the design firms are privately-owned.

In Hong Kong design firms, the number of architects with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nternational work experiences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al qualifications is larger than that that in
mainland.

In Hong Kong, design firms mainly focus in architectural-related design projects, and seldom
touch on heavy industry designs and engineering. However, mainland design units and firms, besides
architectural-related design, will also specialize in heavy industry designs and engineering.

Hong Kong design firms specialize also in urban design,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while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focus more on building projects.

D9. 專業人士數目

香港

香港特區法例對建築師事務所的專業人士數目並無特別要求。然而,每家事務所的職員中
都會有至少一名認可人士(建築師名單),在建築專案上承擔對政府法制的責任,並在其
負責圖則上簽署。建築師事務所如欲參與政府專案,則須滿足政府相關政府部門對事務所
專業人士數目的要求。

內地

由於各建築工程設計單位的業務領域不同,企業內的專業人士數目也各不相同。與建築設
計相關的建築、結構、設備、電氣設計人員所占企業總人數的比例比較分散。(以上專業
的人員在內地工程設計單位中合稱「土建專業」人員)。

44
比較

兩地建築師事務所專業人士的比較

香港 內地

相同 除專業資質和參與政府專案的相關要求外 ,兩地政府對兩地的建築設計單
位或建築師事務所內的專業人士數目沒有特別額外要求。兩地不同建築公
司內的專業人士數目亦各不相同,一般按公司大小而有所增減

差異 香港大部份建築師事務所內的專業 內地部份建築工程設計單位會涉及
人士均為註冊建築師及認可人士(建 工業工程,因此單位內會有結構、設
築師名單), 只有極少數大型建築 備、電氣設計等「土建專業」人員
師事務所有建築師以外(如註冊結構
工程師等)的專業人士

D9. Number of professionals in design firms

There are usually two types of professionals in Hong K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ms, namely
registered architects and authorized persons. Only a few large firms have professionals other than
these two types, e.g. registered structural engineer. In mainland, as some the firms may specialize also
in heavy industry design and engineering, there would also be engineers in some of the companies.

45
D10. 在香港以外(內地)開設辦事處

香港

香港特區法例對建築師事務所在香港境外設辦事處並無特別限制或要求。在香港註冊的建
築師事務所可在世界任何國家地區,按當地法律要求開展業務及經營。

然而香港建築師或建築師事務所如欲在內地開設事務所,必須滿足內地關於資金及專業資
格的要求,有一定門檻。根據港大研究小組調查報告,一些受訪建築師/事務所指出,對於
在內地運作建築設計事務所,目前的相關要求有:對合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的註冊資本比
例的控制(中方不得低於 25%);對外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中取得中國註冊建築師,註冊
工程師資格的外國服務提供者人數占資質分級標準規定的註冊執業人數比例的控制(應不
少於 1/4)
;香港服務提供者設立合資經營建設工程設計企業、合作經營建設工程設計企業,
申請建設工程設計企業資質時,其取得中國註冊建築師、註冊工程師資格的香港居民人數,
及具有相關專業設計經歷的香港居民人數,應當各不少於資質分級標準規定的註冊執業人
員總數及技術骨幹總人數的八分之一。這些限制,給香港的建築事務所在內地從業,運作
建築項目設下較高的門檻。

內地

(一) 工程設計企業
根據《外商投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管理規定》,外商投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應
當依法取得三類證書:
1. 對外貿易經濟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
2. 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或者其授權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登記;
3. 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建設工程設計企業資質證書。

對相關專業人員的要求:
(《外商投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管理規定》的主要內容)
外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申請建設工程設計企業資質,其取得中國註冊建築師、註冊工
程師資格的外國服務提供者人數應當各不少於資質分級標準規定的註冊執業人員總
數的 1/4;具有相關專業設計經歷的外國服務提供者人數應當不少於資質分級標準規
定的技術骨幹總人數的 1/4。

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建設工程設計企業申請建設工程設計企業資質,其取得
中國註冊建築師、註冊工程師資格的外國服務提供者人數應當各不少於資質分級標準
規定的註冊執業人員總數的 1/8;具有相關專業設計經歷的外國服務提供者人數應當
不少於資質分級標準規定的技術骨幹總人數的 1/8。

46
外商投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中,外國服務提供者在中國註冊的建築師、工程師及技術
骨幹,每人每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累計居住時間應當不少於 6 個月。

港澳相關特殊規定:
(根據《外商投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管理規定》補充規定的主要內容)
1. 允許香港服務提供者和澳門服務提供者在內地以獨資形式設立建設工程設 計企
業。
2. 提供建築及相關工程服務的香港服務提供者,應已在香港註冊或登記設立並
從事實質性商業經營 5 年以上(含 5 年);提供房地產服務的香港服務提供者在香
港從事實質性商業經營的年限不作限制。

(二) 建築業企業
根據《外商投資建築業企業管理規定》,外商投資建築業企業應當依法取得三
類證書:
對外貿易經濟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
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或者其授權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登記;
並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建築業企業資質證書。
《規定》中對獲得施工總承包資質作了相應規定。

外資建築業企業只允許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範圍內承包下列工程:
1. 全部由外國投資、外國贈款、外國投資及贈款建設的工程;
2. 由國際金融機構資助並通過根據貸款條款進行的國際招標授予的建設專案;
3. 外資等於或者超過 50%的中外聯合建設專案;及外資少於 50%,但因技術困難而
不能由中國建築企業獨立實施,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
門批准的中外聯合建設項目;
由中國投資,但因技術困難而不能由中國建築企業獨立實施的建設項目,經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由中外建築企業
聯合承攬。

港澳相關特殊規定:
(《外商投資建築業企業管理規定》補充規定的主要內容)
1. 香港服務提供者和澳門服務提供者申請設立建築業企業時,其在香港、澳門
和內地的業績可共同作為評定其在內地設立的建築業企業資質的依據;
2. 允許香港服務提供者和澳門服務提供者全資收購內地的建築業企業;
3. 香港服務提供者和澳門服務提供者在內地投資設立的建築業企業承攬中外合營建
設項目時不受建設項目的中外方投資比例限制

香港澳門建築企業相關活動主要參見《關於外國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
建設工程設計活動的暫行規定》。

47
比較

內地政府對香港建築師到內地開設設計企業的要求

開設外商投 1. 對合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的註冊資本比例的控制(中方不得低於 25%);


資建築工程 2. 對外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中取得中國註冊建築師,註冊工程師資格的外
設計企業(合 國服務提供者人數占資質分級標準規定的註冊執業人數比例的控制(應
資企業) 不少於 1/4);
3. 香港服務提供者設立合資經營建設工程設計企業、合作經營建設工程設
計企業,申請建設工程設計企業資質時,其取得中國註冊建築師、註冊
工程師資格的香港居民人數,及具有相關專業設計經歷的香港居民人
數,應當各不少於資質分級標準規定的註冊執業人員總數及技術骨幹總
人數的八分之一。

開設私營建 1. 至少有三名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業績的一級註冊建築師作為發起人;
築設計事務 2. 發起人之一必須從事設計工作十年以上(其中 60 歲以下不少於 1 名);
所 3. 註冊資金為不少於 50 萬元(按:香港建築師不能在內地開設設計單位,
只能開設建築設計事務所);
4. 內地設計院一般業務範圍為綜合設計(包括工業和其他工程項目),與
香港建築師事務所的單專業設計不一同。香港的建築師在內地開設建務
所,也被要求要做綜合設計;
5. 註冊建築師必須每年在內地居住 180 天。

D10. Setting up offices outside Hong Kong (in mainland)

There are two ways in which Hong Kong architects could set up offices in mainland: by
establishing joint-venture company or, after obtaining mainland first class architect qualification
through mutual recognition, establish privately-owned design firms.

For establishing privately-owned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quires that
there must be three first class architects, one of them must be in this field for 10 years or above (one
should be less than 60 years old), with initial capital not less than 500 thousand RMB, and the Hong
Kong Registered Architect must stay in mainland for 180 days each year.

