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范文 (五至十)

(五)

国人不重视饮食健康。请对此问题加以讨论。

人体好比工厂,人每天摄入的食物便是驱动工厂的燃料。燃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工厂的
效率,同样的道理,饮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近来,国人不重视饮食健康,确实让人担忧,人民的健康影响国家的强盛。国人不重视
饮食健康的现象主要是饮食无规律,缺乏营养和饮食不平衡。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国人不重视饮食健康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 城市生活节奏快,国人都很少真正有时间讲究饮食合理安排。为图便利,常有
人直接购买快餐熟食,时日一久,便会导致国人营养摄入不均,继而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和
高胆固醇的病状。国人进餐时间不固定,常因工作和生活的原因而一改再改,常引发消化系
统的疾病。

第二, 国人大多没有很强的健康饮食意识。国人之所以会常忽略饮食健康的重要性
,是因为没有意识到饮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副健康强壮的身体少不了合理的运动和均
衡的饮食。很多人为了贪图味觉上的享受,常与快餐、零食为伴。高糖、高盐、高脂的饮食
习惯一旦养成,变很难改变,时间一久,势必危害国人的健康。

然而,国人的饮食不健康的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

首先,政府应该多鼓励国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国人进
行有关健康饮食的教育,以助国人培养完饮食健康的意识。例如,政府可通过开展饮食讲
座、发健康手册,设立健康饮食周,督察不卫生健康小贩中心、食阁等方法,提高国民饮食
健康意识,促使国人为个人的健康负责。

其次,小贩中心、食阁等机构也应提供合理、健康的饮食指南。推出健康的饮食套餐
,使健康食品触手可及,帮助时间宝贵、分秒必争的工作人士。
再次,老师应该教导学生学习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认识到不健康的饮食的危害,这
样学生才会远离不健康饮食,为未来打造强壮的身体。学校餐厅应该全部售卖健康的饮食,
让学生养成吃健康饮食的习惯。

最后,个人为自己的饮食健康负责。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管住自己的
嘴。与此同时,我们要提醒身边的人要注意饮食健康。拒绝不健康的食品,多吃营养膳食,
保证准点进餐等,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个人强调和重视饮食健康之后,才会少生病,
在节省医疗开支的同时,也免去了不少疾病之苦。

总而言之,不健康的饮食就好比是一枚定时炸弹,它时刻威胁着我们。让我们为了自
己、为了家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重视饮食健康。

(六)

互联网既可以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助推器;它也可能成为阻碍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绊脚石。试
加以讨论。

  世界上的东西,往往都有其利弊,互联网也不例外。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爱迪
生发明电灯,可以相提并论。互联网在使用中可说是利弊参半,其利在于能成为助推器,促
进青少年的成长;相反的,如果使用不当,其弊则能成为绊脚石,使青少年沉迷网络,影响
青少年的成长。

  适当的使用互联网能够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少好处。

  首先,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学习。网上的资料很丰富,能让青少年很快就找到学习需要
的资料,足不出门就了解天下大事,扩大知识面。学校经常要求学生在做专题作业之前,先
查找资料才做专题作业。使用互联网查找资料,能够大大地减少学生花费在查找资料上的
时间,更有效率地完成作业。学校老师也能用互联网教学,就拿我的学校的学习日来做例
子。学校会安排一天,由老师们把作业放在网上,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学习。这是很不同的教
学方式,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有助于青少年的成长。

  其次,互联网是青少年的一种快捷的沟通工具。青少年通过互联网与朋友们聊天能方便
青少年沟通,促进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古代使用信件与朋友保持联络,需要等上几天,但是
电邮不到几秒钟就能够发出去,既简单又快捷。互联网能够让青少年更顺利地与朋友进行
交流,能够促进友情。

  除此之外,互联网能够让青少年与朋友一起玩网上游戏,和朋友接触增强彼此的感情,
的确是青少年心理成熟的助推器。

  相反的,由于互联网包罗万象、无奇不有,若使用互联网时不能自制,就很容易上瘾,导
致青少年沉迷网络而祸害无穷。

  第一,沉迷于互联网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导致他们成绩一落千丈。一天到晚都在互
联网上,不是玩游戏就是上社交网站。他们没有时间用脑思考、用手写字,上课时无精打采
,这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绩,使他们的成长受到影响。

