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7

第6期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No.


2020 年 11 月 Fo
rum 
of 
Wor
ld 
Economi
cs 
& Po
li
ti
cs Nov.2020
 

“灰色地带 ”与成本强加战略
——— 美国在南海的对华遏制战略探析

徐若杰

   摘   要   南海是美国在印太地区进行大国竞争的战略前沿。为了实现遏制
中国的战略目标,特朗普政府对其 南 海 政 策 进 行 了 显 著 调 整。 调 整 的 理 论 基 础
是“灰色地带”战略理念;调整后的政策特征是行为的“灰色地带化”,即以多种类
型的“灰色地带”行动持续强化介入 南 海 的 力 度;战 略 实 质 是 对 华 实 施 成 本 强 加
战略,即利用美国在南海的若干“非对称性”竞争优势,在和平状态下将四类竞争
成本(军事成本、外交成本、声誉成本 和 发 展 成 本)强 加 给 中 国;作 用 机 理 是 通 过
强行将中国拉入美国所精心预设的 南 海 竞 争 状 态,给 中 国 造 成 一 定 程 度 的 战 略
资源消耗,同时打乱中国原有战略部 署,以 此 主 导 中 美 南 海 竞 争,最 终 形 成 有 利
于美国利益的南海地缘格局。在“灰色 地 带”战 略 理 念 中,在 南 海 遏 制 中 国 是 最
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成本强加是美国南海竞争战略选择,也是其战略实质;“灰色
地带化”的南海政策则是实施成本 强 加 的 主 要 工 具。 理 解 美 国 南 海 政 策 调 整 的
理论逻辑和战略实质,对中国准确把握中美南海竞争大势、有效应对南海安全压
力、维护周边安全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   南海问题   “灰色地带”  中美竞争   成本强加战略

2017 年以来,战略竞争日渐 取 代 “接 触”,成 为 特 朗 普 政 府 处 理 中 美 关 系 的


核心战略原则 ① 。2020 年 5 月 20 日,美 国 国 防 部 发 布《美 国 对 华 战 略 方 针》,其
中认为“过去四十年,美国的对华‘接触’政策并没有达到使中国在政治与经济上
发生美国希望之转变的目的”,因而“特朗普政府基于对中国的意图和行动、美国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通讯作者及地址:徐若杰,北京市海淀 区 中 关 村 北 大 街 59 号 中 国 人
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邮编:
100872;
E-ma
il:
602364541@qq.
com。
① 张杰 .中美战略竞争的新趋势、新格局与新型“竞合”关系[
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20(
2):
1-20.
2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6期

战略优势和不足的重新 评 估,采 取 了 强 化 中 美 竞 争 的 方 式 ① ”,以 应 对 来 自 中 国


的挑战。近三年来,在以“压制性回缩”为特征的大战略框架下 ② ,美 国 将 中 国 视
为威胁其全球霸权地位的“修正主义 国 家”,因 此 对 中 国 发 起 全 方 位、多 领 域、针
对性的系统化竞争攻势。当前中美安全 关 系 进 入 “战 略 竞 争”时 代,已 经 成 为 中
美两国学界和战略界的基本共识 ③ 。部分学者甚至认为世界格局已 经 进 入 中 美
“新两极”状态 ④ ,存在爆发“新 冷 战”的 高 危 风 险 ⑤ 。 在 这 种 大 背 景 下,遏 制 与 反
遏制或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中美博弈的常态 ⑥ 。作为美国在印太地 区 拥 有 重 要
地缘战略利益的区域,南海之于美国战略价值显著加强 ⑦ 。2017 年,美国政府在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指责中国“在南 海 的 岛 礁 建 设 等 ‘军 事 化’行 为 威 胁 南 海
航行自由和他国主 权,损 害 地 区 安 全 稳 定”⑧ 。 基 于 上 述 威 胁 认 知,特 朗 普 政 府
以“灰色地带”战略理念为理论基础,对其南海政策进行了显著调整。总体来看,
调整后的政策特征可以概括为在常规军事力量存在、盟友安全纽带基础上,利用
多种类型的高频次“灰色地带”行 动,以 增 加 介 入 南 海 的 强 度。 本 文 将 这 种 政 策
特征概念化为“灰色地带化”。
学 界 已 有 大 量 有 关 特 朗 普 政 府 南 海 政 策 调 整 的 研 究 成 果 。 然 而 ,其 中 存
在 一 些 不 容 忽 视 的 不 足 之 处 :第 一,相关讨论主要集中于对特朗普政 府 的 南 海

① US 
DoD.Unit
ed S
tat
es S
tra
teg
ic App
roach
 t o The Peop
le`s Republ
ic o
f Ch na [EB/OL].


ttps:
//www. de
fense. gov/Newsoom/Re
r le
ases/Rele
ase/Art
icl
e/2193725/uni
ted-s
tat
es-s
tra
tei
gc-
app
roach-t
o-t
he-peop
les-r
epub
lic-o
f-ch
i /.
na
② 赵明昊 . 大国竞争背景下美国对“一带一路”的制衡态势论析[
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
12):
4-31.
③ Aa
ron 
L Fr
iedbe
rg.Compe
ting 
wit
h Ch
ina[
J].
Sur
vi l,
va 2018(
3):
7-64;Kur
t M 
Campbe
lland
 
El Ra
y  tner.The 
Chi
na 
Reckoning:How Bei
ji
ng 
Def
ied 
Ame
ric
an 
Expe
cta
tions[
J].Fo
rei
gn 
Aff
ais,
r 2018
(2):60-70;《现代国际关系》 2019 年第 10 期集中刊载了中国学者对当下中美战略竞争的讨论 。
④ 林利民,王轩 .试析中美“新两极”结构及其特点[
J].现代国际关系,
2019(
10):
1-12.
⑤ Ishaan Tharoo
r.Unde r 
Tr ump US En
ter
s a 
New Col
d Wa r 
with Chna[N].The 
i Wash
ington
Pot,
s 2018-10-11(2);Juli
an Borgerand 
  L
il Kuo.US-Ch
y  i
na Tens
ions Soa
r as New 
Col
d Wa
r Heats 
Up
[N].The  Guardian,
2018-10-16(4).
⑥ 张杰 .中美战略竞争的新趋势、新格局与新型“竞合”关系[
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20(
2):
1-20.
⑦Rober
t D Bl
ackwi
ll.Trump`s 
Foreign Poli
cies Are Bett
er 
Than 
They Seem [EB/OL].https:
//
www.c
fr.o
rg/repo
rt/tr
umps-f
ore
ign-pol
icie
s-are-bet
ter-they-s
eem.
⑧ Th e Whit
e House.Na t
ional Securi
ty S t
rategy [EB/OL].h t
tp://ns
a r
chi
ve.us/wp-c
onten
t/
up
l /2017/12/2017.
oads pdf.
第6期       徐若杰:“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 3

政策和举措的事实性分析 ① ,关注问题多聚焦于美国政府说了什么、采 取 了 什 么
行动及其所产生了什么影响。理论提炼结合经验考察的宏观国际战略研究成果
数量相对有限。第二,既有文献在两个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一是美国南海政
策调整对华制衡的指向性和竞争性;二 是 南 海 政 策 调 整 是 美 国 推 动 印 太 战 略 的
重要举措。但对美国南海政策调整 所 基 于 的 战 略 理 念、政 策 调 整 的 战 略 实 质 两
个方面的问题依然 存 在 较 大 的 争 议 ② 。 第 三,关 于 当 前 美 国 发 起 对 华 南 海 竞 争
动因的解释,常见视角包括权力转移 ③ 、地缘政治 ④ 和话语权竞争 ⑤ 三类。权力转
移和地缘政治两种视 角 过 于 侧 重 宏 观 的 结 构 性 变 量 对 美 国 南 海 战 略 决 策 的 作
用,且往往只将权力变量作为唯一 影 响 因 素。 而 话 语 权 竞 争 则 仅 仅 基 于 政 策 文
本,以美国的利益诉求宣示解释行动,难以避免“文本—行动”之间的差异性张力
所带来的研究误差。
本文聚焦于行为体战略互动层面,尝试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美国
南海政策调整的战略理论基础,提炼 美 国 南 海 政 策 调 整 和 对 华 制 衡 与 遏 制 之 间
的逻辑机制,分析美国南海政策调 整 的 深 层 次 战 略 实 质。 本 文 将 特 朗 普 政 府 的
南海政策调整视为既成事实,以此为 前 提 假 定,结 合 经 验 观 察 与 战 略 分 析,对 其
内在逻辑与战略实质进行研究。

① 此类文献数量可谓汗牛充栋。例如,苏晓晖 .美国 新 政 府 南 海 政 策 发 展 态 势 研 究 [
J].太 平 洋 学
报,
2017( 36-43;韦宗友 .特朗普政府南海 政 策 初 探 [
7): J].东 南 亚 研 究, 2018( 123-136;朱 锋 .特 朗 普
2):
政府的南海政策及中美海上安全挑战[ J].当代美国评论, 2018(
3):1-22;张蕾蕾 .美 国 特 朗 普 政 府 南 海 政
J].国际论坛,
策分析[ 2019(
1):
88-102.
② 左希迎 .特朗普政府亚太安全战略的调整[J].世界经济 与 政 治, 2017( 38-64;陈 慈 航 .美 国 在
5):
南海问题上的对华政策转向———基于强制外交与 威 慑 的 理 论 考 察 [
J].当 代 亚 太,
2019(3):95-128;逄 锐
之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离岸制衡战略———从小布什政府到特朗普政府[
J].南开学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2019( 28-41;陈永 .精准修正主义 与 美 国 对 华 海 上 灰 色 地 带 策 略 [
6): J].世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2019(
9):
41-
73.
③ 左希迎 .威胁流散与美国退出非对称战争[J].世界经 济 与 政 治,2018(
12):84-109;吴 士 存,陈 相
秒 .中美南海博弈:利益、冲突与动因———兼论破解南 海“安 全 困 局”之 道[
J].亚 太 安 全 与 海 洋 研 究,2019

4):
40-56.
④ 孙晓光,张赫名 .试论冷战结束以来美国 的 南 海 政 策 [ J].史 学 月 刊, 2019( 88-94;葛 汉 文 .美
4):
国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路径、极限与对策思考[ J].太平洋学报, 2019(5):73-81.
⑤ 陈慈航,孔令杰 .中美在“南海行为 准 则”问 题 上 的 认 知 差 异 与 政 策 互 动 [J].东 南 亚 研 究,2018
( 81-107;贺先青 .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话语、行为与趋势[
3): J].南洋问题研究,
2018(
3):
63-75.
4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6期

