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  卷第  期 纺 织 学 报 ∂  

 年  月 ∏  ×¬


   ∏ 

中老年与青年女裤纸样比较研究
吴巧英 袁观洛
浙江工程学院 杭州 

摘 要 研究中老年与青年女性较合体裤子纸样结构参数和制图方法上的差异 讨论人体体型和服装纸样之间的密切关系 ∀
关键词 中老年女性 青年女性 裤子纸样 省量
中图分类号 ×≥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222

随着中老年人在整个社会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 余缝头放   再用描线轮和复写纸将样板的净轮


增大 调查显示 体型变形 行动日趋不便的中老年 廓线和毛轮廓线复在面料上 并在面料上标明对位
女性很难购置到合体舒适的服装 尤其是合体度和 记号 以便准确缝合 ∀
运动舒适性要求较高的裤子 ∀ 要提高中老年服装质
量 使其合体性与舒适性并举 成衣品质优良 需要
对人体与纸样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 ∀ 本文通过较合
体的裤子样板设计制作 对中老年和青年女性服装
纸样结构参数和制图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得出的结
论可为中老年女性裤子纸样设计提供指导 ∀

1 实 验
111 实验对象
本文实验对象选用较有代表性的  种体型≈ ∀
为叙述方便起见  名研究对象分别用序号表示 其
中被测者  为中老年女性瘦体  为中老年女性胖
体  为青年女性瘦体 为青年女性胖体 ∀
112 款式确定
裤子选用宽紧适中的西裤 因它在下装中也是
最能反映体型及合体舒适程度的款式 ∀
图1 女性裤子纸样
113 纸样制图方法确定
为了使纸样能直观准确地反映体型 对于腰线
2 分 析
至裆底之间裤片主要部位尺寸 本文采用由人体测
量相关尺寸来推算得到 裤片腰省量在水平断面重 211 上裆比较及分析
合图上计测 ∀ 裤片中部分尺寸设计及下裆部分纸样 测量裤子裆宽 并考察被测者裆宽与臀围的比
设计参照女裤基本样板制图方法≈ 并且 后裤片后 例关系 分别计算裆宽与臀围 Η臀部水平断面围
裆缝部活动量直接在后裤片上添加 从而形成后上 度 臀围 Η人体下半身外包络围度的比值 列于
裆缝起翘 ∀ 裤子纸样制图见图  ∀ 表∀
表2 裆宽与臀围比值比较
114 样衣试制
被测者    
11 材 料 样衣所用材料为本白棉坯布 布料
裆宽ΠΗ        
结构参数见表  ∀ 裆宽ΠΗ        
表1 面料结构参数 裆宽ΠΗ ≅ 平均扁平率        
面密度 密度 根Π 厚度 平均扁平率        
面料品种 组织

Π  经密 纬密  

纯棉白坯布 Π 平纹         从表  来看 各被测者裆宽与 Η 的比值之间


差异比裆宽与 Η 的差异要小 ∀ 比较同年龄层不同
11 制 作 纸样放缝 除底边缝头放   其 体型的裆宽与臀围比值 胖体  !分别大于瘦体
=> 纺织学报  年 第期

