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66

第六章 循环系统

的结构与功能

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基础教研室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结构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淋巴管道
动脉
淋巴器官
静脉 淋巴组织
毛细血管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 物质运输功能

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 内分泌功能

 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 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
心血管系统

组成:
心 heart
动脉 artery
静脉 vein
毛细血管 capillary

动脉---运血离心
静脉---导血回心
血循环途经
 体循环(大循环)
 左心室→主动脉→中、
小动脉→全身毛细血
管→中小静脉→上、
下腔静脉→右心房

 肺循环(小循环)
 右心室→肺动脉干→
左右肺动脉→肺→肺
泡壁毛细血管→ 肺
静脉→左心房
S1
血液循环示意图
肺静脉 主动脉

肺泡毛 左心房 左心室 组织毛


细血管 右心室 右心房 细血管

肺动脉 上下腔静脉

肺循环 体循环
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完成细胞内气体和物质交换

 位置
 位于胸腔中纵隔内

 1/3在正中面的右侧,
2/3 在正中面的左侧

 前为胸骨和2-6肋软骨

 后平对5-8胸椎

 外形
 近似倒置的、前后稍扁的
圆锥体

 大小与本人握拳相似

 有个体差异

 分一尖、一底、二面、三
缘和四腔
心尖:左心室
心底:左、右心房

胸肋面:右心房
右心室
前室间支/沟
膈面:左、右心室

左缘:左心室 胸肋面
右缘:右心房 心尖 右
下缘:右心室、心尖 心底 冠
心尖切迹 状

冠状沟:心房、心室分界线 脉
前室间沟

/

后室间沟 房室交点 状

后室间支/沟 膈

心壁的组织结构
内皮

心内膜 内皮下层
endocardium 心内膜下层:含心脏传导系分支

脏 心肌: 厚,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
壁 myocardium
结缔组织:含脂肪细胞
心外膜:心包膜脏层
epicardium 间皮
外层斜行 纤维环
中层环形 纤维三角
内层纵行
心腔

 右心房

 右心室

 左心房

 左心室

心轴斜向前、下、
外45度

S1-01
由心内膜向腔内折叠而成

瓣 包括房室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膜 两面为内皮,中心为结缔组织

S1-01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
 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
成,产生和传导冲动,节
律性控制心脏活动。
 组成:窦房结、房室结、
房室束、房室束分支
 特殊心肌纤维
 起搏细胞:心肌兴奋的起
搏点
 移行细胞:传导冲动
 束细胞(蒲肯野纤维)
蒲肯野纤维 普通心肌纤维
心传导系
窦房结:自律性高,100次/分 心脏的起搏点。
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外膜下

结间束- 3条

房室结自律性较低,结区缺乏自律性。传导慢0.2米/秒,产生房室延搁。
冠状窦口前上方心内膜下

房室束 传导速度快
室间隔膜部后缘

左束支与右束支:
室间隔左、右侧心内膜下

浦肯野纤维网
心传导系
与心电变化
静脉
□ 冠状窦 右心房
心大静脉
心中静脉
心小静脉

□ 心前静脉 右心房
□ 心最小静脉 心腔

心的血管:静脉
心肌梗塞(又名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
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
阻塞的
冠脉
冠状动脉造影
坏死的
心肌
冠脉搭桥术
球囊扩张术

血管支架
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
血管
 按结构分类 按生理功能分类
 动脉  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
 毛细血管  分配血管:中、小动脉,微动脉
 静脉 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动脉、

浅静脉——皮下静脉 微动脉
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深静脉——伴行静脉
 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
四肢部位多为两支
 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静脉

 容量血管:大静脉贮血库

 短路血管:动静脉短路
 静脉瓣(Vein valve):
内膜的袋状突起,防止
血液倒流。多分布于离
心脏较远且水平位置低
的静脉内。
血液循环示意图
肺静脉 主动脉

肺泡毛 左心房 左心室 组织毛


细血管 右心室 右心房 细血管

肺动脉 上下腔静脉

肺循环 体循环
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完成细胞内气体和物质交换
肺循环血管的分布

 肺循环的动脉
 肺动脉干 主动脉弓
肺动脉干
 左肺动脉

 右肺动脉

 动脉韧带
肺循环血管的分布
 肺循环的静脉
 左上肺静脉 动脉韧带

 左下肺静脉 肺静脉

 右上肺静脉

 右下肺静脉
体循环的动脉
 升主动脉 左、右冠状动脉
头臂干 右颈总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
 主动脉弓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
 降主动脉
腹主动脉

髂总动脉

髂内动脉 髂外动脉
全身各大局部的动脉主干
肺 体
循 头颈部——颈总动脉 循
环 环
的 上 肢——锁骨下动脉 的
动 动
脉 胸 部——胸主动脉

主 主
干 腹 部——腹主动脉 干
: :
肺 下 肢——髂外动脉

动 动
脉 盆 部——髂内动脉


1) 头颈部的动脉

颈总动脉
平甲状软骨
上缘高度

颈 颈
外 内
动 动
脉 脉
颈动脉窦
是颈总动脉末端
和颈内动脉起始
部膨大部分。为
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体

扁椭圆形小体,
借结缔组织连
于颈动脉杈的
后方,为化学
感受器。
1、颈内动脉

2、颈外动脉
颞浅动脉
上颌动脉
面动脉
舌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锁骨下动脉
椎动脉
甲状颈干
胸廓内动脉
2) 上肢的动脉

1、腋动脉
胸肩峰动脉
肩胛下动脉
旋肱后动脉
胸外侧动脉
2、肱动脉
3、桡动脉
掌浅支
拇主要动脉
掌浅弓:
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
合而成。

4、尺动脉
骨间总动脉
掌深支
掌深弓
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
合而成。
3) 胸部的动脉

壁支
肋间后动脉
肋下动脉

脏支
脏支
食管支
支气管支
心包支
4) 腹部的动脉
1、壁支
腰动脉

2、脏支
成对的
(1)肾上腺中动脉

(2)肾动脉

(3)睾丸动脉/卵巢动脉
不成对的 (4)腹腔干

1)胃左动脉

3)脾动脉

2)肝总动脉
3)脾动脉
(5)肠系膜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空、回肠动脉
中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回结肠动脉
—阑尾动脉
回盲部
回结肠动脉

阑尾动脉
(6)肠系膜下动脉

左结肠动脉
乙状结肠动脉
直肠上动脉
髂外动脉
5)盆部的动脉 髂内动脉
臀上动脉
髂总动脉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

1、髂内动脉 脐动脉 臀下动脉


闭孔动脉
壁支 臀上动脉 阴


臀下动脉 动
分 脉
支 脐动脉
膀胱上动脉 膀
胱 直
膀胱下动脉 上 肠
脏支 动 下
直肠下动脉 脉

阴部内动脉 脉

子宫动脉
膀胱下动脉
脐动脉索

子宫动脉

子宫圆韧带 膀胱下动脉

膀胱上动脉
2、髂外动脉external iliac artery
分出腹壁下动脉营养腹直肌

腹壁下动脉
inferior
epigastric a.
6) 下肢的动脉

1、股动脉
股动脉
股深动脉

股深动脉
2、腘动脉
胫前动脉
胫后动脉

3、胫后动脉

腓动脉
4、胫前动脉

5、 足背的动脉
6、足底的动脉
体循环的静脉
 心静脉系

 上腔静脉系

 下腔静脉系

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浅静脉:皮下静脉
S1-02
(一)上腔静脉系
左锁骨下静脉 左上肢静脉血
上 左头臂静脉
腔 左颈内静脉 左头部静脉血

