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陈鹏合老师

统考《高级数学》
内容 百分比(min~max)
1. 代数 18~38%
2. 三角函数 12~22%
3. 解析几何 8~18%
4. 统计与概率 10~20%
5. 微积分 12~32%

知识点内容整合

1. 代数

内容主题 知识内容 具体知识点小结


1.1.1 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 两边开平方
• 因式分解法
• 配方法
− b  b 2 − 4ac
• 公式法 x =
2a
1.1 一元二次方程式
1.1.2 根的判别式 b − 4ac  0 ,两个相异实根。
2

高一上册(第 1 章) b 2 − 4ac = 0 ,两个相同实根。


b 2 − 4ac  0 ,无实根。
1.1.3 根与系数关系
x 2 − ( +  ) x +  = 0

【 两根之和】【两根之积 】
1.2.1 多项式四则运算
1.2.2 余式定理 f (x ) 除以 x − a 的余式等于 f ( a ) 。
f (x) 除以 ax − b 的余式等于 f   。
b
a
若 f (x) 可被 x − a 整除,那么 f ( a ) = 0 。
因式定理
b
若 f (x) 可被 ax − b 整除,那么 f   = 0 。
a
1.2.3 一元多项式因式分解 x 2 + 2 xy + y 2 = ( x + y ) 2
1.2 多项式 x 2 − 2 xy + y 2 = ( x − y ) 2
x 2 − y 2 = ( x + y )( x − y )
高一上册(第 2 章)
x 3 + 3x 2 y + 3xy 2 + y 3 = ( x + y ) 3
x 3 − 3x 2 y + 3xy 2 − y 3 = ( x − y ) 3
x 3 + y 3 = ( x + y )( x 2 − xy + y 2 )
x 3 − y 3 = ( x − y )( x 2 + xy + y 2 )
1.2.4 解一元多次方程式 • 综合除法
• 计算机
1.2.5 三元一次联立方程式 • 代入消元
*高二上册(第 13 章) • 加减消元
• 三元 -> 二元

1
陈鹏合老师
1.3 有理式 1.3.1 有理式四则运算
1.3.2 解有理方程式 • 验证解是否为增根(使分母 LCM = 0)
高一上册(第 3 章) 1.3.3 部分分式
1.4.1 根式四则运算 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 a) 2
=a ( a  0)
( a) 2 = a ( a  0)
ab = a  b (a  0, b  0)
a a
= (a  0, b  0)
b b
n
脱离二次根号,指数除以 2: a n = a 2
1.4 无理式
二次根式的化简: a b = a b
2

高一上册(第 4 章) 1.4.2 有理化分母 1 a 1 a


=  =
a a a a
1 1 a− b a− b
=  =
a+ b a+ b a− b a −b
1 1 a+ b a+ b
=  =
a− b a− b a+ b a+b
1.4.3 解无理方程式 • 验证解是否为增根(左式  右式)
1.4.4 二次不尽根
( x + y )  2 xy = x  y
1.5.1 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 an = a + ( n − 1) d
n
首 n 项之和: S n = (a + a n )
2
n
或 Sn =  2a + (n − 1)d 
2
a + an
等差中项 =
2
n −1
1.5.2 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 an = ar
a(1 − r n )
首 n 项之和: Sn = ( r  1)
1− r
1.5 数列与级数
等比中项 =  a  an

高二上册(第 12 章) 1.5.3 无穷等比级数 a


无穷和公式: S = (−1  r  1)
1− r
1.5.4 简易特殊级数之和 n
n(n + 1)
自然数和 :k =
k =1 2
n
1
自然数平方和:  k 2 = n(n + 1)(2n + 1)
k =1 6
 n(n + 1) 
n 2

