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中国草莓看江苏:聚焦“强”字下功夫

草莓产业看中国,中国草莓看江苏。
 
江苏省是我国优质草莓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江苏省把以草莓为代表的应
时鲜果作为乡村产业的重点来培育。截至 2020 年全省草莓种植面积达到 30.2
万亩,全省 13 个地级市均有栽培,产量超过 50 万吨,生产规模居全国第 4 位,
种苗和鲜果总产值近 100 亿元,种植户亩收入可达 2 万—3 万元。

 
江苏草莓看溧水。溧水是江苏省的草莓种植重点区(县)之一,全区设施
草莓种植面积约 2 万亩,从业人员近 2 万人,年产草莓 3 万吨,产值达 6 亿多元,
约占南京市总量的 8 成。
 
5-10 亩的散户种植占据主流,设施+地栽模式占 97 %
 
江苏省草莓的主产区主要有东海、贾汪、铜山、溧水、海门、盐都、句容 、
沭阳等,在种植群体上,散户仍占据主流。
江苏省农户生产以家庭为单位,草莓种植户平均种植面积在 7.5 亩左右,
最少的在 0.8 亩左右,最大规模的在 80 亩左右,百亩、千亩以上的多为合作社
或者是农业公司。我们通常把种植面积在 5 亩以内的认定为小规模, 5—10 亩
的中等规模散户是主流种植群体。批发、直销、田间采摘是三种主要销售方式。
 
而在草莓栽培模式上,江苏省目前主要以设施 +地栽模式为主,约占 97
%。栽培品种上,江苏省以红颊、章姬、宁玉、宁丰、妙香 3 号(久香、香蜜)
等为主。种苗来源上,自繁占 87.5%,购买占 12.5%;生产苗来源上,自繁占
43%,购买占 57%;育苗方法以露天育苗为主,占 76.3%,避雨育苗占 18.1%,基
质育苗占 5.6%。

 
劳动力短缺,专业化、机械化低是短板
 
草莓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江苏省草莓产
业还面临劳动力短缺,专业化、机械化、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亟须通过科技
创新解决,从而提升草莓亩均效益。
 
具体来看,江苏省草莓生产存在四大问题:
 
一是单产偏低、优质果率占比少。原因有 4 个:1.易感病虫品种广泛栽培,
抗病性降低;2.种苗带菌,土壤消毒不到位,造成定植后死苗;3.花果期遭病
虫危害,用药不当,产生畸形果;4.严寒期温度低、光照弱,保温防寒措施弱,
造成减产。例如,江苏省草莓品种单一,最普遍的红颜草莓已栽种近 10 年,容
易暴发炭疽病和空心病,而苗种自繁比例近九成,苗种品质参差不齐,存活率
低。

 
二是生产投入不足,机械化程度低。主要是因为多数大棚等设施还比较简
陋,棚膜管理还是以手工作业为主,大部分棚头通不了电、缺少水的净化处理。
 
三是劳动力短缺,且老龄化,大部分是 50 岁以上的,年轻人少。
 
四是经营分散,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各环节、线型紧密度不高,脱节突
出。
 
做精做强,创新赋能
 
江苏草莓产业的发展定位是做精做强,聚焦“强”字下功夫,而不是盲目
扩大规模来提升效益,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创新赋能。
 
接下来,江苏省草莓产业具体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这就需要整合好全省的科
技资源,围绕生产问题,合力攻关,形成突破性品种和技术,促进草莓产业绿
色可持续发展。在品种创制上,要选种抗病虫性强、风味好、营养物质丰富的
新品种;要大力推广设施草莓连作土壤生物熏蒸修复技术和设施草莓高架基质
生物修复技术等创新技术,发展优质壮苗繁育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草莓高效栽培新模式,高垄半基质栽培,主要针对草莓产业存在的管理费
力与费工、劳动力老龄化严重以及在耕地非粮化政策下草莓用地越来越紧张等
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将传统地面起垄栽培和高架基质栽培优点相结
合,即搭建接地栽培槽,槽体底部填充土壤,中间可铺设填充物,上部填充栽
培基质,将草莓苗定植在基质中进行鲜果生产。尤其在不适宜种植草莓的土壤
上(如盐碱土)用该模式可以进行草莓生产。
 
二是加强引导与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政策引导机制,加强科
研、推广各部门的合作,将现有的科技成果(已育成的新品种、新模式)落地
开花。
 
江苏省目前已育成的优良新品种有适宜高架(垄)栽培的金陵红、早熟红
果品种紫金硕艳、早熟白果新品种紫金香雪、适合观光采摘的品种紫金久红等。
 
三是探索产业经营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小而精”将是未来江苏省草
莓产业最适宜的发展模式,即产业链上的各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
作模式。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溧水培育出一批草莓种植大户和标杆企业。全国农业
龙头企业南京金色庄园采用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就是近几年
江苏省“小而精”的典型代表,真正做到了一方面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另
一方面通过统一种苗、统一品牌管理、统一市场销售等,实现标准化种植。截
至 2022 年年底,已经带动当地 3000 多户农民增收。
 
综上所述,江苏省草莓产业在“强”字下功夫,最终要注重产业链完善和
拉长,这就要协调好种苗生产、投入品供应、鲜果生产、市场营销等环节的分
工,发挥各自的强项。

You might also like