一 、“灰色地带 ”:美国南海政策行为的理论基础

“灰色地带”是一个近年来引起 广 泛 关 注 和 讨 论 的 新 兴 战 略 概 念,既 是 一 类
具有共同特点的战略理念或行为实 践,也 可 以 用 来 描 述 某 种 国 际 事 态 或 者 冲 突
的性 质 ① 。 根 据 美 军 特 种 司 令 部 2015 年 9 月 所 发 布 的《灰 色 地 带 白 皮 书》,“灰
色地带”是指一类介于国际冲突与 体 系 和 平 二 元 状 态 之 间 的 竞 争 互 动。 与 传 统
的国家间冲突有所区别,这类竞争的发起和参与门槛较低,所涉主体范围涵盖了
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 两 类 ② 。“灰 色 地 带”是 一 种 精 心 策 划 的 审 慎 竞 争 策 略,发
起方通常寻求以一系列低于传统军事 冲 突 门 槛 的 “灰 色 地 带”行 动 为 支 撑,以 压
缩竞争成本、规避武 装 冲 突 风 险 来 创 造 有 利 于 自 身 的 国 际 环 境 ③ 。 其 竞 争 烈 度
因发起方竞争手段的选择而不同,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灰色地带”行动,其烈度
都是位于和平与冲突之间的中间 地 带。 近 年 来,美 国 已 经 不 仅 限 于 防 范 来 自 所
谓“修正主义国家”发起的“灰色地带”威 胁,而 且 将 “灰 色 地 带”行 动 作 为 一 种 实
施国际竞争的战略工 具。 根 据 国 内 外 学 者 的 总 结 整 理 ④ ,“灰 色 地 带”行 动 具 有
如下特征:
第一,主体和手段多元性。与传统的国际冲突不同,“灰色地带”行动的参与
主体并不限于国家行为体,还包括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如恐怖组织、叛乱武装等。
此外,“灰色地带”行动的具体手段 也 呈 多 元 化 特 征。 美 国 国 家 安 全 咨 询 委 员 会
在一份政策报告中总 结 了 十 类 常 见 的“灰 色 地 带”行 动 ,包 括 网 络 信 息 战 、秘 密

① 归泳涛 .灰色地带之争:美日对华博弈新态势[ J].日本学刊, 2019(1):


45-70.
② US Speci
al Operat
ions Command. The Gr ay Zone Wh it r [EB/OL].h
e Pape ttps:
//inf
o.
pub
lic
int
ell
igenc
e.net/USSOCOM-Gr ayZones. f,
pd 2015-09-09/2020-03-10.
③ US I
 nt
ernat
iona
l Secur
it Adv
y  is
ory Board.Repo rt on Gr
ay  Zone 
Conf
lit[
c EB/OL].https:
//

nfo.
Pub
lic
 in
t e
ll
igenc
e.ne
t/DoS-I
SAB-Gr
ayZone. f,
pd 2017-03-03/2020-03-12.
④ Da vid H Ucko and Thoma
s A Ma rks. Viol
ence in c on
text: Mappi
ng t
he s
tra
teg
ies
 and
ope
rati
onala
 rt
 of
 irr
egular 
warf
are[J].Contemporar
y  Se
curi
ty Pol
icy,
2018( 2): 206-233;DaniBe
  lo.
Conf
lic
t i
n the
 absence o
f war:a c
omparat
ive ana
lysis o
f China
 and Russ
ia engagement i
n gr
ay zone

onf
lic
ts[
J].
Canad
ian Fo
reign Pol
ic J
y our
nal, 1):1-18;戴 正,洪 邮 生 .美 国 学 界 对 灰 色 地 带 挑 战 的
2019(
认知[ J].国际展望, 2019(4):79-97.
第6期       徐若杰:“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 5

行动、特种战争、支持叛乱或恐怖活动、资助非正规军等 ① 。此外,“灰 色 地 带”行


动手段经常介于合法和违法之间 ② ,因此很难根据国际规范对其作 出 明 确 评 判。
实施主体也会采用间接的方式,运 用 非 常 规 的 政 策 工 具 实 现 利 益 预 期。 例 如 在
领土争端等 传 统 安 全 议 题 中 使 用 经 济 援 助 或 制 裁、网 络 干 扰、历 史 叙 事 等 手
段 ③。
第二,目标隐蔽性。使对手难以把握“灰色地带”行动所追求的具体利益,是
各类“灰色地带”行动所呈现出的 共 同 特 征。 这 种 隐 蔽 性 虽 由 实 施 主 体 营 造,但
并不意味着其缺乏清 晰、明 确 的 具 体 政 策 目 标,而 是 为 了 掩 盖 其 真 实 的 战 略 意
图 ④ 。政策目标的隐蔽 性 可 以 有 效 管 控 竞 争 烈 度,降 低 政 策 的 执 行 成 本。 这 种
“小棒外交(
sma
ll-s
tick 
dil
poma
cy)⑤”成为行为体在不愿引起武装冲突或他国的
常规军事报复的同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实现特定利益目标的理性选择。
第三,运作渐进性。美国学者马扎尔以 “分 段 切 香 肠”来 形 容 “灰 色 地 带”行
动的这种渐进性特征 ⑥ :“国家行为体以同步和整体化方式使用强制性 国 家 权 力
手段,通过渐进的步骤来实现利益 目 标;通 过 可 接 受 的 成 本 来 支 持 渐 进 的 行 动,
从而充分发挥渐进主义的潜力 ⑦”。需要指出的是,渐进性只代表“灰色 地 带”行
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所呈现的整体特征。 而 在 一 些 特 定 条 件 下,“灰 色 地 带”行 动
的发起国也可能会选择快速高效的 一 击,在 对 方 作 出 反 应 之 前 制 造 符 合 自 身 利
益的既成事实。

① US
 In
ter
nat
iona
l Se
cur
it Adv
y  iso
r Boa
y  rd.Repo
rton 
  Gray 
Zone 
Con
fli
ct[
EB/OL].h
ttps:
//

nfo.
Pub
lic
 in
tel
ligenc
e.ne
t/DoS-I
SAB-Gr
ayZone.
pdf.
② 归泳涛 .灰色地带之争:美日对华博弈新态势[
J].日本学刊,
2019(
1):
45-70.
③ 同上。
④ Mi
chea
l J Mazarr.Ma st
eri
ng the Gr
ay Zone Under
stand
ing a Changing Era o
f Conf
lit[M ].

Wa
shing
ton DC:Depa rtment o
f Army,2016:1.
⑤ J ames 
R  Holmes and Tosh
i Yoshi
hara.Deter
ring 
Chinai
 n he “Gr
t ay Zone”:Le ss
ons of
 the
Sou
th 
Chi
na 
Sea
 fo
r Al
li
anc
es[
EB/OL].h
ttps:
//do
i.o
rg/10.
1016/
j.o
rbi
s.2017.
05.
002.
⑥ Mi
che
alJ 
  Ma
zar
r.Ma
ste
ring
 the 
Gray Zone 
Unde
rst
and
ing 
a Chang
ing 
Era o
f Con
fli
ct[M ].
Wa
shi
ngt DC:S
on  tra
teg
icI
 ns
tit
ute
 and 
US 
Army 
War 
Col
lege 
Pre
ss,
2015.
⑦ US  Spec
ial Opera
tions Command. The Gr
ay Zone Wh
it r [EB/OL].h
e Pape ttps:
//i
nfo.
pub
lic
int
ell
igence.net/USSOCOM-Gr ayZone
s.pdf.
6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6期

二 、“灰色地带化 ”:内涵与政策表现

南海是美国 实 施 印 太 战 略 的 门 户,是 “世 界 贸 易 的 支 点 和 冲 突 的 关 键 所
在”① 和美国海洋霸权护持的重要场所。从地理位置来看,南海是印度洋与太平洋
的地理结合部和进出印太地区的关键航道,也是美国构建印太秩序的地理枢纽。
因此,美国以为唯有保持南海的“自由”“开放”,不因非安全事态升级出现秩序崩塌
或被区域大国全面控制而封闭,其印太战略才有实施和推进的可能性。随着近年
来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深度担忧南海原有的地缘格局因此被打破,南海乃至印太
地区的“战略均势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急剧转移”② ,美 国 未 来 或 将 面 临 被 彻 底
排挤出南海甚至印 太 地 区 事 务 的 潜 在 风 险 ③ 。 当 前 中 美 南 海 矛 盾 的 性 质 是,一
个处于霸权地位的海洋强国和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陆强国围绕地区安全秩序的
利益分歧。而中国海军现代化稳步推进和海上力量的全面增长激发了美国的战
略焦虑 ④ ,进而推动特朗普政府在南海采取更加强硬的介入政策,在 不 爆 发 尖 锐
大国冲突的前提下,遏阻中国独控南海的地缘风险。2017 年,美国《国家安全战
略》报告认为,“中国正在采取一种 快 速 的 军 事 现 代 化 战 略。 这 种 战 略 旨 在 限 制
美国进入印太地区以便使中国在这 一 地 区 可 以 更 加 自 由 地 采 取 行 动 ⑤ ”。综上,
积极介入南海,对中国形成有效遏制,以确保自由进入权和秩序稳定性,是特朗普
政府基于“灰色地带”理念对美国南海政策进行调整的基本地缘政治动因 ⑥ 。 本文

① 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地缘中介与枢纽和国际重要 的 航 运 与 能 源 通 道 ,每 年 有 近 一 半 的 世
界贸易需要途经南海边缘或穿过南海,有价值超过 五 万 亿 美 元 的 货 物 经 过 南 海,其 中 与 美 国 有 关 的 贸 易
超过一 万 亿 美 元。Bonn
ie S Gl
ase
r.Armed C
lash
 in
 the Sou
th Ch
i a[
na Se J].Counc
il on Fo
rei
gn
Re
lat
ions,
2012(4):
4-5;Robert 
D Kap
lan.Center 
Stage
 fo
r t
he21s
  t Cen
t y:Powe
ur r P
lays
 in
 the
 Ind
ian
Oc
ean[J].Fore
ign 
Affa
irs,
2009(2):
16-29,
31-32.
② J
ame
s E 
Fane
ll.Ch
ina
`s Gl
oba
l Nava
l S
tra
tegy and Expand
ing Fo
rce S
truc
t e:Pa
ur thway
 to
Hegemony[
J].Nava
l Wa
r Co
llege 
Rev
iew,
2019(
1):
17-61.
③ An drew 
Scobe
ll.The 
Sou
th 
Chi
na 
Sea
 and 
US-Ch
ina 
Riva
lry[
J].Polit
ica
l Sc
ience 
Quartely,
2018

2):
199-224.
④ 罗伯特·卡普兰总结了这种深刻的地缘政治焦虑: “中国 力 量 发 展 所 引 起 的 战 略 性 外 溢 ,必 然 使
中 国将南海视为自己海军力量使用最有可能的区域。”
Robe
rt 
D Kap
lan.The 
Revenge 
of 
Geog
raphy[M].
New 
York:Random Hous
e Tr
ade Paperbacks,2012:207.
⑤ Th e Whit
e House.Nat
ional Securi
ty S t
rategy [EB/OL].h
tp:
//ns
arch
i /wp-c
ve.us ont
en/

up
l /2017/12/2017.
oads pdf,
2017-12-20/2020-03-15.
⑥ [ 美]傅泰林 .美国对南海有关争议的政策: J].齐 皓,译 .当 代 美 国 评 论,
1995-2017[ 2017(
1):
41-
56.
第6期       徐若杰:“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 7

