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人人都应该懂一点拍卖理论

2020 年诺贝尔经济学家颁发给斯坦福大学两位微观理论的集大成者和师徒教授
Robert Wilson 和 Paul Milgrom,获奖理由是“改善拍卖理论以及发明新的拍卖模式”。

拍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何填写志愿、如何找到满意的工作、何时竞拍车牌,
如何避开“赢家的诅咒”等都是学问。

拍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一方面,拍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另一方面,靠拍卖起家的 eBay,现在超过 90%


的交易额是通过固定报价,而非拍卖来完成(部分因为拍卖过于耗时,如今在线销售
便利,价格竞争激烈,部分因为 eBay 从 2C 转向了 2B)。

除了人人都熟悉的拍卖形式外,例如艺术和收藏品拍卖,上海的车牌拍卖等,很
多经济活动在本质上都属于拍卖,例如股票交易看上去和拍卖无关,但这就是实实在
在的拍卖。与通常的拍卖有一个固定卖方(国债一级市场的卖方就是政府)不同的是 ,
股票拍卖时,同时有无数个买方和卖方在出价和交割。

公司和政府采购,通常希望保证质量下价格越低越好,这可以说是一个逆向拍卖。

车牌属于显性拍卖,学区房价格高则是因为隐性拍卖的存在。学生根据自己的学
业填写多个志愿,最终被录取的过程叫做匹配,但本质上,这只是一个没有价格机制
的拍卖。

拍卖理论极简史

任何参加或者了解简单拍卖活动的人,都可以发现竞拍者之间互动的复杂性。但
可能也想象不到,各种拍卖(例如单个或多个商品、他们的价值独立或者相互关联、
拍卖可以是加价或者减价式,价格可以公开或者密封、赢家支付最高价或者第二高价
等等)其实可以被博弈论完美地描述,并且给出竞拍者的最优出价公式。

最早以博弈论思想研究拍卖的 William Vickrey 在 1996 年获得诺奖,他发现在竞拍


者(买家)对商品的估值彼此独立的极端情况下,许多不同形式的拍卖,本质上是等
价的,或者体现在竞拍者的最优策略,或者体现在拍卖者(卖家)的预期收入上。而
且,拍卖结果都是对社会有效率的,也就是说赢家一定是估值最高的人,此时社会福
利损失最低。

历史上最少见的一种拍卖(一次性密封报价,赢家支付第二高价),因为 Vickrey
的研究而变得非常流行。原因在于这种机制下,竞拍者会完全真实地按照估值来报价 ,
不会故意压价。

Wilson 考虑了另一种极端情形:被拍品(例如油田、国债)对买家具有共同价值 。
1
赢家作为估值最高的人,当然就要采取其他最优策略以避免“赢家的诅咒”,好在拍
卖结果仍然是有效率的。

当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或者遇到具备更加复杂特征的拍卖时,此时不同的拍
卖机制就会产生不同的预期收入,而且拍卖结果未必是有效率的。Wilson,Milgrom 与
合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理论研究,而理论的特点就是数学形式完美。

顶级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层次

不过研究发展到这一步,Wilson 和 Milgrom 也只是完成了拙文《预测诺奖主题:


贫富差距与房价波动比想象的可怕》里提到顶级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分别是:

第一层是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但其他人都还没有意识到的数据或理论结果 。
Wilson 和 Milgrom 对拍卖的理论研究就进入这一层;

第二层是对一个人人都知道非常重要,但还没有人在原有经济分析框架下清楚解
释的新机制,进行首次证明。换言之,好的理论研究类似数学里面证明“哥德巴赫猜
想”。

Wilson,Milgrom 和另外两位斯坦福大学的同事 David Kreps, John Roberts 就完成


了这样一个层次的研究。现实中囚徒在警局会采取“相互包庇”策略,而不是博弈论
在“囚徒困境”下预测的不合作“相互告发”策略。

原因就在于囚徒之间是多次博弈关系,达成在警局进行合作包庇,彼此建立可信
任的“声誉”,谁违反谁倒霉的策略,要比告发划算得多。想到这个策略不难,第一
个完成数学证明才难。这个证明有名到让他们四人在圈内得到了“四人帮”的称号。

