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天 然 气 工 业 第 41 卷第 8 期

· 194 · Natural Gas Industry 2021 年 8 月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综述
王 震 孔盈皓 李 伟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

摘要:中国政府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该目标的确立,


给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了对上述目标下的中国天然气全产业链形成综合性认识,梳理了近期相关学
者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前景。研究结果表明 :①与其他低碳或无碳能源相比,我国天然
气大规模稳定供应的基础最为扎实,是替代煤炭、实现“低碳化”最现实的选择 ;②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天然气在不同阶
段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进而针对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①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应急调峰能力建设仍需进一步加
强;②市场化管容分配、两部制定价将是天然气管网运营模式的改革方向,但需要根据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程度逐步、适时地推进;
③在“碳中和”目标下,天然气发电尤其是气电调峰的发展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④要充分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期、窗口期,上中
下游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碳中和 ;中国天然气产业 ;发展前景 ;供需关系 ;天然气发电 ;输气管网体制改革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21.08.018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ural gas industry in


the background of "carbon neutrality"
WANG Zhen, KONG Yinghao, LI Wei
(CNOOC Energy Economics Institute, Beijing 100013, China)
Natural Gas Industry, Vol.41, No.8, p.194-202, 8/25/2021. (ISSN 1000-0976; In Chinese)
Abstract: At the 75th UN General Assemb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eclared to strive to reach 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by 2030
and achieve "carbon neutrality" by 2060.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goal not only brings opportunities but also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
ment of China's natural gas industry.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whole chain of China's natural gas industry under the
goal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recent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China's natural gas industry in the background of "carbon neutrality". And the following research results are obtained. First, compared
with other low-carbon or carbon-free energie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arge-scale stable supply of natural gas in China is the most solid,
so natural gas is the most practical option to replace coal and realize "low carbon". Second, in the process of "carbon neutrality", natural
ga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ifferent stages.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
ural gas industry. First,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gas infrastructure,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peak shaving capacity. Second, market-oriented pipe capacity distribution and two-part pricing will be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the operation mode of natural gas pipeline network, but they shall be promoted gradually and appropriatel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China's natural gas industry. Third, under the goal of "carbon neutrality", much attention shall be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gas fired power generation,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peak-shaving gas power. Fourth, it is necessary to sufficiently grasp the
opportunity period and window period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among upstream, middle and downstream to
jointly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ural gas industry.
Keywords: Carbon neutrality; China's natural gas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spect;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 Natural gas fired power
generation; Gas pipeline system reform

作者简介 :王震,1969 年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本刊编委,现任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能源研究会


(100013)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 4 号。ORCID: 0000-0003-2767-8862。E-mail:
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社会学术职务。地址 :
wzhen@pku.org.cn
第8期 王震等:“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综述 · 195 ·

0 引言
[4]
梁和支撑作用。段言志等 指出,“碳中和”目标的
提出将加速风光等绿色能源的发展,而天然气高效、
2020 年 9 月 22 日,中国政府在第 75 届联合国 灵活的特性可用于弥补其他绿色能源的劣势,因此从
大会上提出,力争二氧化碳排放 2030 年前达到峰值, 长期看风光的大规模使用将促进天然气消费的增长。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化石能源排放是中国二氧 周淑慧等 [5] 的研究表明,天然气在“碳中和”路径
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化 中的作用可分为 4 个阶段 :2020—2030 年,天然气
石能源的成长空间无疑将受到限制。天然气是碳排 发挥其低碳特点助力“碳达峰”;2030—2035 年,天
放强度最低的化石能源之一,我国的天然气产业的未 然气进入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阶段 ;2035—2050
来发展形势如何、能够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起到 年,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充分融合 ;2050—2060 年,
何种作用、“十四五”及未来中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 天然气仍发挥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撑作用。
系该如何建设、天然气发电前景如何等问题,引发 1.2 天然气供需形势预测
学术界热议。许多文献就“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天
然气产业链的某一环节进行了分析研究,但关于“碳 1.2.1 天然气消费量预测
中和”背景下中国天然气全产业链的总结性文献仍 周淑慧等 [5] 的研究表明,在碳中和情景下,中国
较为缺乏。为此,笔者梳理总结近期的相关研究成果, 天然气消费量在 2035 年左右达到峰值 6 500×108 m3,
分析中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前景,探究中国天然气 之后有 5 ~ 10 年的平台期,2050 年下降至 5 500×108
产业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要点,展望天然气发电的 m3,2060 年仍有 4 300×108 m3。李孥等 [6] 分三种情
走势,以期形成对“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天然气全 景对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进行展望,尽管结果略有不
产业链的综合认识,最后提出在“碳中和”背景下 同,但三种情景下天然气消费量达峰时间与峰值较
促进中国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为接近 :峰值约为 5 000×108 m3,达峰时间在 2035
年前后。高振宇等 [7] 从天然气终端消费量着手,分
1 天然气在能源体系中的作用与前景 行业预测天然气消费量,预计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
在 2035 年达 6 000×108 m3。张荣旺 [3] 认为“十四五”
“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众多机构和学者围绕天 期间中国天然气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 2025 年天然
然气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作用与前景展开研究。 气消费总量约 4 500×108 m3,2030 年天然气消费总
1.1 天然气在“碳中和”过程中的作用 量约 6 020×108 m3,消费量高峰在 2045 年前后到来。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 洪涛 [1] 认为,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在 2040 年左右
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在我国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 达峰,峰值约 6 000×108 m3,占一次能源比重低于
背景下,利用低碳或非化石能源替代高碳排放的煤 15%。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 :2020 年》[8] 认
炭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洪涛 [1] 认为, 为,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下,2025、2030、2040 年中
深度电气化及高渗透绿氢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 国天然气消费分别为 3 980×108 m3、4 460×108 m3、
中期利用低碳的天然气替代煤炭对实现“双碳”目 5 110×108 m3。根据清华大学 2020 年 10 月发布的
[2]
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罗佐县 指出,降碳必须降 报 告《 中 国 低 碳 发 展 与 转 型 路 径 研 究 》[9], 在 1.5
煤,降煤的重点则是利用气电、可再生以及核电替 ℃情景下,天然气消费量在 2030 年左右达到峰值
代煤电。由于大规模储能技术尚未突破,可再生能 5 800×108 m3,2040 年降至 3 380×108 m3,2050 年
源发电稳定性不足的短板较为突出,核电由于安全 大幅降至 1 500×108 m3。在世界资源研究所 2020 年
问题难以大规模使用。对比来看,天然气发电具有 12 月发布的《零碳之路 :
“十四五”开启中国绿色
资源供应稳定以及技术成熟的优势,利用天然气替 发展新篇章》[10] 强化行动情景下,2050 年中国天然
代煤炭是中国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现实选 气消费量约 4 600×108 m3,比 2030 年消费规模略有
[3]
择。张荣旺 指出,受限于调峰能力、应用范围等 》[11] 的净零
增加。在 BP《世界能源展望(2020 年版)
因素,非化石能源短期内无法完全满足中国庞大的 排放情景下,天然气需求量峰值 2030 年为 5 020×108
能源体量。天然气虽是化石能源,但在等热值情况下, m3,2050 年为 4 670×108 m3。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
碳排放比煤炭减少约 45%,是近期保障能源安全和 公司发布的《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12] 提到,在
能源结构转型的现实选择,将在能源转型中起到桥 电气化加速情景下,天然气需求量在 2040 年前后达
· 196 · 天 然 气 工 业 2021 年第 41 卷

