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工程地質第一次作業 (HW1 of Engineering Geology)

Due date: Oct. 5, 2022

一、 請彩繪台灣之地形分區圖,並說明之。 (30%)
二、 說明台灣高山地形之工程地質特性。 (20%)
(1)在高山地區,岩盤(母岩)雖然較為堅硬,但是卻因山高谷深,坡度陡
峭,再加上侵蝕作用強烈,因而常有大規模岩屑堆、崩積土、崖錐堆積
及落石。
(2)在高山地區規劃公路,需特別注意水系和公路的關係,若水系末梢之
一支已接近道路下側,則該依水系可能發展其向源侵蝕的作用危害路基。
(3) 河谷解壓,當因大雨而使高山地區覆蓋的厚重土層或石塊被移走,會
造成大幅度之鉛直方向的解壓,使水平的壓力大於鉛直的壓力,常引起
反彈隆起,並可能產生水平裂隙或裂縫。(P.14)

三、 說明台灣丘陵地帶之工程地質特性。 (20%)
(1)頁岩因風化侵蝕速度快於砂岩,故常出現懸崖。
(2)砂頁岩互層,常見到豚背構造,單斜構造之頂為一厚層砂岩,形成平
緩之順向坡;順向坡另一面為倒插坡(反向波)。倒插坡之頁岩層(尤其是
砂岩下之頁岩層),常因風化及侵蝕皆快於其上方之砂岩層,故呈凹陷狀,
造成上方砂岩突出或倒懸狀。
(3)大屯火山區,主要集塊岩地形,缺乏層理而呈散漫狀,常見巨大孤石,
其實一班地盤組織疏鬆。
(4)台灣西南部泥岩地區,多成惡地,表土流失迅速,植生不易。
(5)小部分礫石層,尤其所謂頭嵙山層,有的礫石層下的泥岩受沖刷而脫
離時,礫石層迅即坍落。
四、 說明台灣台地地形之工程地質特性。 (15%)
(1)台地地表平坦但邊緣突以陡坡急降,為易蝕易坍之坡。
(2)台地多被侵蝕溝所切割,阻止侵蝕溝發展為保持台地之完整所必需。

五、 請列舉三個台灣常見與工程地質有關的議題,並說明之。 (15%)
  1. 崩積土層:如中橫公路、梨山崩塌等。崩積土堆積範圍廣大者稱
為崩積層,地勢略比附近山坡平緩,當公路切過崩積層坡趾時、在崩積
層從事住宅地區開發時或因豪雨特續太久,都可能引起崩積層之坍方。
  2. 地層下陷:如雲林、嘉義等地區,由於人為超抽地下水以供養殖
業發展,地面下陷達 7cm 左右,將導致海水倒灌、易淹水等等問題。
  3. 順向坡滑動:如汐止林肯大郡,開發前原為自然邊坡,因建築需
要,在該邊坡的坡趾進行開挖整地。整地過程中曾發生小規模的邊坡滑
動,因而採用錨拉式擋土牆保護邊坡。溫妮颱風過境期間,錨拉式擋土
牆發生破壞,其原因,部分與地質及地下水條件不佳有關,部分則因該
崩塌區地層為砂頁岩互層之順向坡,開挖整地後使岩層出露,為順向坡
有利滑動之條件。同時由於邊坡的砂岩有若干垂直節理存在,降雨時雨
水易沿節理的張裂縫滲入,蓄積在擋土牆後方或砂頁岩之層面間。頁岩
遇水後強度明顯降低,故豪雨時,一方面水壓力上升造成下滑推力之增
加,一方面頁岩遇水軟化後抗滑力又明顯降低,當擋土設施無法提供足
夠之抗滑力時,即造成錨拉式擋土牆的全面崩壞。

第二~四題可參考課本 P 63-64 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