此外,Wilson 和 Kreps 定义的“序贯均衡”是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下的标准均衡


定义,地位和静态完全信息博弈下的“纳什均衡”一样。

第三层是突破旧的经济分析框架,创造全新的经济分析框架,既可以包容旧理论 ,
还可以创造新理论。Milgrom 把 Vickrey 和导师 Wilson 考虑的两种极端情形融入到自己
包容度更高的框架里,就是这个层次的研究。

Milgrom 还与合作者写出了金融市场三大交易模型之一的“序贯逆向选择交易”,
创造出一个新的定价公式,拥有无数的应用场景,推动了金融市场的繁荣。

顶尖研究的第四层,应该也是最高层次,就是用理论改造世界。先从理论走向实
践,开创一个运用理论的全新市场;再从实践走向理论,不断地完善理论和创造新的
运用。

Milgrom 和 Wilson 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对拍卖理论深刻研究的基础上,参与到现实


中具体的拍卖机制设计,帮助卖者(政府、企业或社会)获得最高的预期收入,同时
实现最有效率(拍卖品落到估值最高的买者手中)的结果。
2
其中最有名的案例就是设计多个无线电频谱牌照的拍卖机制。这其实非常类似于
中国大城市的车牌发放,北京采取抽签制(结果陷入不具有效率),上海采取拍卖制。

Milgrom 和 Wilson 发现,过去流行的方法在这种类型的拍卖中常常会遇到竞拍不


积极,或者收入低于预期,或者不符合效率的结果。原因在于,以车牌为例,这类拍
卖既要考虑车主对车牌的不同估值,也要考虑车牌之间的替代和互补价值,还要考虑
车牌先后成交价对估值的影响,以及车主策略性选择在什么时候出价等一系列相互关
联的因素。

他们一边对理论进行优化,使之更接近现实,一边进行拍卖实验,观察结果各异 ,
最终设计出效果最佳(政府预期收入最高,结果最有效率)的“同步多轮加价竞拍
(SMRA)”的方案。

以车牌为例说明 SMRA,竞拍者每一轮对一个或多个车牌分别进行密封报价。每
轮结束后,卖方公布每个车牌的最高竞拍价。下轮拍卖的不同车牌的起始价为上轮的
最高竞拍价,直到被更高的报价取代。同时,提交新的报价要比目前的报价高 5%~
10%,但在未来的几轮拍卖中,竞拍者可以撤销部分或全部车牌的报价,直到所有车
牌不再出现更高报价时,所有拍卖同时结束。

这样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密封报价可以鼓励竞拍者真实地反映自己的估值,而每
轮公布最高竞拍价既有利于避免“赢家的诅咒”,又可以让竞拍者收集更多的信息,
来提高估值的准确性。

现实中上海的车牌竞拍两轮同步出价就是这个方案的简化版。

人人都应该懂一点拍卖理论

既然拍卖无处不在,人人都应该懂一点拍卖理论。如何合理填写志愿增大录取几
率、在就业市场上找到一份薪酬满意的工作、什么时候进入车牌竞拍市场,如何出价 、
如何买到地段好,性价比高的房子,如何避开“赢家的诅咒”,都是学问。

可惜的是,虽然个人往往能够聪明地解决这些问题,但政府层面往往不擅长处理
拍卖问题。

以香港政府卖地为例,1999 年采取地产商先密封出价,达到政府的底价成功“勾
地”后,再进行公开加价拍卖的方法,由于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地产商出价无法达
到底价,导致土地供应急剧减少,楼价急剧上升。政府却是后知后觉,直到 2013 年才
取消“勾地制”。

其实,拍卖理论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只要有一个活跃的买方市场,底价设置越低
越好,只有越多人愿意出价,才越可能卖出高价。拍卖理论也同样清晰地说明,涉及
公共利益时,拍卖机制一定要综合全盘考虑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