将其调整后的南海政策特征概括为“灰色地带化”。
(一)“灰色地带化”的内涵
“灰色地带化”是美国南海政策调整后的政策特征呈现。在特朗普执政后,美
国以“灰色地带”战略理念为理论基础,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军事手段的南海行为
模式,转而通过政策工具的创新与变革———以一系列手段多元、成本相对低廉、烈
度介于冲突与和平之间、目标高模糊性的“灰色地带”行动,作为谋求实现南海利益
的主要政策工具。经过近三年的政策实践,当前“灰色地带化”已经成为美国南海
政策最为突出的实践表现和最显著的行为特征,反映出美国在印太战略体系框架
内对华遏制力度的增强。这既是目前中美南海竞争新态势的“新”之所在,也是美
国南海政策行为调整所展现出的新趋势。当前特朗普政府在南海代表性的“灰色
地带”行动包括强化“航行自由行动”、
“议题联系”下印太联盟安全关系强化和推动
南海问题多边化发展三类。
(二)“灰色地带化”的政策表现
1.强化南海“航行自由行动”
根据美国官方的声明,“航行自由 行 动”是 美 国 政 府 对 过 度 海 洋 权 利 主 张 的
抵制宣示,所依托的 主 要 政 策 工 具 是 美 国 国 防 部 主 导 下 的 军 事 行 动 ① 。 该 行 动
早在 1979 年便由卡特政府推出,但 是 在 2014 年 中 美 围 绕 南 海 岛 礁 建 设 问 题 发
生争议之前,并没有被美国 官 方 作 为 政 策 工 具 公 开 讨 论。2015 年,美 舰 “拉 森”
号以行使“无害通过权”为名穿越渚碧礁 12 海里内水域,挑战中国关于外国军舰
“报备穿越”中国领海的权利主张。这 一 事 件 是 美 国 重 启 南 海 “航 行 自 由 行 动”,
以此制衡和遏制中国的开端。在特朗普执政后,美国不顾中国的抗议,在中国实
控南海争议区域采取了多次针对中国 的 高 风 险 “航 行 自 由 行 动”,应 对 所 谓 的 中
国在南海“第三种力量”不 断 增 强 的 现 实 挑 战 ② 。 据 统 计,
2019 年 美 国 在 南 海 共
计执行“航行自由行动”
8 次,频次较 2017 年(
4 次)和 2018 年(
5 次)分 别 增 长 了

① US 
DoD.Repo
rtt
 o 
Cong
res:Annua
s l Fr
eedom 
of 
Nav
iga
tion 
Repo
rt 
Fis
cal 
Yea
r 2018 [
EB/
OL ]. ht
tps:
//pol
icy.de
f e.gov/Po
ens rtals/11/Documen
ts/FY18% 20DoD% 20Annua
l% 20FON%
20Repo
rt%20(f
i l).
na f?ve
pd r=2019-03-19-103517-010.
② 美国将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海洋执 法 等 行 政 管 理 行 为 界 定 为 “第 三 种 力 量 ”,认 为 这 是 在 岸
防设施、海军建设之 外,中 国 用 以 改 变 南 海 秩 序 的 新 型 政 策 工 具 。 相 关 讨 论 见:
Eri on,And
cks rew.The
South 
China Sea
's Thi
r d 
Fo r
ce:Unders
tandi
ng and Count
eri
ng 
Chi
na'
s Ma
rit
ime 
Mil
it
ia[
J].Hamp
ton
RoadsI
 nt
e rnat
iona
l Secur
ity Qua
rte
rly,
2017(1):119-129.
8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6期

60% 。2019 年 11 月,美军首次采用战斗舰参与“航行自由行动”,并在西


100% 、
沙与南沙两处海域同时进行了战术模拟 ① ,再次升级了行动的烈度和挑衅性。总
体而言,当前美国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动”以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和印太前沿军事存
在为支撑,带有强烈的“灰色地带”行动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维护国际法权利为由
模糊真实意图的拒止行动(
Den
ial 
Ope
rat
i s),目标在于“阻止对手采取军事行动
on
来实现其政治目标”② ,使 对 手 因 确 信 其 所 采 取 的 军 事 手 段 无 法 达 成 预 期 目 标 ③
而放弃竞争。特朗普政府当前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第一,对华制衡的针对性。南海“航行自由行动”蜕变为在“国际公共产品供
给”名义下,夹带遏制中国“私货”的 政 策 工 具。 依 据 美 方 此 前 的 多 次 政 策 表 述,
“航行自由行动”在理论上不以特 定 国 家 为 目 标 对 象。 但 是,美 国 在 南 海 的 实 际
政策行为与其政策宣示差异巨大。2016 年中菲“南海仲裁案”以来,中国与其他
主权声索国之间的区域合作显著加强 ④ ,南海问题持续降温,爆发地 区 性 危 机 和
冲突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在 南 海 秩 序 整 体 稳 定 的 大 背 景 下,中 国 对 自 身
的南海维权行为进行了有效的克制,并未超越现行国际法的框架。然而,美国南
海“航行自由行动”的频次和力度反而持续增强,甚至深入西沙海域 ⑤ ,对 中 国 南
海主权构成威胁。美国 的 上 述 政 策 行 为 清 晰 地 展 现 了 其 “维 护 国 际 法 ”的 虚 假
性。
第二,行动常态化与机制化。南海“航 行 自 由 行 动”已 经 不 再 是 一 种 根 据 特
定事态“一事一议”的权利主张和宣示行动,而成为美国机制化的对华竞争工具。
一方面,扩大了美国国防部在执行南海“航行自由行动”方面的权限,使其获得了
根据需要制定全年行动方案和不经 白 宫 批 准 而 采 取 行 动 的 两 项 特 权,增 加 了 美
国军方的自主性;另一 方 面,美 国 不 再 以 中 国 具 体 的 “过 度 主 张”事 例 为 行 动 辩

① 林勇 新 .
2019 年 的 南 海 形 势:合 作 与 博 弈 双 向 扩 大 [
EB/OL].h
ttp:
//op
ini
on.
chi
na.
c cn/
om.
op
inon_
i 31_
216131.
html.
② 唐永胜主编 . 国家竞争战略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8:
214.
③ Tomas G  Mahnken.Compet
iti
ve St
rat
egies f
ort
 he
 21s
t Cen
tury:Theor
y Hi
sto
r and 
y  Pra
cti
ce
[M].S
tan
fod:
r S t
anford 
Unive
rsi
t Pr
y  ess,
2012:20-26.
④ 2018 年 10 月 22 日,中国 - 东盟“海上联演 -2018”的举行、 11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访菲律宾
及中菲签署《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
⑤ 赵明昊 .美国竞争性对华战略论析[
J].现代国际关系,
2019(
10):
13-20.
第6期       徐若杰:“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 9

护,转而采用模糊笼统的语言指责中国“谋求改变南海现存秩序”① ,并 在 此 基 础
上“频繁实施行动”。中国国防部发 言 人 任 国 强 在 2019 年 新 闻 发 布 会 上 明 确 指
出,在当前南海形势整体向好的背景下,美 国“不 请 自 来”的 行 动 是 “在 南 海 的 兴
风作浪和无事生非,是‘横行’而非航行 ②”。
第三,叙事战争的强化。特朗普政府充分利用美国强大的媒体操控力,在高
调开展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的同时,通过加强对其国际宣传力度,为其频繁活动
营造舆 论 氛 围。 美 国 上 述 举 措 是 针 对 中 国 在 南 海 行 动 的 一 种 “叙 事 战 争 ”③

nar
rat
ive 
war),意在宣传其“维护 南 海 秩 序”和 “遏 阻 中 国 南 海 扩 张 行 为”的 正
当性,同时刻画中国“修正主义国家”的 形 象,引 导 国 内 和 国 际 舆 论,创 造 有 利 于
遏制中国的舆论环境。
2.“议题联系”下印太联盟安全关系强化
与强化“航行自由行动”类似,美 国 在 此 类 活 动 中 也 刻 意 淡 化 对 华 安 全 竞 争
色彩,利用南海诸多议 题 之 间 的 复 杂 联 系,以 其 他 议 题,如 维 护 国 际 法、海 上 反
恐、海 上 人 道 主 义 救 助 等 为 名,充 分 利 用 其 在 该 地 区 的 既 有 同 盟 关 系 ④ ,同 时 扩
大与非盟国之间的安全联系 ⑤ ,以频繁的海上联合军事行动,宣示其 在 南 海 的 军
事存在和影响力,对中国的正常南海维权行为施加压力。 截至 2019 年 11 月 30
日,美军与南海周边国家之间所开展 的 军 事 演 习 共 计 85 次,“兵 力 涉 及 美 海 军、

① 2017 年所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出,
“中 国 正 在 部 署 旨 在 限 制 美 国 自 由 进 入 特 定 区 域 的 军
事能力,挑战美国在危机时期进行及时干预 与 和 平 时 期 在 关 键 的 商 业 区 域 自 由 活 动 的 能 力。简 而 言 之,他
们正在争夺我们的地缘政治优势,并试图改变国际秩序,使之对他们有利”;
2019 年《一 个 自 由 开 放 的 印 太 :
推进共同愿景》中则指出,中国对南海九段线的“非法”权利主张是威胁印太秩序的主要安全挑战。
② 国防部 .航行不是“横行”,自 由 不 能 违 法 [
EB/OL].h
ttp:
//yn.
peop
le.
c cn/n2/2019/0228/
om.

378440-32693737.
html.
③ Mi
che
alJ 
  Ma
zar
r.Ma
ste
ring
 the 
Gray Zone 
Unde
rst
and
ing 
a Chang
ing 
Era o
f Con
fli
ct[M ].
Wa
shi
ngt DC:S
on  tra
teg
icI
 ns
tit
ute
 and 
US 
Army 
War 
Col
lege 
Pre
ss,
2015.
④ 例如, 2018 年 10 月 6 日,美日菲三国于菲律宾面对 南 中 国 海 的 海 滩 上 举 行 了 代 号 为 “海 上 战 士
合作”( Kamandag)的联合“反恐”军演; 2019 年 4 月 1 日,菲 律 宾 与 美 国 在 吕 宋 岛 和 巴 拉 望 岛 等 地 举 行 了
2019 年度“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美军首次派出搭载 F-35 战机的舰艇参加演习,名义主题为“国土防御
和反恐”。
⑤ 例如,
2018 年,
3 月 5—9 日,美 国 派 遣 航 母 “卡 尔 · 文 森 号 ”到 访 越 南,美 国 《海 军 报 》(Navy
s)毫不避讳地声称“中国在南海的过度扩张激 怒 了 越 南 等 相 关 邻 国 ,并 挑 战 国 际 法。 因 此 美 国 要 运
Time
用此类‘航行自由行动’对此构成挑战 ”。这是越南战争后美国 再 次 “重 返 越 南”。2019 年 2 月 5 日, 4架
美国空军的 CV-22“鱼鹰”倾斜旋翼机在越南岘 港 国 际 机 场 中 转 降 落 。 这 是 自 越 南 战 争 结 束 以 来,美 军
作战飞机首次出现在越南领土上。
10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6期

空军、海军陆战队、陆军以及海岸警卫队等军兵种,演习内容涵盖反舰作战、反潜
战、水下作战、反水雷作战、丛林作战、网络空间作战、海域态势感知、人道主义援
助与救灾、海上执法等多个领域”① 。

图 1 2019 年美国南海联合军演频次统计 ②

美国的上述“灰色地带”行动客观上产生了两种效果:
第一,提高南海整体军事化水平 ③ 。美国及其同盟的军事行 动 导 致“在 南 海
问题上正在出现一个以美国为领 导 的,意 在 对 付 中 国 的 新 联 盟。 而 这 个 新 联 盟
所造成的一个局面似 乎 是 要 中 国 在 南 海 问 题 上 作 出 让 步 ”④ 。 外 部 军 事 挑 战 使
得中国周边安全压力陡增,必然迫使 中 国 以 选 择 强 化 南 海 防 御 能 力 和 主 权 存 在
的行动作为回应,从而使南海长期 处 于 整 体 高 军 事 化 水 平。 各 方 剑 拔 弩 张 的 高
危竞争格局也将破坏区域秩序稳定,干扰正常的南海合作机制建立。
第二,对盟友的南海政策行为形成规制,稳固同盟体系。双边安全条约所构