右锁骨下静脉 右上肢静脉血
脉 右头臂静脉
右颈内静脉 右头部静脉血

奇静脉 胸部静脉血

 左静脉角
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处所成的夹角
 右静脉角
左、右 •左静脉角 •右静脉角
静脉角
(2)头颈部静脉

头臂静脉属支
颅内静脉

颈内静脉 面静脉 内眦静脉
前支 翼静脉丛
上颌静脉
下颌后静脉 颞浅静脉

后支
枕静脉
■ 锁骨下静脉 颈外静脉
耳后静脉
3、胸部静脉血回流——奇静脉
食管静脉、支气管静脉

静 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
脉 右侧胸壁静脉血
4、上肢的静脉
 深静脉与同名
动脉伴行

 浅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
(二)下腔静脉系
左髂内静脉 盆部静脉血
下 左髂总静脉
左髂外静脉 左下肢静脉血

静 右髂内静脉 盆部静脉血
右髂总静脉

右髂外静脉 右下肢静脉血
属支
• 腰静脉
• 睾丸静脉(卵巢静脉)
• 肾静脉
• 肾上腺静脉
• 肝静脉
盆腔的静脉形成许多静脉丛
2、下肢的静脉
• 深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
• 浅静脉
大隐静脉
走行
属支:旋髂浅静脉

腹壁浅静脉
阴部外静脉
股外侧浅静脉
股内侧浅静脉
小隐静脉
肝门静脉系

由肝门静脉及其属支组成
无瓣膜
特点
起端与末端皆为毛细血管

肝门静脉的合成与走行
肠系膜上静脉
肝门静脉 hepatic portal
vein 脾静脉

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经肝门入肝
肝门静脉属支

 肠系膜上静脉
 脾静脉
 肠系膜下静脉
 胃左静脉
 胃右静脉
 附脐静脉
 胆囊静脉
 幽门前静脉
(三)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主要吻合
及其临床意义
1、 肝门静脉

胃左静脉
•肝门静脉
高压时食
食管静脉丛 管静脉曲
张破裂导
食管静脉 致呕血

奇静脉

上腔静脉
2、
肝门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直肠上静脉 裂门
导静
致脉
直肠静脉丛 便高
血压

直肠下静脉 直

髂内静脉 静

髂总静脉 曲


下腔静脉
3、 肝门静脉

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网

胸腹壁V 腹壁浅V

腋V 大隐V

股V
锁骨下V
髂外V
头臂V
髂总V
上腔V
下腔V
•肝门静脉高压时脐周静脉网和胸腹壁静脉曲张
淋巴系统
 淋巴管道
 毛细淋巴管
 淋巴管
 淋巴干
 淋巴导管
 淋巴器官:淋巴结、扁桃体、胸腺、脾
 淋巴组织:存在于内脏器官壁内,如:小肠壁内
的孤立及集合淋巴滤泡等。
淋巴生成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关系

动脉

心 毛细血管 组织液 细胞

静脉 各级淋巴管
淋巴导管
 右淋巴导管:
 收集右侧上半身淋巴
 注入右静脉角
 胸导管:
 收集左侧上半身淋巴
 收集全部下半身淋巴
 注入左静脉角
(一)淋巴管道:
1、毛细淋巴管:以盲端起始,其内皮细胞间隙
较大故通透性大。
2、 淋巴管:
lymphatic vessel

• 浅淋巴管
其主干与皮静
脉伴行

• 深淋巴管
与深静脉伴行
3、 淋巴干 lymphatic trunk

(1)右颈干
(2)左颈干
(3)右锁骨下干
(4)左锁骨下干
(5)右支气管纵隔干
(6)左支气管纵隔干
(7)右腰干
(8)左腰干
(9)肠干
4、淋巴导管:
lymphatic duct

(1)右淋巴导管:

右颈干: 右半头颈部的淋巴
右 右
淋 右锁骨下干:右上肢及右胸部


脉 导 右支气管纵隔干:右胸腔器官的淋巴和部
角 管 分胸腹壁淋巴
(2)胸导管 thoracic duct
左静脉角

左颈干 :左半头颈部的淋巴

左锁骨下干 :左上肢及左半部
导 分胸壁的淋巴的一部分淋巴

左支气管纵隔干 :左胸腔器官
管 的淋巴和 部分胸腹壁淋巴

乳 肠干:腹腔器官的淋巴

池 左、右腰干:收纳盆部及双下肢的淋巴
 胸导管thoracic duct
(二)淋巴器官

1、淋巴结
lymph nade

•淋巴结门
•输入淋巴管
•输出淋巴管
•浅淋巴结
•深淋巴结
 腹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群
腹腔淋巴结
不成对脏器 肠系膜上淋巴结 肠干
肠系膜下淋巴结

成对脏器 腰淋巴结 腰干
 盆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群

盆腔及盆壁

髂内淋巴结

髂总淋巴结

腰淋巴结

腰干
 下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群
腹股沟浅淋巴结

足和小腿淋巴 腹股沟深淋巴结 髂外淋巴结


腘淋巴结
髂总淋巴结

腰淋巴结

腰干
 头颈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群

颏下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
腮腺淋巴结 颈外侧浅淋巴结 颈外侧深淋巴结 颈干
耳后淋巴结
枕淋巴结 颈前淋巴结
 上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群
手部淋巴 肘淋巴结 外侧淋巴结 中央淋巴结 尖淋巴结 锁骨下干

胸肌淋巴结

肩胛下淋巴结

腋淋巴结
 胸腔的淋巴管和淋巴结群

纵隔后淋巴结
肋间淋巴结
胸骨旁淋巴结
纵隔前淋巴结
呼吸道周围淋巴结

支气管纵隔干
2、胸腺

□ 位置
上、前纵隔,胸骨柄后方
□ 形态
左右叶不对称成人胸腺萎缩
□ 功能

T 淋巴细胞发育、成熟
的场所,分泌胸腺激素
3、脾 spleen

□ 位置
左季肋区,长轴对应第10肋
□ 形态
前后端、上下缘、膈脏面
上缘 — 脾切迹
脏面 — 脾门
□ 功能
储血、造血、清除衰老红C
参与免疫应答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
现象和生理特性
窦房结

房室交界 左心房

房室束
左心室

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 顶点
一、心脏的生物电现象

细胞水平
*Resting potential
*Action potential
器官水平
Electrocardiograph
(ECG)
心肌细胞的分类
 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非自律细胞
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
主要执行收缩功能
 组成特殊传导系统的心肌细胞:自律细胞
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无收缩性
产生和传导兴奋,控制整个心脏的节律
性活动
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 静息电位:与骨骼肌、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形
成机制相似。接近K+电-化学平衡电位