48
D11. 其他補充(政府專案)

香港

香港的建築師事務所如欲參與特區政府的工程項目,必須先申請納入相關政府部門備存的
建築顧問名單,才有資格承投委員會許可權之內的顧問合約。

(一) 承投建築署負責的政府專案

香港的建築師事務所如欲參與建築署負責的工程項目,必須先申請納入建築署
(Architec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轄下的建築及有關顧問遴選委員會
(Architectural and Associated Consultants Selection Board)備存的建築顧問
名單,才有資格承投委員會許可權之內的顧問合約。 顧問名單將事務所大致上
按照所聘專業人員數目及公司成立年期,分為兩個組別:第一組和第二組。一
般來說,在名單上第一組的公司有資格承投委員會批出所屬類別的顧問合約,
2
而每項工程的估計價值超過 1.5 億元 ;在第二組的公司有資格承投委員會批
出所屬類別的顧問合約,而每項工程的估計價值不超過 1.5 億元。

根據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技術通告(工務)第 25/2003 號,名列建築及有關顧問遴


選委員會建築顧問公司的最低要求如下:
1. 第一組別:至少有三名認可人士及十名香港註冊建築師;第二組別:至少有兩名同
時為認可人士的香港註冊建築師
2. 第一組別:至少連續五年在香港執業;第二組別: 至少連續兩年在香港執業
3. 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及製圖技術裝備
4. 聘用本地技術人員必須簽訂全職合同
5. 管理質素合符 ISO 9001:2000 國際品質認證
6. 有設計專業保險(保險金額按個別政府工程的規模及開支而定)
7. 五年內曾完成至少一項本地建築工程(必須為香港建築師學會屋宇類別第二組或第
一組),總工程開支超過 1 億,工程質素令人滿意(樓宇翻新和室內設計不算在內)

(二) 承投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的政府專案

香港房屋委員會(Housing Authority,簡稱房委會)及房屋協會(Housing
Society)負責的公型專案有很多,例如公屋(Public Housing)、居者有其屋
計畫(Home Ownership Scheme,簡稱居屋)、夾心階層住屋計畫、郊區公
共房屋、住宅發售計畫、屋邨重建及複修、市區改善計畫、市區重建計畫和零
售物業組合(如與公屋及居屋相連的商場)等,由不同的政府部門負責管轄。
香港房屋委員會(Housing Authority)負責公屋及居屋,房屋協會(Housing

2
2007 年标准,详见建筑署相关网页:http://www.archsd.gov.hk/archsd_home02.asp?SC=&Path_Lev1=12&Status=C_LC
49
Society)負責夾心階層住屋計畫、郊區公共房屋、住宅發售計畫、屋邨重建
及複修和市區改善計畫,市區重建局(Urban Renewal Authority)負責市區重
建計畫,領匯(The Link)負責政府旗下的零售物業組合(如商場)。

近幾年政府的公屋及居屋建造工程一般由房委會的建築師負責設計,但部份政
府商場的維修及翻新,則交由合規格的建築師事務所負責。如欲成為香港房屋
委員會的承辦商及服務供應商,名列房委會業務夥伴名冊,事務所須通過房委
會對認證範圍、工作經驗、財政能力、職員人數、設備、設施和支援服務上的
最低要求。

內地

政府專案、大型專案等專案需要進行招投標,根據《招標投標法》和國家計委《工程建設
專案招標範圍和規模標準規定》(國家計委令第 3 號)的規定:
(一) 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關係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專案;

(二)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專案;

(三) 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貸款、援助資金的項目。

上述三類項目包括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
等的採購,如達到下列標準之一的,必須進行招標:
(一) 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在 200 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二) 重要設備、材料等貨物的採購,單項合同估算價在 100 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三) 勘察、設計、監理等服務的採購,單項合同估算價在 50 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四) 單項合同估算價低於第(一)、(二)、(三)項規定的標準,但項目總投資額
在 3000 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50
比較

兩地設計企業在參與政府和大型專案上的比較

香港 內地

參與政府專案要求 須符合成為政府建築顧問的最低 須符合招標要求


要求

大型項目 符合業主要求即可,政府無特別 企業如欲參與:


要求 1. 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
關係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
專案;
2.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
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專案;
3. 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
貸款、援助資金的項目。
必須按法例要求進行投標

D11. Others (participating in government projects and large projects)

In both Hong Kong and mainland, in order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projects, design firms
must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stated by the relat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 Hong Kong, there’s no special legislative requirement for design firms participating in large
projects. However, in mainland, if designs firms want to participate in large-scaled public projects,
projects funded by the count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r overseas governments, they must go
through a tendering system as stated by law.

51
E. 設計單位的運作

E1. 服務範圍

服務範圍
香港 內地
建築設計 建築設計(住宅類專案、教科研類建築 房屋建築設計;
設計、酒店類和商業類建築的設計,辦
公類建築設計、交通類建築設計、娛樂
類和政府建築等);
其他業務 城市設計、規劃設計、室內設計、景觀 相關業務:規劃設計、室內外環境
設計與專案管理; 設計、建築裝飾裝修設計、古建築
部分建築師能夠提供相關顧問服務:建 修復、建築雕塑、有特殊建築要求
築設計、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 的構築物的設計,以及建築設計技
提交一般建築圖則(General Building 術諮詢、建築物調查與鑒定、對本
Plan,GBP)、基地設計建議等服務,有 人主持設計的專案進行施工指導和
3
時亦會替個別歷史建築撰寫建築文物保 監督等 。
護研究部告,呈交古物古跡辦事處及進
行研究與開發等;
亦專責提供酒店、卡拉 OK、會所等場所
的牌照申請服務;
綜合設計 部分事務所與其他專業公司合作提供跨 根據設計企業的資質提供相應等級
專業的建築設計、結構設計、機電設計 的建築設計及以及所包含的相關專
和室內設計一條龍顧問服務 業的設計內容(總平面佈置、豎向
設計、各類管網管線設計等)

(一) 內地設計企業內包含結構、水電等設計專業人員,自身能夠提供結構設計、機
電設計;而香港的建築事務所以專案化的管理模式運作,需要與相應的結構、
機電事務所合作來完成建築的整體設計。

(二) 內地設計企業有特定的資質評定標準,設計單位的服務範圍受到自身資質規定
的從業範圍的嚴格限制。香港建築師事務所的運作在本地不受到資質限制。

(三) 部分香港建築師能夠專責為業主提供酒店、卡拉 OK、會所等場所的牌照申請服


務,內地建築師一般不從事此類工作。

3
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文件:http://www.gjjp.org/kaoshifuxi/HTML/1467.html
52
E2. 工作階段/建築工程職務階段

建設階段 工作專案
香港 內地
投資決策及前期 籌備期(Inception) 編制和報批專案建議書
計畫可行性之研究(Feasibility 編制和報批可行性研究報告
Studies)
投資建設期 計畫綱要(Outline Schematic 編制和報批設計檔(一般分為方案設
Proposals) 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
設計圖則(Project Design)
合約文件(Contract 建設準備工作
Documents)
生產期 工程之進行(Building 建設實施組織施工和生產準備
Construction)
竣工結算:工程完結後,須進 項目實施驗收、投產經營和使用後評
行竣工結算。 價

(一) 內地和香港建築師簽訂設計合同之後都包含了提交相應的設計檔和工地服
務的內容。內地建築師主要工程職務是 “編制和報批設計檔”的工作,前
期設計策劃和諮詢以及可行性報告的編制,以及生產期竣工圖編制一般不包含
在設計合同中,可由建築師配合,但須另行收費。而香港建築師根據合同按級
收費,完成包括可行性研究和在工程建設的時期統籌協調工作。

(二) 內地在工程階段的劃分上以項目的建設階段為核心,內地建築師根據合同要求
與發包人協商包括前期和生產期的工作職務,合同對設計方在各個階段需要提
交的文件做硬性規定。香港以建築師的個人工作程式為劃分職務階段和合同分
級的依據,並強調建築師除了完成設計檔以外的分析、計畫和協調預算的工
作,特別提出建築師接到詳細設計方針時開始的“計畫綱要”階段。