①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 .
2019 年美军在南 海 及 周 边 地 区 的 军 事 演 习 [
EB/OL].h
ttp:
//s
csp
i.pku.
cn/,
edu. 2019-12-11/2020-03-23.
② 数据来源: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 .
2019 年美 军 在 南 海 及 周 边 地 区 的 军 事 演 习 [
EB/OL].h
ttp:
//

csp
i.pku. cn/,
edu. 2019-12-11/2020-03-23.
③ 周士新 . 南海军事化问题论析[ J].南洋问题研究,
2019(
1):
73-87.
④ 郑永年 .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8:
82.
第6期       徐若杰:“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 11

建的同盟体系,是二战后美国所建立的亚太安全秩序的基轴和重要的战略依托 ,
其稳固取决于建立在公认契约之上 的 一 种 关 系 型 权 威,即 主 导 国 向 附 属 国 提 供
一套有价值的政治秩序,以此换取附属国在一定程度上让渡部分主权权利,承认
主导国统治的正当性。双方的行为在这种等级秩序中均受到 约 束 ① 。 随 着 中 国
的崛 起、美 国 的 相 对 衰 落,以 及 同 盟 体 系 制 度 设 计 所 存 在 的 缺 陷 ② ,美 国 的 亚 太
同盟体系面临失灵的 问 题。 而 通 过 联 合 盟 友,以 各 类 名 目 在 南 海 实 施 “灰 色 地
带”行动,可以维持盟友对美国履行 安 全 保 护 义 务 和 制 衡 中 国 的 信 心,同 时 避 免
因南海局势趋缓,菲律宾等盟国增强了在南海的行为自主性。
3.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
南海问题本质上是双边而非 多 边 国 际 问 题。 多 年 来,中 国 始 终 积 极 推 动 与
有关国家建立双边 磋 商 机 制,共 同 推 动 南 海 秩 序 的 和 平 与 稳 定 ③ 。 域 外 国 家 介
入数量和程度的增加是自 2018 年以来南海问题所呈现出的新特征,而美国在其
中发挥了牵头作用。除邻近国家如 澳 大 利 亚、印 度、新 加 坡 等 以 外,美 国 还 拉 拢
英法等国介入,推动南海问题向多边化方向发展,干扰中国利用双边机制维权和
缓和矛盾。在介入方式上,域外国家主要通过派遣海空力量参加美国的“航行自
由行动”或者参与南海军事演习,以此宣示其在南海的军事存在。 例如,
2018 年
10 月 2-19 日,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英国在南海实施了代号为
“五国团结 -2018”的“国际安全演习”④ ;
2019 年 1 月 11-16 日,美英两 国 在 南
海举行首次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⑤ 。对于美国而言,一方面,拉拢域 外 国 家 介 入 南
海事务,可以有效增强南海局势的复 杂 性,使 南 海 问 题 长 期 保 持 一 定 的 热 度,并
推动其向着多边化的方向发展,干扰 中 国 既 定 的 南 海 政 策。 另 一 方 面,南 海“航
行自由行动”对于美国来说具有“低风 险、高 回 报”的 益 处,既 降 低 了 中 美 直 接 冲

① [美]戴维·莱克 .国际关系中的等级制[M].高婉妮,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2-5.
② 左希迎 .美国亚太联盟体系会走向瓦解吗[
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
10):
48-73.
③ 国新办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 与 菲 律 宾 在 南 海 的 有 关 争 议 [
EB/OL].h
ttp:
//www.
gov.
cn/zhengc
e/2016-07/13/c
ont
ent_
5090812.
htm.
④ Aus
tra
lia
's 
mil
ita
r wi
y  l
l c
onduc
t o
jin
t exe
rci
ses
 in
 the 
Sou
th 
Chi
na 
Sea,
wit
h t navy,
he  army 
and
ai
r f
o rc
e all
 involved[EB/OL].h
ttps:
//www.
sbs.
c au/news
om. /aus
tra
lian-mi
li
tar
y-i
n-s
out
h-ch
ina-s
ea,
2018-11-28/2020-03-28.
⑤ 美英军舰首次在南海联合 演 练 [
EB/OL].凤 凰 网 国 际,
2019-01-25.h
ttp:
//news.
if
eng.
com/c


jko
t4r
4kK9.
12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6期

突的风险,又以相对低廉的战略成本在南海制造不稳定态势,阻止南海局势向着
对华有利的方向发展。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南海政策行为“灰色地带化”调整的同时,为了弥补上述
介入方式所存在的不足,美国在南海的单边军事介入行为也异常活跃(见下表)。

表 1 2019 年美国南海单边军事行动情况统计 ①

演习名称 时间 海域 参演国 参演兵力 参演项目

远程打击 1 月 26 日 - 海军陆战队 121 战 斗 机 攻 击 F-35B 战 斗 机 全


菲律宾海 美国
训练 2月6日 中队 武器挂载海上打击

海 军 8、
5 巡 逻 中 队 P-8A
反潜作战 7 月 5- 关岛南
美国 反潜巡 逻 机、“米 利 厄 斯 号 ” 反潜作战
演习 10 日 部海域
导弹驱逐舰

空军第 69 远 程 轰 炸 机 中 队
8 月 12- 南海、菲
战术演练 美国 B-52H 轰 炸 机、海 军 “里 根 海空协同作战
14 日 律宾海
号”航母战斗大队

航母“里根 号”;“安 提 坦 号”、


“钱斯罗斯维尔号”导 弹 巡 洋
战术演练 10 月 6 日 南海 美国 编队航行
舰、“迈 耶 号 ”导 弹 驱 逐 舰、
“拳师号”两栖战斗舰

军械处理 “兰德号”潜艇供 应 舰、“阿 施


11 月 11 日 菲律宾 美国 军械处理训练
演练 维拉号”核潜艇

“英勇卫士”灾
11 月 21 日 关岛 美国 夏威夷国民警卫队 灾害反应处置
害反应演习

三 、对华成本强加 :美国南海政策的战略实质

马克思强调:“如果事物的表现 形 式 和 事 物 的 本 质 会 直 接 合 而 为 一,一 切 科

① 数据来源: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 .
2019 年美 军 在 南 海 及 周 边 地 区 的 军 事 演 习 [
EB/OL].h
ttp:
//

csp
i.pku. cn/.
edu.
第6期       徐若杰:“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 13

学就 都 称 为 多 余 的 了。”① 透 过 具 体 的 国 际 政 治 现 象,探 索 隐 藏 在 背 后 的 高 层 次
战略逻辑是战略研究的重要任务。因此,本章在前述经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战
略透视的方法,尝试探寻隐匿于美国南 海 政 策 “灰 色 地 带 化”现 象 之 后 的 战 略 实
质,将分析视角升至美国的南海对华竞争战略层次。
当前美国政府基于“灰色地带”战 略 理 念 的 南 海 政 策 调 整,其 战 略 实 质 是 通
过实施成本强加战略,借此主导中美南海竞争格局,最终在南海实现遏制中国的
战略目标。根据国际战略学的相关 理 论,战 略 目 标 的 实 现 需 要 运 作 某 种 战 略 类
型,而运作所需的工具则是具体的政策行为 ② 。体现在本文的逻 辑 关 系 中,可 以
说,为了实现遏制中国 的 南 海 战 略 目 标,美 国 选 择 成 本 强 加 作 为 其 南 海 竞 争 战
略。其运作是基于“灰色地带”战略 理 念 所 进 行 的 南 海 政 策 调 整,并 将 调 整 后 的
“灰色地带化”的政策行为作为战略工 具,试 图 凭 借 其 在 南 海 的 若 干 “非 对 称 性”
对华竞争优势,通过强行将中国拉入其精心设计的南海竞争中,以相对低廉的成
本投入主导竞争走势 ③ ,并以此使中国背负巨大的竞争成本,迫使中 国 因 无 力 承
担持续性的高竞争成本而改变其南海政策行为,或者因战略透支而竞争失败,从
而被迫接受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 ④ 。

图 2 “灰色地带”战略理念与成本强加战略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图为作者自制

①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923.
② 左希迎,唐世平 .理解战略行为: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J].中国社会科学,
2012(
11):
178-202.
③ 美国学者哈尔·布兰德(Ha
l  ands)在此基础上 对 决 定 成 本 强 加 有 效 性 的 因 素 进 行 了 研 究 ,认
Br
为形成相较于竞争对手的“非对称”优势,即拥有更多的战略资源或具备以更 少 的 资 源 投 入 实 现 同 样 战 略
目标的能力,是赢得长期性竞争的关键。 Ha
l Br
ands.The 
Los
t Ar
t o
f Long-Te
rm 
Compe
tit
ion[
J].The
Wa
shi
ngt
on 
Qua
rte
rly,
2019(
1):
31-51.
④ 阮建平 .成本强加:美国强化对华竞争的方式探析[
J].东北亚论坛,
2017(
3):
15-30.
14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6期

   (一)成本强加战略的内涵
成本强加战略的运作逻辑是一国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将巨大的竞争成本强
加给竞争对手,以迫使其在两种结果中作出选择:在明显不利的基础上持续竞争
或者选择退出竞争 ① 。 该 战 略 力 图 最 大 程 度 地 增 加 竞 争 对 手 的 资 源 负 荷,打 击
其发起威胁的能力 和 潜 力 ② 。 成 本 强 加 战 略 最 初 由 里 根 政 府 于 1983—1991 年
间系统应用于对苏战略竞争。该战略的成功运作拖垮了资源总量处于劣势的苏
联,迫使其主动退出霸权竞争。而日 益 恶 化 的 战 略 处 境 又 迫 使 戈 尔 巴 乔 夫 进 行
改革并客观上为美对 苏 实 施 “和 平 演 变”创 造 了 条 件,间 接 推 动 了 冷 战 的 终 结。
冷战后,这一战略得以延续,并对美国霸权地位的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致从
2008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开始,部 分 美 国 战 略 研 究 人 员 开 始 讨 论 如 何 故 技 重 施,
再次利用成本强加 战 略 应 对 中 国 崛 起 所 带 来 的 潜 在 挑 战 ③ 。 在 特 朗 普 执 政 后,
尽管美国官方并未正式使用“成本强 加”这 一 名 词,但 是 其 文 件 表 述 与 政 策 实 践
均显示出了非常明显的 成 本 强 加 意 愿 ④ ,表 明 成 本 强 加 战 略 已 经 由 单 纯 的 政 策
和学理性讨论正式进入了美国对华竞争战略工具箱。作为一种国家安全战略类
型,成本强加战略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三种假定上:
第一,长期性竞争假定。与追求快速克敌制胜的战略类型不同,成本强加战
略着眼于大国之间的长 期 性 竞 争 ⑤ ,寻 求 通 过 循 序 渐 进 地 引 导 对 手 持 续 参 与 高
成本投入的竞争,迫使其因过度战略消耗无力维持竞争关系而改变政策行为,从
而从根源上瓦解现实和潜在的外 部 敌 人。 在 这 种 竞 争 状 态 下,国 家 行 为 体 并 不

① Thoma
s G 
Mahnken.Co
st-Impo
sing 
Str
ateg
ies:A 
Bri
ef 
Pr r[
ime J].Cen
ter
 fo
r a 
New 
Ame
ric
an
Se
cur
ity,
2014(
9):
6-10.
② 徐若杰 .成 本 强 加:美 国 遏 制 苏 联 的 竞 争 战 略 及 其 特 点 ( J].战 略 决 策 研 究,
1983—1991)[ 2019