IK1 Na+

静息电位<K+平衡电位 IK1通道:无门控,始终开放
因去极化而通透性降低:
-90mV -94mV 内向整流特性
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 动作电位:心室肌细胞的AP与骨骼肌和神经纤维明显
不同,其复极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AP的升支与降
支不对称,整个过程分为0、1、2、3、4五个时相。

(mV) 1
+20 2 复
0 极

–20
0 3
–40 极
–60 相

–80 4
–100 心室肌AP
动作电位

 0期 去极化期 -90mv → +30mv

 1期 快速复极初期 +30mv → 0mv

 2期 平台期 0mv

 3期 快速复极末期 0mv → -90mv

 4期 静息期 -90mv
心室肌细胞AP的形成机制
0期:
刺激

细胞膜去极化

阈电位

激活快Na+通道

Na+再生式内流
↓ 快Na+通道:-70mV激活,-55mV失活
,持续1-2ms,特异性强(只对Na+通透)
Na+平衡电位
,阻断剂(TTX),激活剂(苯妥因钠)。
(不如脑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敏感)
1期:

快Na+通道失活 1期
+
激活Ito通道

K+一过性外流

快速复极化

Ito通道:去极化达-30mV激活,持续5-
K+ 10ms,其幅值远小于INa 。Ito 可被K+ 通道
阻断剂(四乙基胺、4-氨基吡啶)阻断。
Na+
2期(平台期):
0期去极达-40mV时 2期
已激活慢Ca2+通道 持续
+ 100 -
激活IK 通道 150
↓ ms
Ca2+缓慢内流与K+
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缓慢复极化
慢Ca2+ 通道(ICa-L 通道): 激活与失
活 比 Na+ 通 道 慢 , 特 异 性 不 高 :
Ca2+(53%) 、 Na+(27%) 、 K+(20%) 都 通 透
K+ K+ ,阻断剂:Mn2+ 和多种Ca2+ 阻断剂(双
氢吡啶类药物)。
Na+ Ca2+
心肌细胞膜的电压门控Ca2+通道
 T型(transient channel)Ca2+通道

阈电位为-50~-60mV 激活和失活均快,电流小

 L型(long-lasting channel)Ca2+通道

①阈电位为-30-40mV。

②激活、失活和复活均慢,电流大于T型,称慢通道(Slow
channel)

③通透性小于快钠通道(1/10)

④可被Mn2+和维拉帕米阻断
心肌细胞膜的电压门控K+通道
 IK1:内向整流钾电流(无门控)
去极化被关闭(与Mg2+和多胺有关),复极化恢复开放(内向
整流特性) , 故RP时对K+的通透性高,0期去极时对K+的通
透性降低,是维持2期膜低钾通透性的重要因素。

 Ito通道: K+一过性外流通道,1期复极电流

 IK :延迟整流钾电流
去极至+20mv时激活,复极至-50 mV时去激活,导致平台期的
终止和3期复极的开始。
3期:
慢Ca2+通道失活
3期
+
延迟整流K+ 通道通 泵
透性↑(IK↑)

K+再生式外流
( 3期末IK 1↑)

快速复极化
至RP水平
L-Ca2+通道:关闭,Ca2+内流停止。
IK :在平台期逐渐增大的IK电流导致平台期的终止和触发3期复极,直至3 期
复极到-50mV左右才关闭 。
IK1:因复极化恢复开放,膜对K+通透 性进行性增大,K+外流不断增强,为再生
性正反馈过程,导致膜电位快速复极化
Q:给予洋
Na+ Ca2+ 地黄类药物
抑制Na+-K+
泵的活性为
Na+-K+ Na+-Ca2+ 何有强心的
泵 交换体 效果?

K+ Na+
4期:因膜内[Na+]和[Ca2+]升高,而膜外[K+]升
高→激活Na+-K+泵和Na+-Ca2+交换体→泵出Na+和
Ca2+,泵入K+→恢复正常离子分布。
心室肌细胞AP形成机制总结
 0期 Na+内流 Na+平衡电位

 1期 一过性K+外流

 2期 Ca2+内流 K+外流

 3期 K+外流

 4期 Na+-K+ 泵 Na+-Ca2+交换
1
mV 2
0

0 3

4
- 90

Na+

+ Ca2+
钠泵
K+
K+ K+
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 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

心肌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发生节律性
兴奋的能力。自动兴奋的频率是衡量自律性高低的
指标。

 自律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基础:

4期自动除极(4期缓慢除极, 缓慢舒张期除极)
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 自律细胞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自动缓慢去极化,
达到阈电位,引起另一个AP
 进行性净内向电流(内向电流逐渐增强,外向电流
逐渐衰减,两者兼有):If、ICa-T、IK

If ICa-T IK

S3-01
蒲肯野细胞
 快反应自律细胞
 静息电位 最大复极电位
-90mv (最大舒张期电位)
 动作电位
 0–3期:与心室肌细胞相同
 4期:自动除极——自律性
蒲肯野细胞

0、1、2 3期 与心室肌细胞相同

4期自动除极
蒲肯野细胞
 4期:加入一种If (起博
电流) 通道
 激活随膜内负电性的增加
而增加(-60 mV ~ -100
mV)
 无特殊选择性: 允许 Na+
和 K+通过
铯Cs(-)

If IK

S3-01

起搏电流 pacemaker current


4期自动去极化的离子基础
(1) If电流 (If通道 )
特点: ①随时间而逐渐增强的内向离子电流
②If主要为Na+(也有少量K+)。
③If在复极至-60mV时开始激活,至-100mV
时完全激活。 funny
④If在0期去极化至-50mV时因通道的失活而终止。
(2) K+外流进行性减少
IK去激活,复极-50mV开始,-90mV接近完成,作用不大
窦房结P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 慢反应自律细胞

 最大复极电位(-70mV)和阈电位(-40mV)小于蒲肯野细胞

 0期去极化幅度小(70mV),速度慢,时程长,无明显极性
倒转

 没有明显的复极1期和2期

 4期去极化速度快(约0.1 V/s),快于蒲肯野细胞(0.02 V/s)


生物电活动的形成机制:
1. 0期除极
幅度低,幅值约70mv,速度慢。

4期自动除极达阈电位(-40mv左
右),激活L-Ca2+通道,Ca2+内
流增加,形成0期除极。

0期去极化缓慢(10V/s), 持续
时间长
0期由慢Ca2+通道开放而出现的电位变化称为慢反应
动作电位Slow response action potential 。
2. 3期复极

没有1期和2期。最大复极电位
为-70mv。
 L-Ca2+通道逐渐失活,而IK
通道激活,导致Ca2+内流减
少、K+外流增加 ,膜逐渐复

3. 4期自动除极
IK:复极-50mV逐渐去激活关闭
作用远大于普肯野细胞

If: 慢Na+内流进行性增加。 If不能充分激活,幅值低,


在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中作用不大。

Ica-T:4期自动去极
化到-50mV时T-Ca2+
通道激活, 参与自
动去极化后期
具“自我”启动→“自我”发展→“自我”终止的离子流现象
窦房结P细胞
 0期:ICa-L (缓慢Ca2+内流)

 3期:Ik(K+快速外流)

 4期:Ik(Ik 离子流的去激活衰减)