   第二,互联网是色情与暴力的媒介。网上的色情网站泛滥,如果青少年不小心接触到这
类网站,那他们纯洁的思想就可能会被污染了。这些色情网站会灌输青少年不正确的道德
观以及价值观,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如果青少年沉迷与色情网站,后果不堪设想。网上
所出现的暴力游戏也可能危害青少年的身心。接触太多暴力游戏,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有暴
力倾向。他们已对血腥画面麻木了,也很有可能在行为上变得更粗暴。本地大学曾经有一名
学生因迷上暴力网上游戏,再一次事件中,一怒之下,把教授刺伤。这种行为反映了网上暴
力游戏带来的影响。此外,有不少学校发生学生打斗事件,也是受网上的暴力游戏所造成
的。

  第三,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使很多青少年上瘾,他们废寝忘食地坐在桌子前常时间使
用互联网 ,根本没有兴趣走出户外与现实生活接触,导致缺乏运动,身体健康受到损害。韩
国有位青少年就是因为沉迷互联网,整整三天不吃东西,不睡觉,结果死亡。那就是互联网
可怕的一面,这种实例层出不穷,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也毁了他们的前途。

 
  综上所言,互联网利弊参半 ,关键是看我们的青少年如何使用。我们不可能因为有弊,
就完全丢弃它,因噎废食。我认为我们要懂得扬长避短,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其一,
家长要控制孩子花在电脑前的时间,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其二,家长应该监督孩子使用互
联网,例如:安装色情暴力过滤器,把能上网的电脑放置在客厅等。其三,政府、学校要宣传
正确使用互联网,提醒学生避免上瘾。

  总而言之,互联网既能帮助青少年在学习的道路上多方面发展,却也可能损害青少年的
身心健康。但是只要使用适当,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就能充分享受到互联网的好处。

(七 )本地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上抑郁症,这是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试加以讨论。

本地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上抑郁症。 这个现象我感到十分担忧,因为我认为青少
年时期应该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但是,事实上却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活得并不开心,还
患上了抑郁症。

 我担忧,是因为如果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上了抑郁症,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青少年
是家庭、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只有他们健康的成长,我们的国家才有持续繁荣的希望,我们
的家庭才会幸福美满。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日趋严重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
原因:

 首先,学习压力。青少年不可避免的会从校园生活中得到种种的压力。去学校读书,
就一定有考试、排名、有功课等等令学生们感到压力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天资较差的学生
们,更会因为功课上的问题而感到忧心忡忡,渐渐地这些烦恼和忧郁会积少成多,最终也就
可能使有些学生患上抑郁症。

  其次,父母所给的压力。现在的父母们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时时刻刻都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出人头地。虽然说父母们想让孩子有成就并没有错,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自己这
样做对孩子会有不良的影响。有时候,当孩子已经尽了全力,但是还达不到父母的目标时,
做父母的不但没有鼓励孩子,反而打骂孩子,这样不就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吗?从此以后,
孩子就会一直担心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读书时放松不下来,结果成绩更糟,心情就更糟,恶
性循环之下,最后不负重荷,患上抑郁症。
 最后,同辈之间的压力。任何人在年轻时难免会从同龄人身上得到压力。尤其是在
校园里,做学生的谁不想样样得第一?所以,每一次的考试,甚至是小测验都成了竞争的机
会,而为了使自己赢过别人,青少年们就会一直逼自己要做得比别人好,无形中给自己添加
了很大的压力和显得忧虑。还有一些年轻人误交了损友,这些猪朋狗友时时逼他们做些不
正当的事,使他们内心起了挣扎。这些种种的压力和忧虑,最终变得如山一般的重,抗压能
力较弱的学生也就不幸地患上了抑郁症。