4):
19-35.
③ Toma s G Mahnken.Competit
ive 
Str
ateg
ies fort
 he 21st 
Century:Theory Hist
ory  and Pr
act
ice
[M].Stan
fod:S
r tanfo
r d 
Unive
rsi
t Pr
y  ess,
2012;Thoma s G Mahnken.Co s
t-Impo
sing 
Strategies:A Bri
ef
Pr
imer[
J].Cen t
er f
or a New Ameri
can Se
cur
ity,2014-11-10;Ha l Br
ands.The Lost Arto
  f Long-Te
rm
Compe
tit
ion[
J].The 
Wash
ing
ton Qua
rte
rly,
2019(
1):
31-51;Br
endan 
Rit
tenhous
e Gr
een and Aus
tin
Long.Conceal or Reveal? Manag
ing Clande
sti
ne Mi
li
tar
y Capab
ili
tie
s i
n Pe
ace
time Compe
tit
ion[
J].
In
terna
tiona
l Secur
ity,2019 (
1):48-83.
④ 唐永胜 .在国际变局中引导中美战略竞争发展方向[
J].东北亚学刊,
2019(
3):
8-12.
⑤ Dav
id J And
re. New Compet
iti
ve Stra
tegie
s Tools
 and Me thodo
log
ies,vol.1: Revi
ew o f
Depa
rtmento
 ft
 he 
Def
ens
e Compet
iti
ve 
Strat
egi
es In
iti
ati
ve1986-1990[
  R].US  Depa
rtment
 of 
Def e,
ens
1990.
第6期       徐若杰:“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 15

以简单利用权力优势迫使对手屈服 为 最 优 选 择,而 是 寻 求 在 动 态 博 弈 中 针 对 竞
争对手的弱点 ① ,形成并利用“非对称性 优 势”(
Asymme
tri
c Advan
t s)实 现 对
age
特定对手的持续性成本强加,最终达到“以压促变”的目的。
第二,和平竞争假定。成本强加战略寻求在实现竞争目标的同时,妥善处理
与特定对手长期性竞争关系,避免双 方 陷 入 互 不 得 利 的 冲 突 甚 至 相 互 摧 毁 的 战
争状态 ② 。这一战略否认 大 国 竞 争 必 为 零 和 的 传 统 现 实 主 义 观 点 ,强 调 将 竞 争
烈度控制在介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中间状态。虽然军事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战略
工具,但是该战略的不同之处在于“聚 焦 于 如 何 在 和 平 时 期 使 用 潜 在 军 事 力 量,
即军事力量的发展、建设、部署和展示,以此来影响竞争对手的选择,使之有利于
己方的战略目标”③ 。 因 此,军 事 力 量 虽 然 只 是 长 期 性 竞 争 的 一 个 组 成 部 分,但
在和平、危机和冲突时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④
第三,“非对称性”竞争假定。成 本 强 加 战 略 的 基 础 是 一 国 相 对 于 竞 争 对 手
的“非对称性”竞争优势。这种优势 包 含 了 非 常 丰 富 的 内 容,可 以 是 战 略 资 源 相
对数量、军备发展水平等物质性优势,也可以是资源汲取能力、政治凝聚力、国际
道义支持等非物质性优势。“非对称性”竞争优势可以使战略施动方始终保持相
对低廉的竞争成本,以此获得对竞 争 节 奏 和 走 势 的 主 导。 正 如 一 个 富 裕 国 家 可
以通过追求一种迫使对手采取低效 率 战 略 的 方 式 击 败 一 个 处 于 弱 势 的 挑 战 者,
但是最好的战略———尤其是针对一个资源有限的超级大国———使用有针对性的
投入来提高对手竞争成本,转移其资源,并削弱其跟上节奏的 能 力。⑤ 这 种 竞 争
成本可以概念操作化为如下六 类 (见 表 2),以 便 在 抽 象 概 念 与 经 验 事 实 之 间 建
立联系。

① 例如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创新能力的局限、战略文化、路径依赖式的决策风格缺陷等。
② Thoma s G Mahnken.Co
st-Impo
sing 
Str
ateg
ies:A 
Bri
ef 
Pr r[
ime J].Cen
ter
 fo
r a 
New 
Ame
ric
an
Se
cur
ity,
2014-11-10.
③ I
bid.
④ Dav
id J And
re.New Compe
tit
ive S
tra
teg
ies Too
ls and Me
thodo
log
ies,vo
l.1: Rev
iew o

Depa
rtmen
t o
f t
he 
Def
ens
e Compe
tit
ive 
Str
ateg
ies
 In
iti
ati
ve1986-1990[
  R].US 
Depa
rtmen
t o
f De
f e,
ens
1990.
⑤ Ha lBr
  ands.The 
Los
t Ar
t o
f Long-Te
rm 
Compe
tit
ion[
J].The 
Wash
ing
ton 
Qua
rte
rly,
2019,


1):
31-51.
16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6期

表 2  成本强加战略的主要成本类型 ①

成本类型 内容 影响

降低竞争对手获取所需竞争
资源 的 能 力,使 其 难 以 获 取
经济成本 直接打 击 竞 争 对 手 的 经 济 收 入 来
继续 挑 战 所 需 的 充 足 资 源。
Ec
onomi
c Co
sts 源和资源获取潜力
通常 对 经 济 来 源 单 一、经 济
活力小的国家更为有效

利用自身经济优 势,诱 使 或 迫 使 竞 大幅 度 消 耗 竞 争 对 手 的 资
资金成本
争对手 将 有 限 的 资 金 投 入 到 高 成 金,使 其 无 法 进 行 进 攻 性 投
Mone
tar
y Co
sts
本、危害性小、非进攻性等领域 入

通过暗 杀 或 撬 掉 竞 争 对 手 的 核 心 使竞争 对 手 因 核 心 人 力 资 源
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如顶尖 科 学 家 和 工 程 技 流失而逐渐丧失竞争潜力,或
Human 
Res
our
ces 
Cos
ts 术人员等,以此削 弱 甚 至 剥 夺 竞 争 迫使竞争对手投入大量时间、
对手获取尖端科技等资源的能力 资金等成本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限制国际科 技 流 通 的 方 式,拒
止竞争 对 手 利 用 国 际 渠 道 获 取 尖
增加竞争对手发展前沿科技
科技成本 端科 技 尤 其 是 尖 端 军 事 科 技。 前
的难 度 与 成 本,维 持 对 其 科
Te
chno
logy 
Cos
ts 提是实 施 国 比 竞 争 对 手 拥 有 更 多
技优势
的科技 资 源 或 在 国 际 科 技 格 局 中
处于更优越的位置

效率 成 本 (
Eff
ici
ency 
Cos
ts):迫 使
或者诱 使 竞 争 对 手 采 取 效 率 相 对
较低的军事战略,如 投 入 大 量 时 间
消耗竞争对手有限的军事资
和资金 发 展 太 空 打 击 技 术 而 非 扩
军事成本 源,将 其 军 事 发 展 方 向 引 向
充传统军备等
Mi
li
tar
y Co
sts 防御 性,降 低 其 军 事 打 击 潜
有效性成 本 (
Eff
ect
ivene
ss 
Cos
ts):

迫使或 诱 使 竞 争 对 手 采 取 战 略 有
效性相对较低的 行 为,如 发 展 防 御
性武器而非攻击性武器等

① 资料来源:
Thoma
s G 
Mahnken.Co
st-Impo
sing 
Str
ateg
ies:A 
Bri
ef 
Pr r[
ime J].Cen
ter
 fo
r a 
New
Amer
ican Se
curi
ty,2014-11-10; Hal Br
ands. The Lo
st Ar
t o
f Long-Te
rm Compe
tit
ion [
J]. The
Wash
ington Qua
rte
rly,
2019( 1):
31-51.
第6期       徐若杰:“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 17

成本类型 内容 影响

利用自身国际影 响 力 与、在 联 合 国
政治或外交成本
等重要 国 际 组 织 中 的 地 位 和 国 际 对竞争对手所处的国际环境
Po
lit
ica

话语权掌握方面 的 相 对 优 势,迫 使 造成 负 面 影 响,使 其 承 受 更


竞争对手承受更 多 的 国 际 压 力,增 多的政治和外交成本
Di
ploma
ti Co
c  s
ts
加其政治和外交成本

(二)成本强加的基础:美国南海“非对称性”竞争优势
成本强加战略的实施涉及两个 问 题:一 是 如 何 将 不 利 的 高 成 本 竞 争 强 加 给
对手,确保其长期性参与;二是如何 在 实 现 上 述 目 标 的 同 时,避 免 因 战 略 施 压 过
度而引发互不得利的高烈度大国冲突。这两个问题在逻辑关系上构成一个战略
悖论:战略实施方的竞争关系塑造力,即激发目标对手进行长期性高成本竞争意
愿的能力与对手所受挑战的利益 重 要 性 正 相 关。 利 益 重 要 性 越 大,对 手 越 有 意
愿受实施方的战略牵引参与竞争。① 但利益重要性也与竞争对手诉 诸 武 力 的 意
愿呈正相关关系,过度的安全压力会促使对手铤而走险,选择冲突而非竞争的方
式维护自身安全。② 美国南 海 政 策 “灰 色 地 带 化”调 整,客 观 上 为 其 解 决 这 一 悖
论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美国之所以在南海能够利用多种“灰色地带”行动实施成
本强加战略,就是因为依托于在这一区域若干“非对称性”竞争优势。
第一,美国在南海地缘政治博 弈 中 的 地 位 优 势。 南 海 问 题 在 宏 观 上 涉 及 三
组关系:第一组是中国与其他南海主权声索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第二组是中国与
东盟之间的关 系;第 三 组 是 中 国 与 美 日 等 深 度 介 入 南 海 的 域 外 大 国 之 间 的 关
系。③ 美国兼具东盟长期以来 “大 国 平 衡 战 略”所 依 赖 的 “离 岸 平 衡 者”、菲 律 宾
等南海主权声索国与日本等相关域 外 介 入 国 的 盟 国、主 导 性 海 洋 强 国 与 体 系 霸
权国三重身份,且是这三组关系的关键连接点。多种联系通道将美国置于“超然

① Tomas 
G  Mahnken.Compet
iti
ve St
rat
egies f
ort
 he
 21s
t Cen
t y:Theo
ur r Hi
y  s
tor
y and 
Pra
cti
ce
[M].S
tan
fod:S
r tanfor
d Unive
rsi
t Pr
y  ess,
2012:18-28.
② 二战前美国对日本所实施的石油等战略物资禁运就刺激 日 本 发 动 了 太 平 洋 战 争 ,以 改 变 其 不 利
的竞争局面。
③ 郑永年 .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8:
82.
18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6期