ICa-T(4期自动除极晚期,缓慢内向电流)

If (If离子流的激活)
离子电流 激活因素 阻断剂 主要作用
去极化达
钠电流(INa ) TTX 快反应细胞0期除极
-70mv

内 T型钙电流 去极化达
低浓度Ni2+ 参与SAN细胞4期自动除极
(ICa-T) -50~-60mv

电 L型钙电流 去极化达 维拉帕米 快反应细胞平台期
流 ( ICa-L ) -30~-40mv Mn2+ 慢反应细胞0期除极

PF细胞4期自动除极
If电流 复极达-60mv Cs+
参与SAN细胞4期自动除极
内向整流电
Ba2+, Cs+ 快反应细胞2、3期复极
流(IK1)
外 快反应细胞2、3期复极
向 延迟整流电 去极化达
Ba2+ 慢反应细胞3期复极
电 流( IK ) +20mv
SAN细胞4期自动除极
流 瞬时性外向 去极化达
4-氨基吡啶 快反应细胞1期复极
电流(Ito) -20mv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 自律性

 兴奋性 电生理特性 以细胞膜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

 传导性

 收缩性 机械特性 心肌能够在肌膜动作电位的触


发下产生收缩反应的特性
(一)兴奋性(excitability)

细胞在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衡量指标:阈强度

1.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
因素:
(1)静息电位水平
(2)阈电位水平
(3)离子通道的性状
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有效不应期ERP
绝对不应期 (0期去极
~复极-55mV)
局部反应期 (复极-55~
-60mV)

相对不应期RRP
(复极-60~ -80mV)

超常期SNP
(复极-80~ -90mV)
 有效不应期:心肌细胞每兴奋一次,从0期去极
开始到3期复极达-60mV这段时期内,任何有效
的刺激不能引起心肌细胞膜再产生动作电位
 0期去极开始到3期复极膜电位达-55mV这段时期内,
不论受多强刺激,心肌细胞膜都不会产生任何反应,
这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 膜电位由-55mV到-60mV,如果给予强刺激,可发生局
部电位,但不能引起动作电位(局部反应期)。
ERP=ARP+LRP local response period
 相对不应期: 3期复极 从-60mV至 -80mV, 阈
上刺激可产生AP。兴奋性低于正常
 大部分钠通道已复活

 超常期:3期复极从-80mV至-90mV,阈下刺激可
产生AP。兴奋性高于正常
 膜内电位与阈电位的差距小

 在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出现的动作电位,0期去
极化的速度和幅度低于正常,因此传导慢
心肌兴奋性特点

 有效不应期长,不发生强直收缩

 期前收缩和代偿性间歇
 期前收缩:心肌受异常刺激,产生提前于正常节律
的收缩

 代偿性间歇:心肌每发生一次期前性收缩,往往有
一段较长时间的舒张期
(二)自动节律性
 心肌组织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发
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自动节律性
 自动兴奋的频率是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标
 窦房结 90-100次/分
 房室交界 40-60 次/分
 浦肯野细胞 15-40 次/分
 概念:
 正常起搏点 窦性节律
 潜在起搏点 异位起搏点 异位节律
 窦房结的自动节律性最高,
其发出的兴奋(AP)控制心
脏的兴奋与收缩,窦房结是
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normal
pacemaker)。

 由窦房结所控制的心跳节律
称为窦性节律(sinus
rhythm)。
 潜在起搏点(latent pacemaker):窦房结以外
的自律组织,正常情况下自律性不能表现,只
起兴奋传导作用,称为潜在起搏点
 异位起搏点(ectopic pacemaker):在特殊情
况时,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可自动发生兴奋
,并使整个心脏按其节律搏动,称为异位起搏
点。此时心律称为异位节律。
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
 抢先占领(preoccupation)
 窦房结的自律性高于其他潜在起搏点,潜在起搏
点4期自动除极未达阈电位之前,已经受到窦房结
发生并传播过来的兴奋激动作用而产生动作电位
,其自身的自动兴奋就不可能出现
 超速驱动压抑(overdrive suppression)
 潜在起搏点本身的节律由于超速驱动作用而受到
压抑的现象
 频率差越大,抑制越强,恢复越慢 更换人工起搏
器要注意!!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 4期自动除极速度
a. 对照
b. 4期自动除极速度↑
c. 4期自动除极速度↓
 最大复极电位
a. 对照
b. 最大复极电位变小
c. 最大复极电位增大
 阈电位
a. 对照
b. 下移
c. 上移
(三)传导性
窦房结 右、左心房
优势传导通路
房结区
结区 房室交界
结希区
希氏束(房室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网

左右心室
心脏内兴奋的传播途径
心脏内兴奋传播的特点
心肌细胞之间的连接
(1)心肌细胞间直接电传递
——闰盘
(2)通过特殊传导系统有序传播兴奋

(3)心脏内兴奋传导速度不均一
最慢: 房室交界 (结区)
意义:房室不同时收缩
房-室延搁 ( atrioventricular delay ) 0.1s
最快:浦肯野氏纤维
意义:保证左右心室几乎同时收缩
心肌细胞之间的连接——闰盘
肌浆网
肌膜 横小管

闰盘横位部分的桥粒
中间连接

闰盘纵位部分
闰盘纵位部分
的缝隙连接
闰盘横位部分 Z
I带
低电阻缝隙连接 A 带 粗肌丝
细肌丝

(1) (2)

图 7-12 心肌闰盘超微结构模式图
(1)立体观 (2)切面观
传导速度

浦氏纤维
(4 m/s)

束支
(2 m/s)

心室肌
(1 m/s)

心房肌
(0.4 m/s)
↓ 传导时间
结区 心房内---房室交界---心室内
(0.02 m/s) (0.06 s) (0.1 s) (0.06 s)
m/s

心 优 结 左 蒲 心
房 势 区 右 肯 室
肌 通 束 野 肌
路 支 纤

心肌各部分传导速度不同的意义
心肌各部分传导速度不同的意义
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 心肌细胞的结构
 细胞直径,缝隙连接数量

 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 临近未兴奋部位的兴奋性
 膜电位的大小(Na+通道的可利用率)
(四)收缩性(contractivity) 肌膜

横小管

横小管
心肌收缩的特点: Z线

肌浆网

 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M线 M线

线粒体
线粒体

钙诱导钙释放(calcium-
横小管
横小管
induced calcium release) Z线
终池

 “全或无”式收缩 图 7-11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立体模式图

心肌闰盘

 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机制

心肌细胞有效不
应期特别长,延
续到舒张早期

意义:

确保心室舒缩交替

有效不应期覆盖:收缩期+舒张早期
心肌兴奋性变化特点:有效不应期长
三、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 )
在体表一定部位记录到的心脏的综合电变化

Einthoven 三角

国际通用导联体系
标准双极肢体导联
I 、II、III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 、aVL 、aVF
胸导联
ECG的正常波形及意义