到峰值,峰值水平约 6 000×108 m3,2050 年下降至 期间中国天然气产量将快速增长,预计 2025 年产量


4 400×108 m3,2060 年进一步降至 4 100×108 m3。 为 2 410×108 m3,产量在 2045 年前后达峰,峰值产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中国 2060 年前 量高于 3 000×108 m3。
碳中和研究报告》[13] 指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天 目前,中国已经签署的天然气长期进口合同量
然气消费量在 2035 年达到峰值,峰值消费量约为 (包括管道气和 LNG)约 1 600×108 m3[19]。其中,LNG
5 000×108 m3。 合同执行量约 800×108 m3,管道气约 800×108 m3[3]。
1.2.2 天然气供给形势分析 管道气方面,来自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
“十三五”期间,国产与进口天然气均对中国 萨克斯坦、缅甸的天然气进口量增长潜力有限,进
天然气稳定供应起到重要作用。产量方面,中国天 口增量主要来自俄罗斯。随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然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天然气产量保持年均 在“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其进口量有望在 2025
100×108 m3 以上的增长,2020 年达到 1 925×108 m3 年达到设计输气能力——380×108 m3/a,预计增量约
(含煤制气)。其中,页岩气产量超过 200×108 m3, 300×108 m3。周淑慧等 [5] 认为,若按照 4 300×108 ~
产量占比由 2015 年的 3.5% 上涨至 2020 年的 10.4%, 4 500×108 m3 的需求量测算,到 2025 年中国天然气
占 比 逐 年 增 加。 进 口 气 方 面,2020 年 中 国 天 然 气 供应缺口约 400×108 m3,需要通过 LNG 现货或新签
进 口 量 约 1 408×108 m3, 占 中 国 天 然 气 消 费 量 的 长协资源进行补充。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
43%。其中管道气进口主要来自土库曼斯坦、乌兹别 《2020 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20] 指出,LNG
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缅甸、俄罗斯,约 476×108 接收能力的快速增长将带动 LNG 进口量大幅提升,
m3 ;LNG 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卡塔尔等国,约 “十四五”期间,国内天然气供应将相对宽松。
932×108 m3。 马 莉 等 [21]、 单 卫 国 等 [22] 的 研 究 指 出, 由 于
在 我 国 天 然 气 对 外 依 存 度 较 高 的 情 况 下, 未 2015—2018 年 通 过 最 后 投 资 决 策(Final Investment
来一段时间内,如何有效满足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增 Decision,FID)的天然气液化项目较少,亚洲 LNG
长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陆家亮等 [14] 利用 现货价格将在 2024 年前震荡上行并升至高点,在
灰 色 — 哈 伯 特、 神 经 网 络 — 哈 伯 特 和 产 量 构 成 等 2025 年转而下行。白桦等 [23] 的研究显示,“十四五”
方 法 构 建 天 然 气 产 量 预 测 集 成 系 统, 对 中 国 天 然 期间,全球天然气市场将逐渐收紧,在 2023—2025
气产量进行预测,预计 2025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介 年出现短暂的供不应求,价格在 2021 年触底回升,
于 2 100×108 ~ 2 450×108 m3,2050 年 产 量 介 于 但“十四五”期间的均价将略低于“十三五”。《2020
3 300×108 ~ 4 100×108 m3,其中页岩气产量有望在 年 国 内 外 油 气 行 业 发 展 报 告 》[20] 指 出,“ 十四五”
2050 年超过 1 000×108 m3。王建良等 [15] 选取多循 时 期, 东 北 亚 LNG 现 货 均 价 为 6.4 美 元 /mmBtu
环广义翁氏模型对中国天然气产量分情景预测,认 (1 mmBtu=1 055 MJ),与“十三五”时期基本持平。
为在持续增加勘探和技术研发投资的前提下,2025 从更长期看,“碳中和”背景下,满足国内天然
年中国的天然气产量有望超过 2 100×108 m3,高峰 气需求将更加容易。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峰时间预计晚
产量介于 3 982×108 ~ 4 663×108 m3,峰值时间在 于 2050 年,而消费量达峰时间或在 2035 年前后出现。
2055—2060 年期间出现,其中页岩气产量增长潜力 在消费量达峰后,中国对进口天然气的需求将逐渐
最大。邹才能等 [16] 从技术、资源潜力等角度综合分 减少。从国际市场看,根据 BP《世界能源展望(2020
析认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中国页岩气产量有 年版)》的一切照旧情景判断,全球天然气产量具有
望在 2025 年达到 300×108 m3,是天然气产量增长的 在 2040 年突破 5×1012 m3 的资源潜力,而随着全球
生力军。戴金星等 [17] 在系统总结中国天然气资源量 低碳转型步伐的加快,全球天然气需求量预计难以
与探明程度、天然气年产量增长特征以及天然气剩 突破 4.7×1012 m3[11]。
余可采储量与增长规律的基础上,与世界产气大国 以上研究表明,与其他低碳或无碳能源相比,
作了相应对比,认为 2025 年中国年产气量能够达到 我国天然气大规模稳定供应的基础最为扎实,既是替
2 500×108 m3。贾爱林等 [18] 在评价常规与非常规天 代煤炭、实现“低碳化”最现实的选择,又是可再
然气勘探增储和开发上产潜力的基础上,认为 2025 生能源的“终身伴侣”,将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有望达到 2 270×108 m3。BP《世 起到关键作用。路径上看,2030 年前天然气的主要
界能源展望(2020 年版)》[11] 预测显示,“十四五” 作用是减碳,助力中国早日达峰,之后随着可再生能
第8期 王震等:“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综述 · 197 ·