(三) 在工作細節方面,內地設計單位需要完成施工圖的繪製工作,但建築師不能指
定建材商或者承建單位。內地建設準備工作中的“組建籌建機構,征地、拆遷
和場地平整;組織設備和落實材料供應;組織施工招標投標、擇優選定施工單
位、簽訂承包合同,確定合同價”等工作內容可由設計單位協助發包人完成,
不是硬性規定。而香港建築師在“合約檔”階段需要完成“特約承建商及建
材商、收取各投標並作評核”等工作。

53
E3. 項目來源和項目類型

E3.1 項目來源

項目來源
香港 內地
業主直接委託(不經招標,業主直接委託 直接委託
事務所) 競賽投標(包括公開招標、和邀標)
先投標再委託(選擇性招標) 合作設計
直接投標(即公開招標、競賽投標)

在項目的來源中,內地和香港設計企業獲得專案的方式均包括“直接委託、邀標(選擇性
招標)、公開招標”。內地設計企業同時採用與其他設計企業“合作設計”的方式(不同
設計企業的建築師合作,共同完成各個階段的設計檔),並且是一種相當重要的專案獲得
方式。而香港建築事務所多於其他專業事務所合作完成設計任務,香港設計企業獲得專案
的主要方式不包括內地實行的“合作設計”方式。

E3.2 項目類型

項目類型
香港 內地
公共項目 港府工程一般交給 Housing Authority 設計單位必須通過公開招標獲得公共
歸屬 (HA), Architecture Service Department 專案。
(ASD)。
些政府專案,例如公屋住宅,公建會
分別委託 HA, ASD 來做
專案分級 香港事務所不分級別,可以從事不同 據“一般公共建築;住宅、宿舍;住
規模的專案設計 宅社區、工廠生活區;特殊公共建築”
的分類規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來限制不同資質的內地設計企業的業
務範圍。綜合設計企業劃分級別,事
務所不分級別

(一) 內地和香港的建設項目可以業主的類型劃分公共項目 4(政府或公共構機資金


投資)和私人項目(私人構機投資)兩種。內地規定設計單位必須通過公開招
標獲得公共項目。港府工程一般交給 Housing Authority(HA), Architecture

4
内地综合报告 123 页
54
Service Department (ASD),些政府項目,例如公屋住宅,公建會分別委
托HD, ASD 來做。

(二) 另外內地對專案的規模也做了明確的規定,根據“一般公共建築;住宅、宿舍;
住宅社區、工廠生活區;特殊公共建築”的分類,規定特級、一級、二級、三
級來限制不同資質的內地設計企業的業務範圍。而香港事務所不分級別。

E4. 服務費計算方法/收費依據

服務費計算方法/ 收費依據
香港 內地
收費 按工程估價,按工作階段收費。一般 根據《工程設計收費標準》計算,一般情
依據 參照香港建築師學會的《建築師與委 況下,浮動幅度為上下 20%。發包人(等
託人合約及專業按級收費》; 同委託人)和勘察人、設計人應當根據建
《專業按級收費》把建築師常規職務 設專案的實際情況在規定的浮動幅度內協
6
分為六個階段(見E2),其中第一、 商確定收費額 。
二階段之服務與彈性甚大之他類職 工程設計收費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務,其收費將按時核算。第三至第六 1. 工程設計收費 = 工程設計收費基準價
階段之收費,一般均按照工程之總承 ×(1±浮動幅度值)。
5
造價之百分比計算 。 2. 工程設計收費基準價 =基本設計收費
+其他設計收費。
3. 基本設計收費=工程設計收費基價×專
業調整係數×工程複雜程度調整係數×附加
調整係數。
具體計算時需參考:《工程設計收費基價
表》、《建築市政工程各階段工作量比例
表》、《建築、人防工程複雜程度表》《工
程設計收費專業調整係數表》。
收費 1 協商取費; 1 協商取費;
方式 2 根據有關規定(即建築師學會《專業 2 按總造價依據國家設計收費標準;
按級收費》)收取費用的方式; 3 在標準收費基礎上折扣;
3 在規定標準的基礎上折扣; 4 根據工時;
4 工程職務一、二階段根據工時收費; 5 其他(按面積);
5 公開招標(Public Tender);

5
详见本报告 p.98〈E5 附 1 《建筑师与委托人合约及专业按级收费》附录(与专业收费有关旳四个表格) 〉及 p.100
〈E5 附 2《建筑师与委托人合约及专业按级收费》附录(计算建筑专业收费案例) 〉
6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2005 年)
,第六条、第七条
55
(一) 內地和香港都有政府檔來規定收費依據,在收費方式上也有很多相同之處,
包括協商取費、按總造價依據國家設計收費標準、在標準收費基礎上折扣、根
據工時的收費方式。

(二) 香港以建築師職務階段為收費依據;而內地設計收費根據工程的專案的面積、
類型等標準,以及建築師提交不同階段設計檔的工作量收費,計算方法彈性
較大。

E5. 建築師事務所的主要開支

建築設計企業的主要開支
香港 內地
員工工資 人員工資(含獎金)
行政費用(包括保險、辦公室租金、電話費、 企業內部管理費用(房租水電、保險、住房
文具列印、網路費、郵寄費) 公積金、網路費、電話費)
設計工作的直接成本(差旅、製圖、出圖) 設計工作的直接成本(差旅、製圖、出圖)
軟體發展 科研經費(軟體發展,項目研究)
其它運作費用(銀行服務費、出售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投入
的虧損)
財務費用和公司利得稅等 上繳稅費(營業稅、企業所得稅)

內地與香港的建築設計企業在開支的類型上基本相同。多數香港建築師事務所工資成本占
企業營業主要開支比例高於內地,但由於事務所規模限制,用於科研經費比較少,內地大
型設計企業所用科研經費較多。

56
E6. 與建築相關顧問服務

相關顧問服務
個 香港 內地
人 建築設計、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內地建築師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可以以所在
顧 study)、提交一般建築圖則(General 設計單位為依託從事房屋建築設計及相關
問 Building Plan,GBP)、基地設計建議等 業務(相關業務是指規劃設計、室內外環境
服 服務,有時亦會替個別歷史建築撰寫建 設計、建築裝飾裝修設計、古建築修復、建
務 築文物保護(conservation)研究部告, 築雕塑、有特殊建築要求的構築物的設計,
呈交古物古跡辦事處及進行研究與開發 以及建築設計技術諮詢、建築物調查與鑒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等; 定、對本人主持設計的專案進行施工指導和
部份認可人士亦專責提供酒店、卡拉 監督等)。
OK、會所等場所的牌照申請服務

公 香港 內地
司 包含個人顧問服務的內容; 包含個人顧問服務的內容;
顧 部份香港建築師事務所會跟其它專業公 具有建築工程設計行業資質的設計企業可
問 司一起合作,提供跨專業的建築設計、 以承擔本行業建設工程項目主體工程及其
服 結構設計、機電設計和室內設計一條龍 配套工程的設計業務和顧問服務,可以承擔
務 顧問服務。 建築工程設計範圍內的所有業務。

建築設計技術諮詢顧問服務包括建築工程
技術諮詢,建築工程招標、採購諮詢,建築
工程專案管理,建築工程設計檔及施工圖審
查,工程品質評估,以及國務院建設主管部
門規定的其他建築技術諮詢業務。

建成投產的各個階段前建築工程專案中包
括詢價、對外談判、國內外技術考察等顧問
服務,應吸收承擔有關設計任務的設計人員
參加。出國費用,除制裝費外,其他費用由
發包人(等同委託人)支付。

內地具有綜合資質的企業可以承擔建築工程設計範圍內的所有業務,包括豎向設計、各類
管網管線設計、景觀設計、室內外環境設計及建築裝飾、道路、消防、智慧、防雷、人防
等。另外還能完成建築設計技術諮詢以及各階段詢價、對外談判、國內外技術考察等顧問
服務。香港建築師事務所能從事的公司顧問服務的內容相對少一些。