平衡者”的位 置,使 其 有 条 件 利 用 各 方 之 间 的 利 益 矛 盾,选 择 干 涉 的 方 式 和 手


段 ① 。此外,由于不存在具体的南海主权利益诉求,美国在南海问 题 上 的 心 态 更
加超然,这也使其在南海的行动可以更加自由多元。
第二,中美南海利益重要程度的 “非 对 称 性”。 一 方 面,对 于 美 国 而 言,南 海
充其量只是其重要的海外利益。这 使 美 国 拥 有 广 阔 的 政 策 选 择 空 间,可 以 根 据
战略环境变化及时作出调整。至于中国,南海诸岛是其固有领 土 ② ,南 海 问 题 是
关系到国家主权完 整 和 安 全 的 国 家 核 心 利 益 ③ 。 这 使 其 政 策 调 整 成 本 较 高,政
策回旋余地相对有限。这种“非对称性”优势有利于美国对中国的南海行为进行
牵引。例如为了有效监控和回应美国频 繁 的 南 海 “航 行 自 由 行 动”,中 国 不 得 不
增加 在 南 海 的 相 关 部 署,客 观 上 为 其 增 加 了 巨 大 的 行 动 成 本 ④ ;另 一 方 面,美 国
在中美南海博弈中,将中国的回应措施作为调节其竞争烈度的标志,使中国在竞
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回应的状态。根据罗伯特·杰维斯的界定,“标志是声明或行
动,它们携带的内在证据能证明所投射的形象是正确的,因为人们相信这些声明
或行动和行为体的能 力 与 意 图 密 不 可 分”⑤ 。 标 志 之 所 以 可 以 作 为 战 略 决 策 的
可靠性依据是因为其对于被观察行 为 体 来 说 成 本 太 高 或 者 过 于 重 要,故 其 很 难
采取欺骗和伪装措 施。⑥ 在 动 态 博 弈 中,理 性 行 为 体 通 常 会 刻 意 掩 藏 自 己 的 真
实意图和底线,以此增加博弈策略选择的主动性。然而,南海问题对于中国的意
义过于重大,因此其很难掩饰自己 的 真 实 意 图 与 立 场。 由 此 美 国 可 以 从 中 国 的
回应中探明其真实底线,并在此基础上调控竞争烈度与节奏,实现对竞争博弈的
主导。

① 美国曾经长期在南海执行 两 面 下 注 的 “对 冲 战 略 ”,即 一 方 面 承 认 中 国 的 国 际 体 系 正 式 成 员 资
格,要求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与美国共同 维 护 南 海 局 势 稳 定 ,力 图 将 中 国 纳 入 美 国 所 主 导 的 南
海秩序;另一方面则强化与亚太盟友的安全联系,调整在南海的战略部署,对中国实施威慑。
② 国新办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 与 菲 律 宾 在 南 海 的 有 关 争 议 [
EB/OL].h
ttp:
//www.
gov.
cn/zhengc
e/2016-07/13/c
ont
ent_5090812.
htm.
③ 国新办 . 《中 国 的 和 平 发 展 》(白 皮 书 )[
EB/OL].h
ttp:
//www.
sci
o. cn/z
gov. f /ndh
bps f/2011/
Do
cumen
t/1000032/1000032.
htm.
④ 周士新 .南海军事化问题论析[J].南洋问题研究,2019(
1):
73-87.
⑤ [美]罗伯特·杰维斯 .信号与欺骗———国际关系中的形象逻辑[M].徐进,译 .北 京:中 央 编 译 出
版社,
2017:
19.
⑥ 同上:
21.
第6期       徐若杰:“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 19

   第三,中美海洋实力的“非对称 性”。 美 国 在 南 海 所 拥 有 的 “非 对 称 性”竞 争


优势,集中表现为美国南海政策工具的多样性 ① 。首先,政策工具 的 多 样 性 使 美
国拥有更大的政策选择空间,多种工 具 的 综 合 使 用 不 仅 令 对 手 难 以 把 握 其 真 实
意图,而且在保障有效性的同时增加了政策选择的灵活性,并为政策调整留出了
足够空间;其次,盟国的广泛参与分担了美国在南海所支付的 行 动 成 本;② 最 后,
美国拥有经略海洋的悠 久 传 统 ③ 、强 大 的 海 军 实 力 和 主 导 性 海 洋 强 国 的 霸 权 地
位。相比而言,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内向”发展的大陆国家,追求的是
一种符合自身安全和发展需要的“有限海权”。虽然近年来中国海军在现代化建
设方面成果卓著,但是中国仍然以防 御 性 力 量 为 主 要 特 征,“奉 行 积 极 防 御 的 国
防与军事战略,同 时 根 据 国 际 局 势 和 军 事 技 术 变 化,进 行 相 应 的 战 略 调 整 ”④ 。
海军主要聚焦于“按照近海防御、远 海 防 卫 的 战 略 要 求,加 快 推 进 近 海 防 御 型 向
远海防卫型转变,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
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⑤ ,与 美 国 之 间 存 在 着 巨 大 的 实 力 鸿 沟,且 短 期 内 不 可 能
完全弥补。双方之间的上述差异使得美国在南海竞争中拥有明显的战略资源优
势,随之也相应拥有更强的高成本投入竞争施加能力和长期性承受力 。
(三)对华成本强加的运作机制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是成本强加战略有效运作的核心要义,深刻体现在目
前美国的南海政策实践中。美国在南海实施对华成本强加战略的逻辑机制在宏
观上体现为如下四个阶段:

① 美国可以倚重的政策工具包括亚太 同 盟 体 系、前 沿 军 事 基 地 和 域 外 盟 友 等,在 数 量 上 明 显 优 于


中国。
② 既包括有形的战略资源消耗,也包 含 无 形 的 非 物 质 性 竞 争 成 本,如 介 入 南 海 问 题 以 制 衡 中 国 所
带来的国际压力等。
③ 1890—1900 年的十年被认为是美国从大陆国家转型为世界性帝国的奠基期。在这十年中,美国的
“强调获得战略要点和建立强大的海军,以便为海外贸
海权观念尤其是海军的运用理念实现了巨大的转变,
易扩张提供保护并实现对遥远地区的影响 ”,形成了一种“由海向陆”的海洋型国家视角———“海军的作用是
控制海洋……使商品、人和国家的影响力到达世界各地。而占有‘战略要点’则 是 为 海 军 这 种‘自 由 进 入’
提供必要的支撑”。徐弃郁 .帝国定型:美国的 1890-1900[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173.
④ 韦宗友 .中美战略竞争、美国“地位 焦 虑”与 特 朗 普 政 府 对 华 战 略 调 整 [
J].美 国 研 究,
2018(
4):
51-74.
⑤ 国新办 . 新时代的 中 国 国 防 (白 皮 书 )[
EB/OL].h
ttp:
//www.
sci
o. cn/z
gov. f /ndh
bps f/39911/
Do
cumen
t/1660529/1660529.
htm.
20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6期

表 3  美国南海对华成本强加战略的运作机制 ①

过程 内容

政策手段:南海“航行自 由 行 动”、“议 题 联 系”下 印 太 联 盟 安 全 关 系 强 化、推


动南海问题多边化发展

目标:

1.对中国南海主权和周边环境施加安全压力,迫使其回应
强加竞争
2.增强南海“军事化”程度,干扰“南海行为准则”的 达 成,防 止 有 利 于 中 国 的
南海局势出现

3.实施威慑,阻碍中国对南海岛礁行使主权
4.发动“叙事战争”,削弱中国南海行动的国际合法性

引导中国进行高消耗、低效率和对美国威胁相对 较 小 的 南 海 防 御 部 署 ,将 中
战略牵引
美南海博弈引向美国更具“非对称性”竞争优势的方向

利用战略资源和竞争能力 的 消 耗 及 巨 大 的 长 期 性 竞 争 压 力 ,迫 使 中 国 按 照
以压促变
美国意愿改变其南海行为

构建符合美国利益的南海秩序
缔造优势
遏制中国崛起所带来的风险,护持美国的霸权

四 、对中国的影响评估

为了实现在南海战略竞争中遏制中 国 的 目 标,美 国 基 于 “灰 色 地 带”理 念 对


其南海政策进行了调整。“灰色地带化”是 调 整 后 的 政 策 特 征,具 体 表 现 为 美 国
在南海所实施的多种类型的“灰色地带”行动。战略实质是通过上述行动对华实
施成本强加战略。美国南海政策的调整,推动着中美南海安全关系向着“大国竞
争”战略主导下“遏制与反遏制”的 方 向 发 展。 这 种 安 全 格 局 将 对 中 国 周 边 安 全
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客观上增加了中国的南海行动成本,威胁中国国家安
全与海权发展,阻滞中 国 维 护 其 南 海 主 权 权 利 和 保 护 其 日 益 增 长 的 海 外 利 益。
具体而论,特朗普政府所发起的南海 对 华 竞 争 将 给 中 国 的 南 海 行 动 强 加 多 种 成
本。中美“非对称性”南海竞争格局 的 趋 向 形 成 是 一 种 极 具 危 险 性 的 外 部 风 险,

① 资 料来源: Toma
s  G Mahnken.Compet
iti
ve St
rat
egi
esf
 or
 the
 21s
t Cen
t y:Theo
ur r Hi
y  s
tor
y and
Pr
act
ice[M].S
tan
ford:Stanf
ord Unive
rsi
t Pr
y  e
ss,2012.
第6期       徐若杰:“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 21

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第一,应对周边安全 威 胁 的 军 事 成 本 ① 。 南 海 诸 岛 的 归 属 问 题 涉 及 中 国 的
主权与领土完整、国家形象以及中国与周边众多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对中国周
边安全有无法回避的重大战略意义。2018 年以来,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单方
面“强加竞争”② 给中国,从 而 使 得 中 美 双 方 在 该 海 域 的 安 全 关 系 陷 入 一 种 高 度
危险的战略竞争中。美国利用多种“灰 色 地 带”行 动 持 续 强 硬 介 入,极 大 地 增 加
了中国所面临的周边安全压力。美 国 希 望 通 过 挑 战 中 国 的 南 海 主 权,促 使 中 国
产生非理性的安全焦虑心理 ③ ,无 差 别 地 回 应 任 何 现 实 和 潜 在 风 险 ,投 入 更 多
的 战 略 资 源 来 加 强 南 海 军 事 防 御 能 力 ,从 而 背 负 巨 大 的 成 本 。 苏 联 的 历 史 证
明 ,现 代 核 大 国 难 以 在 战 争 中 被 击 垮 ,但 是 完 全 可 能 因 资 源 过 度 透 支 而 被 拖
垮 。④ 如何在维护自身安全 利 益 的 前 提 下 防 止 重 蹈 历 史 覆 辙,避 免 被 美 国 牵 引
陷入其精心设计的成本强加陷阱,是 当 下 中 国 南 海 战 略 决 策 需 要 认 真 思 考 和 审
慎应对的棘手问题。
第二,维护南海主权的外交成本。 长 期 以 来,中 国 政 府 以 “坚 持 与 地 区 国 家
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坚定维护各 国 依 据 国 际 法 在 南 海 享 有 的 航 行 和 飞 越 自
由,积极倡导域外国家尊重地区国家的努力,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问题上发挥建
设性作用”⑤ 作为处理南海主权争议的基本政策原则,始终致力于与周 边 国 家 通
过和平协商和推动建立“南海行为准 则”共 同 维 护 南 海 安 全 秩 序 的 和 平 与 稳 定。
为了构建符合美国利益需要的南海和 印 太 秩 序,美 国 基 于 “实 用 主 义”的 国 际 法
理解,将中国在南海合法的开发建设行为解读为“在灰色区域的渐进式扩张”,即
在南海运用低烈度方式强化对争议岛礁和海域的占领,以此制造既成事实,使南
海问题地区化和减少国际干预,确保对中国有利的争议性结果 ⑥ 。担 心“中 国 正