源比例的快速增加,天然气将逐渐与可再生能源深度 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融合,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有益补充。定量来看,在“碳 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中和”目标下,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大概率在未来 10 中提到 :加快建设中原文 23、辽河储气库群等地下
年内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其峰值在 2035 年前后出现, 储气库建设。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
峰值消费量大概率介于 5 500×108 ~ 6 000×108 m3。 简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
建设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天然
2 天然气产业升级和发展路径 气储备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要通过优化布局、
深化改革、加大支持力度、落实主体责任等方式推
“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 动储气能力建设。预计在政策的鼓励下,到“十四五”
天然气产业发展加速,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 末中国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有望突破 300×108 m3。
持续上升,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供储销体系。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仍存
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将继 短板,尤其是应急调峰能力,体制机制障碍需要进一
续推进,保障国内天然气安全、高效、持续供应。 步破除。但随着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国家政策支
2.1 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 持力度的加大,预计“十四五”期间,天然气应急储备、
“ 十 三 五 ” 期 间, 中 国 天 然 气 长 输 管 道 增 加 输送、互联互通能力将明显改善。从更长期看,随
1.9×104 km,达 8.3×104 km,已初步形成“四大(进口) 着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瓶
通道”和“三纵三横”的管网系统 ;LNG 接收能力 颈将被彻底打破,基础设施短板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翻番,接近 9 000×104 t ;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增长 2.2 稳步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
92×108 m3,达 147×108 m3,但仅占我国天然气消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其中
费量的 4.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十三五” 价格改革是核心。“十三五”期间,上游引入竞争,
期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但仍有诸多领域需 打通中游运输瓶颈,规范运输环节收费,建立油气
要加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 交易中心,逐步放松价格管制,天然气市场改革初
所发布的《中国天然气高质量发展报告(2020)》指出, 见成效。目前,中国天然气市场形成了“基准门站价”
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相对滞后,应急储备能力建设 与市场化定价并行的价格机制。现行价格机制基本
[24]
效益相对较低,储气调峰能力急需加强。孙哲 认为, 符合我国天然气市场现状,但依然要推进与油价挂
中国天然气调峰储备法律规范尚不完备、激励措施尚 钩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并将形成气气竞争价格机制
[28]
不完善、监管机制尚未健全、主体责任没有明确划分。 定为终极目标 。
周明亮 [25] 指出,建设天然气战略储备迫在眉睫,需 曾鸣等 [29] 剖析了发达国家构建竞争性天然气市
要加快制定天然气战略储备的法律法规、解决储气 场的经验,认为竞争性天然气市场的构建是价格市
[30]
设施的盈利问题、鼓励多元资本进入、解决储气设 场化的基础。李廷东等 研究表明,中国天然气定
施天然气进出问题。 价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天然气管道准许收益率偏高、
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 “基准价+浮动幅度”的价格管理办法尚存优化空间、
[31]
将有序推进。根据《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 “十四五” 仍未形成有影响力的基准价格。白俊 认为,中国
期间中国将推进中俄天然气东线、西气东输四线、西 天然气市场仍存在政策交叉重叠、竞争性市场仍未形
[32]
气东输五线、川气东送二线等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建 成、价格传导不畅、市场监管不足等问题。付舒等
设,并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作,同时以京津冀及 的研究表明,门站价阻碍了价格市场化,但也指出
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东北、海南等地为重点, 因上游竞争不够、基础设施不健全、价格交易中心
推进区域管网和支线管网建设。此外,若中俄远东天 影响力小等问题,我国天然气市场尚不存在完全放
[33]
然气管道、中俄中线天然气管道谈判顺利, “十四五” 开价格的条件。董邦国等 指出,天然气价格改革
[26]
期间将有望开建 。预计“十四五”末,中国天然 需要解除价格捆绑,理顺气源价格,制定合理的运输、
气管道将形成“四大(进口)通道”和“五纵五横” 存储、气化以及输配气价格,改变按体积计价的方式,
的干线管网格局 [27]。根据对新建、扩建、规划项目 以及加快建设市场交易中心形成有影响力的市场基
的梳理,预计 2025 年国内 LNG 接收站设计接收能 准价格等。
力将达到 1.9×108 t/a[20]。在地下储气库建设方面, 《中 总结来看,中国天然气行业尚不具备价格完全
· 198 · 天 然 气 工 业 2021 年第 41 卷