57
E7. 建築報批,審批方案程式及責任

建築報批,審批方案程式及責任
香港 內地
報 審批建築圖則 報批方案設計
批 報批初步設計
內 施工圖設計審查
容 工程設計階段(向消防、人防、交通、園林
綠化、部分工程需文物、環境保護部門等部
門報批)

與內地相比,香港的建築方案報批程式較為簡潔,需要的時間較少。內地設計方參與的報
批工作主要有方案設計的報批,初步設計的報批和通過施工圖設計審查。而香港政府屋宇
署和相關部門主要審批建築圖則(General Building Plan),屋宇署批核後發出施工同意書。

E8. 聯繫政府單位

聯繫政府單位
香港 內地
地政總署、轄下各區地政處、法律諮詢及田 建委、規劃局、發改委、國土資源局、消防
土所、屋宇署、建築署、運輸及房屋局、運 局、環保局、人防辦公室、電力局等
輸署、房屋署、香港房屋委員會、規劃署、
城市規劃委員會、消防處、水務署、渠務署、
機電工程署、警務處、路政署、食環署、康
樂及文化事務署、社會福利署、民政事務總
署、民政事務處、區議會、教育局等

香港建築師事務所在進行本地建築工程時,在不同的階段都要聯繫不同的政府部門。內地
設計企業在進行本地建築工程時,在不同的階段需要與所在地建委、發展計畫局、規劃局、
國土資源局、消防局、環境局、人防處等機構聯繫。最主要的聯繫單位是建委、規劃局。

58
E9. 工作語言及法定檔

工作語言及法定檔
香港 內地
工作語 粵語和英文 普通話(Mandarin)

法定文 中文(繁體)和英文 簡體中文

(一) 內地工作語言為普通話,香港工作語言為粵語和英文。

(二) 香港的法定檔使用中文(繁體)和英文。回歸以後,香港的建築師事務所接
的內地專案比以前多,繁體和簡體中文在工作上的使用率也大大提升了。簡體
中文為內地建築師法定檔用語,設計單位能夠對相關檔進行外語翻譯。

59
E10. 建築設計理念的延續性

建築設計理念的延續
香港 內地
設計 集設計與監督於一身 建築設計服務則只局限在設計環節,監理
環節 由非設計方的協力廠商執行
法律 有法規保障建築師在項目設計中具有 沒有法規保障建築師在項目設計具有主
法規 主導位置 導位置
成本 在各環節瞭解預算和控制成本 註冊建築師責任制中缺少成本控制環節
控制

(一) 香港建築師事務所負責範圍涵蓋概念設計至工程監管,集設計與監督於一身,
對整體工程進度掌握較全面,比較能夠將建築設計理念延續到底之餘,亦比較
能夠控制建築完成品質。內地現行的建築設計服務則只局限在設計環節,從設
計任務書的接受開始,到施工交底結束,監理由非設計方的協力廠商執行。

(二) 香港法例規定,在專案設計的修改上,各方意見,必須通過建築師確認才可發
出指令修改。這保證了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在整個工程項目的流程中可以得到很
好的貫徹。內地建築設計與監理、建造過程和技術的脫節,且建築師在專業團
隊中不是統領位置,沒有分包的權利。

(三) 成本控制方面,在各設計環節,香港建築師都十分重視預算和成本的控制,諮
詢顧問和估價師瞭解預算情況。內地註冊建築師責任制中缺少成本控制環節,
往往因為經費問題不能達到初始的設計效果。

60
E11. 建築規範在環保設計方面的控制

建築規範在環保設計方面的控制
香港 內地
主要 1. 採用法規對建築效能的標準做硬性 1. 設計過程中對環保要求的進行監督審
措施 規定,並由政府相關部門核查; 查:審查建築工程專案的建築節能設計專
2. 制定環保法例; 篇、環保設計專篇,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等。
3. 屋宇署、地政總署及規劃署提供的 2. 通過法律法規的規定,鼓勵節能技術的
鼓勵措施,鼓勵在建設專案時加入環 開發使用,對不符合規定規範的處以行政
保措施。 處分和經濟處罰。
3. 正式實施政府強制採購節能產品制度
法規 《建築物(能源效率)規例》 《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舉例 《綠色建築評價技術細則》

內地和香港都通過制定環保法規和監督審查建築設計專案中對環保要求的遵守情況來進行
控制,並且都提出鼓勵措施激勵從業者在建築設計中應用節能環保技術。

(一) 在環保材料、環保技術的應用方面,內地的控制規範會多於香港。

(二) 對建築各類環保構件的設計的控制方面,則香港的規範多於內地。

E12. 施工管理及責任

施工管理及責任
香港 內地
施工管理 委任承建商、供應商 技術交底
施工監管 處理工地現場問題
任職雇用工地工程管理員 簽發施工聯繫單
建築外立面裝飾材料的比較與確定
施工責任 完成監工計畫書中規定內容,否則承 沒有法定責任問題
擔相應責任。

香港建築師在後期的施工監管和專案管理的部分所負的責任多於內地建築師。

(一) 在施工管理層面上,香港建築師是法定的業主代表,可以統籌協調工程監管的
工作;內地採用協力廠商監理制,建築師需要配合工地施工,但不能監理,也不
能委派承建商、供應商等。

61
(二) 在施工責任層面上,內地建築師沒有法定責任問題;香港建築師需要依據合同
完成監工計畫書中規定內容,並承擔相應責任。

E13. 建築師與業主相關許可權

建築師業主相關許可權
香港 內地
建築師義 設計業務內容 設計業務內容
務 道德義務 道德義務
技能義務 技能義務
守秘義務 守秘義務
承擔法律賠償責任 承擔法律賠償責任
建築師與 建築師是業主的代表,作為主導專業 甲乙方關係
委託人關 顧問來協調各領域專業顧問及施工單
係 位。

(一) 對內地和香港而言,委託人(業主)均需要履行提供基礎資料、支付設計費用
的義務,並不能擅自修改建築師簽字的檔。建築師也均需要履行完成設計業
務內容,道德義務,技能義務,守秘義務,承擔法律賠償責任等義務。

(二) 在法律上,香港建築師是業主的代表,作為主導專業顧問來協調各領域專業顧
問及施工單位。相對而言,內地建築師沒有強勢的專業主導地位和業主是甲乙
方關係,在法律上不能作為業主的代表做出決定。

62
F. 對外合作/境內/ 外項目

F1. 與外國建築師在工作範疇上存在的差異

香港

回歸以前,香港建築界的工作範疇和工作規範均仿照英國,回歸後改動不多,因此香港與
外國(如英國、美國、澳洲、新西蘭等國家)的建築師在工作範疇上差異不大,建築師負
責範圍涵蓋概念設計、工程監管甚至完工等階段,集設計與監督於一身。然而,香港建築
制度中有一點比較特別,就是除了註冊建築師之外,還有認可人士(建築師名單)這一層。
英、美、澳、新西蘭等國家都沒有認可人士制度,可以說,認可人士制度是香港獨有的。

內地

主要差異在於,內地的建築工程監理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規定》:
建築工程監理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的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和建築工程承包合同,
對承包單位在施工品質、建設工期和建設資金使用等方面,代表業主實施監督。
建築設計單位對設計檔選用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不得指定生產廠、供應商。

比較

兩地與外國建築師在工作範疇上存在的差異比較

香港 內地 外國

建築工程的監 由建築師事務所的認可 在施工階段有專門的監 由建築師或指定適任


督與施工管理 人士、建築師或指定適 理師協助業主籌建監理 技術人員執行
任技術人員執行 團隊控制執行

選擇生產廠、供 由建築師事務所的認可 由建築工程監理負責, 由建築師事務所建築


應商 人士或建築師全權負責 設計單位對選用的材 師全權負責
料、構配件和設備,不
得指定生產廠、供應商

認可人士制度 有 無 無

63
建築設計理念 香港建築師事務所負責 由於在施工階段有專門 外國建築師事務所負
的延續性 範圍涵蓋概念設計至工 的監理師協助業主籌建 責範圍大多涵蓋概念
程監管,集設計與監督 監理團隊來控制,故建 設計至工程監管,集
於一身,對整體工程進 築師對方案後期施工的 設計與監督於一身,
度掌握較全面,比較能 管理掌控能力較弱,進 對整體工程進度掌握
夠將建築設計理念延續 而造成專案建成後,建築 較全面,比較能夠將
到底之餘,亦比較能夠 師的設計概念往往不容 建築設計理念延續到
控制建築完成品質 易被很好的貫徹的問題 底之餘,亦比較能夠
控制建築完成品質

F1. Differences in areas of work between architects in Hong Kong and overseas

The areas of work of Hong Kong and overseas architects are pretty much the same, the major
difference is that Hong Kong has the system of authorized persons, while there is no such system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in other countries.