 一般以Ⅱ导联记录
的ECG为代表。典
型的ECG由P、Q、
R、S、T五个波组

ECG的正常波形及意义

 P波:两心房的除极化过程
R  QRS波群:两心室除极化过程
T
P  T波:代表两心室复极过程

Q S  U波:与浦肯野纤维网的复极
化有关
ECG的正常波形及意义
 PR间期:从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
之间的时程,代表兴奋从心房传
至心室所需的时间
R  QT间期: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
T 的时程,代表心室开始兴奋除极
P 化至完全复极到静息状态的时间
。其时程与心率成反变关系
Q S  ST段:从QRS波终点到T波起点之
间的线段,此段心室各部分均处
于除极化状态,其长短反应心室
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长短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联系
心肌动作电位 与心电图的
对应关系
心房肌动作电位
P波
0期去极化

心室肌动作电位 QRS波
0期去极化

心室肌动作电位 ST段
2期复极化
A 心房肌细胞
心室肌动作电位 T波
V 心室肌细胞 3期复极化
窦性心动过速
室速和室颤
第三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Functions of Heart as Pump
条件:
2.瓣膜的one way开放保
1. 心肌细胞收缩,推动血 证了血流方向
液流动
心脏的周期性活动

兴奋的产生及扩布(心肌电周期)

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及瓣膜的启闭(心动周期)

心 音
心肌收缩的特点
 对外钙依赖
 同步收缩
 不发生强直收缩
二、心动周期及心脏的泵血过程
(一)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60s/75=0.8s

0.1s 全心舒张期
心房 收缩 舒张 0.7s 收缩

心室 收缩 0.3s 舒张 0.5s 收缩

特点:
1. 房室交替(不同时)收缩,心室收缩紧跟在心房收缩完毕后
2. 有一个全心舒张期
3. 舒张期长于收缩期 : 有利于心脏充盈与心脏供血
心率与心动周期的关系

心率增快,心动周期缩短,以舒张期缩短最为显著,
不利于心室充盈
Atrial systole
心房收缩期

Semilunar valves
closed
(Aortic valve and
Pulmonary valve) Tricuspid and bicuspid(mitral)
valves open
Semilunar
valves
Ventricular open
systole (Aortic valve
心室收缩期 and
Pulmonary
valve)

Tricuspid and bicuspid


(mitral) valves closed
(二)心脏泵血过程(左心室为例)
1.心室收缩
(1)等容收缩期(isovolumic systole)
压力:房压<室压 < 主动脉压
瓣膜:房室瓣关,半月瓣关
血流:不进不出,容积不变

(2)射血期(ejection period)
压力:房压<室压 >主动脉压(早期)
房压<室压 <主动脉压(后期)
瓣膜:房室瓣关,半月瓣开
血流:心室 主动脉

快速射血期(rapid ejection period)


减慢射血期(reduced ejection period)
分界点----室内压的顶点
2.心室舒张
(1)等容舒张期(isovolumic diastole)
压力: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瓣膜:房室瓣关,半月瓣关
血流:不进不出,容积不变

(2)充盈期(filling period)
压力: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瓣膜:房室瓣开,半月瓣关
血流:房→室
快速充盈期(rapid filling period) 60%
减慢充盈期(reduced filling period)15%
房缩期(atrial systole) 25%
0.08s
小结:
1.心室射血: 心室-动脉压力差 心室肌收缩

2.心室的充盈:房-室压力差 心室肌
舒张使室内压下降而低于房压 (80%)
心房肌收缩使房内压升高而进一步高于室压 (20%)
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变化最快的时期是
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

4.血液的单向流动有赖于瓣膜的完整

5.一次射血量仅为充盈量的50%左右
心房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
1.心房的接纳和初级泵作用
心房舒张:接纳、储存从静脉回流的血液---通道
心房收缩:可使心室充盈增加25%,有利于心室的射血--
--初级泵(primer pump)

2.心房其他功能:
*内分泌功能:分泌具有利尿、利钠、扩血管作用的心房
钠利尿肽
*容量感受器:参与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一)心脏的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搏出量)
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所射出的血液量
SV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

搏出量
70 ml

舒张末期容积125ml 收缩末期容积 55ml


射血分数 (Ejection fraction,EF)
搏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EF=SV/EDV × 100% 55%-65%

心室舒张末容积 125ml 心室舒张末容积 180 ml


搏出量 70 ml 搏出量 70 ml
EF=56% EF=39%
2.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Cardiac
index,CI)
每分输出量(Minute Volume ,MV)
一侧心室每分钟的射血量 5 L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
CO=SV×HR

心指数(Cardiac index,CI)
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
CO/m2 3.0-3.5L/(min*m2)

可用来比较不同个体的心脏泵血功能 10y
同一个体在不同年龄或生理情况下,心指数发生变化
(二)心脏做功量
每搏功(Stroke work) :心室收缩一次所做的外功
=搏出量×射血压力+动能

每分功(Minute work) :心室每分钟所做的功

动脉压 100mmHg 动脉压 150mmHg


搏出量 70ml 搏出量 70ml

不同动脉血压条件下心脏做功量不同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Regulation of heart pumping

心输出量(CO) = 每搏输出量(SV) X 心率(HR)

心肌的收缩强度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能力


心室功能曲线(ventricular function curve)特点
①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充盈压增大,SV增高,12~15mmHg
达到最适前负荷;
② 超出12~15 mmHg ,随充盈压增加,SV不再相应增大;
③心室功能曲线无明显的降支 心肌具有抵抗被过度延伸的
特性,肌小节初长度一般不超过2.25~2.30μm
保证心脏
最适前负荷 不致于在
12~15 mmHg 前负荷明
显增加时
出现搏出
静息初长度 量和作功
5~6mmHg 能力的下
降。
异长自身调节(Heterometric autoregulation)
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
的变化。
Frank-Starling定律/ Frank-Starling机制

机制:粗细肌丝的有效重叠状态

意义: 对SV进行精细调节,
使SV随静脉回心血量
的变化而变化,维持
SV与静脉回心血量间
的平衡
影响前负荷的因素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心房收缩 静脉回心血量 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

心室舒张 静脉回流速度 心肌收缩力


持续时间
外周静脉与心房、室压力之差
心率

心舒末期充盈量=射血后剩余血量+静脉回心血量
(二) 后负荷(Afterload)

指在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
它不增加肌肉的初长度,但能阻碍收缩时肌肉的缩
短。

衡量心室后负荷的指标

 动脉压
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在心率、心肌初长度、心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 (
应为离体条件)……

动脉压
射血相心室肌纤 等容收缩相 射血相心室肌纤
维缩短程度减小 时程延长 维缩短速度减小

射血量减少 射血相缩短 射血速度减慢

搏出量减少
①血压增大,心输出量减少?
②在整体条件下,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心输出量为
什么并无明显改变 ?
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在整体,动脉血压一定范围内增加时…..