市场化的条件,天然气价格市场化需要以天然气全 运营机构集约整合等建议。李俊杰 [40] 认为,国家


产业链改革为前提。未来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需要 管网公司成立后,天然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强
以构建竞争性市场为核心,以形成有影响力的基准 化对国家管网公司的监管、明确天然气调峰保供责
价格为抓手,以建设健全基础设施为基础,完善基 任划分等。
础设施定价机制,逐步取消天然气价格管制,最终 国家管网公司运营模式的讨论同样是研究重点,
形成气气竞争的价格形成机制。 主要包括管容分配、定价模式以及费率设计等。王
2.3 进一步完善管网管理机制 亮等 [41] 认为,结合中国国情“管容交易+调度运行”
一体化模式优势明显,同时指出应建立管容交易中
“十三五”期间,在“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原
心,逐渐完善市场化管容分配机制。郭海涛等 [36] 指出,
则指导下,油气市场改革有序推进。2017 年 5 月,
中国管道容量基本没有富裕,管容不存在交易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
管容分配宜遵循“应急预留、民生优先、先买先得、
革的若干意见》,为油气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2019
即买即配”的原则。
年,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目前我国天然气管输、存储、配气均采用一部
国家管网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油气体制改革迈出
制定价方式,有学者建议逐步向两部制过渡。董邦
关键的一步,将对未来中国天然气产业产生积极深
国等 [33] 认为,按照国际上成熟市场的经验,中国天
远的影响。上游领域方面,随着勘探开发的政策性
然气基础设施应采取“容量费+使用费”的两部制
壁垒被打破、资源运输通道彻底打通,预计中、下
收费方式。崔媛媛等 [42] 指出,一部制管输价格已不
游企业将积极向勘探、开发、进口等上游领域延伸。
符合天然气市场的新形势,且中国已具备实行两部
但由于上游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壁垒的特点,预
制的基础条件,建议采取试点的方式逐渐推行两部
计对上游的影响将较为滞后 [34-36]。中游领域,按照“全
制收费模式。2021 年 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天
国一张网”的规划,部分区域性管网公司或省级管 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暂行)》和《天然气
网公司将逐渐纳入或服从国家管网公司统一调度 [35], 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暂行)》,对天然气管
最终形成国家管网与部分省级管网公司并存的市场 道运输价格做了明确的规定。新办法延长了管道折
格局 [34]。下游领域,由于上游资源量的增加,下游 旧年限,并将管输运价率由一企一价改为一区一价,
领域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有利于价格的市场化,使 但是运输价格依然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
油气价格更加合理 [37-38]。 办法确定,“准许收益率”依旧保持 8%,未改变一
针对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也有许多学者就基 部制定价模式。李廷东等 [30]、董邦国等 [33] 均指出,8%
础设施公平开放、自然垄断环节政府监管、民生保 的收益率偏高。
供责任落实、已签高价长协消纳、多头对外进口推 总体来看,天然气管网改革有利于上游勘探开
高国际 LNG 价格等问题展开研究。周淑慧等 [5] 认 发、LNG 进口领域多元竞争格局的形成,增加天然
为,天然气市场体系建设重在压实储气调峰与保供 气资源供应,进而促进下游领域竞争,最终激发行
责任,加强对中间环节的监管,推进地方管网改革 业活力。但是改革红利的完全释放,还需要国家层
融入“一张网”统筹调度。郭海涛等 [36] 认为,国 面加强监管、积极引导,尤其是对国家管网的监管
家管网公司的成立为“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推进天 以及保供责任的重新划分。市场化管容分配、两部
然气市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需要重点关注上游 制定价将是管网运营模式的改革方向,但需根据我
市场改革、推进省级管网的市场化体制改革、创新 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程度逐步、适时推进。
管容分配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和管输成本监管等。
陈蕊等 [34] 指出,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应加强对 3 “碳中和”背景下天然气发电前景
天然气产、运、销,特别是对区域管网的监管 ;落 分析
实天然气门站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疏导价格传导 ;
明确多头进口规则,降低对国际市场影响的同时, 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在能源供应侧可
[39]
防止进口商投机;鼓励签订长期购销协议。王亮等 再生能源占比不能低于 80%[3]。高比例可再生电力系
围绕建设和运营天然气“全国一张网”的目标,提 统意味着巨大的调峰需求,而天然气发电因其在调
出推进省级管网的独立运营、推动同一区域内管道 峰、调频方面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
第8期 王震等:“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综述 · 199 ·