自然数立方和:  k = 
3

k =1  2 
1 2
= n (n + 1) 2
4

2
陈鹏合老师
1.6.1 矩阵的运算
1.6.2 二阶、三阶行列式 a b
二阶行列式: A = = ad − bc
c d
三阶行列式:萨拉斯法、降阶法
1.6.3 行列式的性质 1) 行列互换,其值不变。
2) 两行(或列)对调,符号改变。
3) 两行/列元素相同或成比例,值为 0。
4) 任意一行/列可提出同一公因数。
5) 分裂性。
6) 将一行/列的 k 倍加到另一行/列,
1.6 矩阵与行列式
其值不变。
7) 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等于行列式的乘积。
高二上册(第 14 章)
1.6.4 二阶、三阶逆矩阵 1
A −1 = adj A
A
二阶逆矩阵:
−1
a b  1  d −b 
  =  
c d  ad − bc  −c a 
1.6.6 逆矩阵高斯解二阶联立方程
1.6.6 逆矩阵高斯解三阶联立方程
1.6.7 克郎姆法则解二阶联立方程
1.6.8 克郎姆法则解三阶联立方程
1.7.1 一元多次不等式、不等式组 • 不等式的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
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1.7 不等式 1.7.2 含绝对值不等式 大于两边跑: x  a 换成 x  −a 或 x  a


小于卡中间: x  a 换成 −a  x  a
高二上册(第 15 章)
1.7.3 分式不等式
1.7.4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1.7.5 线性规划
1.8.1 展开二项式 帕斯卡三角形:
1
1 1
1.8 二项式定理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高二下册(第 20 章) 1 5 10 10 5 1

1.8.2 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 Tr +1 = nCr a n − r b r


1.9.1 函数的定义
1.9.2 定义域和值域
1.9.3 函数的图像
1.9 函数

高三上册(第 22 章) f ( x) = x f ( x) = x 2 f ( x) = x 3

3
陈鹏合老师
1
f ( x) = x 4 f ( x) = f ( x) = x
x
1.9.4 合成函数
1.9.5 一对一、映成函数
1.9.6 反函数 合成反函数关系: f −1 g −1 = ( g f ) −1
g −1 f −1 = ( f g ) −1
1.10.1 指数运算法则 有理数的指数幂运算法则:
a m  a n = a m+ n
a m  a n = a m−n (a  0)
(a ) = a
m n mn

(ab) n = a nb n
n
a an
  = (b  0)
b bn
分数指数:
1
n
a = an
m
n
am = a n
1
= a −1
a
1
n
= a−n
a
1.10.2 对数运算法则 基本性质:
log a a = 1
1.10 指数与对数
log a 1 = 0
高三上册(第 23 章) 运算法则:
log a ( xy ) = log a x + log a y ( x  0, y  0)
x
log a   = log a x − log a y ( x  0, y  0)
 y
log a x m = m log a x ( x  0)
a loga x = x
换底公式:
log b x
log a x =
log b a
1
log a b =
log b a
1.10.3 指数方程式 • 不需验证
1.10.4 对数方程式 • 验证原式中底数、真数 > 0
1.10.5 复利 本利和 A = p (1 + r )
t

1.10.6 年金 A 1 
现值总和 = 1 − 
r  (1 + r ) n 
A
现值总和 = (永续年金)
r

4
陈鹏合老师
2. 三角学

内容主题 知识内容
2.1.1 弧度、弧长  = 180
圆周长 C = 2 r

弧长 = 2 r  (角度)
360
2.1 角及其单位
= r (弧度)
2.1.2 扇形面积 圆面积 A =  r
2
高一上册(第 5 章)

扇形面积 S =  r 
2
(角度)
360
1 1
S = r 2 = r (弧度)
2 2
2.2.1 象限、判断正负值

2.2.2 三角函数的值 倒数关系:


1 1
sin  = ; cosec  =
cosec sin 
1 1
cos  = ; sec  =
sec cos 
2.2 三角函数 1 1
tan  = ; cot  =
cot  tan 
高一上册(第 6 章)
高一下册(第 7 章) 商数关系:
sin  cos 
tan  = ; cot  =
cos  sin 

余角关系:
sin(90 −  ) = cos  ; cos(90 −  ) = sin 
tan(90 −  ) = cot  ; cot(90 −  ) = tan 
sec(90 −  ) = cosec
cosec(90 −  ) = sec 

正负关系:
sin(− ) = − sin  ; cosec(− ) = −cosec
cos(− ) = cos  ; sec(− ) = sec 
tan(− ) = − tan  ; cot(− ) = − cot 