动脉压

搏出量
心肌收缩能力
心室剩余血量

异长自身调节 等长自身调节
搏出量回升
(使肌体在动脉压高时
仍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
(三) 心肌收缩能力(Myocardial Contractility)
影响心肌收缩效果的肌肉内部的功能状态。
等长自身调节(Homometric autoregulation)

机体通过改变心肌收缩能力这个与初长度无关
的心肌 内在功能变数来调节泵血功能。

意义:

对持续、剧烈的循环变化有强大的调节作用

是神经-体液调节的基础
影响心肌收缩能力的因素
儿茶酚胺→Ca2+通道开放
→Ca2+内流

胞浆内Ca2+浓度

活化的横桥数 肌钙蛋白与Ca2+亲和力

横桥ATP酶活性 茶碱增加肌钙蛋白对
Ca2+的亲和力
→Ca2+利用率
甲状腺激素→横桥ATP酶活性
(四) 心率(Heart Rate, HR)

心输出量 = SV X HR

• HR  心输出量
(在一定的范围内)

• HR>180次/分
(HR过快)

CO= HR   X SV   
五、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心力贮备 (Cardiac Reserve,CR)
心输出量随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静息时CO 5L 静息时CO 5L
运动可达 30L 运动可达 35L
运动增多 25L 运动增多 30L

反映心脏的健康程度
心力贮备 (Cardiac Reserve,CR)
六、心音(heart sound)
S1:
房室瓣突然关闭引起
标志着心室肌收缩开始
S2:
动脉瓣突然关闭引起
心房
标志着心室肌舒张开始 收缩

S3:
充盈速度突减→心室壁、
瓣膜振动
S4:
心房收缩→心室充盈,
室壁、血液振动
第四节
血管生理
Physiology of Vasculature
循环系统组成模式图
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1. 血流量(blood flow volume)

单位时间内流经血管某一横截面积的血量, 又称容
积速度。

泊肃叶Poiseuille’s law:
4
r (P1-P2)
Q= 8L

R= 8L / r4 Q ∝ ΔP/R
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2.血流阻力(resistance of blood flow )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的阻力

血液分子内部
血液分子与血管壁之间

8L 影响阻力的因素
R =
 r4 r: R ∝ 1/r4
:R ∝
 血流形式:湍流>层流







层流 为
湍流 湍

Re>2000
Re=VDρ/η
3. 血压(blood pressure )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流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即压强 。

数值:以高于大气压的数值来表示血压的高度 单位:
1 mmHg=0.133 k Pa(动脉)
1 cmH2O=0.098 K Pa (静脉)

压强势能
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不同血管内的压力变化

动脉压 收缩压
静脉压

毛细血管压 循

舒张压
动脉血压(arterial pressure)
肺 收缩压
通常指主动脉压力 循
环 舒张压
由肱动脉血压代表
动脉 微静脉 静脉
微动脉
毛细血管
1. 动脉血压的形成

心血管适当充盈是前提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mean systemic filling pressure)

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根本
P动脉-P右心房 P动脉-0
Q = =
阻力(R) R

P动脉(平均动脉压)=Q  R

凡引起血量Q、R增高的因素均可升压
凡引起血量Q、R降低的因素均可降压
1. 动脉血压的形成

大动脉弹性是辅助

变心室间断射血为动脉内连续血流

缓冲血压变化,避免脉搏压过大

临床联系
老年人动脉硬化后血压有何变化?
2. 动脉血压(arterial pressure)的正常值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
一个心动周期中主A内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
一个心动周期中主A血压所降到的最低值。

收缩压

舒张压

时间(s)
收缩压
动脉血压正常值 脉

收缩压 100-120 mmHg 平均动脉压 压
舒张压
舒张压 60-80mmHg
脉搏压 30-40mmHg
平均动脉压
时间(s)

平均动脉压
=舒张压+1/3脉压
≈100 mmHg
2.动脉压的生理意义
动脉

血流量 P动脉-P右心房 ΔP
(Q) = 阻力(R) = R

静脉
生理意义: 推动血液流动
血压异常
动脉压(如休克)组织血流
毛细血管
动脉压?
高血压的危害 临床联系
舒张压每降低5mmHg 脑卒中发病
动脉病变、左室肥厚 风险降低40% 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
险降低14%
正常心脏 左室肥厚
收缩压每降低10mmHg 脑卒中发
病风险降低30% 缺血性心脏病发病
风险降低2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2010)

卫生部自1998将每年10月
脑血管意外 肾损害
萎缩肾
8日定为了中国高血压日
正常肾
世界高血压联盟从2005年
起将每年5月17日定为了
世界高血压日
3.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P动脉(平均动脉压)=Q  R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SP DP PP
SP主要反映
搏出量大小
搏出量

心率 DP主要反映外
周阻力的大小
外周阻力
大动脉壁弹性
循环系统充盈程度
(二)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
心室节律性舒缩→动脉血压周期性波动→动脉管壁节律性搏动
1.动脉脉搏的波形 降中波
上升支
(心室快速射血期)动脉血压迅速 →管壁扩张

 下降支

前段:(心室减慢射血期)射入血量<流向外周血量→管壁回缩

后段(心室舒张)→动脉血压继续↓→管壁回缩

降中波:主动脉瓣关闭→血液返流→形成降中波

2.动脉脉搏波的传播速度

动脉脉搏传播速度比血流速度快
三、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外周静脉压(peripheral venous pressure):各器官静脉的血压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


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内的血压

正常值:4-12 cmH2O

心脏射血能力↓ CVP↑

静脉回心血量↑ CVP ↑
CVP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平衡
(二)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静脉回心血量
=(外周静脉压-CVP)/静脉阻力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回心血量↑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2)心脏的收缩能力
心肌收缩力射血更充分CVP V回流

右心衰→右心房压↑→回(右)心血量↓
颈外静脉怒张,肝充血(肝大),下肢水肿
左心衰→右心房压↑→ 肺淤血 肺水肿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3)体位 Q:为什么久蹲突
然站立会出现头晕

久蹲突站→血滞留
下肢→V回心量↓→
心输量↓→BP↓→
脑、视网膜供血不
足→暂时的头晕、
昏厥,视物不清。 直立体位对肢体动脉和
静脉血压的影响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肌肉泵)
站立时足部静脉压90mmHg

→步行时25mmHg

(5)呼吸运动 (呼吸泵)
吸气时胸内负压↑→ 胸内大静脉、右心房扩张

回右心血量↑
三、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它是血
流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场所。

 7个组成
部分
3条通路

动- 静 脉 短 路
微动脉 微静脉
动静脉吻合支
直 捷 通 路
后微动脉 通血毛细血管

迂 回 通 路
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
(营养通路)
微循环的三条通路
迂回通路 直捷通路 A–V短路

血流特点 慢,透性好 较快 最快

开放 交替开放 经常开 一般不开

意义 物质交换 部分血液 调节体温


迅速回心
体温↑→开
代谢物↑→开
低氧→开 休克→开
2个闸门
总闸门 控制整个微循环血量
(微动脉 ) 灌入
前闸门
分闸门 控制相应毛细血管的开闭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后闸门 微静脉 流出

微循环开闭的调控
毛细血管 局部代谢 毛细血管前
关闭
前括约肌 产物堆积 括约肌开放

全身缩血管物质作用 血液带走
代谢产物
五、组织液的生成
组织液是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滤过所形成
液体由毛细血管内向组织移动
滤过(filtration):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渗压

重吸收(reabsorption): 液体由组织向毛细血管内移动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渗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动脉端 (30+15)-(25+10) =10mmHg 生成组织液