Hong Kong and overseas architects have more power over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choosing material suppliers, while mainland architects are required to hand over the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management and choice of material suppliers to supervising companies.
Because Hong Kong and overseas architects have greater power ove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s a
whole, design concepts could be better enforced throughou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could be better controlled. Mainland architects has less control over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refore resulting in weaker enforcement of design concepts.

F2. 香港與內地的比較、合作的情況和主要挑戰

香港

綜合港大研究小組調查報告所得,香港與內地因為建築體制和建築規範不同,專案管理方
法和工作方法上亦有差異,中港兩地建築界,仍需多一點合作和融合。

根據港大〈專案階段彙報〉3.6.1〈兩地建築師在工作範疇上存在的差異分析〉,香港建築
師在內地進行建築實踐,面對的主要挑戰有:

(一) 兩地建築師的責任、權力和專業執業範圍的不同
港大研究小組在〈項目階段彙報〉中指出,香港建築師的專業執業範圍包括:
1. 前期服務階段 (Inception)
64
2. 可行性研究階段 (Feasibility Studies)
3. 建築策劃與方案概念 (Outline Schematic Proposals)
4. 初步設計 (Project Design)
5. 施工圖設計 (Contract Documents)
6. 工地服務 (Building Construction)

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建築事務所及個人建築師在香港日常從事的建築項
目領域廣泛的涵蓋了以上的六個部分。其中,第一,二階段,分別有 89%的
事務所和 65%及 75%的個人建築師日常工作會涵蓋該項領域的工作,第三,
四階段的從事比率則為事務所 100%,個人建築師 83%及 97%,第五,六階
段為,事務所 78%及 67%,個人建築師 97%及 94%。(具體下圖表所示)

圖1 香港建築事務所在香港從事專業服務的範疇(港大〈項目階段彙報〉表 3.3.3-1)

香港建築師在專業上是專案的設計師和管理者(認可人士在法律上同時又是業
主的代表),建築師作為主要的/領導的專業顧問來協調各領域專業顧問及施
工單位。建築師在專業上,負責專案的報批運作,參與業主的招標合約工作,
並對專案整個流程提供服務,包括對專案的前期研究,方案設計,施工圖,後
期的工地施工監管,以及專案管理的部分。由於以上的職業角色,建築師在擁
有很大責任的同時也擁有較大的權力。在香港,建築師作為各專業顧問的領導
與協調者,他們的專業意見經常對專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專案設計的修
改上,合約規定,各方意見,必須通過建築師確認才可發出指令修改,施工程
序亦須建築師批淮。這保證了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在整個工程項目的流程中可以
得到很好的貫徹。例如在施工中,建築師如果發現施工單位擅自修改設計,建
築師有權力通過發出專業指令,建議或要求施工方改正。

65
而在內地的情況則有很大的不同。調查顯示,香港建築事務所及個人建築師在
內地日常從事的建築項目領域主要集中在第三,第四階段。其中,第三階段事
務所占 100%,個人建築師中占 82%;第四階段,事務所占 100%,個人建築
師中則占 84%。至於第一,二階段,事務所從事的比率為 30%,個人建築師
為 46%及 61%。第五,六階段,事務所為 40%及 30%,個人建築師為 53%
及 32%。(具體下圖表所示)

圖2 香港建築事務所在內地從事專業服務的範疇(港大〈項目階段彙報〉表 3.3.3-2)

此外,在香港建築師專業執業範圍,除以上六個步驟的工作之外,還有:承擔
建築專案施工完成之後,建築合約保養期的服務;以及終身責任。這些專業工
作範疇對於內地建築師及建築事務所而言,都是較少涉及的領域。

對於內地建築師的權力評估,大部分的香港受訪事務所及個人建築師都認為屬
於「權力一般」。 分析內地建築師執業特點可以發現,內地的建築師在項目
的各階段當中,主要負責方案的策劃,概念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階段。
由於在施工階段有專門的監理師協助業主籌建監理團隊來控制,故建築師對方
案後期施工的管理掌控能力較弱,進而造成專案建成後,建築師的設計概念往
往不容易被很好的貫徹的問題。對設計方案的修改,建築師的控制權力亦較弱。
項目於製作過程中,存在一些開發商,施工單位不經過建築師參與,認可而修
改設計及施工程式的情況。另外由於方案的報批有很多情況是開發商負責,建
築師擁有的權力和責任也從而相對縮小。此外,建築師在內地不是業主的代表
的角色,對於各專業顧問的統領和諧調的力度已受到影響,經常出現設計受制
於結構,設備等專業制約的問題,從而增加設計概念貫徹的難度。

66
(二) 兩地規範和體制差異、審批程式方面對建築師及事務所的影響
另一方面,香港建築事務所在內地從事建築專業服務的時候,常常遇到體制不
同帶來的挑戰。由於香港建築師在內地暫時未能註冊建築師事務所(詳見本報
告 F4「中港兩地資格互認」),因此雖然 CEPA 制度成立後,理論上香港建
築師和事務所已能在參與設計工作,但因為沒有事務所印章,不能在內地執業。
不過實際上,香港許多建築師和建築師事務所已紛紛與內地設計院或事務所合
作,參與內地建築項目。由於體制的限制,香港建築師在內地執業仍要面對重
重挑戰。

此外,在調查關於「做內地專案的時候,由於兩地的體制不同,給專案運作帶
來挑戰」的問題上,有 80%的香港建築事務所認為確有挑戰。而個人建築師
方面,因為廣泛的不同個人背景,受訪的個人建築師更傾向關注某個具體的項
目操作上所遇到的問題,例如與內地溝通等方面的問題,工作方式,管理模式
方面的不同與協調。

從事務所與個人建築師在對「因兩地的體制不同,給專案運作帶來挑戰」的分
析中可以看到,香港建築師的個人對項目運作協調能力普遍較強,在處理內地
專案的時候能夠相對好的適應國內情況,靈活應對和處理問題。在對個人建築
師的調查當中,絕大部分的受訪者認為,因兩地規範差異給專案所帶來的較大
挑戰來自於,對內地規範體系及內容的不熟悉,對其運作中存在的靈活性不了
解,以及對專案的報批,審批程式的不瞭解。其中以對報批,審批程式的不了
解尤為突出。而對建築事務所的調查顯示,事務所對報審批的困難評估則低於
個人建築師。

(三) 兩地建築專案的工作方式和運作管理程式不同帶來的挑戰
關於這方面,港大調研資料顯示,約 95%的建築事務所和接近 70%的個人建
築師都認為在施工圖的設計階段和工地服務階段,存在「較大或最大」的挑戰。
另外在項目的策劃和初步設計階段,事務所及個人建築師亦認為存在一定的挑
戰。