  ! ∀ 再比较同体型不同年龄的裆宽与臀围比 间差异显著减少 接近常数 ∀ 由此可知 裆宽与臀围


值 中老年女性  !分别大于青年女性  ! ∀ 的百分比与人体下半身扁平率成反比 从年龄层角
体型比较中已经知道 胖体下半身较瘦体扁平率小  度看 中老年女性下半身扁平率相对低于青年女性 
而中老年女性下半身扁平率比青年女性小 ∀ 可见下 因此 裆宽与臀围的百分比相对较高 ∀
半身扁平率和裆宽与臀围比值关系密切 ∀ 为进一步研究裆宽与人体下半身体型关系 考
由表  中各被测者人体下半身平均扁平率 平 察裆宽与人体下半身围度 !宽度 !厚度的线性关系 
均扁平率  腰 !中臀 !臀  个横断面扁平率之和Π 各部位围度 !宽度 !厚度与裆宽的相关系数及回归方
与裆宽 !臀围比值乘积 可以看到 被测者计算值之 程列于表  ∀
表3 裆宽与人体下半身各部位尺寸的相关关系及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回归方程   αξ  β
项目 部位
ρ α系数  β常数  回归方程
Ω       Ψ    ξ   
围 ΜΗ       Ψ    ξ   
3 3
度 Η        Ψ    ξ   
Η        Ψ    ξ   
3
Ω       Ψ    ξ   
厚 ΜΗ       Ψ    ξ   
3 3
度 Η        Ψ    ξ   
3
平均厚度       Ψ    ξ   
Ω        Ψ    ξ   

ΜΗ       Ψ    ξ   

Η        Ψ    ξ   
上裆围        Ψ    ξ   

3 3
ΗΠ平均扁平率        Ψ    ξ   
它 3 3
ΗΠ平均扁平率       ψ   ξ   

首先比较围度 !厚度 !宽度  个项目对裆宽的影 ∗ 1  之间变动 个体差异也较小 ∀ 从下半身水


响 从回归分析结果看 人体下半身 Ω ! ΜΗ ! Η 处的 平断面重合图上看 被测者之间前中 !后中部分 腰
宽度与裆宽处于低相关状态 可以认为宽度对裆宽 线与外包络间空隙分布较相近 而前斜侧面 !前侧
影响较小 ∀ 围度与厚度  项与裆宽都有较高相关 面 !后斜侧面 !后侧面各部位腰线与外包络间空隙分
性 其中 厚度与裆宽相关最大 其次是围度 ∀ 比较 布  名被测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 可以看出 个体
人体下半身不同部位对裆宽的影响 在围度 !厚度  间省量大小差异完全由个体间臀腰部形态差异所决
个项目上 人体臀部 Η 处与裆宽表现出高度的相 定∀
关性 其次是腰部 而人体中臀部则相对影响较小 ∀ 表4 裤片腰省测量结果 

从表  中考察人体上裆围度 !臀围与扁平率比 被测者序号    


前中撇量        
值与档宽关系 从相关分析结果看 人体上裆围度与
前 前腰省        
裆宽处于低相关状态 即人体上裆围度对裆宽影响 片 前侧腰省        

不大 ∀ ΗΠ平均扁平率 ΗΠ平均扁平率与裆宽相关 前总省量        


后中撇量        
性均比 Η !Η 有所提高 ∀
后 后腰省        
212 腰省比较分析 片 后侧腰量        

前后裤片各取  个省道的条件下 将测得各部 后总省量        


省量前后差            
位省量分布情况列于表  ∀ 显然所有被测者的前裤
总省量        
片腰省量小于后裤片腰省 ∀ 比较前总省量 !后总省
量 !总省量大小 中老年女性   ! 都要比青年女 中老年女性与青年女性在省道长度上有明显的
性  !小 ∀ 瘦体  !均分别比同年龄段的胖 年龄差异 ∀ 按省道设制原则 省尖要指向凸点或凸
体  !大 ∀ 比较裤片名部位省量差异大小 省量 起区域 在凸点或凸起区域附近 ∀ 从下半身水平断
个体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后腰省 !前腰省 !前侧腰 面重合图看 中老年女性的前 !后斜侧面外包络均由
省 !后侧腰省 !后中撇量 !前中撇量 ∀ 其中前中撇量 腹凸形成 故中老年女性的前腰省 !后腰省省长均不
在 1 ∗   变动 个体间差异小 后中撇量在 1 得超过腹围线 ∀ 而青年女性的前腰省 !后腰省省长
 年 第期 纺织学报 =>