5
陈鹏合老师
2.2.3 三角函数的图像

2.3.1 正弦定律 a b c
= =
sin A sin B sin C
2.3.2 余弦定律 a 2 = b 2 + c 2 − 2bc cos A
b 2 = c 2 + a 2 − 2ca cos B
2.3 任意三角形的解法
c 2 = a 2 + b 2 − 2ab cos C
高一下册(第 8 章) 2.3.3 测量问题
2.3.4 三角形面积公式 1
面积 = ab sin C
2
2.3.5 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a b c
= = = 2R
sin A sin B sin C
2.4.1 基本恒等式
基本恒等式: sin 2  + cos 2  = 1
1 + tan 2  = sec 2 
1 + cot 2  = cosec 2
2.4.2 两角之和与差 sin( A  B ) = sin A cos B  cos A sin B
cos( A  B) = cos A cos B sin A sin B
tan A  tan B
tan( A  B) =
2.4 三角恒等式 1 tan A tan B
2.4.3 倍角、半角公式 倍角公式: sin 2 = 2sin  cos 
高一下册(第 9 章) cos 2 = cos 2  − sin 2 
= 2 cos 2  − 1
= 1 − 2sin 2 
2 tan 
tan 2 =
1 − tan 2 
 1 − cos 
半角公式: sin =
2 2
 1 + cos 
cos =
2 2
2.5 三角方程式 2.5.1 解三角方程式
高一下册(第 9 章)
2.6.1 立体几何
2.6 立体几何与纬度
2.6.2 经纬度相关问题 1° = 60′
1′ = 1 海里
高二上册(第 17 章)
1 海里 = 1.853km

6
陈鹏合老师
3. 解析几何

内容主题 知识内容
3.1.1 点到点距离公式 d = ( x2 − x1 ) 2 + ( y2 − y1 ) 2
3.1.2 分比公式  mx2 + nx1 my2 + ny1 
3.1 直角坐标系与多边形  , 
 m+n m+n 
3.1.3 多边形坐标面积公式 1
高一下册(第 10 章) ( x1 y2 + x2 y3 + + xn y1 )
2
− ( y1 x2 + y2 x3 + + yn x )
3.2.1 斜率 y y2 − y1
mAB = =
x x2 − x1
二线平行 m1 = m2;二线垂直 m1 × m2 = -1。
3.2.2 直线方程式 斜截式: y = mx + c
3.2 直线 点斜式: y − y1 = m( x − x1 )
x y
截距式: + =1
高一下册(第 11 章) a b
3.2.3 两条直线相交
3.2.4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Ax0 + By0 + C
d=
A2 + B 2
3.2.5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3.1 求圆的方程式 标准方程式: ( x − h) 2 + ( y − k ) 2 = r 2
一般方程式: x 2 + y 2 + 2 gx + 2 fy + c = 0
3.3.2 求圆的圆心与半径
3.3 圆 3.3.3 圆与直线相切 ax1 + by1 + c
半径: r =
高二上册(第 16 章) a 2 + b2
切距: x12 + y12 + 2 gx1 + 2 fy1 + c
3.3.4 点到圆最长、最短距离
3.3.5 圆相关问题

7
陈鹏合老师
4. 统计与概率

内容主题 知识内容

4.1.1 绘制频数分配表
4.1.2 绘制频数多边形
4.1.3 绘制累积频数多边形
4.1.4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平均数: x =
fx i i

f i

中位数:50%所对应数值
众数:频数最高的数据
 d1 
L+ C (分组数据)
 d1 + d 2 
4.1.5 四分位数、方差、标准差 四分位数:
(i) 下四分位数 Q1 = 25%所对应数值
n 
 − F1 
Q1 = L1 +  4 C1 (分组数据)
 f1 
 
 
(ii) 中位数 (M) Q2 = 50%所对应数值
n 
 − Fm 
M = Lm +  2  Cm (分组数据)
 fm 
4.1 统计学  
(iii)上四分位数 Q3 = 75%所对应数值
高二下册(第 18 章)
 3n 
 − F3 
Q3 = L3 +  4 C3 (分组数据)
 f3 
 
 
(iv) 四分位距 = Q3 − Q1

Q3 − Q1
(v) 四分位差 =
2
平均差:
 xi − x f i
f i

 (x − x ) f
2

方差:  =2 i i

f i

=
x f − x
2
i i 2

f i

 (x − x ) f
2

标准差:  =
i i

f i

=
x f − x 2
i i 2

f i

8
陈鹏合老师
4.1.6 变异系数 
v= 100%
x
4.1.7 相关系数 x y i i
−x y
r= n
  xi 2    yi 2 
 − x  
2
− y 2 
 n  n 
4.1.8 统计指数 Q
统计指数: I = 1 100
Q0