静脉端 (12 +15)-(25+10)= - 8mmHg 重吸收组织液

90%从静脉端回流, 10%从淋巴回流
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1)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生成↑ 右心衰
(2)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生成↑
白蛋白↓ 肾病综合征
(3)毛细血管通透性↑

(4) 淋巴回流受阻

丝虫病引起淋巴管阻塞

凹陷性水肿(pitting edema)
六、淋巴的生成和回流
组织液进入淋巴管成为淋巴

淋巴回流的生理意义

1.回收蛋白质

维持血管内外胶体渗透压及水的平衡

2.平衡血浆与组织液
120ml/h淋巴液流入血液

3.促进脂肪和脂溶性Vit的吸收 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4.防御和免疫 清除组织液中的细菌和大分子物质等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Reg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神经调节

 压力感受性反射
 化学感受性反射
 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
1. 心交感神经 节后神经元
星 状 神
T1-5中间外侧柱 乙酰胆碱
颈交感神经节N-R
经节
节前神经元 NE 心脏神经丛
心肌β1-R
作用: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2. 心迷走神经
中枢
交感链
副交感神
迷走神经干 心脏神经丛
经节前纤 血管
延髓迷走
维 乙酰胆碱
心内神经节N-R 迷走神经
神经背核 ACh
、疑核 心肌M-R
心脏
作用: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交感神经
心交感神经兴奋的影响
递质:NE
受体: 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
信号通路:受体-G蛋白-AC途径 cAMP
效应:正性变力、正性变时、正性变传导

4期If , PCa2+ 4期自动去极速度 自律性


缝隙连接蛋白磷酸化 电导增加

NE 受体 PCa2+ 慢反应细胞 传导性


0期去极速度 、幅度

Ca2+内流 收缩性
Tc与Ca2+亲和性,Ca2+外排和重摄取舒张
E和NE的作用机制
迷走神经兴奋的影响
递质:ACh
受体: 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
信号通路:受体-G蛋白-AC途径 cAMP
效应:负性变力、负性变时、负性变传导

PK+ K+外流 RP 兴奋性


IK-ACh 窦房结最大复极电位
4期K+外流衰减 自律性 HR
ACh 自动去极速度
Ica, If
(M-R)
复极K+外流 复极加快 有效不应期
AP时程 Ca2+内流 收缩性

抑制Ca 2+通道 Ca 2+内流

房室交界慢反应细胞0期幅度速度 传导性
心迷走紧张和心交感紧张
紧张性:一定程度的持续活动

心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

抑制 兴奋 抑制 兴奋 抑制 兴奋
心 脏 心脏 心 脏
正常起搏点100次/分 正常起搏点100次/分 正常起搏点100次/分

心率 心率 心率
75次/分 120次/分 60次/分
安静状态下心迷走神经在持续抑制心脏活动----心迷走紧张
安静状态下心交感神经在持续兴奋心脏活动----心交感紧张
表明:安静状态下以心迷走紧张占优势
2.血管的神经支配

(1)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
递质:NE
受体: 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
效应:全身血管收缩

动脉收缩外周阻力
静脉收缩静脉回流 血压 

“自我输血”
皮肤内脏动脉收缩>心脑血管收缩----全身血流重新分配,
移缓济急
微A收缩>微V收缩----毛细血管压  组织液重吸收
“自我输液”
(2)舒血管神经纤维 中枢
交感链
1)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血管
Ach,M受体,骨骼肌血管
2)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Ach,M受体,肝、外生殖器 心脏
交感
交感缩血管紧张 神经
安静时持续发放冲动(13次/秒)
全身血管持续收缩

兴奋时冲动频率全身血管持续收缩,
外周阻力血压 
抑制时冲动频率全身血管持续收缩
(舒张),外周阻力血压
延髓
心血管中枢 孤束核

1.延髓心血管中枢
调控心血管活动的最基本中枢 延髓头端

(1)缩血管区:
- + 腹外侧部

延髓头端腹外侧部(C1区): 刺 延髓尾端腹外侧部

激和毁损证明:兴奋心交
脊髓侧角
感和交感缩血管N的节前纤维
(2)舒血管区: 交感节前纤维

延髓尾端腹外侧区(A1区)抑制

延髓头端腹外侧部
心血管中枢 高级中枢

1.延髓心血管中枢
延髓 心血管传
(1)缩血管区: 入神经
孤束核
(2)舒血管区: 疑核
延髓头端
(3)传入神经接替核: 孤束核 腹外侧区

迷走神经

(4)心抑制区: 心脏

疑核、迷走N背核→X 血管

脊髓
心交感中枢与心迷走中枢间
存在交互抑制 E,NE
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
动脉血压的神经调节——心血管反射
 压力感受性反射
颈动脉体 颈内动脉
 化学感受性反射 颈外动脉 颈动脉窦
 脑缺血反应 颈脉窦压
颈总动脉
力感受器
 心肺感受器反射

主动脉体
压力感受性反射 主动脉弓压
主动脉弓 力感受器
Baroreceptor reflex

感受器:颈动脉窦、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传入神经:窦神经, 主动脉神经
(分别并入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兔:主动脉神经
(减压神经)
压力感受性反射
Baroreceptor reflex

动脉血压升高时,
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冲动增多。
是压力感受器还是牵张感受器?

时间(s)
动脉血压变化与单根压力感
受器传入纤维放电关系
降/减压反射(depressor reflex)
压力感受性反射
特点
工作范围是60-180 mmHg
血压正常波动范围位于曲线陡峭段,
提示能敏感地调节血压,为负反馈
正常平均血压位于曲线中部,提示
对血压呈双向调节
重调定(resetting),在高水平保持
血压稳定
压力感受性反射

血压

颈动脉窦
压力感受器
主动脉弓
窦N
迷走N

心血管中枢 血压
心迷走中枢 心迷走紧张 心率
延 心交感中枢 心输出量
心交感紧张 心缩力

交感缩血管中枢
交感缩血管紧张
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意义:
快速缓冲血压变化,维持血压相对稳定
正常

Q1:为什么正常人从平卧位
突然站立会有一过性头晕?

去压力感受性反射

去压力感受性反射后
血压波动增大
Q2:为什么正常人从平卧位突然
站立时的头晕会迅速消失?
脑供血不足
突然站立 而头晕眼花

消除
血压↓

颈动脉窦 压力感受器
主动脉弓

心血管中枢 血压↑

心迷走紧张↓ 心率↑
心缩力↑ 心输出量↑
心交感紧张↑

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
交感缩血管紧张↑ 65
外周化学感受性反射
颈动脉体化学
外周化学感受器: 感受器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感受动脉血的O2分压、CO2分压
和H+浓度变化

传入神经: 窦神经和迷走神经

主动脉体化
学感受器
因为发现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
学感受器在呼吸调节中的作用
1938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高乃依· 海曼斯
Corneille Heymans
(1892-1968)
化学感受性反射

Chemoreceptor reflex

反射过程:

PO2
颈动脉体 化学感 窦N
血液中 P CO2 延髓孤
主动脉体 受器+ 迷走N 束核
[H+]
心血管中枢 动脉血压
BP<80mmHg
呼吸中枢 呼吸运动
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反射

 感受器:

部位: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壁

适宜刺激:

机械牵张(低压力感受器、容量感受器)