① 包括军费 开 支、部 署 调 整、侦 察 预 警、防 御 强 化 和 危 机 管 理 等 事 项 所 带 来 的 经 济 、物 资、人 力、时


间等多方面的成本。
② 唐永胜,李薇,沈志雄 .因势利导把握中美竞争的战略主动权[
J].国际观察,
2019(
3):
1-15.
③ Ha
l Br
ands.The 
Los
t Ar
t o
f Long-Te
rm 
Compe
tit
ion[
J].The 
Wash
ing
ton 
Qua
rte
rly,
2019(
1):
31-51.
④ 阮建平 .成本强加:美国强化对华竞争的方式探析[
J].东北亚论坛,
2017(
3):
15-30.
⑤ 国新办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 与 菲 律 宾 在 南 海 的 有 关 争 议 [
EB/OL].h
ttp:
//www.
gov.
cn/zhengc
e/2016-07/13/c
ont
ent_
5090812.
htm.
⑥ Ka pi
l Bhat
ia.Coer
cive Gradua
lism Through 
Gray Zone S
tate
c r
aft
 int
  he 
Sou
th 
Chi
na 
Sea
s Ch
ina

s S
tra
tegy 
and Pot
enti
al 
US Op t
ions[J].Joi
n t 
Force 
Quart
e r
ly,2018(10):25-33.
22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6期

在建造进攻性军事系统,能够控制所谓的第一岛链内的海洋和空域,并将力量投
射到第二岛链。它公然将南中国海军事化……试图直接挑战美国在印太地区的
地位”① 。基于以上因素,特朗普政府日益强化以制衡中国为目标的 南 海 介 入 行
动,意图搅乱南海局势,造成南海局 势 的 持 续 动 荡,使 得 中 国 在 南 海 问 题 上 的 努
力无效。安全压力或将迫使中国增加南海防御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军事能力 。这
种努力不仅损害中国关于南海军事 化 问 题 的 国 际 承 诺 公 信 力,而 且 会 促 使 其 他
提出南海主权诉求的中小国家因安 全 恐 惧 自 愿 或 被 动 倒 向 美 国,以 制 衡 中 国 南
海军事能力的增强。② 简而言之,美国的介入体现了“楔子”战略的 逻 辑,在 中 国
与其他南海主权声索方之间制造矛 盾 和 隔 阂,增 加 中 国 构 建 以 普 遍 约 束 力 的 行
为准则来稳定南海秩序的外交成本。
第三,“修正主义国家”形象的声誉 成 本。 叙 事 战 争 是 “大 国 竞 争”中 的 常 用
策略,意在利用宣传引导来塑造对 手 的 国 际 形 象。 特 朗 普 政 府 将 这 种 行 动 作 为
美国南海军事介入能力的补充。美 国 以 其 强 大 的 舆 论 引 导 能 力,渲 染 所 谓 中 国
在南海执行“修正主义政策”,“无视国际法的普适性权威”,以强制力对邻国施行
“侵略”和“霸凌”③ ,以影响他国和其他国家民众的对华认知。从理论 上 来 说,国
家形象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南海维 权 所 处 的 舆 论 环 境,还 和 他 国 对 华 政 策 倾 向
与合作意愿密切联系,是中国经略 周 边 的 大 战 略 不 可 或 缺 的 组 成 部 分。 美 国 以
叙事战争实施成本强加战略的逻辑,则 正 是 抓 住 了 中 国 国 际 宣 传 能 力 相 对 弱 和
海洋邻国因地缘安全恐惧而对华信 任 不 足 的 竞 争 缺 陷,希 冀 在 国 际 社 会 固 化 中
国的“负面国家形象”,抵消中国近年来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主场外交、“人类命
运共同体”建设等积累的正面形象 因 子。 这 种 局 面 将 以 两 种 机 制 增 加 中 国 南 海
行动甚至外交活动的 声 誉 成 本:其 一,在 美 国 社 会 培 养 并 形 成 对 华 战 略 竞 争 意
识,深化中国“假想敌”形象。这种方式类似于里根政府刻意将苏联渲染为“邪恶
帝国”,以最大限度凝聚国内共识和获取政策支持的策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

① Ma
sto,
r Or
iana 
Sky
lar.The S
tea
lth Supe
r r:How Ch
powe ina Hi
d I
ts Gl
oba
l Amb
itons[
i J].
Fo
rei
gn 
Aff
air,
2019(
1/2):
31-39.
②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马凯硕指出,“如何应对中美竞争是 东 盟 当 前 面 临 的 最 大 地 缘 挑 战 ,一 旦 中
美竞争态势失控,东盟或将分崩离析”。[新加坡]马 凯 硕 .东 盟 奇 迹 [M].翟 崑,王 丽 娜,译 .北 京:北 京 大
学出版社,
2017:
25.
③ Ke t
ian 
Zhang.Cautious 
Buly:Repu
l t
a t
ion, Re
sove,
l and 
Bei
jing
's 
Use 
of 
Coe
rci
oni
 nt
 he 
Sou
th
Ch
ina  a[
Se J].Inte
rna
tiona
l Secur
ity,
2019(
2):117-159.
第6期       徐若杰:“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 23

学教授罗伯特·萨特(
Robe
rtSu
  t
ter)认 为,强 力 回 应 中 国 挑 战 的 竞 争 共 识 已 经
在美国两党、政府、国会和民间形成 ① 。竞争共识的形成客观上消 解 了 美 国 国 内
“接触派”的政策作用,从而使美国军方 和 “鹰 派”政 客 制 衡 中 国 的 南 海 强 硬 政 策
更易在国内得到广泛支持。美国民 众 对 华 负 面 认 知 一 旦 完 全 确 立,在 短 时 间 内
则很难被改变,更会长期影响中美正常交往;其二,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不
可能罔顾国际社会舆论来实施对 外 政 策,即 使 体 系 霸 权 国 美 国 也 不 例 外。 叙 事
战争引导国际社会形成先入为主的、符合美国利益需求的中国认知,而非基于真
实的中国行为,恶化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不仅不利于中国主导南海合作进程的
推进,而且使得中国任一南海行为都可能引发国际舆论的猜忌和指责 。这种“修
正主义国家”的声誉成本虽然无形,但实则影响更深且久远。
第四,落实大战略部署的发展成本。从地缘上来看,南海是中国的三大边缘
海之一,是中国南部的海洋屏障和“走向海洋”的重要战略通道,对当前中国两项
大战略部署———“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强国建设”的稳步推进至关重要。而美
国在这一海域 着 力 构 建 对 中 国 的 “包 围 圈”,企 图 利 用 “岛 链 防 御 (
arch
ipe
lag
ic
de
f e)”将中国的海洋活动空间压缩到第一岛链以内 ② ,封堵 中 国 向 海 发 展 的
ens
战略努力。具体来说,中国海岸线漫长且海洋邻国众多,由于绝大多数海洋邻国
或多或少涉及南海问题,故而与海洋 邻 国 之 间 的 关 系 状 况 直 接 决 定 了 中 国 周 边
安全环境的状况。美国及其盟友在南海频繁的军事行动使得南海成为大国地缘
竞争的前沿阵地,导致南海问题热度持续不减。作为大国,无论是出于国家利益
抑或是民族情感,都很难想象中国会因安全压力而放弃对南海合法利益的诉求 。
美国强化南海介入只会导致中国采 取 相 应 的 反 制 措 施,使 这 一 区 域 长 期 处 于 动
荡不安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 不 得 不 始 终 将 安 全 利 益 置 于 战 略 决 策 考 量
的趋前位置,以致严重削弱中国推进“海 上 丝 绸 之 路”与“海 洋 强 国 建 设”的 战 略
资源和能力。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所言,中国对外战略“当前最突出的
问题是它们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两项重中之重),即对美和对亚洲邻国的关系
与政策都在一定意义上被‘锁在’海 洋 战 略 竞 争、海 洋 领 土 争 端 以 及 海 洋 权 益 争

①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 研 究 中 心 .国 际 战 略 与 安 全 研 究 动 态 [
EB/OL].h
ttps:
//mp.we
ixi
n.qq.
om/s
c /j2UE_
UnU32Vu3Uy
iqSyFaw.
② Ha
l Br
ands.The 
Los
t Ar
t o
f Long-Te
rm 
Compe
tit
ion[
J].The 
Wash
ing
ton 
Qua
rte
rly,
2019(
1):
31-51.
24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6期

执之中”① 。这种局面一 旦 形 成 和 结 构 化,将 给 中 国 的 长 远 发 展 强 加 巨 额 成 本,


打击中国进一步发展崛起的潜力。

五 、余论 :中国如何应对成本强加战略

本文是一项结合经验事实考察 与 理 论 机 理 透 视 的 国 际 战 略 研 究,从 特 朗 普
政府的南海政策调整入手,对美国南海政策调整的理论基础“灰色地带”理念,调
整后的政策特征“灰色地带化”及相 关 政 策 表 现,以 及 深 藏 在 政 策 现 象 之 后 的 战
略实质成本强加战略及其运作逻 辑 进 行 了 深 入 分 析。 笔 者 认 为,遏 制 中 国 是 当
前美国南海最高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选择的竞争战略类型是成本强
加,这也是隐藏在美国南海政策表象后的战略实质。成本强加战略通过基于“灰
色地带”战略理念的南海政策调整而运作,以“灰色地带化”的政策行为作为主要
工具。成本强加战略的有效实施,凭借的是美国在南海较之于中国的若干“非对
称性”竞争优势。运作的基本逻辑是以战略施压给中国强加“非对称性”竞争,引
诱中国进入美国所精心设计的竞争陷阱,使中国背负四类巨大战略成本,即应对
周边安全威胁的军事成本、维护南海主权的外交成本、“修正主义国家”形象的声
誉成本和落实大战略部署的发展成本。美国希望通过持续性高成本投入所带来
的重压迫使中国按照美国利益需要 改 变 其 南 海 政 策 行 为,以 构 建 符 合 美 国 利 益
的南海国际秩序,赢得南海战略竞争。
当前,中美南海安全关系进入 战 略 竞 争 时 代 已 是 不 争 的 国 际 政 治 现 实。 双
边南海博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 性、风 险 性、多 域 性 和 不 确 定 性,给 中 国 南 海
维权维稳和经略周边增添了巨 大 变 数。 特 别 是 中 美 长 期 性 “成 本 强 加—被 动 反
应”竞争格局在南海趋向形成,这对于中国而言极为危险。战略环境的改变需要
中国以科学、审慎的态度谋划布局南 海 政 策,在 不 损 害 主 权 的 前 提 下,应 对 美 国
成本强加战略所带来的安全压力,同时避免这种“非对称性”竞争格局的结构化。
首先,中国在面对巨大安全压力的时候要有战略定力,防止因安全焦虑出现决策
错误或战略冒进。对手的持续性回 应 是 成 本 强 加 战 略 运 作 的 关 键,中 国 应 该 对
自身南海利益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评 估、分 类 和 排 序,分 清 利 益 类 型 的 轻 重 缓 急,
明确潜在威胁与现实威胁,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而不是盲目

① 时殷弘 .关于中国对外战略优化和战略审慎问题的思考[
J].太平洋学报,
2015(
6):
1-5.
第6期       徐若杰:“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 25

地回应美国的南 海 行 为。 其 次,应 当 重 视“净 评 估”的 战 略 价 值 ① 。 冷 战 的 历 史


证明了这一方法在里根政府赢得美苏竞争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根据中美双方
的南海竞争现状进行必要的“净评估”,有 助 于 中 国 更 好 地 把 握 双 方 各 自 的 竞 争
优劣势,探索有益于自身的“非对称性”竞 争 点,在 竞 争 中 实 现 “知 己 知 彼”和“以
己之长,攻敌之短”。第三,着力构建和谐稳固的周边安全大局。在南海议题上,
美国终究是域外国家,其南海行为 多 依 赖 于 域 内 国 家 的 配 合。 近 年 来 南 海 问 题
发展的相关事实表明,随着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前者更
倾向于与中国通过国际协商、以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南海行为规范的方式“柔
性”解决南海主权争端。在南海问题逐渐缓和,行为规范制定进程步入正轨的背
景下,菲律宾等国追 随 美 国 与 中 国 进 行 南 海 军 事 对 抗 的 意 愿 并 不 高 。② 但 是 当
中国的南海行为过于 强 硬 时,上 述 国 家 则 更 倾 向 于 联 合 美 国 对 中 国 予 以 制 衡。
因此,中国在处理南海事务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周边国家的利益关切和情感 ,采
取平等协商的方式,尤其要摒弃“胜利主义”的思想错误 ③ ,以负责任的 态 度 和 行
为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 .
[ 2019 年美军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的军 事 演 习[
EB/OL].h
ttp:
//


csp
i.pku. cn/,
edu. 2019-12-11.