我认为大家必须重视这一日趋严重的现象,找到标本兼治的方法。以下是我个人的
一些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校方可以为学生们提供辅导,老师们也可以跟学生们谈谈功课的问题,减少学
生们心理的烦闷及压力。如果老师发现了某一名学生在精神上出了问题,就要马上通知家
长,或请校内的辅导员跟学生聊一聊,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做家长的一定要多多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所谓有效的沟通是有技巧的沟
通,真正了解彼此问题所在。比如说,父母们可以趁周末时跟孩子谈天,让孩子可以把心里
的种种烦恼发泄出来。父母们也千万不能对孩子设下太严格的要求和目标。如果孩子有一
次的成绩不理想,也不应该骂他,反而应该更加的鼓励他。

 第三,我国的青少年一定要学会把心事说出来,否则别人无论怎么帮也是没有用
的。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正确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压力,要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明白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千万不要为了一两次的成绩不理想而想不开,为了一两个考不
好的科目而伤心。只要尽全力了,就应该学会想得通。

  最后,只有我国的社会、学校、家庭都能密切合作,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相信
患上抑郁症的青少年人数就一定会减少,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八) 有人批评新加坡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优雅的行为。试加以讨论。

有人批评新加坡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优雅的行为。这种现象真是令人感到遗
憾。照理说,受的教育越多,就越有教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成正比,然而,事实却不然
,这实在令人感到费解。

  走在马路上,只要你稍有留意,不难发现有随手乱扔垃圾的垃圾虫,以及鲁莽驾车的路
霸。在餐厅里,你还能看到人们吃自助餐的丑相,他们即使已经填饱了肚子,却仍然不停地
将食物往盘里叠。此外,虐待女佣的事件屡见不鲜,连邻里的纠纷也闹上法庭,即使议员出
面调解,也无济于事。这一切的一切,不正说明了新加坡人是没有教养的吗?

  身为文明社会的我们,为何会出现这些丑陋的嘴脸与行为呢?

  首先,家庭教育占着重要的因素。如今的父母双双出外工作,而疏于管教子女,加上生育
率的降低,于是对子女付出更多的呵护与宠爱。有些父母甚至包庇与放纵子女的行为。于
是,渐渐养成孩子们娇生惯养、我行我素的习性。他们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想干什么就
干什么,父母尚且管不着,还轮到其他人管?

  其次,社会充满竞争,学校也为着排名而竞争激烈。于是,为了追求排名,许多学校都看
重会考成绩,忽略了道德教育的培养。为了竞争,同学们也养成自私冷漠的习性,甚至为了
角逐鳌头,不惜明争暗斗、互相排挤。试想:在这种环境熏陶之下的学子,又有何教养可
言?

  再次,随着媒体的开放,暴力影片纷纷涌入我国。由于受了电影中某些不正确的价值观
与血腥场面的影响,人们动不动就满口粗话,喜欢格斗,喜欢以暴力来解决问题,以为这种
举动才能表现自己很有“个性”。这种粗俗与野蛮的行为,又何以表现自己的教养?

  每一个人都应该注重自己的形象。没有教养的人,非但破坏自己的形象,也成为国家前
进的绊脚石。试想:举国上下,满口粗话,举止粗鄙,又怎能吸引外来投资?怎能与邻国建
立良好关系?又怎能迈向优雅社会?同时,国人若是没有教养,对旅客傲慢无礼,又怎能发
展国家的旅游业?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身为父母者应该从小培养子女良好的品格修养,让他们时刻注
意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同时也应该以身作则,在子女面前树立美好的形象
,否则,满口粗鄙,动不动就挥舞拳头,喊打喊杀的父母,又如何培养出举止谦逊,彬彬有礼
的子女呢?所谓教育以“德”为首,校方当然也责无旁贷。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
而不该一味强调成绩的重要。

  总的来说,“修身”是最基本的处事待人之道。人们若不肯注重品格的修养,更说不上
“齐家治国平天下”了。一个人若连自己的举止行为都管不了,将来又如何服务社区、照顾
人群呢?