前列腺素等化学物质(化学感受器)

 传入纤维:迷走神经或交感神经内

 反射过程:
血压↑、血量↑

心肺感受器⊕

传入纤维冲动↑

↓ ↓
下丘脑抗利尿激素↓ 延髓心迷走紧张↑
↓ 心交感紧张↓
尿量↑ ↓
↓ ↓ ↓
肾血管舒张 心率↓、心肌收缩力↓
↓ ↓
 生理意义:
肾血流量↑ 心输出量↓
↓ ↓
A.正常情况下起作用,防
尿量↑ 血压↓
↓ 止血压过低;
血容量↓
B. 在血量和体液量明显
变化时,有重要调节意义
二、体液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升压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
肾球旁
细胞 血管紧张素原(肝产生)

肾素
(renin)
AngI(10肽) 肾上腺髓质
释放Adr、NE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肺)
AngII(8肽) 强烈缩血管 R
氨基肽酶 氨基肽酶
AngIII(7肽) 肾上腺皮质 BP
Asp-Arg-Val-Tyr-Ile-His-Pro 释放醛固酮
(保钠、保水、排钾)
-Phe-His-Leu-Leu-Val-Tyr-Ser
肺转化酶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全身微动脉收缩外周阻力 
交感N末梢释放NE  外周阻力 血
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 外周阻力 
醛固酮 肾小管对Na+、水重吸收 压

引起或增强渴觉饮水  循环血量

血管紧张素Ⅲ
(1)缩血管(弱) 血

(2)醛固酮 (强)
意义 : 对失血等情形循环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 肾上腺
来源:肾上腺髓质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E和NE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血压 心率
收缩压 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
E    
NE    

肾上腺素(E) 去甲肾上腺素(NE)

血 血
压 压





肾上腺素(Adr)和去甲肾上腺素( NE) 的作用
激素 心脏 血管 效 应
1受体 、2

变时
Adr ++ 心脏正性 变力 CO
变传导
强心
+ 血管收缩:主要是皮肤、
内脏 R
+ 血管舒张:主要是骨骼肌、
肝、冠状动脉

NE + 心收缩能力 心率 ↓
升压 + 全身血管强烈收缩 R BP
视上核
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 室旁核

合成部位: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释放部位:神经垂体

生理作用:
V2受体:促进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腺垂体 神经垂体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
V1受体:缩血管
意义
分泌调节 禁水、失血、失水时,保持体液
量,维持动脉血压的稳定。
血量  容量感受器  ADH
正常情况下,主要引起抗利尿作用
血压  压力感受器  ADH
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

心房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类多肽。
作用:
① 强烈的利尿、利尿Na+的作用
② 促使血管平滑肌舒张→R↓→BP↓
③ 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的分泌
④ 抑制血管升压素的合成和释放
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

1.扩血管物质
PGI2

NO
Robert F. Furchgott
获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
2.缩血管物质 学奖
"for their discoveries
内皮素 oncerning nitric oxide as a
signalling molecule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 不参与生理状态下的血压调节
其它血管活性物质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in):
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合成的肽类激素
作用:扩血管、降压、
抑制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II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血浆激肽释放酶
高分子量激肽原 缓激肽

激肽酶
组织激肽释放酶 氨基肽酶 活
低分子量激肽原 胰激肽 缓激肽

激肽酶I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ACE抑制剂:减少AngII的生成,减少缓激肽的分解
体液调节(小结)

肾上腺素 强心

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紧张素 强烈缩血管,升压
血管升压素
内皮素

肾上腺髓质素
心房肽,缓激肽, 舒张血管
NO,PGI2
心血管的自身调节
心脏:
异长自身调节

血管:
metabolic theory
myogenic theory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血量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血量增加5%,血压增

高40%

肾脏是维持细胞外液及血量多少的重要机制
抗高血压治疗的基本途径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 A
 抑制交感神经 ,减轻交感亢进对心血管的过度激动
如α受体(A)和β受体拮抗剂(β-receptor blocker)B
抑制交感缩血管中枢
耗竭交感神经末梢递质
 抑制心血管收缩,减少心脏射血,降低外周阻力
如钙通道阻断剂(calcium channnel blockers) C
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输出量
抑制血管收缩,降低外周阻力
 减少血容量 利尿剂(diuretics) D

Exercise(运动) Education(教育)E
第六节
器官循环
冠脉循环
Coronary Circulation
一、冠脉循环的解剖特点
(1)冠脉主干行走于心脏表面、
分支垂直穿行于心肌, 到达心内膜,
心脏血供易受心肌收缩的挤压
冠脉循环的解剖特点:
(2)心肌毛细血管丰富,心肌纤
维:毛细血管为 1:1,

有利于心肌代谢快,获得充分
的营养物质

(3)A吻合支少

冠脉突然阻塞相应区域缺血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缓慢阻塞逐渐代偿再生
冠脉血流的特点
1.途径短,血压高;
2. 血流量大,成人 :225ml/min,
占心输出量4%-5%;

3.安静时,动-静脉血含氧量差异大,
摄氧率高,达65%-70%;
4.血流量受心肌舒缩的影响
舒张压的高低和舒张期的长短决定冠
脉血流量

收缩期的冠脉血流量为舒张期的 20
% -30%
二、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1.心肌代谢水平的影响

心肌 代 谢 加 速 时 ,局部代谢产
物增多, 特别是ATP分解后形
成的腺苷增多(腺苷具有强烈的
舒张小动脉作用)

(几秒种即被破坏,无全身
狭窄80%~85%通过代谢
作用) 性冠脉血流调节使冠脉最
大限度扩张
2.神经调节

交感兴奋→ α受体兴奋→冠脉收缩(直接)

β受体兴奋→心脏活动↑ →代谢产
物↑ →冠脉舒张(间接)
James W. Black
(1924-2010)
Black首次提出通过降低心肌
获198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对氧的需求减轻心绞痛
"for their discoveries of important
----发明β受体阻断剂 principles for drug treatment“
发明β受体及H2受体阻断剂
迷走神经兴奋→ M受体→冠脉扩张(直接)

心脏活动活动↓ →腺苷↓ →冠脉收缩(间接)

整体情况下,神经调节作用很快被心肌代谢水平掩盖
3.激素调节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 使心脏活动↑ ,腺苷↑,
甲状腺激素 冠脉继而舒张

血管紧张素 →冠脉收缩,血流量减少
血管升压素(高浓度)
肺循环
 肺循环的生理特点
 血流阻力小,血压低(Cap平均压为7mmHg);
 组织液的压力为负压,导致:
 肺泡膜与Cap壁紧密相贴,利于气体交换;
 肺泡内液体被吸收,保持肺泡内“干燥”.
 血容量大且变动范围大,“贮血库”
 调节的主要特点:
 受肺泡气氧分压调节:
 肺泡气低氧→该肺泡壁中的血管收缩→血流量
减少
脑循环
 特点:血流量大,变动小
 调节的特点: 脑血管的自身调节
 当平均动脉压在60~140mmHg范围内变动时,脑血
管可通过自身调节使脑血流量保持恒定
 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 限制某些物质的自由交换
 具有选择性
 保持脑组织周围稳定的化学环境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