综合指数:
w x i i

w i

4.2.1 排列问题 n ! = n(n − 1)(n − 2)  3  2 1


4.2 排列与组合 n!
nPr =
(n − r )!
高二下册(第 19 章) 4.2.5 组合问题 nP r n!
nCr = =
r! (n − r )!r !
4.3.1 概率问题 n(A)
P(A) =
4.3 概率 n(S)
4.3.2 数学期望值 E = x1 p1 + x2 p2 + + xk pk
高二下册(第 21 章) 4.3.3 常态分配 X−
Z=

9
陈鹏合老师
5. 微积分

内容主题 知识内容

5.1.1 函数极限的计算 1
5.1 极限 lim x = 0 lim =
x →0 x →0x
1
高三上册(第 24 章) lim x =  lim = 0
x → x → x

5.2.1 基本函数的微分 d n
( x ) = nx n −1
dx
1
1
(1) 转换格式 (如 x → x 2 , → x −1 )
x
d du dv
(2) 加减法: (u  v) = 
dx dx dx
d dv du
乘法: (uv) = u + v
dx dx dx
du dv
v −u
d u
除法:   = dx 2 dx
dx  v  v
5.2.2 链导法 dy
= f ' ( g ( x) )  g '( x)
dx
5.2.3 高阶导数
5.2.4 隐函数的微分法
5.2.5 两个基本极限 sin x  1
x

lim =1 lim 1 +  = e
x →0 x x →
 x
1
5.2 微分 lim (1 + x ) x = e
x →0

高三上册(第 25 章) 5.2.6 三角函数微分 d


(sin x) = cos x
dx
d
(cos x) = − sin x
dx
d
(tan x) = sec 2 x
dx
d
(sec x) = sec x tan x
dx
d
(cosec x) = −cosec x cot x
dx
d
(cot x) = −cosec 2 x
dx
5.2.7 指数函数微分 d x d x
(e ) = e x (a ) = a x ln a
dx dx
5.2.8 对数函数微分 d 1
( ln x ) = d 1
dx x
( log a x ) =
d
dx
( ln x ) =
1
x
dx x ln a

10
陈鹏合老师
5.3.1 曲线上一点的切线与法线
5.3.2 判断函数增减性
5.3.3 函数极大值与极小值 dy
驻点: =0
dx
5.3 微分的应用 5.3.4 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
5.3.5 函数的凸向及拐点 d2y
拐点: 2 = 0
高三下册(第 26 章) dx
5.3.6 多项式函数作图
5.3.7 微分应用问题
5.3.8 变率
5.3.9 近似计算 f ( x + x) − f ( x) = f '( x)x
5.4.1 基本函数的积分 1 n +1
 x dx = n + 1 x + C n  −1
n

5.4.2 三角函数积分
 sin x dx = − cos x + C
 cos x dx = sin x + C
 sec x dx = tan x + C
2

 cosec x dx = − cot x+C


2

5.4 不定积分
 cosec x cot x dx = − cosec x + C
高三下册(第 27 章)  sec x tan x dx = sec x + C
5.4.3 指数函数积分
 e dx = e + C
x x

ax
 a dx = +C
x

ln a
5.4.4 对数函数积分 1
 x dx = ln x + C
5.4.5 换元积分法
5.4.6 部分分式积分法
5.5.1 基本函数的定积分 b
定积分的值: 
a
f ( x)dx
=  F ( x)a
b

= F (a ) − F (b)
范围关系:
c b c

a
f ( x)dx =  f ( x)dx +  f ( x)dx
a b
5.5 定积分及其应用 5.5.2 三角函数定积分
5.5.3 指数函数定积分
高三下册(第 28 章) 5.5.4 对数函数定积分
5.5.5 定积分求面积 b
与 x 轴形成的面积:  a
y dx
b
与 y 轴形成的面积:  x dy
a

5.5.6 定积分求旋转体体积 b
绕 x 轴旋转形成的体积:   a
y 2 dx
b
绕 y 轴旋转形成的体积:   x 2 dy
a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