(九) 代沟

所谓的代沟,是指长辈跟后辈关系不良,无法沟通,仿佛就像见到陌生的人。让人不
解的是,为什么家庭会出现代沟问题?在一个家庭里,子女跟父母的关系应该是最亲密的。
父母养育了儿女几十年,给予他们吃、住、穿,把最好的一切都送给他们,连童歌也有一句: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但,为何代沟仍还存在呢?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引起代沟的问题,不乏以下种种因素。如,子女
来自双薪家庭,因父母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或者是父母忽略了子女的感受,
认为给予子女最佳的物质享受才最能表现出自己是多么地关心他们。但,事实上孩子最渴
望的就是希望父母能够陪伴他们。我姐姐的同事在眼镜行当直销。她薪水高,但工作时间
也十分漫长,有一次她向经理提出要减少工作时间,减少薪水也无所谓。她说每当她深夜
回家时,往往看到自己的女儿在沙发上睡觉,而这是因为女儿等着母亲等到疲倦了睡去。可
见,子女是多么需要父母的关怀,但是如今社会竞争那么激烈,不努力工作,随时都会被社
会淘汰。之前的例子只不过是几十万人当中的其中之一罢了。

当代沟出现后,两代之间关系不佳,年轻人会和长辈顶嘴、吵架,表现叛逆等。这些
行为其实是司空见惯的,因为彼此缺乏沟通,因此在思想上、生活上、行事上难免会有分
歧。因为缺乏教导,子女也因此缺乏了敬老尊贤、尊师重道与百善孝为先的道德思想。他们
会有一种“反正你也不关心我,我何必尊敬你呢?”的想法。他们认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
人之身是正确的。这种不良思想,往往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如在新闻上会有“青少年离家出
走”、“不孝子打父亲”等等骇人听闻的报导。

那么,如何才能拉近鸿沟呢?

我认为,若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配合与努力,必能改善代沟问题。
其一,事情的来源是家庭,因此解决事情应该从家庭方面下手。父母应该多抽出时间
陪伴孩子,多关心子女,每天必定要抽出时间跟孩子沟通,例如问问他们学校生活过得怎么
样、是否面对难题、跟同学相处是否愉快等。

其二,学校应该对学生灌输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的思想,提醒学生父母的一切作为都
是为了他们,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其三,社会应多举办家挺活动,鼓励父母携带孩子一起参加,制造幸福温馨的氛围,
让父母与孩子共度欢乐时光,借此增进彼此的感情。

总而言之,若通过社会、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携手努力,多管齐下,必能改善代沟的
问题。正所谓“事不三思终有悔”,做子女的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需知父母含辛茹苦
养育我们,此养育之恩,是难以报答的。

(十) 论成功

有人说,成功就是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就是要做天下第一。其实,我们不需
要做出什么伟大的事,也依然能成功。通过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的付出,只要自己做到了结果
和目标统一的话,那就等于成功了。因此,在事业上赚很多钱也算是成功,身体健康也同样
是一种成功的例子。这是因为只要对得起自己,只要努力地实现理想或达到目标,就已经成
功了。

   许多人就会问,怎样才能达到成功呢?答案是非常简单的。一个人只需要艰苦的努
力和持续的付出,就能成功。但是,如果是这么的简单,那为何那么多人都无法成功呢?这
是因为他们没有耐心,少了持之以恒的处事态度。许多人都急着在生活上有成就,实现理想
,付出了很多心血。可是过了一段时日,人们就会变得很不耐烦,放弃了追逐理想。而放弃
就等于失败了。

   失败究竟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呢?就是走过了所
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其实,成功和失败之间存在着统一又矛
盾的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说的是失败为成功筑基,到了一定程度就转化为成功了。可是
,一得到成就,成功以后,绝不能得意忘形。如果人们成功后,忘了成功前所付出的努力,到
了一定的程度,加上条件的变化,成功也会向失败转移。俗语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
河西”。就是这个道理。

  总而言之,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成功的过
程是艰苦的,又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书写着无数辛酸的故事。虽然
过程很艰苦,但是只要脚踏实地,再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还是有机会改变这随机的概率,
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罢了。总之,我们不能半路放弃,谁知道成功不会在几步之外
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