设在腰围线以下 !臀围线以上部位 ∀ 而且中老年女 部围度及厚度对裆宽影响最大 ∀ 研究结果表明 档


性侧腰省长度也应短于青年女性 ∀ 宽与臀围呈线性正相关 与下半身平均扁平率呈线
213 裤子着装状态比较分析 性负相关 由于中老年女性与青年女性相比 下半身
比较中老年女性与青年女性白坯布样裤的腰省 各部位厚度与围度增加 扁平率下降 中老年女性裆
合体性 ∀ 从穿着情况看 青年女性腰臀差通过省道 宽与臀围百分比比青年女性有所增大 ∀
结构处理 再利用布地组织的柔软性 裤片能较好地 1 通过裤片腰省比较研究 裤片前腰省量小于
覆盖人体腰围线到臀围线间复曲面 基本不产生褶 后腰省量 中老年女性与青年女性在省长度上有明
皱 ∀ 而中老年女性腰线至臀围线间更不规整 曲率 显差异 中老年女性前腰省 !后腰省长度不得超过中
变化更大 因此从穿着效果看 仅仅通过省道结构处 臀围线 青年女性前腰省 后腰省长度不能超过臀围
理腰臀差 再利用布地组织的柔软性罩住臀体较为 线 在省个数 !省位确定方法相同条件下 裤片各部
困难 会产生少量褶皱 因此对于中老年女性裤子结 分省量个体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后斜侧省 !前斜侧
构设计时 可适当减少省量 增加裤片腰线缩缝量来 省 !前侧缝省 !后侧缝省 !后中撇量 !前中撇量 ∀ 其中
减少褶皱的产生 ∀ 另从工艺角度出发 可用熨斗对 女性前中撇量在 1 ∗   变动 个体间差异小 后
裤片进行工艺处理使裤片更符合人体曲面 ∀ 中撇量在 1 ∗ 1  之间变动 个体差异也较小 ∀
观察白坯布样裤的人体侧面着装状态 青年女 1 裤子实样制作及着装状态比较分析表明 中
性侧面曲线在腹部较平缓 而中老年女性侧面曲线 老年女性裤子腰臀部合体性除了省道处理外 还要
在腹部明显隆起 ∀ 从增加裤子美观性方面要求来 与缩缝 !熨烫工艺相结合 中老年女性腹部凸出 前
看 裤子纸样设计要尽量消减腹凸 因此中老年前裤 裤片省位设计可不同于青年女性设置在挺缝线上 
片前腰省位置可以适当地将省位往侧缝方向偏移 ∀ 可将前腰省往侧缝方向偏移 尽量掩盖腹凸 美化
体型 ∀
3 结 论
参 考 文 献
1 通过下半身各部位尺寸与裆宽相关分析 裆
宽与人体下半身各部位厚度和围度关系密切 而受  吴巧英 中老年女性体型及纸样研究 浙江工程学院  
 刘瑞璞 服 装 结 构 设 计 原 理 与 技 巧 北 京 中 国 纺 织 出 版 社 
宽度 !上裆围度的影响较小 人体下半身各部位中臀
 

第九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正在征文
/ 陈维稷优秀论文奖0 已获得了行业内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认同与支持 起到了表彰先
进 !促进交流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 第九届 / 陈维稷优秀论文奖 0 现正在征文 请通
过各省 !市自治区纺织工程学会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围绕以下中心内容申
报论文 ∀ 具体办法可参见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评选条例和评选实施细则 ∀
如何保持我国纺织经济持续 !快速 !协调 !健康发展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
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必须准确把握好
三大结合点 一是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按产业链配套扩大高质量产品比重 依靠产品的高
性能 !高功能 !高品位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 二是提高创新能力 推行品牌战略 ∀ 扩大先进
技术装备比重 增强研发能力 ∀ 一方面要在全行业推广先进技术 加快行业性技术升级 
构筑行业创新的基础 另一方面要促进和保护企业创新成果 特别是要提高骨干企业的核
心竞争力 提高产业链的整体创新能力 ∀ 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高企业和行业快速反应
能力 ∀ 行业发展的主题是产业升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为主线 坚持
以人为本 加快发展纺织先进生产力 提升我国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秘书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