热电联产与气电调峰是天然气发电的两种主要 4 相关建议
形式。天然气热电联产与气电调峰相比具有明显的
经济优势,但是却丧失了一定的灵活性。殷建平等 [43] 4.1 高度认识天然气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
对比分析了热电联产与气电调峰优劣,认为应该将 作用
气电调峰作为天然气发电的主要发展方向。全球能
推动气代煤既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利器,也是短
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中国 2060 年前碳中和
期内尽快实现“碳达峰”的唯一有效选择,更是在目
研究报告》[13] 指出,气电在中国电力体系中的主要 前技术条件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最有效手段。
作用是调峰,预计到 2030 年、2050 年气电装机总容 对此应充分认识、大力宣传,并明确在国家或区域
量 分 别 为 1.85×108 kW、3.3×108 kW, 在 电 力 系 统 能源规划中予以体现。
中的比例分别为 4.9%、4.4%。
4.2 上中下游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
单彤文 [44]、陈蕊等 [45]、朱兴珊等 [46] 均认为天然
气发电在环保、灵活性上与煤电相比有着明显的优 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基本打破了中国天然气行
业的储运限制,“碳中和”目标为天然气行业快速发
势,天然气发电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将是中国能
展提供了额外的机会,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天然气行
源转型的最佳路径。但也指出天然气发电仍面临政
业发展的机遇期、窗口期,天然气行业的参与者需
策、定位不明确,环保、调峰价值不能充分显现,核
要共同发力抓住发展机遇 :①上游企业继续加大国
心技术缺失等问题。洪涛 [1] 认为,虽然天然气发电
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走出去”获
面临储能的挑战,但是仍是电力行业最佳备用电源。
取海外优质资源,为下游企业提供优质、稳定、经
陈宗法 [47] 认为,在“双碳”目标及“构建以新能源
济的天然气资源。②中游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和应急
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燃气发电挑
调峰能力建设,为天然气行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
战与机遇并存。
的储运设施。③下游企业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为
综 合 以 上 研 究, 笔 者 认 为 在“ 碳 中 和 ” 目 标
用户创造优质的天然气使用体验。
下,天然气发电尤其是气电调峰的发展需要充分重
4.3 充分释放管网体制改革带来的天然气市场红利
视。截至 2020 年底,中国气电装机总量约为 1×108
kW,占发电总装机约 4.5%,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 要继续推进运营模式创新,充分释放新体制带
平。从“碳达峰”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力需求量仍 来的改革红利。一是做好天然气基础设施两部制定价
将快速增加,仅依赖可再生能源发电难以在未来十 的准备工作,可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方式,向
年满足中国电力需求量的增长,用低碳的天然气替 两部制定价方式转变 ;二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管容分
代高碳的煤炭,是尽快实现电力行业达峰的最优选 配市场化的条件,可考虑增量先行试点,再逐步推进;
择。从电力安全的角度看,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比 三是管网公司成立后将有越来越多的上游企业进入
例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转动惯量将不断降低,电 上游勘探开发、LNG 进口领域,这在天然气资源供
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挑战将愈加严峻 [48]
,调峰、 应多元化的同时,也会导致保供责任的分散,建议进
调频需求将更加迫切。但从目前的技术、基础条件看, 一步明确天然气保供责任划分。同时,国家发展改
化学储能、氢能难以在短期内承担起维护电网安全 革委最新发布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暂
的重任 :最具优势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化学储能, 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暂行)》
投运规模极低。截至 2020 年底,国内化学储能规模 仅对跨省管网的成本监管、运输价格做了规定,建
不足 3.5 GW,而氢能仍在初始阶段,中国氢能源及 议进一步明确省级天然气管网运输价格的确定规则,
适当调低准许收益率,进一步降低天然气运输成本。
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氢能平价之路》
指出,氢能到 2030 年才有望成为有竞争性的低碳解 4.4 继续统筹推进天然气行业改革
决方案,预计气电将是未来十年满足电网调峰调频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
需求、维护电网安全的最有效手段。此外,在政策上, 虑,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存在上
多部委发文进行了专门的部署,要求“十四五”期 游缺乏竞争、中游基础设施短板明显、
“全国一张网”
间严控煤电项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利好天然气 尚未完成、未形成有影响力的基准价格等问题,影
发电。 响碳中和愿景下中国天然气市场的战略性机遇,对
· 200 · 天 然 气 工 业 2021 年第 41 卷

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研究并落实有效措施,鼓励 业发展 [J]. 天然气工业 , 2021, 41(2): 171-182.