① 净评估(
Net 
Ass
es t)是一种综合运用政治学、数学、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知识对国家安 全 有 关
smen
诸要素进行量化比较、诊断分析及前瞻预测的方法。根据美国官方的定义,“净 评 估 是 对 控 制 国 家 间 相 对
军事能力的要素,如政治、经济等进行比较分析,识 别 出 值 得 决 策 精 英 关 注 的 问 题 和 机 会”。 它 的 目 标 是
通过判断出竞争双方之间 的 战 略 “非 对 称 竞 争 点 ”以 找 到 可 供 高 层 政 策 制 定 者 进 行 决 策 的 “环 境 机 遇 ”

env
ironmen
tal
 oppo
rtun
iti
es)。它是一门像化学等学科一样的科学,是一种包含多种视角和技艺,用以解
决问 题 的 方 法。 Thomas G Mahnken eds.Ne
t As
ses
smen
t and Mi
li
tar
y S
tra
tegy:Re
tro
spe
cti
ve and
Pr
ospe
cti
ve 
Esays[M].Armhe
s stand 
  New 
York:Cambr
ia 
Pre
s 2020;李牧知,关永 .美军战略评估基本
s,
情况及对我启示[ J].军事运筹学, 2018(1):
11-14.
② 例如,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曾于 2018 年 11 月敦促美 国 及 其 他 相 关 国 家 停 止 在 南 海 用 军 事 活 动
挑衅中国。2019 年 4 月初,其又发表讲话警告中国如果继续在菲控 提 图 岛 (
Thi
tuI
 sand)采 取 军 事 行 动,

菲方将誓死捍卫权益。
③ 时殷弘将其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肯定 性 ”方 面,即 “肯 定 性 地 ”期 望 美 国 包 容 中 国 的 第 二 大 国
地位,甚至为之作出必不可少的贡献 ”;二是,“否定性”方面,“从 中 国 自 身 大 增 的 力 量 导 致 的 对 外 实 力 地
位出发,也从中美之间显赫的首席两大国的关系出发,中国能够较严厉和更 容 易 地 处 置 这 些 麻 烦 制 造 者 。
按照一种设想,某些情况下这些麻烦制造者甚至可由北京和华盛顿‘共治’或 共 同 管 理”。 时 殷 弘 .中 国 周
边行为中曾有的“胜利主义”:动能和决策复杂性[
J].现代国际关系,
2013(
10):
3-5.
26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6期

2]陈慈航 .美 国 在 南 海 问 题 上 的 对 华 政 策 转 向 ———基 于 强 制 外 交 与 威 慑 的 理 论 考 察

J].当代亚太,
[ 2019(
3).
3]陈永 .精准修正主义与美国对华海上灰色地带策略[
[ 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
9).
4]戴正,洪邮生 .美国学界对灰色地带挑战的认知[
[ J].国际展望,
2019(
4).
5]归泳涛 .灰色地带之争:美日对华博弈新态势[
[ J].日本学刊,
2019(
1).
6]国新 办 .《中 国 的 和 平 发 展 》(白 皮 书 )[
[ EB/OL].h
ttp:
//www.
sci
o. cn/z
gov. f /
bps
ndh
f/2011/Do
cumen
t/1000032/1000032.
htm,
2011-09-06.
7]国新办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 中 国 与 菲 律 宾 在 南 海 的 有 关 争 议 [
[ EB/OL].h
ttp:
//

www. cn/zhengc
gov. e/2016-07/13/c
ont
ent_
5090812.
htm,
2016-07-13.
8]逄锐之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离岸制衡战略———从小布什 政 府 到 特 朗 普 政 府[
[ J].南 开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6).
9]阮建平 .成本强加:美国强化对华竞争的方式探析[
[ J].东北亚论坛,
2017(
3).
10]时殷弘 .关于中国的亚洲西太平洋战略和南海问题[
[ J].东南亚研究,
2016(
5).
11]吴士存,陈相秒 .中美南海博弈:利 益、冲 突 与 动 因———兼 论 破 解 南 海 “安 全 困 局”之

道[
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9(
4).
12]徐若杰 .成本强加:美国遏制苏联的竞争战略及其 特 点 (
[ J].战 略 决 策
1983-1991)[
研究,
2019(
4).
13]张杰 .中美战略 竞 争 的 新 趋 势、新 格 局 与 新 型 “竞 合”关 系 [
[ J].世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论
坛,
2020(
2).
14]赵明昊 .大国竞争背景下美国对“一带一路”的制衡 态 势 论 析[
[ J].世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2018(
12).
15]周士新 .南海军事化问题论析[
[ J].南洋问题研究,
2019(
1).

16]
Aar
on 
L Fr
iedbe
rg.Compe
ting 
wit
h Ch
ina[
J],
Sur
vi l,
va 2018(
3).

17]
And
rew 
Scobe
ll.The 
Sou
th 
Chi
na 
Sea
 and 
US-Ch
ina 
Riva
lry[
J].Po
lit
ica
l Sc
ienc

Qua
rte
ly,
2018(
2).

18]
Bonn
ie 
S Gl
ase
r.Armed Cl
ash
 in
 the Sou
th Ch
i a[
na Se J].Counc
il on Fo
rei
gn
Re
lat
ions,
2012(
4).

19]Br
endan Ri
ttenhous
e Gr
een and Aus
tin Long.Conc
eal
 or Re
vel? Manag
a ing
Cl
ande
sti
ne 
Mil
ita
r Capab
y  ili
tie
s i
n Pe
ace
time 
Compe
tit
ion[
J].I
nte
rna
tiona
l Se
cur
ity,
2019

1).

20]
Dav
id 
J And
re.New 
Compe
tit
ive 
Str
ateg
ies 
Too
lsand 
  Met
hodo
log
ies,
vo 1:Re
l. view

f Depa
rtmen
t o
f t
he De
fens
e Compe
tit
ive S
tra
teg
ies
 In
iti
ati
ve 1986 - 1990 [R ].US
第6期       徐若杰:“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 27

Depa
rtmen
t o
f De
f e,
ens 1990.

21]Er
i on,And
cks rew. The Sou
th Ch
ina Se
a's Th
ird Fo
rce: Unde
rst
and
ing and
Coun
ter
i Ch
ng  i
na'
s Ma
rit
ime 
Mil
it
ia[
J].Hamp
ton 
Roads
 In
ter
nat
iona
l Se
cur
it Qua
y  rte
rly,
2017(
1).

22]Ha
l Br
ands.The Lo
st Ar
t o
f Long-Te
rm Compe
tit
ion [
J].The Wa
shi
ngt
on
Qua
rte
rly,
2019(
1).

23]
Jame
s R 
Holme
s and 
Tosh
i Yo
shi
har
a.De
ter
ring 
Chi
nai
 nt
 he “Gr Zone”[
ay  EB/
OL].Le
ssons 
oft
 he 
Sou
th 
Chi
na 
Sea
 fo
r Al
li
anc
es.h
ttps:
//do
i.o
rg/10.
1016/
j.o
rbi
s.2017.
002,
05. 2017-05-02.

24]
Isha
an 
Tha
roo
r.Unde
r Tr
ump 
US 
Ent
ers
 a 
New 
Col
d Wa
r wi
th 
Chna[N].The

Wa
shi
ngt Po
on  t,
s 2018-10-11(
2).

25]
Jame
s E Fane
ll.Ch
ina
`s Gl
oba
l Nava
l S
tra
tegy and Expand
ing Fo
rce S
truc
tue:

Pa
thway
 t Hegemony[
o  J].Nava
l Wa
r Co
llege 
Rev
iew,
2019(
1).

26]
Kap
ilBha
  tia.Coe
rci
ve 
Gradua
lism 
Thr
ough 
Gray 
Zone 
Sta
tec
raf
t i
n t
he 
Sou
th 
Chi
na
Se
as 
Chi
na'
s S
tra
tegy 
and 
Pot
ent
ial 
US 
Opt
ions[
J].J
oin
t Fo
rce 
Qua
rte
rly,
2018(
10).

27]
Ket
ian 
Zhang.Cau
tious 
Bul
ly:Repu
tat
ion,
Res
olve,
and 
Bei
jing
's 
Use 
of 
Coe
rci
oni
 n

he 
Sou
th 
Chi
na 
Sea[
J].I
nte
rna
tiona
l Se
cur
ity,
2019(
2).

28]Ma
sto,Or
r iana Sky
lar.The S
tea
lth Supe
r r: How Ch
powe ina Hi
d I
ts Gl
oba

Amb
itons[
i J].Fo
rei
gn 
Aff
air,
2019(
1/2).

29]Mi
che
al J Ma
zar
r. Ma
ste
ring
 the Gr
ay Zone Unde
rst
and
ing a Chang
ing Er
a o

Con
fli
ct[M].Wa
shi
ngt DC:S
on  tra
teg
icI
 ns
tit
ute
 and 
US 
Army 
War 
Col
lege 
Pre
ss,
2015.

30]
Robe
rt 
D B
lackwi
ll.Tr
ump
`s 
For
eign 
Pol
ici
es 
Are 
Bet
ter 
Than 
They 
Seem [
EB/
OL].h
ttps:
//www.c
fr.o
rg/r
epo
rt/
trumps-f
ore
ign-po
lic
ies-a
re-be
tte
r-t
hey-s
eem,2019-04-
10.

31]
Robe
rt 
D Kap
lan.Cen
ter 
Stage
 fo
r t
he21s
  t Cen
tuy:Powe
r r P
lay
s i
n t
heI
 nd
ian
Oc
ean[
J].Fo
rei
gn 
Aff
ais,
r 2009(
2).

32]Robe
rt 
D Kap
lan.The 
Revenge 
of Ge
ogaphy[M ].New 
r Yok:Random Hous
r e
Tr
ade 
Pape
r cks,
ba 2012.

33]
The 
Whi
te 
Hous
e.Na
tiona
l Se
cur
it S
y tr
ategy [
EB/OL].h
tp:
//ns
arch
ive.
us/wp-


ont
en/up
t l /2017/12/2017.
oads pdf,
2017-12-20.
(责任编辑:清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