通過對建築事務所的進一步調查發現,存在挑戰較大/最大的是施工圖和工地
服務階段,原因主要在於兩地的建築規範標準的不同及兩地工作與管理的程式
不同。對於內地的建築專案,在施工圖階段,由於對內地規範的不熟悉,對本
地技術的不瞭解,一般由項目配合的內地的建築師來完成,香港的建築師則一
般不會廣泛的參與此階段的工作。而在工地服務階段,內地建築師在進行施工
圖設計之後對工地部分的工作介入亦不是很多,此部分工作在內地有專門的監
理師協助業主籌建監理團隊來完成;香港的建築師介入的情況就更為少數。而
對於香港的專案,香港建築師都會廣泛而深入的參與此兩個階段的工作,並擁
有很大的責任和權力。是此,由於以上原因,導致香港建築師在內地從事項目,
對後期階段的工作感覺到較不便。另有受訪者指出,兩地工作人員的專業水準
要求不同亦可能成為挑戰產生的一個原因。

67
(四) 對於兩地文化經濟,設計理念上的不同,除了在專案的前期服務階段及可行性
研究階段成為最大的障礙之外,在項目的其他階段並不構成很大問題。

(五) 內地對香港建築師事務所在內地開設及運作事務所在資金及專業資格上有較
高門檻。

內地對香港建築師事務所在內地開設建築設計事務所,目前的相關要求有:
1. 註冊資本
建築設計事務所註冊資金不少於 50 萬元;
2. 發起人專業資格
至少有三名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業績的一級註冊建築師作為發起人,且發起人之
一必須從事設計工作十年以上;
3. 發起人年齡要求
三名一級註冊建築師發起人當中,60 歲以下須不少於 1 名;
4. 須涵蓋多項設計功能,如建築、結構及機電設計等
內地設計院和事務所一般業務範圍為綜合設計(除建築設計外,還包括工業和其他
結構及機電設計等專案),與香港建築師事務所的單專業(建築)設計不一同。香
港的建築師在內地開設建務所,也被要求要做綜合設計;
5. 在內地居住時間的要求
註冊建築師必須每年在內地居住 180 天。

以上這些限制,給香港的建築事務所在內地從業,運作建築項目帶來較大程度的挑
戰。

關於註冊還有一點要補充的是,中港兩地現時已實行 CEPA 資格互認制度,但是過


去幾年來,尚未有香港建築師或建築師事務所成功在 CEPA 的框架下在內地註冊設
計事務所,詳見本報告 F4「中港兩地資格互認」。

(六) 內地法律規範的地區差別為建築師在運作專案時帶來挑戰
對於存在的一些其他挑戰,有受訪者進一步指出:因內地的一些社會,政治變
化而導致對中國的法律規範不瞭解。內地的規範管理、報批、審批程式會因為
地區差別而有所不同,一些地方還可能存在透明度不高的情況,這些也給建築
師在運作項目時帶來挑戰。

內地

建築師的社會地位——專業個人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建築師條例》建築師具有以下權利和義務:
(一) 註冊建築師有權以註冊建築師的名義執行註冊建築師業務。
非註冊建築師不得以註冊建築師的名義執行註冊建築師業務。二級註冊建築師
68
不得以一級註冊建築師的名義執行業務,也不得超越國家規定的二級註冊建築
師的執業範圍執行業務。

(二) 國家規定的一定跨度、跨徑和高度以上的房屋建築,應當由註冊建築師進行設
計。

(三) 任何單位和個人修改註冊建築師的設計圖紙,應當征得該註冊建築師同意;但
是,因特殊情況不能征得該註冊建築師同意的除外。

(四) 註冊建築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 遵守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2. 保證建築設計的品質,並在其負責的設計圖紙上簽字;
3. 保守在執業中知悉的單位和個人的秘密;
4. 不得同時受聘於二個以上建築設計單位執行業務;
5. 不得准許他人以本人名義執行業務。

比較

香港與內地的比較、合作的情況和主要挑戰

香港 內地

兩地建築師的 香港建築師的專業執業範圍包括: 內地建築師的專業執業範圍包括:


責任、權力和 1. 前期服務階段 (Inception) 1. 前期服務階段 (Inception)
專業執業範圍 2. 可行性研究階段 (Feasibility 2. 可行性研究階段 (Feasibility
的不同 Studies) Studies)
3. 建築策劃與方案概念 (Outline 3. 建築策劃與方案概念 (Outline
Schematic Proposals) Schematic Proposals)
4. 初步設計 (Project Design) 4. 初步設計 (Project Design)
5. 施工圖設計 (Contract Documents)
6. 工地服務 (Building Construction)

建築師權力較大 建築師權力較小

69
建築師既是專案的設計師和管理 施工階段有專門的監理師協助業主
者,在法律上同時又是業主的代表, 籌建監理團隊來控制,故建築師對方
作為主要的/領導的專業顧問來協調 案後期施工的管理掌控能力較弱,進
各領域專業顧問及施工單位。專案設 而造成專案建成後,建築師的設計概
計必須通過建築師確認才可發出指 念往往不容易被很好的貫徹的問
令修改,施工程式亦須建築師批淮, 題。對設計方案的修改,建築師的控
保證了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在整個工 制權力亦較弱
程項目的流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貫

兩地規範和體 香港建築師在內地暫時未能註冊建 不適用


制差異、審批 築師事務所(詳見本報告〈F4 中港
程式方面對建 兩地資格互認〉)
築師及事務所
的影響 對內地項目運作中存在的靈活性不 不適用
瞭解,以及對專案的報批,審批程式
不瞭解,帶來挑戰

兩地建築專案 香港建築師會廣泛而深入的參與施 香港建築師在內地從事專案,對後期


的工作方式和 工圖和工地服務階段的工作 階段的工作感覺到較不便:在施工圖
運作管理程式 階段,由於對內地規範的不熟悉,對
不同帶來的挑 本地技術的不瞭解,一般由項目配合
戰 的內地的建築師來完成,香港的建築
師則一般不會廣泛的參與此階段的
工作。而在工地服務階段,內地建築
師在進行施工圖設計之後對工地部
分的工作介入亦不是很多,此部分工
作在內地有專門的監理師協助業主
籌建監理團隊來完成

70
內地對香港建 1. 註冊資本 不適用
築師在內地開 建築設計事務所註冊資金不少於 50
設及運作事務 萬元;
所在資金及專 2. 發起人專業資格
業資格上有較 至少有三名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
高門檻 業績的一級註冊建築師作為發起
人,且發起人之一必須從事設計工作
十年以上;
3. 發起人年齡要求
三名一級註冊建築師發起人當中,60
歲以下須不少於 1 名;
4. 須涵蓋多項設計功能,如建築、
結構及機電設計等
內地設計院和事務所一般業務範圍
為綜合設計(除建築設計外,還包括
工業和其他結構及機電設計等專
案),與香港建築師事務所的單專業
(建築)設計不一同。香港的建築師
在內地開設建務所,也被要求要做綜
合設計;
5. 在內地居住時間的要求
註冊建築師必須每年在內地居住 180
天。

F2. Differences in areas of work between architects i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1) Differences in responsibilities, power over project and areas of work


Hong Kong architect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ract administr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which mainland architects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As a result, Hong Kong architects has more power over projects and can ensure
that the design concepts are enforced throughou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es.

(2) Differences in regulations, systems and submission procedure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ystems i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Hong Kong architects
still fail to establish privately-owned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Some of the Hong
Kong architects find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systems and submission procedures contribute to
difficulties in work.

71
(3) Differences in management modes and working procedures
Hong Kong architects usually take part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a design project, whil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s of mainland design project would usually be handed over to project
management companies.

(4) The threshold requirements for Hong Kong architects to establish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pose
an obstacle for Hong Kong architects
For establishing privately-owned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quires that
there must be three first class architects, one of them must be in this field for 10 years or above
(one should be less than 60 years old), with initial capital not less than 500 thousand RMB.
Design firms are required to extend their specialized areas to comprehensive design. Furthermore,
Hong Kong Registered Architect of design firms must stay in mainland for 180 days each year.