ZHOU Shuhui, WANG Jun, LIANG Yan. Development of Chi-
引导多元资本进入上、中游环节,促进上游勘探开
na's natural gas industry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in the
发、中游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区域、
background of carbon neutrality[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21,
省级管网独立运营或按市场化原则自愿并入国家管 41(2): 171-182.
网公司,彻底打通中游运输环节。三是加快构建价 [ 6 ] 李孥 , 王建良 , 刘睿 , 等 . 碳中和目标下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多
格交易中心,尽快形成有影响力的基准价格。四是 情景构想 [J]. 天然气工业 , 2021, 41(2): 183-192.
LI Nu, WANG Jianliang, LIU Rui, et al. Multi-scenario concep-
根据上中游改革进展,有序放松对市场的价格管制,
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gas industry under the goal of
分区域逐步取消门站价格,推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
carbon neutrality[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21, 41(2): 183-192.
4.5 大力解决天然气发电的制约因素 [ 7 ] 高振宇 , 白桦 , 王英国 , 等 . 基于终端消费结构的中国天然气
市场研究 [J]. 中外能源 , 2021, 26(4): 1-8.
天然气发电既是中国尽早实现“碳达峰”的最
Gao Zhenyu, Bai Hua, Wang Yingguo, et al. Study on China′s
优选择,也是电网调峰调频、维护电网安全运行的 natural gas market based on terminal consumption structure[J].
有效手段,需要予以充分重视。建议从以下几个方 Sino-Global Energy, 2021, 26(4): 1-8.
面发力扫清天然气发电的障碍 :一是天然气发电与 [ 8 ]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20[R/OL].
煤电相比具有环保、低碳、灵活的优势,应通过政 (2020-10-01)[2021-05-16].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
ergy-outlook-2020.
策手段将煤电的外部性内部化,为气电发展营造公
[ 9 ] 何建坤 , 解振华,李政,等 . 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
平的发展环境 ;二是加快电价的市场化改革,建立 路径研究 [J]. 中国人口 · 资源与环境 , 2020, 30(11): 1-25.
电力调峰交易机制,使天然气发电的调峰、调频价 HE Jiankun, XIE Zhenhua, LI Zheng, et al. Research on China's
值在价格上充分体现 ;三是打破对气电厂直供天然 low carbo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ransformation path[J].
气的政策瓶颈,减少中间环节费用,切实降低气电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0, 30(11):
1-25.
企业的原料气成本 ;四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争取
[10] 奚文怡 , 蒋小谦 , 张默凡 , 等 . 零碳之路 :" 十四五 " 开启中
早日实现天然气发电设备国产化,降低天然气发电 国 绿 色 发 展 新 篇 章 [R/OL].(2020-12-01)[2021-05-16].https://
设备的使用成本。 www.wri.org.cn/report/2020/11/accelerating-net-zero-transi-
tion-china_cn.
参 考 文 献 XI Wenyi, JIANG Xiaoqian, ZHANG Mofan, et al. Accelerating
the net-zero transition: Strategic action for China's 14th Five-Year
[ 1 ] 洪涛 . " 碳中和 " 目标下中国天然气不可或缺但发展空间将被 Plan[R/OL]. (2020-12-01)[2021-05-16]. https://www.wri.org.cn/
压缩 [J]. 油气与新能源 , 2021, 33(1): 32-37. report/2020/11/accelerating-net-zero-transition-china_cn.
HONG Tao. Under the goal of "Carbon Neutrality" China's [11] BP. BP energy outlook: 2020 edition[R/OL]. (2020-09-01)[2021-
natural gas is indispensable but its development will be com- 05-16]. https://www.bp.com/content/dam/bp/country-sites/
pressed[J]. Petroleum and New Energy, 2021, 33(1): 32-37. zh_cn/china/home/reports/bp-energy-outlook/2020/energy-out-
[ 2 ] 罗 佐 县 . 碳 中 和 激 活 多 领 域 天 然 气 需 求 潜 力 [J]. 能 源 , look2020-press-release-cn.pdf.
2020(11): 30-32. [12]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 [M]. 北京 :
LUO Zuoxian. Carbon neutralization activates natural gas de- 中国电力出版社 , 2020.
mand potential in multiple fields[J]. Energy, 2020(11): 30-32.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energy and
[ 3 ] 张荣旺 . 加快低碳能源天然气利用,为实现碳中和争取时间 power development prospects[M]. Beijing: China Electric Power
[R\OL]. (2021-05-06)[2021-05-16]. https://m.thepaper.cn/baijia- Press, 2020.
hao_12543025. [13]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 中国 2060 年前碳中和研究
ZHANG Rongwang. Accelerate th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gas, and 报告 [R/OL]. (2021-03-19)[2021-05-23]. https://wenku.baidu.
strive for time for carbon neutralization[R\OL]. (2021-05-06) com/view/ab3502de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3.html
[2021-05-16].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2543025.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 4 ] 段言志 , 郭焦锋 , 李森圣 , 等 . 天然气与其他绿色能源高质量 Organization. China carbon neutral research report 2060[R/OL].
融合发展的预期实现途径 [J]. 国际石油经济 , 2021, 29(1): 64- (2021-03-19) [2021-05-23]. https://wenku.baidu.com/view/ab-
71. 3502de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3.html
DUAN Yanzhi, GUO Jiaofeng, LI Sensheng, et al. Future devel- [14] 陆家亮 , 赵素平 , 孙玉平 , 等 . 中国天然气产量峰值研究及建
opment approaches of integration between natural gas and other 议 [J]. 天然气工业 , 2018, 38(1): 1-9.
green energy[J].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2021, 29(1): LU Jialiang, ZHAO Suping, SUN Yuping, et al. Natural gas
64-71. production peaks in China: Research and strategic proposals[J].
[ 5 ] 周淑慧 , 王军 , 梁严 .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 " 十四五 " 天然气行 Natural Gas Industry, 2018, 38(1): 1-9.
第8期 王震等:“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综述 · 201 ·

[15] 王建良 , 刘睿 . 中国天然气产量中长期走势预测研究 [J]. 煤炭 [25] 周明亮 . 试论建立天然气战略储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J]. 企