F3. 與外國建築師的合作與系統融合

香港

由於香港與外地建築師在工作範疇上的差異不大,因此系統融合方面無大困難。與內地建
築師相比,香港建築師與國際建築師合作的機會相對多一些,接的國際項目也較多。港大
研究小組調查發現,香港建築師在港的主要工作模式中,與國際建築師合作為主占所有工
作模式的 27%,在內地的專案中與國際建築師合作只占 22%。

此外,香港建築師務所的海外項目比較多,大部份來自中東(以杜拜為主),亦有臺灣及
其他地方的項目。 根據研究小組調查,事務所在香港的項目有 18%來自海外私人機構,而
事務所在內地的項目只有 11%來自海外私人機構。

內地

外國企業在國內從事建築工程設計活動需要由建設單位對外國企業進行資格預審,並選擇
至少一家持有建設工程設計資質的中方設計企業進行中外合作,並簽訂《合作設計合同》,
明確各方權利、義務。
其他流程按照正常的建築工程設計流程進行。
立項——規委報規——建委報建
(按:「立項」即建議書,「規委報規」即規劃專案上報市、區、縣規劃委員會審批,「建
委報建」即建築工程項目上報市、區、縣建設委員會審批)

72
比較

與外國建築師的合作與系統融合比較

香港 內地

相同 中港兩地的建築公司均有與外國建築師合作的豐富經驗,因此合作
上並無大困難

差異 香港與外地建築師在工作範疇上 內地則由於內地的專案管理和施
的差異不大,因此系統融合方面 工監管交由建築監理公司和監理
無大困難 工程師負責,建築師的權力相對較
小,為系統融合帶來挑戰

F3. Cooperating with overseas architects and merging with overseas systems

Design firms in both Hong Kong and mainland have experience cooperating with overseas
architects and design firms. However, as mainland architects are required to hand over the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to supervising companies, mainland architects has less power and control
over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an Hong Kong and overseas architects.

F4. 中港兩地資格互認

香港

(一) 內地與香港建築師專業資格互認

2003 年 6 月 29 日,內地與香港簽訂了首項自由貿易協定《內地與香港關於建
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定下了內地與香港建築師專業資格互
認的方向。2004 年 2 月 17 日,香港建築師學會與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
在北京簽訂了兩地建築師專業資格互認的正式協議。雙方已於 2004 年 5 月進
行協議下的首次培訓及測試,並於 2004 年 8 月 16 日向成功通過測試的人士
頒發資格證書。雙方至今已進行五次培訓及測試,兩地先後通過測試的人數逾
700 人,400 多名香港特區建築師擁有內地一級建築師資格。

香港居民參加內地專業資格考試

香港發展局工務科亦成功爭取到內地在 2004 年 10 月 27 日簽署的 CEPA 補充

73
協議下,同意允許符合相關規定的香港居民參加 18 項與建築及工程服務有關
的內地專業資格考試,包括註冊建築師,安排已於 2005 年 1 月 1 日開始實施。

(二) 此外,由於建築規範不一樣,香港的建築師在內地只能負責工程的設計,不能
負責工程管理工作,內地的工程管理由監理公司的監理工程師(project
supervisor)負責。為保障香港建築師將來可以在大陸承接設計、亦可以負責
工程管理,香港建築師學會與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中國建設監理協會的磋
商,雙方同意於 2009 年年底前為香港建築師提供一次性的內地監理工程師的
資格單向考核。通過這次特別考核的香港建築師將可以無需透過一般考試便可
以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理工程師資格。

(三) 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與香港建築師學會學士學位(五年制)專業評估互
認協議

香港建築師學會於 2000 年與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簽署的學士學位專業


評估互認協議於 2006 年十一月續約,並正式改名為「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委
員會與香港建築師學會學士學位(五年制)專業評估互認協議」。協定目的是
互相認可由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NBAA)評估通過的建
築學學士學位(五年制)和香港建築師學會評估通過的建築學專業學位(五年
制),並認為符合全國註冊建築師的註冊資格及香港註冊建築師資格的學術要
求。

內地

2001 年,中美《促進國際實踐的雙邊認同書》(未進一步實行)
《認同書》的主要內容有:一名證明允許在本國註冊的從事「不受限制」的建築設計實踐
活動的建築師,可以在與本國有對等協議的外國從事「不受限制」(可對任何類型的建築
提供服務)的建築設計實踐活動;在沒有當地註冊建築師的實質性的參與和合作下,不能
尋求、招攬或提供投標服務;合作的當地建築師對合作設計的建築項目負責;外國建築師
尋求在另一國進行建築實踐時,應向對方的全國性註冊機構提出申請,以列入一份被允許
在該國從事建築設計實踐的名單。
2003 年,CEPA——《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與香港建築師學會建築師資格互認協議》
2009 年 1 月 7 日,經全國建築師管理委員會認定,37 名臺灣建築師獲得一級註冊建築師資
格,並可在大陸申請執業。

74
比較

香港與內地在回歸後,除了互相認可對方大學的建築學士學位資格之外,在現時的 CEPA
建築師專業資格互認協議下,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可通過考試考取內地個人建築師(一級)
證書,內地一級建築師亦可透過考試拿取香港註冊建築師資格。香港的建築師亦可望於 09
年底透過內地監理工程師的資格單向考核,考取內地監理工程師資格。

然而,正如特首曾蔭權最近指出的,CEPA 協議「大門已開,但還有小門未開」。雖然兩
地建築師互認管道已經成立 5 年多,已經有 400 多名香港特區建築師擁有內地一級建築師
資格,但是過去幾年來,尚未有香港建築師或建築師事務所成功在 CEPA 的框架下在內地
註冊設計事務所。香港建築師如欲在內地註冊設計事務所,除了須符合當局對資金和專業
資格的要求以外,亦須面對地方政府的門檻:有地方政府不承認香港建築師通過 CEPA 互
認考取的內地一級建築師資格。

一名資深香港建築師受訪時表示,他曾經嘗試與兩名內地一級建築師一起在內地申請註冊
建築設計事務所,雖然資金等其他要求完全符合,當地政府仍不允許該建築師在當地註冊
開業,理由是:
(一) 該建築師是香港人;

(二) 地方政府不承認該香港建築師通過 CEPA 互認制度考取的內地一級建築師資


格。

資深建築師亦就此提出疑問:究竟 CEPA 互認制度取得的內地一級建築師資格,與內地考


試取得的內地一級建築師資格是否對等?在現時 CEPA 制度下,兩地資格互認似乎未能完
全對等,不能平起平坐。

F4. Mainland and Hong Kong mutual recogni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Under current CEPA arrangement,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Board of Architectural


Registration (NABAR) of mainland and HKIA of Hong Kong are carrying out reciprocal recognition
of members of the HKIA and Class I registered architects in the mainland. However, although more
than 400 Hong Kong registered architects have already obtained mainland’s Class I registered
architects qualifications through mutual recognition, Hong Kong architects still fail to establish
privately-owned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The mutual recognition has not been carried
out to the full by some local governments. Furthermore, the threshold requirements for Hong Kong
architects to establish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as stated in F2) also pose an obstacle for Hong Kong
architects wishing to establish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75
G. 總結兩地制度的比較與展望

特色和優勢總結

香港建築師

(一) 在專案上的角色與內地不同
香港建築師在專業上是專案的設計師和管理者(認可人士在法律上同時又是業主的代
表),能夠以主要的/領導的專業顧問的身份來協調各領域專業顧問及施工單位。

(二) 工作範圍比內地建築師廣泛
香港的建築師在專業上負責專案的報批運作,參與業主的招標合約工作,並對專案整
個流程提供服務,包括對專案的前期研究,方案設計,施工圖,後期的工地施工監管,
以及專案管理的部分,工作範圍比內地建築師廣泛。

(三) 權力和責任較大
由於以上的職業角色,建築師在擁有很大責任的同時也擁有較大的權力。專案設計必
須通過建築師確認才可發出指令修改,施工程序亦須建築師批淮。這保證了建築師的
設計理念在整個工程項目的流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貫徹。

(四) 與國際接軌上的優勢
香港建築師無論是職業角色、工作範圍,還是在權力和責任上都較接近國際建築師,
在與國際接軌上具一定優勢。

內地建築師

(一) 熟悉內地市場、文化、人情等,擁有本地經驗技術專長上的優勢
內地建築師熟悉內地市場,熟悉本地文化、習俗、人情、制度、要求、規範等,擁有
經驗技術專長上的優勢。