经济研究 , 2019, 39(10): 41-47. 业改革与管理 , 2020 (10): 223-224.
WANG Jianliang, LIU Rui. Prediction study of the medium and ZHOU Mingliang. On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establishing
long-term natural gas production in China[J]. Coal Economic Re- strategic natural gas reserves[J]. Enterprise Reform and Manage-
search, 2019, 39(10): 41-47. ment, 2020(10): 223-224.
[16] 邹才能 , 赵群 , 丛连铸 , 等 . 中国页岩气开发进展、潜力及前 [26] 段天宇 , 徐博 , 张愉 . " 十四五 " 中国天然气管网发展趋势分
景 [J]. 天然气工业 , 2021, 41(1): 1-14. 析 [J]. 世界石油工业 , 2020, 27(3): 5-12.
ZOU Caineng, ZHAO Qun, CONG Lianzhu, et al. Development DUAN Tianyu, XU Bo, ZHANG Yu. Analysis of the develop-
progress, potential and prospect of shale gas in China[J]. Natural ment trend of natural gas pipeline network in China during the
Gas Industry, 2021, 41(1): 1-14. 14th Five-Year Plan[J]. World Petroleum Industry, 2020, 27(3):
[17] 戴金星 , 倪云燕 , 董大忠 , 等 . " 十四五 " 是中国天然气工业 5-12.
大发展期——对中国 " 十四五 " 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一些建议 [27] 庄键 . 国家管网规划建设 " 五纵五横 " 天然气干线网络 [N].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 2021, 32(1): 1-16. 中国能源报 , 2021-05-03(014).
DAI Jinxing, NI Yunyan, DONG Dazhong, et al. 2021-2025 is ZHUANG Jian. PipeChina plans to build "Five Vertical and Five
a period of great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ural gas industry: Horizontal" natural gas trunk network [N]. China Energy News,
Suggestions o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ural gas 2021-05-03 (014).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in China[J]. Natural Gas Geosci- [28] 周娟 , 魏微 , 胡奥林 , 等 . 深化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的思
ence, 2021, 32(1): 1-16. 考 [J]. 天然气工业 , 2020, 40(5): 134-141.
[18] 贾爱林 , 何东博 , 位云生 , 等 . 未来十五年中国天然气发展趋 ZHOU Juan, WEI Wei, HU Aolin, et al.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势预测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 2021, 32(1): 17-27. of China's natural gas price mechanism[J]. Natural Gas Industry,
JIA Ailin,HE Dongbo,WEI Yunsheng, et al. Prediction on 2020, 40(5): 134-141.
natural gas development trend in China for the next 15 years[J]. [29] 曾鸣 , 刘沆 , 王晟嫣 , 等 . 竞争性天然气市场建设及价格形成
Natural Gas Geoscience, 2021, 32(1): 17-27. 机制研究——兼析典型国家天然气市场建设的主要经验做法
[19] 李俊杰 . 对 " 十四五 "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思考 [J]. 国际石 [J]. 价格理论与实践 , 2020, 430(4): 56-59.
油经济 , 2020, 28(12): 11-20. ZENG Ming, LIU Hang, WANG Shengyan, et al. Research on
LI Junjie.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gas industry competitive natural gas market construction and price forma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J]. International Petro- mechanism[J]. Price: Theory & Practice, 2020, 430(4): 56-59.
leum Economics, 2020, 28(12): 11-20. [30] 李廷东 , 何春蕾 , 董振宇 , 等 . 完善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的路
[20] 刘朝全 , 姜学峰 . 2020 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M]. 北京 : 径与政策 [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2021, 15(1): 68-75.
石油工业出版社 , 2021. LI Tingdong, HE Chunlei, DONG Zhenyu, et al. Paths and poli-
LIU Chaoquan, JIANG Xuefeng. Oil and gas industry develop- cies to perfect pricing mechanism for China natural gas[J]. Natu-
ment of China and internation in 2020[M]. Beijing: Petroleum ral Gas 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21, 15(1): 68-75.
Industry Press, 2021 [31] 白俊 . 以竞争为标尺重构中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 [J]. 天
[21] 马莉 , 杨宁 . 国内外天然气市场中期展望 [J]. 石油石化绿色低 然气工业 , 2020, 40(5): 117-125.
碳 , 2021, 6(1): 1-6. BAI Jun. Reconstructing China's natural gas price marketization
MA Li, YANG Ning.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gas market prospect reform based on competition[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20,
in the medium term[J]. Green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s, 2021, 40(5): 117-125.
6(1): 1-6. [32] 付舒 , 张鹏程 , 董振宇 , 等 . " 十四五 " 期间我国天然气价格
[22] 单卫国 , 何春蕾 . 新冠疫情对国际天然气市场的影响和中长 改革的重点方向及企业对策 [J]. 天然气工业 , 2020, 40(12):
期气价走势分析 [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2020, 14(5): 1-6. 159-167.
SHAN Weiguo, HE Chunlei. Impact of COVID-19 on global nat- FU Shu, ZHANG Pengcheng, DONG Zhenyu, et al. Key areas
ural-gas market and middle- and long-term trend of gas price[J]. and enterpris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natural gas price reform
Natural Gas 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20, 14(5): 1-6.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J]. Natural Gas Industry,
[23] 白桦 , 高健 , 肖鑫 , 等 . 2020 年国际天然气市场分析及后市展 2020, 40(12): 159-167.
望 [J]. 国际石油经济 , 2021, 29(1): 79-84. [33] 董邦国 , 何春蕾 , 张颙 . 重建中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形成机
BAI Hua, GAO Jian, XIAO Xin, et al. Analysis on international 制——兼论中国 " 十四五 " 天然气价格改革的中心任务 [J].
natural gas market in 2020 and its prospect[J]. International Pe- 天然气工业 , 2020, 40(5): 126-133.
troleum Economics, 2021, 29(1): 79-84. DONG Bangguo, HE Chunlei, ZHANG Yong. Reconstruction of
[24] 孙哲 . 中国天然气调峰储备法律制度的现状 [J]. 化工管理 , natural gas production-supply-storage-sales pricing mechanism
2021(10): 19-20. in China: Discussion on the central task of China's natural gas
SUN Z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legal system of price reform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J]. Natural Gas Indus-
natural gas peak shaving reserve in China[J]. Chemical Enterprise try, 2020, 40(5): 126-133.
Management, 2021(10): 19-20. [34] 陈蕊 , 孙文宇 , 吴珉颉 .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对中国天然气市场
· 202 · 天 然 气 工 业 2021 年第 41 卷

竞争格局的影响 [J]. 天然气工业 , 2020, 40(3): 137-145. [42] 崔媛媛 , 何秀文 , 何小斌 , 等 . 中国天然气两部制管输价格研
CHEN Rui, SUN Wenyu, WU Minjie. Influence of the establish- 究 [J]. 国际石油经济 , 2018, 26(11): 30-42.
ment of the National Oil & 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oration on CUI Yuanyuan, HE Xiuwen, HE Xiaobin, et al. Research on two-
the competition pattern of natural gas market in China[J]. Natural part pipeline pricing of China's natural gas under new mecha-
Gas Industry, 2020, 40(3): 137-145. nism[J].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2018, 26(11): 30-42.
[35] 刘剑文 , 杨建红 , 王超 . 管网独立后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格局 [J]. [43] 殷建平 , 王泽鹏 . 中国发展天然气发电产业的战略选择——
天然气工业 , 2020, 40(1): 132-140. 天然气热电联产与气电调峰比较研究 [J]. 价格理论与实践 ,
LIU Jianwen, YANG Jianhong, WANG Chao. Natural gas devel- 2019(11): 11-14.
opment pattern in China after pipeline network independence[J]. YIN Jianping, WANG Zepeng. China's strategic choice for devel-
Natural Gas Industry, 2020, 40(1): 132-140. oping natural gas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Comparative study
[36] 郭海涛 , 何兆成 .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对中国天然气产业链的 on natural gas cogeneration and gas electricity peak shaving[J].
影响——"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战略学组油气 Price: Theory & Practice, 2019(11): 11-14.
论坛 " 综述 [J]. 国际石油经济 , 2020, 28(1): 28-35. [44] 单彤文 . 天然气发电在中国能源转型期的定位与发展路径建
GUO Haitao, HE Zhaocheng. The influe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议 [J]. 中国海上油气 , 2021, 33(2): 205-214.
of National Pipe Network Company on China's natural gas indus- SHAN Tongwen. Positioning and development path suggestions
try chain[J].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2020, 28(1): 28- of natural gas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s energy transition peri-
35. od[J]. 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 2021, 33(2): 205-214.
[37] 倪斌 .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城市燃气企业面临的变革 [J]. 上 [45] 陈蕊 , 朱博骐 , 段天宇 . 天然气发电在中国能源转型中的作用
海煤气 , 2020(2): 1-4. 及发展建议 [J]. 天然气工业 , 2020, 40(7): 120-128.
NI Bin. Reform faced by city gas enterprises after the establish- CHEN Rui, ZHU Boqi, DUAN Tianyu. Role of natural gas power
ment of National Pipeline Company[J]. Shanghai Gas, 2020(2): generation in China's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suggestions on
1-4. its development[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20, 40(7): 120-128.
[38] 刘满平 . 国家管网公司将重塑中国天然气市场体系 [J]. 中国 [46] 朱兴珊 , 陈蕊 , 潘继平 , 等 . 天然气在清洁能源体系中的关键
石化 , 2019 (4):31-34. 支撑作用及发展建议 [J]. 国际石油经济 , 2021, 29(2): 23-29.
LIU Manping. PipeChina will reshape China's natural gas market ZHU Xingshan, CHEN Rui, PAN Jiping, et al. Key supporting
system[J]. Sinopec Monthly, 2019(4): 31-34 role of natural gas in clean energy system and development sug-
[39] 王亮 , 焦中良 , 高鹏 . 中国天然气管网 " 专业化管理 + 区域化 gestions[J].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2021, 29(2): 23-29.
运维 " 模式探讨——中国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研究之二 [J]. [47] 陈宗法 . " 双碳 " 目标下 " 十四五 " 燃气发电如何发展 ?[R/
国际石油经济 , 2019, 27(10): 33-43. OL]. (2021-05-06)[2021-05-16]. https://news.bjx.com.cn/
WANG Liang, JIAO Zhongliang, GAO Peng. "Specialized man- html/20210506/1150892.shtml.
agement + regional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hina's natu- CHEN Zongfa. How to develop gas-fired power generation in
ral gas pipeline network[J].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the 14 th Five-Year Plan under the goal of "double carbon"[ R/
2019, 27(10): 33-43. OL]. (2021-05-06) [2021-05-16]. https://news.bjx.com.cn/
[40] 李俊杰 . 天然气产业改革综述及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后的 html/20210506/1150892.shtml.
影响 [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2020, 14(3): 1-6. [48] 吴安平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思路与策略 [R/OL]. (2021-04-28)
LI Junjie. Natural-gas industrial reform affected by established [2021-05-16]. https://xw.qq.com/partner/hwbrowser/20210428A0
National Petroleum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Group[J]. Natural 6RAL/20210428A06RAL00?ADTAG=hwb&pgv_ref=hwb&ap-
Gas 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20, 14(3): 1-6. pid=hwbrowser&ctype=news
[41] 王亮 , 焦中良 , 高鹏 , 等 . 中国天然气管网 " 管容交易 + 调度 WU Anping. Ideas and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a new power
运行 " 一体化模式探讨——中国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研究之 system[R/OL]. (2021-04-28) [2021-05-16]. https://xw.qq.com/
一 [J]. 国际石油经济 , 2019, 27(8): 17-26. partner/hwbrowser/20210428A06RAL/20210428A06RAL00
WANG Liang, JIAO Zhongliang, GAO Peng, et al. Feasibility ?ADTAG=hwb&pgv_ref=hwb&appid=hwbrowser&ctype=news.
本文互动

analysis on the integrated mode of "capacity trading + dispatching


operation" of natural gas pipeline network in China--Research on (收稿日期 2021-06-02 编辑 陈 嵩)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natural gas pipeline network in China
(Ι)[J].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2019, 27(8): 17-2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