(二) 項目較大型及多元化
與香港相比,內地建築師處理的項目較大型及多元化,有利中港兩地建築師合作開拓
國際市場。

76
展望與建議

(a) 短期建議

(1) 【兩地】繼續進行兩地建築師專業資格互認
讓更多中港建築師能擁有兩地的專業資格,方便進一步交流合作。並在 CEPA
專業資格互認協議的框架下, 令兩地資格互認在對方地域能真正完全對等。

(2) 【內地】可考慮在部份城市或省份局部先行試驗新措施
內地地域廣,倘若進一步全面地推出新措施,影響層面較大,故可考慮短期在
部份城市或省份局部先行試驗新措施成效,再推廣至全國。

(b) 中期建議:

(1) 【香港】讓內地建築師來港開設事務所和執業
現時內地建築師已可透過 CEPA 專業資格互認協議取得香港建築師的資格,但
還未能在香港開設事務所和執業,香港政府可考慮進一步開放專業領域,吸納
內地人才。

(2) 【香港】調整內地建築師來港執業的認可人士門檻
內地建築師雖然已可透過 CEPA 專業資格互認協議取得香港建築師的資格,但
由於互認協議並不包括認可人士資格,因此內地合資格建築師無法取得香港認
可人士資格,為內地建築師來港執業帶來不便。

(3) 【內地】讓香港建築師在內地開設事務所和執業
雖然兩地建築師現時已可透過 CEPA 專業資格互認協議取得對方的資格,但「大
門已開,尚有小門未開」,CEPA 簽訂至今,尚未有香港建築師或建築師事務
所成功在 CEPA 的框架下於內地成功註冊建築設計事務所。香港建築師雖已深
入參與內地建設項目,但仍未能在內地開業。香港建築師如欲在內地註冊設計
事務所,須符合當局對資金、專業資格、設計項目的嚴格要求,門檻頗高。此
外,兩地資格互認似乎未能完全對等,有香港建築師持有通過互認獲得的內地
一級建築師資格欲在內地開業,其資格卻不被當地政府承認。兩地政府仍須正
視此問題並爭取早日落實解決辦法。

(4) 【內地】取消香港建築師到內地開設公司的設計院門檻
香港建築師在內地只能開設建築事務所,暫時還不能開設設計院,為香港建築

77
師到內地執業帶來不便。

(5) 【內地】參考境外同業的特點,擴大內地建築師的工作範疇
內地政府可考慮擴大內地建築師的專業服務範圍,特別是在建築合同管理、專
案管理、建築施工管理等方面,調整現有的各專業/機構的職能角色,從而更
好完善專案管理,設計院,監理單位各自的職能,加快在建築領域與國際接軌。

(c) 長期建議

(1) 【兩地】中港建築師優勢互補,合作開拓國際市場
香港應該充分發揮作為國際視窗的先進性和示範性;內地則充分利用自身雄厚
的各類資源優勢、文化特色、經驗技術專長等等,與香港優勢互補、提升水準。
中港兩地建築師可成立合夥企業,合作建設內地房地產市場之餘,更可望一起
走出國門,參與海外建設項目,在國際建築舞臺開創出更大的天地。

(2) 【兩地】尊重兩地文化、理解各自特點等
因兩地建築管理模式的差異,很多時候需要瞭解當地情況,尊重各自的特點與
文化,用真誠的溝通,合作雙贏的效益和成果去說服不同的參與者。

(3) 【兩地】加強兩地交流、合作
可考慮與政府相關部門積極聯絡,組織定期研討會,積極促進兩地建築師交流
互訪和各種相關的培訓活動,積極探討在不同體制下的合作模式,以更有效地
協助兩地建築師參與共同的建築專案。

78
G. Conclus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Hong Kong architects

(1) Professional role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ainland architects


Hong Kong architects are the designers as well as project managers of design projects (authorized
persons are also the legal representatives of proprietors), who could, as leading professional
consultants, lead all the consultants and construction parties.

(2) A wider coverage of work


Hong Kong architect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inception stage, design stage and submission of
drawings of design projects, and is responsible also for the tendering procedures, contract
administr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projects. The coverage of
work of Hong Kong architects is wider than that of mainland architects.

(3) Greater responsibilities and powers over projects


As a result of (1) and (2), Hong Kong architects have more powers over projects and can make
sure that the design concepts are enforced throughou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4) Advantages in adopting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The professional roles, coverage of work,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Hong Kong architects
are much similar to that of overseas architects, therefore Hong Kong architects have more
advantages in adopting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Mainland architects

(1) Familiar with the mainland market and culture, with local experiences
Mainland architects are more familiar with the mainland market, and the local cultures, customs,
systems, requirements and standards, etc. in mainland, thus with more advantages in dealing with
mainland projects which require local experiences.

(2) Larger project scale and wider variety of projects


Compared with projects in Hong Kong, the projects in mainland are much larger in scale and in a
wider variety. This would help Hong Kong and mainland architects to work together in opening
up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79
Prospects and recommendations

(a) Short-term recommendations

(1) 【 Hong Kong and mainland 】 Continue the process of mutual recogni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To allow more Hong Kong and mainland architects to obtain qualifications from both
sides, to facilitate further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nd to make the mutual
recogni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really reciprocal under the current CEPA
framework.

(2) 【Mainland】Test new measures first in some of the cities or provinces


A large number of companies and people would be affected if new measures are
introduced in mainland, due to its vast area. It would be better to test new measures
first in some of the cities or provinces, before extending to the whole country.

(b) Mid-term recommendations

(1) 【Hong Kong】Allow mainland architects to open architectural firms and practise in
Hong Kong
Mainland architects can now obtain the qualifications of Hong Kong registered
architect through CEPA mutual recognition agreement, but they are still not allowed to
open architectural firms and practise in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could further open up the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 and attract quality professionals to
Hong Kong.

(2) 【Hong Kong】Adjust the authority person (AP) threshold for mainland architects to
practise in Hong Kong
Although mainland architects can now obtain the qualifications of Hong Kong
registered architect through CEPA mutual recognition agreement, however, since the
agreement does not include the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 of authorized person (AP),
therefore mainland architects cannot be authorized persons in Hong Kong. This adds
inconveniences to the practice of mainland architects in Hong Kong.

(3) 【Mainland】Allow Hong Kong architects to open architectural firms and practise in
mainland
Although Hong Kong and mainland registered architects could now obtain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from both sides via CEPA mutual recognition agreement,
80
but up till now Hong Kong architects still fail to establish privately-owned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The mutual recognition has not been carried out
to the full by some local governments. Furthermore, the threshold requirements for
Hong Kong architects to establish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also pose an obstacle for
Hong Kong architects wishing to establish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Both Hong Kong
and mainland governments should confront this problem and try to work out a solution.

(4) 【Mainland】Lower the threshold for Hong Kong architects to open design units in
mainland
Hong Kong architects could only open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ms in mainland,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establish design units. This adds inconveniences to the practice of Hong
Kong architects in mainland.

(5) 【Mainland】Widen the range of work of mainland architects


Mainland central government could consider widening the range of work of mainland
architects, especially in the areas like contract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 Long-term recommendations

(1) 【Hong Kong and mainland】Hong Kong and mainland architects to work together to
open up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With different advantages on both sides, Hong Kong architects and mainland architects
could team up to form partnerships, work together and take part in international
projects.

(2) 【Hong Kong and mainland】Respecting and understanding each and other’s cul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models and working cultures, it is necessary for architects from both sides to
communicate sincerely, and to respect and understand each and other’s cul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3) 【Hong Kong and mainland】Strengthen mutu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architects could, with the help of relat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organize regular seminars, exchange activities and training programmes
together.

Disclaimer:
Any opinions, findings, conclusions or recommendations expressed in this material / any event organizaed under this Project do not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r the Vetting Committee for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s Development Assistance
Scheme.
8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